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依然存在的困惑

2024-05-20

教学中依然存在的困惑(精选8篇)

教学中依然存在的困惑 第1篇

刚入学时, 虽然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很大差别, 但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较好的。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数学学习内容的逐渐增加, 学习难度的加大, 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情况就越来越差, 学习的劲头也就随之减弱。作为数学课的教授者, 教师现在面临着不少的困惑, 例如, 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知识有着无穷的力量, 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如何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知识是很重要的, 如何让学生能够掌握生活中必需的数学。

中职学校数学科目教学中现在所出现的这种新状况, 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进行思考, 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一方面, 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另一方面, 我们还要对学生的现实进行深入的了解,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状况, 进行教学调整, 以更好地实现教师的引导、配合、合作的作用。具体的来说,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进行教学之前, 要想方设法地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正确认识学生

众所周知, 教学始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特别是从生活中获得的实践经验, 是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资源。因此, 任何学习都应该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离开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学习的任何知识都将成为空中楼阁。要想通过教学活动, 让学生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和提高, 我们就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无论是他们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 还是个性特征等, 都要进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只有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 我们才能针对大多数学生具有的共性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调整, 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具体、更到位, 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取得进步和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即兴趣和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了兴趣, 就会在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状态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有了兴趣, 就有了强烈求知的欲望, 就能自觉地集中精力, 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不断地进行探索, 从而也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当然, 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基础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自己认识到数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 产生想学数学的愿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内容。

就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说, 绝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根本没有多少兴趣。原因就在于, 他们本来的基础就十分薄弱, 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恐惧感。更何况数学学习起来本身就很枯燥, 使得学生从思想上就已经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此外, 更重要的一点是, 数学作为基础文化课, 其所涉及的内容在教材中基本上都已抽象、空洞的说教形式体现出来, 很少结合中职学生所涉及的相关专业来讲解有关内容, 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产生“学而无用”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将教材中以机械、死板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以“实用主义”方式教授给学生,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 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后面却蕴藏着巨大的“实用”价值。

我在进行数学教学时, 会尽力将所学内容与身边的实例联系起来, 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 不会数学将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比如, 在当前的时代, 大部分人都在使用手机, 这其中包括了学生和教师。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 手机的功能在不断地提升, 这就给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学生, 他们在不愿意听课或者学习的时间里, 绝大部分学生就是利用手机来打发时间。他们通过手机上网、和别人聊天、看电子书、玩游戏、看视频等活动来消磨他们自己的时间。但是有一点, 无论是用手机打电话, 还是用手机上网聊天、看电子书和小说、玩游戏、看电影和电视剧, 都需要交费用, 而要交费用就得用到数学。无论是话费, 还是上网所需的流量费用, 都得经过相应规定的条件约束下的计算, 才能按照结果进行缴费。这自然就要用到数学知识。如果一个人对数学知识一点都不会, 那自然就很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 就会遇到“用的少, 交的多”的现象。虽然有的人会认为“我不学数学, 照样知道如何缴费, 交多少费用”, 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不懂数学。实质上, 他已经在使用相关的数学知识, 只是没有被明确地、系统地提出来而已。如果我们在学习数学内容之前, 将这些给学生提出来, 让他们感受到的确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 学习数学很有用, 而且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来预算自己资金的开支, 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话费的充值, 将自己的钱进行更加合理的利用, 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想学数学的想法。有了学数学的欲望, 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有了动力就有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三、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教学生如何学, 是要教学生会学, 而不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再次呈现给学生, 更不是让学生死记下来。教师的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故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如何配合学生进行学习。

要让学生从目前的这种学习状态中走出来, 关键是要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 就有了奋斗的方向, 有了奋斗就会有收获, 有了收获就有了进步, 有了进步就离成功更进一步。当学生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时, 就会主动朝自己的目标迈进;有了方向, 就能从目前消沉的状态下走出来。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 而学习没有了方向, 那将会一无所成。有了方向, 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无论是文化课、专业课, 还是技能, 只要有学习它的欲望, 就能有很快的提高和进步。要想达到这种状态, 教师就得让学生自己明白自己是谁, 自己想做什么, 自己能做什么, 只有对自己有个彻底的认识后, 才会脚踏实地朝这个方向迈进, 否则, 将会是“南辕北辙”。

四、将“做中学”与“学中做”融合在一起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应用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如果只能从理论上掌握, 无法将之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那么对于本身基础十分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但如果是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妙用的话, 或许对数学的学习与理解就会更容易些。

比如, 在学习“概率统计”中的部分知识时, 为了避免出现上课过程中学生因为听不懂而困乏的现象, 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内容分散到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一些小问题中。例如, 学校组织了一个表彰大会, 让每个班级派10名学生代表参见这次表彰大会, 而2012级建筑1班共有50名学生, 那么选哪些学生去参加呢?这对于全班学生来说,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 可是由于名额的限制, 只能派出10名学生代表。这时, 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每个学生设计一种自己的方案, 要求是尽量做到公平、公开、公正。那么,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无论基础情况如何, 每个学生一定会产生兴趣, 不仅有兴趣, 而且还能按自己的方式、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 想到解决方法。

当学生在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时,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 有了困惑就会有解决困惑的欲望, 有了欲望就有了学习新知的动力从而解决方法及方案就有了线索。学生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 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 也就间接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了兴趣就会有了学习的劲头无论有多难有多苦, 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共同的进步, 有共同的收获, 那就是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和契机。

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会更加深刻, 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最不行, 也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还是有用的。只要学生能意识到这一点, 就已经是一种提高, 是一种进步。“做中学”与“学中做”贯穿起来, 就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只有当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学效果才会有突飞猛进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否则, 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折磨, 是一种痛苦。然而如果会用了, 或者是在解决生活中的某个问题的过程中用到了一点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 学生就会觉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就会在这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主动学习, 就会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只有将“做中学”与“学中做”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才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摘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 由于学生基础薄弱, 学习意识差, 再加上数学具有抽象性, 造成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惑。为了解决消除这些困惑, 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个正确的认识,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出发,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 将“做中学”与“学中做”融合在一起,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困惑,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第2篇

新课改,使每位教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改,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我在实际教学中,确实体会到新教材编的活,学生学得活。但面对着一个个应接不暇的新理念,一堂堂精美的观摩课,反思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历程,对于如何上好新课改下的数学课,我困惑了……

困惑

一、课堂上应怎样设置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很多公开课中也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的那种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可是小组活动中却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在小组汇报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困难的学生基本没有发言的时间,而且他也不想发言。久而久之,困难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优秀生越来越好。两级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他们不知道该怎样相互讨论和交流,每个人都争先发言,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学会真正倾听、理解并吸收他人意见,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小组活动中还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好把握。由于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不同,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很快完成任务,有的小组还在激烈交流,各抒己见,完成的组开始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课堂纪律非常松散。怎样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问题呢?

困惑二: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怎样实施算法优化?

教学中依然存在的困惑 第3篇

1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探究式教学和实践中不少教师显现出一些困惑和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总感觉不是得心应手.笔者将目前物理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存在很多困惑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对探究式教学缺乏正确认识.探究性课堂不是课改的独创,以前的课堂中大量的学生主动活动,自主学习也是探究式学习.在新课改之前,我们分组实验教学其实就是探究式课堂教学,因此探究式课堂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否则我们课堂容易被模式所固定,失去课堂的活力和生机.第二,对探究性教学资源的困惑.老师缺乏搜寻探究问题的技巧,也没有相应的经验积累的借鉴.因此往往对探究问题找不准,其结果就很难将学生引入到探究的氛围中来,学生没有教师引导,就会出现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与探究教学的目标相脱节,老师也感到自己力不从心.第三,对探究性教学缺乏正确的评价.一节探究式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教师在备课时都希望自己的课内容充实,三维目标客观标准,学生活动充分,学习目标达到高度.但我们要知道,探究式课堂太活了,学生的活动容易“失控”.再加上部分学生知识积累不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上存在着困难,在探究活动中参与的少看热闹的多,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如何评价一节探究课是一个新课题.第四,对时间的困惑.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认为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探究式教学与应试产生了矛盾.进行一节探究型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生的思维发散,使时间难以控制,从而花费了很多时间.为了应试,就让学生苦练一些习题.带着困惑的老师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只能牺牲一些探究的时间来作题目.

2 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探究

教師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是他们对探究教学的理解不到位.那什么是科学探究呢?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这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的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这样一个活动过程,我们就称之为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在教学上,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得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及自然规律所用的一些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一旦学生有了对探究本身的理解,那么他们在以后遇到新的问题时,就情不禁地会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因此说科学探究是一种能够唤醒学生的无知意识,能够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并且让他积极地投入到这种研究学习生活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当然,学生探究活动跟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是不同的.它的不同在于课堂探究需要教师的引导下,能使学生对哪些有疑问的地方,逐步明晰.

3 探究式教学中对策

虽然存在很多困惑,但对探究式课堂,我们要满怀憧憬,展望未来.探究式课堂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充满了无限吸引力,他也是物理课生命力所在.我们需要做到脚踏实地的学习相关理论,认认真真去探索和实践,点点滴滴去积累和反思.

第一,探究式教学的目标依然从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入手.我们要明确《课标》中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提出问题”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且能够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以及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然而,老师要明确,探究的七要素在一个探究活动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并不一定面面俱到,而是要抓重点,根据探究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在课堂应该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第二,善于选择探究的问题.探究性学习中关键的一步是要善于发现探究的问题,从学生的物理学习中提出问题,这是学生在学习与思考过程中,需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并选择自己所关注的、所感兴趣的问题,以进行深入探究过程.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只掌握物理学科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基本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在此,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营造一个“对话的课堂”.教师应放下架子,甘心当一名“同学”.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新的问题.在关键点老师要引导点拨他们.一次我和学生在探究“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这一规律时,一位学生忽然问,“老师,我有一次把磁铁摔断了.为什么不能用胶水按原来的裂痕粘好呢?”.我首先表扬了他,然后和学生共同讨论并推出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探究兴趣.二是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我们要从初中生的认识特点出发,以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物理现象作为讨论问题的切入点,从而使学生愉快地走向物理探索世界.如在讲授“电流热效应”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通电的电炉,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又如,在生活中自行车既简单又环保的交通工具,老师可以带着疑问引导学生思考:“自行车的轮胎上为什么有花纹?刹车时,刹前闸,还是刹后闸好?车座是面积大好,还是面积小好”等等.三是从物理题库中选取探究问题.“课题库”顾名思义,就是由许多课题组成的集合体.其中有许多物理问题,这些问题不是都适合初中学生的探究.因此指导老师应该善于建立适合初中学生探究的物理课题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选择.同时,教师还要转变角色,大力鼓励创新,确保探究时间,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才能适应探究式教学要求.

第三,处理探究式教学与应试的关系.事实上探究教学与应试并不矛盾,应试不一定要做很多的练习,关键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真正掌握知识的本质,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而恰恰科学探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期望能够通过这种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并能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所以,一个好的探究指导老师并不抵触应试,而是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出具有综合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来.

教学中依然存在的困惑 第4篇

1 当前职业院校英语有效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

当前, 高职院校学生大都英语基础薄弱, 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英语教师仍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英语语法以及英语句型的掌握上, 而忽视了英语交际语言的运用, 许多学生即便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是不能灵活地利用英语语言与人交流, 给学生造成了英语课堂学习无用的假象。同时单纯的英语语法以及英语句型的教授使得英语课堂枯燥而乏味。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 职业院校的学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因此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差。

(2) 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缺乏互动

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在英语的教学中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控制着教学的节奏和步骤,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职业院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一方面, 学生长期习惯于被动学习, 羞于甚至懒于发表见解、参与活动;另一方面, 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对英语知识的讲解上, 难以开展师生间互动活动。学生在这样的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中几乎完全没有互动交流的机会, 这样学生只能掌握“死知识”, 一旦题型稍有变换, 学生便会茫然不知所措了。

(3) 忽视高职生的专业, 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仍然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没有注重不同专业学生在英语需求方面的差异, 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因此, 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所侧重, 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英语, 以便适应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2 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有效教学的对策

(1)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提升高职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能使得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 同时也节约了教师上课的时间。在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英语语音并展示不同英语语言的应用环境, 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听”的能力以及“用”的能力, 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语言, 从而让学生对高职英英语语的学习充满自信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中“拜访”的一些交际用语, 笔者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了一段同学之间拜访的多媒体视频, 在视频中清楚地展示出了日常生活中外国人拜访的交际用语。

视频情景:Taking a message:A is visiting B, but B is not in, C takes a message for B.

A:Is B at home?

C:Sorry, she isn’t in.She went out just now.

A:Oh,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to take a message to her?I am her workmate.

C:I’d be glad to.

A:Could you please tell her we have decided to go out for an autumn outing.Please ask her whether she’d like to join us.My phone is 7500924.

C: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

A:It’s 7500924.

C:Ok.I have taken it down.I’ll tell her about it the time she comes back.

这样,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 不仅丰富了英语课堂, 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英语语言的运用环境, 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2) 开展英语口语竞赛

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其最大的用途就是与人进行对话、交流。因此,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英语口语竞赛, 在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提倡课堂教学互动,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

在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发挥的空间, 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符合的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其中, 根据情景自己设计对话, 并与同伴在课堂上表演。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还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关于旅游的一些交际用语, 在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段对话, 询问对方关于旅游的时间、乘坐的交通工具等, 并询问理由。情景设计好后, 我留下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究。一段时间后, 同学们根据我创设的情景, 设计了如下的对话:

A:Mike, have you ever traveled?

M:Yes, I have ever been to Beijing.

A:When did you go there?

M:Last summer.

A:How did you go there?

M:We went there by bus.

A:Why did you go there by bus?

M:Because it isn’t too far away from here and it’s very convenient to go there by bus.

A:Good.

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根据情景设计对话并进行表演, 顺利地将学生引入到了课堂的教学之中, 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注重学生的专业, 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英语教学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地方, 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将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其实用性和专业性上,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而不能仅仅只注重英语的理论教学。在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 有侧重点地进行英语课程的教学, 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 这样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价值所在, 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知识, 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在对国际金融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 教师就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相关的英语内容的教学上。面对旅游专业的学生, 教师就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与旅游景点的介绍、线路的安排等相关的英语内容的教学上。这样才能让学生将英语的学习与专业知识融于一体, 从而让英语学习更好地为自己的专业服务, 提升高职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 结束语

总之, 改变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需要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在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课堂教学, 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侧重点地授课, 这样才能最终实现高职英语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鲍梅.关于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及对策探索[J].科学大众, 2012 (5) .

教学中依然存在的困惑 第5篇

冯卓

“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它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后茶馆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核心是一个“议”字,它的本质是对话----经验与文本的对话,它提高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提高认知效果,减少无效劳动,它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一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二是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

存在的困惑就是:

我们教师该做什么呢?如何引导?(1)要判断学生哪些知识点是自己能学会的,凡是自己能学会的,一定要让学生先学起来,而且还要学好。(2)让学生先学应该是多样化的,根据学科结构不同,根据课堂内容不同。可以是课前学习,也可以课中学习,而更多的还是课堂自己学习。(3)

学生先学也有很多方法,那种方法的效果最好呢,比如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还是做练习?是讨论还是做实验?我们认为知识性的内容自己看书就懂了,而理科的内容则更多是侧重于做练习,通过做练习是暴露问题的最好方法。暴露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4)

如何检验学生那些已经学会?哪些没有学会?学生是不是已经学会,检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让学生自我感觉哪些学会了,哪些没有学会。学生通过在黑板板演解题过程和答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漏洞出现在哪里,当然课后及时检测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5)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认为已经学会了,实际还是没有学会如何解决?(6)有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有的还没有学会,教师又该怎么办?

老师要明确自己的课堂任务和目标,才能主导课堂,让学生在后茶馆式教学中培养读书自学能力,开阔思路,发展智力。让学生在读、议、练、讲活动中,通过互相补充和完善产生了创新精神。

新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第6篇

新课改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 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要实现这一点, 就必须让教师和学生对新教材都能够得心应手, 然而, 新教材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1. 新教材普遍存在“华而不实”的问题。

在新旧课程的转换时期, 虽然新教材编排得图文并茂, 让人耳目一新, 但感觉插图多得让人有些应接不暇,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已经发现这样的问题, 每节内容一打开, 首先看到的就是花花绿绿的各种图片, 这些看似对教学有用的图片恰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虽然图片很直观, 但是过多就滥了, 不只是政治教材如此, 英语、数学、语文教材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2. 新教材出现许多字典中没有的词语。

这一问题在英语教材中更为明显, 如a yo-yo, a magic cube, 大家都知道, 小学英语教育正处在启蒙教育阶段, 很多单词需要从字典中了解含义, 然而, 这些单词却在小学生字典中找不到, 这样不仅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有些年轻教师也增大了教学难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而新教材的这些问题无法实现交往、互动, 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 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创的美好体验。

3. 新教材省略了许多概念和例题。

这样的问题在数学教材中比较明显, 对教学很不利。概念的讲解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生可以通过概念理解教学内容。比如, 在讲解“公因数”、“公倍数”、“数的奇偶性”时, 教材里对它们没有提出确切的定义, 学生不容易理解, 有时候家长想给孩子辅导但因为长时间不接触课本而忘记当年所学, 如果有概念或定义, 家长一看就可以顺利辅导自己孩子的学习, 而现今这成为家长辅导孩子感到吃力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情形出现在课堂上会使有些教师不能驾驭课堂, 自由发挥。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绝不是靠学校规定学几本参考书就能解决的, 这是教师出于教学的需要, 也是由教科书走向教材进而创生课程资源的生长点, 许多教师只会教教材而不会用教材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找不到生长点。如果教师只会教课本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点, 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 举一些课本和教参上的例子, 而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不会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那么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没有了交流、互动, 课程资源的创生就成为一句空话。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我们都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也只有如此, 才能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 否则就要被学生抛在后边, 被社会抛在后边。

教学中依然存在的困惑 第7篇

●专业知识缺乏

参加调研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提及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专业知识的缺乏, 频次有46次, 典型回答如下:“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欠缺, 在教学中, 只能传授课本知识, 不能够对每节课进行更多的拓展与延伸。”“专业知识不能满足现在的工作、教学需要。”“最大的困惑就是自身知识量有限, 不懂的内容较多。”“学科知识掌握不深, 知识储备不多。”“专业知识面窄, 总感觉跟不上教学的发展。”“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很低, 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 只是自学或遇到问题时请教‘高人’, 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能够胜任信息技术的教学。”“缺少支撑该学科的伦理知识。”

从回答中, 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殊性, 知识更新快是一个重要特征,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才能够胜任日常的教学工作。但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感到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跟不上教学的发展, 甚至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都不能够胜任信息技术教学了, 这可能是由于他们不是科班出身, 对于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 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参加的专业培训又少, 所以才会有这种困惑的产生。有的教师提到了缺少学科的伦理知识, 这是我们调研者所没有想到过的,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 要使学生能够学会辨别信息, 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等, 这具有积极的意义。

●专业能力欠缺

1.不能很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那些被称之为主科的多门课程以及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 加之网络的丰富性,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更多地关注休闲娱乐, 以此来缓解学习压力, 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上课的教学内容却漠不关心, 这成为教师头疼的一大问题, 看看教师们是如何表达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不大, 如让学生学习一些内容, 学生没太大的兴趣, 但如果让学生自由上网, 兴趣则比较大。”“学生只喜欢玩游戏、聊天, 把电脑看成了游戏机, 与其说喜欢上信息课, 不如说喜欢玩游戏。”“学生上课时兴趣来自于争分夺秒地玩游戏, 对所讲的内容没有兴趣。”“学生对所教的知识不感兴趣, 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争分夺秒”, 信息技术教师竟然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学生对于玩游戏的热衷, 他们认为中考、高考不考, 所以将信息技术课堂当成了放松的地方, 希望教师每节课都能让他们玩一会儿游戏, 最好把全部的时间都交给自己。问卷中教师们对自己教学状况评价结果的第二个小问题“能很好地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均值最高, 与此处不符。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把他们的兴趣方向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使他们能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2.教学方法使用的困惑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 不像语文、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 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实施, 所以授课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也就使一线的教师产生了许多困惑:“没有教学模式, 不知道怎样教, 平时也只是借鉴常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不太得当, 有时课堂教学效果收效不好。”“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 作为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去评价学生, 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把所学的教育理念, 从真正意义上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教师们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的困惑, 是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算是“新人”,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不断进行完善,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 提升信息素养, 而不仅仅是作为休闲娱乐的课程。

3.不能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外界条件的制约, 一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一无所知, 而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则有了一定的基础优势, 怎样调节零起点与非零起点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 使他们在同一个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 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学生基础差, 第一天上微机课, 机器的开关都找不到, 学生很少上网, 学生本身的素质差, 没有学习环境, 这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要从零开始教。”“小学生入校前水平参差不齐, 他们所处的起跑线不一致, 基本功差异大。”“初一学生入学前信息技术水平不一, 有的一点基础都没有, 教学操作起来很困难。”

●专业认同度不高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关键因素, 教师的地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决定着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成败。对于每个职场人来说, 职业认同感都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自己发自内心认同并喜欢所从事的职业, 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只有外界环境对自己的职业是尊重的, 才能唤起职业人的成就感。

1.外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同度不高

目前, 由于信息技术课不参加中考、高考, 在社会压力下, 功利心的驱使使得一些学校对其漠不关心, 开设这门课程的原因就是遵守规定, 任课教师也只要看管着学生即可, 其他科目的教师以及学生对这门课也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境遇苦不堪言, 听听他们的心声:“信息技术课不受重视。信息技术课是小科, 不参与中考, 所以学校认为这样的课可上可不上, 学生掌握知识多少无关紧要。”“信息技术教学没有得到学校充分的重视, 完全处于薄弱的学科和边缘学科。”“大家都在说信息技术的重要, 但这样的课经常被占用, 不是学生被叫走, 就是教师被叫走, 说是做更重要的事。”“一些领导和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在认识上产生误区, 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这样的课程, 在网吧两个小时就学透了, 哪用占据课堂时间。”

2.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承担工作较杂

对教师来说, 开展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才是本职工作, 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的性质及学校的重视程度低, 导致承担此门课程的大多数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极低,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角色得不到实现, 这成为他们日常工作中最为困惑的问题:“像信息技术教师这样的薄弱教员和边缘人员, 在日常工作中, 基本是哪里需要哪里搬, 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 在主体教师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信息技术人员往往有着双重身份, 既为信息技术人员又为教辅人员。”“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的工作中是一个什么角色?教师、杂工、机器修理工?”“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一人兼多职, 在授课中常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繁杂, 无心专研, 什么事都做:打材料、收发邮件、维护机器, 一人多用, 苦不堪言。”

教师职业是公认的高压力职业,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有着过重的工作压力, 承担着多而杂的各项工作, 极低的职业幸福感容易对他们的工作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

3.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对课标、课程内容 (教材、教参) 的认同度不高

对教师来说, 本学科的教材和教参可能是使用最多的工具, 但教材、教参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给教师以指导呢?目前,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课标, 教材、教参也不能很好地对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参考学习的效果也很不好, 教材没有形成小初高一贯制的内容, 没有形成梯度, 适当考虑农村地区的学生, 这势必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统一的课标和有针对性的教材, 不好把握教什么的问题。”“没有固定教材, 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内容又有重复, 导致学生不愿意听课。”“部分教材内容离学生较远, 操作实践性不强, 学习后无法应用。”“教材内容设计完全是知识的堆积没有体现设计的理念。”“对于农村学生而言 (包括部分信息技术教师) 都认为教材不适用, 不易理解。”“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参, 那么该如何在教学中设计目标、重点、难点, 才能很好地既讲知识又将能力传授给学生呢?”

从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回答中可以看到, 有的学校根本没有给他们配备教参, 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 以学生的反馈完善教学;配套的信息技术教材也存在着不适合当地教学、比较陈旧等一些问题, 这都对课程的开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专业培训机会少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于实践的学科, 知识更新快, 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 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有的教师虽然自己有专业发展的意愿, 可专业的指导、培训则是少之又少:“培训机会少, 希望以后多有机会走出去学习。”“培训、进修的次数较少。”“单位领导不重视, 上面要求紧, 一般的培训推脱经费紧, 不能参加。”“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培训较少, 交流机会少, 多数知识靠自学, 提高缓慢。”“农村一线教师, 专业水平不高, 基本没有出来培训的机会, 地方财政有限的资金投入, 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及教师的需求。”

教师培训是教师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在职培训比较匮乏, 且大多都流于形式。即使有省级或市级培训, 由于人员数额限制,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有机会参加, 即使能参加, 由于食宿费用等方面的原因, 有的信息技术教师也不愿参加。因此, 无法真正满足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

●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在农村地区, 由于条件限制, 信息技术课受到很大的影响, 硬件不能满足学生日常的学习需要, 有的教师拿着教材干巴巴地讲解信息技术知识, 而有的学校甚至因为设施问题而停课:“农村中学的硬件配置很难达到人手一机, 软件资源, 特别是可用来补充教学的媒体资源匮乏。”“学校的教学条件十分有限, ‘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导致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教学设备不完备、网络慢,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 学生用的都是一些废弃的计算机, 根本不足以支持课堂学习。”“由于学校条件受限制, 学生根本没有上机的机会, 只能凭教师讲解, 效果可想而知。”

信息技术课不像语文、数学课一样, 人手一本教材,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重要内容的板书、解题步骤等, 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同样也能把教学内容呈现出来, 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的课程, 需要学生使用计算机来动手操作, 不具备必要的硬件设施, 课程是无法顺利开展的。

自主品牌亮点依然存在 第8篇

虽然相对于合资品牌两位数的增速,自主品牌的整体表现显得灰暗,但东风汽车公司高达48.4%的高增长、长城汽车接近20%的增速以及以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的表现,都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努力。

东风汽车:“练内功”与“借东风”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东风实现自主品牌汽车销售9.74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8.4%。这是一个令业界吃惊的高速度。

2011年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上任,被外界解读为东风汽车公司将加速自主战略。2011年12月东风汽车对外发布“乾”D300计划,目标是到2016年,东风总体自主品牌销量达到300万辆,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稳居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阵营。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东风汽车公司从东风品牌的自主乘用车事业、东风小康汽车公司和各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三条战线同步推进,确保了东风大自主战略有效推进。这是东风汽车公司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的自主发展路径。

东风汽车公司随后的举动表明他们在践行自主计划:3月28日上市的东风风神A60,据介绍是东风集团整合资源,由1500名开发人员花费近两年时间研发,精心打造的旗舰产品;今年一季度,东风风神S30系列2012款车型则在外观、内饰、功能、安全和配置等5个方面进行全新升级,改进之处多达26项。

新产品研发、产品改善和提升服务等一系列动作也在同步进行。到2012年底,东风风神的全国服务网点将达到400家左右,服务半径缩小到80公里之内。东风乘用车副总经理柳玉春表示,新产品的推出和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将是今年东风乘用车产销量倍增的有力保障。柳玉春表示,中国汽车的高速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企业要学会在微增长的时代取得大的突破。东风风神要巧“借东风”,借助东风这个品牌,把东风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来。

“练内功”加上“借东风”,东风汽车公司的出色表现显得水到渠成。今年1季度,仅东风风神就实现累计销售15440台,同比增长率高达107.81%。

长城汽车:专注和聚焦

作为民营企业的佼佼者,长城汽车一直低调发展,但是成绩却令人瞩目。

据了解,2012年5月,长城汽车旗下各品牌车型总销量为5.14万辆,同比增长37.1%;其中哈弗SUV 销售2.22万辆,同比增长93.9%;长城轿车销售1.65万辆;风骏皮卡国内销售1.27万辆,出口0.89万辆。1~5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达23万辆,同比增长18.7%;其中哈弗SUV销售8.66万辆,同比增长34.2%;长城轿车销售8.69万辆,同比增长5.4%;风骏皮卡国内销售5.81万辆,同比增长20.7%。

面对汽车市场的不景气,长城依然坚持他们的发展理念——专注、专业、专家,坚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做到最好,以不变应万变。长城一直坚持“风骏皮卡—哈弗SUV—轿车”的产品布局,并表示五年内不会向其他领域拓展。

对于自主品牌遭遇外资品牌挤压,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长城早就预料到有这一天,因为我们所想象的外资不进低端,那些都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但是我们非常有信心,因为我们不去干其他的事,我们把这一两件事做好。”

华晨汽车:调整与优化

华晨汽车也是少数几个通过战略调整,成效显著的自主品牌企业。今年前5个月,华晨汽车实现销售6.69万辆,同比增长7.1%,仅次于长城汽车位列第三。

有报道称,去年华晨净利润18.91亿元,实现了24.5%的增长,但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其中90%左右由华晨宝马贡献。因此,加强自主品牌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

事实上,华晨汽车销量上升正是得益于针对市场做出的积极调整。为了完成销量目标,在自主品牌中华轿车板块,华晨于2011年九月初推出了中华H530的产品,上市以后市场表现较好;去年11月在广州车展上市的中华V5,今年一、二季度进入市场以来表现良好。华晨老总祁玉民表示,这两款车在一季度八大区各个市场贡献率已经接近了50%,对今年中华任务的完成起了一个很大的支撑作用。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5月中华骏捷实现销售1.45万辆,在自主品牌乘用车中位居第二。中华骏捷针对市场需求,推出多款车型供消费者选购,就是策略之一。

北京车展期间,祁玉民表示,“麦肯锡咨询公司给我很大启发,使我下决心按照他们先进的理念,对华晨一方面进行技术改进和开发,另外一方面从经营管理再来一次大的优化。”

今年前四个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为15.5万辆,同比微增1.6%。而海外销量有望成为其销量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其中,吉利汽车旗下帝豪、英伦、全球鹰品牌销量分别为1万辆、1.2万辆和1.5万辆。同时,年内将有7款新车上市。这表明,以吉利汽车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正在加速修炼内功。

在中汽协6月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指出,企业在市场信息、产品升级、创新步伐、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在有序进行。作为最贴近市场的车型SUV,增长了19万辆,这表明国内市场还是积极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告诫自主品牌,不要慌,要稳住局面,练好内功,包括在自主开发、经营管理、产品质量和企业文化等诸方面。同时也应学习合资企业研究政策、响应政策的做法。

上一篇:城市的雕塑下一篇:传播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