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行音乐范文

2024-05-15

日本流行音乐范文(精选9篇)

日本流行音乐 第1篇

“男装丽人”服务很流行

“女人也有想成为男性的瞬间”。这是日本《K E R A BOKU》杂志封面上的题词。这本杂志于去年创刊, 被称为世界首个面向女性的男装时尚杂志。专门教女性如何装扮才能既有男人的帅气, 又不失女性的可爱。《KERA BOKU》的热销显示日本女人男性化势头的凶猛, 意味着日本已经进入男装丽人时代。

这本杂志的模特和读者清一色是女子。杂志的模特头牌叫“明”, 她被称为“男装帅女子”, “明”说, 现在的男子越来越不像个男人, 吃饭算计到一分钱, 不懂得照顾女性, 没有女士优先风度的男子越来越多。她穿男装可以让女孩子们展现更多的笑容。“明”有大量粉丝, 都是年轻女性, 她们认为男装女子比男性对女性更为温柔, 更重要的是和男装女子交谈, 可以同时了解男性和女性对同一事物的看法。

相关的男装丽人服务也应运而生。秋叶原附近有男装丽人陪伴服务。男装女性可以按照女性客人的喜好陪伴逛街, 提供类似导游的服务。这种服务一般聚集在秋叶原附近, 因为那里是御宅族和动漫迷的大本营。男装丽人咖啡店在日本各地都有, 数量很多, 秋叶原和池袋地区最集中。池袋一家男装丽人咖啡店里服务员全都男士打扮, 客人基本是女性, 变装让她们感觉新奇和刺激。她们说这里很安全, 而且能和店员聊天, 倾诉烦恼。

热播剧钟爱“女孩男装”

动漫在男装丽人热潮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很多女性模仿动漫中的男主角, 才发现自己穿男装也很合适。“男装女子”的小说、漫画等也让男装丽人潮更热。女扮男装的电视剧也在增加。如《我是美男》、《致花季的你们》、《樱兰高校host部》等。这些连续剧中都有女扮男装的名演员, 她们俏丽又不失帅气的男装也让粉丝们充满向往, 推动了日本女性的男装化。

在男装丽人风潮影响下, 专为女性设计的男性化时装也应运而生。过去日本女性想要男装打扮, 很难买到合适尺寸的服装, 现在则方便多了, 女性时装男性化已经登上大雅之堂, 男装化女性时装的新名牌数量繁多, 样式丰富。

七成男性表示反对

日本音乐 第2篇

些人还以为次曲是《勇》的钢琴版,但明耳的人一听就不是.只不过这种旋律的 曲风多不胜数罢了,但我认为神思者的这首曲子已经是经典不可动 摇.2,久石让 提到日本的配乐大师,久石让绝对是不可遗漏的,本身为新世纪音乐大师的久石让,由于成 为了宫 崎骏动漫的御用配乐大师,使得他名声更为震撼.久石让的配乐曲子或许是最经典 与最受欢迎的,比如《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的配乐.久石让的风格偏向于清 新,温婉, , 宛如日本乡村的田园风,亦有一种灵动纯净之感,似夏天的微风,沁人心脾.所以有一种妇 孺皆能赏析的雅而通俗之感.ASIAN DREAM SONG,虽然不是他的最具代表的作品,但是却被认为最典型的和风曲子, 不了解和风味的朋友可以听听,听听它和中国风有何不同.《无限的爱》 ,电影<情癫大圣>的主题配乐,唯美的旋律,是希望是阳光是典雅又是浪漫.

3,和田薰 如果听过《犬夜叉》的配乐,应该对和田薰有大爱,由其是那首经典的《跨越时空的思念》 , 幽怨 的和风,如漫天樱花飘零飞舞,华丽而冷艳,万分迷人.现在堪称经典的应当是《驱 魔少年》中的《奏之曲》 ,一样是华丽中的幽怨而清冷,美到绝.和田薰是动漫 配乐大师, 其音乐带有日本民族古典风,因此有一种幽冷之感,但不凡现代浪漫气息.《跨越时空的思念》 ,樱花漫天,这也是被认为世界上最好听的纯音乐!キララ ,动画《七武士》的经典配乐.洋溢着浓浓的日式古风,典雅而古朴.4,中川孝 他的风格虽然也是延续了日本音乐的物哀与幽玄,但更增添了心灵的压抑与沉重感.-蛍の约束.(选自《少年阴阳师》)《少年阴阳师》的背景是怨灵作乱的平安时期.果然日本配乐大师的风格都趋向一致,以至 于让人听不出每个大师的风格,抒情曲风都渗透着东方式的物哀与幽玄,悲到入心.5,若草惠: 没有其他,当红的《棋魂》 ,不红的配乐师,比较红的配乐.想い,あふれて 《棋魂》的背景虽然到了现代,但是佐伪那穿越时空的执着仍旧带有平安时期的物哀色彩, 于是,若草惠和的曲风让人感觉如出一辙.6,大岛ミチル 通过《钢之炼金术师》 ,我们爱上了朴 JJ,爱上了钉宫,就让我们也爱上大岛满!这位女配 乐师的风格比较偏向欧洲音乐.由此,我发现一个怪现象,管野 大神和娓浦大神的配乐都 不爱走和风路线,难道日本的女配乐家都倾向异域风? 兄弟(选自《钢之炼金术师》)破例放一个人声,曾经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插曲啊.《钢之炼金术师》在剧情上无疑对情感的 杀伤力无限,连 BGM 都险些配不上,多亏了《兄弟》这首插曲,OST 里的小提琴版本实在 是让人听后想为钢炼殉情的倾向!メインテーマ~静寂(选自《隐王》)有时候,觉得日本

本动漫的配乐实在是太高台剧情啦,怎么说呢,总觉得有时候配乐的那种直 达心灵的感伤比剧情本身更有杀伤力.这个配乐,如果单拿出来,人家还以为是那部大片的 生离死别的爱情音乐主题呢.Chikaku Tooku(选自《隐王》)OST2 的配乐有个小提琴曲,少了东方式的色彩,更多了一分宫廷式的优雅 7,川井宪次 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 《午夜凶铃》 《寒蝉》 的配乐师, 另外还多次被邀请帮中国电影配乐, 他的曲风比较幽冷,空灵,古朴,祭祀味浓.骑士王的荣耀(选自《FATE STAY NIGHT)好像一首婉转幽怨的民谣.这首曲我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信不信由你 《想い遥か 》 ,这首歌有童声版的,但我觉得童声版的比不上纯音乐版的,听起来稍微浪漫 忧伤一点.川井宪次的乐风还是比较好认的,总是带有祭祀的味道,空灵是其一贯的特色.寒蝉鸣泣之时 BMG , 当然啦, 玩恐怖他也一流.不愧是曾经帮 〈午夜凶铃〉 配乐的川井啊.

8,泽野弘之 日本新生代作曲家.其主攻是日剧,尤其是《医龙》的配乐,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虽然是新生代作曲家, 但其曲风除了日剧配乐常有的浪漫元素以外, 还渗透着淡淡的古风味 道,如这首:刚开始是纯 NEW AGE 风,副歌就有东方古典元素的融入 Blue Dragon(选自《医龙》)这是《医龙》的主题配乐,关山蓝果有演唱过,但我觉得纯音乐版比演唱版好听,纯音乐版 更加具有浓郁的古风味道,而演唱版则是更倾向于 NEW AGE 风 motherhood(选自《东京塔》)《东京塔》是一部比较感人的日剧,主题曲破具有浪漫大气与唯之感,泽野作的这首曲子可 谓是天籁神曲.9,森英治 这个配乐家应该不大出名,但是,你绝不能错过这首《百鬼夜行抄》的主题配乐!为什么是中国风?明明是日本的百鬼夜行~ 先抑后扬,由清幽的旋律带出气势磅礴的洋溢着中国风的合奏,但我不认为那是百鬼夜行, 因为这首曲子还是给人一种光明的前景.10,长谷川智树 我是被他的《绝望先生》的配乐雷到了,这部动漫貌似不是什么悲壮或凄美的剧,那个配乐 怎么就那么像爱情史诗呢,不必那么大材小用嘛.11,喜多郎 很多人说,喜多郎把中国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不见得,因为很多人没有听过别的日本配 乐家的 曲风,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喜多郎在中国还是比较出名的.那也难怪,托了《宋家 王朝》(香港古装戏经常引用的曲目)和《印象西湖雨》(老谋子的印象系列音乐 剧)的福, 喜多郎在中国算是比较有名气的了.但是, 喜多郎的 NEW AGE 专辑中的曲风更为抽象一点, 有点玄,和一般的日本轻音乐有区别,不是很容易能听懂,难道这就是他有别于别的大师的 亮点之一? 宋家王朝 第一次听这首曲子,我吓到了,这是我新世纪音乐的入门曲之一,是

日本流行“厨房教育” 第3篇

“厨房教育”的内容有:

参与饮食制作,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

孩子在厨房里做的事情有:把理好的菜放在干净的盆子里;剥豆子或笋;掰四季豆或豇豆;洗茄子、黄瓜、番茄等果实类蔬菜;打散鸡蛋;递东西;提醒妈妈水开了、饭好了;算算需要的碗筷;捏几个饺子、馄饨、包子;在妈妈的指导下煮水饺、馄饨、下汤团等。

日本早教专家牧野圣子做了这样的分析:切莫小看做家事,做家事是学习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一种比游泳更均衡的运动,而且可以丰富情绪,使孩子对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更加自信。调查资料也显示,假如孩子从小远离家务,视家务为畏途,那么,他在成长过程中将会留下缺陷。

将餐桌当课桌

日本父母善于实施餐桌教育:一是类似于国人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传统教育,让孩子知道粮食源于农民的辛勤劳动,应该珍惜;二是借助于饮食培养孩子对食物的情感,如告诉孩子鱼是海的礼物,鸡肉、笋是山的礼物,再让孩子想想紫菜、菠菜、牛肉,它们是谁的礼物?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日本学者认为,对于中小学生,要有意识地灌输一些食物的来源、制作、营养价值,以及怎样吃、吃多少的知识,潜移默化地使他们认识偏食的危害,从而自觉做到膳食平衡,将健康的饮食习惯延续终生。

环保教育

教育孩子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如狗是人类的朋友,猴子是人类的亲戚,鹰、熊、鲸鱼等是珍稀动物,对于这类动物我们不要去伤害它们,不要去吃它们的肉。这些对孩子从小珍惜物种、树立环保意识很有帮助。

学数数

买来食品,如毛豆,父母与孩子各抓一把,然后比比看谁抓得多,这是对大小概念的培养;引导孩子帮忙剥豆子,然后让孩子算算5颗豆荚中共有几粒毛豆,强化数字的加法训练。

语言表达训练

从市场买回蔬菜,教孩子用适当的语言来描述,如绿油油的青菜,滑溜溜的韭黄,翠绿的黄瓜,圆鼓鼓的南瓜等,以增加孩子的词汇积累与语言表达。

安全要点

厨房教育虽说好处多多,但必须消除某些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专家提醒你注意以下要点——

※保管好刀具,如菜刀、剪刀、刨刀、开瓶器和其他尖锐的器械。平时不大用的尖锐器械,最好放进上锁的碗柜。

※电饭煲、微波炉、热水器等电器,不使用时应拔掉插头,防止孩子偶然开动。

※不让电线悬挂在孩子可以牵拉的地方,燃气灶平时一定要把开关牢牢关闭。

※大人端起滚烫的东西,无论是一盆肉汤还是一杯热牛奶,一定要先看清孩子的位置,绝对不要端着滚烫的东西从孩子头顶掠过。

日本流行音乐 第4篇

关键词:日本民族音乐,云南民族音乐,调式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 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教授鸟越宪三郎就提出“日本人起源于中国云南省”这一观点。之后又有佐佐木高明、杨万智、孙官生等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认为日本传统文化和中国云南红河流域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音乐方面, 日本民族音乐与中国云南民族音乐有许多共同点。尤其是红河流域哈尼族民族音乐与日本民族音乐如出一辙。“红河地区哈尼族音乐宫调与日本传统音乐的气质神韵, 有着同样的悲凉、屈辱、不屈和奋斗的精神, 在乐器种类、演奏 (唱) 法、调式色彩等方面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

在音乐调式方面, 日本民族音乐调式与中国云南哈尼族民族音乐调式也有许多共同点。“哈尼族与日本均用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和带半音的五声音阶, 其旋法基本以四度三音列为主。[2]”日本民族音乐与中国云南民族音乐, 或者说与中国云南红河流域哈尼族民族音乐的共用调式主要有如下几种:去三七级mi调式、去二六级sol调式、去二六级la调式、去三七级sol调式和去四七级do调式。

一、去三七级mi调式

去三七级mi调式等于日本都节调式。

去三七级mi调式等于中国汉族去三七级角调式。

去三七级mi调式等于西方去三七级弗里几亚调式。

其音阶排列为:mi fa la si do mi。

去三七级mi调式缺少三级音与七级音, 导致主和弦的三音与属和弦的三音不存在, 整个调式在听觉上形成不确定性。主音缺少导音的倾向性, 但是由于属音和主音构成纯四度从而增强了属音的倾向性, 因此整个调式在听觉上较为稳定。主和弦既可以是小三和弦mi sol si, 也可以是大三和弦mi#sol si, 还可以被代替为四级和弦la do mi, 甚至可以是音程mi si或者其它以mi为根音的非三度叠置和弦。由于属和弦的五音与根音构成减五都而在听觉上形成不稳定性, 因此属和弦可以被代替并重新建构为七级和弦re fa la或三级和弦sol si re。

在演唱 (奏) 时, 去三七级mi调式六级音do时而偏高, 若明确高半音, 则形成升六级去三七级mi调式, 其音阶排列为:mi fa la si#do mi。

二、去二六级sol调式

去二六级sol调式等于日本琉球调式。

去二六级sol调式等于中国汉族去二六级徵调式。

去二六级sol调式等于西方去二六级混合利底亚调式。

其音阶排列为:sol si do re fa sol。

去二六级sol调式缺少二级音与六级音, 导致属和弦的五音与下属和弦的三音不存在。由于导音和主音形成的大二度从而削弱了导音的倾向性, 但是又由于属音和主音构成纯四度从而增强了属音的倾向性, 因此整个调式在听觉上较为稳定。属和弦可以是re fa la, 甚至可以是音程re fa。下属和弦既可以是大三和弦do mi sol, 也可以是小三和弦dobmi sol。

在演唱 (奏) 时, 去二六级sol调式七级音fa有时在情绪激动的高音区会偏高, 三级音si有时在低音区会偏低。若七级音fa偏高, 则属和弦可以变为大三和弦re#fa la。若三级音si偏低, 则主和弦可以变为小三和弦solbsi re。

三、去二六级la调式

去二六级la调式等于日本民谣调式。

去二六级la调式等于中国汉族五声羽调式。

去二六级la调式等于西方去二六级小调式。

其音阶排列为:la do re mi sol la。

去二六级la调式缺少二级音与六级音, 导致属和弦的五音与下属和弦的三音不存在。由于导音和主音形成的大二度从而削弱了导音的倾向性, 但是又由于属音和主音构成纯四度从而增强了属音的倾向性, 因此整个调式在听觉上较为稳定。属和弦可以是mi sol si, 甚至可以是音程mi sol。下属和弦既可以是小三和弦re fa la, 也可以是大三和弦re#fa la。

四、去三七级sol调式

去三七级sol调式等于日本律调式。

去三七级sol调式等于中国汉族五声徵调式。

去三七级sol调式等于西方去三七级混合利底亚调式。

其音阶排列为:sol la do re mi sol。

去三七级sol调式缺少三级音与七级音, 导致主和弦的三音与属和弦的三音不存在, 整个调式在听觉上形成不确定性。主音缺少导音的倾向性, 但是由于属音和主音构成纯四度从而增强了属音的倾向性, 因此整个调式在听觉上较为稳定。主和弦既可以是大三和弦sol si re, 也可以是小三和弦solbsi re, 还可以被代替为四级和弦do mi sol, 甚至可以是音程sol re或者其它以sol为根音的非三度叠置和弦。属和弦既可以是小三和弦re fa la, 也可以是大三和弦re#fa la。

五、去四七级do调式

去四七级do调式等于日本去四七级大调式。

去四七级do调式等于中国汉族五声宫调式。

去四七级do调式等于西方去四七级大调式。

其音阶排列为:do re mi sol la do。

去四七级do调式缺少四级音与七级音, 导致属和弦的三音与下属和弦的根音不存在。主音缺少导音的倾向性, 但是由于属音和主音构成纯四度从而增强了属音的倾向性, 因此整个调式在听觉上较为稳定。属和弦既可以是大三和弦sol si re, 也可以是小三和弦solbsi re。下属和弦既可以建构为fa la do, 也可以被代替为二级小三和弦re fa la或二级大三和弦re#fa la。

从“日本人起源于中国云南省”这一观点可以演绎出“日本民族音乐与中国云南民族音乐有许多共同点”这一事实, 从“日本民族音乐与中国云南民族音乐有许多共同点”这一事实又可以归纳出“日本人起源于中国云南省”这一观点。虽然究竟日本人是否起源于中国云南省目前并没有完全准确的定论, 但是笔者相信, 纵使日本人并非起源与中国云南省, 也一定与中国云南省有过亲密的接触, 毕竟音乐文化能证明此。因此, 从世界民族音乐研究角度出发:若要研究日本民族音乐, 就要同时研究中国云南民族音乐;若要研究中国云南民族音乐, 就要同时研究日本民族音乐。日本民族音乐包含着中国云南民族音乐, 中国云南民族音乐同时包含着日本民族音乐, 唇齿相依, 此之谓也!

参考文献

日本音乐鉴赏论文 第5篇

日本民族音乐的概况

日本的民族音乐系统称为邦乐,它的种类和体裁繁多。都市传统音乐是近代日本音乐的主流,我们在观看日本电影和电视剧时常常会听到一种具有独特东洋韵味的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的传统音乐.我国和日本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开始音乐文化的交流,我国在隋唐传入日本的乐器及曲谱同样对日本形成很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影响的应该算筝和琴。十三弦的筝是在唐代传入日本的,一并流传过去的还有民间的许多筝独奏曲,这些被日本人民欣然接受,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风格的琴乐。日本与国外的音乐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急速汲取欧美音乐文化,日本音乐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从而形成延续至今的“邦乐”(传统音乐)与“洋乐”并存的局面。

日本民族音乐的风格

基本特征日本传统音乐的显著特点是声乐曲占绝大多数,并且多数跟戏剧等其他艺术结合在一起。歌声优美、音乐华丽、节奏性强。

都市传统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的传统音乐,而都节(市)音阶则是构成这种典型日本味儿旋律的基础:都节音阶它虽然也是一种5 声音阶,但与中国和东方许多民族常用的无半音5 声音阶不同,包含了两个小2 度(半音)音程,这种特殊的5 声音阶便成为构成通常人们所熟悉的日本音乐风格的最基本要素。日本音乐的曲调常用do、mi、fa、ra、xi五音,而中国民乐则常用宫、商、角、徵、羽五音,这使得中华民族音乐充满了富丽堂皇之感,而日本民族音乐则蕴含了浓浓的物伤情结。《春痕》这首日本歌曲就洋溢着这样一种凄美的情调。虽然它并非日本传统五音所作,但在唱法上颇像古老的和歌,所以依然流露出地道的日本风格实上,在那个武士专权的年代,男人女人们用别在腰间的利剑和色彩绚烂的和服演出着浮世绘上的美丽画面。男人们的生命犹如樱花般绚丽,他们绽放得那样精彩,但却随时要准备为武士道精神而献身。女人们则是寻找樱树庇护的人,她们的美德是羞涩和服从,非常内敛,但却忠诚。但就是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类,却是彼此照应,互相思念着的。

古老的日本民谣大多数使用羽调式的民谣音阶,民谣音阶它分布于日本本土的广大地区,《拉网小调》就是用这种民谣音阶。而大多数在近代已都市化了的民谣则用都节音阶,例如著名的《樱花》就是这类民谣的典型。

节奏方面分为固定节拍的节奏(基本上是二拍子)和散板节奏。演唱、演奏方法上有其独特性,并且重视音色的细微变化。日本民谣按节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节奏,民谣几乎都是2 拍子的,与中国民歌相似,但日本民谣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绝大多数都是弱拍起唱的,两拍子为一小节,两小节为一个动机,四小节构成一个乐句。另一类是自由节奏的民谣,没有固定的节奏循环,各个音的长短和各个乐句的长度都可以自由处理,它们往往有丰富的装饰音和长的拖腔,曲终时以旋律下行轻轻地结束,给人以终止感。

日本民族音乐的种类

在日本的音乐中影响范围较大最具代表性的三类,都市传统音乐,宫廷雅乐和民谣,前两类属古典音乐,后一类属民间音乐。

(一)都市传统音乐

都市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各种以三味线(三弦)和筝伴奏的长歌、短歌,以三味线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多种说唱音乐(统称为净琉璃)和筝独奏、重奏和它与其他乐器(三味线、尺八或胡弓)的合奏曲。

1、长歌与短歌

邦乐中声乐曲占绝大多数。多数都是以三味线(三弦)和筝伴奏的声乐,其中长歌与短歌的音乐性最强它们按流传地区和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地歌、长呗和端呗三种。“地歌”产生于17 世纪的京都、大阪地区,所谓“地”就是“地方性”的意思。地歌成为日本传统歌曲中最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的艺术。我们在一些表现日本传统家庭生活(特别是古装)的影视作品中常常可以欣赏到弹唱地歌的场面。

为了区别这两地不同的长歌,称江户的为长呗,京都、大阪的为地歌或长歌。江户长呗的结构不固定,按歌舞伎剧情需要可长可短,依其性格可划分为宜于配合跳舞动作、节奏鲜明的;用于表达剧中人物内心感情和描写自然景物、较富抒情的;用于叙述交代剧情、音乐较富朗诵性的等不同类型。与地歌、长呗这些篇幅冗长的歌曲相对的是清新小巧的短歌,统称端呗。它们是都市传统的流行小调。端呗的节奏鲜明,中速,发声自然。后来又派生出慢速、自由节奏、演唱讲究技巧的歌泽和快速、富有朗诵性的小呗,它常被插入说唱中表演。

2、说唱音乐

当今在日本仍具生命力的说唱曲种是“净琉璃”,这一名称出自民间传统《净琉璃小姐的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名字。最初只是以朗诵形式讲述该故事,后逐渐配上曲调,由琵琶伴奏,成为说唱形式。演唱者发声朴实无华。表演形式为说唱者3 人,三味线伴奏者两人。

3筝乐

日本筝音乐多数是合奏,它往往是由两面或多面筝,或者是由筝与其他乐器共同进行的。宫廷雅乐

他的风格典雅庄重、内容玄奥深邃、仅限于宫廷和一些庙宇中演出的雅乐。宫廷常以它来招待外国元首和贵宾,它演出的机会虽然很少,但在日本传统音乐文化中却被置于至尊的地位。

雅乐是现存日本传统音乐中最古老的乐种。它是公元7~8 世纪从中国、朝鲜以及亚洲其他地区传入,并经过日本化的音乐和日本王公贵族参照外来音乐风格而创作的音乐。

由雅乐管弦乐队合奏的纯器乐曲叫作管弦,它由以下8 种乐器组成。

(1)横笛,又称龙笛,有7 孔,是主要旋律性乐器之一。

(2)筚篥,双簧管类乐器,正面7 孔,背面2 孔,是另一种主奏旋律乐器,其声音高亢,穿透力强。

(3)笙,多数有17 管,可同时吹出6 个音,用于奏和弦以衬托主旋律。

(4)琵琶,其结构与中国琵琶相似,四弦四柱,所不同的是横抱,以拨子弹奏,用于演奏琶音。

(5)筝,13 弦,戴指套弹奏,用于奏固定音型,它与琵琶仅用于管弦,伴奏舞乐时不同。

(6)太鼓,悬挂于木架上的单面鼓,两手各执木槌击奏。

(7)羯鼓,桶形双面鼓,横置于木架上,两手各执木槌分别击奏鼓的两面。在右方舞乐中以朝鲜长鼓代之。

(8)钲鼓,名曰鼓,实际上是悬挂在木框上的锣,双手执槌击奏。管弦的音乐速度缓慢,结构方整。

(二)舞乐

带有舞蹈表演的雅乐称作舞乐。舞者头戴面具,身着华丽服装,动作凝重舒缓,它是一种典型的古典宫廷舞,按形态可分为文舞、武舞、走舞和童舞四种类型。其音乐风格与管弦大同小异。由于舞乐多数有一定的情节,所以伴奏的音乐在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划分,登场音乐为“序”,中心部分为“破”,退场时奏“乱声”,速度由慢渐快。代表性曲目是从中国传去的《兰陵王》.(三)民谣

它是日本传统音乐中最为大众化、最富有生活气息的品种,它直接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劳动、生活和各种习俗,表达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

1、民谣的类型

按照民谣的表现内容和演唱场合可划分为5 大类。

第一类是劳动歌曲,它是日本民谣的主体,因工种不同又可细分为:田歌,包括插秧歌、翻土歌、收割歌、打场歌、捣米歌等;山樵歌,包括各种与山林劳作相关的歌曲,如上山歌、伐木歌、运木歌、采茶歌,其中伐木歌中;海歌,包括渔歌、网歌、放木歌、行船歌、煮盐歌等,著名的《拉网小调》就属于此类;作业歌,它主要是指与手工业劳动相关的歌曲,如打棉歌、纺纱歌等;路歌,如赶马调、牛夫调、雪撬歌等。

第二类是祭典歌,它往往与宗教祭神活动有关,如迎神歌、送神歌、神乐歌,第三类是祝仪歌,在各种民俗节日、喜庆场合中唱,包括乔迁歌、婚嫁歌、贺年歌等。

第四类是娱乐歌,主要指酒宴上唱的助兴歌曲和成人日常的游戏歌曲。

第五类是儿歌,如催眠歌、拍球歌等,我国人民熟悉的《五木摇篮曲》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日本民族音乐的伴奏乐器

三味线为最主要伴奏乐器,在地歌中筝与三味线的合奏是十分普遍的,这两种乐器主要是通过音色的差异形成对比。筝与三味线合奏中再加上第3 件其他乐器就叫作“三曲”,“曲”在这里不是乐曲而是乐器的意思,这第三种乐器多为尺八,或用胡弓,尺八,是一种竹竖笛,其长度为1 尺8 寸(古代的尺寸),是唐代从中国传去的,现为前4 孔,后1 孔。它既可用于合奏,也可独奏。胡弓是日本唯一的传统弓弦乐器,其琴体呈长方形,4 弦,演奏方式与胡琴相似,据说是源于西亚,经中国传入,它擅长以其特有的音色表现苍凉的情调,和筝与三味线合奏的情况相似。三曲合奏原来大体上也是齐奏同一旋律,彼此主要是以各自特有的音色形成对比。近代受市民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多使用乐器伴奏,三味线是最常用的伴奏乐器,北方的一些民谣也有用胡弓伴奏的。另外太鼓也常在表演时的奏场面音乐。

稳稳的鼓点的背后,蕴藏着对生活的期待和理解;让人振奋,它把音乐推向高潮后却又回到原点的旋律。

听了那么多日本民族音乐,我感到其中多体现思乡之情,听着《春痕》的旋律,体会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思念之情。日本古典音乐曲调多温婉柔和。听过这些日本传统音乐后,能慰藉那些远离家乡的旅人的心情,我想这也符合日本这个岛国的国情,通过音乐给那些出海的人们一些心灵上的安慰。而到了近现代,日本音乐有了不同的风格,有热血励志,有唯美抒情的,激励着国民不断奋斗,也在激烈的生活中,治愈着国民的心境。我想从日本音乐我们也可以从一个方面看出日本在二战后飞速发展的原因。在我看来日本现代音乐有着 1.东西杂糅,在西方流行音乐的基础上总有日式和风古典元素的添加

2歌词含蓄暧昧,富有诗意,和中国流行音乐的歌词有很大的不同,同样是表达爱情,但表达得很唯美

3旋律层次丰富,风格多样化,几乎把世界的所有音乐元素融入其中

生姜豆酱汁日本流行 第6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姜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钾、钙、磷、铁外,还含有挥发油、姜辣素、天门冬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值得注意的是,姜辣素可以刺激心脏、血管、皮肤,促使全身毛孔舒张,从而散热出汗,随之排出毒素等。姜辣素还可以刺激味觉神经,促使消化液分泌,加强消化吸收功能,具有健胃止呕的作用。此外,生姜中的挥发油所含有的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分泌,减少胆汁中黏蛋白的含量,从而有利于防止胆石症的发生。

最近,日本医学家认为生姜的最重要药效在于它的抗氧化作用。它可抑制不良活性氧的功能,防止血液中不良胆固醇的氧化,防止动脉硬化。

豆瓣酱是用大豆发醇而成的食品,大豆中包含的皂甙苦味成分,具有抑制癌症、防止血液中脂质氧化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发酵食品具有调整胃肠功能与抑制肠内细菌的作用,可治疗皮肤粗糙,预防大肠癌。另外,大豆还有降低血压与胆固醇的作用。由此可见,生姜豆酱汁可谓保健食品的最佳组合,既可调味佐餐,又具独特保健功效。要将这种“泊来品”搬上自家餐桌并非难事,只需按以下步骤制作:

(1)将生姜用水洗净后,剔除腐烂的部分。

(2)再将带皮的生姜切成1厘米厚的小块。

(3)将生姜放在竹筐上,在太阳光下晒1天。

(4)将晒过的姜块装入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再倒入豆瓣酱,以能浸没姜块为度。

(5)双手轻轻地按压豆瓣酱的表面,排出空气。

(6)放在冰箱中淹2~3天即可。

日本流行音乐 第7篇

日本从昭和初期 (1932年)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期间是教育的专制统治时代。这个时期, 国家要求大力加强来自德国的“乡土教育”, 这种教育思想在战争时期发展为忠于军国主义国家和君主的精神, 成为推行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目标也是倡导培养“国民的情操”, 是引向为了“国家的”侵略战争目标服务的, 它背离了音乐教育本来的“涵养的性”“高雅的情趣”。

一、战后课程设置

随着1945年的日本战败投降这一历史的转折时期, 教育同时也发生着巨大改变。这一时期, 因为美国占领的政策, 日本教育受到美国影响。相继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教育委员会法》, 建立了新的教育体制, 开始实施“六·三·三”学制。这一时期音乐领域方面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如, 1947年的音乐学习领域分为:歌唱、器乐、鉴赏、创作四个方面①。1951年时分为:歌唱、器乐、鉴赏、创造性的表现和节奏反应这五个方面。再到1958年分成了鉴赏和表现两个大的方面, 其中包括歌唱、器乐和创作三个内容。之后1969年分为了基础、鉴赏、歌唱、器乐和创作五个方面, 直到1977年又再次恢复到1958年那两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从战后开始建立的音乐教育体制, 大体上没有太大的改变, 战后的十年时间也是日本音乐教育通过摸索总结找到最终教学目标和方法的实践阶段。

二、战后“学习指导要领”

日本文部省 (教育部门) 于1946年颁布了《新教育指针》, 提出了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之后又颁布了《学习指导要领·一般编》和《学习指导要领·各科编》, 建立了新的教育模式。其中《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②对应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教学目标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如:通过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 培养美好的情操和丰富的人性。这就与战前提出的“国民情操”有着根本的差别。还有就是这个时期把学习音乐的知识与技术、培养音乐的创造力 (旋律和乐曲的创作) 和表现力 (歌唱与演奏乐器) 也列为了目标内容。这些目标与要求都使得日本的音乐教育及国民音乐素质能在短时间内得以提高, 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 在目标内容中还提到了乐谱的读与写能力和培养音乐的鉴赏能力。这也表明他们在抓基础技能教育的同时倡导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虽然这些要求与目标在今天看来是太平常不过的, 但在日本作为战败国的那段时期, 提出这些巨大的变革要求, 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 而这种精神更是值得钦佩的。

“音乐指导要领”同时也显示了它在当时显示的独特特点。如, 把学习领域扩大化使得音乐教育开展具备多样性, 那时采取了自由选择多种教材的制度, 并恢复了教材的审定制度。像1947年根据新的制度, 音乐教材统一由文部省编辑发行。这些教材在内容上采用“文部省歌曲”③、日本作曲家新作、外国民歌或外国旋律填上日本的歌词等形式。但这套统编的教材在使用两年后就停止了, 其中多半是因为内容上的限制及教学条件的限制。从1949年至今, 日本的音乐教材采用民间出版发行, 经文部省审定的办法实行。

随着这一切的发展, 也加速了教育用乐器制造和欣赏素材及视听教学设备的迅速发展, 也为之后日本在工业制造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像当今享誉全球的日本雅马哈公司, 最初是以生产风琴起家, 到了1953年, 总裁川上源一 (Genichi Kawakami) 开始他的第一次国外考察。1954年, 建立了音乐教育系统;生产出第一台Hi-Fi播放机。1959年, 成立了技术研究所;开发了第一台电子管风琴, 即电子琴。1960年, 雅马哈国际公司在美国建立, 也正因为这一系列变革的发展需要使得日本在战后短短的时间内就把雅马哈这一品牌推入了世界的舞台。这种相互发展的变化也推动了日本音乐生活的发展, 使得日本的音乐生活能够与世界接轨, 不再是单一满足战前闭锁的发展需要。

三、战后教学目标

日本从1947年第一次颁布实施《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就规定了音乐教育的目标, 以理解音乐的美, 得到感受, 以此养成高尚美好的情操与丰富的个性为前提。同时要求习得音乐的知识和技术、培养音乐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对乐谱的阅读能力, 书写能力以及鉴赏力。到了1951年《小学学习指导要领》第一次修订时, 教育目标规定为:积累各种音乐经验, 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爱好;鉴赏优秀的音乐, 提高音乐鉴赏力;发展音乐的表现技术, 鼓励通过运用音乐经验, 创造性地、自主地进行表现;习得为丰富学习经验所必要的有关音乐的知识;为理解、感受音乐, 提高个人的能力;为积累、丰富音乐经验, 开阔家庭及社会的音乐生活;以音乐作为世界的共同语言, 加深对其他各国的了解。这次的修订明显可以看出, 战后音乐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 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在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 虽存在一些具体的变化, 但一些基本的目标是一致的, 日本教育所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与世界接轨的高素质人才。也正是因为这一长远的目标, 使得日本的音乐生活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

四、战后文部省举办的教育活动和研讨活动

在战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也包括了文部省举办的一些音乐教育讲座和研讨活动。如1957年举行的第一次“初等教育指导者讲座”在日本全国分三个地区进行, 主题是“合唱、合奏的有效指导”, 以文部省编辑发行的《小学指导书·音乐科——轮唱·合唱编》和文部省编辑发行的合奏教材《小学合奏》为中心学习材料。主讲人有大学教授、作曲家、演奏家和文部省教科调查官等人。这次讲座主要探讨了合唱、合奏在音乐表现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合唱、合奏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指导等。

而全国性质的研讨大会更是几乎年年举办, 1953年第一次研讨会就在高崎举行。会议中专家及校长针对“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解释和展开”进行发言, 相互间交流了工作和教学的经验, 并提出关于“怎样和全体教职工一起, 快乐地进行音乐教学, 振兴本校的音乐生活”的探讨。第二次会议1955年在大阪举行, 会议探讨“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到了1956年第三次在旭川举行会议时, 期间发言论文达到12篇, 作者有43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音乐教育在人性格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边远地区音乐课的组织工作”。到1957年在高知举行的第四次会议提出了“有利于人格形成的音乐教育应如何有效地进行”。

光从这些列举的会议和活动中我们就可以明显地发现, 日本在音乐教育的措施上和引导思想上一直在进行一种超前的构想和努力, 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些构想出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采取的办法才使得日本音乐教育和日本音乐生活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五、结束语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日本战后音乐教育的改革在教育的意义上和对音乐生活的影响上确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也应该在这些举措中受到些许启发。同样曾经受到战争影响的中国教育或是同样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收效的人们是否可以做出一些大胆的尝试呢?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战败, 但在上世纪80年代, 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实力的国家之一。这要归功于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的有效政策措施, 使其战后经济迅速得到复苏, 有效地克服了战后初期的困难局面, 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而其教育也因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得以发展, 这些也影响着音乐生活的变化。

关键词:日本战后,教育措施,音乐生活

参考文献

[1]缪裴言, 缪力, 林能杰.日本音乐教育概况.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论日本流行语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 第8篇

关键词:日本流行语,中国大学生,影响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 代表年轻有活力的一族,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各自鲜明的特性。大学生这个群体热爱标新立异, 追求新鲜刺激。这些特性无疑促成了日本流行语在中国大学生中的的传播以及普及。流行语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形象、生动地反应了现实生活。

一、日本流行语在中国大学生中流行的体现

(一) 学术性流行语。主要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广为流传的语言。这种流行语用精炼的语言、夸张的比喻形式, 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社会风俗, 具有讽刺批判的意味。例如:日语中的「蒸発」这一词比喻突然不知去向, 原为作家藤井重夫用来形容去向不明的人, 后来广为使用。汉语中的“蒸发”原本没有这层意思, 但通过日本文化的传播, 如今汉语中的“蒸发”也具备了这层意思。类似的表达还有:过劳死、吐槽等等一系列从日语中借鉴过来的词汇。谈到这类词语的起源, 要追溯到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国力日益兴盛。中国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翻译了大量日文版的文献著作, 与此同时, 也引进了诸如“民主”、“科学”等日语词汇, 并在汉语中逐渐推广。

(二) 生活化流行语。与“学术性流行语”对应的是“生活化流行语”, 这一类流行语更加贴近生活, 且大多具有逗乐和娱乐的色彩。流行的快, 消失的也快, 具有时代性。这也和中国网络用语的特点类似, 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该时代的流行语, 只有少部分生命力顽强的才得以保留下来。在这一类的生活化流行语中, 动漫用语居多。例如:正太、萝莉、御姐、电车男、宅男宅女、败犬、干物女、暴走族等一系列词汇在大学生的圈子中极为风行。调查显示, 不管是社交平台还是日常交流中, 都可以接触到以上相关词汇。

(三) 日语中简单口语的风行。在现实生活中或者社交网络中总会使用一些类似:“纳尼、雅蠛蝶、干巴爹、撒哟那啦”这类简单的口语。这种情况类似韩语中的“偶吧”在我们生活中的风行。大部分学生觉得简单、新颖。便采用此类口语。这样简单口语的风行给我们枯燥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乐趣、尽管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流行语, 但是在大学生圈中的流行程度不容小视。

二、日本流行语在中国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

(一)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战后,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如今中国虽国力日益提升, 但仍属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产业不够发达。而随着日本综合国力的增强, 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尤其是近几十年流行文化的发展, 日本一直处于亚洲领先地位。这种经济的发展水平及文化影响力的差异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两国文化的传播走向, 以日本动漫为代表的文化输出方式使中国在接受日本文化的同时, 也成为了日语词汇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大学生圈中流行的原因。

(二) 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如文章开头所述,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有活力的群体, 容易接受并且喜欢新潮事物。从问卷调查以及采访中看出, 大部分受访者觉得以上一些词汇或者口语非常时尚新颖、易于表达、再加上受到大众的影响会选择使用,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不贴近生活、不理解意思以及不喜欢等原因, 选择不使用相关用语。因此, 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新潮事物以及最容易传播新事物的群体, 对于语言的传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三)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年, 中国的互联网高速发展, 使得国人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日本所流行的事物。以日本的动漫、影视、游戏为代表的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走进了国人的生活, 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日语词汇。例如:“干物女”一词, 该词源于火浦智漫画《小萤的青春》 (又名《萤之光》) 的女主角, 指的是放弃恋爱, 认为很多事情都很麻烦而凑合着过日子的女性。此外, 近两年各种社交软件的普及进一步促进了这些新鲜事物的传播 , 因为这些社交软件中充斥着各种日语新鲜词汇以及一些日语口语。

(四) 新事物表达的需求。部分会使用动漫用语受访者表示, 之所以会使用这些词汇是因为这些词汇言简意赅、时尚新颖, 反映该时代正面或负面的社会形象, 这些新语或能投人们共同所好, 或能发泄情绪和展示人们的共同心理。而且汉语中并没有相关表达方式。对比起一些如今网络上各种曲解汉语本身意思的流行语来说, 虽然一些来自日语的词汇在传播的过程中意思发生了变化, 但都不影响这些词的使用。虽然这些词有好有坏, 但是比起曲解汉语, 这种动漫词汇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具有一定的优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借用这些词汇来自嘲。

(五) 受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当代的中国大学生, 追求新颖, 不喜欢遵循传统, 不喜欢用“老套”的方式表达。另外还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当一些新鲜的词汇被广泛使用后, 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人。特别是对于热爱模仿的中国大学生来说, 对于流行语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日本流行语在中国大学生中流行的影响以及启示

(一)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对本国语言的学习以及继承。虽然动漫用语在大学生中使用广泛, 但是一部分大学生表示并不知道这些用语来源于日本动漫, 表明动漫用语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这些词汇有自身的优点, 但是对于我们的母语来说, 是一种挑战。毕竟汉语还有很多博大精深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而且日语词汇一定程度阻碍了大学生对汉语本身的学习。或许是因为有些汉语比较深奥, 让大众难以接受。就像冯小刚导演所说的:“我拍的好电影大家不看, 拍的烂片却受追捧”, 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就高考如此重视汉语而言, 我们也应该真正地行动起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日语流行语的全盘否定。

(二) 日本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大学生。学日语专业的学生或许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日本人的语言背后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谦虚、谨慎、委婉含蓄、有礼貌等性格特点。而如今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有一部分节目充满低俗语言, 这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言辞, 而且语言背后传递的价值观会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这就启示我们要好好的利用优秀的影视作品, 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当然一部分受访者表示, 有写日本流行语很无厘头。

(三) 当代中国大学生应该多加学习日本的优秀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 两国文化应该多与交流,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多学一些日本的优秀文化, 就比如通过日本流行语了解日本的社会现状, 从中借鉴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日本流行语的出现以及影响力的扩大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 使表达更加新颖独特, 日本流行语的风行也正好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性、便利性, 为我们的汉语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需要不断交流。通过对“流行语”的研究以及学习, 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日本社会的了解, 有利于中日两国国民沟通思想, 使中国大学生正确认识日本流行文化, 并在吸收日本流行文化时,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参考文献

[1]申鑫从日语流行语看现代日本年轻人的现状[A].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百度百科名词解释.

[3]徐芸芸浅谈流行语的特征和成因.[M].青年文学家, 2009.

日本夫妻流行婚前订契约 第9篇

你败家超过10万,要我核准 比较中立的日本新新人类家庭,会订下这样的契约:“超过10万日元的开销,事前一定要先获得许可。”这是爱乱花钱的年轻夫妻相互节制的一个机制。

在东京,一对在杂志社上班的日本夫妻就规定,周末时,把两人一个星期的收据都拿出来核对,然后记到各人的户头里,目的是要掌握彼此的财务状况。两人还规定:家务要平等分摊,每个星期妻子想听提琴演奏,丈夫想看足球赛,时间都要一样长,并且要陪对方去。

如果新家庭是夫妻两人都要工作,那么家事的分摊就更加精细了。一对日本夫妻凡事都采取两分法,譬如说:“究竟是做早餐还是照顾小孩”,“要清扫地板还是要洗衣服”,这种家庭就不会出现丈夫跷着二郎腿看报纸,任凭忙碌的妻子又要抱孩子,又要洗衣煮饭的情形了。

把床灯打开,代表要“办事” 最近,日本市面上还出现一些专门教人如何写“婚姻契约”的书,让人看了不禁莞尔!例如,夫妻间要“办”那档子事,建议你最好事前有个“契约”,不可临时起意,然后草草了事。这些契约建议,必须详细列好“规则”。例如:要办事 “最好选择在假日前”,免得上班时猛打瞌睡;也有契约规定:“谁把床头灯打开,就暗示今晚要嘿咻”。契约上最好还要载明:“上床前要先洗完澡”、“一定要刷牙刷干净”等等。

其他內容还有:男方体重不能超过女方20公斤以上;女方体重不能和男方一样,更不能超过男方;男女双方,绝不能对彼此家人口出恶言;两人的家人必须每年至少拜访一次;每天早上6点半上班时,女方必须和男方亲吻才能出门;晚上有宴会,一定要以简讯联络;男女双方如果一方有外遇时,外遇的一方要完全负担房贷费用,等等。

准备结婚的年轻朋友,你是不是也打算订立一个这种“结婚卖身契”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日本流行音乐】相关文章:

日本的社区音乐05-22

日本医院05-21

日本出版06-03

日本茶道07-09

日本教育07-20

日本汉字07-21

日本作家07-26

日本核泄漏05-10

日本武士电影05-12

日本传统建筑05-19

上一篇:变螺距螺纹下一篇:视频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