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空间范文

2024-06-27

作为一个空间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个空间 第1篇

关键词:郁达夫,女性,空间

女性角色在郁达夫的小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郁达夫小说中女性人物之众,另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作为作者本人欲亲近与观察的对象,始终牵萦着他易感多情之心。但因自身情感与认知的内倾,他对女性的描写往往处于“物”层面上,他欣赏女性、爱慕女性、为女性思虑苦恼,但同女性间始终隔阂,他对女性的理解同时出于他者的旁观与自我意识的施加,女性有时给他以精神的抚慰,但更多时候女性仍作为男性欲念的化身出现,以“肥白的腿肉”的状态呈现,较少真正从女性本身来理解女性。因此,在这里将女性作为郁达夫小说的空间标志“物”。

郁达夫小说所涉及的女性人物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在大部分情况下(也有例外,比如《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陈二妹、《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的冯世芬,这应当同郁达夫中期受到左翼文学的影响有关),她们的社会个体的身份被淡化了,叙述的重点在于同作者站在同一立场上的主人公从她们那里获取的情感体验和对女性的认知。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大致有两种类型一则是沉静的,甚至同主人公同样为“零余者”的女性,她们是柔顺的,在情感上能主人公产生共鸣,在主人公每每不顺意是闯入其心灵,有意或无意的抚慰着他的心,这种抚慰一定程度上是不带欲念的,这类女性她们作为社会的个体实际如《银灰色的死》中的静儿;另一类女性则往往是其欲念所向往的,《迷羊》中的谢月英,《沉沦》中旅店主人家的女儿等。这些使主人公不同意义上得到安慰的女性同时也表征着她们所存在的空间。

《十三夜》中画家陈君为逃脱日本人的钳制从家乡出逃,不难想象他所求的就是自由安宁的生活,在杭州他神经质般的坚称自己与深夜遇到了一个白衣女子,他从这个女子身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她静静地在月光里立着,他躲在假山石后尽在观察她的姿势身体,忽而一枝树枝,息沥沥沥地在他的头上空中折了掉下来了,她立刻就回转了头来,望向了他正在藏躲着的那一大堆黑影之中。”[1]看郁达夫的描写,这个女子同月光、静谧的夜、空灵的诗般的情景是融合的,她就是陈君所追寻的理想的化身,然而她还是消失在了月光中,陈君也绝望的走向死地。《南迁》中有着“朴素的天性”“小孩子的天性”的O性女学生、《迟桂花》中的“康健和自然的美点”莲都存在于一个独立的空间,她们自身的特质同空间是统一的,她们本身就是空间的化身。

《银灰色的死》中的当垆女静儿,《祈愿》中的妓女银弟,《南迁》中的O姓女学生,她们的身份、职业都各不相同,尤其是静儿和银弟,她们的职业与日常所接触人员应当使她们的性格、行为更加复杂,但实际在小说中,她们的行止始终保持在特定的、易于辨识的框架中。一方面她们也展露个体的常态情感,羞涩、悲哀、委屈这样的情态在小说中有一定的展现,但这种情感往往同男性主人公是完全共鸣的,她们的全部情感都是主人公所全然理解的。她们所存在的空间——酒馆、妓院、小岛的海岸则是主人公抒情的场所,这种男性视角的叙事中,她们除了作为“女性”存在于空间中,在叙事中同雪山下的樱花、西湖上的荷叶这样的抒情的凭借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她们的存在的特定空间中,男性的叙事者本来甚至应当被视为这空间的闯入者,但实际因为男性对叙事的绝对主导,这些女性与她们存在的空间是固定的,在这种意义上,这些女性是单一的,其空间是停滞的。

相较而言,《迷羊》中的谢月英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陈二弟的形象则较为立体。谢月英也会在夜幕中沉思,有男主人公王介成难以捉摸的时候,她既敢于在生活不顺遂时毅然同王介成出奔,又敢于在出奔后重新回到没有王介成的自己的路上。虽然在王介成的视角中她仍是欲念的化身,但同郁达夫小说中的同类角色,譬如《南迁》中那个纯粹为欲望动物的W姓少妇已经全然不同。与此成对比的是,郁达夫一贯于小说中以自然空间覆盖都市空间的叙事方式有了变化。谢月英作为一个从乡下草班步步闯荡成为小有名气的女伶的现实生活被更多涉及,虽然郁达夫仍不会讲戏台下如何、几人同住的旅馆如何进行全景式的描绘,但从两人奔逃的A地的乡镇郊野再到谢月英独自离开的都市,这于王介成和谢月英的初衷而言无疑是“寻快乐的旅行”,由尚带野游意趣的南京到因繁华而觉空虚上海,两人的精神状态同其所处空间息息相关。自然空间在广阔的物质世界中实际为主人公的心绪所牵动,成为他于社会逃逸的宝地,王介成为自然所包容着个体的压抑、忧郁、性欲在都市中被迫改变,而谢月英由为物质感发生趣到终觉现状的无趣。在这变动中,空间流动起来了。

《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陈二弟则更不同于郁达夫小说中的诸女性,她于此作为一个底层劳动人民的身份被强调了,即使“我”和陈二弟与租处的狭小空间相互观察、交谈而至交心,逼仄的居住空间是两人困窘的生存状况的证明,但陈二弟身上的社会性被凸显出来,更广阔的社会空间被引入。这大概也是郁达夫从抒情走向现实的表证。在这两篇小说中,空间的流动造成了空间的复杂性,乡镇与都市、狭小的居住空间与广阔的社会空间之间的冲突使女性形象被更写实的凸显出来。

郁达夫小说空间叙事的意义不在于对现实世界的具体展示,而在于他始终关注着个体心灵的需求,以他独有的情感体验在生的苦闷中摸索着现代的困境中心灵的出路,其空间的建立凸显的是一个亲历者所把握的时代特质。女性同空间的共联是其空间叙事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一、二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龙迪勇:《空间叙事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

[3]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4]曾华鹏,范伯群:《郁达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徐子东:《郁达夫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7]张斌:《郁达夫小说中的城市景观》,《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第1期.

我作为一个预备党员 第2篇

第一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既是改造客观世界,夺取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的行动指南,又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的强大思想 武器,能否坚定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最现实、最直接的考验。如果不学习,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全面武装,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更谈不上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

第二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党章中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当即世界科学技术 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 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共产党员要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

第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和根本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来说,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不能忘本,不能忘根,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 落脚点。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事业,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就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半年来,在组织的关怀与培养下,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政治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有了全面的发展。但我离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眼看预备期就要满了,如果党组织按期把我转为中共党员,我会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同志在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半年内,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政治思想上能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该同志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在学习生活上能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关心同学,学习刻苦,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但是,同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加强(任选其一)。

请党组织继续考察。

同志经过进一步考察培养,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段时间,同志继续加强培养,积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应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在理论上不断完善自己,思想上更加成熟,立场更加坚定,对党的认识也提高了。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依旧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学,热爱生活,在专业学习上刻苦努力,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同学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能够联系群众,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帮助同学。

但是,该同志仍存在一些缺点:

请党组织继续考察。

入党介绍人意见

第一介绍人:作为同志的入党介绍人,我认为该同志在政治思想上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党认识正确,入党动机端正。平时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克服缺点,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思想品德端正,团结同学,对党忠诚,为人正派,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缺点:用党章的规定全面的衡量同志,我认为已经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我愿意介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介绍人:同意第一介绍人的意见。同志对党有正确的认识,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并有为之奋斗的决心。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平时能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前一时期的工作调动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思想觉悟。本职工作和组织交给的工作都能比较出色地完成。缺点:。总的来说我认为同志已经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我愿意做他的入党介绍人。

预备党员考察情况

同志在被确定为预备党员的一个季度里,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政治思想上能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该同志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在学习上能够严格按照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关心同学,学习认真刻苦,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但是,该同志也存在一些不足:

请党组织继续考察。

同志经过进一步考察培养,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这段时间,继续加强对同志的考察培养。该同志积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应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在理论上不断完善自己,思想上更加成熟了,立场更加坚定了,对党的认识也提高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该同志能够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但是,也仍存在一些不足:

请组织继续考察。

这一季度里继续对同志进行考察培养。经过半年多的考察培养,该同志在政治思想上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继续加强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平时能用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前一时期的工作调动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思想觉悟。本职工作和组织交给的工作都能比较出色地完成。该同志在平时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克服缺点,在学习生活中发挥骨干作用。但是,也还存在一些缺点:

请组织继续考察。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培养考察,同志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各方面更加符合一名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标准。在思想上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认真领悟和谐社会的要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扬抗震救灾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始终如一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全心全意服务同学。

作为一个空间 第3篇

当时正好是2012年,那时,我大部分的艺术项目都在台湾,比如刘建华在台北关渡美术馆的展览,史金淞在忠泰艺术基金会的展览等,因此有机会多次往返台湾,参观和了解台湾的艺术生态。除了美术馆、学院和商业空间之外,台湾还有另外一种空间——“替代空间”,如伊通公园、非常庙和台北当代艺术中心等。我还记得在台北市立美术馆的书店,姚瑞中向我介绍了一本书——《替代空间》,涵盖包括台湾在内的亚洲区域的十几个非盈利艺术空间。这些空间很多都是由策展人和艺术家们自我组织与管理,举办各种展览、讲座、放映会和艺术家交流工作室等非盈利的实验性的艺术活动。在艺术权力系统与商业系统的框架里面或者在这些系统的领域之外,逐渐发展出另外的一条线索。经过多年持续的工作,这些空间对整个艺术生态的影响逐渐显现。

为什么这样的空间在上海极为罕见?这个疑问成为我在设想9平米美术馆时的一个背景因素。上海拥有大量当代艺术空间,包括各种公立和私立的美术馆,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馆、外滩美术馆和刚刚开幕的龙美术馆以及即将开幕的余德耀美术馆等,还有各种形态的商业画廊。但是,美术馆的展览有自身的标准与要求,以及资金与档期等各种因素,所以,能够在美术馆展览的艺术家和作品毕竟有限;画廊出于市场因素的考虑,对艺术家有自己的选择。那么,大量的艺术家的作品和艺术家实验性的项目,无法适合前两者的要求。但是,他们是形成上海艺术现状的重要实践与细节。上海需要一种中间介质的艺术空间,或独立空间,或替代空间,在整个的艺术生态系统中,与美术馆与画廊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

很多人好奇地问,“9平米”真的只有9个平方米吗?如果单单只是从它的建筑面积和物理空间来界定,是的,它占地只有9个平方。但是9平米美术馆是个立体空间,艺术家有足够智慧运用这个空间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各个物理平面。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9平米美术馆的地理位置在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里面。在里面的意思是,外围空间里面套着一个小空间。文化处本身就是一个空间,三面是临着福州路的大玻璃墙面,里面一边面对整个办公大楼开放,一面面对文化处自己的办公室。 经过大楼的人群,不管是路过的行人,还是这个大楼中其他办公室的员工,以及管理大楼的保安,每个周末站在大楼大堂里面为MINT酒吧迎宾的小姐,或者来喝酒的客人,都对嵌在这个空间里面的一个占地只有9平米的空间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对这里展示的作品充满了不解与好奇。这个现象从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倪有鱼的《泡影》开始,到阿角的《屏幕一代@9平米美术馆》,整个半年的时间,一直在持续发生。文化处自身物理空间的限制转变成有利条件:9平米美术馆通过空间里外的交互与影响,已经不再只是我们最初设定的9个平方米,而是从内到外,延续到一个更为广泛的层面。

9平米美术馆并不是一个美术馆。以“美术馆”命名显然有些调侃和反讽的味道。在最近两年,美术馆的建设在上海和全国发展迅速。我们听到大量关于美术馆建造方财力如何雄厚或建筑硬体如何规模巨大,而美术馆学术发展和研究计划提及甚少,或者仅限于宏观框架。美术馆与博览会、拍卖行、艺术基金等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过于密切,这令人不得不怀疑与警惕。行业内有人评价:在中国,美术馆在做买卖,画廊在做学术。9平米美术馆,因为面积的原因,将艺术展览面临的权力侵蚀与商业渗透等现实问题挤压干净。

9平米美术馆的支持来自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这个项目在2014年的3月告一段落。接下来,作为一个空间,一个非盈利的项目空间,该如何继续下去?如果脱离开领事馆文化处的支持,我们是否还可以存在下去?9平米美术馆也面临着所有类似空间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我在美国参加文化学者访问项目的过程中,华盛顿WPA艺术机构也在会议名列之中。这个机构的背景是吕贝尔家族,由于吕氏家族经营酒店业,因此WPA得以能够在吕氏旗下酒店空间拥有办公场地,同时利用酒店为艺术家提供项目空间,如酒店的前台和楼梯过道等,每隔一段时间轮流放映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夏天的时候,在室外的游泳池举办行为艺术的现场表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与本地各美术馆和艺术空间紧密合作。这也许是一个可以参照的模式。通过与不同艺术生态和不同机制的空间交叉合作实践,增强非盈利机构和空间现实的活力和应对能力。大的美术馆有了一些艺术实践与前沿的项目,以平衡自身模式化的展览方式,画廊也有机会在一个艺术家的市场成熟之前,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艺术家的想法。大家互为补充,交互发展。

作为一个品类去战斗 第4篇

在里斯(AI Ries)的定位理论里,消费者的心智空间是有限的,他们往往只会记住一个品类中的前一两名。在商品丰富度空前的时代,想要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品牌需要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尚未被占据的品类。里斯认为,品类是持续分化的,作为公司,要努力去识别甚至创造品类分化的时刻,并敢于推出新品牌以进入其 中。

C:超市里的商品已经足够多,后来者创造新品类的空间会不会越来越小?要怎样抓住机会?

R:自然界为商业提供了现成的架构,品类就是商业的分化。品类分化在各行各业都存在,品类分化的时候,公司应该做的事,是用新品牌去抓住新品类的机会。机会实际上会更多,老品类会慢慢代谢掉,在经历了成长之后就会不断缩减,但不会真正死亡,只是留存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新品类在被分化出来之后不断成长,后来者因此拥有进入市场并壮大的机会。大公司要启用新品牌去进入这些品类。苹果是个营销天才,它不是一个产品品牌,而是一个公司品牌,没有人说我要去买苹果,他们会说我去买iPhone、iPod或iPad。苹果靠的是3个品牌,每个品牌在该品类内部占据了人们心智当中的位置。现在很多公司在长大之后,需要多品类发展的时候,没有为这些新品类分化出一个新品牌,而是将它们融合进已有品牌,这是不对的。日本的索尼,也拓展了很多的品类,但其盈利能力很糟糕,错不在它开创了新品类,而是怎样开创新品类。它应该为新品类命名一个新品牌,而不是沿用已有品类的品牌,这方面丰田比较成功。丰田本身不是高价车,在做高档轿车的时候,它推出了雷克萨斯这个新品牌,这个品牌非常成功。

C:大公司通常不喜欢推新品牌,而宁愿做产品延伸,为什么?

R:除了它们对已有品牌有情感和忠诚度在里面,我想另外一个原因是,推新品牌意味着大量的广告费,这是很高的和长期的成本。大企业出于情感和财务两方面的考量,不容易做出推新品牌的决策。但实际上,建立品牌就要花大钱砸广告的方式,也是不对的。我们有一个理念:广告在没落,公关在崛起。广告是砸钱买下半版报纸,是自说自话,是来自品牌方的强行信息植入。公关是通过别人替你说话,而且成本更低,但要求你有真正的新闻价值,如果没有新闻价值就形成不了公关影响。品牌策略上也要聚焦,对大公司而言,管理者很难接受这一点,他们不愿意缩减他们的诉求点,他们都喜欢扩张。比如汽车,消费者通常想要好的续航里程、好的外观,还想要好看的内饰,然后他们还要可驾性,需要驾驶的感觉……他们什么都想要,而汽车公司做广告的时候就什么都覆盖了。很多年前宝马就是这样做的,还把这样的广告做了十多年,当时宝马在美国市场的欧洲进口车销售榜排第11名,真的不怎么出色。后来它改变了战略,做了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聚焦,把焦点放在可驾性上面,它的主题就是终极驾驶机器,这个主题已经用了39年,现在你看到它非常成功,就是要落脚到一个更小的细分市场,做到第一占位。很多公司陷入麻烦,就是因为它们什么都做。

C:你怎样看待粉丝经济,它是否已经解构了传统的品牌营销理论?

作为一个读者的愤怒 第5篇

余杰先生为北村这本最新推出的小说——《愤怒》写序,其中提到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复活》和雨果的《悲惨世界》,为我们“正确理解”这本书提供了可靠途径。

阅读这部余杰先生认为是“挽回中国当代文学声誉的优秀之作”,一些问题不断地浮现在脑海:难道如今中国作家的想象力就在于把外国大师上个世纪或者上上个世纪所表达过的思路重新演绎一番?一部作品在基本架构、基本情节上面如此重复前人,这还叫创作吗?更何况这部作品的主题,是为了唤醒当代人的良知,而作者本人在想象力和智力方面的诚实与否,就更成为一个触目刺眼的问题。

主人公李百义出身悲苦、历经磨难。但是终于有一天,他翻身发财了(这个过程要多省略有多省略),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了这个县的大慈善家,继而当上了副县长。而在某一天,他又因为曾经犯下的杀人罪而被人告发。不错,这个过程的确和雨果笔下的冉阿让的坎坷道路“英雄所见略同”,和冉阿让一样,李百义也得到过一个教会人士的深刻启发。

李百义对于自己“罪行败露”感到坦然。他并不想逃避自己的罪责。相反,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我有权力杀人吗?即使被杀死的是涉嫌令父亲失踪的看守所钱所长,但是自己的判断就没有失误吗?就像那位王牧师讲的,谁有权力说自己是无辜的呢?这样一个思想的转变也是情节进展的基本依据,不过——这来自陀氏笔下的拉斯柯尔尼可夫。

李百义终于觉悟了,在法庭判决之前,他就有了自己的结论。因而在判决之后,他如释重负,“恢复成了一个正常人”。于是,在从法庭送往监狱的途中,他拐弯去了两个地方:一是为重新找到的父亲的尸体火化的火葬场,向父亲的遗体鞠躬;二是找到自己当年执行死刑的地方,向那个钱所长的墓地鞠躬,此举充分体现了获得大仁大义的李百义的宽广胸襟。我们知道,这是聂赫留多夫加上拉斯柯尔尼可夫啦。

小说的叙事方法也是需要质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主观叙事,而没有提供有力的细节作为根据。比如说一封信写得如何之好(养女李好写给养父李百义的),如何深深地感动了对方,但却不细说这封信到底是如何写的,到底为什么它如此“动人”。这种写法只会让人怀疑作者本人根本就模仿不出这样一封令读者心服口服感人至深的信来,因为那的确需要一点才华和耐心。这样的小说家没有说服力,只有理念和东抄西抄而来的“思想”。包括李百义,也包括李百义的养女李好,书中的人物基本上是某一概念和功能的化身,空洞而抽象。

上一篇:小学体育课的武术教学下一篇:外语学习焦虑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