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病理学

2024-07-29

子宫内膜/病理学(精选9篇)

子宫内膜/病理学 第1篇

1 临床资料

28例不孕症妇女均为平素健康的已婚育龄妇女, 其中原发性不孕22例, 继发性不孕6例。均未服任何药物。

诊刮前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其配偶的精液检查, 结果正常者于月经前2 d~3 d或周期的第22 d~23 d行诊刮。部分病例遵医嘱于术前测基础体温。

诊刮后视病理诊断情况酌情进行2~3个人工周期治疗, 包括输卵管通畅 (通液、通气) 试验、心理卫生和知识教育以及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所有病例年龄、月经情况及诊刮时间见表1.

2 结果

送检子宫内膜组织均以10%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 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其中13例诊刮时间是在行经后4 h~6 h, 10例在行经后4 h内, 2例在行经10 h以后, 通过反复观察镜下子宫内膜腺体结构将其分为下列标准:

(1) 分泌正常:全部或绝大部分子宫内膜腺体有分泌现象, 腺体腔扩大, 呈锯齿状, 核圆形。腺上皮细胞顶端模糊, 有顶浆分泌。内膜间质水肿, 螺旋小动脉增生明显, 间质细胞大片蜕膜反应。

(2) 分泌欠佳:约50%~80%腺体有分泌现象, 间质细胞部分肥大。

(3) 分泌不良:约25%~40%腺体有分泌现象, 大部分间质细胞小, 呈短梭形胞浆少。

(4) 无分泌反应:全部或大部分腺体无分泌现象, 表现为增生期, 甚有表现为增生过长, 间质细胞几乎为短梭形。

其中行经10 h后诊刮的子宫内膜腺体完全崩解, 坏死脱落, 不易观察。

结果:分泌正常者8例 (30%) , 分泌欠佳10例 (39%) , 分泌不良6例 (23%) , 无分泌2例 (8%) 。

3 讨论

3.1 病理诊断

在排除了激素类药物和器质性病变影响的前提下, 将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的变化依次分为正常、欠佳、不良、无分泌四级, 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卵巢和黄体的功能情况, 对预测患者今后能否受孕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分泌正常者8例均受孕, 受孕率100%;分泌欠佳者10例, 受孕8例, 受孕率80%;分泌不良者6例, 受孕2例, 受孕率40%;无分泌2例, 尚未受孕, 考虑可能为无排卵所致。

3.2 诊刮时间

本组有3例在月经前2 d~3 d诊刮, 25例在月经后诊刮。病理切片观察证明:经前诊刮的内膜一般量较多, 组织变性、坏死, 出血的成分极少, 能准确反映腺体及间质的发育、分泌水平。月经后4 h以内诊刮者, 有部分内膜变性、坏死, 出血较多, 会不同程度影响诊断;超过10 h者, 则有诊断意义的内膜脱落、坏死, 较难明确诊断。

由此可见, 月经规律者, 最好于月经前2 d~3 d诊刮, 不规律者则尽可能在行经内诊刮最迟不能超过10 h, 如果能结合基础体温来决定诊刮时机则更好。但本组病例大多数在门诊就医, 故遵医嘱测基础体温, 在月经前或行经后4 h以内诊刮者较少。

3.3 诊刮次数

子宫内膜癌教案 第2篇

课程名称: 妇产科学 课程类型:(1)

1、必修;

2、选修;

3、其它 授课对象: 临床专业(本科)04级1、2、4、5、6班 授课时间: 2007至 2008 学年 下 学期

计划学时: 102 学时(其中:理论 55,实验: 48)

任课教师:

所属学院: 临床学院 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 妇产科

课程名称:妇产科

教 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社),乐杰 编著,2004年第 6 版 讲 授 人: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学 历:本科 学 位:学士 讲授题目:子宫内膜癌

所属章节:第31章 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子宫内膜癌的定义。

2、掌握子宫内膜癌的病理、临床表现、临床分期、诊断、治疗及随访。

3、熟悉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因素。教学重点:

1、子宫内膜癌的病理、临床表现、临床分期、诊断、治疗。

2、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教学难点:

1、子宫内膜癌的病理、临床表现

2、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使用教具:多媒体 思 考 题:

1、子宫体癌的临床表现、诊断。

2、子宫体癌的临床分期及治疗。

参考资料:

《实用妇产科学》、《妇科肿瘤学》

子宫内膜癌

子宫体癌因多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故又称为子宫内膜腺癌。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发病高峰年龄为55~60岁。在我国子宫体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及卵巢癌而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3位。近年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

一、病因

确切病因不明,可能因素有:

(一)长期接受雌激素刺激

此病多见于延迟绝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卵巢性腺间质肿瘤(如颗粒细胞瘤等)以及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妇女,说明长期接受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而无周期性的孕酮抑制,可能是导致本症的因素之一。

(二)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

此病多见于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以及高血压妇女,有人称之为子宫体癌“三联症”。

(三)未婚、未育及少育

此病多发生于未婚、未育及少育者,可能与子宫内膜接受雌激素刺激时间较长有关。

(四)遗传

家族中妇女有癌肿史者,子宫体癌发生率也增加,说明此瘤可能与遗传有关。

二、病理

肉眼观察,癌组织可局限于子宫内膜(局限型),呈菜花样或息肉样;也可弥散于整个宫腔(弥漫型),此两型晚期均可侵犯肌肉。癌组织松脆质软,常伴出血坏死。

子宫体癌大多数为腺癌,少数在腺癌组织中出现局限性分化良好的鳞状上皮,称为腺角化癌,恶性度较低;也有腺癌中出现鳞状细胞癌,则称为腺鳞癌,恶性度高,预后差。

三、转移途径

子宫体癌的特点是生长缓慢,可较长期局限于宫腔内,转移途径以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为主,血行转移较少见。

(一)直接蔓延

早期沿子宫内膜扩散,可达宫颈、阴道,亦可达输卵管和卵巢,并可向肌层侵蚀,晚期甚至穿透浆膜层而种植于盆腔脏器表面。

(二)淋巴转移

此型转移较晚,宫体上部和宫底部的腺癌可沿阔韧带上部淋巴管转移至卵巢,并向上直拉引流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也可沿圆韧带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子宫中段的腺癌引流至骼总及腰淋巴结;宫体下部的腺癌累及宫颈时,转移方式同宫颈癌,预后较差。也可以由于淋巴逆流而转移至阴道及尿道周围淋巴结,当子宫切除术后,除癌细胞直接种植于阴道外,也有经淋巴逆流转移至阴道顶端的可能,故此部位常见复发。

(三)血行转移

偶有经血流转移至肺、胸膜等远处器官者。

四、临床分期

目前多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82分期法如下:

0 期:腺瘤样增生或原位癌,组织学所见疑为恶性癌变。

Ⅰ期:癌肿局限于子宫体

Ⅰa期宫腔深度≤8cm

Ⅰb期宫腔深度>8cm

按组织类型可将Ⅰ期再分为4个亚期:

G1高度分化腺癌。

G2中度分化腺癌,有部分实性区。

G3低底分化腺癌或完全未分化癌,实性无腺体。

G4未定级。

Ⅱ期:癌累及宫体及宫颈。

Ⅲ期:癌扩散到子宫外,但未超越真骨盆。

Ⅳ期:癌扩散到真骨盆以外,或累及膀胱及直肠的粘膜。

五、临床表现

(一)阴道出血 绝经后出现阴道持续性或不规则出血;尚未绝经者可有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

(二)阴道排液 少数病人在病变早期有水样或血性排液增加,晚期并发坏死感染时,可出现恶臭脓血分泌物。

(三)疼痛 一般仅发生在晚期,当子宫颈管被癌肿组织堵塞导致宫腔积血或积脓时,可出现下腹胀痛或癌瘤刺激宫缩而引起疼痛,晚期癌浸润盆壁时,可出现腰腿痛。

六、诊断

(一)病史 对绝经期延迟、不孕或生育稀少而多年不育者,或合并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之老年妇女,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怀疑子宫体癌:

1.绝经前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特别是绝经较长时间后又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者;

2.生育期子宫出血久治不育者;

3.宫腔内有持续排液者。

(二)妇科检查 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而软,阴道及宫颈无明显病变,有时可见息肉样组织自宫颈口向外突出;当宫腔积血或积脓时子宫可显著增大并有囊性感;晚期可在子宫旁扪到转移结节或包块。

(三)分段论断性刮宫

先用小刮匙刮宫颈管,后探测宫腔深度并环刮宫腔,注意刮取两侧宫角组织。当刮出物多且呈豆腐渣样时,则子宫体癌可能性极大,应停止继续搔刮,以避免子宫穿孔、出血及癌肿扩散。将刮出物分别标明送病理检查。

(四)细胞学检查 从阴道后穹窿取材作涂片查瘤细胞,阳性率较低;从宫腔吸液中找癌细胞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五)宫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病变,确定子宫体癌的定位、体积及生长情况,可判定有无宫颈转移,确定Ⅰ期或Ⅱ期癌。

七、鉴别诊断

如能及时作诊断性刮宫,诊断多无困难,但临床上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二)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

(三)子宫颈管癌及子宫肉瘤

(四)老年性阴道炎

八、预防

由于确切病因不明,目前尚无预防良策。

对绝经期前后妇女不应滥用雌激素,当有必要使用时,应以短期、间断及小剂量为宜,并同时加用孕激素。

对有子宫体癌高危因素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当出现阴道流血时,应严密随访,以防发生子宫体癌。

九、治疗

应根据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患者全身状况决定治疗方案。目前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辅以放疗、激素及化学治疗。

(一)手术治疗

是治疗子宫体癌的主要方法,应根据临床分期来决定手术范围,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如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腹腔淋巴清扫术。

(二)放射治疗

包括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单纯放疗仅用于晚期癌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也用于年龄过大合并其他疾病不宜手术治疗的各期癌患者。对手术病人,可于手术前后加用放疗。

(三)孕激素治疗

高效孕酮类药对控制癌肿的发展有一定效果,现作为治疗子宫体癌的常规措施之一。当癌细胞中雌孕激素受体较多时,对孕激素治疗效果敏感,甚至有治愈者。但用药剂量要大,时间要长。长期应用孕激素治疗须定时检查肝功。

(四)化疗

一般认为疗效不佳。

十、预后

子宫内膜/病理学 第3篇

【关键词】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学特征

在子宫肿瘤中,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非常罕见的,是所有女性生殖道肿瘤中,仅占0.2%的比例。临床表现中,常常具有比较特异的基本组织学形态,但是,多种成分分化也常常伴随其中,导致多样的病理形态表现,很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对临床统计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免疫组化特点、临床病理组织学、鉴别与诊断、预后等进行探讨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外检确诊,年龄为30-58岁,平均年龄为44.2岁。

1.2 方法 应用10%甲醛固定标本组织,常规石蜡包埋、脱水等处理,切片厚度为4μm,光镜观察,HE染色。同时,DAB显色,应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所用抗体主要有:SMA、CK(Pan)、CD10、α-inhibin、desmin、caldesmon、Vimentin、PR、ER、ki-67、CD99、二抗试剂盒等。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及转归 主要症状为绝经后阴道流血3例,月经不规则10例;其中主诉有盆腔坠胀感10例。在手术之前的诊断中,结果为子宫平滑肌瘤9例,结果为子宫肿瘤待查2例,结果为子宫腺肌症2例。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5例,行全子宫切除术8例

2.2 病理学检查 临床肉眼观察中,所有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中,位于子宫肌壁间9例,子宫弥漫性增大1例,位于子宫黏膜下层分别向肌壁和宫腔内突入3例。最大的肿瘤切面直径为3-8.5cm,呈黄褐色、粉红色、灰白色蚯蚓状生长,质地均比较细软、鱼肉状或均质,其中1例患者伴有局灶坏死、出血。同时伴发子宫平滑肌瘤3例。

通过镜下检查观察,均呈浸润性的瘤组织生长,由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密集排列的瘤细胞围绕螺旋小动脉样的血管分布,均比较少见核分裂,可见泡沫细胞聚集区2例,可见玻璃样变性条索物2例,伴局灶坏死、出血1例。其中局部伴平滑肌分化2例,伴腺体分化1例(见图1),伴性索样分化2例(见图2)。

所有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瘤细胞均CD10(见图3),PR、ER、Vimentin阳性。2例伴性索样分化SMA、CD99、PR、ER、Vimentin(见图4),α-inhibin(-),desmin均(+)。伴平滑肌分化2例患者caldesmon、desmin及SMA均阳性。伴腺体分化1例患者腺体CK(+)。ki-67阳性指数中,所有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均在40%以下。

3 讨 论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种妇科肿瘤,在临床中十分罕见,属于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的原始間叶细胞,在这类患者中,具有激素治疗史的患者能够占到一半。43-58岁女性是此病的多发时期,女童及青春期比较少见。临床特征中,本病无特异性,因此,妇科检查中大多数患者均误诊为肌腺症及子宫肌瘤等,本组研究中,也有很多患者术前诊断为子宫平滑肌肌瘤。目前,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致病原因尚不清楚,具有多样的分子发生机制,包括最常见的2个锌指基因JJAZ1和JAZF1融合和t(7;17)转位。可由子宫以外分布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发生恶性病变而形成,也可来源于腺肌瘤的内膜及原位子宫内膜间质。

肌壁间或子宫黏膜下是大多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瘤体的存在部位,同时分别向肌壁内和宫腔内突入,导致子宫弥漫性增大。典型瘤细胞形态呈卵圆形或短梭形,核膜清晰,均匀一致,胞质缺如或稀少,核仁不显著,核染色质微细,核分裂象稀少,一般情况下,为3个/10HPF及其以下,瘤细胞呈弥漫分布,围绕着螺旋小动脉,由纤维性条索对其进行分隔,也常常有透明变性病灶区出现,一般缺乏坏死、出血区,但是,在子宫肌层或脉管内,程度不等的呈浸润性生长。多种形态变异可出现,出现子宫内膜型腺体,出现泡沫状细胞,核分裂象增多,黏液样变性,出现性索状结构,纤维/肌纤维母细胞分化,平滑肌分化,融合性坏死,横纹肌分化,出现大量大血管。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中性索样成分的研究,目前大多认为只是在类似于形态学上卵巢性索成分,并不是真正的性索成分,已被免疫组化和电镜所证实。但是,确实有部分患者可出现α-inhibin阳性表达。所以,可能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同时具有肌样、上皮、向性索分化的能力。

具有比较特异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基本组织学形态,但是,上述成分分化同时伴随时,往往会造成诊断困难,要对其进行鉴别诊断需要结合以下几种病变①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二者具有基本相同的组织学特点,但是此瘤有少数区距离瘤结节边缘3mm以内的浸润或缺乏浸润,如果超过了此标准,则可诊断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但是需要注意,刮宫标本中有无瘤组织浸润无法进行判断,所以,不能够区别上述两种情况。②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两者划分标准的重要指标曾是核分裂象计数。但是通过后来的研究发现,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核分裂同样可超过10个/10HPF。③子宫Mujller腺肉瘤。良性表现,或有一定非典型性的大量活跃增生的,腺体周围呈袖套状结构排列、核分裂象增多、异形明显的肿瘤性间质细胞,其特点是多结节状结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瘤细胞围绕螺旋小动脉均匀、弥漫分布的特征不具有。④恶性子宫中胚混合瘤,由肉瘤与苗勒管源性恶性上皮两种成分混合。⑤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显微镜下表现为胞浆嗜酸性的呈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多有厚壁血管散在瘤组织中,有不规则的与邻近的肌层平滑肌间延续,但是无浸润性生长。

参考文献

[1] 李静.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践病理学杂志,2010,21(1):58-61.

[2] 张凤仙.等.11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0,31(4):220-222.

[3] 岳发家.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255-2256.

[4] 王兆平.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J].809-811.

子宫内膜/病理学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宫腔镜检查后行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内膜活检的330例患者进行探讨,330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2.3)岁,临床症状包括60例患者经期延长、115例患者月经过多、20例患者不孕、135例患者具有不规则性的阴道出血。所有患者均在末次月经后的第3~7 d进行检查,不规则性阴道出血和月经延长患者则在流血减少或者结束后进行检查。

1.2方法

1.2.1宫腔镜检查采用wolf 2.7 mm或4 mm硬管型宫腔镜对患者进行检查,膨宫机和冷光源也均与宫腔镜配套,选用生理盐水为膨宫介质,膨宫压力设置为100 mm Hg。所有患者均采用0.5%~1.0%的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14023559)进行宫颈阻滞麻醉,并予以常规消毒和铺巾,随后将宫腔镜置入,依次对子宫底部、两侧宫角、子宫腔前壁和后壁以及子宫颈管的内膜组织进行观察,此外记录宫腔镜检查时测得的子宫内膜厚度。

1.2.2诊断性刮宫和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检查后,对子宫内膜及其病灶行全面刮宫予以活检,若怀疑具有子宫颈管病变时分别搔刮子宫腔和子宫颈管,同时行活检。在宫腔镜检查后刮取宫腔镜下显示增厚或异常的内膜进行病理组织活检。

2结果

2.1宫腔镜下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330例患者经宫腔镜诊断发现130例患者子宫内膜息肉,101例患者息肉样增生,44例患者子宫内膜增厚,31例患者子宫肌瘤,14例患者子宫畸形、6例患者妊娠物残留、7例患者子宫宫腔粘连。33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发现76例增生期内膜、90例患者分泌期内膜、121例增生期内膜并发腺体过度增生,23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内膜炎。

2.2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厚度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

增生期子宫内膜并发腺体增生、子宫内膜炎和分泌期内膜患者在宫腔镜下厚度具有不同差异,见表1。

2.3宫腔镜下子宫息肉样病变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

分泌期内膜患者在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息肉病变较多,而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增生样病变较少。详见表2。

3讨论

宫腔镜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妇科检查,对妇科疾病中的典型性病变较易作出准确诊断,而且对于超声检查时无法辨别和诊断的病灶,如粘膜下肌瘤直径<1 cm,内膜增生样改变或内膜息肉等,采取子宫腔镜检查可弥补超声检查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不足,然而由于被检测患者经验不足以及子宫内膜改变不典型等影响,会使得宫腔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不相符合,从而导致诊断误差[2,3]。该文研究发现,经宫腔镜检查正常的患者中其病理组织检查具有较多表现,如正常月经周期或异常子宫内膜,在宫腔镜下无法通过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别来区别分泌期内膜分泌不足、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期并发分泌期,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病变,此外宫腔镜下也无法通过子宫内膜增生样息肉对增生期内膜、分泌期内膜分泌不足、增生其伴腺体过度增生以及分泌期并发增生期内膜子宫内膜蜕膜样和不典型性增生等病变进行鉴别[4,5]。由此可知通过单纯在宫腔镜下对子宫内内膜病变进行观察后作出的诊断往往不准确,采取宫腔镜检查后依旧需采取子宫内膜病理组织检查来确诊。

宫腔镜检查诊断的某些良性病变,如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纵隔和子宫粘膜下的肌肉往往需要采取宫腔镜下行手术治疗,而术前诊断性的刮宫活检可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并为下一步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然而诊断性的刮宫活检较易对子宫造成损伤以及引发感染,从而增加子宫镜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采取宫腔镜诊断检查出子宫内病变而需要进一步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通过宫腔镜下肉眼观察子宫内膜病变的良恶性,可暂时不采取刮宫活检,待宫腔镜下手术治疗时再采取诊断性刮宫和内膜活检,以便减少或避免因术前诊断性刮宫提高手术治疗的并发症[6]。

功能失调性无排卵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在受到雌激素的不断作用而未见孕激素抵抗,从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性变化,其病理病变主要为子宫内膜出现增生[7]。临床研究发现,对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进行宫腔镜检查时可见内膜轻度、不均匀性或者息肉样改变。该文研究发现,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增生或者各种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患者均在子宫镜下未见子宫内内膜厚度差别,同时也未见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增多,所以对于功能失调性无卵子宫出血患者而言采取宫腔镜检查后还需要进行诊断性刮宫活检,以便对疾病进行确诊[8]。该文研究中有121例患者存在内膜增生并腺体过度增生,且多见于子宫内膜中等厚度的患者,这也表明宫腔镜诊断无法从子宫内膜的厚度对子宫内膜病变进行区别,对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即便在宫腔镜下未发现子宫内膜异常增厚,依然需采取诊断性刮宫进行病理活检;刘穗玲等[9]研究的结果也发现子宫内膜炎症患者子宫厚度薄、中等、厚比例分别为10.5%、1.9%和0.8%,分泌期内膜比例分别为12.3%、20.4%和33.8%,表明分泌期内膜以及子宫内膜炎症患者其子宫内内膜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该结果与该文研究结果类似。该文中330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发现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23例,20例患者最终经病理组织切片诊断为子宫内膜癌。临床研究报道,子宫内膜癌采取宫腔镜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0%,99.9%和99.9%,采用宫腔镜检查联合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可将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提高到100%和96.5%。诊断刮宫得到的活检组织不仅可用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类型,而且对预后生活情况的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宫腔镜检查后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有助于提高子宫内内膜疾病检查的准确性,可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龙,王月玲.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6):733-734.

[2]陈昊宾,张敏,罗贤勇,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J].中国性科学,2014,23(9):43-45.

[3]亢姝娇.子宫内膜癌的分型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8):937-940.

[4]陶淑芸,李小毛,刘穗玲,等.原发性阴道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11):702.

[5]刘松鸽,赵维楠.宫腔镜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3):19-20.

[6]冯苗,李素春,潘萍,等.1372例不孕妇女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宫腔镜检查与病理对照研究[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5,34(2):112-115.

[7]郭东辉,李灵敏,张慧娟,等.子宫内膜样癌及癌前病变孕激素治疗后的病理评估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61(3):216-220.

[8]张彤,周蓉,刘晨,等.子宫内膜采集器获取标本的满意度及相关因素对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9):655-658.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于我院病理科确诊的35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 所选病例均经过临床病理确诊, 年龄20~54岁, 平均 (36.8±2.6) 岁, 其中24例患者为低度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5例患者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6例患者为未分化的子宫内膜瘤, 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现不规则出血、腹痛、痛经和月经增多等, 超声检查发现腹部存在肿瘤, 35例患者无其他生殖道疾病, 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本次研究无显著性影响。

1.2 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肉眼观察、镜检和免疫组化标记等方法对3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观察分析。标本处理:将患者的标本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 然后用石蜡进行包埋, 伊红 (HE) 进行染色, 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免疫组化时使用抗体主要包括CD10、Vim、ER、PR、inhibin等抗体, 试剂盒由福州迈新公司提供, 根据说明书进行免疫组化操作, 使用DAB进行显色观察。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2.0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肉眼观察

通过肉眼观察发现35例患者中有6例肿瘤发生于子宫黏膜下, 肿瘤直径为2.4~5.0cm, 边界清楚, 其形态类似于突出的息肉;4例位于子宫肌壁间, 直径5.0~8.0cm, 浸润肌层, 同相邻子宫壁间的分界较为模糊;25例位于子宫体, 直径3~18cm, 浸入子宫肌壁, 与肌壁的界限不清。

2.2 镜检结果

24例表现为低度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SS) , 由近增生期肿瘤细胞构成, 细胞核为梭形或卵圆形, 核分裂稀少, 细胞质少, 肿瘤细胞呈舌状侵入肌层伴较为丰富螺旋小动脉, 间质见黏液变性、玻璃样变性、胆固醇结晶和泡沫细胞巢, 肿瘤细胞出现多样分化, 呈舌状侵入肌层;5例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ESN) , 细胞分布均匀, 未见核分裂, 边界清楚, 未发生浸润;6例为未分化的子宫内膜瘤 (UES) , 弥漫性浸润生长至肌层, 有凝固性坏死的现象, 缺乏螺旋动脉, 明显的细胞异型性, 核分裂像较多。

2.3 免疫组化分析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0和Vim的阳性率均为100.00%, ER的阳性率为31.43%, PR阳性率为37.14%, inhibin的阳性率为25.71%。具体情况见表1。

[n (%) ]

3 讨论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是由子宫内膜间质引起的一类激素依赖性肿瘤疾病, 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目前有关该病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释清楚[2]。对子宫内膜间质瘤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对预后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35例患者的标本和临床表现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表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阴道出现、不规则出血、腹痛、痛经和月经增多, 因此女性在发生此类不正常现象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临床上主要通过诊刮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来对该病进行诊断, 临床诊刮时对ESS和ESN的鉴别较为困难, 易造成误诊, 对治疗造成影响[3]。本研究认为临床上可以根据ESN非浸润的光滑边界来对两者进行区分, 取材检查时一定要保证充分, 保证所取标本完全反映肿瘤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容易和其它肿瘤混淆, 如平滑肌瘤、上皮样肿瘤等, CD10和Vim是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特意标记组分[4], 本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种指标的阳性率达到了100.00%, 因此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可以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具有多成分化表现, 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特点对其进行初步诊断, 免疫组化分析可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龙伟.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特点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0) :125-126.

[2]廖昆玲, 钟霭鸾, 黄世章.子宫内膜间质肿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 2011, 32 (6) :771-773.

[3]施启丰, 蔡颖.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临床病理观察[J].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9, 23 (1) :16-17.

子宫内膜/病理学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例LESS患者, 发病年龄分别为28、39、42岁, 平均36.3岁。病例1:患者28岁, 5年前体检时B超偶然发现子宫肌瘤 (大小:3.8cm×3.0cm×2.5cm) , 肿瘤生长缓慢, 5年后患者妊娠时肿瘤生长加快, 足月妊娠剖宫产时将肿瘤核出 (大小6.0cm×5.0cm×4.0cm) , 病理诊断为LESS而于半个月内行扩大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附件;病例2:患者39岁, 因月经不规律伴下腹痛住院, 行B超检查发现“子宫后壁平滑肌瘤” (大小:8.0cm×7.2cm×5.0cm) 而行肌瘤剔除术, 术后病理确诊为LESS后于半个月内接受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病例3:患者43岁, 因月经过多、贫血、B超发现子宫肌瘤 (大小:8.1cm×7.5cm×6.0cm) 而住院手术, 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LESS后接受了全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3例患者除一例术后接受孕激素治疗外, 其它2例均未作任何辅助治疗。术后随访4~32个月, 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

1.2 方法与试剂

3例肿瘤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石腊切片、HE染色, 3例均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法) , 所用抗体CD10、Vimentin、Actin、ER、PR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 均设阳性对照。

1.3 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结果判断

CD10定位于胞浆/胞膜, Vimentin、Actin定位于胞浆, ER、PR定位于胞核, 棕黄色颗粒出现在瘤细胞的相应部位为阳性判断标准, 阳性细胞≥10%为 (+) , 无阳性细胞或阳性细胞<10%为 (-) 。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3例LESS肿瘤均局限于子宫, 肿瘤大者为:8.1cm×7.5cm×6.0cm, 小者为:6.0cm×5.0cm×4.0cm, 肿瘤均位于子宫肌壁内呈浸润性生长, 肿瘤切面大部分呈蠕虫样改变, 淡黄色、质地细软、鱼肉状, 1例剖面中央有蛋黄样粘稠液体流出, 1例可见灶性出血坏死并伴发子宫平滑肌瘤。

2.2 镜下观察

肿瘤组织呈巢团样浸润于子宫平滑肌束间, 未浸润子宫外组织, 2例可见肿瘤组织突入脉管腔内生长特征 (图1) , 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 细胞浆稀少, 核呈圆形或卵圆形, 核分裂象难找, 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 异型性小, 排列密集, 类似于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所有肿瘤组织中可见多数散在分布的螺旋小动脉样血管, 血管周围有瘤细胞围绕 (图2) , 肿瘤细胞间可见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

2.3 免疫表型

3 例肿瘤标本均进行CD10、Vimentin、Actin、ER、P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概况

最新版WHO肿瘤分类 (2003) 中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LESS) 和高度恶性的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USS) 。目前认为LESS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该肿瘤一般原发于子宫, 极少数可原发于盆腔、卵巢、输卵管、直肠、腹膜后等部位, 子宫外LESS非常罕见, 2005年王进等[2]报道1例原发于肠系膜, 2004年郑秀平等[3]报道1例原发于膀胱。LESS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平均发病年龄为42~58岁, 近年来报导此病有年轻化趋势,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仅36.3岁, 推测系本组收集病例数量有限, 故其发病年齡高峰可能与文献报导不一致, 而本组最年轻患者为28岁, 提示年轻患者有患本病可能。

3.2 病理诊断要点

本病的镜下特点有: (1) 肿瘤组织呈不规则形舌状或岛状浸润子宫肌层; (2) 肿瘤特征性生长方式是突入脉管腔内生长; (3) 肿瘤组织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相似, 细胞异型性小, 核分裂象一般<3个/10HPF; (4) 瘤细胞常伴有多成分分化, 平滑肌分化最常见, 少数有腺样及性索样分化。在术前诊断性刮宫标本中, 由于取材表浅, 确诊很困难。术中冰冻切片可帮助诊断, 但取材时一定要取肿瘤与肌层交界处组织, 以确定有无浸润性生长。

3.3 免疫表型分析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CD10是免疫组化诊断LESS较为特异的标记物, 瘤细胞还表达Vimentin、ER、PR, 具有平滑肌分化者局灶表达Actin。本组3例标本全部表达CD10 (图3) 、Vimentin (图4) 、PR2例表达ER, 1例局灶表达Actin, 与其它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3.4 鉴别诊断

LESS需与以下肿瘤鉴别: (1)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鉴别要点是有无肌层浸润或脉管侵犯, 但在诊刮标本中难以区分; (2) 高度恶性ESS:肿瘤细胞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无相似之处, 细胞异型性大, 核分裂象多见, 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3)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瘤细胞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 呈梭形, 免组化标记Actin (+) , SMA (+) , CD10 (-) ; (4) 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细胞呈束状排列, 可见厚壁的大血管, 与邻近子宫肌层间有不规则延伸, 但无浸润性生长, 免疫组化染色肌源性标记阳性, CD10 (-) 。

3.5 预后及治疗

总体来说, LESS病程进展缓慢, 复发率低, 预后较好, 然而有学者报道, 患者2~5年前在外院诊断为子宫肌瘤, 当时未进行手术治疗, 再次就诊时已有盆腔转移[4], 因此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 争取早期诊断, 防止误诊、漏诊。刮宫诊断及影像学检查包括MRI、CT和B超诊断LESS特异性较差,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率较高, 王建等[5]报道冻冰切片诊断率约62.5%, 因此重视手术中冻冰病理诊断, 特别是当术中发现肿瘤与子宫肌壁界线不清时及时申请冰冻病理检查, 可减少术前误诊而造成的二次手术机率。LESS治疗以手术为主, 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是治疗LESS的标准手术方式[6], 研究认为, ESS因其表达雌激素受体, 卵巢甾体类激素可以刺激肿瘤的生长, 故应常规切除卵巢, 而对于年轻患者, 如本组病例中最年轻者为28岁, 应结合病理指标、临床分期慎重选择是否保留一侧或双侧附件;由于文献报道的LESS病例数量有限, 对于术后LESS是否需要辅助治疗以及采用何种治疗尙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LESS) 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3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LESS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 HE染色见肿瘤细胞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螺旋小血管多见, 免疫组化染色3例肿瘤细胞CD10、Vimentin、PR均呈阳性, 肿瘤细胞对ER、Actin也有表达。结论LESS临床少见, 易误诊, 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本病预后较好。

关键词:低度恶性,肉瘤,子宫内膜间质,临床病理

参考文献

[1]程虹, 戴林, 沈丹华.乳腺及女性生殖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92~294.

[2]王进, 朱涛, 等.肠系膜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瘤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 34 (12) :824~825.

[3]郑秀平, 李亚里, 等.膀胱子宫内膜间质肉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 (6) :148~149.

[4]李静, 韦立新.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5, 21 (1) :58~61.

[5]王建六, 倪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0, 9 (3) :197~198.

子宫内膜/病理学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3个月~6.5年,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腹胀痛患者7例、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23例。术前检查为子宫肌瘤患者13例,子宫内膜癌3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患者16例、行全子宫及单附件切除患者12例,全子宫切除及双卵巢活检患者1例,次广泛子宫切除患者1例。术后随访0.5~2年,1.5年后复发1例,其余患者均无复发现象。

1.2检查方法:30例患者的肿瘤标本均经10%的福尔马林固定,进行脱水处理后,石蜡包埋并切片。HE染色,采用光镜观察,S-P免疫组化染色。本研究所用一抗及S-P试剂盒均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单克隆抗体有PR(1A6)、SMA、CD10(56C6)、M elan-A(HMB45)、actin(1 A 4)、CK、ER(1D5)、CD3 4(QBEnd/10)。阳性对照采用试剂公司所提供的阳性片,其阴性对照可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来进行对照。

1.3 判断标准:

阳性判断标准为瘤细胞的相应部位出现棕黄色颗粒,阳性细胞<10%或者无阳性细胞为(-),阳性细胞≥10%为(+)。其中PR、ER定位细胞核;Actin、Vimentin定位细胞质;CD10定位细胞膜、细胞质。

2 结果

2.1 镜检结果:

30例患者中,4例伴有平滑肌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细胞逐渐呈长梭形,过渡为平滑肌细胞;7例肿瘤组织表现出突向脉管内生长的特征;3例性索样分化,瘤细胞呈现巢状、腺管状以及索状结构。瘤细胞主要为短梭形、圆形以及卵圆形,围绕小血管均匀生长分布。有部分肿瘤血管呈现斑块状。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程度低、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片状弥漫分布、舌状浸润肌层。瘤细胞间可见灶状泡沫细胞与炎性细胞浸润。

2.2 大体观察结果:

肿瘤体直径大小为5 cm左右,大多呈椭圆形或圆形结节。质地较软,大体感觉类似鱼肉,无包膜,结界清晰,切面呈为灰白泛淡黄色。瘤体发现的部位主要为肌壁间、子宫内膜下,浸润性生长。本组30例患者中,发现有5例从肌壁间向宫腔生长肿瘤;7例位于子宫后壁的肿瘤;5例位于子宫前壁;11例位于肌壁间生长;2例扩散至子宫外卵巢大网膜。

2.3 免疫表型:

①染色结果:肿瘤细胞80.7%表达ER阳性,79.8%表达CD10阳性,82.3%表达PR阳性。平滑肌分化者actin以及SMA染色表现呈阳性的患者5例。Melan-A、CK、CD34均不表达。②阳性结果判定:定位于胞质的为actin(1A4)与Melan-A(HMB45);定位于胞膜的为CD34与CD10。瘤细胞的相应部位出现大小不匀的黄棕色颗粒判定为阳性。

3 讨论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属于较为少见的恶性间叶肿瘤,分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内膜间质结节、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三类。其中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最难以诊断,无特异性临床特征,形态表现多样化,常常被误诊判断为其他肿瘤[3,4,5]。所以我们需要提高对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学研究,对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多进行组织标本的取材研究,观察分析其细胞形态以及组织结构,仔细观察是否有浸润性病灶,查找内膜间质分化的特征,还需要结合免疫组化,认真鉴别其病理特征,进行综合性分析,提高确诊率。

摘要:目的 研究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选择30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与病理学形态。结果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表现为肌壁间与子宫黏膜下结节,浸润性生长,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性出血。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程度低、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片状弥漫分布、呈短梭形或卵圆形。少数病例可出现子宫内膜型腺体和性索样结构。结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化多样化,不易诊断,诊断时需要结合免疫组化与病理学特点,并注意与其他子宫肿瘤相鉴别。

关键词: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理学特征

参考文献

[1]蒋欣,俞双华.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理表现[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7(6):641-644.

[2]王刚平,苏兆花,任雅丽,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多成分分化与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3,2(7):47-48.

[3]汪娟,卞海燕,张汀荣.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7):2663-2664.

[4]李雪花,金正一.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5):3261-3261.

子宫内膜/病理学 第8篇

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3个阶段, 一般是指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1年内的时期, 历时10年甚至20年。子宫异常出血是围绝经期妇科最常见的症状, 原因比较复杂, 恶性肿瘤、良性病变等均可引起子宫出血, 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 规范化治疗非常重要。临床上往往行诊断性刮宫或者分段诊刮, 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本文对我院68例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内膜诊刮行病理分析, 并总结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特征,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门诊和病房收治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68例, 年龄44~56岁, 中位年龄46.2岁, 排除妊娠及其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出血。临床表现为:未绝经者月经紊乱、周期或经期经量改变, 绝经者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

1.2 方法

68例患者均进行盆腔B型超声检查, 在无菌操作下按常规步骤进行诊断性刮宫或分段诊刮, 然后将刮出物送病理科检验, 标本经95%乙醇固定, 石蜡包埋, 常规切片及苏木素—伊红染色, 光学显微镜检查, 以内膜病理切片结果作为病因诊断。

2 结 果

2.1 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结果

68例患者中, 良性病变40例 (58.82%) , 其中子宫肌瘤20例 (29.41%) , 宫颈炎、宫颈息肉6例 (8.82%) , 子宫腺肌病或腺肌瘤4例 (5.88%) , 子宫内膜息肉3例 (4.41%) , 子宫内膜炎3例 (4.41%) , 卵巢囊肿2例 (2.94%) , 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 (2.94%) ;恶性肿瘤4例 (5.88%) , 其中子宫内膜癌2例 (2.94%)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 (1.47%) , 卵巢癌1例 (1.47%)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存在子宫内膜变化24例 (35.29%) , 其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1例 (16.18%) , 单纯增生过长伴少许分泌期内膜6例 (8.82%) , 腺囊型增生过长5例 (7.35%) , 增殖期内膜1例 (1.47%) , 萎缩性子宫内膜1例 (1.47%) 。由此可见, 良性病变中子宫肌瘤最多见, 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腺癌, 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中以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最多见。

2.2 患者年龄与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关系

4例恶性肿瘤患者, 年龄43~55岁, 中位年龄52.4岁, 其中42~50岁恶性肿瘤1例, 50~55岁恶性肿瘤3例,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好发于50~55岁之间。

2.3 出血持续时间与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关系

9例患者子宫异常出血超过3个月, 其中宫内膜恶性肿瘤3例;59例患者出血时间少于3个月, 其中子宫内膜恶性肿瘤1例。由此可见, 出血时间超过3个月者发生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

3 讨 论

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围绝经期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变化较明显的时期, 该时期卵巢功能逐步衰退, 卵泡明显减少, 促性腺激素减少, 卵泡不能成熟, 排卵障碍;卵泡减少, 雌激素合成、分泌减少, 垂体卵泡雌激素 (FSH) 分泌增加, 加速残余卵泡发育、减少直至耗竭。在此过程中, 雌激素水平波动不稳定, 孕激素不足或缺乏, 正常月经被破坏, 出现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引起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很多, 病理类型复杂, 初期是由于孕激素不足或缺乏, 子宫内膜表现为增生或增生与分泌的混合型;晚期是由于单一雌激素刺激, 子宫内膜为各种增殖期的表现。

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高, 有资料显示, 绝经后阴道出血与老年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有关[1,2]。因此, 正确判断围绝经期阴道异常出血原因, 及时诊断, 积极治疗非常重要。围绝经期妇女, 尤其是绝经后妇女, 一旦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要高度重视, 尽早行诊刮术, 以排除子宫内膜癌及宫颈恶性肿瘤。诊刮是一种确诊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简便、经济、可靠的手段, 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至关重要。诊刮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可以明确病变类型, 对临床进一步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 诊刮也是阴道出血时最好、最快的止血措施。本组68例患者, 其中出血时间在1周以上65例, 诊刮后出血即停止61例。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 本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40例 (58.82%) , 恶性肿瘤4例 (5.88%)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存在子宫内膜变化24例 (35.29%) 。本文结果显示, 器质性病变中以子宫肌瘤患者最多见, 共20例, 占总例数的29.41%, 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降低, 机体免疫力下降, 内膜修复能力差, 已发生内膜充血, 血管弹性差, 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不稳定的内分泌因素或外源性雌激素替代治疗, 导致子宫内膜非器质性异常出血增多;绝经年龄后延的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好发于50~55岁之间, 随着出血时间的延长,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近年来,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渐上升, 本文68例患者中, 恶性肿瘤4例 (5.88%) 。因此, 对于50岁以上患者, 尤其是绝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者应给予特别重视, 建议这一年龄段的妇女尽早行诊刮术, 以排除子宫内膜癌及宫颈恶性肿瘤。

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症状, 子宫肌瘤、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内膜炎、宫颈炎、生殖器恶性肿瘤等都是异常出血的常见原因。对围绝经期的子宫异常出血, 要有正确的态度, 一旦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应及早诊断。病理学检查是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诊断重要而可靠的方法, 可以明确病变类型, 对临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边永娜, 李芬, 张欣文, 等.陕西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保健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 21 (2) :149.

子宫内膜/病理学 第9篇

关键词: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理分析,免疫组化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SS) 是目前医学界较为少见的子宫肿瘤之一, 在生殖道恶性肿瘤中约占0.2%[1,2]。临床上极易将发生部位局限于子宫上的间质肉瘤误诊为子宫肌瘤。从病理角度分析, 该病也很难与其他肿瘤相鉴别, 直接影响本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为了解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增加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现将我院2004年2月~2013年2月住院治疗的8例低级别E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探究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预后等问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4年2月~2013年2月诊断治疗的8例低级别ESS患者, 其发病年龄为36~48 (41±1.5) 岁。所有患者的月经史无异常。其中2例患者主诉经常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 1例患者偶见下腹部肿痛不适情况, 1例患者出现痛经, 1例患者因阴道出血行诊刮术, 3例患者无明显身体症状, 体检时显示子宫过度增大而就诊, 6例患者在术前诊断为肌腺病或子宫肌瘤。所有患者在查体时均提示为子宫异常增大, B超检查回报:子宫内部回声不均匀, 见低、中回声团块。

1.2 检测方法

所有临床标本均采用10%甲醛固定, 进行常规脱水, 石蜡包埋, 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测定, 用光镜观察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查所用的抗体包括:CK、PR、ER、vimentin、CD10、SMA、desmin及S ̄P试剂盒, 所有试剂均购自上海基因公司, 所有操作均按照说明书进行, 以DAB显色法显示结果。

1.3 鉴别诊断方法

(1) 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电镜下细胞性肿瘤细胞呈现长梭形、束状排列, 边境清楚, 能见到厚壁的大血管, 组织无浸润性生长。而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边缘呈舌状或鹿角状浸润, 当出现平滑肌分化样改变时, 只有局灶部位才出现长梭形的细胞改变, 但这些区域要少于肿瘤的30%, 当整个肿瘤的1/3被平滑肌占据时, 可将该型肿瘤命名为混合性子宫内膜间质和平滑肌肿瘤, 免疫组化CD10、SMA、desmin等有助于鉴别。 (2)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ESN) :ESN的边界较为清楚, 组织多呈膨胀性生长, 无肌层血管等浸润现象。通过诊刮标本进行活检的方法无法正确区分低ESN与ESS。由于二者的病灶体不同, 其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效果也不同, 临床上合理的进行分类尤为重要, 因此在行子宫内膜组织的诊刮标本检查时, 应首先考虑改型肿瘤为子宫内膜间质瘤, 再进行组织标本的检查, 以从中确诊其是否为ESS[4]。 (3)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常呈弥漫性生长, 侵及整个子宫内膜表面, 并可见出血坏死现象;细胞胞浆少而淡染, 境界不清, 核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 并可见大量的核分裂相 (≥10个/10HPF) ;缺乏丛状血管 (螺旋小动脉) 。肿瘤一般会因缺乏特异性的分化而不出现类似子宫内膜间质的组织细胞样改变,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该型肿瘤应以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命名更为合适, 因为病理学显示ER、PR为阴性, 而且其具有明显的非典型性细胞变化和丰富的核分裂现象。

2 结果

2.1 巨检提示

8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的病灶都局限于患者子宫体内, 肿瘤的直径在3~13 (5.6±2.1) cm, 结节状生长, 2例患者出现息肉突入宫腔内, 2例患者伴有子宫肌瘤。肿瘤切面灰白或灰黄色, 质软, 鱼肉样改变, 无包膜, 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其中1例局部出现黏液变性。

2.2 镜检提示

肿瘤细胞呈圆形、短梭形, 胞质少, 密集排列, 大小较一致, 轻度非典型性, 核分裂相1~2个/10HPF, 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图1) , 呈巢团状, 向周围肌层内呈舌状浸润, 或沿淋巴管生长, 并突入淋巴管内形成淋巴管内瘤栓 (图2) , 间质中可见泡沫状细胞。2例提示出现平滑肌样分化改变, 1例出现间质黏液样变。

2.3 免疫组化阳性结果测定提示

ER及PR的定位于胞核, CD10定位于胞膜, vimentin、SMA及desmin定位于胞质。以肿瘤细胞的特定部位染色显示为棕黄色显色即为阳性表达提示。其染色结果:8例患者CD10 (+) (图3) 、vimentin (+) 、CK ( ̄) , 6例患者ER (+) 、PR (+) , 伴有平滑肌分化者SMA (+) 、desmin (+) 。

3 讨论

目前医学上对低级别ESS的认识仍不够全面, 其命名方法存在多种分歧, 目前医学界多数认为该型肿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恶化[3]。世界卫生组织把ESS划分为两种类型, 即低级别ESS和高级别ESS。然而仅仅依靠核分裂像的数目来区别两者并没有说服力, 同时要根据细胞核变异的多形性, 其坏死和不同的浸润生长方式等多种特征来共同制定。从基因学角度讲, 本病最常见的临床改变是t (7;17) 转位合并JAZF1锌指基因及JJAZ1锌指基因的融合改变。其中低级别ESS是二倍体发生典型S期段改变。该病以绝经前后的妇女常见, 好发部位主要在子宫体, 但是少数患者也可在其他生殖器官出现发病如卵巢等, 而且该病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源。ESS的诊断要点包括: (1) 肌壁间、宫腔内结节性或弥漫性肿块, 切面显示灰白色、灰黄色或棕褐色样变, 目下示鱼肉状改变, 与平滑肌瘤质相比质地软, 少数出现变性出血; (2) 肿瘤组织多存在边界不清以及不规则的岛状浸润肌层; (3) 肿瘤组织常浸润脉管, 形成脉管内瘤栓; (4) 与常规组织相比, 肿瘤细胞的形态与子宫内膜增生期的细胞相似, 但肿瘤细胞核分裂现象较少, 异型性也小, 但少数情况可出现更多的10个/10HPF核分裂现象, 但高度的核分裂现象并不是临床上的诊断性标准。 (5) 肿瘤内见较多薄壁螺旋小血管; (6) 少数肿瘤细胞会出现不规则的分化样改变, 如平滑肌样、腺样和性索样分化。

低级别ESS治疗以手术为主, 辅以放化疗及激素治疗。生长缓慢及晚期复发是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主要特征, 目前临床认为, 临床分期是决定本病预后的主要原因, 而不是核分裂指数, 高分期的ESS患者疾病的预后要明显差于局限于子宫的肿瘤患者, 而且高分期ESS患者复发和转移型的病灶可能会位于局部长时间不变, 也就是其治疗方式仍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孕激素、放化疗或者采用联合方案来治疗疾病。低级别ESS虽然可以出现复发及转移, 但预后非常好, 目前临床统计[5],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5年生存率可达100%。本院8例患者, 5例行子宫全切术, 3例行子宫+双附件全切术, 2例患者术后辅以化疗, 目前所有患者的随访情况良好 (除2例失访外) , 无复发恶化等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郭双平 (译) Fattaneh A.Tavasssoli.女性生殖器官肿瘤[M].第3版.北京:诊断病理学杂志社, 2003.93-95.

[2]史景丽, 成宁海, 郭丽娜, 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55例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 40 (8) :517-522.

[3]李静, 韦立新.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5, 21 (1) :58-61.

[4]顾芸, 张新华, 石群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35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8, 24 (2) :166-169.

上一篇:机电工艺下一篇: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