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范文

2024-08-04

小数乘法范文(精选7篇)

小数乘法 第1篇

教材简析:“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及在进行小数乘法的学习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教材的编排, 教学要重点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要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计算中同样适用;二是要学会怎样在小数乘法中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准确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3.体会乘法运算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1. 引探准备。

师:同学们, 我们先来进行比赛, 看谁的知识学得棒。

(1) 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口算题略)

(2) 看谁算得巧:25×73×4 68×125×8 125× (10+8)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定律?

2. 问题导入。

师:从下面的算式中,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 理解题意。题中每组两个算式中间的“○”要求填入“<”、“>”或“=”, 算出两边算式的得数, 再进行比较。

4. 探究规律。 (1) 学生独立算一算; (2) 指明学生说一说; (3) 让学生任意举一些例子进行观察。

归纳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

1. 教学怎样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

问题导入:刚才通过探索, 大家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计算简便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几道题。

师: (板书) 0.25×4.78×4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怎样算简便, 请把解题思路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能不能简算?怎样简算?为什么?

在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后, 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算法。

师:观察0.25×4.78×4这个算式, 我们发现0.25与4相乘得1, 是一个特殊的数, 你还能举出两个特殊的数吗?

师:找到了特殊的数, 再与4.78相乘就简便了, 计算时只需运用乘法交换律, 4.78和4调换位置。

师:掌握了这样一个技巧, 在计算前先观察题中有没有特殊的数, 如果两个数的积是1、10、100、1000等等, 运用运算定律先算, 这样能使计算简便。

2. 教学怎样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问题导入:怎样能使下面算式计算简便。

师: (板书) 0.65×201

小组讨论, 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 教师参与, 适时点拨、引导, 然后学生计算, 学生完成后, 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 用电脑投影展示。

师:谁能把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指名2~3个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师:在0.65×201算式中, 201可变换为200+1, 把特殊的数先分解, 再利用乘法分配进行计算。

三、总结全课。

小数简算并不难, 认真审题不怕烦;

认真分析再计算, 运算规律莫记乱;

交换、分配和结合, 算完还要仔细看;

《倍数是小数的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第2篇

1、很多学生还是不能认真看书,总是忙着动笔做题。课堂上在学生自学时,我一再强调必须先认真看书,弄懂了再做题,以保证学习效果。突然间有个想法,能不能在课上不强调先看书,孩子愿意做题就做题,在汇报时,作为一种资源?但如果这样,学生恐怕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同时,也不能明白,可以根据因数的特点判断积的大小。这一知识点只能是听别人说,而不是自己思考的`结果。

2、还有个别学生自己看不懂教材,不能将教材内容衔接起来,需要在旁稍加引导。多数学生都能想到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初步判断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所有学生都知道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

3、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仍有五六个学生在写竖式时,不会对数位,误认为需要小数点对齐。1.08×2.6需要验算时,用2.6×1.08,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算,在用整数部分的1和2.6相乘时,不知道该和哪一位对齐。

小数乘法 第3篇

教材简析:“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及在进行小数乘法的学习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学要重点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要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计算中同样适用;二是要学会怎样在小数乘法中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准确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3.体会乘法运算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1.引探准备。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进行比赛,看谁的知识学得棒。

(1)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口算题略)

(2)看谁算得巧:25×73×4 68×125×8 125×(10+8)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定律?

2.问题导入。

师:从下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3.理解题意。题中每组两个算式中间的“○”要求填入“<”、“>”或“=”,算出两边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

4.探究规律。(1)学生独立算一算;(2)指明学生说一说;(3)让学生任意举一些例子进行观察。

归纳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

1.教学怎样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

问题导入:刚才通过探索,大家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计算简便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几道题。

师:(板书)0.25×4.78×4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怎样算简便,请把解题思路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能不能简算?怎样简算?为什么?

在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后,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算法。

师:观察0.25×4.78×4这个算式,我们发现0.25与4相乘得1,是一个特殊的数,你还能举出两个特殊的数吗?

师:找到了特殊的数,再与4.78相乘就简便了,计算时只需运用乘法交换律,4.78和4调换位置。

师:掌握了这样一个技巧,在计算前先观察题中有没有特殊的数,如果两个数的积是1、10、100、1000等等,运用运算定律先算,这样能使计算简便。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问题导入:怎样能使下面算式计算简便。

师:(板书)0.65×201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用电脑投影展示。

师:谁能把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指名2~3个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师:在0.65×201算式中,201可变换为200+1,把特殊的数先分解,再利用乘法分配进行计算。

三、总结全课。

小数简算并不难,认真审题不怕烦;

认真分析再计算,运算规律莫记乱;

交换、分配和结合,算完还要仔细看;

确保正确不失误,顺利闯关本领强。

作者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

小数乘法 第4篇

一、在运算思维形成过程中,知其然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在思维形成过程中,学生如果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那么对知识的应用就得心应手了。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过程中,为什么小数乘法可以用整数乘法算?这也是笔算时末尾对齐的依据。

1.图形结合,更明理

老师用亲切的语气和生动的图片出示义卖活动情境,板书小数乘整数。学生把过程简单地写下来,老师展示其中三种方法:

1小数的意义:0.2+0.2+0.2+0.2=0.8

2单位换算:整数乘法0.2元=2角2×4=8角=0.8元

师:怎么想的?(先算2×4然后再加小数点。)

师:第三种方法也用到了整数乘法。先算2×4,那道理何在呢?教师出示课件。

师:0.2就是2个0.1,那4个0.2呢?就是2个0.1×4=8个0.1,用到了整数乘法2×4。师:那0.25×3呢?

生:25个0.01×3=75个0.01用到整数乘法25×3。

师:那 3.5×3 呢?

生:想到就是35×3=105个0.1。

师:3.5怎么变成35?

(教师板书竖式过程。)积为什么要除以10?

师:好眼熟,积的变化规律把3.5看成了整数35。

思考:教师通过图形的结合,结合小数意义的教学为笔算时末尾对齐作铺垫。

2.直击错误,免弯路

师:有一个算式与众不同。(如左)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们想整数乘法35×3就可以了,把3写到末尾。

师:有没有信心挑战难一点的?0.35×13用竖式算。教师展示(如下)。

师:哪个更合理?说说你的想法。(先算整数乘法35×13,板书35×13竖式过程,再处理积的结果。)

师:这个整数乘法在小数乘法竖式中有没有应用?

学生完整快速地再写一次。用自己的方法说说计算的方法。

教师板书:小数乘整数→整数乘法。这是转化思想。

思考: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寻找学生的错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仍会出现数位对齐、计算过程中加小数点的现象,教师直接出示错误,在讨论中生得出末尾对齐的方法,这是学生自我认识改正的过程,免走了弯路。

二、在运算能力训练过程中,熟其法

1.培养良好习惯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好习惯,在利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得出运算的过程。当然,字迹要清晰,否则会导致题目抄错;计算细心,反复检查,培养通过验算检查正确与否的好习惯;思路清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进位是几,通过这些常规训练来提高运算能力。

2.加强估算意识

新课标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进行简单地估算。加强估算意识,有助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老师出示错例3.16×15=4.740,学生先把0去掉,再来添小数点,在处理积的结果时,把小数点点错了,所以,及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对运算结果快速检验,既方便又省时。

3.转化形式练习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第5篇

一、夯实基础,力求人人过关。

概念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新的概念法则掌握得不扎实,不完整,造成记忆不牢,就常会产生计算错误。分析学生的前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纠其原因是,法则比较长,读起来也不是那么朗朗上口,要让学生背下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于是,课始我们出示两道题(112.4×0.8= 0.48×0.15=)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归纳成如下的口诀:一算;二数;三点点;四划0。“算”就是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去计算;“数”就是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就是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划”就是划去积末尾的0。这不仅使学生很容易掌握了计算步骤,而且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从而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巧设陷阱 培养审题习惯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孩子的计算错误比比皆是,有的把“加”算成“减”,“乘”算成“除”,有的把“6”抄成“9”,有的忘了退位,进位,有的干脆就抄错数字。而老师叫这些孩子来改错,他又马上能独立地改正确,看来孩子并不是知识方面有什么不懂,于是乎往往老师和家长就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孩子的“粗心”,总是苦口婆心地说:“你下次一定要仔细。”而到了下次,孩子依旧改进不大,很让人头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课中,我们设计了快速抢答:下面的算式积是几位数这一环节,来巩固小数乘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一教学重点,同时我们还精心设计了重重陷阱,让学生在一次一次的教训中感悟认真审题,细心思考的重要性。

抢答的第一组前两道题是基本数位数的方法来确定积的位数。①4.5×0.5 ②0.6×0.12,由于学生在平时计算时,由于粗心大意,在做题时,经常把“+”看成“×”把“×”看成“+”不看清符号就做题。于是第三道我就出了一道加法题③7.2十5.4,学生果然受了前面的迁移,将错就错;为了不多次重复练习这一类型习题,避免先入为主,造成思维定势。我们出了第二组习题①1×53.7②0×0.48③ 12.56×10这三个带有像0、1、10、特殊数字的小数乘法;为了避免粗心大意,引起感知失真,接下来我们又出了第三组:①7.128×0.217 ② 14.45×0.26 ③1.25×0.8通过一系列失败的教训,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做题不光要掌握方法,更要认真审题。

生1:计算时我可不能再马虎了,要认真审题。

生2:老师,我知道了,计算时要随机应便,灵活点。

生3:我们不但要掌握方法,还要看清符号、看清数再算。

从孩子发自内心的话语中,我知道孩子们在失败的体验中接受了教训,感受到了良好的审题习惯的重要性。

三、画批突出重点 渗透学法指导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抱怨,我怎么讲了这么多遍,还是有很多学生错呢?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稳定和分配能力是影响学生计算的重要心理因素,有些计算错误,就是由于学生注意分配不科学造成表象模糊而导致的。

小数乘法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态度,方法,能力

在数学教学内容的板块中,计算教学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一块内容,但也是出现错误最多的一块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我们老师最感头痛的一件事。就拿小数乘法的计算来说,它涉及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及加法的熟练计算,因此出现的错误率较高。

一、学生小数乘法错例的共性问题

(一)字迹潦草、涂改

进入高年级,学生用水笔或钢笔书写,一旦写错,第一反应就是在错字上改或涂,这样一来,连自己写的是哪个数也认不清了,导致结果错误。因为有涂擦,小数点的位数数错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简单计算不过关

《小数乘法》的计算,涉及乘法口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及两位数乘两三位数的整数乘法的计算。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固,直接导致学习新知识时,产生诸多错误,这类错误占的比例较大。

(三)感知觉发育不成熟

平常学生只要是计算错了,习惯地说“我太粗心了!”其实这个粗心的背后,有很多的原因,如学生自身的感知觉发展水平不成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题目中是“9”,学生抄下来会写成“6”。明明是“2+3”他会算成“6”,明明是“2+4”他会算成8。

从学生错例中反映的这些问题,很多都是知而未解的老问题。

二、老师、家长、学生对计算教学中老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端正思想,端正态度

记得三年级时,当时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学生的计算错误很多,我对自己班的48位家长调查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多位数乘一位数或多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来计算或笔算有必要吗?”当时有73.4‰的家长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繁琐的计算。理由是今后用的是计算器、电脑,用不着口算和笔算。正因为有这种想法,学生对计算也不重视,反正错了,家长也不会严厉地批评。靠老师一个人,力不从心。反过来,老师有时也在这么想了,反正今后要学生笔算的机会也不多,何必现在狠抓他们的计算呢,弄得两头都不讨好。思想上的麻痹,也是造成计算错误多的一个间接因素。因此,在平时与家长的接触中,要多和家长沟通。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它的利息。”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小学老师的重要职责之一。从上面反映的几个例子中,有些就是因为书写不规范引起的错误。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书写习惯时,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引导工作,如板书的规范书写,成为学生学习的样本。其次是在每次书写前都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只有对学生提出十分明确具体的要求,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对比性。要求一项一项地落实,持之以恒,反复训练,最后一定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规范书写格式,重视算理教学

在小数乘法的计算教学时,受到前面小数加减法知识的影响,因此在笔算时,特别是小数乘小数时,学生往往是小数点对齐了再进行笔算,而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对齐了直接点上,导致积错误。因此在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的算理教学。小数乘法计算时,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后,再进行计算。因此,小数乘法的书写格式与整数乘法的书写格式相同。要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在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如“2.7×0.8”,要让学生说出把2.7和0.8转化成27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21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积216缩小到原来积的“100倍”的理由。只有当这个算理清楚了,表述完整了,才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这样学生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才能保证计算的准确。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加强估算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培养学生养成在计算前先进行估算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减少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五)培养检验和反思的习惯

计算完后,学生缺乏必要的检验,也是导致出错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回顾,以克服干扰带来的弊端,让学生养成主动反思的习惯。

(1)反思所运用的知识(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的正确性。如四则计算中,有没有遵循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所套用的公式是否正确无误。(2)反思所采用的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或最佳。使用方法不合理,该如何调节;方法合理,是不是有捷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3)反思数学问题本身有何特点。特别注意挖掘题中隐含的要素,谨防考虑不周,解题出错。(4)反思计算格式是否规范。如在解方程时,学生很容易造成格式错误。又如在进行笔算时,容易忘记把答案写到横式上。

(六)尽量避免外力干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上发展很不完善。小学生的注意时间本来就不长,在安排作业时,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在学生做作业时,不要过分地强调注意点,有时往往教师的一声强调,学生的注意力一分散,错误就跟着来了。

小数乘法 第7篇

一、课始聚焦结构性预习, 体验定律的迁移力

“先学”是“后教”的前奏。“先学”若只是让学生在课前随意翻看教材, 不仅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而且易使学生浅尝辄止, 不求甚解, 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 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已有经验, 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先学”活动, 让学生主动探索, 提高“先学”的质量。在本课教学中, 针对大部分学生对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没有太多的认知障碍, 而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却感到较为吃力的情形, 在课始“先学”时, 变全面铺开为个别聚焦, 紧扣“乘法分配律”设计如下结构性预习作业, 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 发现不同情境下解题结构的一致性, 体验乘法分配律的迁移力与再生力。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预习作业

同学们, 四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那么,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是否也同样适用”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我能解决:只列出综合算式不用计算。

1. 在一个长方形花圃里栽了油菜和向日葵 (左下图) , 这个花圃一共占地多少平方米?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个长方形 (右上图) 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和小冬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 小明每分钟走50.5m, 小冬每分钟走49.5m, 9.5分钟后两人同时到校, 他们两家相距多远? (图略)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 通过结构性预习, 让学生在“先学”预习中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有利于策略的迁移、思维的延伸和知识的结构化, 为进一步的探究学习积累感性经验。

二、课中倡导自主性研究, 体会定律的内联力

在个体独立思考, 自主完成预习作业的基础上,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反思提纲, 对照典型解法进行自我反思, 然后组织小组交流, 最后进行集体汇报。通过反思、讨论、比较、辨析, 让学生体会到整数、小数乘法运算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自然明晰乘法运算定律的拓展应用, 自觉进行简便计算。

1. 收集典型解法, 个体对照反思。

教师展示巡视过程中收集的典型解法, 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反思提纲, 对照下列解法进行自我反思。

(1) 上述各题先后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分别是什么?

(2) 上述三个实际问题都用了两种方法解决, 仔细观察, 两种方法分别有什么共同点?

(3)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用两种结构的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4) 具有这样两种结构的算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大小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 个体独立反思越深刻, 小组之间的交流就越充分, 也就越有利于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自然生长出新的知识和经验。

2. 组织小组交流, 尝试沟通定律。

在引导学生对照典型解法进行反思后, 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使得小组交流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小组交流环节, 教师要通过概括性提问, 让学生再度进行思考讨论, 在交流中尝试沟通定律。

(1) 你能用字母把这一规律表示出来吗?这里的字母, 除了自然数外, 还可以是什么数?

(2) 除了乘法分配律外, 整数乘法的其余两个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吗?请举例验证。

以上问题, 由局部到整体, 由个别到一般, 由具体到抽象, 让学生逐步领悟到整数、小数乘法运算定律之间存在天然的共同之处, 真正把新知识自觉纳入同一种结构体系。

3. 展示交流成果, 提炼概括结语。

展示小组交流成果是课中研习的重要环节, 重点在于交流集体智慧, 提炼概括结语。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并要体现小组的集体智慧。通常, 为了节约教学时间确保交流质量, 小组汇报后教师一般不作逐一点评, 只在最后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 教师再作画龙点睛式的总评, 并对知识进行总结。

三、课末精设针对性练习, 体味定律的应用力

“后教”意味着数学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 特别是练习设计更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课始“先学”及课中研习的学情, 精心设计。在本课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应用魅力, 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多层次练习, 不断完善与丰富学生对定律的认识, 拓宽定律的应用空间, 提升定律的应用能力。

1. 基础练习, 拓展定律。

规律的应用既包括对总结出的规律的直接应用 (如乘法分配律) , 又包括对总结规律过程的进一步迁移和拓展。如, 由整数乘法分配律对小数的适用, 自然联想到整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小数也适用, 以及由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推广到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等。为此, 可以设计如下练习: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并说明理由。

以上4题, 第 (4) 题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在乘法对减法中的推广, 第 (3) 题有多种填法, 讲评时应及时追问哪种填法更简便, 并说明理由。

2. 专项练习, 内化定律。

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中会有新的学习拐点, 需要通过专项练习来达成。如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中, 主要是判断两个或几个数的和或积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数等, 而在小数乘法中, 主要判断哪两个或几个数可以凑成整数。因此, 可以设计如下专项练习:

下面哪两个数的和、差或积能凑成整数?用线连一连, 并口算出结果。

为了克服思维定式与惰性, 在专项练习中, 可以设计有不能配对凑成整数以及可以“以一配几”或“以几配一”凑成整数的情况。

3. 编题练习, 深化定律。

练习不仅是为了巩固已有定律, 更是为了促进学生深化对定律的理解, 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为此, 可以设计编题练习, 如在“2.5×□○2.5×□”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编出可简便计算的习题, 再简算。此题内涵丰富, 它涵盖了乘法运算的三个定律, 同时包含了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这样虽然只给学生“一题”的感觉, 但是却有“多题”的收获。

上一篇:产业并购下一篇:三相不平衡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