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王国的感悟

2024-07-25

冰雪王国的感悟(精选3篇)

冰雪王国的感悟 第1篇

马岩松, 1975年出生于北京, 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 获建筑学硕士学位以及Samuel j.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曾经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马岩松2004年成立了北京Ma D建筑事务所, 同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2001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 (a Ia) 建筑研究奖金;2006年获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他的建成作品“红螺会所”和“胡同泡泡32号”被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分别提名为2009年度以及2010年度设计奖;2008年, 被ICo N杂志评选为全世界20位最具影响力的青年设计师之一。

□作品简介

项目名称:哈尔滨文化中心

项目地点:中国·哈尔滨

委托单位:哈尔滨松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主持: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

结构设计:赵瑞祥

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

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

_缘起:营造一座人文、艺术与自然融合的文化岛

哈尔滨文化中心是由北京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 坐落在松花江北岸的河滨湿地之中, 西起拟建经纬街过江隧道, 东至滨洲铁路桥, 北起三环路, 南至太阳岛围合区域的外贸堤以内, 用地以“堆岛”方式形成, 形似弯月, 与这座北国之都著名的自然栖息地——太阳岛遥相呼应, 是太阳岛北面正在拓展的一部分。整个项目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 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 其延续了周围的景观, 波动起伏的建筑形态呼应了被大雪覆盖的山脉。作为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松花江沿江景观带的重要景观节点, 哈尔滨文化中心没有像其他大剧院一样选址在城市的行政中心, 作为一座孤立的城市地标而存在, 而是以当地自然文脉为背景, 在合理保护与利用生态湿地的基础上, 让哈尔滨大剧院、职工文化艺术宫、万人广场和原生态湿地景观公园共同构成一个文化岛, 实现人文、艺术与自然的融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曾评出“2014最让人惊喜的十大建筑”, 哈尔滨文化中心即位列其中, Cnn在评选中称赞了哈尔滨文化中心的“曲线感”及“富有生命力的结构”, 并评价其“将艺术与周围自然环境完美结合”。

_构想:讲述一部冰雪北国的建筑故事

文化岛四面环水, 以开阔的江岸为背景, 犹如延绵的冰川彼此相连, 在凝聚与流动之间浑然天成。主入口桥犹如玉带横跨湿地, 将城市和文化中心连接起来。数座流态式的建筑向周围延伸, 利用地形起伏将人流从不同方向引入大剧院和文化艺术宫的入口。作为文化岛的中心建筑——大剧院的外部坡道, 如风划过雪山所留下的痕迹, 引导着人们从室内到室外, 从地面到空中的漫步。人们可以顺着景观环廊攀缘而上, 在不同的高度观赏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在建筑群的最高点, 人们如同站在山顶, 整个湿地风光尽收眼底。

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北国的冰雪风貌, 建筑形体作为环境的延续, 以自然的韵律消解了这类大体量建筑的体积感, 整个建筑群犹如雪山般延绵起伏, 成为大地景观的一部分。

大剧院建筑的外表面为特制的纯白色铝板, 部分墙面也采用了白色的石材和混凝土, 给人以冰雪般纯净的感觉。观众厅顶部天窗的自然采光设计, 在白天可以完全满足室内照明, 既节能又可以营造出特殊的光影氛围。大剧院由大小两个剧场组成, 大剧场可容纳1600人, 由底层池座和两层楼座组成。内部空间运用了大量实木, 一方面为大剧院观演厅提供最好的声学效果;另一方面, 这些实木形体与白色墙面形成冷暖色调对比, 透出雪山木屋特有的温暖氛围。剧院的舞台设计不但适合西方歌剧和现代戏剧的表演, 也可以满足中国传统戏剧的观演要求。声学和灯光的设计提供了高水准的内部环境。由亚克力曲面灯体包裹的二层贵宾席通透闪烁, 像巨大的星体漂浮于剧院穹窿之下。舞台部分为标准的品字形舞台, 配合多功能升降设计的乐池, 可满足歌剧舞剧等大型演出的需要。内部与大剧场贯通一体的400座的小剧场以表演话剧、室内乐、戏曲为主。后台幕墙开启式设计让舞台背板可以像宽幅屏幕般展开, 以自然为背景, 让室内外景观融为一体。而室外的水面部分也更可以作为室外观众席, 打开幕墙的舞台便成了无遮挡的全景舞台。独创性的设计赋予了大剧院空间宏大而细腻的戏剧性效果, 以适应现代剧场艺术的创新与多变。

文化中心展现了城市尺度、自然尺度和人体尺度的丰富层次, 充分实现文化建筑的公共性和参与性。整个文化中心的边缘与江岸、湿地绿原缠绕交错, 模糊着自然与人工的边界。而坡道、桥、空中平台和广场这些开放性空间的交错组合, 则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人们可以根据距离的远近, 得到不同的感官体验。大剧院与文化艺术宫之间巨大的人造湖面, 与建筑形成虚实对比, 一条景观长桥横跨其间, 营造出一种“空有/空无?”的禅意之境。人们可以顺着景观桥从大剧院一直向东走到比邻万人广场的文化艺术宫, 这座建筑面积达4.1万平方米的综合型建筑与大剧院在形体上遥相呼应, 功能包括职工培训、会议、文化教育、展览、酒店和餐饮等空间。这些设施将最大限度地为参观者、观众和工作人员提供人性化的多样性空间。

初三冰雪王国游玩日记400字精选 第2篇

雪姑娘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座城市。大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五颜六色的帽子,系好围巾出来拍照,欣赏欣赏雪姑娘的杰作。孩子们也“全副武装”,带齐了“武器”出来打雪仗,堆雪人。

大家都出来了,我当然也不例外。我穿着新衣裳在雪地里与伙伴们嬉戏,我们叫着,笑着,奔跑着。忽然,我脚底一滑,重重地摔在地上,我的屁股和雪亲密无间地接触到了一起,顿时感觉到一种直穿骨头的冰,那叫个“爽”啊!我赶紧捂着屁股逃回了家,伙伴们却捂着肚子,幸灾乐祸地放声大笑。

换好裤子,我又不知悔改地奔到雪地里玩雪。伙伴们看我回来了,指着我又是一阵狂笑。我趁她们笑我的功夫,在地上抓起一把雪朝她们一人扔了一团,看她们瑟瑟发抖的模样,我的仇算是报了,看她们下次还敢笑我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伙伴们纷纷回家,留我独个在下面赏雪。“烤玉米,烤玉米了!”不远处传来卖烤玉米的叫卖声,烤玉米那浓浓的香味在这清冷的雪天更加诱人。我舔了舔嘴,摸摸口袋,准备买个玉米填饱肚子。遗憾的是,口袋里空空的,忘带钱了。可望着眼前玲珑的雪景,我好像又不饿,似乎体会到了成语“秀色可餐”的一点意思,继续欣赏着这美如画的雪景。

冰雪王国的世界之声 第3篇

时间:2008年8月18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作品:《芬兰颂》

作曲:西贝柳斯

演奏:芬兰赫尔辛基爱乐乐团

指挥:约翰·斯托加德

芬兰是一个音乐的国度,赫尔辛基爱乐乐团是北欧第一支专业交响乐团,讫今已126岁。说到芬兰音乐,就不能不提到西贝柳斯。很难想象,世界上能有哪个乐团在演奏作曲家大师的所有作品的同时,还都能得到大师本人亲自指挥的殊荣,赫尔辛基爱乐乐团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该团创始人罗贝尔托·卡扬努斯是西贝柳斯一生的挚友,乐团不仅有幸首演西贝柳斯的几乎所有交响乐作品,而且皆由西贝柳斯本人亲自指挥。因此赫尔辛基爱乐乐团对西贝柳斯作品的诠释有着绝对的权威性。此次该团首次访华演出,演奏曲目均以西贝柳斯的作品为主,除作曲家的第一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外,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交响诗《芬兰颂》。在芬兰人的眼中,西贝柳斯犹如民族英雄,《芬兰颂》如嘹亮的号角吹响在追求自由、坚持独立的国度里。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在国际舞台上奏响《芬兰颂》第一个音符的乐队就是这支赫尔辛基爱乐乐团。因此,在北京聆听到来自芬兰最原汁原味的《芬兰颂》现场版,当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音乐体验。

交响诗《芬兰颂》创作于1899年,当时正处于沙俄统治下的芬兰人民,因不满统治者的压迫和独裁政治,掀起了一场捍卫芬兰自由和维护宪法权利的运动,为了声援被迫相继停刊的报界,他们组织了为新闻记者募集资金的系列义演活动。在系列演出中,有一场音乐会以芬兰的神话和历史传说作为主题,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在这个被称为是“历史场景”的演出中,选用的都是当代诗人所写的诗歌,作曲家西贝柳斯则为这些诗歌的朗诵创作配乐,《芬兰颂》便是这组配乐中的最后一首,西贝柳斯的音乐奏响了民族的心声,鼓舞了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的斗志,因此《芬兰颂》又被誉为是芬兰的第二国歌。

该作结构大致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篇幅较短,含有两个极富戏剧性的因素:第一个即在乐曲开始时,在乐队低音区由铜管乐器浑浊、咆哮的音响奏出的极不稳定的和弦乐句,表达出一种受禁锢的原始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随后出现的第二个因素同前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人民群众的苦难心情。这个主题先由木管乐器奏出,弦乐器随即紧跟。继而音乐的行进突然加快,在低音弦乐器阴森的背景衬托下,铜管乐器和定音鼓带出的一个极其刺激的节奏型,将听者带入紧张的战斗场面。

第二部分描述人们通过斗争取得胜利。音乐一开始便在低音乐器简单反复的音型中,传出一曲胜利的颂歌,这支旋律是从铜管乐器的战斗呐喊中发展出来的,它纯朴而明朗,就像是一支具有舞蹈性节奏的欢快民歌。在音乐的力度不断高涨、戏剧性冲突处于高潮的时刻,突然出现了情绪转折,定音鼓的喧嚣声渐次停息,木管乐器以其温柔、亲切、优美的音响,在寂静中宽广而自由地唱出了一支如歌的新旋律,这是诚挚热情的表述,是一曲赞美祖国的颂歌。

当这美妙的旋律刚一结束,简单反复的音型又接踵而至,最后,全曲以放宽的颂歌主题形成辉煌壮丽的效果作为尾声结束。

西贝柳斯和赫尔辛基爱乐乐团的杰出演奏奠定了这位芬兰作曲家的国际声望,尽管岁月过去了一个多世纪,赫尔辛基爱乐乐团依然将《芬兰颂》作为他们每场演出最重要的保留曲目,因为这首代表芬兰民族骄傲的作品始终是伴随着乐团的成长前行,也代表着乐团经典诠释的最大荣耀。

链接

上一篇:巧设问题引发思考下一篇:《导游基础知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