迷走神经干刺激

2024-05-13

迷走神经干刺激(精选7篇)

迷走神经干刺激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拟在臂丛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00例。ASAⅠ级或Ⅱ级, 其中男62例, 女38例, 年龄18岁~70岁, 体重40~85 kg。手术方式包括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关节复位、肿物切除、神经肌腱修复术、断指再造术。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神经干组 (A组) 和肌间沟法组 (B组) 。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连续监测BP (血压) 、HR (心率) 、SpO2 (血氧饱和度) , 常规开放外周静脉通道, 局麻药用0.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30 ml。2组均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和绝缘针。A组:患者取仰卧位, 肩下垫一薄枕, 头偏向对侧, 麻醉师将左手食指放在颈外侧三角对应肌间沟处, 令患者做吞咽动作, 指腹下可触及一索状物活动, 此即肩胛舌骨肌下腹。将食指固定在肌腹内侧, 患者保持前臂伸直旋后位向后上方摆动, 可感到指腹下有条索状物体起伏, 就是臂丛神经干, 此处定为进针处。绝缘针与神经刺激器的负极相连, 正极通过一个标准心电图电极与患者对侧肩部相连, 绝缘针垂直进入皮肤。设置电流为1 m A、频率1 Hz。当绝缘针诱发出目标神经支配的相应肌肉收缩后, 将电流减至0.25~0.3 m A, 如仍有肌颤视为定位准确, 确认无局麻药注入血管, 一次注入局麻药30 ml, 注药过程中间断回抽。B组从传统肌间沟入路进针[3], 其余操作与A组相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0分, 无痛;1~3分, 轻度疼痛;4~6分, 疼痛较剧但能忍受;7分以上, 剧烈疼痛不能忍受。手术开始后, 若VAS≥4分, 加用芬太尼50 mg仍诉疼痛, 则视为失败, 改用全麻。

1.3 指标判断

记录患者BP、HR、SpO2, 一针异感率, 起效时间 (自给药到出现尺、桡任意一侧阻滞时) 。给药后30 min内每3 min用针刺法测试感觉与运动阻滞效果, 超过30 min后不能满足手术要求者改全麻。分别记录上肢完全阻滞, 尺、桡侧阻滞不全数, 观察并记录有无局麻药中毒、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均无局麻药中毒、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2 组患者一针异感率见表1, 30 min时2组患者神经阻滞情况见表2, B组有6例改全麻,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 。

例 (%)

注:与A组比较χ2=25, *P<0.01。

例 (%)

注:与A组比较χ2=9.2, *P<0.05。

3 讨论

臂丛神经由C5~8及T1脊神经前支组成, 有时C4和T2脊神经细支也参与。这些脊神经穿出椎间孔后, 经前、中斜角肌间隙向外、向下走行, 形成上、中、下三条神经干, 并横过肩胛舌骨肌后方伴同锁骨下动脉横跨第一肋浅面。臂丛神经自颈椎到腋窝远端一直被椎前筋膜及其延续的筋膜所围绕, 各段筋膜间隙彼此相连并 (与颈丛) 相通[4]。传统的肌间沟法阻滞往往以第6颈椎横突为标志, 将药注入斜角肌间隙内, 由于臂丛的上、中、下干在此处比较分散, 尺侧阻滞往往不全[5], 尽管与传统的异感法相比, 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已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有所提高, 但在实质上仍是一种必须依赖解剖定位进行的“盲探”性操作。本研究运用骨科检查法中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结合局部触诊法可以明确地触及神经干, 定位准确, 能有效阻滞臂丛神经, 效果确切, 不需要特殊体位, 这可弥补肌间沟法的某些不足之处,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中, 全部患者在入针到一定深度后, 即出现手臂动作 (肩外展、屈肘、手指动等) 提示该穿刺点位置合理。本组结果表明, 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臂丛神经干阻滞法, 阻滞成功率高、效果好、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崔旭蕾, 徐仲煌, 董锡臣, 等.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24 (1) :26

[2]裘法祖.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860~861

[3]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M].第3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03

[4]安刚.现代麻醉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56~257

迷走神经干刺激 第2篇

浙江 梁友芳

徐纪文医生简介:徐纪文医生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癫痫外科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上海癫痫之友专家组成员。徐纪文主任曾赴法国巴黎著名的Monder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在那里学到了大量有关功能神经外科的先进理念和医疗技术。他擅长诊治各种难治性癫痫病、帕金森病、顽固性疼痛、抽动症、颈动脉狭窄、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复杂的颅内及脊髓内肿瘤、动脉瘤、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等,尤其在显微神经外科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近年来,徐纪文主任在该诊疗中心积极引进癫痫治疗领域的新方法,开展了迷走神经刺激术,为很多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特别是多灶性及全面性癫痫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

迷走神经干刺激 第3篇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低频脉冲,神经干电刺激,康复训练

脑卒中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急救水平及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它的病死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但约有86%的患者都留有不同的后遗症,而偏瘫则占82%左右,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在临床常规使用的各种电疗仪被广泛地应用,我院自2010年以来,引进神经损伤治疗仪对脑中风早期病人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 I确诊为初次发病,排除颅内感染、肿瘤、变性等疾病,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无认知功能障碍,可配合检查和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常规治疗不变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康复训练+经皮神经干电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常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1.2.1 功能训练方法

早期患者在床上保持正确体位,避免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及足下垂内翻的病理模式形成。被动活动肢体,保持其关节活动范围,包括肩胛带的活动,活动度从小到大,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健、患侧翻身练习,恢复期的患者桥式练习,腕关节背伸及踝关节背屈的牵张训练,起坐练习,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和ADL能力训练如穿脱衣服、解系衣扣、穿脱鞋袜、进食、步行及如厕训练等。在治疗过程中,酌情选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和PNF技术,当偏瘫肢体逐步恢复一定活动能力时,主要进行辅助主动运动和主动运动。

1.2.2 经皮神经干电刺激方法

采用德国进口的PHYS-IOMED ̄Expert治疗仪,该仪器具备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为一体、两组病人均采用该仪器进行诊断及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选用相同的处方,感应冲击电流进行治疗,该电流主要为低频脉冲电治疗主要用于:肌肉萎缩的治疗,依照F0rster所进行的有意识的锻炼,电子体育训练,运动中肌肉训练,协调训练。使用脉冲时间:0.1~10ms,收缩时间:1~60s;暂停:1~60s;电流量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已肌肉明显收缩为度;治疗组采用经皮神经干电刺激治疗部位:上肢主要进行臂丛神经电刺激,颈部(-),手腕掌侧(+)或前臂手背侧(+),下肢主要进行坐骨神经电刺激,腰部(-),国窝(+)或内踝处(+);对照组采用单块肌肉电刺激,治疗部位上肢主要进行前臂腕伸、指伸肌肉电刺激,下肢主要进行胫前肌及股四头肌电刺激。

1.3 疗效评定标准

2组患者均在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简式Fugl ̄Meyer(FMA)评分法,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及2个月后各评定1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组治疗前FMA和B 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见表2、3。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Brunnstrom分期、Fugl2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评分提高不明显,而治疗组Brunnstrom分期、Fugl ̄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Brunnstrom分期、FMA和BI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3 讨论

脑血管病致偏瘫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脑血管破裂或栓塞致脑组织受到损害,不同程度影响对侧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半暗带仍存在侧支循环,可获得部分血供,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然而急性脑出血因出血压迫而使脑组织缺血,当压迫减除后部分可获得血供,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然而仍处于麻痹状态尚未完全恢复功能;低频脉冲电治疗刺激神经干后,通过脊髓反射通路,不断向脊髓中枢输入运动、感觉刺激信息,使锥体束传导通路恢复,缺血半球中兴奋性神经元增加[3],促进神经功能重组;同时脉冲电对失神经支配肌肉的刺激引起节律性收缩,延缓肌肉萎缩,增强肌力,促进局部织血液循环的改善和神经组织再生,提高偏瘫肢体的恢复能力。

脑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主要理论,也是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通过反复特定的康复训练可使脑损伤区丧失的神经功能由原不承担该区功能的脑区来代偿,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5],促使其运动神经兴奋性增强,肌张力增高而抑制主动肌群的肌张力,调整机体内环境,从而对中枢神经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使神经功能的恢复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缓解肢体痉挛,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6]。通过综合康复训练,使病人争取最低限度达到日常生活自理,适应残疾,为家属减轻负担,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因此,脑中风患者早期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

低频脉冲电疗对脑中风早期病人肌力康复的疗效满意,在发病早期通过神经干电治疗可以明显缩短病程,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残疾。

参考文献

[1]郭万学,陈子元,缪鸿石.理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4-142.

[2]王茂斌.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3-464.

[3]陈清堂.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4]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5]平仁香,冯玲,茹文亚.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8):730-731.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的临床分析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均来于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临床确诊癫痫患者病例, 共抽取其中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每组45例, 对照组中男19例, 女26例;年龄6~37岁, 平均年龄 (14.8±1.6) 岁;患病时间2~18年, 平均 (5.8±1.2) 年;治疗组中男20例, 女25例;年龄7~39岁, 平均年龄 (14.4±1.5) 岁;患病时间2~16年, 平均 (5.3±1.1) 年。经统计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 成人每天1g, 小儿每天30mg, 分早晚两次服用;口服托吡酯, 成人每天25mg, 小儿每天0.5mg, 分早晚两次服用。计划治疗1个月。治疗组患者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术实施治疗。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癫痫症状治疗效果、治疗方案实施时间、癫痫症状控制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 并展开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方法

痊愈:临床症状在治疗结束后没有再次发作;显效: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发作次数减少程度超过75%;有效: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发作次数减少程度超过50%, 但不足75%;无效:发作次数减少程度未达50%[2]。

1.5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患者治疗方案实施时间、癫痫症状控制时间等统计结果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 在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癫痫症状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 显然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P<0.05) 。详见表1。

2.2 癫痫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

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癫痫控制时间和治疗方案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迷走神经刺激术而言其操作方式较为简单, 但需要注意的是: (1) 在游离或暴漏迷走神经时, 术者操作应尽量轻柔, 避免因长时间暴漏而导致神经干燥; (2) 迷走神经刺激器的导线相对比较精细, 而铂电极端则更加的精细, 所以在进行手术操作时, 动作必须轻, 避免出现过分牵拉或扭转现象, 螺旋形铂电极在神经干进行缠绕的过程中, 仅能依靠镊子进行夹持, 电极与神经组织间绝对不可以夹杂其它的任何组织[3]; (3) 在将电阻或是导线插端与迷走神经刺激器连接结束后应展开测试, 且应蘸润滑油, 在将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后的两个星期内, 应由医生经计算机系统将刺激参数的输出电流从0.25mA水平逐渐调节升高, 且每次调节幅度为0.25m A, 一般可在术后的1个月展开一次复查, 在复查过程中, 应重新进行测试。若是患者以及家属存在症状再次发作的先兆, 应立即将特别配备的磁铁放置在胸部发生器处, 且维持时间在1~2s左右, 而后迅速将其移开, 这样可以诱发较为强烈的刺激, 最终减轻癫痫发作[4]。所以, 应用迷走神经刺激术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 其疗效显著, 且癫痫控制时间与治疗时间短。

参考文献

[1]刘菲, 栾国明, 鲍民, 等.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 (附12例分析) [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8, 13 (11) :487-488.

[2]凌至培, 栾国明, 田宏, 等.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 (附11例报告) [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7, 20 (02) :72-76.

[3]刘玉玺, 李正中, 鲍民生, 等.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五例顽固性癫痫及其随访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7 (02) :43-46.

迷走神经干刺激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肢手术患儿30例, 男17例, 女13例, 年龄3~7岁, ASA分级Ⅰ级。其中肱骨髁上骨折14例, 前臂尺桡骨骨折9例, 手外伤7例;体重13~25kg。随机分成A、B两组, A组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B组常规神经阻滞。

1.2 方法

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1~0.02mg/kg。不合作患儿入手术室前肌注氯胺酮4~6mg/kg, 合作患儿开放静脉后, 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常规行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鼻导管吸氧。A组在患儿入睡后开始行神经刺激器引导臂丛神经阻滞, 选用德国贝朗公司Stimuplex HNS11神经刺激器和Stimuplex A刺激针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 起始刺激电流为1.0mA, 频率1.0Hz, 穿刺针头端朝向患儿骶尾部倾斜缓慢进针, 当有突破感并观察到上肢肌肉收缩反应时, 将电流调至0.3mA, 如仍保持收缩反应, 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 注入试验剂量局麻药0.37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1ml, 观察5min后, 若无异常反应, 回抽无误, 可注入0.375% 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6~12ml, 手术开始前5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2mg/kg, 术中根据情况间断给予咪达唑仑0.1~0.2mg/kg。B组在患儿入睡后经肌间沟入路行常规臂丛神经阻滞, 穿刺针头端朝向患儿骶尾部倾斜缓慢进针, 当有突破感或患儿患肢有抽动时, 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 注入试验剂量局麻药0.375% 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1ml, 观察5min后, 若无异常反应, 回抽无误, 可注入0.37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6~12ml, 手术开始前5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2mg/kg, 术中根据情况间断给予咪达唑仑0.1~0.2mg/kg。术中患儿体动时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前 (T1) 、手术切皮时 (T2) 、手术开始30min (T3) 各时点血压、心率, 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术中体动、术后疼痛出现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x¯±s) , 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t检验, 组内不同时点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 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上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儿术中血压、心率比较

术前两组患儿心率、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 麻醉过程中B组患儿血压、心率均高于A组 (P<0.05) , 与术前比较A组患儿术中血压心率比较稳定 (P> 0.05) , B组患儿术中血压、心率较术前明显增加 (P<0.05) , 见表1。

注:与B组比较, #P<0.05, 与T1比较, *P<0.05, 1mmHg=0.133kPa。

2.3 麻醉效果及麻醉药用量的比较

A组患儿14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满意, 镇痛完全 (93%) , 1例患儿尺侧神经阻滞不完善, 辅以小剂量氯胺酮维持麻醉 (7%) 。与B组比较, A组术中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 (P<0.05) , 术中体动少、术后镇痛时间延长。两组患儿均未发生麻醉并发症。见表2。

注:与B组比较, *P<0.05。

3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 但常因患儿不能配合穿刺操作, 限制了其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1];由于解剖学标志不清楚, 神经深度随年龄不同变异大, 增加了小儿的神经阻滞难度[2]。寻找一种合适的小儿神经阻滞的方法, 一直都是麻醉医师努力的方向。

近几年随着神经刺激器的广泛使用, 麻醉医师看到了希望, 与常规神经阻滞相比, 神经刺激器在神经定位上比较精确、用药量小、麻醉效果好, 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可明显提高神经阻滞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3]。A组患儿在麻醉药用量少于B组, 在麻醉效果上强于B组, 麻醉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方法组。本研究中A组93%麻醉效果满意, 只有1例复合使用了氯胺酮, 术中体动也明显比B组少, 术后镇痛时间延长。

综上所述, 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 定位准确, 麻醉效果满意, 优于常规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摘要: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和常规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质量。方法:将上肢择期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采用常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前 (T1) 、手术切皮时 (T2) 、手术开始30min (T3) 各时点血压、心率, 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术中体动、术后疼痛出现时间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较B组稳定, 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 (P<0.05) , 术中体动均明显低于B组 (P<0.05) , 术后镇痛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 (P<0.05) 。结论: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可为小儿上肢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有利于患儿循环稳定, 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 提高患儿术后苏醒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刺激器,小儿,臂丛

参考文献

[1]李爱香, 马传根, 宋冬梅.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J) .重庆医学, 2011, 40 (8) :2442.

[2]何绍旋, 张婉芬, 胥建党.外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在小儿臂丛阻滞中的应用 (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 23 (10) :736.

迷走神经干刺激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下肢择期手术患者60例,包括胫腓骨手术、膝关节手术、股骨中段手术及踝部手术,年龄20~55岁,ASAⅠ~Ⅱ级,男38例,女22例,随机分为3组: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硬膜外阻滞组(B组),脊麻组(C组),每组20例。

1.2 麻醉方法

三组阻滞前首先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按常规监测BP、ECG及SPO2,给予鼻导管吸氧,经静脉给予芬太尼0.05mg,咪达唑仑1~2mg。B组及C组选择L2-3间隙作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入0.75%罗哌卡因10mL及2mL。

1.3 神经阻滞定位

坐骨神经阻滞采用经典位,患者侧卧位,阻滞侧在上,屈上腿,上腿的脚跟顶下腿的膝部,用上腿支撑身体,在髂后上棘到股骨大转子连线,在连线中点作一垂线,长4.5~5.0cm,将该垂线与股骨大转子和骶裂孔连线的交点作为进针点。对因采用了石膏固定而无法屈曲上腿的患者,则采用上腿伸直,下腿屈曲90度的体位,进针点定位同经典位。腰神经丛阻滞体位同坐骨神经阻滞,在麻醉侧距中线5cm处划一平行线,在此线从髂嵴连线尾侧3cm处作一标记为进针点。

1.4 神经阻滞

皮肤消毒后,将外周神经刺激器正极通过一个电极与患者腿部皮肤相连,负极与stimuplex A针连接。刺激参数为波宽0.1ms,频率2Hz,输出电流1.0mA。进针后观察患肢相应肌肉群收缩运动,坐骨神经阻滞时应见到腓肠肌、脚或脚趾的颤搐;腰神经丛阻滞时应见到股四头肌的颤搐;如肌肉颤搐明显,可逐渐调低电流强度,当在较低的阈电流强度(0.3-0.6 mA)时仍有持续的肌肉收缩运动反应,回抽无血液后先注入5 mL局麻药(1%利多卡因)作为试验量,然后逐渐增加电流强度至1 mA,再观察肌肉收缩运动反应,若无肌肉收缩运动反应,可注射局麻药(0.3%罗哌卡因),坐骨神经阻滞15mL,腰神经丛阻滞30mL。

1.6 观察指标

常规监测并每5min记录HR、BP、SPO2变化以及患肢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以评价起效时间;采用口述评分法(VRSS)评估手术期间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分中度疼痛,2分重度疼痛,3分疼痛不能忍受。术后随访患者首次需要镇痛药的时间和不良反应。

1.7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3 组患者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持续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局麻药起效时间以C组最快,A组与B组稍慢,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VRSS 3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1)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分别是C组最先、A组次之、B组最晚,C组与B、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组中B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以SBP降低为主,C组和B组术后最为明显的并发症是尿潴留,A组未见发生(表2)

与B、A组相比*P<0.05,**P<0.01

3 讨论

本研究3种阻滞方法,虽然麻醉部位,所需麻醉药物剂量以及麻醉药起效时间等不同,但最终均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有报道,神经阻滞技术费用低,术后镇痛效果好,适用于某些下肢手术[1]。

脊麻系局麻药注射到蛛网膜下隙,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及脊髓,因此2~3 mL局麻药即可达到满意的阻滞效果。而在产生感觉运动阻滞之前,交感纤维首先被阻滞,易致血压下降,平面升高还可产生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硬膜外阻滞也常用于下肢的某些手术,但硬膜外阻滞也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

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注射至腰丛和坐骨神经附近,在神经刺激器下行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定位精确,提高了麻醉成功率。Casati等[2]将罗哌卡因作为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最常用的局麻药。本研究中硬膜外阻滞组及脊麻组不良反应,以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尿潴留为多,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组未见明显的并发症。

下肢外周神经阻滞具有无交感神经阻滞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不适合椎管内麻醉的老年合并严重全身系统疾病[3]及术前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与椎管内麻醉相比,可以减少术中出血与术后渗血,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心率血压的波动,减少尿潴留,由于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较长,也可减少术后吗啡类镇痛药的用量,连续导管法输注局麻药可行术后镇痛[4]。作者观察到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可行股骨中段及以下部位的手术,术后无恶心呕吐,又为单侧肢体麻醉,提高了医患满意度[5]。

参考文献

[1]徐仲煌,黄宇光,任洪智,等.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1278-1279.

[2]Casati A,FanelliG,Borghi B,et al.Ropivacaine or 2% mepivacaine for lower limb peripheral nerve blocks[J]. Anesthesiology,1990,90:1047-1052.

[3]Asao Y,Higuchi T,Tsnbaki N,et al.lombined paravertebral lumbar plexus and parasacral sciatic nerve block for reduction of hip fracture in four patiea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J].Masui,2005,54: 648-652.

[4]刘万枫,王姗娟,张马忠,等.下肢神经阻滞在老年危重患者血管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595-596.

迷走神经干刺激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择期行足底部手术的患者46例,年龄20~75岁,身体状况指数分级为(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法)Ⅰ或Ⅱ级。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胫神经阻滞(NS组,n=23),另一组为盲探式操作行胫神经阻滞(BE组,n=23)。外周神经刺激器为德国BRAUN公司生产(Stimuplex HNS,B型),穿刺针亦为该公司生产,型号为0.8X 100mm。刺激参数:频率2 Hz,输出电流1.0 m A[1]。局麻药为025%罗哌卡因(瑞典阿斯利康公司生产)和1%利多卡因混合溶液[2]。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前均给予安定10 mg肌注。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常规监测ECG、BP、HR、SpO2等。患者取仰卧位,膝部和踝部下方垫高以利于穿刺进针。NS组以内踝尖上方7 cm跟腱前内侧缘为穿刺进针点,与矢状面成60°夹角[3]。皮肤消毒后将外用神经刺激器正极与患者相连,负极与穿刺针相连,输出电流为1.0 mA。以上述穿刺点进针后当观测到足底部的肌肉颤动时将电流调整到0.3~0.5 m A时如仍有肌肉颤动,则回抽穿刺针无血液后注入事先配好的麻醉药5 ml,加大电流后肌肉颤动消失说明定位准确[4]再注入麻醉药5 ml。BE组于内踝基底部后方可触及胫后动脉搏动处垂直进针[3],触到骨质后退出1~2 mm,回抽无血液后注入麻醉药10 ml。

1.3 观测指标

①麻醉效果:评价神经阻滞程度采用3个等级:0级为感觉正常,1级为感觉迟钝,2级为感觉消失。两组患者注入麻醉药后10 min内每隔2 min评价一次麻醉效果,10~30 min内每隔5 min评价一次麻醉效果。在30 min内仍为0级的视为麻醉无效,1级和2级视为麻醉成功[3]。②麻醉起效时间:观测患者注药后到麻醉产生效果的时间即麻醉起效时间。③不良反应: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χ2检验和近似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NS组麻醉成功率为100.0%。BE组有8例麻醉失效,成功率为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

见表1。

两组数据的方差经F检验(F=2.88,P<0.01)后方差不等,故本组数据采用近似t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7>t′0.05/2=2.074,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术后均无麻醉药中毒及神经损伤的发生。BE组有8例麻醉失效后改为椎管内麻醉,术后均发生尿潴留,2例出现头痛并发症。

3 讨论

胫神经是坐骨神经本干的直接延续。在小腿经比目鱼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降,过内踝后方,在屈肌支持带深面入足底,支配小腿后肌群及足底肌群和足底的感觉,属于混合神经。以往足底部的手术常常采用椎管内麻醉,可以得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椎管内麻醉术前需要禁食水及留置导尿,麻醉后可引起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变,术后可导致尿潴留、头痛,还可能出现全脊髓麻醉、呼吸抑制及硬膜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另外,患者患有脊柱结核或畸形、脊椎腔内肿瘤、凝血机制障碍、休克等疾病时则不适于椎管内麻醉。上述不适合椎管内麻醉的情况则可采用胫神经阻滞麻醉。

就麻醉用药而言,目前较常用的是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作为一种长效酰胺类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明显弱于布比卡因,但其起效时间要长于布比卡因[5,6]。利多卡因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故本组研究使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神经阻滞,既弥补了单纯应用罗哌卡因起效慢又弥补了单纯应用利多卡因麻醉维持时间短的弊端。

本研究中BE组有8例麻醉失败,因为“盲探”操作主要依靠患者的体表标志和自述的反应程度来定位神经,如果患者的神经存在解剖变异,或者麻醉医生的个人经验不足,就可能使神经阻滞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NS组应用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时,当穿刺针尖接近胫神经干时,它所发出的脉冲电流可引起胫神经的运动纤维兴奋,从而诱发该神经所支配的肌纤维收缩帮助正确定位,并通过与神经刺激器相连的绝缘针注入麻药,达到完全阻滞的作用。本法的禁忌证是足踝部畸形、局部感染、麻醉药过敏和安置心脏起搏器。并发症是麻醉药中毒和神经损伤。麻醉药中毒产生的原因是将药物注入血管内或药物用量过大所致。注药前反复回抽无血,控制麻醉药用量和选用毒性低的麻醉药如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则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神经损伤的原因是刺激电流过大或操作过程中未能及时观察到肌颤反应而使操作时间过长造成神经水肿或灼伤。

总之,应用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胫神经阻滞麻醉,定位准确,麻醉效果确切,起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很好地应用于足底部的手术中。

摘要:目的:研究在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胫神经阻滞麻醉在足底部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择期行足底部手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胫神经阻滞麻醉(NS组,n=23),另一组为盲探式操作行胫神经阻滞麻醉(BE组,n=23)。注入麻醉药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S组麻醉成功率为100.0%,BE组麻醉成功率为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起效时间NS组[(2.04±0.66)min]与BE组[(7.13±1.1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无不良反应发生,BE组有部分患者改为椎管内麻醉后发生尿潴留、头痛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刺激器用于胫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确切,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很好地应用于足底部的手术中。

关键词:周围神经刺激器,胫神经,麻醉

参考文献

[1]徐启明.临床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5.

[2]张析哲,孙义,卜洪庆,等.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5(6):529-531.

[3]Robert Doty Jr,Sukhani R,Kendall MC,et al.Evaluation of a proximalblock site and the use of nerve-stimulator-guided needle placement forposterior tibial nerve block[J].Anesth Analg,2006,103(24):1300-1305.

[4]矫勇轶,江漩,朱晓钢.神经刺激器定位用于下肢外周神经阻滞麻醉[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1):244-245.

[5]蒋水荣,钟文光.等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臂丛神经的阻滞效果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10):64-6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迷走神经干刺激】相关文章:

迷走神经刺激07-04

经济刺激05-05

刺激与健康07-10

经济刺激政策08-04

情感刺激范文05-19

语言刺激范文05-20

磁刺激器06-19

卵巢过度刺激征06-30

麻木的刺激散文06-27

春游太刺激范文05-21

上一篇:结构下一篇:神经外科护士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