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镇研究范文

2024-06-10

生态城镇研究范文(精选11篇)

生态城镇研究 第1篇

生态城镇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及城市环境问题的加剧而兴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在城镇生态系统中, 人是系统的核心, 起着支配作用, 这一点与自然生态系统明显不同。城镇生态系统所需求的大部分能量和物质, 都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 (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人为地输入。同时, 城镇中人类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大量废物, 由于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和再利用, 必须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由此可见, 城镇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而也是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由于城镇生态系统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 同时又将大量废物排放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 它就必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造成强大的冲击和干扰。如果人们在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不能按照生态学规律办事, 就很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并且最终会影响到城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生态化城镇建设,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总结传统城镇建设模式造成的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的负面效应后, 已纷纷谋求城镇向绿色化、生态化协调发展转型, 如广东、浙江、上海等。建设良性的生态城镇系统是现代城市建设所必然遵循的规律, 正确处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中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 (分解者) 的关系。实现城镇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建设天人合一的生态城镇。只有这样, 我们的城镇建设才能是可持续发展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才能实现。

2 生态城镇的概念。

生态城市 (镇) 这一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提出的。简单地说, 生态城镇是根据生态学原理, 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其中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互惠共生,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 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 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3 生态城镇的内涵。

生态城镇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生态城镇应满足以下标准: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镇, 城镇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与能源, 产业结构合理, 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 物质、能源循环利用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 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续文化遗产, 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 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治理与决策系统。生态城镇要求挖掘城镇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使城镇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生态卫生建设———广泛回收处理工业生活废物、污水和垃圾, 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 以便为居民提供一个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如在垃圾处理上实施分类处理, 建立有机垃圾发电、沼气池等, 即可用电照明, 又可把池渣送入农田作为有机肥料, 使其多级利用, 变废为宝。生态安全建设——主要包括水安全 (饮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服务用水的质量和数量) ;食物安全 (动植物食品、蔬菜、水果的充足性、易获取性及其污染程度) ;居住安全 (空气、水、土壤、光的面源、点源和内源污染) ;减灾 (地质、水文、流行病及人为灾难) ;生命安全 (生理、心理健康保健, 社会治安和交通事故) 的建设。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技术创造安全的生活条件。生态产业建设——利用城镇生态系统原理和现代生物技术、工业技术使各产业在生产、消费、运输、还原各环节通过调控形成系统耦合;工业生产与周边农业生产及社会系统和谐统一。生态资源合理分配流动形成种养加多级利用的生物链, 并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从而建立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工业产业。生态园林建设——生态园林建设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 化学互感作用等) 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 种群间相互协调, 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 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 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 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 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 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景观建设——利用系统的生态工程方法和现代建筑技术工艺, 遵循整合性、和谐性、流通性、自净性、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科学原理, 搞好城镇的生态规划, 建设生态建筑, 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资源恶化、温室效应等环境影响, 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 实现物理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和谐统一。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就是利用城市的人文景观、历史源渊、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去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 启迪人性希望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境界, 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成生态人、智能人, 引导人积极向上,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通过以上六项建设, 促进城乡区域环境向绿化、美化、净化、活化的可持续生态化演进;促进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

4 生态城镇的特点。

生态城镇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地域范围来看, 生态城镇是城乡复合体, 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 与传统城镇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二是从涉及领域来看, 生态城镇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 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体;三是从城镇生态环境方面来看, 生态城镇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 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足的环境容量, 空间结构布局合理, 基础设施完善, 生态建筑广泛应用,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四是从城镇经济方面来看, 生态城镇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更要保证增长的质量, 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五是从社会方面来看, 人们的价值取向已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 而是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为目的。

5 生态城镇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生态城镇研究 第2篇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成为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另外一些城镇盲目追求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基于以往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实际现状,以及今后阶段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需要,结合我省“五水共治”重大举措,如何采取措施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新型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城镇化取得快速发展,是浙江省中等城市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金华城区、义乌、东阳、永康、兰溪等城市工业比较发达,浙中城市群建设已经列入浙江省区域规划重点,将建设成为浙江省的第四极,全市形成了汽摩配、医药化工、五金工具、电子材料、轻工纺织、建材、食品、影视文化等较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

为了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2014年本市提出了“以打造全省第四大都市区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具有鲜明金华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通过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来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实现浙中崛起、赶超发展。

二、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特征及产生原因

(一)城镇化的推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1)城镇绿地严重不足。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也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绿地不仅是美化城市景观和市容的需要,更是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所必需的。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可利用绿地越来越少,导致城镇绿地严重不足。(2)城镇空气污染严重。城镇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过程中,排放了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空气中充斥着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雾霾天数不断增加,PM2.5数值经常超标,空气污染成为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3)城镇水污染严重。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在有监测的河流中,近占2/3的河流受到污染,90%以上的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4)噪声污染增加。城镇道路拥堵、繁忙,产生交通噪声;高速运转的机器设备产生工业噪声;来自建筑施工现场各种建筑机械工作时产生建筑噪声;人口高度聚集,在各种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中产生生活噪声。(5)固体废弃物污染。近年来城镇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有增无减,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落后于城镇的发展和功能需要,废弃物的细粒,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加重了大气的尘污染;无序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由于挥发及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导致大气污染。

(二)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1)城镇用地规划不尽合理。整个地区土地总体规划对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扩张预见性不够,与城镇规划、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的衔接也不够理想,经常出现用地不符合规划现象。土地开发与环境保护目标未能够很好协调,环境污染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现象。(2)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污染加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忽视资源的产出率和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造成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环境公害。(3)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欠缺。随着工业、建筑业、人民生活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产生的大量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污水,而城镇环境处理设施未能及时跟上,导致各类垃圾、污水等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也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缺乏。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路径选择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集聚,促进城镇集约发展;加强内部存量土地的再利用,盘活存量,结合我省“三改一拆”活动,加大旧城改造步伐,完善配套设施,改善旧城居住环境;在综合评价本地区特色、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建立“一心、两带、三片、多廊道”的金华市生态环境空间格局,确定需重点保护的生态环境保护区。(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绿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建设要执行更高的环保标准,重点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给企业设置较高的环保门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行绿色施工,在城镇建筑上强制使用环保材料,并注重建筑物周边的绿化建设等。(3)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五水共治”活动为契机,加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确保污水与固废的无害化处理。力争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面消除垃圾河,基本完成黑、臭河治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9%以上;城市环境噪声符合功能区划要求。(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构建。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例如:实施新型环境准入制度,实行环评的属地审批、备案和豁免管理;推进环评服务体系和环境监测市场化改革;研究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体现生态文明的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减量化处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四边三化”体制机制等。(5)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引导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宣传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环保的自觉性。要加强社会监督,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企业生产环境,加大对“三高”企业的环评力度,要充分发挥公众团体、民间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拉动、公众参与”的态势,使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程治理的良好局面。

结束语:面对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构建,是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优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佐军 盛三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

生态城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3篇

但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 给居住环境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现象不断地恶化,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一、建设生态城镇的必要性分析

(一) 生态城镇建设是解决生态恶化问题的必要选择

在过去几十年的建设当中, 中国的目标集中在经济的增长方面, 没有考虑到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尽管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吸引了大批西方企业的进入, 也因此带动了中国的制造业产品的出口, 但中国却因此背上了“世界工厂”的名声。在进入新世纪之后, 制造业出口对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一直居高不下,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 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一直偏重于出口导向。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家, 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低端产品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据调查, 我国有249个城市被检测到了酸雨现象, 而且酸雨程度严重的城市就达到了107个。根据2013年环境公报上的数字, 我国的水系污染非常严重, 尤其是地表水的污染几乎贯穿全国所有地区。全国七大水系中, 黄河、长江、淮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呈现出了轻度污染, 在全国的204条河流中, 劣质水 (第五类水质) 占到了总体水量的16.4%, 其中污染最重的河流是海河。在对全国湖泊水质的调查中, 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42.3%以上的湖泊水质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

近几年来, 我国的空气污染持续恶化, 雾霾现象日益严重, 这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导致了疾病频发的状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向前推进, 大气污染的现象预期会更加严重。在未来的十年将是中国城镇化调整发展的时期, 而环境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态, 也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如何处理环境污染是城镇化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急迫的议题。

(二) 生态城镇建设有利于解决城市难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在城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中心, 但也是各种矛盾的聚集点。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矛盾, 比如说生态遭到破坏, 交通经常堵塞, 人口拥挤不堪, 环境污染严重, 住房紧张等, 这些问题都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的不调和以及与大自然关系的矛盾造成的, 只有以人为本地进行城市建设, 处理好城市与生态的关系, 这些问题才会得到真正解决。

(三) 生态城镇建设是提高从们生活水平的需要

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目前主要是在于物质层次的丰富, 主要体现在数量方面的提高, 这是随着经济增长而自然发生的。但是, 在物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 人们的生活需求就会向质量需求方面转化, 比如说不再满足于对于物质的消耗来提高自己的幸福程度, 而是追求精神的修养, 追求健康的生态环境等方面。从发达国家的建设路径来看, 当前人们追求的是生态休闲式的生活方式, 因此生态城镇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 提倡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建设, 最终使人的生活与大自然体系融为一体。理想的目标是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人类自己的需要, 还能促进人类自己休养的变化, 即精神上也是“生态”化的。

(四) 生态城镇建设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

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要经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最终走上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做为下一步的发展战略, 提倡科技兴国, 重视对生态的保护。因此, 生态型的城镇就会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在竞争中就占了上风。因此很多城镇都把“绿色城市”等 (比如山东聊城就以“江北水城”作为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目标) 作为发展的目标, 强调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建设, 科学地推动城市的发展。

二、生态城镇建设的对策

(一) 科学的生态规划

进行生态城镇的建设必须进行总体的规划, 这是国外建设得比较好的生态城镇发展的重要经验。在进行科学规划时, 必须要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为指导, 对城市的布局及结构进行设计, 使城市的不同部分的功能相互协调。此外, 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仔细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突出地方特色, 实行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资源。在进行生态城镇建设之初, 必须对总体规划进行论证, 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对于绿地的规划都要请专家分析, 同时征求各方意见, 对城市的产业分区、新区设立都要做到彼此协调, 不能随意修改或者调整已经通过论证的规划。对地方的分区功能进行优化, 综合考虑城市的资源储藏情况, 对市场空间和环境容量做到精准定位, 使城乡建设结合起来。在进行总体设计时不要忽略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整合, 不能走极端, 那种只一味追求生态环境而抛弃经济建设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生态城镇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城乡的结合、工农的结合, 生态和经济发展的结合。

(二) 进行生态城镇建设要以集约用地为前提

中国在前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 走的是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时候完全忽略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对土地等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土地是人类最宝贵贩资源之一, 因此进行生态城镇建设必须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严格控制工业生产侵占农业用地, 对任何盈利性的土地开发都严格控制项目的用地规模, 使土地资源的结构合理化。坚决消灭土地闲置浪费的现象, 对房地产开发设立各种政策鼓励对地上和地下的深度开发。每年都要严格审核用地计划, 对土地用途进行严格监管, 加强土地责任考核, 最终做到土地的节约使用和集约使用。

(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生态城镇建设, 必须要摒弃工业化时期大量使用非可再生能源的理念, 而是要秉承“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全面推广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 使高新技术尽早转化为社会的生产力。建设生态跌城镇必须要贯彻“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迟早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全面覆盖城镇建设的各个领域。生态城镇建设的发展还要加强产业集聚, 做好各个产业之间对能源的衔接利用, 做好废水处理、废物的交换利用, 构建循环型的工业体系。此外还要完善资源回收体系, 设立网络式的回收站点和分拣中心, 推进再生能资源的集约化使用。

(四) 发展生态建筑产业

建筑业一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中国的建筑是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同时也应看到, 建筑业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因此, 建设生态城镇, 必须对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 要把传统建筑转到生态建筑的方向上来。生态建筑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 但其理念都是相似的, 即提倡节约能源, 甚至提倡“零消耗”。生态建筑的发展仍然要依靠高新技术, 否则, 难以打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在使用高新技术方面, 比如用屋项和墙面增加绿色植被的种植面积, 用地暖取代墙暖, 增加门窗的密封性, 使用没有污染的建筑材料, 增加城市氧气的产生量等。除了建筑本身的生态设计, 在施工时也要生态化, 即推广绿色施工, 在施工期间不要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

参考文献

[1]崔木花.我国生态城镇化的考量及构建路径[J].经济论坛, 2014 (2)

生态城镇研究 第4篇

伴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快速城镇化带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进行综述:国外学者Berry首次应用生态因子法来分析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影响作用及机制,Grossman揭示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呈倒”U”字型内在规律。 Rork构建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双对数模型。 Shen, Kwon等对国家、区域等不同尺度地域进行了实证研究;目前国外对城市与生态环境关系探讨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而国内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提出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开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关系初步探讨。目前主要运用数理定量统计的因子分析法、模糊物元模型、物理耦合模型及3S空间分析技术等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规律、演变机制及模式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研究尺度上主要有省域、流域等宏观尺度,并逐渐向中微观尺度(市域、县域)深化。探讨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揭示系统间相互作用及影响,总结二者耦合演化规律及机制,成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重要范式,可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基于此,从耦合分析视角,以31个省域单元为研究区,首先构建城镇化、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模型测度 ~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值;其次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省际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展开探讨,基于GIS平台对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分别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得分排序,划分4种基本类型,提出未来我国省际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优化对策,为推进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规划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1材料与研究方法

1.1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都是较复杂概念,科学地构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其耦合协调关系基本前提。参考前人关于耦合协调研究文献,基于数据的真实性、可获得性、可比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将城镇化系统分解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的4大子系统,在4大子系统上共选择16项指标来说明省际城镇化综合得分值;另外,城镇化不可避免地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人类也具备一定主观能动性,会积极地对破坏的城市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因此文中将生态环境系统划分为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治理两大子系统,在两大子系统上选取10项指标来说明我国省际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值。

文中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空间尺度为中国31个省域单元,省域边界图主要在《中国地图册》的基础上进行高精度配准并跟踪矢量化获取(未涉港、澳、台地区)。

2结果与分析

2. 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测度及评价

根据2000~2031个省域单元的样本数据,分别对城镇化、生态环境系统的各项分析指标标准化处理,基于SPSS17. 0软件平台,采用主轴分解法计算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及因子碎石图,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初步地判断出所选年份各系统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基本接近85 %,因此提取前3个主成分基本能反映各系统的原始数据大部分信息,最后通过测度公式测算出2000~年省域单元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值。从城镇化系统看,沪的城镇化程度最高,数值达到0. 488,其次分别京、苏、浙、津,到2012年城镇化系统发展得分排名前5位省份为沪、京、苏、浙、粤;2000~2012年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最高,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而中原、西北、西南等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2)从生态环境系统看,20的.生态环境得分排名靠前省份有:苏、沪、京、藏、川等,而晋、徽、豫、陕排名靠后;而到2012年晋、陕、豫等生态环境综合得分仍位于低水平状态,这些省份主要以粗放型工业为主,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破坏,因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

2. 2耦合协调总体格局特征

基于耦合协调计算公式,测算31个省域耦合度C和协调度D。2000~2012年省际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C E[0.50.8],说明我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整体上处于磨合阶段水平;而2000 ~ 2012年中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DE[0.3 0.5],总体上低于耦合度C且协调度D整体上以中度耦合协调为主要趋势;综合来看,2000~2012年我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C及D均值呈现出上升态势,也说明了研究期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提高。

绘制出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雷达图,着重分析2000 ~ 2012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总体空间格局。1)耦合度上,2000年沪的耦合度C最大,数值为0.823,说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处在高度耦合阶段,而青的耦合度C最小,仅为0. 202,表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处于低度耦合水平;2012年沪的耦合度C仍得分第一(0. 696),且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以高度系统耦合为主,而系统耦合度C最小的是藏,数值仅为0.126,说明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仍以低度耦合为主;2)协调度上,2000年系统协调度D最大为沪(0.863),说明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位于极度耦合协调水平,而2012年系统协调度D最大值仍为沪( 0. 745 ),不同的是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演化为高度系统耦合协调状态;另外,20002012年我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D值最小的都为藏(0.203,0.154),表明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一直位于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2. 3耦合协调空间格局演化

基于GIS分析平台,根据协调度D值区间划分标准,进行空间化显示处理,从而揭示2000~ 2012年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空间分异演化特征。:1)低度耦合协调区:2000年该类型区单元包括:宁、晋、甘、青、藏、疆、蒙,到2012年该区单元主要有:甘、青、藏、疆、蒙,期间宁、晋演变为中度耦合协调。2000~2012年该区主要集聚在藏疆蒙甘青地区,这些地区以粗放型的城镇发展为主要模式,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2)中度耦合协调区:2000年该类型区单元主要有:川、云、贵、渝、陕、豫、琼,到2012年该区单元包括:川、云、贵、渝、晋、陕、徽、豫、黑、吉,其中琼等演化成高度耦合协调。2000 } 2012年该区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原及东北地区;3)高度耦合协调区:2000年该类型区单元主要有:辽、冀、鲁、苏、浙、鄂、湘、闽、桂、粤;而到2012年该区单元主要为辽、冀、鲁、苏、浙、鄂、湘、闽、桂、粤。2000~2012年该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己形成了良性循环格局;4)极度耦合协调区:2000年该类型区单元主要有:沪、京;到2012年该区单元包括:沪、京、津。研究期间总体上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整体

3讨论

(1)以31个省域单元作为研究区,构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模型测算出2000 } 2012年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系统得分值;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及空间分异探讨。研究发现:2000~ 2012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C及D均值呈现出上升态势,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提高,但是东中西耦合协调的空间差异显著。从耦合协调视角出发,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关系及空间分异演化特征,总结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既可以丰富城市地理学研究视角,也可为区域协调优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划分成多个子系统,通过PCA定量模型客观赋权重,避免人为的主观性,并运用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揭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和谐程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可借鉴性,下一步还需细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指标选取;与此同时,短时间尺度的探讨能否揭示系统耦合协调规律?哪些因素影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格局演化?它们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如何?面临这样的问题,下一步深化长时间尺度系统耦合协调格局演化、机制及模式探讨将是文中重点研究领域,这将为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目标的实现提供更科学依据。

(3)基于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得分排名,以城镇化得分排名为横坐标,生态环境得分排名为纵坐标,将其划分4种基本类型,并提出协调优化建议:1)区域I城镇化高生态环境高,未来在良好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技术人才投入,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也需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及改善;2)区域II城镇化高生态环境低,未来应重点关注生态环境改善,突出区域资源优势,转变城市增长方式,走高效生态城镇化道路;3)区域IQ城镇化低生态环境低,未来应通过合理规划及项目引进,改善区域基础设施,修复区域生态质量;不断改变区域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调整区域产业结构;4)区域IV城镇化低生态环境高,未来应努力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变化为区域发展优势,围绕生态环境优势吸引项目,发展区域循环型经济,走高效益低污染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4结论

生态城镇研究 第5篇

关键词:城镇化国土资源生态文明战略战略框架

国土资源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土生态文明建设指的是通过科学的战略规划,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对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能够为城镇建设与工业化建设所利用的国土资源数量很少,而且还要考虑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因此而形成了较大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通过国土生态文明战略的计划与实施促进国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国土生态文明战略背景

1.1 自然背景

我国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的分布十分广泛,能够适宜耕作的土地资源很少。这种地貌形式对我国土资源利用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土地资源的多样性特征也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创造了丰富的条件。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是生产力水平却不高,如果土地资源不能获得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很容易造成水土资源的流失。

1.2 社会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巨大的人口数量也是制约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国土资源的开发承受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了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小,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也为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1.3 经济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特殊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工业产值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这对于国土资源的数量和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需要以国土资源的科学规划为基础,同时也随着土地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时,土地资源的结构变化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4 国际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土地资源少的国家,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我国通过对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来缓解国内的土地资源压力,并且为我国土资源的修复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在我国不断参与国际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促进国内企业和产品的优化,通过对国际土地资源产品的充分利用,促进国内市场和土地资源的优化。

2 国土生态文明战略原则

2.1 节约原则

国土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方式与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会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耗费,而集约型的生产方式则会降低土资源的耗费;相反,国土资源的利用方式对于经济发展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国土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本着节约的原则,坚持集约型发展方式,保证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

2.2 供需平衡原则

国土资源的生态文明战略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原则。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通过对人口数量的控制来实现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供需平衡。

2.3 合理化布局原则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十分广泛,而且空间差异较为明显,这也是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土地资源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地资源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设置,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合理化,确保土地资源获得充分利用。

2.4 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但是却不能以国土资源的牺牲换取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进行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必须要进行适当的保护,在保证其数量和质量不受影响的同时,对资源实施有效的保护,才能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国土生态文明战略目标

3.1 保护耕地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保护耕地和粮食的安全,是我国国土生态文明战略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有耕地受到充足的保护,才能获得持久的粮食供应,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2 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乡结构的日趋合理,也促进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在这种背景下,必须要依靠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提供高效、科学的资源利用体系,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3.3 推进蓝色国土的建设

海洋空间是独特的蓝色国土,通过加强对蓝色国土的开发和利用,能够促进海洋产业的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同时也需要增强沿海地区的城镇建设发展,促进海洋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从而实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是影响国土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环境保障,因此在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和改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4 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措施

4.1 控制人口数量,缓解土地压力

巨大的人口基数对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果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过多,就会导致人类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因此必须要对人口数量进行控制。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人口素质的提升,使国民心中树立其正确的国土观念,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对国土资源产生的破坏,促进国土生态文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4.2 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科学规划

国土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是保证国土资源获得充分利用的基本保证。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只有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科学规划,才能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同时,通过国土资源的科学规划与管理,能够促进国土开发利用方式的不断转变与优化,通过更少的资源代价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3 加大国土立法和执法力度

法律手段是国土资源保护的最强有力的手段。通过法治手段来管控国土资源利用与开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土地资源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加强国土立法,加大执法力度,以法律手段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规范和约束土地利用行为,是推进国土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国土资源优化利用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杨,严金明,石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框架设计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11)

[2]严金明,张杨,江平,陈奕云.论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框架设计[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

[3]董战峰,杨春玉,吴琼,高玲,葛察忠.中国新型绿色城镇化战略框架研究[J].生态经济,2014(02)

[4]王金南,蒋洪强,张惠远,葛察忠.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J].环境保护,2012(12)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第6篇

1.1 生态环境保护概念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建设至今没有做出一个准确的概念界定, 木文主要引用王礼先的观点界定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 (即生态系统) , 一般指水资源 (水环境) 、土地资源 (土地环境) 、生物资源 (生物环境) 以及气候资源 (气候环境) 。

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是生态环境的保育。保育一词在国内外的百科全书与词典中, 是指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因此, 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 (或再生自然资源) 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

1.2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概念研究

小城镇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多层级的复合生态系统, 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内部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区域的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为一个整体, 经济社会的再生产必须与自然生物环境循环过程相协调, 才能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结合小城镇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 笔者认为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与小城镇经济发展观念和方针密切相关, 其内容包括对小城镇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人工化的小城镇综合体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尤其是针对当前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缺陷和已经遭受到的种种破坏,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手段进行积极的整合、治理与建设, 弥补环境建设的不足与缺陷, 防止生态发展的畸形与偏差, 恢复、重建和创新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系统平衡。

2 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

就我国小城镇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来讲, 大多数小城镇的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条件可以支撑现阶段小城镇的经济增长和保障人民的生活健康。但是支撑小城镇一个阶段甚至于几个阶段的经济增长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我们所希望的是小城镇经济和社会文明的持续增长和人类世世代代的安康。我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总体来讲发展十分迅速, 累计的潜在危害也就很大。潜在危害的爆发将会停止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以致小城镇的生态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 甚至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但如果我们能通过人类的先进技术及时弥补暴露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害的话, 那么减少和根除生态环境潜在的危害就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2.1 土地资源浪费,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城市建设无序扩大和污染加重对小城镇的辐射和影响使得小城镇极易成为大城市污染的第二承受者, 另外大城市的蓬勃发展使得小城镇又倾向于效仿大城市开发区的模式, 形成开发区、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固定模块。然而资金不到位往往使得规划区域的大片土地闲置不用, 过度开发使土地植被破坏, 绿地系统失衡。

2.2 污染物累计严重, 治理措施不到位

小城镇的污染问题大多数是结构性污染。小城镇的生态系统本身虽然具备维持平衡的机制和能力, 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生态灾难也就随之而来了。就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来说, 小城镇的环境治理和维护措施还不能完全有效地减少和制止污染物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2.3 绿地覆盖率不足, 分布不均, 结构单一

绿化是小城镇形成优美环境的主要因素, 小城镇的绿化主要是指公共绿地和四旁绿化 (村旁、路旁、水旁、宅旁) 。我国小城镇的建设主要是集中于沿过境路和交通要道两侧向两个方向延伸发展, 然而由于小城镇工企业、道路、桥涵建设前的本底条件较好, 绿化建设常常就是保留原来的绿化规划情况, 很少进行整体的绿化规划, 公园绿化、环镇绿化、社区居住区绿化、企业绿化等景观绿化建设特色区分不突出, 结构单一。

3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3.1 做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小城镇的发展空间较为薄弱, 要实现小城镇的持续发展, 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根据客观现象和客观规律的要求建立一个高起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全面规划。就目前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的现状来看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规划理论且很少有相同级别的成功规划经验借鉴, 加之小城镇本身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经常使得规划的可行性得不到保证。因此我们需要借鉴以往的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的成绩以及概念性规划和小城镇的总体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程序确定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3.2 发展循环经济, 保护小城镇生态环境

所谓循环经济, 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不仅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增加经济效益, 而且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与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密不可分的。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就必须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调整产业结构。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手段, 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核心内容。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是农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确保农业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3.3 采取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近年来,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 我国小城镇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1) 要加强环境管理。产业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当、盲目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是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必须对小城镇快速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有充分的认识, 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规划;制定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和政策, 增强环境保护机构的能力。

(2) 要完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是小城镇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要制订和实施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生态补偿、人才激励、人口控制等政策, 建立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监督、激励机制。

4 结语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不可忽视的部分, 应坚持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注重小城镇发展的区域性、高效性、和谐性以及整体性, 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 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 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努力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参考文献

[1]邵深霞.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若干政策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 2004.

城镇园林的绿化生态系统的施工研究 第7篇

园林绿化建设是城镇的基础建设, 对城镇的建设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简单来讲, 其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叙述:①保护环境资源。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城镇园林绿化对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改造和维护, 这是对自然环境的变相保护。②综合功能。园林植物不仅是城镇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且还有其独特的生态效益, 即吸收汽车尾气, 净化空气的功效;社会效益, 即绿色生态植物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满足了人们对生活需求;安全效益, 即是城镇内部蓄水及防御的效益;另外还有强大的经济效益, 即具有观赏的价值, 可以作为城镇景观来开发其旅游价值。以上这四种效益综合作用, 其产生的综合功能是其他生态因子所无法比拟的。③提高生物多样性。城镇园林中植物种类颇多, 可以为动物和鸟类以及微生物提供栖息地, 这就在城镇中建立了一个小的生态圈, 促进了城镇内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为城镇增添了活力。④促进城镇文明。城镇园林绿化优化了居住环境, 在这样舒适优雅的环境中, 使人们的情操得以陶冶, 审美艺术得到了培养, 道德建设得到了加强, 促进了城镇文明建设, 充分体现了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施工特点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施工特点具有其本身的独特性:第一, 具有季节性和与植物适应性的特点。每种植物都有其适宜生长的环境和移栽种植的时节, 因此, 在施工之前, 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充分了解并掌握植物生长的特性合理布局。第二,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是一项长期工程, 园林绿化的效果容易受到植物自身生长规律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 为了达到绿化效果, 使每个季节都有优美的园林景观可供观赏, 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好后期的保养工作, 根据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变化的特性, 采用科学严谨的手段对园林的规划和布局做出调整, 确保市政园林生态绿化系统的绿化效果。

3 市政园林的绿化生态系统的施工技术

3.1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施工前准备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这关系到后续施工能否顺利开展。准备阶段分为现场清理整理工作, 布局规划工作和分析考核工作。第一, 关于绿化现场的清理整理工作, 就是要把施工场地中沙石、馄凝土清理干净, 并对施工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管理, 防止因施工场地混乱而影响工程的展开。第二, 对于市政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布局规划工作, 即是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通常来说, 首先要了解地下管道、电线和光缆的具体方位, 其次要设置好排水设施, 最后并要采用平衡土方的方法来对园林绿化工程场地进行平整。这样才能在不影响市政基础设施的前提下, 完成对施工现场的合理布局和规划。第三, 市政绿化生态系统中的分析考核工作涉及到对工程空间范围、场地面积以及地质结构的分析, 因为在施工涉及的专业面比较广, 例如会涉及到灌木、花卉、树木以及草坪等项目的施工, 要经过系统分析和合理计划后才能开始园林绿化植物的施工。

3.2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栽种土坑挖掘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施工中在栽种土坑的尺寸、深浅以及土壤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讲, 土坑的大小是由植物的自身规格和土球规模所决定的, 通常土坑的大小要比土球稍大, 深度要比土球大20cm左右, 这样才能为了满足满足植物根部生长要求, 避免因土坑过小而抑制植物根部的生长。

3.3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树木种植和修剪

由于每种植物都有其自身生长的特性, 所以, 树木种植和修剪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 在树木栽种前工程师要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选择适合栽种的树种, 并要对无法立即栽种的树种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 根据树种的特性选择适当的运输和存储方式, 避免因存储不当而影响树种的成活率。第二, 在树木移植过程中要有科学的方式方法, 即将根部土球一并转移到栽种的土坑中, 同时为了防止土球水分的挥发可以将树种根部用塑料膜包裹起来。第三, 树种栽种成功后, 依据植物的正常生长规律要及时对树木进行适当修剪, 以达到促进植物继续生长和美化植物造型的目标。

3.4 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养护

绿化树木栽种成功之后, 对植物的后期保养便显得格外重要。从科学角度来讲, 后期养护工作主要以施肥和杀虫为主。钾肥、磷肥和氮肥是后期施肥的主要肥料, 要根据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来选择适宜植物吸收养料的天气和合适的时间进行施肥工作, 避免在阴雨天气施肥养护, 而且还要注意施肥的量, 避免因过度施肥而损害植物。预防是后期杀虫养护的主要任务, 虽然害虫的高发期为每年2~10月份, 但是在其他时间段内对植物的虫害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才能保障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另外, 在杀虫养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使用控制杀虫剂的量, 避免因过度使用杀虫剂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同时, 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喷洒设备, 来提高杀虫养护效率。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人们物质发展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 市政园林的建设将会出现更多的新要求、新问题和新变化。因此, 在进行市政园林的绿化生态系统施工的时候, 要从城镇的实际情况和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施工特点出发, 重视城镇绿化各个阶段的施工和管理, 保证市政园林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元明, 王珊.市政园林的绿化系统的施工技术解析[J].江西建材, 2014 (6)

[2]陈培玉, 魏景沙.探析市政园林绿化系统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 2014 (3)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研究 第8篇

一、生态文明与城镇化概述

(一) 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 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过程。

(三)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势必会对生态造成影响, 而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依赖于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二、城镇化过程中,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不高, 在城镇化进程中, 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到位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据统计, 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方经济发展依然是在比规模、数量、速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导致大量的技术水平低、规模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小型企业长久存在, 这给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二)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目前, 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更多的耕地被征用, 土地资源更为缺乏。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 由于农民缺乏技术的有效指导, 即使有人指导, 农户为图方便、成本低, 也难按标准执行, 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诸如施肥结构不合理, 多年使用难以降解的农用地膜, 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等现象。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土壤板结等情况, 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欠缺

我国多数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局统筹意识不强, 长远规划不足, 导致建设内容朝令夕改, 前拆后建。多地没有建立专门的专家团队, 对生态文明建设“该做什么、怎样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没有纲领性的指导文件, 缺乏既定的工作目标, 工作手段较为单一、保障措施制定滞后。个别已经制定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规划, 轻实施的问题, 已编制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也未真正按照规划的时限、项目去落实。

(四) 工业、农业环境污染 (土壤、水、大气) 明显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工业及城市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在工业化建设中, 多数地区由于工业技术水平不高、工艺设施落后, 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 资源、能源浪费严重, 工业“三废”大量排放, 构成了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也是农业环境的最大威胁。煤炭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主体, 燃煤排放的废气是构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同时, 工矿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 大量的工业废水几乎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向江河湖库, 对农业灌溉水源和渔业养殖水面造成污染, 进而通过灌溉污染土壤、农作物。

(五) 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公民的共同行动来推进, 生态意识是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持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和理念。长期以来, 国家在社会发展建设中过分注重和追求经济规模增长, 忽视了对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公民整体的生态意识理念还比较薄弱, 人们对资源的开发使用无保护、无节制。公民在意识上没有从珍惜能源的角度去节水节电节煤, 没有从减少污染的角度去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杯等。相关企业一味谋求地区或单位的利益最大化, 不顾及整体发展的大局, 无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 过度掠取资源和违规排污排气, 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培育工作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

(六) 生态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短板

从根本上来说, 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靠制度的落实, 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可以发现, 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立法滞后与执法不严的问题, 这直接导致了各类恶性排污事件的发生。现行的法律不能解决现实之中的问题。例如在企业排污费的收取上, 还存在着收罚利害关系倒挂的现象。罚款对企业震慑力不大, 导致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违规排污的处罚标准太低或直接以罚代管。同时, 环境保护部门尚未成为地区发展和决策的重要管理部门, 在政府编制体制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环保部门坚守职责往往会拖累地方经济, 环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到过多干预, 甚至造成权力行使的异化和腐化, 导致一个企业违规成功, 很多企业跟风效仿, 致使环境更加恶化。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包含着较高的环保意识,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三个重要的特征, 如何将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基于生态创建工作的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规范管理。各地区应根据现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结合气候、地理、资源优势, 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 搞好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和编制, 明确战略目标, 确定工作思路, 提出建设任务。广泛吸收有关工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的意见, 抓住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中的重点行业、产业, 把分散在部门、条块间的人财物资源整合起来, 组织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攻关。

另外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淡化传统的GDP考核,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机制。

(二)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落实

优化经济发展方式, 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 着力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经济发展实施降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的“硬约束”,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发挥循环经济试点的作用, 带动各地区积极开展清洁生产, 推进循环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可控作用, 大力发展以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能耗、高增值、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 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 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降低资源消耗,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 加快转变居民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

长久以来, 人类形成了以物质主义为原则, 以高消费为特征, 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生活模式。在这种错误生活模式的影响下, 人类生活浪费了更多的资源。当前,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 人们认识到追求本真、合理的绿色生态生活消费方式才是对社会的贡献, 适度的消费方式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只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 排斥过度的物质消费, 从而抑制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消费有利于环境保护, 它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和健康为宗旨的消费, 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 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未来世界的发展既不是人掠夺自然, 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 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 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

(四) 严谨制定并实施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 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到实处, 必须依靠法治建设, 改革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 以法律的硬性约束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实践证明,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 而且是生态保护的屏障。首先, 要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 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要加强环境立法工作, 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适合各地实际的现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依法改善自然资源的配置方式,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再次, 应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规范和引导新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防止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缺位而放纵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最后,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加大执法力度, 彻底改变违法成本低, 守法执法成本高的现象, 以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部门协作, 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充分利用好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 引导群众将优良的生态保护传统转变成现代化的行为规范。只有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法律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五) 加强对企业、居民等的生态文明教育,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形成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要使社会公众、企业法人、各级干部认识到, 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 保护生态环境, 人人有责。以政府引领为主导, 以农民群众为主体, 以社会参与为补充, 积极推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将“共谋共建共创共享”理念深入到群众生活, 内化为群众的生活习惯, 从而探索出一条以“群众路线”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六) 政府应尽快制定政策, 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积极构建鼓励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地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 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杠杆作用, 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技术政策, 科学制定生态标准的门槛, 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 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 限制产生环境污染、消耗能源较大的产业发展, 有效克服生态创新过程中双重外部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过科技创新着重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涉国计民生的环境问题。

(七) 要加强生态农场的建设与推广

生态农场是以生态系统保护为基础, 充分发掘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 从而建立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充分运用了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全面整合了农场内的生态环境, 实现了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等的有机结合, 以最少的资金和能源投人,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而实现人的经济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建立生态农场, 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而广泛的意义。具体实践上要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制度, 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 进一步完善农村收益分配制度。同时, 要着力改变投入结构, 力求形成政府、地方、企业、农民等联合投入的模式, 强化农业生产保障体系的建设, 切实保护基本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此外, 要因地制宜选择农业产品, 提高农场产业综合性, 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维护农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证农场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环境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 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因此, 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采取有力措施,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相融合,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博士学位论文,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0 (23) .

[2]袁业飞.雾霾之忧考验城镇化顶层设计[J].绿色城镇化如何破局中华建设, 2013 (3) .

[3]甘霖.关于走生态文明之路, 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议[J].中国发展, 2013 (8) .

[4]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30) .

生态城镇研究 第9篇

1生态文明的提出内涵及特征

1.1我国生态文明提出背景

就我国内而言, 最早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是叶谦吉教授, 他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从自然获得利的同时还应该还利于自然, 人类一方面对自然进行改造, 另一方面也应该对自然进行保护;刘思华提出“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观点的内在统一。基于天文地质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影响, 1988年刘宗超教授在其论文《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中提出全球性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的观点, 并在其博士论文“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就生态文明观的相关理论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1997年5月刘宗超课题组成果《生态文明丛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态文明北京俱乐部的成立。它是继罗马俱乐部和布达佩斯俱乐部之后的第三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俱乐部, 这也标志着中国生态经济学正式的诞生。2003年6月5日中国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林业发展的决定》, 其指出加快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 实现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共同话题, 国内对生态文明理论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共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以来, 生态文明思想理念开始全方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1.2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最重要表现之一, 就其内涵而言, 学术界主义从生态文明的地位和生态文明的关系两个主要的维度进行阐述。也有论者认为, 生态文明着重处理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两大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认识都不同程度的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但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仅仅就每一个方面进行阐述是远远不够的。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自从人类产生以来, 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了人类必须共同面对一个话题。

恩格斯提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 是一种社会品质”观点。从恩格斯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文明是社会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传统造自然、社会以及人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的关系, 并促进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主要有以下特征:

1.2.1实践性与反思性

实践和反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态文明实践性的主线, 人类的生存发展既有其本身的实践活动的推动也与自然的包蕴息息相关。反思性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过去行为进行重新思考。由于实践与反思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通过不断的进行反思来获取。这样一来, 生态文明的内涵就必须包含着反思的成分, 倘若没有反思, 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会陷入盲目甚至是野蛮的泥淖。

1.2.2系统性与和谐性

系统性与和谐性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在核心。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复合巨系统。概而言之, 我们可以将生态系统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要让生态系统整体步入良性循环, 必须将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一旦各个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子系统与诸多要素、各个要素与各个要素之间的链接环节发生了分裂, 导致系统运行陷入混乱, 这样人与自然之间必然会出现问题。因而, 我们必须重视系统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 以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运行。

1.2.3规律性与创造性

规律性与创造性是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机制。尽管宇宙的奥秘至今仍尚未被人类所全部掌握, 但是自然的变化规律也并非是无迹可寻的, 实际上是有着规律的, 而人类只有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 不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 才能使得生态文明的发展不断推进。倘若人类违背自然规律, 那么人类必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人类的创造文明的活动不能够脱离自然规律的节奏。

2生态文明思想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2.1生态文明要求新型城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工业文明以后, 人类充满了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占有的欲望, 技术革命使人民获得了足够强大的力量, 促使了人类挑战自然、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的巨大野心。人类按自身主体性的标准来改造自然环境, 进行城镇化发展。以人类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 以实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统治为目的传统城镇化模式, 通过极其野蛮、粗暴的方式掠夺自然资源来维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方式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 这种城镇化模式使人类遭到了来自于自然界频繁的报复。地球上原本生机安然的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 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不断加剧, 森林面积、淡水资源以及生物种类加速减少, 酸雨、泥石流等自然频繁发生, 如果人类不改变发展思路最终必然会走向灭绝的道路。

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我们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出发点, 以追求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可持续为根本宗旨, 全面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 自然生态环境循环修复能力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全方位的优化升级, 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一思想完全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以前人类追求对自然的完全统治, 转变为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助合作。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再片面追求城镇化规模效应、人口效应。新型城镇化实现的方式也不再是粗暴、野蛮的, 而是按照地域特色、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城镇化、城市化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终实现城中有自然风景, 自然风景中包含着城镇的格局。

2.2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对传统城镇化进行反思

传统城镇化道路在工业文明和技术革命的支撑下, 有着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 但伴随着工业文明带来的各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断凸显, 传统城镇化道路也将走上终结的道路。由于工业化对人口规模和城镇规模的要求, 使得传统的城镇化追求人口的大量集中, 追求城镇化面积的不断扩大, 随之而来的是爆发了交通拥堵、人口过剩等严重的“城市病”。许多城市的人口已经严重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的极限。这样的城市建设不仅没有使人生活的更加美好, 反而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发展。

在以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转变狂热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把GDP做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自然界的其他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的观念;其次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严把质量关, 其过程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发展而发展, 而应该考虑建设各项工程未来会对该地区带来的综合效应;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不要只是为了招商来招商, 应该考虑招商引资的项目, 是否适合当地的发展, 对地方生态环境资源能否构成威胁等众多因素。

2.3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我们公平、合理分配利益

生态文明的创造性与和谐性等特征告诉我们人类创造的任何成就都源于自然, 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运行规律。城镇化的一切成果归根到底也源于自然。城镇化发展的任何材料来源于自然。城镇化发展的劳动力也必须依靠自然解决了其生存问题才能提供劳动力。甚至任何一种好的设计理念都源于自然提供的灵感。自然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如此之多的财富, 理应分得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对自然进行投资使自然得到应有的保护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公平有效途径。另外, 生态文明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人”是指全人类而不是个别或者部分人的发展, 这一要求告诉我们城镇化发展的结果应该是全人类受益。

3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融入生态文明思想

新型城镇化首次出现是在2007年张荣寰的《中国复兴的前提是什么》一文中, 并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和发展模式做了简要介绍。时隔6年后, 2013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 2014年1月20日,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修改完毕并上报, 规划明确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镇化形式, 既是统筹的一体化发展, 也是资源节约的产城互动式发展, 更是和谐的生态宜居发展, 并要求充分协调好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必须将生态文明的思想融入到城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3.1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是指地区生态资源能生产出来的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有形的和无形产品的能力, 既包括生态资源直接生产出来的有形无形或者无形产品 (例如农产品、海鲜等) , 也包括通过间接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 (例如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等) 。众所周知, 工业产品的生产或者制造必须要有工厂或者车间, 所以生产生态产品自然也需要一定的媒介或载体, 这便是湖泊、耕地、海洋、湿地和森林等。假如这些载体被破坏了, 不仅生态产品的数量会急剧下降, 而且质量也没有了保障。所以, 中央提出通过节能减排, 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不过这种措施只能治标不治本。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期, 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 也促使我国对这些产品的加速生产, 不可否定的是这促使我国农业、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但由于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使得我国的生态空间减少的很快, 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也不断降低, 但与此同时,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态产品的不断追求却在不断增加。这一矛盾的发展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愈演愈烈, 城市人口为了获得生态产品不得不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 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更加富裕, 他们愿意也有能力支付这个成本, 对农村生态产品的大量掠夺, 使得本来就相对贫穷的农民变的更加贫穷。由于资源的不断减少也带来成本的进一步攀升, 也会使得城市人口相对过去更加贫穷了。推行城镇化的目的是想让更多人生活的更好更文明, 如果城镇化发展的立足点和推进方式错误, 是立足于圈地———买地———赚钱这一思路, 一圈一圈扩大城市的水泥面积, 把耕地、湖泊等不断的圈占, 估计以为我们的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将会被彻底剥夺, 春天的鸟语花香、夏天的莺飞草长、秋天的丰收景象以及冬天的温暖太阳, 将都会成为教科书里的产物。所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加大生态资源的生产能力投入与保护力度, 并以此作为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至少不能再破坏生产资源的产出能力。

3.2开发强度要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

所谓空间开发强度是指在一定空间单元中人工建设空间占整个区域空间的面积的比例。就城镇化而言, 可以认为是被水泥浇筑过的地面占总面积的比例。我国的建设空间一般包括大中型城市、县域城市、较大型矿区以及其居民点等, 按照这一标准来计算我国的国土面积开发强度大约为3.48%, 表面上看这一强度并不大, 但由于我国陆地空间中有超过60%的空间是属于山地、高原和沙漠, 这些地区很难适应人口居住。除掉这些因素的影响, 我国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已经超过了8%, 这一水平和日本不分上下。我国开发强度如此之高却没能给我国人民带来更大的福利, 我国的城市人口人均GDP刚刚突破一万美元的大关, 但却比人均GDP在五、六万国家的开发程度要高很多。高的开发强度必然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诸多问题。

就水资源来说,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城镇化的开发强度是超过了其生态承载力的范围, 这一方面使得我国很多地方夏季雨水会变成洪水。另一面, 我国又出现了严重的大面积缺水现象。因为人类把装水的“盆” (森林、湿地、湖泊等) 变得越来越小了。截止2013年由于天湖造田、天湖建房使得我国湖泊蓄水能力减少了500亿立方米, 这一数字和全国总缺水量基本持平。大量学者认为, 二十一世纪我们最紧缺的资源有可能不在是石油, 而是淡水资源。控制开发强度已经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控制盒改造逐步增加生态资源蓄水能力, 才能应对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严重水危险。

3.3生态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调整

所谓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构件在区域空间上的分布, 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放映社会经济结构的空间布局。我国的城镇化呈现出空间布局混乱和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等众多问题, 600多个大、中型城市和6000多个县城都把城镇化的重心放在房产建设上, 放眼玩去到处都是房地产开发项目, 到处都在施工建设, 一座座新城拔地, 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城镇化建设, 特别是人口向城市化集中必须依托一定的产业基础, 而现实的大部分地区是达不到产业化的最低标准, 盲目进行城镇化, 带来的结果就是出现了所谓的“鬼城”。这些没有实用价值价的新城给我国的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的森林、湿地、湖泊等带来了严重的危险。新的城镇化道路将把扩大湖泊、森林和湿地等面积作为空间结构调整的主要工作, 新型城镇化已被国家认定为新的城镇化发展思路, 要从以往的错误做法中吸取教训, 一方面, 要以生态文明为前提, 即在增量当中控制开发强度, 施行有序开发;另一方面, 对于已经建设的地区, 也要因地制宜向优化国土空间的格局做一些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18-30.

[2]张首先.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26-29.

[3]朱莉芬, 黄季.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J].经济研究, 2007, (02) :137-145.

[4]刘东, 封志明, 杨艳昭.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12, (04) :614-624.

生态型城镇建设理念 第10篇

关键词:城镇生态理念

1概述

现代化城镇建设要从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控制。生态型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由诸如经济、人口、交通、城建、文化、教育、法律等许多子系统组成。从城市景观、产业区及住宅区三个基本方面考虑整个城镇的区域的功能定位。在有限的空间内构建一个节约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景观怡人,符合美学和传统观念,生活和管理方便的节约型生态型城镇。

2建设生态型城镇的理念

2.1城市景观的布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2.1.1坚持以人为木的设计理念,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2优先考虑城市整体环境,立足科学,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人文、自然资源。

2.1.3保护、恢复和再造城市自然环境,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

2.1.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提高单位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景观整体的生态效益。增加植物生态多样性。

完善的景观结构,是实现景观功能的基础。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应该在增加绿地廊道及斑块的基础上,提高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应更多地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尽一切可能引进和保护自然和半自然斑块或廊道,特别是林地斑块、水体斑块、湿地斑块和其他具有复杂群落结构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斑块。

2.2注重产业基础的建设现代化城市只能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生态型城市更需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才能建好。

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2.3住宅区生态规划绿地不仅可以提高住宅区的景观价值,而且它也是衡量一个住宅区是否怡人易居,是否是节约型和生态型的一个关键指标。所以,设计绿地是住宅区设计的重中只重,好的绿地设计、营建及管理,在提高其观赏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经济效益。当一个住宅区的建筑物及道路基本布置完成后,绿化就成为关键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购买意向,因此,住宅区绿化切莫大意,绿化应遵循节约和生态的原则。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一次购买,多年享受。建议住宅区非房屋和道路部分设为绿地,绿地设施要遵循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绿化方式,同时兼顾用养结合、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高层建筑情况下,住宅区内道路也应设置成主干道和甬道相结合的方式。主干道要直,甬道婉延弯曲,但要弯而不绕,尽可能地通向各楼门口。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论是主干道还是甬道,其道牙面一定要低于路面,以利于降水流入住宅区绿地土壤,拱型路面是最佳排水设计方式。说到降水,我们必须建立这样一种理念,让住宅区上空大气降水全部流入本区绿地,拱型路面配合楼下绿地就基本上能达到这种需求。在构建地下车库、设计绿地土壤剖面层次等固定设施时,一定要同时构建地下排水系统,以便于能及时排出宅区土层不能再包含的水分。

住宅的优化管理要作到如下两点:第一,作好人员安排。住宅区除了要安排水、电、暖、气方面的管理和维修人员外,还应安排园林、园艺和农艺方面的管理和经营人员:第二,作好宣传教育工作,以上我们设计的是一个尽可能多地利用太阳能的节约型住宅区和尽可能好地利用太阳能的生态型住宅区,其中有大量的设备和花草树木,要作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保护好宅区内的所有设施。

3生态化城镇建设的意义

当前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和乡村,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开辟一条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中国特色”城市生态化发展之路。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一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滿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生态城镇研究 第11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生态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要进行河道治理,首先梳理目前我国城镇生态水环境现状问题。

1.1 水生态结构破坏

城镇自然河流的河道被改造,原有的河漫滩、河心沙洲等特征地貌不复存在,陆生植物带、水生植物带缺乏承载空间,相继消逝。受影响较大的自然河流多处于城区段,渠化严重,河道大多被裁弯取直,驳岸硬化,水质较差,富营养化严重,河岸带消失。

1.2 面源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河流两岸的污水直排入河渠造成面源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由于管网建设不配套,水系流入城镇内部后所受污染未受到相应处理。由于建成区地面硬化,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加大,这部分雨水冲刷地面后形成的面源污染水流几乎无法得到地表植物的净化,也无法渗入土壤间层得到净化,排入水体后加剧水质恶化。

1.3 坑塘、湿地面积严重减少

传统的水利工程中调节河流渠道水量的措施包括:修建涵洞和水闸、构筑防洪堤坝、开挖水塘等。坑塘水面减少原因主要来自:挖沙采石改变河岸结构带来的水面缩减;城市建设中的直接填埋。

2 河道规划设计的难点与措施

金钟河是贵阳市阿哈水库最大的支流,劣Ⅴ类水质占河水段90%以上。以金钟河为例,河道规划设计面对的工作难点.

2.1 水体污染

(1)有机污染:农业、畜禽业、餐饮业、服务业、公厕直排污水;(2)雨污混流:两岸居民区多、人口密度大、生活配套设施密集,排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排放泵站和管网的运行、维护、管理滞后,排污能力低下。一些住宅区没有污水管道,污水雨水混流直接入河。沿河零散排口多,河道库容小,自净能力差。(3)沿岸水土流失严重,每逢雨季,河道两岸的泥沙、泥土以地表径流部分河道。径流水浊度高,水量大,且由于流速过快,泥沙悬浮物等无法进行自由沉淀,使得整个河道水体浊度高,透明度差。

2.2 侵占河道

河道大量采用硬质直立护岸,切断了水土营养交换,使河水成为孤立的系统,无法独立支撑复杂的水生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消失。

2.3 河床淤积和沿岸垃圾

由于缺少河床疏浚,对河道沿岸的管理混乱,价值沿岸垃圾、泥土入河,导致河床淤积,河流蓄水、过流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防洪排涝。针对上述河道规划设计难点,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和创新理念进行处理。

2.4 安水工程

对整个河道的总体平面进行设计,即线性设计,是进行生态河道建设必由之路,也是把握和控制整个系统的关键所在,其设计标准下河流的过流能力是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在河道规划设计时,在满足排洪要求的情况下,应随着河道地形和层次的变化,宽窄直曲合理规划,以恢复河流上下游之间的连续性和伸向两岸的横向连通性,并尽量拓宽水面,即有利于减轻汛期河道的行洪压力,而且扩大了渗水面积,为微生物繁衍提供条件,给了生物更多的生存空间。

生态河道断面设计的关键是在水流流过河道不同水位和水量时,河道均能够适应。如高水位洪水时不会对周边民居农田等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肋,低水位枯水期可以维持河流生态需水,满足水生生物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一般的设计中,在河道原有基础上,需要对河流的边坡或护岸进行整治,以使河道横断面符合设计者的要求和目的。

2.5 清水工程

完善流域范围内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对污水进行治理,是彻底解决外援污染全面提升水质的基础。

2.6 灵水工程

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水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通过引入金鱼藻、狐尾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构建沉水植物群落;选用铜锈环棱螺、无齿蚌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构建人工水草群落;水质净化工程旁路多级人工湿地技术对金钟河河水进行旁路治理。

2.7 美水工程

海绵城市功能:主要通过景观规划,充分利用拓展区域,营造大量的生态驳岸、湿地泡、雨水花园和生态步道等,打造海绵城市。生态修复:将河道生态走廊向外围高敏感度区域延伸,通过模拟自然之物群落的手法进行生态修复,最终目的在于恢复自然的动植物生态群落。景观营造:通过花海、景观林、湿地驳岸植物景观,营造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并且高于自然。公共空间:通过林道、漫步道和多个自然休闲空间构成具有郊游特制的带状公共空间。建成后将成为市民郊游集散和慢生活体验中心。

3 结语

综上所述,城镇生态水环境和生态河道治理是集合水工和水文地质、园林景观规划、生态学、环保知识等多方面的工程。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治水理念,以供此类工程的规划设计者借鉴。

参考文献

[1]丁书红,白继平,苏长岭.城市河道污染成因及治理模式[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09):55-56.

[2]曹仲宏,刘春光,徐泽.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01):70-72.

上一篇:数学活动的实践与认识下一篇:产品服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