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培训范文

2024-07-26

旅游培训范文(精选11篇)

旅游培训 第1篇

云南作为国家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辐射中心,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地位中不可或缺,凭借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组织,云南的边境跨国旅游发展较为迅猛。基于此,“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作为国家旅游局指定的官方培训机构,在国家旅游局、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多项跨国边境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包括“中国云南-缅甸合作论坛旅游行政官员及旅游企业高管培训活动”、“中国-老挝旅游行政官员及旅游企业高管培训活动”等。这些面向各个国家,多层次、多种类的培训项目,不仅有效的增强了双边旅游从业人员的沟通交流,而且对于跨国边境旅游的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始终将培训质量放在首位,力争在培训过程中,开展严格的质量控制。目的在于实现培训过程中的目标管理,找出其中不满意的因素,予以解决,以提升培训质量。

一、培训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在开展“中国云南-缅甸合作论坛旅游行政官员及旅游企业高管培训活动”、“中国-老挝旅游行政官员及旅游企业高管培训活动”的过程中,虽然培训流程设计的较为合理,总体上较为顺利的完成了培训任务,但是事后思考,仍存在一些质量控制不到位的地方。

(一)培训师资力量较为配备不够,培训内容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应进行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国家级的培训项目,师资力量的配备非常关键,目前基地聘请的培训教师多为云南本土高校多年从事旅游行业的知名人士,但因为立足于整个湄公河次区域组织,故而培训教师的选聘建议应该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进行,以便更好的展现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在培训过程中,基地采用了课堂讲授,头脑风暴、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方法,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总体上实现了培训项目的目标。

(二)从培训的管理角度来看,系统的质量控制是保障和提升培训质量的关键。由于时间的仓促,基地在初次开展此类项目的培训的培训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质量控制,在后续的多次培训中则引入质量控制系统,很好的提升了培训班的质量。

二、“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质量控制措施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汲取之前的培训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培训质量控制方案。

(一)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将培训质量放在首位。

作为国家旅游局指定的定点培训单位,基地面对的客户是中南半岛区域的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边境旅游从业人员。在培训项目制定初期,就已经从根本上把控质量。首先,培训方案的制定,基地工作人员前期就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实地调研,从旅游市场的实际出发,通过访谈一线的旅游从业人员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做到培训计划既契合实际又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意义。

(二)实行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在开展相关的培训过程中,以质量求生存。力争达到参与培训的人员都能够有所收获。

培训前,基地人员通过走访大量的一线旅游从业人员,并且实地调研相应的跨国边境旅游地区,可以较为准确的把握在培训计划制定过程中,一线人员最需要的是何种培训,培训的内容,根据不同国情开展相应的培训。例如,针对“中国-缅甸旅游高管培训班”,在制定计划之初,通过走访云南与缅甸接壤地区的边境旅游市场,并且访谈缅甸驻昆明总领事,云南旅发委相关领导,认为两国在二战期间的历史课程,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可以很好的契合两国的历史文化交流,故而,基地邀请云南师范大学知名教授吴宝璋,就两国这一历史相关知识进行了交流培训,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应,也对缅甸方面的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此次事件,以此增加相互理解,消除隔阂。

培训中,基地人员不仅全程参与培训活动,除了做好后勤支持工作外,还就培训项目的开展进行了诸多的准备工作。其中,培训项目的外国旅游从业人员通过先上理论课,再进行实地授课的形式,了解云南省作为旅游大省建设旅游强省所做的努力。例如,对世界遗产地的开发,整个课程设计在石林授课,了解云南省对世界遗产开发和保护的理念及行动;而对云南省的特色工业旅游,则设计为实地参访红塔卷烟厂,了解工业发展和工业旅游开发和发展的进程;通过洱海现场授课,感受生态旅游开发的典范;在酒店课程方面,先安排专家讲授理论课《酒店业创造和新业态》,课上安排学员与专家的互动交流,给学员以丰富全面的理性认识后,再安排与云南省高星级酒店、特色酒店的参访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学员的感性认识;对于生态旅游的开发,先安排专家授课,以丰富的图片和翔实的材料给学员强烈的感受,再结合实地授课,让学员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弥补理论课的不足。通过开展类似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参训学员得以亲身实地的感受中国云南旅游业取得的成就。

培训后,制作相应的《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开展一对一的访谈,并作出总结和反思,以便为下一步的培训积累经验,提升培训质量。

培训满意度调查表作为衡量培训质量的一个尺度,基本反映了每一期学员在培训后的感受和对培训内容的评价。问卷安排的问题包含了十多个方面,意图通过对活动总体和分项的感受来了解学员的真实感受。

客观评价项目以五级为标准(excellent,satisfied,ok,not satisfied,very disappointed),由学员客观评价。第九和十项由学员主观填写,以弥补调查表的疏漏之处。满意度调查表全部匿名填写,以反映学员真实感受。

以其中一个培训团的反馈为例,30名学员对课程安排的满意度都很高,集中在5分和4分。说明学员对整个活动的感受程度比较高。对课程设计,基本上集中在5分上。说明整个培训课程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符合学员需要。对活动的住宿安排、用餐安排、授课教师安排、后勤人员安排、课余活动安排的感受程度基本与活动的总体感受度一致。说明这些分项从不同角度在影响学员的总体感受。

对于最满意和最不满意两项的主观感受,学员提出最多的是喜欢理论授课与实地课程结合,喜欢整个活动的总体安排,不满意的是某些理论性太强的课程,对这样的学员来说晦涩难懂,价值不高。

三、小结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作为国家旅游局设立在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家级培训基地,在国家“一带一路”整体大战略的背景下,本着发展云南旅游行业,促进云南与周边邻国的交流合作的目标,切实开展跨国边境旅游培训项目,有效的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进双方旅游从业人员的互相了解,在云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旅游操作培训大纲 第2篇

第一章 中国旅游业务操作概述

第一节 职业概述

一、职业定义

二、工作范围

三、职业等级

第二节 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

一、旅游社的产生

二、中国旅行社的发展

三、旅行社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节 旅行社的职能与组织结构

一、旅行社的职能

二、我国旅行社组织机构

三、旅行社的组织管理

第四 节旅行社经营

一、旅行社的设立

二、旅行社设立的条件

三、旅行社的经营

四、外商投资旅行社

第二章 国内旅游地接业务

第一节 计调基础知识

一、计调部概述

二、计调人员的岗位职责

三、计调人员的素质要求

四、批发商与零售商

第二节 地接计调业务操作流程

一、地接社计调工作的特点

二、地接社计调部的操作方法

三、计调人员操作流程的要求:

四、地接社计调部的操作流程

第三节 计价与报价

一、旅行社的价格策略

二、旅行社产品的定价方法

三、旅行社产品的定价程序

四、计调人员的内部计价

五、计调人员的对外报价

六、计价报价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旅行社导游管理

一、旅行社条例对导游员的要求

二、旅行社对导游员的管理

三、导游员上团时计调应该做的工作

第五节 案例解析

案例

一、机票确认,责任重大

案例

二、对外报价,应留余地

案例

三、住宿变更,应有准备

案例

四、计划变更,留下证据

案例

五、游客受伤,处理及时

案例

六、分项报价:注意细节

案例

七、结算团款,坚决果断

案例

八、用人不当,导游违规

案例

九、私做黑团,计调大忌

第三章 国内旅游组团业务

第一节 组团计调业务操作流程

一、组团社计调

二、计调部操作流程

第二节 国内常规线路

一、云南线

二、山西线

三、海滨线

四、川藏线

五、草原线

六、海南线

七、广西线

八、华东线

九、武厦线

十、东北线

第三节 国家“十二条旅游经典线路(预选)

一、“长江三峡”

二、“香格里拉”

三、“丝绸之路”

四、“青藏铁路”

五、“万里长城”

六、“京杭大运河”

七、“红色”旅游

八、“松花江-鸭绿江”

九、“黄河文明”

十、“长江中下游”

十一、“京西沪桂广”

十二、“海滨度假”

第四章 出境旅游业务

第一节 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及地区

一、世界旅游业格局与发展态势

二、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历史发展进程

三、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旅游组织

第二节 国际旅游经典线路

一、欧洲旅游

二、中东旅游

三、亚洲旅游

四、非洲旅游

五、美洲旅游

六、澳洲旅游

第三节 出境旅游业务操作OP基础

一、业务基础

二、相关旅游法规

三、旅游安全机制及保险知识

四、出境旅游业务基本步骤

五、出境旅游领队人员的科学管理

第四节 出境旅游业务操作OP规程

一、出境旅游业务设计与计调销售

二、及时调整合作伙伴

三、处理旅游投诉

四、建立客户档案

五、业务操作流程

六、建立一支合格的领队人员队伍

第五章 入境旅游业务

第一节 入境旅游业务操作基础

一、外联与计调的基本概念

二、入境业务基础

三、依法规范经入境旅游业务

第二节 入境旅游业务操作规程

一、设计入境旅游产品

二、工作范围与操作流程

第六章 旅行社电子商务与网络业务

第一节 旅游电子商务综述

一、电子商务与旅游电子商务

二、旅游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

三、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

第二节 旅行社电子商务

一、我国旅行社与电子商务

二、旅行社电子商务体系的基本组成三、旅行社电子商务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实例

一、“金棕榈”旅行社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管理系统

二、尤里卡旅游管理软件

第七章 旅行社产品外联与销售

第一节 外联与销售工作概述

一、外联与销售工作的概念

二、外联销售工作的分类

三、外联销售工作的岗位特点

四、外联销售工作的素质要求

五、外联销售人员工作的岗位职责

第二节 旅游市场细分

一、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和作用

二、旅游市场细分的原则

三、旅游市场细分标准

四、旅游市场细分的方法

第三节 旅游产品定义及分类

一、按照旅游者的组织形式分类

二、旅行社产品的类型

第四节 旅游产品的销售

一、旅游产品销售步骤流程及特性

二、潜在客户的开发

三、客户的管理

第五节 电话销售

一、电话销售的认识

二、如何运用电话销售

三、电话沟通与面谈之不同

四、何时拨电话

五、通话的目的何在六、回答来电原则

七、通话技巧的改进

八、移动电话的使用

九、如何处理反对意见

十、每日工作检视项目

第六节 销售技法十六法

一、不确定成交法

二、典型故事成交法

三、对比成交法

四、引导成交法五、一厢情愿成交法六、二选一成交法

七、危机成交法

八、以退为进成交法

九、替客户拿主意成交法

十、最后的期限成交法

十一、手续简单成交法

十二、未来暗示成交法

十三、先少量试用成交法

十四、借口竞争成交法

十五、单品拆分成交法

中职教师旅游服务网络培训课程设计 第3篇

【摘要】遵循成人教育一般规律,把握专业教师培训需求,是网络培训课程设计的基础。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培训课程应按照“理解行业标准—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职业技能—落实行动研修”的设计思路以及“模块—专题—话题”的设计框架,系统设计培训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要结合中职教师日常教学,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以及多样化信息资源设计,培养教师学员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职教师培训;旅游服务;网络培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4-0057-03

【作者简介】陈海艳,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师专业发展。冯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100)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教学设计、教师发展。周春林,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100)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及信息化教学。

江苏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职教教师培训上,江苏省也在积极探索,以实际行动践行创新教师培训工作模式。2013年,江苏省启动了首批江苏省中职教师网络培训课程开发项目,共有“8+1”门(8门专业学科课程+1门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课程,委托了9所职业院校承担相关课程的建设工作,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承担了首批旅游服务学科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工作。本文结合课程建设工作,详细解析了中职旅游服务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同类网络培训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课程设计依据

(一)成人教育理论

1968年,时任波士顿大学教育学教授的诺尔茨(Knowles)提出了成人教育学的全新概念。诺尔茨对成人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五个基本假设,认为成人学习具有如下特征:①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能够指导自己的学习;②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其后续学习的资源;③具有学习需要,这些需要与改变自我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④以问题为中心,希望能立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⑤学习为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因素所驱动。[1]这一理论在成人教育和培训领域至今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成人学习的特征表明教师学员在培训中更多关注培训的实用性,这就要求培训设计应面向具体应用,一方面呼应教师学员的学习特点,另一方面可以把教师学员的经验作为学习的资源加以利用。依据这一理论,培训课程在设计上要立足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实际,将培训内容和其已有经验建立有效联接,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满足并催发其培训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积极投入培训课程的学习。

(二)中职教师培训需求

美国教学设计专家乔纳森把有意义的学习描述为:主动的、有意图的、建构的、真实的、合作的学习。[2]只有充分了解一线中职旅游服务专业教师的实际需求,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才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创生新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使“有意义的培训”成为可能。

项目组在做课程设计方案前期,对省内部分中职院校做了调研,以了解中职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调研发现,中职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期望通过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和把握来指导日常教学;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培训,能够较好地处理教学的难点,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三、希望了解行业动态以及企业实践的相关知识。这一调研结果为培训课程设计奠定了可靠的事实基础。

二、培训课程目标设计

依照旅游服务专业的特点,课程设计结合中职教师的现状,紧贴一线教师的现实需求,面向旅游服务专业日常教育教学的实际诉求,以拓宽中职旅游服务专业教师行业视域,提升中职教师专业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系统设计课程培训目标,科学设计课程模块。

旅游服务课程的设计结合中职教师的学习特点,把握成人学习的一般规律,培训内容紧紧贴合一线中职教师的实际需求,立足于中职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培训内容以具体专题、话题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满足中职教师的学习特点,顺应其培训学习需求,激发其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创设上,课程通过视频以及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教师学员开展自主、多样化的学习提供支持。

三、培训课程模块设计

着眼于中职教师的专业和职业发展,培训课程按照“理解行业标准—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职业技能—落实行动研修”的课程设计思路、“模块—专题—话题”的课程设计框架系统设计培训模块。采取“线上学习+线下研修”的方式,引导教师学员将培训所学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具体学习任务为驱动,促进培训迁移。

(一)模块一:行业标准解读

结合旅游服务专业的行业现状,本模块设计了“酒店星评标准解读”“导游员服务规范解读”“现代旅游新业态”“饭店质量管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都紧贴行业现状,分析行业对酒店设计、管理、服务、质量提升以及导游服务的具体要求,引导中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更能贴合并满足行业需求,有效促进课程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和工作岗位对接,为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前提保障。

(二)模块二: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模块包括“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实施与评价”两个专题,以具体的教学案例,向中职教师展示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以及课程教学评价开展。如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专题中,结合中职旅游服务专业课程特点,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的差异,选取了“客源国概况”“酒店概论”“导游词设计与讲解”三门课程,通过具体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向教师学员展示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中职一线教师的教学开展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本模块的学习,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引导其变革课程设计思路,创新教学和评价方法。

(三)模块三:职业技能实务

本模块除了示范、讲解职业技能的规范操作与实施要领,还凭借学院多年参赛和指导中职技能大赛的经验,结合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规程,讲解和点评大赛的关键环节,为中职教师开展技能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或协助学校举办技能大赛提供指导。此外,考虑到教科研能力逐渐成为职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训课程还在本模块专门设计了“教科研能力建设”这一专题,启发中职一线教师,结合旅游行业以及日常课程教学进教科研,培养学员教师的教科研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各个模块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四、培训内容设计

在进行培训内容设计时,课程将感官体验作为培训教学的起点,同时结合中职教师日常教学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在中职教师旅游服务网络培训的内容设计上,主要采取了“视频课程”的表现形式,将培训内容通过直观的课程视频展示出来,通过可听、可看、可感的方式,全方位刺激培训学员的感官,将教师学员放到知识的应用情境中学习,增强教师学员的应用体验,为其培训后的迁移提供了直接借鉴的经验。

网络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表明,在网络教学中,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要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以及信息资源设计。旅游服务网络培训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每个模块紧紧围绕专题、话题组织课程培训内容。结合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和学习理论,培训内容以中职教师的学习为中心,明确学习目标,创设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中职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学习提供支持;各个模块结合专题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视频课程学习、拓展阅读、知识链接、课后作业等),借助于丰富的培训资源,激发学员教师积极投入到网络课程的学习,培养中职教师网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015年上半年,江苏省中职教师网络培训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包括旅游服务课程在内的9门网培课程已经进行了首轮的培训实施,后期将收集学员教师的培训反馈,调查具体的培训迁移情况,通过实践来对课程的设计开发进行整体评价,为后面的网培课程建设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海东.美国当代成人学习理论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26-128.

[2]乔纳森.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11.

[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7.

[4]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1.

[5]杨明全.教师知识:专业生活场景中的实践智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2):29-34.

体验旅游导游的培训研究 第4篇

关键词:体验式导游,体验层次递进,体验旅游

一、体验经济时代旅游的特征

(一)体验旅游的基本特征

自Pine和Gilmore1998年[1]提出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的概念以来,体验的思想开始贯穿服务领域的各个方面。体验是一种心理的和思维的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想象和行动,通过行动与感知环境或场景建立联系。根据顾客参与的主动性,他们把体验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如果是想“学”,就是教育体验;想要“做”,就是逃脱现实的体验;想去 “感受”,就是娱乐的体验;而“心向往之”就是美学的体验。一般来讲,一项体验活动可以让游客产生多种体验感知(图一、体验要素的基本构成)。

由提供体验的公司和雇员所创造的服务景观,是一种可以让顾客实现“演出”体验消费过程的“体验景观”(Experiencescapes)[2]。生态学家也认为这种空间感知实质是围绕体验景观形成的生态场,任何生物所感知的周围景观,都是具有特殊含义和特定空间配置的环境,而且是一个新属性不断出现并不断改变整体性的特殊区域[3]。这种生态场与人们在知觉过程中的感知场类似,人们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景观作为“场景”所参与体验。

体验旅游的特点之一就是“游客参与,双方互动”。在体验旅游过程中,游客是主角,旅游景区作为一个制造快乐的场所,导游与其他景区工作人员就是为游客达到其体验目的而服务的,为游客打造“体验剧场”。体验旅游是展示而不是描述[4]。在导游的培训过程中采用体验式培训方式提高导游的素质。体验式培训(Experiential Training),就是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培训师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

(二)体验过程的构成要素

由于体验感受是基于主观对客观的多重感知,是积极情感的主观感受过程;其价值的评价只能与体验感受有关,而不能以产品特性为主的传统方式来衡量。从营销角度来看,体验过程包括品牌、实用性、功能性和文脉等四种属性的体验媒体。借助这些媒体可以充分展示体验过程中的六个要素,可以实现四种基本体验类型。第一,个性。个性是体验价值最重要的要素,它意味着产品要拥有自己的优越性和独特性: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在其他地方是不能产生体验效果的。第二,真实性。真实性意味着产品的可靠性,真实性是由游客的最后分析决定的。如果游客感到真实可靠,那么这个产品就是真实的(即原真性)。第三,故事。一个真实可靠的故事能够提供体验产品重要的社会文化内涵。讲故事就是提供给一个游客指南,去指导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故事能吸引游客在感知层次上体验产品,也可以在智能层次和情感层次上体验产品,是体现主题的主要载体。第四,多重感知(Multi-sensory character)。是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的共同作用来感知外部世界的,是对体验对象的一种整体把握,这种感性体验是升华到理性体验的重要基础。特瑞拉的实验表明:我们的学习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可以看出,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占其所获得总信息的94% [5]。第五,比较。每种体验产品必须有别于游客的日常生活,游客才能够体验出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一些新奇的、奇异的内容,使人从日常生活的习俗和限制中解脱出来。第六,互动。导游与游客之间有互动,也可以与其他团体和社区有互动关系。互动在创造个性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它表示体验过程可以成为社区、团体或家庭的一部分。

(三)体验旅游与观光差异

1.产生的经济形态不同。

体验旅游是与体验经济和大众消费的演变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是在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下的产物,二者在产品形态、消费心理、旅游经营者和游客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体验旅游用个性化旅游产品代替原来的标准化旅游产品。面对同样的景区景点或娱乐设施,不同的游客亦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即使为了同样的一种体验,不同的游客也会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地点等。

2.满足的需求价值不同。

在体验旅游过程中,导游介绍的线路主要是响应游客的需求,并且是通过提供游客单独的和综合的体验来实现的。观光旅游尚处于走马观花的较低水平,旅游体验不深,重游率不高。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类的最高需要,体验消费心理转向更高级的情感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终通过改变游客的态度和观念来开启游客的所有潜能,并让他们将这些潜能运用到实际场景中,从而能够为游客带来值得回忆的体验享受过程。

3.与游客互动方式不同。

体验旅游强调与游客的沟通,只有导游与游客之间有了良好的互相沟通,才能使游客全身心的放松,充分融入到景物中,情景交融,从而加强旅游体验。观光导游的“导”不一定导致“游”,更不一定产生“畅”。而在体验旅游中,游客通过具体场景中的活动获得体验的乐趣,有效促进了游客体验层次的不断提升。在体验旅游中,“导”是旨在通过提供体验的场境、信息、游戏等方式,为游客创造适合体验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其作用是产生“游”。

4.指导思想有明显的区别。

在观光旅游中,导游模式基于行为主义思想,而体验旅游的导游模式基于建构主义思想,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观光导游中以导游员为中心,体验式导游以游客为中心,导游发挥指导作用;观光型导游强调旅游景观的各种背景知识,而体验式导游则强调即时的感受;观光导游讲究记忆(精通景区景点的导游词),体验式导游讲究旅游主体的领悟和体会;观光导游以游客接受程式化的知识为导向,体验式导游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观光导游注重知识、技能,体验式培训注重观念、态度;观光导游强调在导游词中学习了解知识,体验式导游强调在具体旅游场景中通过体验来学习。

二、导游提升体验旅游的过程

(一)提升不同的感知阶段

伯恩德·H·施密特在其《体验式营销》[6]中,从消费者的角度划分了五种战略体验营销模块,即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 ——关联五种体验类型。感官体验、思考体验和情感体验属于个人独自的体验,而行动体验和相关体验是通过群体的互动产生的体验。按照体验之轮的原理,体验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的,是一个感知不断提升的过程。

第一、知觉体验即感官体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知觉器官在体验过程中属于身体层次的体验感知。这种感官体验可以与品牌、引发游客的体验消费动机和增加体验产品的附加价值等。

第二、情感体验是一种情感层次上的体验。情感体验即体现游客内在的感情与情绪,使游客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

第三、思维体验是一种智力层次上的体验,即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游客的惊奇、兴趣、对问题进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游客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

第四、行为体验是指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身体体验,是一种能力上的层次(Behavioral level)。主要是指游客参与体验旅游过程中的内容,使游客被激发或自发地改变旅游形态的过程。

第五、关联体验是一种最高层次上的体验。通过实践自我提高个人渴望与升华。它使游客与相对较广泛的旅游地社区等真实性的场景产生密切的联系,从而建立对旅游地品牌的偏好。

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社会是一个由多重剧幕组成的大舞台。每个人或是个体表演者,或是剧班中的一员,在不同舞台上、特定的场景下按照自己的角色要求来表演。他认为,人们在社会舞台上的角色行为与他们“表演”的区域——社会情境有很大的关系[7]。从旅游体验的角度出发,景区应该理解为一个以游客参与表演为主的真实剧场场景。随着“表演”与体验层次的递增,场景与剧情的真实性也逐渐在凸现出来。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8]。导游引导游客逐步对真实性的认识,通过故事、多重感知、比较和互动加强对体验过程个性的感知,并与体验提供商共同创造“体验景观”,使得游客的体验过程由知觉体验向精神体验升华。

事实上,借助体验的品牌、实用性、功能性和文脉等媒体也能展示出社区的真实性,扩大体验性旅游产品在业界、社会、公众、传媒、政府等方面的影响力。

(二)变换导游过程的角色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9]。

在体验旅游过程中,游客在导游的指导下,在某个规划创建好的“场景”中,以一定的“剧情”为主要线索,通过参与某项旅游活动获得初步体验,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并提升认识,从而获得值得回忆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以导游讲解为中心向以游客为中心的指导转换,指导游客从知觉——思维——行为——情感——互动的体验层次递进,体验过程由浅入深。导游以沟通、视觉与口头的识别、产品呈现、空间环境以及电子媒体等体验媒体的方式,确保体验旅游正常运作并产生一种持久的效果。因此,在体验旅游过程中的角色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好沟通工作。

导游向游客介绍体验旅游场景的概况,了解游客的背景、职业、爱好等相关信息,达到了解游客体验需求的目的。

第二、协助视觉识别。

导游要通过对能够引起视觉、情感、行为、思考及关联的品牌识别,让游客了解到体验场景、“剧情”及真实性等信息。

第三、相关产品呈现。

体验旅游产品是一个由导游和游客共同参与互动的体验过程。在体验之前能够用相关媒体(如真实性背景的故事)等提醒参与体验游客的大致过程。

第四、空间环境展示。

任何一种体验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其设计要体现地域特色及“个性化”的独特要求。

第五、借助电子媒体。

通过电子媒体展示体验过程的各种要素及其组合具有很大的优势,它有助于让游客有更多的方式了解整个体验过程,并在体验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其体验价值。

三、提高导游基本素质的途径

(一)实施体验式培训过程

在培训过程中,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形成以导游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同时要把握五个体验旅游设计的原则,即:主题体验;以积极的线索塑造正面印象;减除负面线索;充分利用纪念品;整合五种感官刺激。

体验式培训强调学员(未来的导游员)去“感受”学习,而不是单在课程上听讲,在体验式培训中,学员是过程的主宰。实践表明,对各种知识的吸收程度也远比课堂讲授式的要高,能更加有效地将技能传授给学员。在体验式的导游培训过程中,导游员通过培训教师的“导”来深刻感受旅游区体验一系列主题突出的“场景”文脉;培训要确保体验产品相关信息的一致性,以积极的线索塑造正面印象,整合导游员的感官,协助导游员不断提升体验层次,同时借助旅游纪念品加强导游员的体验感受。在八年的导游培训实践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那种千篇一律的复述相同导游词的做法,不仅未能使得导游员真正能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脉、剧情以及当地风俗习惯、文化渊源,而且也直接导致导游员理解肤浅,难以做到举一反三,更难以承担日后的体验式导游重任。

(二)强化体验的设计过程

在导游培训过程中,针对某景区景点所需要、所能够传递给游客的体验,深入思考并揣摩不同游客的审美特点、心理习惯、消费观念乃至身体状况,全面分析体验旅游产品。要求导游员亲身参与一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过程,以便于日后能引导游客融入场景中并和他们一起体验。除了把握体验式培训的环节外(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培训中还要做到:

第一、构思体现文脉的体验主题。这意味着为一个参与性的故事撰写剧本(如围绕丹东的地域文化板块——边境文化板块、历史文化板块、战争文化板块、民俗文化板块等进行专题体验式培训代替那种观光式的拉练式培训),为剧情的发展提供线索,并由此展开体验的剧情。我们在培训导游员的过程中,从鸭绿江几个重要景区的联动与互动,增强了认识与理解,而且还能加强导游员在活动中的综合体验感,并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旅游产品的活动品位和体验价值。

第二、设计场景和营造体验氛围。利用现有的体验场景或“舞台”,为导游员提供一个体验的真实环境。针对具体的体验主题,可以设计若干活动场景,这些活动场景要紧紧围绕体验主题,要精心组合而不是简单罗列,由体验线索把它们内在地串联起来。如在辽宁省作为东北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其历史文化的内涵及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具有情景化的空间场景,因而,围绕以“一宫三陵”为核心的“世界文化遗产廊道”进行清朝入关及清帝东巡的体验场景(沙盘式推演及实地考察集合)设计,对导游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策划体验过程的活动项目。根据主题线索设计体验“剧情”,策划各种活动项目,打造一个高享受的体验过程。同时,只有确保整个体验过程的真实性,提交给值得(导游员)游客回忆的服务(培训),才能拥有创造超值和竞争优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PINE II,JOSEPHB.&GILMORE,JAMES H.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76(4),1998:97-105.

[2]O.DELL,T.Experiencescapes:Blurring Borders and Testing Connections[M].In O.Dell,T.&BILLING,P.(EDS.).Ex-periencescapes Denmark;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5:.11-33

[3]ALMO FARINAL,ANDREA BEIGRANO.The eco-field hypothesis:toward a cognitive landscape[J]Landscape Ecology,2006(21):5-17.

[4]WILLIAMLS.Experiential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 and at Home:Definitions and Standards.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Serv-ices and Standards,2006,2(1):1~14.

[5]万嘉若,曹揆申.现代教育技术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2-80.

[6]白恩德.H.施密特.体验式营销[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151-170.

[7]黄建生.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1-93.

[8]于岚.谈谈旅游真实性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33-36.

旅游培训主持词 第5篇

旅游培训主持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

再过10天,一年一度的**固城湖螃蟹节就要开幕了。本届螃蟹节我们与国家农业部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系列活动”两节”联办,更为我区在更高平台上打响城市宜居名片、做靓生态人文特色、促进文化旅游、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机遇。可以预见,我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必将迎来一个良好的黄金发展期。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我区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开拓广大干部的发展思路,今天,我们荣幸邀请到中国旅游品牌研究中心高级

研究员、光华卓策品牌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山东省旅游营销专家顾问**勇教授,以《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开发与规划》为题为我们讲课。武教授是着名旅游营销策划专家,他独创的”旅游营销2.0”和”360度品牌引爆”工具,建立了快速提高旅游品牌价值和市场业绩的专业旅游品牌营销体系。曾成功为**、上海、四川、山西等国内多家知名景区提供整体品牌咨询服务,景区客流量和营业额都获得了成倍的增长,被媒体誉为”中国旅游实战营销第一人”。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武教授我们授课!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休闲产业发展,把休闲产业打造成**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打造了春季金花节,夏季荷花节,秋季螃蟹节,冬季年货文化节四季旅游节庆品牌,建成桠溪生态之旅国际慢城、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老街等一大批国家级生态文化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抓住**高度城

市化后的回归乡村的趋势,通过吸引旅游消费,直接带动农民致富。

1+1服饰连锁有限公司夏令营主持词

一、整队、授旗

亲爱的1+1的家人们大家早上好!

我们迎来了夏日里第一缕朝阳,那是1+1人的激情点燃了东方!我们的亿龙夏日之旅即将开始。进行活动第一项,有请1+1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授1+1服饰司旗、雄鹰军团队旗!

二、亿龙开场:

亲爱的1+1的全体家人们大家早上好!

蓝天、清风、秀水绘出了大自然的旖旎风光,爱心、朋友、事业组成1+1团结的大家庭!今天我们相聚在亿龙这个美丽的地方,今天我们抛开工作尽情欢畅!像儿时那样在水中嬉戏,打起了水仗!像夏日之风狂野而又奔放!像开心的鸟儿在你喜欢的天地里自由飞翔!1+1服饰激情夏日、亿龙之旅主题月会

现在开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激情夏日主持人勇哥上场!

三、活动开场:

有一种喜悦来自于收获,有一种快乐是我们共同的拼搏。祝愿我们的家人在下个月取得更大的成绩!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那就是1+1人书写的骄人成就。那么接下来抛开我们年龄、抛开我们的矜持,开始撒欢的游戏了!

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偌大个中国偏偏我们都生长在牡丹江市,偏偏我们都在1+1工作,偏偏我们在2014年8月3日这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日子里一同来到了亿龙山庄,这就是上天赐予的缘分!这就是我们今生特有的珍惜!让我们把心靠得更近,把我的心声说给你听,把我的真情向你倾诉!雄鹰在行动——今生我有缘宝宝派对马上开始!下面请我们全体家人围成一个大圈,请所有人全部上场。抽签

——从1号开始派对,依次顺延!

旅游词

在座的各位,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周末的见到大家,非常荣幸我有这样的一次机会与大家同行并为大家服务,欢迎大家乘坐阳光号旅游车,前往北京参加我要上春晚节目录制现场,我们先认识一下:我姓~,大家叫我小~怎么亲切就怎么叫,那开车的师傅姓~,~师傅,x师傅驾车安全行驶多少年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大家可以对旅途的行车安全放心。依次介绍。。也就是说这半天的“我要上春晚”之行就由我们共同为大家服务。如果咱们大家在旅途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的话就尽管的提,不要客气,那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解决,那么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对我们的工作能够给予支持和配合,同时也预祝各位开心,旅途愉快!

其实一上车,在座的有些人都熟悉我,那不熟悉的呢也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么现在大家只需要记住我就可

以了,大家还记得我姓什么吗?姓~,那么车上有没有和我同姓的,举手,对不起,我说的是同姓,姓别的姓。

好了,开个玩笑,谢谢大家捧场。那么我们的车已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了,那给大家提几个小的建议,首先,咱们大家在座位上坐好之后就不要随便的走动,以免车速过快造成危险,其次呢中午大家都来的很早,可能没有吃好,那么大家等一下吃的东西的时候把吃剩下的瓜果梨皮放在一个方便袋子里,下车的时候顺便扔到垃圾箱里就可以了,为了安全起见,也请吸烟人士不要在车上吸烟,我想咱们这台车将陪伴大家半天的时间,希望能为大家保持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一点就是坐在窗边的朋友千万不要把手或头部舒伸到窗外去,以免被其它的车辆刮

伤,那我想出门在外,旅游固然重要,但是平安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出门在外平安就是一种幸福,那么我也希望这个行程能够把大家高高兴兴的带出

去,平平安安的带回来!

好了,刚才大家都是听我说,耳朵要休息放松下了,我们现在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成语接龙,这个很简单,唯一的要求就是,凡是5秒钟未接上成

语,或是出现“嗯,额”等词,起立为大家做自我介绍,姓名,来自

哪里,工作,想对大家说的话,祝福都可以。。

既然我们出来放松,那就要尽情展示自己的另外一面,那么首先

为我们带来精彩展示的是,请其他伙伴做好准备,可以唱歌,讲笑话

等等,需要伴奏可以在电脑中选择

非常感谢这几位伙伴为大家带来欢乐,我们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

机会聚在一起去参加我要上春晚的节目录制现场是与一个人的大大

努力分不开的,那就是阳光保险青县支公司总经理景艳女士,下面我

们掌声欢迎景总向大家问候。。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那就是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由此可

见钱对我们很重要,理财就像理发一样,实时的大理一下财产会使我

们荣光焕发,下面有请李凤强老师为大家做简单介绍理财知识。

节目就到这里,大家可以休息,养精蓄锐把最精神饱满的一面展

现给全国人们

吃饭。。

在下车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及停车的位置,另

外大家一定要在节目结束后及时返回车内,最后到车的3名人士,要为大家表演节目

我们的旅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我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想会,再见,祝愿大家返程愉快,一路阳光!

时间:x x x x年x月x日 地点:

参加人员:县委副书记x x、县政

府副县长x x,有旅游景区点的乡镇分管

负责人,旅游、建设、国土、林业、宣传、水利、公安、广播、矿管、安监部门 一名领导及各景区点主要负责人 主持人:xx 同志们:

请大家坐好,现在开会。这次全县旅游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 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回顾总结去年的旅游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今年全县 旅游工作的任务和措施,动员大家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快 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今天的会议议程有两项:一是各景区点汇报去年的工作情况及今年的工作打 算;二是请县委副书记x x x同志讲话。

首先进行第一项,各景区点汇报去年的工作情况及今年的工作打算。先请沂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x x同志发言,冶源镇作准备。

二是联系本乡镇、部门和景区点实际,研究制定好具体的贯彻措施。今年

旅 游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已经非常明确,希望大家围绕招商引资、规划建 设、a级旅游区创评、宣传促销、行业管理这五个重点,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好 具体的工作措施,把今年旅游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本着“抓准、抓早、抓紧、抓实、抓好”的要求,力争全县旅游工作实

现开门红。一年之计在于春,目前离“五一”黄金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希望 大家抓紧时间,早准备、早打算,积极搞好招商引资,搞好景点和基础设施的开 发建设,搞好旅游宣传促销,力争实现今年旅游工作首季“开门红”。大家还有没有其他事情?没有,散会。

主持词

时间:5月28日

地点:会堂二楼一号会议室

主持人:县政府副县长赵红飞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4河南省旅游商品博览会总

结暨创建5a景区工作部署会,主要目的是对刚刚在我县举办的2014河南省旅游商品博览会进行回顾总结和表彰,同时对我县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安排部署,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负重奋进,确保我县一举创建国家5a景区,实现“5a”栾川目标。

参加今天会议的县领导有:

县委副书记、县长昝宏仓同志;

县委副书记、人大党组书记、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亮; 正县级干部王延生同志;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金灵同志;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钱晓苏同志;

县人大副主任杨召军同志;

副县长赵红飞同志;

县政协副主席郭二毛同志。

参加会议的还有全县14个乡镇、23个县直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全县旅游景区,星级宾馆、旅行社、购物市场的负责人。

今天的会议很重要,请与会人员遵守会议纪律,自觉关闭手机或把手机调到震动状态,认真领会会议精神。

下面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宣读县政府表彰决定。

下面进行第二项:颁奖。

请获得的单位做好准备,分组上台领奖。

其它奖项不在现场发放,会后请到签到处领取奖牌和证书。下面进行第三项:请宣读《栾川县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

下面会议进行第四项:请县委副书记、县长昝宏仓同志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议程已全部结束。会上表彰了2014年河南省伏牛山旅游商品博览会先进单位、优秀旅游商品企业和先进个人,同时表彰了重渡沟水景大酒店、新亚饭店等创星工作先进单位,奇峰旅游社等2014年游客接待量排

名靠前的旅行社,同时还下发了《栾川县2014年旅游行业单位责任目标》、《关于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的意见》、《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栾川县旅游系统防汛预案》等个文件。会上,还宣读了《栾川县创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之后,县长昝宏仓同志站在全县社会经济大局的高度,对今后一个阶段我县旅游商品开发、创建国家5a景区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既高屋建瓴,又具体细致,很有指导性和操作性,各单位回去以后要认真领会,按照有关要求抓好落实。下面,就会议落实工作,我提三点要求:一是这次会议召开后,各单位要召开职工大会,对会议精神进行认真贯彻,思想动员,使各项工作目标明确到位。二是要各单位要对照方案,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各项任务目标,制定出具体的落实方案,把各项工作具体到人,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三是两办督查室要加强督察,旅工委要做好指

导,县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要发扬舆论导向作用,深入到创建单位,挖掘典型,深度报道,引导全县人民共同参与创建。

旅游培训 第6篇

关键词:旅游饭店员工培训评估

一、培训效果评估的概念

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研究是依据组织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的安排,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及相关的程序,从整个培训过程中收集相关数据,以确定培训项目完成的价值和质量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评估过程一方面可以检验本次培训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为下次培训工作的开展做好指导工作。

通过培训评估可以找出本次培训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总结教训以便改进下次的培训活动;同时也可以从中发现新的培训需求,从而为下一轮培训提供依据。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培训师的工作成绩;可以为饭店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黑龙江林区旅游饭店员工培训效果评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培训目标不明确

在黑龙江林区旅游饭店员工培训中确定自己的培训目标,即为满足旅游饭店的经营目标必须完成培训的内容。组织设计的培训目标应该是可以测量的,这种可测的目标是定量或者定性的。设计组织培训评估的最佳时机是在分析培训需求的时候,建立一套检测培训目标是否实现的体系,是我们培训评估的基准,同时为我们开展了规范的组织培训及实现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培训评估层面单一

黑龙江林区旅游饭店员工培训工作虽有简单的培训评估,但大多数培训评估工作仅仅对培训项目中所授予的知识的考核而非技能进行考核,并没有深入到受训者的工作行为及态度的改变、能力的提高、工作绩效的改善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等层次上来,即评估工作只停留在反应层和学习层面,不够全面。

3.缺乏培训的系统记录

黑龙江林區旅游饭店员工培训工作对于员工每次的培训活动虽有简单的评估,但是缺乏系统培训评估的记录。每次评估所用的方法、评估的具体内容、受训者完成情况、测试的结果等记录大多时零散而无序的,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培训评估信息系统,因而缺乏系统管理。而这些都不便于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也无助于下一步培训工作的开展。

4.培训评估工作与实际工作脱节

在实际调查研究过程中黑龙江林区旅游饭店员工培训工作绝大多数旅游饭店仅仅局限于在培训项目刚结束时进行评估,并没有在后续的实际工作中进行评估的跟踪,或者仅对培训项目本身进行评估,而忽略了将培训项目与旅游饭店绩效联系起来进行评估,这就使得评估与实际工作脱节,进而造成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因为许多的部门看不到培训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所以也对组织开展的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三、黑龙江林区旅游饭店员工培训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黑龙江林区旅游饭店员工培训评估存在上述问题,是因为旅游饭店的管理层乃至员工对与培训评估还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

1.培训评估观念上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许多旅游饭店的培训主管认为培训评估工作在组织中无法开展,即使开展也是填填表格,做做报告,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近年来,关于培训评估的方法和技术都得到快速的发展。所以在旅游饭店培训中重要的问题是改变组织者的培训评估观念,同时选择合适的培训评估的方法。

2.其它因素影响培训评估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当一个培训项目进行时,许多因素者会对培训效果产生影响。据调查其中最普遍的是受训者的行为动机、时间、工作环境、来自同事以及上司的压力等。虽然这些重要因素不直接受培训部门的控制,却不应该成为放弃评估的理由。因为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这些非培训因素加以分解。

3.培训评估成本过高

培训评估在整个培训项目的总成本只占一小部分,如果将其融入培训课程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之中,其所耗费的成本就更小。现实的调查表明,合理有效的培训评估会提升培训效果,所以培训部门完全有必要划拨相当的费用进行培训评估。综上所述,我们应加强林区旅游饭店的培训效果的评估,同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今后旅游饭店的培训的培评估做好规划工作,使得培训评估能够在人们的关注中得到科学的实施。

四、黑龙江林区旅游饭店员工培训评估体系构建

在培训评估模式中柯克帕特里克模式应用较为普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特点,也是企业培训最常应用的培训评估体说最为常用和分为四个级别和四个层次:

1.第一层级评估,反映层次评估

反映层评估用于培训组织者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对教学安排、授课内容、培训教材、训导师、教学方式等进行的评估,结合受训者的总体反映如注意力、参与性、情绪、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等,得出对培训效果的基本评价。结合调查的相关数据,黑龙江林区旅游饭店员工培训反映层评估查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对培训项目、内容、材料、讲师、授课方式、环境等的满意度调查来实施。

2.第二级评估,学习层次评估

学习层次评估重点是评估授课内容是否达到了培训要求,培训方法是否合适、有效,受训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了岗位要求的标准等。结合调查的相关数据,黑龙江林区旅游饭店员工培训学习层次评估主要可以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如服务技能大赛、营销能力、沟通能力、冲突处理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等了解受训者的学习情况。

3.第三级评估,行为层次评估

用于对管理能力、转变态度、关注客户等方面的课程进行评估,重点是评估受训者对培训内容的应用及应用熟练程度,评估培训给培训者行为上带来的改变和改变程度,评估受训者在工作中可观察到的变化及培训实施前后的变化。

行为层面的评估可以采用饭店员工包括工作习惯的转变(出勤率、完成工作速度、违反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则次数)、员工满意度的变化(工作满意度、态度的变化、员工离职率、顾客满意度、对工作职责的理解)、员工主动性的改变(积极参与度、员工合理化建议、对客人的关注程度等)等方面来开展。

4.第四级评估,结果层次评估

用于人才开发培训或改变绩效的培训的效果评估,重点是培训内容使受训者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是否同步提升及提升速度和程度,分析因行为改变而产生具体结果对企业和个人所产生的效益。

结果层面可以通过对整个饭店的经营量化指标即硬数据直接反映,也可以通过顾客层面软数据间接反映。主要考查指标包括投诉率指数、运营成本和事故成本指数、营业额、绩效考核情况、工作效率的提高程度、顾客数量、回头率、投诉率、满意度、忠诚度等。

参考文献:

[1]吕建中.现代旅游饭店管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2]张颖.本土星级饭店员工培训体系研究[J]苏州大学硕士专业论文.2010.

[3]潘秋鸿.高星级饭店培训效果评估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4]沈文馥.饭店人力资源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5]唐德鹏. 现代饭店经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黑龙江林区旅游饭店员工培训模式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ZY1101

旅游培训 第7篇

一、轮岗培训的概念界定

轮岗培训, 在不少企业里有两个与之非常相似的称呼, 一个叫“岗位轮换”, 另一个叫“交叉培训”。这三者的共同点在于, 都是企业有计划地按大体确定的期限, 让员工轮流担任不同岗位的工作, 使员工在短时间内掌握多种技能, 并全盘了解整个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 从而达到帮助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未来管理者的一种在职培养方式。不同之处在于, 本文所指的轮岗培训, 其主体并不是企业员工, 而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旅游高职院校教师。因此, 本文所提及的轮岗培训, 主要指那些受高职院校委派进入企业的教师们, 在企业的安排下, 轮流在各个岗位上一边工作, 一边学习, 从而提高职业技能和操作水平继而提升其教学水平的一种教师培养模式。

二、旅游类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轮岗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 国家政策和教育方针导向

在知识全球化,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并就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胡锦涛总书记就曾提到:“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 提升教师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要建设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在最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也明确指出:“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 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二)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行业对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也曾为旅游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然而, 在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需求面前, 我国的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根据旅游用人单位的反馈结果来看, 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等。因此,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提升旅游类职业院校教师素质, 成为摆在行业、学校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 学校师资培养的需要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全国最早独立建制的旅游高等院校之一, 自1985年建校以来为助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成绩斐然。但是, 在学校发展的大好势头下,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学校教师中, 有一部分教师是由学生直接变为教师身份, 严重缺乏旅游行业的实践锻炼;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满足于多年已有的教学经验, 锐意进取意识不强, 与行业脱节明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高度和深度。因此, 输送教师深入旅游企业, 并在企业的真实工作情景中强化职业技能, 是加强学校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

三、旅游类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轮岗培训的经验总结

目前, 从现实情况而看, 输送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并促其成长已成为我国各类高职院校的共识, 而且在教师培养过程中, 各个企业的具体实行模式也各不相同。下面, 以笔者自身的经历为例, 谈谈旅游高职院校教师怎样在轮岗培训中取得一些收获。

(一) 摆正心态, 快速调整和适应自身角色

众所周知, 我国有为数不少的旅游类高职院校教师是由学生直接变为教师身份的, 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非常缺乏, 迫切需要来到企业接受“锻造”。然而, 当教师们真正进入企业尤其是异地企业后, 又会面临举目无亲、孤军奋战的境况, 难免产生孤独、寂寞或被边缘化的心态。针对此种情况, 笔者认为出现短暂的不适应是正常现象,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教师快速调整心态, 认清自身肩负的使命, 并适应角色的转换。以笔者本人的实际经历为例, 2010年笔者曾受学校的委派到广东省一家五星级酒店接受轮岗培训。初来乍到, 笔者也曾有过不适之感, 然而很快这种感觉就消失了。究其原因在于酒店本就是一个高流动性的行业,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员工的加入, 新老交替是酒店的常态现象。另外, 笔者在轮岗培训的过程中也迅速摆正了心态, 快速调整和适应了自身的角色, 把轮岗培训当做一次难得的锻炼。因此, 针对新 (预备) 进入企业的旅游类高职院校教师, 笔者的建议是把自己作为一名新进员工来看待, 时刻保持一颗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让自己在不断的业务磨练中逐渐度过不适应期。

(二) 虚心求教, 扎实锻炼操作技能和服务意识

既然进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实践经验, 提高教学技能, 教师们在开始轮岗作业后, 应特别留意企业里的技术能手或业务骨干, 并虚心向他们求教。一般而言, 企业会委派一些技术能手对教师进行指导, 以加强培训效果。除了向这些企业委派的“师傅”们学习之外, 教师们应尊重每一个值得学习的员工, 并从他们身上吸取优点。以笔者在客房部培训期间为例, 在笔者眼中, 客房部是一个工作异常辛苦和繁重的部门, 尤其是客房部的PA (公共区域清洁员) 们, 整天从事着在许多人看来是脏、乱、差的工作, 他们却用高度的使命感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其中, 最让笔者佩服的是一位PA主管, 尽管其年纪不大, 却有着近十年的PA从业经历。在他的职业历程中, 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帮客人及时清扫呕吐垃圾和捡到客人财物归还的记录, 但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无论一家酒店有多么豪华和气派, 至少它给人的感觉是干净和整洁的”。朴实无华的话语, 传递出的却是对职业道德的高度坚守、对自身使命的高度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同。这位酒店从业人员身上流露出的高尚服务意识正是教师们需要用心去领悟和学习的。

(三) 积极参与, 热情融入企业团队文化

每个企业作为一个开放性组织, 不断地接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集体。作为企业中的一员, 每当有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时, 旅游高职院校教师应把自己置身于团队之中, 不要只做个简单的看客。以笔者轮岗培训所在的酒店为例, 每年其所属的集团都会举办各式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体育竞赛、员工生日会、技能比拼、欢乐party之类, 这些活动不仅有力地展示着该酒店的企业文化, 丰富着员工的精神生活, 而且也是教师快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有效融入企业团队的关键机会, 应牢牢把握。

(四) 真诚沟通, 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由于教师的轮岗培训涉及企业的诸多工作部门和工种, 并要与一些不同性格、年龄甚至肤色的员工接触, 可能会遭遇一些人际关系的困扰。因此, 学会与他人相处也是轮岗培训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酒店轮岗培训期间, 就深感这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由于在酒店里要跨越不同的工作部门, 每到一个部门, 就要适应不同部门的工作氛围和工作规则, 并与部门里的领导和员工友好相处, 这对笔者来说, 既是一项挑战, 也是一次人生的收获。总的来说, 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要与别人真诚地沟通, 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因为建立在真诚基础上的友谊是一朵不败的花, 在此基础上的轮岗培训才能有所收获。

四、旅游类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轮岗培训须注意的问题

对于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 赴企业轮岗培训, 既是一次人生的历练, 也是一次自我提升的宝贵机会, 但同时也会面临许多的问题。为此, 笔者以自身轮岗培训的经历, 谈谈教师在轮岗培训中必须注意的若干事项。

(一) 善于观察, 勤于整理

教师进入企业后, 对企业里的各种事物会经历一段从未知到已知再到熟悉的过程, 时间一长, 便会产生习以为常的感觉, 以至于观察力变得麻木, 从而导致整个轮岗培训过程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由于教师深入企业, 不仅是为了学习职业技能, 更是为了将来的教学或研究之需, 因此, 在培训期间, 应尽量保持自己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敏锐观察, 多方搜集各种信息和资料, 并加以妥善整理和保存, 从而达到扩展视野、集思广益的效果。

(二) 时刻反省, 及时反思

在轮岗培训期间, 教师会接触形形色色的部门、人员与事务, 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和心理失衡之处。如果发生此类事情, 教师首先要进行自我反省, 并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一个部门或一段时间的培训结束后, 教师们要及时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必要时可将自己的想法与部门负责人或培训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只要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 不少企业是非常重视的, 有些企业还把教师提交反馈意见作为培训的必备要求。

(三) 时常汇报, 不辱使命

教师赴企业轮岗培训, 通常少则三个月, 多则一年甚至几年。由于教师是受学校委派进入企业培训的, 理应让学校知晓教师的培训效果。因此, 教师应根据培训的进展, 选择合适的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规定, 汇报的形式不一而足, 可采取口头汇报、书面汇报或实践操作等。总之, 教师要养成主动汇报的习惯, 不负学校所托, 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五、结语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蒸蒸日上和国家对旅游高职教育的无限期望, 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高职院校教师走进企业, 走近行业, 他们的教学素质和实战经验将与日俱增, 也必将为培养我国出色的旅游高职人才添砖加瓦, 贡献力量。

摘要:近年来, 我国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 然而, 旅游高职师资培养却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制约了高素质旅游类人才的培养。轮岗培训是提升旅游类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教师赴企业轮岗培训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师在企业轮岗培训过程中应总结相关经验和注意一些问题, 以助推旅游类高职院校教师快速成长。

关键词:高职院校,轮岗培训,教师,旅游

参考文献

[1]时振森, 孟祥玲.新形势下强化高校教师教育力度的必要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2) .

[2]马勇.岗位轮换的分类与成功实施——基于目的的岗位轮换管理技术[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 (4) .

[3]徐旭东.交叉培训对企业的意义和影响[J].科技与管理, 2005 (5) .

[4]李晓.交叉培训盘活酒店人力资本[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 (4) .

[5]周玉兰.重视企业交叉培训,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1) .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1993-10-31].http://www.edu.cn/20010907/3000610.shtml.

旅游培训 第8篇

奖励旅游, 又称“激励旅游”, 是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 是为了对有优良工作业绩的员工进行奖励, 增强员工的荣誉感, 加强单位的团队建设, 用公费组织员工进行的旅游。但这种旅游又不单纯是观光休闲, 一般企业会通过专业性的机构在旅途中穿插主题晚宴, 以及“惊喜”、“感动”的一些小创意活动, 以弘扬企业文化, 传达对员工或经销商的感谢与关怀。奖励旅游让每一位参与者都享受一回“VIP”的体验, 成为其“生命中的经典之旅”, 企业以此激励他们不断为公司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 常年连续进行的奖励旅游会使员工产生强烈的期待感, 对于刺激业绩成长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

1 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到底能不能算是奖励旅游呢

首先, 参加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都是经过层层筛选, 从基层工作岗位上选拔出来的, 都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取得优秀工作业绩的员工, 能够获得参加国家级培训的资格本身就是很高的荣誉, 符合奖励旅游对参加人员的要求。

其次, 参加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老师也有休闲的需求。本人曾在培训班里做过调查, 被询问的三十多个教师无一例外的表示:来参加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不仅希望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最新的实践经验, 还期望能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舒缓一下多年紧张的神经。大多培训基地也纷纷在学习之余安排了一些游览活动。尤其是培训后一个月的企业实践, 更是以参观、观摩、操作、研讨等形式进行。基本涵盖了奖励旅游大多内容。

另外, 教育部用3亿元资金, 花五年时间举办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除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外, 也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真正提高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这种机制应该使广大教师产生强烈的期待感, 对于刺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并形成良性的循环起推动作用。

从这些方面来看,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也可以算作是一种特殊的奖励旅游, 特殊性在于普通的奖励旅游以“玩”为主, 而骨干教师培训以“学”为主。

2 作为一项特殊的奖励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如何进行策划

将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作为一种特殊的奖励旅游进行策划, 必须兼顾其特殊性和奖励旅游的特性。

第一, 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以“学”为主

以我所在培训班为例, 前一个月主要以上课为主。第一、二周学习教育理论和方法, 三、四周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一个月学习结束后, 大家感觉收获并不大。印象深刻的无外乎都是实践性、可行性、应用性强的课程。这当然和职教培训基地建立的时间短、培训的经验有限相关。但从奖励旅游的角度看, 这样的课程设置是有缺陷的。正如上面所述, 奖励旅游强调的是激励, 是一种异乎寻常的体验, 这种体验应该是让参加者终生难忘, 而非枯燥乏味如同嚼蜡。譬如教育理论和方法可以请从事中职教育的泰斗或资深人士讲授, 因为他们的理论来自职业教育而高于职业教育, 更有指导作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则聘请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讲解示范, 侧重介绍书本上学不到又实用性很强的内容。其间穿插互动及游戏环节,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增加趣味性。

第二, 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可以在“玩”中“学”

一个顶级的培训, 仅仅靠聘请顶级的老师是不够的。试想一个人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天天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 他一定会烦死, 培训也同样如此。在学习之余, 组织几次令人神往的旅游活动同样会令人激动难忘, 如果能在旅游过程中策划几个与专业学习或素质学习有关的活动, 则更是“生命中的经典之旅”。我们班的同学利用周末时间自费去了趟九寨沟, 在路上导游使出浑身解数想向大家推销一些收费项目, 这些营销专业的老师则见招拆招, 将之一一化解, 并结合营销理论逐个分析。十几个小时的车程, 成了针对营销理论进行讨论的大课堂, 每个人都觉得受益匪浅。除了富有想象力的旅游, 其他类似主题晚会、技能演示、拓展训练、游戏娱乐体育比赛等都可以赋予其与众不同令人激荡的魅力。

第三, 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主题活动

一次成功的奖励旅游, 必定离不开创意绝妙、精彩叠出、让人惊喜连连的主题活动。一般奖励旅游白天观光、举办一些“团队精神训练”的活动, 以弘扬企业文化;晚上则主要由专业的机构策划出富有当地特色的表演活动。只有让奖励团成员因此激动万分并留下永生难忘的回忆, “奖励”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职学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 诸如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实训技能的实施、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等等, 采取多样的交流形式, 为大家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 让经验和思想去碰撞交流, 可能比单纯的听课收益要大得多。在这样的交流中, 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参与进来, 将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归类总结, 相信会有助于提高全国职业教育质量和职教培训基地的建设。

第四, 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企业实践

由于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今年刚开始启动, 各培训基地的企业实践环节还处于尝试阶段。有些基地将企业实践安排为参观、观摩, 一天或半天参观一个企业。还有些基地直接将培训教师派到企业上班一个月, 然后就不管不问。这些安排从奖励旅游的角度来说, 难以达到激励、印象深刻的目的。我们班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在重庆长安汽车集团实践。初到长安, 就受到长安集团总经理助理的亲自接待,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无论是参观、就餐、观摩、听课每个环节都安排得细致入微, 各处的电子布告栏均能看到欢迎的标语, 使学员们很有受重视的感觉。长安集团公司市场部副部长亲自带队讲解长安的营销理念和方法, 美国福特公司的查尔斯先生亲自讲述福特品牌的宣传思路。五天的学习时间飞驰而过, 学员们的收益也是硕果累累。当然, 不可否认, 目前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力度还远远不够, 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向长安汽车集团这样配合, 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支持。相信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企业实践的形式会更加多样而有效, 令人向往, 使人难以忘怀。

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培训模式的探究 第9篇

一、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培训的特点

(一) 实用性要求

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培训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在以后的工作中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从而实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加客户满意度以及促进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对于无论导游或者是服务人员, 他们的工作性质都要求与外宾进行正面的直接的交流, 对这些人员英语口语培训的效果不应体现在书面上而是体现在交流能力与应变能力上, 所以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的培训突显出了实用性的特点, 对服务和旅游人员在英语口语的实践运用能力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 专业性特点

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培训的专业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性, 即英语口语的培训内容应当是与服务和旅游相关的内容, 也就是说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 在培训中要考虑到学生以后特定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 并针对这些开展对学生的口语培训。二是综合性, 服务和旅游行业是一门涉及面十分广的学科, 在掌握必要的服务礼仪或地理知识的同时要对风俗习惯与文化特点具有一定的了解, 甚至要求对外宾的习俗与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 这就使口语培训需要传授的知识面也要非常广, 同时在文化与语言习惯上也要有所了解。

二、当前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培训的现状

(一) 对口语的侧重不够

虽然服务与旅游英语口语的实用性被培训工作者广泛认可, 但是从服务与旅游英语培训的整体来看, 书面与语法的培训力度仍旧大于口语培训, 对口语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大。由于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与教师都更加注重英语理论性内容, 对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相对来说有些忽视, 这就造成了在展开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培训的过程明显体现出难度大的现状, 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能实现理想的培训成效。

(二) 专业针对性弱

在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的培训中应当注重英语口语的实用性与专业性,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的服务和旅游专业的教学中, 英语教师并不一定是服务和旅游专业毕业的教师, 这就出现了虽然能够提升学生一定的英语口语运用水平, 但是欠缺了必要的专业性与行业实用性, 尤其表现在一些与服务和旅游密切相关的词汇等内容, 英语专业的教师并不一定能实现较好的口语培训效果。

(三) 培训对象的英语口语基础差

在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培训中, 英语口语基础差是普遍反映出的一个现象,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培训对象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环境下, 对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实际运用英语口语的机会少, 从而形成了“懂”英语而不会说英语的情况。二是由于一些地区或初中、高中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同形成的英语口语的差异, 一些学生在发音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总体而言培训对象的英语口语基础都是有待提高的。

三、完善英语口语培训模式的对策

(一) 加强基础口语培训力度

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基础差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在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的培训中, 有必要在前期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英语口语基础培训, 如音标、语法等内容, 为学生开展口语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如果从英语口语的基础开始培训, 培训的时间就会显的十分紧迫, 所以在培训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鼓励学生多听一些标准的英语来培养学生的发音与语感。

(二) 培养培训对象对英语口语的兴趣

英语口语培训不应仅仅体现在英语口语培训的课堂上, 而应将英语口语培训的课堂作为引导, 通过培训对象的主动学习与练习来达到理想的口语培训效果, 所以培养培训对象对英语口语的兴趣十分必要。在英语口语训练的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增加学生对口语培训的兴趣, 如在培训课堂中构建情景模式教学, 通过塑造特定的情景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的对话,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或者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英语音像作品, 使学生在娱乐中加深对英语口语的印象。

(三) 重视针对性教学

无论是服务和旅游专业教学还是英语口语培训都是以培训对象就业为主导的, 所以要注重英语口语培训的实用性与专业性。在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的培训中, 要以其专业特色为依据, 加强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景色、餐饮、娱乐、民俗等内容的口语培训与教学, 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培训对象分组对不同地区进行调查并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出来, 实现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四) 重视教师复合培训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培训能力直接影响着培训成果, 所以在服务与旅游英语口语的培训中要注重教师复合培训能力的提高, 担任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培训的教师应该对其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了解。在日常教学中, 英语教师可以旁听服务与旅游专业教师的课程, 或者鼓励专业教师在授课中适当的英语化, 鼓励英语教师随同学生在酒店或者旅游景区实习增加教师的知识面, 从而有利于对培训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英语口语教学。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使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得到深入,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服务和旅游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 正在被逐渐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 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 服务和旅游行业中与客户能够实现良好的沟通是令客户满意以及推动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所以服务和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为服务和旅游人员在英语口语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进行针对服务和旅游口语培训的新模式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紧迫性。本文对服务和旅游英语的特点做出分析, 并对当前服务与旅游的现状进行了阐述, 针对如何提升英语培训的质量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服务和旅游,英语口语,培训模式,探究

参考文献

[1]彭志韬:《试论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革新》, 《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7年07期。

旅游培训 第10篇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在乡村旅游业初期,农民可以从事较为基础的旅游服务,但随着乡村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其高水平人才短缺的不足开始日渐凸显,人才缺口已成为限制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大多数从业者已经不能够适应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经过系统学习、有文化、懂经营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这就必须依靠高校等机构进行专门的培训。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行使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成效直接决定了今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认真研究高校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体系建设问题,而培训体系的建设工作需要从功能定位、运行模式、培训原则与内容和保障措施四方面入手。

二、功能定位

高校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不同于传统的学历式教育,其重点在于培养乡村旅游在职人员的旅游经营管理、服务等实用性较强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培训体系的功能定位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

1、满足技能性实践教学需要

针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训工作,需要高校调整定位,将其区别于普通学历教育,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加强餐饮娱乐设备操作、旅游服务演练等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这类课程是培训学员从业基本技能的训练项目,也是乡村旅游服务业各个技能点的具体体现。通过环节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后,再加以实验实训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完成对培训学员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2、满足综合性实践教学需要

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是对各个技能点的全面整合,是解决乡村旅游操作的全面流程。部分实践教学可以在高校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有的则需要到企业实际顶岗完成。此类课程对高校校内实训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真实反映乡村旅游企业的实际环境,还能具备乡村旅游企业相同的社会服务功能。

3、满足培训学员技能发展和特长训练的要求

乡村旅游培训工作一方面是在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素质。部分培训学员在专业领域有更强的技能需求或创新意识,也有部分培训学员今后并不从事乡村旅游业。因此,高校要为各种学员提供必要的实践和创新环境,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实践水平、完成创新成果、提高高校和专业的知名度及声誉。

三、运行模式

当前高校培训体系的运行模式与市场化有很大的距离,行政化痕迹较为明显,自身造血和循环功能不佳,这对于高校培训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较为不利的,因此需要大胆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行模式。主要措施如下。

1、高校培训工作可以考虑建立独立的培训实体

培训工作需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建立相对独立的培训实体,政府和高校在开始阶段投入一定的资源外,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使培训实体有较为灵活的运营体制和发展空间,从而为培训实体接入市场开展包括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培训等业务。高校培训实体要积极面向市场,开展订单培训,不断开发出新的适合乡村旅游市场需要的培训项目,把开拓培训市场作为高校培训生存和发展的主线;要整合资源,积极开展智力服务,发挥高校的科研和师资优势,在培训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

2、高校培训实体内部实行制度化管理

以项目制为核心,将培训项目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自主运作培训项目、自负培训成本、自定培训效益分配方案,从而充分调动培训团队的积极性和潜能。同时构建项目责任制,规范培训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相关责任人在开展培训工作时按规定行使职权,并承担相对应的责任以及获取相应的收益。最后则是要打造目标考核制,在落实培训目标的前提下,形成考核办法并用以检查和督促培训工作,最终按照考核结果支付培训工作的各类福利待遇。

3、实现资金的多元化

培训工作的资金来源可分为三类,即政府、企业和高校。政府有义务关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问题,所以培训资金的来源主要以政府为主,高校机构是企业员工的培训方,企业是受益方,所以也有责任为员工培训分担相应的资金。政府可考虑通过财政拨付成立“高校乡村旅游培训专项基金”,并将之纳入预算体系,其中培训乡村旅游员工的费用应该以政府成立的专项基金为主;员工所在企业可以通过订单培训的方式,缴纳一定的培训费用给高校培训机构,以弥补高校培训工作的资金缺口。通过资金分流,能有效地解决由于资金不足而造成的高校培训工作缺乏积极性的问题。

四、培训原则与内容

与普通学历教育相比,由于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同、教育的目的和性质也有所不同。目前,普遍认为乡村旅游人才应具备旅游职业道德、乡村历史文化知识、旅游现场服务技能等主要素质。高校培训体系在培训原则和内容方面都需要和普通学历教育有所区别。

1、培训原则

高校培训体系要制定针对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的原则,以满足培训对象接受培训的目的。

(1)实用性原则。从业者来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和经验,因此需要在开展培训工作前,首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自身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尤其需要重点针对旅游从业人员在工作或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

(2)阶段性原则。参加培训的农村学员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文字的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为此,对学员们的培训应该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3)可操作性原则。要针对农村学员和其所在的乡村旅游企业类型和行业规模等情况,按照实用与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培训,使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际效果。

(4)适用性原则。面向农村学员的培训要符合适用性原则。由于接受培训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知识背景等因素有所不同,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阶段和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也不同,不同时期人们的培训需求和整个社会对培训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培训模式必须体现出所处时代的特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需要注意对象的适用性、地区的适用性和时间的适用性。

2、培训内容

在开展乡村旅游培训时,应按照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和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构建培训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要有针对性,要有重点、有层次和阶段性。在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合理选择或自主编写与本地实际相符的培训教材,以利于将真实有效的信息通过课程和教材等媒介传递给基层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的乡村旅游经营户,从而保证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总体上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技能、法律法规、卫生安全知识、现代经营理念、仪容仪表、历史民俗知识、语言表达等。细化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乡村旅游的基本理论。包括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等。这一方面的培训旨在提高参与各方对乡村旅游的基本认识,并在部分重要的观念上达成共识。

(2)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包括深入准确地对本地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认知,保护与开发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协调旅游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等。这可以调动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使乡村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3)乡村旅游市场开拓问题。包括乡村旅游市场现状、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市场的开拓、区域内外的合作经营等。通过这方面的培训,使广大农村地区接受现代市场观念,并通过自主创新活动不断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4)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法律与政策问题。包括与乡村旅游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导向与具体扶持措施等。这是顺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引导基层政权组织依法管理和市场经营主体依法经营的有效手段。

(5)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问题。包括餐饮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住宿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紧急救援管理规范、医疗卫生管理规范等。这方面的内容是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是提升乡村旅游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6)乡村旅游的操作技能。包括餐饮和客房服务、与游客沟通与交流、特色娱乐方式的操作、市场营销与开拓的技能、企业管理的理念与方式等。这方面的培训内容是最直接,也是效果最显著的,能够充分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同时也是最容易为培训对象认可和掌握并取得成效的部分。

五、保障措施

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无法由单个高校独立完成,要将区域内的各高校纳入培训工作的整体体系中,需要行政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为之提供完善的保障措施。

1、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建立有重点、分层次的区域乡村旅游培训体系

要结合各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条件等因素,对应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进度,以培训内容为分工标准,将各类高校整合为一个有机的培训体系。如农业类高校的农业种植和园林绿化;旅游类高校的景区管理、餐饮制作、客房服务;法律类高校的法律政策等。同时,根据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要求,改变目前一个地区的学员由同一所高校完成全部培训任务的现状,将培训对象按照培训体系的层次轮流接受各类高校的培训。制订并优化区域范围内乡村旅游培训对象的培训时间安排,并通过示范效应和帮扶机制的发挥,使当地乡村旅游培训对象都能获得相应的培训机会。

2、培养并共享区域内高校培训讲师资源,企业对应建立助理讲师团队

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区域内所有高校范围内遴选出优秀的乡村旅游培训讲师,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培训的核心讲师团队,而不仅限于少数高校,该团队内的讲师可按照培训工作的需要而实现共享。高校培训团队主要负责对乡村旅游业相关基层人员的培训,同时企业也可以在各地的行业企业内挑选、培养并形成遍及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助理讲师团队,作为培训讲师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高校培训团队和企业内部的助理讲师团队间建立起信息交流以及合作机制,对所在区域的乡村旅游从业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双方的合作,使乡村旅游的培训工作摆脱目前的运动式培训,形成一种长效的培训机制。

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

由于目前各高校分别承担培训任务,考核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不尽相同,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对高校的培训工作实现有效监督,也无法对培训对象所在企业给予考核评价。因此,需要第三方机构统一制定完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这是推动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必要途径。要改变培训“管学不管考”的现状,就要利用考核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从而认定各参与培训高校的工作业绩。建立培训考核体系,要根据所培训的内容和对象,制定科学可行、操作性强、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以此推动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培训对象和游客对培训效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调整培训计划,使乡村旅游培训工作不断得以完善。乡村旅游业与社会福利事业有根本的区别,要让乡村旅游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做到从业人员的优胜劣汰,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水平,还需要政府和协会会同相关机构,建立执业资格和从业标准。通过对执业资格的考核,彻底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层次,提升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幼君:试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

[2]冯清: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J].市场论坛,2010(7).

[3]邹淑珍、焦庚英: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J].教育技术月刊,2008(9).

[4]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旅游培训 第11篇

2010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若干建议相关文件,至此,海南省正式步入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轨迹。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有发展国际旅游岛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但是由于起步晚、起点低,海南省整体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想要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海南科学发展难度较大。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海南省的区域优势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地区,才是加快发展海南省社会经济的必经之路。

二、海南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

(一)数据来源

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是提升失地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一定就业能力的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失地农民培训需求主体视角,分析失地农民的培训需求,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分析方法来研究失地农民就业培训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本课题调研对象是国际旅游岛建设涉及区域内具有就业能力的失地农民。根据农业劳动力的分布的区域的不同将海南省农户分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调查村采用选择抽样的方式,调查农户则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9月,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73份,有效问卷25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7%。

(二)失地农民的主要特征

1、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及就业技能欠缺。

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欠缺。调查结果显示:首先,45岁以上的劳动人口中,学历为初中及以下水平的约占73.5%,受教育程度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就业;40岁以下的就业人口相对受教育水平较高,但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也仅占5%;其次,失地农村就业技能培训缺乏,被调查者中有65.3%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竞争力较弱。失地农民由于没有技能,不懂管理,就业范围狭窄,就业职位有限。

2、失地农民观念陈旧,就业意识淡薄

陈旧落后的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因海南区位优势,生活水平近些年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求职过程中对劳动报酬期望值高于自身的工作能力,从而造成了再就业困难。强烈的地域和生活优越感,使城市周边的失地农民不愿屈身于服务性行业就业,从而错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部分农民的小农意识过强,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考虑过长远利益,没有树立就业优先的意识,一些农民安于现状,止于惰性,认为生活过得去,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被征迁农民得到一笔较可观的补偿金,生活安逸,就业紧迫感不强,影响农民的再就业。

3、失地农民普遍培训意愿强烈

调查显示,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失地农民对于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传统的“技不压身”的观念的影响,失地农民愿意接受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薪酬水平也是驱动失地农民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原因,从事简单技能的体力劳动职业,工作稳定性差,薪酬待遇低,高技能水平的技术工种不但薪酬待遇好,且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和人格满足感,这对失地农民参与培训的激励作用很大。接受培训是提高自身素质、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唯一路径。

4、失地农民对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需求量较大。

由于文化水平的影响及职业教育的缺乏,失地农民在就业意向一题中65%选择的是进城务工、进厂或创业,对于再就业培训项目多选择了可以满足市场竞争需要和实用性较强的创业,如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汽车驾驶与维修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在被调查者中只有22.7%的人短期内不会参加培训外,选择参加汽车驾驶与维修、餐饮服务、家政服务、自主创业培训、计算机操作及其他项目的培训均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0%以上。

三、海南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强烈的培训意愿与参训行为不积极的矛盾

失地农民渴望通过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提高收入水平,有强烈的培训需求,但在真正要接受培训时,权衡培训的成本和收益,放弃培训计划。在调查前期访谈过程,失地农民对是否愿意接受就业培训这一问题调查,普遍回答:是。所以,在问卷设计时重点调查的是失地农民的培训需求和没有参与政府及企业组织的相关培训的原。但是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培训很难将农民组织起来,虽然农民对就业技能培训需求强烈,但是作为培训的受益者,对访谈结果分析,出现科技培训遇冷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低,一些科学技能难以理解、掌握;二是部分农业技术需要长久坚持才能见成效,与农民的期望值有差距;三是农民逐渐老龄化,观念固化,缺乏尝试新技术、新品种的勇气。

(二)政策重视与财政投入不足的矛盾

2007年3月2日,海南省政府下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海南省总工会将2014年定为“服务农民工年”;海南省陆续开展实施了“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雨润工程”、“万名农民中专生培养计划”等项目和专业技术培训。此外,省农科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也每年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然而,各级政府对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却严重不足,以财政专项形式支付的培训经费极为有限且难以持续,无法满足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

(三)培训内容重叠、培训形式单一与培训需求多元的矛盾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有培训需求的占77.3%,农民对就业技能的培训需求较大,而真正参加培训的只占43%,相差34个百分点,说明农民培训需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在培训内容方面如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政策法规、创业知识,这类培训开展的很少,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在培训方式方面,农民实际接受的培训方式主要是课堂讲授、现场示范、参观学习、会议形式,分别占46%、13%、8%、33%。更有利于成人学习的现场示范和参观学习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培训主体所提供的就业培训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差异,为更好提高培训效果,应开展农民能学以致用的实用技能培训,多采用田间示范、参观学习等培训方式。

(四)培训信息量大与信息传播渠道狭窄的矛盾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培训信息多由培训组织者传达获得,达42%,其次是由村干部口头传达,占29%。在调查中,调查过程中发现培训机构组织的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的项目很多,但多是在宣传栏中进行张贴公布,让农民自主选择报名;座谈中,培训机构的人员表示,他们只会打电话通知种养大户和村长参加培训。培训机构在发布培训信息时存在选择性,且信息发布途径单一,一些农民反映自己根本不知道有这些培训。虽然农民培训的需求强烈,因培训信息的获取渠道不畅,致使农民的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

(五)师资队伍薄弱与技术更新速度快的矛盾

海南主要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和旅游业,虽然拥有大量的农业研究和教学的人才和高级农业技术人才,海南省城郊农民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农民们希望培训机构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但由于培训机构与农业研究机构的人员衔接等问题,使得这些人才没能参与到培训中来,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是农民有需求无行为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四、农民生产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思路与运行机制

(一)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的农民培训管理体系

各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工作保有必要的人员和工作经费。,把失地农民培训列入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支持职业农民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工作体制。要广泛宣传开展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的重要意义。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不断增多的实际,结合市场需求和失地农民培训意愿,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应与各涉农部门规划相衔接、配套,特别是把提高失地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作为基层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作为考察和评价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获得制度保证。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动态瞄准机制

首先,实地调研了解农民的培训需求,利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收集农民的培训需求信息。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根据农民的培训需求,结合当地的资源状况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为了将培训方案做实,可制定“菜单式培训”方案,以增强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选择合适的培训实施主体。根据培训吗目标的不同和培训项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合适的培训师进行农民生产技能培训。最后,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及时反馈培训结果和成效。按照需求决定供给的原则,建立农民培训的需求动态管理模式。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投入支持体系

因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所以财政投入应是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经费的投入主体。必须构建政策支持体系,通过立法和政策设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基金。可以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在整个征地拆迁工作中的地位和资源分配额度,就业培训经费的增长速度不应低于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保障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经费的长效性。建议引入市场机制,激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参与培训,政府给予项目相应的扶持和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这样不仅有利于健全农民生产技能培训体系,而且由于这些机构贴近农民,更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

(四)建立高速、畅通的培训信息传达机制

各级地方政府要尽快明确各部门职责和职能,对于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工作,确保从上到下培训信息传递的畅通,形成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着力营造支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还要认真做好培训的宣传动员工作,拓宽培训信息的传播渠道、健全培训信息的传递机制,要培养失地农民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培训机构应借助现代多种信息传递工具,如手机、网络、电话等媒介把信息直接传达到农户手中,让农民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减少信息的传达过程中的失真和截留。

(五)构建优质高效师资队伍的运行机制

上一篇: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下一篇:抵制日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