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品质论文范文

2024-05-24

葡萄品质论文范文(精选10篇)

葡萄品质论文 第1篇

人们在葡萄生产中,发现优质高产的葡萄品种其共同的特点是:比叶重大、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叶片光合作用强。优质品种的葡萄叶片可产生足够的光合产物供给葡萄果实生长,而且糖分含量高的葡萄,果实里所含的维生素C也比含糖量低的高出很多,若是葡萄所含的维生素C越多,其葡萄植株免疫力和耐寒力就会越强。现在人们对优良的葡萄品种特点进行利用,通过现代育种的办法,选育较好的葡萄品种,比如选育出的有红色、抗病、耐贮、早熟、香味以及大粒等一些葡萄品种。

2生态因子

2.1温度葡萄花芽分化及开花结果,必须满足其温度处于相应的范围内。葡萄的果实含糖量、大小、香味以及色泽都受着温度的影响。一定范围里,10℃有效积温是影响果实含糖量的重要气象因素,温度能促进含糖量升高以及含酸量下降。温度太高,就会对叶片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对果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并且还会使得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与有机酸的含量下降。温度过高,还会对果皮的花青素合成产生抑制,改变花青素的成分。对果实品质影响的因素还有昼夜温度差。当白天温度适合并且夜晚温度适当降低,这会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和着色。昼夜温差比较大,夜间的温度较低,则晚上呼吸消耗就会减少,白天叶片合成的糖分与有机物质会变多,对果实糖分积累非常有利。在吐鲁番地区的果实含糖量非常高,这是由于当地7~8月的昼夜温差很大。

2.2光照有人认为,果实发育的后期光照是一种环境信号,对叶片的光合产物分配和输入到果实之中具有促进的作用,使得果实中糖积累增加。葡萄属于喜光的一种树,Caladwell对美国东部和中部各州1919年到1923年3~9月晴天的数量和康拜尔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发现晴天数量多的年份含糖量超出晴天少年份的2.78%,有机酸的含量下降了0.083%。一些人认为,当光强变弱时葡萄果实维生素含量、TSS含量、糖酸比、大小、色泽以及果粒质量等就会随之下降。光照不充足时,叶片的光合产物就会降低,葡萄果实积累的光合产物就会变少。当葡萄处于开花期时,短期遮光葡萄,不会影响到雌蕊受精能力、花粉管伸长以及花粉发芽率。葡萄授粉受精之后,若遮光就会产生落果现象,降低坐果率;当光照充足时,还能加强葡萄花芽的分化。葡萄果实也会受光照时间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葡萄的有机酸、花青素含量、果穗质量、可溶性固型物含量以及果粒质量等长日照都要胜于短日照。日照时间加长就会促进果实增大、色泽变好,同时使果实所含的营养物质增加。

2.3土壤虽然葡萄对于土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土壤的类型差异也会影响其果实的品质。砂质的土壤具有很强的通透性,夏天强辐射,温差很大,所以果实的含糖量就很高,并且风味很好;黏质的土壤其通透性不好,葡萄的根系不深,其结果较差;砾石的土壤排水和通气较好,昼夜的温差很大,其果实的含糖量比较高,香味也很浓。

种植葡萄要求土壤里的磷、钾、氮含量都比较高,钾和氮的供应主要对果实产量与品质产生影响。若土壤中钾和氮很足,则葡萄根系与枝条生长都比较好,浆果量变大,并且土壤里钾含量提高,浆果的含糖量与可溶性固形物也会增加,但浆果含酸量却随氮的增多而提高,可看出土壤的氮超标对改善浆果的品质非常不利。通过一些研究看出,果实的色泽与含糖量都与磷有关系。Flavio等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果实营养元素的吸收受土壤中的湿度、温度等影响比营养元素有效态影响要大。而且,若土壤有机质增多,可改善表层土壤中孔隙状况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使葡萄果皮里的花色素增加。

2.4水分用来酿酒的葡萄,水分的合适与否直接决定着果实和葡萄酒质量的好与坏。水分对葡萄影响极大,比如:葡萄的大小、汁水、风味等等。经过张大鹏等的研究得出,当葡萄果实在第2次快速生长时,在不同情况下,水分胁迫对葡萄果实有利也有弊,其弊是其处理对巨峰葡萄果汁的含糖量以及果皮的色素含量降低;其利是在某些情况下,水分胁迫对葡萄果实品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水分的缺失能增加果实的成熟度,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色泽以及硬度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所以,正常情况下对果树实施一定水分亏缺处理,不会影响到其果实品质,并且对于某些树种来说,还是提高其品质的一种手段。经Loveys等的研究可知,调亏灌溉与普通滴灌相比,其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59.0%,虽然需要的水分和产量是减少,但是改善了其葡萄果实和葡萄酒的品质。

摘要:通过对葡萄果实品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具体影响葡萄果实品质的一些情况,对今后我国西北地区葡萄生产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品质,影响因子,葡萄

参考文献

[1]魏勇.影响葡萄品质的环境因素[J].江西林业科技,2003(2)

套袋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第2篇

摘 要: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套袋方法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优质、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套袋可提高玫瑰香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等内含物质的含量,尤其采收前5 d揭袋不仅可极显著提高果实的Vc含量,还可提高糖酸比,大大提高了玫瑰香葡萄果实的内在品质和风味;套袋会使葡萄果实的单果质量、体积、纵横经极显著下降,采前揭袋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此抑制作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出,玫瑰香葡萄无公害生产以套袋采前揭袋效果较好。

关键词:玫瑰香葡萄;果实;套袋;品质

中图分类号:F663.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9.024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rape quality and pollution-free production, Muscat Hamburg grape was used as the material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bagging method on the fruit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gging could increase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soluble acid and vitamin C in the grape fruit.In particular, removing bag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contents of the vitamin C and improve the ratio of sugar to acid as well before 5 days of harvest time, the Muscat grape fruit internal quality and flavor were greatly improved. Bagging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fruit weight, volume, longitudinal diameter and diameter and bag removing before harvest could allevi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to a certain extent.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indicators, bag removing before harvest was very effective on fruit quality improving in Muscat grape pollution-free production.

Key words: Muscat grape berry;fruit;bagging;quality

果实套袋是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的常用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套袋处理,可以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好果率,减少农药残留,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和食用安全性[1],此技术已在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栽培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套袋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很多研究表明,套袋使果实周围形成高温高湿的微环境,不利于果实有机物质的积累和着色[2-3]。本试验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研究套袋对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优质、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采自天津市北大港农场滨海(王朝)玫瑰香葡萄基地的4年生玫瑰香葡萄,该葡萄园管理水平中等,树势中庸,栽植密度为4 m×0.5 m,单臂篱架,二主枝改良扇形整枝方式。试验共设3个处理:Ⅰ(不套袋)、Ⅱ(套袋,采前5天解袋)、Ⅲ(套袋且采前不揭袋)。选择生长势中庸,果枝粗度和结果部位相对一致的葡萄植株做试验,于2015年6月17日套袋,每处理100个果穗;套袋前,疏掉弱果穗、病果穗和副穗,每个结果枝留1~2个果穗,并掐去三分之一穗尖,然后喷施一遍杀菌剂,药液干后立即套袋。果袋为白色膜质纸袋,规格为20 cm×24 cm。9月27日摘穗取样,每个处理随机抽取5个果穗进行分析。

1.2 测定方法

每个处理选取10个果实测定外观品质。平均单果质量用电子天平称重测定;体积用排水法测定;纵横经测定用游标卡尺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折光仪 (WYF- 4型 ) 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测定[4];还原糖含量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5];可滴定酸含量用采用NaOH滴定法测定[6];维生素C含量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7]。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袋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大小和果型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套袋后玫瑰香葡萄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体积、纵横径均极显著小于未套袋果实,套袋果实的单果质量、体积、纵径、横径分别为2.887 g、3.222 mL、1.809 cm、1.748 cm,比未套袋果实的单果质量4.527 g,5.020 mL,2.083 cm,1.987 cm,分别减少了36.227%,35.817%,13.137%,12.026%。采收前5 d去掉果袋,玫瑰香葡萄果实的果个会急剧增加,单果质量、体积、纵径、横径均显著大于不去袋果实,但显著小于未套袋果实。套袋后玫瑰香葡萄的果实果形指数与不套袋相比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

本试验结果套袋后玫瑰香葡萄的单果质量和体积均极显著下降,解袋处理果实质量和果个均急剧增加;这与周莉等[3]的研究结果“套袋和解袋处理京优葡萄的果实质量、体积与不套袋果实无显著差异”不一致。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本试验中单个果穗留果过多,袋内空间有限,抑制了果粒的增长。因此,葡萄套袋栽培中应进行疏花疏果,合理负载。

研究结果显示,套袋对玫瑰香葡萄的果型指数无显著影响,这与郭瑞等[1]对“大久保”桃的研究结果“套袋可显著增大果型指数”不一致,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树种有关。

2.2 套袋对玫瑰香葡萄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

果实中糖酸含量及其比值是形成果实风味的重要因素[4]。由表2可看出,套袋处理后玫瑰香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而套袋和解袋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套袋处理后玫瑰香葡萄的还原糖含量略有下降,但变化不明显。2种套袋处理玫瑰香葡萄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Ⅱ(解袋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为0.585%,极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实,显著高于套袋不解袋的果实。套袋后未进行解袋处理的果实糖酸比增大,而经过解袋处理的果实糖酸比减小。

分析得出,套袋可提高玫瑰香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潘佑找等[5]对维多利亚和京优葡萄、陈敬宜等[6]对鸭梨、王少敏等[7]对短枝红富士、王连君等[8]对苹果梨、黄新忠等[9]对梨(黄花、杭青、新世纪)等果实研究中也得出了套袋可提高可滴定酸含量的结论。而有些研究认为套袋会降低果实中的糖酸含量[1,4,10-14]。有关套袋对果实糖酸等内含物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套袋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看出,套袋后玫瑰香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800%,比不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667%下降了29.832%,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Ⅱ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833%,比不套袋下降了4.239%,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套袋可降低玫瑰香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此结果与周莉等[3]对京优葡萄、郭瑞等[1]对“大久保”桃、胡留申等[15]对锦绣黄桃、李岩[16]对水晶梨、李红旭等[17]对黄金梨、张吉国等[18]对翠冠梨和黄金梨、里程辉等[12]对“岳苹”苹果、薛晓敏等[19]对花牛苹果、刘新社等[20]对美国杏李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潘佑找等[5]对维多利亚和京优葡萄的研究则认为套袋会提高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葡萄的品种、产地环境条件及采收时期有关,其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套袋可使玫瑰香葡萄果实的Vc含量显著增加(表3),处理Ⅲ中葡萄果实的Vc含量为62.50 mg·kg-1,比处理Ⅰ增加了87.688%,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Ⅱ玫瑰香葡萄果实的Vc含量为44.80 mg·kg-1,比处理Ⅰ增加了43.544%,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刘新社等[20]对美国杏李的研究则认为套袋会降低美国杏李果实的Vc含量;魏建梅等[4]对嘎啦苹果的研究结果也得出套袋会降低嘎啦苹果果实的Vc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套袋会提高玫瑰香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其中套袋果实采前揭袋可提高糖酸比,使果实甜度增加;不解袋果实的糖酸比下降,果实偏酸;采前解袋果实的Vc含量与不套袋或采前不解袋果实的Vc含量相比均极显著或提高,故套袋可提高天津滨海新区玫瑰香葡萄的内在品质,尤其套袋采前解袋对果实Vc含量的增加和糖酸比的提高均具有明显效果。套袋会使玫瑰香葡萄的果个下降,具体表现在套袋后果实的单果质量、体积、纵横径均显著下降,采前解袋可对此抑制作用有所缓解。

套袋不仅使果实果面光洁,色泽鲜艳,降低农药残留,还可提高玫瑰香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等内含物质的含量,改善其内在品质,尤其套袋果实采前5 d解袋不仅会显著提高果实的内含物质含量,还可提高糖酸比,增加果实风味。套袋会抑制果个增长,采前解袋对葡萄果实后期果个增大具有显著效果。因此,玫瑰香葡萄生产以套袋采前解袋效果较好。本研究可为天津滨海新区玫瑰香葡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郭瑞,周平,金光,等.不同果袋对‘大久保桃果实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12):1202-1206.

[2]苗卫东,李元应,畅兴国.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J].山西果树,2004 (3):9-11.

[3]周莉,杨成君,王军.套袋和植物内源激素对京优葡萄果实发育及成熟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 (1):30-33.

[4]魏建梅,齐秀东,范崇辉,等.双层纸袋对富士苹果果皮色素和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345-346.

[5]潘佑找,肖青华.葡萄套袋效应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68, 2412.

[6]陈敬宜,辛贺明,王彦敏.梨果实袋光温特性及鸭梨套袋研究[J].中国果树,2000 (3):6-9.

[7]王少敏,高华君,刘嘉芬,等.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J].果树科学,2000,17(1):76-77.

[8]王连君,王淑杰,王家民.套袋对苹果梨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1999,24(6):46-48.

[9]黄新忠,林洪龙,张长和,等.梨果实套袋效应试验[J].落叶果树,2000,32(3):11-12.

[10]夏静,章镇,渠慎春,等.套袋对江苏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品质形成因子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2):351-356.

[11]王少敏,高华君,张骁兵.套袋对红富士苹果色素及糖、酸含量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2,29(3):263-265.

[12]里程辉,刘志,王宏,等.不同套袋处理对‘岳苹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5):179-183.

[13]王洪平.苹果套袋栽培对果实颜色影响分析技术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6):27-28, 32.

[14]高华君,王少敏,刘嘉芬.红色苹果套袋与除袋机理研究概要[J].中国果树,2000 (2):46.

[15]胡留申,顾志新,熊帅,等.不同套袋对锦绣黄桃果实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8):22-23, 25.

[16]李岩.套不同果袋对水晶梨的影响[J].北方果树,2002 (3):16-16.

[17]李红旭,李佛曾,董铁.不同果袋对黄金梨果实套袋效果试验[J].北方园艺,2007 (10):40-41.

[18]张吉国,邱利娜.不同纸袋套袋对翠冠梨和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5252-5254.

[19]薛晓敏,王金政,路超,等.套袋对花牛苹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231-233.

提高葡萄设施栽培果实品质的措施 第3篇

1 影响设施栽培 (大棚) 葡萄品质的几个因素

1.1 立地条件

不同类型的土壤条件生产的葡萄品质有很大差异, 如内陆溪滩地种植的葡萄, 由于成熟期昼夜温差大, 葡萄品质比沿海盐碱地和平原水稻土的好。

1.2 挂果多少

挂果量越多, 对品质影响就越明显, 主要表现果粒变小, 着色不良, 风味变酸, 合理挂果, 才能发挥各葡萄品种固有的品质特性。

1.3 激素应用

激素在葡萄栽培上的应用范围很广, 如控梢用比久、果实无核化处理用九二0、果实膨大用吡效隆和细胞分裂素、催熟用乙烯利, 可以说, 对促进葡萄果实膨大, 增大果粒, 提早成熟采收, 增加生产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但一些激素的应用, 也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如乙烯利用于葡萄的催熟, 品质下降明显, 且不耐贮藏, 过高浓度使用, 还严重影响树势和次年的生长结果。

1.4 肥料组合

重化肥轻有机肥和未施葡萄专用肥, N、P、K和微量元素的施用没有固定的配方, 有机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不够等, 都会影响葡萄果实品质的提高。另外, 根外追肥追求速效, 尤其一些微量元素肥料连续多次施用, 造成元素间的拮抗作用, 不利果实的发育和树体正常的生长。

1.5 采前灌水

从产量角度或许有益, 但从品质角度是不利的, 不利成熟期果实品质的提高。

2 提高葡萄设施栽培果实品质的措施

2.1 疏果控产

根据不同葡萄品种的结果习性, 严格控制结果量, 是确保葡萄质量的重要一环。一般“欧美杂交种”667m2产控制在1000~1300kg, 美人指、矢富萝莎和无核早红等欧亚种葡萄品种, 控制在1000kg左右。

2.2 控制激素

尤其是采前严禁使用激素催熟。

2.3 科学施肥

根据不同时期葡萄的生长发育进度和需肥要求, 应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肥料, 如萌芽期以施氮、磷元素为主, 促花芽分化和雌蕊细胞分裂;坐果后, 再追氮、磷、钾复合肥 (以N为主) 1次, 促幼果细胞加速分裂和第1期膨大;果实成熟前30~40天增施钾肥, 促果膨大;秋季落叶, 施好基肥, 选用腐熟的猪牛栏肥或饼肥。

另外, 根外追肥应以腐殖酸类叶面肥为主, 如植宝素、绿美施、钾美滋、绿芬威、爱沃富等, 其它为辅, 如钙美滋、钙镁肥、硼肥等;严禁使用含激素类的营养肥料。

2.4 环剥

于葡萄花后20~25天进行, 在葡萄主干和主蔓上环剥宽0.3~0.5cm, 具体应根据枝干粗度而定, 同时环剥口以下应留1~2个分枝。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 先试验后推广。环剥对一些树势强、结果性差的葡萄品种, 应用效果较好。但要注意, 环剥口不宜过宽, 否则长时间不能愈合, 严重影响树势和以后的结果。

2.5 防好病虫

大棚葡萄因薄膜覆盖隔绝雨水, 原有多种真菌病害流行途径受到抑制, 病害发生的时期和种类与露地有较大差别, 一般棚内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比露地轻, 而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白粉病、白腐病比露地重。另据调查, 葡萄透翅蛾发生不多, 而小菜蛾、白粉虱、跳甲、螟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均有发生为害, 要及时做好防治, 尤其对葡萄病害的控制应重在预防。

2.6 采前灌水

一般葡萄品种, 采前15天要严格控制灌水, 尤其漫灌。采前土壤保持适当干燥状态, 有利品质提高, 在特别干旱的季节要采用适度滴灌, 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 要求在浆果着色前或着色初期灌1次透水, 以保证采前不缺水。

2.7 分批采收

葡萄品质论文 第4篇

关键词:“优马”修复剂;红地球葡萄;产量;果实品质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6-0010-01中图分类号:S663.1文献标识码:A

“优马”修复剂,是由美国优马生物公司(BHN)出品的,采用全球领先的“微碳技术”工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鲜食葡萄打破休眠,促进壮芽,修正穗型的专业产品,由上海优马生物科技公司分装。为了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优马”修复剂对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开展了在设施红地球葡萄上的应用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高台县新坝镇暖泉村设施葡萄基地周定洲葡萄温室内,该地区海拔2 010 m,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4.2 ℃,年日照时数2 683 h,无霜期120 d左右,土质为沙壤土,pH值8.0,排水良好。温室建造于2008年,东西方向,坐北朝南,偏西8°,温室长50 m,跨度7.5 m,高度3.6 m,墙体厚度基部2 m,上部1.50 m。棚架材料选用优质钢管,棚膜为聚乙烯无滴膜,覆盖物为稻草帘。供试品种为6年生红地球葡萄,株行距0.8 m×1.8 m,架式为“Y”型单臂篱架。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为单因素试验,试验分2个处理,处理1为“优马”修复剂10 000倍液,处理2为对照(CK)清水。每处理96样葡萄树,重复2次。于红地球果实膨大期(果粒约1.0 cm左右),7月18日用修复剂1 g,兑水10 kg,配制在塑料桶内成修复剂10 000倍液蘸果,对照清水蘸果。

结果调查,在12月25日红地球葡萄成熟期,每个处理随机取5株树上的3个果穗,测定穗重,计算平均穗重;每个果穗的上、中、下3个部位各取10粒果实测定粒重,计算平均粒重;在果穗的上、中、下3个部位各取10粒果实挤汁,用糖度折光仪测定含糖量,计算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从试验结果(表1)看,使用“优马”修复剂10 000倍液红地球葡萄平均穗重比对照增加了105 g,平均单粒重比对照增加了1.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提高了2.05个百分点。

3 小结

葡萄品质论文 第5篇

关键词:蜜汁葡萄,覆膜套袋,品质

蜜汁葡萄, 葡萄科, 葡萄属;原产地日本, 以奥林匹亚为母本, 弗雷多尼亚四倍体为父本杂交育成, 属欧美杂种[1], 于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由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 因其对农田土壤增温保湿和光照条件改善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保护性栽培技术措施, 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中[2];水果套袋是一项可避免农药污染、减少病虫害、提高果实品质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3]。

目前, 葡萄果实套袋栽培技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 但将地膜覆盖与套袋相结合的葡萄栽培技术研究较少。本实验以蜜汁葡萄为供试材料, 将地膜覆盖与套袋技术相结合, 旨在筛选出最适的覆盖物和果袋类型, 为蜜汁葡萄的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4年进行。试材选用成都市天府新区白沙镇葡萄园果期生长发育正常葡萄果实, 供试品种为蜜汁葡萄。成熟期为7月中旬到8月中旬。本次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总共选取了18株生长健壮、植株长势一致的植株为本次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果袋及地膜, 供试果袋如表1所示:无纺布果袋30cm×40cm, 复合纸果袋35cm×25cm。

1.2 试验地点

实验在成都市天府新区白沙镇葡萄生产园区进行, 分析测定在四川农业大学进行。

1.3 试验方法

1.3.1 地膜覆盖由于气候干燥, 为保水保肥、防治杂草, 在葡萄挂果时进行地膜覆盖。采用隔行处理的方式, 以减少白色地膜对邻行的影响。覆膜前确定3行同种同年生葡萄为实验对象, 编号1号、2号、3号, 1号覆盖黑色地膜, 2号覆盖白色地膜, 3号不覆盖任何地膜 (覆膜时每个处理中间留一行葡萄做隔离行) 。

1.3.2 果袋处理每个处理按果袋类型各套60果穗, 在盛花期后20d进行处理。在1号上用复合纸袋随机选取20穗穗长相似的果穗进行套袋, 并编号1~1;用无纺布袋随机对20穗穗长相似的果穗惊醒套袋, 编号1~2。同理将2、3号做相同处理 (见表1) 。

1.3.3 疏穗套袋前认真做好疏穗工作, 对处理行的果穗进行疏穗, 要疏去无籽小果、残果、畸形果, 减去穗轴基部过密的支轴, 疏去支轴上的过密果。袋前用多菌灵等消毒药剂对葡萄进行喷施消毒处理。

1.3.4 处理后随时观测园区内葡萄发育情况, 采前7d将果袋底部打开便于果实着色。

1.4 指标的测定

果实成熟后, 每个处理及对照随机抽取10个果穗进行测定。分析的项目包括果穗重、果粒重、纵横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等。本次试验完全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应用不同的检验法对所取的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并显著性分析。果实重量以大样本处理统计, 理化分析每处理均测10个果, 果实横纵径用游标卡尺测量,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用手持糖量计, 蒽酮比色法测可溶性糖、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滴定酸、以2, 6-二氯酚锭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品质指标评定标准参考葡萄果实品质鉴评标准[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各处理组的葡萄果实的果形指数明显高于CK组, 果实着色度也有一定差异。实验中发现复合纸袋较无纺布袋和CK组的果实着色慢, 但套袋处理组的果实较CK组果面均干净且果粉保存完好, 葡萄采用覆膜套袋处理有利于提高葡萄的外在品质;由表3结果可知, 1~2处理组最有利于蜜汁葡萄的外观品质, 与CK组相比较其平均果穗重提高30%、单粒重较CK组提高32%、纵横茎分别增加了9%和13%;各处理组的葡萄果实果粒大小均匀, 外观品质较CK组好, 其中以1~2处理组效果最佳。

2.2 不同果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各处理组的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较CK组有明显变化, 其中1~2处理组差异明显, 较CK组高25%, 2~2处理组次之, 3~1处理组与CK组差异不大;6个处理组的可滴定酸与CK组比较呈下降趋势, 1~2处理组较CK组降低了42%;6个处理组的Vc含量与CK组比较除3~1处理组有所下降, 其他各组均有所增加, 其中1~2处理组较CK组增加了40%;总糖含量方面, 6个处理组中2~1和3~2处理组较CK组略有降低, 其余处理组均优于CK组, 其中以1~2处理组最高较CK组高出14%;由表4可知, 覆膜套袋有利于蜜汁葡萄内在品质的形成, 以1~2处理组处理效果最佳。

3 结论与讨论

葡萄果实品质是衡量其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 覆膜套袋有利于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和商品性。采用黑色地膜进行土壤覆盖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温, 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5], 葡萄套袋可减少农药污染, 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 尤其是白色果袋能接受一部分外界光线, 套袋后袋内形成小气候, 温度的积累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和有机物的增加[6]。本实验研究表明, 覆膜套袋有利于蜜汁葡萄果穗增重、果实膨大、固形物增高、糖含量增高、酸度降低、VC含量增高等, 是提高蜜汁葡萄品质及产量的重要手段, 生产上建议采用无纺布袋+黑色地膜对蜜汁葡萄进行栽培。

参考文献

[1]李昌禹, 路文鹏, 张稚凤, 等.早熟大粒葡萄新品种‘蜜汁’引种试验[J].特产研究, 1997 (3) :47-48.

[2]许香春, 王朝云.国内外地膜覆盖栽培现状及展望[J].中国麻业, 2006, 28 (1) :6-11.

[3]陈洁.现代果树高效栽培技术实践与展望[J].中国果业信息, 2014, 7 (13) :13-16.

[4]林顺权.园艺植物生理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8.

[5]曹李兴, 吴克炎, 占小敏.不同覆盖与果穗套袋对红地球葡萄的品质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3) :1348-1350.

葡萄品质论文 第6篇

关键词:酿酒酵母,起泡,葡萄酒,品质,影响

起泡葡萄酒是以葡萄基酒作为基础原料然后加糖再进行发酵使其产生CO2, 酒中的CO2含量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形成的葡萄酒。葡萄酒的发酵有使用传统的瓶式发酵形式, 还有采用大罐发酵以及转移发酵等, 但是质量最优的还是采用瓶式发酵的起泡葡萄酒。

1 起泡葡萄酒的酿造分析

1.1酿酒材料介绍

葡萄酒在酿制之前应该选择酿酒酵母菌种, 一般采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出来的醪液, 采用品种为赤霞珠的葡萄, 采用6% 的亚硫酸作为试剂, 还需要具备果胶酶以及市场上出售的蔗糖。将赤霞珠葡萄作为原料, 使用现代的酿造工艺来酿造, 具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完成发酵之后, 然后通过低温对酒进行澄清处理。

1.2起泡葡萄酒的酿造方法

起泡葡萄酒的酿造通常是将发酵葡萄酒进行调配, 然后在里面加入浓缩的葡萄汁或者是蔗糖, 将其装在瓶中再次进行发酵, 通过2 次发酵能够将产生的CO2密封在瓶内。还需要调配基酒, 将冷库储藏的葡萄酒先取回温室做回温处理, 然后加入100m L/L的亚硫酸, 加入蔗糖进行均匀搅拌。采用压力监控的方法监控瓶内发酵过程以及发酵情况, 2 次发酵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0℃左右, 直到完成发酵为止。之后采用直接滴定法对还原糖进行测定, 使用指示剂法测定总酸, 采用蒸馏的方法对酒精度进行测定, 最后用直接碘量法测定亚硫酸。

2 酿酒酵母对起泡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分析

起泡酒发酵在压力下的监控结果如表1 所示

基酒在完成发酵之后然后进行低温澄清倒灌处理, 将处理后的原酒通过调配接种, 之后实施2 次发酵。整个过程中对压力进行监控, 得到的结果如上表所示。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 S1 菌株和S2 菌株产生的压力显著大于对照菌株K产生的压力, 一般瓶内的压力都在0.6MPa以上, 菌株S3 与对照压力没有显著的差异, 因此可以说明起泡葡萄酒在发酵的过程中前2 种菌株将糖转换为气体有着更高的转化效率, 而后1 种菌株的转化效率相对较低。

将发酵完成的起泡葡萄酒瓶内的压力进行释放之后, 然后再进行脱气处理, 之后对各种指标进行分析得到表2的数据:

通过表中可以看出, 2 次发酵之后酒精度以及挥发酸就会增加, 菌株S2 的酒精度增加最多, 而对照株K的挥发酸增加的最多, 但是无论是增加多少, 都是保持在正常的增加范围内, 并且挥发酸的增加都低于葡萄酒挥发酸含量要求的限度和范围。

通过表3 可以看出, 前3 种酒样在发酵之后的外观方面没有差异, 但是与对照菌株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整个试验过程中使用的菌株实际上是酿酒的酵母, 采用的菌株不同, 各项理化指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说明菌株的发酵能力以及菌株本身特性不同的情况下, 最终使得起泡葡萄酒在口感以及香气等方面与原葡萄酒之间出现不同的差异。

优良的酿酒酵母是酿制起泡葡萄酒的关键所在, 我国对于起泡葡萄酒的酿制方面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对酵母酿酒的影响分析还不够深入, 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 选择优质的菌株进行对比,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更多的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葡萄品质论文 第7篇

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 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所谓层次分析法, 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 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 进而分解为多指标 (或准则、约束) 的若干层次, 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 (权数) 和总排序, 以作为目标 (多指标) 、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葡萄酒的评价多依赖人工评价, 因此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因素。对此, 结合客观的评价方法可减少人工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较准确的对葡萄酒进行分级。由于层次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定性色彩, 与数据的关联程度不高, 因此为了使其能在需要定量分析的问题中得以应用, 本文将在建模过程中使其与数据的关联程度增加, 从而使其在定量分析的问题中更加客观。 (本文数据均取自于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

1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1.1 比较矩阵的建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葡萄酒标准得出葡萄酒各理化指标的限量值:

根据 (1) 式得到比较矩阵

1.2 判断矩阵的建立

得到判断矩阵

1.3 根据判断矩阵算得权重

在矩阵被验证有效的基础上, 运用matlab软件计算, 得到 (4) 式标准化后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即权重ωi= (0.2574, 0.4232, 0.1164, 0.1164, 0.024, 0.0249, 0.0117, 0.0249) 对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 得到λmax=8.6645, CR=0.0673≤0.1, 判断矩阵满足层次分析要求, 能够通过一致性检验。

2 建立评分模型

2.1 构造评分模型

层次分析法中加权平均指数法具有简单、易操作等优点。

对加权平均指数法进行改进得到:

其中Si的值取决于样本的平均值, 即:

由 (5) (6) 式联立得:

由于缺少优质葡萄酒的理化指标数据, 因此以葡萄酒国家标准的理化指标为最优参考样本, 得出PI标准=10.82261。

显然PI的值越接近PI标准, 则该葡萄酒越优质。因此对其作差, 得 , P越接近于0则样品越接近于最优标准, 样本越优质。

2.2 评分模型的应用

根据上表数据, 代入解得

从上表对比可知, 评酒员评分与模型评分差异不大, 模型具有较高可靠性。

3 结论

一般的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 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这种方法不追求高深数学, 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 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 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 且能把难以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 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数量关系后, 最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即使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也可了解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它的基本步骤, 计算也经常简便, 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 容易了解和掌握。

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们决策过程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 层次分析法把判断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步骤留给了决策者, 只保留决策者对要素的印象, 化为简单的权重进行计算。这种思想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但现实世界的问题和决策者考虑问题的过程并不是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说明一切的。与此同时, 层次分析法又是一种带有模拟决策者的决策方式的方法, 因此必然带有较多的定性色彩。而模型中由于Si取决于样本的平均值, 还需要有最优参考样本得出PI标准, 因此本文所得评分模型对样本数据要求比较高, 样本量越大、最优参考样本越好则评价越客观, 从而弥补了层次分析法的定性缺陷, 使其更好的定量分析。如有更多其他的理化指标数据及其标准限量值, 则比较矩阵的建立能更进一步完善, 进而使判断矩阵, 因子权重值更标准、更合理。

参考文献

[1]李华, 杨永锋, 郭明浩, 刘树文.影响干红葡萄酒感官质量的因素分析[J].生物数学学报, 2005, 20 (2) :223-228.

[2]李雪梅, 王祖伟.重金属污染因子权重的确定及其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 (6) :2281-2286.

[3]骆正清, 王同熙, 周鸿年.关于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间接给出法的讨论[J].系统工程学报, 1993, 11 (3) :34-41.

[4]李华.葡萄酒品尝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

葡萄品质论文 第8篇

通过收集整理2012年进口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品质的检验报告, 作出以下检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2年由阿拉山口口岸进口的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共338批次。

1.2 方法

严格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012年由阿拉山口口岸进口的葡萄干各品质项目检测结果见表1, 葡萄干质量要求见表2。

2.1 品质分析

2.1.1 二氧化硫

原理:在密闭容器中对试样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 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 释放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吸收后用浓酸酸化, 再以碘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试样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亚硫酸盐是广泛使用于干鲜果类食品的主要添加剂之一, 其二氧化硫能够抑制霉菌和细菌的滋生, 可以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使用。人体摄入少量可迅速排出, 但是用量较大时, 人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和呼吸困难等现象, 还会影响钙吸收, 严重的也会危及生命[2]。

根据GB/T 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中第二法蒸馏法对葡萄干二氧化硫进行测定, 得出最大值为0.000 956g/kg, 最小值为0.038 8g/kg, 平均值为0.00 973g/kg, 同时二氧化硫作为进出口食品合格判定的重要指标。根据表2可得出, 2012年由阿拉山口口岸进口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符合相关要求。

2.1.2 水分

水分是指食品中所含水的质量占食品总质量的百分率, 水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分为游离水和结合水。根据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采用第三法蒸馏法对进口葡萄干水分进行测定。其原理为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使用水分测定器将食品中的水分与甲苯或二甲苯共同蒸出, 根据接收的水的体积计算出试样中水分的含量。

葡萄干水分含量对葡萄干的质量、口感和贮藏性有很大关系。当葡萄干水分含量<12%时, 葡萄干口感表现出较为干硬和弹性不足, 而当水分含量≥18%时葡萄干则表现出发黏和易压扁相互粘结, 只有水分含量在15%~16%时, 葡萄干外形美观, 还不过分干瘪, 而且食用时果肉弹性良好, 适口性强[3]。

2012年检验的进口的葡萄干水分平均值为1.068m L/kg, 最大值为1.67m L/kg, 最小值为0.55m L/kg。根据表2可知:2012年由阿拉山口口岸进口的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水分含量均符合质量要求。

2.1.3 总酸

葡萄干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深受人们喜受。酸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干果的营养价值。总酸是指食品中未离解的酸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之和。其总酸主要以有机酸 (苹果酸、酒石酸等) 形式存在, 如果总酸过高, 说明产品有可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酸败而不能食用。根据GB/T 5009.187-2003《干果 (桂圆、荔枝、葡萄干、柿饼) 中总酸的测定》, 对葡萄干总酸进行测定。原理为干果中的有机酸, 以酚酞作指示剂, 或以酸度计法,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 结果以柠檬酸计。

2012年检验的进口的葡萄干总酸平均值为0.132g/kg, 最大值为0.204g/kg, 最小值为0.068g/kg, 根据表2可知:2012年由阿拉山口进口的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含量均符合质量要求。

2.2 葡萄干中微生物检测分析

食品中污染的病原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按照国家标准GB 16235-2005《干果食品卫生标准》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志贺氏菌 (Shigella spp.) 和沙门氏菌 (Salmonella spp.) 是需要检测的3种致病菌, 且不得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由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较大比例。该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在人体中主要存在于皮肤、粘膜, 特别是鼻咽部, 30%~80%的人群为该病原菌的携带者, 因此金葡菌污染食品的几率较大[4]。

志贺氏菌 (Shigella) 俗称痢疾杆菌, 是一类引起性感染性痢疾的最常见病原菌。人主要通过食用被志贺氏菌污染的食品而感染发病, 以全身中毒症状和大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临床特征, 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人类对志贺氏菌的易感性较高, 所以在食物卫生检验时, 常以志贺氏菌作为指标[5]。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一大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极大危害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 它极易污染食品、水源及畜产品, 引起人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和动物腹泻等疾病, 引起人的食源性疾病[6]。

因此根据统计得出, 2012年由阿拉山口进口的338批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 对其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均未检出致病菌。

3 综合分析

葡萄干的品质、卫生项目是进口葡萄干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尤其在当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人们对食品安全更加关注。通过对葡萄干二氧化硫、水分、总酸以及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从而进一步确保葡萄干的质量安全。从葡萄干品质检验的结果中可看出, 进口的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均符合质量要求, 微生物检验结果也均为未检出。通过综合分析, 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符合我国进口食用标准。

参考文献

[1]刘玲, 秦培鹏, 贾娟.环境因素对贮藏中葡萄干品质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 2005, 7 (4) :62-65.

[2]王士祥, 孙国营, 马云, 等.干果类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4, 13 (5) :288.

[3]晁无疾, 管仲新, 路萍, 等.我国葡萄干质量分析[J].酿造工业, 2005 (6) :49-52.

[4]索玉娟, 于宏伟, 凌巍, 等.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 2008, 8 (3) :88-93.

[5]郑海松, 李刚, 谢科, 等.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志贺氏菌检验方法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 (6) :108-119.

葡萄品质论文 第9篇

法国某著名葡萄酒刊物的记者Olivier Poels给很多对中国市场充满向往的业内人士泼了一盆冷水,他说:“中国人并不喜欢葡萄酒的味道,即便买也是把它作为奢侈品来送人的。虽然也有被喝掉的,但绝非必需品。我发现,中国人在餐厅吃饭更喜欢喝茶,或者当地40度的白酒,根本没人点葡萄酒。”

"中国的朋友们对葡萄酒充满热情,他们很想了解葡萄酒。"

洪梅是一位旅居在勃艮第的中国酒商,她表示中国爱好者对葡萄酒的热情才刚刚开始,所以欧洲业内人士应该多去中国,帮助中国爱好者在葡萄酒方面的认知和鉴赏能力。她说,“没错,他们现在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他们学得很快。新兴的中产阶级消费者们也逐步开始了解葡萄酒而且进步神速,和那些暴发户不一样的是,他们学习葡萄酒纯粹是因为喜欢,并且用心锻炼自己的味蕾,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葡萄酒培训市场!”她最后提醒大家:“中国疆土幅员辽阔,怎么可能只有一种所谓的‘中国口味’?”

"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卖的什么酒!"

波尔多知名酿酒顾问StéphaneDerenoncourt并不赞同洪梅的乐观,他也曾去过中国,但结论和她大相径庭:“我接触过很多中国的业内人士,很多人连自己销售的产品都完全不了解。有一次一个酒窖负责人跟我聊了45分钟以后才想起我叫什么名字来,然后好不容易才说出两三款我的葡萄酒的名字来,他真的什么都不懂。”他承认也遇见过一些懂行的消费者,但总体来说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是很薄弱的。他补充说,“我目睹了不少野蛮的干杯场面,还有一些所谓的收藏家,连自己收藏的酒的名字发音都不会。”

是草莓还是菠萝?文化差异

这次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对于并没有习惯饮用葡萄酒,也不了解葡萄酒文化的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们对葡萄酒的喜好标准是否和欧洲葡萄酒消费者相同?换句话说,在中国人一贯的文化背景影响之下,他们是否真的会喜欢葡萄酒,甚至学会品鉴描述?

在这个问题上,Axel Marchal在中国的实验也让人深思。

他曾经让中国和法国的消费者盲品过同样的分子,法国人尝出了草莓,而亚洲人则说是菠萝。他总结道,“从这次盲品实验中可见,亚洲人和法国人的味蕾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该分子既能在草莓中也能在菠萝里找到,而不同的饮食习惯使得两个不同文化的人在香气辨别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路。亚洲人多吃菠萝,而法国人多吃草莓,而他们都对自己熟悉的水果鉴别能力更强,所以在品尝同一事物时他们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我尝过很多难以下咽的葡萄酒。"

讨论当然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中国葡萄酒。在这四年中,中国人在波尔多地区买了近50家酒庄,所以这次的话题不仅涉及到中国生产酿造的葡萄酒,也包括中国人在法国收购的酒庄所出品的葡萄酒。

在这个问题上,法国的发言人还是持保留态度,特别是在葡萄酒质量的这个问题上。Olivier Poels说:“中国人已经不满足于购买昂贵的葡萄酒,他们也开始想要自己生产酿造。但是生产优质葡萄酒并无捷径,哪怕是聘请了最好的酿酒师也不一定会成功。法国和其他欧盟国家酿造葡萄酒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中国人很难在几年之间就达到同样的水准。在我参观过的一些酒庄中,有些连没熟的绿葡萄都敢采!很多酒有明显的缺陷,还有些根本无法下咽。当然,好的也有,但是至少还要等50年才能在中国找到真正能反映风土并且具有灵魂的优质葡萄酒。”

在波尔多的葡萄酒园里将出现中国城?

葡萄品质论文 第10篇

目前,关于小管出流灌溉方式对葡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并不多[3-4],葡萄灌水粗放、水分利用率不高、品质不佳等问题依然存在[5-6]。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小管出流方式下不同生育阶段亏缺灌溉对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water use efficiency,WUE) 及品质的综合影响,最终确定出了最佳的土壤水分调控范围,研究结果可为实现西北内陆干旱区葡萄栽培过程中的节水、调质、增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葡萄亏缺灌溉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文献[2]数据资料,小管出流灌溉方式下葡萄亏缺灌溉方式评价体系包括果实品质( 可细分为果实外在品质与营养品质2 类) 、水分利用与经济效益3个方面( 见表1) 。其中果实品质包括果穗质量、果粒质量、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总糖与可滴定酸6 项指标( 前3 项为果实外在品质指标,后3 项为果实营养品质指标) ; 水分利用包括灌溉定额、耗水量、灌溉水利用效率、水分生产效率与节水率5 项指标; 经济效益包括果实产量与增产率2 项指标,详见表1。

上述指标中,果穗质量、果粒质量与花青苷反映了果实的外在品质,其值越大,葡萄外观质量越优; 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构成了葡萄果实的主要成分,反映了果实的内在品质,其值越大,果实口感越好,可滴定酸值越大,果实酸味越浓,相应的果实口感会越差; 在水资源总量与果实产量保持在一定范围的情况下,葡萄灌溉定额与耗水量越小越好,此时灌溉水利用效率、水分生产效率与节水率指标值越高,该亏缺灌溉方式越优。

2 因子分析法

2. 1 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是一种数学降维方法,它可以把给定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化为新的不相关变量,这些变量按照方差递减的顺序排列,且互不相关[7]。

设有n个评价方案,每个方案有p个评价指标,则可构成n × p阶方案矩阵:

利用p个原始变量构成少量新的综合变量,使新变量为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这样定义x1,x2,…,xp为原变量指标,Z1,Z2,…,Zm( m≤p) 为新的综合变量,则

2. 2 计算步骤

因子分析法计算步骤如下:

a. 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

式中xij———第i个指标第j方案的原始值;

xij,σi———第i个指标的方案均值与标准差。

b. 根据无量纲处理结果( x*ij)n × p,计算其相关系数,并形成相关系数矩阵R = ( rij)n × n:

c. 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根据特征方程| λi-R | = 0,求出特征值 λi( i = 1,2,…,p) ,并按大小排序,之后求解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ei( i = 1,2,…,p) ,‖ei‖=1。

d.计算主成分zi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一般取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特征值所对应的主成分进行因子分析。

e. 因子旋转。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法旋转因子,以使因子载荷系数尽量接近1 或0。

f.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指标权重计算式如下:

式中wi———指标i的权重;

ej———主成分j的方差贡献率;

βij———因子得分系数。

g. 亏缺灌溉方案综合评价。亏缺灌溉方案综合值计算如下:

式中zij———指标归一化值;

Aj———第j个评价方案的综合值;

其余参数含义同上。

综合值Aj越大,则表明亏缺灌溉方案越优,反之则表明方案越劣。

3 模型应用

3. 1 数据来源

根据文献[2]中的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小管出流灌溉方式下葡萄不同亏缺灌溉进行综合评价。葡萄亏缺灌溉方案设计见表2,各处理下的果实品质、水分利用及经济效益情况见表3。

3. 2 因子分析

按照因子分析法计算步骤,首先将表2 中不同处理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求出指标相关系数矩阵,并解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方程以计算特征值( 见表4) 。由于表3 中各评价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运用所有指标进行方案评价时,会有信息重叠。由表4 可知,前2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3. 15% ,说明它们基本包含了以上13 个指标的所有信息。其中,第一个主成分又是最重要的,对评价结果影响最大( 方差贡献率为83. 23% ) 。

此外,对各评价指标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 评价指标KMO值为0. 652,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 KMO大于0. 6) ,适合因子分析; 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 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因此,拒绝零假设,认为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利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求出前2 个主成分的荷载值( 见表5) 。在第一主成分中,除可滴定酸C6 指标的荷载值较小外( 其值为0. 113) ,其余评价指标均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主成分主要受可滴定酸C6 指标影响( 其值为- 0. 978) 。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得分系数,利用式( 5) 计算得到13 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得w = ( 0. 0730,0. 0868,0. 0642,0. 0905,0. 0894,0. 0207,0. 0742,0. 0890,0. 0803,0. 0809,0. 0901,0. 0786,0. 0821) 。

由评价指标权重可知,可溶性固形物C4、总糖C5、耗水量C8 与节水率C11 这4 项指标对亏缺灌溉方式评价综合值的影响较大( 上述评价指标权重均大于0. 089)

将表3 中各处理下的指标数据按照指标类型( 越大越优型指标与越小越优型指标) 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将各评价方案归一化结果带入式( 6) ,即可得到小管出流灌溉方式下不同亏缺灌溉方案综合评价值( 见表6) 。

3. 3 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6 可知,FⅤ处理为最优亏缺灌溉方式,其综合值为0. 7534,FⅣ处理为最劣亏缺灌溉方式,其综合值为0. 2356。结合表3 数据可知,FⅤ处理的花青苷、总糖与可滴定酸这3 项品质指标最优,表明该灌溉方式下的葡萄具有良好的品质优势; 在水分利用方面,FⅤ处理的灌溉定额、耗水量与节水率这3 项指标也同样远远优于其余灌溉处理。因此,综合评价FⅤ处理为最优亏缺灌溉方案这也是合理可信的。

4 结语

本文构建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小管出流葡萄亏缺灌溉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

a. 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耗水量与节水率4 项指标对亏缺灌溉方式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大,其指标权重分别为0. 0905、0. 0894、0. 0890 与0. 0901。

b. FⅤ处理为小管出流方式下葡萄最优亏缺灌溉制度,即萌芽期、抽蔓期、开花期与果实膨大期的灌水下限均为75% ,着色成熟期的灌水下限为55% ~ 60% 。

c. 在葡萄栽培中合理调亏灌溉能提高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实现节水、高效用水和提高部分品质指标的目的,这对西北干旱缺水地区葡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应重点研究连续或交替亏缺灌溉对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水分调控与品质的响应机理。

摘要:为客观评价小管出流灌溉方式下不同亏缺灌溉对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生育期亏水灌溉对葡萄产量、水分利用、外观和营养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耗水量与节水率4项指标是影响灌溉方式评价的主要因素;葡萄在萌芽期、抽蔓期、开花期与果实膨大期的灌水下限宜为75%,着色成熟期宜为55%~60%。研究结果对于实现西北内陆干旱区葡萄节水调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上一篇:重庆市荣昌县下一篇:噻托溴铵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