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发展战略范文

2024-06-16

总体发展战略范文(精选12篇)

总体发展战略 第1篇

1 电力发展趋势分析

电力自动化是电网系统建设中的一种新理念、新趋势。随着电网系统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 电力自动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电能供应的质量, 电力企业应积极落实电力自动化的应用, 缓解电网系统中的运行压力, 维护电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电力自动化的关键是保证电网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运行, 推行自检、监督、调节等功能的应用, 而且电网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 必须要保证各个系统都能实现自动化运行。尤其是调度、发电和变电环节, 只有在电力自动化的干预下, 才能实现高效率的运行。所以, 在电力自动化中, 要强化新技术的应用, 改进传统电网的运行方式, 在效益、效率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以发挥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优势。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是电网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辅助电网自动化建设。利用新技术营造电力自动化运行的环境, 提供自动化发展所需的条件, 使电网自动化能够稳定发展, 同时, 要落实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 不断完善现代电网的自动化建设, 提高电网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2 电力发展新技术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系统性很强, 结合了多项高端技术, 有效推动了电网系统的自动化发展, 体现了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效益。结合电力自动化的运行状态, 分析了几种比较常用的新技术。

2.1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是电力自动化中最根本的新技术, 它已经被成熟地应用到了电网系统内。现场总线的控制能力强, 具有集成的特点, 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控制电力运行现场, 提高自动化控制的时效性。在电力自动化中,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主动采集电力设备的信号, 并将其输送到计算机系统内, 计算机利用模型分析电力设备的信号, 判断设备信号的属性, 同时, 提供控制命令, 指导电力设备的操作。电力自动化降低了电网系统控制操作的难度, 利用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而且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 需要用到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这样, 既可以优化自动化系统, 又可以保障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2.2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电力自动化开发的基础, 它可以为电力自动化提供监视服务, 辅助电网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数据库技术的核心会对电力对象起到主动性监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将其应用到电网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主动监视开发对象的运行, 有利于拓宽电网系统的开发层次, 进一步推动电网系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2.3 SOA技术

SOA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起到了连接作用, SOA属于组件模型的范畴, 它连接了电网系统的不同单元, 提供了科学的接口方式。基于SOA技术的电力自动化, 拓宽了电力业务的范围, 提供了相关的连接服务, 不需要重新寻找单元接口就能满足电力自动化对连接服务的需求。

2.4 光互连技术

光互连技术常用于自动化系统内, 具有高水平的控制能力。光互连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3方面: (1) 限制系统功率, 消除负载对系统自动化的影响, 有效提高电力自动化的传输水平, 规避电网自动化中潜在的限制问题; (2) 在电力自动化中实行重组, 光互连技术具有可编程的性质, 能够保障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3) 控制调度运行, 利用光互连技术辅助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实现了高效率的调度运行。

3 电力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实践应用表明了新技术的发展潜力。结合现代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规划了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3.1 智能化

智能化是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电网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化的实现对电力自动化新技术提出的要求比较高, 积极引进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 在新技术中实行全面的智能改革, 深化智能理念在新技术中的应用, 能够有效地改善电网自动化的发展环境。在我国电力行业中, 明确指出了智能化的建设任务, 所以,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要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使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努力落实智能新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

3.2 最优化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最优化发展, 使新技术更加适应电网系统的运行需求, 有效地规避了新技术应用中潜在的风险, 体现了最优化发展在新技术中的控制作用。新技术最优化发展的目的是提高电网自动化的运行效益, 引进最优的新技术, 在安全、质量等方面保障电网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避免出现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最优化不仅是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也是新技术应用的一项标准, 规范新技术的性能、属性, 有利于完善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

3.3 系统化的发展趋势

在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引进了运行硬件和应用软件, 有效地改善了新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方式, 使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可以根据电网的状态, 为其提供自适应的技术方式。在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 电力自动化新技术中融入了多种硬件和软件, 深化了自动化新技术的科技含量, 强调了系统化在新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4 结束语

在电网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 在电力自动化新技术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需求量, 而且电网自动化的需求直接决定了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推进电力自动化的发展, 有效地解决了电力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体现了新技术的优势和价值, 避免了其对电力自动化运行价值造成的影响。同时, 保障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 能够提高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姬源.简论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 2013 (10) :27.

[2]陈翘.浅析电力自动化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风, 2010 (19) :281.

[3]张彦伟.论配电自动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知识经济, 2012 (15) :114.

企业总体财务战略 第2篇

财务战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作出的一种客观而科学的概括和描述。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

负债・收益・分配不同战略不同选择

扩张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是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高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稳健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适度负债、中收益、适度分配”。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它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这类企业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经实施过扩张的财务战略,因而历史上所形成的负债包袱和当前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成为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两个重要原因。“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财务战略要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企业总体财务战略思想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防范未来风险的意识。企业财务战略选择必须考虑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并及时进行调整,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1.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经济周期相适应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以现代工商业为主体的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经济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表现形式。我国经济周期直观表现特征是:(1)周期长度不规则,发生频率高。有学者测算,过去我国的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为4.6年,离差为1.9年。(2)波动幅度大。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系数的平均值为11.33,高出发达国家几倍。(3)经济周期的波动呈收敛趋势,周期长度在拉长,波动幅度在减小。(4)经济周期内务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高涨阶段总需求迅速膨胀,在繁荣阶段过度繁荣,在衰退阶段进行紧缩性经济调整,严格控制总需求。

从财务的观点看,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来抵御大起大落的经济震荡。以减少它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减少经济周期中上升和下降抑制财务活动的负效应。财务战略的选择和实施要与经济运行周期相配合。

在经济复苏阶段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增加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建立存货,开发新产品,增加劳动力。

在经济繁荣阶段应采取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和稳健型财务战略结合。繁荣初期继续扩充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继续建立存货,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筹划,增加劳动力。繁荣后期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

在经济衰退阶段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停止扩

总体平稳符合预期五大理念引领发展 第3篇

“平稳”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延续了一季度平稳增长的态势,上半年经济增长6.7%,其中二季度增长6.7%,与一季度持平。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5%。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涨幅为2.1%。主要指标走势平稳,均符合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创新”主要体现在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成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颁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企业更加重视创新投入、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上半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活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推进,新设市场主体日均超过4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4万户,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蓬勃兴起,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业创新日益活跃,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顺应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88.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39.7%,工业机器人增长28.2%,光纤增长28.2%,太阳能电池增长28%,智能电视增长20.5%,城市轨道车辆增长19.1%。

“协调”主要体现在供需、产业、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供给侧“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有积极进展,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7%,粗钢产量下降1.1%,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4个月减少,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对脱贫攻坚、农田水利、科技创新等软硬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服务业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以第三方物流、研发设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需求侧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提升,居民消费升级势能持续释放,住行、信息、旅游、文化等消费表现抢眼,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多点支撑区域格局强化,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引领作用明顯,工业和投资增速均快于全国;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绿色”主要体现在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节能降耗成效明显,随着产能过剩行业生产和投资增长明显放缓,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提升,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严格环境监管执法,上半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76.7%,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2.9%,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减少,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3%;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高到68.8%。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始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

“开放”主要体现在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取得早期收获,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9列,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合同金额同比增长37%。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与中亚、南亚、东南亚、非洲、拉美等重点区域产能合作全面推进。从营商环境、扩大产业开放、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等方面综合施策,保持和增强我国利用外资竞争力。自贸试验区69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范围扩大,启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88.6亿美元,增长58.7%;实际利用外资694亿美元,增长1.5%。

“共享”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推进,建立健全扶贫考核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全面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上半年扶贫小额信贷惠及120万贫困户。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等社保待遇水平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提高9.1%和15.9%,棚户区改造新开工402万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家庭困难学生和困难地区免学费等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解决近12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高考,比上年增加约50%。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扩大到200个,全国90%以上的地级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增强。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实现了“十三五”开局良好起步。同时我们也看到,世界经济仍处深度调整阶段,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还需更加努力,必须直面困难、顶住压力、夯实基础,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为巩固和壮大稳中向好势头蓄能增势。下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坚强领导下,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总体发展战略 第4篇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际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澳门也产生空前的发展动力,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例如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城市开发建设规模的激增、城市居民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系统的滞后、城市历史街区环境的有效保护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并制定新的城市发展战略,2007年澳门启动了《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初步提出了澳门城市经济、人口、文化、空间和生态等五方面的规划策略。同时,为了寻找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空间形态,在概念性规划过程中,同步启动总体空间形态设计,力图构筑澳门城市整体空间特色系统,完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结构。

1.城市战略规划阶段开展总体空间形态设计的意义

《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纲要》作为澳门城市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澳门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世界活力之城”。为更好实施这一目标,在建设过程中保持原有城市特色,塑造新的城市空间亮点,必须开展城市总体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以完善城市战略的内容与深度。

首先,弥补战略规划的形态构思缺失。澳门城市空间较小,为解决向外拓展的问题,城市战略规划探讨了城市空间拓展的可能途径。在拓展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形态保持何种形态特色,需要通过总体空间形态设计进一步构思与谋划。

其次,优化战略规划的中微观空间布局。城市总体战略规划的空间布局重点在于确定宏观层面的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和用地概念性布局。总体空间形态设计通过城市风貌分区、重点地段等中观和微观层次的具体设计,强化空间战略与城市自然、地形特征和其他因素条件的结合,进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再次,识别与建构城市文化的符号体系,提升城市形象的整体特色。长期以来,澳门已形成一套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特点的城市形态结构、城市肌理和特色空间、轴线、节点等要素和符号体系。总体空间形态设计将通过空间设计的手法,对这些城市文化进行保护和演绎,进而凸显城市特色。

2.建立基于城市发展战略的澳门总体空间结构

经过400多年的发展,澳门城市空间日渐紧张,土地资源有限,土地总面积相当于珠海横琴岛的1/3。现状总人口约53万人,人口密度约18 000人/km2,高于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单城市国家摩纳哥(16 000人/km2)与新加坡(6 750人/km2)。在地少人多的条件下,澳门的空间、土地资源将难以支撑过多的功能。因此澳门城市空间面临拓展和重塑。

2.1 澳门城市空间拓展战略

澳门现状用地东、南侧临海,西、北紧邻珠海,如果需要进一步填海,可选择的空间在于东侧和南侧。目前澳门半岛东侧结合港珠澳大桥建设拟填海的方案已确定。氹仔和路氹填海区东侧地区,由于澳门机场的净空要求,填海所获用地的使用效率受影响。如果满足海洋生态等要求,可在路环南侧填海。此外,向西、向北均可加强与珠海的合作,澳门半岛北侧是珠海城市中心区,可供进一步建设的空间有限;澳门半岛西侧是珠海的前山地区,可建设的用地面积较小;路氹填海区西侧的横琴岛,土地存量大,是澳门未来发展重要关注的地区。

澳门空间拓展方向应从区域的角度,考虑如何与周边地区的其它城市更紧密联系,协同发展。构建开放型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促进澳门与区域的联系,进而促进澳门发挥特色化高端城市职能,整合区域资源,获取更大发展。随着澳门部分城市功能适当的延伸及转移,澳门与周边地区可形成一个“三横两纵”开放式、网络状的空间结构。其中,东部“一纵”和南部“两横”穿越澳门内部。纵向轴线是澳门与珠海联动发展的主要轴线,连接澳门半岛、路氹填海区和珠海中心城区。两条东西向的轴线是澳门与珠海、香港的联动发展轴,强调澳门半岛与香港、珠海的功能联系,以及澳门与横琴的合作开发(图1)。

2.2 基于城市战略的空间形态结构

城市空间的拓展,不仅需要考虑城市功能性联系,也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形态的延续与提升。澳门是海岛型形态城市,滨海是澳门的重要环境特色。

通过对现有空间的优化以及对未来空间拓展的判断,澳门将形成“两心四片”的空间结构(图2)。“两心”指的是澳门半岛、路氹填海区为核心的两个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两个中心将集中澳门主要的商业、商务、办公等功能,是澳门经济活力的集中体现。

“四片”指的是澳门半岛、氹仔岛、路氹填海区、路环四个城市发展片区。澳门半岛未来仍将维持多元服务功能,以商业、商务、办公、居住等功能为主;氹仔岛将以科研教育、居住等功能为主;路氹填海区将发展大型博彩旅游设施、会展设施及商务中心;路环岛将以生态休闲、高尚居住、旅游度假等功能为主。四大城市发展片区之间通过水体、生态绿廊加以适度分隔,又通过便捷的城市交通加以联系,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图3)。

2.3 城市土地利用思路的优化

澳门应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尤其是与珠海合作,随着澳门部分现有功能适当的延伸与转移,如住宅、工业、商业金融等,澳门与周边地区可能形成一个开放式、网络状的结构。通过总体空间形态的优化,将澳门对外联系密切的功能如会展、博彩等,结合城市门户节点布局。既满足其交通要求,也对外展示城市形象。并在概念性规划纲要的基础上,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澳门半岛未来主要以商业酒店业用地、商务办公用地、商住用地、居住用地等为主,商业酒店业主要滨海、临水布置;商务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新口岸区;氹仔岛将以文化科技用地、商业酒店业用地、居住用地等为主。路氹填海区主要沿金光大道两侧布置商业酒店业用地,以大型博彩旅游设施、会展设施等为主,在金光大道东侧适当布置高档居住用地;路环岛将以山体公共绿地、高档居住用地、商业酒店业用地等为主,并对原有工业用地进行调整,未来将布置创意产业等文化科技用地。

3.塑造具有滨海特色的澳门城市空间要素体系

根据澳门滨海的城市空间特色,设计构建包括滨水界面、空间轴线、景观视线和视廊、地标等一系列要素的体系(图4)。

滨水界面:分三种类型进行营造。类型一是城市内部滨海界面,主要是澳门半岛的南部和氹仔岛北部的滨水地区,主要是在已有新葡京、MGM等特色建筑的基础上,增加科学馆和其他文化娱乐设施,丰富滨水界面的空间特色,塑造易于认知的城市意向。类型二是协调型滨河界面,包括在澳门半岛和氹仔岛的西部,其景观、界面形式尽量与横琴河对岸协调。类型三是休闲型滨海界面,通过塑造人造沙滩、休闲度假区等设施,营造澳门滨海休闲活动空间(图5)。

空间轴线:指位于氹仔山体景观轴线。澳门是一座地形起伏,东望洋山、妈阁山、大潭山、小谭山、迭石塘山等自然山体,成为城市重要的制高点。设计运用对景手法,在大潭山和迭石塘山塑造一条重要的空间轴线(即金光大道),沿轴线两侧布置商业酒店、大型博彩旅游设施、会展设施等,成为澳门未来发展的核心,进而带动澳氹填海区的整体发展。

地标:包括澳门旅游塔、三座跨海大桥、拱北口岸、横琴口岸等门户区标志性建筑,既使澳门城市景观的整体协调,也促进澳门城市内部、滨水地区、门户地区等局部地区的景观塑造。

景观视线和视廊:设计构建地标之间、山与海之间、城与海之间的多条景观视线和视廊,建立城市景观和滨海景观、山体景观之间的紧密呼应,增强城市的景观特色(图6)。

4.城市山体和绿地的保护与利用

结合澳门城市自然地理特征与城市建设要求,为保证“城中山林”的空间特色,需要对城市山体进行保护与利用。设计建议通过修订有关郊野用地的条例和保育政策,制定保育自然环境和适度开发的相应措施,保护澳门整体生态环境。依托东望洋山、妈阁山、大潭山、小谭山、迭石塘山等自然山体,梳理白鸽巢公园、澳门博物馆、宋玉生公园等公共绿地及街头绿地,形成若干条生态绿廊,利用澳门的山体、城区绿化、海岸线等要素,勾划出澳门整体的城市与山水交融的格局(图7)。

5.景观环境与生态空间规划

澳门作为中葡文化荟萃之地,具有独特的城市人文优势。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景观保护策略。总体空间形态设计根据城市风貌特征,将澳门划分为历史人文景观区、现代城市景观区、人工水体景观区以及自然山体景观区四类景观区。对四类景观区提出相应的设计指引。例如对包括世界遗产历史街区等在内的历史人文景观区,提出以尊重城区的原真性为前提,对建筑物高度、形式、材料等空间要素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同时,完善景观轴、景观带、景观视线等视觉景观系统。以连接氹仔和路环的金光大道为城市景观轴,以东望洋山等山体以及旅游观光塔、跨海大桥、观音像等城市地标为景观视点,以滨海岸线建设滨水景观带,形成点状、线状、面状的多元要素复合的城市总体景观体系。

6.结语

澳门总体空间形态设计在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运用了城市形态设计手法,丰富了澳门城市整体空间特色系统,从空间角度提炼整体城市设计结构,为澳门构建城市文化符号体系,强化澳门山水生态城市特色、中西交融多元文化城市特色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总体情况 第5篇

2011 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主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企业实 有户数平稳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个体工商户稳步增长,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快速发展。

一、全国各类市场主体期末实有情况

截至2011 年上半年,全国实有企业1191.16 万户(含分 支机构,下同),比上年底增加54.68 万户,增长4.81%,实

有注册资本(金)66.16 万亿元TPF

FPT,比上年底增加6.53 万亿元,增长10.95%。内资企业实有1146.57 万户,比上年底增加 54.61 万户,增长5%,实有注册资本(金)55.46 万亿元,比

上年底增加6.27 万亿元,增长12.74%。其中私营企业903.49

TP

PT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的货币单位原为美元,各年注册资本数按数据分析当日汇率折算。2011 年6 月底数

按美元对人民币汇率6.4716 换算。

2万户, 比上年底增加57.98 万户,增长6.86%,注册资本(金)22.85 万亿元, 比上年底增加3.64 万亿元,增长

18.98%;

外商投资企业44.59 万户,增长0.15%,注册资本(金)10.7 万亿元,增长2.52%。

个体工商户实有3601.13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4.29%,资 金数额1.5 万亿元,比上年底增长11.98%。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44.6 万户, 比上年底增长17.66%,出资总额0.57 万亿元,比上年底增长26.12%。

二、全国各类市场主体上半年新登记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100.15 万户,比上年 同期增长19.1%,注册资本(金)3.63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

增长35.02%。内资企业登记注册98.16 万户,比上年同期HH

长19.38%,注册资本(金)3.1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8

1%。其中私营企业登记注册91.32 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1.86

%,注册资本(金)2.4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47%; 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2 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6.93%,注册

资本(金)0.47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4%。

个体工商户新注册355.25 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7.73%,资金数额0.24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

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6.44 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0.36

3%,出资总额 0.11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5%。

三、市场主体实有户数在第一、三产业增长较快

从产业分布情况看,全国企业在第一产业实有28.51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7.83%,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39%,比 上年底扩大0.06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有327.81 万户,比上

年底增长3.71%,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7.52%,比上年

底减少0.29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有834.83 万户,比上年底

增长5.15%,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70.09%,比上年底扩

大0.23 个百分点。

个体工商户在第一产业实有 57.48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

9.84%,占全国个体工商户实有总户数的1.6%,比上年底扩

大0.08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有300.93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

2.5%,占全国个体工商户实有总户数的 8.35%,比上年底减

少0.1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有3242.72 万户,比上年底增

长4.37%,占全国个体工商户实有总户数的90.05%,比上年

底扩大0.07 个百分点。

四、中西部地区市场主体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企业增长率略快于中、东部地区, 占全国企业总户数比重比上年底扩大0.04 个百分点。东部十

二省市实有企业户数为746.02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4.75%,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62.63%;中部九省实有企业265.17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4.78%,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26%;西部十

省市实有企业179.97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5.12%,占全国企

业实有总户数的15.11%。

个体工商户在中部地区发展较快。东部十二省市实有

1782.59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3.25%,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户

数的49.5%;中部九省实有1093.3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5.64 %,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的30.36%;西部十省市实有

725.23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4.88%,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户

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总体思路 第6篇

一、集中发展,培育中心

以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效率为目标,依托重点工业园区,促进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相对集中,用产业集聚提高城市吸纳能力。发挥汉江流域水资源充沛、水质条件好的优势,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结合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将汉江流域打造成由商洛市、安康市、南阳市、十堰市、襄阳市、荆门市、随州市、孝感市等多点串联的生态经济带,逐步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格局。以流域中下游丘陵、平原地区为重要载体,加快汉江流域中下游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经济要素在该区域的聚集,打牢合理有序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正视土地紧缺对经济社会的严重制约,通过丘陵地区的开发,为城市和产业发展拓展空间。按照梯次推进、突出重点、有序开发的原则,统一规划,精心组织,提高汉江流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结合沿江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潜力,着力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中心城市对流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是以增强经济实力为基础,以提高效率为保证,以全面创新为动力,通过在技术、体制和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改革创新,打破对现有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延伸产业链,打造具有地区特色、产业关联度高、配套能力强、颇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立足点,不断充实中心城市高级功能,形成服务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发展环境优的城市功能体系,使中心城市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借鉴国内其他地区“飞地经济”的经验,鼓励以“合作共建”、“净托管”等方式开展合作,共建“飞地园区”,增强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从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和景观风貌等方面重塑城市形象,强调城市环境的宜人性,体现城市作为“人居环境”的本质。发挥襄阳、南阳等城市腹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大、经济基础好、远离国内经济中心的优势,以增强产业发展能力为切入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规模,支撑汉江中游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划的藩篱,强化丹江口—老河口—谷城以及仙桃—潜江—天门的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组合型城市,提高这些区域的竞争力。

二、基础先行,航运为先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超前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所谓“基础先行”就是根据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德国莱茵河、美国田纳西河、法国罗纳河等国际著名流域开发的经验,结合沿江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建设,统筹规划区域内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汉江生态经济带对内、对外的经济联系。以防洪安全为前提,遵循防用并举的原则,进一步搞好汉江及其唐白河、丹江、堵河、褒河、曾河、浪河、南河等重要支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密切关注南水北调后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变化和滩涂资源的利用,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汉、引江补汉、汉江中下游梯级开发、汉江滩涂地利用等民生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要充分发挥水运成本低、污染小、占地少的优势,根据干支流自身的情况,采取工程措施提高汉江航道通行能力,挖掘重要支流的航运潜能,努力构建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络,改善港口和工业区的水陆联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此为基础,借鉴国内外流域开发的典型经验,统筹考虑汉江港口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快速崛起。鉴于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以及上游支流滩险较多,汉江航运的重点是中下游干支流。下游地区要进一步发挥江汉平原水网密布的优势,以水系沟通为重点,逐步恢复汉江流域下游内河航运网络体系。

三、深化合作,共同发展

“深化合作”既包括加强汉江生态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区外的合作,也包括强化汉江生态经济带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合作。要以汉江—长江航运的相互衔接为切入点,统筹谋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通关便利化等举措,拓展长江经济带内陆腹地。加强汉江生态经济带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融合发展,把汉江流域作为两大城市群重要的生态屏障,把两大城市群作为支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内陆腹地,联动发展,共同提升。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内部,积极构建由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共同参与的区域治理机制,促进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提高流域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议汉江生态经济带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成员由各市的市长组成,作为区域合作发展的决策机构,定期和不定期协商解决区域内的重大问题。鼓励和支持汉江生态经济带借鉴长三角设立“合作与发展共同基金” 以及欧盟设立结构基金的经验,在经济带内部设立“区域一体化发展基金”,使其成为城市援助政策的核心。以汉江生态经济带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产业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强产业发展、市场准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对接,努力建设流域内大一统的市场体系。

要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竞争力强的流域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发挥汉江生态经济带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好的优势,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调水为契机,加快构建调水区与受水区之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将生态产品资本化,让上游生态产品供给区享受保护生态环境的收益。发挥中游地区远离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加快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吸引上游人口集聚。发挥下游地区毗邻武汉大都市的优势,积极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借势发展。协调好流域上游与中下游地区的关系,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相关区域政策的实施,实现上游生态保护区和中下游重点开发区的共同发展。通过空间布局的调整,强制性保留生态岸线、农田保护区、生态廊道等,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上下协同,生态共保

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搞好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高度重视汉江两岸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和支持汉江两岸的城市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唐白河、丹江、堵河、褒河、曾河、浪河、南河等汉江支流的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工作。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建立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同时,积极推动流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流域保护和污染防控长效机制。汉江流域上下游协同的重点要突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共同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实现“生态共保”的核心是建立区域生态优先型经济,追求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绿色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在继续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基础上,结合人口和经济要素向汉江沿岸集聚的趋势,将水污染防治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全面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重点河段整治、加强工业和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屏障。统筹考虑丹江口水库调水、下游引江济汉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保证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尽量减少重大工程建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锡赤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7篇

一、锡赤通“十二五”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 以扩张经济总量为发展主题

目前影响锡赤通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总量太小, 不足以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不足以形成支撑区域分工的经济流量, 也就不可能实现区域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因此, 尽管从全国、全区或自治区西部的发展水平看, 已进入促进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发展阶段, 但针对锡赤通地区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起步阶段的客观现实, “十二五”期间, 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做大经济总量作为经济工作的基本立足点。不要人云亦云地别人抓结构调整, 我也抓结构调整, 别人抓转变方式, 我也跟着抓转变方式, 而是要重点围绕解决发展不足问题,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 通过引投资, 上项目, 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始终保持一个高于全区和全国的较快经济增长速度。在政府目标考核中, 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考核指标不仅不要淡化, 而且要适度加强,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地区经济总量有一个大的突破, 为“十三五”或以后更长时期内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奠定足够的总量基础。

(二) 以壮大主导产业为中心任务

尽管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目前锡赤通地区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而是主导产业的发育不足。因此, “十二五”期间, 锡赤通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先不必过分地追求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和经济结构的合理性, 而是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做大做强上, 一是扶持已有一定基础和苗头的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尽快做大做强, 二是抓住机遇, 创造各种条件接纳产业转移。三是加大区域特色资源开发, 尽快形成新产业。坚持先引进、后规范, 先形成、后优化的方针, 通过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培育和引进新产业,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骨架。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根据不同产业的功能和定位, 再通过填平补齐完善产业链条, 优化产业结构, 形成区域产业体系。

(三) 以做大中心城市为关键环节

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针对锡赤通地区目前总体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规模小、带动区域发展能力不强的现状, 要把城市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关键环节。

首先, 要构建区域合理的城镇体系构架, 依托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条件、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要求, 结合区域内城镇化发展的步骤和节奏, 制定区域城镇体系建设规划, 明确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特色重点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 形成功能互补和区域城镇体系。

其次, 要重点加强中心城市建设。针对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够、集聚人口和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不高状况, “十二五”期间要以做大做强赤峰、通辽和锡林浩特三个中心城市为目标, 以扩大城市规模, 提升城市功能为中心任务,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城市产业发展, 推动全民创业和城乡就业, 降低农民牧民进城门槛儿, 加强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 强化科教医疗等公共服务等措施, 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宜业性、便捷性和保障性水平, 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集聚和服务辐射核心。

(四) 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举措

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近些年锡赤通地区的交通、通讯、仓储、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重大进程, 但受经济实力所限和历史欠帐较多, 加之区域面积巨大, 目前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

因此, 锡赤通地区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创新基础建设融资及运行管理体制, 力争通过“十二五”的建设, 使区域基础设施覆盖面和水平有个大的提高。在具体建设内容上, 一是基于提升城市功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基于城市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基于资源运输和产品运输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基于能源输出的电力通道等建设;五是基于解决水源保障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基于信息传输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五) 以融入周边发展为突破路径

锡赤通地区目前尚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 经济总量、产业体系都不足以形成自主的发展机制, 必须以借力周边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路径。因此, 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以服务周边、配套周边作为基本方针, 加强区域合作, 参与产业分工, 借助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的资金优势、技术辐射、产业带动和基础保障等条件, 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 要突出合作重点。根据锡赤通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及经济互补性, 一是要以能源为媒介。随着东三省、京津冀经济能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 通过与周边协作解决能源保障问题的合作意愿进一步显现。锡赤通地区要充分利用好自治区出台的资源配置政策, 加强与周边地区电力、煤炭、油气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努力把锡赤通地区建设成东部重要清洁能源基地。二是以产业合作为目标。东北三省未来几年将有数亿元产值的配套合作产业。锡赤通地区要抢抓机遇, 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 通过接纳产业转移植入与东北产业体系配套的新产业, 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形成。三是以创新体系合作为保障。依托东三省和京津冀地区的科研、人才、技术等领域的优势, 共建共享区域创新平台, 开展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合理流动, 提高区域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共同打造东北地区国家创新产业基地。

其次, 要明确合作方向。针对锡赤通地区的区位条件和周边省市的不同特点。一是在能源合作方面, 因目前京津地区的能源供应有山西和蒙西作保障, 锡赤通地区的能源合作对象应重点着眼于辽宁省。二是在产业合作方面, 根据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带动能力, 锡赤通地区应重点加强与辽宁、吉林和天津的产业配套协作, 而与黑龙江的产业合作应以呼伦贝尔市为重点。三是在科技人才合作方面, 应以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为重点。

二、锡赤通“十二五”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 在推进路径上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两种路径。一是市场主导路径, 即主要通过区域市场的自然发育和企业间的经济联系, 形成区域自由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和统筹的城乡公共服务等。二是政府主导路径, 即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行政化的资源配置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协作发展。一般适用于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地区, 政府通过统筹规划和集中投入, 促进尽快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鉴于锡赤通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尚处于开发起步阶段的客观实际, 为了尽快形成自治区东部增长极, 建议采取政府主导路径促进锡赤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一定时期内的政府集中投入和产业政策倾斜, 使锡赤通地区的经济总量、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条件有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 为区域经济产业分工奠定一定的总量基础和支撑条件。

(二) 在产业布局上坚持集中集聚原则

现代产业需要集中集聚发展, 集聚才能形成产业集群, 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果。锡赤通地区在目前的初级发展阶段, 可以暂不考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产业体系的完善性, 但必须充分认识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性, 尽可能地避免重复建设、布局分散和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

首先, 要合理优化区域的空间开发体系。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基本要求, 依托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坚持空间规划引导人口规划, 人口布局引导城镇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针, 对区域的生态屏障、城镇体系和重点产业发展区域做出控制性规划, 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开发方针。

其次, 要把握好区域开发的不同时间步骤。区域总体开发要坚持非均衡发展方针, 按照“先点上突破、再轴线联结、然后全面发展”的分步实施策略, 在“十二五”期间以重点城市和重点园区的点上突破为主, 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再次, 针对目前区域内工业园区规模小、水平低、布局分散、产业雷同等情况, 要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的整合和共建共享, 按照靠城不进城的原则, 选择几个区位条件好、配套能力强的园区作为自治区重点支持和区域联合共建的重点园区, 力争在短时期内上规模、上档次, 形成园区做大支撑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服务园区提升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 在内部一体上坚持利益诱导原则

锡赤通地区虽然具有地理上的邻近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等一体化发展基础, 但总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将客观上影响着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锡赤通地区涉及三个盟市级政府、32个旗县级政府, 还有若干个具有部分行政职能的工业园区或开发区, 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必将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地区出于各自GDP核算和财政收入等利益目标的考虑, 会在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等方面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目标选择和政策设计, 造成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冲突。这是目前区域内部出现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布局分散和招商引资政策冲突的根本动因。

因此, 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以利益为纽带,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通过建立合理的GDP核算制度和财政收入分成制度, 健全的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和公共资源及产品共享制度, 并辅之以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激励制度和投资倾斜制度, 促进区域内各利益主体变区域分割为区域统筹, 变与邻为壑为开放协作, 从而形成统一、开放、协作、共享的利益机制, 克服由于行政利益多元化导致的各自为政。

(四) 在周边协作上坚持甘当配角原则

锡赤通地区要实现与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 既要克服缺乏自信心理, 又要摆脱盲目自大情绪, 要正视发展差距, 端正合作态度, 采取主动方针, 制定正确的合作策略。

首先, 要坚持甘当配角原则。针对区域内经济基础薄弱, 现在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实际, 在产业分工上要树立“一切围绕周边, 一切配套周边和一切服务周边”的理念, 先不必强调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也不必考虑产业层次是否低端, 而是重点考虑产业规模和重点企业的做大做强, 关键是要通过产业地位的提升争取在区域产业分工中的主动占位。

其次, 要改变对外来企业开发资源模式的片面认识。要处理好近期开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要积极引进外省市的资金和大企业加速资源开发, 不要过分强调所谓的利益流失、对地区经济带动不大等问题。这是所有欠发达的资源开发地区必须经历的一个痛苦过程, 关键是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 促进资源开发尽可能服务于地方经济, 通过发展逐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再次, 要树立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理念。对于区域内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 要坚持拿来主义原则, 通过技术引进、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多种模式提高区域的创新发展水平。

三、锡赤通“十二五”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 自治区新型能源化工及有色冶炼加工基地

锡赤通地处煤炭资源、有色矿产资源富集区, 发展煤—电产业、煤—化工产业及有色冶炼加工业, 具有低成本优势和靠近市场优势。从发展现状看, 煤炭、电力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在自治区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色冶炼及加工业已有一定基础, 在全区产业地位明显提高。煤化工产业发展进程加快, 多个煤化工大项目落地投产或即将投产。从发展潜力看, 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 这为两大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十二五”期间, 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 发展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 形成循环经济体系,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力争到“十二五”末, 主要产品的产能和产量占自治区的比重大幅提升, 科技创新水平日益提高, 产业影响不断扩大, 成为自治区新型能源、煤化工产业及有色冶炼加工示范基地, 成为我区作为国家重要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点。

(二) 国家绿色、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锡赤通地区绿色资源丰富, 特色农畜产品突出, 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 锡赤通地区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 努力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 确立了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地位。目前, 区域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已拥有宁城塞飞亚、东方万旗、草原兴发等多家龙头企业, 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十二五”时期, 锡赤通要进一步发挥绿色品牌优势, 提高精深加工和规模经营水平。依托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乳业、肉业、生物制药、玉米、小杂粮等加工业, 力争成为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三) 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锡赤通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物流环境, 其可直接延伸辐射到周边多个城市, 还可延伸到锦州港、天津港、二连浩特口岸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目前, 区域物流设施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 随着连接东北、华北的物流通道延伸贯通, 区域八大物流园区设施进一步完善, 区域货运中转、交易能力明显提高, 有条件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四) 我国北方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锡赤通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 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 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 将成为推动锡赤通地区经济发展的策动力。“十二五”时期, 锡赤通在现有旅游发展的基础上, 以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为目标, 加强旅游合作, 挖掘区域文化内涵, 突出“自然与文化”旅游主题, 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五)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锡赤通地处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 其生态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 更牵系着东北、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十一五”期间,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锡赤通地区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草原保护等8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首次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 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 锡赤通地区生态环境正处在建设与破坏相持、好转与退化的关键时期, 建设和保护任务仍十分艰巨。“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 要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 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 进一步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成为国家主要生态功能区。

(六) 国家向北开放的桥头堡

论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第8篇

随着人类对海洋经济需求的增大, 传统海洋资源日益匮乏, 海洋经济发展的依存基础开始出现资源消耗向知识和高技术的转变。

海洋经济是人类以海洋资源为对象而展开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传统的海洋经济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依存基础是海洋资源、劳动、经验和常规技术, 是一种人和物的简单的和低层次的结合, 这时人们通常通过增加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来扩大生产的规模以及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采量来实现其经济的增长。以最为传统的海洋渔业为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人们都是通过增加和改良捕捞工具以及增加劳动力从而实现其需要的经济增长。这些浅层次的且单一的经济活动其相应的资源绝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 因此这些传统产业必然会出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也相应的枯竭并最终走向产业萎缩的局面。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海洋的需求不可能停止, 因此人类必须要对传统海洋产业层次进行升级并开发新的海洋产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 大规模的、立体的和综合性的海洋开发的展开以及海洋产业结构的丰富和升级标志着现代海洋经济的兴起。现代海洋经济以新的科技革命为背景, 其经济过程的基础是资本、知识和高技术。从海洋资源勘测到生产过程展开, 从海洋劳动过程、海洋经济运行过程到海洋管理, 都依赖于整个知识系统和高新技术的支持。在现代海洋开发活动中均采用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的技术装备, 如, 空间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声学技术、深潜技术、自控技术和机器人等, 这些新技术几乎与宇宙开发同时进入海洋开发领域。现代海洋开发是高技术和尖端技术密集的产业领域, 海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完全取决于海洋科学技术的突破和进展。在现代海洋高新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后是一整套海洋科学知识体系以及其他科学知识与方法, 如, 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法学、经济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 这些科学知识与方法不仅推动着现代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并构成海洋开发技术不断发展的知识基础, 而且保证和维护现代海洋经济活动的有效和科学运行。从现代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活动越来越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过程, 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海洋高新技术的进步, 而海洋高新技术的进步又依赖于海洋科学知识以及其他科学知识的增长。在这个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 现代海洋科技和海洋开发又呈现出多学科融合和国际间密切合作的趋势, 这是由海洋经济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任何国家或区域性的海洋开发活动的全面展开都必须充分利用整个世界的知识资源和其他各国的技术优势, 现代海洋经济本质上是建立在当今世界全部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之上的。根据以上分析可认为, 现代海洋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 是以知识增长和高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之所以是知识经济, 关键在于认识海洋和开发海洋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过程、性质与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和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其研究对象既包括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 (其中包括海洋中的水以及溶解或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和生存于海洋的生物) , 也包括海洋底边界——海洋沉积和海底岩石圈、海洋的侧边界——河口和海岸带以及海洋的上边界——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等;其研究内容既有对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 又有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有关海洋军事活动所迫切需要的应用研究, 这些研究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以及大气科学和水文科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而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监测与治理还涉及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法学等。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其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直接观测的资料可为实验研究和数学研究的模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已有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 通过系统功能模型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代海洋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 学科分支越来越细, 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越是深入, 各分支学科之间就越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彼此依赖。这种趋势使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科学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海洋开发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支撑。现代海洋开发技术是一个包括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工程技术和生产技术等在内的庞大的综合体, 是知识和资金高度密集的技术体系, 包括海洋开发的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两大类:基础技术是海洋开发各领域共同需要的通用技术, 如果这类技术薄弱, 海洋开发就难以顺利进行;应用技术是海洋开发专门领域直接将知识和基础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 与基础技术相比, 应用技术获得经济效益的途径更为直接。现代海洋开发技术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 技术综合性。海洋资源的分布是立体的和多层次的, 不同的海区和水域有不同的海洋资源, 即使在同一海区和水域也并存着多种海洋资源, 这样就使许多海洋开发项目相互交叉和相互联系, 各种海洋产业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此外, 各种海洋开发活动受到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 而海洋开发活动本身也必然要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 任何海洋开发技术的应用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和孤立的, 都需要其他海洋科技手段的配合运用和协同作战, 海洋开发活动的特点决定海洋开发技术是一个多技术密切结合的综合性的技术整体。② 技术的全球性。一个国家的海洋国土和管辖权是有明确范围的, 但海洋资源 (如, 洄游鱼类、公海航道等) 、海洋污染和海洋灾害等则是无疆界的, 因此海洋开发以及海洋问题的解决必然要求国际间的密切合作, 海洋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也必然具有全球性的特征。同时, 现代海洋开发工程, 如大规模的海洋调查和勘测、海底油气开发、深海锰结核勘探与试采、南极磷虾的调查与捕捞、水产增殖放流、海上污染控制以及海底隧道工程等, 不仅同时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利益, 而且所需资金数额巨大且技术难度大,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以及采取联合行动。③ 技术复杂性。海洋环境严酷多变, 海洋开发难度大且技术要求高, 因此现代海洋开发技术是一个高尖端和具有高复杂性的技术领域, 与其他工程技术相比, 海洋开发技术更多地依赖于多方面的知识支持。海洋开发技术涉及许多具体的专门技术, 每一项海洋开发活动都是一个技术综合体, 现代海洋开发离开声学技术、空间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遥感技术、地面模拟技术和潜水技术等就无法进行。技术的复杂性决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活动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产业领域, 海洋经济的发展直接依赖于海洋科学技术的突破, 而这种突破又要求多学科和多技术的共同努力。随着传统海洋资源日益匮乏, 传统海洋经济产业层次的升级以及新型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海洋科技的支撑。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的更进一步深入, 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增长空间对海洋科学知识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海洋经济从以资源为依存的资源消耗型向以知识和高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海洋经济转变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

2 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层次发展的变化趋势

随着现代海洋经济的依存基础从资源消耗型向知识和高技术转变的同时, 在海洋经济的生产领域, 其产业层次也开始出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这主要由两个方面因素所决定。

首先, 由于资源的日益匮乏, 传统产业为了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了产业层次升级。以最为传统的海洋产业——海洋渔业为例, 传统的海洋渔业主要指海洋捕捞, 开始在近海, 但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日益匮乏, 又把目标转向外海和远洋;但是, 这种简单且低层次的, 靠通过扩大规模和增大对海洋资源的消耗来满足经济增长需求的生产方式不可能长远地和根本地解决海洋渔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因此出现以技术为支撑的海水增养殖和育苗培植等产业, 海洋渔业开始由“狩猎型”向“农牧化”转变。近些年来,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较快,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水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量的20%。发展海水增养殖并实现“农牧化”是海洋渔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海水养殖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个巨大飞跃, 传统的海洋渔业也将因此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其次,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对海洋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 在海洋科学技术和社会市场需求的推动下, 海洋资源开发的范围更广且层次更深, 促进一系列崭新的海洋产业的崛起, 使现代海洋经济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和结构不断完善的海洋高技术支撑下的经济体系。现代高技术支撑下的海洋产业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2.1 海洋石油天然气和固体矿产探测与开采业

在海洋探测和开采技术的支撑下, 海洋石油天然气探测开采业得到迅速发展。1989年已探明世界近海石油储量为365.6亿t, 近海天然气储量为30.1万亿m3;目前, 海上石油勘探正由大陆架向大陆坡和大陆隆发展, 据预测, 今后全世界发现的石油资源中, 海洋石油将占2/3;海洋油气开采将是占主导性的海洋产业。此外, 海洋固体矿产资源探测开采业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预计大洋多金属结核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稳定的金属供给源, 届时其开采设施的水下部分将采用水下机器人、碎石机和液压采掘机装置来完成。

2.2 海洋制药业

由于现代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其在海洋生物科学方向的成功运用, 近年来海洋制药业不断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并迅速形成产业规模, 新产品不断涌现, 成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种类繁多、结构新颖以及生理活性独特的海洋天然产物是人类期望解决许多疑难病症的药源。由于生化分离技术和波谱鉴定技术的长足进步, 分离和鉴定某个化合物进而确定其分子结构相对并不困难, 因此对于海洋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药用化合物的分子模型, 启发人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合成或对现存分子进行化学修饰, 从而满足人类的需要;同时,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培养新的药源生物, 也能解决获得大量海洋天然产物的药源问题。海洋制药业是以生化分离技术、波谱分析技术、化学合成和半合成技术以及化学工程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

2.3 海水资源的新利用

海水在传统意义上的主要用途为提取海盐。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类对各种化学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 陆地水资源日益匮乏;而海洋是各种化学资源和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宝库, 世界上99%以上的溴资源都蕴藏在海洋里, 这些资源为人类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海洋领域的成功运用, 使海洋化学资源和水资源为现代经济服务成为可能。在海水淡化领域, 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等都已经达到工业生产规模。

2.4 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

环境、淡水资源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三大因素。海洋能源资源丰富, 据测算, 世界海洋能源的理论蕴藏量超过1 500亿kW, 可开发利用73.8亿kW。目前已经探测到的海洋能源主要指海水中的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世界上潮汐能发电技术已较为成熟并逐步向大型化发展, 其他海洋能利用正处于开发试验阶段。

2.5 海洋空间利用

传统的海洋空间利用主要是海洋交通运输,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及其在海洋领域的成功运用, 在海上进行生产、生活、娱乐、储藏、通信和电力输送等已经成为可能。整个世界的港口吞吐能力和海上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在新型海洋运输线路开发中将建造一批海底隧道、海上桥梁和海上机场;全世界已建造了许多人工岛和上千个海洋娱乐及旅游中心, 其中有200多个海洋公园;在通信领域, 目前已经铺设了10多条海底光缆。

3 海洋经济各产业间的集成发展趋势

随着海洋经济产业的深入发展, 海洋产业的独立性正在逐渐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海洋产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从而产生了一些海洋新兴产业。这些新兴海洋产业有传统产业的影子, 但又不能明确称其为传统产业, 出现传统海洋产业的集成化发展趋势。从目前来看, 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游艇业等产业向此方向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

以海洋渔业为例。传统的海洋渔业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海洋渔业养殖, 其产业的发展所依存的无非就是海洋空间和鱼虾资源, 其满足的是生存物资方面的社会需求;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发展, 逐渐形成以海洋生物科技为依存的海洋鱼苗培育等新型产业, 其满足的是人类海洋生产环节的需要;另外,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 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海洋渔业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存需要, 但是今天正逐渐转向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如, 海洋休闲渔业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对大海风景的欣赏和享受垂钓的闲情雅致等精神需求。海洋休闲渔业在产业资源依存方面与传统海洋渔业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从需求角度上看, 消费者追求的是休闲和精神上的满足, 这一点又更接近海洋旅游业的特点。因此, 海洋休闲渔业是传统海洋渔业向传统海洋旅游业的渗透, 是传统海洋渔业和传统海洋旅游业相互融合产生的新型海洋产业。

再以海洋游艇业为例。从游艇业的自身发展来看, 其产业归类应该属于海洋船舶制造业;但从游艇产品的消费用途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 其逐渐失去作为交通工具的功效, 而越来越成为社会富裕阶层泛舟海上欣赏山海美景、休闲度假和娱乐的有效工具以及商务谈判的活动场所。与此同时, 滨海旅游业真正实现了从游山“观”水到游山“玩”水的发展转变, 而海洋游艇业、商务会议和滨海旅游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必将拓展游艇业的发展空间、升华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提高地方商业的发展层次, 从而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层次和发展空间。因此, 以滨海旅游业为主导, 海洋游艇业、滨海旅游业和商务会议的集成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同时必将大大提升采取这种发展方式的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结构层次和海洋经济的社会综合服务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知, 传统海洋产业的相互融合、现代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成功运用, 使传统海洋经济经营发展模式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撑下, 传统海洋产业的产业升级和新兴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可能;海洋经济出现以资源为依存的资源消耗型向以知识和高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海洋经济的转变以及在海洋经济生产领域出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以及海洋各产业间的集成发展是海洋经济发展与时俱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甘德安.知识经济创新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2]孙义福.山东海洋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

[3]权锡鉴.海洋经济学初探[J].东岳论丛, 1986 (4) .

[4]管华诗.海洋知识经济[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 第9篇

1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概述

我国的特点是人多地少、城乡区域差异大, 这就表示着统筹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而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源环境压力并存的背景下, 对城乡总体规划进行战略环境评价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1 战略环境评价的含义

我国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多年, 但其建设项目只能对小范围的环境损害进行补救, 无法从根本上保护环境。而战略环境评价是战略影响评价原则在战略层次上的应用, 是对拟议中的高级决策 (政策、规划、计划等) 建议或方案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中国积极推动将环境因素引入宏观战略决策, 以此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意义

我国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是一种战略性环境评价, 是以环境问题的全局性和根本性为着眼点, 目的是解决规划层次上与环境有关的问题, 是对城乡总体规划在决策阶段的补充和完善。这是保证城乡总体规划科学合理、透明的重要举措, 为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提供依据。开展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 既是城乡总体规划发展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需要, 是实势所趋。这种方法从源头上考虑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弥补了规划设计在环保方面的不足, 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3 国内现状

随着经济活动和范围的不断扩大, 我国的区域开发、产业开发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国家也开始提出逐步开展对政策和规划进行战略环境评价问题。与此同时, 我国的一些学者专家在此方面展开有益的讨论, 针对实施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意见和建议, 实施的可行性及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我国的政策法规也逐渐确立了战略环境评价的法律地位, 逐步将其在中国的发展提到新的历史高度。

1.4 相关理论介绍

(1) 实现城乡总体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即环境、经济、社会相互联系。在城乡总体规划战略决策过程中要对所有的战略选择进行系统的评估,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环境资源价值论对于认清环境资源状况, 评价环境费用的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对环境资源价值进行核算, 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经济发展潜力并对开发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分析

2.1 评价结构的构建

(1) 城乡规划涉及城乡发展战略、城乡发展方向、城市性质、城乡定位与目标、规模、建设时序、土地和其他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 这些都是评价因素。 (2) 确定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的评价框架, 即从其层析分析、战略筛选、政策分析等方面分析来确定评价区域, 总结基础资料有关数据, 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案来减缓对环境的影响; (3) 根据相关编制原则、要求及内容编制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报告书。

2.2 技术方法体系

在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中主要应用了3S技术, 它包括RS技术、GIS技术和GPS技术, 而且需要建立起以计算机为基础, 以3S技术为基本框架, 以EES为核心, 以EMS为定量分析工具的综合集成系统。适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有战略环境评价方法、环境容载力分析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学方法及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法。

2.3 制度保障体系

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政治和技术相结合的过程, 不仅需要专业的理念和技术更需要一个明确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其发展。其中主要包括多元参与制度, 以保证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确保反馈信息处理的科学公正, 委员会制度, 充分发挥专家的集体智慧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督和协调制度, 推进政府施政的透明化, 法律制度, 实施保障制度。

3 结语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立足于规划学、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多个学科, 它对丰富总体规划理论, 促进城乡总体规划科学、合理、规范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加剧的今天,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为避免城乡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 促进积极影响提供了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祝家顺.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5, (22) :6213-6214.

总体发展战略 第10篇

该研究成果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将从多个途径引导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总体发展战略 第11篇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及地位

城市公共交通是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包括快速公交、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及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是公共运输的子系统,“公共”二字是相对与专用(或私有)的交通工具而言的。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64号文明确提出,要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二、公交优先的理念及内涵

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罗马宣言》指出:“公共交通必须有专用车道,以此保证公共交通更加快速、更加可靠。弄清交通的基本原则,交通系统的组织应满足最广泛的社会需要,并为大多数市民提供可持续的交通选择。”因此,在城市首先要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污染轻的公共交通。《罗马宣言》是当代全球性的城市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形成的标志性文件,被称之为“公交优先”的理念。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2006年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政策,即在我国实现了“公交优先的理念”向“公交优先的政策”的转变。64号文对“公交优先”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大城市要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左右。

公交优先的基本内涵是:政府部门在综合交通政策上要确立公交优先发展的地位,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包括经济扶持);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确立公交优先发展的序列;在交通资源的使用与管理上,确立公交优先的权利。

具体说,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安排要优先,道路通行公交要有优先权,交通管制措施上要保证公交优先放行,公共财政转移要保证公共交通优先。

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总体目标及关键指标

(一)建设部在2004年提出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的总体目标。关键指标如下:

1.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90%以上;

2.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建成区大于50%,中心城区大于70%;

3.特大城市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

4.大中城市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在20%以上。

(二)368号文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基本形成,较好满足公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的总体目标。关键指标如下:

1.到2015年

①市区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到15标台以上,城市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60%以上;

②市区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城市,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到12标台以上,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进场率达到50%以上。

2.到2020年

①市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到16标台以上,城市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70%以上,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左右;

②市区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参照上述指标和地方实际,确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

(三)建设部2004年提出总体目标与64号文和368号文总体目标及关键指标的异同点。

1.两者都是以5年为时间单位,在总体目标中两者都提出了“确立主体地位”的总体目标,而后者追加了“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基本形成,较好满足公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目标表述;

2.前者的政策概念中包含了出租车和轮渡,而368号文政策概念中没有提及出租车和轮渡,却加上了“现代有轨电车”;

3.两者对站点覆盖率都提出了要求,前者是按300米半径计算,后者是按500米半径计算,10年前是50%~70%的覆盖率,而368号文是100%的覆盖率;

4.前者的指标偏重于“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和准点率”,而后者的指标偏重于“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和城市公共汽(电)车进场率。”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2004年提出的“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和准点率”偏重考核对象是公交公司,强调的是“公交优秀”;而368号文“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和城市公共汽(电)车进场率” 偏重考核对象是地方城市政府,强调了“公交优先”首先是地方城市政府的职责。

四、368号文的一些主要指标

(一)出行快捷性指标。

1.力争到2020年,全国快速公交系统线网运营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

2.力争到2020年,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车道总里程达到15000公里;

nlc202309051037

(二)交通智能指标。

1.到2015年,市区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基本建成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车辆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

2.到2020年,市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全面建成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车辆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

五、368号文对公交车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加快发展安全性能高、乘坐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推广应用大容量、低地板公交车辆和空调车。这一条释放的信号是“安全性能高、乘坐舒适的”车辆具体指的就是符合“大、低、空”要求的车辆。

2.加快车辆更新改造和升级步伐,加快淘汰安全性能差、排放标准低的老旧车辆。这一条释放的信号是公交企业采购公交车的数量会明显加大。

3.加快车型选择等方面标准规范的制修订进程;完善公交车辆技术准入和维修检测制度,保障城市公交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这一条释放的信号是公交企业采购公交车的车辆不仅要求“大、低、空”,同时要求外形是“方基调、小圆角”,并且会将这些要求上升到“车型选择”标准中。

4.积极推进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等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辆在公共交通行业的示范和应用,完善支持政策和配套设施,提高低能耗、低排放、清洁燃料等车辆应用比例。这一条释放的信号是推进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辆的进程,每一年会按比例提高。

5.积极推广应用无障碍化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完善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乘用。这一条是对公交车辆的人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64号文是公交企业的福音,368号文对客车厂家是极大的利好政策

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报告,免征新购置的公共汽车电车的车辆购置税和依法减征或者减免公共交通车船税这两项,政府一年就为全国公交企业减少税费支出达150个亿;64号文明确了“对公交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经营偏冷的线路予以补贴”;64号文还提出了“建立公共汽车交通企业职工工资正常机制”。这些都是64号文为公交企业带来的直接的好处。

而368号文对客车厂家是极大的利好政策。

1.368号文要求,到2015年市区(按工作生活在城区以内的人口数,不含郊区农村人口的统计口径计算)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要达到15标台以上,据统计全国有上海等9个城市。

2.368号文要求,到2015年市区(按工作生活在城区以内的人口数,不含郊区农村人口的统计口径计算)人口100至300万以上的城市,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要达到15标台以上,据统计全国有西安等47个城市。

3.368号文要求,30万至100万以下的城市(按工作生活在城区以内的人口数,不含郊区农村人口的统计口径计算),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要达到10标台以上,据统计全国有柳州等53个城市。

七、研究结论

(一)确定公交主体地位的任务十分艰巨。

建设部在2004年就提出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的总体目标;2013年交通部重提到2020年,基本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基本形成。这说明确定公交主体地位的任务十分艰巨,前面已经用了近10年,必须再用10年才能基本上确立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衡量“主体地位”是否确立的关键指标有3个,第一个指标是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第二个指标是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第三个指标是城市公共汽(电)车进场率。

这三个指标能不能实现的难点是资金能否落实到位。不过“十二五”的“公交主体地位”的责任主体是地方城市政府,而不是公交企业,同时中央政府已经将这项工作纳于地方城市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应该说这比以往的情况要好得多。

(二)目前交通部推进“公交优先”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交通部正式接管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职能5年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推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有了实质的成果。如:免征新购置的公共汽车电车的车辆购置税、依法减征或者减免公共交通车船税、落实对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成品油的补贴政策等具体政策基本到位。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即64号文,这是个“国”字号的文件,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无条件贯彻、执行,责任主体已经上升到了国务院和地方城市人民政府。2013年6月18日,交通运输部又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即368号文。这样的力度和进度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

(三)公交客车厂家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根据交通部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所述:

1.“十一五”末公交客车的市场保有量约40万辆,“十二五”期间现有公交客车将有70%需要更新,总量约为28万辆(40×70%);

2.“十二五”末,全国公共汽电车保有总量达60万辆,较2010年新增约20万辆;

3.“十一五”末公交客车的年销量还不到6万辆,“十二五”期间平均年需求量将达到9.6万辆。

一直令公交客车厂家困惑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公交客车的市场容量,二是公交公司的支付能力。通过上述的研究,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文件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的背景下,在新一轮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过程中,这样的困惑会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对公交客车厂家而言无疑是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责编/齐尚

总体发展战略 第12篇

1 中国区域格局的演变

中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到现在为止, 区域格局总共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战略性转变。

1.1 由沿海向内地的“均衡发展战略”

第一次区域格局的转变发生在1953年“一五”时期到三线建设时期。由于我国在解放之前, 地区经济发展非常不协调, 主要工业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 广大内地地区发展极为缓慢, 尤其在偏远的西北地区, 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建国初期, 这种局面一直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经过了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 我国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始了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基本建设, 而这其中的很大部分都建立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陆地区。到“一五”结束的时候,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得到了非常大的改观, 为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初步实现了资源的合理调配。这种区域战略发展格局直到1985年的“七五”时期, 才有了明显的调整。

1.2 以沿海为重点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1978年,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 由过去主要强调备战和缩小地区差别, 逐步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向沿海地区倾斜。在“七五”计划中, 我国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 同时将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重心。1980年, 我国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管理体制。这一时期, 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 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到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人均收入也远超中部、西部地区。

1.3 相对协调发展的“四大板块”区域格局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这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政府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正式提上了日程, 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的具体发展措施, 逐渐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这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根本转变。

这一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区域发展格局逐渐趋向合理。为了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在经济政策和资金投入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同时将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首先在大型工业项目的建设上, 逐步提高对其投资份额;其次对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在中西部地区建立龙头企业, 从而带动其他乡镇企业的发展。

(2) 区域协调机制逐渐趋向完善。在此期间, 我国政府不断深化对各区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建立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相互促进的协调机制, 这也对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市场开放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 市场分割被打破, 市场壁垒得到清除, 形成了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另外, 市场准入机制也得到了优化, 建立了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序竞争, 营造市场准入、交易、竞争、消费的良好环境。同时, 建立了互助机制, 引导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援助, 加大对中西部项目建设资金及相关措施的支持。

(3)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化, 以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合作与发展成为趋势。能否顺势而为积极推进我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深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 不仅事关我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而且关系我国全面现代化的整体布局。近年来, 为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 实现与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共赢, 我国先后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跨区域经济网络,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点带面”的区域增长极模式特征显著。同时, 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等管理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切实做好土地改革、户籍改革等工作, 改善百姓生活环境,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目前, 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础、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加快发展为主体的“四大板块”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稳定, 各区域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区域间协调性将持续增强。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 平均增幅达到了8%以上。截至201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55.88亿元,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差距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 甚至在有些地区还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这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不利因素。

2.2 区域相对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区域的气候环境、地理资源等都存在很大差别, 空间分布相对不均衡导致区域相对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这也对区域整体发展水平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西方发达国家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 经济规模与人口数量必须基本成正比,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但是因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化的结构, “城市偏向”与“乡村歧视”政策得不到有效改变, 我国区域发展在空间格局上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虽然人口规模相对较大, 但是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 城市化水平较低, 经济活动相对较少, 造成市场规模和自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此相反,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 造成人均自然资源较少, 同时各种资源的边际收益也呈现出递减的状态, 这也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3“极化”效应较强而“扩散”效应较弱

目前,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土地面积占到全国的4.2%, 人口数量占全国的27%, 而国民生产总值却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区域内的产业关联度较高, 对周围地区产生了极大的聚集效应。通常情况下,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但是现阶段, 三大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仍然占主导位置, 扩散效应的影响还比较有限, 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并不明显。因此,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还必须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研究。

3 新时期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措施

3.1 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法规

纵观国外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国家, 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进行了立法, 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如美国、日本等都对区域经济开发制定了专门的法规, 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任何开发政策的实施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 从而有效地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3.2 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评价体系

要想实现我国建立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 必须以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为基础。而区域协调发展取决于整个区域内社会、环境、经济相互之间平衡演变。因此,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尽快建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评价体系, 以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3.3 加快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十八大的召开, 代表着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与冲突。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建立一种科学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对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新机制中, 要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格局, 引导各个区域建立起本区域的发展目标, 实现利益最大化, 最终使整个国家和社会实现和谐与公平。

4 结论

我国自建国以来, 区域发展格局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 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调性的发展, 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未来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我国必将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肖金成.中国空间结构调整新思路[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2]刘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思路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 2011 (6) .

[3]杨霞.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动态演变的空间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上一篇:鉴定方式下一篇:数字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