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设计范文

2024-08-08

高职机械设计范文(精选12篇)

高职机械设计 第1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1、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向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 在高职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主要体现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 是毕业生成为技能型劳动者。《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课程设计, 可以把以前所学的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 (工程材料) 、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先修课程综合运用到设计中去, 起到巩固、深化、融会贯通及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知识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通过运用有关参考资料、图表、手册、规范及有关国家标准规范, 掌握设计一个完整零部件的原理、步骤和方法, 既可以为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

我院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选用的设计课题一般是减速器的设计。因为减速器的设计基本涵盖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学的主要内容, 且其类型和原始数据灵活多样, 有较完善的手册、图册等教学资料。课程设计原来的做法是安排2周专用设计周, 时间紧, 任务重, 基本上安排几个同学一组, 头一周计算工作量大, 不少学生为赶任务, 经常加班, 甚至通宵达旦, 十分劳累, 思考时间少, 一出现问题马上就问, 甚至每个系数的选择、每个结构的确定都问, 过分依赖教师指导。另一部分学生则急于求成, 比较马虎, 存在着“完成任务了事”的思想, 设计时喜欢照抄照搬。学生计算错误往往要到课程设计结束后, 教师批改时才能发现。由于某部分的错误, 如传动比的分配, 带的受力分析, 涉及整个设计的准确性, 学生的成绩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另外一、两个教师辅导一个班学生, 全班4 0多位学生争相提问, 教师要不停地答疑讲解, 疲劳不堪,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 根据教学大纲, 在不减少学生设计任务的前提下, 我院课程设计的准备现在采用“分散式教学”法, 即在学期初将《设计指导书》、《设计任务书》发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设计任务主动结合每章的内容学习, 利用整个学期的课余时间结合平时的学习教学进度边学习、边设计、边计算、边完善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在课后安排几次专门辅导时间, 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平时严格检查、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样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创造性, 使学生主动学习, 减轻教师劳动强度。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时, 将课程设计的部分计算内容 (如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的设计、轴承的选择与组合设计、键和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布置为课外作业, 也可以作为例题在课堂上讲解,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日常授课期间通过批改部分课程设计作业, 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 敦促他们及时纠正。

3、课程设计的任务布置

课程设计的任务为减速器设计, 采用“带式运输机”为整体内容, 从运输机给出基本数据作为减速器设计的依据。设计成果以“图”和“书”的形式表达, 设计工作包括: (1) 拟定、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 (2) 选择电动机,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3) 传动件的设计计算。即带传动、齿轮传动的计算, 两根轴的结构设计、校核及选用轴承、键、联轴器、箱体的总体选型计算、减速器的润滑密封等; (4) 绘制总装配图 (A 1) 一张, 轴和齿轮零件图 (A 3) 各一张; (5) 编写15页~20页设计说明书1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应分段进行, 以有效地控制课程设计进度和质量。课程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设计计算、草图绘制、审查和修改 (根据设计计算, 绘制传动件等, 设计轴上其它零件和机体及附件, 标注尺寸) 、绘制装配图 (编写技术要求, 对零件编号, 填写明细表及标题栏等) 、绘制零件图、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六个阶段。每一阶段学生和指导老师都要认真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改正, 学生必须在没有原则错误和指导老师许可的条件下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

4、课程设计的设计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安排在专用的设计周进行, 周数通常为两周, 集中完成这样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 不仅时间紧, 工作量大, 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基于此, 近两年我院均将传统的“集中式”课程设计改为“先分散后集中”的教学模式。所谓先分散后集中的教学模式就是在开始讲述《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程部分内容时, 就把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就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完成

课程设计、设计计算如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的设计、轴承的选择、键和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等;至于草图绘制、审查和修改、绘制装配图、绘制零件图、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和答辩等, 则集中在课程设计专用周进行。由于这种先分散后集中的教学模式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基本放在《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学期间, 所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较好地完成课程设计, 同时也可使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得到扎实培养,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实践也证明, 这种循序渐进的设计过程, 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活学活用, 获得的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5、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原有的课程设计周是安排在理论教学全部结束后, 且一般都在期末的考试前, 学生要一边复习一边搞设计, 如果考试科目很多, 因而学生就不能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程设计上, 出现了应付课程设计的现象。为改善这一状况, 我们现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不但从培养计划上体现了办学特色, 而且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课程设置, 体现了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充实内容、提高效率、突出特色的原则,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8年车辆工程专业又被列入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特色, 并在2009年调整为一本招生专业。专业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都得到极大改进,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层次明显提升, 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毕业设计和论文的质量明显提高, 毕业生符合社会需要, 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车辆工程专业实验室也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和机械工程实训中心评审中获得了好评。由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组成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捷能车队从2009本田节能竞技大赛的120余个参赛队中脱颖而出, 获唯一最佳技术奖。

4、结束语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已将所有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 构建了与理论课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技能培养型实验教学新体系, 但仍需不断改进与调整。现代汽车本科教学实验的教改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 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探索, 以求获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敬民, 魏珠宝.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8.12:58-

[2]马敬峰, 鲁保富, 陆开宏.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中国高教研究.2008.11:92-

[3]林萍华.工程实践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构想[].中国大学教学.2002, (9) :20-21.

[4]银玉兰.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 0 0 7, (6) 9 1~9 2.

[5]徐理勤, 杜卫, 冯军等.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96-99

[6]袁剑波, 郑健龙.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37-140

化建设中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目前全国许多大学都在积极进行学分制改革, 推行素质化教育。改变高校教学以往比较单纯的专业培养模式, 增加人文社科类的公选课, 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的选修课 (如茶艺, 国画艺术欣赏, 儒家哲学, 太极等) , 邀请大师级学者或教授到学校给学生作报告等。培养校园文化氛围, 陶冶学生情操。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积极作用, 更多更好的造就出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

3.2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学生是高校的主体, 也是文化的主要继承者。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 学生自身人文精神的修养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就一定要去系统的学习中国文化史, 关键在于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有计划地去听人文讲座, 积极地参加学术活动, 学习人文课程, 置身于人文精神文化氛围中, 频频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 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 也就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高校校园中的校风校训, 景观景致, 建筑雕塑等一般都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需要大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用心去体会。

3.3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展。文化的核心和生命是创新, 任何一个文化的发展都需要继承者们不断的去创新。抛弃其自身的糟粕, 舍去并改造与时代发展不利的因素, 吸收其他文化的有利因素, 在发展中创新, 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出路。

参考文献

[1]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第1版.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德, 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王根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学历:大学本科。

上接第292页

的做法是把专用设计周安排在期末考试之后, 让学生把其他课程的考试做完了, 再来进行本次设计。

6、答辩与评分

答辩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 为全面真实地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更多受益, 应认真组织和强化答辩环节。答辩时, 首先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想, 设计优缺点和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 以及最终的解决办法等,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设计图纸, 采用面对面的问答方式, 直接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及相应的表达、分析和判断能力, 较准确地评定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特别要注意的是, 虽然课程设计题目及数据不尽相同, 但仍有较大的模仿性。有少数学生不求甚解, 盲目抄袭, 对设计过程的计算和结构一知半解, 甚至还有极少数学生请人代笔, 指导教师要通过答辩来发现这方面的问题。

7、小结

为了使《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从课程设计前期准备、设计任务布置、设计过程、设计时间、创新能力、答辩与评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措施。相信随着这些改革思路和措施的实施, 将会进一步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 培养出更多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显彬.机械设计基础[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袁祖强, 倪受东, 齐新丹.“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标准体系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 (13) :247-248.

[3]梅瑛, 李瑞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探讨[J].山西科技.2008, (2) :56~57.

[4]杨红, 任成高.浅谈高职院校设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必要性[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8 (5) :138~139.

高职机械设计 第2篇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几点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大量典型生产实例启发引导学生,注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作 者:刘有芳 胡静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253034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23)分类号:G42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课堂教学 能力 创新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 第3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工程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62-0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类院校与近机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师资结构、学生来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职学生的需要,必须做出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包含了静力学、平面力系、空间力系、四种材料力学构件变形形式、平面连杆机构、凸轮、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轴、联结,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丰富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材的滞后性越来越呈现出来,因此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要删除陈旧的章节,增加必要的新知识等手段,精心设计课程体系。针对高职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喜欢动手实训操作的特点,根据“理论够用”的原则,尽量减免理论的推理计算内容,抽取更多的课时为适合实训的内容。

机械设计是前序课程运用的综合,它涉及工程力学、金属及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机械制图等课程。要想将设计做好,必须将这些知识综合运用,同时还要自学一些相关的设计知识,能熟练的查阅手册。同时,要增加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零部件组装和三维动态仿真等相关专业知识。

原理的推导、证明不是重点,应分配更多的学时在学生练习,掌握公式、定理,熟悉设计方法。例如:带传动的打滑原理的推导,变为齿轮的原理等知识点都可不作为重点,只需说明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教学方面多数情况下也是沿用传统教学手段,即使现阶段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但由于课件的滞后,多媒体演示也与传统的图纸和黑板粉笔教学大同小异,对于学生来讲,学习枯燥乏味,宛若听天书,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理解,对于教师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制作课件、写教案和改作业,而教学效果甚差。随着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感兴趣甚至教师不受欢迎会直接导致学生精神上的罢课,教学效果自然谈不上。

从笔者自身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来说,这门课程的确有大量理论知识,但是教学方法应该灵活机动。例如齿轮机构的分类和特点、工作原理、设计计算,结构设计等,在教学中遵循由简到难,由表及里,充分利用实物、挂图,动画等教学工具进行讲解,组织学生进行实物的装拆,使学生充分理解机构的常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再设置典型实例设计题目,分组分析讨论,将所学知识链接起来,形成扎实的知识网络,设计思路,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教师在设计思路上加以引导,对方案的合理性、正确性进行把关验收,并对一些知识、经验参数加以补充总结。又例如,在平面四杆机构项目中,鼓励学生用废纸板、木棍、木块、钉子和销轴自制机构模型,通过改变钉子和销轴的位置,控制机架、连架杆和连杆的长度,记录什么条件下可生成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或双摇杆机构。学生也能够在学习中实现了边学边练,充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最终考核成绩的主要由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考试成绩共同决定,并偏向于实训考试。理论成绩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测试成绩、平时作业成绩、上课表现情况等。实训成绩可为若干次实训项目(包括企业的实习成绩)的平均成绩。考核内容尽可能简单而全面,能够使学生看到自身不足的同时不会对学习丧失信心。而且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分中占的比重不大,使学生明白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临时抱佛脚和作弊都无济于事。

四、教师和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在父母和老师的庇护中成长,具备理论学习能力,缺乏动手能力,具有独特个性,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对所学专业领域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对具体工作性质的理解,即缺乏工程素质,当然这也源自于教师的工程素质的缺乏。这使得许多高职生出了校门就面临失业或者刚上岗就由于不能适应工作岗位而下岗,甚至一些人被迫改行做其他的工作,造成残酷的社会打击。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控制,出路就在于从思想上、态度上、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将工程素质培养问题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来,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师生共同的工程素质。对于教师而言,自己应该具有一定的工程资质如工程师、机械师等专业职称,并且亲自参加过相关工程项目。对于学生而言,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在实习中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实习中收获职业素养,培养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探究式学习,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也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教学有了进一步提升,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吴建展.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福建高教研究,2001

[3] 李国斌.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53-55.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学探讨 第4篇

近年来, 为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对机械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以及学院“班组长”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我院在专业基础课教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 现以《机械设计基础》为例, 就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应用过程中, 怎样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1 项目教学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职业基础课程, 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重要的衔接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阐述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在以往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本门课程内容, 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不能在后续的课程中进行灵活应用, 这样的知识结构很难使他们适应具体项目任务的操作流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课程组大胆地将其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等课程进行整合, 突出知识的关联性和实用性, 将课程主要知识点整合为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工程力学基础、常用机构、联接、齿轮机构、齿轮系、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传动、滚动轴承、轴等十大部分。在整合过程中, 我们以高职职业教育的系统化、综合化、实用化为目标, 从学生认知规律和满足工程设计各主要环节训练的需求出发,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院资源配置情况, 以“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为项目, 将本课程分为五个主要设计任务, 具体如表1所示。

这样, 在传授本课程知识的过程中紧密结合项目, 学生在学习中进行项目相关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掌握常用机构的运动及设计, 通用零件的材料选择及设计, 标准件的选用, 力学基础知识, 强度理论及运用, 并做到融会贯通,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以本课程项目中的任务四为例, 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2 项目教学实施

2.1 导入并布置任务

在项目实施前, 教师首先要向每位学生发放项目任务书, 明确本次任务的名称、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 使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具体工作任务。此外, 为强化本次任务, 教师可通过动画、图片、机构动态模型、参观陈列室的动态演示等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事先让学生观察减速器或轴系结构模型, 讲解轴系的功用、特点, 明确设计内容和基本步骤。

其次, 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组5~6名学生, 并注意在小组内形成优势互补, 每个小组自己选定组长。教师布置任务时, 将任务书及不同的数据直接下发至小组长, 由小组长根据每位学生的特长, 合理地分配任务。当遇到困难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由小组长负责召集组员讨论, 及时向老师请教。

2.2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

在此阶段, 一方面教师应讲授轴、强度校核以及轴系结构设计等相关理论知识, 使学生具备完成任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并对设计步骤有所了解;另一方面, 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引导者、协助者, 帮助学生为完成项目而开展自主性地学习, 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辅导, 提供意见, 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 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创新。

同时, 可将一部分的学习任务安排在课外进行, 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与课堂进度并行的课外任务。通过拆装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分析其工作情况, 画出轴系结构的草图, 列出轴上零件的大概位置、周向与轴向的定位和固定等。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 学会自主地学习知识, 正确使用教材和技能训练指导书;学会分工协作, 查阅各类机械手册, 合理选择标准零部件, 积累选择合理参数的实践经验,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设计任务。

2.3 设计评价与修改

经过改革, 本课程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 改变原来单一闭卷考试的方式, 将平时成绩改为形成性考核成绩, 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平时作业和技能成绩构成, 即课程考核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 (50%) +期末考试成绩 (50%) , 真正体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

其中技能成绩由学生完成的项目任务来评定, 不仅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完成规定的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而且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具体评价方法如表2所示格式, 不同的任务评定内容有所区别。教师在评价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区别对待, 避免千篇一律,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团结协作和创新能力, 对不足之处从欣赏的角度给予肯定,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

通过项目教学法讲授《机械设计基础》,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树立项目意识, 使学生在兴趣中学, 在探索中学, 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突出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加强了与《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及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联系,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壮国桢.高职项目课程内容选择问题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4) .

高职机械设计 第5篇

1.1评分标准的改革

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大多数院校均制定了考试成绩占7000、平时成绩占30%的评分标准.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就算在试题中加大考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试题份量,也仅仅只是从理论方面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了考察,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平时成绩多是依据作业、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评分,其实质上也是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这一评分标准,已不再适应重在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尝试教学中,评分改革为:考试3500,作业1000,纪律500,实验1000,创新提案1500,实践分析1500,操作1000.其中,实践分析是按每一种机构讲完后学生按照要求观察、分析、比较该机构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报告评分;创新提案是按原理部分讲完后学生通过观察实际,从而发现问题,并以所学知识为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的大小评分;操作是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所学进行的简单、实用的小机械设计的优劣评分.评分标准的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态度.因为创新实践不再是兴趣的问题,而是直接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从而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问题.这必然能引起学生对创新教学的积极响应,因而,评分标准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动力所在.1.2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更加紧密地联系实际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接受性教学为主,教师讲学生听,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要改变这一方式,就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倡导有效地接受、体验、发现、研究和创造相结合的基础教学模式.接受是指学生应接受哪些知识,也就是老师应重点讲解什么内容.传统的重点在因而不在果,重视每一个公式、每一个论点的推导,而不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创新教学要加大实践教学,就必然不能再一成不变地逐点讲解了.应只讲其结果而不讲其原因,以节省课时,然后尽可能多地进行实例分析,讲清机构的运动、特点和应用.重点在于应用,应多讲怎样巧用、妙用,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实际问题;体验是指要引导学生、要求学生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体验所学机构是如何应用的;发现是指学生在体验中发现现有机械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或生活中可以利用所学而设计出机械来解决问题的地方;研究是指学生对发现的问题再深一步研究讨论,并提出设计方案;而创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提出的方案利用所学进行具体地设计.这一基础教学模式是一个环环相扣、与实践结合极为紧密的教学模式,要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尝试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1)接受: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利用现有模型和教具,在课堂上分析其运动和特点,并引人与之相应的实用机械,分析说明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要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实习工厂和培训中心进行现场教学.2)体验:在接受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机构按下面的表格1进行分析.该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例分析中若有N名学生的结果相同,则这些学生评分标准中实践分析的分数X=15-0.3XN.实例分析要求画出机构运动简图,并分析其用在此处的优点,能否用其它机构代替等.3)发现: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体验生产和生活,寻找现有机械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或生活中可以利用所学而设计出机械来解决问题的地方,并以报告的形式提出应改造哪些细节或设计出什么样的东西.这不仅仅要求是纯机械的,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利用所学、所知,或通过查阅资料所得的知识构思出机、光、电一体化,甚至纯电子的设计构思.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使本课程的创新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4)研究和创造:这二者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的,放在课外兴趣小组指导进行.1.3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一般实验为10学时左右,课程设计是进行减速器的设计,为期两周,这些已经远远赶不上高职创新教学的要求了.在尝试教学中按照表2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4建立课外兴趣小组

课外兴趣小组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更新课本知识,是学生了解最新机械行业发展状况的第二课堂.1)经费筹集:采取学生交一点,学院补助一点的方式.2)成员:有兴趣的学生.3)活动时间与地点:每周二、四晚(机械设计实验室).4)活动内容:

(1)集体学习:了解机械行业发展状况;了解先进的设计方法;阅读相关书籍,以提高认识、开拓视野,使学生的知识与时代保持同步.(2)组织讨论:讨论、评比学生研究后提出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大小,并以此为依据评定创新提案部分的分值.(3)操作设计:从讨论结果中选出十个经过讨论改进、可行性最大的提案,以小组成员为主干,全班学生为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些方案的初步设计.并以设计的结果为依据评定操作部分的分值.2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课程结束后,把实验班与对照班按表3做了对比分析:

从上表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该创新教学模式是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较好的创新教学模式.3经验总结

在实施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曾出现了许多偏差,获得了下面几点教训和经验:

高职机械设计 第6篇

【关键词】高职 工程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整合

根据机械行业的从业要求,高职的机械类、近机械类毕业生在从业的过程中,主要是面对实际的机械设备,解决其使用、维护、维修、故障诊断、改造、仿制等过程中一些工程实际问题,因此,要求学生需具备对机械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面临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还需适应岗位变换和职业转向。因此,高职毕业生需要掌握分析实际机械的基本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技术,并用来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需要培养和提高技术应用能力、解决工程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对择业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的机械与近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两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独立设课,分开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基于学习基础与能力较弱的高职学生来说,《工程力学》中抽象又深奥的理论是难以接受与掌握,花了大力气好不容易弄懂的这些理论,在学《机械设计基础》的时候,针对具体的设计,不是忘记了就是不知道该选用哪些力学原理及计算方法来进行设计计算,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重复讲解。这不仅耗费大量学时,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其结果将导致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丧失了学习兴趣。

因此,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出发,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环节和实训课时,为此,必须对《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两门课程进行有效整合。

一、必须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必需、够用”内容进行课程整合

从整机的角度精选已整合的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的有关内容而成的机械设计基础上的及并融合了“工程力学”等的有关内容,以完善机械设计全过程,并增加了生产现场所需的典型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方面的常识、技能训练或实操方面的内容以及机构创新基础等知识。

经大幅度整合后,一方面,使课程内容不再是“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传统课程的简单合并,而是从理论到应用更具连贯性,更符合教学规律和适应工程实际,具体做法是精简,压缩传统和叙述性内容,减少了一些课程上的理论重复,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科技活动等教学环节中进行,为课堂教学减轻一些负担;同时内容整合,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与机械零件的知识点揉合为一个整体,如理论力学与机械设计中的运动与力的分析,材料力学与机械设计中强度与刚度的计算等内容可进行知识整合串联讲授;另一方面,不再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精简了繁杂的理论分析、公式推导,力求设计方法简明实用,着重突出应用性、实用性。

二、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选择多种教学手段

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进行了改进教学方法的尝试。

把课程中典型的机械的设计内容分解成几个具体的工作项目,通过师生共同实施每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例如设计家用缝纫机的拆装项目,让学生自己动手,了解缝纫机的基本结构及构件的名称,功用,以及引线、勾线、挑线、送布等四大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对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平面机构的工作原理、机构应用形成感性认识。再由教师将其中涉及的平面机构必需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最后由学生自己通过每种机构的组装,试运转,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学习,这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可根据具体的项目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工程力学,机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深入的学习,而不是一定要学完完整的学科知识,这样理论知识的学习,能真正掌握,而且更有用。

另外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进行了改进教学手段的尝试。

大多数高职学生从高中校门直接进入高职院校门,机械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是空白, 毫无感性认识,以往教师用粉笔、黑板、模型、实物、挂图进行教学,由于模型、实物、挂图灵活性差,使用不方便,靠教师仔细地讲解比划来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作用和传动机构的原理,尽管教师讲得很卖劲,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与教师的期望值有很大的距离。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课程整合的少课时教学要求。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零件间的相互运动通过多媒体系统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轻松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既增强学生的感性熟悉,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高职机械设计 第7篇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对毕业生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 毕业生就业后应能胜任通用机床及数控机床操作岗位, 从业2~3年后, 逐步能够胜任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新品试制、生产现场管理等岗位, 根据本地区企业用人要求, 毕业生可选择向CAD绘图、机械维修、机械设备管理、质量检测等岗位顺利迁移。为了能胜任初始岗位就业的需要, 以及今后岗位迁移的需要, 毕业生必须获得车工 (中级) 、数控车工 (中级) 、加工中心操作工 (中级) 中的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机电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机械设计能力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提供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训练, 在机械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中起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 学生应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方法, 掌握对典型机械零件的材料确定, 能定性确定构件受力后失效形式与危险截面位置, 从而完成通用零件的选择与专用零件的结构设计;通过课程的学习, 使学员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具有设计一般简单零件和简单机械装置的能力, 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完成从业岗位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该课程部分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与毕业生从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还不能融合, 为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探索新的课程体系, 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课程改革的实践

1. 调整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高职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传授同等重要, 且强调先实践后理论的顺序以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 课程内容采取“实践→理论→实践”的结构体系:首先安排一周机械拆装 (专用周的形式) , 利用实训室现有的实物与模型对常用机械零部件及机构建立感性认知;再以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及课堂讲授为形式的理论授课;最后通过两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训练, 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提高。

2. 整合课程内容, 增强适应性

在高校扩招后, 生源素质有了很大的变化, 高职入校新生的高考文化成绩大都位于考生群体的中间层, 逻辑思维智能优势不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 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 催生了特殊功能的零件。按照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课程内容中对常用零部件设计要加强“失效分析、结构设计、精度设计”, 淡化“承载设计计算”。对于常用机构应用着重于类型、选择与应用, 淡化设计。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实, 要注重培养学生查阅、应用资料能力及把各类方法灵活应用实际的能力。目前我院对课程原有内容作了增删。如已删去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的推导, 简化公式中的系数分析, 变位齿轮传动只作简介;加强了同步齿形带传动、删除滚动螺旋传动内容, 增加了介绍新型联轴器、新型连接、齿轮制造新技术的内容;删除了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及三位置的设计方法内容, 淡化了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盘型凸轮机构的设计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增加了新型机构、创新机构类型介绍。

3. 课程教学中几个需注意的环节

(1) 导入

导入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 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传递教师对教学内涵认识与要求的重要纽带。导入一般可分为课程导入与新内容导入。笔者在实践中, 课程导入安排在绪论进行, 通常采用问答式导入。具体做法:通常设三问, 用时45分钟, 先对机器机械、机构构件、零件等三个名词提问, 然后一一回答并提出本课程学习内容;再问“假设有没考上大学直接进企业工作的同学, 三年后你大学毕业恰好分在与你同学同一单位同一岗位, 与同学相比你有何优势?”顺势提出课程目标、专业目标乃至高职生培养目标;最后问“你上课的同时, 你父母在做什么?”再提出学习中的其他要求。后两个问题触及学生内心深处, 相对有较好的效果。

新内容导入主要围绕课程内容特点及应用展开, 在每次课中用时约10分钟左右, 如螺纹连接, 先介绍应用, 再介绍一般结构, 最后提出学习的重点是会选择标准件、确定连接的结构;再如轴的讲课时, 先从轴的功用导入, 然后叙述传动件及轴承、箱体的相对位置, 引出轴的结构设计内容。

(2) 教学内容的互相联系

加强各章节间的内容联系。机械设计课程各章节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 应该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如讲齿轮传动的优缺点时注意和带传动对比;讲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时, 可比较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介绍滑动轴承轴瓦材料时与蜗轮材料相比较。可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联系:用轴把轴系零件联系起来, 用减速器把机械零件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这样, 有助于学生把零散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 提高对内容整体概念的把握。

加强和前置课程的联系。《工程力学》的重点内容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被直接应用, 如受力分析作为重要知识及能力点, 在各零件受力分析时均要用到;四种基本变形 (力学模型) 及强度计算作为主要知识与能力点, 分别应用于“螺纹连接及键连接”、“齿轮传动”、“轴”、“轴承”。在讲授中要不断提示和反复加深印象, 这有利于学生对力学中重要知识点与能力点的巩固与应用,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与横向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有紧密联系。如表达连接的结构、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的组合设计、零件的材料及许用应力、零件的精度设计及绘制零件图时均不同程度上要应用前述横向课程的内容, 应用时有意不断提示与重复,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3) 改进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具有声画并茂、图文交互以及包容信息量大等优势, 如在“导入”、“齿轮传动整合原理”、“轴的结构设计”、“平面连杆机构应用”、“新型联轴器”、“新型连接”、“创新机构”等内容中使用后, 效果显著,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借助于多媒体, 使“机构”部分的内容变“活”了, 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根据资源条件采用现场教学手段。我院配有“机零机构陈列室”、“机械拆装实训室”、“机构创新实训室”, 有一半以上的课安排现场教学, 通过对机械零部件及机构实物或模型的现场观摩学习, 增强学生对机械实物的感性认识, 使书本上枯燥、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了, 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4) 实践教学

课程改革后, 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机械拆装, 分五组轮换分别对减速器、微型冲床、常用机构进行拆装, 在使用常用工具对机械零部件拆装的同时, 认识常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及机构的类型与运动, 增强学生对机械零部件及机构的感性认识, 弥补了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实践基础;其次是现场教学, 通过对典型机械零部件及机构的分析、观摩、动手, 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第三是课程设计,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减速器设计, 达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改方案的实施, 加强了实践性环节,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善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但实际工程中应用极广的类比法、反求法以及机械设计软件、机械绘图软件的应用还没能充分体现, 有待于实践改进并继续深化改革。

摘要:文章从高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目标出发, 对调整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以及教学中几个需注意的环节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调整课程内容结构,整合,教学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华, 齐武福.高职培养目标确定[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008, (3, 4) .

[2]孙燕华.“机械制造基础平台”课程群项目化整体改革[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

高职机械设计 第8篇

1 教学内容的创新

1.1 教学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 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改革, 一方面要贯彻“必需和够用”的原则, 即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突出机械设计主题, 即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从业能力, 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于是, 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 删减过时的、重复的内容以及过深的、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和证明。高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 其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 决定了没有必要对定理、公式、理论分析等的来龙去脉等进行分析, 而应着重弄清基本概念、掌握机械分析的基本方法, 注重如何运用这些定理、公式、方法等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因此, 对一些过时的、重复的内容以及过深的、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和证明都应予以删除, 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掌握这些定理、公式、方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结合相关专业培养目标整改教学内容。由于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 所安排的课程和教学要求也不相同, 可将与其相关的工程力学、液压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教学内容与本课程进行整合。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应根据各个专业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以及从业岗位的要求和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整改教学内容。

(3) 注重内容的融会贯通。本课程的内容应自成体系并有其规律性, 同时完善设计所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各部分内容要有其特性和共性, 增加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内容, 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且多样化的设计方法, 是培养机械设计能力的根本保证, 也是实施终身教育、发展和创造的基础。

1.2 教学内容的衔接, 进行相应的调整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都要进行课程设计, 在讲授完“工程力学”、“机械原理”部分之后, 开始讲授“机械零件”部分之前, 就提前将课程设计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这样教师讲授“机械零件”部分时就按设计的内容和步骤进行讲解, 讲解前布置相关内容的作业 (如电机的选择与动力参数的分配、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的强度计算与设计, 轴承的选择和键的选择与强度校核, 还有联轴器的选择和校核等) , 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在听, 学习的目标明确了, 上课的内容是为课程设计服务的, 因此学生上课有了兴趣, 就会主动去学、去思考, 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另外由于时间充足, 就只给出设计要求, 而不给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由学生根据设计要求自定设计方案, 这样给学生留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将课程设计的计算内容放在本课程的教学中, 作为课后的作业, 促使学生主动有目的学习。同时教师在日常授课期间, 适时批改学生的作业, 及时发现学生设计计算中的错误并督促他们改正与完善。采用这种方法, 使得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课后时间完成的, 这样有利于消化和吸收知识。周期长, 教师和学生有很多的交流和沟通机会, 学生遇到问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教师也可以慢慢地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本资料以及网络资料和学生一起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多数课程目前还是在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主导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模式, 看似合理, 实际上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应用知识、拓宽知识面和创新能力的机会。这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机械设计基础》属于技术基础课程, 比其它基础课程更接近工程实际, 与专业课相比, 又具有更宽广的研究面和适应性, 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还需学会综合运用其它课程知识。针对课程的这一特征, 通过“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够积主动积极地学习并掌握课程知识以及能够应用知识。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这就是“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培养为理念,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改变课堂教学方法, 不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讲解中, 应避免把各章节的内容分割开来、孤立地学习, 避免脱离实际地生搬硬套书本知识;应注重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并将其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以收到举一反三效果, 这样更易于学生掌握巩固知识。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寻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观念、新事物, 不断开发学生的机械创新思路。

4 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手段是关键。教学, 教是外因, 学是内因, 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教师教得再“好”也是徒劳, 优化教学手段, 使“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 我们的教学手段方面已经从实物、模型、录像等方式, 逐渐向多媒体教学课件、校内外实训基地、网络课堂等方向发展。采用现场教学、课堂讨论、理实一体化、做学合一及综合能力训练等教学手段相结合, 形象直观。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讲平面连杆机构类型时, 改变过去罗列式的教学方法, 以铰链四杆机构基本机构为引子, 从创新的角度去讲各种变异方法,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变异出各种常用的机构, 同时, 用大量的工程实例让学生对生产和生活中的机械装置和机构有了更广泛的认识, 开阔了眼界,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有其固有的特点, 学生必须自己动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一些原理知识, 掌握一些机构的特点。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在原有教学教具、模型的基础上, 还必须建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室, 将相关的机械模型、实物配置齐全, 使学生在听完理论教学知识, 立刻观察模型、实物, 同时进一步亲自动手进行拆装, 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了现场操作的体验, 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有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考核方式的创新

本课程常用的考核方式为学生课程考试成绩或者平时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综合核定。而且考试内容一般不允许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学生从读书以来, 这种教学模式几乎成为一种定势, 教师认为理所当然, 学生则是习以为常。但《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这样传统的考核方式制约了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因此, 为了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课程知识应用于实践, 并通过实践巩固课程知识, 考核方式改为设计产品和课程考试, 学生自愿进行选择。选择产品设计的同学要根据知识点内容设计产品, 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 进一步理解、吸收和消化知识;另外学生在构思设计对象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其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由此培养他们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而选择课程考试的同学, 还是要做课后习题, 以消化和吸收知识。凡选择设计产品作为考核方式的学生无需参加考试, 但上课时几乎没有缺席者, 而且听课注意力非常高。在缺少制作产品所需材料、场地和设备的情况下, 为了展示和表达设计作品, 学生还必须自学三维建模软件。因此, 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种考核方式, 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设计能力 (由于进行产品设计的工作量比较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规定几个人自愿组合组成一个设计小组) 以及交流能力 (选择产品设计的同学会在一起相互交流、沟通和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 这样, 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以及团队精神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6 结语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它综合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公差配合、机械加工工艺等知识, 对教师授课要求较高。只有在授课时根据不同的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的创新教育来谈这门课程的教学, 从而寻找研究和创造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来适应高职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柴鹏飞, 王晨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庞兴华.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4]黄颈枝, 程时甘.机械分析应用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高职机械设计 第9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综合式人才,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等应用性实用型技能综合式人才,让学生充分就业。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机械学科的发展,对如何更好地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进行教学,以利于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作了一些探讨。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机械设计知识、先进设计技能和创新设计的能力尤为重要。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性能,降低成本,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法,企业逐步认识到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没有先进的设计,即使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也不能有先进的产品。因此,如何教好这门课,培养好高职学生,使其能充分占据就业的优势,是当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需要认真研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 教学内容的整合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也要求实用与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性、整体性和创新性。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如机械的组成,常用机构的原理和特性,分析和设计机构的基本能力;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维护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基本技能。

为此,高职院校针对培养目标和课时相对紧的特点,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这门课程的内容涉及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公差、液压等,如何协调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取舍、重组、整合,解决好各块间的分工和接口这一重要环节,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有着很大的难度。例如,机械制图、公差、机械设计之间应协调齿轮公差的内容;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与机械设计之间应协调运动分析与力的分析、机械摩擦与效率等内容;材料力学与机械设计之间应协调强度与刚度的计算等问题。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就可将相关内容串联讲授进行教学,精选典型的通用零件,通过分析失效,建立设计准则。例如,以机械传动中的轴为例,先通过静力平衡讲解其水平面和垂直面内分力的计算,以及合力的计算;然后在弯扭组合强度计算中,又一次对这个轴进行强度方面的计算,如校核、设计等。这样,就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与机械零件的知识点揉合为一个整体。

根据实际需要和实践,去掉那些考虑系统性与完整性而有的古典、抽象及深层次性的知识内容,增加以电、液为动力的机构组合,结合实际的典型机械或机器,例如开式传动链、机械手、打印机等,分析各类巧妙组合,使学生对现代机械有较全面认识。增加以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尽管图解法曾在工程实际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现代化计算方法的出现,在机构分析和设计中采用解析法已显示得必要而且是可能,加强解析法的训练将更适合实际需要。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根据高职学生的基础,教学中应减少理论推导,起点要低,讲清思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进行演示,随后播放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录像。例如在讲连杆机构时,介绍公共汽车上的雨刮器和车门开关的动作等,这样就形象生动,学生易接受和理解,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生产生活以及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并从典型例子加以推广和衍生,同时给一点创新思维设计问题,由学生即兴提出设计方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激发创新思维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3 实践性环节的改革思考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技能和创新技能,就必须多注重实践、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实训教学又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绝不能轻视。

对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应建有课程实训室,配齐实验实训设备,将教室搬至实训室,即所谓的淡化教室与实验室,使学生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通过接触实际得到巩固和深化,为使实训室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应采用开放式管理,学生碰到难懂的机构等问题,就可以随时到实训室得到解决。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实训应配备设计性、创新性的机构综合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根据教学进度,及时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参观实习,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工程环境的教学优势,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热情。目前,高职院校为强化毕业生的技能,在毕业前夕,对学生开展综合专业技能训练,这时,《机械设计基础》培养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将会受到真正的考验和检阅。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该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原来一般进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统一题目和方案,并辅之以模型甚至齐全的参考资料,学生可以依赖现成的设计资料,照搬照抄,独立思考很少,因而达不到课程设计综合应用的目标,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发挥,而且培养的学生缺乏对机械的整体认识和系统概念。

目前长三角和沿海地区的机电企业,基本上已使用CAD等先进的计算机绘图软件,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综合运用的训练,适应市场需求,采用CAD进行进行减速器的课程设计,改二级减速为一级减速,将设计任务分散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使一半以上的设计任务可在平时完成,还有一半不到的任务可在集中设计两周时间中的一周内完成。还有一周时间让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设计项目或技术革新项目,学生只需提供设计的思路方案或设计草图即可,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

综上所述,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应瞄准市场对人才要求的目标,明确方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从学生的实用性出发,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于晓红,许纪倩,翁海珊.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2(1):30-32.

高职高专机械设计教学文献计量分析 第10篇

一、学科类别分布

从学科类别看,79篇文献主要集中在机械工业领域,计77篇,占全部文献的97.47%。汽车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职业教育各1篇,各占1.27%。学科其中度非常高。而与高职高专教学相关的职业教育仅仅只有1篇,不到全部文献的2%。这表明对这问题的研究更多是从机械设计视角而非教学的视角来进行的。

二、期刊名称分布:

科技信息11篇、占13.92%;职业教育研究、中国科技信息各4篇、共占5.06%;中国成人教育、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各3篇、共占3.80%;技术与市场、装备制造技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业、黑龙江科技信息、科技信息学术研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7种杂志各2篇、春占17.72%;职业技术教育、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南方论刊、学周刊、经营管理者、职业时空、中国电力教育、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教论坛、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篇、甘肃科技、科技资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内江科技、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科教文汇上旬刊、新技术新工艺、机械管理开发、济南职业学院学报、企业技术开发、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校外教育、科教文汇中旬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中国商界等39种期刊各1篇、共占49.37%。

从数据可以看出,各个高职院校的校刊载文量最大,说明对此问题最关心的是一线任课教师。其次是科技信息和职业教育类刊物。同时生产实践类刊物如“装备制造技术”等也拥有一定的刊载量,说明企业关注与其利益直接相关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研究资助基金分布:

从研究得到的资助情况看,79篇文献中只有1篇是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论文,仅仅占全部文献的1.27%。这表明对这问题的研究大多还是研究者自发的行为,还没有得到国家与地方教育与科研部门的重视。

四、研究层次分布:

从研究层次看,全部文献涉及6个不同层次,其中自然科学占了4个,社会科学与教育学各1个。自然科学中:工程技术43篇、占54.43%;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23篇、占29.11%;行业技术指导10篇、占12.66%;专业实用技术(自科)1篇、占1.27%;社科类中只有基础研究1篇、占1.27%;高等教育1篇、占1.27%。非常明显的研究多是从一种技术的角度进行的,超过了全部文献的半数;其次理论性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比例也比较高,占到了全部文献数量的1/3;而与教学与专业技术指导有关的只有不到15%。

五、文献作者分布:

从文献作者分布来看,79篇文献共涉及作者107名。人均文献刊载量只有0.74篇。独著56篇,合作文献23篇,合作率29.11%。3人合作的8篇,2人合作的15篇。

发表2篇文献的作者只有江苏省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的许勇平、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苏静、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万志坚、江苏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陈志勇和江苏省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宋正和6人,只占全部作者的5.6%;发表文献12篇,占全部文献的15.19%。其他只发表1篇文献的作者有:王治校、许勇平、刘丽云、胡建辉、余东满、郭玲、程联社、王治平、杜子文、张健、孟晓烨、起雪梅、张二红、周志平、干秦湘、王笛、姚佑平、张锋、谭晓芳、胡双喜、王永红、洪小丽、褚元娟、周琦、程琴、蔡厚平、韩树明、任瑞恩、汪禾青、刘海娥、陈完成、吕莹、庄亚红、赵君爱等101人。

这表明对于此问题关注的人数量较多,但持续关注度不高,并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研究多为有感而发式。这与目前教师的授课周期较为一致,说明目前还没有形成对此课程教学较为系统的看法。

六、作者单位分布:

从作者单位分布来看,79篇文献共涉及到63个单位。其中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有12个,占全部单位的19.05%;发表文献27篇,占全部文献数量的34.18%。其中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篇、占5.06%;江苏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3篇、占3.80%;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江苏省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云南广播电视大学10个单位各2篇、占2.53%;包头钢铁学院、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济南职业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攀枝花学院、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等41个单位各1篇、各占1.27%。

研究单位的集中度比作者要高,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研究单位。

七、中文关键词分布: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在全部中文关键词中位于前40个的有机械设计基础46篇、占58.23%;教学改革19篇、占24.05%;高职14篇、占17.72%;机械设计13篇、占16.46%;教学方法11篇、占13.92%;高职教育10篇、占12.66%;课程设计8篇、占10.13%;改革7篇、占8.86%;教学手段4篇、占5.06%;高等职业教育4篇、占5.06%;项目化教学4篇、占5.06%;课程教学4篇、占5.06%;高职院校4篇、占5.06%;项目教学3篇、占3.80%;任务驱动3篇、占3.80%;教学3篇、占3.80%;课程体系3篇、占3.80%;实践3篇、占3.80%;改革措施3篇、占;工作过程3篇、占3.80%;课程改革3篇、占3.80%;实验教学3篇、占3.80%;《机械设计基础》3篇、占3.80%;能力3篇、占3.80%;教学效果2篇、占2.53%;高职高专2篇、占2.5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篇、占2.53%;措施2篇、占2.53%;对策2篇、占2.53%;教学内容2篇、占2.53%;课程整合2篇、占2.53%;教学质量1篇、占1.27%;机械基础1篇、占1.27%;技能综合式人才1篇、占1.27%;质量1篇、占1.27%;四种能力1篇、占1.27%;探讨1篇、占1.27%;改革与探索1篇、1.27%占;问题1篇、占1.27%;教学环节1篇、占1.27%。

主题词分布比较分散,课程体系、实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都有涉及。有关教改的内容相对较多,有19篇,说明目前的课程系统优化力度不足,有改革的动力。

八、发表年度分布

1999年1篇、占1.27%;2002年3篇、占3.80%;2003年2篇、占2.53%;2004年2篇、占2.53%;2005年4篇、占5.06%;2006年2篇、占2.53%;2007年11篇、占13.92%;2008年13篇、占16.46%;2009年14篇、占17.72%;2010年13篇、占16.46%;2011年14篇、占17.72%。

由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之后,机械设计教学相关文献数量有了很大增长。这与国家重视高职教育的政策直接相关。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态势较为平稳,在既有体系下此状况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九、结论

机械设计是机械专业的必修核心课,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因而对此课程的研究相对平稳,关注点也较分散,没有系统长期的问题关注点。但是,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在提高,对其培养周期缩短的呼声也再增加。一部分一线教学人员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考虑课程优化与引入更多其它相关课程(如材料力学)的问题。应该指出,机械设计课程的地位非常基础,因而任何对此课程的改革都会是审慎的,未来一段时间内,此课程教学的实质性变化依然只会是课程设计或具体章节的项目教学,整体性的课改不会发生。

摘要:文章从学科类别、期刊类别、研究基金、研究层次、作者、作者单位分布,年度分布等角度,对我国1999年以来发表的高职高专机械设计教学相关论文进行了计量统计分析。

高职机械设计 第11篇

【摘 要】针对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AutoCAD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普遍问题,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原理,以项目教学法、实例教学法等为载体与主导,结合轴类零件实例阐述高职机械AutoCAD课程教学的设计。

【关键词】AutoCAD 行动导向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44-02

机械AutoCAD是评价高职机械类专业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集知识与技能为一体,具有操作性强,与生产设计加工联系紧密的特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灌输的授课方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内容单调枯燥,更谈不上教学的生动直观和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学习领域的形式,把与活动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的开放型教学活动。因此,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对机械AutoCAD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构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效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一、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互动,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强调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协作式学习。本课程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目标是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方法,熟悉绘图软件的操作并掌握相关绘图技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AutoCAD的工作界面及工作环境;掌握AutoCAD的二维图形的绘制及编辑命令,掌握平面几何图形、三视图和装配图等机械工程图的绘制;掌握AutoCAD文字输入及编辑命令,掌握尺寸标注及编辑命令;掌握AutoCAD图形管理及输出;会使用AutoCAD的三维图形的编辑。

能力目标包括:具备使用AutoCAD命令熟练绘制和编辑平面图形、几何图形、机械工程图和三维实体模型的能力;具备使用AutoCAD准确进行文字输入和尺寸标注及编辑的能力;具备熟练的创建图块及图形控制能力;具备熟练的图形输出能力;具备国家中级制图员的计算机绘图技能水平。

素质目标包括:具备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备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自我学习的能力;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的工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模块设计,设置五个教学模块,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相应的每个学习情境都有一个针对学习内容的实例项目,在教学中将AutoCAD的操作命令与各项功能融入到实例项目中进行讲解,通过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应的AutoCAD操作功能,项目学习结束后,AutoCAD的各项操作功能也就掌握了。教学模块分类、实例项目及学时安排(总学时40学时)详见表1。

表1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表

(三)教学设施及方法

本课程应配备计算机绘图实训室1间,80平米,最少可容纳45人,配备计算机最少45台,安装多媒体软件、AutoCAD2010版绘图软件。本课程在课程建设上,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职业能力”,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具体工程图纸,通过项目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等独立完成每个教学项目,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四)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以本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结合第三方技能认证考核学生的实际绘图能力,可由纪律成绩、平时技能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及第三方技能认证考试成绩四部分组成,按比例计算所得分数即为该课程最终考核评价得分,60分以上为考核合格。平时技能成绩为每个子模块的能力训练项目的完成度,期末考试成绩为学期期末对本门课程的总考查成绩,第三方技能认证考试成绩为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制图员”中级证的成绩。同时,每次自我练习项目结束后进行学生绘图成果的自评和互评,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教学实例

以尺寸标注及文本标注学习模块设计为例,尺寸标注及文本标注为一个行动导向模块,下设标注尺寸、标注文本两个学习情境,利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每个学习情境对应不同的项目练习。

(一)项目选择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项目的设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定,既要涵盖基本的知识点,又要考虑大多数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完成项目的能力,以利于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齿轮轴零件图(图1)基本包含学生应掌握的大部分尺寸类型,因此,选择标注齿轮轴的尺寸作为标注尺寸项目,同时,齿轮轴零件图的技术要求输入也可作为标注文本项目。在进行尺寸标注前,还可通过绘制此零件图进行模块二的复习。在此,仅讲解标注尺寸项目。

图1

(二)项目分析

将学生分成2~3人一个小组,讨论完成该项目应解决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引导小组成员按下述过程进行讨论:分析尺寸类型→查找标注命令→学习命令操作→分析标注步骤。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解决该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点,通过分析,可知该项目需要用到创建标注样式、线性标注、圆半径(直径)标注、引线标注、形位公差标注和粗糙度标注等命令。

(三)指导实施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取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学生互评→学生示范→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师在演示过程中,需重点讲解各个知识点,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在点评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与回答,强化项目中知识点的学习,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成果评价

每一小组项目完成并互评后,推荐一名完成度较好的学生演示项目,并将其进行公开展示,教师给出点评意见,引导学生针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指出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完善自己的项目,使学生的能力在点评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效果检验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机械AutoCAD课程上的应用,打破了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学生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态度认真,学习积极,职业技能资格证的通过率也逐渐提高了。机械AutoCAD课程的教学设计从目标、内容、方法、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尝试,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原理,以项目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等为载体与主导,经过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罗广思.构建有职教特色的CAD/CAM课程[J].职教论坛,2004(2)

[3]王寿斌.高职课程项目化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240)

【作者简介】廖 丽(1979- ) 女,广西玉林人,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职业教育。

高职机械设计 第12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高职学生,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专业基础课,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设计性, 其目的在于应用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 培养学生从事机构、机械零件设计、使用和维护的综合能力, 并为后续的专业课打下专业基础。针对《机械设计基础》的性质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传统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 需要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并接受的讲练做结合的教学方式, 渐进式地强化教学过程, 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1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1) 智力素质方面表现为文化基础薄弱, 认知、记忆、思维能力差, 对纯理论知识不感兴趣, 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 学生一旦掌握某个知识点就会对整个课程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

2) 非智力素质方面表现为缺乏兴趣、自信心不足、不愿动脑、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3) 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为意志不坚定、自制力差、散漫、懒惰、粗心大意、畏惧困难, 但动手能力强。

2 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1) 传统教学中, 教师扮演的是讲解者,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传统讲解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学习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 造成课堂气氛沉闷, 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甚至放弃学习, 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认知目标不能高效的完成。

2) 传统教学内容和结构重理论、轻实践, 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差,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就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不能很好地解决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对于基础差、学习意志薄弱的学生而言很难理解教材, 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

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总结一下我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教学方法。

3 讲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

采用事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实物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讲、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强化实验、实训实践环节, 注重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课堂与实训地点的一体化, 使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融合,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1 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课程改革

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制作易于学习和理解的动画素材, 运用多样的教学载体和教学环节, 从挂图, 教具到实物;从板书到多媒体课件;从教室到实训室;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动画功能, 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益,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教学过程更形象生动。

将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素材库等教学资源及时应用到课程中。整合课程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中理论教学、实训的比例, 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3.2 事例教学法

事例教学法是通过把所讲授的知识与实际的典型的案例联系起来, 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的事例。把抽象问题简单化,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例如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时,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据三角形存在条件来推导。在推导过程中, 学生听课比较乏味, 有时很难理解推导过程, 如果运用如下举例教学方法, 则学生能很直观、具体的理解所讲授的知识并对知识点映象深刻, 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掌握了知识。

例如:铰链四杆机构这一节, 教师讲授完知识点后, 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铰链四杆机构的模型。具体制作要求如下:

准备工具:剪刀、硬纸板、大头针、直尺和图板。

学生分组:每组4-6人。

制作铰链四杆机构:双曲柄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制作完成后, 每组用直尺量取记录机构中每个杆的长度, 讨论并找出满足这三种铰链四杆机构类型所具备的长度关系, 从而掌握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学生从做到学过程中, 经过不断地修改和讨论从而能理解并掌握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能力。

事例教学法除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还有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形成、齿轮的失效、轮系、轴承等相关知识。

3.3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 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 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结合课程设计, 许多内容以任务形式分散到各个单元, 最终形成完整的任务。教师在下达任务时要求设计题目难度适中, 设计过程中尽量包括课程理论教学的内容, 为了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出发, 以含有各种常用机构的典型机器作为教学案例, 围绕工程实例组织课程教学, 同时指导学生分步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各相关专业的实验室, 了解各专业主要机械设备, 以及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相关的问题, 以增强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认识。

例如课程设计中减速器的设计, 课设任务分配之前先组织学生对减速器进行拆装, 使学生了解减速器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减速器的构架及所要设计的内容。减速器设计的内容按任务的形式先分配到齿轮机构、轮系、轴、轴承、联接、联轴器等单元中。教师讲授相关内容时, 学生带着任务听讲目的性明确, 学习知识认真专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完成一个任务时学生的自信心会明显提升。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除了具有辅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外, 不具备其他任何权威。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3.4 实物教学

有些教学内容离开实物在课堂上不易讲解透彻, 因此可以将机构实物搬进课堂, 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进行动态观察, 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地对机构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例如, 讲解摆动导杆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时, 在牛头刨床边对照机器的结构和运动情况进行讲解, 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到工厂车间参观教学时, 一定要做基本操作演示, 切忌为了“保险、安全”而走马观花。

4 结束语

适当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践环节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尽力提供条件, 任课教师应认真探索, 不断创新, 努力提高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操作技能, 从而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任国强, 罗啸峰.案例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1:85-86.

[2]徐林林, 陈家庆, 朱江.基于任务驱动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 2009, 06:72-73.

上一篇: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下一篇:形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