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故中的预防

2024-08-07

机械伤害事故中的预防(精选11篇)

机械伤害事故中的预防 第1篇

强健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体育工作者应当担负起增强学生体质的历史任务。毛泽东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穿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教学是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打造生活的钥匙,让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中感悟体育运动的魅力、体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很多体育教师仅仅因为怕在体育教学中出现学生的意外伤害而发出感叹:现在不知道应该怎样上体育课了。诚然,教育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而体育教学和师生安全尤其是学生的安全则绝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某著名学校体育专家曾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为了安全而不让青少年锻炼的现象也十分忧虑,他说:“教育部多年以前提出过:‘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陶冶身心’的‘三到要求’,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大面积地提高身体素质。”他认为这种现象是体育教学的倒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

二、有关于体育教育教学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保证体育实施发展的行政措施。因此,有必要了解我国现有的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法规。为了保障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享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如《宪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二十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等都对学校体育和学生享受教育的权利有所涉及。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01~2010年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第八条“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教育部2002年9月1日开始施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承担责任和不承担责任的具体情况,并对事故处理程序、事故损害的赔偿、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做了具体的规定。着重强调建立健全学生安全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提出作为责任人体育教师因对安全问题警钟长鸣,对事故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将预防措施和业务提高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同时2006年9月实施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有利于理清校园事故的责任,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具有指导意义。除此之外还有《体育(与健康)课教师教学常规》、《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制度》、《学生体检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等专门性法规、条例。

三、如何保证教学中的安全

(一)安全来自于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心,事必躬亲

体育学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运动实践来完成增强体能、掌握和运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等。体育教师要有医生的望闻问切之功,随时关注每位同学的精神状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见习生,他们不能无人问津、信马由缰,尤其是每节课必须清点全班实到人数,搞清未到同学的真实走向,与别的学科老师适时沟通,对被它科老师提前或中途有事喊走的学生进行约定,专人监督,总之将全体同学皆置于教师的视野中。

(二)安全来自于高超的保护技能和必要情况下学生的自我保护

时下的体育课,器械练习开展得并不多,然而并不能说明安全问题可以放一放。像中学体操中的鱼跃前滚翻、双杠肩肘倒立、摆浪、跳马等;田径教学中的中长跑、跳高、跳远、投掷;武术教学中的散打、跆拳道、剑棍术,有的学生没有正确习武观念,致使学生伤害时有发生。课前对各种潜在危险进行预测,重点强调特殊情况下的自我保护与帮助。

(三)安全来自于教师对细节的关注

例如:体育教学中的准备部分,膝部运动几乎每节课都少不了,然而学生们在做这些动作时,倘若过于快速转动,过猛的动作又极易将半月板撕裂,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运动伤害。

(四)安全来自于教师对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和有效管理

不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要领,运动器械每学年要定期进行维修或更换,而对于运动场地也要及时保养或请相关单位给予售后服务。

(五)安全来自于教师科学规范的工作程序

在新课程标准引领下,任何教学模式中,课前肌肉和关节的合理准备及课尾肌肉和神经的放松、缓冲不可或缺,对多数学生的身体和技能状况力争做到心里有数。准备活动也要常做常新,避免冗长。

匹、意外伤害的急救和处理

(一)意外伤害的急救

1. 止血的方法

成人体内总血量约为本人体重的1/10,若骤然出血量达总量的1/3时,就有生命危险,所以及时止血非常重要,分为冷敷法、抬高伤肢法、加压包扎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手指直接指压止血法、间接指压法。

2. 骨折急救

骨折急救的目的在于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使伤者能安全而迅速地送至医院。

夹板的长短,宽窄要适宜,使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若无夹板时,可用树枝、竹片等代用品,夹板要用绷带或软布包垫,夹板的两端,骨突部和空隙处要用棉花或软布填妥,防止引起压迫性损伤。肢体明显畸形而影响固定时,可将伤肢沿纵轴,稍加牵引后再固定。

3. 关节脱位

相连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节脱位的复位,时间越早越好。关节复位的原则是使脱位的关节端,按原来脱位的途径退回原处。严禁动作粗暴和反复复位以免加重损伤,造成骨折和血管神经损伤,复位成功的标志是被动活动恢复正常,骨性标志复原,X线检查显示已复位。

4. 心肺复苏

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人工呼吸代替病员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代替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进行心肺复苏时,急救一经开始,就要连续进行,不能中断,直到伤员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或确诊死亡为止。在抢救的同时,应迅速派人请医生来处理。

(二)意外伤害的处理

1.闭合性运动损伤

伤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创口与外界相通,损伤后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

2.脑震荡

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普遍震荡所引起的一时性意识和功能障碍,不久即可恢复。急救时,应立即将伤员平卧,安排休息、注意保暖、头部可以用冷水毛巾做冷敷。若昏迷时,可用手指掐点人中、内关等穴以促进患者苏醒。

3.挫伤

组织直接受撞击后,出现较轻的仍能维持该组织完整性的运动损伤。皮下组织或肌肉的挫伤,局部表现为皮肤青紫、皮下淤血、肿胀或血肿疼痛与功能障碍。由于能自行修复,通常也无需特殊处理,但有血肿者,可抽出积血,再加包扎,并短时制动抬高患肢,头两天冷敷止血,以后则予热敷或理疗,加速吸收。

4.开放性损伤

伤部皮肤或黏膜破裂,创口与外界相通,有组织液渗出或血液自创口流出。

五、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根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及精神,除了教育、管理、保护等内容外,学校的职权中,并没有收入监护权等其他内容。因此中小学校承担的教育职能决定了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是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学校承担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法院并不是对每一起学生伤害事故都去追究学校或教师的责任,而仅仅追究由于学校或教师的故意或者过失而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

学校免责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学生或未成年学生监护人过错导致损害的发生。

2.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其他教师、学生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3.不可抗力包括地震、雷击、台风、洪水、泥石流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伤害。

4.学校行为的校内外活动。例如:春(秋)游、校园文化节、环境卫生区的临时保洁、布置会场、植树、搬书、国旗班及鼓号队的训练,涉及体育课而发生的意外伤害。

5.意外事故:主要是指在对抗性或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当正常教学中,学生的意外伤害突然发生时,首先体育教师要冷静对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理清情与理的关系、分清事故的最终责任人,从而为后面的责任认定和经济赔偿作好准备。例如:受伤的是他人造成,应分清责任问题,并协助当事双方和解,和解过程中如有争议,可请求上级部门协调处理,积极主动安抚当事人情绪、同时协助家长联系保险公司、开展伤残认定及死亡赔偿等。

六、结论与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迅速建立起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预警机制。在伤害事故发生后,迅速行动,使受伤害的学生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2)建立严重伤害事故发生时的经费保障“绿色通道”,彻底解决体育教师教学训练的后顾之忧。

(3)体育学科较为独特,教育职能部门、校方有必要为体育教师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增加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额度,专人协助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增加保险理赔的速度,保障受伤害学生的最大权益。

(4)体育教学训练中,必须始终将教师、学生的保护及关键时刻的自我保护,作为常规教学内容的核心。严格规范体育教学行为,从源头上向安全隐患说“不!”。

(5)要高度重视每年秋季中小学生的年度例行体检,建立完善的学校学生健康跟踪档案,适时进行重点参数的评析、建立学生健康卡制度。

(6)体育教师要更加专业、熟练地使用体育器材、教具,安全科学规范地实施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

(7)“安全第一,健康为上”。体育教师在做到认真备课的同时,安全预设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遵循科学运动之规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8)体育教师更要善于学习,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信心、依法执教,在必要时,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摘要:体育教学中由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而引发的法律纠纷,经常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校及广大体育教师产生很多不解和困惑,致使在一些学校甚至会出现“因噎废食”的无奈举措。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及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和形式,在对体育教学法律法规、如何保证教学中的安全、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伤害的急救和处理、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等的剖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意外伤害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6.6.24~26.

[2]史飞,申郁林.体育人力资源在校园内外的开发和运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6.6.70~71.

[3]耿培新,季浏等.体育教师怎样尽快适应新课程.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3.8.6~8.

[4]高亮朱瑞琪.学校武术散打教学中保证学生安全性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6.12.42~43.

[5]李小伟.学生体质在“安全第一”中不断下降.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6.4.10~11.

[6]肖威.准备活动中不正确的膝关节活动姿势及纠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6.7.53.

[7]楚斌.浅析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安全教育.合肥市中小学生体育论文汇编.2004.3.78~79.

[8]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9]姚鸿恩,郑隆榆,黄叔怀(主编).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71~195.

[10]李小伟,邵山.坚持依法治教,促进学校体育发展.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6.10.卷首.

[11]袁建东.校园体育伤害事故与学校的法律责任.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6.10.22.

如何有效预防起重机械伤害事故 第2篇

现代社会,大型起重机械的应用开始变得广泛,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到港口厂房、施工工地、铁路枢纽、娱乐场所,到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同时起重机械也是危险性较高的一种机械设备,安全隐患随时存在,人员伤亡事故频发,并且一旦发生事故通常后果都比较严重,重伤和死亡人数比例较大。因此,如何有效避免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已经成为许多人们关心的事情,下面亿矿网就总结了几点预防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1、起重作业属于危险作业,从事起重作业的人员均必须经过专业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方可上岗作业。

2、起重作业中,所有人员应根据现场作业条件选择选择安全的位置作业。在卷扬机与地滑轮之间穿越钢丝绳的区域,禁止人员停留和通行。起重吊装过程中必须设专人指挥,其他人员必须服从指挥。

3、起重指挥人员不准兼作司索(挂钩)工,应认真观察起重作业周围环境,确保信号正确无误。

4、起重吊物之前必须清楚物件的实际重量,不准起吊不明重量和埋在地下的.物件。当重物无固定吊点时,必须按规定选择吊点并捆绑牢靠,使重物在吊运过程中保持平衡和吊点不产生移动。

5、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在施工中,仅提供建筑材料、小型设备、门窗、灯具以及混凝土构件等使用,严禁载人上下,不得超载提升。吊篮内物料要摆放均匀,防止提升时重心偏移。

6、龙门架、井字架的缆风绳必须拴在专用的地锚上,不得拴在树上、电线杆上或不符合要求的物体上,不准随意拆除。不准在运行中维修、保养,发生故障后,应立即停机拉闸断电检修,修好后方能继续运行。进料平台必须设防护门,任何人不得在平台上停留休息。

7、外用电梯为人、货两用电梯,乘梯人员及运送物料不得超限。

8、塔吊吊物前应对索具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才能使用。吊运过程中,任何人不准上、下塔吊,更不准作业人员随吊物上升。吊装提升前,指挥、司索和配合人员应撤离,防止吊物坠落伤人。

9、在各种起重吊装前,要对起重设备的各种限位、保险等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齐全有效后方可进行起重吊装工作。

10、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必须严格按设备说明书和安装或拆除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安装与拆卸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预防 第3篇

关键词:电梯;检验;事故;预防

1.电梯检验过程中的潜在隐患

1.1.电气伤害

有些检验人员,为了省时快捷等原因,导致不严格根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这种违章操作往往会加大造成电气伤害的风险。例如由于不严格规范,意识疏忽的触碰到电梯内的高压带电部分,势必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或者对检验工具没有事先检测,定期更换老化或破旧的检验工具,又或者是使用工具上的粗心大意,遗忘了检查量程范围等行为,诸如此类都会大大增加电气伤害的风险。

1.2.机械伤害

会造成机械伤害的危险源是在电梯检验中很常见的,可旋转和移动的部件都有能成为造成检验人员机械伤害的元凶。一般在轿顶和底坑处,检验人员在检验作业时,失误的操作或者站立的位置不当等原因都有造成被轿厢以及其附件等运动部件造成挤压性的伤害。在电梯层进出口处,当检验人员进入轿顶或底坑时,也有被运动的轿厢剪切的可能。同时在检验操作时,也有可能因无意识撞击到部件产生撞击伤害。在对电梯钢丝绳检验时需要对钢丝绳近距离观察,看其是否有断丝等的现象,用游标卡尺测量钢丝直径以及是否安装党绳的装置时,若这期间电梯没有断电,手指就有被钢丝绳进出的曳引轮处咬到的可能,以上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机械伤害。

1.3.坠落伤害

对于电梯检验来说,期间有部分作业是属于高空作业,因为电梯检验的过程之中,是有需要检验人员进入轿顶或底坑等处进行,所以会存在坠落伤害的风险及隐患。例如在进入底坑检验时,如果底坑爬梯没有安装得很坚实稳定,很容易因此造成坠落事故,站在轿顶用弹簧拉力计测拉重侧钢丝绳张力时,这个过程也有坠落的危险。为了对安装在电梯轿底梁上的电梯超载装置进行测试时需要把手伸入下梁上部,人为手动对超载装置开关,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超载器失效,电梯门关闭后会将检验人员带起造成坠落的事故。在测量导轨垂直度时需要经常性的从轿顶探出身体对轿顶边框投影范围外实施放线测量等活动,这种过程里也就存在着从轿顶滑落的危险。

2.预防事故的措施

2.1.针对检验人员

因为在整个电梯的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是其中的主要操作人,也是检验现场安全的关键,因此为了确保整个电梯检验过程的安全,检验人员不但要有规范化的操作技能还需具备很强的安全意识。首先要提升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所谓业务素质,不只是能否有完成此项工作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对此工作的责任心从而真正能胜任此工作。对于电梯检验这种高危工作来说,业务素质更是尤为重要。为了增加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必须加强现场培训,因为电梯检验是个很具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工作,不去实践只在纸上谈兵,是毫无作用的,所以必须组织检验人员到现场操作示范等现场交流,这样才能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电梯监督检验规则》中对于电梯检验的方法过程和要注意的安全问题都有详细的规定,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做到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从而避免检验人员因为操作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事故发生。

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增大检验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安全意识,熟话说“淹死会水的”,因为有了足够的技术,产生自满的情绪,而存在侥幸的心理,往往导致工作中因不重视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应加大检验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要因为显麻烦,就省去其中一些自以为不必要的步骤,要对工作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通过事故发生的情况统计来看,事故往往多发生在有专业技能的老检验人员身上,所以提高思想素质和安全意识,也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之一。还要加强检验人员的心理素质,因为电梯检验工作的高危性,一些心理素质低的人员,自身处于惧怕紧张的心理,这种心态下,很容易出现工作的纰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为了确保这种高危作业的安全进行,必须要求电梯检验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同时在检验操作时,检验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带、工作鞋和安全帽等工作着装,防止坠落物砸伤,自身坠落和无绝缘鞋而导电等事件,这些检验着装对于降低事故的伤害起到很好的降低作用。

2.2.针对于检验环境

如果在昏暗、恶劣、视线不清的环境中进行电梯检验的话,难免不会发生事故危险,所以在检验电梯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检验环境是很重要的,正式因为如此,在《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中》,就对电梯检验的实施现场的验收检验条件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是要保证现场清洁,不应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设备和物品,需要有永久性照明灯才可进度底坑和机房的通道内等相关规定,如果电梯检验现场不符合验收条件的话,检验人员则是有拒绝检验的权力,必须把现场整理至符合相关条件时才予以接收。

3.结束语

电梯的安全检验不单单是影响到检验人员的自身安全,同时还关系到电梯的使用,当然也关系到所有对电梯的使用者的安全,所以电梯检验人员必须本着对工作负责,对他人负责和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的职业素养和理念,通过规范的电梯检验流程配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进行相关操作,将电梯检验的事故风险和隐患尽可能的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林晓明.谈谈电梯检验中的安全保护[J].电梯工业,2007(2)

[2]钟阳张明鹤.永磁同步曳引机在电梯检验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J].价值工程,2010(10)

机械伤害事故中的预防 第4篇

由于很多文献把施工中容易发生的事故当成了危险源, 把容易发生的事故和危险源混为一谈, 从而导致在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时, 对安全管理的对象不明确, 没有能针对容易发生的事故编制出切实可行和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

现阶段, 在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中, 大多数的安全生产事故都是发生在临时设施或者施工作业中, 临时设施指的是临时建立的生产设施, 临时建筑设施和环境设施。施工作业包括: 操作活动、检查活动、参观活动及运输等。

在安全事故的分类中, 按照国标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分类, 容易发生的事故大都没有按此分类, 从而出现在分类中按照危险源所辨识的容易发生的事故偏多。

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防治措施中, 应该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来完整的编制安全管理措施, 然而在编制过程中, 很多都没有完全按照这个原则执行, 从而导致针对性不强。

鉴于此, 本论文针对现状, 将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车辆伤害和机械伤害这两类事故, 如何进行辨识和防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1车辆伤害

1. 1一般规定

1) 车辆伤害的防治应符合现行标准JGJ 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其他相关规范。

2) 易发生车辆伤害的危险源有: 施工现场内行驶的运输车辆、翻斗车,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所产生的土石方运输等。

3) 易发生车辆伤害的部位、工序或形式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直接造成对人的伤害。

b. 地面物体被机动车辆碾压飞溅导致对人的打击伤害。

c. 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碰撞车辆、碰撞现场施工设施、碰撞其他设施造成对人的伤害。

d. 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载物倒塌或飞落时造成对人的伤害。

1. 2预防措施

1) 现场道路的位置、走向、宽度应符合运输要求。道路的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投入使用。2) 编制具体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并在现场适当地方张贴或是悬挂。作业人员进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合格, 驾驶人员持证上岗。3) 与运输分包单位之间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约定双方的安全职责。 4) 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职责, 对场内道路进行维护, 防止出现坑洼, 防止井、沟上的盖板松动、跳跃或反弹, 清扫地面的飞溅物, 运输方应对场内道路进行检查; 行车道宽度应符合要求或场内道路应考虑设置人行道或设置避让车辆的人行位置。5) 现场道路运输道路不应存放堆置物, 现场道路与施工设施之间设置隔离或防撞设施; 场内架空线路或其他设施高度应不小于4. 5 m, 行车速度不超过15 km/h。6) 场内道路设警示标志, 限高标志, 限速标志, 倒车指挥人应穿上警示功能的背心, 正确指挥。7) 车辆装载物体不得超高、超重、超宽, 对物体捆绑牢固。8) 在通道处设置符合要求的采光照明。采取防止地面湿滑的措施。9) 每日作业前, 须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查, 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10) 专 ( 兼) 职安全员在进行例行和专项检查中, 发现隐患要及时纠正。

2机械伤害

2. 1一般规定

1) 机械伤害的防治应符合现行标准JGJ 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其他相关规范。

2) 易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源有: 风钻、潜工钻、切断机、弯曲机、 搅拌机、钻床、刨床、圆盘锯、千斤顶、挖土机、压路机等施工机具等。

3) 易发生车辆伤害的部位、工序或形式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普通施工机具安装、使用 ( 含正常作业、检查、维护) 和拆除过程导致机械伤害。b. 预应力张拉时工具夹片飞出, 张拉与回油时千斤顶活塞爆缸, 压浆时压浆管甩出导致机械伤害。c. 强夯机具以及其他机具锤击作业时, 由于机具体或配件甩出、被作业物体飞出导致机械伤害。d. 挖土机以及其他机具水平作业时, 由于机具体或配件甩出、被作业物体飞出导致机械伤害。e. 混凝土输送泵作业时, 由于输送管爆裂甩出、混凝土飞出导致机械伤害。f. 其他形式导致机械伤害。

2. 2预防措施

1) 施工机具 ( 附件) 、劳保防护用品应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及出租单位的检测合格证明, 并对其品种规格等指标进行抽样检查。

2) 收集使用说明书或配置操作规程等控制措施, 在施工机具旁悬挂操作规程; 作业人员入场安全教育培训合格, 对“四新”技术开展安全技术培训, 施工机具操作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配置劳动防护用品, 持证上岗。

3) 施工机具安装, 按规定应进行验收的, 必须按程序进行, 并验收合格。

4) 作业人员应按施工机械的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 有关措施如下: 搅拌机作业时, 严禁将手和头伸入料斗查看进料搅拌情况, 也不得把铁锹伸入拌筒。严禁用砂轮切割22号钢筋扎丝; 使用砂轮机、切割机必须戴防护眼镜; 使用套丝机、立式钻床、木工平刨作业等, 严禁戴手套; 圆盘锯锯片上方要安装安全挡板, 有连续两个断齿和裂纹长度超过20 mm的不能使用。作业前必须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 施工现场不准使用倒顺开关, 施工机具正常启动前应检查机具周围的人员。

6) 按控制措施的要求对施工机具的张拉力、连续作业时间、 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有效控制。在施工机具停歇时, 实施例行检查和维护, 消除发现的缺陷。严禁施工机具在故障状态下作业, 机具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作业。

7) 所有施工机具应作可靠固定, 不作业时必须切断电源。

8) 在施工机具容易造成飞溅物的作业区域采取隔离措施或躲避措施或有安全距离。

9) 在施工机具作业时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采光照明。每天使用前必须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业。

10) 专 ( 兼) 职安全员在进行例行和专项检查中, 发现隐患要及时进行纠正。

11) 其他防治管理措施。

3应急处理措施

1) 项目经理部应成立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小分队, 设立医疗救护室, 并有专职医务人员值班, 同时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如简易担架、夹板、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等。

2) 事故发生后, 最先发现的人员应报告直接领导, 请求120, 119及时到现场进行救援。

3 ) 救援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立即启动事故救援预案, 迅速奔赴事故现场, 抢救伤员, 了解事故情况, 设立警戒线, 疏散闲杂人员, 同时疏通事发现场道路, 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对机具伤害应根据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救护措施, 如系机械绞、压、割伤害, 应立即切断电源让机械停止转动, 并采取紧急措施, 尽快取出被绞、压、割伤害的肢体 ( 如手指、脚趾) , 在现场进行简易处理后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 如系其他机械伤害则应尽量当场施救, 防止受伤人员失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如采用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 应用简易夹板临时固定, 如系脊椎、肋骨骨折, 应将伤者放在担架或平板上搬运, 以免加重伤害。

5) 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

4结语

针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两类易发事故, 本文进行了辨识与防控, 明确了两类易发事故的辨识方法和防控要求, 适用于施工单位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同时也适用于监督单位、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参考文献

[1]GB 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S].

[2]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S].

[3]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Z].

机械伤害事故中的预防 第5篇

一、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送医院救治,第一时间通知家长

意外伤害往往事发突然、紧急,让人措手不及。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值班领导、班主任应该第一时间到位,马上联系医院,同时通知家长,及时、妥善地处理。记得去年4月的一天,已是夜里9点多,我的手机铃声响起,是学校团委王书记打来的,告诉我说班里的乐乐同学在晚自习后下楼梯的过程中摔倒,当时晕过去几分钟,要我给家长联系,听到这个消息,当时,我的脑袋就像炸开了一般,心里紧张的不得了,“孩子伤的怎样,是意外还是打闹所致,怎样给家长说这件事?”来不及多想,我迅速拨通了家长电话,不巧他的爸爸妈妈都在临近县城忙工作,有七八十里地远,一时之间赶不过来,我安慰乐乐家长说,不用太担心,孩子已经送医院了,学校领导陪在身边,我也会马上赶到医院。我骑上摩托车风驰电掣赶往人民医院,到达急诊室时,乐乐的父母还没有到,乐乐正躺在病床上由医生进行初步检查,有几个同学在陪护,校团委王书记正在办理住院手续,躺在病床上的乐乐,神志清醒,医生告诉我说:孩子有轻微脑震荡,现在有些头晕,应该问题不大,但需要住院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听到这些,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不一会,乐乐的家长赶来了,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孩子,妈妈的眼泪刷地涌了出来,我简单介绍了情况,请医生陈述了初步检查结果和指导意见,协助护士帮乐乐安顿好病房,打上点滴。忙完这一些,已经是夜半时分,与乐乐父母告别时,我又对孩子受伤表达了歉意,乐乐父母对学校和我为孩子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虽然很累,但是紧张的心情总算松弛下来。

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宝贝疙瘩,平常孩子有点磕磕碰碰就很紧张,更不用说意外的伤害事故了,孩子在学校发生了意外伤害,学校老师有责任迅速送孩子就医并通知家长,及时、妥善地处理,很多因学生突发伤害事故引起的家校间的冲突就与学校未能及时送孩子就医和联系家长有关。

二、调查处理,协助办理保险赔付等问题

当突遭伤害孩子得到及时的救治,班主任老师应该及时展开调查,搞清造成伤害的原因,要是单纯的意外,处理很容易,如果是由于同学间发生冲突、打架斗殴所致,那就复杂的多了,班主任老师要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责任在谁,等等,必要时需要相关的家长协助处理,涉及不同级部应交由学校德育处处理,若情况重大,则需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介入处理。乐乐意外受伤的原因是他与本级部别班一个相熟的同学在楼梯玩笑打闹所致,两个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我请该同学的班主任联系了他的家长到校处理该问题。几天后,乐乐康复出院,家长到校办理保险赔付的相关材料,我给与积极的帮助,家长顺利地办完手续,然后从保险公司拿到相关款项。一般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还伴随着保险赔付等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协助家长办理相关手续,这不仅会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对他们也是心灵上的慰藉。构筑预防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的“防火墙”,“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要减少突发伤害事故的几率,必须构筑预防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的“防火墙”。

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安全教育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师生应该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首先,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接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保护,撑起自我保护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防止溺水、触电、烧伤、运动伤害、交通事故以及被人勒索、拐骗、绑架等,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本领,减少乃至杜绝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这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其次,班级、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诸如开展主题班队会,法制报告会,安全教育图片展等,邀请公安、消防、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做报告,进行消防演练,制作安全教育手抄报、主题板报,开展安全教育征文活动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预防、应对突发伤害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四、学校制定处理突发伤害事故预案,并定时开展演练

导致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的因素很多,让学校、老师防不胜防,所以制定突发伤害事故预案,并开展演练,是很有必要的。

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的预防 第6篇

关键词:体育课,伤害事故,预防

为有效促进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同时要求各地中小学必须开足上好体育课。体育课有其特殊性, 课上发生伤害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许多学校和老师因此患上“事故恐惧症”, 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 对稍有挑战性的教材干脆去掉, 不少专家学者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我们不能让安全问题绊了体育课的腿, 不能让伤害事故捆住学生健康发展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及早解决这一问题, 那么我们将付出一代人的身心健康这一沉重代价。”[1]我们不应因噎废食, 积极的预防可以把伤害降到最低点。

1 增强体育安全意识, 重视体育安全知识教育

人为因素是发生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预防安全事故, 先要加强教育, 提高认识。本人在农村9所小学展开调查, 调查反映, 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方面体育室内理论课学生不认真听课, 教师缺乏责任感, 不重视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另一方面挤占体育课的现象严重。而小学生对安危的辨别能力差, 情绪易波动, 调控行为的观念较弱, 对突发事件缺乏预见性和应变能力, 对体育活动中的身体异常状况不能正确应对,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低, 这客观上决定了他们行为的不安全性。体育课中起主导作用的体育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也应与各方紧密配合, 共同做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维护工作。要在每节体育课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安全教育, 并用自身的模范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做到体育课伤害事故的预防。

2 充分准备, 周到考虑, 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1) 教师备课中, 备场地、备器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节课应提前到达运动场, 检查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以及场地、器材布置是否合理。如:障碍跑教学的障碍物排放距离和位置等, 恶劣的气候条件是否给场地造成破环, 对活动造成不便。同时课前还要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有利于跑、跳、投等动作的练习。严禁学生穿皮鞋、拖鞋、裙子上课, 身上不准携带小刀、剪刀、钥匙之类的尖锐器物, 不准佩带任何首饰上课。杜绝由于场地、器材和学生着装存在的隐患, 这些准备是最基本的事故预防工作。

(2)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准备活动能使学生身体各器官、各系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以适应基本部分的教学。特别是冬天, 肌肉和关节较僵硬, 若没有做准备活动就剧烈运动, 极易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从调查结果来看体操项目受伤机率较大, 一定要做好准备和专门性准备活动。而整理活动是恢复体力、消除疲劳的重要措施, 能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的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 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3) 时刻关注学生健康状况。体育教师要结合学校体检工作, 充分掌握学生的体质、体能和病史状况,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针对个体差异, 运用“循序渐进, 区别对待”原则适当安排运动。课上自始至终都应留心观察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 并提醒学生注意自我检查和相互观察, 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对有严重疾病 (特别是心源性、脑源性等疾病) 的学生, 教师要常与家长联系, 及时了解学生身体变化情况, 便于采取措施, 妥善处理。

3 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1) 完善教学常规, 严明课堂纪律。这是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主要措施。例如:体育课进行“点名” (课前、下课两次点名) , 如有的学生站队时相互推撞, 不知掌握分寸, 加上有的学生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 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损伤。为此教师应及时制止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 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纠正错误动作, 预见安全事故。错误动作可能造成自身和他人受到伤害, 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如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常见错误是持球时五指没有张开, 两拇指呈“一”字形。教师强调正确动作后应让学生用力掷地数次, 动作定型后再掷球练习。练习时还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边同学。又如前、后滚翻练习时有些同学翻转不正会出了垫子, 易造成髌骨挫伤。教师应在垫子两边安排同学保护, 并提醒保护者与之保持适中距离 (约相距1/4块垫子) , 防止自身被踢伤。

(3) 调节情绪状态, 避免课堂冲突。积极的心理状态, 对保证安全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消极的心理状态, 是引起认识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2]因此体育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运动心境和激情状态, 正确运用心理手段和方法, 调节学生练习时的情绪状态, 使其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学习。此外, 要注意避免学生间特别是师生间发生冲突。学生间言语过激甚至动手打架, 教师应及时制止, 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调节愤怒情绪的方法。如换位思考、阿Q精神、冷处理等。而发生师生冲突, 教师一定要控制情绪, 提醒自己以相互尊重的态度维护彼此的面子, 避免出现伤害性语言或暴力倾向, 一时未能解决的可延时沟通。

4 培养自护急救能力, 建立避免风险机制

(1) 培养自护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是体育工作题中应有之义, 体育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 还能有效提高人体自护能力。体育锻炼能使学生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 并给人处变不惊的心理状态。体育教师要开展安全自救课程的教学, 加强指导学生互相帮助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并通过模拟演习教给他们求生技能。

(2) 掌握急救方法。教师要掌握并教给学生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遇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如发生封闭性关节扭伤, 必须立即掀开学生受伤关节处的衣物、鞋子, 并用凉水冷却, 待过24小时后, 方能热疗, 若扭伤严重, 则应立即就医。

体育课预防伤害事故之我见 第7篇

一、要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1. 要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 定期进行体检

学校要对全校学生, 特别是入校新生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检查应认真、全面、细致, 特别要重视先天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结合体检资料, 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让体育教师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体质、体能和病史状况, 从而及时发现特异体质、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的学生, 做到心中有数。

2. 摆正利益关系, 关心学生健康

杜绝学生受伤未愈参加比赛以及带病上课等现象, 还应提醒学生家长, 如学生存在不适合剧烈运动的特异体质, 应当及时向学校反映;还应教育学生安全第一, 对自己存在的疾病要及时告知老师, 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还应建立学生的健康卡片、例假卡片、病假卡片等, 必要时可实行健康分组, 对体质特殊或有疾病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照顾。

二、要做好准备活动

1. 不能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 而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 一定要让教师明确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养成课前认真准备的良好习惯。要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 这是一般性准备活动所无法代替的, 所以要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

2. 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 要特别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对易伤部位做一些力量性和伸展性练习, 可以采用多种练习方法, 提高易伤部位和相对较弱部位的功能, 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比如:鱼跃前滚翻课前如果不做有关脖子的专项活动, 课上就可能导致学生脖子后肌肉拉伤。

三、要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

1. 管理要到位

要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 规范教师行为, 如上课时不能擅自离开教学现场, 不做与体育教学无关的事情等。还要加强体育基本常规的要求, 不能把体育课上成玩耍课、“放羊课”, 坚决反对组织松散、不服从指挥、拖拖拉拉等现象。在体育课中, 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全场的监控, 特别是多个班级在一起上课时, 教师更要关注全体, 监控全场, 保证学生的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2. 要严格遵守运动规律, 坚决执行课堂安全常规

在上课前要带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要严格遵守运动规律, 一定要注意动作技术的正确性, 注意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另外, 教学中坚决执行课堂安全常规, 如两人以上同时跑的间隔距离要保持好;投掷教学应在教师或组长的统一口令下进行等等。

四、要做好保护与帮助

1. 自我保护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让学生根据课的内容和特点, 学会自我保护, 如身体失去平衡时, 应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 以保持身体平衡;从高处跳下时屈膝, 以增强缓冲作用。另外还要学会一些辅助练习, 加强易损伤部位的练习, 避免或减轻伤害。

2. 相互保护

要加强学生相互保护与帮助的意识, 加强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学习掌握相互保护与帮助的实用方法及动作技能, 尤其是在学习器械体操时, 教师一人无法顾及时, 要妥善安排好保护与帮助的学生, 对控制能力差, 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进行重点保护与帮助, 切实做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工作。

3. 教师保护

教师要熟练掌握各种体育运动技术的保护与帮助方法, 不管是直接帮助还是间接帮助, 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和安全保护, 绝不能放任自流, 不能抱着“小心点就没事”心理或怕麻烦而不去实施保护与帮助, 所以要加强保护与帮助的措施和力度, 避免学生做动作时缺乏必要的保护与帮助, 或者因保护与帮助不当而造成伤害事故。

五、要提高场地器材的安全系数

1. 要经常保养检修运动场地和器材

一些长久不用的器材更要保养好, 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确定它的安全性能是否适合使用。常用器材要做好及时的检修工作, 对损坏 (或存在隐患) 的器材及时维修、更换, 及时封停, 及时提醒, 要做到勤观察、勤体验、勤动手, 杜绝因设施的原因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2. 课前认真安排和检查上课场地、器材

比如场地不平、沙坑里有玻璃片、杂物, 室外的单双杠陈旧支架不稳等等都有可能引发课堂伤害事故。在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 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督察, 严禁对器材的乱丢、乱掷现象。课后要将器材及时送还体育器材室, 由专人妥善保管, 以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六、要掌握伤害事故的处理技巧

1. 要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

体育教师是事故发生时最近的人员, 应当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 以便做到灵活运用, 把学生伤害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 以避免事故后果加剧。

2. 对事故的处理要及时

当意外发生时不能慌乱, 要就地检查, 准确判断, 做好现场急救, 以免因救治不及时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加重。如发生骨折或脱位的情况下, 要早期进行就地固定等, 尽量减少伤员的痛苦, 千万不能推诿扯皮耽误救治时间。教师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照顾、保护之外, 要及时通知学校和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 取得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积极争取进行个人之间的调解。

3. 要对受伤学生进行及时跟踪, 以免延误伤情

浅谈体育伤害事故以及预防措施 第8篇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概念及产生的一般原因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学校在校学生伤害事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即在学校体育范畴内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中发生的一切伤害事故的统称。随着各级各类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导下, 学校体育在学校工作中的被重视程度日渐提高, 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学校体育活动内容、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 体育由于其竞争性、挑战性的特点, 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学生在学校体育行为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是一种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客观现实。导致产生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原因,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动作不规范, 教材选择不合理, 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 场地器材不达标, 组织管理松懈, 医务监督不力, 活动的强度和密度超过学生承受能力, 学生自身身体方面的原因, 其它学生的影响, 其它外界或场馆、器材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所导致的错误或过失等。

二、预防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措施

1、抓好安全宣传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对于我们处在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 是决不可以在外看热闹的, 理应更在宣传发动的第一线, 进行安全教育的宣传, 营造好的体育气氛, 潜移默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防止一系列伤害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安全宣传可以通过开展知识竞赛、组织演讲比赛与征文活动、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多种手段, 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拓宽知识面, 增强学生自觉性及协作精神, 减少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

2、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1) 重视思想教育

学生与体育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认真以预防为主, 切实开展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爱岗敬业, 切忌课中擅自离开教学区。。

(2)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体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要充分估计哪些动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做到心中有数, 有相应的预防措施。体育教师课前应对场地、器材进行细致检查, 排除安全事故的隐患。在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 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要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 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项准备活动, 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 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

(3) 加强纪律教育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要求学生上课穿运动服, 身上不能带有锋利硬物, 上课要听从指挥, 遵守纪律, 严禁学生嬉戏, 任性蛮干, 动作粗野, 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4) 注意气候环境的变化

一年四季气候不断的变化, 夏天气温高, 易引起疲劳与中暑;冬天气温低, 易导致肌肉僵硬, 身体协调性差, 所以安排运动量和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气候因素, 以免受伤。

(5)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抵抗挫折能力较差, 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要对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对控制能力差、身体素质弱的学生进行重点保护与帮助, 切实做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工作。

三、建议

1、建议各院校管理层能从维护学

生权益以及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角度, 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加大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完善工作力度, 严把学校体育器材质量关, 建设健全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和具长效性的体育工作监督机制。2、加强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工作, 搞好体育教师业务学习及培训的工作, 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 把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安全监督具体落实到每一学期的体育工作计划和每一个课堂教案及训练教案中去, 确实使每一个教师都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3、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对每一年的新生都认真做好仔细的身体检查工作并建立好学生的健康档案, 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身体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力度, 加强对典型学生的跟踪管理与服务, 针对部分身体情况较差或异常的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特别群体学生, 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特别辅导教育。4、提高学校体育场馆、器材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 使其做到能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周期性的针对这一部分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 并加强与相关的专业器材生产商的联系, 以便其售服务的跟进。5、建立学校各部门的体育工作联动机制, 切实做到给在校学生运动锻炼提供尽可能完善的安全保障条件, 把外界第三者伤害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

四、结语

近几年来,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及其它与学校有关的伤害事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 事故发生后, 学校往往处于十分被动尴尬的状况。所以在学校体育行为中一旦出现较严重的意外伤害事故, 对学校、家庭、教师、伤者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由于后续处理的麻烦, 导致许多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而因噎废食、尽管知道体育运动对学生的教育非常有益, 但因为可能存在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而不敢放手开展, 致使校园里体育气氛日益浅薄, 体育教学法变得单调、枯燥, 严重阻碍学校体育工作功能的正常发展。因此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找出真正的原因并加以有效的防范, 有利于保护学生和学校的权益不受损害。同时学校更好实施素质教育, 开展更多形式的体育活动, 丰富学校校园文化,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也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正常、有序、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峰、王勇、闫军、吴敏:《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调查分析与预防》, 《四川体育科学》, 2006年02期。

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9篇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 也是安全隐患比较大的地方。为此, 学校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 严防对学生的伤害, 全面分析学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类型, 采取有效措施, 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应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 教学设备及学校生活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伤害事故。 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包括学校的楼房、墙体、运动器械、实验器材、道路、场地、电力、消防设备等设施。如果以上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极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2. 因意外事故、 突发性疾病、 严重疾病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 由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原因及异常心理状态等健康方面的特殊情况造成的学生伤害, 这类事故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3. 因教师体罚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教师或学校员工在教学或管理工作以外与学生发生冲突, 直接实施侵害行为, 造成的学生人身伤害。

4. 自然因素及不可抗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 地震、洪水、泥石流、山体塌方、台风、海啸、冰雹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学生伤害事故, 其中也包括其他不含人为因素的意外伤害事件。

5. 由各种突发性偶然性事件或其他侵害事件引发的学生伤害事故。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1. 从思想上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和保护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应长期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 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伤害事故的严重性及防范的重要性。号召广大师生、家长重视安全, 严防事故的发生, 树立时刻注意保护未成年学生安全的习惯。

2. 学校应注重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的质量安全。 通过增加教育投入的方式, 改善学校设备和办学环境, 建立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 对相应房舍、体育器材、学生活动场所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排查, 及时发现问题, 迅速解决问题, 防止事故隐患, 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学生是学校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主体, 要使学生树立起自我保护和防范伤害事故的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请专业人员来学校做法制报告, 使学生自觉遵纪守法。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发育水平, 按照其认识和接受能力, 结合教学实际,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 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讲授, 使他们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自觉形成防范事故的主动性和警觉性, 树立起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通过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疏导不良情绪, 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使他们能够经受得住压力、挫折、失败和困难, 消除引发伤害事故的主观因素, 避免学生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学校伤害事故的发生。

5. 开展学生紧急救护和安全避险、 逃生教育, 增强其抗拒灾害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活动、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和掌握紧急救护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邀请公安消防部门的干警到学校为学生们讲解和模拟如何预防火灾, 以及发生火灾时如何安全逃生的方法。通过理论上的教育和实践中的训练, 培养学生应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 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

6. 注重家庭管理教育。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 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凡是品学兼优的学生究其背景, 绝大多数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默契配合的结果。因此, 家长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 不仅要明白孩子在做什么, 更要感悟孩子在想什么。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帮助孩子充分认识学生伤害事故的危害性, 掌握一定的防范事故的方式方法, 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7. 学校要加大安全常规检查督导力度, 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学校领导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应随时率领各部门检查各种教学设备及师生的安全行为, 迅速纠正各种安全问题, 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8. 制定周密可行的安全紧急预案和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 签定各类安全责任书, 做到分工合作, 责任明确。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紧急预案, 并与相关部门签定有关责任书。增强各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维护学生的人身健康。

机械伤害事故中的预防 第10篇

一、高校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内涵

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9月1日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规定的:“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因此,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是指高校注册有学籍的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各种内因或外因而造成的身体、心理、财产的损害。其中内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的社会生活、心理、情感因素等。外因则是各种人为故意或过失引发的伤害事故及非人为因素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引发的伤害事故。

二、高校学生主要的伤害事故的类型、特点及原因

(一)目前高校常见的学生伤害事故表现类型有以下几种:

1、人身伤害事故。是大学生伤害事故中最普遍的现象。主要起源于口角。造成矛盾激化进而动手打架斗殴。

2、盗窃、抢劫。盗窃是大学生伤害事故中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宿舍被盗较为严重。抢劫主要发生在学校周围。

3、身体疾病及意外损伤。有些学生自身患有某种疾病和运动意外引发了学生伤害事故。以及包括某些自然和社会现象等带有不可预见性、偶然性的不可抗力引发的意外事故。

4、诈骗上当。是近年来大学生伤害事故中常有发生并有增加趋势的现象。犯罪分子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经验,变换各种手法、骗术,骗取大学生财物等。特别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网络诈骗犯罪。使更多的大学生受骗上当。受到伤害,后果严重。

5、火灾事故。大学校园里。火灾也是威胁学生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学生吸烟、私拉电线、使用违规电器等引发火灾。

6、出走、自杀。由于有些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低,加之身体、情感、学习、家庭、经济和就业等多重原因,导致了学生出走与自杀的事故发生。

7、食物、药物中毒。指学校食堂提供的各种食品或校医室提供的药物引发的学生伤害事故。

8、交通事故。这是一种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一般多发生在校外,因学生不守交通规则或司机违章驾驶,而发生交通意外。

(二)学生发生的主要伤害事故的特点

大学生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具备能够判断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能力的特殊群体。研究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自身特点,有利于总结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1、受损害的对象是学生,这个主体是特定的。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受损害的主体只能是在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他们受到的人身损害事故这个范畴是特定。

2、受损害的时间、地点是特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学生受到损害必须是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在高校校园内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的特定场所。在时间、地点上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其它是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故均不在学生伤害事故的范畴内。学生离开学校时的非学习、生活期间除外,如学生在法定的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到校外自行活动,或在规定的作息时间内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学校外出活动而受到的人身损害,则不属于学生伤害事故。

3、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较为频繁,且种类明显增多。现在的学生伤害事故不仅仅表现在以往由于口角引起的较多的打架斗殴事件上。小的伤害事故更是不断出现。也出现了许多甚至包括爆炸、杀人、自杀等在内的意想不到的恶性事故发生。

4、学生伤害事故给学生、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害。事故的发生给受伤害的学生带来精神、肉体上的痛苦,甚至残疾以致生命。给学生的家庭带来了精神和经济上无尽的痛苦。给学校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经济损失和不稳定因素。

5、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过程复杂。事故的处理不仅涉及到学生、家长、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责任的认定还涉及到复杂的法律关系,比一般的人身伤害案件复杂的多。

(三)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来自学校和学生本人,及校园周围社会一些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开放办学和后勤实施社会化管理,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有些学校在安全防范措施制度上还不健全。校园校舍、相关设施建设、检查和维修上跟不上,在治安、防火、交通等方面留下了隐患。加上一些教师特别是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没引起高度重视,疏于管理,缺乏与学生本人及家长的必要沟通。致使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受年龄、阅历、教育自身素质及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法律、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自我防范能力较差,生理、心理不够成熟,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也导致自己受到伤害。

三、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预防及相应处理措施

1、建立健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管理和防范、处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和防范制度是预防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首要工作。各部门在此指导下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对校园场地设施、生活设施、消防保卫、食品药品卫生及等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方要集中排查,坚持定期定时检查、自查,责任到人,防患于未然。加大力度整治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把校园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处理制度和机制,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有关部门能够及时介入,正确处理,有效防止事态的扩大,减少损失。伤害事故发生后,校宣传部、学工部、团委要加强对校园网络和广播、校刊、宣传栏的校园媒体管理,正确引导舆论,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以免引发其他意外事件再发生。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工作

大学生尽管是社会高知识群体,但由于种种因素,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自身安全意识薄弱,在面对社会、生活时还是非常脆弱,还是不断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向学生宣传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知识、自我救护常识教育,使学生树立和增强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减压,培养其健康的心智。重视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对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早发现,及时与本人、家长沟通联系。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帮助,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3、制定学生伤害事故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处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上,有很多难题困扰着高校,给最终妥善解决事故带来麻烦。

国外一些国家专门针对学生伤害事故有立法,一旦出现伤害事故,可以有法可依,按章办事尽快妥善解决事故。因此我们国家也要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之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就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完善的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有效预防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并为及时准确处理事故、追究相关者法律责任、实施赔偿等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重要的运用机制,保障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4、完善学校责任保险和大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机制

皮带运输机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第11篇

在冶金企业, 皮带运输机常用来运送散状物料, 由于皮带运输机运输效率高, 成本低, 因此应用十分广泛。皮带运输机在运行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有时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导致人员的伤亡,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例如:某企业一名员工在皮带运输机运转过程中, 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 擅自在运行的皮带旁边打扫卫生, 导致一条胳膊被卷入皮带, 造成终身残疾。还有一名员工在检修时未挂牌, 别人未知情况下盲目合闸, 使正在检修作业的员工身亡。这些事故说明在皮带运输机的安全管理, 使用, 检修, 维护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需要认真分析,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2 皮带运输机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 管理方面。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或安全规章制度内容不全面, 不科学, 符合性差, 有效性差, 存在诸多漏洞或缺陷, 规章制度没有形成科学体系, 就不能保证安全;安全培训不到位, 缺乏新工艺, 新技术, 新设备的技术知识, 操作知识和安全知识, 执行安全规程的能力低下, 盲目违章作业, 麻痹大意;或者缺乏必要的发现隐患, 解决紧急情况的反事故能力;检修过程配合不当, 违反规定送电, 试车。

2) 技术方面。皮带运输机头轮, 尾轮等运转部位缺少安全隔离防护装置, 皮带跑偏, 逆止器或制动器失灵, 没有按规定设安全绳紧急开关, 电气老化不可靠, 皮带重锤张紧装置不安全。

3) 环境方面。照明布局不符合国家规定或灯具损坏不及时修理, 光线不足, 10 m以上长度的皮带中间未设过桥, 通道, 梯子, 平台栏杆不牢固或高度不足, 防护栅栏不符合标准, 通道狭窄, 梯子坡度太大等等。

3 防止皮带运输机伤害事故应采取的措施

3.1 管理措施

1) 要根据皮带运输机安全使用现状、特点,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 技术规程, 对已有的安全制度, 规程进行认真的修改完善, 技术要求高的要进行科学论证, 缺少的要补充, 没有的要制定, 使安全规章制度确实能够保障安全生产, 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责任, 在安排工作的同时落实安全要求和措施, 在资金投入上要予以保证, 督促职工遵守安全制度和规程。

3)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1) 加强对设备设施和生产现场环境的检查, 早发现隐患早消除。 (2) 强化对“三违”现象的检查。在皮带运输机运行过程中, 杜绝违章操作, 违章打扫卫生, 违章检修作业, 盲目送电启动等现象。

4) 制定事故预案。根据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 紧急情况,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并定期演练, 让工人正确掌握对各种情况的应对方法和自救逃生方法, 提高反事故能力。

5) 抓好培训工作。根据皮带运输机的安全生产要求, 对管理, 技术, 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人员适应性分析, 对因技术进步, 职工身体状况, 精神, 肢体缺陷等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人员, 进行适时恰当调整, 保证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 坚决消除因失误或肢体缺陷导致的事故。

3.2 技术措施

1) 安装紧急开关。皮带长度在10 m以内的可安装1个紧急开关, 10 m以上的, 可根据皮带的长短和现场布局、层次、跨度等情况, 安装2个以上紧急开关, 紧急开关要标识明显, 附近不能有障碍物。对于单机皮带直线距离长, 但在同一层次, 跨度大, 提升高度小的可以设安全绳控制紧急开关。紧急开关要定期校验, 保持灵活可靠。

2) 安装过桥。对于皮带运输机隔20~30 m距离设立一个人行过桥, 过桥要与设立的安全通道相连, 禁止任何人跨越皮带。皮带运输机与两边建筑物或边沿的跨度在以上, 便于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巡回检查, 检修和打扫卫生。

3) 安装必要的护栏, 隔栅。生产现场的梯子, 台, 坑必须按要求安装护栏, 隔栅, 金属梯子及用作地面的铁板要采用防滑板.皮带运输机的首轮, 尾轮及其他运转部位, 都要安装防护罩或隔离装置, 使人员与运行的机器隔离, 防止人员, 工具卷人, 导致事故。

4) 搞好生产作业现场的照明。根据生产现场情况, 在楼梯口, 拐角, 传动系统区域设置照明, 灯光照度在30%。同时, 在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的区域, 地段和部位设置事故照明灯具, 灯具要涂成红色标记。事故照明的光源应采用瞬时点燃的白炽灯或卤钨灯, 照度不低于31%。灯具要经常检查, 维护保持良好, 照明线路必须与动力线分开。

5) 在容易扬尘的部位安装除尘装置, 降低作业现场和操作岗位的粉尘浓度, 改善现场作业环境。

4 结语

皮带运输机为冶金企业的生产承担了绝大多数散料运输任务, 在运行的过程中, 发生了很多人身伤害事故, 许多事故在一个单位或一个行业多次发生, 令人心痛。控制人身伤害事故, 减少事故, 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是安全工作者的责任, 任重而道远, 需要我们持久的努力。

摘要:近年来,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重特大事故连续不断, 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及时地发现隐患和消除隐患, 应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现结合安钢焦化厂皮带安全管理简述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关键词:皮带运输机,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综艺游戏下一篇:画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