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指南范文

2024-06-21

心肺复苏指南范文(精选10篇)

心肺复苏指南 第1篇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6.

心肺复苏技术 第2篇

在紧急状态下,四大生命体征中优先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呼吸道是否通畅,能否自主呼吸;2.血液循环是否正常。

一、呼吸体征

1.如果伤者呼吸通畅,那么就可处理别的损伤了。此时,如果伤者处于昏迷状态,并且损伤允许的情况下,可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以维持其稳定的呼吸。

2.如果没有呼吸,立刻急救,并且大声呼救及打电话寻求支援。

2.1 胸腹部在运动,而口鼻处无空气的流动:说明气道阻塞,使伤者去枕平卧,在伤者右侧用左手压住前额,右手食中指指尖抬起颏部,这样能防止舌后坠引起的气道阻塞;如果仍没有呼吸,可能是呼吸道有阻塞物,此时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用两个弯曲的手指伸入口内、舌头上部,清扫任何异物,要求动作要快;再次检查,仍然没有呼吸,则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2 胸腹部无运动,口鼻处无空气流动:直接进行人工呼吸。

二、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是指由各种原因致使心跳突然停止正常收缩和供血功能,使全身所需血液中断,导致各个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的情况。院外(临场)的伤病员常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触不到大动脉搏动的垂危症候。

检查脉搏的方法有:

1.触膜颈动脉法:触摸颈动脉是简便易行的方法。采用正确位置,未触到搏动即证实心跳停止。疑有错误时,应检查有无意识、呼吸、瞳孔散大、面紫绀,苍白,再加上,触不到颈动脉搏动,才可判断心跳是否停止。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钟。

方法:①病伤者仰卧位。②颈动脉在男性喉结下2~3cm处,即气管旁软组织得。触摸时,急救者一手轻按病者前额,一手触摸颈动脉。如能触到搏动,则收缩压还不低于8kpa(60mmhg),证明心跳未停止。③触摸颈动脉压力不易过重过大,禁止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防影响血液循环。④备注触摸颈动脉时,不能压迫气管,以防造成呼吸道阻塞。⑤颈动脉处有创伤或因颈肌肥厚(包括儿童),可改为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

2.触摸肱动脉法:在肘窝上,于肱二头肌腱上内侧可摸到肱动脉的搏动,此处亦是测量血压时的听诊部位。

3.触摸股动脉法:在腹股沟韧带稍内侧的下方,能摸到搏动则收缩压在9.33kpa(70mmhg)。

4.触摸桡动脉法:在距手腕皱褶1.5cm及距拇指侧手腕边缘1.5cm处,能摸及桡动脉搏动,收缩压在12kpa(92mmhg),但还注意脉率,如>120~140次/分时,提示有大量出血。必须立即采用制止出血措施。

三、复苏技术

1.胸外心脏按压术:本法是现场抢救时首选方法。①使伤病者平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注意保暖。②急救者以左手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右手压于左手背上,借操作者的体重向脊柱方向带有冲击性地按压,但绝不能用力过猛过大,因暴力可引起肋骨骨折、心包积血,以能使胸骨与其相连肋骨下降3~4厘米为宜,以间接压迫心脏,接着迅速放松,使胸骨复原,心脏舒张。③挤压与放松之间的百分比为1:1。④按压速度不能过快过慢,成人为80~100次/分,小儿为100~120次/分。⑤按压必须持之以恒,直到有效的心跳恢复为止。⑥小儿只用一掌根的压力即可,新生儿只用2~3指的压力即达目的。

2.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首先清除口中的异物,手法开放气道(头后仰、开口、托下颌),捏紧伤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用口包盖住伤者的口,用力将气呼入伤者的口中,并观察胸部是否升高及降落,此为一次人工呼吸,前四次人工呼吸要迅速。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频率为14~16次/分。若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二人操作时,需按4~5:1的比例进行,如单人操作,则其比例为15:2。

3.胸内心脏按压术:①适应症:有血胸、张力性气胸、心脏损伤、脊柱畸形而影响胸外心脏按压者,心包积液及胸外心脏按压无效而又认为值得继续进行复苏者。②本法优点是可直接观察心脏情况,按压效果确切。③缺点是必须具备高级人员和设备,还要开胸手术,对心肌易损伤,易感染。一般情况下院前急救即现场急救难以实现,急救站、医院派人前来可能实现。

4.心前区捶击法;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早期,呼吸心跳骤停1分钟内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①伤病者仰卧硬板床或平地上。②急救者用握拳的尺侧(小指侧)距患者胸壁20~30cm处,迅速捶击胸骨中部1~2次,如无效应立刻放弃。

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必须相互配合,并且每1分钟重新检查呼吸及颈部脉搏,用时在5秒钟之内。总之,心肺复苏技术可归纳为ABCD复苏程序:

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

C(cardiac massage)——是扣击胸部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必要时行开胸心脏按摩

D(drug)——心内或静脉内注射药物

心肺复苏——与时间赛跑 第3篇

心跳、呼吸骤停后4分钟内是急救的关键时间。这时大脑内的能量尚未耗尽,如果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使濒死者起死回生;而时间一长,脑细胞因严重缺血、缺氧而坏死,患者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即使存活下来,也可能变成植物人。新闻中,少女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所实施的口对口通气(即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就是传统的心肺复苏(CPR)。由目击者进行有效的争分夺秒的心肺复苏决定了能否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所以,把心肺复苏称做起死回生之术也不为过。

糖尿病患者及家人掌握心肺复苏的技巧,对于预防和应对心脏骤停非常重要。

“生存链”——患者的急救链

在心肺复苏中,争分夺秒激活急救生存链系统(即提高患者存活率的一系列措施或环节)至关重要。

“四早生存链”理念曾经深入人心,即:早期到达、早期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简称CPR指南)在此基础上,将生存链修订为五个环节:一是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急救系统;二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三是快速除颤;四是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五是综合的心脏停搏后治疗。即在以前四环相扣的基础上增加了心搏骤停后的治疗,生存链由过去的四环增加到五环。

由于心脏骤停多发生在医院外,所以前三个环节多数由“第一目击者”启动实施;待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再实施后两个环节,即进行医学上的全面救治。

之所以说这是个急救生存链,是因为特别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因些,当患者突然昏倒,现场目击者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并由他人帮助呼叫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在我国是拨打120急救电话。目击者多数情况下是非医护人员,这时仅进行胸外按压即可。按压应有力、快速,不要停顿,直到急救人员到现场进行除颤。成功后再转运到急救中心进一步实施更高级治疗。只有这样连续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才能使心搏骤停患者复苏并在出院后提高存活率。

所以生存链又是维系患者生之希望的急救链。其中,由目击者尽早进行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术是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心肺复苏“动手”比“动口”更重要

以往心肺复苏中的口对口人工呼吸给旁观者援助造成了障碍,或是担心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或是心理上的“不洁感”,都使人们犹豫不前。少女人工呼吸抢救乞丐的新闻之所以让人关注也正是因为此。与此相比,为患者单纯进行胸外按压的难度则大大降低,更可能让路人伸出手,充当一回“雷锋”。

所以,2010年的心肺复苏指南更改了急救顺序,由以前的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部按压,更改为胸部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更加强调目击者第一时间立即实行胸部按压,尽量减少因人工呼吸浪费的时间。与此同时,尽快启动急救生存链后续程序。

事实上,大部分成年人心脏骤停是由原发性心脏病导致的(与溺水、触电、窒息等导致的儿童心脏骤停不同),所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环节对于大多数的成人心脏骤停并无益处。因为一方面这种方法阻碍了目击者的救助愿望,耽误了抢救时间;另一方面延误和干扰了胸外按压,减少了血液回流心脏和脑部,且增加了胸内压。

一位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曾经记录,当时正通过电话指导一位妇女进行心肺复苏,那位妇女在听从指示操作心肺复苏一段时间后问:“为什么每次我压他的胸部他就睁开眼睛,而我停止胸部按压去吹气他就又开始昏睡?”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位妇女的话引起了专业人员的思考:一旦停止胸部按压去做其他任何事情包括人工呼吸,都会减少脑部血流。

研究也表明,胸外按压延迟1分钟,心肺复苏成功率下降10%,所以应尽快开始胸外按压,缩短人工呼吸延误的时间。先进行胸外按压也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动手而非“动口”救人,更容易普及推广,增加公共环境中的抢救成功率。另外,单纯胸部按压对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目击者也更容易实施,技术难度也低。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亲属拨打120急救电话后,也更方便120调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为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抢救争取时间。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操作

过去几年间,全社会都在强调心肺复苏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断努力简化心肺复苏流程,以便让更多的人掌握。在此,对担心自己不够了解或不够熟练心肺复苏操作手段而裹足不前的朋友们,我们再次强调,对多数医院外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尤其是成年患者,目击者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即可。获得的效果与传统心肺复苏(按压+人工呼吸)的效果相似(传统心肺复苏对儿童更具有优势)。

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为了争取宝贵时间,目击者不必把时间浪费在判断呼吸和脉搏上面。只要目击患者突然倒地,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叹息样呼吸,不必查脉搏(包括腕部脉搏和颈部脉搏)就可假定是心搏骤停。需要做的就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也即首要的胸外按压了。常规方法是:置病人于平卧位,躺在硬板床或地上,解开衣扣,松解腰带。施救者站立或跪在病人身体一侧,两只手手指交叉,掌根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剑突上二横指)。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重力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压。按压深度应使成年患者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婴儿和儿童患者的按压深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婴儿约为4厘米,儿童约为5厘米),然后放松。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按压频率至少达到100次/分钟。其间尽量避免胸外按压的中断。

还是回到前面的那则新闻,在“最美少女”面前,方法是否完全正确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面临这种情况时,能否停住脚步,伸出援手。也许你的短短几分钟付出,挽回的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那么还等什么呢?简单的胸外按压,你知道了吗?

(编辑/吉梅)

心肺复苏指南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4例患者中男性244例,女性180例,年龄10~20岁4例,21~30岁16例,31~40岁24例,41~50岁32例,51~60岁52例,61~70岁124例,71岁以上172例。心搏、呼吸骤停病因见表1;根据救治时间将其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因以及心搏、呼吸骤停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心脏骤停诊断标准[2]

(1)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双侧瞳孔散大;(2)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

1.3 复苏方法

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期间的CPR患者196例CPR技术按照2000年指南方案进行(2000组),即间断胸外心脏按压频率100次/min,呼吸与按压之比为2∶15,有心室颤动波予以200~360J连续电除颤,电击间无CPR;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期间的CPR患者228例CPR技术按照2005年指南方案进行(2005组),即连续胸外心脏按压频率100次/min,呼吸与按压比为2∶30,监测到心室颤动波予以360J电除颤,一次除颤后予以5组CPR。两组都开放气道进行有效人工通气,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同时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阿托品、纳络酮、碳酸氢钠等复苏药物,持续进行心电监测等。

1.4 CPR成功标准[3]

(1)ECG显示心跳恢复,有效循环建立,瞳孔由大变小,面色逐渐转为红润;(2)ECG显示心跳恢复,收缩压≥60mm Hg,或者触摸到颈动脉搏动;(3)ECG显示心跳恢复,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有上述三项之一维持到进入医院内或者持续时间>30min判定为成功。

1.5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2结果显示,2000组196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10例,成功率为5.10%;2005组228例患者中复苏成功28例,成功率为12.28%;对两组心搏、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采用χ2检验(χ2=6.66)。

3 讨论

心肺脑复苏经过50年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目前全国的整体复苏水平仍然很低,我国现阶段院外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低于2%[4],与发达国家CPR成功率相比差距很大。影响CPR成功率提高因素,据有关报道,涉及到多方面譬如患者的病因、年龄、性别,猝死发生的时间、开始急救时间,急救技术支持,抢救的设备等;而复苏抢救措施是否得当是影响CPR成功的关键因素,及时正确的判断,持续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恰当的电除颤和药物应用,才能重建自主呼吸和循环。本研究表明,依据不同的CPR指南,成功率是有差异的,且有统计学意义。

2005年复苏指南与2000年复苏指南具有以下改进与优点:首先,缩短了评价患者的生命体征时间,2005指南提出对于非专业施救者来说,在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之前不需要判断患者循环体征的存在与否,在判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的情况下,非专业人员应先给予两次人工呼吸,然后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其次,简化了人工呼吸程序,所有人工呼吸,有或无氧通气均应持续吹气1s,吹气量充足,吹气时可见胸廓抬起。人工呼吸时胸外按压不应停止。第三,2005复苏指南尤其强调了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注重按压的力度和频率,使之维持在100次/min,即“用力、快速、持续”,而以往的CPR中,被施救者接受的胸外按压往往存在频率慢和深度浅的弊端。2005复苏指南将2000年之前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由15∶2提高到30∶2,从而加大了按压的比重,尽量减少胸部按压中断,坚持连续胸外按压。事实上,在实施CPR时,维持正常通气/灌流比的通气频率远小于正常的状态,因为此时肺血流量较低,需氧量较少。第四,在一次电除颤(成人选择360J)之后(而非连续3次200~360J电击),立即胸外按压,不要在一次电击后立即检查循环体征和分析心律,2005指南推荐采用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2min/30次:2×5次后检查心律,如有必要可再次电击。每次电击前后均需做CPR。因为中断胸外按压意味着心肌得不到哪怕是最低的血液灌注,从而使急救的成功率大为降低。由此可见,这些改进都是力求加强胸外按压的效果,减少对胸外按压的干扰或中断。总的来说,2005复苏指南较2000指南更具可操作性、实用性。同时本研究中依据不同指南的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别,也表明专业急救人员必须掌握最新急救理论,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重视复苏理念,重视高级生命支持,才能提高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

“120”急救人员是对院外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急救复苏的主要人员,经过多年的建设,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启动时间和反应时间有了明显的缩短[5]。但资料显示,从目击者发现心源性猝死患者到专业急救人员赶赴现场平均时间为9min[6],然而在正常体温情况下,心脏停搏5min,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损害;心脏骤停10min内未进行CPR,神经功能极少能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2,6]。可是,在院前急救中,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第一目击者大多是患者的家属及过路群众等非急救医务人员。若现场目击者即刻实施CPR抢救,这将大大缩短CPR开始时间,极大提高CPR抢救成功率。因此,要大力推广2005年CPR指南,切实普及和加强CPR标准化训练,既要提高急救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更要加快普及公共场所人员CPR知识。

摘要:目的探讨2000年与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5月经过徐州市急救医疗中心救治的424例心肺复苏患者,按照2000年复苏指南和2005年复苏指南进行分组并对照观察。结果2005年指南指导下心肺复苏成功率(12.28%)较2000年复苏指南指导下(5.10%)有显著提高。结论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的应用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关键词:心肺复苏,呼吸心搏骤停,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指南

参考文献

[1]王一镗.实用急诊医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3:56.

[2]黄子通,沈洪.心肺脑复苏[M]//沈洪.急诊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8.

[3]朱永福,李银平.266例院前猝死病例的急救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22(18):79-80.

[4]黄子通.提高我国心肺脑复苏水平的措施与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3):153-154.

[5]贾立如,贾磊.县级医院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2):106.

心肺复苏应急演练 第5篇

演练时间:1111111年11111111月111111日 演练地点:心内科诊室

演练人员:***11

演练内容:心肺复苏应急演练

心肺复苏指南 第6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是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死亡患者, 均符合文献的诊断标准[1,2]。①按压时可以扪及大动脉搏动;②血压能维持在8.0 kPa (60 mm Hg) 以上;③皮肤颜色转红;④瞳孔是较前变小;⑤自主呼吸是恢复, 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1.2 仪器

萨勃1007型机械心肺复苏系统 (美国)

2 结果

2.1 10例患者男6例, 女4例, 年龄17~72岁, 平均 (64±3) 岁;6例仅采用徒手心肺复苏, 4例在初期徒手心肺复苏的基础上应用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

2.2 抢救有效指标对比

自动机械心肺复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3 讨论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 急诊科医生更是如此。抢救必须及时, 措施必须得当, 作到“稳、准、快”才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影响抢救结果的因素有好多,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3,4]:①基础疾病的种类和性质, 患者体质好坏;②发病至开始抢救时间的长短;③电复律是否及时有效;④基础生命支持及施救者水平高低等因素对抢救结果均有重大影响。当一个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送到医院以后, 基础疾病、送至医院时间等客观因素都已无法改变, 施救者的技术水平高低就成为决定抢救结果的最重要因素。最早的心肺复苏指南到《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抢救理念和措施不断发展进步, 但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就是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日益受到重视,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能否作到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成为决定心肺复苏成败的关键。可是临床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 主要有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①临床医师对《指南》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即使已经熟练掌握《指南》精髓的施救者经过长时间施救, 因为疲劳等主观因素, 也不能保证措施准确到位, 体外胸外按压的难点正是在此。正因如此, 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和追捧, 它不但解决了胸外按压无法保证准确度、深度、频度等难题, 而且也可以保证规律有效的呼吸和按压比例, 为心肺复苏成功保驾护航;②心肺复苏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但常常因为医疗资源的缺乏, 很难做到多个医护人员长时间只照顾一个患者, 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也可以节省医疗资源。当然应用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必须严格掌握它的适应证和应用时机, 即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应用于心跳呼吸停止的临床死亡患者, 一般是初期应用徒手心肺复苏后以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替代, 不能因为要应用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而延误抢救时机, 所以所有操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施救者完成。

心肺复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结果仍然令人失望, 抢救成功率低。这与心跳呼吸停止患者均是危重症有关, 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发病至开始抢救时间过长。心肺复苏俗有黄金8 min之说[5,6]:心脏骤停后 10 s患者意识丧失;30 s后阿-斯总合征发作;60 s后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 min后开始出现脑水肿; 6 min后开始出现脑死亡;8 min后脑死亡。意味着黄金时间已过抢救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院外发病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成功者也往往是院内发生意外的患者。本实验成功的两名患者均是院内发生阿-斯总合征的心肌梗塞患者, 也说明了这一点。

以上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初期徒手方式后用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替代, 优于单用徒手进行长时间心肺复苏。因本实验仅有10例患者, 结果很难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但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的几个优势已经得到证实, 这毋庸置疑。①对心肺复苏技术标准化, 可以提供最理想的按压比率和按压深度;②排除了救护者不正确的技术或疲劳等意外;③机械按压的同时可以进行电除颤, 不影响辅助检查;④可以让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行其他高级生命支持;⑤为转运途中的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按压与呼吸。

摘要:目的 比较自动机械和徒手两种方式对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 对10例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死亡患者抢救时分别仅用徒手心肺复苏和在徒手心肺复苏基础上应用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 对二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①仅应用徒手心肺复苏的6例患者可触及大动脉波动3例, 血压维持在60mmHg以上3例, 皮肤颜色转红2例, 瞳孔较前变小2例, 自主心跳或呼吸恢复1例;②在初期心肺复苏基础上加用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4例患者:可触及大动脉波动3例, 血压维持在60mmHg以上2例, 皮肤颜色转红1例, 瞳孔较前变小1例, 自主心跳或呼吸恢复1例。结论 自动机械心肺复苏较优越:①对心肺复苏技术标准化, 可以提供最理想的按压比率和按压深度;②排除了救护者不正确的技术或疲劳等意外;③机械按压的同时可以进行电除颤, 不影响辅助检查;④可让医护人员行其他高级生命支持;⑤为转运途中的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按压与呼吸。

关键词:心跳呼吸骤停,抢救,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

参考文献

[1]心脏骤停的处理.200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急救医学与危重病讨论版.

[2]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

[3]陈灝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4]陈敏章.中华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5]Guidelines2007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Circulation, 2007, 102:I22~1I166.

[6]Braun Wald Exedr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cne.5thed.London:WB Saunders Co, 1997:742-779.

心肺复苏指南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急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98例,均无心肺复苏的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男性24人,女性25人,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6.4±5.7)岁;对照组男性26人,女性23人,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为(40.3±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意识丧失,在对患者家属进行确认后,进行心肺复苏。

1.2 急救方法

常规进行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行徒手心肺复苏术,按照2010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进行操作,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100次/min,按压深度在≥5cm,每次按压后保证患者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由多位施救者轮换操作,轮换2min/次,持续30min;于此同时,对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频率为15-20次/min,调节其氧浓度为80~100%;观察组患者行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选用苏邦心肺复苏机进行操作,对心肺复苏机进行调整,按压深度5cm,频率为100次/min,同样对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频率为15-20次/min,调节其氧浓度为80~100%,持续不间断的体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长为30min[1]。大于30min以后的不纳入评价。

1.3 观察和评价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急救效果。患者在抢救后肌张力增加,出现挣扎,恢复自主呼吸,患者的唇、皮肤颜色转红润,已散大的瞳孔缩小,睫毛反射恢复,患者的收缩期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可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视为有效;患者无自主呼吸及心律,意识丧失,瞳孔放大固定,心电图呈直线,宣布患者为抢救无效,死亡[2]。患者急救成功率=成功例数/总例数×100%。对患者心肺复苏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病患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选择(±s)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

研究中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83.67%,对照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65.31%,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61%,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急诊抢救中,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现象,必须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并持续有效,对抢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心肺复苏是心脏呼吸骤停急救中的重要核心技术、常用技术,及时有效的胸外按压是挽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命的关键[3]。心肺复苏对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的急救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最为常用,急救效果较好,但对急救者的熟练程度、按压频率、位置、程度等要求较高,急诊科急诊患者较多,急救人员配置不足时有可能贻误抢救时机,影响急救效果,因此,心肺复苏机在急诊抢救中被广泛地应用,它能够为患者提供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对心肺复苏机调适合理即可对患者进行急救,简单有效,用力均匀,能够持续保证按压频率和深度,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徒手心肺复苏术,临床应用广泛。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尤为重要,相关报道中称,心跳、呼吸骤停4-6min会对患者的脑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时,要尽快取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实施心肺复苏,恢复患者脑部细胞的供养,促进患者脑部功能的恢复[4]。徒手心肺复苏术为人工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按压力度不均,深浅不一,导致心肺复苏效果不佳,心肺复苏机在使用前对其进行调试,可对按压深度进行固定,保证按压深度,同时,不间歇地提供心肺复苏,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操作中的间断和用力不均,因此,复苏效果较好。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由多名急救者交替进行,不可避免地出现暂停,不利于对病患的抢救;观察组使用心肺复苏机持续进行,中间无交换休息,复苏过程无间断,保证最大可能地为心搏骤停后的机体提供了持续的血供、氧供[5]。在对患者进行心脏按压的同时,为患者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恢复患者的心跳和呼吸,保证急救效果。尤其是一些特殊病情需要较长时间甚至数小时心肺复苏的患者,心肺复苏机更是第一选择。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83.67%,对照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65.3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61%,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实了心肺复苏机复苏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实施急救后患者并发症较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较小,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机复苏相比于徒手心肺复苏术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呼吸功能,在调试合理、运用娴熟的情况下,心肺复苏机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特别是需要长时间心肺复苏的个别病例尤为重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光显.分析Thumper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4,4(10):1030-1031.

[2]李秀娟,徐月娥,李自强.探讨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9(12):991-992.

[3]施琳.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应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7(12):234-235.

[4]林红.心肺复苏机在早产儿心脏停搏急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110-111.

心肺复苏指南 第8篇

关键词:个体化心肺复苏,猝死,心脑复苏

在临床上,心肺脑复苏一直都是医学上的难题,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抢救,对于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在对猝死患者进行抢救时,实施个性化心肺复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发生院内猝死的患者45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231例,女性219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58.9±12.5)岁;选取2010年前院内猝死患者450例作为对照组,男性240例,女性210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59.4±11.3)岁,猝死的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各种心律失常、ICU行支气管吸痰诱发心律失常等多种。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年龄、性别比、猝死病因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标准程序(ABCD)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实验组患者根据根据发病的原因、时期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个体化心肺复苏抢救,主要是以心肺复苏指南结合个性化治疗。由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引起表现为心脏骤停且尚存微弱呼吸者,给予循环支持为主的个体化治疗并优先的CDAB或CAB抢救程序;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引起表现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者给予早期电除颤为主的个性化治疗并优先的DCAB或DACB抢救程序;窒息、脑卒中引起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且尚存心跳者,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为主的治疗并ABCD或ABC、ABD抢救程序;抢救过程中人工辅助呼吸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面罩或气管插管,电除颤选择双相波200J或单相波360J。在心肺复苏的同时所有患者均建立静脉途径,静脉注射肾上腺激素1mg,每5min重复并按照1mg、2mg、3mg、5mg的幅度逐渐增加剂量;给予胺碘酮,初始剂量为300mg,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20m静脉注射,随后可追加150mg;顽固性室颤给予硫酸镁,初始剂量为2g,1-2min注射完毕,10-15min可酌情重复使用;节律<60次/min的无脉搏电活动者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窦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缓者给予阿托品,成人1mg静脉注射,3-5min重复一次,至心率达到60次/min以上。重复上述操作至患者情况稳定,或确诊患者已死亡后,停止心肺复苏。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患者即可复苏成功及存活情况均以构成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450例患者即刻复苏成功率达到18.67%(84/450),存活率为8.89%(40/4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可见表1。

3 讨论

自从1992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发行一直到今天,现代心肺复苏术已经成功的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而且心肺复苏操作规范也在不断的改进,成功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就世界整体水平而言,其成功率依旧较低[1]。因此,提升心肺复苏成功率是当前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本次的实验中,医生通过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心肺复苏,其中即刻复苏成功率达到18.67%,存活率达到8.89%,明显高于传统的心肺复苏。

通过本次实践,总结猝死患者心肺脑复苏抢救中个体化心肺复苏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在进行现场心肺脑复苏抢救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时期有针对性的进行抢救[2]。第二,对于原发性心脏疾病引起患者出现心脏停搏或者是心动过于缓慢,但是依旧存有微弱的临终呼吸的猝死患者,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要及时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且给予患者心血管活性药物。有临床实验表明,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以帮助患者提供30%左右的正常机体氧供,保证患者机体组织能够获取基本正常的能量供应[3]。在患者心跳骤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发作性气喘,在临床上这属于一种自发性复苏反应,能够帮助患者实现通气代偿功能。因此,在患者猝死的最初8分钟之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较高水平的动脉血氧含量[4]。第三,对于诊断明确的室颤患者以及无脉性室速患者,要及早给予电除颤,对于电除颤不成功的患者,医生要立即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并且要对患者静脉运用胺碘酮,顽固性室颤者给予硫酸镁。有研究资料表明,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不具有转复室颤的功能,但是可以延长室颤时间,提升室颤波幅,继而帮助提升电除颤的成功率[5]。第四,对于因为呼吸衰竭、窒息、重症肌无力、心跳骤停或者是因为呼吸道梗阻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停止,但是依旧存在临终心跳的情况,医生要当机立断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现阶段,大多的临床资料均证实,在当前医学水平条件下,气管插管属于唯一的一种有效帮助患者改善通气,提供氧供的方法。而且,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越早,患者救治的成功率也越高。第五,通常情况下,心脑肺复苏抢救的时间为半个小时,但是对于溺水、药物中毒、电击、冻伤以及过敏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在进行心脑肺复苏抢救的时候,要延长强求时间,一般要超出半个小时,这样能够提升抢救成功率。第六,对于休克以及四肢重度水肿水肿患者,医生在对其进行电除颤以及外周静脉用药之后,患者均没有回复自主循环,急救人员可以考虑对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给予患者钙剂、血管加压素以及高张碳酸氢钠等药物,同时监测检测患者中心静脉压[6]。

总之,灵活运用个体化心肺复苏能够有效的提升心脑肺复苏成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永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解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317-320.

[2]张晓明,金鹏,杨华等.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2):135-138.

[3]李春盛.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11-13.

[4]王学义,马承君,黄天立等.心肺复苏程序多样化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3,26(2):88.

[5]郭玉刚,汪洋,曲甲由等.超早期电除颤抢救心肺复苏的临床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5):558-559.

心肺复苏指南 第9篇

关键词:心肺复苏机,徒手心肺复苏,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术是心脏骤停患者最重要的急救措施, 是及时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 因此心肺复苏的质量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按压频率、位置等都直接影响着心肺复苏成功率[1]。 并且实际操作中常出现心脏按压节律与呼吸机不一致,最终导致出现人工通气异常等情况,为了比较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这2种不同方式在心跳呼吸骤停后的抢救效果,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急诊科1年多收治的46例行不同胸外按压方式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整群选取该院急诊科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46例。 剔除标准:癌症晚期患者、慢性疾病终末衰竭期患者、复苏时间<30 min者以及院外确切死亡时间超过10 min以上的患者。 心脏呼吸骤停原因有心血管疾病、脑出血、急性呼吸衰竭、药物过敏、急性中毒等。 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58 ±13)岁,根据心肺复苏方式,分成对照组(徒手心肺复苏)24例和研究组(采用心肺复苏机)22例。 其中对照组男14例, 女10例,年龄(57±13)岁,研究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58±12),两组的年龄、性别、心脏呼吸骤停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心肺复苏方法

1徒手心肺复苏:(对照组)严格按照《2015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2]进行胸外按压,胸骨下陷至少5 cm,但不超过6 cm,按压频率100~120次/min,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的停顿,给予足够的通气,30次按压后2次球囊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每次呼吸超过1 s,每次须使胸部隆起。 2心肺复苏机:(研究组)心跳呼吸停止后,在使用自动心肺复苏装置之前,先进行徒手胸外按压,与此同时尽快正确地安装自动心肺复苏装置(蓝史威克心肺复苏机)。 待安装完毕后,根据患者胸廓前后径调节按压深度,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然后打开阀门,按操作程序打开各旋钮的开关,根据《2015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调节各项参数。

1.3复苏成功指征

1可扪及颈动脉搏动: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 说明患者心搏已恢复;2面色(口唇):复苏成功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3出现自主呼吸或机械辅助通气, 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4心电监护显示自主心律,并持续30 min以上[3]。

1.4存活及出院标准

自主循环恢复正常,有或无自主呼吸,存活时间> 24 h。 自主心律、自主呼吸和意识均恢复至心脏呼吸骤停前水平,存活出院。

1.5观察指标

血压、血氧饱合度、氧分压、颈动脉搏动、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心电图、面色等。

1.6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数据,计量资料术前与术后比较采用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如P<0.05时,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对照组间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的比较

研究组组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2.2研究组、对照组复苏时间、复苏成功率及24 h存活率比较

研究组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并且研究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存活率与对照组24 h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3讨论

近年来,心脏呼吸骤停愈演愈烈,各种急救指南都认为高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的关键,但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却一直是研究讨论的热点。 该研究旨在通过对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该院经心肺复苏机或徒手心肺复苏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跳呼吸骤停抢救中的优劣。

该研究发现予以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其自主恢复时间(16.32±5.23)min、平均动脉压(76.8± 4.76)mm Hg、 血氧分压(53.74±3.31)mm Hg、 复苏成功率(63.64)%均高于徒手心肺复苏患者[(29.41±15.82)mm Hg、 (72.49 ±3.17)mm Hg、 (43.06 ±12.32)mm Hg、45.83% ]; 且心肺复苏机复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低于徒手心肺复苏患者组。 说明心肺复苏机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提高复苏成功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要优于徒手心脏按压[4,5]。 考虑原因与以下有关:1徒手心肺复苏会因为多因素影响复苏质量,如医务人员技术原因[6], 按压疲劳[7], 导致的按压质量下降, 深度变浅、 频率降低、胸廓回弹不足、用力不均、部位移动等,而且操作本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些变化, 故而难以保证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2相较于徒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机能够固定按压幅度、频率,提供持续、有效的心脏按压,不会因为操作者技术的差异、 疲劳、 按压中换人而降低按压效果。 不会发生按压与通气对抗。 呼吸模式为自动持续匀速进行,可保证有效的通气量,避免过度通气。 实验组数据与张艳等[8]报道的复苏成功率65.25%基本一致,表明该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

另外该研究结果提示心肺复苏机复苏患者与徒手心肺复苏患者,24 h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于心肺复苏后,全身处于缺血再灌注损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序贯发生是导致预后不佳,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9]。

综上所述,使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虽未能明显改善其预后及存活率, 但是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优于徒手心肺复苏。 另一方面,心肺复苏机只要调试适度,并发症的可能性小, 可节省人力,可长时间进行持续有效的心肺复苏,在转运途中,如病人需要连续复苏时,可确保按压的准确,因此心肺复苏机的使用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Kiyokuni,Masayoshi,Goda,Motohiko,Okiyama,Makoto et al.A case of cardio-pulmonary arrest caused by anomalous origin of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from right sinus of valsalv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5,184:296-298.

[2]楼滨城,朱继红.201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解读之一[J].临床误诊误治,2016(2):71-74.

[3]龙飞华,胡艳娟,马有根,等.心肺复苏机在心脏骤停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15(1):54-55.

[4]陈显敏.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救治中的疗效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32-133.

[5]肖广显.分析Thumper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5(10):992-993.

[6]崔建,尚瑞雯,范立平,等.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临床疗效的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9,1(4):299-300.

[7]施琳.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应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2):80-81.

[8]张艳,马晓莉,任增智,等.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24):70-71.

心肺复苏的误区 第10篇

1心肺复苏时间

对心肺复苏未能成功的患者, 何时放弃抢救, 并无任何资料给出明确的时间规定, 所以临床上医师往往需要依靠自己的主观经验判定。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不考虑患者发生心跳骤停的始动因素是心室颤动、心室停搏, 还是心脏电机械分离。上述心电图表现最终定格于心脏停搏长达30min时, 医务人员通常会放弃对患者的抢救, 但也有例外情况。曾抢救一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在心脏停搏后, 仍继续每10分钟给予5mg阿托品静脉注射,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50min后患者突然出现窦性心律, 继而转为窦性心动过速。虽然该患者由于大脑功能严重受损而最终死亡, 但心脏停搏后50min仍能恢复窦性心律, 已明确提示我们, 对待心跳骤停的患者需要个体化处理, 要适当延长抢救时间, 给患者提供更多的生存几率。

2心室内药物注射

近年来, 已不再提倡直接心内注射药物抢救患者, 因为可能造成气胸和损伤冠状血管等[1]。但是在抢救心跳骤停的患者时, 直接心室内注射药物, 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比从静脉内注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心室内注射药物会立即作用于心脏β受体等, 从而促使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而外周静脉给药, 在心脏停搏、循环停止的情况下, 不能判断这些药物何时才能到达心脏。即使在完全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情况下, 心脏指数也只能达到正常低限的40%[2], 这些抢救药物到达心脏的速度可能大为减慢, 而心脏是否能重新起搏与心脏停搏的时间长短直接相关。因此, 笔者认为心室内直接注射抢救药品, 仍不失为一个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有效方法。

3正确鉴别有效心律

有些患者虽有心脏电活动, 有时甚至是心电波形接近正常的电活动, 却不产生心肌的机械收缩, 即心电-机械分离, 此时切不可放弃胸外心脏按压。一定要在观察心电波形的同时, 检查颈动脉、股动脉的搏动情况。如果这些大动脉存在搏动, 则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反之则胸外心脏按压仍需继续。

4心肺复苏与机械通气

有的医师对患者行心肺复苏时, 快速实施机械通气, 将呼吸机设置为A/C模式, 一边施行呼吸机支持通气, 一边行胸外心脏按压, 笔者认为此种方法不可取。因为此时的心脏按压会造成胸腔内压的频繁变化, 与呼吸机拮抗, 不能产生有效的通气效果。正确做法是, 应用简易呼吸器为患者进行人工通气, 与胸外心脏按压相互配合, 在心脏按压的间歇期, 给予人工通气。此时不但可以为患者进行有效通气, 有经验的医师还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恢复了自主呼吸及气道阻力的大小等, 从而还可以间接判断患者的自主心率是否恢复, 因为自主呼吸的恢复往往是心率、血压恢复的重要标志。

5小结

心肺复苏术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是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很多患者经过心肺复苏术后仍可以长期存活, 且不影响生活质量。心肺复苏虽然看似简单, 但在具体操作时也有很多问题出现。将通气、循环、脑复苏三者紧密地配合, 且互不影响抢救效果是关键, 且任何一项都需要争分夺秒, 尽快使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樊寻梅, 何庆忠.实用急救与危重症抢救技术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抹灰层裂缝空鼓下一篇:学好政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