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课堂范文

2024-06-01

物流专业课堂范文(精选12篇)

物流专业课堂 第1篇

1 走进德国物流企业“课堂”, 体验师傅带徒弟过程

在德国受教育者进入职业学校后就具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 在企业则是学徒, 培训时间3年半, 分为1、2、3三个年级, 一年级的学生2天在学校上课, 3天到企业学徒, 2、3年级的学生1天在学校, 4天在企业学徒。我们深入到德国HHLA物流公司和德讯物流企业, 感受了师傅带徒弟的过程。汉堡港内的HHLA公司是德国大型物流公司之一, 我们到该公司集装箱检修车间考察时, 遇到检修师傅正带领着一名高年级的女学徒对到港集装箱进行破损检修:集装箱跨车将一只问题集装箱运到检修场, 师傅带领徒弟首先确定集装箱的型号, 并对集装箱外观进行检查, 发现集装箱角件破损较严重, 侧壁破裂, 并有物体穿出, 要求学徒将集装箱型号和破损情况记录到检修卡上, 然后教徒弟填写初步的处理意见, 整个过程学徒不仅了解了集装箱标识的含义, 也学到了集装箱破损后的处理方法;德国的德讯公司是德国知名的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 该公司在全德每年接受900名学徒, 在汉堡有94名, 在该公司的仓库中, 师傅现场演示了教学徒如何进行出库和入库操作。

德国的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 把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企业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学生实际工作经验,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能使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 也使学生获得一定经济补偿, 让学生体验到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

2 走进德国物流专业课堂, 体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我们分别深入到汉堡商业学校 (简称H14) 、汉堡职业学校 (简称G07) 和汉堡技术职业学校 (简称H13) 的课堂进行了教学观摩, 和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探讨和研究, 与学生进行了座谈, 了解了德国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全过程。

2.1 教师按小组学习方式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德国教师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每组5~6人, 特别是G07学校的布罗恩 (Breuer) 教授的课比较有特点, 他按学生所在的实习公司把全班分成5组, 教学任务是描写自己所在公司的仓储流程。学生对自己所在物流公司仓储流程比较熟悉, 经过小组讨论, 任务顺利完成了, 并将公司的仓储流程画在展板上, 教师采用参观博物馆教学方法, 让学生进行参观和提问, 留守的2名同学进行解答。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在公司仓储业务流程的认识, 还了解了其他公司的仓储流程, 从中总结出仓储流程的共性, 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小组学习的形式能集思广益, 使小组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并认真听取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 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让学生获取了教师自身以外的知识和信息。

2.2 充分体现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过程

德国采用的是学习领域教学, 主要为学生的今后职业服务, 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从事的职业紧密相关,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但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以汉堡商业学校妮可 (Nicole) 教授的“交通运输”学习领域的一堂课教学过程为例, 说明德国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过程:

①教学主题:货车的选择。

②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 每组4~5人。

③课时安排:2学时。

④教具:厢式货车模型6辆, 工作页, 展板6块。

⑤教学过程。

(1)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物流公司Wail进行托盘货物运输, 要将货物沿公路从汉堡运到法兰克福。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完成任务”的条件, 学生一边说, 妮可教授一边往展板上写, 形成了完成任务的以下条件:

①需要卡车。

②设计路线。

③装卸地点。

④提供运输单位。

⑤运输保险。

(2) 在厢式货车内摆放托盘。

教师给学生提供两组卡车模型, 让学生说出卡车的特点。教师布置任务:箱内托盘码放;发放厢式货车模型和工作页, 工作页上载有货品资料信息, 六个组厢式货车的型号和货品数量各不同;用展板代表货车车厢, 黄纸和红纸代表托盘, 让学生按“车厢”摆放“托盘”;之后, 教师进行讲解和修改。

(3) 综合提高。

教师布置任务:

①通过计算选择货车。

②选择货物在托盘的摆放方式。

③选择托盘在货车车厢内的摆放形式。

④将结果粘贴在代表“货车车厢内”的展板上。

教师发放工作页, 各组工作页上的货品数量和托盘数不同;学生分组完成:首先选择货物在托盘上载有货物数量和摆放方式→算出需要的托盘总数→根据托盘总数选择货车→选择托盘在货车车厢内的摆放形式→大家动手将结果粘贴在自己的展板上。

本次课教学内容抽象, 大多数学生没有看到过托盘是怎样摆进厢式货车的, 经过妮可 (Nicole) 教授巧妙设计, 可以让学生亲手把托盘货物模拟摆放到车厢内, 从而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 教学效果很好, 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的。

(4) 成果展示

各组将设计结果向全班进行展示, 派两名同学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说明, 并回答同学和老师提出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主体, 教师只是学习的伴随着。

2.3 教学结果具有开放性

在德国, 教学结果是否具有开放性是衡量课堂教学好坏的重要指标, 即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得出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老师不给标准答案, 可以有多种答案。如上例中, 妮可教授的“货车的选择”课, 学生在厢式货车中摆放托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可以有多种摆放方法, 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倡导学生自由发挥, 鼓励学生展现个性, 对同一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 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3 我国职业学校急需涌现大批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德国,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由两部分组成, 一类是职业学校教师, 另一类是企业实习培训教师。职业学校专职教师享有公务员待遇, 任职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 然后通过联邦州政府统一组织的第一次资格考试, 进行两年的教学见习, 再通过联邦州政府统一组织的第二次资格考试, 才能成为正式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习培训教师由企业自主招聘, 一般包括培训顾问、培训教员、师傅和监管人员。企业培训教师的前提条件是具备“双元制”职业教育经历, 毕业后具有4~5年的实际工作经验, 通过德国企业培训师的系统专业训练和认证注册考试或者师傅资格考试才能成为企业培训教师。由此看出, 德国的教师准入制度是保证师资队伍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前提。

我国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应该达到“双师型”素质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达到了“双师型”素质要求, 才能保证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才能保证教学与企业相结合, 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在德国, 我们深刻感受到德国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除了我们熟悉的小组学习法和角色扮演法外, 还接触到了参观博物馆法、思维导图法、沙盘模拟游戏法、滚珠轴承法和锚式教学法。通过教学观摩,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过程都有很大启发, 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隋瑞歆, 张亮.德国双元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4) .

大学时物流专业实习之北方物流 第2篇

二.实习目的:了解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的理论提出改进意见。

三实习时间:2010.12.5-2011.2.5

四.公司概况

1基本情况:北方物流位于唐山市丰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宾路,河北省首家现代化大型专业第三方物流中心。目前拥有现代化立体仓库5万平米,露天堆场20万平米,综合商务楼8200平米,运营车辆500余部,园区年货物周转量达400万吨。

2.公司简介: 唐山北方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800万元人民币。项目总投资2.6亿元,占地588亩。唐山北方物流钢材交易中心通过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使钢材存储、装卸、运输、采购、交易、配送等各个环节都实现电子信息化,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形成集约、集成的现代化钢材交易中心。

五.实习安排与过程

在5月8对北方物流的半天实习中我们主要参观了北方物流的仓储中心。1仓库简介:

高平台彩钢板结构仓库

拥有其中高平台立体仓库8栋89320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7-8米,家电仓库已安装了高位货架,该类型仓库的优点是建筑结构合理,面积利用率高,防汛、防潮、隔热性能良好,全部有雨棚和外平台,库外周转场地大,便于商品装卸及进出仓。

家电仓库,可利用空间高度为6-10米,该仓库主要为海尔等大型企业进行仓储作业,优点是库外周转场地大,特别适合于进出仓频繁的大宗商品的储存。

饮料仓库。该类型仓库主要为海威啤酒进行仓储,此外这里还有一部分苏宁家电自行管理的仓库。该仓库仓储区划分比较复杂,有四个以上的客户,没有立体货架。面积利用率比较低

服装仓库,该仓库主要为李宁提供仓储服务,里面防火消防设施比较好,但是面积利用率太低了,大部分货架都是空的。

仓储系统服务:

市内/国内配送,单品/综合配送,常温/冷藏配送。备有各式车型,承运商品包括:百货用品、冷藏保温、特殊商品。

贵重物品配送。提供门到门的服务,确保商品的安全抵达用户手中。

隔日零担配送。对于零担配送,公司承诺货物隔日上车、发车。

上架陈列。对于市内各大商场、各类超市、连锁网点的配送服务,公司还提供协助客户商品上架陈列的服务。

仓储系统服务:

常温/恒温仓库储存,高层/堆垛货架储存。

存货即时控制。有效的货卡登记制度,可随时了解库存商品的数量。确保商品质量,随时检查,出现质量问题及时上报、调整。定时观察库房条件,确保库房内温湿度不超标。加工整理。提供完善的分拣、换包装等加工服务,物流中心内还设有专门的包装加工单位,可随时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

订单处理。对订单处理要求做到及时、准确、高效,并承诺:单据收到15分钟内,操作人员到达现场,可开始收发货。

退货处理。全力协助货主公司进行退货收货作业,并且填写收货单和进仓单,并及时反馈货主公司,以便货主公司尽快对退货做出处理决定。退货收货时,对于原封箱之产品如无货主公司特别指令,即可作为商品入库处理。非原封箱退货 按货主公司指令要求,做到清点、分类、整理后方能入库。

五.实习结论及建议:

1.swot分析

优势:企业长期从事物流服务业务,拥有一支物流管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能为客户提供多式联运、仓储、配送、加工增值、钢材交易、商品展示、贸易集散、商住、一关叁检、物流科研、培训服等各种务物流服务;仓库类型齐全;作业场地宽敞。

劣势:人员配置不尽合理,员工人数过于庞大,影响企业效益;信息系统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货仓的出租形式过于单

一、死板,租金较高。员工的工资比较低,使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要想使企业获得长期的发展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必要的。机遇

唐山经济的蓬勃发展,唐山特有的区位优势,以及唐山曹妃甸港口的建设必将给唐山物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许多大型国企和跨国厂商商品的周转必定要依托本地的物流企业。

挑战:物流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优化自身的作业流程,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设备设施降低成本。

5.健全物流加工服务,流通加工也是物流的一项重要功能,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重视流通加工,将其同其他服务一起视作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提高服务的档次与水平,重点抓住有高附加值的商品进行加工整理,吸引住长期客户。

六.建议:

1.企业要发展,企业形象至关重要,因此每个企业都十分注重自己的企业形象,宁可花多点的钱去租用昂贵的美观的现代化仓库,也不愿去租用那些老式破旧的仓库,因此可以花费点资金整修老式的仓库,使企业自己本身的形象提高,这样客户会更加愿意来租用仓库了。

2.进货堆放货物时不能只顾着一时的方便,应该考虑到出货时的方便,不能耽误客户的时间,因此要按照标准把货物堆起,堆放要整齐合理,以免倒塌。健全物流加工服务,流通加工也是物流的一项重要功能,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重视流通加工,将其同其他服务一起视作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提高服务的档次与水平,重点抓住有高附加值的商品进行加工整理,吸引住长期客户。

4应多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应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使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目前物流中心正面临许多问题,批次越来越多而批量却越来越小,造成物流管理上的一个难点。产前物流、企业内部

物流专业课堂 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物流专业;课堂教学

近年来,我校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方法,物流专业教师结合物流课程的特点,坚定不移地进行教学改革,寻求教学方法上的新的突破。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案例分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具体而又复杂的现实场景,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感受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因此,对案例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物流专业课程的理论专业性强、实践要求高,在物流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一、物流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由于物流实训室条件所限,物流专业学生理论课多于实践课。其次,物流专业涉及的学科比较多。比如物流里面的仓库选址、运输路线的选择,要想把这部分做好,学生需要掌握运筹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学科理论。同时,物流行业归属于服务行业,学生应该掌握客服、沟通等学科知识。再次,文师物流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时刻把握行业动态发展的情况,否则势必造成物流教学滞后于物流行业发展。

二、物流专业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教师择取加工案例

案例择取加工是今后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教师一定要充分备课,慎重选择案例。教师择取的案例一定要真实,鼓励教师多多参与到企业中获取真实的企业案例;案例要选知名的、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中问题的设置,要层层,要深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案例内容一定要生动能,要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共同理解案例

教师可根据案例内容提前发放或当堂发放;教师发放完案例后,可给学生2~3分钟阅读案例;学生阅读完案例后,教师用2~3分钟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案例及问题。在这里要强调,问题的提出要有艺术性。“合同条款订立是否妥当?若不妥,应该如何改正?”这种提问方式很容易暴露问题的答案,应改为:“合同条款订立是否妥当?请给出理由。”阐述完案例后,最好再给学生一分钟重新思考案例,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案例,为后面的讨论奠定基础。

3.学生分析案例

这部分是案例教学法课堂中的重点和亮点,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好坏,关键就是这部分。这部分将从两个方面进行。

(1)小组讨论形成方案。为了保证课堂任务的完成,教师应该在这时提出讨论要求。

①讨论的总体要求。一是限定时间,二是提出速度要求。形成的方案在黑板上由左向右展示。②提供小组所需资料。案例材料(教师发放)、最终方案展示板(展示在黑板上,以便组间辩论及教师评价方案)、组员意见汇总表(记录各组成员发言情况,以便教师对班级中的每个成员进行评价)及课堂评价表(这部分由小组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主要是评价同学在课堂上的情况)。③安排好小组成员分工。每组中安排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讨论,综合考评本组成员表现;安排一名计时员,负责控制小组讨论时间;安排方案发言人一名,负责上交本组最终方案并阐述方案;安排记录员一名,负责记录组员意见汇总表。

(2)组间交流,互相辩论。根据各组最终方案,针对方案中的不同观点展开辩论,这部分是案例教学法的高潮,教师在该阶段要加强引导和控制,目的是针对不同方案,找到共同认可的最佳方案。

4.师生点评案例

这部分主要是点评小组方案(如方案的质量、方案的上交速度、方案设计的美观度等)和点评学生表现(如讨论的气氛、辩论的积极性等)。

三、物流专业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选取

选取的案例要符合教学目标,适合学情及学生的能力,与实践相吻合。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把握行业动态,实时对案例进行加工。另外,在课堂讲完案例后,教师课后可以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后的重新加工,依次不断地对案例进行加工。

2.讨论

(1)时间容易失控。教师最好在讨论前严格规定讨论时间,辩论时间要适时调控。所以在小组分工时,最好设置一个计时员角色,帮助教师调控时间。

(2)气氛。讨论时部分优等生不善于表达,即使有好的方案也不与小组成员分享,部分后进生由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无法提供方案。辩论时,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积极参与到辩论中,部分学生又太容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辩论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充分调动起课堂的讨论、辩论气氛。

案例教学法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毕竞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探索出适合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案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物流专业课堂 第4篇

广州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的物流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在广东省占有领先地位。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物流专业的教学正面临着挑战。为解决中职教育普遍面临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 学习兴趣不太高, 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我校针对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的课题开展了创新教学变革的专题讲座、互动体验、研讨交流等活动, 尝试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教学改革, 构建“面向明天的今日课堂”, 取得显著的教学改革成果与成效。

二、对未来课堂的探究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权威和主宰, 是知识的灌输者, 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容易养成应付式的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过于死板。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同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环境下,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 于是, 适用于终身教学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未来课堂是针对未来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响应新课程改革, 在课堂重构要求基础上提出的, 以互动为核心, 旨在构建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 促进主体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的环境与活动。目前未来课堂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亦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学为主线, 建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随着未来课堂的发展, 诸多专家以及学者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研究, 并为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如陈卫东 (2012) 在《如何建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一文中提出: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完整过程包括: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建模理念、模式目标、模式结构、实施策略、实施条件及评价设计七个方面。

张际平等 (2010) 认为: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既包括现代课堂所用的讲授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还包括情境—探究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模式、研讨型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虚实结合—远程协同模式等。这些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未来课堂的架构特点, 并特别注重学习者面向21世纪能力的培养。

经过我校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提出, 我校未来课堂的建设是结合云数字化教学资源, 以交互智能平板、教师及学生智能终端、视频展台等硬件为载体, 配套多媒体交互白板软件、CFLink移动授课系统、CFClass个性化课堂互动系统、数字化教学平台及相精彩语句:教学结构的创新, 成功地翻转了课堂。关数字化教学资源等, 实现交互授课、移动授课、师生实时互动、即时测评、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 推动一体化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及个性化教学的全新教学模式。如图1未来课堂教学模式所示。

三、理论成果

我校对于物流专业未来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教学主体的转变、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智能化的教学管理、过程化教学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

(一) 教学主体的转变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老师雷夫·艾斯奎斯说:“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课堂上充满活力与激情, 课堂上的空间都是学生的,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 亲自动手动脑, 讨论交流。”未来课堂, 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拒绝一切“填鸭式”的教学;未来课堂, 老师应被“重新”定位为教学的组织者和职业导师;未来课堂, 学生应被“重新”定位为:“中心”“主体”“全程参与”和“个性化成长”。

(二) 教学结构的创新

如图2教学结构变化比较图所示。之所以说本课题的研究在教学结构上有所创新, 是因为在未来课堂中, 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先教后练”教学模式, 而是让学生创新性地进行“先学后教”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学生通过i Pad等信息化学习工具, 在课堂外先进行自主学习, 并提出疑惑。教师可以根据后台管理系统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 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课堂内, 教师解决学生提出的疑惑, 并让学生以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活动进行学习。而布置预习这项教学活动, 则让教与学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教学结构的创新, 成功地翻转了课堂, 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 教学内容的创新

未来课堂教学内容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数字化资源、教师在线课程和标准课程三个方面。

1. 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技术的处理, 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等可供教学的资源上传到教学云平台, 并可以通过电脑、i Pad、手机等网络设备浏览、观看和学习的电子资源。未来课堂的数字化资源主要包括:学习任务、知识点、案例、游戏、微课等等。其中, 学习任务和综合案例又包含了知识点、微案例、交互游戏、微课、视频、动画、新闻、图片等内容。本文主要介绍学习任务、知识点和微课这三类数字化资源的含义及其关系:

学习任务, 即让学生学习企业工作中的典型任务, 如学习《入库作业》《出库作业》《订单录入》等工作任务在企业中的具体操作要求、操作方法、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知识。学习任务通过任务导向的方式, 模拟企业具体岗位下的工作过程, 与实训和操作演练相结合, 提高学习者的实践应用能力, 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任务的内容, 有很大一部分是任务实施过程的知识。学习任务的编写体例依据理实一体的开发思路和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 包含学习目标、教学条件、背景描述、任务描述、任务资讯、任务实施、技能训练、分析评价、学习任务考核、知识点考核。

知识点是学习任务中需要做出较为详细解释的重点和难点, 如《订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学习任务中需要进行重点分析的知识点有:订单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入库单管理、加工单管理、出库单管理等。

微课, 即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的动画或视频课程, 相对于40~45分钟的传统课时, 可称之为“微小课程”, 方便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微课是从知识点中抽取的重点、难点或者疑点进行制作的, 如《叉车选择的考虑因素》《仓库货架的布局方式》等。

各类数字化资源使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数字化资源推进了我校物流专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紧密衔接, 完成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 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发挥了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对其他中高职院校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2. 教师在线课程

教师在线课程即教师在线视频课程, 是实现老师在线上课教学, 学生即时互动学习的课堂。教师在线课程由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专家进行在线教学, 对物流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如物流客服案例、信函类快递运作实例等, 学生可以远程在线向导师提问和交流, 更多地了解企业真实作业环境和业务操作流程。教师在线课程和数字化资源以及标准化课程相得益彰。

教师在线课程是未来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点之一, 是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上的大胆创新和落地成果, 实现了企业与课堂、工作与学习、导师与学生的对接。教师在线课程的创新, 提高了我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形成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信息技术进步的需要, 促进了校企互动、校企合作的联合机制的建设, 推动了中等职业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3. 标准课程

标准课程, 即按照一定的课程样章和体例开发的教材和学材, 是让教师不需要再组织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 让学生可以直接学习使用并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的课程。这些标准课程都是按照跟岗调研和专家访谈, 将产业内容转化而来的教学内容。

之所以称之为标准课程, 是因为每一门课程都有明确的课程定位、清晰的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以及课程考核。如,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仓储管理实务》标准课程以仓储环境体验、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库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工作任务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而标准课程的具体内容, 如, 《出库作业》学习任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为: (1) 能按照出库作业流程进行操作; (2) 会缮制各种出库单证; (3) 会分货和发货检查; (4) 会包装货物; (5) 会贴标签及刷标志; (6) 会堆垛、拆垛作业、刷贴标志; (7) 会处理出库时的异常问题等等。

标准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标准课程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培养职业技能”等为基本目标,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 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打破传统的章节教学模式, 按照不同的岗位层次设置课程内容, 确定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此外, 标准课程还具有明确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既有过程性评价, 又有终结性评价。

(四) 智能化教学管理

教师通过可视化、智能化的管理平台直观、即时地掌握班级学习情况、学生学习时间分布、学习态度、学生学习的效果等信息, 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组织和授课。

(五) 过程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验证教学质量的标准, 我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形成了明确可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制度, 并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考核记录, 包括学习内容访问记录、考核记录、训练记录、互动记录等,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改革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上, 即: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 并由过去的结果评价转变为现代化教学管理的过程评价, 是基于学生在课前的自学情况、课时交流讨论的积极性、课后测评结果一体化的过程评价。如图4过程化教学评价体系所示。

四、总结与展望

未来课堂, 主张以人为本, 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协作、探究式的学习, 是师生一起学习和成长、共同追求智慧、实现师生地位真正平等的课堂。我校物流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结合以未来课堂为载体的长风模式, 形成了教学主体的转变、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智能化的教学管理、过程化教学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的理论成果, 为教师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备课形式, 提高了学生课前的学习兴趣和上课时的专注力,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和增强自身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乐园。未来课堂并不遥远, 未来课堂是面向明天的今日课堂, 未来课堂在广州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已然开课。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如何建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 (119) :42-50.

关于热门专业之美国物流专业简介 第5篇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按照我国物流服务业的就业达到总就业人口5%这个保守估计,将可以提供大约15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因此物流专业的培养方向就是市场急需的具有商科背景又懂得物流管理的大量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并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专业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配送中心论、运输经济学、包装学、仓储管理学、国际货物与运输、物流环保、采购决策与库存控制、现代物流管理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系统等。

就业流向: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好。包括物流系统化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熟悉国内进出口市场业务的中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和物流软件开发设计人才、商务谈判代表、外语人才等。

开设院校: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海运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报考注意事项:该专业是复合型专业,因此考生应该对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知识比较感兴趣,同时应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功底。

物流专业课堂 第6篇

【关键词】物流 信息系统 课程设计 实验 民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32-01

引言: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民航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航客货运输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民航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形成了对于民航各相关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民航类物流管理专业承担着培养民航物流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责任,课程设置均贴近于民航物流的实际需求。以民航物流的实际需求为驱动力,为民航物流的发展培养人才。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一门以信息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实际应用为驱动的实验课程。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数据管理等若干门课程。该课程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系统在民航物流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实际设计开发能力为目标,达到将学生的先修课程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在本文中,结合民航物流的实际需求,设计了该课程的若干实验。

一、航空备件库存系统设计

航空备件泛指航空公司所储备的用于维修的航空配件。根据航空备件管理工作实际业务,并结合该课程的课时限制,以航空备件管理工作的主要业务为基础,形成航空备件库存系统的主要设计实现目标。

航空备件库存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实现要求包括三项主要的功能,即:入库出库、信息查询和系统维护。

1.入库出库功能。包括备件入库、备件出库两项子功能。备件入库过程中,要首先查询仓库容量是否已满,如果容量已满,则该备件不能入库。入库需要详细记录入库备件信息、入库时间、入库数量等信息。备件出库过程中,将备件的状态进行调整。记录备件出库时间、出库去向等信息,并对应更新库存容量。

2.信息查询功能。信息查询功能包括备件信息查询、供应商信息查询、库存信息查询等具体功能。备件信息查询功能,需要支持按照备件名称、备件类别、备件编号、入库时间等作为检索条件进行数据查询,能够通过分页列表形式进行数据显示。供应商信息查询功能,支持按照供应商名称、编号等信息进行查询。查询结果界面需要显示供应商的详细信息,并且提供超链接显示每一个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信息。库存信息查询功能,提供对于仓库状态信息的检索。详细列表仓库各类商品的入库、出库详细流水信息。

3.系统维护。系统维护功能包括系统登录和密码修改两项功能。系统登录功能需要验证用户所输入的用户名、密码是否匹配,之后匹配的用户名、密码才能够完成登录。密码修改功能,需要正确输入原始密码,并两次输入新密码才能够完成密码修改。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系统需求设计系统数据库结构模型,设计系统功能界面设计,完成应用程序各项功能实现,调试运行系统。

二、民航物流配送系统设计

物流配送工作是民航各货代公司的日常业务之一。配送过程中,需要实现车辆、司机、运单等各种资源的综合调度。以货代公司的车辆调度业务为背景,根据本课程的课时限制,确定民航物流配送系统的实现目标。

民航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包括资源管理、运输管理和系统维护三个部分。

1.资源管理功能。资源管理功能包括车辆信息管理、司机信息管理两项主要的子功能。车辆信息管理功能要求实现车辆信息录入、检索、删除、修改等各项功能。维护车辆的编号、牌照、车辆类型等各种信息。司机信息管理功能要求实现司机信息录入、司机信息附条件检索、司机信息列表等具体操作。

2.运输管理功能。运输管理功能包括运单录入、配送调度、运单签收、费用核算等子功能。。运单录入子功能实现运单向系统中的录入实现。运单录入系统过程中,需要填写发货人、收货人、货物类型等各种信息。配送调度功能根据车辆的容量限制、可用司机信息,为每一单货物分配车辆进行配送。运单签收功能由收货人实现对于配送货物的签收。在收获人签收完成之后,货物的配送业务完成。费用核算功能对于每一运单进行计费,并统计总体的运单费用。

3.系统维护功能。系统维护功能包括系统登录和密码修改子功能。系统登录子功能要求调度员、司机、收货客户登录系统后,跳转到各自不同的功能界面,界面中显示支持不同类型使用者功能实现的菜单。密码修改功能完成系统使用者的登录密码修改。

要求学生查根据需求设计系统数据库结构模型,设计每一种用户的系统功能界面设计。运用VB6作为系统开发工具,设计系统的功能界面。完成系统开发。完成应用程序各项功能实现,调试运行系统。

三、结论

民航院校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学生具有相应的前期知识储备。通过本文所设计的实验项目,将先修课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并且学生能够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了解民航物流的运作原理与流程。

参考文献:

[1]胡美丽,初良勇. 纵深式教学法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5:183-184.

[2]孔继利,冯爱兰.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 物流技术,2010,Z2:229-232.

[3]章文燕.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设计[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0:58-59.

物流专业课堂 第7篇

1《标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1《标准》具有普适性,突出专业核心技能

《标准》以湘教通[2010]238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紧扣物流系统作业流程这一主线,通过物流作业操作、物流作业方案设计、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加实施等考核方式,来突出仓储、配送、运输等专业核心技能的考核,特别是突出了物流操作能力和物流职业素质的训练与考核,可以有效地达到以练强技、以考促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

1.2《标准》具有前瞻性,反映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标准》以物流技能大赛和物流师考证为引导,以物流作业流程为主线,模拟现场作业,立足企业岗位技能需求,有效地对接物流企业岗位工作实际。而且紧跟物流行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物流职业岗位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拓展学生在物流营销与客户服务、物流金融、国际物流等方面的技能,建立相应的模块考核标准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1.3《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保证专业技能质量

《标准》紧密结合了湖南省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基本条件,建构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技能训练必须具备的硬件和软件标准,既对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出了基本的办学条件要求,也可以有效地满足具备物流管理专业基本办学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标准》中涉及的物流技术要求和物流专业术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

2《标准》融入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2.1《标准》融入课程内容

首先,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修订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标准》的开发目标和思路,确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核心课程里可以设置《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课程及课程实训。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市场营销、国际物流、企业物流等相关技能的培养应该建立在对整个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原理和基本技能有整体掌握的基础上,主要分布在人才培养方案后阶段的专业课中,作为对整个专业的认识和把握的提升。此外,《标准》可以作为课程标准制定或修订的重要依据。

其次,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抽查考核灵活,特别突出了物流操作能力的考核。如测试学生利用常用的物流作业设备及工具进行整托货物或成件货物入库和在库管理作业的技能;测试学生利用常用的仓储管理软件、无线手持终端和条码进行仓储信息管理作业的技能等。因此,必须通过实习实训不断加强学生物流作业操作规范的训练和考核,全面提高学生的物流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针对专业核心技能知识点的考核,技能抽查提出了无纸化作业要求。如测试学生利用资料进行仓配入库作业、在库管理作业、库存控制、订单采集与处理、出库配送作业管理等技能摒弃了纸质考试方式,而采用计算机操作考试平台,考试的信息化与虚拟化对学生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者,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会越来越细化和具体化。因此,在平时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培养。将物流作业的安全、规范,追求成本最低、高效率、高质量,6S管理等理念融入到课程中,运用特殊教学手段与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2.2 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以《运输组织与管理实

务》课程为例)

《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属于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输决策、运输成本及费用核算、运输组织、运输单据缮制、运输纠纷与运输保险解决等单个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和相关工具按照行业通用的规范和要求将这些单个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完成一次公路整车货运任务为例,学生理论储备以及教师的理论指导、学生的操作以及按技能标准评价时间可设为2:3:1,操作内容分为按规范填写公路整车货运单据,计算运费,车辆调度、车辆配装和配载、处理运输纠纷,操作运输管理软件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按角色扮演法进行货运组织与管理,可在教室、实训室、网络上、实习现场进行。评价则以物流技能标准和物流作业规范做标准,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贯穿整个货运业务过程中。

3《标准》融入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应认识到《标准》本身还处于不断修订完善的阶段

《标准》是我省率先在全国物流类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育领域所做的创新与探索,鉴于此,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在其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标准》虽然基本涵盖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通用技能,但对于国际物流方向、物流营销与客户服务方向的相关技能没有涉及;《标准》中缺乏作业操作规范。因此,《标准》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并考虑后续开发的问题。

3.2 改善专业实习实训条件才能保证《标准》的实施

《标准》的实施对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条件提出了基本要求。由于2011年是技能抽查的第一年,湖南省教育厅可能考虑到有的高职院校没有相关应用软件与设备等因素影响,对于《标准》中的仓储信息管理作业以及不同方式出入库的处理等核心内容进行了舍弃,这样影响了技能抽查的全面性与系统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抽查的结果。随着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的不断推广,在全国职业院校中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标准》也将越来越完善,我省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势必要求达到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与技能训练必须具备的硬件和软件标准。

3.3 实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不同的课程有相应的课程标准作为支撑。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参照《标准》,但课程标准的实施则需要靠教师认真、自觉、严格地执行。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中设置的教学内容,恰当分配理论指导与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根据教学单元或学习情境设计,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考核形式。实现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学生今后“零距离”上岗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为了保证专业技能抽查的客观性与有效性,湖南职教界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与题库。既为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提供依据,同时又可引领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使之成为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对接融合的重要纽带。文中首先从物流管理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特点入手,分析了为什么要将技能抽查标准融入课堂教学的原因,接着就如何将技能抽查标准融入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归纳总结了技能抽查标准融入课堂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技能抽查标准,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钟静,吴正心,胡元庆.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与题库丛书——物流管理[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10.

[2]关于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开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S].湘教通(2010)238号文件,2010,6,28.

物流专业课堂 第8篇

一、教学现状及不足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 属于劳动与技术密集性的产业, 所以发展物流产业, 不仅需要培养懂得理论与管理知识的人才, 更要去培养大量的操作型人才, “懂理论, 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才是当今物流行业所需求的。我们现在日常的物流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和不足:1) 在实际的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 很多学生反映课程理论性太强, 实际运用少, 教学过程不够生动, 学起来枯燥乏味, 兴趣不浓。2) “学”、“用”脱节, 很多内容学生书面上掌握的很好。但是具体这个知识是干什么用的, 在物流运作环节中承担一个什么角色?非常不清楚。 (例:TEU, 作为集装箱的一个统计单位, 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代表的是多大?多少尺寸, 但很少有学生知道这个单位在什么时候用) 。3) 看重书面知识, 缺乏联系实际。 (例:英尺, 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个英尺是国际物流中常用的长度单位, 但是究竟是折合实际我们常用的是多少米?很少同学知道) 。4) 高职学生对用自己的语言去回答问题这种方式比较抵触,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喜欢照书读, 这样对学生今后的面试、就业都是非常不利的, 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5) 专业教师本身的教学方式还没做到非常的多元化, 在如何因材施教,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待提高, 多元化教学来设计一节课容易, 但是如何设计一门课, 是难度比较大的。

二、教学思路的探索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教”与“学”活动,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 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本人认为, 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要有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能力, 使学生易于接受, 从而使学生产生主动接受的愿望。传统的教学方法很明显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对于物流课程的教学需求了, 应该多多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2) 要有对学生进行组织、领导、监督和调节的能力,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3) 加强物流专业教材的甄选和建设。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 如课本、讲义等, 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 除了使用高职高专教育规定教材以外, 为了突出物流职业课程对于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还必须要有讲义、实物教材、网络教材等, 另外为了培养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物流人才, 各学校也必须要积极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 开发出一套符合本校学生、符合本地经济情况的教材, 内容上要统筹安排, 及时更新行业动态, 避免出现重复内容。纵观目前市面上各种关于物流学、物流管理及介绍物流的某个功能的教学书籍, 大部分都存在着内容重叠的现象, 最严重的曾经出现过一项内容在不同课程中出现了三次, 譬如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的概念、要素、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4)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推行项目学习法。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物流课程的教学, 因为物流相关课程中关于实际操作的内容, 操作流程的内容非常多, 以某个知识模块为基础, 让学生设计、模拟这个模块的工作内容及岗位等, 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环节中可以大量采用。比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关于物流配送模块的知识教学, 我就采取了项目教学法, 让学生根据本地区的超市分布情况进行“连云港新浦地区超市配送中心的建设规划方案”, 并进行点评与讲解、评分。

另外学校也必须配备一些实训基地, 包括校内与校外, 校内实训基地在11年建成了一个“物流综合实训室”, 这个实训室可以实现物流多个环节的运行模拟, 如仓储、配送、拣货、流通加工等, 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校与校外的仓储配送企业、国际贸易企业、制造企业及连云港本地港口地区的货运基地、港口货代企业等进行沟通协调, 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提供校外的现场实践环境, 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触到实际的物流项目, 能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培养出真正的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又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

三、现行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一) 课程理念更新

1) 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还要知其用何处?“学”“用”结合防止脱节!【例如:TMS运输管理系统及WMS仓储管理系统】。

2) 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去学习新知识、树立正确职业道德观念、价值观、为人处世、与人沟通、总结、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3) 一定要改变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这种学习模式, 避免学生成为复读机。【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试卷简答题的书写方面尽量采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不拘泥于100%照搬书上文字】。

(二) 教学常规的遵守和创新

教学进度计划、备课、课件制作、课后体会与改进、课堂秩序出勤等方面, 严格执行与准备。

另外, 在常规教学中对一些教学方法也是做了一些调整:

1) 在教学互动中, 让学生“说”而不是让学生“读”。2) 鼓励学生不仅“听”“看”知识, 让学生动手“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如让学生收集资料, 设计方案, 配送路线划分等) 。3) 课件中引用大量实际场景、设施设备图像以及视频。

(三) 课程改革与创新

提倡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成绩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多采取如学生调研、方案设计、软件模拟、岗位角色模拟等方式进行正常教学与期末考核。

(四) 导师制活动开展

导师制实施特别是对于即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临近毕业的班级来说尤为重要, 不仅导专业知识方面, 还应包括导如何求职、面试、心态调整、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

(五) 其他

物流专业课堂 第9篇

一、中职物流专业毕业生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1. 学生自身的原因

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各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甚至对其完全不感兴趣。

2. 教学模式的原因

长期以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份教案,老师台上讲,学生座下听”是我们最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在课堂上听课就像“听天书”一样。最终,学生往往理论知识不愿学,而实践技能又学不好。

二、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意义和作用

1. 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意义

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结合物流专业课的特点,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中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笔者在几年的物流课程教学过程中,认为情景教学法相对比较适合于中职物流专业的教学。

2. 情景教学法的作用

(1)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情景教学法能够以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事实为依托,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提升和修改,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演示等方式来演绎特定的情景。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2)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情景教学法把学生从课堂中的“台下”拉到了“台上”,学生亲身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演绎、分析情景,学生必定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分析,讨论问题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学生必须通过认真的观察,仔细的分析,才能合理地推理出结论来。对于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中职学生,情景教学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4)促进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情景教学法需要几个或一组学生合作参与,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者的协调能力、发言代表的演讲辩论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5)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师生之间在共同的分析讨论过程中,通过发散性思维,激发大家的灵感,互相启迪、相互学习,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三、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实施

情景教学法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明确,情景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也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情景的设置、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的作用是有效地组织、激发与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将学生转换为教学主体。

1. 准备阶段

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来设置情景,使专业知识融合其中。情景案例的来源很多,可以来自网络,也可以来自现实生活中物流运输的各个环节。为了要使情景符合教学目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但必须以学生感兴趣,能吸引学生为原则。一般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都有或多或少的实训器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身演示,或者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使用这些器材作为道具,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当然,在准备阶段,教师必须认真评估学生的能力,需要学生演示或演绎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可以完成的。在设置情景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好适当的讨论题和思考题,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分组讨论所需时间应进行预估,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 实施阶段

(1)小组讨论。学生在观看或参加情景活动后,先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各组的讨论情况,甚至可以走进个别小组参与讨论,各小组争取做到人人发言,这是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好机会。同时也要防止学生利用讨论的机会做与课程无关的事。

(2)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后的课堂讨论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发言人选可由各组指派也可自告奋勇,代表对本组的观点进行阐述,并努力说服别组接受其观点。各小组也可从别人的建议中听取合理因素,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完善。教师可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使各小组间形成竞争关系,将学生的好胜心转换为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不应过多干预,更不能对其观点进行倾向性引导;在学生维护自己观点、反驳他人观点时,教师应给予倡导和鼓励,但不能表露出支持哪一方;在学生出现离题趋势时,教师可视情况参与发言,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正题。

物流专业课中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并没有标准答案,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只有方案完善与否的区别。情景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追求最终答案的正确与否。

3. 总结阶段

课堂讨论完成后,教师对各组的观点进行适当点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终结,为加强语言组织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在讨论结束后还要撰写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不仅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还应吸收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的成果。分析报告不需要过多的修饰,整个报告要简明扼要,把支撑自己观点的关键信息讲清楚即可,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经过再次总结,不仅起到再次学习、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应用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决定了中职教学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教师要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为原则,在充分掌握教材特点,认真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当下学生水平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要方法得当,中职学生同样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物流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原因,阐述了情景教学法在中职物流专业中的意义及作用。笔者对情景教学法在中职物流专业中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初步建议,希望能够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分析专业特点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物流专业课堂 第10篇

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是培养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进行服务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的战略选择。而创新型、高技能的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倾斜, 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但是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优化人才的方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最重要困难之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改革的新方向。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加大高职学校平台、资源的建设以及整合, 将视觉感官、课堂、实训有机融合, 真正的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 因此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改革以及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历年来都被许多专家与学者争相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部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研究都是关于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改革等。针对“微课”的研究最近两年来虽然很多, 但是很多针对如何拍“微课”、如何设置“微课”课程以及如何建设“微课”资源平台。但是对于“微课”与课堂教学以及实训三者结合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尤其是应用到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方面的研究。

“微课”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在资源建设的大军中迅速崛起。“微课”主要是以微视频作为媒介呈现课程内容, 对一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设计的资源, 是为了支持1:1的学习行为, 如电子书包、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类别的新型学习行为方式。“微课化”就是打破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 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 并且与实训平台相结合,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 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并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物流成本管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物流成本控制是与企业实际联系相当紧密的学科之一。为了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现代社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并且使得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习方式不与高速发展的社会脱节, 所以, 本论文采用“微课化”的形式, 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主要是为了实现: (1)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真正的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 (3) 将课堂教学与“微课”融合; (4) 将“微课”、实训平台相结合。使学生在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理论学习中, 通过新技术与方法迅速掌握专业知识。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从而达到优化人才的目的。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微课”及《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现状

1.1 高职“微课”现状

“微课”在高等学校教育方面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 它成为许多高校紧跟经济时代发展的步伐, 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微课”在开发的过程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高职教育的“微课”资源主要是为了实现培养高新技能人才的目标, 因此, 它主要是按照目标导向的教学法进行开发。主要形式如图1所示。

“微课”的出现, 掀起了教育的改革热潮。部分高等院校开始建设“微课”资源库, 另外也有部分高校在进行“微课”比赛等一系列创新教学方式的途径。从许多获奖的“微课”中可以看出, 这些获奖作品制作都很精美, 但是许多“微课”都是独立于课程而存在, 系列化的“微课”较少。许多专家和学者顺应时代潮流研究的“微课”设计、制作很多, 但是针对以一门课程为依托, 开发一系列的“微课”资源的研究很少。

1.2 高职《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现状

物流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控制过程, 不能把它看做静态的成本计算之后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物流成本管理的本质是对未来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物流成本管理》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与《采购与仓储实务》、《配送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物流成本管理》是研究如何利用成本管理的手段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研究与学习本课程, 让学生能够全面认识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 并能够独立进行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分析、预测以及控制。在该课程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各任课教师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训手册的撰写, 但是这些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同等地位的其他几门核心课程相比, 《物流成本管理》的教学与创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脱节, 缺乏衔接点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 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 实训也是采用原始的手工计算方法, 即使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实例, 但是学生很难去把握案例与脑海中的成本概念到底有多大关系, 也很难记住知识点。课堂教学与实训各自独立, 很难让学生真正的实现学习与技能同时提升, 这也就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2 知识点零碎且多样化, 缺乏合适的教材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成本管理》教材都不一致, 内容更是多种多样。教学大纲不统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具体。目前使用的课本中部分以物流成本的分析、计算、预测和控制为主要思路, 侧重于理论研究;另外一部分是以物流的各功能的成本分别计算为主要思路, 侧重于计算方法。任课教师在选择参考书以及推荐参考资料时很被动。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生, 对于理论和计算的学习能力稍差, 因此对这种课程提不起兴趣。合适的教材是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的困难之一。

2.3 枯燥的理论知识偏多, 缺乏合适的案例

授课过程中, 合适恰当的案例可以将知识点与实际融会贯通, 使课堂生动、活跃。学生可以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而物流成本管理方面合适的案例相对较少。原因是成本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 比如在进行运输成本的核算时, 首先应该确定运输方式 (不同的运输方式计算方式不同) , 其次是确定商品包装方式 (商品运输包装不同计算方式也不同) , 再次确定装卸搬运方式, 最后确定运输路线。这样才能够进行成本的计算。在具体计算过程中要考虑商品损耗等因素。这样一个案例就涉及运输、包装、装卸搬运等物流环节。而目前的教材, 没有提供需要全面分析的案例。

2.4 信息化程度较低, 缺乏实训教学软件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训的内容多是课本基础知识加计算, 与物流基础课程的实训内容多有重复, 距离核心课程的实训要求还距离甚远。在企业的管理中物流成本管理很少被企业重视, 因此很少有公司会有独立的管理物流成本的软件。高职院校开设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相关实训教学软件也缺乏。未来的企业竞争主要体现在成本的竞争, 现在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 基本的数字化计算成本的方法肯定要学会, 因此该门课程需要一个专门的实训软件。

3 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效率的措施

3.1 以《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技能目标为导向, 设计系列“微课”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教学的载体由原来的面授变成现在的计算机和网络。国外的网络教学已经相当成熟, 比如国外的开放大学, 开放资源库等等。国内许多院校也在开设网络课程, 尤其以中小学为主。高等教育的网络教学模式也成为大势所趋。“微课”、“慕课”等的出现, 我国许多高等学校开始进行网络授课模式以及“微课”比赛、“翻转课堂”风采展示等。“微课”的主要载体是视频, 刻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 内容上较一般课程精炼, 形式上比较微小, 主要是追求整体效果的妙处。

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 系统的理论学习是一个最痛苦的过程。《物流成本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理论知识零碎且多, 如何让学生进行愉快的学习并尽可能多的掌握专业知识是许多《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任课教师头痛的问题, 因此, 本文提出以《物流成本管理》的技能目标为导向, 进行“微课”教学改革。首先, 将物流成本课程分成若干个模块, 例如:物流成本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物流成本预测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目标成本法。将这每一部分提取理论知识和实训题目, 做成一个个视频, 供同学们在课后以及实训的过程中随时随地查阅知识以及解题方法。

实施“微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高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负担, 使学生有更多精力去进行实践学习, 在微小轻松的氛围里掌握理论知识。既避免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又可以节约时间, 来完成高职学生更重要的实践过程。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2 根据改革思路, 设计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物流成本管理》“校本教材”

目前选用的教材多是零碎的知识点的组合, 以物流中七大功能的物流成本为主线的教材, 而高职院校现在许多课程均采用项目化教学, 因此现有教材不能满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趋势, 自编《物流成本管理》教材以项目化教学为导向,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编写。比如, 在编写的过程中, 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先易后难或者积累为主的教学方法, 将一个具体的任务细化, 每一个小项目都是一个教学目标, 根据实际的项目去编写教材, 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微课” (每一个知识点的视频) 相结合。

3.3 开发实训教学资源, 创建《物流成本管理》实训平台

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 不管从事物流方面的哪种职业, 与物流成本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所学的理论知识都将运用到实际。但是现在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立的业务操作系统,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可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需要将所学知识与计算机紧密结合。

目前的《物流成本管理》教学, 在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时运用的是手工计算方法。比如运用作业成本法-资源、资源动因、作业成本、作业动因、产品或服务进行计算, 首先作业成本法的物种要素的网状关系学生就很难理解, 在进行计算时更是容易出错。在具体的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时, 成本核算部分包括成千上万条数据, 如果手工计算, 对企业的实际工作没有任何价值。更何况企业一般是以操作为主, 因此需要将企业实际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利用“产学研”等校企合作关系开发适合学校以及企业员工操作的实训以及工作平台。

3.4 转变任课教师思想观念, 建设“微课化”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已经不能达到现代高职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因此, 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材、“微课”资源、实训平台三者具备的基础上, 需要将三者有机结合, 转变《物流成本管理》任课教师的思想观念, 使其认识到网络教学以及实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过实施方案统一教师的教学思想, 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 总结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以及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高职教育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将高职的专业课程的课程改革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成为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 伴随着“微课”的盛行, 本文将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物流成本管理》与“微课”结合, 使得课堂生动活泼, 设计的知识点更符合企业的实际, 讲授的方法更引起学生的兴趣。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新技能、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近年来, 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话题,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 “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模式层出不穷, 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因此本文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物流成本管理》为例, 将“微课”融入课堂教学并与实训平台有机结合,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微课化”

参考文献

[1]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经济管理, 2013 (5) .

[2]程岚, 肖贵桥, 王英, 朱莉.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6) .

[3]张世军.物流成本管理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8) .

[4]李慧兰.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质量, 2009 (3) .

[5]郑宁.Excel在运输路线规划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 2011 (19) .

[6]王丽新, 孙丹, 刘海泉.Excel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1 (1) .

物流专业课堂 第1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物流专业设置;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问题

一、高校本科物流专业设置的意义分析

物流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物流就是解决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贸易的发展越来越依托于物流的完善和发展。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和管理之中。因此,高校物流专业本科生应该充分意识到社会需求和自身能力,合理规划自身的人生发展目标,在本科阶段好好学习必要的物流知识,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有利于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高校多培养一些物流管理型人才,也有利于国家物流行业的发展,逐渐拉近我们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就要好好学习物流专业课,那么如何设置专业课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外物流发展现状问题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的产业部门,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就业前景较好。今后一段时间,除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等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也相当紧缺。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三、国内物流发展研究现状概述

物流产业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的才开始的,此后,伴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国的人口资源丰富,潜在的消费群体数量众多,因此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物流专业从业人员数量激增,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运而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例如李建萍、谢家的在高职物流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中就提到,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与物流业发展需求的矛盾非常严重。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层次偏低,系统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技术人才缺,已经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现代化发展和产业升级进程。在罗彦芳的《山东省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就业前景分析》中也指出,调查显示,环渤海地区招聘的物流岗位以采购运输仓储类居多,这类岗位对物流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看中,强调工作经验。对于中高层部门经理则还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的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物流企业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高校本科物流专业问题研究的基础

从国际物流专业发展的长远过程来看,我国的高校应该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不断调整设置本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学习科目安排,旨在培养管理人员。从大学本科物流专业的设置科目,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发展来讨论出国外物流的发展优势入手来研究现在社会最关心的物流行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重视物流专业技能和理论技能的培养。物流行业的发展和运作,与客户必要的交流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熟练掌握运输与物流的理论和技能。从小我们就开始学习英语,因为这门课在哪个行业都是有用的,就拿物流行业来说,我们不可能只与本国人交流,只接本国订单,我们会经常与外国人交流,这就要求外贸物流人员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工作和交际,能与外国人交流,因此掌握一门熟练的外语是必须的。

(2)高度重视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服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学一直发挥着重要的重要。物流作为服务行业,客户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因此作为专业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把握客户的心理,快准的说出客户的需求,以拿更多的需求订单。这就需要高校在物流人才培养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学习如何看穿客户的心理。当然这种本领是要经过自己亲身实践,在很多实践中掌握,因此需要系统的学习心理学。

(3)高度重视管理学专业技能的培养。现在大学本科注重培养物流管理型人才,因此学会经营管理也是必要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是现代企业运作经营的重要内涵之所在。此外,与国外有物流往来时就必须懂得国际贸易术语,不然会掉进外国商人的陷阱。总结来说目前,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懂得国际运输语言及物流经营型人才。

五、结语

物流产业是服务产业,要讲究信誉,因此要注重品行的培养。加快物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实力。从大学本科物流专业的设置,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发展来讨论出国外物流的发展优势入手来研究物流行业的发展,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才培养长远规划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本科阶段注重物流人才培养,鼓励学生要好好学习物流专业知识,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等现代物流从业人员,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建萍,谢家的.高职物流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J].物流科技,2010(05).

[2]史晓原.“物流热”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物流科技,2011(09).

作者简介:

张小飞(1995.02~),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3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大学本科物流专业设置及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研究”(项目编号:Y13C072)研究成果。

浅谈中职物流专业物流概念的教学 第12篇

一、物流概念教学效果较差原因分析

( 一) 学生方面

一般来说, 各学校中职物流专业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时候, 往往将物流基础课程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 与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同期开出。新生刚结束九年义务制教育, 对语数英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非常熟悉, 教学过程中适应起来非常快。相反对专业基础课来说, 他们既没有理论学习的基础, 也没有社会实践的基础, 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学习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状态。

( 二) 教师方面

物流,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和产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 每年以远高于GDP的增速的发展速度快速扩张, 催生出旺盛的从业需求, 进而引发了中高职、本科院校物流类专业的开办热潮。大部分从事物流教学的一线教师, 基本上未从事过物流行业相关实践, 甚至从未参加过物流类专业的系统理论学习。授课教师对物流业务理解不深, 自然难以对物流的概念有整体上的认识, 在教材处理中存在着囫囵吞枣、一笔带过的现象。

二、物流整体概念分析

物流作为新鲜事物,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第一, 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物流是个整合的概念, 它将以往长期存在的相互分离的运输、仓储、装卸等职能整合起来, 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看待, 将所有的外部条件输入看成是系统输入, 输出的是符合客户需求的同时, 总体成本最低的服务。第二, 具有信息化特点。物流概念的提出及系统优化的过程均离不开高速发展和扩张应用的信息技术。第三, 具有时空范围广, 跨越大的特征。物流从时间角度来讲, 运输、仓储、配送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都有一定的空间要求, 都在创造时间、空间价值。物流的概念内涵丰富广博。

应用知识迁移的手段, 我们发现, 物流这一概念可以运用《市场营销》中关于产品整体概念的方式来进行立体诠释。

物流整体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一) 核心层

核心层是物流整体概念最基本的层次, 它描述的是物流这一服务的核心内容, 即为物流活动需求方提供最基本的功用。满足他们最核心的需求, 它可以是仓储, 或者是运输, 抑或是流通加工等, 或者是这些业务的衔接和集合。实际上, 核心内涵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服务”。

( 二) 有形层

有形层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所承诺提供的物流服务产品各个标准体系。它定义了物流服务提供商所提供服务的各种细部特征。不同的物流产品在满足需求者的过程中可以在此层次被比对和选择。

( 三) 附加层

附加层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在物流服务过程中, 除去服务承诺的部分以外, 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办法为需求者提供超出顾客期望的部分。

根据以上三个层次, 我们可以依次分析中国、美国两个不同经济体对物流概念的区别。

三、物流概念的教学方法思考

( 一) 概念的导入

1. 案例导入法

例如, 2013年10月某日, 上海市南京路上某金店在打开当天收到的三个包裹时, 发现其中的一个装有价值20余万的包裹竟然空无一物, 让我们来分析下最有可能的窃贼是出现在哪个环节的哪个人?

通过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电商快递业着手, 引入涉及整个物流运输、仓储、装卸、配送诸环节的案例, 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 通过粗线条的流程描述, 使学生能对一般的物流职能和环节有初步的了解, 为理解定义扫清概念上的障碍。

2. 概念分拆法

例如, 物可以扩展为物体、物块、物料、物资等; 流可以扩展为流动、流向、流转。在黑板上列举以上新词, 然后让学生在课中对照物流定义, 选择最为合适的扩展词语。

紧扣“物流”这一主谓结构词组,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将字扩展为词, 让学生充分讨论、任意搭配, 然后再进行概念讲解, 除去错误搭配, 形成最佳组合。

( 二) 概念的辨析

在物流概念的教学过程中, 还应注意几个容易出错的问题。第一就是概念中“实体流动”即是运动状态, 也可以是静止状态, 进一步可对应出“运动状态—运输或配送”、“静止状态—存储”, 两种状态均为物流的重要职能;第二是概念中的“信息处理”, 很容易被误认为不属于物流范畴。此问题可通过物流概念层级中有形层中关于“有机结合”的特征进行解说。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 如何有效提升各环节联系, 如能结合案例来剖析, 效果更好。

( 三) 概念的记忆

引入思维导图学习法, 实现物流概念整体学习和全面记忆。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 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 把物流整体概念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 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 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物流概念认知的主要学习方法, 通过“认识物流概念”———“物流的作用”———“物流的分类”……逐一扩充的形式, 将物流的基础知识扩充绘制成若干张思维导图, 从而从整体上认知并掌握物流概念以及其他定义。

具体的做法是:

1. 确定手工绘制思维导图的图样示例。通过浏览展示的形式, 将常用的几种思维导图案例介绍给学生, 并简要介绍手工绘图过程中的要点。

2. 明确项目的主题。根据我们学习的内容, 可以将活动的主题定为“物流的整体概念”。

3. 确定下级结点内容。根据不同的分层标准, 可选择“核心—有形—无形”、“区域—国内—国际”等不同的结点划分方式。

4. 逐级展开, 进一步丰富下级结点内容, 扩充导图的内容。

5. 美化导图效果。对导图进行细节处理, 增加美感, 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参考文献

[1]物流术语 (GB/T18354—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件.2001.

[2]东尼·博赞.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3]丁立言, 张铎.国际物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4]傅锡原.现代物流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人格因素下一篇:财务与销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