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反应范文

2024-07-19

综合反应范文(精选10篇)

综合反应 第1篇

本工作以含有较高浓度AlCl3的酰基化反应工业废水为原料,采用微量加碱法制备PAC。由于饮用水的要求很高,故原水在未经预处理情况下制备的PAC不能作为生产饮用水的絮凝剂,但可用来处理工业废水,尤其对染料废水[5]的脱色表现出优良效果。

1 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

酰基化反应废水:原子吸收光谱测得主要成分Al的浓度为1.24 mol/L;NaOH,Na2CO3,NH3·H2O和NaAc:分析纯;聚芳醚砜酮(PPESK)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自制;商用PAC:产品质量符合GB 15892—2003《水处理剂——聚氯化铝》;达旦黄、活性红、甲基橙和食品黄:市售,分析纯。

1.2设备和仪器

PAC制备工艺流程见图1。75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磁力加热搅拌器:江苏江阴科研器械厂;LD-6-4型电动离心沉降机:大连医疗器械厂。

1 磁力搅拌; 2 碱液罐; 3 节流阀; 4 压力表; 5 PPESK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 6 循环泵; 7 料罐

1.3PAC的制备

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酰基化反应废水和已知浓度的碱液分别置于图1中的料罐(7)和碱液罐(2)中;碱液在泵的作用下经缓冲后进入PPESK中空纤维超滤膜内腔,在压力下经皮层微孔渗透到纤维外侧与流动的酰基化反应废水发生水解—聚合反应,产物经循环流回料罐(7)。

1.4PAC性能评价

配制一定浓度的染料水溶液,分别向试管中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染料水溶液,再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体积的PAC。经沉降、离心分离后移取上层清液,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脱色率。

Y=(1-A1/A0)×100%

式中:Y为脱色率,%;A0和A1分别为处理前后染料水溶液的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正交实验

目前,PAC的制备广泛采用加碱中和法,即向AlCl3水溶液中加碱。研究结果表明[6,7,8],加碱浓度越低,碱液滴越小,加碱速率越慢,碱液滴分散速率越快,则产品中的有效成分Al的多核羟基络合物[Al13O4(OH)24]7+(Alb)的浓度越高。依据制备高性能PAC的影响条件,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9]重点考察了碱浓度、碱化度、碱类型、PPESK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和加碱速率对PAC絮凝性能的影响。正交实验设计以及测试结果分别见表1、表2。

2.2碱液浓度对PAC性能的影响

由表1和表2可看出:碱液浓度的变化引起PAC絮凝性能的最大极差为12%;当碱液浓度由0.5 mol/L增加到2.0 mol/L时,PAC对染料的平均脱色率由93%降至83%。这说明碱浓度高有助于单体形态的Al通过聚合架桥作用形成较大的聚合体,同时促使水解聚合反应迅速转化为Al(OH)3沉淀从而失去电荷而不具有絮凝性能,导致絮凝性能下降。故碱液浓度选择0.5 mol/L较适宜。

2.3碱化度对PAC性能的影响

碱化度是指溶液中OH-与Al3+的摩尔比。由表1和表2可看出,在预定碱化度从1.0增至2.5的过程中,PAC对染料的平均脱色率先由86%增至91%而后又降至81%,即在碱化度为2.0时发生了转折。这说明碱化度为2.0时PAC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原因可能是碱化度为1.0时,溶液中存在大量的Al3+和Al(OH)2+,碱液量的增加引起溶液中大量的Al3+与OH-发生水解络和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络和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荷电量随之增加,生成具有较大相对分子质量并且带有较多电荷的络合物Alb;当溶液中OH-的大量加入以及Al3+的消耗,导致溶液碱性增强,使已形成的聚合体部分水解为Al(OH)3溶胶而失去絮凝性能。

2.4碱类型对PAC性能的影响

由表1和表2可看出,加入的碱液依次为NaAc,Na2CO3,NaOH,NH3·H2O时获得的平均脱色率分别为81%,88%,90%,90%。采用NaOH和NH3·H2O为碱液时PAC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这可能是由于NaOH和NH3·H2O属于较强的碱溶液,在膜孔内较易引起碱浓度局部过高,形成Al(OH)3沉淀。在传质膜压的作用下堵塞膜孔从而降低了加碱速率,有利于形成酸碱反应的微环境,有助于水解聚合反应的进行。

2.5PPESK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对PAC性能的影响

通过在铸膜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非溶剂添加剂可改变PPESK中空纤维超滤膜的结构。随非溶剂添加剂含量的增加,PPESK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孔隙率增加,但对表面孔径大小影响并不十分显著。PPESK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分离性能是由PPESK中空纤维超滤膜表面孔径大小决定的,因而采用不同膜组件制备的PAC的絮凝性能变化不明显。

2.6加碱速率对PAC性能的影响

加碱速率的大小主要通过操作压力的变化来实现。由表1和表2可看出,操作压力由0.1 MPa增至0.4 MPa的过程中,PAC的絮凝性能呈下降趋势。当操作压力为0.2 MPa时,PAC对染料的平均脱色率为90%;当操作压力超过0.2 MPa时,PAC对染料的平均脱色率降至87%。考虑实际操作过程和生产效率,该体系选择操作压力0.2 MPa为宜。

2.7制备的PAC与商用PAC絮凝性能的比较

为比较用PPESK中空纤维超滤膜反应器制备的PAC 与商用PAC在絮凝性能上的差别,根据小试工艺优化的结果进行放大试制实验,将制备的PAC与商用PAC对染料废水的絮凝效果进行了比较。采用相同质量浓度(1 000 mg/L)的染料废水,按照PAC与染料废水体积比为7 ∶100进行脱色实验。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10]分析了两种PAC中有效成分Alb的含量,测试结果见表3。该法可定量将A1的水解分为Ala,Alb,Alc 3种形态。通常认为Ala是Al3+或Al3+的单核羟基络合物,Alc是Al的水解聚合大分子。Alb形态较为稳定,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投加后可立即发生强烈的吸附/电中和以及黏结架桥作用,从而表现出优异的除浊功能。

由表3可看出,与商用PAC相比,制备的PAC具有较高的Alb含量,对实验中所用染料废水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商用PAC对甲基橙脱色率最低为29.3%,对于较易沉降的达旦黄脱色率为90.9%;制备的PAC对甲基橙和达旦黄均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分别为97.0%和99.1%。另外,为了比较两种产品在絮凝效率和效果上的差别,向染料废水中分别加入制备的PAC和商用PAC,2 h后的观察结果见图2。由图2可看出,制备的PAC的絮凝速率和絮凝效果均比商用PAC优异。因而该方法为工业酰基化反应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途径。

左侧试管为加入商用PAC的染料废水;右侧试管为加入制备的PAC的染料废水。

3 结论

a)在NaOH溶液浓度0.5 mol/L、渗透压0.2 MPa、碱化度2.0的最佳反应条件,可制得具有较高絮凝性能的PAC。

b)制备的PAC比商用PAC具有更高的Alb含量,对甲基橙和达旦黄具有较高脱色率,分别为97.0%和99.1%。

c)以高含量酰基化反应工业废水为原料制备PAC,可将其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对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治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沈俊菊,庄源益,张稚妍.阳离子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活性染料废水的絮凝脱色.化工环保,2005,25(6):480~484

[2]陈忻,袁毅桦,黄文玲等.联合使用瓜尔胶及聚合氯化铝对染料废水脱色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8):74~77

[3]Tang Hongxiao,Luan Zhaokun.Features and mechanismof coagulation flocculation process of polyalum inum chlo-ride.J Environ Sc,i1995,7(2):204~211

[4]刘梅英,胡筱敏,苏永渤.聚合氯化铝钙的合成与应用.化工环保,2005,25(4):317~319

[5]郭锐,陈士明,黄瑞敏.正交混凝沉淀试验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印染助剂,2007,24(9):40~42

[6]汤鸿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基础研究.环境化学,1990,9(3):1~12

[7]栾兆坤.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997

[8]He Fe,i Wang Peijing,Jia Zhiqian,et a.l Synthesis of polyalum inum chloride with amembrane reactor:effects of operationmodes.JMembr Sc,i2003,227(1~2):15~21

[9]Ross P J.Taguchi techniques for quality engineering.2nd ed.Monaco:Graw-HillProfessiona,l1996.44~45

综合反应 第2篇

黄平县人民医院梁兴平(主管护师)556100

摘要在医院中护理人员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最先接触者,充分认识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护理工作在监测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进一步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将监测列入护理日常工作、加强自身学习、正确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四个方面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请补充监测前、后的相关数据?)

(同时精简以下内容)

关键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会

医院是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场所。医务人员工作的目标是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而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正是要达到这个目标的必由之路,否则,高潮的诊断和精心的护理就会被药品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所掩盖,治病救人更无从谈起,因此,收集、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提高用药水平,才能实现医务工作者的根本目标。

一、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做法

1.1进一步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通过专题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进行法律法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知识的学习,加强护理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重要性的认识,摒弃监测工作是由医生、药师主要负责的思想,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日常诊疗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

1.2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列入日常工作

护士的常规工作是执行医嘱、观察病情以及进行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在一般常规的临床护理工作基础上,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识,将监测工作列入常规工作中,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记录制。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的同时,对患者用药后病情变化及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观察,并能与用药目的、经过密切联系,作详细记录,及时告知医生,以便救治和调整用药。

1.3加强自身学习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涉及的学科广泛,对护理工作者拥有相关知识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只有加强自身的学习,真正了解药品不良反应,能正确区分药品不良反应与用药差错、药品质量问题、药物滥用、超量误用的区别,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对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作出正确判断,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和家属科学的回答,给予正确的卫生保健指导,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1.4正确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1]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要求填写的是药品不良反应或事件,我国的报告原则为“可疑即报”,在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填写报告表,详细描述反应发生前后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新出现病情情况,所填写内容要做到真实、有效。这就要求在患者出现反应后护理人员填写报告表时对整个发生过程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应熟悉报告表的填写,防止出现错项、漏项,为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提供充分的信息。

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体会

2.1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对于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如能正确诊断疾病、掌握所用药品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药品治疗方案,则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潜在的药品不良反应。对于药品新的不良反应,如临床医护人员仔细观察,也能够及时发现并上报,这样就可以在以后的应用中加以避免,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2.2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医院临床药学逐渐开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监护模式,深入临床参与查房,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提供药物咨询,向医生和病人提供药学信息或合理用药建议,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2.3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负责住院病人药品的领取、保管、调配和实施,身居临床第一线,直接给住院病人用药,因而有责任监护药品常见的不良反应或罕见的严重反应,及时发现并予予以处理。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了解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可结合病人状况,从各方面协助医师合理用药,使药品的使用安全、有效、经济,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2.4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药品不良反应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同时也耗费了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不但会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还将降低病人的用药费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2.5利于药害事件的处理临床上医护人员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填写药品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后,需要临床药学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并上报,进一步确定后,利用微机进行资料存贮,以便随时调阅、分析、统计,提高资料的利用率;临床药师具有丰富的药学知识,通过参与临床工作、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有效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另外还科研推动医疗机构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结语

外科专家黄家驷教授对护士工作有这样的评价:“护士和病人的接触比医生多的多,病情变化觉察得比医生早,病人有什么话,时常很早对护士说,因此,病人健康的恢复对护士的依赖丝毫不低于医生”[2]。所以,护理人员是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最先接触者。通过临床护理工作,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记录时能及

时发现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为医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信息,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医治。随着医学从单纯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护理工作也随之转变,更注重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和影响。在护理工作中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除了对疾病和药品不良反应本身诊疗有帮助外,同时也兼顾了患者和家属以及社会对药物使用效果、医疗水平和身心健康评价心理的整体护理,让患者和家属理性对待药品不良反应,将其与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区分开。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临床护理中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患者恢复健康遴选、淘汰、整顿药品,是每一个参与护理的人员应做到并且是能做到的,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的第一发现人,护理工作者在监测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谢金洲,等.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308

[2]丘祥兴.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8

综合反应 第3篇

[关键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实验综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103

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酸、硝酸、氨》的内容安排上取消了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實验。学生仅仅从抽象的知识学习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是很难对其进行理解和掌握的,而此知识点又是中学阶段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如果能够设计成演示实验或者学生自主探究实验,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更易于学生掌握该知识点。

一、设计目的

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实验一直是中学化学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中比较难做的实验之一,主要原因有:

1.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NO2、NO)污染空气,不利于环保。

2.铜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NO迅速被装置中的空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不易于观察。

3.实验过程中不易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针对以上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结合教学实际对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实验进行了综合设计,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实验包含:

1.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2.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3.一氧化氮的还原性验证实验。

4.氮的氧化物的尾气处理。

二、实验用品

1.仪器:橡胶塞2个、注射器1个(20 mL)、U型管1只、小试管1只、气球1个、玻璃管1根。

2.试剂:浓HNO3(65%)、稀HNO3(浓HNO3与水的配比约为1:2)、氢氧化钠溶液(20%)、细铜丝圈一个、粗铜丝一根。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1.如图组装实验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小试管中加入约1 mL浓HN03,在U型管中加入约15 mL 20%NaOH溶液,把小试管轻轻放人U型管的右边,将U型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带有粗铜丝和玻璃管(带气球)的橡胶塞塞在U型管右侧端口(注:铜丝不与浓HNO3接触,玻璃管伸入U型管内不超2 cm)。

3.取下医用注射器活塞,加入一个细铜丝圈,将活塞下推压紧铜丝圈,充分排气,吸入约5 mL稀HNO3,迅速插入U型管左侧端口的橡胶塞(注:针头未穿出橡胶塞)。铜丝与稀HNO3开始反应,铜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蓝色,活塞慢慢上移,待收集大约20mL无色气体时,将注射器下移使针头穿出橡胶塞,将注射器内气体慢慢推入U型管,U型管内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4.把粗铜丝向下移动接触到浓HNO3,铜与浓HNO3剧烈反应,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绿色。将粗铜丝移开,终止反应。

5.取下U型管,轻轻振荡,使有害气体完全吸收,蓝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

五、实验的优点

1.实验所需器材易得,装置简单,操作简便。

2.反应可控性强,安全性高。

3.该套装置能够将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进行对比,现象明显,效果非常好。

4.整个实验都是在密封体系中进行,无泄漏,尾气吸收彻底,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实验的理念。

5.该套装置综合性强,既能完成铜与浓硝酸的实验,又能完成铜与稀硝酸的实验,并形成对比实验,还能完成一氧化氮的还原性验证实验,以及氮的氧化物尾气吸收实验。可以说是一套简单但功能强大的实验装置,破解了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在实验教学中的难题。

畜禽免疫反应过激的综合防治 第4篇

1 发病原因

当前, 各养殖场 (户) 都需对所养畜禽接种各种不同性状的疫 (菌) 苗。免疫接种过程中, 常因畜禽自身机体耐受性弱、防疫人员及器械携带病原微生物、免疫刺激强烈、个体潜伏疾病等因素导致免疫反应过激, 使畜禽产生不能自愈的器质性病变。致病源可分为4类:一是物理刺激的应激反应;二是潜伏疾患的催发反应;三是过敏反应;四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反应。

2 临床症状

因发病类型不同畜禽免疫反应过激的症状也不一样。

2.1 物理刺激的应激反应

免疫畜禽因受物理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时, 常呈急性发病 (有的免疫后数秒即出现反应) 。发病畜禽呼吸急促、步态不稳、站立困难、肌肉震颤、尿频尿急, 重症畜禽口吐白沫、倒地、角弓反张、全身抽搐、四肢呈游泳状运动、皮肤充血潮红继而发紫、排泄失禁、脉弦数;后期心率不齐、肺音消失、衰竭而死。

2.2 潜伏疾患的催发反应

免疫畜禽因潜伏疾患催发应激反应时, 表现为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精神沉郁、体温升高2~3℃、脉沉紧、粪便干结、淋巴结肿大、嗜饮冷水。

2.3 过敏反应

免疫畜禽的过敏反应常发生在免疫接种后3~5min。发病畜禽皮肤充血、潮红, 肛门、阴户等处的可视黏膜发绀, 躁动不安, 脉浮数, 有的皮肤出现疹块并呕吐;后期皮肤结痂, 耳尖坏死。

2.4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反应

免疫畜禽因病原微生物感染发生应激反应时, 发病较缓。起初发病畜禽食欲正常;数日后, 逐渐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有些发病畜禽在被病原微生物感染3~5d后才表现临床症状, 体温逐渐升高、精神萎靡、淋巴结肿大、脉洪数, 具有感染病原体引发的特征症状。

3 剖检病变

3.1 物理刺激的应激反应

死亡畜禽在死亡半小时内肌肉苍白、柔软、渗出水分较多, 淋巴结水肿、呈“水肉”样, 胃有溃疡性病变, 肠有炎性病变。

3.2 潜伏疾病的催发反应

死亡畜禽淋巴结肿大、切面充血, 胃肠黏膜充血, 肠道有硬结粪块。

3.3 过敏反应

死亡畜禽皮下出血, 有的耳尖、皮肤结痂或坏死。

3.4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反应

死亡畜禽的剖检病变因致病微生物不同而不一样, 大多病死畜禽淋巴结肿大、出血。

4 治疗

4.1 物理刺激的应激反应

对物理刺激的应激反应畜禽, 用针灸尾尖穴法治疗 (即用12×25的注射针头强力提插尾尖穴, 25次/min) ;或通过肌肉注射25%氨茶碱注射液 (猪、羊2~5mL/次, 牛5~10mL/次) 治疗。

4.2 潜伏疾病的催发反应

对潜伏疾病的催发反应畜禽, 联合应用维生素C针剂 (猪、羊200~500mg/次, 牛2~4g/次)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猪、羊4~12mg/次, 牛5~20mg/次, 犬、猫125~1 000μg/次) 和黄芪多糖注射液 (牛50~100μL/kg体重, 猪、羊、狗100~150μL/kg体重, 犬、猫和禽类100~200μL/kg体重) , 肌肉注射;同时适当用硫酸钠健胃消积。

4.3 过敏反应

对过敏反应畜禽, 用抗组胺药 (如肾上腺素) 治疗。

4.4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反应

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反应畜禽, 用青霉素、抗病毒药物、磺胺类药物等相应抗生素进行治疗。

5 预防

1) 使用GSP认证许可的生产厂家生产的疫 (菌) 苗;严格按照各种疫 (菌) 苗的贮存、调运要求进行贮存和调运。

2) 对免疫接种人员及所使用的器具进行严格消毒, 注射部位也应严格消毒。

3) 避免对孕、幼、病畜禽进行免疫接种。

4) 接种疫 (菌) 苗时, 应让稀释后的疫 (菌) 苗温度与被免疫畜禽的体温接近, 方能进行注射。

5) 免疫接种过程中, 接种人员要把握好注射部位, 进针要快、深度要合适, 注射速度要慢, 拔针需缓, 忌粗暴。

6) 适时观察免疫畜禽, 补饲含硒、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A的饲料, 及时诊治免疫反应过激的畜禽。

综合反应 第5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5-112-0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密切相关,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而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结果[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炎症病变的敏感标志物,与ACS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且对评价ACS严重程度、进行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连续收治的ACS患者,均符合2007年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关于ACS的诊断标准。(2)非ST段抬高ACS病例有静息时心肌缺血的典型胸痛(≥10 min),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为12 h内接受再灌注治疗(注射血栓溶解剂或紧急血管介入性治疗)以及初期无症状之有接受再灌注治疗的病例(>12 h)。(3)至少获得6个月随访,临床资料完整。(4)所有患者均有以下至少一个高危因素:年龄>65岁、糖尿病、既往冠状动脉或外周动脉疾病、既往有中风病史、有复发心绞痛伴有ST段改变,出院前应力试验阳性、或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排除标准:(1)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史;(2)肾功能障碍;(3)严重的脑血管病;(4)感染、凝血机制障碍;(5)肿瘤或者其他炎症性疾病;(6)服用过影响hsCRP浓度的药物(抗凝剂、降脂药物等)的患者。

共纳入127例患者,男71例,女56例,年龄65~84岁,平均(69.8±7.2)岁。

1.2 研究方法

患者于入院当天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浆hsCRP水平(参考值为0~10.0 mg/L)。根据测定的血浆hsCRP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10.0 mg/L组,10.1~20.0 mg/L组,>20.0 mg/L组。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率、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主要评价指标:三组患者住院期间、30 d内以及3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顽固性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继发心衰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以及死亡事件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包完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着血浆CRP水平的升高,各组患者死亡率也明显升高。在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吸烟、性别、年龄、高脂血症、糖尿

病、高血压等进行调整后,CRP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意义;而CRP预测30 d死亡率(OR=3.4,95%CI:1.8~12.5,P<0.05)和预测3个月死亡率(OR=3.1,95%CI:1.6~10.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随着血浆CRP的升高,各组的MACE发生率亦呈明显递增趋势。CPR独立于吸烟、性别、年龄、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预测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无意义;预测30天MACE发生率(OR=1.3,95%CI:1.1~6.1,P<0.05)和预测3个月MACE发生率(OR=1.2,95%CI:1.1~5.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炎症反应是导致斑块破裂的重要机制[3]。ACS病理过程是冠脉病变不稳定,内皮损伤、斑块破裂、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管重度狭窄或血栓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4]。由于ACS病理生理机制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所以hsCRP可以为ACS患者的提供相应的病理、生理情况的个性化的信息,对其诊断、预后评估及危险分层进行分析,并根据化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本研究发现,在ACS发病后3个月内进行检测,hsCRP水平与之后的临床预后相关。ACS后随访期内炎性反应弱的患者的临床预后比hsCRP高的患者更好。提示发生ACS后随访期内hsCRP水平是患者临床预后结果的独立预测指标。hsCRP从其功能、特征来看该蛋白因子与炎症反应相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意外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可以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的炎性反应及斑块的不稳定性,并支持hsCRP能作为炎症强度的指征的假说,可以对ACS患者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能够鉴定与ACS后持续性炎症高度相关的临床特征(包括高龄、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而且这些特征中的多数都是可以改善的,如对肥胖的治疗能降低炎症标志的水平,也为治疗近期ACS患者新的抗炎药物的和干预措施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在血栓性疾病中都有hsCRP的变化,外源性hsCRP能刺激细胞和机体炎性反应的改变,如激活炎症细胞加重血管内皮损伤、降低一氧化氮功能致使局部血栓形成、血管發生痉挛、脂质代谢紊乱,进而导致、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引起心肌缺血[5-6]。所以血清hsCRP水平越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越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越大。提示CRP是血栓形成的一种诱导物而不仅仅是炎症过程中的一种标志。

本研究结果显示,CRP升高的水平不仅与ACS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浆CRP水平升高可独立于吸烟、性别、年龄、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预测30 d和3个月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说明CRP在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湘丽,韩同亮,李梅,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斑块易损性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23-26.

[2]Kiefer CR,Stock RE,Flanagan SS,et al.Early verification of myocardial ischemia with a novel biomarker of acute tissue damage:C-reactive protein fractional forms[J].Clin Chim Acta, 2012,413(19-20):1536-1541.

[3]庄晓峰,许朝祥,杜心清.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2):150-153.

[4]倪洪波,翁志远,李大鹏.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改变[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78(20):184-185.

[5]Sisakian AS,Davtian AR,Pepoian SK,et al.The influence of beta-adrenoblocking therapy on the markers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Klin Med (Mosk),2011,89(4):56-59.

山羊应激反应综合症的防治 第6篇

1 发病原因

经过和农户的交流,山羊发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原因

(1)农户购买山羊时在不同的地方引进种羊,山羊体重大小不一,对购买的山羊临床检查不实,并将购买自不同地点的山羊混养,饲养管理不善。

(2)引种地和本地环境变化较大,羊不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3)经过转运,羊群抵抗力急剧下降,农户未按照畜禽引种技术要求落实应激反应措施

(4)食物变化大。在引入地,羊吃的多数是灌木叶和秸秆,而在本地,山羊吃的青草和灌木叶,并伴有露水。

(5)所请的兽医未综合分析病源病因,药物使用不当,治疗方法单一。

2 临床诊断

根据以上情况,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元厚镇所处实际情况。诊断为山羊环境改变、食物改变、运输后抵抗力降低引起感冒、拉稀和口疮病等应激反应综合症。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1)坚持羊舍卫生,山羊羊群密度不要太大,每只山羊2m2/为宜,及时铲除圈内粪便,供足饮水,用强典消毒剂喷雾消毒,3日1次,保持羊舍干燥卫生。

(2)实时野外放牧,晴天将山羊赶到野外,让山羊承受阳光照耀,增加活动量,促进山羊体内VD吸收,增强体质,雨天气候不要放牧,并要避免山羊突然吃过量的青草,应逐步过渡。开始阶段,上午可在圈内补饲干草,尽量到下午才出去放牧,避免山羊吃到“露水草”,并先在枯叶灌木林放牧,再在青草地放牧,青草不能让山羊吃得过多。这样经过2周的饲养,使山羊基本上“换过肚子”和适应温差环境后,慢慢改为整日在灌木林、青草地放牧。

(3)合理饲喂,供足山羊营养成分,以增强山羊自生的抵抗力。适当弥补由豆饼、玉米、麦麸、食盐、矿物质等配成的精料,定时定量饲喂,少喂勤添,防止山羊过量采食。

3.2 及时治疗

(1)对发生口疮病的山羊,用温盐水清洗病变部位,再用土霉素或红霉素软膏涂抹患处,每日上下午各1次直至痊愈。有继发炎症的,肌肉注射青毒素直至痊愈。用药量按药品说明书和山羊的实际体重使用,首次加倍使用。

(2)对感冒的山羊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另外用地塞米松肌肉注射,连用5日。用药量按药品说明书和山羊的实际体重使用,首次加倍使用。

(3)拉稀的山羊用贵州奔驰药业的“羊病泻痢停”肌肉注射,另外内服复方新诺明,连用3日。用药量按药品说明书和山羊的实际体重使用,首次加倍使用。

(4)对山羊瘦弱、体况差的葡萄糖配合动物口服补液盐,混水饲喂,症状严重的每日用5~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每次250ml,连用3日。

用以上方法针对性的防治,效果明显,开始治疗后未新增山羊发病和死亡的情况,数日后走访养殖山羊的农户,已痊愈。

4 诊治体会

从此次本地发生的山羊应激反应综合症,我们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畜禽引种、选种、畜禽运输后的应激反应一系列要求和技术。但农户没有大批量养殖山羊的经验,加上部分农户为了节省点小钱,没有按照山羊引种、养殖、运输应激技术要求做。造成了较大部分山羊发病,花费了大量的治疗费、药费和时间,影响了山羊的发育生长,还死了30只,给养殖山羊的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综合反应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产妇130例;年龄20~40岁;有人工流产病史, 月经量少超过3个月经周期以上;产妇同意;无使用本文药物禁忌证。年龄20~36岁, 平均 (29.2±5.3) 岁。孕周7~22周, 平均 (15.1±2.6) 周;初产妇93例 (71.5%) , 经产妇37例 (28.5%) 。已婚105例 (80.8%) , 未婚25例 (19.2%) 。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呕吐、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等。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 两组一般情况大体一致。

注:婚姻状况资料采用χ2检验, 年龄为成组t检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应用西医治疗, 平卧休息, 吸氧, 保暖, 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给予阿托品0.5mg或山莨菪碱 (6542) 1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 用鹿角片、巴戟天、葫芦巴、锁阳、熟地、当归、白芍各10g, 党参、黄芪各20g, 鸡血藤15g, 益母草30g。每日1剂, 水煎取汁200ml, 早、晚各服药1次, 每次100ml。同时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嘱集中精神做深呼吸运动, 时间为3~5min。共治疗1个月。1.3疗效标准痊愈:临床主要症状恢复正常, 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恢复正常, 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未愈:临床主要症状无变化。痊愈+好转=有效。

1.4 观察指标

在治疗后观察内分泌值的变化情况, 包括睾酮 (T) 、雌二醇 (E2) 、促黄体生成素 (LH) 、促卵泡成熟激素 (FSH) 、催乳素 (PRL) 、孕酮 (P) 。服药1个月后于月经周期第3、4天上午10时前空腹抽前臂静脉血进行测定。1.5统计方法所得资料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汇总,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组基本情况资料为一般计数和计量数据, 对应使用χ2检验、精确概率检验及成组t检验做两组平衡比较。结果资料中的计量资料以 (x-±s) 方式表示, 采用成组t检验。因比较次数和需比较指标不算太多, 不考虑调整显著性水平, 均取α=0.05。

2 结果

2.1 有效率情况

经过观察,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c=3.91, P<0.05) 。具体见表2。

注:等级计数资料, 采用秩和检验

2.2 内分泌值对比

经过观察, 两组治疗后的内分泌值都在正常范围内,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本研究的中西两法治疗对患者的内分泌因素没有影响作用。具体见表3。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在进行人工流产时已很少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但是还有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发生[4]。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宫颈受到牵拉扩张等刺激, 以及宫壁受到反复搔刮, 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所致;另外, 患者对疼痛敏感、精神过度紧张及宫颈质地较硬等因素均是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的诱因。在临床表现上, 其因为冠脉痉挛, 减少心肌供血而发生心慌、胸闷。抑制窦房结兴奋性导致心动过缓、心律不齐, 甚至心搏骤停[5]。

本文中阿托品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 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 抑制腺体分泌, 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 使心跳加快, 兴奋呼吸中枢。山莨菪碱亦与其有相同作用, 能减轻因流产引起的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多为肾气骤泻、津血亡失、胞宫损伤、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此中医治疗原则为益气养血, 化瘀生肌。本文中鹿角片具有益精血、行血消肿的功效;巴戟天具有强筋健骨的功效;葫芦巴有温肾助阳、散寒止痛的效果;锁阳有补肾润肠的功效;熟地可补血养阴, 填精益髓;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白芍可补血止痛, 敛阴收汗;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作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鸡血藤具有活血舒经、养血调经的作用;益母草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的功效。治疗组应用的中药汤主治产后血瘀、寒凝血瘀、留滞胞宫状态。中药汤药物组成注意了阴阳同调, 促使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进入正常运转, 恢复女性生理功能, 实现正常排卵。

同时,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是否发生个体差异较大, 而精神紧张者更易出现, 故应于手术前做好思想工作, 解除术者的恐惧心理, 嘱其深呼吸, 从而使血压回升, 患者的休克症状得以缓解。深呼吸使潮气量增加, 血氧含量增加, 可缓解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使用的中药不仅可使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 可调节血液供应, 能改善生殖器官血供, 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减轻组织粘连[6]。

本文结果显示,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内分泌值都在正常范围内,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之, 中西两法治疗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效果良好, 对卵巢的影响小。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综合反应产妇应用中西两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住院治疗后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产妇130例,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 治疗组采用中西两法综合治疗, 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结果 经过观察,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内分泌值都在正常范围内,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两法治疗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效果良好, 对卵巢的影响小。

关键词:人工流产综合反应,阿托品,山莨菪碱,中药

参考文献

[1]李秀珍, 康美花, 王定清.无痛人流术术前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 2011, 22 (4) :155-156.

[2]汪敏, 谭进成, 冯雪蓉.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4, 21 (6) :526.

[3]冯丽亚, 魏树林, 金秀芝, 等.碳酸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 2001, 23 (1) :41-42.

[4]候秀环, 杨鉴冰.人工流产术后卵巢功能紊乱的中西医治疗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院报, 2001, 24 (4) :19-20.

[5]Coffin F, Munaut C, Frankerme F, et al.Expression pattern of metalloproteinases in cycling human endom etrium[J].Biol Reprod, 2003, 69 (3) :976-984.

综合反应 第8篇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供应商,快速反应

快速反应(QR)可表述为在少批量多品种的买方市场环境中,企业为响应顾客的需求而以最快的速度提供产品或服务。供应商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指:供应商按照制造企业给出的采购定单以合适的数量和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及时、准确送达制造企业指定地点的反应能力。供应商-制造企业-分销商三者构成了供应链的主要载体,供应链整体上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响应最终客户需求的关键因素。QR模式是当代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它综合了以往各种模式的优点,是对以往多种先进模式的集成和发展[1]。本文侧重从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即供应商角度探讨供应商的快速反应能力问题,进而为整个供应链快速反应能力的提高创造必要的前提。

1 影响供应商快速反应的因素分析

由于最终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制造企业不断开发出满足这种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同时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进而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这势必也要求供应商参与到产品开发和生产线改造等具体问题中来,提高自身适应制造企业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2]。经过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影响着供应商的快速反应能力,进而影响了整个供应链响应最终客户需求的速度。

1)质量保障能力。

供应商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使制造企业把时间浪费在退货、重新订货等环节上,从而严重影响制造企业交货时间,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

2)生产能力。

由于市场对产品的小批量、多样化需求增加,要求供应商具备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供应商只有具备柔性的制造系统和生产能力才能满足制造企业动态的订单需求。

3)产品研发能力。

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要求供应商能够按规定的时间、地点,以高质量、低成本交货。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出制造企业要求的产品是制造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同时也是影响制造企业快速反应的主要方面[3]。

4)财务管理能力。

财务管理能力是供应商核心能力的重要体现。供应商只有具备良好的筹融资能力以及使用资金过程中的控制能力才能保障生产的持续稳定进行,从而保障制造企业的订货需求得到满足。

2 建立供应商快速反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影响供应链中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的因素集中体现在历史绩效、质量、响应速度、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财务状况以及管理水平等指标上。质量是企业得以生存的保障,产品的合格率和返修率对交货期产生直接影响。响应速度是对下游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影响各项功能的实现时间。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产品的交货期和质量。财务状况影响采购时间和销售时间,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实现其功能的时间。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供应商在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的全过程的快速反应能力。前面我们对指标的分析只是定性的和笼统的,不足以正确指导实践。为了更准确地判别制造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判定供应商可能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以便对其进行改善,最终不断提高供应商进而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4]。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当必要。

在建立供应商的快速反应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系统综合性原则,就是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要能整体和系统地反映出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指标体系不能有所缺失;二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指标的设计要合理,同时指标必须符合快速反应评价的需要;三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即指标体系中要既包含从定性角度反应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的因素,也要包含能定量化度量的指标因素,以达到指标体系的科学化;四是可操作性原则,即指标设置之后要能够对其度量或者描述,同时应将度量或描述指标所花费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五是独立性原则,即指标之间所反应的评价内容不应该重叠,各自反应相应的评价因素进而构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3 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供应商快速反应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制造企业选择供应商的关键,为使所选指标满足快速反应的要求,本文构建如图1所示的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由7类、共计22个指标组成,各指标的具体涵义与度量方法在以下部分详细分析。

3.2 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评价指标的具体分析

3.2.1 历史绩效

供应商的历史绩效反映了供应商的整体实力,是其快速反应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历史绩效的评价主要从5个方面考察:世界著名供应商或其合资企业、为世界500强企业供货、国内著名供应商、为国内同行业著名企业供货以及不包括在上述四种情况之内的其他供应商。其评价分别按5、4、3、2、1的得分形式,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2.2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直接影响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将势必会影响制造企业的生产,使得制造企业在退货以及重新订货等环节上花费大量时间,从而使制造企业的交货时间延长,最终严重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5]。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是否具有完善的质保体系并通过有资格的机构的质量认证体系;二是产品质量合格率。质保体系以自己拥有的质保体系占目前公认质保体系的百分比来评价。

3.2.3 响应速度

响应速度是供应商快速反映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响应速度从5个方面考察,即准时交货比率、交货时间柔性、交货期、信息传输及时率、信息传输准确率。准时交货比率可用一定时期内准时交货次数与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表示。交货时间柔性反映交货时间变更时供应商的反应能力,可以采用能够缩短交货时间的松弛时间占总交货时间的百分比表示[6]。交货时间的柔性比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整个交货过程可分为M阶段(如定单确定、生产、包装、运输),第m阶段由I项工作组成;Lmi是完成阶段m中的工作i需要的最长时间;Emi是完成阶段m中的工作i需要的最短时间,阶段m中工作i的松弛时间Ts为Ts=Lmi-Emi,整个交货过程的全部松弛时间T为undefined。完成整个交货任务所需要的最长时间Tmax为undefined,则交货时间柔性比率Fd为Fd=T/Tmax。

交货期指供应商从接收定单到物料送达制造企业所要求的地点为止的整个时间周期。信息传输及时率是指供应商上传的数据是否及时以及不影响制造企业决策的正常进行,可采用数据及时传送次数占总传送次数的百分比表示。信息传输准确率是指供应商上传的数据是否准确,可用数据正确传送的次数占总传送次数的百分比表示。

3.2.4 生产能力

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是保证及时提供质量合格产品的基础。生产能力可从两个方面考察,即关键工序的自动化程度和标准生产能力使用率。前者可用关键工序实有自动化设备数占应有自动化设备的百分比表示;后者可采用固定时期内已收到的订购量占标准生产量的百分比表示。

3.2.5 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供应商构筑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可从两个方面考察,即技术人员素质和先进技术应用程度。技术人员素质可用高级技术人员占所有技术人员的百分比表示;先进技术应用程度指象CAD/CAM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3.2.6 财务状况

供应商的财务状况直接关系到供应商的生产运营效率。本文采用资产负债率、现金比率和总资产报酬率来考察供应商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率可用平均负债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表示;现金比率可用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百分比表示;总资产报酬率可用净利润总额与供应商总资产的百分比表示。

3.2.7 管理水平

供应商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其运营的绩效和快速反映的能力。但管理水平往往难以直接度量,此文中将管理水平指标转化为质量控制水平、成本控制水平和合理化建议采用比率来考察。

质量控制水平的计算:假设一定时期内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的费用为CQ,因为采取控制措施取得的收益为C′Q,期初制定的控制倍数为N,则该时期内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为

EQ=[(C′Q/CQ)-N]/N

成本控制水平的计算:假设一定时期内供应商进行成本控制的费用为CC,因为采取控制措施取得的收益为C′C,期初制定的控制倍数为N,则该时期内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为

EC=[(C′C/CC)-N]/N

合理化建议采用比率的计算:可采用一定时期内已采用的合理化建议与所有合理化建议总数的百分比表示。

3.3 确定评价评语集

在此将各个指标的评语分为4 个等级, 以衡量被评价项目在该指标上的表现。设评价所确立的等级集合的评语集为V,

V = { v1,v2,v3,v4}

其中: v1 、v2 、v3、v4 分别表示指标的评语为“优”、“良”、“中”、“差”,分别对应的快速反应能力程度为强,较强,中等,较弱。

3.4 确定指标权重

综合考虑各方法的利弊后,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指标的权重。首先对最下一层的子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求出各子因素的权重,再对高一层的因素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其权重。在求权重的具体过程中,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后,用方根法或和积法求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通过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一致性指标CI得出一致性比例CR(CR=CI/RI),进行一致性检验, 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一般地,若CR<0.1,则可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要重新调整矩阵),那么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各分量即为各个指标对上层的权重。求出主因素层指标集X相应的权重集为A=(A1,A2,A3,A4,A5,A6,A7) ,子因素层指标集Xk相应的权重集为Ak = (ak1 ,ak2 , …,akn)(k=1,2,3,4,5,6,7)。

3.5 确定评价隶属矩阵

在确定各个指标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时,可以先成立由若干人组成的评价小组。采用专家调查法对照标准对每一指标为快速反应能力项目确定等级, 便得到因素集X 中Xij对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Rij为

Rij= ( rij1, rij2, rij3, rij4),

rijs(s=1 ,2 ,3 ,4) 的值按照如下方法确定:按相应标准组成评价组(成员m名),对评价组人员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整理,若得到对于指标Xij 有m1 个v1 评语, m2 个v2 评语, m3个v3 评语, m4 个v4 评语,那么

undefined=1 ,2 ,3 ,4)。

从而,影响X1、X2、X3…X7的隶属向量构成的7个隶属矩阵分别为

3.6 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如图1所示, 把影响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X大小的指标分为2个层次,在确定了第2 层次指标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矩阵之后,可通过模糊矩阵合成对第1 层次目标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 即确定X1、X2、X3…X7对V的隶属度矩阵,然后便可以确定X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

3.6.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首先对各个子因素层指标Xkj的评价矩阵Rk(k=1,2,3…7)作模糊矩阵运算,得到主因素层指标Xk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k,

Bk=Ak·Rk=(bk1, bk2, bk3, bk4)

3.6.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记R=[B1,B2,B3,…B7]T,再对R进行模糊矩阵运算,从而得到目标层指标X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

式中:undefined1,undefined2,undefined3,undefined4便是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X对评语v1 、v2 、v3 、v4 的隶属度向量。

4 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

某公司是一家可以为国内外生产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企业提供原材料和零配件的供应商。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其快速反应能力,过程如下所示。

4.1 确定评价因素

主因素集为X=(X1,X2,X3,…,X7) = (历史绩效,质量,响应速度,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子因素集为X1=(X11,X12,X13,X14,X15),…,X7=(X71,X72,X73),具体内容见图1。

4.2 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为V = (v1 ,v2 ,v3 ,v4) = (强,较强,中等,弱) = (100 ,90 ,70 ,50) 。

4.3 确定权重集

依据层次分析法,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以下权重向量,

A=(A1 ,A2,A3,A4,A5,A6,A7)=(0.2123 , 0.1136, 0.2126, 0.1241, 0.0943, 0.2000, 0.0431);

A1=(0.0795,0.1148,0.2349,0.3215);

A2=(0.6667,0.3333);

A3=(0.3587,0.2718,0.1405,0.1224,0.1066);

A4=(0.6751,0.3249);

A5=(0.53,0.47);

A6=(0.27,0.48,0.25);

A7=(0.30,0.45,0.25)

4.4 确定评判隶属矩阵

采用专家调查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得到各子因素的隶属矩阵Rk (k=1 ,2,3,4,5,6,7)

undefined

将A1和R1进行合成运算得到B1。

由于undefined,所以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结果与B1相同。即undefined。

同理求出undefined2,undefined3,…,undefined7从而得到R,再将A和R进行合成运算,即B=A·R。

由于中间过程较繁杂,故省略之。最终得到B=(0.14,0.16,0.36,0.34)。

4.5 评价结果

由评语集V及目标层指标X 的隶属向量B计算得:

S=B·V=(0.14,0.16,0.36,0.34)·(100 ,90 ,70 ,50)T=70.6。

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该供应商的快速反应能力属于中等,表示在快速反应能力的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很多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的地方。

5 总结

本文分析了供应链中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在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指导下综合考虑了这些影响因素构造了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评价供应商快速反应能力的模型。供应商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种能力不仅关系到供应商自身的业绩,同时也关系到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进而关系到整个供应链面对最终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本文的研究为制造企业采用该指标体系来评价和选择供应商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也为供应商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快速响应能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岳韶华,周国安,程保源.模糊综合评价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2(3):114-118.

[2]单汨源,王福秋.大规模定制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企业情报工作,2005(10):163-165.

[3]张国政.风险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17(1):37-40.

[4]罗新星,伍志刚.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价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4,19(1):79-81.

[5]WOKUTCHR E.Worker protection,Japanese style: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 the auto industry[J].ILR Press,1992,75(3):424-440.

综合反应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12月收治并进行规范化疗的肿瘤患者160例。其中86例鼻咽癌化疗患者,7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男性78例,女性82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42.5岁。全部患者采用临床常用化疗联合用药方案。全部患者均接受化疗,应用化疗药物有5-氟脲嘧啶、环磷酰胺、顺铂、表柔比星等。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及观察组(81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均给予详细了解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和名称。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治疗护理顺序进行化疗;观察组于化疗前1d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解释化疗的目的、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饮食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了解患者的爱好、嗜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

1.2.1 护理干预措施

1.2.1. 1 心理干预

全面了解患者化疗前心理状态,强调个体化教育。患者对化疗大多有恐惧和无奈等不良心理反应,会对化疗不抱希望,化疗价格昂贵,经济上要承受一定的压力[3]。治疗前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识,可减少恐惧和焦虑的产生。研究表明[4],情绪压抑可使血小板摄取游离5-羟色胺较情绪正常时低,不良的情绪、心理会加重化疗的不良反应。因此,控制化疗呕吐,精神心理支持很关键。护士针对其心理特点须明确治疗方案,了解药物的主要治疗和毒副作用,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进行必要的药物知识宣教,介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了解用药过程并积极配合治疗,确保化疗顺利进行。

1.2.1. 2 饮食干预

嘱患者化疗前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细搭配、荤素搭配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等。对于呕吐比较明显的患者不必强求患者多进食,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稀饭、清汤、粥等,少量多餐。可根据化疗药物发生呕吐的时间调整饮食方式,在化疗前后1~2h,避免饮食,并避免接触正在烹调或进食的人员,可在治疗前3~4h尽量多吃,然后少食多餐(5~6次/d),因当胃充盈度低时,胃内压力小,胃酸分泌少,食物反流的概率也降低;采取舒适的体位,进食后不要立既躺下,以免食物反流入口腔,引起恶心;根据患者口味调整食物,使饮食多样化,增进患者的食欲[5]。

1.2.1. 3 环境

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通风2次/d。当患者出现呕吐时,应立即来到床旁,给予鼓励安慰,协助患者坐起,帮助患者用温水漱口,清洁口腔,并清理呕吐物,及时通风,去除病室异味。

1.2.1. 4 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化疗前根据医嘱给予止吐药,并观察其反应,不同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时间和药力强度,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止吐药是否产生嗜睡、头晕、头痛、口干、肌肉僵直等不良反应,认真记录实际疗效,向医师报告,以往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

1.2.2 评价方法

按WHO分级,将恶心分为5度,即无恶心为0度;轻微恶心,不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为Ⅰ度;明显恶心,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为Ⅱ度;严重恶心,不能进食而卧床为Ⅲ~Ⅳ度。呕吐分为5度,即无呕吐为0度;呕吐1~2次/d,不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为Ⅰ度;呕吐3~5次/d为Ⅱ度;呕吐超过5次/d为Ⅲ~Ⅳ度。观察化疗期时间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比较见表1。

表1所示,两组恶心、呕吐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48、3.97,均P<0.05)。提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

2.2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比较见表2。

表2所示,两组发生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2.78、6.75,均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

3 讨论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恶心、呕吐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容易使患者对化疗产生恐惧心理,有的患者甚至拒绝接受进一步化疗,直接影响化疗的效果[6]。近年来临床对研究防治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患者仍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而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体质及化疗知识的了解有关。有文献报道[7],精神压抑可使血中游离5-HT3增高;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利于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可增强患者的自尊和被爱感,起到相互协调、共同面对疾病的作用;疲劳和睡眠不足可加重胃肠道反应症状。因此,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及家庭支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以减轻精神压力十分重要。在临床上,根据医嘱应用止吐药物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胃肠道症状和程度。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化疗致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显著较对照组减少或减轻(均P<0.05);提示,对化疗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等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及家庭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使化疗顺利进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爱英,王才林.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化疗时胃肠道反应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1C):3073-3074.

[2]张令香.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作用[J].家庭护士,2007,5(9C):42-43.

[3]贺彩霞,边芸芸,张淑霞.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胃肠道毒性反应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103-104.

[4]张美丽,夏敏玲,田瑛.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5,13(6):875-876.

[5]薛海燕.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8,26(6):150-151.

[6]易淑明.癌症化疗中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7(8):44-45.

综合反应 第10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6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56例, 女30例, 年龄1~12岁, 平均 (5.6±3.2) 岁, 所有患儿临床诊断均参照“1996年第二届世界儿科ICU大会制定的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 原发病:肺部感染26例, 肠道感染30例, 颅内感染15例, 败血症10例, 颅内出血5例。所有患儿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56例) 和对照组 (30例) , 两组患儿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原发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 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采用常规患儿感染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治疗。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 每次剂量为5 u/kg, 每个6 h一次, 连续使用3 d。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纠正时、脏器受损几率及死亡率的观察。

1.3.2 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PT、PTA、D-D、PLT、CRP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 通过t检验和 χ2检验分析,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情况、MODS、死亡率的比较 (如表1) 。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PT、PTA、D-D、PLT及CRP的比较 (如表2) 。

3讨论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是小儿的危重病症,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 机体代谢发生障碍, 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最终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衰竭[2]。本研究通过小剂量肝素治疗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观察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MODS、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儿全身炎性综合征患儿常会出现细胞因缺血、缺氧, 导致氧转运和氧消耗之间关系失调, 造成内皮细胞损伤, 使得机体微循环障碍[3]。血小板是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其动态观察可以辅助诊断DIC的发生, PT、PTA水平的变化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病情变化、转归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D-D是纤维蛋白溶解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可以直接反映凝血和纤维溶解活化酶的理想指标, 其水平可以明显反映继发性纤维溶解活性。CRP是人体炎症急性相反应重要抵抗病原体, 其水平升高与MODS密切相关。另外本研究通过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治疗前后PT、PTA、D-D、PLT及CRP的变化, 结果表明, 观察组治疗后PT、PTA、D-D、PLT及CRP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 P<0.05。综上所述, 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 依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MODS、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后PT、PTA、D-D、PLT及CRP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疗效较好,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剂量肝素,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参考文献

[1]刘美描, 余雪涛, 方伟强, 等.小剂量肝素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 14 (4) :56-60.

[2]陈新权, 付四毛, 梁桂明.小剂量肝素治疗危重儿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 (10) :140-141.

上一篇:品牌集团下一篇:西医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