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工艺礼品设计

2024-07-03

旅游工艺礼品设计(精选12篇)

旅游工艺礼品设计 第1篇

一、发挥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作用

吉林省旅游具有极大的资源优势, 可以说资源丰富, 独具特色。山川河流、名胜古迹遍布吉林各地。旅游资源分布较好, 覆盖面较广, 旅游景区布局合理, 既有自然景观资源, 又有人文景观资源, 极具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景观特色。特别是吉林冰雪旅游资源更是特色鲜明、特点突出。加上吉林地区少数民族的融合, 使吉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 极大开拓了吉林旅游资源。概括吉林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旅游资源丰富, 景区规划布局合理。如文史古迹旅游、冰雪旅游主要以吉林市和长春市及集安市为旅游节点;民族风情资源主要以延吉市、长白山地区等少数民族聚集地为旅游节点。 (2) 旅游体系及种类齐全。有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族景观资源、生态景观资源等。 (3) 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的独特性。外临两国家, 内靠三省份。北靠黑龙江、南靠辽宁、西靠内蒙古自治区。以大的区域划分, 吉林地处东北亚腹地中心地带, 与俄罗斯、朝鲜接壤, 并与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蒙古等国逐步形成了东北亚经济商业圈, 可以说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这些区域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和资源的典型性, 是吉林自身原有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不可复制的、独特的资源。

吉林旅游资源优势为吉林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深度开发的基础。无论是吉林极具东北特色的冰雪、林海、湿地旅游资源, 还是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都要合理布局和统筹规划, 进一步确立北方特色旅游资源的优势特点和差异化特征。由此, 我们要强化、放大旅游资源利用率和效应, 以此来提升吉林旅游整体品质。

二、培育吉林特色旅游工艺品提升设计水平

(一) 政策扶持与整合设计资源

吉林省旅游工艺品设计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政府支持, 政府支持与扶持是发展吉林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基础。吉林省政府对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给予了大力支持, 不但给予财力上的投入, 而且还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最大限度地扶持相关企业, 整合企业资源形成产业规模, 创造条件打造吉林旅游工艺品产业链, 以此来提升吉林旅游工艺品的整体设计水平。目前吉林省有关生产旅游产品的企业几百家, 但旅游工艺品企业不是很多, 政府在此基础上提供优惠政策, 着力发展旅游工艺品企业, 相继成立旅游工艺品研究中心, 牵头企业和高校联合开发设计吉林旅游工艺品, 在景区地扶持当地政府建立旅游工艺品交易市场, 举办各种旅游工艺品展示活动等。这些举措说明政府在认识到了旅游工艺品作用的同时, 也在积极主动推动吉林旅游工艺品发展, 力争在更大范围内为企业创造宽松条件和环境。作为旅游工艺品相关企业就应该抓住机遇, 挖掘自身潜力, 找准发展方向, 在政府支持下快速更新换代, 壮大自己的实力。

目前我省从事旅游工艺品的相关企业都在开发设计产品。作为企业也看到了旅游工艺品设计的未来前景, 在开发和设计上给予了极大的投入, 也创造出了可喜的成绩, 这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我们从吉林整个区域看我省旅游工艺品状况, 其发展还是不平衡的, 还没有改变旅游工艺品从南到北百店相同、品貌同质的局面。特别是能够反映吉林特色的旅游工艺品, 更是凤毛麟角。企业在设计研发与制造过程中所欠缺的地方很多, 特色不足, 制作粗糙, 暴露出工艺品在设计和制造方面有硬伤, 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在设计方面的软肋。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整合吉林省设计资源, 推进校企合作, 搭建区域合作设计研发平台。企业所能拥有的设计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把省内设计资源整合, 有序合理调配, 为企业所用, 就可发挥出强大的作用力, 无论是设计人才的整合还是设计研发成果的整合, 都将使企业产品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使产品品质产生质的飞跃。

(二) 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寻求地域特色设计

吉林地域性旅游文化特征是明显的并极具东北特点。如何开发具有吉林特色的旅游工艺品要紧紧围绕地域文化做文章。只有建立在旅游文化背景下的工艺品设计才有无限的拓展空间和持续发展的未来。地域性文化是赋予旅游工艺品的地方特色的先决条件, 是提升旅游工艺品设计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旅游工艺品如此繁荣发展的今天, 深入挖掘吉林地域文化特色, 赋予旅游工艺品北方特点, 开发出能够被现代人所接收、喜爱的吉林独有的现代旅游工艺品, 这将是我省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的重要课题, 也是我省旅游工艺品急需解决的难题。

紧扣地域特点进行旅游产品文化深发掘。实质上旅游工艺品的设计是一种文化设计, 其文化设计的节点定位在传统文化继承与旅游文化融合上面。旅游工艺品设计不能脱离旅游文化自顾单行, 也不能摆脱区域传统文化和风俗的影响特立独行, 只有密切与文化联系在一起时, 才有广阔的前景。旅游工艺品往往是与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联系在一起的, 它与人们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 其暗含的人文价值、审美情趣是人们所接受的理由所在, 所以说旅游工艺品设计品质提升是靠文化作支撑的。同时, 旅游工艺品要把握各种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性、时代性。其地域特色文化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尤为突出, 吉林地域特色鲜明, 地域民族文化丰富, 朝鲜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吉林旅游工艺品设计注入了多元设计因素, 不同景区类型, 不同风土人情为旅游工艺品设计提供了多样可行性。在大的区域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文化自然会带有不同特色, 这种特色文化就是我们旅游工艺品设计所要反映的内容, 也是设计过程中所要体现的特色的切入点。作为特色的旅游工艺品, 其形象的鲜明性、独特性的表现, 可以说是艺术与文化相融的综合体, 同时也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综合体。要想研发有吉林特色的旅游工艺品, 提高吉林旅游工艺品设计水平, 首先要定位准确, 强化差异性, 把握住地域特色文化的主脉搏, 结合自然环境与景区特点;其次要遵循设计开发原则, 强调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发挥产品的物质功能和审美功能, 追求产品设计情趣和变化。

(三) 建立吉林旅游工艺品品牌有效机制

当前,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吉林省旅游业处于上升时期, 政府层面上对旅游商品非常重视, 这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 是个难得的机遇, 如何使自己的产品有特色、有竞争力, 就要对外树立形象, 对内增加实力。政府助力、企业推广, 逐渐加强了品牌意识观念,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认识到自我形象树立的重要性。应该说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品牌的建设, 吉林省提出:要全面推进我省旅游商品发展振兴事业, 做大做强我省旅游商品的品牌。进一步要求商品构思要好, 包装要精美, 体现吉林元素特色, 要有精品意识, 更要适应不同旅游者的需要。正是在此助推下, 企业积极响应, 统一形象、统一品牌, 并在各地成立自己的旅游商品、纪念品销售网点和中心, 充分展示和销售具有吉林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就目前我省旅游工艺品品牌建设看, 与别的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吉林根雕、松花石砚等工艺品是吉林原有的名牌产品, 加上现在的吉林民俗工艺品、朝鲜族炊具、山核桃工艺品、民族服饰及鱼产品系列。虽然我省工艺品开发在不断发展壮大, 但是整体在设计层面上还有待提高完善, 总体来说设计创新方面不突出, 精品不多, 不能全面反映吉林特色优势和地域特点, 吉林元素不够鲜明。基于这种良莠不齐、层次有别等各种工艺品设计混杂的状态, 进一步树立吉林旅游工艺品品牌的确有难度, 但是不确立品牌是很难有发展的, 这就要求政府要统筹规划企业布局, 充分调度工艺品设计有效资源和途径, 整合省内设计机构。同时, 企业要重新梳理产品设计方面缺失的原因, 创新竞争机制, 创建产品品牌和推广机制, 开拓新兴市场, 争取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品牌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是企业生存之道, 企业品牌建立和质量品质提升是旅游工艺品设计水平提高的有力保障和良性循环的条件, 应当引起各方重视。

参考文献

[1]巨天中, 品牌推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2]吴忠军,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曹诗图, 旅游审美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3.

竹类旅游工艺品系列开发项目简介 第2篇

一、项目名称:竹类旅游工艺品系列开发项目

二、项目概况:

长宁县拥有AAAA级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及国家A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佛来山,国家AA级旅游区梅硐竹石林景区,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游客量平均以15—30%的速度递增。2007年已达到100万人次。随着长宁县把旅游作为先导产业,长宁的旅游业将会形成又一次高潮,进入长宁境内的游客将进一步激增。

开发竹类旅游工艺品系列,包括竹编产品、竹根雕、筒雕等旅游工艺品的规模开发,既可以满足游客购买的需要,同时也充分利用长宁县丰富的竹类资源,将竹的经济大化。实施该项目,必将赢得广阔的市场。

三、建设性质:新建

四、建设地点:长宁县

五、合作方式:合资、合作、独资

六、项目投资:5000万元

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第3篇

本文以旅游工艺品设计研发创意产业为特定研究对象,从经济效益方面分析旅游工艺品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从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方面分析烟台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结合实际情况,立足长远发展,明确烟台创意旅游工艺品设计研发产业建设的思路、目标和策略,最终实现促进旅游工艺品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意;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52-01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内容

“创意产业”是一个舶来词,通常泛指以创意为主要增值方法的经济活动。最早可追溯到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1998年11月发布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s,CIMD),92报告正式提出并界定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具体的产业部门。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是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在CITF(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筹划文件)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这份文件将广告、建筑、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电视和广播、表演艺术、出版和软件等13个行业划归于创意产业领域。

二、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2006年,伴随着中国迈入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创意产业作为重要内容被写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很多城市在创意产业及创意产业集聚区理论、实践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经过研究发现,我国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概念与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的创意产业“集群”完全不同,由于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经济形态跟发达国家和地区完全不同,有可能导致我国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创意”也许只是皇帝的新衣,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三、旅游工艺品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旅游工艺品作为旅游商品的大宗和主体,满足了旅游者的购物需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旅游者对于异国、异地的工艺美术品、土特产品等怀有极大的兴趣,把购物作为他们有形的旅游纪念物和愉快旅游的标志物。各国对旅游工艺品业的关注度普遍增加,旅游工艺品经营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提高。

旅游工艺品经营业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购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它影响到整体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工艺品创意产业的发展将提高文化旅游工艺品品质,起到广告宣传作用,扩大旅游名胜的知名度。

旅游工艺品经营业的发展有助于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将为一个国家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随着旅游者消费水平的提高,用于旅游工艺品购物的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有助于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且有望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工艺品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艺术、工艺技巧和物资资源相结合的产物。旅游工艺品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弘扬和传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艺术,可促进各国工艺创作设计能力和技艺水平的提高,加强国际交流,从而提高旅游业的地位。

为针对国际旅游工艺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尽早实现旅游工艺品市场地有效开发,打造烟台旅游工艺品创意品牌,是形成烟台旅游产业链的必要前提。

四、设计研发对旅游工艺品创意产业发展的作用

创意产业以人的智力和创意为发展动力,把创意注入到产业上来,能够给产业带来新的活力。想要实现旅游工艺品创意产业发展,就必须对旅游工艺品本身进行重新设计研发和宣传推广。为了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创新必需要依托本地有利条件,进行本地文化艺术的深入挖掘,生产出具有艺术性、地方性、纪念性的产品,才能得到游客认可,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工艺品利于本地文化艺术的复兴与弘扬,也有利于国际文化交流,形成市场效应,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增加工艺品创意产业的参与度,为逐渐建设发展成创意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五、烟台旅游工艺品创新发展的地域优势

烟台发展地方特色工艺品,在创作资源上具有丰富的资源依托。自然资源方面,烟台地处山东半岛,山地面积广,海岸线长,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及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等,依山傍海,风景秀美;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烟台历史悠久,拥有大批名胜古迹,众多神话传说,历史名人以及十几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以港口文化、海洋文化、道家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结合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都是进行旅游工艺品设计研发的基础。

六、旅游工艺品设计研发的注意事项

旅游工艺品的设计研发,首先,要强调地方特色设计,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烟台剪纸,可精选表现题材,如具有典型海洋文化特色的鱼、虾、蟹以及八仙过海等地域性代表文化为题材,运用传统表现手法,进行创意表现,在表现内容上实现地域文化传达;其次,旅游工艺品的深度研发,仍以剪纸为例,针对其剪纸本身不易长久保存的缺点,进行衍生产品开发,选择不同工艺手段和材质进行剪纸艺术效果表现,形成更具可推广性的工艺品。如运用传统漆艺中款红工艺进行表现,选择大漆作为表现材质,形成新的工艺品种类;最后,旅游工艺品的附加价值设计,如材质选择、工艺选择、包装设计、品牌效应等,针对不同层次顾客,进行高、中、低档的分别设计研发。优秀的包装设计在提升产品档次的同时,可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这一点出发可大大增加工艺品的附加价值。

七、旅游工艺品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与前景

新世纪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工艺品需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打造产品品牌,发挥品牌效益。旅游工艺品创意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在产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依据世界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特点、新需求、新供给、新市场等情况及时应对,以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求得发展,求得光明前景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吴赛.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初探[J].大众文艺,2014(09)

[2]张晋,吕振波.烟台市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知识经济,2014(19)

旅游工艺礼品设计 第4篇

(一)旅游工艺品概念分析

旅游工艺品的概念非常宽泛,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加以概括。因为旅游工艺品本身所承载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复合体,具有多重属性。对它的概念定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梳理它诸多内在的因素,突出其自有属性和本质特征,便于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双重内涵。

旅游工艺品概念:旅游工艺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具有工艺性、艺术性、纪念性、礼仪性、兼具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商品。作为旅游商品的工艺产品,主要特征应体现在工艺品质特征、艺术审美价值、传统技艺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等方面,突出馈赠、收藏、纪念、礼仪等物质形态化的旅游产品属性。

(二)设计概念分析

设计的英文是“Design”,源于拉丁语“designnge”,有“规划、设想、图案、意匠”的含义。目前,设计一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工业设计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应用时,普遍遵循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组织所阐述的定义。“设计的目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任务是设计致力于发现和评估下列项目在结构、组织、功能、表现和经济上的关系: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全球道德规范);给全人类社会、个人和集体带来利益和自由;最终用户、制造者和市场经营者(社会道德规范);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表现性的形式(语义学)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美学)。”——引自中国设计年鉴。也就是说设计是一种包含了广泛专业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应该和其他相关专业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设计带来的价值。

(三)同质化名称分析

同质化简言之就是产品模式化的一致性。即产品在内容、品质、技术含量、使用价值等方面的趋同。同质化不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同质化产品在消费者选择购买过程中由于其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同,容易被竞争产品所替代,正是由于产品无特色、无差异性,消费者在选择购买过程中无法从中选优,难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就形成了产品同质化。

同质化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由于利益驱动的原因,使产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其产品逐渐被竞争对手同质化,最终结果是形成“同质化竞争”的局面,相互抵消竞争力,产品失去特色。

(四)产品创新概念分析

创新从哲学角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已知事物的再创造。人类通过物质世界制造新的矛盾关系体并形成新的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创新,英文是innovation。直译为创立或创造新的。“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的本质特征是“打散、解构、突破、创造”,打破旧的思维定势,破除旧的常规戒律,创造新的事物。

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划、遵循有效设计法则、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和设计资源,融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并以特定的旅游工艺品主题、内容、形式及旅游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新的设计创造过程。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应是产品自身的主题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实则也是一种旅游产品文化的创新,任何一种创新都要以其文化含量作为附加值来体现创新的核心价值观。

二、旅游工艺品同质化现象

旅游工艺品同质化现象已经延续多年了,媒体2009年开始关注旅游工艺品同质化现象,到目前为止,旅游工艺品同质化局面仍然没有被打破。新华社南昌分社曾报道:国庆期间各大景区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这些商品本应有极强的地方特色,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然而不少游客却发现,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甚至“地摊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的欲望。随即全国各地媒体相继报道了旅游工艺品同质化现象,并献言献策,呼吁企业及时跟进创新旅游工艺产品。以旅游纪念品为例:在全国范围内各个旅游景区里的确多数纪念品都是雷同的,手镯、木梳、项链、各种配饰、汽车挂件、香包等纪念品在各个景区购物点都能够见到,游客很难寻觅到有创意、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见到的只是“做工粗糙”“大众脸”“地摊货”这些庸俗的纪念品,各地景区没有什么新鲜货色,即使有反映本地特色的少量纪念品,也是面孔多年不变,没有新意,只能购买一次,无系列产品,形成不了二次购买力。

旅游工艺品同质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产品缺乏创意。其背后根源可以引申为产品设计上的缺失,正是产品设计原创性的不足导致了产品特色不鲜明、主题不突出。我们在诟病产品缺少创意的同时也应看到旅游工艺品市场环境的现状。由于缺少专业的设计人才,同时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加上企业对产品设计研发的投入不够、相互模仿、急于获利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影响,是产品同质化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要想改变同质化,只有进行产品创新一条路可走。

三、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

旅游工艺品是我国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旅游工艺品市场和旅游工艺品产业在行业竞争中不断变化与调整。开发、创造旅游者需要的,能够反映旅游景区特点和文化特色的,并且有着较高审美价值、技艺精湛的旅游工艺品,对活跃旅游市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塑造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离不开创新,创新在旅游工艺品设计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无论在品种、类型、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要创新,以适应国内外旅游者的不同需求,使旅游工艺品有新的起色,从而带动企业自主研发、设计创新的热情,给企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研究方向

旅游工艺品设计,应满足诸多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有社会发展需求方面的;有产品功能、工艺、质量、效益方面的;有消费者使用要求和文化精神要求方面的,正是这些要求,为旅游工艺品指明了设计研究方向。旅游工艺品设计方面的研究,离不开产品功能的研究,产品功能又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物质功能包括产品的实用经济性,如使用方便、经济效益等方面。精神功能包括产品的审美文化性,如形态美观、文化内涵等方面。探索产品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是设计层面上的研究方向;而深层次的设计研究方向是谋求“产品—人—环境”协调发展。我们综合考虑这些设计方面的要求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此提出了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研究方向:

人——人群研究——旅游群体

研究人的生活方式、旅游行为、审美趣味、旅游购物心理、旅游消费群体划分、旅游消费水平和民族特点及对设计的影响。

物——产品研究——旅游工艺品

研究物的实体设计,即旅游工艺品的功能、结构、形态、色彩、材料、肌理、工艺等物质功能,同时研究旅游工艺品的审美性、纪念性、馈赠性、礼仪性、收藏性、民俗性、文化性等精神功能。

环境——地域环境研究——旅游景区环境

研究环境生态状况,即旅游资源环境和人文环境状态,研究旅游景区分布、旅游地地貌特征、旅游资源物种等对设计的影响

“物—人—环境”——关系研究——“以人为本”的设计

研究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协调关系,确立旅游工艺品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物—人—环境”协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旅游工艺品设计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为人服务的,其研究的方向一定指向人的使用和受益。“以人为本”是指在设计中将人的需求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问题及研究,并作为设计最基本的活动因素,以此达到满足目的或受益的结果。但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不是一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终极目标。使用与需求的满足只是初级目标,通过产品设计协调好人与产品、产品与环境、产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将设计活动与人的需求、人的生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来提升生活质量及改变生活方式才是努力的方向。

(二)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方法思路

有人提出多种产品创新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思维延伸法,对原有产品进行再度改良设计;二是用途移植法,对原有产品进行改造使之适用于其他用途;三是功能扩展法,对原有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使之衍生多种用途;四是仿生法,模拟生物某些系统原理创造产品新的性能和形态;五是功能组合法,组合原本不能单独存在的功能;六是希望列举法,为提出各种希望而进行设计。这些方法都是前人总结出的方法,都可以为我们所用。

作为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方法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方式、方法,应结合设计原则和要求开展创新设计并综合利用创新方法。就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方法建议:

(1)开拓工艺品市场。研究分析工艺品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规划,开展产品创新开发和技术创新研究。

(2)政策支持与创新资金。必要的政策扶植和产品开发资金是开展创新开发及其成果产业化的保障。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增加资金投入,保证创新开发的正常运行。

(3)设计手段创新。摒弃模仿或经验设计的传统设计方法,应用现代技术和设计手段优化产品设计。提高和增强旅游工艺品产品开发及创新能力。

(4)设计观念创新。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首要任务就是设计观念的创新。应打破固有的思维束缚,更新观念、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创新意识,构建企业设计文化氛围。

(5)知识产权保护。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要注意技术保密,并及时申请产品设计专利,以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特别是旅游工艺品外观设计,要以专利的形式保护起来,为企业自身积累创新成果。

我们结合旅游产品大的类别设定了对应的工艺品类别,再从所设定的工艺品类别中构建了五个设计元素和三个创新评价值,把设计与创新进行比对分析,以提高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方法的应用价值。创新方法如下:

旅游产品类别:休闲类旅游工艺品、民俗类旅游工艺品、史迹类旅游工艺品、自然风光类旅游工艺品、农业观光类旅游工艺品等,旅游产品类别可根据区域不同无限扩展。

五个设计元素:造型美感、使用功能、精神内涵、文化载体、收藏价值。

三个创新评价值:高分值、中分值、低分值。

不同旅游产品类别分别对应五个元素和三个评价值,然后给出评价,就可得出不同旅游产品在五个设计元素中创新评价值的高低和分值,这样进行的分析对比,就会从中提炼出旅游工艺品在设计时的创新点,并使创新点有所侧重,利于设计操作。

任何创新方法都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在具体实施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方法是多样的、动态的。其方法的提出是根植于旅游工艺品市场定位而产生的,原则上讲是以产品继承与改良为主的创新方法。即在原有模式或措施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改进的模式或措施,借鉴、改进、创新、发展是其要旨。

摘要:探寻设计创新是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动力和活力所在。本文针对旅游工艺品同质化现象和如何进行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阐释了旅游工艺品的相关概念、旅游工艺品同质化现象分析、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方法分析,为我国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预防旅游工艺品同质化提供一些设计创新思路。

关键词:同质化,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席跃良.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陈汗青.产品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1).

工艺方案设计 第5篇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方案设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计方案的依据、工艺方案的分类、内容和设计、评审程序。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产品工艺方案的设计。

2.工艺方案设计原则:

2.1 产品工艺方案是指导产品工艺准备工作的依据,除单件,小批生产的简单产品外,都应具有工艺方案。

2.2 设计工艺方案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生产周期、成本及环境保护。

2.3 根据本企业的能力,积极的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以不断提高企业工艺

水平。

3.设计工艺方案的依据:

a)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b)产品生产大纲,c)产品的生产性质和生产类型,d)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e)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技术情报,f)有关技术政策,g)企业有关技术领导对该产品工艺工作的要求及有关科室和车间的意见。

4.工艺方案的分类。

4.1 新产品样机试制工艺方案。

新产品样机试制(包括产品定型,下同)工艺方案应在评价产品结构工艺性的基础上,提出样机试制所需的各项工艺技术准备工作。

4.2 新产品小批试制工艺方案。

新产品小批试制工艺方案应在总结样机试制的工作基础上,提出批试前所需的各项

工艺技术准备工作。

4.3 批量生产工艺方案。

批量生产工艺方案应在总结小批试制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批量投产前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工艺、工装和生产组织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4.4 老产品改进工艺方案。

老产品改进工艺方案主要是提出老产品改进设计后的工艺组织措施。

5.工艺方案内容:

5.1新产品样机试制工艺方案的内容:

a)对产品结构工艺性的评价和对工艺工作量的大体估计。b)提出自制件和外协件的划分意见。

c)提出必须的特殊设备的购置或设计、改装意见。

d)必备的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意见。

e)关键零(部)件工艺规程设计意见。

f)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试验意见。

g)主要材料和工时的估算。

5.2新产品小批试制工艺方案的内容:

a)对样机试制阶段工艺工作的总结。

b)对自制件和外协件的调整意见。

c)自制件工艺路线的调整意见。

d)提出应设计的全部工艺文件及要求。

e)提出主要铸、锻件毛坯的工艺方法。

f)对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意见。

g)对专用设备的设计或购置意见。

h)对特殊毛坯和原材料的要求。

i)对工艺、工装的验证要求。

j)对有关工艺关键件的制造周期或生产节拍的安排意见。k)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所需的其他内容。

5.3批量生产工艺方案的主要内容:

a)对小批试制阶段工艺、工装验证情况的小结。

b)工艺关键件质量攻关措施意见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意见。c)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

d)专用设备或生产自动线的设计制造意见。

e)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意见。

f)对生产节拍的安排和投产方式的建议。

g)装配方案和车间平面布置的调整意见。

5.4 老产品改进工艺方案的内容

老产品改进工艺方案的内容可参照新产品的有关工艺方案办理。

6.工艺方案设计审批程序。

6.1 产品工艺方案应有产品主管工艺人员根据本标准第5章中规定的各项资料,提出几

种方案。

6.2 组织讨论确定最佳方案,并经工艺部门主管审核。

6.3 审核后送交总工艺师或总工程师批准。

旅游工艺礼品设计 第6篇

关键词:

民族区旅游是当下旅游集群的高热区,在民族聚居区,游客不仅能亲临其境感受同一国度内的“异域风情”,而且能更多的观赏到当地聚居民族的生活习俗。但短暂的旅程只能给游客带来某一时段和特定空间的感官感受,而如何让游客对旅游区产生记忆犹新的印象,旅游工艺品这一旅游附属消费品便应运而生。

旅游工艺品是在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产品,它是在原有工艺品的基础上开发和创新出来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工艺品特别是民族工艺品,又是旅游文化艺术产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将民风浓郁的民族聚居区旅游工艺品设计发挥到淋漓尽致,本文就以新疆哈萨克族旅游工艺品为切入点进行简单论述。

一 发掘民族文化,丰富旅游工艺品设计内涵

民俗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并在一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俗主要特色集中在音乐、舞蹈上,以及众所周知的哈萨克毡房建筑和狩猎活动。其乐器种类和乐曲形式相当丰富,分为弹奏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因演奏方式不同,乐器形制各异;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等各种活动都在舞蹈艺术中得以体现,如《擀毡舞》就是按民间艺人擀毡工序,把打毛、铺毛、洒水、捆绳、拴绳、晒毡等整个擀毡过程用舞蹈体现出来的1;狩猎是哈萨克族人重要的传统生产活动,在长期狩猎过程中,他们细致观察各种动物,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并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这些都被哈萨克人民编成了舞蹈,丰富了哈萨克人民的舞蹈艺术,如《鹰舞》对鹰的刻画非常真实感人,舞蹈把鹰在空中翱翔、在暴风雨中搏击、捕获猎物的动作刻画得十分逼真。

旅游工艺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在融合了一定的民俗文化内容后,旅游工艺品事实上是旅游市场中文化力量的角逐。设计师用心发掘、精心嫁接,将当地富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融入设计中,并通过设计制作过程考究用材和工艺,赋予产品特定的时代精神。因此,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掘就需要设计师深入民间挖掘民间传统元素和地域景点特色,以此来丰富旅游工艺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在品牌意识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并赋予旅游工艺品传统特色,开发能够被现代人所欣赏和喜爱的现代旅游工艺品,地方特色旅游工艺品设计要体现本地文化,需要深挖地方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

二 注重创意设计,提高旅游工艺品设计水平

民族地域文化赋予了旅游工艺品的地方特色,提升了旅游工艺品文化内涵。文化内容的体现并非旅游工艺品表达的唯一要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技艺技法,将旅游工艺品设计成为一件集艺术与文化并存、视觉享受与情感体验共通的艺术品。主要表现在:

装饰手法的运用:大自然提供的材料是形态各异、 多姿多彩的,设计师巧妙利用材料的质感和形态的自然特性进行模拟、夸张、变形的形态设计,追求的是借形立意,不拘陈规,同时求的是神气、韵味,使作品达到一种含蓄与流畅、精致与惬意共舞的境界。如哈萨克族阿肯弹唱主要道具“冬不拉”,新疆旅游工艺品中不乏对真实“冬不拉”造型精细的刻画,制作出各种尺寸不一的观赏品,小的甚至只有3-5cm大,打造出指尖上的旅游工艺品。

视觉趣味的表达:旅游工艺品的开发设计已经不再是“为了纪念”而作,更多的是向游客传达一种美感和实用性,摆脱了以往摆设功用的唯一性,使购买者在完成商品的本质属性同时获得更多的实用价值。正如傣族布艺包风靡的云南地区,新疆哈萨克族刺绣因独特简单的造型与色彩艳丽的线条,已经成为内地游客居室中帘饰的一部分。

图形语言的凝练: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不仅要有较强的纪念性,也应当适应不同旅游者的审美欣赏习惯和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旅游纪念品是针对某一旅游区或某一旅游景点、旅游项目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纪念品的开发自然在形象上、 文化内涵上应具有所要纪念的旅游区旅游景点、旅游项目的特征。如新疆旅游工艺品手鼓,绘以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舞蹈图案,为求画面简洁明了,常常绘有舞蹈人群中的主要舞者,通常为两人,并通过生动的笔触和艳丽的色彩来丰富画面,背景留白不作任何点缀处理。

客观寓意的传达:部分旅游工艺品上哈萨克族民俗活动阿肯弹唱记录了哈萨克族游牧民族的重要生活方式,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底蕴。歌词和曲调水乳交融,飞翔在广袤的草原上,因而形成了“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的写照,和从生到死“唱着来唱着去”的民族特色文化。

设计师在打造优秀民族旅游工艺品时,不仅是着眼于当地的民风民俗特点,更需要有对消费者心理的理解,通过材料、 形制、色彩、技术等必要方式运用融入到地域、社会、文化、时代等因素中进行创作。

三 加强多元融合,提倡文化旅游

民族旅游工艺品不仅具有象征和符号意义,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制造或使用该工艺品的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认同。一般来说,族群认同会随着空间结构、历史性联系和政策过程以及文化塑造过程的变化而变化。2哈萨克族这个有着浓厚民族风情的民族,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其实是该民族在其动态发展的文化中认识自己所依存的生态资源并赋予民族特色的人工技艺的过程。因此,作为象征、符号的民族旅游工艺品的背后蕴涵着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认同。

哈萨克族民俗与旅游工艺品的融合是设计的魅力之源,有利于旅游工艺品的提质增效,并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突出旅游工艺品民族与地域的审美文化特点,哈萨克族旅游工艺品已经成为当下民族旅游工艺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哈萨克族简史》编写组.哈萨克族简史[M].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8.(P353)

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的理论思考 第7篇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旅游业也得到空前的繁荣, 旅游业作为国家与地方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得到国家与地方的高度重视, 旅游业促使了旅游工艺品的交流与流通, 对旅游工艺品的做工和设计也在不断的提高, 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相对匮乏, 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各个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的工艺品缺乏创意, 不能反映当地文化特色, 一般来说, 购买旅游工艺品都应考虑它的价值所在, 或实用价值, 或赏识价值, 或经济价值, 或历史文化价值。具备其中一二个价值意义, 便可作为工艺品。

近年来, 中国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对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旅游文化含量的不断提高, 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设计是个严峻的考验, 旅游工艺品的发展近几年虽有一些进展, 但与迅猛发展的旅游事业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其主要表现在:

1. 旅游工艺品开发速度缓慢;

2. 旅游工艺品极度匮乏;

旅游工艺品存在很大的潜力和机遇。

二、旅游工艺品究竟该如何创新设计

一个优秀的旅游工艺品必须有好的创新设计, 好的创新设计必定来自对地方特色本身的挖掘, 因此只有牢牢的把握地方特色, 展开辐射式的思维, 才能找到最佳的创新设计, 那么旅游工艺品究竟该如何创新设计呢?

1. 观念更新

观念更新, 这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当今设计界百家纷呈, 拼得就是创意, 是创新, 目前消费群体, 已经由原来的注重质量向注重外观转移, 并且追求外观已经成为时尚的年轻人的主流。

“观念改变了, 新的市场领域就出现了”。这句话在我们今天的再设计也同样适用。新观念的产生来自于对市场变化的洞察和敏感。要改变观念, 最重要的是做到打破“引以为常”的思考模式。旅游工艺品再设计要吸收各种信息, 要深也要广。同时要寻求增进思考能力的方法, 不断地问自己, 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旅游工艺品在价值方面有新的突破。

2. 价值创新

价值是物质的第一要素, 任何生活用品、工艺品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价值, 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例如,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碗筷用来吃饭, 杯子用来喝水, 文具也首先应该应付学习和工作之需。旅游工艺品除了经济价值之外, 我们还需赋予它当地特色的文化价值, 使它成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具有收藏价值的旅游工艺品。

3. 材料工艺创新

材料工艺千变万化, 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创造出更加精致有更大价值的工艺品成了我们目前设计急需解决的主要环节。

如何才能在材料这一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在古代用以工艺品的材料非常有限, 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物品, 如竹、木、藤、麻、贝壳、葫芦、芦苇叶等等。所以, 我们可以利用自然材料设计制作出具有返璞归真意境及地方特色。另外玻璃、橡胶、织物、装饰板、皮革、海绵等其实也可以用于我们重新设计的原料。然而, 并非任何材料都可以应用于工艺品生产中, 工艺品材料的应用也有一定的选择性, 新材料是指用于高新技术、具有高性能、新用途和新作用的各种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主要包括精密陶瓷、碳纤维、工程塑料、无定型材料和精细化工制品等。

4. 造型创新

造型的创新是旅游工艺品设计的重中之重, 是画龙点睛之笔。审美需求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需求, 如何才能让中国的旅游工艺品市场在原有的成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旅游工艺品应摆脱造型上的千篇一律, 在造型、形态、外观上寻求创意, 结合工业设计的技法, 融入人机工程学原理, 并把握地方文化特色的概念和要求, 以造型新颖独具一格来吸引游客。

5. 装饰纹样图案创新

旅游工艺品色彩图案既应保留传统风格, 也应体现时尚性, 互相结合取长补短。装饰纹样图案分为具象图案和抽象图案, 具象纹样图案可以利用各种设计技法、高新科技, 以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为素材, 作为具象图案设计的基础;抽象纹样图案可以在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变化, 把握新颖感、增加时尚感。创新设计既是大胆的, 也需规范的要求, 设计的装饰纹样图案也应符合人们审美的共性, 体现现代艺术的风格, 当地文化特色的融入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

三、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的原则

旅游工艺品设计一直提倡创新设计思维的运用, 但并不是任何一个创新设计都能引起消费者的青睐和共鸣, 也并不是所有的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都恩能够获得商业销售的成功。因为历史文化传统的图案纹样设计已经经过几千年而深入人心。因此, 要使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造福人类, 并得到市场的认可, 还必须在充分的汲取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工艺品优势的前提下, 在不足方面再创新设计。

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创新性

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新颖独特, 易被旅游者接受, 具有时尚感, 不落俗套;传统工艺推陈出新, 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

2. 纪念性

主题设计突出, 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 或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 (如传统工艺、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景区点和城市的特征与风貌) , 或有特定的纪念意义, 易于收藏, 保留价值高。

3. 实用性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有生活情趣, 寓用于乐, 包装、色彩应用合理, 美观, 易于携带, 还应考虑旅游工艺品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的成本, 做到物廉价美。

4. 工艺性

工艺精良, 用材合理, 绿色环保, 在材料的创新中应尽量使用环保材料不要对环境造成危害。

5. 量产性

具有批量生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任道而重远, 肩负着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在保护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提下, 在传统文化中求创新, 融入现代设计技法和工艺, 创造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旅游工艺品。

摘要:旅游工艺品随着文化历史的发展而进步, 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演变, 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一种工艺。主要针对旅游工艺品该如何创新设计进行阐述, 提出了观念更新、价值创新、材料创新、造型创新、装饰纹样创新等五个论述点, 为如何进行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使创新变得有规可循, 使工艺品通过设计得到更好的诠释。

关键词: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观念,价值,材料,造型,装饰纹样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李砚祖《装饰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高丰《美的造物》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

旅游工艺礼品设计 第8篇

一、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工艺品本土化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 该地区民族文化与传统个案重点调查

本土化设计在该地区工艺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 人们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体验本地居民的实际生活, 从而丰富自身精神感受。本土化设计体现在多个方面, 笔者通过阅读大量资料, 对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服饰及节日等文化进行研究发现, 本土化元素在其中的具体表现, 如建筑文化, 西南地区受到自然气候、民族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当地建筑主要以多样化建筑形式为主, 如壮族的干阑式建筑、侗族的鼓楼及风雨桥等, 体现了深厚的民族风情文化。如以广西三江侗族建筑为元素设计的香器《侗香》 (图1) , 将鼓楼与三江地标式建筑鸟巢的外观造型与实用功能巧妙结合, 以陶瓷为材料施以青釉, 1280 摄氏度高温烧成, 此香器作为实用器, 以更加柔美的视角展现侗乡独特的建筑风光。服饰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在该地区工艺品设计中, 人们采取染、刺绣等形式应用到服饰文化设计中, 如白裤瑶服饰、苗族蜡染等。另外, 节日是每个民族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中傣族泼水节、藏族的转山会等, 人们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 呈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旅游加强民族之间的互动, 不仅能够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还能够推动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 将具有本土文化的旅游工艺品作为纽带, 对深化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及人文关系的日趋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将本土化设计元素渗透在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工艺品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 为日后民俗工艺品设计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 旅游工艺品造型形态与装饰本土化的积极意义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深度发展, 民族旅游已然成为游客关注的新热点, 也因此成为旅游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民族性、实用性等角度而言, 将该地区本土化元素渗透至工艺品形态与装饰当中, 且在原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 能够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 不仅能够更好地延续民族传统文化, 还能够创新出多样化工艺品造型及装饰, 在很大程度上为当地旅游市场提供了发展动力, 如广西三江侗族开发的旅游工艺品《侗香》《侗乡情》 (图2) 《侗族首饰》 (图3) 等, 均是以侗族建筑鼓楼、风雨桥为造型要素, 依据功能特性进行形态及装饰上的创造, 这些本土化设计的产品不仅具有三江地域特色, 而且投入市场后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 进而促进侗族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三) 本土化旅游工艺品具备市场竞争力

强调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本土化特色, 主要是由于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受到特殊历史条件的影响,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 是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具体体现。与现代机械化生产企业相比较来看,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本质上是乡土手工业, 生产的民族工艺品相对来说生态环保、能源消耗较少、成本低, 更为关键的是该地域的民族工艺品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适销对路, 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综上所述, 突出旅游工艺品本土化特点, 能够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市场空间。

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 缺少本土文化及民族特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日渐频繁, 联系也更加密切。不同的社会文化中, 人们不断地从其他文化中吸取营养, 改变着本土文化, 促使其革新。同时信息技术的渗透, 对本土文化内涵及表现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此趋势下, 以本土民族文化为背景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设计忽视对本民族文化内涵发展的关注, 设计师在设计上未能将自身特有的文化特征彰显出来, 且缺乏创新性, 导致该地域旅游工艺品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及民族文化发展需求。

(二) 设计制作粗糙、质量偏低

目前,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工艺品生产企业数量日渐增多, 但由于资金少、规模小等因素的影响, 人们想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只能粗制滥造, 促使整个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如工艺品市场上的银器、皮革等本身质量较差, 加之做工粗糙, 促使产品根本不具备实用价值。就拿苗族的银饰图案来说, 据贵州银匠杨老师介绍, 现在市面上的银饰工艺品图案鱼目混珠, 真正意义上的苗族图案也慢慢被人淡忘, 在材料上为了降低成本多选用白铜代替白银, 在制作工艺上也大多使用机械或半机械化生产, 也正因如此, 难以激发游客购买欲望。民族性、纪念性、工艺性、艺术性等应是民族旅游工艺品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其对民族元素、材料、工艺等都应该体现在较强的质量意识上。而事实上, 在西南地区, 质量好、价格优, 且能够称得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旅游工艺品并不多, 大部分工艺品得不到游客青睐, 更有甚者, 在利益驱动下, 以次充好等现象极大地挫伤了游客购物积极性。

(三) 缺乏艺术品位

民族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制作与旅游策划一样, 须要有艺术品位的支撑。优秀的工艺品创意设计、制作工艺等各个环节都应该融入思想、文化等, 且具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就本质上来看, 其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统一上。近几年, 西南地区旅游虽然发展速度较快, 但民族旅游工艺品市场尚待开发, 缺少自己的主打产品, 且由于急功近利, 导致技术质量偏低的小作坊越来越多, 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本土化特色之外, 艺术品位也不尽人意。游客在旅游过程中, 买不到具备艺术品位的纪念品, 从某种意义上将会留下消极的回忆, 不利于本地域旅游产业长远发展。除此之外,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市场, 不注重包装、品种少等问题亦很突出。

三、优化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工艺品本土化设计的有效措施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国家的重视与政策支持,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优势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进而形成了旅游开发潮。而对于当地旅游工艺品设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立足于旅游人类学角度,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调整和优化:

(一) 明确传统工艺文化商品化与真实性之间的关系

旅游工艺品商品化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旅游工艺品商品化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族文化真实性, 而民族旅游的真实性正是游客所追求的。因此要想优化该地区工艺品本土化设计, 笔者认为工艺品商品化应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 并非杜撰出来的真实, 游客在解读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后, 能够接受并购买。所以在本土化的工艺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 明确商品化与真实性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在传承和发展本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兼顾其经济效益, 同时要严格杜绝盲目生产纯粹的商品化的民族工艺品, 实现民族工艺品商品化与真实性的整合。

(二) 重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西南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研发及市场化, 需要根植于其传统民族文化。民族工艺品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工艺美术文化, 失去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肥沃土壤, 难以在旅游工艺品市场上立足。因此为了促使西南民族旅游工艺品发展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要前提是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具体来说, 需要在研究民族工艺美术文化基础上, 深度挖掘已经失传或者频临消失的技术资料, 不断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同时, 还应鼓励和引导身怀绝技的大师将民族工艺传给后人, 只有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及内涵, 才能够从中提炼出文化内涵, 为西南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研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强调西南少数民族风格及内涵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内涵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上, 同时也是衡量工艺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所以要使西南少数民族工艺品立足于市场, 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其制胜法宝。民族旅游工艺品消费不但要满足物质消费需求, 更要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设计中, 应立足于本土风格基础上, 充分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内涵, 同时将传统工艺文化与现代艺术有机整合, 将民族元素渗透至开发和设计过程中, 促使工艺品具备较高的艺术表现力的同时, 还能够促使工艺品与游客文化需求产生共鸣, 以此扩大本土化工艺品市场占有率。

(四) 积极引进先进的工艺生产技术

游客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民族旅游工艺品多样性, 因此民族地域本土化工艺品设计应体现在多类型、多层次方面。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及应用, 不但能够丰富产品类型及层次, 还能够显著提高工艺品质量及效益, 最终满足新型消费及审美需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工艺品本土化设计中, 也可以积极借鉴和学习这些先进工艺, 如刺绣、纺织、银饰等工艺在现代家居饰品中的应用等。通过这种优化, 不仅能够赋予民族工艺品设计实用性, 还能够提高工艺品审美内涵。相比较单纯的工艺品来看, 更能够被游客接受, 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开拓市场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为传统民族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因此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并非要固守一方, 而应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 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审美需求,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的规范管理, 避免出现跟风, 进而推动西南民族地区本土化工艺品的可持续发展。

(五) 努力打造西南少数民族地域本土化品牌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坐拥独特的区位优势, 具有较为丰富的民族工艺资源。由于品牌意识的淡漠, 使其尚未形成本土化的工艺品品牌。因此, 应努力探求关键的民族元素, 打造具有标志性的本民族旅游工艺品, 并参与市场经济竞争, 使其成为品牌。在品牌创建过程中, 应强调本土化特色, 同时设计和开发图案、造型等系列化产品, 并配合相应的宣传, 树立标志性的民族品牌。另外, 针对高、中、低端目标市场定位进行针对性策划及设计开发。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 逐渐在当地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化旅游工艺品品牌。企业还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 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及结合现代技术, 设计、生产达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制作的规范化、多样化要求, 且为了更好地进入市场, 可以邀请专家及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地民间手工艺人对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提出修改意见, 以提高民族工艺品本土化设计及制作的合理性, 并以此形式达成真正实现对民族工艺品设计的深度挖掘, 提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的综合竞争力。

(六) 构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工艺品生产与销售协调系统

目前,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的生产、销售仍然处于一种较为分散的状态。这种现象促使开发出来的工艺品难以通过合适的渠道进行销售, 给中间商带来了可乘之机, 不利于本土化工艺品的持续发展。因此对于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销售方面, 应构建一个有利于生产与销售的协调系统。在各个旅游中心城市建立商品市场, 进行集约化收购及经营, 以保证生产和销售者利益, 还能够提高工艺品质量, 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增加销售量, 推动当地经济稳步发展。另外, 对于当地民族工艺品的管理, 应从多个角度入手, 构建工艺品展览馆, 在确保当地经济效益的同时, 实现对传统工艺文化的有效传承。工艺品本土化设计过程中, 单纯依靠某一方主体远远不够, 而是全民族共同关注的事情。所以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方式, 宣传自己的本土民族文化, 并纳入本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内容, 以提高游客对本土旅游工艺品价值的认识。 且当地文化部门要深入对本土化特色的研究, 促使全社会都能够关注民族工艺产业, 逐渐构建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 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 政府要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本土化旅游工艺品的扶持

民族地区相应的管理机构应积极鼓励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如上海豫园商城与上海交大建立旅游商品设计开发中心等, 都是较为成功的例子, 值得学习和借鉴。同时,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 应大力培养一批具备设计、管理能力的人才, 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 为本地民族旅游本土化开发和设计建立一支高素质人员队伍。政府应挖掘工艺品生产企业的潜能, 对企业进行正确引导,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避免不良竞争现象的出现。在积极保护传统工艺品恢复过程中, 适当开放市场, 逐渐形成多元化市场发展格局, 以此来满足游客对工艺品的多样化需求。以政府为主导的工艺品市场能够保证民族旅游工艺品质量, 具体来说, 可以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 维护生产者与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制度的规范性在民族工艺品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只有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才能够充分调动本地企业创新热情, 从而推动本地旅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旅游工艺礼品设计 第9篇

从工业发展以来, 人类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在不断地模仿和适应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对于设计师而言,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 它们天生被赋予了丰富的造型, 绚丽的色彩, 给人类以无限的感官享受。这些生物在适者生存法则中经历了无数次的进化, 几乎接近完美。运用这些生物来进行仿生设计创造现代工业产品意义非凡。

2 工业设计中的仿生

2.1 仿生学的诞生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已经认识到生物系统是开辟科学新技术的主要途径之一, 自觉地开始把生物界作为各种技术思想、设计原理和创造发明的丰富源泉。1960年, 在美国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届仿生讨论会, J.E斯蒂尔少校将这门学科正式定名为“仿生学”。仿生, 是在具有生命之意的希腊语bion上, 加上有工程技术涵义的ics而组成的词, 1963年我国将“Bionics”译为“仿生学”。斯蒂尔把仿生学定义为“模仿生物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 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特征的科学”。[1]

2.2 仿生设计

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仿生设计, 是以仿生学为基础, 通过研究自然界生物系统的优异功能、形态、结构、色彩等特征, 并有选择性的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原理和特征进行设计。因此, 它具有艺术性与科学性。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形态仿生设计、功能仿生设计、视觉仿生设计和结构仿生设计。国内外研究学者普遍认为, 形态仿生和功能仿生是目前研究仿生设计的重点。

作为仿生设计理论的大力倡导者和实践者——著名的德国工业设计师路易吉·科拉尼, 在他的设计中充满着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提出鲜明的仿生设计原理与方法、强烈的造型意念和极具旺盛生命力的设计, 极大地影响了工业设计师的设计思潮。科拉尼认为, 运用仿生性思维进行设计, 可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锲合点, 使人类社会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仿生设计将逐渐成为工业设计发展的大趋势。[2]

2.3 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仿生

现代社会文明的主体是人与机器, 当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失去生态平衡状况下, 人们开始反思并力求寻找新的出路, 建立人与自然、机器的对话平台, 创造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统一。那么, 仿生设计就是一种良策和新理念。[3]

仿生设计是人们在长期向大自然学习中积累经验, 选择和改进其功能、形态, 从而来创造更优良的人造物的过程。尤其进入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不再停留于实现物质功能的满足, 更多的是追求形态的新颖、淳朴, 同时注重产品的返朴归真与个性。现代设计师提倡仿生设计, 认为这样的设计不但可以创造功能完备、结构精巧、用材合理、美妙绝伦的产品, 同时能够赋予产品形态以生命的象征, 让设计回归自然, 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仿生

3.1 我国旅游工艺品市场现状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在旅游业蓬勃发展和旅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的今天, 旅游开发的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因此, 旅游市场对旅游工艺品的需求量是十分庞大的。纵观我国旅游市场, 旅游工艺品开发与设计存在明显不足, 主要表现有:1、同质化情况十分严重, 旅游工艺品缺乏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导致普遍雷同现象;2、设计思路单一, 地方特色匮乏, 针对景点内涵进行开发的少;3、艺术性不强, 很多产品只能成为一时的玩物而难成为永久的陈设品;4、制作工艺水平低下, 质朴不等于低劣, 很多旅游工艺品生产环节粗制滥造的情况严重;5、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行业等级标准, 价格定位准确性不够。[4]

由此可见, 我国现代旅游工艺品在品种和格调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严重制约着工艺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阻碍着中国传统及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现代旅游工艺品设计的重新思考。我国已经迎来了工业时代的高速发展, 设计观念的提高已经成为现代精神文明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积极研究这种现象, 尤其是在现代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中具有深远意义。

3.2 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与仿生

(1) 旅游工艺品需要创新

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片肥沃的土壤上, 曾经为我们珍藏了异常丰富灿烂的手工艺艺术品:质朴生活的彩陶、狰狞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姿的唐三彩、古朴优雅的宋瓷、精致艳丽的苏绣、华贵大方的景泰蓝等, 这些实用的工艺品“有意味的形式”, 在他们的外观和形式中都蕴涵着深刻的意义, “形体之美、纹样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生命的基调, 社会的亲和力。这充分说明, 工艺品的制造与创新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文化, 以及人们对于生命自然的理解。[5]

进入现代社会,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物质文化需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品质, 于是, 更多前卫的消费观念与旅游形式层出不穷。消费者对于现代旅游工艺品的需求在不断加大, 对于产品本身的品质也在不断求精。而旅游市场上工艺品整体上缺乏推陈出新, 导致出现自身价值不断贬值的不良现象, 这种盲目的商业行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 现代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迫在眉睫。

(2) 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

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 归根到底需要依赖于专业设计人才。当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日俱增, 对于物质材料的选择和利用有了极大的丰富。现代社会的艺术已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以符号为特征的新文化的出现, 产生了新的价值取向。同时, 人们在张扬自身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 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 无疑让设计师对自然生命力进行新的思考……于是, 旅游工艺品设计为了适应现代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 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随着公共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变化与多样, 设计审美与观念的转变更新, 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涌现, 传统工艺品终于开始了向现代工业设计的转变进程。对于旅游工艺品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既要走出专业技能的圈子, 又要了解和整合民族技艺文化, 同时兼顾设计思维的转型和创新发展。[5]

(3) 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与仿生

我国从农业大国已经向工业大国转变, 工业发展日益迅猛, 当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时, 我们开始反思并力求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仿生设计就是一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理念。它是人们在长期向大自然学习中经验积累的成果, 是科学的、艺术的来创造更优良的人造物的过程。这种设计观念的凸显已经成为现代精神文明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尤其是在现代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中意义重大。

旅游工艺品设计中的仿生是以运用丰富的材料加工, 达到表现自然界多种物象造型创意的目的。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 结合当地旅游特色, 针对关键性、标志性物象特征, 寻求整体设计, 舍弃繁琐细节, 夸张造型态势, 强调装饰意味, 以增强现代审美需求。在加工手段上表现出不拘形式, 综合应用多种加工方法, 以力求形神近似的效果。这样的设计思维对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事旅游工艺品开发创新的设计人员, 在设计最初采用仿生设计理念, 不仅可以拓展设计思维, 创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 最关键的是可以在产品造型上有新的突破, 使得艺术性更强, 更具纪念意义与珍藏价值。面对目前市场上的旅游工艺品同质化普遍、品种单一、层次不全、设计理念缺乏个性及艺术感、地方特色匮乏等现象[6], 笔者认为, 仿生对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中的造型创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仿生在旅游工艺品造型创意中的应用

4.1 旅游工艺品的造型设计

“造型”一词中“造”即“塑造”、“型”即“成型”, 是指形象的创造, 或者创造形象的活动。造型艺术的范围十分广泛, 其中设计领域包括:旅游工艺品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学中所指的设计, 是指创造性地解决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的计划和方案。[7]旅游工艺品的造型主体是“形态”, 与材料、加工工艺构成了造型的三要素。因此, 造型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非一般纯艺术创作的过程, 要求设计师具有理性的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

4.2 仿生对旅游工艺品造型设计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旅游文化多元化局面的出现, 人们对特色旅游工艺品的购买欲望十分强烈。同时, 旅游购物后产生的后悔心理也十分明显。有学者分析, 影响旅游购物后悔心理的主要因子中, 旅游商品性能因素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重要因素之一。[8,9]由此表明, 旅游工艺品自身的产品设计关系着地域旅游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命脉。

笔者认为, 仿生对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中的造型创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仿生设计进行工艺品开发, 可以提升产品外观的个性表达;丰富和拓展地方手工艺材料的综合应用;更可以加深产品的自然性、趣味性和环保性, 从而更好地创造具有浓郁地域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工艺品品牌。以达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构建人、产品与自然环境共同和谐发展的目的。

4.3 仿生在旅游工艺品造型创意中的应用

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这话道出了自然界是蕴含着无尽设计宝藏的天机。归纳仿生在旅游工艺品造型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形态的仿生

形态从再现事物的逼真程度和特征来看, 可以分为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两种。

1) 具象形态的仿生

具象形态是指透过眼睛构造以生理的自然反应, 诚实地把外界之形映入眼睛膜刺激神经后感觉到存在的形态, 它是比较逼真的再现事物的原来面貌。由于具象形态具有很好的情趣性、可爱性、有机性、亲和性、自然性, 人们普遍乐于接受, 所以在旅游工艺品造型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过于具象的形态无法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与想象空间, 因此, 现代人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对产品造型进行夸张、变形、装饰构成抽象的艺术形态。

2) 抽象形态的仿生

抽象形态是用简单的形体反映事物独特的本质, 形式上表现为简化性, 而在传达本质特征上表现为高度的概括性。这样的形态作用于人时, 往往会产生“心理暗示”, 这种“心理暗示”所产生的“心理”形态是生活经验的积累, 经过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把形浮现于脑海中, 它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真实不在的形, 但是这个形经过个人主观的情感联想所产生的形态, 则是变幻莫测、丰富多样, 这与人们生理上感觉到的形大异起趣。抽象形态的仿生, 在现代旅游工艺品造型创意中被认为是经典的设计方法, 常常凸显美轮美奂的艺术形态, 创造独具艺术性、个性化的造型创意, 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总之, 具象仿生停留在模仿生物表层, 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含量相对比较低一些;抽象仿生集中于提炼物体的内在本质属性, 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加工活动, 属于高层次思维创造。在现代仿生设计中, 高、新、精、尖的旅游工艺品, 更适合用抽象仿生。

(2) 功能的仿生

工业设计中产品强调功能决定形式, 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同样受用。功能的仿生, 可以使原本单一的观赏或珍藏的工艺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 决定着产品造型的艺术性, 增强旅游者购买的欲望与消费动力, 同时也是提升商品自身价值与品位的保障, 给地方旅游商品研究所或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3) 结构和材料的仿生

随着仿生学的深入发展, 人们不但从形态、功能去模仿生物, 而且从生物奇特的结构和肌理中得到无穷的启发。设计师必须积极的关注仿生发明中精巧的结构和奇特的材料, 并且巧妙地应用这些结构和材料, 结合市场的需求创造出人们需求的工艺品, 同时也要细心的观察自然, 提出更多的构想, 从而创造更有艺术价值的仿生造型, 为人类创造形态更加精美、品种更加丰富的旅游工艺品。与此同时, 还可以根据当地盛产的特有的材料, 经过工艺的加工制作, 模仿自然风貌的形态, 这样的旅游工艺品也是备受追捧。

(4) 界面的仿生

在现代旅游工艺品设计中, 单纯地从形态、功能、结构或材料的某一个方面来仿生是很少的, 更多的是综合性进行仿生设计。这种既从自然界的个体表现形式, 又从自然界的总体生存理念的仿生设计, 与产品的界面设计的功能性和情感性是相辅相成的。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需要“以人为本”的设计, 界面的仿生运用于旅游工艺品造型创意之中, 是为了更好地寻求人与产品之间交互式情感交流的最佳合理化与自然化, 从而使得产品更具亲和力与人性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 运用仿生进行设计, 不仅创造功能完备、结构精巧、用材丰富、美妙绝伦的旅游工艺品, 而且赋予其以生命的象征, 增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 设计师要学会运用仿生进行旅游工艺品的造型创意设计, 创造人、自然、工艺品和谐共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岑海堂, 陈五一.仿生学概念及其演变[J].机械设计, 2007 (7) :1-2、66.

[2]李亮之.世界工业设计史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3]余森林.论工业设计中的仿生[J].设计在线:http://www.dolcn.com.

[4]江小浦, 徐彬.论我国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与市场开发[J].旅游经济, 2008 (7) :151-152.

[5]陈天勋.浅谈我国工艺品的市场前景与创新设计[J].设计在线:http://www.dolcn.com.

[6]龚本海, 李竞, 张霞.从价值链角度透视广西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J].旅游论坛, 2011 (1) :98-126.

[7]毕留举, 韩凤元.现代设计造型基础[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4.7.

[8]刘红霞, 宋保平.旅游购物后悔心理影响因素及后续行为意向研究[J].旅游论坛, 2010 (3) :274-278.

旅游工艺礼品设计 第10篇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结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 关于文化的概念有较多的定义。《辞海》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为“文化”下了定义:文化, 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认为:“文化, 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 创建集体人格。”

地域文化就是指某个特定的地域, 一定的种族、群体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 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 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各种形式彰显和渗透在现实生活中。阿坝地区位于四川西北部是青藏高原的东缘, 藏羌回汉等民族杂居, 藏羌人口占多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结构既造就了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冰川的自然风光, 同时也成就了以藏族游牧文化和羌族释比文化为主体的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伴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不断繁荣, 文化旅游也成为一种时尚, 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也以各种外显的形式发挥着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有力推动了阿坝州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 不仅要让游客在欣赏黄龙、九寨沟自然景观之美的同时, 更要让他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民族风情, 享受和触摸到其独有的民族文化, 从而使身心受到洗礼, 起到宣传和保护民间艺术的目的。

旅游工艺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承载民族精神的物化纪念产品, 在旅游品的设计中合理融入地域文化的典型特质, 呈现当地典型特色既是向原生态形式的回归又增加了旅游工艺品的附加值, 真正给游客留下“睹物思怀”的纪念意义。

阿坝州藏羌地区的文化主要包括:历史文化、长征文化、宗教文化、古籍文化等。但作为与旅游相关的文化, 体现在地域特征上主要有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熊猫文化、历史文化与宗教文化。旅游工艺品的设计者如果能从其中任何一种文化中提取一种设计元素进行开发创新和利用, 那么旅游工艺品就会具有区别于其他地方产品的特点, 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域属性。从而大大提升旅游经济的文化品牌价值, 也进一步发挥了工艺品的文化宣传功能。

二、旅游工艺品的分类、特征及当前藏羌旅游工艺品的市场现状

(一) 旅游工艺品的分类及特征

旅游工艺品属于可持续发展和可再生的资源, 一般来说旅游工艺品可分为纪念性工艺品和实用性工艺品两大类。纪念性旅游工艺品是将特殊的材料、工艺和地域审美观念集中于一身的特殊产品。如藏族的藏银首饰、香薰、唐卡、佛珠手链、木雕面具和朵玛泥塑等;羌族的羌绣、羌笛、云云鞋以及纳啵艺术等。这些产品的设计和包装要将当地的文化艺术、工艺技巧和物质资源紧密结合起来, 浓缩其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使其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这样的产品才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实用性旅游工艺品是指产品除具有实用功能外, 其在包装和外观上应具有收藏和纪念意义的产品。如藏族的牦牛肉、藏茶、奶粉;羌族的砸酒、碉楼模型等。这些实用性产品, 设计者在进行包装设计时, 在理念上、图案上和色彩的选用上除了具有实用性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

(二) 当前藏羌旅游工艺品的市场现状

在2008年汶川地震前, 阿坝州的旅游项目主要体现在自然风光的景点上。震后, 伴随着灾后重建的完成和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号召, 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也勃然兴起。藏羌地区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服饰、建筑、习俗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同时各种各样的旅游工艺品也应运而生, 但大多数产品都存在工艺差、款式旧、同质化和批发化的特点。这些工艺品的设计缺乏纪念性、审美性、时代性、便携性和地域性等元素, 甚至和其他地方的旅游工艺品有雷同, 致使购买者寥寥无几。

“地域性”是特色旅游工艺品的最大美学特征。只有赋予旅游工艺品以特定的地域文化, 该产品才承载其纪念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藏族人民创造了其独特的安多、嘉绒、格萨尔等文化, 其中唐卡最具有代表性, 唐卡多是在布上绘制而成并以绸缎镶边, 面上有装饰飘带, 下端用银装饰的木轴以便卷展。阿坝州以版画唐卡、贴花唐卡、堆绣唐卡、布画唐卡为多, 这些具有“吉祥”“双运”内涵的传统唐卡不仅便于携带且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 但在产品的设计中如果能结合时代性和审美性, 创造性地研发出“新唐卡”, 那么必将促进和推动当地的旅游经济。羌族在逐水草而生、磊石为居的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在形成了神秘的释比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实用性兼审美性的艺术品, 比如释比图经图案、羊头挂饰、木刻面具、挑花刺绣、纳啵艺术等物化形态。但这些物化形态在转化成工艺品时, 普遍存在着携带不便、文化品位不高的现象, 在外包装上档次低劣, 用色不具有形象性, 缺乏环保意识。

三、藏羌旅游工艺品设计中“地域性”之策略

旅游工艺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带有纪念意义的特殊产品, 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 承载着旅游者个人独特的体验, 充满着珍贵的回忆。旅游工艺品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核心是一种文化设计。我们透过产品的表面能直视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将文化内涵和地域特点以艺术的手法融入产品, 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这样的产品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也才具有纪念和收藏的真正价值。因此, 在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中增加地方特色文化是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一) 从文化的角度看, 深入挖掘本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及传统工艺, 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再加以符号化的创新和利用

利用网络、图书和民间走访, 详细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审美风尚, 结合市场问卷调查的形式, 充分思考、确定产品的风格样式和文化理念, 不断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 找出与现代产品设计的结合点, 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是旅游工艺品形成本土化的关键所在。旅游产品往往蕴含着民俗民风, 友善质朴自然的特点, 要充分利用藏羌地区独有的“山、水、竹、石”等物质材料, 体现出材料的地域性和工艺的地域性。同时, 还要结合当地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宗教仪式等文化资源。比如藏族的吉祥八宝图案、唐卡图案、木雕面具;羌族的释比图经图案、羌绣图案、面塑、纳啵艺术等都是很好的设计元素, 彰显着浓郁的地方性特色。

(二) 提高设计人员的素养, 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本土民间艺术有效接轨

把藏羌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 可以发挥当地高校优势教学资源和科研潜力, 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性地与本土民间艺术的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和开发利用。其次,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本土民间艺术进行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 避免了民间艺术的断裂和丢失。另一方面, 促进了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化的发展, 有利于构建特色精品课程。再次, 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积累设计元素, 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 凸显艺术教育的文化性和民族性。

(三) 树立品牌意识, 设立藏羌民间艺术工作室和创作研究机构

旅游工艺品不仅是旅游消费品, 更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要立足传统, 使品牌意识与民族地区文化紧密相连。高校成立藏羌民间艺术工作室和创作机构,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更加深入、系统地对本民族地区的艺术可利用资源进行分类和梳理。在工作室模式的小班教育下, 学生可利用学校的专题经费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通过田野调查和民间艺人的亲密接触, 使学生更加贴近藏羌民族地区的现实生活, 深刻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趣味、精神特质和内涵。通过这样的现实体验回到学校工作室, 学生可以带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工艺品的设计之中, 这样更能出成果、见实效, 并形成长效机制, 从而体现出旅游工艺品的“差异性、独特性”。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最后在高校专业性极强的研究机构的理论指导下, 经过品牌意识、文案组织、包装设计和战略营销的一系列打造, 旅游工艺品一定会在旅游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达到“优势互补、双赢”的效果。

四、结语

当今,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 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业也勃然兴起, 成为了一个前景广阔、时尚流行的趋势。阿坝作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圣地, 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旅游工艺品的市场销售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旅游业基础的旅游产品, 在开发设计中只有充分体现“地域性”的文化特质, 彰显产品的“异质性”, 这样的工艺品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购买和消费。旅游品的设计不能仅是特定的形状和造型符号, 只有能反映当地自然、社会、人文和审美又能巧妙地与国际科技以及绿色环保等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旅游产品才能具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才会在旅游工艺品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何谓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旅游工艺礼品设计 第11篇

此次比赛由省教育厅、省旅游局等单位主办,来自全省27所大专院校、13所中职中专学校师生参加了比赛。此次比赛是我省大中专院校旅游手工艺品和工艺设计专业办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活动以激励全省大中专院校师生传承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精品为根本,以推进技艺传承与创新、学术交流与发展为形式,以帮助广大师生手工艺作品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进入市场和提供就业平台为亮点,并希望通过比赛推动云南民族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在此次比赛中获奖的师生作品将在即将开幕的“2012年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展出。

罗嘉福副厅长在开幕式致辭中指出,此次参加比赛的作品创意新颖、工艺精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从中可以看到各参赛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紧紧围绕当地旅游经济和文化发展,突出区域和民族文化特色,注重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能力培养。我们要通过类似的让年轻一代更加喜爱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树立和打造云南民族手工艺品牌形象,促进民族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

罗嘉福副厅长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记忆和家园。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丰富,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这些珍贵的手工技艺需要我们认真的挖掘整理,发扬光大。大中专院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主阵地,对于促进和保护传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旅游手工艺品和工艺设计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提高师生手工艺品制作和工艺设计水平,为促进全省民族文化艺术市场繁荣和发展,推进全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旅游工艺礼品设计 第12篇

一、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旅游工艺品设计的重要意义

旅游工艺品设计所处的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形式。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设计, 和当地的文化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 很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不同地域之间存在不同特色的文化, 不同特色文化的背后展现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因此, 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比如天津的“泥人张”彩塑就是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旅游设计品, 得到了不同旅游者的青睐。

二、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的培养和课程建设现状

(一) 课程建设没有重视对人才民族文化素养的培养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现阶段有关旅游工艺品消费的重要导向之一就是对文化的需求, 同时当代旅游工艺品市场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对当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 将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对区域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 并在学习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但是很多高校忽视了对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民族文化素养的培养, 主要表现为学生设计出的旅游工艺品缺乏区域文化内涵。虽然我国很多民族区域手工艺术品被推广到了世界, 但是旅游者对很对旅游工艺品的评价很低, 对其消费能力有限, 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旅游工艺品不具备鲜明的主题内涵, 甚至一些旅游工艺品在文化常识上存在一些纰漏。

(二) 课程建设没有重视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培养市场的实际发展需要

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因此要求其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旅游工艺品市场的发展实际。但是现阶段旅游工艺品设计市场不具备足够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在设计领域的突出人才较少,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忽视了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 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不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第二, 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不具有创新能力以及设计表现力。创新是旅游工艺品设计的核心, 能够赋予旅游工艺品设计新的发展活力, 但现阶段旅游工艺品设计发展存在大量的重复和抄袭现现象。第三, 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缺少对市场的定位, 主要表现为旅游工艺设计品的研发和市场之间的脱节, 没有认识到旅游工艺设计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 课程建设没有重视对旅游工艺品人才的就业引导

现阶段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发展和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是:有关区域旅游工艺品设计的人才不足, 设计人才大多都涌向了较为发展的地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育人员没有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就业引导, 特别是一些偏远区域的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 他们在毕业之后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转向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生存, 就此无法将本区域旅游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

三、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建设研究策略

(一) 积极构建新的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建设水平对最终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当今旅游工艺品人才市场发展的新需求, 区域旅游高等院校有关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需要进行改革, 完善和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有关的相关学科体系, 加强构建以区域文化发展为基础、以区域旅游市场发展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第一, 总体课程设置上既要体现专业技能, 又要体现一定民族文化, 设计工艺要实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实现设计的创新。第二, 基础课程设置上要增加和文化素养相关的理论课程, 比如和美学、文艺学、民族学、艺术设计理论等有关学科理论的设置。第三, 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设计, 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发展, 可以开设《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等课程。同时要适当地加强对校外艺术的考察, 组织学生进行博物馆的参观学习, 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 实现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传统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品和工艺品设计, 具备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停留在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状况, 审时度势, 在传统旅游工艺品设计教学基础上实现创新模式的开拓, 提升人才的设计表现能力、市场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一, 设计表现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加强学生速描、速写、装饰绘画以及雕塑等方面的课程技能, 同时完善学生表现技法、计算机操作能力。第二, 市场认知能力的提升。表现为强化设计人才的市场意识, 提升设计人才对市场信息的捕捉能力, 并要学生能够根据旅客的心理需求, 设计研发出集合纪念性、艺术性、独特性和观赏性等为一体的旅游工艺品。第三, 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提升学生设计知识的完善、观察能力的提升、独创性的培养。

综上所述, 经济效益的实现和知识文化发展之间存在必要的联系, 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需要学会如何将文化知识和经济效益进行结合, 同时要注重市场、设计理念和旅游工艺品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而不断加强相关课程的建设, 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卫华.当前旅游工艺品市场现状和设计人才培养之我见[J].当代经济 (下半月) , 2007, 09:44-45.

上一篇:财务管理误区下一篇:阅读对写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