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结构特征范文

2024-07-05

微结构特征范文(精选12篇)

微结构特征 第1篇

桂林为强岩溶发育区,岩溶作用形成了区内红黏土的广泛分布。红黏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具有与其他黏性土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天然含水量w,孔隙比e,饱和度Sr以及塑性界限(液限wL,塑限wP)很高,但却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

土的基本性质是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土的基本性质包括矿物组成、土的结构及含水量等。本文着力分析土的结构,以论述红黏土的特殊物理力学性质。

1 红黏土的基本结构单元

红黏土的微结构基本要素包括:基本结构单元、单元组合、结构连接等。以下根据扫描电镜分析和微区能谱分析等资料,对红黏土及次生红黏土中这些微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扫描电镜试验使用的红黏土样品经风干处理。

基本结构单元是构成红黏土骨架的最小单位,它作为一个整体独立的参与力学活动。

根据扫描电镜观察,红黏土微结构的基本结构单元有以下两类:

1)由黏土矿物粒团组成的复合多孔性单元;

2)由残余碎屑颗粒或铁质结构构成的刚性单元。

其中,黏土矿物粒团在红黏土中占绝对优势,并构成红黏土的基本骨架,是决定红黏土骨架性质的基本因素,需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

1.1 黏土矿物粒团的特征及结构形式

红黏土中的黏土矿物粒团由几十至几百个黏土矿物片集聚而成,其外形为球状、椭球状、板状或不规则状,直径1μm~5μm,有的可达10μm以上。桂林红黏土的黏土矿物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3种[1]:

1)平片叠聚式粒团:

由结晶粗大的高岭石或伊利石晶片以面—面结合方式叠聚而成的板状集合体,粒团边界清晰,粒团内孔隙不发达(见图1);

2)平片片架式粒团:

由细小的高岭石晶片以边—面或边—边结合方式组成的球状、椭球状集合体,晶片以一定角度相交,形成架空结构,粒团边界清晰,粒团内孔隙发达(见图2);

3)平片辐射式粒团:

结晶粗大的伊利石晶片,以某个结晶中心向外辐射生长,形成花朵状集合体,粒团边界不甚明确,粒团内开型孔隙发达(见图3)。

一般认为在含铁较高的白云岩残积红黏土中尚有曲片叠聚—辐射式粒团存在。在桂林地区一般为融县组灰岩形成的红黏土,扫描电镜分析中没有发现这一矿物结构形式,而主要是以平片叠聚式粒团、平片片架式粒团和平片辐射式粒团3种结构形式为主。

1.2 粒团的工程性质

有证据表明[2],粒团内黏土矿物片之间有牢固的连接,这种连接使粒团成为一个整体参与力学活动。

1)用机械分散法制备粒度分析样品,虽经用水浸泡、煮沸、研磨等作用,仍然不能使粒团破坏,结果得到的还是反映粒团尺寸的粒度成分,而不是反映黏土矿物颗粒大小的粒度成分;

2)进行未镀膜样品微区能谱分析时,用X射线束(电流I=75μA,电压V=25 keV)轰击粒团,粒团发生明显的整体位移,但粒团本身却依然完好无损;

3)高国瑞(1985年)曾对夯实前后的红黏土样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粒团在夯击后并未破坏,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

以上证据可以证明,粒团内部黏土矿物颗粒之间有坚强的连接,此种连接使粒团成为一个牢固的水稳定性的整体。在一般工程荷载作用下(300 kPa~500 kPa),红黏土的变形主要是粒团整体位移的结果,而粒团本身的变形可以忽略。红黏土的剪切破坏主要是由于粒团之间结构连接的破坏,而不是粒团本身的破坏。因此,关于黏土矿物粒团是红黏土微结构的基本结构单元的观点是有充分根据的,是正确的。

黏土矿物粒团是一种由若干黏土物片集合而成的多孔隙微结构基本单元。以这种基本结构单元为基本骨架的红黏土,其物理力学性质自然同以刚性颗粒为骨架的土类有着根本的区别。

2 桂林红黏土微结构基本单元的组合特征

根据扫描电镜观察,桂林红黏土微结构基本单元的组合,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1)基本单元的排列是紊乱无序的,即使是经过搬运再沉积的次生红黏土,也看不到粒团定向排列的趋势;2)基本单元的堆积是非常紧密的,基本单元往往并不互相接触,且其位置往往不符合紧密堆积的要求。

这类组合形式的总体结构,表现为土的孔隙比大,在力学上也是不稳定的。其稳定性需依靠粒团间的结构连接才能维持。这类总体结构又是一种架空结构,基本结构单元有较为充裕的位移空间。

3 红黏土的结构连接

3.1 粒团内的结构连接

据观察,粒团内黏土矿物片是紧密接触的,且互相平行或以一定角度相交。对高岭石单矿物粒团的能谱分析[2],发现铁峰仍很显著(见图4)。其他粒团也有类似的特点。对黏土矿物其晶面上也常可见到铁质包膜或有珍珠状的胶态铁附着。这些事实证明,粒团内黏土矿物之间的结构连接是由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游离氧化物(游离氧化铁、游离氧化铝或游离氧化硅)的胶结连接所引起的,这种连接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抗水性,其作用是将众多的黏土矿物片集合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牢固的、水稳性的连接。

3.2 粒团之间的结构连接

如前所述,构成红黏土基本骨架的黏土矿物粒团的总体结构是一种不稳定的架空结构。有了粒团之间的结构连接,才能将基本结构单元凝聚成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土体,否则将是一盘散砂。

红黏土粒团间的结构连接对红黏土结构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这种连接把基本结构单元结合起来,使之保持稳定,成为具有一定力学特性的土体。

红黏土粒团间的结构连接是一种弱胶结的欠牢固连接,它使红黏土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三轴试验时,原状样的摩尔包线和重塑样的摩尔包线大体相互平行,前者在上,后者在下。二者凝聚力之差为10 kPa~17 kPa。这两项试验证明,红黏土由于粒团之间的胶结产生了固化凝聚力,从而形成了结构强度[2],并因此而具有较低的压缩性和较高的强度。硬塑红黏土的压缩系数一般在0.3 MPa-1以下,最小可至0.03 MPa-1,属中~低压缩性土;而直接快剪实验测得的粘聚力值一般为50 kPa~80 kPa,最大可达100 kPa~120 kPa。

红黏土的超固结现象是由胶结引起的,而不是由上覆土层的压力引起的,这一点早已被前人的研究所证实[3]。

对工程建设而言,有意义的主要是粒团间欠牢固的非水稳性连接,粒团内黏土矿物片之间的连接是一般工程荷载所不能破坏的,这也正是红黏土特殊力学性质区别于其他一般黏性土的原因。

4 结语

1)桂林红黏土的黏土矿物结构形式主要有平片叠聚式粒团、平片片架式粒团和平片辐射式粒团3种;

2)红黏土基本单元排列的紊乱无序是其孔隙比大的原因;

3)红黏土粒团之间的结构连接是其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压缩性的原因。

总之,红黏土孔隙比大、密度小而压缩性低这一特殊的工程性质,是由其特殊的物质成分和结构连接方式形成的。

摘要:指出从土质学角度来分析土的工程性质一般要从土的矿物组成和土的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着重从土的结构方面对桂林红黏土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以阐述桂林红黏土具有与一般黏性土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原因。

关键词:红黏土,微结构,工程性质

参考文献

[1]张林锋.桂林岩溶区红粘土工程性质及承载力研究[D].桂林:桂林工学院学位论文,2005.

[2]廖义玲,余培厚.红粘土的微结构及其概化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1994,2(1):27-37.

[3]罗鸿禧.游离氧化铁对红色粘土工程性质的影响[J].岩土力学,1987,8(2):29-36.

分布、特征与结构变动论文 第2篇

摘 要: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批高增长行业的推动。不同时期工业高增长行业分布不同。高增长行业具有“成群”增长的特征。近年来,高增长行业数量有较大增加,同时其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有所提高。我国带动经济增长的部门向装备工业、重化工业转型的趋势明显,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力在提高。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增长速度并不一定慢于服务业,在很多时间段内,制造业呈现出比服务业快许多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 中国工业,高增长,重化工业,制造业

构成国民经济的各行业的增长速度往往存在差异,有的行业增长速度较快,有的行业增长缓慢,还有的行业则处于衰退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接近10%的增长速度,这主要得益于一批高增长行业(主要是工业行业)对经济的推动,这些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往往达到20%甚至30%。高增长行业的有无、多寡和增长情况不仅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与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因此对高增长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工业整体与分行业增长情况

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计算了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从图一可以看到,工业增长速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波动较大,虽然1978~1990年间,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GDP0.7个百分点,但1981~1984年以及1990年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速,从1995年、以来工业的增长速度才变得比较稳定。1978~间,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6%,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5%,高于GDP近2个百分点。

图1:1979-20工业的增长速度

中国工业整体上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批高增长工业行业的推动。计算各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应使用全口径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数据,但是工业行业的统计口径并非全部工业企业,在之前(不包括19)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年以后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产业分类标准进行过三次调整,获得工业分行业的可比价格数据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分1993~1998年、~年两个时间段,利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或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数据,近似地对各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进行计算,并忽略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客观的方面来看,时间段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1993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而1998年开始,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各行业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根据当年价格的工业总产值和1990年可比价格的工业总产值计算出工业各行业各年的价格指数,根据计算得到的价格指数与工业各行业的当年价格工业增加值,计算出工业各行业1990年可比价格的工业增加值,再根据1990年可比价格增加值数据计算出工业各行业在某时间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1993~和1998~2005年工业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到,1993~19间增长最快的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8.1%;其次为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1998~2005年间增长最快的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5.6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也超过20%。

表1:1993-年及1998-2005年工业各行业年均增长率

二、高增长行业的特征

我国工业高增长行业具有以下特征:

(一)高增长行业的.转变

与1993~1997年相比,1998~2005年的工业高增长行业出现了一些变化。一是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加快。1998~2005年间,绝大多数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超过10%,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多在20%以上;而1993~1997年间,许多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在10%以下,大多数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略高于10%。二是重化工业增长速度加快。1993~1997年,重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虽然高于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但二者差距不大。1998~2005年,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轻工业近5个百分点。与1993~1997年相比,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而饮料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退出了高增长行业之列。

(二)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和制约作用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一般说来,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维度对高增长行业进行划分。由于目前国内的投入产出表每五年公布一回,最近的两份投入产出表分别是1997年和的,而行业增长率数据是1993~1997年和1998~2005年两个时间段,用1993~1997年的增长率数据近似地衡量1997年前后的行业增长情况,为了更接近20的增长情况,重新计算了~2005年的行业增长率。2000~2005年以及1993~1997年的高增长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如图二、图三所示。

图2:2000-2005年高增长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图3:1993-1997年高增长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从图二、图三中可以看到,无论是1993~1997年还是2000~2005年的高增长行业,绝大部分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系数,对其他产业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同时大多数高增长行业的感应度系数也较大。与1993~1997年相比,2000~2005年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高增长行业数量有较大增加,同时高增长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有所提高。这些特征变化表现出我国带动经济增长的部门向装备工业、重化工业转型的趋势,并且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力在提高。

(三)高增长行业“成群”增长的特征

我国的高增长行业表现出“成群”增长的特征。通过前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1998年以来的高增长行业主要集中在食品、皮革、木材、家具、造纸、医药、金属冶炼加工、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气、电子、仪器仪表、煤气生产、邮电通信、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等部门。这些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的行业,包括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二类是带有重化工业特征的行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类产业的高速增长明显带动了我国重工业比重的提高,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重新“重工业化”的特征。重化产业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原材料工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等;加工工业,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等行业。第三类是能够体现我国资源禀赋或者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主要包括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RCA指数显示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动力

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成为推动与改善人民生活有关的行业以及相应的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低成本的制造优势促进了与出口有关产业的高速增长。

第一,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力。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是影响产业增长速度从而产业结构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社会消费结构将会由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以不变价格美元计算,1990年我国人均GDP为392美元,达到1021美元,突破1000美元大关,进一步增加到1595美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的需求提高,自行车、收录机等千元级消费品让位于电视、空调、电脑等万元级商品,汽车、住房等10万元级商品逐步进入家庭,从而推动与改善消费者生活的食品、家具、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设备、电器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增长。

第二,城镇化水平提高的推动力。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从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的43.90%,特别是19以来,我国城市化率加快,城镇人口比重以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提高。由于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以及人们对住房要求的提高,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带动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并带动钢铁、化工、机械等相关行业的高速增长。

第三,低成本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丰富、素质较高而且廉价的劳动力、较低的交易成本、完善的工业配套体系,不但使我国本土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而且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平台。而“中国制造”能够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与重化工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但顺应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趋势,也有利于继续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从而推动了出口导向行业的快速增长。1998~年间,我国钢铁出口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3.2%,机械和运输设备(包括办公和通信设备、汽车产品等)出口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1.8%。而钢铁、机械和运输设备业恰恰是我国高增长的产业领域之一,机械和运输设备业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

第四,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投资力度加大也是部分行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原材料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加工工业的高速增长所带动的。生活资料、加工工业以及住宅产业的增长带动了对矿产品和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上游原材料行业普遍短缺,价格水平上涨较快。从图四可以看到,20以来,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和生活资料工业的价格有不断拉大的趋势。采掘、原材料的价格提升带动对钢铁、冶金、建材等领域的投资不断增长,迅速推动这些产业的产能扩张和增加值的提高。

图4:1991-200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

四、工业高增长行业的影响

工业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取决于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两方面因素。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1993~1997年和1998~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91%和66.32%(见表2)。从具体的产业来看,1993~1997年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的行业有15个,这些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61%;1998~2005年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的行业增加到16个,由于这一时期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通用机械设备制造等经济规模较大的行业成为高增长行业,而且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加快,高增长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0.19%。

表2:高增长工业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

(二)高增长行业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变化是行业增长速度差异的结果,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见表3)。1993~1997年高增长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的快速提高,特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从3.91%提高到7.41%。1998~2005年的高增长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的快速提高,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进一步从1998年的10.01%提高到16.00%。

表3:工业行业结构变化

五、从高增长行业的国际比较看“重工业化道路”之争

1998年以来,我国出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即“重新重工业化”的现象,1999~2005年,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构成中的比重从61%上升到69%。围绕我国需要不需要经过重化工业阶段或者说是否可以跳过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问题国内学术界进行了讨论。以吴敬琏为代表的一些国内学者认为,由于发展重化工业会引起土地不足、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以及水资源不足等问题,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鼓励创新、大力发展服务业,而不是过分依赖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制造业。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发展重化工业是满足国内需求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阳。

在此,通过国际比较从各国高增长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表4可以看到,虽然美国、日本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制造业增长率大多数时期低于服务业增长速度,但是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美国在1980~1985年、1990~20间的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服务业,日本在1980~1990年、1995~20间的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服务业,而韩国自1970年以来的制造业年均增速均快于服务业。以往一些人认为,发达国家由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因此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一般要慢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虽然美国、日本早已实现工业化并步入后工业化时代,韩国已经实现工业化,但事实上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并未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相反,在某些时间段内,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呈现出比服务业以及GDP增速要高许多的增长速度。

表4:制造业与服务业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熊彼特在《商业周期》(1939)一书中接受了长约半个世纪左右的“康德拉季耶夫波”周期这一现象的事实,并提供了与康德拉季耶夫(1925)本人不同的新颖解释。熊彼特将这些波称之为“连续产业革命”,“连续产业革命”的基础是通过新技术实现经济的质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索洛等人提出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除资本、劳动之外,还有一个余值,索洛将该值定义为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表示的“技术进步”。在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则进一步将知识和技术内生化。虽然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出现了一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部门,但是制造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将是技术创新最迅速、劳动生产率提升最快的产业领域。1990年以来开始的第五个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周期就是由于微电子学技术的推动,作为具有知识和技术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最有能力发展这些技术创新最快的产业。无论是美国、日本、韩国,还是我国,计算机通信设备行业成为各国增长最快的领域。而且电子通信设备产业的发展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带动,推动了整个制造业高于服务业的增长。

不可忽视小说的结构特征 第3篇

一般人解读《祝福》时,仅仅把“我”当成了一个讲故事的,好像“祥林嫂的故事”是由我来告诉读者的,其实不然,“我的故事”是小说的暗线,从开始到结束,我始终是“祥林嫂故事”的见证人,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又一再写到祝福,全篇围绕祝福这一情节叙述人物变化,可以说祝福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祥林嫂初到鲁镇,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祝福,表现了她的能干和勤劳。再到鲁镇的杨林嫂,被鲁四老爷看做败坏风俗,祭祀时已不用她沾手,“祥林嫂,你放着吧”的呵斥,剥夺了她祭祀的权利,使她精神上受到深深的伤害,这些“我”都是亲见亲闻的。我回到故乡鲁镇时对祝福景象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面叙述祥林嫂的悲剧做了铺垫。小说最后对祝福景象的描写是将祥林嫂死时的凄惨与众人祝福时的欢快景象进行对比。四次祝福景象描写中,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祝福仅仅一笔带过,重点描写了三次祝福的情景,其中开始和结束时的祝福景象,“我”都是见证人,中间一次即使不是见证人也是亲闻的,从小说描写的中心事件来看,“我”应当是小说的主体,样林嫂是通过“我”的叙述来介绍的。

小说一开始,叙述“我”回到故乡,“我”在故乡总共待了四天,第一天回到故乡,第二天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在河边遇见了祥林嫂并回答她的问题,第三天也同样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傍晚听到祥林嫂死亡的消息,第四天回城。第二天、第三天出去看朋友,“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这些记叙是为了引出小说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并与其作对比的。“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了”,短短五年之间,头发全白,脸瘦削不堪,成了一个行尸走肉,变得完全麻木了,作品將这样一个形象通过“我”的介绍展示在读者面前,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感,读者就会暗自思考,什么经历让祥林嫂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使其年龄和形象极不相符,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使读者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

祥林嫂麻木的神态却在向我问问题时眼睛忽然发光了,可以这样说,“我”这个时候就是祥林嫂的救星,是她的希望所在,可想而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又不向命运屈服,徒劳地反抗命运的祥林嫂,将自己的美好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俨然成了祥林嫂的救世主,而“我”经过思索,用“也许有罢”“也未必”“说不清”,打发了祥林嫂,本意是想帮助祥林嫂,看到给祥林嫂带来恐惧,就用“说不清”搪塞敷衍,出于好意,却给祥林嫂带来了更大的伤害,“我”的回答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这一段描写是“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重叠部分,交代了“我”是一个读书人,又是一个出门人,见识得多,是祥林嫂信任的人,是能帮助她解决疑难的人,“我”对祥林嫂的死有深深的自我责备之意。小说的叙述视角选择“我”来叙述祥林嫂的故事会让读者感到人物的真实可信。

祥林嫂的故事是在“我”的故事里面,通过“我”的亲见亲闻传达给读者,叙述的语言又是冷峻式的叙述。故事叙述了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两个故事和“我”见面中“我的故事”重叠在一起的,小说运用的对比手法,将人物前后的形象、遭遇、精神进行对比,揭示小说主题。初到鲁镇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是红的。”虽然刚刚死了丈夫,但年轻,干练,有朝气的形象还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个模样还周正的人,又是一个勤劳的人,有理由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三个月后,她被婆家抢回,被嫁给深山贺家的贺老六,生下儿子阿毛,平静的叙事语言预示她可能要过上美好的生活,但事不随意,不久,丈夫得伤寒而亡,阿毛又让狼衔去。她再次回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带着些泪痕,眼光也没先前精神了。”四年的离开,一样的穿着,一样的打扮,只能说明她生活贫穷,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不一样的神态,只能说明她比以前遭受了更大的痛苦,这一次鲁四老爷家对她不满意,更嫌弃她不干不净,剥夺了她参与祭祀的权利,在镇上,她生存的法宝是不停的诉说阿毛的故事,以寻求别人的同情,“我真傻,真的”,反复地诉说,可以看出阿毛的死对她的打击、伤害之大。这一部分,“我”是作为暗线出现的,两次鲁镇生活,“我”都是亲闻亲见的,表面上“我”没有出现,实际上“我”关注着祥林嫂的一切变化,包含着“我”对祥林嫂一系列遭遇的深切同情。

小说三个主要情节,我都是见证人,如果没有“我”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要单薄很多,虽然“我”的故事不如祥林嫂故事精彩,但“我”的故事是祥林嫂故事的依托,因为有“我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也使作品更具有反抗性。当初夏衍先生将《祝福》改编成了电影《祥林嫂》,虽只是去掉了我的故事而已,却失去了原作的应有的魅力。

分析《祝福》就需要仔细研读文本,厘清“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分析作品的主题,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发现“我”的故事,进一步感受鲁迅小说的深刻性,然后尽量丰富地还原一个“我”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据,替“我”的回乡之旅写一份简明的日记,以明确“我”为什么回乡,这次回乡之后,“我”又有什么心理变化,进而可以明白“我”讲解祥林嫂的故事的真正含义,通过“我”的见闻,发现辛亥革命以后,广大的农村社会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政权、神权、族权、夫权仍然统治着农村,尤其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依然卑微,一些愚昧的乡民自觉不自觉地也成了封建礼教的自觉维护者。作者其实是想告诉读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揭露辛亥革命后,农村广大妇女悲惨的社会地位,即使你再勤奋努力也无法实现自己幸福美好生活,其根源就是黑暗的社会制度。

借助“我”的故事,读者了解了祥林嫂悲惨的遭遇,读完小说,我们真好像看到了祥林嫂的一生,而事实上,小说直接地写的只是“我”回乡的短短四天。而我们的感触和发现却很多,“我”的境遇和困窘其实早已令读者关注,特别是小说开头部分,“我”与祥林嫂相遇时的对话,更一直让读者惴惴不安,莫名所以,让读者急于关注林嫂的故事。

读小说,不能只是简单地“读人物”“读故事”,还应关注小说的叙事结构。《祝福》运用了将两个故事叠加在一起的结构,在虚构中体现着故事的真实。小说是不断打破虚构与真实的边界,来打动人心的艺术。小说的阅读,目标是充分完整地感受和理解小说作品,既通过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来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也高度关注小说形式与主题内容的统一性。因此,阅读小说,除了关注人物、情节以外,还需关注小说叙述者,叙述视角等虚构方式的创造性,《祝福》里的“我”便凝聚了鲁迅观察社会、思索社会的人生经验。

人生没有边界,小说的创作与阅读也没有边界,好的小说各式各样,流派纷呈,值得我们用心而得法地反复阅读。

黄土微结构特征与湿陷性的关系综述 第4篇

湿陷性黄土是指在覆盖土层的自重应力和建筑物附加应力综合作用下, 受水浸湿后, 土的结构迅速破坏, 并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 其强度也迅速降低的黄土。黄土的微结构决定了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应力应变的分布状态, 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其宏观力学响应和破坏机理及过程。因此, 黄土的微结构是影响黄土湿陷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用黄土微结构理论来研究黄土湿陷性形成机理具有重大意义。

2 黄土微结构与湿陷性关系研究现状

黄土微结构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黄土微观结构, 包括单一矿物颗粒、多矿物组成的集合体、胶结物质、孔隙等结构单元。

应用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学说来解释湿陷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这一学说通过对黄土微观结构的研究, 依托土中孔隙特征、骨架颗粒形态、接触关系、排列方式、胶结物种类与赋存状态、胶结类型等结构特征, 来阐明湿陷现象产生及湿陷性强弱程度存在差别的原因[1]。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 微结构理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其成果表明影响湿陷性的微结构特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大、中孔隙含量

沙爱民、陈开圣、李开超等[2,3]对黄土湿陷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大、中孔隙含量是黄土产生湿陷的主要原因, 且大、中孔隙含量与黄土湿陷系数具有定量关系。而唐文栋[4,5]等则认为大孔隙对黄土的湿陷没有必然的贡献。

(2) 胶结物赋存状态及胶结物类型

樊怀仁[6]认为起胶结作用的Ca CO3对湿陷性有明显的影响, 即起胶结作用的Ca CO3明显减小了黄土的湿陷性。张玉蕴[7]认为黄土产生湿陷的原因可归纳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黄土的组成结构, 即组成黄土的颗粒骨架为单个的粉粒及由碎屑颗粒粘结成的集粒、骨架颗粒之间的大空隙及中空隙、土颗粒之间的非抗水性联结。宋章等[8]认为骨架颗粒特征和孔隙特征是黄土湿陷性的内在影响因素, 而胶结物的多寡及胶结状态是黄土湿陷性强弱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高凌霞, 杨向军[9]进一步研究黄土湿陷的原因, 研究证明, 粘粒胶结在黄土的湿陷中起重要作用。宋焱勋, 王兴刚[10]利用电子探针等手段来研究黄土湿陷机理, 研究表明粘粒含量及赋存状态是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主要因素, 而结构性孔隙的存在是产生黄土湿陷的空间条件。雷胜友等[4,5]结合CT图像、数据, 分析了湿陷过程中黄土微观结构的变化, 研究表明起着胶结作用的易溶盐微结晶体的溶解在湿陷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而大孔隙对黄土的湿陷没有必然的贡献。蔺宗宗等[11]指出黄土的骨架以胶结形薄膜状为主时, 胶结强度低, 容易破坏, 因而湿陷性强。当黄土骨架结形式多以镶嵌状为主时, 胶结强度高不易破坏, 因而黄土的湿陷性越弱。张豫川等[12]通过研究指出胶结作用的强弱是影响黄土湿陷性大小的主要因素。

(3) 骨架颗粒形态、接触关系、排列方式

高国瑞指出黄土中存在架空大孔隙是黄土具有湿陷性的内在原因。而王梅等[13]将黄土中孔隙按照颗粒的排列形式划分为架空孔隙、镶嵌孔隙和粒内孔隙, 认为架空孔隙是造成黄土湿陷的基本原因。苏英、刘俊峰[14]通过对咸阳市区黄土湿陷性与微结构进行系统研究, 发现黄土的湿陷性与微结构特征关系密切, 即支架大孔半胶结结构的黄土湿陷性较强, 镶嵌微孔半胶结结构的黄土湿陷性较弱, 镶嵌微孔胶结结构和絮凝胶结结构的黄土不具湿陷性。安俊鹏、袁慧、潘春梅[15,16]借助现代测试手段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研究黄土湿陷性的形成机理, 指出架空孔隙和集粒内微孔隙的同时存在是黄土具有湿陷性的主要原因, 而粒间孔隙对湿陷性影响不大。

(4) 微结构失稳

苗天德、王正贵[17]根据湿陷性黄土架空式大孔隙的微结构特征, 提出湿陷变形是由微结构失稳所引起的假说。郭玉文, 加藤诚[18]进一步探讨了黄土湿陷机理。他们认为, 微结构失稳是由于黄土中非水稳性团粒遇水破坏以及黄土团粒中主要胶结物碳酸钙的淋溶移动损失而造成的, 而这些微结构失稳累积到一定程度即导致局部发生变形, 进而产生湿陷。这表明黄土中松散结构或架空孔隙的存在是产生湿陷的重要条件, 但不是湿陷发生的根本原因。

(5) 微结构间吸力

汤连生[19]提出黄土湿陷性是由微结构与广义吸力综合控制的, 即微结构不平衡吸力成因论。而湿陷过程就是水的楔入导致小孔隙广义吸力的逐渐丧失和大孔隙湿吸力的逐渐增大, 从而引起微结构重建动力与重建阻力间动态对抗的过程。薛武海[20]则认为支架结构孔隙只是为黄土湿陷变形提供了空间条件, 而黄土微结构吸力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引起黄土湿陷的根本原因。袁中夏等认为基质吸力降低是黄土湿陷的主要原因。

3 结语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 黄土湿陷是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力学过程, 是土内部固有的特殊因素和外界适当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黄土湿陷性并不是受某个单一因素控制, 而是由多个因素综合控制和影响的结果。架空孔隙和集粒内微孔隙是黄土湿陷的空间条件;胶结作用的强弱是影响黄土湿陷性大小的主要因素;水和压力的共同作用是黄土湿陷的诱因, 它使黄土发生一系列化学、物理化学作用从而导致微结构失稳以及微结构间吸力减小或不均匀, 进而产生湿陷。

虽然微结构与湿陷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至今未能完全获得, 但是一些微结构研究成果已经纳入了实际工程建设中, 为黄土区工程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深入研究湿陷性黄土的微观结构, 正确评价黄土的湿陷性, 合理控制黄土的湿陷变形, 对黄土地区工程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摘要:黄土的湿陷性问题, 一直是黄土地区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黄土的湿陷性会严重影响其分布区的工程建设活动, 为此要预防和减少黄土湿陷性危害。而黄土湿陷性的形成机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结构, 目前应用微结构理论研究黄土湿陷性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笔者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求取实效。

黏土矿物结构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 第5篇

黏土矿物实际上是由一种铝-硅酸盐晶体,是由两种晶片交互成层叠置构成的两种基本构成单元:硅氧四面体(片)铝氢氧八面体(片)

蒙脱石————范德华键力没有氢键、较大的吸水膨胀逝水收缩

伊利石————结构稳定性优于蒙脱石

高岭石————主要是氢键,亲水性、膨胀性和收缩性均小于伊利石

特性{颗粒大小吸水性、膨胀性压缩性、强度}

【分层总和法】

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最终沉降啦量,应在地基压缩层的范围内划分为若干分层。计算分层的压缩量然后求其总和

1、将地基分层

2、计算个分层的自重应力

3、计算基底药力P和分层面的附加应力 P=F+G/APo=p-γm.*d4、确定压缩层深度

5、计算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应力

6、e-p 曲线

7、各分层沉降量

8、总沉降量 S=(e1-e2/1+e1)*H=Δp/Es *H=α/1+e1*Δp*H

【Pc的确定方法】

① 从e-IgP曲线上找出曲率半径最小的一点A,过A点做水平线A1和切线A2 ② 左∠A1AA2的角平分线AA3,与e-Ig曲线中直线的延长线相交于B点

B点所对应的有效应力就是前期固结压力PcS=(e1-e2/1+e1)*H=Δp/Es *H=α/1+e1*Δp*H

【角点法】

矩形荷载面上受均布荷载或三角形分布荷载时,在一个角点下任一深度点利用布辛奈斯克竖向应力解表来计算地基中任一点竖向附加应力的方法

【土力学】

乡村的组织本质及其结构特征探究 第6篇

【关键词】乡村社会组织;组织结构特征;乡村与城市

本质上,农村或者乡村是人类在特定条件下,长期生产生活的各种经验积累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经验结构体,即多种经验的有机结合形成的、以一定结构表现出来的经验集合,是一种“人造”物。它内含人类在特定乡村条件下所有的有关吃、穿、住、用和行的各种经验,包含所有的一定区域的物的获得、建造和使用的技术经验,也包含了对人生和生活的认识等精神追求的经验等,这些经验是一定区域的历代乡民在特别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正是这些经验的各种载体的有序却复杂的交错组合形成了农村,决定了农村的结构及其演变,形成了农村的基本外貌,决定了乡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特定地区乡民的言行特点,创造了特定乡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等等。因此,可以说乡村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基本的自然环境中,逐渐积累、构建和不断完善起来的一种生产和生活的多种经验积累的非常复杂的复合形态的结构化表现,它不仅内含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如何居住,如何及更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等等,而且包含着如何处理生产和生活在一起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经验积累,比如,如何处理家庭与家庭,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家族的关系等等。总之,人类社会的一切,其实质都是人类经验积累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到现在,这些经验通常是我们熟视无睹的身边物,通常我们无法辨认。

如果套用一种组织的通常定义: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物质条件,从事一定活动的权责结构,那么乡村就是乡民们为了生存,依靠一定区域的自然资源,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基础上,长期经验积累而成的一种复杂关系模式基础之上的组织或结构。由这个套用的组织定义来看,农村具备一个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结构,因此,可以判定,农村是一种组织,是一种乡民生产和生活的社会性组织形式。它已经内含了乡民的居住地方和村庄等内容,这些实质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的内容,所以我们不能把乡村简单地看作农民生活的地方,或是一个个村庄,而应该把它看成人类在自然的乡村条件下的一种经验积累或习俗养成,一种关系模式,一种生产和生活的组织形式,一种社会组织。

乡村的组织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村最根本的组织结构特征就在于其演化性

组织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演变的,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静止不变,静止就意味着将要被历史淘汰,因此,演化性也是组织的一个必要属性,而农村是具有演化性的,一方面,乡村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人类经验积累的结构化表现,从一开始就是在不断进化的。因为凡是人类的认识,人类的经验,都不得不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被验证和更新,从根子上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是人类经验总结的某种结构化表现,都是人类经验的存在形式和载体,自然地,农村或乡村也不例外,它是人类有关如何生存,如何更好地生存,如何生产,如何更高效地生产,如何生活,如何更幸福地生活的一种经验总结及其结构化的存在形式。所以,农村或乡村必然是在人类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被检验、修正的,当然也是不断演进的。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社会生产关系,农村的结构体系和关系模式等内部关系要跟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做出调整,“组织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组织的目标、社会环境、信息沟通渠道、领导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组织的结构变动”,[1]这样乡村社会才会维持其正常的基本组织功能,才会生存和发展下来,从这个角度讲,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乡村社会也是在不断演化的。

2.农村最突出的组织结构特征就在于其分散性

集中和分散,或紧凑和松散是组织结构的两种总体上的特征,从乡村的存在和运行上来看,乡村组织具有明显的分散性。一方面,由于地域差异及种养业自身受土地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乡村这种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具体表现就是数万的村庄散布于自然环境和文化差异极大的中华大地,而且没有一个明显的、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内在关系或纽带,或者相当量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交流和沟通,彼此几乎孤立地存在着;另一方面,总体上,其分散性还表现在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及其内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上,直到现在,中国的大多数乡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乡村,还是传统的分散的、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上的生活方式,也是分散性的,乡民们基本上是各自种各自的地,各自过各自的日子,除了与直系亲属等近亲在生产和生活上联系和交往比较亲密外,除非不得已,他们很少主动组织和参加经常性的集体性活动,特别是生产性活动,这种生产和生活在一块却缺少相互交流沟通和合作,相互孤立的关系状态,正是农村的最突出的组织特征。

3.农村最不明显的组织特征就在于其隐蔽性

组织的外部特征具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区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其存在形式而言,农村这种组织形式有很强的隐蔽性。即使一些人有乡村社会也是一种社会组织的概念,但要把它说清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这种组织和制度形式主要是以一种不成文的和非正式的形式存在的,它的组织特征不像政府、企业、学校等人为痕迹明显的组织那么明显,更重要的是它就在我们的眼前和日常生活中,而且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了那么长的时间,人们对它早已视而不见,所以,我们常常忽视它的存在,非经一番抽象思考、解构和构建,很难弄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更不要说它的要素、结构、功能、运行和演化等等其它的组织信息。

4.农村最真实的组织特征就在于其简单性

组织结构的复杂与简单是两种基本的、相对而言的组织基本结构特征,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是可以通过它的构成的复杂和丰富程度反映出来的。从中国现有的大多数乡村来看,乡村社会组织的构成情况包括:人、物质要素、生活和生产活动、结构、功能和目标等,这些构成要素与相对应的城市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着质和量的巨大差距。具体说来就是对大多数的乡村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而言,乡村社会组织中人员的构成状况或者说人员的身份是相当单一的,构成乡村社会组织的人的素质,由于多种原因,整体上是较低的,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知识结构的简单和不完善等方面;另外,乡村社会组织的物质要素的数量相对匮乏,种类相对单一,质量相对较低,科技含量也不高;再次,乡村的生产活动也是相当地单一和简单的,主要围绕种养和捕捞等农业生产活动展开,生产周期较长,同时,由于乡村组织活动内容的相对单一和缺少,乡村社会组织的运行也是相对简单和单调的,这主要表现在农民社会文化生活与城市相对比的单调上和乡村管理模式即家长式的行政模式的长期僵化上;再者,其结构也主要是围绕农业生产活动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具有农业生产的简单性;最后,其组织目标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和农村市场发育不完善、不充分的原因,也主要停留在吃穿的低水平上。

5.农村最有价值的组织特征就在于其多功能性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特征 第7篇

作为具体研究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 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其次, 参数随时间变动的时间一致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再次, 不以瞬时即期利率作为建模基础, 而是对瞬时远期利率进行建模, 将初始的利率期限结构作为给定变量;最后, LIBOR市场模型, 不再使用前三类模型中的瞬时利率, 而是采用实际市场可以实际观测的LIBOR数据和互换期权数据来建模。

案例:ARMA和GARCH模型, 对CHIBOR进行建模, 比较选出能够反映利率期限结构更优拟合的模型

在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中, 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China Interbank Offered Rate, CHIBOR) 能够十分灵敏地反应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 而且同业拆借利率也是我国货币市场上最早市场化的利率, 因而可称为货币市场上的基准利率, 对其进行分析, 具有很大代表性。CHIBOR共有7个品种, 这里只选取了隔夜拆借利率。

一、ARMA模型检验

从表一发现, 序列并没有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因此检验回归方程中不包括时间趋势, 序列偏离零值而随机变动, 因此检验回归方程中应该包含常数截距项。

首先得到序列的相关图和偏相关图, 利率的相关图衰减得很慢, 呈现“震荡”形态, 所以是一个非平稳序列。

模型估计:对序列进行一阶差分, 同时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得到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 ADF检验的t统计量=-11.28818, 小于检验水平1%、5%、10%的t统计量临界值, 而且t统计量相应的概率值p非常小, 所以可以拒绝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 即利率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一) ARMA模型构建

对利率一阶差分序列的相关图与Q统计量如下图:

偏自相关函数PAC在滞后2阶、4阶和7阶处显示出统计上的尖柱, 但在其他各阶处则均在统计上不显著, 在滞后4阶后, 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变得很小, 可以认为ARMA模型的自回归过程可能是4阶。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在滞后4阶后才开始变小, 说明移动平均过程MA应该是低阶的。估计下列两种模型形式:ARMA (4, 1) 和ARMA (4, 2) 。

(二) ARMA模型估计

对ARMA (4, 1) 模型的估计结果:

在此处, 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 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以及AIC准则和SC准则都是选择模型的重要标准。

模型估计结果的拟合优度为0.187613,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155118, F统计量为5.773529, 其相应的概率值非常小, 说明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 且拟合效果也比较好。

估计结果的底部给出的是AR过程和MA过程滞后多项式根的倒数才是平稳的。该ARMA (4) 的AR部分的四个倒数复根的模都小于1;MA部分的根的绝对值也小于1。所以可以认为, 所估计的ARMA (4, 1) 模型是平稳且可逆的。

对ARMA (4, 2) 模型的估计结果:

模型估计结果的拟合优度为0.187887,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148591, F统计量为4.781347, 其相应的概率值非常小, 说明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 且拟合效果也比较好。

估计结果的底部给出的是AR过程和MA过程滞后多项式根的倒数才是平稳的。该ARMA (4) 的AR部分的四个倒数复根的模都小于1;MA部分的根的绝对值也小于1。所以可以认为, 所估计的ARMA (4, 2) 模型是平稳且可逆的。

但是与ARMA (4, 1) 比较, MA (2) 不仅自身不十分显著, 而且它的引入引起了个别估计参数的不显著, 如AR (2) 。再看对于模型整体的拟合程度而言, F统计量的概率值变大, 自身的AIC准则=1.593316, SC准则=1.746952, 要大于ARMA (4, 1) 中的AIC准则=1.578385和SC准则=1.710073。可以认为模型ARMA (4, 1) 比模型ARMA (4, 2) 要好。

(三) ARMA模型诊断检验

对所估计的ARMA (4, 1) 模型的残差进行自相关检验。

由图中可以看出, 残差序列的样本自相关系数函数都在95%的置信区域内, 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 即认为ARMA (4, 1) 估计结果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

利用滞后多项式写出模型ARMA (4, 1) 的估计结果:

y代表利率的一阶差分数值。

AIC准则=1.578385 SC准则=1.710073

二、GARCH模型检验

从上例已知利率序列存在自相关, 而利率序列的一阶差分不存在自相关, 所以Y代表利率的一阶差分数值。对利率一阶差分序列的均值方程建立如下形式:

采用配适利率的GARCH模型。得到如下几个模型:

其中只有GARCH (1, 1) 、GARCH (1, 3) 、GARCH (2, 3) 的各个参数都显著, 对比彼此AIC和SC, 发现GARCH (1, 3) 的AIC和SC都较小, 所以选择模型GARCH (1, 3) 。其估计结果如下图:

所以利率一阶差分序列y的均值方程为:

条件方差方程:

三、ARMA模型与GARCH模型对利率的估计效果比较

首先对极大似然值的比较:

模型ARMA (4, 1) 的极大似然值为-97.36217, GARCH (1, 3) 的极大似然值为-26.02060。由极大似然原理, 极大似然值越大, 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故选GARCH (1, 3) 。

再对AIC与SC值比较:

模型ARMA (4, 1) 的AIC=1.578385, SC=1.710073。而模型GARCH (1, 3) 的AIC=0.4744, SC=0.6035, 都比ARMA (4, 1) 的值小。AIC准则与SC准则所显示的值越小, 代表拟合效果越好, 故选GARCH (1, 3) 。

综合发现, 用ARCH (4, 1) 模型和GARCH (1, 3) 模型都可以对我国的实际利率情况进行有效估计, 而GARCH (1, 3) 的效果要更好一些。

四、结语

我国货币政策与利率期限结构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利率期限结构中包含着关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走势的信息, 其变动往往预示着不同宏观经济状态的出现。利率期限结构是一个随着金融时间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研究课题。

中国能源结构:特征与优化 第8篇

关键词:能源消费,能源结构

一、能源供求结构特征与优化

尽管我国幅员辽阔, 能源和资源绝对储量较为丰富, 但相对于我国众多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来说, 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而日益增长的庞大的人口、快速增长的经济规模, 对我国能源的消费形成了强烈的需求。只顾眼前利益、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 造成了能源的过度开发、低效使用和极大的浪费。我国能源供应形势十分严峻, 主要能源物质均缺乏持续供给能力, 难以满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这导致我国供给保障程度不断降低, 影响能源安全。从图1可以看出, 自1992年始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便超过了生产总量, 供需绝对差额却依然呈现逐年加大趋势, 能源供给的保证程度呈现连续下降态势, 2006年下降至90%以下, 为89.8%。进入十一以来, 由于我国倡导节约型社会建设, 且随着国家能源生产投资的增加和节能减排政策实施, 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能源自给率下降的态势得到遏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十一五”期间, 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特殊因素之外, 我国能源消费同比增速不断下降, 分别是9.6%、7.8%、4%、6.3%和5.9%;而与此同时, 能源生产总量增速持续向上, 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9.9亿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8.7%, 创下“十一五”期间产量最高和增速最高两个纪录。整体上看, 中国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5.9%, 达到32.5亿吨标准煤, 能源自给率达到92%, 高于2009年的91.3%。

因此, 必须本着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的原则来处理能源的使用问题:一要调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思路, 通过结构调整, 降低高能耗部门的产值比例, 从数量上减少能源消耗;二要通过技术推动来提高终端使用部门单位能源的效率;三要鼓励循环经济, 减少能源消耗, 加强对废物的再利用。

二、品种结构特征与优化

(一) 过度依赖化石燃料, 煤炭占有绝对比重

近年来, 由于油、气价格上涨, 刺激了煤炭需求的增加, 煤炭继续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碳氢燃料。《BP世界能源统计2009》表明, 2008年, 全球煤炭消费增幅有所减缓, 为3.1%, 低于平均水平, 但煤炭仍旧连续第六年成为增长最快的燃料。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 占全球煤炭消费份额的43%, 全年煤炭消费量增加6.8%, 尽管低于10年来的平均水平, 但仍占全球煤炭增长85%的份额。

很明显:我国能源消费呈现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特征。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 我国的能源结构显然不合理。目前, 在世界能源消费中, 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左右 (如表1所示) , 而我国不足25%。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能源署 (IEO)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07》计算, p46-60。注:a.1973、2005年中的其它包括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b.2030年中的石油包括船舶燃料;其它包括再生能源和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

我国的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消费结构必将对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压力。表现在:

第一, 以煤作为动力燃料和化工原料, 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以合成氨行业为例:生产1t合成氨, 如果以煤为原料需要1.2tec, 同时耗电1000kwh左右, 而以天然气为原料则只需要耗天然气1000立方米, 耗电40kwh, 两种原料线路的能耗相差60%以上, 而污染物排放却可以减少50%以上。

第二, 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形成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 会加大治污成本, 造成经济损失。据测算, 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氮氧化物的67%来自于燃煤。目前, 以大气污染情况为例, 中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

(二) 石油需求急剧膨胀, 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BP世界能源统计2009》表明:2008年, 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 主要石油进口国 (特别是经合组织成员) 的需求减少, 全球石油贸易量下降1.7%, 即93万桶/日, 是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也是自1987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全球石油消费量减少0.6%, 即42万桶/日, 是自199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也是自1982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中国再次成为石油消费增长中最大的增量, 全年达到799.9万桶, 达到26万桶/日, 同比增长3.3%, 占世界总消费量的9.6%

日益增加的石油消费量可能引发潜在的石油安全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 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2.39亿吨, 同比增长17%, 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3个百分点, 达到56.6%。到2020年, 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 与目前美国的水平相当 (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 , 这可能诱发潜在的石油危机[1]。

(三) 电力消费需求旺盛, 电源结构亟待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尽管煤炭消费和石油消费的绝对数量在随着经济同步增长, 但煤炭和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致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很显然, 电力消费充当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先锋。图2显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电力消费需求在整体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从1981年的6.4%上升至2006年的14.7%, 期间增长了130%。但是, 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很大问题与不足。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数据计算而得。其中, 电力消费数据来自相关年度《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电力平衡表 (折算成标准量) , 其它数据来自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

第一, 供求矛盾突出, 电力缺口较大。特别进入“十五”以来, 尽管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电力需求急剧膨胀, 供给严重不足, 电力供求缺口无法弥补, 每年都有诸多省份发生拉闸限电现象发生, 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干扰和制约。

第二, 电源结构不合理, 优质电源发展滞后。研究表明, 从1981到2006年, 我国水电、风电和核电在总体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由4.5%升至7.2%, 25年间增长了60%, 不到整体电力比重增速的一半。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2007) [1]研究表明:我国水电发展缓慢, 目前水资源开发率仅为20%左右, 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22.4%;核电经过10余年的发展也仅占总容量的1.34%, 远低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风能、太阳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站比进位0.24%, 也远低于1%的世界平均水平。

第三, 电力作为二次能源, 其强劲需求也加剧了一次能源的紧张程度, 使电源结构出现劣质化倾向。

首先, 电煤迅速增加, 且小火电机组建设有抬头之势。《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发电用能数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逐年提高:按当年发电标准煤计算, 1995年发电用能2.72亿吨标准煤, 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28.35%;2000年达到4.92亿吨, 占比35.52%;2005年达到8.58亿吨标准煤, 占38.4%[2]。《中国统计年鉴2009》显示, 2007年我国发电用煤为130548.8万吨 (原煤) , 占全部煤炭消费258641.4万吨的50.48%。随着我国发电用煤的高速增长, 煤炭市场供不应求、全面紧张, 煤炭价格大幅度上升, 交通运输部门达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 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另外, 小火电机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鼓励, 迅速发展, 当前, 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装机总容量的30%左右。不仅造成了供电煤耗偏高, 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其次, 电油增加。为了减少拉闸限电时间和地区经济损失, 一些地区普遍对燃油小机组和自备发电进行鼓励, 这既增加了燃油供需矛盾, 也带来了电源结构的劣质化。

由以上分析可知, 调整电力生产和供应结构, 鼓励和支持核电、风电和水电等优质电源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四) 天然气的比重稳定增长, 应用前景广阔

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09》, 2008年, 全球的天然气消费增长2.5%, 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值 (3%) 的平均水平, 而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上升15.8%, 是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的5倍多, 消费量807亿立方米, 占全球消费量的2.7%, 其中天然气净进口为46亿立方米, 引领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如表2所示:在天然气消费的部门结构中, 工业和民用部门为主要消费部门, 分别占75.7%和17.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天然平衡表。

资料来源:根据《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整理。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天然气作为清洁、环保的能源品种, 未来在居民生活消费和交通业的使用必将进一步加大。同时, 天然气作为优质能源在工业应用的前景也更加广阔, 天然气化工在发达国家广泛普及, 而在我国的发展却相当滞后。仍以合成氨行业为例:上一世纪末, 我国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量的比重不足20%, 其余大量的为煤化工, 而国外合成氨的工艺大部分为大型天然气化工, 美国天然气制氨的比重更是达到98%以上[3]。

由此可见, 天然气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的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

(五) 再生能源发展滞后, 整体比例偏低

鉴于矿物能源的储量限制和对环境的危害,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清洁、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 也是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 有研究表明:到21世纪中期, 世界新能源会有突破性的发展, 新能源产业化, 并且逐渐取代化石能源, 进而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史丹, 2000) [4]。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新能源发展滞后, 在能源结构中, 新能源比重偏低。2010年1月第四届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的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比重升至9.9%, 比2008年的8.4%提高1.5% (任东明, 2010) [5]。但中研网的研究数据表明:2008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总供应量的17.3%, 其中, 生物质能占9.2%, 水电占5.8%, 其它可再生能源占2.3% (中研网, 2009) [6]。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面临来着新的机遇, 必须高度重视, 很抓落实, 促进新能源的全面发展。

三、区域结构特征与优化

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委会的调查 (2007) :我国探明的常规一次能源量为9258亿吨标准煤, 其中煤炭占89.25%, 石油占2.12%, 天然气0.32%, 水能8.31%。

就地理分布而言:其中西部12省份占56.03%、中部6省份占34.15%, 东部区域13省份不足10%, 其中东北3省份占4.13%, 东部沿海10省份仅占5.69%;可见我国能源分布呈现中西部相对丰富和集中、东部相对贫乏和分散。[2]

就具体能源结构而言, 煤炭资源在各区域中占绝对优势, 其中:中部地区的最高, 达到96.6%, 其他资源的比重在各区域中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中国各地区常规一次能源结构如图3所示 (其中水能为可再生能源, 按使用100年计算) , 可以看出, 煤炭、水能在中西部占有绝大比例, 尽管天然气在西部占的比重仅为0.31%, 但由于西部的基数比较大, 因此天然气的绝对数量仍然集中在西部地区。

整体上看, 中西部在能源分布上占绝大份额,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一) 区域能源供求特征

由于我国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各地区的能源供求状况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能源统计年鉴计算, 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0.61亿吨标准煤, 按四大区域划分, 西部12省份为71410万吨, 占34.93、中部6省份为71654万吨, 占35.04%, 东北3省份为23612万吨, 占11.55%, 东部沿海8省份为37789万吨, 仅占18.48%, 全国能源总消费量为261187万吨标准煤, 东部沿海地区就占43.65%。

事实上, 这种供求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便已经形成。图4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大区域能源输出度即能源净输入 (出) 与本区域能源生产量的比值的情况。从中也可以看出, 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一直表现为能源净输入, 而且近几年有加速流入的势头;东北地区自2003年起成为能源净输入地区;中部和西部则一直处于能源净流出地位。

总体上看, 我国区域能源消费呈现出中、西部地区能源供过与求, 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的特征;我国能源的区域流向是由中西部地区输向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经国内平衡后仍然不足的部分由进口来弥补。其中东部沿海10省份能源供求矛盾最为突出, 2005年保障程度只有33%, 净输入量是本区域产量的201.69%。

(二) 区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和能源供求矛盾是我国能源地区结构的典型特征, 由此产生了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多数省区供求矛盾长期存在, 必须重视区域能源协调发展的战略。

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布局的矛盾, 决定了我国中西部的能源流向东部发达地区的格局长期存在。“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成为较长时期的战屡举措和重要任务。

2. 主要能源产区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长期以来, 我国能源开发中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环境战略与政策措施, 对我国主要能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丰富的“三西” (山西、陕西、蒙西) 为重, 小煤矿的无序乱采和缺乏统一规划的大规模的开发, 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环境破坏, 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3. 产能源区和用能区利益协调的矛盾。

我国在能源和开发上存在严重的域际不公。西北煤, 西南水, 西部气决定了西部在我国能源供应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但是中西部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长期肩负着向能源短缺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供应能源的重要任务, 能源的资源价值被扭曲, 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中西部产能区在承担了极高的环境成本的同时, 工业化进程滞后, 产业升级缓慢, 成为中国相对落后和贫穷的地区。

4. 随着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 能源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能 (源) 竭而衰”的挑战。

能源矿藏都面临着“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 很多当初“因煤 (油) 而立”、“因煤 (油) 而兴”的城市不得不接受“因煤 (油) 而困”、“因煤 (油) 而衰”的命运。它们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作了重要贡献, 但却面临着转型和重生的挑战。

四、部门结构特征与优化

考察终端部门的能源消费特征有助于寻找影响终端部门能源消费的因素, 从而为节约能源和结构调整找到出路。

(一) 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以工业消费能源为主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日益加大, 重工化的快速发展也决定了工业消耗能源较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显示,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中, 工业占比重已经超过71.6%, 2007年达到19.02亿吨标准煤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撑, 工业能源消费主要包括制造业、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部门等共包括42个细分行业。其它产业的大致比例为:第一产业为3.1%, 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的能源消费;建筑业为1.51%, 运输业为7.78, 商业为2.24%, 其它地三产业为3.67%, 生活用能消费为10.09%。

由此可见, 降低工业消耗能源比重或者提高工业能源效率是节约能源的主要途径。

(二) 工业内部, 能源消耗行业集中度高

表3显示了我国十大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耗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 在48个国民经济细分部门中, 十大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59.11%;而且这十大高能耗部门, 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第一, 全部集中在工业内部, 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的83.13%, 占全部能源消耗的59.11%。其中占全部能源消耗比重超过5%的行业有5个, 分别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17.38%, 全部能源消耗的17.3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10.0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8.1%,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7.07%,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5.02%。

第二, 从资源结构看, 大都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 或者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 或者以低度加工和组装为主。这些工业本身具有低加工、浅加工、高能耗、污染重的特征。

由此可知, 从能源可持续利用角度, 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方面我国应当大力鼓励新型工业, 支持技术集约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另一方面应当注重提高这些部门的技术水平, 着力采用高级技术、先进工艺和实现自动化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努力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实现能源节约。

(三) 生活用能呈增长趋势, 结构变动明显

居民生活部门的能源消费包括除交通运输以外的所有家庭能源消费, 目前是我国第二大能源消费部门。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工业等行业和部门用能比重的迅速增加, 我国生活用能的年均增长率为3.06%, 低于能源消费总量5.38%的年均增长速度;而且其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 由1980年的18.3%下降到2007年的10.1%。但是我国居民生活用能在未来必将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用能部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和能源年鉴整理。

事实上, 我国居民住宅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对家庭供热、空调、照明灯、家用电器的购买与使用等都对能源形成了较为强劲的需求, 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的绝对数额增幅较大, 2005年达到23393万吨标准煤, 是1980年11015万吨的2.12倍, 25年的时间翻了一番, 2007年达到26790万吨标准煤。

同时,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生活用能的结构发生显著的了变化。居民能源消费的偏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更多的人们放弃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 而选择使用优质燃料, 表4显示, 1981-2005年25年间生活用煤年平均下降0.74%, 而天然气年增长率为16.83%;同时, 现代化生活方式直接推动了家用电器和家庭轿车的消费, 这直接刺激了生活用电和生活用气的快速增长, 两者年均增长速度为13.25%和11.06%。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 随着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 居民生活用能和生活用油在较长时期内呈现增长趋势。因此, 随着我国生活能源消费的进一步增加, 倡导生活用能的节约和环保消费观念, 对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愈加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 建筑节能被视为具有极大节能和减排温室气体潜力的重要领域。采暖普及率和采暖时间、空调普及率和空调运转时间、居民生活热水供应、照明设备和照明时间、其他家电设备、居民气化率和对太阳能的使用等等因素都是挖掘建筑节能的途径。因此, 应当制定建筑节能政策和规范, 实施建筑节能标准。

(四) 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费发展迅速, 是能耗的生力军

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目前是我国第三大能源消费部门, 2007年达到20643万吨标准煤, 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78%, 它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业。决定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需求, 这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方式、人口、城市化进程有关;二是交通模式的选择, 这由交通设施、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决定;三是交通工具的能效水平, 这与技术进步、路况、驾驶习惯、准入壁垒等有关。

当前,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流通业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交通部门形成强大需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外出意愿增强, 外出人次增多, 外出距离增长, 这也形成了交通需求;生活节奏的加快将促使方便、快捷、迅速的运输方式较快发展;此外, 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也对交通运输提出需求;最后,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对物流运输业提出了日益增将的需求。因此,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来临, 与此相应的能源消费也必将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就现实层面看, 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状况不容乐观, 能源问题较为突出,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从总量来说, 我国能源资源相对缺乏, 需求膨胀, 供求矛盾突出, 能源的低效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储产比例, 制约了能源持续供给能力;从结构来说, 过度依赖煤炭, 形成环境压力, 石油需求旺盛和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使石油安全面临挑战, 电力重要性日益突出但结构亟待调整, 天然气和再生能源比重偏低需要大力鼓励;从地区消费结构来看, 区域供求矛盾突出, 能源消费以东部为主, 能源供应以西部为主, 能源的区域协调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从终端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来看, 工业能源消费占主导且集中于高能耗行业, 居民生活部门用能和交通运输部门将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生力军, 工业、居民生活部门 (包括建筑用能) 和交通运输部门在未来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五、结论

就现实层面看, 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状况不容乐观, 能源问题较为突出,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从能源供求结构来说, 我国能源资源相对缺乏, 需求膨胀, 供求矛盾突出, 能源的低效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储产比例, 制约了能源持续供给能力;

从能源消费品种结构来说, 过度依赖煤炭, 形成环境压力, 石油需求旺盛和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使石油安全面临挑战, 电力重要性日益突出但结构亟待调整, 天然气和再生能源比重偏低需要大力鼓励;

从能源消费地区结构来看, 区域供求矛盾突出, 能源消费以东部为主, 能源供应以西部为主, 能源的区域协调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从能源消费的主体——终端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来看, 工业能源消费占主导且集中于高能耗行业, 居民生活部门用能和交通运输部门将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生力军, 工业、居民生活部门 (包括建筑用能) 和交通运输部门在未来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飞, 周凤起.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年 (总报告) [R], 经济研究参考, 2004, (38) :3-28.

[2]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委会.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 2007:103-183.

[3]周大地, 戴彦德, 郁聪等.2020中国科持续能源情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26-28.

[4]史丹.中国能源政策回顾与未来的政策取向[J].经济研究参考, 2000, 20:20-26

[5]李俊峰, 时丽, 马玲娟.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综述[J].国际石油经济;2006, 2:35-37.

[6]涂露芳.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升至9.9%[N].北京日报, 2010-1-21.

虚拟组织的特征及其结构模式 第9篇

一、虚拟组织的含义

虚拟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或在法律意义上独立的并且具有核心能力的公司、机构、个人 (包括供应商、制作商和客户) , 为迅速向市场或用户提供某种产品和服务, 组成的一种临时性 (非永久性) 、非固定化的互相信任、合作的组织联盟, 即动态联盟;是那些欲结盟的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 出于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不确定性、实现优势互补等目的, 以契约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合作模式。

虚拟组织是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而快速组合起来的、临时性的企业网络, 是迅速聚集一系列核心能力以利用市场机会的独立企业的动态联盟。虚拟组织不是一个企业, 而是一个由独立企业组成的企业群体, 组成虚拟组织的独立企业称为虚拟组织单位。组成虚拟组织的每一个独立企业拥有各自的核心能力和资源, 为了一个共同的市场机会, 这些独立的企业联合起来, 贡献各自的核心能力和资源, 相互协作, 以谋求实现共同的市场目标, 同时使虚拟组织整体价值最大化。虚拟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 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 而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因此, 可以在拥有充分信息的条件下, 从众多的组织中通过竞争招标或自由选择等方式精选出合作伙伴, 迅速形成各专业领域中的独特优势, 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 从而以强大的结构成本优势和机动性, 完成单个企业难以承担的市场功能, 如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可以遍布在世界各地, 彼此也许并不存在产权上的联系, 不同于一般的跨国公司, 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动态的, 完全突破了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管理方法。网络的发展推动了虚拟组织的发展。其实, 网络本身也是虚拟组织的一种形式, 是系列预先认证合格的合作伙伴。同时, 作为辅助工具, 网络又推动了各个领域中合作的开展和众多虚拟组织的形成。

二、虚拟组织的特征

传统组织必须以一定的实体化因素为前提条件, 与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相比, 虚拟组织突破了组织边界、时间及空间的限制, 它具备各成员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互补性、组织边界模糊、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构成的动态化、对环境反应敏感和响应的敏捷等特点。

1、各成员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互补性。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只需掌握核心竞争力, 即把企业知识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门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把其他低增值、非强势部分可以虚拟化, 使企业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这样汇聚各组织成员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提高总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使得强者更强,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利因素。比如, 耐克公司将其所有的产品交给其他企业 (通常是一些生产能力强的企业) 生产制造, 把企业所有资源集中投入到产品设计和市场销售中, 这样不但节省了生产成本, 也使自身在设计、销售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充分发挥。丰田汽车公司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的强势部分, 如丰田汽车发动机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现场的管理等, 而将自己做得不够成熟、竞争力不强、成本高、风险大的部分 (如汽车模具的制造) 外包给在这些方面做得好的企业, 这样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既得以保持, 又通过这种虚拟组织的形式将各个组织成员的核心竞争力加以整合, 从而提高了整体竞争的能力。

2、组织边界的模糊性。

在传统组织中, 边界被视为稳定、一致和连续的地带, 而虚拟组织是由一些独立企业组织起来的临时性的组织, 打破了传统企业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因此, 虚拟组织可以被认为是同时处于边界的内部和外部, 这种情况下, 同一性和差异性同时存在并被不断地修改和相互磨合, 这就使得很难用固定的、类似实体的术语来考虑虚拟组织的边界。多个不同的功能、甚至组织的交叉, 使得虚拟组织的边界在形式上更像是“网络”。各成员企业 (组织) 出于某种战略考虑, 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组成某种松散型、虚拟化的网络合作关系, 形成的是一种柔性的地位完全平等的伙伴关系, 而不是从属关系。因此, 虚拟组织的边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3、组织结构扁平化。

与传统组织结构相比, 虚拟组织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 使得企业的管理组织扁平化、信息化, 削减了中间层次, 决策层更贴近执行层, 对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能够做出迅速反应, 当有需要时, 拥有优势的企业可以迅速加入, 任务完成又可以轻松退出。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层级控制少、灵活、民主, 易于内部沟通、调动员工的创造性, 对外界的反应快;缺点在于, 传统的组织结构横向实行职能分工, 纵向实行高度的垂直整合, 因此得以对企业活动、信息和技术实施严格控制, 而虚拟组织是一种更加松散的系统, 合作伙伴之间的协调和控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和合同来进行控制的。因此, 失去对经营活动控制的可能性大为增加。组织的构成单位从职能部门转化为以任务为导向, 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多方面才能的过程小组, 使企业的所有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来完成, 组织边界不断扩大, 此时管理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对众多的任务以及人们完成任务的方式实施直接控制, 而是企业间的谈判和协调工作。

4、组织构成的动态化。

从组织构成成员的角度分析, 虚拟组织常常以项目、产品、研发、供应关系或市场机遇为基础而组建, 组织中的成员进入或退出都比较自由, 任何一个经济实体都可以以自身拥有的核心能力通过协商加盟某一虚拟组织, 成员的数量也没有限制, 只要内部的协调成本小于市场交易费用即可。另外, 从虚拟组织的持续时间上观察, 虚拟组织的持续时间也容易变化不定, 组织得以持续的基础便是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 一旦共同利益这个基础不复存在, 虚拟组织也就随之解体。因此, 虚拟组织的组织构成是动态的、暂时的,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5、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与响应的敏捷性。

知识经济时代, 市场需求越发具有多元性和易变性, 市场机遇转瞬即逝。为快速抓住这些短暂的机遇, 企业仅仅集成自身内部现有的资源是不够的, 还同时需要充分借助外部资源。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市场机遇所需要的全部资源, 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优势的集成才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基础。虚拟组织是一个由市场机会推动并由机会定义的各种核心能力的统一体, 对环境极为敏感, 能够快速地聚集实现市场机遇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资源, 这些核心能力分散于许多独立企业之中, 各独立企业随合作的需要而组建, 随任务的完成而解散, 从而迅速地占领市场。当某种机遇来临时, 具有该机遇所需能力的企业能够根据共同的目标和不同的需求迅速组合, 各成员都只从事自己具有优势的工作, 而将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交由其他具有优势的成员企业去完成, 成员间分工协作, 协同作业, 从而达到共赢。

尽管成员企业之间是独立运营的, 但是企业个体具有很强的灵敏性, 能及时随着核心企业的市场状态而相应进行调整。一旦利益不再, 立即调整战略目标, 调整虚拟组织的组合方式, 从而以高弹性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虚拟组织正是以这种动态结构、灵活的方式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因此, 虚拟组织不仅可以适应可以预见的市场变化, 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市场能力的柔性与灵捷性, 各方优势资源的集中更催生出极强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

三、虚拟组织结构的具体模式及其特点

不少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虚拟组织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 综合现有研究成果, 虚拟组织结构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具体模式:

1、星形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又称有盟主的虚拟组织结构模式, 这类虚拟组织是指为适应市场的变化抓住某一市场机遇, 由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企业 (核心企业) 选择一些具有相应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伙伴, 组成一个企业联合体, 耐克公司就是典型的星形模式。盟主企业的管理层负责虚拟组织的协调管理, 其他合作伙伴则组成外围层。 (图1)

在星形模式中, 盟主企业担负着虚拟组织主要的管理工作, 是虚拟组织管理的主体。盟主企业的管理职能贯穿于虚拟组织运作的始终。首先, 它将利用自身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最敏锐、最迅捷地识别出市场机遇, 根据自身实力把握住市场机遇;然后, 提出产品或服务的概念以及具体准确的市场定位;最后, 虚拟组织的构建主要由盟主企业来完成。

在星型模式下, 虚拟组织的客体主要是盟主企业的其他合作伙伴。组成虚拟组织各部分的是处于不同地域的、有着自身独立性的多个企业的核心部分。显然, 虚拟组织的高效运作, 就依赖于整体优势的发挥以及各联结部分和各个内部的协调运作与高效管理。

星形模式下虚拟组织的管理主要由盟主企业来集中管理, 因此其管理的整合效应强大, 形成统一认识的速度快, 而且有利于企业整体战略的形成以及竞争优势的形成。这样的虚拟组织其管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拥有一定数量的稳固顾客群体。但是, 这种模式下的虚拟组织的经营管理容易受盟主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的影响, 一旦盟主企业出现失误就会带来虚拟组织整体运作的瘫痪。同时, 这种模式对盟主企业的组织领导能力要求很高, 盟主企业面临的管理压力也相当沉重, 适用于实力强大、竞争优势明显的知名企业。

2、平行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又称平行模式或民主联盟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中不存在占主导、核心地位的盟主企业, 虚拟组织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合作, 也就没有了核心层和外围层的区别。成员企业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同时, 为虚拟组织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该模式中强调每个成员的作用, 任何一个成员的核心能力的发挥强弱都会影响整个虚拟组织运作的好坏。 (图2)

平行模式一般要求各成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洞察力与预测力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即这种模式依赖于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及普及。只有这样, 才能迅速捕捉市场信息、提出产品概念, 最快地把握住市场机遇。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各成员企业才会在市场需求和利益的驱动下, 自发迅速地建立起协作关系, 组成真正意义下的虚拟组织形态。由于平行模式中各成员企业的地位平等, 于是决定了它们在虚拟组织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具有相同分量。每个成员企业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 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伙伴关系管理、协调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上。

3、联邦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联邦模式是一般意义上的虚拟组织结构模式。若干骨干企业构成核心层, 以市场为中心, 选择合作伙伴企业形成外围层。为实现虚拟组织战略目标, 核心层企业组成的协调机构 (ASC) 以并行工程方式分解工作任务, 将合作伙伴中实现某种职能所具有的所有资源和能力集成在一起, 形成以职能为中心的集成任务模块如研发模块、筹供模块、生产模块、营销模块等, 各模块间平等合作, 完成整个任务流程。集成任务模块可以由所有合作伙伴 (包括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 共同构成, 也可由某个企业独立承担。 (图3)

联邦模式的组织灵活, 有利于不同伙伴之间的指挥和协调,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虚拟组织结构模式, 适用于母子公司和集团企业。现阶段的虚拟组织运作应主要采用这种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中ASC成员全部来自虚拟组织的各成员企业, 因此容易忽略潜在的更具优势的伙伴企业, 这不利于虚拟组织的自我更新能力的发挥, 同时也导致ASC决策的客观性和监督机制较弱。因此,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之处, 可以在这种模式中把外部的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引入ASC, 以为虚拟组织提供客观的信息收集、评价等服务, 对其决策进行监督, 并监控整个虚拟组织的运作效率。

四、结束语

虚拟组织满足了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与以往组织形式相比具有灵活性高、对资源的高利用率、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等特点。虚拟组织突破传统企业组织的有形界限, 能够整合组织成员之间的核心竞争能力, 实现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由于虚拟组织的理论研究是目前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 人们对虚拟组织这一新生事物尚有许多未知之处, 因此还需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林润辉, 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 2000.3.

[2]邓艳芳.虚拟组织论[M].首都经贸大学, 2002.7.

数控机床结构与特征分析 第10篇

1 数控机床的构成及原理

数控机床尽管种类繁多,但是她们的组成部分基本相同,包括加工程序、输入装置、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辅助控制装置、检测装置及机床本体。见图1

1)加工程序。数控机床工作是通过机器执行所编制的加工程序指令,实现加工零件的全部操作信息和刀具相对于工件位移信息等。加工程序可存储在信息载体上,常用的控制介质有,穿孔纸带、磁带、磁盘等,加工程序是以代码的形式按规定格式存储的。2)输入装置。它可以是机床操控面板上的键盘和按钮,通过它进行人工编程输入。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的利用率,加工信息被事先录入信息载体(穿孔磁带、磁带或磁盘)。根据所使用的信息载体不同,数控机床相应配置光电纸带输入机、磁带机或磁盘驱动器等不同的输入装置,通过它迅速读取加工信息,令机床按程序指令进行加工。3)数控装置。其功能是接受零件加工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和运算,向机床各执行部件输出各种相应的控制信息。这些控制包括:轴运动控制(启动、转向、转速、准停);进给运动的控制(点位、轨迹、速度);各种补偿功能,刀具长度、传动间隙和传动误差补偿等;各种辅助功能(冷却、润滑、排屑、自动换刀、故障自诊断、显示和联网通信功能等。4)伺服系统。该系统实现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它接受控制系统的指令,完成数控机床主轴的启动、停止、变速及各进给轴的联动。按被加工零件所要求的轮廓形面,完成点位、直线、平面或空间自由曲面的加工,达到零件的工艺要求。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要求具有较好的快速响应特性,以实现加工过程中机床快速准确地对加工轨迹的跟踪。5)机床本体。它是数控机床实现切削加工的机械结构部分,与普通机床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别。机床要求具有较大的功率,较高的精度、刚度、热稳定性和耐磨性;采用提高传动件刚度,消除传动间隙,丝杠、导轨由滑动改为滚动等措施;由电伺服代替了纯机械变速,缩短了传动链,简化了传动结构;必要的辅助功能,如切削液、排屑、自动换刀、监控保护、交换工作台等。

2 数控机床的特征

1)自动化程度高。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除了手工装卸工件外,全部加工过程都可由机床自动完成。在柔性制造系统上,上下料、检测、诊断、对刀、传输、调度、管理等也都可由机床自动完成。在柔性制造系统上,上下料、检测、诊断、对刀、传输、调度、管理等也都可由机床自动完成,这样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2)具有加工复杂形状零件的能力。复杂形状零件在飞机、汽车、造船、模具、动力设备和国防工业等部门的产品制造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整机产品的性能。数控加工运动的任意可控性使其能完成普通加工方法难以完成或者无法进行的复杂型面加工。3)生产准备周期短。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新的零件,大部分准备工作是根据零件图样编制的数控程序,而不是去准备靠模、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而且编程工作可以离线进行。这样大大缩短了生产的准备时间,因此应用数控机床十分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4)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目前,普通数控加工的尺寸精度通常可达±0.005mm,最高的尺寸精度可达±0.01μm。数控机床是按预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进行工作的,加工过程中无需人的参与或调整,因此不受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或情绪的影响,加工精度稳定。数控机床还可以通过采用在线自动补偿(实时补偿)技术来消除或减少热变形、力变形和刀具磨损的影响,使加工精度的一致性得到保证。这在传统机床上则是无法做到的。采用数控加工技术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5)生产效率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一般比普通机床高2~3倍,尤其在加工复杂零件时,生产率可提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因为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自动换刀和其他辅助操作自动化等功能,而且工序集中,在一次装夹中能完成较多表面的加工,省去了划线、多次装夹、检测等工序;同时加工中可采用较大的切削用量,有效地减少了加工中的切削工时。数控机床在配有适当的刀库、工件毛坯库、上下料装置和多种传感器的条件下,不仅具有全自动的加工功能,而且具有对加工过程进行自动监控、检测、报警及修正误差等功能。因此,数控机床可以实现在“无人看管”的条件下,进行24h乃至72h的连续加工。这不仅改善了劳动条件,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缩短了生产周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6)易于建立计算机通信网络。由于数控机床是使用数字信息,易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连接,形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与数控机床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系统。另外,数控机床通过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现在已可实现远程故障诊断及维修,已初步具备远程控制和调度,进行异地分散网络化生产的可能,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实现制造过程网络化、智能化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同时,数控加工也有不足之处,如:数控机床价格昂贵,加工成本高,技术复杂,对工艺和编程要求较高,加工中难以调整,维修困难等。

3 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

数控机床具有一般机床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普通机床、组合机床和专用机床,也不可能以最经济的方式解决机械加工中的所有问题。数控机床最适合加工具有以下特点的零件:1)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零件;2)形状结构比较复杂的零件;3)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零件;4)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5)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6)需要生产周期短的急需零件。

参考文献

[1]孙自力等.机械制造技术,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立干式气柜的结构特征及使用原理 第11篇

[关键词]气柜;橡胶模;操作;储运

1.性能特征

该型橡胶膜型干式气柜的外部不动壳体包括侧板、底板、顶板等,内部移动体包括活塞、T挡板及连接侧板与T挡板的外橡胶膜和T挡板与活塞挡板的内橡胶膜构成。

2.气柜的组织结构

(1)侧板;(2)立柱;(3)底板;(4)柜顶;(5)活塞;(6)T挡板;(7)T挡板支架;(8)活塞调平装置;(9)燃气自动/手动放散装置;(10)橡胶膜的性能及其密封与导向;(11)容量指示器。

3.橡胶膜运行简介

当气柜处于停气状态时,此时的橡胶膜不受压,呈自然下垂状态,当柜内充入瓦斯气,瓦斯气的压力就会施加于橡胶膜上,对于内橡胶膜来说,就会压向活塞挡板的外侧,由于活塞挡板的外径小于内橡胶膜在自然状态下的筒径,橡胶膜必然呈折皱状态。于是在活塞挡板的外侧贴有波纹板来吸纳。随着瓦斯气的储容量增加,活塞将上升,贴附于活塞挡板外侧的内橡胶膜会部分地转向T挡板的内侧,由于T挡板的内径大于内橡胶膜在自然状态下的筒径,橡胶膜必然呈拉伸后的平滑状态,于是在T挡板的内侧有光滑的内侧护板来承接。活塞挡板继续上升到将要顶起T挡板时的状态,此时的T挡板处于着陆状态。此前的气柜内气体压力维持在下限水平。此后T挡板与活塞挡板一起上升,随着T挡板上升,柜内气体压力维持在上限水平。外橡胶膜不断地由T挡板外侧移向侧板内壁,当T挡板升至100%的高位时(活塞挡板的行程亦达100%)。活塞行程达100%后,若再上升就会触及燃气自动放散装置放散阀的开启顶杆进行柜内气体的自动放散,若活塞回落,则按相反程序运行。活塞行程的10%以下及90%以上,均属非安全运行区,设计上均有柜位安保联锁措施,操作运行区应避开非安全区运行。

如果在设计时对橡胶膜的高度能设计的准确,即设计的橡胶膜松紧适度,则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橡胶膜的移动间隙上方拱形段每米(圆周方向)的抬升力约为100公斤力,此力促使橡胶膜在高度方向上突出段过渡到平滑段。橡胶膜的移动和载体间既不发生摩擦也不发生滑动,这是该型气柜的运行特征。

4.气柜操作要领

4.1在运转开始前的检查

⑴确认气柜、瓦斯气出、入口配管和附件的外观无异常发现。

⑵确认气柜内的水平、密封间隙等无异常。

⑶确认壳体人孔、活塞人孔完全封闭。

⑷内部检查之后,确认全部检修门完全关闭(如果没有关闭,密封膜会露出来造成损伤)。

⑸确认柜顶通风孔关闭。屋顶通风孔只在气柜内部检查且天空无雨时才为采光而打开。通常由于防止雨水进入气柜内部而关闭。

⑹确认各调平配重的贯通没有障碍。

⑺确认高度发信器处于0点位置。

⑻确认调平钢绳无异常(从滑轮滑出、断线等)。

⑼各轴承给油或给脂是否充分。

⑽确认各放散阀是否关闭。

⑾确认瓦斯气吹扫用N2管道上切断阀是否关闭。

4.2空气、氮气吹扫

因为制作安装结束、检查完了的气柜中,由于在柜内的死空间存在着一些空气,所以在气柜通过瓦斯气之前首先要吹扫这部分死空气。

①打开气柜本体的放散阀,使气柜内部压力为0,然后关闭。

②根据氮气管网的供气能力,送入适当的吹扫用的氮气。此时送入的氮气量使活塞上升2~3m,并且压力为燃气柜的设定压力。在此状态下放置适当的时间,使吹扫氮气与空气扩散混合。

③手动地打开燃气柜的放散阀,慢慢地放出上述的混合气体,这样,吹扫氮气从下部送入,从上部放出就起到了对空气的置换作用。

④重复若干次4.2.2、4.2.3项,反复送入和放出吹扫氮气至检测混合气体氧含量降至安全浓度。

⑤氮气吹扫合格后,关闭氮气阀,送入适当的吹扫用的瓦斯气。此时送入的瓦斯气量使活塞上升2~3m,并且压力为燃气柜的设定压力。在此状态下放置适当的时间,使吹扫瓦斯气与氮气扩散混合。

⑥手动地打开燃气柜的放散阀,慢慢地放出上述的混合气体,这样,吹扫瓦斯气从下部送入,从上部放出就起到了对氮气的置换作用。

⑦重复若干次4.2.5、4.2.6项,反复送入和放出吹扫瓦斯气,从瓦斯气放散阀取样口取样,做爆破试验合格或气体检测合格后,终止吹扫。

4.3气柜充瓦斯气

①空气、氮气吹扫结束后就可以正式往柜内充瓦斯气。

②活塞稍微开始浮动后,就可缓慢地送入瓦斯气,然后以规定的活塞速度(约1m/分)送入瓦斯气。

③送入瓦斯气时,一定要一开始就把T挡板升到最高位置,即送入瓦斯气达到满量。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使密封膜陷入不正确的状态。如果只一次就使密封膜上升到最高位置,密封膜就能处于正常位置上,以后,不管活塞处于何位置,密封膜都能正常地工作。

4.4气柜的停运

①现将活塞降至低位,然后关断气柜的进、出口阀门并在瓦斯气进、出口阀门与气柜间加设盲板阀切断气柜与外部管网的通路。

②打开柜顶放散阀,将柜内残留瓦斯气放出。

③打开置换氮气阀,充入置换氮气,执行用氮气置换瓦斯气的作业,执行4.2.5、4.2.6项的反向操作。从瓦斯气放散阀取样口取样,待爆破试验合格或气体检测合格后,终止用氮气置换的作业。

④接入检修风机,往柜内送入空气,执行用空气吹扫氮气的作业,执行4.2.2、4.2.3项的反向操作。至检测混合气体氧含量等检测合格后。终止用空气置换的作业。

⑤送入空气使活塞上升并将T挡板顶升约2~3m,检修人员由侧板门进入转至活塞混凝土挡墙处,利用环链手拉葫芦将活塞周边支柱插入活塞混凝土挡墙的套管内并将活塞支柱的法兰盖与套管法兰用螺栓紧固。执行该操作最好2人一组在活塞的对称位置同时操作,并有专人监视风机的运转和活塞位置(因为活塞处于高位,亦可根据情况停运风机)。待全部活塞周边支柱安好后,检修人员撤出,并关好侧板门(进入后亦应随机关门)。

⑥在风机停运的情况下,利用气柜下部的手搖卷扬机,打开柜顶放散阀,放散柜内空气,使活塞降下,在活塞着陆前活塞下降速度应控制在0.5m/分以下,便与活塞缓着陆。待活塞着陆后,会在活塞板与底板间形成1.2~1.4m的检修空间。

⑦待气柜检修作业完了时,需利用风机再一次将活塞升起执行与4.4.5项的反向操作,将活塞周边支柱抽出,将套管的法兰盖封好,将周边支柱放在专用搁架上,待全部支柱抽出后且后续作业完成后,检修人员即可撤出气柜,并关好侧板门。

⑧利用风机将T挡板升至100%的位置。停运风机,降下活塞,使活塞缓着陆,准备气柜的下一次启运。(为了下一次橡胶膜的顺利运行,将T挡板升至上限后再下落,尽管费事,但是是必须的)。气柜处于停运状态时,应该打开放散阀使活塞板上、下压力均衡,以免由于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使活塞板下产生负压而招致活塞板发生瘪塌事故。

网络社区的耗散结构特征探究 第12篇

网络社区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商业形态, 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强烈关注, 各个学科背景的学者对网络社区都有相关的研究, 其研究领域涉及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情报学等多个学科并且涉及多学科之间的交叉。

在此, 我们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用物理系统经典的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网络社区的演化过程, 之所以能将这个理论运用到网络社区上来, 是因为网络社区具备耗散结构的四个典型特征。

一、耗散结构及其特征

耗散结构理论是著名物理学家、布鲁塞尔学派创始人普利高津于1969年针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有序化问题而首先提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 , 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当外界输入的能量流、质量流和信息流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能够进行自发组织, 导致熵减少, 从系统原有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 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 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这种结构具有以下四种特征:开放性, 非平衡型, 非线性和涨落。

1系统的开放性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 对于孤立系统来说熵是增加的, 总过程是从有序到无序;而对于开放系统来说, 由于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可以从外界获取负熵用来抵消自身熵的增加, 从而使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

2系统远离平衡态

远离平衡态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开放系统在外界作用下离开平衡态, 开放逐渐加大, 外界对系统的影响逐渐变强, 将系统逐渐从近平衡区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 这时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 否则即使开放, 也无济于事。

3系统的非线性作用

组成系统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一般来讲, 这些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 不满足叠加原理。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 正是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在临界点处, 非线性机制放大微涨落为巨涨落, 使热力学分支失稳, 在控制参数越过临界点时, 非线性机制对涨落产生抑制作用, 使系统稳定到新的耗散结构分支上。

4系统的涨落

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 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一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 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 这些偏差就叫涨落。在正常情况下, 涨落相对于平均值是很小的, 即使偶尔有大的涨落也会立即耗散掉, 系统总要回到平均值附近, 因而可以被忽略掉。然而, 在临界点 (即所谓阈值) 附近, 这时涨落不可能自生自灭, 而是被不稳定的系统放大, 使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 从而形成耗散结构。

二、网络社区的耗散结构论证

对于目前的网络社区来说, 如果将因特网上全部的网络社区视为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就表现出典型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这四个耗散结构特征。正是基于此, 我们就可以用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其发演化的路径。网络社区的四个耗散结构特征如下。

1网络社区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一个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之一。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以其为载体的网络社区具有内生的开放性, 开放特性和共享原则使得网络社区始终保持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其次, 在网络社区成员的共享主义原则的驱动下, 社区成员的各种共享行为, 也使得系统具有开放性。波普尔认为, “开放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政府的民主形式以外, 它还保护并鼓励各自持有不同思想和意见的自由亚社会形式。”

另一方面, 社区成员思想上的开放性, 以及地域上的差异也使得这种开放性更加彻底。著名物理学家 (奥地利) 薛定谔指出, “要活着,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不断地从环境中汲取负熵。”[6]在网络社区的环境中“负熵”包括社区成员的多样性, 社区成员意见的多样性、社区成员思想的活跃性等等。

2网络社区的非平衡性

普利高津指出,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网络社区的非平衡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 是指网络社区使用者的不平衡性, 主要表现在使用者之间在年龄、价值观、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诸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价值观上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 这种差异越大, 其离开平衡状态就越远。这些差异性就导致使用者选择使用哪种社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与爱好, 从而造成不同类型话语讨论区话题数量多少的不均衡性, 使不同类别的网络社区在发展上存在不平衡。

其二, 网络社区内容上的不平衡, 网络社区是一个网民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地方, 由于网民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 那么在网络社区的话题讨论上就必然要远离话题的单一性, 表现为主题千差万别、各式各样的多样性。而且, 对同一个问题的讨论, 总是存在许多持不同意见的群体, 话语讨论过程中便出现大量“不同声音”, 这种“不同声音”不会随着社区的发展变为“同一声音”, 而是会聚集多方力量推动网络社区朝着非平衡的方向发展。

3网络社区的非线性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内在原因, 系统元素间相互作用的性质是系统能否形成耗散结构的关键。网络社区的非线性指的是网络社区的讨论话题出现的随机性, 话题长期讨论的内容以及社区发展方向的不可预见性。

非线性具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内在随机性等特点。毋庸置疑, 网络社区的运作绝对不是可以用线性规律来描述的。网络社区的讨论话题是随机出现的, 其在网络上停留的时间是不可预期的, 话题引发的讨论也是不可预见的。总体而言, 网络社区呈现出的状态和发展方向是非线性的。可以说, 正是由于非线性机制的存在, 网络社区才呈现出内容繁杂同时又丰富多彩的一面。

4网络社区的涨落

涨落指系统参量在一个数值上下震荡的现象, 它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原始驱动力。涨落有两种作用:其一, 使偏离平衡态的系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其二, 如果系统处在某一临界点上, 涨落可能使系统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通过涨落突破了临界点, 系统就进入了高一级的有序的新状态, 就会呈现出原有状态所不具备的新功能。

影响网络社区发展的因素都可理解为涨落, 社会舆论的形成、技术因素的影响、网民上网喜好的改变都会产生涨落, 成为形成网络社区耗散结构的触发器, 导致网络社区偏离原有的稳定状态, 经过相变进入新的稳定状态。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网络社区具有明显的耗散结构特征, 这就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网络社区的发展过程, 并且为下一步研究网络社区的分叉结构打下了理论基础。

摘要:分析了物理学耗散结构的四个典型特征, 并从耗散结构的角度出发, 论证了网络社区的四个耗散结构的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网络社区的分叉结构打下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网络社区,耗散结构,分叉结构

参考文献

[1]R.Nelson&S.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Boston, MA:Havard University Press

[2]Qingrui Xu, Jin Chen, Zhangshu Xie, etc.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a novel paradigm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the21st century.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7 (32) :9-25

[3]Stephen D.H.Tsai&Tzu-Tang Lan.Development of a Startup Business—A Complexity Theory Perspective.Workpaper, 2005 (dhtsai@bm.nsysu.edu.tw)

[4]Prigogine, I., Stengers, I., Order Out of Chaos, Yi Wen Press, Shanghai, 1984:185-187

[5]卡尔.波普尔.客观的知识[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119

上一篇: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