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作业模式

2024-08-21

中职数学作业模式(精选12篇)

中职数学作业模式 第1篇

传统中职数学作业布置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传统作业比例失调 ,结构不合理.知识和技能训练题多 ,过程和方法训练习题少;记忆性和计算性的作业多,实践性和探究开放性作业少.

2.传统作业忽视过程 , 只重结果 .学生对会做作业的标准太低,只重结果,而忽视解题前后的思考过程,以及规范完整的解答过程.

3.传统作业缺乏层次性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 , 对有差异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 造成的后果就是优秀生轻而易举,后进生复制拷贝.

传统的职中数学作业, 以教材为中心, 以考试大纲为参照, 通过机械重复加强记忆, 多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敷衍应付,耗时多而不见成效.

二、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正确理解新课程下中职数学作业的设置目的,探究作业设置的优化方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设计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呢?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谈几点认识.

1.设计分层次作业 , 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布置作业既要让学优生“吃得好”,又要让中 等生“吃得饱”,更要让学困生“吃得了”,努力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讲解对数函数单调性后,我是这样分层设计作业的:

1.求函数y=log2(x-1)的单调递增区间.

本题中,有新授的对数函数单调性知识,同时重现了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复合函数单调性的问题.

2.求函数y=loga(x-1)(x-a)的单调递增区间.

本题在上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渗透了字母参数讨论的思想方法.

以上两题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不同, 针对一般学生掌握前一题即可, 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选做后一题.

这种层次性作业的设置, 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对作业进行自主选择. 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从较低层次的作业开始选择,在掌握双基满足“吃饱”后再逐层尝试.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选择较高的层次,满足“吃好”的需求.

2.设计生活化作业 , 强化数学学习的应用性 .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对激发学习兴趣大有裨益.如学完函数的实际应用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

作业1.小王全家从八月份起节约日常开支,按每月相等的数额放在储蓄盒内, 准备作为这次国庆旅游的费用,2个月后,盒内有钱380元.

(1)求盒内钱数y元与存钱月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2)假定盒内原有钱60元 ,求出此时盒内钱数y与存钱月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作业2.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s(次/分)是这个人年龄n(岁)的一次函数.

(1)根据以上信息 ,如图所示 ,求在正常情况下 ,s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

(2)已63岁的爷爷在跑步 ,医生在途中给他测得心脏1分钟跳为156次,则他是否有危险? 为什么?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我们可以结合所学内容,联系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学了排列组合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

1.两个人握一次手 ,若每两个人握一次手 ,则三个人共握几次手? n个人共握多少次手呢?

2.由上海开往北京的高铁途中停靠21个站 ( 不包括上海和北京),这次列车共发售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针对中职学生大多喜欢电脑上网的特点, 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布置数学阅读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提升数学水平.如通过网络资源的查询,让学生了解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CPI指数;让学生寻找数学的趣闻、逸事,了解数学与金融、数学与军事、数学名题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工农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有极广泛的应用, 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时,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作业,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以丰富的游戏形式设计作业.如设计形式活泼的“数学扑克二十四点”,让学生自由列举四张扑克牌, 写出计算方法. 如在立体几何里,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数学模型(如:正方体、三棱锥等),在学习圆锥曲线时候,让他们用绳子、拉链、图钉等画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2)把故事引入作业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求和》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高斯小时候很淘气,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惹恼了算术老师,于是老师决定出一道难题,要求学生求出从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的和 , 并规定必须做完才能回家 . 同学们刚开始低头苦算时,高斯却已得出了结果,大家都感到很惊讶,你知道高斯是怎么算的吗? 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学生也会比较有兴趣完成作业.

4.设计专业性的作业 , 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针对中职生的专业特点,我们还可以把专业知识编入作业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工具, 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如:财会专业可联系利息、分期付款、市场统计、方程的应用、折扣、利润、成本等问题.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紧密结合专业,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具有一定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生活情境给学生的求异思维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如在烹饪班级上完《等差数列》一课后 ,我这样设计作业 :蛋糕共7层 ,每层糕面都是圆形,最上层蛋糕的半径为8厘米,第二层蛋糕的半径为12厘米, 依次类推每层蛋糕半径都比上一层蛋糕半径多4厘米.问:最下面一层蛋糕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5.设计合作性的作业 , 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愉快.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又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学完函数的表示法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

分析研究徐州九月份天气变化趋势

1从哪里搜集到有关的数据? (% %)

2今年9月徐州市区气温情况统计表:

3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数据最鲜明具体? ( )

4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气温变化图?

5从图像可以分析出哪些情况?

这样的作业需要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除教材外还有许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尝到与人交流合作的乐趣,增添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学会综合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社会.我尝试让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单元检测卷.在编制过程中,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找重点,列提纲,选择题型,忙得不亦乐乎. 编制试卷的过程, 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一份试卷的 编制使学 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激发和增强.

三、实践的成效与反思

1. 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 能够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 学生能完整感受整个作业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解题思路的开阔,数学思维的深刻,同伴合作的和谐.完成作业后不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更享受到数学学科与生活相契合的美.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出来.

3.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尤其是作业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让数学基础与发展并重,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目的,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在数学作业中重拾作业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摘要:中职数学作业设计应以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和作业观为指导,不断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作业优化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具有高效性和发展性的特点,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文从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现状出发,采用多种作业布置形式,把课后作业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强调作业布置的层次性与启发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教学效果.

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第2篇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学切入点

假如课堂教学是场舞剧那么导入就是舞剧的序幕。好的导入可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服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活跃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个性活泼的中职校学生这就为课堂教学有效进行吹起了激昂的前奏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并巧妙运用于课题导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鲜活地讲授出来。如《等差数列》教学时,教师可从/村长上任0话题导入课题。例如某村村长现为第27任该村每3年换一次村长,问:该村在几年前开始选村长?因为这样的题目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所以学生会原意动脑动手。问题二:那么,第93任村长会在几年后上任?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题。算数问题就像我们的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渗透生活每个领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让学生看到并参与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让他们切身体会并深刻领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用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

(二)在数学教学中营造生活乐趣

生活是一切科学形成的源头,是学习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把概念性的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透过毫无生气的概念、数字、符号能够体会到其运用于生活中进发出来的光彩帮助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如在《对称轴》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课前去观察并用手机去拍摄一些建筑物加楼房、门窗、座椅等,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拍摄的图片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找出每张图片共有的特征从而进行称图形及对称轴教学。教师在课前可准备写张纸、竹条、线圈等用具,在讲解对称轴前,先让部分学生动手制作风筝。风筝制作简单但是完成后有的风筝能飞很高,有的却飞不起来或飞不高这是为什么呢?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出对称轴。课后河组织个放风筝比赛眉谁的风筝做得最好,飞得最高。这样一个数学教学过程充满童真和生活的乐趣,创造了舒心的学习环境,即使学习不好字习态度散漫的学生也会原意敞开心扉,融入到课堂中来。知识源于生活汉高于生活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中职教学系统中数学教学概念性专业性强跟生活的连续较少,而中职学生是个基础知识薄弱但思维活跃的群体,因此造成了教材知识与学生认识脱节课堂教学进度慢老师为赶进度照本宣科机械教学使学生在枯燥地教学中丧失学习兴趣,阻碍思维发展使教学失去了其原本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向结合将教学还原与生活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乐趣。

二、将数学融于生活让数学价值体现于生活

教学研究表明字习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或生活越贴近其学习自主能动性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越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收集学生生活的时代性和兴趣爱好,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把教科书中的原理、公式、计算法则等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如在《等比数列》教学中教师可用学生喜欢玩/斗地主0有游戏来做例子。例题:三个人玩斗地主,一个炸弹输《块钱且翻倍。小明是地主,而且是赢家这局游戏总共有4个炸弹。问:小明最后可以赢到多少宝夕/斗地主0是学生喜欢玩的游戏且游戏中常用翻倍规则。没有等比数列知识的人遇到翻倍问题时,通常都运用加法运算。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进行运算并告知他们解题花费的时间。然后抛砖引玉,引出相对快捷的运算方法即等比数列运算。等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知识后再给他们出相似题型的题目但把底数及倍数增加。两种运算方法对比字生很快就会发现等比数列列式简单,解题迅速是种相当神奇的运算法则,掌握它后,某些复杂奥秘的东西变得明朗了。这就是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它的这种魅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逐渐培养起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让他们自觉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闪光点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引导他们自主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课堂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户职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跳出教材的框架,以数学知识为基础从生活实际入手,将数学思维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让学生在课堂生更多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运及价值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最终到达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本文来自于《语数外学习》杂志。《语数外学习》杂志简介详见.)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作业;有效性

一、职高数学作业的现状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中职学校中,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不认真,抄袭、迟交或不交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中职数学作业很多是无效作业。近几年来中职学校压缩文化课课时,许多中职数学教师任教的班级增多,导致作业批改量增大。教师辛苦批改完作业,多数学生要么只关心对错,要么放到一边,根本不看,严重浪费教师的劳动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和学生自身的数学基础和素质较差有关以外,作为教师应该更新观念,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入手提高中职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二、提高作业有效性的措施

1.作业布置方面

(1)作业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数学作业是课堂练习的延伸。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数学成绩差,学习习惯也不好,如果教师在课外布置的作业追求量多会造成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在作业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薄弱点进行练习。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同时也可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

(2)作业的形式要多样性

传统的数学作业多是练习型作业,这种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但是这种形式的作业最能造成抄袭现象,一个班的作业都是同一“版本”。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口头作业,比如同学之间互相抽背定理公式;还可以是一些调查式作业。比如,我在讲“分段函数”时,让学生分小组调查我市阶梯电费的情况,并写出函数解析式。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不但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作业的内容要有生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不感兴趣是因为觉得学习数学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没有用处。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应只布置书上的练习题,应结合本节学习内容布置一些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解决的作业。例如,在讲到“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布置销售中的盈亏问题,让学生知道今后遇到商场打折时应选择哪种购买方式更合算;在讲到“一元二次函数”时,我布置如何使利润最大化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让生产最优化;在讲到“圆锥曲线”时,我布置一道不知道原来零件的尺寸如何根据破损部分把其修复的作业,让学生知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完成这些作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不再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学生愿意完成数学作业,从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4)作业的布置要有层次性

最新的数学大纲中提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应得到不同的发展”。中职学生存在数学基础、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教师应重视因材施教。在作业布置上应分层次,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而选做题就由自己选择。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得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作业批改方面

(1)作业批改要有灵活性

为了让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又能达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业的批改可以采取全体记录和针对批改相结合的方式。由于中职数学教师所任教的班级较多,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由科代表记录本班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随机在全班抽取三分之一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课堂上能完成的作业,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给一两个先完成作业的学生批改,之后再由他们批改其他学生的作业,这样不仅让学生的反馈更加及时,也让学生的纠错能力得到提高,更节约了教师的劳动时间。

(2)作业批改要有及时性

数学基本上是每次课后必有作业,教师一定要及时批改,及时下发。教师应结合每次作业的情况,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题,要集体评讲,对学生在完成题目中出现的一题多解,要重点分析,提出表扬。这样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3)作业批改要有人文性

教师在作业的批改上不应只是简单地打“√”,尽量少用“×”。发现学生错误时,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找到他们思维错误所在。所以,教师在发现问题的地方,可以用红笔划横线,再打问号,提醒学生错在哪里。这样学生在看作业时不会因看见“×”而沮丧,改错时也不会无从下手。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时,多用激励的语言,帮助学生进步。例如,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个学生用铅笔写作业,很不容易看清楚,我就写下“虽然我知道你想让作业更整洁,但是老师却很费劲才能看清楚,希望你下次用签字笔书写!”果然下次这名学生就改掉用铅笔完成作业的习惯。对于有的学生书写潦草的问题,我的批语是“你成功地完成了一幅草书作品”。我把作业的批语当成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窗口。

总之,教师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方面,应本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以有利于今后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多留心,多下工夫,定能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快乐、感受成功,更加乐意完成数学作业,从而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温沐荣.职业学校数学作业模式设计的探索[J].职教科技,2012(19).

[2]徐弘.对高职学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2).

[3]杭瑛.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11(01).

(作者单位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

中职数学作业模式 第4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仓储教学,托盘堆码实训

“仓储作业实务”是集理论知识和技能于一体, 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 又要练就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还要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实践表明,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仓储作业实务”课程, 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模式, 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现代教学理念。

一、在中职“仓储作业实务”课程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1.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于是中职学生出现厌学情绪, 上课玩手机、睡觉、讲话等现象屡禁不止。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 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变成学生要完成的任务,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 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 获得成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树立自信心,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 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 专业知识就和天书一样, 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把各个专业知识点转化成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专业知识。学生完成的任务的过程, 既是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 也是综合运用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的操作过程, 学会发现别人和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提出问题, 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多是分组完成任务, 在小组中既有明确的分工, 又要有团队合作, 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因此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中的实践举例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构建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 精心设计出符合实际教学内容的具体应用模式。现以托盘堆码教学实践为例进行阐述。

堆码是仓储作业中最常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合理堆码更是仓储保管中的一项重要的操作技术, 它对维护货品质量, 充分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和装卸搬运效率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笔者运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任务为驱动, 进行托盘堆码教学,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托盘堆码操作技术。在课前创设教学情境和目的性明确的实训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紧紧围绕一个实训任务———正确堆码去完成。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 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获得成就感, 激发求知欲, 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1. 创设情境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完成真实的“任务”, 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福建工业学校仓储与配送实训室完全参照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实景布置, 实训室中配有标准的塑料托盘和贴有条形码标签的8种规格的纸箱500个, 使学生能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进行模拟实训, 实现与物流企业对接。此外, 实训室中配有多媒体设备, 根据教学需要, 适时播放操作流程、堆码形式, 也可把学生的作品制作成视频, 通过播放, 便于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

2. 课前准备

(1)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四组, 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组员分工明确。学生按分组按号入座, 组长坐在最前排, 按座位顺序依次参加活动, 完成实训任务。

(2) 确定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 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制作实训任务书见表1, 明确要完成的任务。

3. 自主、协作学习

学习任务提出后, 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 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 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 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 补充、修正, 加深了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小组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上述任务。

4. 学生学习的评价

在以前的教育中, 我们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 通过“教师出卷———学生考试———教师评卷”的评价模式, 把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平均, 得出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了。从评价主体来看, 过分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从评价内容来看, 过分关注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 而忽视了学生的技能和潜能。这种评价模式不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因此, 我们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注意把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互相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的权重应低于学生, 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理论知识评价与技能操作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工作态度等结合起来进行多元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使学生的学习不断地得到发展。

托盘堆码教学中设计小组学习课堂评价表。表2是对小组学习的评价, 从理论知识掌握的正确性、堆码技术的选用及操作质量、小组合作精神、完成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是对各个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表3是对学生个人学习的评价, 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个人对本课题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技能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职业态度等方面。

5. 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

(1) 从学生的角度说, 任务驱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 带动托盘堆码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 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完成了, 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2) 从教师的角度说,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 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 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 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经过思考, 自己解决问题, 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 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2) 需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1) 教学进度不易把握。以任务驱动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每一组的完成进度不同, 教师很难掌控教学进程。因此, 要采取一些措施, 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 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扮演角色, 进行分层次教学, 既保证探究效果, 又不影响进度, 还能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要提高实训课堂的驾驭能力。以任务驱动教学的课堂较为活跃, 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时, 就有个别不自觉的学生干扰他人或偷懒。对此, 要合理安排分组和小组分工, 使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教学拓展训练。把液压托盘车操作技术与托盘堆码技术结合起来应用, 教师设计液压托盘车搬运托盘的行走路线, 把托盘放入指定的托盘货架储位。

(4) 一体化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理论和实训的一体化, 也可推广到教学与生产线的一体化。学生到企业、工厂进行参观和实习, 也是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应用的良好途径。

(5) 教师多去企业进行调研和学习, 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和任务, 在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 以任务为驱动, 实现理实一体化, 这样会使得学生更适应从学校到企业的转换。

总之,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除了具有辅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外, 不具备其他任何权威。在这一模式下, 学生将可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随时获取帮助, 并随时成为“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让每个学习者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张燕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任务评价方式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12) .

中职数学作业模式 第5篇

1.理论基础

从人本主义出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这种教学模式基于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进行指导。它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试错的价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它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使人的智力、情感、意识三种心理活动得到了有机统一;把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即把学生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去学习,改变教师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交流过程,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既应反映教师的活动,反映教师教的方法;还应反映学生的活动,反映学生学的方法。而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和感知,在他们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代替不了的。因此,学生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基于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共同活动这个特点而形成的。其含义就是教师对教材划分单元,把知识的结构与认识顺序统一起来,使知识系统化出现,使教材由“厚”变“薄”。

2.教学基本程序与课堂教学模式

2.1.教学程序: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布置一些有关新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自学,在自学之后让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发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总结出规律,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2.2.课堂教学模式:“启、读、练、知、结”

“启”与“结”是由教师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向班集体进行的,共占10至15分钟。中间30至35分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读”、“练”、“知”的学习活动, 并核对答案。在此期间,教师应当巡视课堂,但不打断学生的思维,只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共性问题,汇总并集中反馈,其间进行适当调控。

启发并不是授课,只是“化未知为已知”,从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鲜感,促使他们更认真地阅读课文,以求问题的解决(独立解决,或协作解决)。启发时,教师一不代替学生阅读,二不代替学生思考。小结时,必须“有的放矢”,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并使学生的解题规范化,同时概括学过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学从侧重灌输知识、技能转变为着重培养独立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及操作技能等。

3.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

3.1.教学方法:“习、疑、思、知――变”

所谓“习、疑、思、知――变”,即预习、质疑、思考、明了,以致变通、创新。不仅在课堂学习、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增强学生“习而疑之、疑而思之、思而知之、知而变之”的全新学习理念,全面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能力。

“习”即预习。教师必须通过熟悉教学大纲、教材,对其中的考核要求,主要内容,章节重点与难点进行反复琢磨推敲,认真细致地备课(熟悉教材每章节方方面面的知识点和联结的知识主线,以及由此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网络),备学生(熟悉每个学生的知识层次、个性特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准确、科学地拟定预习提纲,授课前提供给学生,(注:这个过程教师往往是相当忙碌的。)使每个学生自学起来有头有绪,有章可循,条理清楚,方向明确,对每个知识点的要求层次(领会、识记、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把握得更加准确。

“疑”即质疑。在自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往往对同一章节的知识有不同的疑难问题,这就促使他们对照预习提纲,带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进行质疑、问难。在此过程中,教师往往要通过精心设疑,使学生面对疑难问题迅速地打开思维的闸门,深入思考……

“思”即思考、思索。有了疑难问题,学生才会为探究“未知世界”去“冥思苦想”,这时正是磨练他们意志和毅力,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并最终征服困难的大好时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他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他们不断积累向高校进军、接受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筹码”。

“知”即知道、明了、懂得。在“思”的过程中,通常有两极的分歧――或疑或知。有的学生通过苦苦思索,还有一串串的疑惑问题,而另一些学生则已“顿悟”、“豁然开朗”了,既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又探寻到“未知世界”的奥秘。这对他们增强学习后续部分的知识的信心,将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变”即变通、创新。当所有学过的知识都已消化、吸收,都已弄懂之后,更加重要的一环是要激励他们不囿于书本,不拘泥于陈规,敢于“跳出三界外”,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时师生要通过知识的综合,提高,不断演变、衍化,以达推陈出新,“举一反十”之效,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3.2 、教学原则

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1)班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2)教师指导、辅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原则;(3)“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原则;(4)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加强直观性教学的原则;(5)尽量采取变式复习加深理解与巩固的原则;(6)强动机、浓兴趣的原则;(7)自检与他检相结合的原则。

4.实施过程

运用自学-辅导相结合教学方法必须循序渐进,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种教学以自学为主,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自学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自学-辅导教学的实施通常要经历如下四个阶段:

(1)领学阶段:开始时,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逐句阅读教材内容和例题,诠释其中含义。同时,培养他们按要求认真核对答案的习惯,以使他们自己的习作正确、规范。

(2)适应自学阶段:根据预习提纲,或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由课本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例题、习题等进行改造,尝试编写改造题,进行变式思维的训练,使他们逐步适应自学。

(3)阅读能力与概括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学习对概念、法则、定理或题型进行分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所学过的内容,真正理解地把课本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由于每班的“优中差”生往往呈“橄榄形”的态势分布,所以,对“优等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对“中档生”要注意他们的提高,更要继续兼顾帮扶“后进生”,促使他们向较高水平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每班学生分类推进,共同进步,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自学能力与自学习惯形成的阶段:这时,学生已基本具备自学能力,形成一定的自学习惯,产生了自学的兴趣与爱好,能独立地自学教材,能顺利地通过考试,以致终生接受再教育。

一是学会阅读:学生对教材的基本内容达到理解、会说会用的要求,能正确清晰地说出所学内容,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是学会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出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三是学会总结:能做分节总结、单元总结、全章总结、学期总结。对所学的知识能进行汇总、归类。当然,以上几个层次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5.教学效果

优点: 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把班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自学-辅导教学中,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辩证统一;在自学-辅导教学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显著提高了

缺点:学生如果对自学内容不感兴趣,可能在课堂上一无所获;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教师非常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讲解和教学,所以很难在大班教学中开展。

6.实施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6.1.  教法取决于教材

“自学-辅导”仅仅是教法的一种模式,而决不是唯一模式,从教学最优化的观点来看,它不可能适合于所有教材或每个课时。例如,几何的起步课,一些较难章节的概念、定理课、习题课、复习课,该由教师讲的还得讲。当然,凡是学生可以看得懂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去看,凡是学生通过思考可以解答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要消除“不放心”的思想。

6.2  要因人施教

对学生自学不能要求“齐步走”,教师要“目中有人”,因人施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以饱满的热情去关心和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使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学生情况不一,要转化差生,我认为情感重于教法。差生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必要的意志品质,而不是强调老师要讲细点、讲多点。学生都有向师性,他佩服谁,就会努力学好谁教的科目,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感化,才能转化,这是任何教学方式都不可替代的。

6.3  教师要重视理论学习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先破后立

要转变“以教为主,重教轻学”的传统教学观,树立“以人为本,学为主体,因学论教”的现代教学观,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努力营造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重点在教师对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态度。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与学的潜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6.4  质量是生命,效率是保证

⑴刚开始起步,进度要慢,不能急于求成。学生自学能力低,培养过渡期要耐心辅导,要加强“读、练”的环节,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自读提纲,提纲要体现出要掌握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教语文的方法教数学。教会他们“略、细、精”的读书方法,边扶边放,逐步养成“圈、点、评”的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自学习惯,要杜绝学生看书走过场,应付练习的现象。

⑵根据学生实际,要结合传统教学,灵活调节“启、读、练、知、结”五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增加“启、结”的时间。要明确起步时“事倍功半”也无妨,只要习惯能养成。⑶自学辅导最大的特点是先难后易。如何克服困难,攻破难关是个关键,教师不要有畏难情绪.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各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资料:

[1]章士藻. 中学数学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66, 62―63,132―133.

[2]邵瑞珍. 学与教的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88

[3]陈  甬.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若干教学途径[J]. 数学通报.1992.2    11¬―12

[4]陶书中. 数学教学中的点拨例谈[J].数学教学研究. 1994.4           8―9

[5]顾文斌等. 数学自能发展教育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中学数学..3   1

优化作业模式,提升数学素养 第6篇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如何在数学作业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能迅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练的方式更多元,更加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设计游戏作业,寓教于乐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玩是他们不可磨灭的天性,游戏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设计游戏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练习,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作业,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们兴趣盎然。

教学乘法口诀后,可以设计“对口令”“你来说我来答”的游戏,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玩一玩。

教完《认识11-20各数》后,可以设计“猜猜我是谁”的游戏,题目如:我在15的后面,猜猜我是谁?我是18的邻居,猜猜我是谁?

教完《认识100以内的数后》,也可以设计“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只是玩的方式不同,如: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是多少,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提醒学生,学生在猜数的活动中可以总结经验,减少猜的次数。

学生在玩中学习,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

二、设计生活性作业,联系实际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创设适合学生学习实践的情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进行分析调查,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也正是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

在学习《认识100以内的数》之前,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性作业,让学生用已经认识的数说一句话,如:

①我的爸爸今年多少岁?我的妈妈今年多少岁?我今年多少岁?

②我是几年级几班的学生?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张课桌?有多少张椅子?

③我家里有多少本图书?班级图书角里有多少本图书?

④我的数学书有多少页?语文书有多少页?数学《补充习题》有多少页?

……

学生的情感、兴趣、能力、思维、方法,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差异性作业,因材施教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家庭作业中解脱出来,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可我们的教学却往往表现在整齐划一,课外作业尤其为明显。一样的作业内容,一样的作业要求,使差生越来越差,优生又得不到发展。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在作业布置上采取因材施教。

在每个单元后,我们会设计出“单元小练笔”,每个“单元小练笔”会分为四个部分:知识园、练功房、聪明屋、问题库。其中,“练功房”为必做题,其余三项为选做题,每个人必须从“知识园”和“聪明屋”中选择一项,建议学习有困难的孩子选择“知识园”,而学有余力的孩子选择“聪明屋”。如果在学习这一单元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在问题库中写出来,到时大家一起想办法来解决,也可以在问题库中出题考考自己的好朋友,然后自己再做小老师进行批改。

这样的开放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优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養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意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大脑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在兴之所至中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愉快地完成作业。

四、设计实践性作业,拓展思维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调查、收集百分数,然后把收集的百分数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说说收集到的百分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还可以指导学生整理收集的过程和收集到的百分数,写成一篇数学研究小论文。

在《认识人民币》之前,让家长带着孩子到商店里去买东西,遇到简单的购物,可让孩子自己尝试算账,通过亲自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等到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孩子会学得轻松,掌握得也快。

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比知识更受用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源于生活,也应作用于生活。这样的作业,不仅让学生具体感知实际操作的过程,还让学生学会了利用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设计是一个永远都讲不完的话题,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巧妙、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贴近生活、探索创新为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当引入数学实践性作业,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

中职数学作业模式 第7篇

一、中职数学作业的类型与编制中的常见问题

目前中职数学作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书面作业, 它又分为放在新授课或复习课前供学生先练习后评讲的前置性作业和课后供学生练习、巩固知识的课后作业;二是实践性作业, 即不一定写在作业本上的, 可以用手工操作的作业, 比如做立体几何的模型、测量等;三是口头作业, 如背诵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等。这里, 我们主要研究书面作业。无论是课前作业还是课后作业, 根据其不同的内容, 可以判断其功能的不同, 比如有的作业主要用于检测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质量, 有的用于检测学生的温故知新水平, 有的用于检测学生的综合与探究能力, 体现较强的选拔功能, 等等。但无论什么作业, 相当多中职数学老师在具体编制作业时常常缺乏科学的命制技术,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七种: (1) 不加取舍地直接把教材上的练习题当作业题; (2) 新授课与复习课的作业混合使用教辅材料上的练习题; (3) 作业题以拼凑为主, 缺乏新意; (4) 试题偏离测试目标; (5) 试题过难或过易; (6) 自编题无法对应要检测的知识点, 编制复习单元与章节或模块化知识的作业无双向细目表, 无命题计划, 有较大的随意性; (7) 不恰当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二、衡量中职数学作业题编制的基本标准

尽管不同的作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不同的功能, 但实践表明, 以下九个基本标准是编制一份实效性强的中职数学作业所不可或缺的。

(一) 科学上正确

编制的作业题必须符合科学正确的最基本要求, 防止发生知识性错误。为了减少错误, 教师命题后一定要认真检验, 及时纠错。例如, 讲完余弦定理后, 某老师布置了这样的一道作业题: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2、b=3、c=5, 判断此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学生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得, 故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其实, a+b=5=c, 不满足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要求, 故此三角形不存在。

(二) 难度适当

所谓难度, 就是指作业题 (试题) 的难易程度, 即学生在一个题目或一次作业题 (一份试卷) 中的失分程度, 它一般用难度系数来衡量。难度系数越高, 则认为作业题 (试题) 总体的难易程度越简单, 反之, 数据越小, 则表示试题难度越大。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及完成的质量不高的原因 (受挫折的原因) 往往就是试题的难度过大。难度系数中, x为考生在某个题目上的平均得分, w为该题满分。影响题目难度的因素较多, 一般来说, 对于中职学生数学作业, 将难度系数p≥0.8的作业题作为容易题;0.5<p<0.8的作业题作为中档题;p≤0.5的作业题作为难题, 这类题不能作为必做题, 可改为选做题。在编制作业时, 可以先确定入选作业题的每个题号的难度系数, 再在估测每道作业题的难度系数的基础上乘上该题分值的适当权重, 最后得出估计的整份作业的平均分, 从而保证整份作业题的难度系数在某个范围内, 这样就避免作业题难度失控。

(三) 与学生能力匹配

(四) 符合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规定

作业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教学目标, 作业内容不超出中职数学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高职招中职生考试说明, 否则中职数学教学将无所适从。例如, 在讲授函数的单调性时, 老师讲完例题“若函数在x∈[1, 2], 则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___.”后布置了如下作业:

(1) 求函数, x∈[1, 4]的最大值.

(2) 若函数的值域为[1, 4],

(3) 若函数, (1) 讨论f (x) 在 (0, +∞) 内的单调性; (2) 当0<x≤2时, 求f (x) 的最小值.

显然, 含参变量的最值问题不是中职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升学考试也不作要求, 是超纲题目, 因此把它作为作业题是不合适的, 其导向不可取。

(五) 区分度恰当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区分度的主要作用是区分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差异、能力高低, 即能力强的学生在区分度高的题目上得高分, 能力弱的得低分。单个作业题的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XH为全体学生中27%高分组的平均分, XL则为27%低分组的平均分, W为试题满分分数。计算区分度, 先将全体学生得分从高到低排列, 其中得分最高的27%为高分组, 得分最低的27%的为低分组, 分别计算各组的平均分, 从而得出区分度。理论上, D∈ (0, 1) , 实际上更多的是D∈ (0.2, 0.5) , D值越大区分度越高。当D≥0.4作业题是优秀, 作为中职数学作业的题目不是选拔性质的, 尤其是新授课的作业, 其区分度D≥0.45为优秀题, 表明高分组的学生比低分组的学生多得超过45%的分数。就中职数学作业题目而言, 容易题与难题的区分度较差, 中档题的区分度较好。

(六) 信度可靠

信度是指对同一被测者先后实施两次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即检测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 是表示作业题目作为测试工具可靠程度的指标。信度一般分为五类, 在实际操作中更多采用的是计算便捷的信度, 其缺点是精信度不高, 其公式为 (σ2i表示第i题目的方差, σ2t表示总得分的方差, k表示题目的个数) 。理论上说, 只有测验难度为50%时, 才能使测验分数分布范围最大, 求得的信度也最高。由于信度与难度有关, 因此, 为了提高作业题的信度, 通常会依据不同的难度要求, 对课本上的一些例题、习题加以删减、拼凑、组合和改造。同时, 还要从知识的交汇处出发, 融合多种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一些原创题, 以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索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业题的配比则由作业的性质决定。理论上, 只有测验难度为50%时, 才能使测验分数分布范围最大, 求得的信度也最高。在编制作业时, 难度为0.50只适合于设计成为简答题, 对于选择题由于猜测因素, 难度值可适当提高, 为了保证其可靠性, 四选一的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0.74, 三选一的选择题为0.77, 判断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0.85。

(七) 效度到位

效度即有效性, 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测量事物的程度。效度反映所要考查目标的达成程度, 测量结果与考查目标越吻合, 效度越高;反之, 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而内容效度最为关键, 其原因是作业内容或材料作为反映学生能力的载体, 它与作业的编制有极大的关系。若相关系数越大, 则说明本次作业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联系越紧密;反之, 则两者之间联系不显著, 无法反映学生的能力特征或实际水平, 说明本次作业难以作为正确、有效的测量手段, 即效度不高。

另外, 平均分、及格率、频率分布、方差分别是试题的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测量指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平均分、及格率、频率分布、方差的数据通俗易懂、便于采集计算, 它们成为评价作业有效性的常用测量指标。但实际上先有作业, 后有统计, 因此, 要在作业之前对题目的这些指标做出预测的难度较大。这需要老师们积累经验, 反思作业编制失误的教训, 提高作业编制的质量。

(八) 新颖有特色

实效性强的中职数学作业应该以常规题为主, 同时兼有一道或两道创新题。实践表明“好题成堆的作业未必是一份好作业”。对于常规题, 要注意文字表述简明、内容简练;对于创新题, 应在注意创设新情景, 创新设问的方式, 让学生感觉新而不怪, 能理解, 易入手。

(九) 导向正确

实效性强的中职数学作业不但能校正教师的教, 也能促进学生的学。对于教师, 不但可以从中重新认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而且还可以从中感悟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或复习策略是否具有可行, 是否有针对性, 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 可以从中顿悟出做作业的得与失, 从而重新认识自己知识结构上的缺陷, 深入理解的概念关键词, 突破的解题拐弯处, 等等。

三、编制作业题原则

(一) 体现“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的要求

“低起点”是指所编制的作业题既要符合中职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 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数学能力, 设计出与原问题有类似结构和表述方式且其解题方法入口浅、思路宽、容易理解、运算难度不大、广泛运用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的方法解决的练习。在遇到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作业题时, 应适当设置提示, 或将综合性问题分解为一些小问题, 以便于差等生和中等生理解和解答, 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小步子”是指以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为出发点, 把前后联系的知识设计成多个小题, 以促进各个小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时遵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递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能成功, 获得学习成就感。

“多活动”是指根据中职学生身心特点, 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设置可以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思维活动形式予以完成的作业题。这些作业题具有“小”“巧”“活”的特点, 且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与梯度, 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 都能发挥学习自主性。

(二) 以教材内容为“蓝本”, 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数学教材内容及其练习题是编者精心打造的精品, 承载着重要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因此, 以教材内容为“蓝本”编制作业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教师可以从模块化知识及其蕴涵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中寻找作业设计的题材, 把主干与知识通过变式法编成作业, 让学生从中理解和掌握, 从而提高灵活应用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题要以数学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 以数学教材为主要参考材料, 使所编制的作业题具有代表性, 能体现测试内容的范围和要求, 有较大的覆盖面, 各内容之间的配比合理, 突出教学重点。

(三) 编制的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设计作业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易错点等有全面理解和掌握, 才能抓住关键概念和重要知识编制作业题, 并通过做作业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为此, 设计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譬如, 为了纠正学生对概念的片面理解可将有关概念的不同表述设计成辨别性作业。当然, 编制的作业必须与学生的知识及能力水平相匹配, 即遵循“量力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 既不随意拔高, 也不能任意降低要求, 力求使编制的作业题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所帮助。

(四) 难度恰当, 题量和坡度合理, 多数学生能基本完成

由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 对学习数学兴趣不浓, 因此设计作业的数量和难度都要恰当, 多数学生都能基本完成。否则, 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

试题表述必须清楚、明白, 力求用词准确、行文简明

(六)

形式多样, 既可是填空题或简答题, 也可以是选择题或选做题, 或者是动手操作题

(七)

要制制订合理的评分标准, 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 使作业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利于批阅

四、一份实效性强的中职数学作业题的命制技术

编制一份实效性强的中职数学作业题, 除了明确它的评价标准外, 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流程, 一般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 明确作业的检测要求, 弄清作业的性质

新授课的作业要测试的知识点较为单一, 编制题目较容易, 难度较小。复习课的作业要测试的知识点较多, 编制题目较为复杂, 难度也较大, 可考虑编制双向细目表。因此, 编制作业题前必须明确作业的检测要求, 弄清其性质、功能和作用, 并以此为根据制定复习课作业的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应包括作业检测的能力要求层次、内容、知识点分布和题型、题量等基本要素。

(二) 编制各类作业题

教师根据新授课知识点及能力要求编制作业题, 或根据复习课的双向细目表编制作业题, 都应围绕新授知识点或双向细目表展开, 由大题到小题的顺序编制;复习性作业则由压轴题到常规题的顺序编制, 最后, 对照双向细目表补充各类常规题目, 形成作业题。

(三) 限时解答作业题, 预测题目难度

作业题形成后, 命题者要测试自己解答作业题的时间。一般地, 中职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实际做作业时间大约是命题者解答作业时间的2.5倍, 大约是三年级学生的2.0倍。此外, 还要预测每道作业题及整份作业题的难度, 一般方法是:容易题要相当于中职课本练习题A组题的难度, 没有拐弯, 解题步骤简单, 难度系数0.8~1;中档题相当于课本练习题B组题的难度, 有一个拐弯, 解题过程不算复杂, 难度系数0.5~0.8;较难题相当于课本的复习题, 解题步骤两步至三步, 有两个小拐弯, 难度系数0.3~0.5;难题一般是中职课本及课外资料中的能力提升题, 拐两个弯以上, 解题步骤至少三步以上, 难度系数小于0.3。

(四) 调整各类题目的比例, 解答题要制定分步评分标准

在评估作业题难度的基础上, 适当调整各类题目的比例, 命制多些原创题或变式题, 少用旧题。题目的参考答案要注意通性通法, 解答题要制定规范的分步评分标准。

五、中职数学变式作业题的编制

变式教学被认为是掌握数学本质属性的有效方法, 因此, 利用变式法编制中职数学变式作业题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能力。在具体操作中, 根据作业的不同功能编制不同的作业题, 例如, 基于体现运算能力、公式变形的运算与应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强化解法、一题多解、一解多题、改错等进行编制作业题。题型也可以多样化。

例如, 学习了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后, 基于体现运算能力可以编制如下的变式作业题。

计算: (1) 已知sinα=0.8, 且, π∈, 求sin2α。

其它的类型限于篇幅, 不再一一举例, 可见参考文献[3]。

六、中职数学创新题作业的编制

中职数学创新题作业的编制方法通常是通过改变原有的定义、公式的运算符或改变其运算法则等办法进行。

例如, 学习完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后 (平面向量a= (a1, a2) , b= (b1, b2) , 则数量积a·b=a1b1+a2b2) , 据此可以设计下列创新题作业:

(1) 对任意的两个向量a= (a1, a2) , b= (b1, b2) , 定义a×b=a1b1-a2b2, 若a= (-2, 1) , b= (5, m) 满足a×b=0, 则m;

(2) 定义一个运算a×b=2b+a2b2, 则-2×4=___;

(3) 给出一个运算“+”, 定义x1+x2=4x12x2, 则方程y=2+x是___函数;

(A) 一次 (B) 二次 (C) 指数 (D) 对数

参考文献

[1]张金良.一份优质高中数学试卷的衡量标准与命制技术[J].中国数学教育, (高中版) , 2012, 4.2~4, 8, 60.

[2]华志远.依据测量理论, 把控试卷难度[J].中学数学杂志, 2012, 3.9-11.

中职数学作业模式 第8篇

一、合理划分课堂理论讲解和课堂练习的时间

中职数学课堂每节课只有45分钟,对于教师来说非常紧迫,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尽管只有45五分钟,对于学习数学找不到门道的学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这45分钟,让课堂更有效率呢?

笔者认为,理论讲解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一般以10~ 15分钟为宜. 据有关实践证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课堂的第3 ~ 18分钟. 学而不思、思而不学都不是学习的正确方法,因此,剩下的25分钟,应该划分15分钟的课堂练习和10分钟的总结思考. 课堂练习之所以需要15分钟,也是基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中职数学教学实际出发,每堂课设置的内容知识点不能太多,多了他们接收不了,消化不掉,对于教师是无用功,对于学生也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课堂练习时间在保证15分钟的基础上,如有可能,应当适当延长,对于教师刚讲解的知识,学生此时是最需要加深记忆的. 况且,在这15分钟的时间内,学生练习会出现很多状况,会犯各种常见的错误,我们需要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总结出来,在最后的10分钟让学生仔细思考,认真总结反思,由教师带领学生处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错误的来龙去脉,以及为什么这么解题是错误的等问题. 选择恰到好处的课堂练习,有助于他们牢牢掌握知识点,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练习的题目选择

前文所述,课堂练习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这15分钟一般来说,如果题目相对较为容易,最多只能处理3个题目,题目难度相对较大,那么最好只选择一个题目供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这就涉及课堂练习改革的核心问题,题目如何选择才是最好的.

在进行课堂知识讲解之前,数学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堂准备工作,选择极具代表性的题目供学生练习,切记贵精不贵多. 一个精彩的课堂练习题目往往比几个机械式练习的效果好得多,课堂练习题目多,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反感的心理,也不利于教师接下来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课后作业的布置

理论结合实际,必要的课后作业是不可少的. 尽管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还给学生自由,民主平等地加入到教学主体中,但是自由并不代表放任. 不少的中职数学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完四十五分钟就够了,至于课后作业学生不愿意做,自己也懒得检查,干脆就做个老好人,正好新课改要求我们放宽对学生的管制. 殊不知,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对课后作业不加强管理,是对学生的一种放任,也是对新课改精神的一种错误解读.

首先,要正确认识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学生加强对课堂知识回顾的一个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阶段. 有些中职数学教师认为,反正学生不喜欢做作业,我们也不愿意去“得罪”学生,让他们多一些自由,干脆取消课后作业这个教学环节. 这是不科学的教学态度,作为中职数学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课后作业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少的.

其次,课后作业需要严格加以管理. 有些中职数学教师尽管尽职尽责地布置了课后作业,也注意到了要精不要多,学生也按照要求完成了,但是数学教师却没有认真看待学生的作品,要不就是随便批一个“阅”字,要不就是干脆不检查,这样的课后作业也就流于形式,对于学生来讲,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作业,教师一个“阅”字就搞定了,也是对他们作业的一种不尊重,他们也就没有认真做好课后作业的想法了,因而达不到课后作业应有的教学效果.

再次,课后作业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选择. 新课改精神就是要让学生多多参与到教学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定的范围,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题目来完成. 有了教师第一步的选择,可以保证课后作业的质量,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由选择,也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中的民主教学.

最后,课后作业多听听学生的意见. 充分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精神,是中职数学贯彻新课改精神的体现. 在课后作业的检查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进行. 比如,让学生来讲讲自己如何思考这个题目,在课堂上与学生相互交流,各种解题思想碰撞,相互比较谁的解题方法更便捷、更完美.

中职数学作业模式 第9篇

素质教育要求不仅培养学生能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试题作业, 更要求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笔者借鉴澳大利亚的先进理念, 在所任教的教学班中进行数学作业改革的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下面谈谈具体做法与体会。

1 培养学生对数学教材的阅读

学生通过预习数学教材的“观察”“说一说”“认一认”“辩一辩”“想一想”, 结合语文的句子成分划分, 理解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 进一步整理笔记, 写好单元小结,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

2 重视数学试题作业

数学试题作业是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掌握的情况, 是教师教学信息反馈重要的手段之一, 数学作业的布置、批改与应有一定的方法, 批改可采取“查批、抽批、面批、互批、集体批、自批”等方式, 既节约教师的时间, 又让学生互相进行学习研究其优点, 并且减轻了师生教与学的负担, 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 而且为参加数学竞赛、高考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自编数学试题

每章知识点学习完之后, 学生通过知识点仿效书本上的例题编拟试题, 编拟的试题以班级为单位装订成册, 供其他学生学习, 也可以作为教师平时对学生检测的资料之一。一方面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另一方面, 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

4 培养学生写数学作文

学生将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意见及想法写成日记形式, 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及灵活运用, 最终上升为作文, 形式可以是“命题作文、条件作文、即兴作文、自拟作文”, 比如讲解充分与必要条件时, 让学生分析名言名句中的充分必要关系, 写出《名师未必出高徒》《驳“不到长城非好汉”》《论“开卷有益”》等作文,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 剖析较深刻;而作文《学习〈集合与逻辑用语〉的得与失》《怎样做数学笔记》《如何预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等, 是带有普遍的规律性。因此, 写数学作文能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从各个侧面逐步理解每个知识点,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写调查报告

学习数学应该结合实际生活,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收集当地的人口发展状况, 进一步理解《婚姻法》以及晚婚晚育的重要性;食品价格调查, 分析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商店产生不同价格的原因;环境污染情况调查, 提出解决污染的办法与措施;交通调查, 为公交公司汽车分流、票价的制定提供准确数据。学生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 得出的某些结论, 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培养学生数学实验

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组织学生用所学的线段、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知识设计花坛, 提出方案, 一个班的学生提出了20多种方案。指导学生设计该班参加学校的广播体操、健美操、室内操比赛等方案, 共设计有三角形方案、矩形方案、梯形方案、菱形方案、“V型”方案等。引导学生制作立体几何模型, 如正方体、长方体、正四面体、三棱锥、四棱台等模型, 将立体图形平面化, 突破难点、掌握重点知识。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Office 2000、《几何画板》等软件设计简单的CAI课件, 对课本上的重点、难点知识形象、直观地进行理解, 掌握及应用,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7 培养学生办数学小报

数学有些知识点较抽象,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 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协商合作, 共同收集资料, 内容可涉及数学史、数学谜语、数学错题分析、数学对联、数学式名言、数学小知识、数学相声、数学顺口溜等, 将数学的科学性、娱乐性、趣味性融入一体。评价方式采取学生先自评所办的数学小报的优点与不足, 再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最后根据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 互助合作的意识和勤思考、勤动手的习惯, 真正体现教师的指导性、组织性和学生的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中职数学课后作业的多样性设计 第10篇

一中职数学课后作业出现的问题

1. 作业设计只注重“量”

老师在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作业时, 老师往往非常盲目地选一些题让学生做, 一大堆重复性的试题作业, 缺乏质量的分配, 如作业的计算量和试题量很大, 使很多学生没有办法按老师的规定完成作业, 导致抄袭现象的发生。

2. 作业设计的随意性

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往往针对性不够, 没有计划地随意选择与所学知识无关的题目。还有就是作业的重复性很多, 这样做起来既费力也没有很好的温习效果, 让学生很累, 让其对老师也产生了偏见。

3. 作业没有层次

老师会布置很多练习题和相应的配套练习, 不但作业多而且没有针对性。还有的老师不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作业不分层次, 造成有的学生作业压力很重, 对数学造成厌烦;有的同学根本没有压力, 对数学学科不够重视, 眼高手低。

4. 作业结构不合理

作业结构往往偏重计算, 一些计算技巧、解题结构等被老师忽视, 这样的作业不是很合理。布置的作业主要是重书面形式, 忽略了针对性的练习。

5. 对作业监控不够

作业的检查也不是很到位, 对学生做的作业没有做到完全检查和必要的指导。有的老师在对作业写结语时, 往往是把作业做的对错作为出发点进行分析, 没有对学生做的过程进行考核, 只注重结果。

二中职数学课后作业的多样化设计

1. 作业布置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作业扼杀了一个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为了打破传统模式的题海战术, 老师应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创造出新颖生动的作业, 或给学生布置内容丰富、有趣味性的作业, 通过作业的趣味性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2. 作业层次感的设计

老师可以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基础作业、开阔思维、思维创新。让学习成绩有待提高的同学完成基础作业, 基础好的同学完成开阔思维作业, 学习较好的完成思维创新作业。作业的内容要以课本为基础。

3. 作业的批改要多样化

由于作业的批改由老师一个人完成, 而且也只注重结果, 这样比较单调。批改作业时可适当地让学生之间互相评论, 评论完之后老师做最后的总点评, 做批改时评语要真实。老师要运用这种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老师在对学生作业批改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作业的态度, 不能只注重对和错。在批改作业的评语里要多用鼓励的话。

4. 作业布置要有计划性

在作业布置的设计上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计划, 根据学生实际的数学水平, 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作业。要精选作业的题目, 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 不能随便选材。

5. 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

数学教学不能搞应试教育, 要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 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老师要允许学生通过一切积极途径来做数学探究活动。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中的内容散发思维自己设计作业的内容, 然后由老师来审核, 最后由同学来完成。这样, 学生可以在作业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理论知识。

三结束语

作业作为数学课延伸和补充的同时还要掌握所学到的知识。作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积极地接受并从中学到想要的东西, 在以后的生活中为己所用, 这才是最关键的。对于现代学生来说, 布置的作业要有个性的对比和自主性。这样的办法是可行的, 很多学生的积极性会有很大提高, 在写作业的同时也对学过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在新课程模式下, 老师应根据形势的不同, 改变作业的方法, 改进传统的作业模式, 这样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不但可以提高作业的质量还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对数学作业进行多样化的设计是中职老师当务之急要考虑的问题。

摘要:对中职学生来说, 数学学科是很多学生最薄弱的环节, 很大原因是很多学生对非常抽象的数学学科不感兴趣和不够重视, 对数学学科的课后作业也不够重视, 这样的恶性循环, 导致对数学学科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少, 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普遍出现抄袭现象, 这需要老师们对数学课后作业进行多样化的设计, 让学生通过做数学作业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

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第11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掌握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布卢姆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各地全面展开。但从总体上看,中职教育仍然是当前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对数学学习有一定困难,学生有厌学情绪。中职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其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确立新的学生观与教学观,其次要尽力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方法。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和寻找出适应学生学习发展规律的程序,多创造成功的机会。

“掌握学习”课堂教学体系应包括:就业需要——学习的动力系统;目标——掌握的教材教学系统;反馈——矫正检测系统;成功——学习的动力维持系统。然而如何给学生创设成功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更有机会成功呢?

一、强化学习的动力系统

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动力就是需要。”学校也不例外。需要是学习的动力。其实最起码的学习需要学生都会有的,如就业需要,学生有了正常的学习需要,也就获得了心理的原动力。但这些仍然很脆弱,我们应尽可能地挖掘动力源泉,强化学习动力系统。强化学习动力系统可以从树立理想、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趣点、设置发现问题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学习动力系统。

二、移植布卢姆“掌握学习”策略,处理教材

大量事实证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策略教学效果很好,其策略是通过小单元教学,可使学生达到完全理解、掌握的水平。

首先,把一学期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进度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单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在班级教学形式下,通过及时反馈,对未达到合格水平的学生,针对他们的“缺漏”,给予必要的辅导,两、三天后再根据他们的“缺漏”进行第二次平行性的测试,让他们获得订正的机会,得到第二次努力取得成功的机会。当第一次形成性测试后,如果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共性问题,教师应在课堂上重点讲评。第二次测试的成绩应给予适当的追加分数,不失时机地给予精神鼓励,让他们由此产生“赶上去了”的成功感,之后全班就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划分教学单元很关键。教学单元的划分主要根据遗忘心理学规律,每两周左右划分一个教学单元,划分单元时要照顾到知识结构和教学进度。

其次,要编写好符合实际的数学学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有阶段性、层次性、连续性、递进性;教学目标可分为:单元目标、章节目标、学期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作为初级目标要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扎实地掌握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降低学生的教学目标,并不是降低大纲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降低要求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踏上这个低起点。现在的低起点是为了以后的高要求,高要求的难度可以高出大纲一个难度点,这样容易形成俯冲,否则也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所以教学目标应该呈现层次、有阶段地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递进发展。

最后,要精心备课,提高45分钟的教学效率。布卢姆认为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有:认知的前提能力、情意的前提特性和教学的质量三个要素。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使每一堂课的要求尽可能的“单一”,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三、及时反馈、矫正,适当地进行鼓励性评价

在实践布卢姆掌握法教学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及时反馈学习误差。通过矫正以平复挫折感,强化需要心理。反馈途径很多:在课堂上通过察言观色、学生回答、学生做练习等活动得到反馈;课后直接与学生交谈,或从学生作业中得到反馈;但最强烈的反馈莫过于测验,因此抓好测验这个环节相当重要。单元测验起点要低,知识点分布要细要广,试题容量要大,试题分数要少,这样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试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使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分数是学生学习的杠杆,是润滑剂,是助燃剂,也是兴奋剂。对于各层次学生给予ABC多等级的评分标准。多等级的高分数刺激,能消除差生原有的“自卑”“厌学”心态,能留住学习差的学生,唤起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顺利完成数学学业。

四、创造成功机会,补足动力的维持系统

由需要产生了心理动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还必须由人的意志品质去维持这种内驱力。布卢姆认为,维持内在动机的意志力由三种内驱力组成:求知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因此我们不论在教学、批改作业、布置作业,还是出考卷时,都注意遵循多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原则,尺度控制在其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多给鼓励性评价,如“胜任”“过硬”“强悍”“很棒”的评价,不断地补充维持动力的意志燃料,追求教学成功。在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的时候,再用一些困难去磨炼他们的意志。爱因斯坦在谈及自己成功的秘诀时,曾写下这样的公式:成功=正确方向+艰苦劳动+少说废话。公式中的正确方向,就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和追求:即由需要产生的心理动力激发了意志的自学性。让我们共同以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为鞭策,踏实做人,勤奋工作。天道酬勤,成功一定属于勤奋的人!

数学作业批改模式的探究 第12篇

这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数学作业批改模式, 其相比传统笼统的作业批改模式而言, 优点在于将学生叫到教师身边, 然后进行作业的当面化批改, 即面批. 这样的批改效果远远优于统批, 使得学生在批改过程中极为重视自身作业的完成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也感受到其既受重视又有些担心. 教师正是在这样的批改模式下, 既给予学生错误的清晰指点, 又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提醒学生学习需要关注的注意点和主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 此种批改模式缺点也相当明显, 既不能针对每一个学生采用, 也不能时时使用, 否则易造成教师疲惫、学生疲惫等后果, 反而效果不佳.

例1不等式对一切x∈ ( 0, 1/2]成立, 则a的最小值为__ .

学生作业解答: 问题等价于方程无根, 即需要满足即可.

师 ( 面批) : 你的上述解答显然是错误的, 对二次不等式恒大于0只考虑Δ < 0, 显然忽视了定义域! 应该对问题进行下列三种情况的讨论:

( 1) 无实根2; ( 2) 两个小于或等于0的实根: Δ≥0, f ( 0) = 1≥0

( 3) 两个大于1/2或等于1/2的实根: Δ≥0, f (1/2) >1/2

综上 ( 1) ( 2) ( 3) , 得a≥5/2.

. 生: 教师, 我明白了, 以后Δ < 0仅仅适用于x∈R的条件下!

师: 正确, 但是你选择的方法其实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路径. 我们讲过恒成立问题较好的方式是参变量分离和函数思想, 你再想想.

生: 运用参变量分离思想, 问题等价于 - a≤x +1/x对一切x∈ ( 0, 12]成立, 于是利用g ( x) = x +1/x在 ( 0, 12]上的单调性求最小值即可. 这更优秀, 还避免了分类讨论!

师: 再想想函数思想的角度呢?

生: 从函数思想角度, 问题等价于只需要, 应该分三类情形讨论.

( 1) 当-a/2≤0时, 即可;即可;

( 2) 当 0 < -a/2≤1/2时, ;

( 3) 当 -a/2>1/2时, ; 综上三种情况即可.

师: 你再用函数思想, 将其看成两个函数, 利用数形结合呢?

生: 从数形结合思想角度, 问题等价于对一切x∈ ( 0, 1/2]成立, 左边函数的图象唯一确定, 研究右边函数g ( x) = - ax的图象, 主要是对斜率的分析.

说明: 利用对数学问题的面批, 在批改教学中实施学生对问题深刻性的讨论, 不仅提高了优秀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主动性, 还多角度的开发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广阔性, 这样的批改模式积极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比、参与和交流, 使得学生明白所使用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劣性, 因此面批模式值得在某些数学问题中对学生进行尝试和使用.

二、作业批改交互性

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 也要引入一些新的批改模式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就是作业批改模式的交互性. 交互性最大的优点在于实时对作业进行了检测, 并利用学生之间相互的交叉批改使得学生在面对作业质量堪忧时的心理压力有所减轻, 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作业中错误的成因, 以及他人在作业中正确的缘由. 此种作业批改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 时间紧、容量大, 教师利用学生之间的换组交叉进行作业的批改, 还能通过批改让学生认识到他人作业的正确缘由、书写格式的规范性等, 在批改中启发学生不断改进自身的作业质量. 当然, 此种批改模式的缺点是使用频率不太频繁, 否则教师无法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做到胸有成足.

例2光线沿直线l1: x - 2y + 5 = 0射入, 遇直线l: 3x - 2y+ 7 = 0后反射, 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学生甲分析: 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学生甲解析: 设直线x - 2y + 5 = 0上任意一点P ( x0, y0) 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P' ( x, y) , 则, 又PP'的中点Q ((x + x0)/2, (y + y0)/2) 在l上, 所以, 由, 可得P点的坐标 为, 代入方程x - 2y + 5 = 0中, 化简得29x - 2y + 33 = 0, 所以所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9x - 2y + 33 = 0.

利用交互性交叉批改作业, 学生甲认识到了本题的通性通法———学生乙的解答.

学生乙分析: 入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反射光线所在直线关于l对称.

学生乙解析: 由, 得. 所以反射点M的坐标为 ( - 1, 2) . 又取直线x - 2y + 5 = 0上一点P ( - 5, 0) , 设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 ( x0, y0) , 由PP'⊥l可知, . 而PP'的中点Q的坐标为 ((x0- 5)/2, y0/2) , Q点在l上, 所以

由, 得

根据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得所求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9x - 2y + 33 = 0.

说明: 利用对称变换的思想方法求解是本题的关键; 学生甲自己构建方程解方程组是本题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但不够常规, 通过作业的交互性批改, 使得学生甲认识到了学生之间所采用的比较优秀的解决方案, 旨在提高学生自身对优秀方法的吸收, 此种批改模式也照顾到学生较强的个性心理.

总之, 作业的批改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 教师的批改也需要随着学生的年龄层次、学生的程度变化、开拓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限于国内在数学作业批改模式上的研究不多, 笔者的想法也较为浅薄, 请提出更多的见解和想法来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率和效果.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一直强调注重数学概念的理解、公式的熟练运用、运算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教学, 却在另一环节上不够重视:即学生作业的订正环节和教师作业批改模式上的研究.作业是学生最直接反映学习效果的环节, 教师要在作业环节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 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书面书写能力的关键.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 来阐述教师在数学作业批改中运用模式的探讨, 结合案例做了一些浅显的思考.

关键词:数学作业,批改,模式,思考,探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个性化特色下一篇:双质量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