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2024-05-18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精选8篇)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9例新确诊、初治SLE患者, 均为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 其中女27例, 男2例, 平均年龄 (28±19) 岁, 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 (ARA) 的SLE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的基础治疗为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强的松1 mg/ (kg·d) , 同时使用环磷酰胺 (CTX) 8~12 mg/ (kg·d) , 连用2 d, 每月1次, 累加总剂量150 mg/kg。重症患者予甲基强的松或 (及) 免疫球蛋白 (IVIG) 冲击治疗。并依不同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留血清标本, 低温冰箱保存备检测相关指标;评估SLEDAI, SLEDAI>9疾病活动, SLEDAI≤9疾病处于缓解期。

1.3 检测方法

血清Blys检测采用Bender公司试剂盒;血清抗双链DNA (ds-DNA) 抗体检测试剂系Euroi mmun公司产品;血清免疫球蛋白试剂使用Beckman-Coulter公司试剂盒。血清Blys浓度、抗ds-DNA抗体测定均采用ELISA法测定, 按试剂操作说明书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运用比浊法原理, 于Immage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Ig G、Ig A、Ig M的浓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变异系数 (CV) 、相关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血清Blys水平与疾病活动的关系

29例新确诊SLE患者未经免疫抑制治疗时血清Blys与患者SLEDAI显著正相关 (图1) , 提示初诊SLE患者血清Blys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相关分析还显示初诊SLE患者血清Blys与血Ig G (图2) 、抗ds-DNA抗体滴度 (图3) 显著正相关。

2.2 治疗后血清Blys水平与疾病活动的关系

治疗后患者血清Bly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12.95±6.26) ng/ml VS (7.02±4.85) ng/ml, P<0.05] (图4) 。且患者血清Blys下降程度与患者SLEADI缓解程度显著相关 (图5) , 说明治疗后血清Blys变化提示对治疗的敏感性。治疗1个月后活动期患者血清Blys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 (15.32±3.67]ng/ml VS (4.31±2.96) ng/ml, P<0.01) (图6) 。

3 讨论

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的新成员, 对B细胞具有很强的促增殖、分化和分泌抗体的作用[2,3]。SLE是一种以自身抗体产生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但导致B细胞耐受缺乏和启动自身抗体产生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近年研究显示, Blys过量表达可能与SLE B细胞功能亢进, 大量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和自身抗体产生有密切关系, 在SLE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4,5]。

不少临床观察显示,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表达异常增高;患者血清Blys显著升高, 且血清Blys与SLE患者血清总Ig G水平及抗ds-DNA自身抗体滴度呈正相关;与疾病活动性及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6]。然而, Zhang等[7]的资料显示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与患者抗ds-DNA自身抗体滴度相关, 但与患者疾病的活动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作者的结果显示未经治疗的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不仅与患者抗ds-DNA自身抗体滴度、血清Ig G显著相关, 也与患者疾病活动指数显著相关。免疫治疗、判断活动的标准不同及研究对象的种族差异可能是导致本次的结果与Zhang等的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SLE的治疗是否合理, 取决于临床医师对SLE活动程度的判断, 而仅仅依靠临床经验来评估病情是否活动并不可靠。判断疾病活动程度必须根据患者病情的量化。目前国外最常应用的评价SLE活动程度的方法是SLEDAI。但该评估系统涉及项目繁多, 且不少项目带有主观性, 临床操作不便。鉴于Blys在SLE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设想在SLE的治疗过程中, 血清Blys水平的变化可能作为评估疾病活动的指标。目前有关临床资料相当欠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 治疗后患者血清Blys水平显著下降, 且Blys水平下降的程度与患者SLEDAI的改善明显相关。免疫抑制治疗后缓解组患者与仍活动组患者血清Bly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活动组患者血清Blys明显高于缓解组患者。因此, 免疫抑制治疗后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 尤其结合其动态变化, 有望成为判断患者对治疗是否敏感以及评估患者病情活动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尹志华, 叶志中, 甘达强, 等.TNFR2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5 (10) :1490-1493.

[2]刘冠贤, 邓安国.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 32 (5) :215-217.

[3]Cheema GS, Roschke V, Hilbert D.et al.Elevated serum B lymphocyte stimulator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i mmunebased rheumatic disease.Arthritis Rheum, 2001 (44) :1313-1319.

[4]Collins CE, Gavin AL, Migone TS, et al.B lymphocyte stimulator (BLyS) isoform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disease activity correlates better with blood leukocyte BLyS mRNA levels than with plasma BLyS protein levels.Arthritis Res Ther, 2005, 8 (1) :6.

[5]Mackay F, Woodcock SA, Lawton P, et al.Mice transgenic for BAFF develop lymphocytic disorders along with autoi mmune manifestations.J Exp Med, 1999, 190 (1) :1697-1710.

[6]William S, Metyas S, Tan SM, et al.B lymphocyte stimulator over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longitudinal observations.Arthritis Rheum, 2003, 48 (12) :3475-3486.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第2篇

457000河南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摘 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观察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3天有效率为64%,7天有效率为32%,无效率为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3天有效率为4%,7天有效率为64%,无效率为3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01)。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迅速提高由抗痨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缩短抗痨药物停用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抗痨药物 白细胞减少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18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treating the leucopenia caus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Methods:Divide the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 observe the change in the amount of the leukocytes.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3 days is 64%and after 7 days is 32%,the ineffective rate is 4%,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s 96%;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3 days is 4% and after 7 days is 64%,the ineffective rate is 32%,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68%.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01).Conclusion:The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an improve the leucopenia caus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fast,shorten the discontinuation time of th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Key words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ntituberculosis drugs leucopenia

肺结核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用药量大、品种多、时间长,可以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血液系统异常、过敏,肝肾功能异常等,在血液系统异常中,白细胞减少最常见。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入选的1023例病人,服用抗痨药物过程中发现100例白细胞减少,50例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进行了治疗及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均系我院门诊初治肺结核。无严重心、肝、肾和关节疾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变态反应性疾病。

入选项日管理:痰菌阳性29例,痰菌阴性71例。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42.5岁。抗痨时间,25~96天,平均42天。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药物济量:H 0.6/3次/周,R 0.6/3次/周,Z 2.0/3次/周,E 1.5/3次/周(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治疗前血常规正常。治疗过程中每半月复查血常规1次。

诊断标准:患者化疗后定期复查白细胞,白细胞总数<4.0×109/L入选100例。其中白细胞计数<2.0×109/L27例,白细胞计数<3.1×109/L73例。随机配对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

治疗方法:100例患者均停用抗痨药物。治疗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75μg,每天1次,皮下注射,连用7天。观察组:利血生片20mg,每日3次口服;鲨肝醇100mg,每日3次口服;连用7天。

观察项目:治疗后3天、7天复查白细胞计数。

疗效判定标准:白细胞计数>4.0×109/L为有效,白细胞计数<4.0 ×109/L为无效。

结 果

治疗组与观察组的有效率,见表1。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经X2检验(P<0.01)。

不良反应:50例患者皮下肌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仅有1例出现局部红肿,对症处理后自愈。

讨 论

几乎所有抗痨药物可引起血液系统异常[1]。引起的原因为免疫损害所致:对骨髓造血系统的直接毒性抑制作用,影响造血物质的吸收和代谢[2]。而最常见的是白细胞减少,长期应用或过量使用抗结核药物,抑制DNA、RNA合成,造成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减少[3]。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动员骨髓中粒细胞释放入周围血,并可减轻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从而缩短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4]。本组结果显示,治疗组3天有效率为64%,7天有效率为32%,无效率为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3天有效率为4%,7天有效率为64%,无效率为3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01),表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抗痨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效,能缩短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防止感染发生,早日完成抗痨治疗。本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使用方便,是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敦容,主编.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604-607.

2 朱敏,刘亚东,赵茜,等.警惕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血液系统的异常.中国防痨杂志,2004,26(6):338-340.

3 马玙,朱莉贞,潘毓萱,主编.结核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7.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动物为江汉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Wistar雄性大鼠 (4个月龄200~250g)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商品名:瑞白) 为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产品;一抗购自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 (Santa Cruz, CA, USA) ;图象分析软件Motic Images Advanced 3.2 (Motic中国) 。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采用胶原酶Ⅶ定位注射诱发大鼠尾壳核脑出血模型。造模后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 分别为阴性对照组 (20只) 和G-CSF治疗组 (20只) 。造模24h后G-CSF治疗组开始腹腔注射G-CSF, 按15μg/kg给药, 每日1次连续给药5d, 阴性对照组同时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造模2周后处死取材。

1.3 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0.01M柠檬酸钠缓冲液微波修复10min;滴加一抗 (PBS作阴性对照) , 4°C过夜, PBS液漂洗2min×3;加二抗, 37°C孵育30min, PBS漂洗2min×3;DAB显色, 中性树胶封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性检测采用t检验。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G-CSF可促进脑出血大鼠的细胞增殖

我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造模2周后处死的2组大鼠出血灶周边细胞增殖的情况。我们检测的是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lear antigen, PCNA) , 结果显示, 2组大鼠出血灶周边均可见PCNA阳性细胞表达。采用图象分析软件Motic Images Advanced 3.2进行细胞计数定量, 我们发现给予了G-CSF的大鼠阳性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 (P<0.01, 见表1) 。结果提示, G-CSF可促进出血灶周边的细胞增殖。

2.2 G-CSF可促进出血灶周边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

我们进一步检测了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实验结果可见, 2组大鼠出血灶周围均可见大量GFAP阳性细胞, 提示脑出血可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增生。采用图象分析软件Motic Images Advanced 3.2进行GFAP阳性细胞计数定量, 结果提示, G-CSF治疗组大鼠出血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1。结果提示G-CSF可增强脑出血后出血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作用。

3 讨论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 G-CSF对局部脑缺血的大鼠模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临床上也逐渐有证据显示G-CSF对缺血性中风的患者 (如脑梗死) 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对于这种细胞因子的新功能的发现, 为中风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但G-CSF是否对脑出血也有治疗作用目前鲜见报道。

我们通过前期研究发现, G-CSF的确也可以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3]。本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促进细胞核中DNA链的合成与延伸, 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因而可作为细胞增殖的标志物。检测出血灶周围PCNA的表达情况, 可反映脑出血后细胞增殖的状态。我们的实验证实, G-CSF可明显促进细胞增殖, 这种作用可能参与了G-CSF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是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4]。神经受损时可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它们通过缓冲细胞外谷氨酸、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抗氧化的机制调节神经元的活性的[5]。我们的实验结果发现, 给予了G-CSF的大鼠病灶周围GFAP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证实了G-CSF具有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G-CSF可通过直接与星形胶质细胞表面的G-CSF受体结合后促进其增殖。这些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一些神经营养因子参与G-CSF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 我们证实:G-CSF对脑出血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细胞增殖, 尤其是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有关系, 但其具体机制仍需深入研究揭示。

摘要: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对脑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胶原酶定位注射构建脑出血大鼠模型, 然后给予G-CSF腹腔注射连续5天, 造模2周后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出血灶周边组织PCNA阳性细胞与GFAP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给予G-CSF的大鼠PCNA阳性细胞与GFAP阳性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未给药组。结论G-CSF能够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细胞 (尤其是星形胶质细胞) 的增殖, 该作用可能参与其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脑出血

参考文献

[1]Shyu WC, Lin SZ, Yang HI, et al.Functional recovery of stroke rats induced by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timulated stem cells[J].Circulation, 2004, 110:1847~1854.

[2]Rosenberg GA, Mun-Bryce S, Wesley M, et al.Collagenase-induc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J].Stroke, 1990, 21:801~807.

[3]Zhang L, Shu XJ, Zhou HY, 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J].Neurochem Res, 2009, 34:1317~1323.

[4]Virgin CE Jr, Ha TP, Packan DR, et al.Glucocorticoids inhibit glu-cose transport and glutamate uptake in hippocampal astrocytes:implications for glucocorticoid neurotoxicity[J].J Neurochem, 1991, 57:1422~1428.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雌性C57BL/6小鼠70只, 8~10周龄, 体质量19~22 g, 东南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提供。

1.2 模型制备

1.2.1 分组模型制作

70只小鼠分成糖尿病模型组 (DM组, n=35) 和野生小鼠组 (对照组, n=35) 。①DM组:小鼠腹腔内无菌注射无菌柠檬酸缓冲液配成0.55%链脲佐菌素 (STZ) 溶液 (美国Sigma公司) (0.01 ml/g, 每日1次, 连续6 d) 。注射前及注射停止后1周经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若诱导剂注射前基础血糖<8.9 mmol/L, 诱导后血糖≥11.2 mmol/L, 同时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 随机抽样的胰腺组织学观察证实胰岛细胞被破坏, 即可视为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②对照组:小鼠腹腔内给予与DM组同等量的PBS液体注射。

1.2.2 创面模型制作

糖尿病小鼠模型诱导建立后, 3%戊巴比妥钠 (50 mg/kg) 腹腔注射麻醉, 背部剃毛, 用碘叮消毒2遍, 在背部中线两侧 (间距1 cm以上) 各切除0.8 cm×0.8 cm全层皮肤, 创面不予缝合, 分笼饲养。

1.3 检测项目

1.3.1 标本采集于创面形成后第1、3、5、7、10、14天时, 2组随机各取动物5只, 创面用数码相机摄影, 然后处死动物, 取创面标本。

1.3.2 计算创面愈合率 计算机分析数码相机所拍摄图像, 并按以下公式计算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率= (创面初始面积-创面形成后第n天的面积) /创面初始面积×100%。

1.3.3 GM-CSF表达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法) 分别测定2组小鼠不同时间段创面组织中GM-CSF的表达。按试剂盒 (R&D) 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数据均以undefined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率 从创面形成后第3天, DM组和对照组动物创面愈合率即出现明显差异 (49. 88%vs72.01%, P<0.01) ;创面形成后第7天, 2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最为明显 (57.73% vs 96.01%, P<0.01) ;创面形成后第10天, 对照组小鼠创面已经基本愈合 (98.00%) , 而DM组仍未愈合 (78. 75%) ;创面形成后第14天, 创面愈合率对照组已达100%, 而DM组为92.75% (图1)

2.3 创面GM-CSF表达变化 2组动物创面GM-CSF表达均于创面形成后第1天即有明显增高。对照组第1天即达到峰值, 而DM组则在第3天达到峰值;第14天2组动物创面的GM-CSF表达仍维持较高水平。创面形成后第1天和第3天, 对照组的GM-CSF表达均明显高于DM组 (P<0.01) ;自第5天起, 2组动物的GM-CSF表达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图2) 。

3 讨论

3.1 研究目的 目前认为糖尿病创面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是血管、神经和血糖等多重因素导致细胞增殖受抑和胶原代谢障碍。糖尿病创面主要采用传统处理。新开发的一些生长因子类药物效果仍然值得商榷。由于创面生长是由多细胞参与完成, 单方向作用生长因子并不能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已逐渐成为共识。因此, 本实验将研究转向多方向作用的细胞因子, 希望从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多重方向探讨糖尿病愈合的规律。

3.2 有关GM-CSF GM-CSF属于糖蛋白因子家族, 其在特有的激活信号作用下, 被一系列细胞所合成分泌。T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软骨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都能够被诱导分泌GM-CSF蛋白。其中, T细胞和巨噬细胞可直接在免疫应答或炎症介质刺激过程中被激活分泌, 而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则需要经细胞因子如IL21和TNF的诱导才能分泌[3]。另外, 在正常状况下, 血循环中GM-CSF的浓度极低甚至难以检测到, 但在LPS等物质的刺激下, 其浓度可显著升高[4]。创面上的GM-CSF来源于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炎症细胞 (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 通过自分泌作用并作用于这些细胞。人和小鼠GM-CSF受体均由α、β两条链组成, 其中α链是连接亚单位, 负责和配体部分的结合, 而β链主要和信号转导有关。单独α链与配体的结合为低亲合力, β链单独不结合配体, 但与α链共同组成高亲和力受体, 在信号转导中起主要作用。在小鼠体内, 若使GM-CSF受体β链的编码基因失活, 则其表现型与GM-CSF2/2型的小鼠是极其相似的[3], 且在这种鼠的体内发现, 除了在树突状细胞的数量上有少量的降低外, 并没有明显的对骨髓细胞数量的影响, 由此推测GM-CSF在正常稳定的髓细胞生成状态下并不起主要作用[4]。 GM-CSF不仅能刺激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并从骨髓向外周转移, 而且在体外可以被用于刺激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集落形成, 促进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及其他单核细胞的生成和分化, 在细胞因子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证明, GM-CSF在免疫反应中可促进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建立, 因此, 人们开始考虑应用GM-CSF作为一种免疫佐剂以及将其作为免疫基因治疗途径的一部分来研究。近年来GM-CSF作为肿瘤疫苗和细胞疫苗的组成部分发挥抗肿瘤作用, 在临床肿瘤治疗上已有应用报道[5]。

3.3 GM-CSF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3.3.1 GM-CSF与创面愈合 GM-CSF可以被许多创面修复过程中的细胞成分 (角质化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等) 分泌, 所以推测其是创面愈合中一种极其重要的生长因子。动物实验证明, 外源性局部应用GM-CSF于动物的外科切口和类固醇激素处理致单核细胞缺乏的动物, 可以促进其创区的愈合[6]。Mann等分析认为机制如下:①GM-CSF可以刺激人角质化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这样便加速了创面的再上皮化进程。GM-CSF可以加速并诱导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从而加速新生血管化的进程。Dinc等[7]发现局部应用GM-CSF可以明显提高手术中因放射、局部缺血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的肠吻合不良的愈合, 同时对正常的肠吻合创面也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3.3.2 GM-CSF与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DaCosta等于1994年第1次报道了局部创面周围注射应用rHuGM-CSF来治疗3例慢性下肢难愈创面, 表明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而且除了局限性瘙痒症外没有其他不良反应的出现[8]。之后, DaCosta等[9]又对rHuGM-CSF的剂量范围进行了研究。除了这些实验研究之外, 大量的临床病例也报道GM-CSF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Raderer等于1997年对10例癌症患者术后不愈创面的局部应用rHuGM-CSF证明有明显促进愈合的作用[9,12]。对GM-CSF使用途径的研究表明, 创面周围皮下注射rGM-CSF比局部外敷更有效, 因为注射途径可以保证最大量的药物转运及渗透入创区发挥药效, 而且Groves等[9]认为创面周围注射途径不仅创面愈合速率要比局部外用药快, 而且用药剂量更加容易标准化。糖尿病患者 (无论是否伴发有感染的存在) 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受损导致了创面的延迟愈合, Canturk等[10]通过对实验糖尿病鼠的切口模型全身应用GM-CSF随机对照实验结果显示:①糖尿病鼠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 GM-CSF治疗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其吞噬功能明显增高;②糖尿病鼠创区羟脯氨酸的水平明显低于用药组, 表明GM-CSF对于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且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伴发的难愈创面有促进作用。Remes等[11]观察临床两位因糖尿病脂性渐进性坏死导致下肢慢性迁延不愈创面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在溃疡局部连续应用rHuGM-CSF后10周创面愈合, 从而推论局部应用GM-CSF可能是治疗糖尿病患者伴发慢性迁延不愈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本实验亦证明GM-CSF对创面恢复有利。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第5篇

1应用原则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主要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mm3 (白细胞计数2000/mm3) 以下者, 在化疗后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2~5μg/kg皮下注射, 每天1次。儿童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500/mm3 (白细胞计数1000/mm3) 以下者, 在化疗后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2~5μg/kg皮下注射, 每天1次。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mm3 (白细胞计数10000/mm3) 以上时, 停止给药。

2注意事项

(1) 本品应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48h开始使用; (2) 使用本品过程中应定期每周监测血常规2次, 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目变化的情况; (3) 对髓性细胞系统的恶性增殖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 本品应慎重使用; (4) 长期使用本品的安全有效性尚未建立, 曾有报道可见脾脏增大; (5) 本品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重组蛋白质药物, 易发生蛋白质氧化, 应冷藏在2~8℃的低温环境中; (7) 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者禁用; (8) 骨髓中幼稚粒细胞未显著减少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或外周血中检出幼稚粒细胞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禁用。

3不良反应

(1) 肌肉骨骼系统:偶尔出现肌肉酸痛、骨痛、腰痛、胸痛; (2) 消化系统:偶尔出现食欲不振, 或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3) 过敏反应 (发生率<1/4000) , 可表现为皮疹、荨麻疹、颜面水肿; (4) 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及低血压, 多在使用本品30min内发生; (5) 其他:少数患者出现发热、头疼、乏力及皮疹, 碱性磷酸酶 (ALP) 、乳酸脱氢酶 (LDH) 升高; (6) 极少数患者出现休克、间质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幼稚细胞增加。

4护理方面

4.1 注射部位的选择

打破以往上臂三角肌内注射部位[2], 而选用腹部皮下注射部位进行, 利于患者局部过敏后更换部位, 使患者穿脱衣服方便、护理人员操作节时省力。

4.2 方法

患者取平卧或坐位, 暴露腹部 (脐周围2cm以外范围) , 常规消毒皮肤, 用1ml注射器, 4.5号针头抽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150~300μg (1~2ml) , 对于较胖患者, 护士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压下局部皮肤1~2cm, 在皮肤下陷处和最高点中间部位以30°~45°角刺入;对于较瘦患者, 护士用左手食指拇指捏起局部皮肤, 在皮肤最高点垂直刺入[3], 抽无回血后匀速推入。绷紧皮肤的目的是相对阻断皮肤末梢神经传导, 患者疼痛明显减轻[4]。注射完毕用无菌棉签轻轻按压针眼, 上下左右移动1~2次, 松手操作完毕, 可减少出血。

4.3 应急措施

如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低血压时, 应立即停用, 经抗组织胺、支气管解痉剂和 (或) 肾上腺素等处理后症状能迅速消失, 这些患者不应再次使用致敏药物。

5讨论

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恶性肿瘤患者顺利接受放化疗起积极作用, 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此类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等, 熟练掌握药物的用药时机、应用及停药原则。在护理操作方面也应科学严谨, 如传统的皮下注射部位的选择, 一般首选上臂三角肌下缘, 其次为前臂外侧、后背、大腿外侧, 由于肿瘤患者长期反复化疗, 造成白细胞下降, 需反复注射生物制剂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其对局部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常引起过敏反应。通过试验观察, 腹部皮下注射面积大, 以脐周围3cm外均可注射, 且温度恒定, 药物吸收快, 即使局部过敏, 因注射范围大, 也易更换部位 (而且腹部毛细血管和神经分布较少) 。同时避免患者宽衣脱裤, 方便、动作小、易暴露注射部位。护士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也符合护士操作节力原则。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应用,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美玲, 秋晓青, 赵蓉蓉, 等.瑞白治疗后白细胞数在72小时内的变化[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09, 1 (11) :76.

[2]余春英.三角肌不同方法注射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1 (24) :221.

[3]王莹, 刘云霞, 郑玉凤.介绍一种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法[J].护理研究, 2007, 21 (11) :2983.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第6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2月7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5例, 观察组男21例, 女14例, 年龄39~70岁, 平均 (58.2±4.6) 岁;对照组男20例, 女15例, 年龄40~69岁, 平均 (58.9±5.1)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经病理确诊为NSCLC, 化疗后经血常规检查出现白细胞降低, 患者单次给药后15d内有血常规检查, 纳入观察病理, 15d内未进行血常规检查, 视为失访。排除化疗前给予rh G-CSF的病例;针对患者病情进行预防癌细胞转移的化疗方案。

1.3 方法

患者均采用正规的化疗方案, 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及全身情况制定, 化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正常。给予补充能量、白蛋白、电解质、维生素、脂肪乳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性应用止血药物。观察组患者给予rh G-CSF治疗, 观察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10例, rh G-CSF (上海合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批号:121123) 剂量分别为100μg、200μg、300μg, 皮下注射, 间隔12h。对照组患者口服地榆升白片 (成都地奥天府药业公司, 批号:20110504) 4片/次, 3次/d。比较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数目恢复情况及恢复时间, 同时观察不同rh G-CSF剂量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或中性粒细胞大于2.0×109/L时停药, 观察时间为10d。

1.4 骨髓抑制分级

以白细胞数量为评价标准, 0度:4.0×109/L以上;Ⅰ度: (3.0~3.9) ×109/L;Ⅱ度: (2.0~2.9) ×109/L;Ⅲ度: (1.0~1.9) ×109/L;Ⅳ度:<1.0×109/L。

1.5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以95%为可信区间, 计算结果显示, P<0.05时, 表示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诊断准确率为计数资料, 组间比较方法为χ²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骨髓抑制恢复时间对照见表1。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恢复时间短、有效率高,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不同rh G-CSF剂量治疗效果对照见表2。不同剂量rh G-CSF应用后白细胞数之间比较有差距,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因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缺少根本性代谢差异, 所有的抗癌药物不能完全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3], Ⅳ度骨髓抑制是化疗后常见的严重反应, 能导致严重的出血、感染, 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 大多数化疗药物不具备靶向性[4], 对增值活跃的人体细胞及组织有普遍的杀伤作用, 多年来尝试应用化疗拮抗剂或化疗保护剂减少化疗对患者的毒副作用,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但是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5]。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容易发生骨髓抑制现象, 属于剂量限制性毒性, 发生率高达50%~92.3%, 严重阻碍化疗进程, 白细胞减少可导致感染[6], 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祖国医学对化疗药物有独特诠释, 细胞毒药物为外邪寒毒, 应用后可引起肾脾功能下降[7], 骨髓造血能力降低, 国内学者证实地榆升白片能改善骨髓造血环境, 有利于造血祖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增殖成熟, 减少化疗药物对骨髓组织的抑制[8], 减少粒细胞缺乏的相关并发症出现, 在本组资料中, 对照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 骨髓抑制情况得到改善, 但不如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 且骨髓抑制复常时间较长。

观察组患者应用rh G-CSF, 骨髓抑制改善明显, 说明rh G-CSF对肿瘤化疗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可以增强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功能[9], 对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力有积极意义。rh G-CSF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生物制剂, 属于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复合糖, 主要作用是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10], 促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和成熟粒细胞, 刺激粒细胞前体细胞分化, 并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向外周血细胞分化。rh G-CSF在增加中性粒细胞的同时还可以刺激抗微生物的人嗜中性肽1~3的生物合成, 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 起到治疗的预防作用, 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rh G-CSF不能与抗肿瘤细胞同时应用, 需要在用药2~4d能观察到白细胞升高的最初效应, 关于rh G-CSF的用法和用量, 临床医生对此有不同意见, 在本组资料中, 观察组30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进行治疗, 效果差异明显, 骨髓抑制恢复时间与rh G-CSF用药剂量呈负相关, 说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对应用rh G-CSF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加大rh G-CSF应用剂量能缩短骨髓抑制患者复常时间, 缩短抗生素及预防出血药物的应用时间。这为临床应用rh G-CSF提供新的参考。有文献报道, 患者在应用rh G-CSF后出现消化道反应、皮疹、肌肉酸痛等药物毒副作用[11], 短时间内可恢复, 在本组资料中, 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消化道反应, 未临床干预, 症状消失。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效果好, 同时要根据患者骨髓抑制情况, 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参考文献

[1] 韩慧杰, 朱霞, 白佩霞.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 2006;27 (17) :86~87

[2] 李静, 陶维良, 魏世东, 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CSF) 的安全性与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8 (7) :484~486

[3] Adiga GU, Elkadi D, Malik SK, et a1.Abdominal aortitis after use of granuloe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J].Clin Drag Investig, 2009;29 (12) :821~825

[4] 郭发爽.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地塞米松对10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3;51 (2) :66~67

[5] 莫红楠, 石远凯, 孙燕.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疗中应用20年回顾[J].中国新药杂志, 2013;22 (17) :2027~2032

[6] 石远凯, 何小慧, 杨晟, 等.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6;86 (48) :3414~3419

[7] 施亚斌, 李香业, 陆岳林, 等.肿瘤化疗前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 2007;36 (10) :55~57

[8] 蔡凯, 高艳荣, 柯燕, 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治疗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2;25 (6) :616~621

[9] 李娜, 陈方, 欧伦, 等.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猕猴辐射致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2;26 (1) :78~82

[10] Guo Y, Liu S, Wang P, et al.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improves neuron survival in experimental spinal cord injury by regulating nucleophosmin-1 expression[J].J Neurosci Res, 2014;92 (6) :751~760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第7篇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实验动物为江汉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Wistar雄性大鼠 (4月龄, 200~250g) , 给予随机饮食及正常光照时间。材料包括:造模用胶原酶Ⅶ (购自Sigma公司) ;大鼠脑立体定位注射仪 (Narishige, 日本)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商品名:瑞白, 为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Hoechst33258荧光染料 (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图像分析软件Motic Images Advanced3.2 (Motic, 中国) 。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采用胶原酶Ⅶ定位注射诱发大鼠尾壳核脑出血模型[4]。造模后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阴性对照组 (20只) 和G-CSF治疗组 (20只) 。造模24h后G-CSF治疗组开始腹腔注射G-CSF, 按15μg/kg给药, 每日1次连续给药5d, 阴性对照组同时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

1.3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

造模1周后处死大鼠取材制片。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滴加Hoechst33258染色液, 室温15min, PBS液漂洗2min×3次, 抗淬灭封片液封片。在荧光显微镜激发波350nm、发射波460nm下观测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的判定以细胞核呈现致密的蓝染颗粒为标准。采用图像分析软件Motic Images Advanced 3.2计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性检测采用t检验。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 P<0.05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检测了脑出血大鼠出血侧大脑半球的细胞凋亡情况。取造模1周后的大鼠取材制片, 通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染色后可见, 造模1周后两组大鼠出血侧半球均可见散在细胞核呈致密蓝染的凋亡细胞, 提示脑出血时不仅存在神经细胞坏死, 也有神经细胞凋亡参与。采用图像分析软件Motic Images Advanced 3.2扫描整个出血侧大脑半球计数凋亡细胞以定量。定量结果显示, G-CSF治疗组大鼠出血大脑半球凋亡细胞密度 (45.7±3.6) /0.1mm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 (74.0±6.6) /0.1mm2 (P<0.05) , 提示G-CSF在脑出血大鼠脑内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3讨论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 G-CSF作为一种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大鼠的血脑屏障, 对局部脑缺血的大鼠模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5]。临床上也逐渐有证据显示G-CSF对缺血性中风的患者 (如脑梗死) 有一定的治疗效果[6]。对于这种细胞因子新功能的发现, 为中风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但G-CSF是否对脑出血也有治疗作用目前鲜见报道。

笔者前期研究发现, G-CSF的确也可以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其机制涉及G-CSF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的细胞增殖[7]。脑出血后的局部病理过程为出血坏死, 那么是否也存在神经细胞的凋亡呢?通过本实验证实, 脑出血过程中确实也存在细胞凋亡。由于神经细胞表面存在G-CSF受体[8], 那么G-CSF完全可能通过与受体结合而影响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发挥抗凋亡的功能。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证实了G-CSF在体外实验中对神经细胞有抗凋亡作用[9,10]。据报道, G-CSF在体外实验中可保护皮质神经元对抗喜树碱诱导的凋亡及NO诱导的凋亡, 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降低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的分裂实现;G-CSF还可引起神经元中的JAK2活化从而引起STAT3迅速磷酸化 (JAK2可被其特异性抑制剂AG490阻断) , 从而使有抗凋亡作用的STAT3的底物BCL-XL含量升高。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证明而且给予G-CSF治疗后, 脑出血大鼠出血灶的细胞凋亡有所减弱。至于在本实验中, G-CSF究竟通过哪条或者哪几条信号传导通路发挥抗凋亡效应, 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 本研究证实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脑出血大鼠中具有抗凋亡作用, 该作用可能参与其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Shyu WC, Lin SZ, Yang HI, et al.Functional recovery of strokerats induced by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timulatedstem cells (J) .Circulation, 2004, 110:1847-1854.

[2] Schneider A, et al.The hematopoietic factor G-CSF is a neuronalligand that counteracts programmed cell death and drives neuro-genesis (J) .J Clin Invest, 2005, 115:2083-2098.

[3] Kawada H, Takizawa S, et al.Administration of hematopoieticcytokines in the subacute phase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is effec-tive for functional recovery facilitating proliferation of intrinsic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 and transition of bone marrow-de-rived neuronal cells (J) .Circulation, 2006, 113:701-710.

[4] Rosenberg GA, Mun-Bryce S, Wesley M, et al.Collagenase-in-duc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 (J) .Stroke, 1990, 21:801.

[5] Konishi Y, Chui DH, Hirose H, et al.Trophic effect of erythro-poietin and other hematopoietic factors on central cholinergicneurons in vitro and in vivo (J) .Brain Res, 1993, 609:29-35.

[6] Sprigg N, Bath PM, Zhao L, et al.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 mobilizes bone marrow stem cells in patients with subacuteischemic stroke:the Stem cell Trial of recovery Enhancement af-ter Stroke (STEMS)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Stroke, 2006, 37:2979-2983.

[7]周丹, 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的细胞增殖 (J) .中外医疗, 2010, 29:30-31.

[8] Zhao LR, Singhal S, et al.Brain repair by hematopoietic growthfactors in a rat model of stroke (J) .Stroke, 2007, 38:2584.

[9] Peso L, et al.Interleukin-3-in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BADthrough the protein kinase Akt (J) .Science 278:687-689.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3年8月本院儿科住院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共86例 (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 其中男47例, 女39例, 年龄4个月~11岁, 中位年龄4岁, 以婴幼儿多见, 均以急性起病, 发热80例, 其中低热12例, 中度热29例, 高热39例。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55例, 幼儿急疹6例, 风疹3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 支气管炎12例, 肺炎8例。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 其中男25例, 女21例;对照组40例, 其中男22例, 女18例。两组患儿年龄及疾病过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 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3~5μg/ (kg·d) ,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中静脉滴注, 连用3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维生素B4片、鲨肝醇片口服治疗。

1.3 观察指标

均3 d后复查血常规, 并观察患儿临床表现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治疗组观察有无发热、骨痛、皮疹等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1]

显效:脱离接触致病因素及治疗后, 白细胞总数≥5×109/L或由<2.0×109/L上升>4×109/L, 中性粒细胞>2.0×109/L, 并多次连续检查持续2周以上。有效:脱离接触致病因素及治疗后, 白细胞总数较治疗前提高50%或上升>3.0×109/L, 且中性粒细胞绝对数>1.5×109/L, 并多次连续检查维持2周以上。无效:脱离接触致病因素及治疗后, 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为:治疗组46例, 显效45例 (97%) , 有效1例 (2%) , 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0例, 显效32例 (80%) , 有效5例 (13%) , 无效3例 (7%) , 总有效率93%。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治疗组 (4.2±1.2) d, 对照组 (7.4±1.0) d, 两组患儿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 (4.5±1.5) d, 对照组 (6.5±2.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治疗组未出现特殊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周围血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减少而出现的一组综合征。儿童的绝对值低于1.5×109/L, 生后2周~1岁婴儿的绝对值低于1.0×109/L时即可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合并症主要是感染, 尤其是细菌感染, 它的发生率与粒细胞减少的程度成正比, 同时与患儿的免疫状态有关系[2]。儿童常见的原因多为感染和药物所致, 多种病毒或立克次体的感染可发生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 其原因可能是病毒的直接作用或产生粒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粒细胞破坏, 也可能由于粒细胞在血管壁上附着增多。某些药物也可作为一种半抗原, 在敏感者体内与中性粒细胞结合成为全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即Ig G或Ig M中性粒细胞凝集素抗体, 在补体参与下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导致它的破坏或溶解, 因而发生粒细胞减少。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不少见, 对长期发热, 高热不退患儿应注意了解中性粒细胞数。如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应及时查支原体、衣原体、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抗体, 以达到早期诊断、治疗的目的[3]。随着病情好转, 中性粒细胞逐渐升高, 并恢复正常,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现普遍认为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4]。

集落刺激因子 (CSF) 是正常造血祖细胞在体外活跃、增殖和分化的必须物质。它是一种糖蛋白, 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T淋巴细胞, 作用于原始粒细胞, 使其分裂增殖[2]。在人体的免疫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CSF) , 与天然产品相比, 生物活性在体内外基本一致, rh G-CSF是调节骨髓中粒细胞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 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 促进其增殖、分化, 并可增加粒系终末分化细胞的功能。该药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肌肉酸痛、骨痛、腰痛、食欲不振、发热、乏力及皮疹、以及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本研究通过短期 (3 d) 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方面的比较, 可以证实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够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缩短住院天数, 提高治愈率, 且短期应用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短期 (3 d) 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8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 对照组40例,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3~5μg/ (kg·d)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中静脉滴注, 连用3 d,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维生素B4、鲨肝醇片等升中性粒细胞药物口服, 均3 d后复查血常规, 观察患儿临床表现缓解时间、住院天数, 治疗组并观察有无发热、骨痛、皮疹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表现缓解时间, 住院天数, 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 (P<0.05) , 且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短期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疗效明显, 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儿童,疗效

参考文献

[1]吴升华.儿科住院医师手册 (第2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765-766, 769.

[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738, 1740.

[3]吉征喜, 申广红.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25) :6236.

上一篇:推动举措下一篇:采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