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绩效论文

2024-09-19

区域经济绩效论文(精选12篇)

区域经济绩效论文 第1篇

1. 背景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2009 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 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并提出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 从而把循环经济提升到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国务院出台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 并对各行业、各领域和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 山西省把循环经济当作建设国家级资源型经济转型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基本路径和战略任务, 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制度和动力机制。

循环经济标准化和实施认证, 是推进循环经济健康、有序、规范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国家非常重视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工作。自2007 年3 月启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以来, 国家标准委共批准77 个项目试点, 其中城市12 个、园区15 个、企业50 个, 已验收22 个;共制定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国家和行业标准100 多项;企业和园区标准 (联盟标准) 1 000 多项,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循环经济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国家发改委于2011 年公布了包括区域、园区、企业3 个层面、14 个种类的60 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 进一步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山西的晋城、同煤塔山、潞安入选典型模式案例。为此, 按照标准化试点建设的要求总结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探索循环经济发展规律,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考核制度, 是推动全省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区域循环经济是按照区域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是循环经济由宏观向微观的渐次发展, 是循环经济在空间层面的具体表现。区域循环经济包含了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系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循环式布局、循环式组合、循环式流通, 需要站在构建循环型社会的高度,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区域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和落脚点,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我省全面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必要性

国家发改委于2013 年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提出了实施循环经济“ 十百千” 示范行动, 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 县) , 进一步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我省作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循环经济统计和认证试点省, 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 太原市、晋城市、长治市、运城市被评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

近年来, 我省积极布局和推进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建设, 以企业、园区和区域为重点, 先后确定3 批共186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基本形成“一市一园”“一县一企”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并优选出5 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 (市) 、10 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晋城市、孝义市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地区, 芮城县、娄烦县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朔州市、浮山县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 为区域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13 年, 山西省质监局发布了《工业企业循环经济评价导则》《工业类园区循环经济评价导则》《区域循环经济评价导则》以及煤炭、发电、煤化工、焦化、钢铁、水泥等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区域循环经济评价导则》为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提供了原则性的要求、框架性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 力求全面反映区域循环经济的绩效, 能够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有效评价。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探索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子, 遂依据《区域循环经济评价导则》制订《区域循环经济绩效改进指南》。本标准是在《区域循环经济评价导则》的基础上, 为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标准更宽范围的目标提供的指南。

标准内容

本标准在符合和满足DB14/T743-2013《区域循环经济评价导则》的基础上, 为适应和调整区域循环经济不同阶段的更宽范围、更高目标和任务追求提供指南, 特别关注持续改进区域循环经济的业绩与效率。

本标准从总体要求、潜力分析、识别需求、改进任务、改进路径、分析评价、持续改进等7 个部分提出了区域循环经济绩效改进的相关要求, 并在附录中给出了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绩效指标的分析方法。

第1 部分为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区域循环经济绩效改进的总体要求、潜力分析、识别需求、改进内容和目标、改进方法、创新、检查跟踪与应用和持续改进的指南。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辖区内按行政管理边界区划分的省域、设区的市、县域 (县、县级市) 等的循环经济绩效改进。跨行政管理边界的流域、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2 部分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引用的主要规范性文件, 本标准主要引用了DB14/T 743-2013《区域循环经济评价导则》。

第3 部分为术语和定义。给出了循环经济、标杆、清洁生产、海绵城市等术语和定义。

第4 部分为总体要求。根据本区域生产活动的具体情况确定区域提升循环经济绩效水平的方针, 确保其符合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的要求;包括对循环经济“3R”原则的具体运用, 体现该区域的产业特色, 进一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提升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第5 部分为潜力分析。为了准确定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要求区域依据区域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的指标完成情况及区域内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结合区域内资源、能源、环境等基本情况, 以及区域循环经济管理、实施、运行、保障等经验, 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潜力或延伸和拓展产业链等进行评估与分析。

第6 部分为识别需求。要求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变化条件、发展战略、工作重点、目标任务等循环经济影响因素, 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标准等进行识别, 特别是对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7 部分为改进任务。要求在识别该区域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明确区域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水平的发展方向和改进目标, 包括重点领域、改进内容和改进目标等3 个部分内容。在重点领域部分, 针对资源综合利用、“城市矿产”回收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垃圾治理、园区循环化改造以及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县) 等领域提出具体的要求;在改进内容方面, 针对完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改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区域循环经济组织管理、制定和完善改进计划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在改进目标方面, 分别从绿色矿山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清洁技术与能源、气候变化、改善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目标。

第8 部分为改进路径。为保证区域循环经济改进目标的有效落实和对所有相关过程的有效运行, 要求区域根据识别需求、改进目标和内容, 从管理、发展规划、发展空间、循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从而进一步提升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要求从确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制度、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循环经济接续替代援助机制以及完善区域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管理制度和循环经济绩效考核制度等方面, 提出改善循环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要求根据国家或地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导向和任务, 结合区域循环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 及时调整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 科学布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通过实施循环化改造、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优先发展清洁能源、推进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途径, 推进区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 进一步提高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融合机制, 引导并规范区域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同时, 根据资源循环利用先进技术及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建立适应区域的循环经济技术标杆, 推进技术创新和研发, 主要包括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物质循环减量化技术、产业共生体系技术、能源的循环与优化利用技术、区域能源与资源利用技术、低碳创新技术以及生态设计与技术等, 并通过创新区域间循环经济的合作交流方式、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互联网+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文化教育建设等途径提高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能力。

第9 部分为分析评价。要求区域应用物质流分析、能源网络图、水系统平衡分析等循环经济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低碳评估、生命周期管理、绿色核算等方法, 对区域内资源、能源利用的效益和循环经济价值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 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第10 部分为持续改进。要求区域通过对循环经济活动的各方面进行检查、分析, 针对改进目标和内容的实现程度, 利用分析方法所提供的数据信息, 确定调整改进措施, 不断加强区域的持续改进能力。本标准规定了对循环经济运行的各方面改进的要求。

预期效果

《区域循环经济绩效改进指南》规定了区域循环经济绩效改进内容和方法, 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区域实施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进一步提高区域资源产出率和综合利用率, 促进区域整体的良性和谐发展, 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省资源节约、绿色转型发展起到促进和引领作用。具体表现为:

1.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在区域内发展循环经济应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居民消费绿色化为根本目标, 强调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促进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通常在一个区域内会有某个企业的废弃物是另一个企业再度利用的资源, 如不能循环利用、甚至花费高额成本治理这些废料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 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循环经济绩效改进措施对提高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 促进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利益形成聚集经济效益, 是区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这种空间上的局部集中现象往往消除了在分散状态下所没有的经济效率, 亦即导致了由企业聚集而造成的整体系统功能大于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能实现的功能之和, 出现“1+1>2”的现象。循环经济的发展强调企业间的废物循环利用, 企业聚集可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和运输成本, 从而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项目实施的可能性。

3. 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

区域内的不平衡发展和各地经济水平的高低不一, 带来建设循环经济的能力也有差异, 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受就业、地方财政收入、群众生活需求等多因素的制约, 导致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难题, 需要通过区域的整体统筹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标准从区域实际出发, 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为不同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指南, 有利于区域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

实施建议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分析 第2篇

高海清

【摘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业产业组织的重要途径。以陕西清涧“人和仙”红枣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绩效,提出今后规范和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强化政府职能、发挥农村能人的带头作用、扩大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农村合作组织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绩效

陕西省清涧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简介

清涧县位于陕西北部,榆林地区南部的黄土高原深处,东临黄河,是传统的农业县。自然条件适合红枣的生长,境内盛产红枣,红枣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美,可溶糖及维生素含量高。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2008年“清涧红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十一五”期间红枣收入占到农户收入的46.8%。2006年李家塔镇高柳村村民惠国海从山西引回红枣新品种,亩产红枣1650斤,产值近3000元,年产值近6万元。在惠国海的带领下,2007年成立了“人和仙”红枣合作社,入社社员43户,注册资金20万元,拥有红枣种植面积4800亩。“人和仙”红枣合作社成立后经营业绩取得巨大突破,农户收入明显增加。2008年合作社进行整改,扩大规模,吸收临近五个村村民,制定了合作经济组织章程,规范了合作社的组织机构、激励机制、盈利分配机制,使合作经济组织逐步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①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体现在制度激励、管理费用、社会管理功能方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分析

从制度激励的角度分析。“人和仙”红枣合作社的章程规定:合作社实行自愿联合,民主办社,内部实现民主管理,采取一人一票为主和有限制的一人多票相结合;合作社与社员之间构建了明晰的产权关系;在利益分配上合作社按不低于市场价收购成员产品,合作社的盈余在提取必要的公益金、公积金后按股金进行二次返还,以保证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合作社的全部资本量化到个人——社员,每个社员对有形净资产的拥有都以个人出资为前提,这就决定了每个社员必然关心个人在合作社中的资产所有权,想方设法防止资产流失,努力提高资产收益率。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面,合作社设计既符合社会集中使用生产资料的客观要求,又满足了劳动者在不受剥削的前提下对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较好地实现了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与社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种明确的产权关系,在实践操作中弥补了农户分散经营的缺陷,同时又把个人的收益与集体的收益很好地联系起来,有效地解决了“搭便车”和“激励不足”的问题,具有自身独特的制度优势。②

从交易费用角度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能够在生产、技术等方面服务于农民,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更重要的是合作组织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帮助农民安排生产,减少农户分散经营的盲目性,降低交易费用和经营风险。另外,通过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获取规模效益,并按照合作制度的收益分配机制返回给农民,使农业分享工业化利益,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③

就清涧县“人和仙”红枣合作社而言,交易费用的降低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普通农户的销售行为更加便利,销售费用在减少。比如以往农户自己在本地市场上销售红枣,售价每公斤为10元,运费100公斤是20元,卖100公斤红枣大约需半天左右的时间,时间费用折合50元,农户每卖100公斤红枣实际所

得930元,而农户直接卖给合作社每公斤收购价是9.5元,每100公斤红枣得950元,可节省20元的运费和50元的时间费用。同时,农户的销售渠道更稳定,销售人员根据销售网络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销售数量和方向。经过合作社初步的包装后,每公斤对外批发价比本地市场零售价高1元,扣除仓储、保管、运输、加工、包装和税金共合计0.1元/公斤后,每公斤红枣销售利润净增加0.9元。2009年“人和仙”红枣合作社新增销售利润30万元,每个社员年新增利润680元。

从左图可看出,入社社员比没入社的社员的收入高,尤其在2008年合作社整合后社员的收入增长明显加快。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充当政府与农户之间的中介,向政府表达意愿,组织农户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通过农户自身的组织来协助政府治理好乡村,表达农民的利益诉求。政府也由原来面对广大分散的农户转变为面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增加了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新渠道。所以,合作社除了具有经济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桥梁、中介和示范作用,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合作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业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既发挥家庭经营在劳动控制、剩余分配、激励与约束等方面的优势,又发挥了合作组织在农业产销协同、外部性内化、风险弱化、利益均衡等方面的功能。④

进一步完善合作社的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有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要,但由于农民文化层次较低,合作意识差,靠农民自发地把分散的个体组织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团体,难度非常大。因此,政府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扶持:

强化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政府应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从而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保证。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是为社员提供交易上的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这是它与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对合作社这样一种独特的经济组织形式,必须从法律上明确合作组织的性质、法人地位、产权制度、成员资格、登记程序、分配方式等,以满足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迫切需要,为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对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团体的社会管理、人才培训和提供信息等工作,提供财政资助、税收减免、信贷优惠,扫清市场进入障碍,降低交易成本,为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事物发展的内因来讲,内部治理机构的完善,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合作经济组织能否发展壮大,关键是要完善内部各种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章程。那么,在实践中探索切实有效的民主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是以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顺利发展的重点。⑤

发挥农村能人的带头作用,注重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才的培育。合作社企业家是合作社成功发展之关键。我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是管理人才的缺乏。“农村精英”们以其过硬的技术、灵通的信息、善于经营等优势,率先引进推广适合本地条件并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新品种、新技术,将成功的致富经验推广到农户中去,带动农民发展优势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从而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他们扎根于乡村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便于与农民沟通,或是自己拥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或是能够获得要素资源。农村能人们无论是在最初的制度制定还是日常的管理和决策中都有突出的影响力。因此,没有合作社企业家就不会有合作社。⑥但当前农民素质普遍较低,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农村企业家严重不足,是制约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

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农村能人发挥持续带动作用,用这些能人的示范作用和感召力把农民组织起来,培养典型,树立样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经验教育群众,调动社员的积极性。

充分整合资源,发挥规模优势,扩大典型的示范作用。各地可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组建一批具有地方产品特色的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一批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不断扩大专业化生产规模,加强调研,总结典型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政府可以在产业基础良好、农户经营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开展试点示范和推广工作。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做法,带动合作组织的全面、协调发展。(作者为榆林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陕西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R01)注释

①清涧县统计年鉴(2009)

②[美]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253~254页。

③李小丽:“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求是学刊》,2006年第6期。

④史金善:“当今美日欧农民合作社评述与借鉴”,《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3期。

⑤董文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及发展的经济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运用经济原理,提高项目绩效 第3篇

关键词:项目评价;经济学原理

企业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不断地进行项目投资的过程。因此,项目评价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面打开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大门,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而今,刚刚过去的全球金融风暴促使具有先进管理技能与理念的跨国企业大量涌入中国,也为我国本土企业带来了无尽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在经济转型期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脱颖而出,是我国本土企业当前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战略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指向标。在企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评价某些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的生产项目时,首先应当充分考虑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市场竞争机制下,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产品价格降低,反之,价格则升高。当企业具有成本领先技术,或其有能力实行差异化的战略时,该项目就有可能为企业攫取更多的市场超额利润,甚至使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领域内的垄断者。那么,企业便可借机大力推广品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其争取更多的“忠诚”顾客,并为其日后的发展积累资金,以应对日后不确定环境下的资金危机。这种项目在初始时必然会使企业产品供不应求,但是随着模仿者和跟随者的出现,这种供不应求的关系会逐渐被扭转为供求相等甚至供大于求。因此,企业应当提前防范,不断优化项目,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力。正如波士顿矩阵(BCG)理论所示,项目从研发到推出市场再到被模仿的过程,即为从问题型项目发展为明星项目再变为现金牛型或瘦狗型项目。所以在评价企业项目时,应当动态地审视企业项目所面临的供求关系,并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使企业永葆竞争力。

将“边际原理”这一经济学基本理论应用于企业项目评价时,可以理解为评价企业“用货币投入的增加扩大生产规模或提高服务质量后,是否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或更大的效用”这一问题。当企业面对一个可选择的项目时,利用“有无对比”的原则,将不实施任何项目的零成本、零费用以及零收益作为一个参照点,计算出实施某项目时企业的预期成本、费用以及收益,再进行比较。一般地,盈亏平衡点就是企业在进行项目评价时所考虑的一个边际点。如果项目的预期产出大于预期投入,则实施项目;否则不实施。

现金流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支持。在进行项目评价时,“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一经济学原理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投资学中,折现率表示货币的时间价值,即时间的价格。企业进行项目评价时,应当将项目的预期收益折现为当期的现金流。通过比较各个项目的净现值,为企业做出最佳决策。对于一个净现值为负或者接近于零的项目来说,理性的做法是不予实施,而应当选择净现值为正且较大的项目。

有时候,企业同时面对多个净现值相差无几且预期收益也几乎相同的可选项目,应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便可有效地进行项目评估。一般来讲,除了可度量的货币效用以外,项目还能为企业带来非货币可以度量的效用值,例如,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源等。因此,评价企业项目时,将每个项目可为企业带来的非货币效用赋值,再通过不同项目之间得分的横向比较,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即可为企业选出更佳的项目。

高预期收益是企业评价项目的重要依据,然而,高收益通常伴随着高风险。尤其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政策调控与政府监管仍然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监管方式。因此,本土企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是现代企业股东大会的核心,其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不被侵害。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理论可用来评估企业的在建项目与备择项目。正如前文所言,企业应当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及时调整其项目。一旦企业的在建项目面临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企业便应当及时放弃该项目。因为此时该项目已表现出了无生机的特点,且前期投资也已变为沉没成本。最聪明的做法是停止继续投资,尽快变卖资产,迅速回拢资金并投资其他优质项目,尽量减小企业的机会成本。

企业面临多个项目的评估与选择时,必然要遇到企业资源的分配问题。而“帕累托改进理论”便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诠释。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对企业分配到各个项目的资源进行调整后,其中一些项目的预期收益会增加,但没有任何一个项目的预期收益降低。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不能一味的只顾大局,损失了某些参与者的利益,企图在理想的状态下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打击到某些项目参与者的积极性,有可能增添企业其他在建项目的阻力,更有甚者,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建设。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经济学原理作为市场理论的基础性理论,在企业项目评价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应用经济学原理评估企业项目,不仅可以提高项目评估的效率,增大选定项目实施成功的概率,还在决策者有限理性的情境下,使其尽可能的最大化其理性程度,在综合企业内外部种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为正面临白热化竞争的我国本土企业培育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缩小其与优势的跨国企业之间的差距。通过项目评估与项目决策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二炮兵大学校务部审计办)

参考文献

[1]《投资项目评估》,简德三.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华欣.跨国公司全球竞争及对我国企业的影响.[J]当代经济. 2009,05.

[4]张先治, 戴文涛.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 审计研究, 2011, 1: 69-78.

集聚经济、创新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 第4篇

随着区域间产业链分工的日益深化,区域分工由以传统的投入———产出分工模式为基础逐渐向基于价值链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的创新分工演化。这种新型的区域分工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区 域分工与合作演化的必然产物,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逐渐由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向创新要素转变,区域经济发展逐渐由区域创新绩效决定,这是新经济增长的内在本质。从区域层面来讲,创新主要源于两个渠道: ( 1) 区内自主创新,建立在区内研发投入基础之上; ( 2) 通过区外输入,如通过技术市场交易获取,还可以在对外交流过程中获得创新溢出。对于区内自主创新能力来讲,取决于创新要素投入,即人力资本、研发经费等的区域投入。同时,区域创新要素的禀赋条件受到集聚经济的影响,由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带来交易成本降低,进一步吸引要素集聚,对于区域创新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创新的区外输入,一方面来源于国内其他区域创新成果交易; 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外开放过程中产生的国际溢出。由于创新是一个集成、复杂相互作用的过程,异质主体间的学习过程和知识共享扮演着关键角色,引导研究重心由单个主体转向组织网络分析[1]。目前学界对于创新绩效的评价研究成果很多,研究主线多从企业层面或产业层面加以分析,从区域层面分析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区域经济并非企业、产业经济的简单合体,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整体性、系统性特征更明显,而且强调主体间在特定地域的相互作用以及空间依赖形成的自组织机制,表现为集聚经济与区间创新溢出的存在,而且具有典型的自我强化特征,这些都会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若是对这些问题不加以考察,将无法全面把握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与机理。因此,本文着重分析集聚经济与创新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1 集聚经济、创新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 作用机理

从微观上看,集聚经济与创新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皆产生于经济主体追逐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产生的空间外部性。创新主体可以在城市和区域间产生创新溢出,内含于创新主体的知识和技术随创新主体的转移而转移,具有地方化特征[2],而创新主体的空间选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创新过程中,企业行为往往需要在地方框架背景下理解。企业无法掌握其创新所需要的所有资源,由此空间位置及与其他组织联系的紧密程度对获取外部创新资源十分关键。新企业区位选择总体上取决于区位能否提高其控制资源及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 ( 包括物质、人力及组织三类资源) ,并足以抵消空间移动产生的成本。稳定、密集的沟通巩固成功的合作关系,有助于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知识传递和创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是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之一。主体间空间距离越远,知识传递相对越困难,维持组织间紧密联系相对越困难。企业合作伙伴如顾客和供应者仅有30% 与这些企业处于同一区域; 而作为合作伙伴的“其他”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中则有50% 与这些企业位于同一区域[3]。对瑞典东哥德的调研也发现,51% 的创新企业在本区域内至少有一个合作伙伴,其中又有一半企业认为其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位于本区域内[4]。伴随企业间网络 ( 尤其是研发伙伴) 与其他组织联系、企业与研究组织相互作用产生特定区位的创新模式,形成学习型区域[5]。因此,集聚经济形成的空间外部性,将有力促进区域创新要素集聚与创新能力提升,进而有利于创新绩效提高。

集聚经济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强调要素的地理集中,反映在人口集聚力、经济集聚力、产业与市场集聚等方面; 城市化经济强调地方市场需求与城市规模增长紧密相关,区域城市经济规模与城市人口、经济集聚力有关,同时,城市金融产业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关键要素———资本的区域支持状况,是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地方化经济导致同一产业的企业集聚,即形成专业化外部性,而城市化经济则使得不同行业的企业形成集聚,即形成多样化外部性[6]。杨蕙馨等 ( 2005) 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产业集聚的企业间知识溢出对创新效应的影响[7]。产业集聚从两个方面作用于企业、区域创新过程, ( 1) 专业化企业集聚可以共享专业化要素市场、形成专业化知识共享; ( 2) 多样性产生的空间外部性,知识不仅在产业内溢出,而且能在互补的产业间溢出,互补性知识的传递与吸收能有力的促进创新搜寻。

创新活动的基础在于组织内、组织间,区内与区间的知识传递与流动。知识流动可以在企业内部网络发生,也可以从企业外部环境中获取, 包括企业参与的区域创新系统。外部知识流入从渠道上说分为两类:( 1) 通过市场交易形式进行,属于私人产品范畴,如显性知识的扩散,可以通过“购买”与“合作”两种形式实现, “购买”与“合作”作为两种外部知识获取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都产生积极影响[8]; ( 2) 知识消费过程的外部性特征形成的溢出现象,具有一定的公共品性质,如隐性知识的传递。因此,创新主体之间的地理邻近更易于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和知识共享,减少知识、信息交流和交易的成本,尤其是有利于隐性知识传递所需的相互信任基础的建立; 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依赖于当地社会文化的非正式联系、信赖关系和协作关系。这是合作创新各参与方因为地理空间上的邻近所形成的文化与价值观念长期作用的结果[9]。

由于单个企业的资源和知识并不能满足企业更高的创新要求,促使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结成垂直或水平协作的网络,有效利用整个网络的知识和资源,增加个体和区域竞争优势[10]。因此在企业投入———产出形成的价值链基础上,企业外部形成复杂程度不一的价值网络,而网络镶嵌的广度和深度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企业研发部门尽可能接近其产品或服务需求方所在的区位。企业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参与联合行动,如营销协同、生产协同、资源共享等[11],创新的边界正在发生改变,从企业主要内部完成研发活动,向开放式创新转变。在这一新背景下,区域内外部创新投入来源不再被视为替代关系,而是作为互补资源,这些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凸性”,使得协同创新伙伴的选择出现地方化特征,因此,区域产业规模直接影响企业价值网络特征。ERIS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创新网络紧密结成一体的企业更易于获得经济上的成功; 尤其是人员在10人以下的小企业更是从创新合作和网络联系中获利丰厚,这些与创新网络有密切联系的小企业比其他企业的经济绩效 ( 表现在就业增长、创新产出和销售增长等方面) 要好得多[12]。外商直接投资反映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外部溢出效应。外资企业通过示范———模仿效应、联系效应、竞争效应和人力资本培训和流动效应对区域创新系统产生影响[13]。因此,区域吸纳外资的规模水平将直接影响区域获取外部溢出的程度。

当然,区域内部因素也是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决定变量,如人力资本投入、创新投入、企业规模结构、产权属性等的空间异质性都对区域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企业规模与创新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热点与争论点之一, 而且结论差异较大[14]。而对于产权属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也有不同结论。

2 集聚经济、创新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影 响的实证检验

2. 1 模型构建

借鉴Griliches和Jaffe在“C - D”函数基础上构建的R&D投入与产出间关系模型,建立区域创新生产函数基本模型:

其中,y表示区域的创新产出; i为区域观察单位; A为系数; input表示区域创新投入; β为区域创新投入的产出弹性。将区域人力资本投入 ( rdr) 、研发经费投入 ( rdf) 、产权结构 ( gqp) 、企业规模结构 ( dzp) 等因素也考虑进去,最终构建一个基础模型:

2. 2 变量定义与数据描述

因变量为区域创新绩效,现有研究对创新绩效的衡量有多种方式,有使用单一指标,也有使用多指标的,如李光泗、沈坤荣 ( 2011) 以新产品开发创新数、三项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数作为衡量指标。综合来看,尽管很多学者采取了不同衡量指标测度创新绩效,专利数指标是使用最频繁的测量指标,本文选择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作为衡量自变量的指标。

2. 2. 1 控制变量

区域人力资 本投入 ( rdr) 、研发经费 投入 ( rdf) 、产权结构 ( gqp) 、企业规模结构 ( dzp) 等因素是反映区域创新投入特征的基本变量,人力资本的存量与水平不仅影响区域创新产出,而且通常是区域吸收能力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禀赋条件较好的区域,更有利于从区外吸收创新溢出,使用区域R&D全时人员当量加以衡量; 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用区域R&D经费内部支出指标加以衡量; 产权结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市场化水平,不同市场竞争水平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用区域国有企业比重加以衡量; 企业规模构成以区域大中型企业比重指标来衡量。

2. 2. 2 集聚经济因子

由地方化经济因子与城市化经济因子构成。地方化经济因子侧重于考量地区性要素集聚情况, 文中使用区域人口密度 ( rkd) 、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 gdp)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 qys) 、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sxl) 等指标加以衡量,主要反映区域人口集聚、经济集聚、产业集聚、市场集聚的水平; 城市化经济因子侧重于考量各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文中使用城市市区人口比重 ( chep) 、城市市区生产总值比重 ( chgdp) 、城市金融业从业人员数 ( chics) 等指标加以衡量。

2. 2. 3 创新溢出因子

分为国内溢出与国际溢出两个方面。国内溢出主要反映区域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 在区域创新要素流动基础上,形成创新的空间扩散,往往表现为从创新中心向外围区域的扩散过程,区际企业之间及企业从大学及科研机构获取的知识溢出,对区域企业研发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文中使用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 ( tis) 来衡量; 国际溢出 ( fdi) 主要反映对外开放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溢出,这与区域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直接相关,因此文中使用区域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来衡量。

数据来源: 根据 2001 ~ 2013 年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由于西藏数据不 完整,因此实证分析中暂未考虑。

在对模型加以估计之前,首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数据的平稳性是否适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来拟合,对于非平稳序列,再对其一阶差分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 在面板数据分析中,一般应用固定效应 ( Fixed Effects) 或者随机效应 ( Random Effects) 模型,取决于误差项εit与区域固定效应δt是否相关,利用Hausman检验来决定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的选择,并进行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检验,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估计的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

2. 3 实证结果分析

首先,从区域内生创新努力来看,根据变量区域人力资本投入 ( rdr) 、研发经费投入 ( rdf) 、产权结构 ( gqp) 、企业规模结构 ( dzp) 等因素设立基准模型获得的统计结果表明 ( 表2) ,人力资本和研发经费投入系数为正,且统计显著,而且弹性系数分别为0. 314与0. 637,表明人力资本与研发经费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普遍特征是相符的。研发经费投入是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助于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许多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研发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成正比,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亦证明了这一结论。产权结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10% 显著水平上产生负向影响,可能的原因在于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国有及其控股企业比重的增加不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由于国有及其控股企业市场化压力比民营企业小,尽管有相对优越的创新支撑环境,但其绩效并未得到显著提升; 企业规模构成对区域创新绩效作用并不明显,原因可能是大中企业比重提升与创新绩效提高之间尚未形成显著互相促进关系。

注: 显著性水平: ***是 1% ,**是 5% ,* 是 10% 。括号内为 z 值。

从集聚经济的影响来看,当考虑了集聚经济效应后,人力资本 ( rdr) 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统计上不显著,且系数迅速下降,这可能与人力资本不充分利用现象的广泛存在有关; 研发经费 ( rdf) 仍发挥着显著正向影响; 产权结构 ( gqp) 、企业规模结构 ( dzp) 亦发挥显著影响。从地方化经济看,区域人口集聚 ( rkd) 、经济集聚 ( gdp) 、产业集聚 ( qys) 分别在1% 、5% 、1% 水平上都对区域创新绩 效产生显 著正影响,但市场规 模 ( sxl) 对创新绩效作用不显著,说明内需尚未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内在动力,这可能与现阶段国内需求的特征有关。从城市化经济的影响来看, 城市人口集聚力 ( chep) 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不显著的负向作用,说明目前城市化进程中推动的城市人口增长并未带来创新产出的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目前城市人口集聚以素质偏低的生产型人口为主,虽然带来总量增加,但对创新水平产生负影响; 而城市经济集聚力 ( chgdp) 对区域创新绩效在1% 水平上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说明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更有助于推动创新绩效提高, 这可能源于对人力资本、创新型企业的吸引力提高,有助于其空间集聚过程; 城市金融业的发展状况 ( chics) 在1% 水平上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影响,这与预期有出入,可能是由于金融产业发展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在其集聚力未达到一定水平之前无法发挥积极推动作用有关。

从创新溢出效应来看,国内溢出( tis) 在10% 水平上对创新 绩效产生 正向影响,国际溢出 ( fdi) 在1% 水平上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弹性系数远远大于国内溢出,说明外资活动通过示范效应、市场竞争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等正向促进区域内企业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渠道。

3 研究结论与启示

3. 1 充分利用集聚经济产生的空间外部性

实证结果表明,集聚经济这种外部规模经济从整体上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推动作用, 因此,无论是人口集聚还是经济集聚,在专业化生产与多样化需求共同作用下,引致企业不断通过产品创新等满足地方化需求,进而开拓区际、国际市场。一方面同一产业的企业地理集中,有利于知识溢出形成专业化外部性,对区域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16]; 另一方面,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形成的互补性知识流动,及其在产业间产生溢出,在推动微观主体———企业和经济行为人搜寻与交换互补知识基础上[6],有助于特定产业创新,这一点对于中小规模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作为政府来说,遵循市场规律推动产业地方化集聚, 将有力推动区域创新主体创新水平的提升。多样化地方产业结构引致递增收益,并且产生多样化外部性[6]。

城市,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空间、创新空间,配套服务水平的提升可以为创新主体、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环境,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当要素在区域空间自由流动时,优质的人力 资源要素 会自动向 大城市集 聚[17]。但同时,拥挤效应的存在也可能产生规模不经济现象,但对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来说,迫切需要破解粗放式规模扩张模式带来的低效问题, 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所辖县 ( 县级市) 划入市区等做法虽带来总量扩张,却未转化为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

3. 2 强化吸收能力,充分利用创新溢出效应

在注重自主技术创新的同时,重视通过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创新在组织间、区域间溢出,提高技术扩散的效率。创新要素的流动推动着跨区域创新合作进程的展开,不断在区域之间形成协同创新网络,提升区域创新效率。不同类型的创新要素流动特征不同,毗邻效应明显,成为创新核心对周围区域形成创新溢出的重要渠道; 这种空间自组织主要体现为不同区域主体的空间行为产生的相互作用,经由循环累积机制强化产生自组织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着区际经济联系的形成和演进。因此,空间因素的作用日益突出,区域创新水平受到其与邻近区域创新系统一体化程度的影响[18]。同时,区域产业特征的不同引致差异性的创新要素流动,区域产业链特征差异直接影响着创新需求结构特征,形成对创新合作主体、合作方式等的不同选择。

充分利用空间外部性的积极影响,取决于两方面工作, ( 1) 进一步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形成,强化与国内外其他组织间交流与联系,以更多接触相关领域最新进展,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增强进入式知识溢出; 开放式创新是组织充分利用外部异质资源,在资源共享基础上实现创新绩效提升。( 2) 强化创新主体自身吸收能力。高效的知识传递与转移是实现创新资源共享,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推动机制之一,在企业从组织外部获取资源过程中,能否实现有效知识整合十分重要,单个企业自身资源量有限,有效从外部获取知识对企业创新十分重要[19]。一般情况下,企业获取的外部知识越多、利用程度越深,更有助于提升自身创新绩效。组织外部创新溢出的作用效果与创新主体自身吸收能力呈正比,这一点已经被许多实证研究结果所证实,这要求创新主体不断夯实自身知识积累,这是吸收能力高低的首要约束条件,只有本身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有效的对外部知识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利用,从而将外部知识溢出内部化,进而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要努力克服路径依赖形成的“技术锁定”局面,从而为自身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政府来说,应当为知识在区域内部及区域间的流动创造良好环境,并促成组织间学习过程、从而推动区内、区际知识共享的实现,最终使知识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1]。

3. 3 推动企业价值网与区域创新网“两网合一”

要素投入产出形成的区际经济联系基础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互补者等之间形成价值网,价值转移过程为知识、创新的传递与转移提供了有力渠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特征,促成相对开放的企业价值网与相对封闭的区域创新网络呈现出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为: 创新要素空间集聚呈现区域不均衡性、创新集聚中心与企业价值网的空间非对称性、创新成果供需的空间非对称性,这些特征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约束条件。

创新溢出是推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但区域创新要素禀赋与行政区经济特征耦合背景下形成的企业价值网与区域创新网的空间不对称, 使创新溢出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目前由于创新要素市场的相对分割、创新要素禀赋与行政区经济相耦合、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等原因, 制约创新要素区域组合效率的提高,形成相对封闭的区域创新网络。因此,实现企业价值网与区域创新网两网合一、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政府而言,政策重点在于: ( 1) 通过完善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体系,降低空间交易成本, 提升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能力,进而增进企业创新能力; ( 2) 充分发挥公共研究机构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中的特殊作用; ( 3) 完善利益主体耦合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成本。核心在于完善政府、企业与创新供给方 ( 如高校、科研机构及中介) 等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突破点在于探寻区域协同创新网络运行过程中地方政府财政收益、创新主体间创新收益的共享路径, 这些对于破解跨区域、跨组织协同创新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由传统的劳动力、资本积累向创新要素数量与网络化程度转变。从来源看,区域创新源于区内自主创新与区外创新溢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受创新要素禀赋条件的影响,集聚经济因素通过空间外部性作用直接影响区域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与水平。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空间依赖产生区间创新溢出;对外开放过程中产生创新的国际溢出,都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集聚经济与创新溢出皆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应通过强化集聚经济效应,构建开放式创新环境,提高吸收能力以充分利用创新溢出效应,并促进企业价值网与区域创新网“两网合一”,降低交易成本,不断提升区域创新绩效。

绩效管理手册 考评战略区域经销商 第5篇

战略区域市场的绩效管理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战略区域市场上的制造商的市场业务的绩效管理,另一部分是对经销环节的市场运营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手册 考评战略区域经销商

。在年第14期上刊载了第一部分,本文介绍第二部分:对经销环节的市场运营的绩效管理。

我们所操盘的大型酒类企业之所以成为该年度、该行业中唯一涨价成功的企业,就其外部市场而言,成功经验之一便是 “战略区域市场的绩效管理”。

我们将战略区域市场上的各种职能在战略联盟商、特约联盟商、制造商之间进行了科学、明确的分工,具体明细如表一所示(见表一)。

价格政策绩效管理

为了保证公司能按时、快捷、高效地给经销商发货,鼓励战略联盟经销商每月初(5号之前)先把本月业务任务指标的货款一次性打给公司,详细规定如下:

1.凡在该月1~5号一次性把该月任务的货款一次性打入公司的,享受公司规定的价格优惠政策。

2.凡在该月1~5号打款进货的联盟经销商享受一定比例的价格优惠(上述第一条仍执行),6~15号打款进货的联盟经销商享受另一比例的价格优惠,16号至月末打款的,按正常价格执行。

3.公司按该经销商实际业务情况,视具体市场上浮正常的增长幅度,依以上内容签订2005年合同,并分解到每个月,由该经销商、业务员、大区经理共同商定该经销商每个月的指标,按月按人落实。

鼓励超额完成政策

对时间过半合同任务超额完成的联盟经销商,按超额部分的多少实行一定的奖励,对超额完成全年合同指标的联盟经销商,按超额部分多少实行一定的奖励,具体细节如下:

全年合同数额分四个数段(600万、300万、200万、100万以上的),享受前半年超额完成部分的奖励、全年超额完成部分的奖励。

支持政策绩效管理

区域经销商转型为物流配送商

若联盟经销商签订合同连续两年保证一定比例的增长幅度,并完成三年的任务,该联盟经销商可以先一次性缴纳一定数量的资金给企业,企业给该经销商配统一品牌型号、统一车厢广告、统一集装箱式的运输车辆。合同完成后,返还该联盟经销商一次性缴纳的资金(签订详细合同)。

评定联盟经销商等级,给予不同业务政策管理支持

根据该联盟经销商的资金实力(满分10分)、年业务额(满分30分)、诚信度(是否砸价、窜货)(满分10分)、营销能力(满分15分)、品牌忠诚度(满分15分)、发展状态程度与阶段(满分20分)。综合评定该联盟经销商等级,分为AAA、AA、A级(见图一)。

评分标准:由市场部、业务员、主管、分管业务经理共同评价打分,

《绩效管理手册 考评战略区域经销商》()。综合加权后,90分以上并且业务额在200万以上为AAA级,80分以上且业务额在150万以上的为AA级,70分以上的为A级。

1.AAA级经销商享受的政策:配本土业务员1名,联系二批;解决部分新品进场促销费用;解决平面或门头广告;企业支持每年不少于10次的促销;

2.AA级经销商政策:配本土业务员1名,联系二批;解决部分新品进场促销费用;解决平面或门头广告;企业支持每年不少于5次的促销。

3.A级经销商政策:解决平面或门头广告;企业支持每年不少于5次的促销。

”联盟经销商转型为企业办事处”计划

战略联盟经销商成为企业的办事处,代表企业行使对特约联盟体系、二批商及零售商的管理职能。特约联盟商体系延伸到的地区范围:成熟地区建到乡镇;成长地区建到县市;开发地区建到地市,达到五千家左右。

对于建立特约联盟体系的联盟一级经销商,必须具备一定的操作条件:

1.有配送体系数据库的;

2.有必要数量的自我运输车辆;

3.有本土业务员的;

4.提供真实的最新的客户档案的;

5.不窜货、不砸价的;

6.不压库的;

7.同类产品中仅经销本企业一个品牌的;

8.具备上述AA级以上的客户 。

战略联盟商管理工作的内容:

1.二批商是否按统一规定价格执行,是否发生区域内砸价现象;

2.二批商是否发生区域间的窜货问题;以上两项以市场投诉和业务员确认为准。

3.二批商月任务完成;

4.零售商(超市、卖场)是否按上市要求陈列;

5.价格执行是否到位,是否有缺断货现象;

6.经销商或零售商是否配送货及时准确;

7.一批商的顺价业务(按公司规定执行);

8.一批商的窜货管理;

9.一批商月任务完成。

出现一次不达标的则取消当月战略区域市场管理费用。监督一批商二批商的激励活动执行到位,走内涵式发展,从管理到效益。

科研经济管理与提升科研绩效研究 第6篇

【摘 要】科研经济管理与提升科研绩效都是当前科研单位需要重视和加强的方面。二者相互促进同时也相互影响。加强科研经济管理,以市场化经济运作思路管理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提升科研产出和科研绩效,才能实现科研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分析了加强科研经济管理对提升科研绩效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新形式下基于科研绩效提升的科研经济管理策略。

【关键词】科研经济管理;绩效;考核;科研产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在这一主导思想的支持下,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国内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据《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共投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11846.6亿元,比上年增加1548.2亿元,增长15%;R&D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8%。2014年全国科研经费投入同比增15%,已经超过了GDP增速。同时由于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经济管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2013年,广州查处该市科技信息系统腐败案25件29人,涉案金额共计5000余万元。该案件的披露暴露出科研资金管理水平急需提高。更有政府官员指出全国科研经费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发的,60%都用于开会、出差等。在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的同时,加强科研经济管理就非常必要了。还有学者提出对科研项目制度有效科研绩效考核,确保专项科研资金确实用于科学研究。2015年中科院院长表示绩效产出将成科研院所资源配置的指标。在新时代背景下,科研经济管理与提升科研绩效已经息息相关,需要每一位从事项目科研的负责人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加强科研经济管理对提升科研绩效的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对科研系统的改革与改造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听取众多学者意见后,以科研绩效考核成绩来决定项目科研经费分配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可,相信是未来一大趋势,而且国内正积极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科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科研经济管理势在必行。

1.加强科研经济管理能提升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率,提高科研产出。通过建立完善的科研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科研经费的审批与使用都将接受正规有效的监管,确保经费绝大部分都是用于为科研产出服务。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有效杜绝了科研系统内的贪腐问题,大大较少了科研资金流失问题。

2.加强科研经济管理将不断提升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新时代背景下,一系列的改革将确保资源流向真正能在科研方面有作为的科研单位。加强科研经济管理,提升科研绩效,同时高产出的科研单位又将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在完善的科研经济管理体系下,科研研究形成了一个高效的良性循环,反之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未来社会科研经济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科研绩效水平。

二、新形式下基于科研绩效提升的科研经济管理策略

新形式下科研绩效提升与科研经济管理都非常必要。科研经济管理的目标是提升科研绩效。结合多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当前科研经济管理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审批制度,将科研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纳入项目审查的内容之一。科研项目审查是申请科研经费的必要环节,将科研经济管理建设纳入科研项目审查内容将迫使科研单位重视科研经济管理工作。在项目审查过程中要严格审查经济管理方面的制度能否有效执行。从实践来看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控制度的科研单位,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执行。因此,在科学项目审查过程中要重点审查科研项目内部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是否建立的完善的预算管理内控制度体系。对还有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的科研单位和科研项目要尽快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

2.尽快完善国内科研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对规范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科研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科学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规范和完善科研经济管理,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经济环境。除了会计制度的法规体系,还有知识产权、专利法、著作法等相关的法律建设也需要尽快完善起来。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营造的良好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才能确保科研成果最大化地转化为经济价值,投入人力、物力开展科研经济管理才有实际意义。

3.科研经济管理要以科研绩效提升为最终目标。科研绩效是近几年学者针对国内一些科研产出不高或无产出现象提出的监管手段。科研绩效考核实现了科研研究落实到专门的责任人,提高了科研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科研绩效考核大大刺激了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一些尸位素餐的研究人员必然在绩效考核制度下显露原形。通过科研绩效考核将淘汰一些产出不高的项目或科研人员。科研经济管理要积极为提升科研绩效服务。例如:项目立项之前,通过研发项目经济管理的项目风险评估确定研究的风险指数,并对项目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研发过程顺利有效开展提高产出。在服务绩效考核的同时,完善的绩效考评也为科研经济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不断提升国内科研经济管理水平。

4.重视社会上专门从事科研经济管理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科学研究仍然是科研机构比较擅长的领域,如果在科研单位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经济管理系统还需要引入更多的管理人才,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对一些中小型的科研机构这样的投入无疑会造成科研经费的消耗。发展经济管理服务中介服务结构,一些科研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将一些管理工作外包给服务中介,不仅能提升科研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还能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用于科研开发,提升科研绩效产出。

三、结束语

科学研究是对未知知识或新技术的探索过程,因此科研过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做好科研经济管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科研绩效概念的提出则为科研经济管理提供可以入手的途径。以提升科研绩效为目标的科研经济管理则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和加强。

参考文献:

[1]谢沛善.淺谈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2]葛国耀,宋子良.新时期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特殊性探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3(04).

[3]张雪英.科研管理与激励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02).

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探析 第7篇

一、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未建立起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而言, 绩效评价标准是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 进行指导, 并衡量被审计部门和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开展工作实务工作的基础。绩效评价标准是不同于一般的财务审计, 是根据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结合具体点审计对象和目标制定的。通常高校审计的对象是指学院、学校机关部处、投资的企业等, 从而就应该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制定出相适应的评价指标。当前, 很多高校还未制定出严格的评价指标体系, 虽然有些高校制定出了一些指标, 但是不能有效地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流, 再加上在实际工作中, 未达成统一的评价标准, 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责任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二) 大部分成果需要进行量化, 工作量较繁杂

简而言之, 绩效评价的过程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整理的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的效率性、经济性给予的评价。从本质上来讲, 高校属于提供服务和公共物品的部门, 由于提供的这些是无形产品, 使用货币资金是无法衡量的, 单纯地凭借财务数据评价, 不能够全面体现出绩效状况。因此, 审计人员在整理审计证据的时候就会遇到大量非量化信息, 并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量化, 这样就加大了工作量。

(三)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将绩效审计融入到经济责任的审计项目中, 可以有效地评价领导干部绩效履行状况, 从而对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 还应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由于我国高校的大部分审计人员单纯地从事关于财务收支的工作, 知识面较狭隘, 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期绩效审计工作发展的需求。

(四) 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 很多高校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 仍是按照传统的查账的审计方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 通过评价账面来评价各部门经济职责履行状况。然而,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经济业务不断扩大, 仅仅借助账面形式是不能够全面反映信息的, 从而就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存在。所以, 很多高校由于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都不健全, 不能够综合评价审计对象, 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还提高了审计评价工作的风险。

二、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意义

(一) 是高校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般而言, 受托责任是指委托人制定出具体的要求, 受托人进行管理并对管理实施的状况进行报告, 简单来讲, 受托责任体现出了委托人需求, 同时受托责任也是内部审计理论的基础。当前很多企业或者组织的内部审计都是依托于受托受托责任为基础的, 对于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也是如此, 在受托责任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关理论和实践。随着受托责任因素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由于高校属于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 高校经费的支出成为了我国财政预算收支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资金是来源于国有资产的。随着高校办学经费的多元化, 资金来源的途径也不断增多,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 从而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受托责任。高校资源利用是否得当、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管理效率的高低都深受社会的关注, 因此, 充分地利用教育资金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 高校要领导干部绩效的实施状况是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变化的结果。

(二) 有助于科学地掌握新时期经济形势

结合审计署近期制定的规划部署, 审计署从整体上推动绩效审计, 从2008起到如今, 每年所从事的审计项目都进行了绩效审计。已经逐步建立起了适合我国发展的绩效审计体系, 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所以,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 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同时, 促进领导干部绩效责任是很有必要的。

(三) 可以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 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对高校进行科学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素质, 还可以促进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满足高校管理的要求, 保证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就需要我们合理地评价领导干部绩效履行的实际情况。针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绩效责任的实施状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措施, 从而促使高校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促进高校健康发展。除此以外, 加强对领导干部绩效评价, 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还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绩效意识, 从而建立起节约型管理模式。

(四) 利于加强权利的制约和监督

在我国, 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 与此同时, 还可以充分地发挥高校审计工作监督的工作。通常情况下, 领导干部权利的实施有审批权、监督管理权和决策权等。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绩效实施状况的分析和评价, 就需要学校各部门以及单位的财务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审计, 并对所发生的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进行监督, 并对在资金使用状况上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从而就可以有效地实现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三、加强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策略

(一) 设计出科学且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审计是一项较严谨的工作, 从而就需要我们具备缜密的思维和准确的定位。将绩效审计融入到经济责任审计中, 可以有效地评价领导干部绩效实施状况, 因此, 建立起科学且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 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 要严格立足于高校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 这样才能够使得绩效的理念得到大家的认可;其次, 要善于听取不同部门的建议, 促使制定的绩效评价体系具有权威性, 阻止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次, 在设计绩效评价体系时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数量和质量协调、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 提高审计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经济责任绩效审计与绩效的评价都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从而对审计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财务审计的相关知识, 还应该具备现代审计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 高校要定期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 培养出复合型审计人员, 这样才能够满足新时代经济审计工作发展的需求。

(三)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以便更好地满足绩效评价需求

要在高校当前所实行的信息管理系统前提下, 加大不同部门单位绩效数据的考核, 同时要有效地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信息管理系统中, 促进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 完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起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

如今, 受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 高校在审计结果运用方面还未实现统一模式。要想切实提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运用, 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一、将审计工作公开, 健全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将高校发生的经济责任的审计结果公开, 不但可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保证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而且很好地将经济责任审计和干部公示制度结合在一起;二、完善高校领导干部任用失察制度。要严格处罚滥用职权行为的干部, 并要求对此行为承担责任;三、建立健全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对于审计的建议和决策, 要认真履行, 同时要完善审计整改报告制度, 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

总而言之, 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工作属于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一直以来, 高校的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时候, 往往是局限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方面, 审计人员很少关注审计绩效目标的开展。因此, 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同时要有效地调动各部门, 开展实施, 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将经济绩效应用在审计中, 加强对领导干部绩效责任履行状况的分析和评价, 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进一步促进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完善。

摘要:近年来, 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 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领导干部承担经济责任的意识、健全了监督管理机制, 还加强了防腐败体系的建立。然而, 高校在开展经济责任绩效审计过程中, 存在一定不足, 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就从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意义和加强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策略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策略

参考文献

[1]王亚荣, 冯民柱;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 (05)

[2]郝玉贵;审计与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研究[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05)

[3]丁鸿利;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探讨[J].会计之友.2011 (26)

[4]陈希晖, 张碧琳, 贾云洁;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 (06)

区域经济绩效论文 第8篇

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的各行各业的评价, DEA方法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但是, 此研究方法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绩效评级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而且在目前已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绩效研究中, 大部分的学者都是从微观层面来进行分析而且均采用DEA-CCR模型, 如对苏北和鲁南经济效率的对比分析[6]及对江苏、安徽和广东[7,8,9]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评析。因此, 基于DEA-BCC模型, 对宏观层面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鉴于此种缘由, 本文通过运用DEA-BCC模型, 以宏观领域为研究视角, 对全国性区域经济发展绩效进行评价, 以期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规划提供价值参考。

一、模型的建立

模型中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 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以及s种类型的“输出”, 分别表示该单元的“耗费的资源”和“工作的成效”, 用xij (xij>0, i=1, 2, …, m) 代表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投入量, yrj (yrj>0, r=1, 2, …, s) 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类型输入的投入量, 并记:

在设定过程中为避免锥性条件即规模收益不变的发生, 增添一个凸性假设条件:

这时的可能集T可描述为:

解析图形为:

将锥形条件去掉后, 本研究就可以严格集中在单个DMU水平上的生产有效性上, 由此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效率测量手段:一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为1, 当且仅当该DMU位于有效生产前沿面上, 甚至可以不是规模有效的。这样建立了基于生产可能集TBCC下的DEA模型, 即BCC模型:

及其对偶问题:

若上式中存在最优解w0, u0, û0满足:

则称DMUj0为弱DEA有效 (BCC) , 如进一步有:w0>0, u0>0。则称DMUj0为DEA有效 (BCC) 。

在引入阿基米德无穷小量ε, 投入松弛变量s-, 产出松弛变量s+后, 第j0个决策单元的BCC模型最终为:

理论公式的经济含义为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者均为1, 就意味着DEA有效, 若两者中只有一方的值能够达到1说明实现了弱DEA有效, 若两者均不为1则是非DEA有效。

二、指标体系的设建与模型结果展示

(一) 指标体系的设置区域

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要素表现为劳动者和资金的投入, 产出往往是人均经济总量、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情况、居民富裕程度和居民消费能力四个方面来进行体现, 同时鉴于指标的全面性、可靠性、代表性以及数据可操作性建立指标体系, 在投入过程中选取在岗工人数 (X1) 作为区域发展过程中劳动者投入程度的衡量指标, 地方财政预算收入 (X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X3) 、地方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X4) 作为对区域资金投入力度的衡量指标;在输出过程中选取人均GDP (Y1) 、地方财政预算收入 (Y2) 、人均工资总额 (Y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Y4) 分别作为对区域人均经济总量、地方财政能力、居民富裕程度以及居民消费状况的衡量指标。

(二) 数据的来源

本文选取2010年的面板数据, 以31个省份为决策单元对其绩效进行评析, 其中的数据主要来自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 模型计算结果的展示

通过利用DEA-BCC模型, 借助DEAP-Version2.1计量软件, 计算最终得出各决策单元效率表和投入产出松弛变量取值表, 如表1和表2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我国31个决策单元中有21个单元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 说明这些地区的技术和规模实现了有效性, 综合效率为1展示了区域规模报酬不变, 区域发展过程中投入得当, 能够产出高效稳固的规模收益, 两者耦合实现最佳力度, 区域发展达到DEA有效, 其余10个单元的区域经济发展为非DEA有效;8个省份呈现规模报酬递增, 仅有黑龙江和湖南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 这些结果告诫人们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能否实现DEA有效性与绝对投入和产出量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西藏作为西部地区落后省份, 投入和产出量均为倒数, 但是却能够实现DEA有效, 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如浙江等却没能实现DEA有效。

注:其中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drs表示规模报酬递减, -表示规模报酬不变;irs表示规模报酬递增。

作为对非DEA有效性分析的理论视点, 松弛变量对其正确的处理可以得到合理预期下有效目标值, 各决策单元中若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值为零则意味着各区域要素的投入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充分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 在各决策单元中, 投入指标松弛变量值为零的有21个单元且这些单元都是DEA有效单元, 投入要素不存在冗余或繁赘的形势下实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实现要素的帕累托最优;同理有10个决策单元 (如北京、山西、内蒙等地) 投入指标松弛变量值不为零则说明投入要素存在剩余没有充分发挥, 投入具有待开发的潜力, 此时就需要作进一步的未利用要素开发, 针对不同决策单元实行重点引导。

对于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值若为零则隐含着总量产出达到最佳点, 在所有决策单元中有21个决策单元 (如天津、辽宁、上海及江苏等地) 的值为零且均为DEA有效单元, 这些单元在基于投入指标定值下产出要素达到最大化;若不为零则显示了要素总量产出偏低现象的存在, 如黑龙江、浙江及重庆等地。

通过投入与产出松弛变量值可以看出, 存在此值的决策单元均为非DEA有效, 这些非有效地区或者存在投入要素冗余或者存在要素产出不足, 原因的多重性造就问题的诞生。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所出现的盲目投资或者重复投资所不能带来区域效益的增加, 地方财政预算的过度化、表面化失业率的降低、数据额的虚报、中国居民消费率的长期低下以及市场行为主体特征的变质等问题会导致非效率的出现, 导致不能实现有效目标值。因此, 面对种种问题的再现和演化要对其进行深思熟虑, 及时找出破解之道, 实现最佳有效目标值。

(四) 投影分析

在上述评价系统中并非所有的评价单元DMU都是DEA有效 (BCC) , 对一些非DEA有效 (BCC) 评价单元进行分析, 可借助评价单元DMU在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 获取非DEA有效地区与有效水平的差距, 指出造成非有效的原因, 并据此改进为具有DEA有效性的评价单元, 实现有效目标值。

设λ0, s-0, s+0, θ0是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令:

其中s-0, s+0为模型中第j0个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松弛变量, (X^0, Y^0) 为评价单元DMUj0对应的 (X0, Y0) 在DEA的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根据上述提到的松弛变量数值, 以及原有数据进行“投影”, 最终实现的有效目标值如表3所示。

投影理论下有效目标值的求解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素材, 中央政府可以根据有效目标值对各决策单元进行宏观把握并对非DEA有效单元进行重点引导, 地方政府根据省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投入资源的浪费或冗余以期提高要素产出总量, 实现要素利用的高效率化。表3就是对非DEA有效决策单元进行的有效目标值的求解结果, 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目标值的设定提供参考, 但是在设定过程中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情制定。

三、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应对策略

从以上的实证中明显得知, 投入和产出的绝对数额并不能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水平高低, 各决策单元的经济水平的强弱也不是评价其效率谁水平的重要依据。所以, 如何强化资源利用效率, 以提高要素产出总量,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关注视角。

(一) 减免区域要素的单边效应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病端展现, 单边效应与多边效应相对存在, 区域资源没能到充分发挥, 且没实现各要素之间的耦合, 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延迟劣势, 造成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所以, 面对这种情况, 当地政府要依据情力内蕴, 充分利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度, 挖掘剩余资源的利用效率, 强化溢出效应, 发挥关联效益优势, 促进区域资源有效性的提高, 实现要素产出总量的最大化。

(二) 明确资源的投入方向

明确的方向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要素发挥效用的前导, 投入要素为何出现冗余?为何效率低下?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方向不明确化所导致。在以GDP为政绩考核的时效体制下, 地方政府为打造功臣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提高GDP总量, 对各行各业进行盲目投资和无序化投资, 结果造成投入要素的低效率和产出总量的低数额。因此, 各地方政府在资源投入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方向, 对关系区域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业要强化投入力度, 对无关紧要的减少投入量, 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

(三) 注重市场主体特征异化

市场主体特征异化对区域资源产生极度浪费, 且这些资源的边际效用几乎为零, 在利益驱动下各市场主体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 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部分资源掌控在但个人手中不能发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效用, 导致区域资源的失灵, 无谓损失加大, 从实业投资到投机行为再到跑路就是区域资源个人化的最好展现。所以,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市场主体特征的变化, 对损公利己之行为严厉控制和制止, 扭转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行为, 消除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不合理利用行为, 为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Ramakrishnan Ramanathan.Evaluating the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countries of the MiddleEast and North Africa:A DEA application[J].Socio 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006 (40) :156-167.

[2]Alexander Vaninsky.United States:Analysisand forecast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Energy Economics, 2006 (28) .326-338.

[3]B.Casu, E.Thanassoulis.Evaluating cost effi-ciency in central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in UKUniversities[J].Omega, 2006 (34) :417-426.

[4]Sharon A.Johnson, Joe Zhu.Identifying“best”applicants in recruiting using data envelopmentanalysis[J].Socio 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003 (37) :125-139.

[5]Leigh Drake, Maxi milian J.B.Hall.Efficiencyin Japanese banking: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3 (27) :891-917.

[6]王燕超, 马晓冬, 边美婷.基于DEA的苏北与鲁南地区经济效率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12) :50-54.

[7]金怀玉, 焦立新.基于DEA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J].0-2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7) ;230-235.

[8]陆玉双, 葛久研.基于DEA的江苏省经济发展有效性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 :20-22.

区域经济绩效论文 第9篇

近20年来能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研究也逐渐由传统的生产率研究向能源环境约束下的生产率增长转型, 使生产率增长的测度更加接近实际生产过程, 这种转变更多的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是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 我们发现, 现有研究很少有将能源环境约束同时纳入区域生产率分析框架的, 而对于中国经济而言, 将能源约束与环境管制同时纳入分析生产率框架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容要求, 又是践行承诺的必然趋势;同时, 在能源环境约束下研发投入在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现有文献鲜有将其考虑其中。

1 模型、变量与数据

1.1 SBM模型

根据Tone (2003) , 我们提出基于松弛的可处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为[1]:

其中, (x0t, y0t, b0t) 为测度的生产单元DMU0在时期t的投入、产出向量, zkt为权重向量, (s0tx, s0ty, s0tb) 为DMU0在时期t的投入产出松弛向量。效率指数ρ具有无量纲性和相对于松弛变量具有严格单调递减性的特点, 且ρ∈[0, 1]。若ρ=1, 则 (s0tx, s0ty, s0tb) =0, 意味着生产单元DMU0是技术有效的;若ρ<0, 则 (s0tx, s0ty, s0tb) >0, 意味着生产单元DMU0是技术无效的, 存在投入过度使用、污染过度排放和期望产出不足问题, 也存在投入产出改进的可能。同传统DEA模型测度的效率值相比, 在不存在松弛效应的情况下, 二者测度的效率值相等, 否则SBM模型测度效率较低, 因而传统DEA模型高估了生产单位的效率。另外, 公式 (1) 表示的是CRS条件下SBM模型, 如果加入k=1Κzkt=1则体现的是VRS条件下SBM模型。

上述SBM模型采用投入效率与产出效率乘积的形式进行定义, 根据Cooper et al. (2007) 、王兵等 (2010) 的思路[2,3], 可将投入产出要素无效率分别定义为:

投入要素无效率公式:

好产出要素无效率公式:

坏产出要素无效率公式:

1.2 变量选取

根据上述处理方法, 本文变量选取主要包括投入产出2个层面, 其中投入要素包括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投入、能源投入等4要素;产出包括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具体如下:

1.2.1 资本投入要素

关于资本存量数据, 我国学者大都直接或间接采用张军 (2004) 的计算结果。单豪杰 (2008) 在对现有估算方法进行完善的基础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最新数据资料重新估算了1952~2006年我国省际资本存量[4], 袁晓玲等 (2009) 、王伟群等 (2010) 采用了单豪杰的估算数据。本文直接采用单豪杰估算的1952年各省份资本存量数据王兵等 (2010) 、陈诗一 (2010) 。由于本文在投入要素中还引入了技术投入, 因此在这里不强调劳动者素质而只强调劳动者数量, 采用年初、年末就业人数的平均值计算。

1.2.3 技术投入

本文借鉴Zir·Griliches (1979) 的观点, 认为研发产出是由现在和过去的研发投入决定的, 定义知识生产函数为R&D Doutput=A (R&D Dinput) α[5]。Jaffe (1989) 把研发人力资源引入其中[6], 将研究内容和范围进行了拓展, 将其应用到区域和国家间的比较中。基于此我们采取沿用Goto and Suzuki (1989) 的基本思路[7], 采用刘玲利、李建华 (2007) 的方法[8], 测度1998~2009年省级研发资本存量。同时, 由于本文分析的数据的时间序列跨度较长, 会由于通货膨胀或紧缩造成核算结果的虚增或虚减。为了反映研发资本存量的真实状况, 本文采用地区GRP平减指数对其进行调整, 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从而得到以1998年为基期的各省实际研发资本存量数据。

1.2.4 能源投入

本文研究的初衷是测度能源环境约束下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率增长, 而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本文将能源投入纳入生产率分析框架。关于能源投入变量, 国内文献主要是采用能源消耗量指标, 如程丹润、李静 (2009) 、袁晓玲等 (2009) , 本文也选用该指标作为能源投入变量。该指标通过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4种主要一次能源消费量按照各种能源标准煤系数折算成同一单位 (标准煤) 加总获得。

1.2.5 期望产出

本文选取各省份GRP表示期望产出, 与资本存量一致, 以1998年不变价格进行计算。

1.2.6 非期望产出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量化的节能减排目标, 将主要污染物SO2和COD排放量减少10%;同时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 而CO2同各种能源消耗有密切关系, CO2污染损失占GDP比重排第2位[9], 因此本文选取SO2、COD和CO2做为非期望产出。同时, 采用杜立民 (2010) 的方法进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10], 但地区能源消费数据选取略有差异, 主要包括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能源损失量3部分。

1.3 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的样本为1998~2009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后面简称省份) 面板数据, 其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及某些年份、省份的统计年鉴。

本文选取的截面数据为中国大陆的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 其中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因制度差异较大, 西藏则因数据大量缺失, 从而未纳入研究范围。区域的划分采用魏楚、沈满洪 (2007) 的划分方法[11], 将30各省份划分为沿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 (简称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以从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考察区域效率差异和政策制定有效性。同时, 依据现有资料作者仅能获得关于1998年以来的区域研发经费支出、区域环境污染数据的统计资料, 因此本文的研究的时间序列为1998~2009年共12年的样本组。另外, 自2003年起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 增长率超过10%;而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带来了全球经济的下滑, 中国经济的增速也出现了放缓。因此, 我们将整个期间划分成1998~2002年、2003~2007年、2008~2009年3个阶段, 以更好的对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绩效的特点和趋势进行分析。相关数据分地区分阶段统计性描述见表1。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表1中的数据显示我国GDP增速2003~2007年间是最高的, 劳动投入与能源投入增速也是最高的;而资本存量增长率却呈现逐期递增现象, 2008~2009年的增长率最高, 主要是源于后危机时期国家加大宏观调控, 4万亿投资带来的大量资本注入效果;研发资本存量增长率较高, 而且即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仍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这主要源于国家对研发经费的高额投入以及国家创新型战略的实施。在污染物排放方面, 仅有COD排放量的平均增长率为负,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平均增长率最高, 三大污染物均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增长率最高, 且COD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具有降低的趋势。从而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可避免的存在高投入带来高污染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地区层面, 沿海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高, 伴随的是较高的劳动增长率、资本增长率、能源消费增长率和技术投入增长率以及较低的污染排放低增长率, 体现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和谐, 呈现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西部地区较低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伴随的却是较高的资本投入和较高的污染物排放增长率, 这可能是同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推动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加剧, 但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以及劳动投入较低, 略显不足;中部地区的经济平均增长率高于东北地区, 且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的的平均增长率高于东北地区。

2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和相关指标数据我们构建了中国30个省份12个年份每一年的最佳生产前沿面, 测度了每一省份的经济绩效情况。为了更好的分析能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经济绩效现状, 我们首先测度了基于劳动、资本投入和GRP产出的基本经济绩效 (ALL-E-T类型) , 在此基础上考虑了以下3种类型的经济绩效: (1) 仅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经济绩效 (ALL-T类型) ; (2) 仅考虑创新因素的经济绩效 (ALL-E类型) ; (3) 既考虑能源环境又考虑创新因素的经济绩效 (ALL类型) 。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根据表2, 我们发现CRS与VRS下的区域经济效率具有基本相同的趋势, 而CRS下的效率值既包含了纯技术效率又包含了规模效率, 能较全面的体现区域经济效率的内涵。因此, 我们采用CRS下的测度结果进行区域经济效率分析。

2.1 国家层面总体分析

根据表2, 我们发现在不考虑能源环境约束和创新因素的情况下, 1998~2009年中国经济效率的平均值为0.6516;在考虑能源环境因素后, 1998~2009年中国经济效率的平均值为05214, 中国经济效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说明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经济效率损失。这同王兵等 (2010) 的测度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在把创新因素纳入区域经济效率的分析框架后, 我们发现无论是否考虑能源环境因素区域整体经济效率均有提升, 不考虑能源环境约束的区域经济效率的平均值为0.7426;在考虑能源环境因素后区域经济效率的平均值为0.6661, 甚至高于不考虑能源环境约束和创新因素的区域经济效率的平均值为0.6516, 说明创新因素在促进区域经济效率提升方面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不考虑创新因素的效率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低估区域经济效率水平。同时也表明我国现阶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尤其应该继续加大对研发活动投入力度, 加强对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表3、4、5、6对上述四大类型区域经济效率的无效率情况进行了分解, 表明在不考虑能源环境约束和创新因素的情况下, 投入无效率水平为0.2158, 产出无效率水平为0.2582, 其中劳动无效率水平为0.2150, 资本无效率水平为0.0008, GRP无效率水平为0.2582, 意味着可以通过减少21.50%的劳动投入, 0.08%的资本投入, 增加25.82%的GRP生产可以达到区域完全有效率。这表明GRP无效率是引致区域无效率的重要原因, 在投入无效率中劳动投入无效率占到了99.63%, 资本无效率水平很低。在纳入能源环境因素后, 投入无效率水平为0.3385, 产出无效率水平为0.3554, 产出无效率仍旧是区域无效率的重要原因, 但具体原因却有不同。投入无效率中劳动、资本、能源分别占45.94%、15.23%、38.83%, 产出无效率中SO2、COD、CO2分别占37.11%、29.61%、33.28%, 表明GRP不再是区域无效的核心因素, 环境无效率才是引致区域无效率的重要原因, 忽略环境因素的区域效率评价容易导致政策制定的误区。另外, 环境无效率程度大于能源无效率程度, 尤其是SO2、CO2无效率水平较高, 意味着我国面临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 且减排压力大于节能压力[3]。在纳入创新因素后, 含有能源环境约束的区域经济效率有一定程度提高, 各要素的无效率水平均有一定程度降低, 投入无效率水平为0.2171, 产出无效率水平为0.2636, 产出无效率仍旧是区域无效率的重要原因。投入无效率中劳动、资本、能源、技术分别占31.26%、10.99 %、36.38%、17.59%, 能源无效率是投入无效率的重要原因;产出无效率中SO2、COD、CO2分别占40.41%、25.09 %、34.50%, SO2、CO2是产出无效率的重要原因。同时在纳入创新因素后, 对考虑能源环境约束前后的区域经济效率的比较分析中, 我们发现考虑能源环境约束后的经济效率有一定程度下降, 但是技术的无效率水平却有降低, 进一步体现了创新对促进区域能源与环境效率的提升、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促进创新的激励政策, 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能源环境的改善。

2.2 区域层面分析

在不考虑能源环境因素和创新因素的情况下, 沿海地区经济效率最高达0.7928, 西部地区的经济效率最低为0.4923, 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居中分别为0.7759和0.6076。在考虑能源环境因素后, 除了沿海地区经济效率有小幅上升以外, 中部、东北以及西部地区经济效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且降幅依次增大, 其中西部地区降幅最大为35.43%。这表明西部地区受能源环境因素的影响较明显, 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同能源环境的关系较为和谐。将创新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后, 我们发现四大地区经济效率均有大幅提升, 呈现沿海、东北、中部以及西部地区逐渐增大的趋势, 其中西部地区增幅最大达60.81%, 意味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经济效率提升, 并且创新对西部地区的经济效率提升影响最大, 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在将能源环境与创新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后, 通过对投入要素的无效率分解后我们发现:中部地区的劳动无效率水平最高, 这主要源于中部地区单位省份拥有最高的劳动投入量;西部地区的资本无效率水平与能源无效率水平均最高, 这可能是源于西部地区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大量投入带来的是资本投入和能源使用的低效率;东北地区的技术无效率水平最高, 可能源于东北地区拥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条件, 但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效果并不显著。在产出要素的无效率核心是环境要素无效率, 西部地区的SO2、CO2无效率水平最高, 东北地区的COD无效率水平最高。因此, 能源环境的无效率是直接导致区域无效率的重要原因, 这也成为区域经济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 政策调控的重点内容, 其中能源控制的重点为西部地区, 污染排放物中SO2、CO2的关注重点也在西部地区, 而COD则集中在东北地区。沿海地区无论是投入要素还是产出要素其无效率水平均较低, 呈现和谐发展的态势;中部地区经济效率稍逊东北地区, 主要是在劳动投入、COD排放等方面无效率程度较高, 应加强在这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对区域无效率水平的分解可以更好的了解区域效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管理重点, 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经济发展政策。

2.3 省域层面分析

在不考虑能源环境和创新因素的情况下, 仅有上海、广东两省每一年份的经济效率都等于1, 即处于生产边界上, 其他省份均不在生产边界上。在将能源环境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后, 我们发现北京、上海、广东3个省份每一年份的经济效率都等于1, 即处于生产边界上, 福建、海南等省份有部分年份经济效率都等于1处在生产边界上, 增加的省份均处于沿海地区。另外, 海南的效率提升尤其明显, 由原来的第26位上升至第4位, 而山西省则由原来的第14位为下降到第27位, 这种排名的变化反映出能源环境与创新因素对区域经济绩效影响的强弱:排名进步的地区环境与创新影响相对较小, 排名退步的地区影响相对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两个省份不同的经济发展定位, 海南省作为沿海城市注重旅游产业发展但缺乏工业支柱产业, GRP产出较低, 但能源效率与污染排放要少;而山西省作为煤炭型工业城市, 其工业基础较好, GRP产出较高, 能源效率与污染排放要多些。因此, 在单纯的GRP绩效观下, 因其对能源环境的忽视, 往往引致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环境的严重退化, 使绩效评价存在偏差, 从而带来政策建议上的失误[3,12]。

在将创新因素纳入能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效率的分析框架后, 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海南、内蒙古等6省份每一年份的经济效率都等于1, 即处于生产边界上, 天津、河北、浙江、山东、黑龙江、广西等省份有部分年份经济效率都等于1处在生产边界上, 处于生产前沿面的省份增多, 这表明创新因素对区域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我们发现尤其是在2008~2009年处在生产边界的省份增多, 这可能源于次贷危机影响下, 中国政府采取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加强对创新的支持促进环境效率的改善。另外, 广西2009年效率水平大幅降低, 主要是其污染物排放无效率水平较高, 该省应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 同时注意研发投入的方向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上述区域经济效率较高的省份大都处于沿海地区, 效率较低的省份, 如山西 (0.4188) 、甘肃 (0.3713) 、四川 (0.3712) 、青海 (0.3334) 、贵州 (0.3294) 、陕西 (0.3285) 、宁夏 (0.3243) 等, 均处于中西部地区, 尤其以西部地区为主。通过对省份无效率因素的分解, 我们发现能源环境要素的无效率仍旧是省份无效率的主要原因, 但省份效率低下的原因各不相同, 其中贵州的劳动和SO2无效率水平最高分别为0.7220、0.9609, 青海的资本无效率水平最高为0.4983、宁夏的能源、COD无效率水平最高分别为0.7964、0.6632, 陕西的技术无效率水平最高为0.6907, 山西的CO2无效率水平最高为0.8786。因此这些省份应加大对无效率要素的有效控制, 以促进区域效率的有效提升。

2.4 区域经济效率的趋势分析

在国家层面, 不考虑创新因素与能源环境约束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效率呈逐期下降的趋势, 劳动无效率和GRP产出无效率是区域效率无效率的重要原因;考虑能源环境约束的区域经济效率的比传统的区域经济效率水平要低, 且呈逐期下降的趋势, 劳动无效率和能源环境无效率是区域效率无效率的重要原因;在考虑创新因素与能源环境约束的情况下, 比单纯考虑能源环境约束的区域经济效率水平要高, 且呈逐期上升的趋势, 主要是源于创新有助于劳动、能源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无效率水平降低。

在区域层面, 不考虑创新因素与能源环境约束的情况下, 四大区域经济效率呈逐期下降的趋势, 西部地区效率水平最低, 主要是其劳动、资本和GRP产出物无效率水平最高。仅考虑能源环境约束情况下, 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呈逐期下降的趋势, 主要是源于劳动、环境无效率水平提高的幅度超过了资本和能源的无效率水平降低的幅度,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面临的减排压力大于节能压力的现实情况;而东北地区在2003~2007年这一时期效率水平要高与其他两个时期, 主要是因为SO2、CO2无效率水平大幅降低, 表明省域经济效率与该地区的环境特征有直接联系。在考虑创新因素与能源环境约束的情况下, 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效率且呈逐期上升的趋势, 主要是源于能源与环境污染物排放无效率水平大幅降低, 体现了创新带来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2008~2009年这一时期都不约而同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主要是因为能源与环境污染物排放无效率水平大幅提高所致, 这同我们国家实行的中原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措施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使其面临能源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也表明能源环境与创新因素对区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在时间维度上相对比较稳定, 而对不同地区呈现一定的偏向性特征。另外, 在这四大区域中, 无论哪种类型、哪个时期西部地区的经济效率都最低, 中部地区次之, 且均面临能源环境污染物效率水平大幅上升的趋势, 意味着中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困境。因此, 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应充分关注经济发展质量, 防止经济发展模式的逆转。

3 基本结论

本文运用SBM模型测度了能源环境约束下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经济绩效。基本结论如下:总体而言, 在考虑能源环境因素后, 1998~2009年中国经济效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表明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经济效率损失;把创新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后, 两种类型中国经济效率均有提升, 说明创新因素在促进区域经济效率提升方面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不考虑创新因素的效率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低估区域经济效率水平。分地区研究表明:在考虑能源环境因素后, 除了沿海地区经济效率有小幅上升以外, 其余地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西部地区降幅最大, 表明西部地区受能源环境因素的影响最为敏感, 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同能源环境的关系较为和谐。在将创新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后, 四大地区经济效率均有大幅提升, 西部地区增幅最大, 意味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经济效率提升, 且对西部地区尤为显著, 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对经济绩效的无效率情况进行分解表明:GRP不再是区域无效的核心因素, 环境要素无效率才是引致区域无效率的重要原因, 忽略环境因素的区域效率评价容易导致政策制定的误区。环境要素无效率程度大于能源要素无效率程度, 尤其是SO2、CO2无效率水平较高, 意味着我国面临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 且减排压力大于节能压力。其中能源控制的重点为西部地区, 污染排放物中SO2、CO2的关注重点也在西部地区, 而COD则集中在东北地区。

本文仅对中国30个省份的区域经济绩效状况进行了分析, 下一步的工作将是分区域对影响区域经济绩效的因素进行实证考察, 为地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更为充实的政策分析和参考依据。

摘要:本文运用SBM模型测度了能源环境与创新约束下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经济绩效水平。总体而言, 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经济效率损失, 创新在促进区域经济绩效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西部地区受能源环境因素的影响最为敏感, 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同能源环境的关系较为和谐, 且创新因素对西部地区影响尤为显著, 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能源环境约束,创新,经济绩效,SBM模型,R&,D投入

参考文献

[1].Tone, K..Dealing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in DEA:A Slacks based Measure (SBM) Approach[R].GR IPS Research Report Series, 2003, I-2003-0005

[2].Cooper, W.W., L.M.Seiford, and K.Tone.DataEnvelopment Analysis[B].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econd Edition, 2007

[3].王兵, 吴延瑞, 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 2010, (5) :95~109

[4].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10) :17~31

[5].Griliches, 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R&D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10) :92~116

[6].Jaffe, Adam B.Real Effects of Academic Researc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 79, (5) :957~970

[7].Goto, A., K.Suzuki.R&D Capital, Rate ofReturn onR&D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s ofR&D in JapaneseManufacturingIndustri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9, (4) :555~64

[8].刘玲利, 李建华.基于随即前沿分析的我国区域研发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2) :39~44

[9].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 2006 CD-ROM

[10].杜立民.我国二氧化碳绩效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方经济, 2010, (11) :20~31

[11].魏楚, 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7, (8) :66~76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绩效审计研究 第10篇

(一) 评价标准的非决定性

在对审计事项进行判别时, 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所使用的评价标准往往具有唯一性。而绩效审计是以合规性审计为基础, 重点是对审计事项实现的绩效程度作出评价, 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 并提出改善、增强绩效的建议。由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涵盖范围和内容比较复杂, 因此不能简单用好或坏、高或低、对或错来完整评价绩效审计事项, 往往需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来对事项进行绩效评价。定性标准一般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 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等。定性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计算公式以及明确的数值或区间, 审计过程中需要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利用已有的经验, 结合当时的环境, 必要时还需考虑审计事项潜在的长远效益, 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 在制定这类标准时, 往往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开始时与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反复商讨, 达成一个相对一致的、双方都可接受的、科学合理的审计标准, 这也正体现了企业绩效审计工作的复杂性。

(二) 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

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 评价一个审计事项的标准常常是以违纪金额的多少来衡量。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除了货币计量的财务数据外, 还需要大量的非货币计量度量标准。绩效审计强调的是以审计资源为目标导向, 而不是仅仅以资源为目标导向的审计方式。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 主要原因是企业目标的多样性。除关注企业活动经济责任的履行外, 还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绩效审计标准的确立还应包含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 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 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等。因此, 绩效状况仅靠财务数据是无法全面涵盖的, 除了评价资金经济效益外, 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内容。绩效标准内容必然涉及大量的非财务数据和指标, 还包括空间、时间、公共产品、质量、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

(三) 评价标准时间的过程性

绩效审计往往会涉及许多投资金额比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建设期可能要延续若干年, 分几个阶段才能完成。如果需要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 这就涉及到了如何看待长远绩效和当期绩效标准的问题。长远绩效是指在较长时间里可能持续实现的绩效, 当期绩效是指在当前实现的绩效。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绩效管理的实务中,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常常会出现矛盾。比如某企业完成的时间周期较长, 当期可能收益不好或收益较小, 但不能简单说企业绩效不好, 因为项目可能在今后取得很好的效益。同理, 一些企业当期可能收益很好, 但不能说明以后效益一定很好。许多管理者常常为追求一时的绩效而忽视甚至牺牲长远利益。因此, 在评价时, 既要重视反映短期绩效, 又要重视反映长期绩效;既要注重经济发展, 还要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长远的发展战略与短期的绩效指标有机结合成为绩效评价标准确立的难点。

二、建立一套完整的循环经济模式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的效果性评价应当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来评价。经济效益的特点是一般均可以直接运用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或劳动指标反映其效益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其表现是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状况等指标;社会效益主要是评价项目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一)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包括:1.盈利能力状况: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报酬率, 销售利润率,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成本费用利润率。2.资产质量状况:总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不良资产比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资产现金回收率。3债务风险:资产负债率, 已获利息倍数, 速动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带息负债比率, 或有负债比率。4.经营增长状况:销售增长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销售利润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技术投入比率。5.补充材料:存货周转率, 资本积累率, 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不良资产比率。

(二) 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对当地的生态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气候与气象、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 动植物与生态、噪音, 人群健康状况等方面。生态效益多数具有难以用货币计量价值的特点, 因此生态效益审计评价多以实物或是劳动指标为主。由于生态效益常常不一定会增加社会产品数量, 所以往往表现为服务范围的扩大、环境质量的提高或恢复。因此, 我国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由以下指标组成:1.光能的利用率。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累积的化学潜能与同期投入该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之间的比例, 是反映生态效益效率性的指标。光能利用率越高, 说明生态效益越好。2.森林覆盖率。指绿色植被 (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等) 的覆盖状况, 是反映生态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森林覆盖率越高, 说明生态效益越好。3.能量投入产出率。是反映生态效率性的指标。4.水土保持林率。是反映生态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 有水土流失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率两个具体指标, 水土流失治理率越高, 说明生态效益越好。还有土壤沙化治理率、盐碱地治理率、环境污染治理率、废物排放等其他指标, 不再阐述。

(三)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日益被社会关注, 因为这关系着经济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因此, 考察企业绩效绝不能孤立起环境因素。

1. 定量指标部分。

(1) 能源消耗率。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年度消耗电力、煤炭、石油能源性资源的数量, 一般以单位产品或单位时间的能源消耗量为衡量尺度。其计算公式为:能源消耗率=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年度产品 (服务) 总量。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对社会资源占用越少, 能够做到合理、节约、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 (2) 环保投入率。指企业本年度用于环境保护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环保投入率衡量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实际投入情况。环保投入率=本年环保投入支出/主营业务收入×100%。该指标应根据企业环保工作发展的需要考核, 年度间保持适当的投入增长幅度, 如果环保任务超重, 应逐年加大投入。如果环境已得到改善, 投入也应当减少。 (3)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主要反映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等废物的资源化程度以及反映传统的五大类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状况, 体现了废物转化为资源、节约使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要求, 即“资源化”的成效。具体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等。 (4) 资源消耗指标。主要描述单位产品或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 该类指标反映了节约降耗, 推进“减量化”, 从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的情况。具体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 (5)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工业重复用水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 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 (含经处理后回用量) 。工业用水总量指工业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 等于工业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量之和。该项指标越高, 表明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程度越高。

2. 定性指标部分。

区域经济绩效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钢铁企业 环境绩效评价

我们都知道,钢铁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虽然近几年我国的钢铁行业实行了绿色生产,虽然减少了一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仍然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为了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钢铁行业的改革。使得资源能够更有效的使用,环境能得到更好地保护。为了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我们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对企业的能源耗费量,环境保护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且要减少那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建立一个合理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是我国的钢铁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1. 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现在我国还没有制定有关于低碳经济的相关标准,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国外的一些标准进行研究。

1.1有关指标筛选的原则和依据

1.1.1关于指标筛选的相关原则

(1)和国家与行业的标准一致

(2)注重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3)要注意创新,符合发展的需要

(4)要采取简单的统计模式,实行起来要有可行性。

1.1.2指标选择的标准

(1)世界共同认可的,具有影响力的文件。

(2)由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颁布的相关文件。

(3)我国对钢铁行业制定的相关要求。

1.2对于指标体系的确定

我们参照了一些国际上的文件和我国的相关文件,根据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现状,从四个方面设计了评价体系,即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

1.3评价的指标说明

1.3.1资源消耗的指标说明

钢铁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很大,污染排放很大的行业。而能源的消耗量直接关系了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的效益。而且钢铁行业中消耗的一些资源对环境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标准相背离,也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相冲突,所以我们要设立资源消耗指标,这是在评价钢铁企业的环境绩效中很重要的指标。

1.3.2环境影响的指标说明

钢铁行业中的废物一般是指矿渣、温室气体和SO2的排放、冷却水。这些废物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所以要对它设立一个衡量指标是很重要的。

1.3.3环境治理的指标说明

企业为了改善环境问题所投入的资金和设备是环境治理,这是企业对改善环境问题而作出的努力工作,可以进行量化统计。根据《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修订版)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文件明确要求,钢铁企业要逐渐淘汰掉那些落后的生产设备,利用新的设备,使得资源可以得到循环利用,是能源能够进行二次利用,这样才能做到环保。

1.3.4环境管理的指标说明

这一指标是衡量企业对改善环境问题中所做的贡献和努力,还有考核的是企业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企业只有通过了相关的环境认证才能做到打破国家和国际上的 “绿色壁垒”,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肯定,这样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空间,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2. 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盾分解;然后利用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再由归一公式进行综合量化运算;最后归一为一个参数,即求出总的隶属函数,从而对评价目标进行排序分析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

3. 实证研究

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在钢铁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选取宝钢、马钢、太钢、武钢四家钢铁公司为样本。环境绩效主要数据来源于各企业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数据计算处理步骤参照《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

不同公司表现不一,宝钢在环境管理和环境影响方面做得最好;太钢则对资源利用最为充分、消耗的能源最少,在环境治理方面做得很好,不足之处在于出现一些被通报的环保违规事项,影响了环境管理绩效;武钢较为注意环境管理,多次获得环境管理方面的奖项,且未受环保部门通报,环境绩效较好;马钢作为老牌钢铁企业,设备老化严重,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各类环境绩效指标表现较差。

从综合绩效来看,表现最好的是宝钢。

4. 钢铁企业环境绩效提升策略

4.1循环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

传统的线型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本质就是一种资源消耗的过程。钢铁行业作为我国资源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要提高其环境绩效就必须采用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尤其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提高“二次能源”利用率。这包括降低钢铁企业的铁钢比和余热余能高效回收与循环利用。钢铁行业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将进一步提高天然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

4.2减少“三废”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签署了不具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量的11%,占发展中国家钢铁行业总排放量的30%。尽管到2012年之前,我国并不设定具体的减排指标,但由于巨大的产量和能源消耗,我国的钢铁工业承受着减排的严峻压力。

目前大部分钢铁企业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但总体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钢铁企业应遵循低碳生态经济理念,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建立循环型和环境友好型钢铁企业。

4.3履行环境责任,推进绿色发展战略

低碳生态经济背景下,钢铁企业作为高碳产业和高污染行业,履行企业环境治理和管理责任是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打造绿色钢铁企业已成为二十一世纪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是钢铁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要在钢铁企业中实现清洁生产、绿色经营,首先必须坚持从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切实增强推进绿色发展战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其次,把企业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各项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找差赶超。最后,通过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强化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考核。将绿色发展战略的各项指标纳入各单位和部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实现与各单位经济利益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許广月.“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探讨[J].西部论坛,2010,20(3):17-21.

[2]刘颖昊,刘涛,丁晓,等. 钢铁联合企业CO2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措施分析[J].冶金能源,2009(6):3-5.

[3]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刘刚,等译).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生态效率指标标准化的方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生态效率指标编制者和使用者手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5]张春晖,张红.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7):19-27.

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第12篇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水资源需求量和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区域水系统管理重供水轻排水、重水量轻水质、重水厂轻管网, 导致区域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等现象日益凸显, 区域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不足。为保障区域用水需求, 改善水生态环境, 提高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 必须对一定时期内区域的水源、供水、用水、排水、回用水等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综合管理, 加快区域水源系统、供水系统、用水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区域水系统, 实现区域水系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管理。

区域水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德国的Toth[1]最早提出了地下水流系统的概念。Reid等[2]进一步发展了地下水流理论, 为地下水系统的模型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 许多专家和学者应用地下水系统的观点和研究方法, 建立了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随着对地下水补给和对污染质运移研究的深入, 包气带水、土壤水、雨水等系统以及与地下水耦合系统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3,4,5,6,7,8,9]。

区域水系统的综合绩效评价对于调整区域水系统的合理布局, 实现区域水系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管理, 提高区域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保障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区域水系统的概念, 目前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主要是从区域供水系统、区域用水系统以及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3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 区域供水系统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供水项目财务评价、供水安全评价以及供水投入产出效率评价[10,11,12,13,14,15];区域用水系统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行业用水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评价, 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评价、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以及区域用水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16,17,18,19,20];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污水处理项目财务评价、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评价、污泥处理处置系统评价、污水处理环境效益分析评价以及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行效率评价[21,22,23,24,25]。

笔者在对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构建了区域水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关联分析法与投影寻踪法, 建立了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模型, 以期为调整区域水系统布局, 加强区域水系统的供水渗漏控制、用水节水控制、环境污染控制和补水控制, 优化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提供参考, 从而有利于实现区域水系统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的内涵

区域水系统是由区域的水源系统、供水系统、用水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等4个子系统构成的城乡一体化联合供水—用水—排水网络, 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 以区域水源系统为核心, 以区域地表水、地下水、雨水以及海水资源为主体, 以区域水源系统中一定质量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为过程, 保障供水系统、用水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的目标与功能得以实现, 并优化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的动态系统。其中, 水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量的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原料水;供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开发、净化和输配原料水;用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费水和节约水, 以最少耗水保障区域社会的平稳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放废水、净化污水和回用再生水。水源系统、供水系统、用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这4个子系统构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个过程链, 该过程链的每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是以水源系统中各类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核心, 对区域城乡一体化联合的供水系统、用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子系统绩效的综合协调评价, 一方面评价区域水系统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损耗程度、节约程度和污水资源化程度;另一方面评价区域水系统中供水系统、用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基于此, 以区域水源系统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优化配置以及强化治理为核心, 将区域水源系统中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作为影响区域城乡一体化联合供水—用水—排水网络绩效的核心要素, 进行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主要包括4个维度:

a. 区域供水系统绩效评价, 即基于区域城乡一体化联合的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根据区域输水系统、净水系统和配水系统的耦合作用, 衡量一定时期区域供水系统的投入产出规模与运行效率, 综合评价区域的供水管网安全、供水管网水浊度、供水水质合格率等各项要素。

b. 区域用水系统绩效评价, 即基于区域城乡一体化联合的生活、生态环境以及生产等“三生”用水子系统的耗水和节水水平, 根据区域生活用水系统、生态环境用水系统和生产用水系统的耦合作用, 反映水源系统中各类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衡量一定时期区域用水系统的投入产出规模与运行效率, 综合评价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三生”用水子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贡献等各项要素。

c. 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绩效评价, 即基于区域城乡一体化联合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根据污水收集系统、集中处理系统、再生水利用系统的耦合作用, 衡量一定时期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的投入产出规模与运行效率, 综合评价区域的污水处理项目经济效益、污水处理环境效益以及污水处理厂管理效益等各项要素。

d. 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 即在区域供水系统绩效评价、用水系统绩效评价、污水处理系统绩效评价的基础上, 加强区域水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耦合作用, 衡量一定时期区域水系统的投入产出规模与运行效率, 综合评价区域水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 以及区域水系统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综合效益。

3 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区域供水系统、用水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一些学者对区域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洪阳等[26]对影响城市水系统的自然禀赋、供水能力、用水效率和排放处理等子系统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建立了城市水系统综合绩效指标体系;陈庆秋等[27,28]依据社会水循环概念模型探讨了城市水系统环境可持续性的评价目的、评价内容框架和评价准则框架, 提出了一组测评城市水系统环境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 并应用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水系统的环境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评价;颜莹莹[29]在城市水系统的结构分析、层次分析以及物流分析基础上, 初步建立了城市水系统运行效率的指标体系;余蔚茗[9]在建立城市水系统模型的基础上, 从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角度构建了基于城市水量的城市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刘葭[30]通过比选可供选择的理论框架, 采用Bossel的基本定向可持续指标体系理论, 构建了基于生态城市的城市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鉴于此, 笔者结合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的内涵, 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构建的区域供水系统、用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运用文献阅读法、频度分析法、成果借鉴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 以区域城乡一体化联合的水系统为研究对象, 依据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考虑指标数据的易获得性, 对影响区域供水、用水以及污水处理等子系统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进行系统分析与筛选, 构建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4 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4.1 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模型

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主要在剖析区域城乡一体化联合的供水系统、区域用水系统以及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绩效的基础上, 综合评价各子系统对区域水系统综合效益的总体贡献, 属于多目标综合评价问题。笔者在构建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基于灰关联分析法、投影寻踪模型, 建立灰关联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 确定一定时期区域水系统的综合效度。

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具体步骤如下:

a. 确定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集。设第t时期 (t=1, 2, …, T) 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集st={s1t, s2t, …, snt}。

b. 针对区域水系统, 利用向量归一化方法对其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作标准化处理, 构造加权的标准化指标值zit, 即

zit=wisitt=1Τsit2 (i=12n) (1)

式中:zit为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第i个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经归一化处理后的加权指标值;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c. 基于灰关联分析法, 计算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与其指标理想集的灰关联系数Rzit, 即

Rzit=mintmini|zit-max{zit}|+ρmaxtmaxi|zit-max{zit}||zit-max{zit}|+ρmaxtmaxi|zit-max{zit}| (2)

式中:Rzit为第t时期区域供水系统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与其指标理想集关于第i个指标的灰关联系数;max{zit}为区域水系统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理想值;ρ为分辨系数, 通常取ρ=0.5。各指标的指标理想值构成了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指标理想集, 即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理想优化值。

根据式 (2) , 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与其指标理想集的灰关联系数矩阵为

Rz= (Rzit) n×Τ=[Rz11Rz1ΤRzn1RznΤ] (3)

d. 根据式 (3) , 计算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与其指标理想集的灰关联度。

θ= (w1, w2, …, wn) 为投影方向, 确定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与其指标理想集的灰关联度Rzt, 即

Rzt=1ni=1nRzit=1ni=1nmintmini|zit-max{zit}|+ρmaxtmaxi|zit-max{zit}||zit-max{zit}|+ρmaxtmaxi|zit-max{zit}| (4)

式中:Rzt为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与其指标理想集的灰关联度, 即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的综合效度。

e. 构造投影指标函数, 确保将投影时的投影值尽可能散开, 求解最佳投影值Rzt以及最佳投影方向θ= (w1, w2, …, wn) 。

maxf (θ) =[i=1n (Rzt-Rzt¯) 2/ (Τ-1) ]12s.t.i=1nwi=1 (5)

式中:Rzt¯Rzt的均值。求解最佳投影值Rzt时, 先采用随机搜索算法确定初始点, 再利用乘子法即可求得最佳投影方向θ= (w1, w2, …, wn) ①。将θ代入式 (4) , 可得到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综合效度的最佳投影值Rzt

根据上述步骤, 最终可确定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的综合效度, 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区域水系统运行效率, 探讨区域水系统运行管理的问题, 优化区域水系统综合效度提供决策依据。

4.2 基于评价模型的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优化对策

基于区域水系统综合绩效评价模型, 在评价区域水系统综合效度的基础上,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区域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优化区域水系统的综合效益, 以完善区域水系统运行管理体系的建设。

a. 若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综合效度的最佳投影值RzT未达到最优, 且主要体现在区域供水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与其指标理想集的偏差较大时, 则需进一步完善区域供水系统的供水管网建设, 加强水源系统的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 改善供水系统的供水水质, 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充分依靠本区域的水资源, 采用深度处理工艺, 改善净水厂的水质, 消除水源的危害性污染物, 确保生活用水用户取水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b. 若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综合效度的最佳投影值RzT未达到最优, 且主要体现在区域用水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与其指标理想集的偏差较大时, 则需进一步提高区域用水系统的节水水平、加强水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率, 降低各用水子系统的耗水量, 减少各用水子系统的废污水排放量, 提高用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大力促进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的普及实施, 将节水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作为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从而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负荷, 维持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

c. 若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综合效度的最佳投影值RzT未达到最优, 且主要体现在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与其指标理想集的偏差较大时, 则需进一步完善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网建设, 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率和污水排放达标率, 增加污水再生利用量, 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引进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加强区域污水处理, 实现点源污染零排放 (排放标准等同于水体的水质目标) , 从而有效缓解水污染问题, 大大减少进入环境水体中的污染物, 为其再生利用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d. 若第T时期区域水系统综合效度的最佳投影值RzT未达到最优, 且区域水系统中各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与其指标理想集的偏差均较大, 则需进一步加强区域水系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管理。由于区域水系统的各子系统具有自然的关联性, 基于其复杂性和多目标需求, 区域水系统必须向综合集成方向发展, 通过对各子系统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布置和实施管理, 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区域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健康持续发展。

5 结 语

上一篇: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下一篇:计算机组装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