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构成范文

2024-08-09

社会构成范文(精选11篇)

社会构成 第1篇

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的敏锐感受性、持久注意力和效用洞察力, 决定了人们在捕捉、判断、利用信息中的自觉性, 在内心潜在的信息需求转化为明确的信息行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信息意识既是信息主体对信息的认识过程, 也是信息主体对外界信息环境变化的一种能动的反映。信息意识主要包括信息主体意识、信息创新意识、信息传播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等几个方面。

1.1信息主体意识。

信息时代的主体是人, 信息是为人服务的, 获取信息是手段, 使用信息才是目的。因此, 社会个体在信息活动中要保持高度的自主性、自觉性、独立性个规范性, 从各项工作的信息需求出发, 了解信息的组织方式, 甄别不同的信息源, 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去检索和评价信息, 通晓如何寻找和利用功能信息, 筛选掉垃圾信息, 培养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信息主体意识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意识对外界信息的感受力和敏感性, 通国际法主体的信息需求, 时刻保持对信息的高度敏感和持久关注, 随时捕捉和感受信息环境的细微变化;二是信息活动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觉性, 积极主动地区探求外部的未知世界, 最大限度的吸取各种知识, 并将各种理论付诸实践;三是以自我为中心整合信息的意识, 围绕自身的信息需求, 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信息, 形成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1.2信息传播意识。

信息只有通过传播与交换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当今时代, 信息交流成为人类生存的普遍方式, 信息流动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信息传播带动了整个社会系统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途径有多种, 其中任何一种都无法包纳全部信息, 要广泛利用各种通讯渠道, 快速获得准确信息。社会个体的信息传播已实施他们在信息社会生活、工作, 乃至生存的基本能力。

1.3信息创新意识。

在信息时代, 创新意识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奔涌不息的信息流成为人们创新意识的不竭源泉, 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个体信息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精神是信息时代社会个体最重要的素质和最显著的特征。良好的信息素质是获得广博知识、具备自主创新意思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是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

1.4信息观念。

信息观念是指人们对信息的看法, 对待信息的态度, 对信息本质特征及其价值的认识。信息观念的内涵是指由人们对信息认识的深入而引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调整, 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社会个体的必然要求。信息观念主要包括科学的知识观、全新的时空观和开放的共享观。

二、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有关信息的本质、特性。信息运动的规律, 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其原则, 信息技术和信息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其中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产生、检测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显示、识别、提取、控制等技术, 具体包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常识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知识。

2.1信息基础知识。

信息基础知识从广义上来说包罗万象, 从狭义上特指信息工具知识, 主要包括计算机知识、信息系统知识、网络知识、信息的数字表发、信息组织知识、造型和抽象知识、规则系统思维和编程知识、普遍原则知识、信息技术的局限性、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等10个方面。

2.2信息技术知识。

信息技术知识包括基础和信息设备使用知识、基础性概念是指用来支持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的基本技术原则, 是理解新信息技术的原始资料, 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机会及其局限性, 信息技术使用知识是指使用信息设备所必须的知识, 能够使人们立即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知识要求社会个体广泛地理解信息技术, 从而能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卓有成效地运用, 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既能帮助, 也能阻碍目标的实现, 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2.3信息方法知识。

除了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外, 信息方法也是信息知识的重要内容。信息方法使用信息的观点来分析自然和人们思维中的问题和矛盾。以求得到解决问题、矛盾的最佳方案或方法。现在常用的信息方法主要有:信息综合分析法;行为功能模拟法;系统整体优化法。信息方法是形成人的信息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 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科学方法。掌握信息方法对于人们认识处理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及矛盾, 是极为有利的。

三、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在信息理论知识基础上的信息操作技能。信息能力是使信息需求得到满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社会个体在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的情况下, 还应知道如何满足需求, 这就必须通过专门的学习和实践。从而形成和提高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实践、实现并满足信息需求的必由之路。

3.1信息获取能力。

社会个体必须贯通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 能够将所学的信息知识和技术, 真正用于社会信息实践中。信息的搜集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 将分散、蕴含在不同时空的有关信息采掘和集聚起来的过程。信息搜集是信息处理的基础, 是信息管理的重要一环, 是进行信息时间的基础与依据。信息搜集能力是整个信息处理工作的第一步, 信息搜集工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整个信息工作的质量。

3.2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在信息搜集的基础上, 完成信息整合过程的能力。基本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识别和接受自己的信息空白;对信息需求做出正面回应;为减少自己的信息空白, 建立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行动策略;对执行行动策略进行评价和筛选;实施策略;评估策略的有效性。特殊的信息整合过程包括:具有设计和执行确定各种信息源的策略和能力;具有设计和执行检索策略的能力;具有利用软件管理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这些过程包括信息的综合、批判性思维和交流技能, 要对所有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加工, 以得到精确、全面和有用的信息。

3.3信息利用能力。

在信息能力中, 获取和传递, 处理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利用信息提高效能, 因而信息利用能力实际上是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和甲流系统的综合运用与体现。信息里有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息判断、信息技术使用、信息免疫、信息制造、信息及信息共存。

四、信息道德和信息心理

4.1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中, 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以及信息使用者之间行为规法的综合。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 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新年、价值观和习惯, 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判断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社会个体在信息活动中必须遵循一定的信息论理与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信息道德主要包括尊重知识产权、遵守信息法律、保守信息秘密和尊重个人信息隐私等内容。社会个体应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 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和准则, 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 注意选择过滤信息, 增强自我约束意思和信息安全意识。

4.2信息心理。

信息和心理密不可分。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 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心理是人的大脑的机能,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人的情感、性格和意志等心理特征的形成, 是客观世界产生的信息与人的大脑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信息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和重要动力, 是引起人的心理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即使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的人, 在某种信息的强刺激下, 也会发生不同反映和较大变化。信息心理素质, 是指社会个体抵御外界信息影响, 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心理的内在能力品质。

五、结束语

信息时代实惠个体信息素质的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个体信息素质的统一体。信息意识是先导, 强烈的信息意识将会影响采取的信息行为, 信息意识强的人重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 能从众多的信息中先人一步捕捉良机, 从而取得成功。信息知识是信息素质其他素质要素的基础, 基本的信息知识是确定信息价值导向的重要依据, 具备了信息知识基础, 可以为信息意识的道德的形成奠定基础。信息能力是对信息分析、加工、利用、反馈的必要条件。任务是将信息转化为价值, 是信息素质的核心要素。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是直接相关的, 从某种程度而言, 信息能力就是信息知识的积累和显现。信息道德是信息活动的方向标, 它保证信息主体的信息行为遵循正确的方向, 从而维护信息世界的正常秩序。信息心理是先决条件, 良好的信息素质首先是心理上必须充分适应各种外界信息, 能正确看待有利信息, 大胆面对不利信息, 冷静应对突然信息, 这是充分发挥信息能力的前提。

摘要:文章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心理等方面论述了信息时代社会个体的信息素质构成, 详细介绍了信息素质各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信息素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个体,信息素质,构成

参考文献

[1]燕今伟, 刘霞.信息素质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2]毛奕, 周九常.信息素质新论[J].情报科学, 2009, 23 (9) :1326-1330.

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 第2篇

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

江南在明清时代形成了一个以艺文、图书、兴学、隐读为地域特色的文化型社会,这是江南自然地理、历史发展和人文化成的必然,显示出明清江南的文化特质和个性,以及明清江南士人的`精神趋尚、价值取向、生活内容和生存方式.江南之独特的文化地位也由这一文化型社会的形成而得到确立,成为我国地域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在明清地域文化研究、家族文化研究、文学史研究中,江南文化型社会的形成都是一个极其值得重视的现象.

作 者:罗时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刊 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4(5) 分类号:G05 关键词:明清   江南   文化型社会  

社会构成 第3篇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中产阶级;阶级地位;阶级意识

[中图分类号] D6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007(2014)03009109

[收稿日期] 2014-03-22

[作者简介] 金玉,女,朝鲜族,韩国延世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学。(首尔120-749)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16届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此后,社会各界开始纷纷关注中产阶级的诸多问题,关于中产阶级的学术研究也逐渐热络起来。中产阶级的生存状况之所以备受关注,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产阶级的日渐发展与壮大,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产阶级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新兴阶层,是一个具有积极进取精神与优良道德品质的群体,可称之为当代社会的中流砥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中产阶级的价值诉求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代社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仍然没有确立一个衡量中产阶级的普适标准,即便是中产阶级自身也极度缺乏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这种现状,一方面不利于中产阶级自身健康有序地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中产阶级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笔者认为,确定中产阶级的存在意识,就必须首先明确中产阶级的划定标准;而要确立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就必须首先对中产阶级的构成及其阶级意识进行深入了解。

中产阶级的壮大和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其阶级意识的确立上。从本质上说,只有主观的阶级意识和客观的阶级地位相一致才能形成真正的阶级。本文将通过对中产阶级的规模及其构成的研究,挖掘出其应有的阶级意识,以便强化中国中产阶级自我身份的认同,进而有效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展现其社会价值。

一、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构成

探求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构成要素,首先需要确定如何区分中国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但是,国内外现在还没有一个用于区分阶级的普适标准。因此,划分阶级的标准会因研究者的理论背景与学术立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将生产关系、劳动分工、权力等级、分配制度作为区分阶级的四个变数。详见表1:

根据上述四项变数,参照《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简称CGSS)》1的资料分析,我们可以将阶级做如下分类,如表2所示。如果把阶级分为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与下层五个等级,上层阶级包括高级干部、高层经理人员和大企业家等社会角色;中上层阶级包括中级干部、中级管理人员和中小企业家等社会角色;中中层阶级包括专业技术者和个体工商户等社会角色;中下层阶级包括一般公务员和一般办事人员;而服务业和产业劳动者则属于下层阶级。将专业技术者归属在中中层阶级的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权力阶层的地位远高于技术人员。

各阶层的规模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表3)。上层阶级所占比重为7.5%,中上层阶级为16.9%,中中层阶级为22.7%,中下层阶级为24.9%,下层阶级为28.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现在的阶级构造呈现金字塔形状。我们认为,中上层阶级和中中层阶级就属于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范畴,这两个阶层的比例合起来约占整个社会的40%。因此,中国的中产阶级结构,距离中产阶级占极高比重的钻石形阶级结构的标准还很遥远。

除上述标准之外,个人的收入水平也是划分阶级的重要依据。收入水平能够提供一个最直观、最客观的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要是以收入的多少作为判定阶级的依据。对于如何设定收入标准这一问题,学界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以平均收入为基准,将整体收入水平分为五个等级。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2008年全国的平均年收入约为1.5万元。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处于“中间”程度,而这里所谓的“中间”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此,我们将年收入在1.5万元到3万元之间界定为“中等”收入水平。如果将收入水平作为参照系数,那么中国的阶级分布则如表4所示。

综合起来看,同时符合收入和职业这两个要素的阶级所占的比率,要低于上文所分析的只符合职业要素的阶级所占的比率。在此,我们所关注的是,下层阶级所占的比率要高于同时符合两个要素的阶级所占的比率。其原因在于,在中国与职业相对应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并不一致。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教师、医生、律师等职业拥有较高的社会威望和社会评价,经济收入也相应较高。但是在中国,这些职业的经济收入非常低。而在下层阶级中,职业威信高低与经济收入多少成正比。因此,如果将经济收入列为参照值,那么很多人都将被排除在中产阶级范围之外,而同时符合两个要件的中产阶级只约占整个中国社会阶层的29%。

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在各领域的分布如表5所示:中产阶级在国家行政部门中分布最广,其次是个体职业者。特别是国家行政部门中的中产阶级几乎占据了中国社会所有中产阶级的一半左右。这与中国当下的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国家行政机关在资源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国家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自然拥有更多获得物质资源的机会。但颇为讽刺的是,集体部门与国家行政部门虽都属于公有制,但是集体部门的地位却日渐弱化,甚至面临着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逐渐深化。但是集体企业的改革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经济收益欠佳的集体企业纷纷转轨,甚至被转卖为个人所有。因此,城市中的集体企业大多已变成了私营企业,以至于在当前的中国城市中几乎已经看不到集体企业的身影。而我们统计材料中的集体企业大部分是乡村企业。在中国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本来属于农村的区域被归入城市,乡村企业也进而被归入城市的企业。因此,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比率在集体部门中的比率最低。

nlc202309042151

从个体领域中的中产阶级分布来看,同时符合职业要素和收入要素的中产阶级的比重远远低于只符合职业要素的中产阶级。个体领域的中产阶级即私营企业主阶层,主要都是个体工商业者。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所载资料来看,这些个体工商户几乎占据了整个社会私营企业的91%,其中不雇佣员工的私营企业占71%。他们虽然被划为中产阶级阶层,但是其收入水平与下层阶级差距不大。目前,中国正在逐步推进以个体工商业者为主要对象的医疗保险与减税等政策,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跻身于中产阶级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阶级或阶层的划分主要基于其阶级成员对其所属阶层的强烈认同感,并将自己所处阶级与其他阶级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相对的关系,同时,这种身份认同只有借助其行动表现出来,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换言之,阶级主体首先要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存在,并认为其他阶级的利益追求是不正当的,为了反对其他阶级的利益诉求,并且实现自身利益而试图运用政治手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形成了阶级意识。[1](324~327)吉登斯区分了“阶级认知(class awareness)”和“阶级意识(class consciousness)”两个概念,阶级认知意味着阶级成员之间保持相似或相近的态度和信念,并由此形成了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而当认识到与自己持有不同态度、信念以及生活方式的阶级存在时,阶级意识就形成了。[2](107~117)即使处于同一客观位置的社会成员,也可能会根据心理上等同视之的阶级范畴,体现出不同的社会态度和取向。因此,我们会根据客观基准去认识和把握阶级的内涵,同时也将阶级意识因素考虑在内。

通常来说,阶级意识是通过阶级归属意识而进行判断的。阶级归属意识是通过罗列各种阶级要素,并在其中选择与自己相一致的阶层的方法来判断和把握的。被调查者的阶级归属意识分布如表6所示。《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将阶级分为下层阶级、劳动阶级、中下层阶级、中产阶级、中上层阶级、上层阶级六个级别,其中选择“中产阶级”的被调查者所占比率最高,将近30%,其次为“下层阶级”。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的被调查者把自己归属于除上层阶级和中上层阶级之外的其它四个层级,这和韩国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体现出的阶级归属意识集中到“中产阶级”的现象不同。通常,中产阶级归属意识被看作是社会稳定化的指标,中产阶级的归属意识越强,社会的稳定系数就越高。虽然在现有的阶级范畴内,选择中产阶级的人数比重确实比较高,但是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很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的归属意识就已经超过了80%;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中产阶级的认同感甚至超过了90%。[3](241~268)由此可见,中国的中产阶级只有30%的阶级归属意识离“安定社会”的距离还很遥远。

中国社会中产阶级归属意识较弱的原因,与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现状息息相关。特别是我们在进行实践调查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被调查者甚至根本没有关于中产阶级的任何认知。这一现状说明,“中产阶级”这一词汇在中国还没能成为一个大众化的用语。接触过“中产阶级”这一词汇的社会成员,大多是通过商品广告获知的。但是,多数销售者将中产阶级的形象做了夸大宣传,并使得大众对中产阶级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因此,将自己判定为中产阶级的被调查者,绝大多数是消费水平非常高的私营企业主和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而这些将自己看成是中产阶级的人究竟是真正具有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意识,还是单纯地表现出了一种“中间”的意识,对此,我们很难做出判断。

同时,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客观阶级和主观阶级之间是相互背离的。相对而言,上层阶级和中上层阶级范畴内的社会成员有将自己判断为更低阶层的倾向,即本来应归属于上层阶级和中上层阶级的社会成员却认为自己属于下层阶级;而大多中中层阶级和中下层阶级则能够将自己的阶级归属和自己的客观地位统一起来,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与此相反,下层阶级通常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客观地位,甚至认为自己属于上层或中上层阶级。下层阶级所具有的这种阶级身份认同特点,是因为他们拥有更为接近中产阶级的经济收入,而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社会客观地位。另外,上层阶级故意将自己看低的倾向与中国人“不显富,不露财”的隐秘心理有关(表7)。

中国社会各领域中产阶级的阶级归属意识如表8所示。客观上属于中产阶级的被调查者中没有一个将自己视为上层阶级的。而认为自己是中上层阶级的被调查者中,在国家行政部门从业的人数最多。从中产阶级在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分布情况来看,国家行政部门和(包括私营和个体在内的)私营企业主的比率分别为46.4%和49.2%,相对而言,私营企业主的比率略显高些。而在国家行政部门从业的政府职员中具有更多中上层阶级归属意识的现象说明,在当下的中国,与经济资本相比,组织资本的潜力更大。

那么,中国人究竟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自己所属的阶级地位呢?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没有相应的问题设置,在此我们对被调查者的现场采访记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表9所示。根据可重复选择的结果显示,40人中有35人选择了收入水平,其次选择了生活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判断阶级归属的主要依据就是经济生活水平的高低,而职业和学历的重要性往往被消解了。

由上表可见,在所有选项中,家庭背景所占比重最小,这表明由于中产阶级是靠自己个人的能力维持生活的,所以世袭性因素对他们阶级地位的确立不具备决定性意义。对于采访中“你认为自己到达现在所处地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自己的努力”。但是家庭背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个人努力”居首位,其次是“个人性格”,第三位即是“家庭背景”(图1)。在阶级边界不明确的中国,讨论阶级的封闭性还为时过早,但是“家庭背景”作为重要因素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在中国,和中产阶级同样备受大众瞩目的就是“富二代”和“官二代”现象,这两个新词语甚至已经被载入《百科辞典》。同时,与“富二代”对应的“穷二代”一词也新近登场。在这种现状下,未来中国社会能否实现“中产阶级化”,或者中产阶级是否会最终消失,从而出现社会的两极分化,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nlc202309042151

在上述获得阶级地位的判断因素中,“家庭背景”占据第三位,这表明在中国社会阶层的建构中,政治权力和特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政治权力持续对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极大的影响,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政治权力精英仍然是最大的受益群体。引入市场机制后,虽然所有制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市场是在既有的权力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享有政治权力的社会阶层仍然能够优先获得经济利益。

总而言之,在中国社会,我们无法否认政治权力的重要性。但出身于劳动者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中国中产阶级敢于直视自己无权的社会现状,并因此更加依靠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这是当今中国的一种良好的社会现象。

在发达的西欧社会,职业和学历被看成是区分社会阶层的核心指标,这是因为市场成为分配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也同样依赖于市场。劳动力资源的价值在市场上所获得的认可和肯定与职业和学历密切相关,人们的大部分经济利益都是通过职业获得的。除此之外,职业与社会名誉、权力等也紧密关联。因此,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了以职业为基础的阶级评价体系。而在中国,职业和学历虽被用作区分阶级地位的客观性指标,但在中产阶级的意识中,它们绝不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在当下的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正处于形成阶段。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使政治性因素对构建阶级结构产生的影响不断被弱化,以职业为基础的新型阶级结构正逐渐替代过去依靠政治身份、户籍等为参照系数的结构。虽然职业在中产阶级的认知中还不是决定阶级地位的主要因素,但是对于职业成为区分阶级的客观因素这一点应是毋庸置疑的。

接受我们调查的一位外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对自己现有的职业并不满意。外资企业是中国国内企业中年薪最高且工作环境相对优越的工作岗位,但是到45岁就必须退休,而且不能升职至高层,这样的情况,是个人无法改变的。他说自己小时候曾经听过一句话,“只是职业种类不一样而已,地位上并无差异”,当时社会贫富差异较小,生活水平也相当,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也较高。但是现如今,职业的选择十分重要,特别是如果能够进入公务员系统,生活就能够有保障,社会地位也会相应提高。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从事公务员工作。在“单位福利”已经被逐渐消减的现今中国社会中,职业的优劣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生活保障。现在人们希望从事的职业中,居首位的是公务员,其次是事业单位,即进入到国家体制内部就业仍是大多数择业者的优先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并稳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经历中国社会体制转变后,中国社会也在重新进行职业认知。职业对生存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同时人们对学历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中产阶级对子女教育的期待如图2所示。

由上图可见,约60%的被调查者都主张子女必须拥有本科学历,而期望子女拥有硕士学位的被调查者约占30%,希望子女拥有博士学位的被调查者约占13%。从被调查者本人的学历来看,四年制大学本科毕业者占45%,硕士学位获得者占26%,博士学位获得者占13%。被调查者学历偏高的现象说明,职业的地位和学历高低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大。因此,在中产阶级的主观认识中,即使学历不是判断阶级地位的重要标准,也无法漠视学历因素对提高阶级地位的积极影响。在中国社会中,学历因素无法在评定阶级层级中占有较高地位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阶级间的学历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如图3所示:

通过考察中国社会各阶级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可以发现,阶层越低,受教育时间越短。上层阶级的受教育程度最高,平均时间为14年。全部被调查者的平均受教育时间为9年,这相当于初中毕业。换言之,现在中国社会的个人平均学历非常低,即使被划为上层阶级,受教育程度也不过是专科毕业水平而已。从整体上看,在教育水平低下的情况下难以将学历作为区分阶级的基准。不仅如此,很多人的大学学历是在成为干部或管理人员之后,通过在职教育获得的,因此难以在统计中进行明确区分。这无疑造成了一种假象,好像他们在成为社会精英之前就已经获得了社会精英的资格。

三、结论

综上分析,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人们的主观阶级归属意识和他们的实际阶级地位往往相互背离。所属的层级越高,人们越倾向于将自己的客观阶级地位看低;越是处于下层阶级的社会成员,却反而倾向于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层级。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约占整个中国社会的29%,且主要集中于国家行政部门。这说明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体制外中产阶级的发展比体制内中产阶级的发展要受到更多的限制。笔者认为,为了促进体制外中产阶级的发展,体制内人员享有的社会保障也应该分一部分供体制外人员享有,以促进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与公平。

实际的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形成过程中,社会必须积极帮助不同层级的社会成员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大多社会成员常常主要以收入多少为依据来判断中产阶级的归属,这种认识将误导对中产阶级的科学认知,甚至导致中产阶级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更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因为,中产阶级并不仅仅是经济上富有的代表,而应该是在“先富起来”之后积极回报社会、并担负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阶级,应该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Mills, C. Wright(1951), 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Giddens, Anthony(1973),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New York: Harper&Row.

[3][韩]金柄助(2000):《韩国人主观阶级意识的特征和决定性因素》,《韩国社会学第》,34辑夏季版。

[责任编辑 郭玉玲]

社会构成 第4篇

一、社会思维目的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作用, 首先就是表现在人的思维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认识任何客观事物和从事任何活动时, 总是从实践的需要出发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 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是社会思维结构的核心要素和根本特点。社会思维的目的是指社会群体活动的共同目标、计划和蓝图。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现代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特征, 它包含着有一定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手段的社会发展短期的计划和中、长期的规划。

二、社会思维材料

思维材料可以分为知识和观念两大类。而知识和观念都以语言为载体, 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知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成果。按照传统的说法, 知识以其反映对象不同, 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大类, 哲学则是三者的概括和总结;而按其水平和反映手段不同, 知识材料可分为感性知识材料和理性知识材料两大部分。感性材料就是指直接实践经验的感性知识材料即经验知识, 包括感觉、直觉、表象等, 也是人类思维的开端和基础。理性材料主要是指间接实践经验的理性知识材料即理论知识,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 它是实践感性材料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知识材料是社会思维结构的基础, 而观念则是社会思维结构的核心。观念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

观念在社会思维结构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它是思维材

维作用料和思、定向作用维结果的、选择作用核心部分。和制约作用它对思维活。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动和思维结果起着指, 总导与观念不仅包括事实观念要以某种思维观念作为指导原, 则还包。括价值观念、审美观念。

我们要自觉主动地更新观念、换脑筋, 摒弃那些过时陈旧智三及其他不、社会思维过程符合实际的观念。

社会思维过程是指社会思维活动中, 综合———分析———综慧合、具体———抽象———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客观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因此,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也是思维的基本方法。

任何实际的、完整的思维过程或认识过程都是由感性具体到抽象, 再由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要求。具体———抽象———具体, 既是人们思维的基本过程, 又是人们思维的基本方法。

四、社会思维动力

在社会思维结构中, 作为思维材料的认知因素起着基础的作用, 但是主体本身的需要、动机、情感、意志等非认知因素, 却起着推动人们进行思维的动力作用。因此, 情意思维在人们思维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非认知因素又称为“非理性”或非逻辑因素, 其基本含义是指量性、理智之外的因素, 包括思维主体自身的动机、兴趣、情感、情绪、意志、信念等。非认知因素不但对个体思维结构产生着重要影响, 而且也对群体思维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情感、意志等非认知因素对思维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稳定、强烈的情感能增强思维的积极性、创造性, 提高思维效率;不稳定的、低弱的情感, 会减弱思维的积极性、创造性, 降低思维效率。坚强的意志能够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 发展人的思维能力。

五、社会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思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思维发展程度的内在标志。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 思维能力就是人脑接受、加工、存储和输出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是思维品质的实质, 而思维品质则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思维品质主要由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五个因素构成。当今时代, 人才的选择不取决于表面的学历高低和知识多少, 而表现为动态的能力大小。上海百事可乐公司外方经理说:“我们需要能干事的人, 而不在乎你知道多少。”思维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首先就集中表现在个体思维品质的差别上, 还表现在思维水平、思维类型的差别上。不同社会思维品质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是提高社会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社会思维能力, 除了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这一根本途径之外, 全面培养社会思维品质, 特别是实现思维群体的最佳组合, 包括思维品质、思维类型互补和年龄、性别的互补, 合理地发挥思维群体的整体效应, 也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社会构成 第5篇

第一节 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二框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B)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理解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读懂图表数据和动手制作经济数据图表的基本技能。

2.过程和方法:通过设计、分析和完善创业计划书,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通过课外收集资料、课堂交流和探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较强的获取、分析、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和处理资料,初步掌握分析经济数据图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领会各类生产要素的使用率都与人的素质有密切关系,感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科学、创新精神和节约意识。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以研究型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任务布置分别上网收集并处理相关资料,制作简单多媒体课件。

2.教师准备:布置预习任务;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材料】复旦大学学生顾澄勇成功创业的故事(参见附件1)

师:提问创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交流】略

师:这些就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课题】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按座位4人1小组)从4人的各自的创业想法中挑出一个作为重点,撰写简要的创业计划书。

【实物投影仪展示】各小组的创业计划书。

一份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略

师:在创业过程中首要的条件是什么?

生:略

师:当钱用作投资时,他就有了另外一个名称“资本”例子中的50万就是资本。这是社会生产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1、资本

师:开公司前预备的50万大家知道是资本,那们在筹备过程中,购买了电脑、网络设备、教学软件、摄像机等这些必备用品,他们还是资本吗?

生:略

师:结合例子说明资本的三态:货币、实物和产品形态。

【多媒体出示图表】2004年第二、三产业实际投入资本(参见附件2)

师:这张图说明了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在经济建设中资本来源多渠道。但目前主要还是国家投资。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开放,以吸收更多资本融入现代化建设之中。因为资本是一种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如果缺少资本或资本流通不畅,社会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

师:为什么选黄浦区某中低档办公大楼而不是高档办公大楼呢?

生:略。

师:点出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师:解释土地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

【学生交流】上网查询的有关土地资源的数据。

【多媒体出示材料】我国的土地资源(参见附件3)

师: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呢?

【学生讨论交流】略

【师生共同归纳】土地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任何一个行业和部门的生产必须借助于土地才能进行。但由于土地的沙化、水源的流失、矿产的开采,森林的过度砍伐等导致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要素具有不可再生特征。

师:选好址后,招募员工也是产业重要环节。因为劳动者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

3、劳动者的劳动

【学生交流】上网查询的相关材料

【多媒体出示材料】全国企业博士后广东占1/5(参见附件4)

师:博士后工作一直是广东人才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财政先后投入专项资金过亿元,创下全国之最,种下了引凤凰前来的壮实梧桐。那么为什么广东如此重视博士后工作呢?

生:略

师:结合例子分析劳动包括体力和智力。特别强调其中劳动者的智力及综合素质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越显重要。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师:公司经营过程中,经营要有特色。我们来了解一下海尔的经营特色。

4、经营管理

【多媒体出示材料】海尔的斜坡球体论(参见附件5)师:除了斜坡球体论你们还知道海尔的哪些先进管理理念与模式?

【学生交流】上网查询的相关材料

生:略

师:在社会生产中,对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就是经营管理。结合例子突出企业家的才能。【师生共同归纳】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经营管理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基本要素。

【学生活动】上网查找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耐克的虚拟组织模式,戴尔的直销模式,安利的传销模式,沃尔马的连锁、特许经营商业模式等等。

师:公司之所以选聘专业人员,看重的就是他们技术过硬。这也是社会生产的一个基本要素。

5、科学技术

【多媒体出示材料】 海信与“hiview信芯”(参见附件6)

师:读了上述材料大家有何启示?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师:分析科技的作用表现(1)促进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2)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3)促使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的进行。

【学生活动】 上网搜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中我国企业科技活动现状。(参见附件7)

【教师小结】出示这五大基本要素。分析其中,劳动、土地、资本这三个要素的共同特点:看得见摸得着,称为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是联结性要素。科技是渗透性要素。强调劳动者劳动的重要作用。每种要素都具有稀缺性,稀缺的要素应得到有效利用。必须依

靠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各类生产要素的使用率都与人的素质有密切关系,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活动】选做P32“操作平台”,或P34“阅读与思考”,或P36“想一想”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选择配套练习册和学习导向中相关的书面练习以巩固知识。

课后学生讨论修改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书。相互交流自己创业计划中这五个基本要素及其重要作用。

选择较好的创业计划书进行年级范围内展示并交由相关人士实施。

附件:

1、复旦大学学生顾澄勇成功创业的故事

上海复旦计算机专业学生顾澄勇,2002年毕业时没有像他的同学一样选择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是回农村卖鸡蛋,3年

来,他成了“阿强鸡蛋”的年轻负责人之一,业内的知名人士。

最近,上海市南汇区农委正在为他申报“中国农民十大杰出青

年”。小伙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但开发出了一种检查鸡

蛋质量的软件,还将鸡蛋做出了品牌。他在上海首创了鸡蛋“网

上身份查询系统”,顾客可在网上查询自己买的鸡蛋的各种消息,有了“身份证”的鸡蛋销量大增,同比增长了2.5倍。

2、2004年第二、三产业实际投入资本

[5]2004年末,全国第二、三产业325.0万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为18.2万

亿元。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中,由国家投入的资本8.7万亿元,占48.1%;集体投入的资本1.4万亿元,占7.9%;个人投入的资本5.1万亿元,占28.0%;港澳台投入的资本1.3万亿元,占7.3%;外商投入的资本1.6万亿元,占8.7%。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2004年)

3、我国的土地资源

我国耕地面积18.37亿亩,草地面积60亿亩,林业用地面积27.6亿亩,荒地面积16.2亿亩。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10%,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耕地资源短缺,人均占有耕地1.44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我国耕地面积仅2003年就减少了3750多亩,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约1/

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

4、全国企业博士后广东占尽1/

5全国企业博士后广东占尽1/5,450多名企业博士后全国第一。1987年前每年才引来一名博士后,近几年年年300多博士后栖息广东。群凤来仪刷新了广东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培养了广东自主创新新生力量,颇具规模的博士后网络正在初步形成。今天,广东隆重纪念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20年前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倡议,邓小平同志亲自决策,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有幸成为最先试行博士后制度的省份之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广东已有55个流动站,81个工作站,积累博士后达2000多人,他们在广东大力走自主创新之路中挥洒聪明才智。

5、斜坡球体论

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是20世纪中国出现的奇迹之一。十几

年间它借助于其卓有成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斜坡球体论:海尔认为企业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由于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内部职工惰性的影响,而产生向下滑落的趋势;为使它不再下滑,并且往上移动,就需要两个作用力:一个是支撑力,保证它不会向下滑落,这就好比是企业的基础工作;另一个是拉动力,促使它能够不断往上移动,这就相当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且这两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6、海信与“hiview信芯”

2005年6月26日,海信在北京发布了用五年时间埋头自主研发的“hiview信芯”并在随后成功大批量整机应用。“hiview信芯”意味着一颗真正的彩电“中国芯”的诞生,是中国彩电业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年产7000多万台中国彩电数字芯片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就此结束”。海信的总裁周厚健:“如果一个芯片从成本上可以便宜四五美元的话,100万台就是四五百万美元„„海信2005年(彩电产销量)大概700万台,700万中我就是再保守100万台可以吧?10万片就可以赚钱,那100万片呢?所以它的经济意义很大。”另外“信芯”最终可能迫使国外芯片供应商降价,惠及整个中国彩电业。

7、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中我国企业科技活动

社会构成 第6篇

关键词:立体构成低碳创新实践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低碳”这一概念被提上会议的议程,特别是一些低海拔国家,面临着消亡的危险。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提倡绿色生活,低碳环保。

在这个看似国家决策层面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在设计中,低碳也不是一个虚空的概念,而是需要结合到设计教育实践当中去的。走低碳的设计路线,也是未来设计行业的大势所趋。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各个国家的展示场馆中,设计师都通过不同的方面展示了节能、环保、低碳的概念。围绕着低碳的主题,巧妙的将环保与设计场馆融合一起。我院2009年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采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办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与人文的共融与设计教学联系起来,特别是与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力图在他们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支点,摸索出一条设计与设计教育创新的道路。

一、低碳再造构成是立体构成课程创新发展新课题

1、在立体构成课程设计中融入低碳概念,开发低碳再造构成课题

同传统的立体构成教学相比,我院立体构成课程设置上就充分考虑到“低碳设计”的概念。在“低碳改造构成设计”课题中,我们从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设计课题。

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是引领未来的力量,正是因为他,我们重新认识世界,改变生活。过时的连衣裙、角落的啤酒瓶、报废的浴缸…-一生活中这些旧的或废弃的物品,难道只有走进垃圾箱这一条路吗?一切物都是有生命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发现生命的眼睛。

2、低碳再造构成具体应用到各个专业领域

在教学中,要注重设计理念的培养,把低碳设计理念贯穿始终,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增强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的设计环保,低碳再造意识。把创造性和实践性当做课程教学的重点。艺术设计囊括了很多分支专业,是一门集科学、技术、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将立体构成这门设计基础课程创新式的跟专业特色以及具体案例结合起来。每个专业有不同的侧重。各个项目都强调低碳观念,对于学生来说,既要建立起对低碳设计的感性认识,又要求学生能把这种认识融会贯通到课程实践中去,我们需要的是首先符合美学标准,其次是符合大众需求,再次是的设计实用,在这三方面都要贯彻环保低碳的意识。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创意,过度的装饰、不适用的装饰品。

2.1产品设计方向的实践课题

产品设计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艺术、技术、经济多学科知识交叉联系的完整体系。作为一门边缘学科,产品设计既不同于科学研究,也不同于纯艺术创造,设计创造是以综合为手段,以创新为目标的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因此,要求工业设计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为适应这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的科技信息时代,成功的中国当代工业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特质、能力和条件等综合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三大方面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创新欲望与能力、对设计构想的表達能力。工业设计是对工业产品进行预想的开发设计和生产设计。是实现人一一产品一一环境的协调方式之一,它对工业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设计处理,使产品既具有使用功能,又能满足人们审美的精神需要。

“低碳改造构成设计”课题在产品设计专业方向中引人目的性的课题——“灯“的构成以及家具构成设计。要求以构成的形式完成产品的设计,具备产品的功能的同时应该是一件构成艺术品。该作品不一定要符合产业化的要求,但一定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学生可以大胆地抛开传统产品的概念,以构成魅力组合,让作品净显创意风采。

2.2首饰珠宝设计方向的实践课题

首饰设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立体造型活动,因此,设计者首先要树立“块”与“立体”的概念。在“块”的基础上,我们把占有空间或限定空间的形体统称为立体,它占据三度空间。在立体构成中,根据材料的形态差别(占据三度空间的方式)将材料形态分为线材、面材和块材。这三种材料形态在首饰设计中都可进行有效的单独或综合应用,能够使首饰造型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低碳改造构成设计”课题首饰珠宝设计中,采用“概念首饰设计”课题。做点与线的构成,合理的利用废旧材料,运用合适的方法工艺充分表达点与线的组合特征。

2.3装饰艺术方向的实践课题

装饰艺术在创造某种使用功能时更重要的是赋予其以人类情感和生命即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设计师要表现人类情感,设计同样是艺术。艺术是通过自己特殊的语言表达感情和情感活动;设计也通过自己的语言一一材质、色彩、形体构造及整体传达它的功能目的和深层的文化含义。

三位黝黑的非洲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丢出的震撼,对一向以白人艺术殿堂自居的大都会博物馆,有着不一样的份量,也足见其作品的张力和代表时代的社会意义,作品以废弃物或日常用品所展示的观念,显示艺术家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深刻发人深省。艺术感动力在人类的艺术史上一直有着绝对的力量,这三位非洲艺术家在2011年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示的作品,也有着时代的份量和重量,其所提出的艺术张力固然有其刺激,但更重要的是这将会是这个时代关键的影响元素。

二、低碳再造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等趋势对设计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广泛的要求。市场呼唤富有创造力的设计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具备低碳环保意识的设计师。保护环境,关注生态是每个设计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2.1关注身边,变废为宝

教育学生作为设计师,应该从身边点滴做起,关注身边的一切事物,从生活中发现美,将所谓的“废品”变废为宝。

2.2低碳再造,赋予新的价值

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同时也产生了大批的废品。作为设计师,应该具备低碳环保概念,懂得把废品进行“再创造”,为其赋予新的价值,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次艺术设计创作。

三、低碳再造是一种需要倡导并推广的生活态度

低碳理念绝不是局限于某一专业或者某一专业课程,而是应该培养学生整体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应该上升到基本素质的高度,成为一种随心而发的生活态度。

社会构成 第7篇

1 网络文化的组成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基础为背景,使人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在现实社会中得以体现,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是以人为核心,是人们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方面逐渐形成的活动方式,它反映出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的社会心态等各个方面的总和。网络文化反映人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同时涉及人们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修养,对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影响。

2 网络文化的发展

2.1 发展网络文化技术,拓宽网络文化发展空间

以优秀文化为基础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是未来网络文化发展的主导路线。要以强大的民族网络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先进文化,从而对网络文化进行引领和发展,提高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是发展网络文化,使之成为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前提条件。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国际化和专业化要以市场为依托,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网路安全意思为辅助,在增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条件下,努力推动网络文化以原创为主转型升级更多的网络文化产品。研究网络文化,并不仅仅是要表面上在网络中划出一个圈,定义哪些对象属于或不属于网络这个空间,而揭示网络中所有活动与现象的社会意义要从网络文化的角度进行探究,具体包括短期的和长期的这两个方面。找到认识网络文化的角度,更好地发挥网络方便快捷的属性是全面认识、分析网络文化的重要方面。

2.2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分析网络文化布局

要全面深入地认识网络文化,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分析层面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布局进行逐层分析。网络是一个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互动平台,网络文化行为是网络文化的基本层面,是网络交流中与人的行为和活动密切相关的。网络文化产品是基于人们在网络平台中交流和沟通便利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包括了网民在网络平台中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的渠道传播各类原创性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制度是严格规范网民在网络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合法操作操作,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率,对网络文化和网路技术的健康、快速和有序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网络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复杂的主体构成性,一个良好规范的网络文化秩序和格局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也与我们每个人的正常有序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2.3 网络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映射

网络文化并不是毫无现实意义的空洞文化,它是以现实文化为基础的。网络文化如同现实社会的影子一样,对现实社会具有映射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互联网浏览各类型的网页来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当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我们想要查找的内容时,就会出现好多网址,通过对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的关键词以及我们所浏览的网址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关键文字正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同样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中统计出的各类型的排行榜,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什么,如今最流行什么,这些是网络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映射。

网络事件和网络意见对现实社会也有映射作用。网络事件是指在网络中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件,它往往与人的某些言论或某些行为有关,最终通过网络这个平台逐渐传播,从而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并受到大家的积极讨论而出现网络意见。网络事件带来的信息不仅仅限于带来的负面效应,在传递社会正能量,宣传公平正义方面也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要充分利用网络的方便、快速的特点,有选择地筛选有价值的网络意见,使网络文化真正地为现实社会服务。

2.4 网络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双重作用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和矛盾,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和重视必不可少。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种种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已逐渐将互联网视为缓解压力,排解烦恼的工具,而社会压力的释放也可以通过网络文化来实现,所以形成了网络文化与社会增压、网络文化与社会释压这方面的双重作用。学会依靠网络文化对社会释压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而在面对网络文化与社会增压的作用时,要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以合理有效的方式缓解压力。

3 总结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逐渐接受和认识网络文化,面对网络文化对现有文化格局冲击时,要把握现有文化,在逐渐对网络文化的深入了解后,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便捷资源,学会将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融会贯通,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坚持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体系的特征,真正推动网络文化在个体和群体等各个层面的文化个性化合多元化的发展,加快整个社会的文化多元性发展的社会进程。在今天这个社会价值体系正在变得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抓住网络文化为现实社会的文化秩序再建设提供的可能与契机,实现网络文化与传统的现实文化的有机融合,一同促进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摘要: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动造就了网络文化,它的社会现象比较的复杂,形成的产物具有互动性,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这两种意识形态的沟通和交流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网络文化不仅能映射着出实实在在的社会,也能够对现实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巨大的反向作用,这种反向作用并不仅仅地局限于某一个点,而是渗透到了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社会压力的运动与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将网络看作是用于排解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压力的泄阀,来自现实社会的种种压力可以以网络文化运动的这种方式进行排解和释放。网络文化的运动是把双刃的剑,可能对现实社会具有增压和减压的作用,这种增压作用和减压作用在现实社会中很可能会在无形之中互相转化;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受到网络文化的直接影响;现实生活人群自然分化的过程与网络文化的运动过程息息相关。

社会构成 第8篇

一、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内涵及其构成

政府是灾害事件的管理者, 在整个灾害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企业基于各种政治动因、经济动因、伦理动因, 应当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为履行社会责任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企业承担相应灾害社会责任是其应尽的义务, 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管理当局的认知态度、责任意识以及是否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

灾害管理是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如何充分发挥防灾救灾最大效能, 使协调防灾救灾的各种活动科学化, 使预防或减轻灾害损失方法合理化。在灾害管理中, 企业无论是作为致灾体或受灾体, 还是慈善救助, 在灾前预防、灾时控制、灾后救援中, 都有应尽之责, 都会发生相应的社会责任成本。灾害管理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即企业为承担灾害管理的社会责任而发生的价值牺牲或付出的经济代价, 主要包括在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环境污染等灾害中企业作为致灾体或受灾体所承担的人、财、物的付出, 以及在灾害中企业进行的公益性捐赠等, 本文将其简称为“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构成内容, 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成本目的分, 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可分为防灾责任成本和救灾责任成本。防灾责任成本是指企业发生的与防灾相关联的各种费用支出以及与防灾相关联的投资总和, 它包含与防灾相关联的管理成本、耐震化投资、制定恢复企业正常经营和日常业务的战略计划编制费用, 以及与防灾相关联的研究费、员工培训费、物资储备费用等。救灾责任成本是指企业在灾中和灾后与减灾相关联的各种支出与投资总和, 包含企业各种减灾措施的实施, 灾中对灾区捐赠的款物、技术上的支持, 灾后为受灾者提供就业岗位、培训机会, 以及为灾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各种支出。

按成本内容分, 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可分为安全生产责任成本、公共卫生责任成本、环境责任成本和救灾捐赠支出等项目。安全生产责任成本是指企业预防与处置一切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事故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具体内容包括安全设备购置、隐患处理、安全培训及保险、人员和财产赔偿等费用。公共卫生责任成本是指企业在应急处理某些突然发生, 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公共卫生事件中物资和人力资源等支出。环境责任成本是指企业在国家监管范围之内, 由企业自己提供资金或服务于劳动环境的改善而发生的可货币化计量的各种消耗。如企业为防治环境污染、恢复生态环境而购置环保设备、支付的人员工资、按国家规定缴纳的污水排污费、废气排污费、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排污费、噪声超标排污费等环境保护费用而发生的各项支出。救灾捐赠支出是指企业向灾区捐赠款物等各种形式的捐赠支出。

按成本构成分, 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可分为防灾救灾物资投资额、人力资源责任成本和支付的相关费用等项目。防灾救灾物资投资额是指企业用于防灾救灾方面的物资投资额。人力资源责任成本是指企业为防灾救灾而发生的人力资源的耗费。支付的相关费用包括企业支付的环境保护费用、赔偿费用、诉讼费用、罚款和救灾捐赠款等。

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除了上述显性成本外, 还有隐性成本, 即难以看到、难以估计的成本。隐性成本主要表现在:一是道德成本, 指违反社会道德的消极的甚至对社会有害的行为代价, 即不遵守社会责任承担原则应付出的成本代价。如企业偷排污水、废气, 以致污染环境, 该成本有时是相当巨大的, 甚至是致命的, 随之而来的诉讼等成本支出是显性的, 而其对企业声誉的损害带来的成本支出则是隐性的。二是风险成本, 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观念、管理等对于社会责任的忽视而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必要的额外支出。道德成本与风险成本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管理路径探析

面对日益复杂的自然环境、管理环境和竞争环境, 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要使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管理行之有效, 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乃至社会相关领域的大力支持。只有从战略角度扩展到宏观层面, 将微观深入和宏观拓展有机结合, 才能形成合力, 切实加强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管理。

(一) 加快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1.完善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管理的相关规定。

(1) 尽快出台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制度。为加强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 我国相关法律规范陆续作出了一些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规定, 但这些核算规定较零散、不完整、不系统, 而且存在量化标准不清、核算方式不明、难以操作等问题。因此, 有必要尽快出台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制度, 规范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体系, 为我国企业进行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核算提供统一的规范和依据。

现阶段, 财政部应进一步明确《企业财务通则》的相关具体规定, 规范我国企业在灾害管理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的量化问题。如为推动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应适当加大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保证金比例, 明确规定防灾基金的提取办法等, 努力做到尽可能使企业既尽到社会责任, 又不损害股东权益, 有利于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 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依据, 制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准则, 其中对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具体规定。为便于理解和执行, 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 增加相关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设置, 规定其核算内容和主要账务处理。这不仅是为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提供规范, 而且是规范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披露的基础。

(2) 完善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 充实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披露的内容。目前企业普遍面临着安全生产、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较多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企业披露的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至少应当包括前述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分类中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

其次, 完善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披露的方式。指导企业由只是采用文字叙述方法在表外以附注形式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逐步过渡到增设相关会计报表披露相关信息, 从而实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 达到充分披露包含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目的。

再次, 可借鉴西方国家自愿与强制披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的披露。基于我国国情, 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的披露可考虑率先在上市公司或重污染行业中选取企业进行试点, 积累经验, 逐步普及。

2.加强对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管理的激励与监督。

(1) 在税收等方面支持企业履行灾害社会责任。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 灾害社会责任的履行应是“政府引导”为主, 相应地,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履行灾害社会责任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出台相关激励政策, 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在税收、用电用水用地、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

(2) 有效实施对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的第三方审计。要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标准, 明确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主体, 设计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和程序, 统一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机关对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进行审计。

在加快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管理法制化进程的同时, 应加强政府的指导监督, 主要依靠各级财政部门即主管财政机关进行。政府的指导监督是多方面的, 包括及时研究防灾会计中出现的新问题, 通过法规或规章, 明确提出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核算、披露和审计等要求, 督促相关专业协会发挥作用, 监管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的披露和发布等。

(二) 开展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内部控制

基于管理会计视角, 按照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创新的内在要求, 分析和认识不同管理会计工具应用时的逻辑联系、互补性及其整合效应, 将相关管理会计工具进行整合, 能够提高其应用效果。笔者尝试将管理会计的控制杠杆和平衡计分卡引入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

1.引入Simons的控制杠杆, 为开展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内部控制提供一个有效平衡价值创造与管理控制之间压力的架构。1995年,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罗伯特·西蒙斯 (Robert Simons) 在他的《控制的杠杆》一书里构建了一个控制杠杆体系, 如图1所示。该体系的基点是企业战略, 四个分支系统是:信念系统、边界系统、诊断性控制系统和交互式控制系统。核心价值观受到信念系统的控制;要规避的风险受到边界系统的控制;战略不确定因素受到诊断性控制系统的控制;关键绩效变量受到交互式控制系统的控制。四个系统是对企业战略进行控制的关键杠杆。Simons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有效平衡价值创造与管理控制之间压力的架构。四个系统同时运用, 互相补充, 环环相扣, 发挥最佳效果, 使组织内部的制约关系保持平衡。

在灾害管理中, 将基于伦理的企业社会责任与Simons构建的管理控制的四个系统有机地加以融合, 有助于创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 优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全面体现企业履行经济、法律与伦理责任的状况。通过有效开展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 力求灾害损失的最小化, 从而实现企业长远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体系如图2所示。

信念系统, 在任何组织中都一定要有其位置, 组织通过控制承诺来确保员工共享组织的愿景、核心价值、使命、信条及宗旨等。它具有贡献社会的意愿, 传达着组织的核心价值和使命。在灾害管理中, 基于信念系统控制, 培养团队认同和共同责任的意识, 企业应将社会责任意识嵌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 确立战略的社会责任伦理理念, 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并予以目标化, 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这样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

边界系统, 又称为道德系统, 就是制定商业规则, 明确员工不能操作的风险区域。也是每一个组织所必须明确的、并要为每一名组织成员所知晓的规范, 如组织的行动规范、事先定义的战略规划方法以及运营指南等。边界系统是提高利益相关者相互信赖的系统, 其实质是对行为加以限制的否定系统, 它与信念系统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体。在灾害管理中, 与信念系统配合, 有关边界系统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确定必须遵守的最低限度, 制止各种道德违反行为;自主决定道德准则的目标值, 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

诊断性控制系统, 是指通过富有成效的方式实现控制的目标。它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能够对企业产出进行优化, 包括:输出测度、评价标准、激励系统以及回报系统。诊断性控制系统是正式的信息系统, 管理人员利用该系统监控组织取得的绩效, 并纠正与预定绩效标准的偏差。在边界系统中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弹性预算法等方法确定的企业灾害社会责任目标成本, 都要通过诊断性控制系统, 评估成本支出效果和社会责任效果, 修正弹性预算变量, 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交互式控制系统, 是指基于战略创新, 促进学习、开展企业交流与沟通的活动。企业可以通过它来跟踪蕴藏于企业的新创意、激发新的学习活动, 以便做出面向未来的准确定位。它包括将企业的流程数据融入交互管理系统, 与员工面对面地交流沟通, 对来自下属的数据、假设或行动方案提出挑战。在企业基于灾害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实施过程中, 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任何不确定因素都会对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对通过诊断性控制系统诊断出来的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战略和管理上的问题, 运用交互式控制系统, 我们应重视并及时开展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以促使企业整个组织上下集中关注与履行社会责任战略相关的不确定因素, 注入创新压力, 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其关键绩效变量的解读、质疑和讨论, 提供建议。通过高度互动的辩论和对话, 往往会形成新的想法, 以便企业在灾害管理中适时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进行调整, 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2.基于平衡计分卡, 为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构建一个具有多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将平衡计分卡 (简称BSC) 引入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 其核心是从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 (基于信念系统和边界系统) 出发, 将企业灾害管理的工作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多维度的、相互联系的目标, 然后再将目标分解, 分别从财务、利益相关者、内部流程管理、学习和发展四个维度诠释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控制目标, 构建一个多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BSC四个维度的绩效评价关键指标如下:

财务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安全生产责任成本、公共卫生责任成本、环境责任成本、救灾捐赠支出、企业收入、企业利润。为便于开展成本构成分析, 在每项成本中需详细列明该项成本中企业防灾救灾物资投资额、人力资源责任成本以及支付的相关费用。利益相关者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利益相关者受灾害损失减少情况。内部流程管理维度评价指标包括:防灾救灾流程规范情况、防灾救灾物资调度情况、防灾救灾人力资源调度情况, 具体指标有:建筑物耐震化率、自动灭水灭火设备的导入率、电源及线路备用率、灾后目标恢复时间等。学习与发展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员工接受防灾救灾培训时间、接受防灾救灾培训的员工比例、员工人均提出灾害管理建议的数量、员工人均提出灾害管理建议被采纳的数量、防灾救灾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情况、有关防灾救灾的国内外交流支出。

BSC四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可根据企业在灾害管理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上述四个维度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一条因果链, 展示了绩效和绩效动因之间的关系。在BSC的逻辑框架下, 绩效目标是通过各维度指标的相互驱动来实现的。BSC仍然重视实现财务目标, 但是也兼顾了财务目标的绩效驱动因素。基于BSC的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综合关注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短期与长期因素、外部与内部因素、结果与动因因素等。通过以上四个维度的具体指标的实际数值与设定的标准 (可以是行业标准或历史标准) 进行比较, 可以较好地诊断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战略和管理上的问题, 并进一步结合激励系统纠正偏差。

(三) 通过相关市场、行业的发展, 为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

1.增加社会责任投资在资本市场中的份额。作为企业的内生变量, 社会责任投资 (简称SRI) 对企业及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值得管理会计工作者关注, 一些观点将这种影响定位在如何有效地管理企业社会责任风险。因为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价值观, 面对外部社会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需要企业从内在化的角度, 基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来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笔者认为, 倡导SRI, 运用资本的力量, 影响管理者决策,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控制, 优化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理, 最终结果是提升企业的价值。因此, SRI的发展, 不仅能促使更多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而且也将实现投资者的投资初衷, 在投资获利的同时, 对社会作出贡献。在现阶段, 我国要发展SRI产品, 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研究, 更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 包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评价体系的完善。

2.将完善灾害保险机制列为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1) 逐步建立国家政策支持的巨灾保险体系, 完善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和补偿机制。目前, 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的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紧密配合、以国家财政救济和社会捐助为主的模式, 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巨灾保险体系。有关资料表明, 2008年“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 400多亿元, 其中财产损失超过1 400亿元, 而投保财产损失不到70亿元, 赔付率只有5%左右, 远低于国际36%的平均赔付率水平。随着巨灾损失增加, 建立巨灾保险体系的必要性更加凸显。从企业履行灾害社会责任的层面看, 建立国家政策支持的巨灾保险体系, 可以大大减轻企业的救灾捐赠压力, 有助于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控制。

(2) 强化保险事前防范与事后补偿相统一的机制, 提高保险服务水平。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家灾害应急体系, 但由于保险覆盖面还较低, 灾害损失的补偿水平不高。保险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式, 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 企业要增强借助保险转移风险的意识, 提升参保率。从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来看, 要更好地发挥保险服务功能, 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保险在防损减灾和灾害事故处置中的重要作用, 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不断提高保险机构风险管理能力, 利用保险事前防范与事后补偿相统一的机制, 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约束作用, 强化事前风险防范, 减少灾害事故发生, 促进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当然, 完善灾害保险机制涉及到保险公司、政府、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和商业机制的建立, 这需要保险公司、政府、企业等各方面多年的共同探索和努力。

摘要:本文在对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内涵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就加快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开展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的内部控制以及通过相关市场、行业的发展, 为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等方面进行管理路径探析。

关键词: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杠杆,平衡计分卡,社会责任投资,灾害保险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彪.中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0.

[2] .Simons, R.Levers of Control:ow Managers Use Innovative Control Systems to Drive Strategic Renewal[M].ard Business School, 1995.

社会构成 第9篇

广义的社会保障基金, 又称后备基金体系, 是指一种补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损失或人身伤亡、丧失工作能力等引起的经济需要而建立的专用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就其经济实质而言, 是补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专门基金。生产折旧基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固定资产损耗而造成的其价值减少而从产品价值中提取的用以对这种价值减少进行补偿的专用基金。这里的价值减少是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 是一种必然结果。显然, 社会保障基金和生产折旧基金有许多不同之处。

1. 从补偿对象看。

生产折旧基金只对固定资产进行补偿, 而社会保障基金补偿的对象是一切生产资料, 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同时还包括生活资料。

2. 从补偿原因看。

生产折旧基金是因为生产而使固定资产价值减少, 从而为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而补偿, 可以说是因生产而补偿。而社会保障基金是对不论是因生产造成的意外事故所致损失, 还是因自然界的灾害事故所致损失, 为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而进行的补偿, 可以说是因意外损失而补偿。

3. 从风险性看。

生产折旧基金主要受动态风险影响, 且风险性一般较小。而补偿基金主要受静态风险影响, 且风险较生产折旧基金大得多。

4. 从补偿形式看。

生产折旧基金是每一个生产单位都必须提取的, 以价值形式进行补偿。而社会保障基金并非每一个经济单位都提取, 且补偿既可以是以货币价值形式, 也可以是以实物形式进行。

二、社会保障基金在社会总产品中的价值构成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明确指出, 社会保障基金是剩余价值 (M) 的一部分。我国许多社会保障与保险学界的学者对此观点都予以认同, 亦即社会保障基金仅仅来源于社会总产品中的M部分。但是, 笔者认为, 社会保障基金不仅是M中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它也是不变资本 (C) 和可变资本 (V) 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 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社会总产品中的C、V和M 3个部分, 而不是仅仅来源于M部分。原因如下。

1. 社会保障基金建立的目的。

社会保障基金建立的根本目的只能是稳定社会再生产, 保障社会简单再生产顺利实现。

(1) 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实现社会简单再生产而建立的, 因此, 它既不能作为收入来消费, 也不能直接投入到生产中去, 更不能当做积累基金, 它只能用于社会补偿或给付。对生产资料损失进行补偿, 就是直接补偿进行简单再生产的物质条件;对生活资料损失进行补偿和对劳动力意外进行给付, 其实质是保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因此, 无论是从物化劳动方面, 还是从活劳动方面, 社会保障基金在本质上都是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金。

(2) 社会总产品中的剩余产品M, 应当是社会再生产这个动态过程中所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扣除该过程中的所有形式的消耗后的平均余额部分。这里的所有形式的消耗, 是指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物质资料消耗和劳动力消耗。从客观结果来看, 消耗不仅应当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直接转移到新产品中的价值和折旧的价值, 也应当包括意外灾害造成的价值消耗, 即通常意义上的意外灾害损失。这是因为, 一方面, 意外灾害损失的补偿也是为满足社会简单再生产的需要, 和前者价值的补偿作用相同;另一方面, 许多意外灾害损失是由生产过程本身所创造的, 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种价值消耗。可以说, 上述两种形式的消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生产而存在、而发生、而补偿。M是对这种消耗的补偿或扣除后的产品余额, 其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用于扩大再生产。二是用于提高消费水平, 进行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总之, M主要是用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

综上所述, 社会保障基金和M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作用不同。前者是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即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后者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即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高级要求。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保障基金又是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所以说, 社会保障基金是扩大再生产, 进而也是生产M的前提和基础, 而不是相反。所以, M是社会保障基金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2. 社会保障基金的职能。

关于保险的职能, 尽管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但是, 不论是对于社会保险还是对于商业保险, 有一点是公认一致的, 即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组织经济补偿和给付保险金。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尽管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和机制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职能却是相同的。

根据马克思对补偿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的论述, 并分析社会保障基金的实际作用, 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偿职能和补偿基金中的补偿就是同义语, 都是“偿还”的意思, 偿还在再生产过程中消耗和损失 (也是一种消耗形式) 的价值。社会保障基金不是以剩余产品来补偿经济值的减少或损失的。如果仅从社会再生产某一具体循环过程来考察, 以静态的眼光来看待该问题, 很容易得出社会保障基金是从当期的剩余产品中提取出来用于补偿未来的损失产品的结论。如果从社会再生产全部循环过程动态地考察这种补偿过程, 就会发现它客观存在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 和补偿基金一样, 是不可缺少的。补偿基金是补偿“现时的消耗”, 而社会保障基金是补偿“未来的消耗”。从社会再生产不断循环过程看, 这种时间上的差别并非问题的实质, 其实质都是补偿社会产品价值的减少, 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再生产的要求。因而, 社会保障基金和补偿基金的职能就不应有本质的差别。所以, 社会保障基金不能仅仅来自于剩余产品, 或者从根本上讲, 为生产资料提取社会保障基金不应当只归入新创造的社会价值。

3. 生产本身也创造风险。

(1) 社会再生产在生产产品的同时, 也创造了风险。风险的代价就是各种损失, 最主要的损失是因风险事故的发生而使物质资料价值损失或减少。这种损失与减少和生产过程中因价值转移而消耗物质资料, 从而使原物质资料价值损失或减少只有形式上的差异, 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都是因生产和社会活动而产生的, 两者相伴而生, 不可分割。例如, 因雷电击毁电器使生产中断、废品增加并导致成本增加。上述增加的成本自然而然列入C中。此时, 很难区分意外灾害损失和生产中的物质资料消耗。生产单位在实际的财务处理上自然而然地将此类损失记入生产成本账户。

(2) 风险报酬实质上是对风险成本的补偿。从事高风险行业生产活动, 往往要求在“正常酬”之外, 要求所谓的“风险报酬”。单就某个经济单位来看, 这种“风险报酬”是该单位的收益, 但就社会再生产全过程来看, 它就不能简单地被看成社会的“收益”, 或者说是M。由于风险具有未来性, 这种现时的“收益”在未来必定会因损失的发生而“失去”。也就是说, 这种“收益”最终还是要用来补偿风险成本的。

总之, 社会生产创造了产品, 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生产风险, 进而也必然有对应的风险成本。风险成本当然也应当和普通意义上的成本一样优先从社会总产品中加以扣除 (补偿) 。所以, 不能简单地把社会保障基金统统归结为M的一部分。

4. 从价值构成上看, 社会保障基金来自社会产品的各部分, 主要是来自C和V。

社会保障基金中的劳动者保险基金应属于必要劳动部分, 即该部分社会保障基金是来自于V。

对生产性企业而言, 社会保障基金来自于C和V。为生产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基金属于C, 为职工的生活而建立的人身社会保障基金则应当属于V。

社会保障基金中的一部分也来自于M, 一方面, 当M用于扩大再生产时, 该部分也必须提取一部分作为其生产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基金;另一方面, 当M用于非生产性活动时, 为使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保全, 同样也必须提取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基金。

综上所述, 从价值构成上看, 社会保障基金来自社会总产品中的每一部分, 而不是仅仅来自M。从价值构成比例上看, 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由C和V构成, 部分是来自M, 限于篇幅, 此不专论。

三、提取社会保障基金的数量模型

社会再生产是循环不断的过程。而风险具有未来性的特点, 所以, 考察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与补偿过程必须长期地、动态地进行。就某一行业来说, 社会保障基金提取的数量应当根据生产规模和保险精算理论来确定, 这是风险管理学研究的范畴。就整个宏观经济而官, 确定社会保障基金提取额的数量,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下面, 笔者通过图示来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偿过程, 并据此确定社会保障基金的最优提取额的数学模型。

图1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示意图, 每一时间单位表示一个生产循环周期。

其中, Li为第i个生产周期的损失, di为第i个生产周期的社会保障基金提取额 (i=l, 2, 3, …) 。

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是用于补偿未来的损失的, 为简便可令L0=0。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所提取的社会保障基金必须能充分补偿风险造成的损失, 即各期的社会保障基金积累额不小于相应各期的损失积累额, 其数学模型为:

特别地, 当提取的社会保障基金恰好能补偿相应各期的损失, 亦即没有提取多余闲置的社会保障基金, 则 (1) 又可以写为:

显然, 根据di≥Li+1≥0的特性可以得到:d0=L1, d1=L2, d2=L3, …, 即di=Li+1, i=0, 1, 2, 3, … (3)

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是处于备用状态的, 当按 (2) 或 (3) 提取社会保障基金时, 则没有闲置多余的社会保障基金, 此时提取的社会保障基金是最优的。所以, (2) 或 (3) 式被称作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最优社会保障基金条件。

四、科学确定社会保障基金的价值构成的意义

1. 科学划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完善马克思的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理论, 重新认识社会保障基金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例如, 不能简单地认为社会保障基金是对社会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 本质上, 它是对各种价值C、V和M的一种扣除, 和“补偿基金”一样, 也应优先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

2. 为制定社会保障制度、调整与保险业相关的财政税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3. 对企业支付的生产性保险费和为职工支付的人身保险费在会计上的账务处理, 具有理论上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4. 促进了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化。

社会构成 第10篇

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社会,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或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定含义,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建设和谐社会对现代政府提出了高效、廉洁、透明的要求,政府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对政府成本进行规范和合理控制,既能够减少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以权谋私,乱收费,乱罚款现象,规范行政和社会秩序;又能够减轻人民负担,提高政府活动的经济性,从而树立党和政府威信和良好形象,最终实现社会和谐。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政府成本的构成及控制途径进行探讨。

一、政府成本的构成

成本(cost),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按照马克思分析,成本是“在一个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目前对政府成本的理解,主要包括政治学、行政学和经济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2]。

本文认为的政府成本,是指政府维持其正常运转以及履行其职能所投入的一切资源,这里的政府取广义,即执行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包括了立法、行政、司法部门。政府成本应当要区别于财政支出,后者是以政府事权为依据进行的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它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选择,与政府成本的区别在于这种支出的本质上不是为了政府作为一个机构的存在和运转,而是为了社会和公众,具有服务社会的效应。从政府成本的时态和形态的角度,可将其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一)显性成本

显性成本即政府履行其职能时所需要花费的货币支出,可以计算并在财务预算中列支。大致包括以下:

1. 人力成本,即政府组成人员的薪金,包括工资、补贴、福利等。

影响人力成本的因素主要有:政府机构设置的规模,政府工作人员的数量和人员的工资水平。有人以“官民比”即财政供养人和总人口比例来衡量政府的人工成本,但公务员的规模是否适度不仅要考虑“官民比”,还要考虑公务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公务员的行政效率。

2. 机构成本,即政府运行的物质基础,如办公建筑、办公

设备、交通工具、会议开支、通讯费用等,这与政府的消费水平有很大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机构成本将同样提高。

3. 管理成本,即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所消耗的资源。

这表现在,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时发生的成本。比如:制定政策和法律制度时,调查研究收集信息的成本,征集专家制定政策的成本,征求各方意见的成本,一些重大决策试点试验、推广、调整的成本,执行过程中,协调不同阶层和集团利益的成本。

管理成本还包括政府行为失当所造成的损失。即政府“缺位”即不作为,对社会经济领域的放任,听任市场无序和混乱;政府“越位”,对经济或私人领域过度干预,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政府“错位”,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损失,以及对失误进行治理时所耗费的成本;政府“出位”,滥用职权,腐败和寻租行为所造成的公共财产损失和由此而增加的反腐败成本[3]。

(二)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是隐藏于政府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通常反映的是政府运行的社会代价。

1. 机会成本,即由于选择某一方案,放弃其他方案而失去的潜在的最大收益。

这在政府制定决策时显得尤为突出。客观上来说,政府作出任何一项决策,都会存在着机会成本,有时因为难以计量或者收益周期太长而将其忽视,从而使机会成本对政府决策的约束或者激励作用大大降低。

2. 社会成本,即政府行为所造成的对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等方面的损失,包括:

政府效率低下,行政审批程序复杂,公民徒劳往返,企业丧失投资机会和收益;政府决策造成生态破坏,所带来的潜在或未来的损失以及相应的治理花费;寻租和腐败造成政府形象和信誉遭到质疑,信任度降低。社会成本影响面广,给社会公众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般难以计量,有的涉及心理感受,影响周期长,还会引发连锁反应。

二、政府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控制的认识缺乏辩证性

从成本控制的对象来看,既要看到显性成本,又要看到隐性成本。对显形成本应该是按照其收益和实现的职能决定增加还是减少投入;而对隐性成本则是要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尽量降低。

从成本控制的目标来看,并非控制成本就等于降低成本。政府成本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对应关系,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加,政府成本的增加具有不可避免性。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控制成本,并不是要降低成本总量,而是要结合政府职能,按照成本收益原则,增加有效成本的投入,控制无效成本的支出;并处理好增加有效成本的投入促进发展,和提高行政有效性降低服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如果单纯地以降低成本为目标,可能会带来阻碍发展的代价,这并不是控制成本的合理之举。

2.隐性成本衡量缺乏明确的标准

对成本的衡量,应该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进行分析,但目前大多仅以政府支出的绝对值或相对值的增加以及政府规模的扩大来断定高成本,缺乏对财政支出结构和行政成本效益的分析,使得对政府成本支出水平的判断缺乏客观标准,对控制的对象也缺乏方向性。这是因为,显性成本的投入比较好衡量,而隐性成本则很难精确衡量。例如,一项行政决策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要在一定的周期后才会显现并因生态循环逐步扩大;所产生的民意不满,具有一定的辐射性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多个方面;诸如这样的社会成本都是很难以数字来确定的。

3.控制成本缺乏全面性

在现行的控制措施中,对成本构成的调整缺乏全面性。大多是针对显性成本的,特别是在降低人力成本和机构成本方面,却忽视了政府决策和行为可能带来的隐性成本,而隐性成本的存在会带来更多的后患。如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降低隐性成本,这方面的研究和举措尤其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以GDP为主的考核方式有一定关系,考核重视产出而忽略投入,重视经济职能忽视社会职能,考核周期为执政者的任期而非一项政策的周期,导致执政者为了片面追求在任期间的经济成绩,采取短视决策和行为,不仅增加了隐性成本,而且由于隐性成本的无从考核,更是忽略其控制。

三、建设和谐社会控制政府成本的途径

政府成本的高低,与政府的职能范围有密切的关系。古典经济学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越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成本越低越好。而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政府应该积极干预市场和社会,则政府成本必然要增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对政府提出了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廉洁高效;协调贫富差距和各种利益冲突;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相适应;引导社会自治等要求。

对于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控制政府成本,本文认为,成本是相对于收益而言的。成本为零的时候是最低,但是相应地也没有任何收益了。正如奥斯本在《重塑政府》中所提到的,好的政府应该是有收益而不浪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公民、社会、政府、市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控制政府成本,关键不在于减少开支数目,而在于以和谐社会对政府的要求作为判定标准[1]。

(一)合理界定政府职能,明确成本支出原则

政府成本合理化,是政府在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中,既能按照成本—收益原则,将其占用和消耗的社会资源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又能实现政府的最优化管理的政府行政成本[4]。因此,政府成本支出的原则应该有三:

(1)成本投入与政府职能实现有关。建设和谐社会,协调市场方面政府职能包括:制定市场行为规范准则,提供制度保障;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组织和保障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调节物质财富的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而在协调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方面,政府主要负责依法调节的社会职能,如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其他社会管理职能可以发动非政府组织和社区承担,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2)成本高低吻合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政府成本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应超过社会承受能力造成过重的赋税负担。(3)成本开支按照成本收益原则控制。不能产生收益的成本为无效成本,不予投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收益是公共利益,价值优先,而非简单地以经济学的收益最大化来衡量。

(二)统筹分析,合理调整显性成本

1. 规范消费水平,控制机构成本

明确政府消费的范围、项目、使用原则、审批程序、消费标准和监督处罚措施,将政府公务消费纳入法制化轨道,减少和杜绝公务消费变为私人消费的现象。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各级政府办公楼建造规格,公务人员用车、招待、差旅费用的标准,杜绝法律法规不允许的公款消费行为。

机构成本一般来说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对其进行控制的关键是合法使用,其额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保持中等消费水平即可。

2.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的支出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变动最为显著,控制空间也最大,其控制效果对行政成本的总额有很大影响,是控制重点。对于管理成本,应增加制度建设的投入,这些投入既可以减少政府不当行政带来的成本,也可降低某些社会成本。

(1)建立和完善行政行为管理规范。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减少随意裁决和暗箱操作;加快行政程序的法制建设投入,杜绝乱收费、乱设卡等行为;加强廉政建设投入,从法律和制度上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和惩治措施,从而减少国家公共财产的损失,降低违法行政带来的成本。

(2)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减少不必要的审批部门和审批程序,避免如同帕金森定律所描述的自己制造工作的情形;改变“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权责,保证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每个环节相互连续,避免行政资源诸如人员、设备的闲置与沉淀;减少因为手续过多,效率过低而造成的公民或企业的经济损失,以及因此而造成的政府管理成本的增加。

(三)全面协调,降低隐性成本

1. 完善决策程序,降低隐性成本

在政策制定时的决策依据,要以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作为公共决策的价值取向,统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

在决策过程中,要建立决策评价机制。对一项新的行政决策的提出,在专家和公众层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时,应关注对该决策的不可性论证,兼顾正反两方面评价。从政府决策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受决策影响的社会群体承受能力、决策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逆向论证。只有所有不可行的因素都有了可靠的应对策略保证,才能通过并实施该项决策,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决策胜算的可能性,减少行政决策失误造成的无效成本。

在决策执行之后,要对其进行评估,建立政府决策责任制度,决策者都要对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包括政治、法律以及道义责任。建立决策法制机制和决策者的法律责任制度,用法律责任约束机制提高决策者的责任感,降低决策的随意性。

2. 建立效益评价体系,增强刚性约束

行政成本产出是衡量行政成本价值的具体体现,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行政成本产出评价体系,真正使行政成本的投入得到最高的回报。行政成本产出的测量项目,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量是衡量效率的高低,可以表示为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例如单位时间内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比例;频率大小,例如社会公众提出要求与政府部门作出反映之间的时间间隔;环节的多少,例如行政部门进行某项活动从开始到全部结束的时间长短、步骤多少。

质是衡量结果的实现程度,可以表现为行政目标的实现程度,例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等;行政主体岗位职责的履行程度;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等等。对质的衡量要考虑到政府决策的运行周期,即大致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产生效果,否则将会增加政府决策的短视性,反而增加机会成本。

根据不同管理层次的职能重点,不同专业部门的业务要求,以质和量为基础建立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效益评估体系,对于投入高而质量低的行政成本,分析其原因,调整和控制其再次投入,尽量约束和降低无效成本。

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控制政府成本,并不能简单地以行政开支的数目或机构人员数量来衡量。根据“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因此,控制政府成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对于政府成本中的显形成本,要按照其产出的福利最大化和公共收益最大化来衡量是否值得投入和投入多少;而对于隐性成本,则要在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尽量降低。

摘要:从政府成本的时态和形态的角度将其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针对目前政府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控制成本的途径是,在保证能提供建设和谐社会所需的产品和服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隐性成本,对政府成本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成本构成,控制

参考文献

[1]孙增武.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从哪些方面主导社会整合[J].中国行政管理,2005,(5):50-52.

[2]戴扬,杨龙.国内政府成本研究综述[J].理论与改革,2005(,4):157-159.

[3]张向前.和谐社会的政府责任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2):159-162.

社会构成 第1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孕妇共2870例, 其中初产妇2060例, 经产妇820例, 孕周36~42周;年龄最小19岁, 最大42岁, 平均 (29.34±3.45) 岁。

1.2 社会因素剖宫产诊断标准[2]

无明显的医学指征, 未经充分试产实施的剖宫产术, 包括: (1) 无手术指征记录; (2) 未临产或未经充分试产、或已临产且产程进展顺利, 但产妇及家属坚决要求手术者。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调查表, 根据术前讨论记录孕妇及家属要求对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进行统计, 同时对调查影响产科医师实施剖宫产社因素。

2 结果

2870例分娩孕妇中实施剖宫产1240例 (43.21%, 1240/2870) , 1240例剖宫产中医学指征剖宫产730例 (58.87%, 730/1240) , 社会因素剖宫产510例 (41.13%, 510/1240) 。调查结果显示其原因构成孕产妇及家属要求390例:对阴道分娩疼痛存在惧怕感170例、分娩知识认识不足130例、迷信思想影响60例、经济水平提高30例;医源性因素80例:回避医疗风险50例、阴道分娩技术经验不成熟22例、经济利益驱动8例。

3 讨论

3.1 社会性因素剖宫产原因构成

通常情况下产科手术必须具备严格的手术指征, 但剖宫产手术却例外, 可在无明确医学指征下施行, 这类无明确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称为社会因素剖宫产[3], 本文社会因素剖宫产占同期剖宫产率的41.13%, 与文献报道的50.21%一致[4], 原因构成包括孕产妇家属及医源性两个方面: (1) 孕产妇及家属原因:a.对阴道分娩疼痛的惧怕170例, 占43.59% (170/390) , 是导致社会因素增加的首要原因, 虽然近几年无痛分娩技术已应用于临床, 但都缺乏规模, 且尚在探索阶段, 特别是在基层医院, 由于条件有限, 根本无法开展无痛分娩技术, 故阴道分娩的疼痛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由于孕妇怕痛, 而选择剖宫产术。b.分娩知识认识不足130例 (33.33%, 130/390) 。近几年由于手术技术、麻醉技术、术后镇痛、输血和抗感染水平的进步, 孕妇甚至部分医务人员普遍认为剖宫产是安全且痛苦较少的分娩方式, 而对其并发症重视甚少;担心艰辛试产过程给新生儿造成损伤;多数孕妇只生一胎, 对新生儿期望值过高, 拒绝采取有风险的阴道分娩干预措施;担心阴道分娩会使阴道松驰而影响性生活[5]。c.家属受迷信思想的影响, 要求选择吉时使胎儿出生, 本文共60例。d.经济水平提高30例: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及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的开展, 多数不需考虑剖宫产费用大等经济负担问题, 特别是生育第二胎的孕妇, 由于对第一胎阴道分娩所承受的疼痛还心有余悸, 致使这类产妇在孕期已作好选择剖宫产的决定。 (2) 医源性因素:a.回避医疗风险50例 (12.82%, 50/390) :新的产科模式和社会高标准的要求使产科医师压力过大, 为避免承担阴道分娩风险以及导致的医疗纠纷, 产科医师愿意选择剖宫产[6];有剖宫产史的医师交代病情后孕妇不愿承担医疗风险, 医师怕担责任往往直接选择剖宫产;我国国情大多只允许生一胎, 无需顾虑剖宫产对再次分娩的影响, 往往按照孕妇的选择, 进行剖宫产术, 导致首选剖宫产结束分娩增加[7]。b.阴道分娩技术经验不成熟22例。阴道助产和分娩镇痛技术相对落后, 发现及处理难产的经验少不试产或不充分试产, 导致较困难的阴道助产手术包括产钳, 臀位助产等几乎已被剖宫产所取代。 (3) 在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下, 政府对医院的投入相对不足, 而剖宫产手术较自然分娩可以增加一些检查, 围术期的药物使用、手术费用提高等等为医院及个人增加了收入, 选择了剖宫产。

3.2 降低社会性因素剖宫产对策

虽然剖宫产解决了部分难产和产科并发症, 但术后产后出血、脏器损伤、麻醉意外、伤口延期愈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肠粘连肠梗阻、慢性盆腔疼痛, 再次妊娠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及再次妊娠分娩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者[8], 因此应降低剖宫产特别是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比例。 (1) 做好产前健康教育, 扩大产前教育的覆盖面, 让孕产妇及家属充分认识到自然分娩是最合理的生产方式, 实施医学及社会支持, 减少孕妇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提供有关妊娠、分娩知识及可能的异常情况, 使其在认知、情绪和心理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妊娠的进展, 并提高对分娩的应对能力, 消除产前的紧张恐惧心理, 减少因心理因素所致的剖宫产。 (2) 改变产时服务模式, 提高助产技术, 导乐分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产妇心理状况, 使之在整个产程过程中尽可能保持最佳状态;分娩镇痛方法简便, 并发症少, 孕妇自觉舒适方便, 并且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使产妇的心理因素和精神因素 (对分娩的恐惧) 影响降低到最低点, 最大限度地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 (3)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避免经济利益干扰;呼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努力为产科上作者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9]。

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性因素剖宫产的原因构成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调查表, 根据术前讨论记录孕妇及家属要求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进行统计, 同时对调查影响产科医师实施剖宫产社因素。结果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2870例分娩孕妇中实施剖宫产1240例, 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510例 (41.13%) , 其原因构成孕产妇及家属要求390例:对阴道分娩疼痛存在惧怕感170例、分娩知识认识不足130例、迷信思想影响60例、经济水平提高30例;医源性因素80例:回避医疗风险50例、阴道分娩技术经验不成熟22例、经济利益驱动8例。结论 剖宫产社会因素构成复杂, 通过产前健康教育, 改变产时服务模式完善助产技术;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避免经济利益干扰等措施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关键词:剖宫产,社会因素,原因观察,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邓昆芳, 周世梅.剖宫产适应证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8) :94-95.

[2]张巧媛, 袁晓梅.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9, 20 (6) :373-374.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983-992.

[3]蔡燕.剖宫产的社会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 :260-261.

[4]唐淑琼.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l2) :112-113.

[5]代娓.剖宫产社会人为因素的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 2010, 23 (2) :45-45.

[6]冯国样, 华凤珍.人为因素剖宫产原因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 2001, 16 (2) :107.

[7]张霞, 王俊霞.社会性因素剖宫产术12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20) :2885.

[8]张军莲, 王伟.我院5年剖宫产率及社会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l5 (9) :52-54.

上一篇:跟岗学习下一篇:条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