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教学范文

2024-07-07

上机教学范文(精选11篇)

上机教学 第1篇

一、转变教育理念, 提高思想认识

现在大多数学校, 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和提高自己的档次, 都投入巨资, 建造了机房。但由于信息技术课未纳入高考, 领导们教育理念落后, 评价学校教育的成败仍以高考、中考为依据, 对教师的考核亦与这些相挂钩。对信息技术课不闻不问, 对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予重视, 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和信息技术课学生不重视、教师不认真、教学效果差的局面。其实, 中学信息技术课不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计算机知识, 让学生学会对计算机的简单操作的课程, 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课程的开设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规划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 提高思想认识。

二、针对学生实际, 确定教学内容

现在大多数地区从初中开始就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 经过三年的学习, 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些常用应用软件已经有所了解和掌握, 对计算机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和应用。在进入高中后, 现在大多数省的地方教材, 高中和初中的教学内容几乎完全相同, 如果教师继续采用不变的内容进行教学, 学生势必感觉上课没意思。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 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三、根据不同课型, 遵循不同原则

(一) 理论课

1.理论课在信息技术课时中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课。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适合完成像基础知识、语言、小结讨论等内容的教学, 所以理论课在信息技术课时中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课。

2.取消课前知识记忆性质的检查提问。

信息技术课课时较少, 时间较为紧张, 况且信息技术属于应用课程, 就应该让学生在用中学会并掌握知识, 不能单纯性地让学生记、背一些难懂的概念。课前可以安排适当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

对于通过自学学生能懂的问题, 教师不必讲授, 只需设计层次分明的思考题,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查阅资料, 用“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教师通过小结, 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

4.运用手头现代化设备, 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利用手头的教学设备,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 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而不繁杂, 抽象的问题直观化, 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5.紧密联系实际, 努力追踪新技术。

信息技术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不断翻新, 教师必须注意向学生介绍新技术, 并培养学生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二) 上机课

1.上机课应占教学总时数的70%以上。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 要想熟练运用这个工具, 就必须通过大量的操作练习, 实践应用。所以对于有关操作性的知识, 必须安排学生在机房进行。

2.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实践性强, 发展迅速, 涉及的知识面广, 软硬件的更新速度快。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法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照本宣科更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教师应事先给定学生适宜的“任务”, 让学生自己完成。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既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 领会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其形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 提高其获取、处理、分析、评价及应用信息的能力。

3.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是工具, 信息技术是手段。教师在学习内容结束后的巩固阶段, 为学生设计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题目, 如用“画笔”创作美术画, 用Word创作贺卡、办报, 用Excel整理成绩, 从网上查找信息等,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习程序设计语言,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由于学生已在初中阶段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见应用软件的操作, 所以高中阶段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重复初中的内容, 而应给学生选择一门简单的计算机语言, 如Basic或Foxpro, 让学生用所学的语句自己编写程序,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 课外实践课

课外实践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所以课外实践课必不可少。但教师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与实际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性。

不管是程序设计还是应用软件的操作, 实践课设计时必须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结合, 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 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2.目标要求要与学生的能力相接近。

在设计实践课目时, 教师一定要注意设计的题目要接近学生的能力, 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 学生经过苦思冥想还是难以完成, 感觉知识太深, 没有信心, 就会放弃;太低, 又使学生仅凭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容易地完成任务, 不去查阅资料, 不能发现问题, 没有成就感。

控制计算机上机课教学过程的途径 第2篇

一、计算机上机课的重要性与控制上机课教学过程的必要性

如何上好计算机课,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同时引导学生使用好计算机,使计算机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是计算机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计算机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显示了计算机上机课的重要性,体现了上机课在计算机教学中不能替代的主干地位。

1.操作性强。不论是计算机程序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文字处理,还是操作系统,均需要在上机的过程中,不断去认识、理解、巩固、掌握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计算机教学若不注重上机课教学,是绝对不能学好计算机的。

2.涉及内容广。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有形的硬件到无形的软件,涉及到物理学、数学、美学等等,仅计算机语言也有十多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UNIX等,也有好几种,这给计算机教学带来诸多困难,这些困难单靠教师“纸上谈兵”式地上课讲是不解决问题的,要靠学生上机练习时来逐步化解。

3.专业术语多。计算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生了许多新的专业术语。如桌面、文件夹、剪切、操作系统、菜单等等。这些专业术语极大部分都可以在上机课中形象化。

现在很多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等硬件设备,计算机的很多课程都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具有直观形象的优点,但如果以减少上机课来增加此种讲授课,势必会造成由于课堂教学容量增大、学生要接受的信息量很多而一时消化不了的后果。而且在上课过程中,更多的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这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知识是非常不利的。以上弊端通过足够的上机课教学便能自然地消除。只要抓好上机课的教学,就把握住了计算机教学的关键。但要抓好上机课教学也非易事,若教师思想上认为上机课就是学生上机,可以放任自流,教师则可在旁做自己的其它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但会使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不好,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产生破坏课堂纪律或损坏机器的现象。因此,对上机课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对于保障上机课的有序教学、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是完全必要的。

当前,已有不少家庭自己配置了电脑。但作为中小学生,只有通过在学校中接受包括教师面对面指导、纠错的上机课教学以后,课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加强训练。而学生能把计算机驯服,让它乖乖听从自己的指挥,他们才会有更大的信心和勇气去学习计算机学科中更深更广的知识,才会对计算机学习真正产生浓厚的兴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没有兴趣,学生是不会生动活泼、主动地去学习的。学习兴趣总是作为一个核心动机突出于其它动机之上,支配着人的注意和认知操作,对学生具有最现实、最强有力的影响。兴趣的基础在于需要。当学生通过上机课学习,得心应手地学会计算机操作时,便是这种需要的满足。这一满足又会产生对需要的新的追求,即产生新的兴趣,从而形成在计算机学习上步步上升的良性循环。从这一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可以说:对于中小学,抓好了上机课,也就抓好了计算机的教

学,而有效控制上机课的教学过程,则是上机课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必须认真对待,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也是笔者多年在从事计算机教学中深刻体会到的一点心得。

二、计算机上机课进行教学过程控制的途径

那么,教师如何对上机课的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每次上机课要有明确的操作任务

学生们一般都喜欢上机课,而且是带着兴趣去上机的,如果教师不布置任何任务,让学生自由地操作计算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甚至觉得无事可干,这对于巩固知识是无益的,上课的秩序也会变得不容乐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觉主动地学习的过程,上机课同样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事先应该设计好一份具有传授知识针对性的上机报告。上机报告实际上是以书面形式给学生的操作任务指令。有些项目需要学生边完成任务边进行填写。上机报告中应有明确的上机步骤,使学生有所依据地操作计算机。上机报告中设计的操作题要既可重复又有一定难度。重复是遵循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必要举措,它有助于熟练操作。但又要避免简单的重复,要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其又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使学生在重复练习中熟练掌握双行合一的功能。其实计算机的很多应用软件都要在不断重复中才会熟能生巧,做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

2、每次上机课,要给学生定一个目标,打一个分数

课前老师发了上机报告,学生在机房就有事可做了,但这还不能说已把上机这一教学任务完成了。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信息反馈的系统的运动过程。遵照及时反馈的教学原则,教师要设法从各方面与学生直接接触,包括观察学生上机,从批改学生作业中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与技术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的了解和检查,教学的质量往往不高。因此,每次学生完成上机报告后,教师一定要做到在现场当场批改学生作业。批改中,教师在计算机屏幕前,面对面地指出学生操作的不足,给予纠正,并及时公布分数。这一环节一般要花费教师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在时间安排上要有所计划,并且在学生等待批改的时候,教师要安排好这部分正在等待的学生可先做什么事情,以免引起课堂秩序的紊乱。当然,也可以指定几个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帮助老师批改,但必须事先统一评分要求。教师在每次上机课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分,这就促使学生产生竞争的能动性,激励学生逐步提高,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对打字技能要求较高。对此类偏重于技能训练的上机课,笔者认为教师应给学生制订学期总目标,再按总目标列出各阶段性目标。每次上机课必须组织考查,课前必须公布本次课的考查要求,以此检验学生阶段性完成情况。考试结果也要做到及时公布,成绩中应有打字的有效速度、输入数、错误数、正确率,根据速度从高到低排出名次,对速度快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差的学生给予鼓励并按“一把钥匙一把锁”的原则指出其改进、提高的方法。

中等职业类学校若有条件,可以组织全校性的打字比赛。笔者所在职校,为了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每学期组织技能鉴定和星级考试,将鉴定成绩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学分记载在学生的档案上,同时发给学生相关的星级证书。还把学生的成绩适时公布到校园网,不仅让前十名学生的情况永久性地保留在校园网上,而且又在每学期把各项前十名情况以宣传画的形式张贴在校园内。此种激励方式在我校实施将近三年,学生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最高纪录每次都有打破。在平时的测验中,学生除了关心自己的分数外,还关心自己达到的星级有没有进步,在班中处于何种档次。事实说明,技能鉴定和星级考试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调动了学生练好专业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有用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管理上机纪律,做好随堂指导

学生进入机房,任课教师应保持好上课秩序,要充分估计该堂上机课可能出现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对细节问题也不要放过,最好事先对学生做好相关的交待,例如,学生在机房的座位最好固定,这对于机器维护非常必要,也能防止某些调皮学生恣意破坏。若机房计算机不够,需要几个人合用一台,任课教师一定要有一个解决方法,事后要做好监督,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学生在进行上机报告作业时,任课教师绝不能一直坐在教师机前做自己的事情,必须经常巡视,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当面向学生提出,不但要点明其错误或不当之处,而且要扼要地指出其产生的原因,还要向学生提供今后加强针对性练习的方向和办法。对于那些普遍性问题,则应作全班性讲解。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利用电子教学类软件来随时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但必要的巡视是绝对不能省略的。

在临近下课时,要做好本次上机课的总结,把本次课的必须掌握的要点再重复一遍,还要对于学生的典型操作错误分析原因,并演示正确方法。

4、合理分配时间,掌握教学进度

一般情况下,一次上机课安排两课时90分钟。前5分钟,说明本次上机课的要求,学生完成上机报告安排50分钟,20分钟批改作业,10分钟安排总结,还有5分钟作为机动。若是打字课,则安排50分钟学生自己练习,20分钟安排考查,5分钟公布学生成绩,15分钟讲本次考查中难字的打法及下一次课考查的要求。中间的下课时间应让学生休息一下,给眼睛一个休息的间隙。

三、结束语

中职学校计算机上机课教学体会一二 第3篇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上机课 演示操作 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37-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正在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作为一门必修课,对学生将来从事任何领域的工作、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计算机是中职学生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上机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使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要提升计算机上机课的教学水平。

为优化计算机上机课教学,提高上机课教学质量,我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

一、充分合理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计算机上机课的备课与理论课一样,也要做到“三备”,即“备学生,备内容,备方法”。“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充分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态、理论基础、技能掌握等情况,才能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备内容”就是要准备好上机课的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很有讲究,难易要适中,容量也要适度。数量过多,学生完成不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数量过少,学生很快完成后就会无所事事,这样他们就会上网、聊天、玩游戏,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此既影响他们的学习,又破坏了课堂的纪律。

另外,我在上上机课时总是提前来到机房,做一些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检查电脑、网络以及服务器能否正常运行;准备好上课所用到的素材;将上机资料及素材发送给学生等。这样会节省上机课的时间,提高上机课的时间利用率。由于学生在上机课时喜欢用电脑把音乐、电影下载到手机上,不仅影响学习、占用网速,还有可能给电脑传染病毒。因此在学生进入机房时要求将手机全部上交,从而确保学生上课时能专心听讲。

二、精心分配时间,耐心演示操作

上机课一般是两节连堂,我会精心分配演示操作时间和学生自己操作时间。上机课的课堂上,我演示时间会尽量缩短,而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学生们通过亲身的操作,不但会激发他们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兴趣,还会增加他们对于计算机理论的感性认识。

我常利用机房的网络教学软件,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进行耐心的示范操作。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听课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因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在演示过程中要注意课堂纪律的维护,并提高声音的音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演示内容较多时,我就分几次示范;在我巡视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也可以进行操作演示,集中解决。我的示范操作不是从头到尾将过程演示一遍,而是抓住一些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演示,对于一些步骤简单或重复的内容,我就一笔带过。有时为了优化示范操作的内容,我会一个人在机房做上好多遍。因为我知道,我上机示范操作做得好,学生就可以少走弯路,进而提高上机课的学习效率。

三、发布任务指令,巡视指导帮助

在学生操作之前,我会把上机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一条一条列举出来并用“记事本”记录好,与上机素材、资料一并发送给学生。中职学生普遍学习惰性较重,而且有畏难情绪,将任务细化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任务目标更加清晰明确。而且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学生的信心就会增强同时还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我还进行巡视指导,关注学生任务完成的进展情况。对于做得好的同学我就给予鼓励,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提示和引导,对于普遍出现的问题,可以集中进行演示讲解。有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往往比其他学生早些完成任务,我就让这些学生去帮助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同学,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给辅导的同学提供了更多发掘问题和锻炼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加强课堂评价,建立师生互信

在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查看对方完成的作品,进行赏析和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往往是站在各自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会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自己的学习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相互评价过程中,我一方面要维持课堂纪律,防止个别学生趁机聊天,打闹,一方面也要听取学生评价的内容,及时地对一些错误的认识加以纠正。当然,在和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我会采用一些商榷的口气,本着与他们共同探讨的态度,把他们在上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指正。这样学生也容易接受我对他们错误的改正,进而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信,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互评结束之后,我还要对本节上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指出他们之所以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目的是确保他们在今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问题。

五、做好结束工作,整理机房内务

结束工作包括收作业、记录、关闭电脑、关闭电源等。上机课快要结束时,我会提醒学生把上机内容进行存档并关机,下课后,我还要选取部分优秀成果作品收集并保存,以便进行评测。同时对本次上机的设备状况进行记录,这样,有利于对机房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在学生离开机房前,要求学生把凳子放回电脑桌下,并安排值日生打扫机房,保证机房的干净整洁。整理机房内务是上机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只有机房保持清洁整齐,才能为下一堂上机课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上就是我在计算机上机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将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脚踏实地,立足学生,勇于创新,为不断提高计算机上机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胡瑶函.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思考[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3: 25-26.

[2]蒋红星. 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上机教学 第4篇

上机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在普通高校计算机语言教学及上机实践的教学活动中, 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 要搞好计算机语言课上机实践教学的首要前提是提高学生的上机积极性和兴趣。

对于这一点, 大部分学生都是有的。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上机积极性只是想上网聊天、玩游戏, 个别学生甚至利用上机时间在网上连续遨游几个小时主要用来玩游戏。这虽不是坏事, 但在有教师辅导的上机时间不去编写、调试程序而上网玩游戏, 这不仅耽误学业, 同时还有损健康。如何将学生的上机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是应得到充分重视的。

2.大部分学生上机前不充分准备, 上机过程中时间抓得不紧, 思想上没压力, 故而上机能力提高不快。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毫无准备, 坐在计算机前不知输入什么程序。有的学生在课本上找现成的程序输进去, 而根本不懂程序的功能与逻辑关系, 一旦操作失误或程序出了错误就束手无策。对于计算机输出的常见错误信息看不懂, 记不住。

3.在高年级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 不少学生上机操作很生疏, 使得辅导老师不仅要纠正程序中的逻辑错误, 而且还要指导上机操作, 解释出错信息。这说明学生的计算机语言课没有学好。

为什么会产生以上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每次上机时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 虽然教师事先也向学生布置应准备的内容, 但没有督促和检查, 完成完不成无所谓。二是每次上机实践完成的好坏与期末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关系。

上机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及方法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 我在本课程的上机实践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措施, 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对学生敢于进行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

每次上机规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 上机前要求将这些题目写成书面作业, 上机时检查, 否则不准上机。在每次上机时,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根据每人完成练习题的数量、质量与时间, 记录平时成绩, 并影响该课程的总成绩。每次上机后, 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 主要是实验步骤和出错处理。

2. 在期中和期末分别进行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综合性的课程设计。

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学习费时费脑, 学习一段时间后, 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 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 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学习会逐渐失去兴趣。可以让学生在本课程学习到一半的时候, 从身边实际问题出发, 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实验题目, 要求学生独立的、系统地完成这一实验任务, 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而对综合设计的题目, 教师要认真加以指导, 学生们在完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过程中, 既要投入很多精力又要运用许多自己学过的知识, 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 在本课程学完之后, 也应设立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综合性实验题目作为最后的课程设计。课题确定后, 学生将根据各自的任务去完成需求分析、算法设计、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参谋, 应针对问题做一些关键性的指导, 形成一个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 教师引导和点评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遇到问题时要更多的鼓励学生们自己去解决, 教师切忌有问必答。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 课程设计以小论文的形式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的记录和总结, 也是实验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综合性实验我要求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书写实验报告, 举行优秀论文评选。这样做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科技写作的模式, 能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实验的能力, 为他们撰写论文打下基础。

上机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

1.促进了课堂教学。要想上机顺利通过, 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因此课堂教学时学生基本上没有无故缺席的, 并且能做到专心听讲。

2.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在期中、期末的课程设计中, 学生需要自己查阅资料, 自己制定方案, 直到上机调试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生提出了新算法, 新思路, 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今后学习和工作, 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 促进教与学的相互提高。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及综合能力, 同时, 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教师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 更新知识, 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 促进教与学的相互提高。

总之, 通过计算机语言课上机实践教学的改进, 既让学生能深刻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了实践技能, 并锻炼了毅力, 从而为将来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java上机实验 第5篇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多线程进行并发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编写一个应用程序模拟大炮打飞机。在GUI界面上,飞机水平飞行,用界面上的按钮控制大炮的运行方向(如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当炮弹碰着飞机后,飞机坠落。

2、实验二:数据库编程:书目信息管理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编程技术。能正确连接数据库,能对数据库中信息进行查询、插

入、删除、修改。

实验内容:在数据库中创建一张书目信息表,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书

号、价格字段。设计一个GUI界面进行书目管理。在该界面上有四个选项卡,分别是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点击查询选项卡,出现的界面上有书名、作者、出版社、书号四个文本框,一个按钮和一个只读文本区。文本框内容可以为空,输入相应的查询信息后(例如根据书名查询可以仅输入书名),点击界面上的“查询”按钮,可以在界面下方的文本区中显示出符合条件的书目详细信息。点击插入选项卡,出现的界面上有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书号、价格文本框,一个按钮。在文本框中输入信息后,点击“插入”按钮,该书目信息插入数据库表中。点击删除选项卡,出现的界面上有书名文本框和一个按钮,输入书名后点击“删除”按钮,该书目信息从数据库表中删除。点击修改选项卡,出现的界面上有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书号、价格文本框,一个按钮。输入的书名必须是已存在的,否则会弹出消息框显示出错信息。输入信息后,点击“修改”按钮,数据库表中的相应书目信息被修改为新值。

3、实验三:Applet编程:鸭子的移动

实验目的:掌握Applet程序设计的方法,学会在Applet中绘制图片,能采用双缓冲技术进行图片绘制,会在Applet中采用多线程进行动画显示。能在Applet中实现动画的平滑显示,避免闪烁现象。

实验内容:在Applet窗口中显示一只鸭子图片,要求这只鸭子以每秒100帧的速率水平移动,移到窗口边界再返回移动。在窗口中点击鼠标,鸭子停止移动;再次点击鼠标,鸭子恢复移动。

4、实验四:网络编程:聊天室的实现

实验目的:会编写客户端和服务器程序实现C/S模式下的通信,会使用多线程进行网络编程。

男人爱游戏 爽玩掌上机 第6篇

从童年陪伴我们的红白机开始,游戏机的发展道路就未停止过端软、索尼和任天堂将玩家的游戏理念营造出三国鼎立的局面:微软的白色妖姬——xbox360、索尼的黑色——AY STATION 3,以及任天堂的朴素教皇——Wu。三大厂商的主打产品各有各的特色,选择适合自己游戏取向的游戏主机,做时尚潮人吧。

黑色魔匣PLAYSTATION3

(以下简称PS3)

如果你是以宅在家中作为休闲娱乐的首选,接下来的这款机器非常值得推荐。PS3主机主色调为永恒经典的黑色外加朴素典雅的银灰色,加上钢琴面机壳的衬托,显得很有档次(新版主机采用磨砂工艺机壳,更轻便)。机身顶盖的一条缓弧线让整个主机突破了前辈们方方正正的古板姿态。

游戏方面,老版PS3支持向下兼容PS2平台游戏(新版则不兼容),号称可以“模拟地球”的CELL芯片给PS3带来了极佳的运行速率。搭配一个不错的显示器即可享受1080P高画质的游戏体验,并且PS3的蓝光光驱支持播放蓝光DVD影片,高清的电影享受使PS3即使不用来玩游戏也能在客厅里占有一席之地。

专门为PS3设计的新型体感操纵手柄:PS MOVE,可以成倍提高游戏乐趣,使原本枯燥的按键游戏增添更多乐趣。精确的识别技术甚至可以准确识别玩家手腕轻微的位移,让玩家真正融入到游戏环境中。

PS3套装时价:新版港版120G主机2550元索尼原装HDMI视频线:120元PS3破解用电子狗:180元(PS MOVE:800元同捆一款运动游戏单配原装D3振动手柄:340元)PS3侧重的游戏类型:日式游戏居多。但是也不乏战神、杀戮地带、神秘海域等经典美式游戏。推荐人群:侧重日系游戏的玩家

白色妖姬Xbox360

(以下简称360)

白色妖姬360明显有着不输PS3的惊人素质。整个主机为长方形,横置竖置均可。长边为两道弧线,再加上主机纯白的配色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主机手柄也经过重新设计,上代主机手柄恶评如潮的“保龄球”造型一去不复返,摇身一变变成次世代主机中手感最好的手柄。两个扳机键的设计更是点睛之笔,绝对的美式爱好者主机。

360也公布了一套新的体感操控装置——KINECT,不过这次玩家不会再在手中握住手柄了——玩家本人就是一个游戏控制器,KIN~CT刚刚公布宣传画面的时候甚至被人称为“火星科技”。此款外设的发售日期暂定在今年11月20日。

Xbox360套装时价:360主机(日版简版)1950元(此价格已经包含改机和改造电源的价格)HDMI续:50元行货120G硬盘套装:400元后挂双通道风扇:68元(原装无线手柄:320元组装120GB硬盘:320元)Xbox360侧重的游戏类型:美式游戏占绝大部分。战争机器、光环等射击游戏神作均为360独占。虽然也有不少诸如蓝龙之类的经典日式RPG。但是枪枪枪依然是这款主机的代言词。

推荐人群:侧重美式动作射击游戏的玩家

把玩在手中的掌机是玩家必备。索尼PSP、任天堂NDS都是可以让你high翻天的秘器。

索尼PSP

索尼对其生产的任何东西都有严格的外形要求,PSP当然也不例外。和PS3相近的黑色+银灰给人庄重的感觉,采用4.3英寸16:9比例、背光全透式的夏普ASv超广可视角TFT液晶屏幕,屏幕大小达到480X272像素,而且色彩鲜艳亮丽,显示效果一流。仅仅作为一款MP4它的设计在当时也是相当卓越的。按键基本和PS系手柄一致。因为掌机的面积有限,去除了右摇杆和L2R2两个按键,按键手感很不错,不管是踢实况足球还是打拳皇,整体设计都不会让手指感到过于疲劳。

PSP套装时价:PSP-3006(港版机不可破解)1250元

8GB高速记忆棒:148元

PSP专用高透光组膜:10元

(PSP GO主机(不可破解),1580元

16(3B高速记忆棒:238元)

PSP侧重的游戏类型:在掌机游戏中画面最出色的一款主机,同时宽大的屏幕也很适合观看MP4影片。

推荐人群:游戏画面党

NDS

主打TOUCH的NDs亮点就在于双屏幕和下屏可触摸。简单的设计理念外加完善的开发环境使得游戏开发人员很快进入状态。银灰色的上盖加上纯黑色的下盖给人稳重的感觉,DSLite诞生后,整机几乎缩小了三分之一,偏向年轻人的流行设计立刻博得满堂彩。近期神游和任天堂联手,在国内同步发售行货IQUE DS,并且同步推出完美汉化的几款中文游戏。要知道在大陆和国外同步发售一款游戏主机,这还是头一遭。

NDS套装时价:IDSI主机(行货)1240元

EZV1简装版烧录卡:98元

金士顿4GB迷你存储卡:88元

DSI专用屏幕贴膜:18元

(北通水晶保护壳:58元金士顿16GB存储卡:318元)

NDS侧重的游戏类型:因为带有触摸屏幕所以游戏类型丰富。不过依然以轻松休闲风占据大多数。推荐人群,工作繁忙人士

以下几款游戏,被称为游戏机中的顶级大作,不管你是老手还是菜鸟,有了主机却不知玩什么好的各位不如先从以下几款游戏开刀,品过了这些。再挑选其他游戏时也会更有目的性。

战争机器

说起Xbox360上有什么好玩的射击游戏,100%的360玩家会回答你:“战争机器!”近乎完美的画面、音效,代入感十足的音乐,给拥有360的玩家带来了绝妙的子弹盛宴。

游戏的画面在当时可以说令人眼前一亮。大到宫殿的顶梁柱,细到主角奔跑起来脚下掀起的阵阵尘土,一切都显得那么靓丽。主角穿着的加厚盔甲金属质感十足,看着就感觉分量不轻。

合金装备4·爱国者之枪

说起PS3上必须要玩的游戏,合金装备绝对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4个多小时的过场动画几乎超过所有现在游戏的过场动画时间,再加上PS3强大的机能和蓝光光碟海量的容量,朴素的动画变得栩栩如生。每个人物角色的个性都破渲染的淋漓尽致,一场游戏下来绝对没有你会想跳过的任何一段动画。

不仅剧情内涵丰富,作为一款射击游戏它也是无与伦比的。丰富的武器系统,搭配可以模拟环境视觉效果,使老蛇与环境背景融合的“章鱼迷彩”。游戏过程完全由你掌控,想杀?想躲,就看你如何选择。

荒野大镖客

荒野大镖客的时代背景设定在20世纪初叶的美国,牛仔的时代即将结束。荒野大镖客情节集中在主角约翰·马斯顿身上,游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仅仅骑上马在大草原上飞

奔就能让你体会无穷乐趣,对荒野色调和地质结构的深思熟虑堪称卓越。恰到好处的红色调让积满尘土的山丘和高原显得非常自然,日落美得让人窒息。紫色的群山巍然而立。

战神3

说起战神3,应该不会有哪个玩家不知道的。这款作品当初在PS2上电越的表现让其成为一款“不可能不成功”的游戏。一反平常游戏帅哥上角美女配角的单调搭配。战神系列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为了目的连神都不放在眼里的铁血真汉子主角——李托斯。

新增的动作让游戏更加硬派,敌人会将我们的奎爷团团抱住,这时只要连打0键就可以将身上的敌人全部爆开,颇有力度。当面对众多敌人需要突破包围的时候,也可以先摁0揪住敌人,然后摁下口键便会将敌人当做肉盾,进行冲刺。通关后依然有数不胜数的隐藏要素以及体贴国内玩家的中文汉化。

使命召唤系列

这个系列游戏我想几乎不会有人不知道,作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标杆,给所有射击游戏带来新的起点并且这个起点几乎无法超越。这就是使命召唤系列。

曾经的使命召唤一直以二战为主打,直到制作人发现所谓的二战游戏已经根本吸引不住玩家的眼球,他们开始尝试现代战争系列。4代的企划递出去时几乎是直接被枪毙,因为一些死板的家伙认为使命召唤就是要二战才有味道。不过不管如何阻拦,INFINITYWARD都坚持己见:我们就要做现代战争!于是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便出现了,以试验品的身份出现在玩家面前。

怪物猎人

如果说你拥有一台PSP却没有玩过怪物猎人系列,说真的你还不如卖掉PSP去买一个其他随便什么东西玩,怪物猎人这款游戏俨然成了PSP上的标志性游戏。

怪物猎人系列本是PS2上的一款以狩猎各色怪物,挑战艰难任务为主题的动作游戏,强调联网合作狩猎的怪物猎人因为PS2的网络环境限制而没有打出响亮的名号,直到它出现在PSP上。PSP方便的无线联机功能完美诠释了怪物猎人最初的宗旨——合作狩猎,凑上最多四个好朋友,找个茶座开始狩猎吧!

NDS口袋妖怪系列

口袋妖怪,任天堂大牌明星之一。绝对的怪物级作品。每次新作发售肯定突破千万销量,任天堂的看家法宝口袋妖怪从肩负拯救GB的重任到现在五光十色的各色游戏版本,游戏系统逐渐成熟。口袋妖怪系列游戏以角色扮演(RPG)为主,辅以战略和动作游戏。在这一系列的游戏中,玩家总是作为一位PM(pokemon)训练家到各地旅行,完成各种交付的任务。并沿途挑战PM训练家,不断提升自己的战斗能力,最终打败8大会馆的首领和四大天王,取得最后的胜利。当然,游戏最大的乐趣并不只是在战斗,而是收集、捕捉各种各样可爱的精灵,完成口袋妖怪图鉴。由于许多精灵在游戏中只有1只,而且一旦捕捉失败就发有第二次的机会,可以说非常珍贵,加上每部作品的最后一只精灵更是要通过特殊的方法才能得到,因此,精灵的捕捉更是成为游戏一大乐趣。

新超级马里奥wii

超级马里奥,伴随玩家走过一个又一个年头,至今仍然是任天堂最大牌的游戏明星,世界上几乎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是的,你甚至可以不知道美国总统叫奥巴马,但是一定不会不知道有个游戏叫超级马里奥。这款传奇游戏的新作就在wii上横空出世,并且又一次征服了所有玩家。游戏延续了“超级马里奥兄弟”充满乐趣的元素,以“跳”与“踩”等基本动作向版面另一侧推进移动,直至到达终点过关。

WII SPORT

上机教学 第7篇

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成为许多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 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特色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 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 这门课程着眼于普及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其应用性、实践性、实用性很强。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成为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6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中指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 是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因此, 在课程设置与建设中, 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意图, 尤其是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并通过应用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可见,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任务。

“教育应以人为本”是教育界亘古不变的真理, 但是要贯彻这个理念却不是轻而易举的。在高职院校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也是实现教育部及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所大力倡导的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建设, 加速培养“实践能力强,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1 什么是“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 其方法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目标, 基于几项任务, 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 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 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法,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均可得到锻炼和熏陶, 特别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2.1 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 这是关键环节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 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一个符合学习主题的、尽可能涵盖有关知识点并具有挑战性的实践任务是至关重要的。

(1) 要明确“任务”的目标。在每次上机过程中, 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 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学习。这就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必须明确, 能够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有目的地在探索中学习。因此, 教师不但要提出总体任务目标, 还要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 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

(2) 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完成“任务”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 所设计的任务必须能够容易让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水平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3) 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学生, 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等特点, 对较难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样, 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又能发扬学生的个性, 培养个体的特长。

(4) “任务”设计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 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 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 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2.2 分析任务, 这是任务能否正确执行的前提

任务设计好后, 要与学生讨论、分析任务, 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 即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中, 有一些是没有学过的, 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 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启发和提示。这样就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对学习目标有所了解, 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当然, 对于某些任务, 在这一步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一次都提出来, 学生只有亲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因此, 要根据实际情况, 先粗后细, 逐步求精,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2.3 完成任务, 这是整个上机过程中的重点部分

问题提出后, 学生应在问题的引导下, 借助教师的适当辅导, 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手段去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可以围绕任务查阅资料, 尝试探索。更要互相合作, 共同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4 及时交流, 这是学生知识的提高阶段

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 一定要及时交流, 展示、讨论并点评,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反馈和评价。这是知识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 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完成了一项任务后, 教师选出其中比较好的作品, 由大家一起来评论, 说出可圈可点之处, 并由学生本人来说明他的操作重点及实现方法。其他学生对操作若有疑问之处, 也可以提出来, 由习作者答疑。最后, 再由教师指出作品中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之处。这样, 就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实践证明, 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 他们会专心致志, 全力以赴。

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利用“任务驱动”形成以学定教,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 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具体任务相结合, 以探索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 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这种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 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 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一个个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通过教学实践, 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方法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为一体, 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 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R].2006:6.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学研究, 1997 (3-4) .

上机教学 第8篇

学校要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 在加大计算机硬件投入的同时, 还要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教学法研究和专题培训组织教师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的水平, 满足学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需要。

二、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只有把专业课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合起来, 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 这样各个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更具体的要求。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们对学生入学后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1.将原来的理论课全部改成上机操作, 在多媒体计算机机房教学, 教师既能在教学中一边讲授一边指导学生练习, 有利于学生模仿老师对计算机进行操作, 又能加大知识传授的信息量, 保证课堂有效教学。

2.计算机发展与信息技术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与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 了解信息技术理论的基本概念, 在使用计算机时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与应该具备的防护意识。

3.计算机系统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内数据的表示与存储方式, 计算机各基本部件功能和技术指标, 了解常用外设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 等等。

4.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能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这三种能力,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为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要讲解计算机系统安装、设置和使用, 并能处理计算机系统常见的故障;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设置和基本使用方法;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掌握网络的连接与设置, Internet网络的使用与设置, 以及网页设计, 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加强计算机语言的学习,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

学习计算机语言的目的, 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利用计算机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不易掌握, 有的学生甚至选择了放弃。因此计算机专业课要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 走好关键步, 尤其是第一次课非常重要、非常关键, 第一次课开个好头对整个课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讲清楚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对口升学班要努力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和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重点要放在解题思路、算法设计、编程构思上。可以组织学生自己编写类似猜数游戏、中国福利彩票电脑自动选号等联系实际比较强的一些专业实例程序。在编程过程中, 可以分组进行, 组内进行研究、探讨与合作, 组间进行监督, 提高程序的完善性, 让学生考虑问题能够更全面、更细致。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课程教学实际要求, 目前计算机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机房授课。教师备课前搜集大量信息, 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加大传递信息的容量, 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 更易于理解。但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 信息量大, 速度太快, 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 留下的印象较浅, 容易遗忘。同时, 学习过程仍然以听讲为主, 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要对所讲授的课程进行精心备课, 组织好教学内容, 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根据授课内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归纳总结法。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 应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连续性, 经常总结所学知识, 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案例, 逐步剖析, 讲解其中所含知识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互动教学法。在教学中, 穿插师生一起讨论、共同研究的形式,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启发式教学法。根据知识的相通性和连贯性, 在教学中充分启发、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学习新内容、拓展知识面,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

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教学的突出特色之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上机目的, 设计出上机任务, 要注意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应要求学生在上机前设计出自己或小组的上机步骤。在上机过程中, 学生是主角, 他们各自按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 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师要活跃上机课的气氛, 创造相互协作的氛围, 学生有问题能及时提出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必须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并发动学生互评。每位学生必须记录自己这堂课的评价结果, 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能做到心中有底, 这对于提高计算机技术教学效果大有好处, 同时也有利于以后的教与学。

信息技术上机课的喜与忧 第9篇

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中都已经正常开设, 成为我们学生平时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课程, 所以很多时候分为理论课和上机课, 也就是一部分内容是在教室里学习, 还有些内容需要到机房中结合理论实际上机操作。而上机课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部分, 记得每学期的信息技术课, 我们刚到班级, 学生就问:“老师, 我们什么时候到机房去上课啊?”从学生的提问, 我们不难看出:其一, 学生很喜欢信息技术课, 尤其是上机课, 这是我们做老师比较欣慰的一点。其二, 我们有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较好, 在某些方面甚至和我们老师不相上下。第三, 通过上机课的实际操作, 我们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是我们上机课中看到的几个比较欣喜的方面。

同时, 信息技术上机课还存在不少问题, 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有部分学生, 上课不认真, 总是打游戏或聊QQ, 甚至影响其他同学;二是带U盘之类的移动存储设备, 将一些游戏、小说、不健康的内容复制到计算机中;三是机房卫生很难保证, 瓜子、口香糖、糖果之类的零食容易带进机房, 而且有部分学生在吃完后将这些垃圾直接塞进机箱底下, 或是电脑桌的缝隙处, 平时不容易发现, 很难查出具体是哪位学生吃的;四是私自拔网线, 或是断开教学系统, 脱离教师的控制, 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对于上机课存在的这些问题,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 上机课中, 有的学生不认真、打游戏、聊QQ。我认为, 我们可以从计算机方面入手, 比如可以将计算机中自带的不必要的游戏删除, 对于讲课的内容如果不涉及网络部分的知识, 我们可以不连接网络。但是,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的课堂不够精彩, 没办法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所以, 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要从自己做起, 精心准备, 认真备课, 上好每一节课。课堂内容精彩, 上课方式变化多样, 我想没有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

(2) 带移动存储设备进机房。这本来是好事, 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家做的一些作品和作业带到机房中, 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和欣赏。但是有些同学偏偏利用它将游戏、小说和一些其他内容拷贝到计算机上, 从而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对于这个, 我认为学生机可以设置系统还原, 可以是半天一次, 也可以是关机就还原。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USB接口禁用, 这样, 即使他们带移动存储设备, 也没办法使用。

(3) 机房卫生。这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经常头疼的一个问题。键盘底下、机箱旁边、两张桌子的相邻处, 如果仔细检查, 我们会发现很多垃圾。由于上课的班级人数多, 经常无法找到扔垃圾的学生, 而且有时候即使找到了, 他认为我们没有看到, 没有证据证明是他扔的, 所以拒不承认。我认为, 能不能找出这个学生是次要的, 我们主要的目的是保持机房良好的卫生环境,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所以, 我认为, 首先, 我们机房中每个星期都要安排学生来打扫卫生;第二, 要明确机房的卫生制度, 建立比较完善的奖惩规定;第三, 必要时, 可以在机房安装摄像头, 不仅可以使学生摆脱反正吃了、扔了老师也看不到的侥幸心理, 还可以方便老师从视频监控中找出学生乱扔垃圾的证据。

(4) 有些学生上课时, 不想认真听讲, 想脱离教学系统的控制, 做自己的事情。于是, 他们就想方设法退出教学系统、卸载软件、甚至拔网线。其实, 一般比较好的教学系统中, 学生端的程序不容易退出或卸载, 是要通过密码的。所以, 我们在选择教学系统的时候, 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比较好的教学系统。而对于拔网线, 可以给系统添加一个拔网线自动关机程序, 只要拔掉网线, 机器就自动关机。这样, 老师就能立刻知道这位同学在做什么, 而且, 相信他试过之后, 以后也不会擅自拔网线的。

以上是本人这几年教学中对信息技术上机课的一些思考。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提出了个人的解决方案, 但是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还需要我们所有信息技术人一起努力, 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机房上机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10篇

关键词:机房,预约,信息化

教师对学校实验室机房的原始预约是通过各个任课教师本人提前到机房管理员处预约, 机房管理员通过查询过去的数据档案, 查看该机房有无被其他老师预约, 如果没有则预约成功, 如果已经被其他的教师预约好, 则管理员安排其他的机房给该教师。这种方式不但效率低, 而且老师的时间也是不固定的, 很明显地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随着学校师资力量的增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各种课程相应机房都有了需求, 于是原始的机房预约和管理相对来说有很大的障碍, 给老师教学上和学生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老师排课效率低, 不能及时获得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情况的信息, 不能有效地利用实验设备;与此同时, 实验室机房资源的即时使用情况都不在监控内, 学校的管理上面也不知道这些设备的情况, 不能有效地对机房进行维护。

1 系统分析

1.1 学生角色

学生角色在系统中起到查询功能的作用, 包括修改、操作、注销登录。

(1) 操作可分为个人课表、教师上机、班级上机3个子模块具体介绍如下: (1) 个人课表, 学生查询课程信息。课程信息包括上机日期、上机节次、机房号、课程名。 (2) 教师上机, 学生查询学校任何一位教师的上机信息。教室上机信息包括机房号、班级号、日期、课程名, 节次、星期。 (3) 班级上机, 学生查询学校任何一个班级的上机信息。班级上机包括机房号、节次、教师名、课程名, 日期、星期。

(2) 修改。同其他两个角色相同, 学生也具有对自身资料和密码修改的功能。学生修改密码功能和教师、管理员一样, 先是输入原始的密码, 然后输入一次新密码和一次确认密码。学生修改资料不能修改学生的学号, 其他可修改姓名、性别等资料。

1.2 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可以分为4个功能模块:机房预约、操作、查看、注销登录。

(1) 机房预约。机房预约分为三个子模块:正常预约、额外申请、预约管理, 下面对这三个子模块进行详细的说明。 (1) 正常预约, 教师通过界面的组合框选择所教班级、学科、预约上机时间, 选择完上述条件后提交, 界面下方的列表控件自动列出符合要求的机房号、空闲节次、机器数等信息。教师通过勾选框选定预约的机房。 (2) 额外申请, 与正常预约不同, 额外申请可以申请不同于课程类型的机房。在条件上教师选择额外申请时, 除了须选择所教班级的班级号、课程名, 还要选定机房类型。 (3) 预约管理, 取消已经产生的机房预约和申请。

(2) 操作。操作可分为授课管理、修改资料、修改密码三个子模块, 说明如下: (1) 授课管理, 授课管理是教师对所教课程进行添加和删除。删除——教师直接点击要删除的课程;添加课程——教师通过学院→系→班级→班级课程的下拉列表选择班级课程实现添加。 (2) 修改资料, 教师修改除教师工号外的信息。 (3) 修改密码, 教师修改登录密码。

(3) 查看。查看可分为查看个人课表、班级课表、班级成员、预约统计, 具体说明如下: (1) 个人课表, 教师课表包括班级、机房号、课程名、课程节次、日期、星期。 (2) 班级成员, 教师可查看班级成员信息——成员的学号、姓名、性别。 (3) 预约统计, 预约统计——统计教师所教班级的所教课程已经预约了多少个学时, 还需预约多少个学时。 (4) 班级课表, 教师查询所教班级的班级课表。

1.3 管理员角色

管理员角色可分为管理、操作和注销登陆三个功能模块。

(1) 管理。管理是管理员对各类信息的管理模块——包括班级信息管理、班级成员管理、机房管理、教师管理、学期管理、课程信息管理、系部课程管理。 (1) 机房管理, 机房管理是管理员对机房信息进行管理。通过楼栋和楼层查找到机房列表, 实现对机房进行管理——删除、添加、修改机房信息。 (2) 班级管理, 管理员可对班级信息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 (3)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包括对学生信息添加、删除、修改。 (4) 教师管理, 通过查找到教研室, 列出教师列表, 对教师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 (5) 课程管理, 通过查找到教研室, 列出课程表, 然后对课程进行添加、删除、修改。 (6) 系部课程管理, 以年级、系部为条件, 列出系部选课列表, 管理员从而对系部选课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 (7) 学期管理, 设置学期的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当前学期。

(2) 操作。操作可分为处理申请、查看清单、查看预约、调课、导入数据、修改资料, 具体说明如下: (1) 处理申请, 教师额外申请机房后需要管理员审批, 管理员通过查看机房申请列表 (包括教师名、机房号、日期、星期、节次) , 然后勾选选中申请。点击“拒绝”按钮或“通过”按钮实现申请的处理。 (2) 查看清单, 以机房号为条件, 列出机房的历史使用清单。清单包括班级、教师名、节次、日期、星期等信息。 (3) 查看预约, 以机房号为条件, 列出机房的预约信息。预约信息包括班级号、教师名、节次、日期等信息。 (4) 数据导入, 对学院表、系部表、教研室表、班级表、学生表、教师表、课程表、系部选课表、教师选课表等Excel表的导入。 (5) 调课, 有特殊情况 (节假日等) , 需要调整课程时间, 只需选择原上课日期和新上课日期, 提交便可以调课成功。机房预约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

2 结语

本系统解决了高校实验室机房因为纸质方案管理而造成的效率低下, 频繁出错等问题, 提高了管理员对机房管理效率, 方便了教师对机房的预约, 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因为上机时间和地点信息无法及时获取而造成的缺课问题。

参考文献

MOOC实施应从落实上机考试开始 第11篇

1MOOC本质研究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 中文可翻译成大规模开放的网络课程。 它最早是在2007 年8 月由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大卫·怀利教授尝试为有兴趣学习他的心理学课程的网络用户开设远程课程而采用的教学模式。 由于它非常适合网络社会的自主学习潮流,用户猛增。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各个高校与互联网技术公司迅速合作起来,开发互联网教学平台。 这种被加拿大人称作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教学模式取得了爆发式发展,到2012 年,诸如Coursera、Udacity、ed X等平台开始对MOOC成绩进行认证和颁证,震撼了全球教育界MOOC成为近两年来的教育领域炙手可热的主题。

MOOC成为教育热点问题是因为它在教学过程中大比例地、深入地使用了互联网应用技术,在信息时代一些高校等机构将教育过程与网络结合起来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 这种教学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加拿大、英国以及中国等国家也同时出现,主要应该归功于互联网技术进步的结果。

实际上利用互联网实施教学过程在20 世纪80 年代美、欧和90 年代的中国等地早有践行。 但是受限于互联网的带宽限制和编码压缩技术的瓶颈, 早期的互联网教学主要致力于文本形式的教学内容的网际共享和传输。 但是到了2002 年,万兆以太网标准的通过和推行使得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提高了10 倍到10倍,大大促进了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视频传输技术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视频在线传输和实时控制成为现实。

教学内容采用视频课件的形式产生了独特的教学适用性相比传统教育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改进效果。 而且它更加符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和途径,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利于特殊人才的教育培养,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知识获取,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潜能发掘[1]。 MOOC正是在此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难看出,MOOC在教育技术上是OCW的发展,OCW(OpeCourse Ware) 是2001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推出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OCW借助于互联网将其教学资源提供给所有使用网络的求学者和教师免费享用。 当时台湾的一些学校做了迅速的模仿和跟进。 MOOC对OCW进行了功能扩展,表现在对课件的实时控制和网际P2P交互。 学习者可以停下来向辅导老师寻求答疑帮助。

而OCW这种教学资源共享方面的变革又是在广播电视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在教学技术采用互联网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是远程教学模式在信息社会的新的延续。 远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应该以中国远程教育为典型。 回顾我国的远程教学发展历程1998 年清华大学率先推出网络研究生进修课程。 1999 年,教育部批准67 所普通高等学校和中央电视大学共68 所院校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 在世纪之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建设网上课堂,并在本系统内的省、市、县下属分校进行普及,迅速成为世界教育的亮点,前来访问的国外专家曾经赞叹中国的电视教育的发达和超前。 2003 年2 月10 日,教育部宣布实施151 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的开始,大大带动了中国高校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改革。 到目前为止,已经建设起三千多门精品课程, 其网络课件已经成为中国网络教学课件的主体。

我们研究认为,MOOC实际上是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的新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是和过去的函授教学、电视教学、运程教学、网络教学一脉相承的。 它扩展了以前所有教学方式的功能,增加了在线互动,继续学习过关等功能。

然而,前几年中国各高校的网络课程被指利用率低,重复建设,浪费财政资金。 要想认清作为其延续的教学模式MOOC的特征,并进一步探索我国MOOC的实施策略,我们需要先来分析一下我国网络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总结网络课程建设的经验。

2中国网络课程建设的经验启示

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大部分高校对教学活动进行变革,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了网上课程的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使用网络课堂的方式。 甚至转变了教学活动的重心,开始围绕网络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网络课程承载起了其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 一般网络课程包括若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环境。 我国网络课程呈现出如下特征:

(1)国家级、省级、校级多层次开发。 尽管在国家级的网络课程开发中由于统一领导、统一审查,部分地避免了课程的重复建设,但是在省与省之间、跨省市的省与校、校与校之间仍然存在着重复投资的问题。

(2)网络课程开发以项目资金、教学评估等为动因。 许多课程开发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的支持而并没有考虑学生修课的实际需求; 还有一部分网络课程的开发是为了教育评估达标而进行的。 这些目的往往脱离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3)追求形式之花样但落后于实质性技术。 许多网络课程的实施停留在提供学习资料的功能的水平层次上, 在教学交互方面,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烂、论坛、网上联系,少数最好的也就是网上测验。 现代通信的许多便捷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和前瞻规划。

(4)教学内容的传授方式属于广播模式,缺乏反馈和互动机制。 教学课件中只有老师的讲解, 学生主动提问的没有或者很少。 教学者只顾做好课件完成任务,不顾其适用性也不向学生寻求反馈,致使大部分课件做好以后便倒在资料库中沉睡不起。

其他诸如评估期间网站正常运行, 评估一过网站瘫痪或者长时间不去更新, 资料迅速老化; 还比如网上资料只有一些文本文件,仅将书本内容搬上网站等等,这些都是为做项目、为完成工作而进行的网络课程开发。 由于开发时候没有考虑到的一些情况的出现和课程开发目的偏差, 必然会在使用效果上的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被学习者抛弃。 为此,业内人士对网络课程的批评和指责不时而起,加之联系高校扩招等这些背景,以及高校大学生质量下降等现象, 网络课程也被卷入教育弊端的大漩涡承受了不少批评。

事实上,冷静地分析这些现象,我们认为,网络课程确实存在缺乏反馈的问题, 但缺乏反馈并不能导致学习者放弃对网络课程的学习。 课件沉于库底的原因在于课程考核环节的失误和弊端。 也就是说以往的网络课程的考核环节出了问题,从而葬送的网络课程开发成果, 连同其资金和精力投入一起成为无法收回的沉沙弃圾。

不难发现,仍然有许多课件的下载率和观看频次是很高的,对比这些重用次数较多的教学资源和无人问津的课件, 我们不难发现:使用率高的教学资源对于学习者的效用很大,知识性比较强或者技能性比较大等等, 最大的共性是学生会在未来的考试中用到这些知识。 因此,考试成为学习者喜欢这些教学资源的主要原因。 而那些没有看点没有学习价值的课件往往是因为只有本门课程考试才会用到,或者即使对考试有用,但是别处有更适宜于学习者学习的替代课件。

我们研究发现,知识性或者技能性强的教学内容,其可考核性也强,一段很短的教学内容就可以找到许多考点。 这些考点的答案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可以说,受欢迎的课件的可考核性很强。 我们可以通过强化考核内容的传授和在课件中加入考核环节来提高网络课程的质量。 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课件都是基于广播模式的知识发布, 网络课程的制作并没有将考核环节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 出现了网络课程的考核功能缺失的问题。

网络课程中的考核功能的缺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我们研究中发现以下原因应该引起注意:

(1)教学计划越界。 教师在做完教学计划以后,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划,或者来源于老教师,或者来源于领导,或者来源于俗成的规则,就是成绩的正态分布。 学习者都知道只有少部分成绩是优,无论你怎么努力,得优的名额不会增加,而得优的途径可能是还有捷径,所以学习的激励动因受损,课件的使用频次自然会减低。

(2)非专业主持和非专业考核损害了考核公平。 尽管课件的内容是专业老师提供的,但是在考核环节存在了非专业干预,或者虽然专业老师主持但是参入了非专业标准, 这就会助长专业虚无的思想和行为,不尊重专业知识,人情分、关系分、偏向分最终也致使课程学习的激励机制受损,而课程资源不被使用。

(3)考核的通过率违背教育规律,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知识获取的难易程度,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基本通过率,此外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形成这门课程的理论通过率。 但是,现实中的通过率是根据学生获得学分的需求、 学生毕业的需求给出的,基本上时都要毕业所以都通过。 这就违背了学科教学的规律,学生虽然考核通过但是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次品,学不学都通过,教学资源用不用没有什么差别,因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自然会下降。

这些原因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严重弊端, 它们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必须花大力气加以革除。 在教育规章制度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通过机器考试无疑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我们主张,在网络课程中实施机器考试,就能避免上述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网络课程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在MOOC中强化上机考试的考核模式

直至今日网络课程的学习环节和考核环节仍然是脱节的学习者可以在网上学习,但是考核是在网络之下进行的。 比如电视大学系统曾经推行的形成性考核, 虽然考核内容基于网上课堂,但是,其考核实施仍然是在纸质的作业本上进行的,这就大大削弱了考核效果。

在网络课程已经发展成为MOOC的今天,我们仍然认为,考核环节是MOOC实施成败的关键问题,之所以这样说,是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推测,如果对上述弊端不予革除,MOOC开发到最后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形。 因此必须改变这一考与学相脱节的关键问题。

MOOC在课件中嵌入了过程性考核节点, 以便保证学员在学会前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后续教学内容的学习。 这一机制大大提高了MOOC学员的学习效果, 增强了MOOC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中国MOOC若能实现实施机器考试,还可以改善中国教育业的基本面貌:

(1)回归自然的课程通过率。 对一门课程的知识,掌握了回答正确就通过,掌握的程度不够回答不正确就不通过。 这才是自然的通过率, 这种自然的通过率会促进学员进一步使用教学资源。 而且另一方面,这样考核通过率之下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不至于贻害用人单位和学员自己。

(2)可以保证MOOC项目的开发避免重走网络课程的老路避免出现资源开发出来了然而利用率不高的情形出现, 提高MOOC项目的投入产出效果,争取在MOOC开发中取得成功。

MOOC的实施需要很大的资金、人力和设备的投入,对于没有经费支持和视频制作环境的环境的学校或单位来说, 困难很多。 大部分高校不具备提供供网络平台的能力,只能投靠有资金支持的MOOC平台或者寻求风投扶持。 但是,MOOC的普及是迟早的事,不论你愿意不愿意,它的浪潮已经逼近到你的门口,你必须做好迎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准备,必须从观念上、从管理上、从业务程序上早做改变。

高等学校实施MOOC的教学过程改革基础应该首先实现课程考核环节实现机器考试,这是MOOC实施走向成功的保障。 高校有了机器考试的考核机制,才能实现与MOOC的顺利对接。 机器考试可以产生如下的效应:

(1)有利于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对教学的认识。 在上机考试中,题目是由计算机根据考核要求的设定而随机抽取出来的,大部分答题结果通过计算机进行机器阅卷。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严格遵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不能对某些内容进行偏向性的教学,也无法对某些同学给予成绩照顾。 大大促进教师的公平教学观念的形成, 也促进高校教务工作向促进公平教育的方向发展。

(2)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 机器考试对考试的系统的设定省时省力,在答题结果的档案保管环节采用计算机存储,非常简便, 同时减少人力物力消耗。 机器阅卷还可以提高阅卷的效率,对考试结果可以及时公布。 此外机器考试的考题来自于数据库,对考生的考核更加全面。

(3)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机器考试和阅卷是向教考分离的过渡的非常好的途径。 机器考试中考题由计算机随机生成,即使教师本人在考试开始前也不知道考试的内容, 考试的结果往往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 这样可以倒逼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执教能力,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很有有帮助。

(4)推动教学评价标准的转变。 上机考试中学生更容易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成绩, 考试结果往往与教师的上课点名和课堂表现的结果不相一致。 这就要求我们重新确定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标准,重新确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

4总结

上一篇:配置管理计划下一篇:舞蹈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