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范文

2024-06-22

家国情怀范文(精选9篇)

家国情怀 第1篇

生命与国家,就像孩子与母亲,就像树叶与树枝,就像航船与港湾,就像所有互相依存的共生物。我们个体在家中,家就是国的缩影,国就是千千万万的家的凝聚。

爱家人,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传承不息,成为了国人精神血脉中不可或缺的因子。因为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你的血液中。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个人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你与国家就有了情感上的依存,这大概就是我们拥有家国情怀的天然的、血缘上的理由吧!

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永存。如此,每个时代都有杰出的代表,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了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中。为此,他们精神有了归宿,生命更有了意义。已届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浓浓的家国情结,寄托于一枚普通枣核;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的深情,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古代的仁人志士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古代外交家晏子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家国情怀高考作文 第2篇

我家的房子原本不算小,却被爸爸的藏品占据得满满当当的。听妈妈讲,我家好几次不是因为人的需要而购房,而是因为爸爸的藏品空间太“拮据”而被迫搬新家。爸爸是北京旧货市场的“常客”,经常带我们去潘家园淘红色藏品。他的确太贪婪,不到罢市不收心,好些老报刊、老物件成了他的至爱,被一一收入囊中,我们倒成了他的搬运工。每每“拣漏”,他都乐得合不拢嘴。爸爸常说,这些旧藏品是“红色经典”,能唤醒历史记忆。最初我有些懵懂,后来在爸爸写出的好些有关共和国历史的畅销书里我读到了这话的真谛。

以前有人称爸爸是“文忙”,现在有人戏言他“啃老”——这“啃老”不是依靠老人过日子的意思,是笑话他依据自己收藏的一些老藏品写作。爸爸一直没有从故纸堆里走出来,他越啃越有滋味。妈妈也为爸爸高兴,因为爸爸通过这些老藏品做了不少研究,有些成果听说还填补了国家一些历史研究的空白。

爸爸说,他的藏品可以分成许多专题,有的可以见证老百姓的生活,有的可以感受新中国的进步,有的能够缅怀共和国的英雄人物,还有的能够再现新中国的岁月。好些东西我可能还不很了解,因为需要积累足够的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但是我愿意在学习中慢慢走近它们。这些年来,爸爸带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博物馆、纪念馆,看得最多的是历史文物。

每逢什么纪念日或国家开什么大会的时候,爸爸就忙起来了,到附近的报摊搜刮自己想要的藏品。妈妈曾说他是个“拾荒的”,爸爸则说,昨天的物件是今天的文物,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多找机会收一些,让孩子长大后知道当年的那些大事。我记得前些年的一天,妈妈冒着倾盆大雨到各大报摊帮爸爸收购建党__周年的报纸。

让我感动的是,我出生的当天与第二天,爸爸珍藏了大量的报纸,尽管现在报纸已有些微黄,但每每翻起这些生日报,我就似乎看到爸爸当年四处搜集的身影,感受到爸爸忙碌背后的爱意,从这些报纸里我读到了出生时海内外发生的大事,也知道生活的这个城市发生了什么,了解到这个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生活的美好。

在爸爸的藏品里,我看到了自己之前没有见过的粮票、布票。妈妈说,几十年前,国家还困难,供应很紧张,就是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许多生活日用品要凭票供应。爸爸也告诉我,那个年代做新衣要凭领取的布票去店里买布,他当年穿过的衣服叔叔接着穿,有时穿旧了爷爷用土方法染色后给孩子当新衣穿。我无法想像当年的情景,只是看到如今物资这么丰富,没有买不到的生活日用品,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

爸爸的特殊收藏,是自己对过去岁月的一种特殊情怀,也可能是他们那代人或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些东东多是纸质品,爸爸很注意它们的品相,淘时尽可能找些个画面完整、封面整洁的。他只进不出,不受一些市场上的升值诱惑而动心出售,这方面让人佩服。

我家珍藏有《人民日报》创刊号金箔版,历次国庆阅兵的《人民日报》也收藏有,还有开国大典当天与第二天的报纸。我家还收藏有几卷家谱,上面记载了我们这个家族繁衍发展的过程和本族一些人的事迹。爸爸说,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很多姓氏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姓氏、自己的家族历史,从自身的历史了解开始,再去了解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家谱上面名字很多,一代代的发展下来很不容易,一个国家应该也是如此。

家国情怀藏于心 第3篇

春晚这个舞台,对侯勇来说并不陌生。1992年,还没正式出道的他就上过春晚,到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但演小品,还是一部喜剧小品,对侯勇来说,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虽然一遍遍地改剧本让他一个月没能返回片场,但这位演了快30年戏的老演员毫无怨言。他说,作为演员,只要上场,态度就一定要端正,临上台前,我们还在认真地排练。军人出身的侯勇对这个节目也是饱含感情,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自己浓厚的军人情结:“我有一个习惯,当电视上奏国歌升国旗的时候,不管家里有没有人,我是起立的,我站著看国旗冉冉升起。”“我觉得军人这两个字,分量非常重,重到它可以为国捐躯,为人民付出所有的一切。”

运用点拨

1.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有了根,我们才有机会去吸收营养,去成长壮大。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一个人都不能失掉这份情怀,这不只是军人的义务,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信仰。

家国情怀 第4篇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开放、包容、与时俱进是深圳的优秀品质, 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更内化到深圳这座城市的血液中, 成为取之不尽的营养。深圳精神代表了我们这个历久弥新国家的独特魅力和现世的感召力。习近平治国思想是当代融合中国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活的思想, 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鲜活的体现。

一、习总书记治国思想突出以人为本, 为深圳发展奠定基础

业以才兴, 国以才立。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揭示的以人为本思想,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居于首要地位。 无论是“四个全面”的战略构想, 还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无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还是坚持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 无论党的建设, 还是幸福生活, 都要靠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要靠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靠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联合实干。

深圳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的更全面更自由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面对国际国内人才竞争越来越趋于激烈的形势下, 深圳只有充分理解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思想指引, 把人作为立市兴市的基础, 才能继续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城市, 乃至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

二、习总书记治国思想突出“四个全面”, 为深圳发展确立标准

马克思最早提出全球化的世界史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使这一思想得到更深入的发展。他所提出的“四个全面”的发展战略目标, 也是我们的战略方法。突出问题导向和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四个全面”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整体与部分范畴关系思想的完整体现, 只有处理好“六大关系”才能真正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

在“科技立市”战略引导下, 深圳抢抓机遇, 抓住“全面”发展的制高点, 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 敢想敢干, 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科技实力已排名全球前列。深圳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更是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和生态的, 是五位一体, 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探索深圳和世界发展大势, 找出规律, 充分尊重规律, 按规律办事的发展。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现在的先进“大”城市, 让我们有理由为此骄傲。但是, 在世界大潮面前, 我们不能故步自封, 不敢吃老本, 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以国家战略, 甚至全球战略眼光看待变化、革新。当前科技革命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导向, 发展日新月异, 世界变得更平了, 互联网+使全球共享不仅是口号更成为了现实。只有勇立潮头, 敢于担当, 深圳才有立足之地, 放眼国际国内才能更好地发挥深圳的历史作用, 争当历史的弄潮儿, 以一刻都不能耽误的精神, 赶快行动起来。

三、习总书记治国思想突出“天人合一”, 为深圳发展奠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两会期间多次提到生态文明建设, 提出生态良好是全国人民最普惠的福祉, 四清一绿的生态战略目标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 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深刻含义, 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的思想。“天”“地”“人”原为一体, 人化的自然就成了社会, 人类社会不是与自然对立的, 恰恰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只有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才能不被大自然报复, 才能在改造客体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的主体。

每一个深圳人都能感受到近几年城市的环境变化。今天, 深圳变成了一个大花园, 环境越来越好,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只有把握绿色科技革命的契机, 掌握世界先进的生态技术, 成为绿色科技的创造者、践行者、引领者, 深圳才不愧为绿色都市的称号, 才不会被国内外其他城市所嘲笑。只有在绿色革命中把握主导权和话语权, 深圳才能达到国家所赋予的定位。要建设好绿色生态家园, 需要全体深圳人的努力, 需要深化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 需要存于心、践于行, 需要积极参与和领导生态革命, 成为“天人合一” 思想的真正传承者。

四、习总书记治国思想突出的自强不息, 为深圳发展确定了核心价值

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是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注重用思想的力量治国理政的伟大体现。思想是时代的声音, 是力量, 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中华民族曾长期领先世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得益于祖先“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的胸怀, “君子和而不同”的处世态度, “国虽大, 好战必亡”的明智之识。

深圳人应成为弘扬中华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越来越多的深圳人有了思想和行动的自觉。但有人认为, 中国人充满劣根性, 西方社会才闪耀人性光辉。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对这种言论加以批判。深圳从立市开始就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信念, 创造出了深圳奇迹, 这是任何一个国外城市无法比拟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深圳成为中国的明珠、世界的明珠。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和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都要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保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深圳优越性的灵魂, 统领着我们的各个方面。 为了进一步增强深圳人的文化自信、价值自信, 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吸收和借鉴人类精神文明和道德文明的积极成果, 使深圳以更昂扬向上的姿态自立于世界城市之林, 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五、习总书记治国思想的厚德载物, 为深圳发展提出新要求

大国德广, 福运绵长。厚德载物的思想与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的思想一脉相承。无产阶级的解放要以全人类的解放为目标。要实现全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 就要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无私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进而为全人类服务。只有把厚德载物思想理解透彻, 我们才能科学发展、合理发展。厚德载物是指发展要为人民、为千秋万代才是真正的发展。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只有为了人民和子孙后代利用技术, 而不是为了眼前利益行破坏之实, 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高度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使劳动异化加剧, 环境恶化, 使无产阶级成了资本的奴隶, 消费的奴隶, 生态恶化的承受者, 当今这种情况没有减弱反而更加严重了。我们只有牢记厚德载物思想, 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 只有在尊重人, 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 她取得的辉煌业绩, 是依靠始终秉持厚德载物精神。深圳是一座具有人文关怀、道德关怀的有“魔力”的城市,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自强不息、互帮互助、以礼相待、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公平正义、从不抱怨、奋发有为等美德。深圳之美在于其“大”, 她包容万物; 深圳之美在于其“小”, 她不容任何违背祖国之事。深圳是中国的一颗散发着无尽芬芳美德的明珠, 成为大踏步地走在“四个全面”的大道上的排头兵。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 居安思危, 忧患兴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省吾身, 卧薪尝胆等都告诫我们, 要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这就要求我们:

第一, 要辩证地看待深圳的发展, 自觉融入到国家大的发展战略中来, 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 克服地方狭隘思想。关键要靠党, 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 充分领会中央精神, 特别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深入理解治国理政思想。

第二, 要发展地看待深圳的不足, 不气馁、不骄傲, 踏踏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步。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 本身地域狭小, 城市认同相比其他大城市比较小, 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内涵发展, 吸收其他地区发展经验, 建立新型的体制机制, 大力发展教育, 确立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 以凝聚力量, 建设21世纪的新深圳。

第三, 要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和治国理政的经验, 夯实深圳发展理论。深圳是现代的也是古老的, 她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体现, 也是与当代世界潮流融合的典范。只有立足自身, 放眼世界, 深圳才能永立全球发展潮头, 成为优秀的弄潮儿。

摘要: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 30多年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特别是自强不息的中华精神, 厚德载物的家国情怀, 体现了现代的时尚, 更体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今天, 改革形势愈加复杂, 问题更加艰巨, 更需要深圳人不畏缩、不动摇、不松懈, 在历史新起点上, 兼收并蓄, 书写新的胜利篇章。

关键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深圳,中华,家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 2014-02-26.

[2]曲青山.“四个全面”: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J].党建, 2015 (02) :27-29.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4-06-23.

[4]韩庆祥.思想的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4.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学“家国情怀”有感 第5篇

20__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亿万中华儿女始终秉承家国情怀,把个体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更加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把家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正是无数人、无数家庭的奋斗与奉献,推动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一方面,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另一方面,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家庭的梦想才有最坚实的依靠。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家国情怀“爱家”与“爱国”的一体性。“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道德品质;家国情怀;社会发展;人文修养;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3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与之相随的,却是扶人被敲诈,助人被欺骗,停车被碰瓷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缺少了路不拾遗的美德,没有了夜不闭户的闲适,从中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教育在情感与理想这一方面的缺失,因此,教育要发挥其社会性功能的一面,而被誉为“百科全书”的语文,就要担负起培养孩子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责任。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成长为人才之前,先让他们学会做人,即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较好的道德修养、较浓的人文情怀、较强的爱国之心。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形象思维的教学功能,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的地位,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通常会按照下面的环节来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以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学生进入课堂的入场券,它的精彩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要进入你的课堂去看、去听、去赏、去思你所主导的大戏。因此,每一节课的导语,笔者都会去精心地设计,并且调动自己的情感参与。情感可以是喜、可以是怒、可以是乐、是哀、是愤、是忧等,选择的基调是和文本的主旋律一致的,而选择的内容也要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的情状、国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的,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例如《孔雀东南飞》,导语部分安排了宝黛爱情故事的相关歌曲以及影像资料,将学生带入悲剧的氛围中,教师要学会趁热打铁,饱含情感的语气叙说出相似的故事,无论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牛郎织女,还是殉情化蝶的梁祝,他们的爱情让人叹惋不已,今天,再次感受这样的爱情,去探讨悲剧的根源。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去思考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所以,教师情感的充分参与,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首先做到“我心入书”。

二、披情入文,理解课文内容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用自己的汗水和指挥创作出来的。因此,教师在主导课堂内容是不能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情感,以情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心灵的震颤,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进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例如《别了,不列颠尼亚》,将当时回归的情景用多媒体重现,并且将它当成课堂背景,让学生反复地诵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带来的身为中国人的骄傲、自豪,那充盈于胸怀的汹涌澎湃的情感,何尝不是家国情怀呢!这样的文章,带给学生的情感教育是震撼的。

三、情智交融,领悟文本内容

情感是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对人的行为方向和强度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阿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就是通过作用于情感的形象来思维的,而认知过程又是和情感过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和谐而统一的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只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过程也就完成了。例如《离骚》,屈原因能遭妒,遭谗去职,屡被放逐。而作者将这一系列的遭遇融注在了诗句中,学生在学习文本时,随着认知活动的开展与深化,感受到的人物情感就越丰富,九死未悔的信念,对高尚节操的执着,对国与民的深沉忧虑以及献身理想的不悔与坚定,这些情感活动的进行与认知活动同时完成,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同时,学生也深深地被屈原折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了。

四、以情结文,拓展文本内容

“天地阅览室,万物为书卷”。要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情感教育,必须拓展他们的文本知识,才能升华他们的情感。例如,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与发展,与外国节日进行比较更突出了什么。中国文人在国难面前的作为,可以形成书面总结等等。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了解并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保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总之,生活中无处不可为语文,无时不可为语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无处不在。

总之,语文不仅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道德滑坡的今天,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更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在热爱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中国人民圆梦的高素质人才。生活中无处不可为语文,无时不可为语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无处不在。在此,携手所有的语文工作者,就让千姿百态、妩媚妖娆的汉语言文化给炎黄子孙的伟大复兴带来无限生机吧!

家国情怀 第7篇

第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常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教师的“讲”为主线,一节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新常态教学则转向为以教师的“导”为主线。教师的“教”虽然重要,但不能以“教”为本,“教”必须以“学” 为本,因为没有学生主体的努力,别人是无法教会的,所有看似教会的东西,从本质上说都是学生自己学会的。知识、 分数有用没?有,但不是唯一的。如果把教育仅仅理解为知识与分数、分数线,看不到孩子身心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那么孩子只能变成学习的机器。新常态教学模式教的是方法,是能力,是智慧,这些素养将永远伴随着孩子,而且在伴随的过程中还会再生,所以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还是教育; 教育才是教学的使命与目的。

第二,教学内容上的新常态。教材文本是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规定的主要教学内容,它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师是既定教材的执行者,又是超越文本的创造者。教师既要立足文本、运用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实行超文本教学。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先生曾说过:“我们学校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不是教学科的”不是对学科的轻视,更不是对学科的否定,而是说要从所教学科的背后或深处看到学生。教师教学科,很容易让步于学科,缺乏更广阔的视野;很可能止步于知识,忘掉了一切教学都是育人。 站在人本的角度,站在育人的高度,才会让教学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就小学教育而言,不论是体育、音乐,还是数学、科学,所有学科都应当是与品德有关的课, 所有的课也都应当是语文课。所谓都是与品德有关的课,就是都应当从学科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自然地进行品德习惯的教育;所谓都是语文课,也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语文课,而是所有的课都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因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少不了品德素养和语文素养。因此,学科教师既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又要关注、研究、 把握和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当然,不仅要把握共同的、 一般的核心素养,还应当研究和把握学科本身的核心素养。 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对教材的处理,这种处理不仅有益于调动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也有助于现行教材的择优选用,促进学科教材建设上的新陈代谢。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素养应当以人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只有这样,孩子的内心才会有温度、有美好,才会真正向善,才不至于像马加爵、药家鑫、 林森浩那般,聪明的大脑里除了知识外,剩下的是自私、狭隘和戾气。

第三,语文教学的新常态。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把教学生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和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结合起来。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江苏盐城地区发生特大风灾和冰雹, 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国震惊,在这种情形下, 语文老师就应该把这场灾难纳入课堂,拨动每个孩子内心最柔软的神经,让他们通过看电视、看报纸,写一写内心的感受,使文字与情感共生,让语言呼唤情感,让孩子能透过文字感悟到情感,感悟到情怀。老师首先要有情怀,只有有情怀的老师,才能发现语文中的情怀。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说:“清华的孩子要有情怀,要关注国家,还要学会改变,改变自己,改变现在。学校要培养有自动行为的人。”清华附小情系家国,完整立人, 以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为办学使命,让学生在每一个时刻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快乐。她还说:“每天我们行走在上学的路上,这些逝去的古人在天空中望着我们,今天的人怎么上课?我们怎样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践行者都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希贵.让语文素养融入血液[J].人民教育,2001(01).

[2]叶圣陶.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论语文教学[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

家国情怀 第8篇

谈到家国情怀,或许觉得有些空泛。什么是家国情怀?无须赘言,“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其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就是中国知识分子推崇的理想人格。而作家许祚禄笔下的主人公柳思延,也许并不是主观上具备家国情怀的高觉悟,但他内心深处的那种文人气质和善良品质,以及中国优秀传统的影响与熏陶,让其自觉不自觉地把宏大的家国情怀,融入到自己家族的兴衰沉浮中,从而使小家的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成为国家和民族走向的一个晴雨表,更是映照每一个平凡灵魂在历史前进路上彰显自我力量的小小窗口。

如果说许祚禄的战争题材文学作品,如群山起伏巍峨、虎啸山林般令人震撼的话;那么,这部《子孙满堂》则像一条静默无言、缓缓流淌的大河,在其蜿蜒曲折的河床中,河水沉静而悠然,轻轻地、静静地把一个家族的变迁沉浮推到读者面前,让读者从这条河流沉静而从容的诉说中,读出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国乡村知识分子心底深处浓郁的家国情怀,读出了一个乡村大家长坚守家国责任的执著,也读出了一位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用自己的生命经历,对国家命运、对民族未来、对社会走向沉重思考之后,沉淀生发出来的深深的忧思与殷切的期盼。也正像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所说的那样:“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每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来说遵循同样的路线。它就像心理的一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在宽阔然而清浅的溪流中流淌。”

这部语言平实而朴素、叙述从容而散淡的长篇小说,读来虽然没有惊心动魄之感,却有能引人振聋发聩的深刻启示。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颇有历史反思意味的大社会小说,更是一部映照人类未来的厚重之作。因而,无论是从文本的文学价值而言,还是从作品本身所发散与传递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言,这部长篇小说都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社会题材佳作之一。

静水流深,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境界,同时也是生命内涵深厚的真切体现。《子孙满堂》的作者许祚禄先生,就是把自己的这种静水流深的修为,自然而然地舒展进作品之中,用文字的清流汇聚成一种沉静而蓬勃的力量,从而使作品在日常化的语言叙述的语境中,架构成一种大道至简的文学时空,并让这个文学时空中的每一个细微情节,都在寻常的烟火中,生发成一种柔韧的艺术张力。这既是作家文学功力深厚的真切表现,也是作家思考人生、思考命运、咀嚼历史之后的收获。

这部名为《子孙满堂》的长篇小说,从整个框架结构上来看,时间跨度大——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乱时期,一直横跨到改革开放,乃至到21世纪的今天,空间跨度也从皖南小镇出发,笔锋直抵全国乃至全世界,可谓是笔底横亘数十载,文涛激荡世界风。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如此纵横大时空的长篇小说,作者写来却云淡风轻、张弛有度、缓急得方,从家族繁衍生息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出发,看似循着时间长河信笔写来,但每一笔都有来龙,每一处都有去脉。如果说把主人公柳思延的家族传承,比作一条延绵不绝日夜奔流的大河,那么,作家便驾文字扁舟顺流而下,不仅对这一条大河的主脉的源流与走向进行仔细传神地描摹,采撷其中洪波巨浪翻卷与奔腾的万象,同时还从这条主脉大河驾舟迅行,对这条大河生发出来的每一条支流和每一条支流的支流,也都深切关注,对其极其细微的走向和命运,也用心捕捉其起伏顺逆之状,乃至对每一条小小支流中翻卷起的小小浪花也都用心观察,细心描绘放大……作家时而鸟瞰大河主脉的宏观脉络,笔走龙蛇大开大合;时而笔腾细浪,使得大河支流乃至支流的支流之细微动向都纤毫毕现,让读者清晰地读出关于这条大河及和这条大河相关的所有故事,以及由这些故事所延伸出来的人世浮沉和喜怒哀乐,从而构成了以这条家族大河为轴心所发散开来的一幅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社会风情画。

当然,这只是这部长篇小说的明线主脉,而掩映在这条主脉之下的暗线,则是主人公柳思延骨子里那种执著得近乎固执的家国责任和追求,同时还要伴随着对子女乃至子女的子女寄予极大的厚望,而总是收获失望之后的深刻忧思。主人公柳思延的忧思来自于对小家、对国家、对民族的神圣责任,也来自于他作为旧时读书人心中那种对知识的极大渴望与神圣追求,这些构成了主人公的这种带着狭隘个人主义和家族印痕的家国情怀。而正是这种家国情怀,贯穿小说全篇,统领着小说叙述的始终,让一位忧国忧民忧家忧人生的乡村旧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通过主人公柳思延对子孙命运与未来无比关注与忧虑,将社会风云变革变迁与历史发展中,泥沙俱下的残酷现实撕破给人们看,从而使这部小说具有了一种苍凉而无奈的凄美,并让小说的主题,从对一个家族的忧患,一下子跃升到对整个民族未来的忧思。这样一来,作品的格局便一下子变大了,和那些小儿女情怀的“小我”作品相比较而言,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非但是主题开掘,作家许祚禄别开生面、匠心独运,就是在人物塑造上,作家也是下了一番功夫。他所塑造的柳思延似乎是这个社会、他那个家庭的另类人物,身上总是抹不掉旧时乡村小知识分子的那种固执得有些迂腐、执著得近于顽冥不化的印痕。但正是这种性格特质,让他有别于其他的乡村知识分子,也让他内心深处总是萦绕着浓浓的感恩与不懈的追求,而这种化不开的情怀让人颇为感慨与感动。无论是什么时候、什么世道、什么原因,柳思延因为要承担家庭责任没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对革命事业的追求,于是从他成为父亲的那一天起,就把这种自己命运中的失落与遗憾,嫁接在自己的后代身上,把培养孩子的学习成才当做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事情,矢志不渝努力前行。其实,柳思延的这种情结,代表着很多中国父母的心声——自己这一代没完成的事情,总是要寄希望于下一代或者是更下一代。“柳思延心想,由于过去家里太穷,亏了那几个儿女,误了他们的前程,自己花的精力也不够,没有尽够做父亲的责任,自己的几个子女一个都没教育好,这是他一生心里永远的隐痛。现在这么一群孙子辈一定可以培养出几个有出息的好人才,来弥补自己一生的遗憾”,“柳思延后半生把所有的心血和精力都放在了这些孙子们身上,那些年,柳思延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不停地到镇上小学校接送这些小孙子。他的那些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们几乎都是在他这里长大的,他们是走了一个又来一个,从没中断过,而且大多是在柳树镇读的小学,直到最后一个小孙子被送进中学后,柳思延家的祖屋才真正安静下来”。是啊,柳思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标准似乎又和一般人不太一样,他不仅仅是想要孩子们生活得衣食无忧大富大贵,他的标准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诚然,这种观念难免有些迂腐和落后,可也真切反映出主人公的与众不同,也更符合他旧知识分子的身份与性格。他极为执著地希望儿女成为好的读书人,即使他的儿女一个个都让他失望后,他退而求其次,在儿女择偶时,他固执地坚持选择读书人,在三女儿铜凤选择女婿时,他相中了镇上一位新来的小学教师,“柳思延看上他,就是因他识得字读过书,虽然和他一交谈,他就觉得这个小教师读的书和自己比还是太少了,但他在小镇上也算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了,这正满足了自己的心愿,他对前两个女婿最大的不满就是他们都没读过书没文化,自己的女儿都没读过书,再找一群没读过书的女婿,自己和他们找不到能说的话先不说,他们以后的日子又能好到哪里去呀,自己整个大家庭就缺少有文化的人”;就连这种希望也无法实现后,他又把这种希望转嫁到女儿的子女身上,“由于柳思延的这些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们,都是由他亲手带大的,他们的名字都是柳思延自己起的。大女儿金凤家是最早有孩子的,那时的柳思延真是被穷怕了,他一连给她的几个儿女起名叫富国、富民、富兵、富妹,到银凤家时,他起的名字才是学文、学武、学工、学农,后来的孙子们才分别叫建国、爱国、爱群、爱民、强国、强军、卫国、卫民、卫红等,他把自己这生所有的期望理想和情感都寄托在这群孙子们身上了”。

另外,柳思延的思想上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他的内心不仅仅固守着知识分子的那种良知与善良,而且还有着对国家、对社会、对祖宗、对乡民的深深感恩之心,这种感恩虽经历风雨而不改,即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家里先后有两位老人因饥饿而离世,柳思延依然对国家对党没有半点怨言,这种淳朴到极致、虔诚到有些卑微的感恩,着实让人感动。虽然他对知识追求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依然对民族对国家没有失望,对生活也没有绝望,而是依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希冀,即便是子女乃至子孙们让他一次次失望,可他对未来仍然充满幻想,因为他心中有着山一样沉重的责任“柳思延把他母亲也葬到小脚奶奶坟旁,他知道可怜的母亲一生都离不开小脚奶奶的。他久久地跪在她们的坟前不肯离去,他知道她们都是为了让他和孩子们能活下去而活活饿死的。她们宁愿饿死,她们默默地承受了家里最大的苦难,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给他和孩子,她们把活的权利给他,也是把全家几代人的期望都压在了他的身上,这更使他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比山还重”。

虽然子孙满堂没有带给柳思延心中那种期盼中的人生满足,也激发出了他对社会变迁中一些丑恶现象的憎恶与不屑,以及这些丑恶现象带给他强烈的失落与迷茫,可他总是幻想着明天会有好天气,明天会有好消息,他始终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有惊喜来到他的眼前。

柳思延的内心始终澎湃着不甘的潮汐:“柳思延知道自己和全家人的想法是无法融合了,但他又无力去改变这一切,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着一切不顺心的事,他只能按照生活固有的路一天天走下去”,“柳思延摇着头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说她们没有一个嫁到好人家呀,我是说没找到一个好女婿,没有一个识字的,都没文化呀,我四个女儿就这么嫁了,我心里不甘心啊’”。

的确,不管生活如何让他失望,但他的心底深处始终顽强生长着一种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也是支撑着他在一次次失望后依然顽强坚持的重要源动力,这种动力其实就是他文弱外表之下的强大自信。这种自信,就是源自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柳思延因此就对李白充满了崇拜,也对他从小熟读的《三字经》《朱子家训》《道德经》《弟子规》以及一切远古圣贤的书都充满了崇拜和诚服。他觉得这都是几百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都含有一般人读不懂的深刻道理,这里面深藏的奥妙,也许就是他们这些凡人一辈子都悟不透的”;也源自于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繁荣进步成长的自信——在与子孙们谈论某个特定时代的大跃进时代时柳思延“仍耿耿于怀地说:‘你们看的都是些什么书呢,怎么可以这样胡说八道呢。你们这不是在污辱杨柳一个人,是在污辱我们全县的人民,是在污辱我们整个国家的文明,也是在污辱你们自己的智慧和良知’”更源自于他对人类命运未来走向的强大自信。尽管这种自信,在柳思延的思想并不是有意识的自我唤醒和自觉,但正是这种非自觉式的自信,才成就了他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也铺垫成了他一次次失望一次次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直到生命最后依然不放弃的特殊的心路历程。

《子孙满堂》这部长篇小说能在纷繁复杂的事件叙述中抓住读者,主要就在于作家在通篇把握时,始终贴着人物的本性写,贴着人物的心灵写,这样的人物也才更真实可信、可亲,似乎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这样的人物和情节,也就有了典型意义,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张力在文学张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产生于由语言所直接促发的多重意义、别样意蕴对有限、单纯的语言外壳的冲击。在文学的语境内,应以情深动人,文本情感的饱绽,其实是文本背后的作者对文本的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多种因素的深情,作家许祚禄把这种深情熔铸在文本当中。一部家族史,通篇忧患情,《子孙满堂》饱含着柳思延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希望。而作家许祚禄似乎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作品中,运用一种看似流水账似的舒缓而平和的叙述语调,把痛苦与欢笑、希望不断破灭的残酷事实与心底依然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希望与失望并列在一起,达到情感多样组合的文学张力效果。

饱经磨砺 家国情怀济苍生 第9篇

“文革”期间,安徽凤阳是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1974年3月,李克强到该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白天下田劳作,夜晚挑灯夜读,他在那里深深了解了什么是贫困和饥饿,其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才干,深得乡亲们的拥戴,不久便担任了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以至多年后,那里的老乡们还念念不忘他,称赞他“要求别人做的自己总是先做。很善良,当大队书记,从不整人,不欺负人”。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李克强从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考入北大法律系,很快便被推选为校学生会负责人。1982年,他毕业留校担任团委书记,年底被选为团中央常委,从燕园来到前门东大街。三年后,年仅30岁的李克强被增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此时,虽已身居要职,但他与燕园的精神依从丝毫没有中断。在书记处繁重的工作之余,他先后攻读完北大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荣获中国内地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

在团中央工作期间,李克强在安徽省金寨县为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选址。他坚信,“希望工程”是雪中送炭,要用这温暖的炭火燃起老区孩子的希望。两个月后,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安徽金寨诞生。此后,“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等行动如火如荼地燎原全国,开创性地探索了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当李克强离开北京再次回到地方工作时,他已经从“村官”、团干部成长为全国最年轻的“博士省长”。

1998年6月开始,李克强到河南工作,先后担任省长、省委书记,在这个当时经济处于全国“锅底”的大省一干就是7年。因工作忙碌、秉性清廉,他很少应酬,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解决问题、推进发展上。河南历史上有过“浮夸风”,带来过惨痛教训。李克强到河南工作后,多次强调河南省情有其特殊性,人口多、底子薄,要多干事、不张扬,低调少说,避免浮躁,踏踏实实干几年,河南就会变样。

与很多人把河南视作单纯的农业大省不同,李克强鲜明地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路径。2003年,他正式提出“中原崛起”的构想并加以实施,这为河南后来的发展定了基调,也成为国家后来制定出台中部崛起战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按照这一思路,李克强强调,河南要在继续巩固“三农”优势、建好全国“粮仓”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传统产业进行高起点、大跨度改造,拉长产品链条,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他系统谋划河南工业发展布局,提出了建设郑汴洛工业走廊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推动了一批支柱产业的形成,发展壮大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

河南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李克强提出,要打破内陆省份的观念制约,实施“东引西进”,一方面充分发挥区位、市场、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东部产业、技术、资金、人才、项目、管理经验和机制,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强与西部省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开拓西部市场,努力提高产品在西部市场的占有份额。这个战略思想为打开河南工业发展空间,推动河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伴相生,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为二、三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克强提出,推动工业化,必须同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并把其作为河南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发展“构筑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着力构筑河南乃至中部地区具有强劲积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为开启城镇化探寻新路,李克强大力推动郑东新区建设,一改普遍存在的“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和单一产业为主的开发建设模式,提出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坚持集约节约、市场化运作、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发展思想,推动了旧城与新城的互动发展,实现了产城融合、要素集合,呈现了金融业、高端商贸业、物流业、旅游业多元发展。郑东新区的建设,为全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了示范。

7年间,河南经济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全国第20位上升至第17位,总量跃居全国第5位,居中西部省份之首。

河南一度成为中国艾滋病重灾区,艾滋病毒经过十多年潜伏在一些地方集中爆发。李克强多次深入病情严重的乡村和患者家中,主动与他们握手,促膝攀谈。他还请民间著名防艾人士、70多岁的退休医生高耀洁到自己的办公室询问情况,听取建议。

2002年,李克强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后,立即把解决艾滋病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力量开展了全国首次省级艾滋病情普查,组织省直部门对口帮扶38个重点村,他强调既要摸清实情又要维护病人隐私权、体现人文关怀,并确立了患者“四有一不”的权益机制(即保证艾滋病患者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基本医疗保障,不让一个艾滋家庭的学童失学),实施对因卖血感染艾滋病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免费检测、免费母婴阻断、艾滋孤儿免费上学等救助措施,成为国家现今对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前奏。到2004年,河南艾滋病蔓延的势头得到根本遏制。时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代表魏英瑛对此给予高度赞誉,称河南“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河南的防艾经验值得在国际范围内推广”。

李克强到中央工作后,担任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在更高层次上推动这项工作,尤其注意发挥社会力量。他曾深入艾滋病民间组织办公地点,与志愿者、感染者亲切交谈,鼓励和支持他们发挥独特作用,这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也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就在李克强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发来贺信。贺信中,西迪贝表示:“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已经取得巨大进展。我愿再次感谢您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展现的卓越领导力。”

2004年底,李克强调任辽宁省委书记。当时的老工业基地正面临最困难时期,辽宁省是工业大省,国企包袱过重,在改革进程中大量国企破产、工人下岗,棚户区群众生活尤为艰辛。李克强走进棚户区,目睹了近千居民共用一个旱厕的场景。他摸着冰冷的土炕,动情地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群众搬出棚户区。”其后,他全力推动“棚改”民心工程,2005年3月,辽宁公布了改造集中连片棚户区的实施方案。3年时间,120万居民过上了新生活,大片的棚户区消失。李克强在“棚改”过程中一再强调的“万事民为先”这句话,成为他日后主政的核心理念。

长期以来,由于受封闭式经济布局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辽宁产业布局重点均在腹地,沿海的经济总量只占全省的少部分。李克强在深化对省情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扩大开放双重机遇,做出了辽宁转身向海、开发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被视为“大刀阔斧改造辽宁老工业基地”,使辽宁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他离开辽宁时,辽宁已经被认为翻过身来。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已成为东北振兴的主战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上一篇: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下一篇:实效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