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日记范文

2024-06-19

吸血鬼日记范文(精选11篇)

吸血鬼日记 第1篇

吸血鬼文化作为西方鬼神文化中重要的分支, 是很多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的主题, 尤其近几年, 由美国女作家L.J.史密斯的同名畅销系列小说改编而成的《吸血鬼日记》 (The Vampire Diary) 展现了吸血鬼形象新的时代特征, 吸血鬼文化进一步发展。该剧热播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吸血鬼热潮。“2009年, 如果你不是生活在南极, 一定会注意到吸血鬼影视作品的全球升温”。美国《时代周刊》 (Time) 中的这句话足以说明吸血鬼文化在全球的流行程度。

1.1 吸血鬼的定义和特征

吸血鬼, 指僵尸、吸取血液的恶魔, 是西方世界里著名的魔怪。作为和人类关系密切的鬼怪形象, 它在开始几百年的传说里一直带有离奇、恐怖、迷幻的色彩。近百年来, 随着浪漫主义文学兴起, 带有神秘唯美色彩的吸血鬼形象更成为浓郁而坚持的文化情节———一个从宗教走向感性膜拜的奇特的夜之魔鬼。

《韦伯斯特国际字典》 (Webster’s Dictionaries) 对吸血鬼的定义如下:吸血的鬼魂或具有生气的死尸;来自坟墓的灵魂或死尸在夜中徘徊, 靠吸取人或动物的血液维持自己的“生命”。从理论上讲, 吸血鬼可以理解为“活死尸”。他们没有呼吸、心跳和脉搏, 也没有体温, 却有自己的思想, 会思考、会交谈、会四处走动, 具有人类不具有的灵异力量, 然而他们并不是坚不可摧的, 他们可能受到伤害甚至被杀死。他们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 长而尖利的犬牙:吸血鬼通常通过牙齿切入被害人脖子吸取鲜血, 有些在平时状态能隐藏该特征, 但这无疑已经变成吸血鬼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2) 冰冷苍白的皮肤。 (3) 远大于常人的力量及常人无法获得的异能。 (4) 嗜血:为了维持他们这种生存状态, 他们必须不断吸食鲜血。一般来说, 大部分吸血鬼通常吸食人类的血液, 但是也有部分吸血鬼以吸食动物甚至其他吸血鬼的血维持生命。通常每当黑夜降临时, 吸血鬼会对鲜血产生强烈渴望, 这种欲望的强烈程度要比人类的饥饿感还要难受, 咽喉就像撕裂般疼痛, 逼迫他们不得不吸食血液。 (5) 惧怕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他们会灰飞烟灭, 所以他们白天无法出门, 只能在夜间出来活动。

1.2 吸血鬼作品的特点

从一般意义上说, 吸血鬼系列作品可以归类为恐怖题材。吸血鬼影片的开山之作是1922年的黑白影片《诺斯费拉图-恐怖交响曲》 (Nosferatu-A Symphony of Horror) , 那个时候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正值黄金时期, 电影大师弗里德里奇·威尔海姆·茂瑙 (Friedrich Wilhelm Murnau) 首次将吸血鬼从小说搬上银幕。贝拉·路高西饰演的吸血伯爵形象委琐枯槁狰狞, 眼神邪恶狠毒, 以吸食人的鲜血为生。虽然该片年代久远, 吸血鬼从棺材里钻出来的经典画面依然让人不寒而栗。从此, 电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便难以摆脱恐怖的色彩。恐怖电影带来感官和心理的巨大刺激, 这是一种发生在人类身上的宣泄净化, 通常存在于潜意识或无意识的一种与恐惧的面对面之中, 所有那些既能吸引观众又让人嫌恶的黑暗、原始的特性因素都被引用。电影充分发挥独特的视觉画面表现力, 超出常人想象力的丑恶可怖的角色造型, 阴森暗沉的环境背景, 惊悚离奇的故事情节———吸血鬼影片正是凭着这些特性, 迈出走向电影观众的第一步。

吸血鬼故事从一开始便有着浓厚的哥特美学色彩,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 怪异的妆容。吸血鬼作品中充斥着鬼怪等灵异素材, 苍白的皮肤、蓬乱的头发、邪恶的气息是哥特式妆容造型的基本特点, 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刺激视觉体验。 (2) 恐怖的环境。吸血鬼作品中的故事多发生在墓地、荒郊、魔爪般的枯树林中, 那里屹立着古老荒废的城堡或建筑物, 里面到处是老鼠和蛆虫出没的痕迹。实验表明, 人长期处于陌生的活动空间内会产生恐怖的联想, 进而出现可怕的恐惧感。早期吸血鬼影片将这种非常的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令人毛骨悚然, 情不自禁, 提心吊胆, 等待鬼怪出没。 (3) 永恒的黑夜。黑夜是吸血鬼最青睐的时间段。鬼怪复活出现, 罪恶凶杀案发生, 黑夜为这些故事营造了更多的恐怖感。 (4) 痛苦的死亡体验。早期吸血鬼电影通常采取大量血腥的手法展示杀戮伤残的过程及被害者痛苦的模样。创作者通过极其残忍的手段、淋漓的鲜血、痛苦的叫声等元素, 使电影产生一种“恶心”的恐怖效果。

1.3《吸血鬼日记》简介

《吸血鬼日记》是一部集青春、魔幻、恐怖、爱情于一体的美国电视连续剧, 由美国女作家L.J.史密斯的同名畅销系列小说改编而成。该剧从2008年开始拍摄, 目前连载至第六季。该剧以男女主角日记独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由此取名为《吸血鬼日记》, 主要围绕一个在两个吸血鬼兄弟间左右为难的高中女孩为中心展开, 讲述他们之间的三角恋故事, 并涉及吸血鬼、狼人、女巫、混血、二重身等超自然生物。播出以来, 《吸血鬼日记》深受观众欢迎, 它把青春、魔幻、恐怖等融合在一起, 完全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 更创下CW台 (美国一家公共电视网) 首播剧484万观众的收视人数新高。帅气、洒脱的Damon, 忧郁、勇敢的Stefan Salvatore, 性感、美丽的Elena……一个个让人疯狂的角色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完美形象。同以往不同的是, 吸血鬼已经彻底从被驱逐的角色转换成时尚、前卫、个性的代名词。

2. 吸血鬼文化在《吸血鬼日记》中的传承与创新

2.1 吸血鬼的外在形象———由丑到美

服饰上, 吸血鬼的着装越来越丰富多样, 越来越贴近现代生活。以往吸血鬼影视作品中人物服饰都带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吸血鬼的穿着属于当时社会上流阶层的贵族穿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中, 吸血鬼的服饰多以红、黑等暗色调为主, 如《惊情四百年》 (Dracula) 中Dracula出场时穿着的猩红色长袍及他回到伦敦时穿着的黑色维多利亚时代典型的贵族服饰。黑色总给人神秘的感觉, 仿佛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而加以红色后更给人一种低调的华丽、诡异的神秘。此外, 以往影视作品中吸血鬼服饰样式比较单一, 具有浓郁的欧洲贵族色彩与神秘的宗教气息, 风格较为凝重。随后吸血鬼影视作品中的服饰色调逐步向以蓝、灰为主的色调的中间地带过度, 而近来播出的《吸血鬼日记》中出现了颜色清新明快的服饰, 且样式从单一变得丰富, 风格变得活泼起来, 甚至出现剪裁时尚另类, 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样式。如女主角艾琳娜在剧中的造型看似简单却耐人回味, 独特的女王气质搭配成了时尚浪尖的人物, 深受广大女性的追捧。

年龄上, 影视作品中的吸血鬼年龄趋向年轻化。从Dracula的中壮年伯爵形象到《夜访吸血鬼》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The Vampire Chronicles) 中Louis、Lestat的中年形象, 再到《吸血鬼日记》中Stefan等青年高中生形象。《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们多为年轻的俊男美女, 他们用学生的形象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与常人无异, 只是面色稍显苍白, 只有吸血时才会露出锋利的尖牙和血红的双眼。即使是能量超群, 让同类都闻风丧胆的吸血鬼的祖先们看起来都是极度优雅高贵的, 颇具贵族气质。这一特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此类作品中未曾出现过。

气质上, 《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形象由欧洲贵族绅士型演变至美国时尚青少年型, 仍不失俊朗优雅之韵。他们依旧举止绅士, 爱好文学艺术, 如《吸血鬼日记》中Stefan酷爱读书, 在那个时代, 这些都是很具有贵族气质的兴趣爱好。《吸血鬼日记》中吸血鬼形象虽然仍然保持着上流社会独具的优雅骄傲气质, 但给人前卫潮流的感觉, 更加迷人。

表情上, 吸血鬼这一嗜血种族都是面色苍白阴郁、眼神凄离深邃的。最早期的吸血鬼影片以1921年的德国电影《诺斯费拉图-恐怖交响曲》为代表, 主角德古拉伯爵外表和内心皆如野兽般异化, 浑身散发腐烂的味道, 表情狰狞恐怖僵硬, 表情阴森、寒气逼人, 而到了《吸血鬼日记》, Elena、Caroline及其吸血鬼家族的成员的表情都变得丰富起来, 会展现常人的喜怒哀乐。

综上, 当代吸血鬼影片的哥特式虽然依然存在, 但是正在逐渐减弱, 这股新的吸血鬼热潮的特点则是以青春期甜涩爱情为主题, 并加入魔幻元素。吸血鬼影视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更青春、活泼、轻松, 不再像早期作品中古板、严肃的吸血鬼形象。

2.2 吸血鬼的本性:由“鬼性”到“人性”

相对于吸血鬼最初的恐怖、残忍、嗜血成性的恶魔形象, 《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们更具人性:他们与人类一起生活, 有与人类一样的七情六欲, 过着与常人无异的生活。

以爱情为主题。《吸血鬼日记》虽然是吸血鬼题材, 但与早期吸血鬼题材的影片比较, 血腥暴力的残杀镜头大大减少, 其主题实质是青春期的甜涩爱情, 这份爱情不血腥, 而是扣人心弦、令人向往。片中人类和吸血鬼之间的羁绊也是为爱情这一主题服务的, 剧中三角恋成为整个故事的核心, 推动故事进程。Salvatore两兄弟对Elena的爱, 使得二人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与强大的对手周旋。痴情的Stephan为了爱人放弃自己的本性, 痛苦地在人性与兽性中挣扎, 都表达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这些都令观众对吸血鬼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愫, 甚至期盼自己能遇到如此人性又有超群力量的吸血鬼或渴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有正确的是非观。剧中的Stephan是英雄, 但他并不是无所不能, 与之相反, 人们看到的Stephan往往很脆弱, Stephan只吸食动物的血液, 但这并不代表人类血液对这位素食主义者没有吸引力。危急时刻, Stephan又一次变成了吸血狂魔, 在女友和哥哥的帮助下, Stephan历经痛苦和磨难又重新站了起来, 成了人类眼中“正派”的吸血鬼;在剧中, Damon和Stephan兄弟二人矛盾不断, 但是在第一季中当Stephen被小镇中复活的吸血鬼抓住时, Damon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了他的一边, 仅仅简单地说了一句话:“He is my brother (他是我弟弟) ”;在第三季中, 当得知如果Damon杀死了Klaus将必死无疑的时候, Stephen也毫不犹豫地保护了Damon, 即使付出了被Elena和Damon误会的代价。而Damon很清楚弟弟和E-lena相互爱慕, 却发现自己已经情不自禁爱上Elena的时候, 只能把对她的爱压抑在心里, 默默守护她。渐渐地, Damon也从一个嗜血狂魔变为善良理智、对爱的人倾尽所有而令无数影迷大爱的英雄形象。剧中的Stephan与Damon虽为吸血鬼, 却有着正确的是非观, 为完成意义重大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和行为具有迷人的人格魅力。

对于吸血鬼本性的这一转变无疑体现了当下人们的价值观。凡事都有两面性, 没有绝对的善恶和好人、坏人之分, 即使是魔鬼也有人性的一面。当代吸血鬼已经从早期恶魔形象转化成具有人性、情感丰富、令人同情的形象。他们对生命向往、对孤独恐惧、对爱情执著, 有时甚至被塑造成拯救人类危机的英雄。吸血鬼发展到现在已经被赋予更多现代意义和人性色彩。

2.3 吸血鬼文化元素:由“单一”到“多元”

正如其他影视作品, 《吸血鬼日记》中包含很多相关文化元素。与当代其他吸血鬼题材的影视作品相比, 以往吸血鬼影片中的宗教色彩比较浓郁, 处处都体现着“主”的强大影响力。如在《诺斯费拉图-恐怖交响曲》中, Dracula幻化成魔是为了报复上帝:他一生为之战斗, 却没能得到他的庇佑。以范海辛教授为首的驱魔队伍运用的主要驱魔工具也是十字架、圣水等被上帝赋予灵力的物品。最后德库拉被剑刺中以后说道:“我们的上帝在哪里?”可见当时“主”的影响力之大。而当今吸血鬼影视作品中宗教的影响则越来越弱。在《吸血鬼日记》中, 基本没有出现与宗教有关的元素, 曾经惧怕十字架的吸血鬼现在忌讳的却是马鞭草。

除此之外, 过去的吸血鬼小说及影视作品等级分明, 那时的吸血鬼给人的印象是神秘且气质高雅的传统贵族形象, 意欲揭露当时统治阶级“吸血”的恶行。而随着吸血鬼文化的发展, 阶级影响越来越被弱化, 吸血鬼中不乏平民形象, 如《吸血鬼日记》中众多的高中生吸血鬼。

与早期吸血鬼影片相比, 《吸血鬼日记》中涉及的文化元素更广, 不再单纯地讲吸血鬼与人类之间的爱恨情仇, 还掺杂女巫、狼人、混血儿等元素。其对感情的描写不仅局限于吸血鬼与人类的爱情, 更有吸血鬼与狼人及混血儿与吸血鬼这些死敌之间的爱情故事上演, 这一变化完全符合当下“和谐社会”的主旨。

3. 结论

通过对《吸血鬼日记》的分析, 总结吸血鬼文化在此剧中的传承与变化, 可以看出“吸血鬼”这一西方鬼神文化正随着时代发展而进化。吸血鬼文化的发展正体现了社会的发展, 并迎合了随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人们的观念。正是因为社会进步, 文化多元化, 人们对“他者”才更能包容, 造就了今天更加“人性化”的吸血鬼。本文为学者及批评家更深入研究吸血鬼文学及影视作品的价值及在不同时期具有的特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总而言之, 吸血鬼文学从起初并不被关注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并且随着其不断发展, 研究体系将渐趋成熟, 成为影响更为深远持久的文化现象。

摘要:吸血鬼文化一直是西方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吸血鬼形象频频出现在西方文学及影视作品中。《吸血鬼日记》是由美国女作家L.J.史密斯的同名畅销系列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一经播出便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好评。本文从电视剧《吸血鬼日记》入手, 从吸血鬼形象、本性等方面解读吸血鬼文化随着时代变化体现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吸血鬼文化,《吸血鬼日记》,不同特点

参考文献

[1]Bram Stoker.Dracula[M].London:Penguin Books Ltd, 2007.

[2]Frost, Brian J.The Monster with a Thousand Faces:Guises of the Vampire in Myth and Litera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9:3.

[3]L.J.Smith.The Vampire Diaries:The Awakening[M].New York:Harpor Teen, 1991.

[4]Noah Webster.Webster’s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Z].Springfield:American Book Company, 1892.

[5]克罗德·勒库德, 著, 朱晓, 译.吸血鬼的历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

[6]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M].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2:65.

[7]布拉姆·斯托克, 著.刘勃, 译.德拉库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8]姜雪, 颜晓川.解读吸血鬼文化的历史演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

[9]李伟舫.黑色经典:哥特式小说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45.

[10]安德鲁·桑德斯, 著.谷启楠, 译.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11]布拉姆·斯托克, 著.吴岳添, 林中河, 译.吸血鬼传奇[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9.

关于吸血鬼日记2020 第2篇

怎么说呢,美剧拍的都挺长的,每一部往往都有几季,之前看过的《越狱》,其实看完第一季我就不想看后面了,因为我觉得够了,但美国那边可不这么想,一定要一切都明了了,直到最后,所有人都得到赦免,这是让我最感到失望的地方。但这部关于吸血鬼的电视剧,虽然是根据书本改编的,但我觉得不错,本人对关于吸血鬼题材的任何都感兴趣,这部《吸血鬼日记》就我个人而言超越了大制作的《暮光之城》。首先,人物方面,我觉得《吸血鬼日记》更加自然,虽然两者讲述的故事不同,但我觉得《暮光之城》里的人物关系过于的简单,人物形象方面也修饰的更多,而《吸血鬼日记》里的人物关系虽然复杂,但不乱这也体现了美剧的一贯做法。其次,这两部片子,一部是电影,一部是电视剧,两者在形式上是不同的,电影最多讲究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同时兼顾着剧情的发展,让其有条理,让观众能看得懂;电视剧则是有大把的时间去说故事,同时又不能过于的夸张,不可能像电影那样有很好的视觉享受,它更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去建立故事,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内容而言,两部都无可挑剔,但对于情节的铺展而言,后者更为连贯,也许是电影和电视剧的差别吧。总的来说呢,我更喜欢《吸血鬼日记》,但第二季更新的有点慢,但内容不亚于第一季的精彩程度,让人有陷下去的感觉,女主角也很漂亮,一人分饰两种性格完全不同的人,这是一个难关,但她表现的很好。其实对于Stafan和爱德华的形象,两者很相似,特别是扮演他们的演员。

看《吸血鬼日记》学英语 第3篇

漫谈吸血鬼

说到吸血鬼,你知道都有哪些英文表达吗?最常见的当然是vampire,意思是“僵尸,吸取血液的恶魔”,是西方世界里著名的魔怪。之所以说是魔怪,是因为vampire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它既不是神,也不是鬼,更不是人,就像被上帝遗弃一样。作为和人类关系密切(吸血鬼通常隐藏在人群中)的恶魔形象,它在最初几百年的传说里一直带有离奇、恐怖而又迷幻的色彩。近年来,随着浪漫主义文学和影视业的兴起,神秘的吸血鬼形象更增添了唯美浓郁的文化色彩,成了一个从宗教走向感性膜拜的奇特的夜之魔鬼,譬如著名的好莱坞电影《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和火爆的美剧《吸血鬼日记》等中的吸血鬼形象。

Vampire的由来

17世纪末之前还没有vampire这个词,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词汇来描述这种生物。在维也纳档案馆存放着一份关于1726年吸血鬼事件的报告,用德文写成,其中有个词vanpir,应该算是“吸血鬼”第一次出现在文献里。1732年,法国的一本杂志Le Glaneur也详细报道了此次事件,vampyre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法语中。同年3月11日的英国《伦敦日报》(London Daily)中第一次出现了vampire一词。此后,整个欧洲都改用vampire一词来称呼这种生物。

Vampire的传说

吸血鬼的故事经常和一个名叫“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的地区联系在一起。该地区在现今的罗马尼亚,位于喀尔巴阡山脉,历史上曾属于马蒂亚斯·科维努斯帝国,又曾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后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特兰西瓦尼亚被称作“吸血鬼之乡”,在吸血鬼故事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吸血鬼的故事还经常和一个名叫德拉库拉(Dracula)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此人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所著的小说《德拉库拉》(Dracula)中的吸血鬼之王,其原型是多瑙河畔瓦拉几亚公国(Valachie)的武拉德四世(Vlad IV),他曾击退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成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暴君,Dracula是他的外号,意为“魔鬼”。

《吸血鬼日记》中的英语

了解了有关吸血鬼的起源和传说,下面我们一起跟随《吸血鬼日记》来学习其中的地道表达吧。

人名背后的意义

《吸血鬼日记》是一部集青春、魔幻、恐怖于一体的美国电视连续剧,由美国女作家L.J. 史密斯的同名畅销系列小说改编而成。对17岁的弗吉尼亚少女Elena来说,新的学期意味着新的开始。Elena的父母不久前双双死于车祸,Elena是那场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Elena和弟弟Jeremy一起搬到姨妈Jenna家借住,他们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在好朋友“业余通灵师”Bonnie和“校花”Caroline的帮助下,Elena的脸上恢复了笑容。然而,转校生Stefan的到来打破了校园的宁静。Stefan英俊迷人却也有不幸的过去,他同样父母双亡,是叔祖父Pete一个人把他拉扯大的。Elena对Stefan一见钟情,却怎么也不会想到,Stefan原来是一个吸血鬼。更糟糕的是,Stefan那位傲慢自负、我行我素的吸血鬼哥哥Damon也出现了,他发誓要将Elena从Stefan身边夺走,以毁掉Stefan的新生活……

《吸血鬼日记》中的人名可不是简单的虚构,而是有各自特殊的意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Elena: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光亮(light)”;

Jeremy: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上帝的崇高(May Jehovah exalt.)”;

Bonnie:来源较多,包括爱尔兰、苏格兰、英格兰和法国,意思是“美丽的女子(pretty girl)”;

Stefan:源于德语,意思是“皇冠(crown)”或者“花环(garland)”;

Damon: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永恒的(constant)、忠贞的(loyal)”。

剧中的地道表达

剧情回放

(第一季第二集)

Elena: I'm sorry for barging in1. The door was ... open.

Damon: You must be Elena. I'm Damon, Stefan's brother.

Elena: He didn't tell me he had a brother.

Damon: Well, Stefan's not the one to brag (自夸). Please come! I'm sure Stefan will be along (到场) in any second (随时).

Elena: Wow, this is your living room?

Damon: Living room, parlor, Sotheby's auction (苏富比拍卖品). It's a little kitschy for my taste.2 I see why my brother's so smitten.3

Damon: [对Stefan说] Elena, she's a dead ringer for Katherine.4

炫酷表达

1. 词组barge in常指“闯入;干涉;插话”,这里意为“闯入”。如果同学们上课迟到了,就可以说:“I'm sorry for barging in.”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要注意区分这个短语和bargain (讨价还价)。我们可以将bargain分解为bar和gain两个单词来记忆:讨价还价谈交易,酒吧(bar)获得(gain)廉价货。

2. 这句话意为:“以我的品位来说有些庸俗。”Damon对Elena说:“It's a little kitschy for my taste.”以此讽刺Stefan家华丽客厅的矫揉造作。句中的kitschy是kitsch (粗劣作品或工艺品)的形容词。Kitsch是首先出现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的概念,其来由众说纷纭。倪梁康先生在其所著的书《媚俗现象学随想》中从词源学角度指出kitsch一词最初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慕尼黑,词源学家们猜测它可能是从动词kitschen (将污泥凑集在一起)发展而来。根据李平先生的考证:刻奇,即kitsch的音译,源自19世纪的德国,原义是指“保存一些破烂(如一个签名或一片树叶)作为一生中某个事件的纪念”。从上述两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得出kitsch的基本含义,指“因为附加价值而得以被保存与珍视之物,而其本身却并无价值”。请注意此处的价值并非固定在艺术领域。换言之,此时的kitsch仍为一个表达纪念的词。然而,在语言变化的过程中,kitsch的概念逐渐深化及片面化,从而出现了下面的定义,即“庸俗的艺术作品,无真正艺术价值的作品”,也就是说,它的确是一件作品,但其本质却是庸俗的、没有价值的,并不是真正的艺术。此时,kitsch的指向集中到了文艺领域,成为某种“伪艺术”的代称。尽管仍然保留了本义,却无疑在具体的运用中因环境而蕴含了强烈的贬义。例如我们想表达某事极其庸俗没有价值时,就可以讽刺说:“It's pure kitsch!”

3. 这句话意为:“我明白我弟弟为什么会如此着迷了。”句中的smite本意为“打击,摧毁”。爱情是把双刃剑,所以将smite理解为“着迷”恰如其分。短语be smitten with/by表示“被……迷住,迷恋,爱上”。如果某人想表达“我喜欢你”时,“I'm smitten with you.”绝对比“I fall in love with you.”“I have a crush on you.”或“I'm obsessive about you.”更能惊艳四座。

4. 究竟为什么Stefan会对Elena如此着迷?原来,“Elena is a dead ringer for Katherine. (埃琳娜酷似凯瑟琳。)”这里,dead ringer是一种非正式的口语表达,意为“酷似某人”。与之意义相近的还有doppelganger。Doppelganger出自德语,doppel意指double (成双、两倍),ganger意指goer,和walker意思相近。Doppelganger指“同一个人出现了两个,或者极其相像(即“二重身”)”,普遍用来指“出现了另一个邪恶的自我,或者在两地同时出现”。这其实是灵异现象的一种,即某个人看见了第二个自己。在一些神话传说或迷信说法中,看见自己的doppelganger是死亡的征兆。如果是某人的朋友或亲戚看见,则预示着此人厄运的到来,或者暗示此人将生病。现在,doppelganger已化为一种天意的传递,也可指好运。

剧情回放

(第三季第二集)

Damon: I was wrong.

Elena: Are you drunk?

Damon: No, I thought Stefan was gone. But I was wrong.

Elena: You saw him out there? Damon, is he ok?

Damon: No, he's not ok, Elena. He's an insufferable (令人无法忍受的) martyr (长期受苦者) that needs his ass kicked ... But he can be saved.

Elena: What happened out there? What changed your mind?

Damon: I changed my mind because even in his darkest place, my brother still can't let me die. So I figure I owe him the same in return. I'll help you bring him back.

Elena: Thank you.

炫酷表达

1. Kick ass直译是“踢屁股”,在美国俚语里表示“轻而易举地战胜某人”,常用来表现充分的自信,相当于口语中的awesome。例如:I can speak eight languages. I totally kick ass. 这里的kick ass可换成be awesome、rock等。

2. Kick one's ass按照字面理解是“踢某人的屁股”,也就是“给某人点颜色瞧瞧”的意思。

3. Kiss one's ass按照字面理解是“亲某人的屁股”,也就表示“阿谀奉承、拍马屁”之意。例如:He got promoted by kissing his boss' ass. (他靠拍上司的马屁获得了提升。)

4. 动词+ one's ass off相当于very much。例如:Chinese students always work their asses off even in the weekend. (中国学生即使在周末也有很多作业要做。) 大家是不是感同身受呢?还有最近网络上的高频用语LMAO,其实就是laugh my ass off的缩写,意为“捧腹大笑,笑死我了”,下次遇到可别以为是“老毛”,不然就真的会被人笑话啦。

5. 想形容某人很讨厌,还是可以用ass这个词。例如:Sb. is pain in the ass. (某人很令人讨厌。) 如果你想说得委婉些,可以不用ass而用neck,说成Sb. is pain in the neck。

6. Kick还能用作名词,表示“有趣的事物”。比如有人戴了一副造型别致的新眼镜,你就可以说:“Wow, nice kicks! ”短语for kicks则表示“为了好玩,寻求刺激”。例如:I went bungee jumping just for kicks. (我是为了好玩才去蹦极的。)

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长生不老。希望本文能带大家品味《吸血鬼日记》,感受吸血鬼的迷幻生活,体验酷炫的英语学习,玩转课上课下。

作者简介:

《吸血鬼日记》中埃琳娜的人格分析 第4篇

《吸血鬼日记》是由哥伦比亚以及华纳兄弟联合推出的美国电视连续剧。该剧于2009年9月开播, 目前仍在持续更新中。它集青春, 魔幻以及恐怖于一体, 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电视观众, 其平均收视率都在两百万以上, 获得了2010-2012年“美国青少年奖”, 并且全剧组都得到了第36-37届“人民选择奖”的提名。这部风靡全球的美剧主要演绎了吸血鬼达蒙和斯特凡两兄弟与埃琳娜之间曲折纠结的感情故事, 折射出剧中各色人物复杂多变的性格。埃琳娜作为剧中的女主角, 具有多重人格, 很好体现了弗洛伊德对于人性的剖析。

二、人格分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856—1939) , 奥地利人, 他对潜意识的研究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并且建立了心理学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在1923年的《自我与本我》中, 弗洛伊德详细解释了精神结构的理论, 并且认为人格是由本我, 自我, 和超我组成。

1. 本我

本我从人类出生就有, 主要包括人类如饥, 渴, 性, 生存等基本需求。本我要求个体立即满足这些需求, 所以享乐原则是本我理论的主要支配原则[3]。在《吸血鬼日记》中, 埃琳娜有一个名字叫做凯瑟琳的二重身。二重身在德语中就是“两人同行”, 指的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灵中的另一个看不见的自我。事实上, 凯瑟琳就是埃琳娜本我特征的体现。作为吸血鬼的凯瑟琳, 拥有比人类放大许多倍的欲望, 而且她不顾一切地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所以通过对凯瑟琳自私行为的剖析, 可以充分展现出埃琳娜的本我特征。

凯瑟琳这一人物出现在第一季的22集。按时吸食正常人的血液对于吸血鬼而言, 是保证生命, 以及增强自身能力的最基本需要。就像正常人必须按时饮食以保证生存需要。吸血鬼可以适当吸血, 保证让被吸血者活命;也可以毫无节制地喝干被吸食者身上的每一滴血, 导致被吸食者死亡。为了满足嗜血这一疯狂的本能欲望, 凯瑟琳夺取了卡罗琳娜的生命, 使她遭受了转变的痛苦以及险些失去人性的危险, 最后也变成了吸血鬼;凯瑟琳策划了梅森的失手杀人, 把凶手转嫁给别人;她也用意念控制珍娜使珍娜自杀;催眠迈特挑战泰勒进而激活泰勒的狼人的月圆之夜诅咒;所有这些无辜的受害者都没有触犯到凯瑟琳的任何利益, 却成了凯瑟琳本能需求以及唯乐原则的牺牲品。

凯瑟琳一直奔走在逃命的路上。为了活命, 她可以把任何人当成她达到目的的棋子, 肆意杀戮, 恣意妄为;为了逃避吸血鬼始祖克劳斯的追逐, 凯瑟琳游走于达蒙和斯特凡兄弟两人之间。她任性地愚弄了达蒙对于自己145年深深的爱恋, 也欺骗着善良的斯特凡纯洁的情感, 并造成了两人之间的隔膜。为了自己的快乐, 从不考虑任何人的情感, 把别人, 包括她的女儿, 都当成她享乐原则的工具。凯瑟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私者。从对凯瑟琳种种恶行的刻画中, 读者也可以看出埃琳娜性格中不为人知的一面:本我。

埃琳娜曾经封闭了自己的情感, 只为满足本我需求而生活。她蓄意破坏好朋友举行的派对;随心所欲地向任何人发飙;尽管两兄弟以很多方式“折磨”她, 但都收效甚微。因为她知道两兄弟深深地爱着她, 不会真正伤害她。所以她利用这份爱为所欲为;埃琳娜同样是在玩弄兄弟两人的情感。虽然表面上他喜欢的是斯特凡, 然而内心深处却留恋哥哥达蒙。最终两人走在了一起, 弟弟为此沉沦, 而埃琳娜和达蒙却沉醉在炽热的恋情中。好景不长, 很快达蒙失去了生命。由于不愿忍受失去达蒙的痛苦, 埃琳娜采取了一种非传统的, 十分危险的方式排遣自己的情感。她请阿拉里克施展魔力让自己彻底忘记和达蒙之间的情感。她选择这样一种方式, 让自己活得无忧无虑, 却让达蒙一个人受尽思念的百般折磨。

本我追求的是享乐原则。满足自己的种种需求永远是最重要的。凯瑟琳为了生存, 为了逃命, 她走过的路上铺满了无辜者的累累白骨;埃琳娜为了免受痛苦, 享受快乐, 她自私地封闭了人性, 伤害关心她的朋友, 伤害深爱她的两兄弟。凯瑟琳和埃琳娜其实就是一个人。他们诠释了本我的真正内涵。凯瑟琳一味盲目追求本我付出了代价:她失去了自己原本的身份, 由一个强大的吸血鬼变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女子, 最终导致了自我毁灭:失去了生命。埃琳娜也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2. 自我

自我是由本我产生发展来的。本我会有种种基于本性的需求, 而这些需求未必都能在现实生活中马上得到满足。因此作为个体的人就必须接受现实生活的种种不足, 并学着在现实生活中获得需求的实现。支配本我的是现实原则。它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具有一定的调解功能。

剧中大多数时候, 埃琳娜是一个挣扎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女孩儿。虽然内心深处钟情于达蒙, 但是却和斯特凡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对于旁观者而言, 他和斯特凡才算是符合现实标准的情侣。因为斯特凡符合大家对于好人的理解, 符合人们对于传统的定义。所以埃琳娜一直压抑, 否定自己对于达蒙的感情。然而, 她欺骗不了自己, 她生活在挣扎中, 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达蒙的身影。而当她最后终于和达蒙公开关系, 她又摆脱不了斯特凡对她的影响, 生活在愧疚中。这种矛盾关系是本我和超我的斗争, 是社会现实造成的。

埃琳娜经历了父母双亡以及监护人珍娜的无辜死去。生活环境的巨变让埃琳娜无法适应。她试着封闭自己的人性, 充分享受本我满足所带来的愉悦。然而, 她不能脱离身边朋友以及亲人的影响。他们会尽自己所能让她回归现实。让她没有办法变成一个为了本我而潇洒生活的人。尽管有遗憾, 尽管有纠结, 尽管有痛苦, 她也必须接受现实对她的约束。

3. 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高层面的东西。是个体在生活中, 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 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 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 它阻止人们单纯追求享乐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说, 超我从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 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埃琳娜曾经是完美的化身, 她有着优越的家庭, 宠爱着她的双亲, 帅气懂事的弟弟, 良好的教育背景, 以及骄人的容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 她并没有因此变得飞扬跋扈。相反, 她学习成绩优异, 性格活泼开朗, 举止大方得体。是家长眼里的好孩子, 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 是同伴中的好女孩, 更是众多男孩疯狂追求的对象。在旁观者眼里, 她就是完美的化身。埃琳娜一直努力避免各种不好的影响, 使自己的形象符合各种社会群体对她的期待, 保持着这种美好。超我处于人格原则的最高层, 是一种理想境界, 是一种完美状态, 是和社会现实相悖的。所以这种完美的状态很快就被打破了。突然, 父母遭遇车祸;弟弟染上毒瘾;自己无心顾及学业;姨妈詹娜死于非命;好朋友变成了吸血鬼;而她一直深爱的人并非是她想象中的样子。她的整个世界都坍塌了, 再也无法维持过去的光环, 再也无法找回曾经的岁月。

在这样的状态下, 她遇到了斯特凡。在众人眼里。他们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可是斯特凡并非是普通人, 他颠覆了埃琳娜的世界观。在后面的剧情中, 她又遇到了达蒙, 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爱的是那个邪恶的哥哥。尽管埃琳娜一直否认自己对达蒙的情感, 不想让自己犯错, 想维持自己的完美形象。可是, 最终, 她没有办法抵触内心的真正情感, 选择了达蒙。她颠覆了大家对她的一贯看法:乖乖女, 完美的代言;身边人都认为她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作为完美的化身, 埃琳娜不仅仅时刻提醒自己不去犯错, 同时她也以自己的行为影响身边的人。她曾经力劝误入歧途的弟弟;曾经挽回了陷入深渊的斯特凡;曾经帮助卡罗琳娜度过转变这一艰难时期。然而, 这并不代表她就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她在感情了伤害了达蒙兄弟两人;在生活上让亲人朋友为她担忧并深受其害:因为自己不想承受失去亲人的折磨, 她恢复了吸血鬼的本性, 使朋友们痛苦不堪。

三、结语

《吸血鬼日记》是一部超现实电视作品。里面涌现了众多的超自然生物。埃琳娜属于其中一个。在剧中, 她不仅转化成了吸血鬼, 而且还拥有二重身凯瑟琳, 凯瑟琳其实就是埃琳娜本人。因此分析埃琳娜的人格很有意义。她的性格变幻莫测, 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不择手段;曾经一度拥有过完美形象, 是家人和学校的模范;然而, 大多数时间她是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自我状态。尽管现实生活有许多不足, 有太多痛苦, 有很多无奈, 尽管她可以为了满足自己需求为所欲为, 她选择了自我, 她仍是受大家喜欢的埃琳娜。这就告诫我们普通人:要学会在极端欲望以及极度理想化之间取得平衡。尽管现实生活不尽如人意, 它却是最真实的存在状态。

摘要:《吸血鬼日记》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美剧, 其中演绎了许多超自然生物。后来成为吸血鬼的埃琳娜就是之一。她的人格特征值得分析。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包括本我, 自我以及超我。本我以享乐主义为原则, 自我以现实主义为原则, 而超我以理想主义为原则。埃琳娜游走于本我, 自我, 和超我之间。她的人格变化给人启示。

关键词:《吸血鬼日记》,人格,凯瑟琳,埃琳娜

参考文献

[1]李慧慧, 肖学农.以《夜访吸血鬼》为例分析欧美电影中的吸血鬼文化[J].电影文学, 2011 (22) :89-90.

[2]童庆炳, 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彬, 胡传明.从弗洛伊德人格了看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塞瓦尔托两兄弟[J].文学研究, 2011 (6) :95-96.

吸血鬼日记读后感 第5篇

没有一个 男人可以等心爱的女人145年,但是吸血鬼日记中的达蒙做到了;没有一个男人可以为了心爱的女人永远让自己活黑暗中,但是他做到了。为了她,他失去了自己145年,为了她,他被时间遗弃了145年,为了她,他陷入永生永世没有尽头的痛。可是到最后,得到了什么?在终于见到分别了145年爱人的时候,却得到了一句:我从来没有爱过你!那种痛,那种伤是人类无法体会到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爱也是有限的,但是吸血鬼的爱,是没有终点的!

《吸血鬼日记》是第一部让我如此着迷的美剧,尽管它和小说完全不一样,但是剧中的达蒙却一样让人心痛,虽然在145年以后,他又找到了能为之心动的女孩,但是历史还是惊人的相似,埃琳娜却是弟弟的女朋友,当他对着埃琳娜说出一直压在心底的那句:我爱你,但是又不得不消除她的记忆的时候,我是真的为他心痛,一个男人的爱就算再伟大,再无私,也是想让自己爱的人知道的自己爱她,但是他却不能,为了让人觉得他是个坏人,极力的掩饰着自己人性的一面,在埃琳娜遇到危险的时候,在斯坦芬遭伏击的时候,他依旧带着脸上坏坏的笑容。直到罗丝被狼人误伤,他表现出来的那种愤怒、内疚、伤心才感觉到,他其实还是有善良的一面。为了不让罗丝再受狼毒的折磨,亲手把木棒插进罗丝心脏的时候,所掉下来的眼泪,我相信是那是真实的!也正是罗丝的死,让刚刚对新的生活有所希望的达蒙又陷入了绝望当中,又开始回到疯狂嗜血的状态,虽然罗丝不是达蒙爱的人,但是也是她让达蒙明白其实他也还是可以再爱的!

《吸血鬼日记》雨中之吻经典重现 第6篇

Sorry, Elena, but it looks like Damon is already moving on on The Vampire Diaries...with the guy responsible for your current[现在的] Sleeping Beauty status: Kai!

At a Comic-Con[动漫展览], Ian Somerhalder and Chris Wood surprised and delighted fans in the best way possible: by recreating Damon and Elena’s (Nina Dobrev) epic[史诗般的] kiss in the rain.

“Promise me this is forever,” Kai said, just before Damon caresses[轻抚] his face and said,“I promise.” And then they kissed. While it was raining. And it was amazing.

Sure, we know he’s really super evil and all[的确], but we’re kind of into this Kai and Damon connection[关系]. Kaimon forever!

In all seriousness[严肃地] though, how will Damon move on now that he’s had to say goodbye to the love of his life? Well, prepare to see a different kind of Damon this season, Julie Plec teased[逗乐] that fans will see “a lot of naughty Damon trying not to be naughty,” with Somerhalder chiming in[插话], calling it “the old Damon.” So yeah, that means expect Damon to be “sexy, volatile[反复无常的], fun,” and “dangerous”in season seven, Somerhalder promised (or warned?).

Plec previewed[预告], “The challenge for Damon is that Elena said to him, ‘Please live your life and be who you are.’ But we know who Damon is. So for him, it’s ‘Who am I without this girl right by my side?’ ”

But that doesn’t mean there won’t be any romance on TVD注1 now that Delena is done(for now), as Plec said, “there are a lot of very unexpected twists and turns[迂回曲折] ahead[在前面] for Stefan (Paul Wesley) and Caroline (Candice Accola). The fun of this couple is that they’re just getting cemented[粘合的] in their romantic status.”

The Vampire Diaries returns Thursday, Oct 8 on the CW注2.

抱歉了,艾琳娜,不过达蒙似乎已经准备好在《吸血鬼日记》里继续前进、重新开始啦……和让你变成如今睡美人的那位坏小伙凯伊在一起!

在一个动漫展上,伊恩·萨默海尔德和克里斯·伍德用一种最好的方式带给粉丝惊喜:他们重现了剧中达蒙和艾琳娜(妮娜·杜波拉夫饰)那足以载入史册的雨中之吻!

“答应我这会是永恒,”凯伊说道,然后达蒙轻抚着他的脸庞说:“我保证。”紧接着,他们就接吻了。那时候正在下雨,而这一幕实在是太令人惊艳了!

当然啦,虽说我们知道凯伊的确是非常邪恶,但我们都有些喜欢上凯伊和达蒙的这种关系了。“凯蒙”永恒啊!

说回正经的,既然达蒙必须和他一生的挚爱道别,那他又是怎么重新开始的呢?好吧,大家可要准备好在最新一季里看到不一样的达蒙哦。编剧朱妈逗趣地说粉丝们将会看到许多“努力想要变成好人却还是坏坏的达蒙,”这时萨默海尔德插了一句,称他为“过去的达蒙”。是啊,那便意味着我们可以期待达蒙在第七季里变得更加“性感撩人、反复无常、风趣幽默”以及“危险”了。萨默海尔德是这么承诺的(或者说是警告?)。

朱妈剧透说:“达蒙要面对的挑战是,艾琳娜曾和他说过‘请好好地活下去,做你自己就好。’但我们都知道达蒙是个怎么样的人。所以对他来说,便是‘没有你在我身边,我到底是谁?’”

不过那并不表示“达琳娜”结束了(眼下),《吸血鬼日记》就再没有爱情线了。因为朱妈曾说:“会有很多非常难以预料的迂回曲折的故事在前方等待着斯特凡(保罗·韦斯利饰)和卡罗琳(坎迪丝·阿科拉饰)。有趣的是,这一对情侣正逐渐进入一种难舍难分的爱情状态。”

《吸血鬼日记》将在10月8日的周四再度回归CW电视台。

注1:The Vampire Diaries 的缩写,即《吸血鬼日记》。

注2:CW电视网是美国一家电视公共网,于2006年开播,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及华纳兄弟共同出资。

奥逊·威尔斯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电影家,集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的电影天才。作为演员,他参演了一百多部电影(包括配音);作为编剧,他写了42个剧本;作为导演,他执导了近40部影片。1975年,美国电影学会授予威尔斯终身成就奖。

Orson Welles: a Potted History

Orson Welles was born on the 6th of May,1915, in Wisconsin, far smaller than the 6’1” overweight man he would one day become. His parents were both successful in two very different careers: his father Richard Welles was an inventor and his mother Beatrice Welles was an accomplished concert pianist. However, their relationship did not mimic[模仿] this success and when he was just six, Orson’s parents separated. If not distressing[使痛苦的] enough to a child so young, Orson lost his mother to hepatitis[肝炎] when he was just nine. Then only three years later, at twelve, his father also died after taking Orson on a trip around the world.

His love for the arts became apparent[明显的] at The Todd School and h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write and perform his own plays. It was also the place were he produced his first film, a four minute short. This was a big turnaround[转机] for Welles who up until now, like most children, had disliked school. However, he did not choose to continue in education and after graduating he declined[拒绝] offers[提供的工作] from colleges to chase a career in the theatre[影院]. Unfortunately he had a hard time getting a break[时来运转], but finally did in 1934 through connections. Welles made his stage debut[初次登台] in New York playing Tybalt in Romeo and Juliet. This role tells of his passion for Shakespeare as he went on to play the title roles[剧名角色] in film versions of Macbeth (1948), Othello (1952), and King Lear(1953). Welles was after all first and foremost[最重要的] an actor, playing close to a hundred roles in his onscreen[银幕上的] career compared to the 16 films he directed (two of which, Don Quixote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were never completed).

Welles is best known however for the film Citizen Kane (1941), still today quoted as the “best film ever made” in which he proved his brilliance[才华] behind the camera as well as in front of it. Taking on the job of writing, producing, directing and starring in the film certainly paid off[获得回报] for Welles in what was only his third film to direct. Following the story of a newspaper business tycoon[大亨], supposedly based on the life of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Welle’s treatment[处理] of the script[剧本] built tension[张力] and an involving narrative[叙述], his visuals were pioneering in their variation[变化], moving from crane shots[升降镜头] to deep focus close ups. Even the make-up[化妆] that aged Kane was impressively pulled off. Perhaps one of the most subtle parts of the film that marks its brilliance is that the whole premise[铺垫] is to discover what the meaning of his dying words “Rosebud[玫瑰花蕾]” meant. But watch closely, who in the film actually hears his last words? The nurse only comes running after hearing the snowscene smash[破碎]. The words are in fact only heard by the audience, bringing the viewer subtly in and setting them onto the adventure of discovery. In reality, Welles actually chose to depict[描述] Rosebud as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to what was supposedly Hearst’s reference to his sweetheart’s clitoris[阴蒂].

This one body of work led to Welles being considered an auteur[电影导演] as Truffaut, a founder of the auteur theory, gave testement[证明] to, calling Welles: “a capricious[任性的] genius[天才]”. He certainly wanted control over all aspects of his films, taking on roles of producer, director, editor and cinematographer[电影摄影师]. Despite being a critical[关键性的] success, Citizen Kane failed at the box office[票房] losing over $150,000. And his successive projects followed in a similar vein[同样的]: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1942) was his next directorial role after Citizen Kane, telling the tale of a dysfunctional[不正常的] family. Again it was a critical success, but disappointed chiefs[领导] at RKO注1 with it’s poor showings at the box office. Welles’ A Touch of Evil (1958), and its film noir[具有悲观色彩的影片] style, were seen as an influence on Hitchcock’s Psycho released two years later, but again it failed to bring audiences in. However, Welles was comical[戏谑的] about his success, as he put it:” I started at the top and worked my way down.”

Welles always had a steady flow of[源源不断的] acting jobs taking good roles such as Mr. Rochester in Jane Eyre (1944) which saw him through the difficult periods. He also took on a number of narrative roles including Battle for Survival (1947), but turned down[拒绝] the offer to voice Darth Vader in Star Wars: A New Hope. His voice was even heard a year after his death in Transformers the Movie, playing the role of Unicron[宇宙大帝]. Welles received many impressive awards throughout his career including an Oscar (for Citizen Kane in 1941), Best Actor(Compulsion 1959) and a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at Cannes[戛纳] (1984), as well as an AFI注2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and nominations[提名] at the Berlin Festival.

Throughout his career, and still today, Welles has inspired directors and actors alike. When Welles died in 1985 from a heart attack, it was at his typewriter. He left behind a daughter, three failed marriages (including one to Rita Hayworth) and a legacy[遗产] of film work that will live on for years to come.

1915年5月6日,奥逊·威尔斯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与日后身高达到6英尺1英寸(相当于1.86米)的重量级人物相比,当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婴儿。威尔斯的父母从事着迥然不同的事业,但都很成功。他的父亲理查德·威尔斯是一位发明家,母亲比阿特丽斯·威尔斯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演奏家。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不像其事业那样成功。在威尔斯只有六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分开了。对一个如此年幼的孩子而言,更令他痛心的打击是他在九岁时就失去了被肝炎夺走生命的母亲。而三年后,在他年仅十二岁时,他的父亲也在带他周游世界后去世了。

在托德学校读书时,有机会撰写和表演自己剧本的威尔斯逐渐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他也是在这里拍出了他的第一部电影,一部四分钟的短片。对于像大多数孩子一样不喜欢学校的威尔斯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机。不过他并没有选择继续深造,同时在毕业后也拒绝了几家学院提供的工作机会,去追逐电影事业。不幸的是他一直时运不济,直到1934年,才终于通过关系得到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威尔斯在纽约上演了他的舞台处女作,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扮演提伯尔特,这个角色体现了他对莎士比亚的热爱。此后他又在电影《麦克白》(1948年)、《奥赛罗》(1952年)和《李尔王》(1953年)中扮演了与作品同名的剧名角色。威尔斯毕竟首先是一名演员,在他的银幕生涯里,他总共扮演过近百个角色,相比之下,他仅仅执导过16部电影(其中《堂吉诃德》和《世界另一边》两部作品仍未完成)。

威尔斯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电影《公民凯恩》(1941年)。这部电影至今仍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电影”,它证明了威尔斯站在摄像机后执导以及站在镜头前表演的杰出能力。这部电影仅仅是他执导的第三部作品,他在其中兼任编剧、制作、导演及主演,必定受益匪浅。此片据说是以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一位报界大亨的故事。威尔斯对剧本的处理层层推进,叙述手法有张力且扣人心弦。他运用了升降镜头和深焦特写,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极富开创性。就连让凯恩变老的妆容也十分令人难忘。最能标志这部电影卓越之处的,也许是前面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揭示他的遗言“玫瑰花蕾”的深意。但再仔细看,片中到底有谁听到了他最后的遗言呢?护士是在听到那个雪景玻璃球破碎的声音之后才跑到凯恩病榻前的,所以这句话其实只有观众听到了。于是观众被悄悄带入并由此开启了一段探索之旅。据说,赫斯特提到的“玫瑰花蕾”是指他心上人的阴蒂,而实际上威尔斯却选择把它描绘成完全不同的东西。

这一作品使威尔斯成为人们眼中像特吕福(“电影创作论”创始人之一)所称的那种“电影导演”。他称威尔斯为“一个任性的天才”。威尔斯显然想一手掌控电影的各个方面,从制片人、导演、剪辑到摄影师等各种角色,都由他亲自操刀。尽管《公民凯恩》好评如潮,但电影的票房却极为惨淡,亏本逾15万美元。他接下来的其他影片也是如此。《伟大的安巴逊》(1942年)是他继《公民凯恩》之后导演的下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失常家庭的故事。这部电影再次广受好评,但它惨淡的票房却令雷电华电影公司的老板们大失所望。据称威尔斯的《历劫佳人》(1958年)及其黑色电影风格对两年后上映的希区柯克的《惊魂记》有所影响,但这部电影同样未能吸引观众。不过,威尔斯对自己的成功也是抱着一种戏谑的态度,正如他所说:“我是从山顶起步,然后一步步往下走的。”

威尔斯源源不断地接演了一些不错的角色,如《简·爱》(1944年)里的罗切斯特先生,这一角色见证了他如何熬过困难时期。他也接过一些配音角色,如《生存之战》(1947年),但他拒绝给《星球大战:新希望》里的黑武士配音。在他逝世一年后,还能在电影《变形金刚》里听到他给宇宙大帝配音的声音。威尔斯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多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奖项,包括奥斯卡金像奖(1941年的《公民凯恩》)、最佳男演员奖(1959年的《朱门孽种》),以及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1984年)、美国电影学院终身成就奖,并在柏林电影节获得过数次提名。

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直到今天,威尔斯一直都激励着众多导演和演员们。1985年,威尔斯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当时他正坐在打字机旁。他留下了一个女儿、三段失败的婚姻(其中一任妻子是丽塔·海华斯)以及流芳百世的电影遗产。

注1: Radio Keith Orpheum,即雷电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

《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文化探析 第7篇

一、吸血鬼文化的起源

吸血鬼 (vampire) , 意思是僵尸、吸取血液的恶魔的意思, 是西方世界里著名的魔怪。作为一个和人类关系密切的恶魔形象, 它在开始的几百年的传说里一直带有离奇而恐怖迷幻的色彩。

在《圣经》中的《创世纪》章节中记载, 亚当和夏娃的两个孩子分别叫该隐和亚伯。该隐长大后成为一个农夫, 而亚伯成为一个牧人。在一次对上帝的献祭中, 该隐拿出了收获的谷物和新鲜瓜果, 亚伯则拿出了羊油和小嫩羊羔肉。结果上帝唯喜欢亚伯的祭品, 对该隐的献祭则没什么兴趣。回去后, 该隐杀死了亚伯, 并把尸体埋在了农田里。上帝看到了一切, 第二天问该隐亚伯哪里去了?该隐愤愤不平地说:“我又不是终日看管他的人!”于是上帝揭发该隐杀死亚伯的真相, 并判罚该隐的罪行:从此以后不能再耕作, 在黑暗中过流浪生活, 只能以吸血为生。虽然该隐永远不死, 但从此受到诅咒, 他的后代便成为吸血鬼家族的发端。

在文艺复兴时期, 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开始涉及吸血鬼题材, 许多作家甚至不厌其烦地从历史文献中寻找吸血鬼存在的证据, 并创造性地描绘了吸血鬼的起源与历史, 理清吸血鬼家族发展的脉络, 吸血鬼文化也就在此时开始正式形成了。

二、《暮光之城》中吸血鬼的新特征

在《暮光之城》之前的文学作品中, 吸血鬼的普遍特征可概括为终生尝尽孤独、在欲望与良知中挣扎、从未体会过真正的爱情。而《暮光之城》中吸血鬼的新形象则颠覆了这一切。

1. 不再孤独———吸血鬼成为融入人类的现代贵族

在《暮光之城》中, 孤独并非像吞噬所有吸血鬼那样使爱德华寻找同类, 相反, 孤独使爱德华学会思考, 审视自己及其同类所处的困境以及如何获得灵魂的救赎, 并尝试和人类和平相处。他们甚至与狼人们达成友好协议, 平和快乐地生活在阴雨绵绵的小镇。爱德华家族各个英俊美丽, 吸血鬼父亲还是受人尊敬的医生, 他们住别具品味的别墅, 欣赏高雅的古典音乐, 成为校园和小镇里一群被崇拜尊敬的现代贵族。

2. 不再挣扎———吸血鬼能够理性地控制欲望

当贝拉被另一吸血鬼詹姆斯所伤时, 为挽救贝拉的生命, 爱德华必须吸出她体内的毒液, 而当他接触到贝拉的血液时, 险些将贝拉体内的血液全部吸出。人类芬芳纯净的血液对吸血鬼构成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爱德华家族虽然已不再吸食人血, 但嗜人血是其本能, 对于人血的渴望则是吸血鬼家族的巨大欲望陷阱。而此刻, 毒液在贝拉体内肆虐, 痛苦的贝拉宁愿让爱德华吸食自己的血液, 成为和爱德华一样的吸血鬼。在贝拉永恒的爱的期盼面前如何抉择, 是对爱德华更大的挑战。痛苦的挣扎之后, 在欲望构筑的陷阱面前, 爱德华做出了理性的选择, 不能以爱之名剥夺贝拉为人的权利。爱意味着担当与付出, 而不仅仅是占有。在吸血鬼的黑暗世界里游荡了一个世纪的爱德华深谙没有光明的不朽等于失去灵魂。因此, 爱德华还是拒绝了贝拉主动提出要转化的要求。爱德华在欲望和理性的纠缠中挣扎, 最终他不仅战胜了自己的嗜血欲望, 而且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的形象。

3. 不再无爱———吸血鬼和人之间产生了纯美爱情

当爱德华与贝拉初次相遇时, 爱德华的超凡能力在贝拉身上不起任何作用, 他读不懂她的心, 而她的味道则对他形成极大的诱惑。他冒着暴露自己身份的危险用超能力在贝拉即将被撞之前, 用手挡住车, 挽救了这个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女孩, 这也许就是命中注定, 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邂逅一个早已经安排好的人, 让人无法抗拒, 爱德华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贝拉, 而其俊美的外形、忧郁的气质也让贝拉一见钟情。在贝拉不断的质疑下, 爱德华毫无隐瞒地告诉了她关于自己的一切。他将她带到阳光下, 让她看自己在阳光下的样子:全身像大理石一样坚硬, 像钻石一样晶莹剔透。渐渐地, 贝拉了解到爱德华的与众不同的能力和不为人知的生活, 并进一步了解了他作为吸血鬼的身世, 此时的贝拉恐惧之余却如飞蛾扑火般地爱上了爱德华, 而爱德华为了不伤害贝拉却主动远离, 但心灵深处有对贝拉强烈的保护欲。贝拉不再恐惧, 爱德华坚强地克制着对贝拉血液的渴望。为了爱, 她甚至愿意放弃自己人的身份, 成为他口中的猎物, 只为能够与他天长地久。有了爱, 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再重要。这样的爱, 纯情得近乎癫狂, 仿佛冻结了的青春忽然复苏。这一段青涩纯美的爱恋惊心动魄, 虽注定没有完美结局, 却值得我们无尽地回味。

三、吸血鬼文化的多元解构

1. 精神层面

吸血鬼是“人类无意识的恐怖、向往和激情所汇凝成的肉体化身”。在西方漫长的文化进程中, 吸血鬼与人类的精神生活紧密相关, 从一个侧面变为人类探索社会传统、道德规范、文化传承的另类语言。在西方文化中, 吸血鬼主题集自由、死亡、爱情和宗教等几大强有力的主题于一身。吸血鬼从一开始就与人们的精神层面发生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在《暮光之城》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吸血鬼人性与魔性的内心争斗反映出人类潜意识中对社会道德与传统的破坏欲望以及面对现实的克制与无奈。

2. 哲学层面

吸血鬼的生存境地得到艺术家的细致关注, 对于吸血鬼生存环境的边缘化、弱势化描写, 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人因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陷入孤独和绝望的境地。而吸血鬼永生的特征, 则注入了更多的哲学思辨。它既无法享受死一般沉睡的安详, 也不能享受活一般阳光的温暖, 这一社会客体陷在泥泞的中间地带无法自拔。“不朽”让吸血鬼失去确定的身份符码, 也让吸血鬼感到生存的无谓与荒谬。吸血鬼周遭的世界在变化, 直到他们发现自己处在陌生茫然的世界中, 他们生命中向往、珍视的事物不断地消失, 以致他们可能发现永生才是他们的噩梦。《暮光之城》中这样境地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年轻人对于生存的思考。

3. 社会学层面

一部文学或艺术作品的成功与不朽都是因为它能启迪人们的思想, 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忽略或不曾发现的东西, 因而具有了文化和社会价值。《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被创造成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它的矛盾正吻合了人类的某种矛盾根源, 从而成为影射人类本性的典型形象。它反映出了现代人的反社会情节, 折射出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异端人群的窘迫境地及对自我的追求, 个人的奋斗往往被外界的重压和内心的质疑所湮没, 使他们感到无法言语的绝望与孤独。现实世界中的人因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生命的意义而在不断地彷徨与等待中挣扎, 那些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 如吸血鬼一般与世隔绝, 与人之间筑起无形的墙, 关系冷漠, 相互疏远, 因而倍感孤独。《暮光之城》的年轻观众们在寻找共鸣的同时也能引发自身对生活的一些积极思考。

参考文献

[1]SUMMERS, MONTAGUE.吸血鬼传奇[M].韩扬, 刘群, 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5.

[2]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吸血鬼[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

[3]戴锦华, 高秀芹.无影之影——吸血鬼流行文化的分析[J].文艺争鸣, 2010 (10) :38-41.

[4][美]戴维斯卡尔.恐怖电影文化史[M].吴杰,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法]穆尚布莱.魔鬼的历史[M].张庭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47.

吸血鬼日记 第8篇

如果说14世纪是吸血鬼故事的成型时期, 其实真正有关吸血鬼的记载却已经流传了百年。其实早在十一世纪就有人发现私人的尸体离开坟墓而且完好无损, 这个时候谣言便已经开始流传。在德。普朗西 (Collin de Plancy) 的《地狱辞典》里记载了在1031年的法国南部城市里摩西 (limoges) 召开第二次主教回忆的时候, 德.卡奥尔 (de Cahors) 主教说, 他的教区里有个开除了教籍的骑士死了, 尸体几次被人在离坟墓很远的地方发现。

而且从12世纪开始, 在英国用拉丁文写的编年史里, 例如1193年梅普 (Walter Map) 所写的《法庭琐事》, 以及1196年德.纽堡格 (William de Newburgh) 的《英国国教史》, 都找得到类似的例子。这是两部关于记载开除教籍人死的故事。他们每天夜间从坟墓里出来, 纠缠自己的亲人, 造成一连串离奇的死亡。可是, 打开他们的棺木, 仍然可以看到尸体完好无损, 而且还沾着血迹。唯一能让他们不再装神弄鬼的办法, 就是用剑刺穿尸体, 再点火把尸体烧掉。英国编年史家找不到一个专门的术语来形容这类僵尸, 便称他们「吸血的死尸」 (cadaver sanguisugus) , 其实就是后来说的吸血鬼。

二、当代吸血鬼文化的现状

如果《暮光之城》只是一个孤证, 那么或许仍不值得做深究或探讨, 但稍作细查, 便会发现暮光系列的小说、电影的流行不过这轮流行狂潮中炫目的一浪而已。用美国《娱乐周刊》的说法, 斯蒂芬妮·梅尔在这轮流行中成了“吸血鬼女巫团的当朝女王”。这固然是指斯蒂芬妮·梅尔在美国大众文化脉络:安妮·莱斯以《吸血鬼编年史》开启的、女作家撰写吸血鬼系列小说的传统之后, 成了其中最新且红得匪夷所思的一位, 而且是指这轮“吸血鬼流行的升温”, 远不仅只一个暮光现象而已。事实上, 与暮光系列电影同时, 平行出现的是HBO推出了电视连续剧《真爱如血》 (True Blood) 。好莱坞著名编剧、电视剧编导艾伦·鲍尔 (Alan Ball) 改编自女作家莎莲·哈里斯的吸血鬼系列小说《南方吸血鬼》 (同样不时登临、有时是多部同时登临《纽约时报》排行榜) , 开播不久, 便创下收视及有偿网络下载奇观,

《暮光之城》乃至吸血鬼文化的盛行并非空穴来风, 这只是一个美国大众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道伏线再度凸现前景。

三、关于吸血鬼文化流行原因的分析

在我看来, 首先, 吸血鬼之所以成为一个公众文化、社会知识和文学谱系中的内在组成的一部分, 是因为那个时代精英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参与到了其讨论和发言中。与其说吸血鬼来自于一种蒙昧、迷信, 一种科学和理性不能到达的、不可解释之物, 不如说它是科学时代的造物。2009年, 另换做男导演克里斯·韦茨 (Chris Seitz) 执导的《暮光系列2·新月》上映时, 一个有趣而怪诞的现象出现了, 一边是素来对美国电影市场颇具影响力的影评人恶评如潮, 一边是观者如云, 其狂热令美国媒体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疯狂”、“歇斯底里”的字样。众多精英知识分子对此的深度探讨, 吸引力媒体以及公众的高度关注, 从而扩大了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其次, 当代吸血鬼系列作品本身的写作方式和故事情节也是其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语言相当不考究、矫情, 一种story-telling的风格, 加之四卷本的“长河系列” (其叙事动力和情节要素完全可以浓缩为一卷本) , 小说《暮光之城》招来了网络恶评如潮。与此同时, 《纽约时报》书评却盛赞该小说的吸引力之处在于“抵抗诱惑是一个长久的斗争, 男主人公爱德华的选择是高度道德自律的表述”, “为恋爱、约会场景提供了一种别样的情景, 没有吸烟, 没有酗酒, 始终只有亲吻而已”, “其情欲的节奏, 犹如《圣经》中超人级别的自制力。”

两种言论的产生, 都是围绕着《暮光之城》的写作方式和故事情节展开的。对此的不同的理解, 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热议。

四、对于吸血鬼文化发展前景的展望

国的最新统计表明, 去年和今年推向美国及全球大众文化市场当中以吸血鬼为题材的文化产品近百万, 这个流行之巨大甚至有些恐怖。吸血鬼文化作为当今众多流行文化中的一种, 其命运存在着普遍的共性。首先, 随着电影和其他流行文化将越来越广告化、信息化与行业化, 吸血鬼文化的内涵将更加快捷、便利地传达给社会公众, 从而引发他们对这种文化的广泛讨论与探讨, 继续不断加深这种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流行程度;其次,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遵循着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即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美国的一个最资深好莱坞制片人说, 吸血鬼沉睡了15年之后 (就是好莱坞15年没拍过吸血鬼的大片了) , 现在它们从棺材里出来了, 大概是时候让它们睡回棺材里去了, 这次它们睡回去最好能睡5到25年。

总的来说, 吸血鬼的故事从广泛被关注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并且随着其不断发展, 其研究体系也将渐趋成熟, 成为影响更为深远持久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Jean Marigny, (译) 吴岳添, 《吸血鬼——暗夜里寻找生命》,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1版

[2]、《圣经》, 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2年版

[3]、 (美) 路易斯.伯克富, (译) 赵中辉, 《基督教教义史》,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4]、马书田, 《中国人的神灵世界》, 九州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5]、 (编) 车文博, 《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 长春出版社

[6]、何云波, 《陀斯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精神》,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2月第1版

[7]、 (日) 河合俊雄, (译) 赵金贵, 《荣格——灵魂的现实性》, 河北教育出版社

吸血鬼日记 第9篇

1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折射出的形象

在现在西方文学中出现的词为“vampire”, 是一种本质极恶的超自然物。在西方有着大量关于吸血鬼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在当代, 人们用吸血鬼比喻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吸血鬼最早来源于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 (Bram Stoker) 于1897年出版的以吸血鬼为题材的哥特式恐怖小说—《德古拉》 (Dracula) 。Dracula一改以往古代神话和传说中的吸血鬼丑陋、没有智力的动物形象, 作者将吸血鬼描绘成文质彬彬、聪明、具有吸引异性魅力、能够控制受害人的思想的绅士。

1976年, 美国作家安妮·莱丝 (Anne Rice) 发表了《夜访吸血鬼》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一书。但安妮·莱斯创造的吸血鬼形象与传统僵化刻板的形象有所变化。她笔下的吸血鬼并不害怕大蒜或十字架, 也不会被木桩钉死。她从吸血鬼的内心去发掘人性深处的奥秘, 借对非现实世界的描述来映射出现实世界真实情况, 即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况, 反映出现代人的思维方式, 折射出当时的人们的精神症结。

2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的宗教研究价值

《吸血鬼编年史》The Vampire Chronicles中的吸血鬼改变了传统吸血鬼的令人恶心的形象——鲜血乱喷、邋遢至极、人见人怕。安妮笔下的吸血鬼世界秉承了西方传统的设定, 原始的血液崇拜和宗教文化中的血液禁忌使吸血鬼成为一个恐怖而邪恶的形象, 欧洲的社会历史事件和数次造成大规模死亡的瘟疫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吸血鬼的恐惧心理。但作品中的形象是全新的, 她颠覆了太多传统的东西, 让吸血鬼世界第一次完整呈现, 新鲜震撼。安妮将吸血鬼高雅化。从宗教的角度看, 作者主要是通过吸血鬼这一新的形象, 来折射对宗教固有伦理关系和神话故事的反叛或颠覆。作品中吸血鬼的“无神论”思考, 揭示出当代人宗教信仰的沦丧, 出现大面积的精神危机, 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18世纪, 吸血鬼进入戏剧、影视艺术领域。艺术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不断变化, 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是人类丰富而神秘的想象力的产物, 人们通过吸血鬼的形象, 寄托当时的特有情感, 体现了对当时宗教制度的反叛。

3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的哲学与社会学研究价值

吸血鬼与流行文化也是当今学者们所探讨的主要领域。作者通过吸血鬼这一形象, 给人提供了想象的、精神上的抚慰, 在社会现实中, 根本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 让人们发挥想象力去解决。当前, 吸血鬼的故事有独特的风格, 一般的故事以大团圆为结局, 吸血鬼故事的情节离奇, 折射出大众文化文本的基本特征。从哲学视角研究吸血鬼, 折射出了社会生存困境, 个体在社会的存在中显得无比渺小, 但是又身在其中的无奈。更多地揭示人不能在现实社会中对自己命运进行掌控, 一种深陷孤独和绝望的境地。吸血鬼这一独特的形象, 反映出同时具有的人性与魔性的斗争, 反映了当代人类精神上的现状, 人们自身存在的潜意识中, 对当时的社会秩序的不满。吸血鬼还对同性恋和双性恋有些涉及, 折射出对两性欢爱的向往。吸血鬼这个符号更多地表示受排挤、歧视的社会群体, 表达了人们内心潜在的破坏欲望, 同时也矛盾地反映出人们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屈服, 唯有将精神寄托在这一独特的形象之中。创作者对其寄予了无穷无尽的灵感, 吸血鬼的特性也因为电影夸张的演绎逐渐被大众熟知, 甚至还有人爱上了吸血鬼。吸血鬼形象的塑造, 从社会学角度反映那个时代的人们, 不满当时的社会状况, 而产生的内心情感的转移和宣泄。它折射了弱势群体和“异端人群”的在当时社会中, 离群索居, 精神上产生的自我追求。宗教观念与哲学思想大多透过艺术手段发挥其功能作用, 并吸引了大量知识分子参与文艺领域活动, 使它不再局限了工匠艺人, 吸血鬼的现象的塑造折射出艺术内质的突变。

4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的商业研究价值

《吸血鬼》 (The Vampyre) , 其中对于吸血鬼的描写几乎为后世的吸血鬼反面人物形象的基调。吸血鬼已经留下了让人恐惧的嗜血和让人嫉妒的永生思维定式。《夜访吸血鬼》让吸血鬼有了一次倾吐心声的机会, 让读者看到了吸血鬼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作品迎合了当时哥特文化的重新流行, 人们对吸血鬼开始产生崇拜, 并追求其异化的美感。吸血鬼如王子一样貌美又高贵, 以正面人物形象出现, 拥有人类的善良、完美的容颜, 变得善解人意, 在当时吸引了大批青少年人群对作品中形象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寒棠.经典回顾—恐怖百年之夜访吸血鬼[J].国际音乐交流, 2001 (1) .

[2]李荣涛.近年来好莱坞吸血鬼题材电影的深度开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

[3]彭家海, 刘莹.《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的精神分析解读[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 (3) .

[4]孙雅洁.从存在主义角度看《夜访吸血鬼》中路易的寻根之旅[J].科技视界, 2012 (4) .

[5]杨建丽, 张冬.文化冲突的哲学理据及化解理路[J].求索, 2009 (9) .

[6]闫少华.多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与共生[J].求索, 2010 (1) .

吸血鬼日记 第10篇

1 吸血鬼路易——穿着恶魔外衣的天使

1.1 弗洛伊德的人格说

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

本我, 它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 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本我是完全非理性的, 它遵循着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中的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 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基础。

自我是本我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自我遵循着现实原则, 即它是理性的, 会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本我的本能冲动。自我的能量来源于本我, 且是为本我服务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它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本我的本能满足服务。但自我是理性的、审慎的、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本我的本能。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即它督促自我加强控制、引导本能冲动, 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超我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两个部分。超我是对本我压抑而形成的, 它的能量最终仍来源于本我, 超我的一部分仍然是潜意识的。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督促自我控制、引导本能冲动, 使之合于社会道德规范。超我的能量也来自本我, 超我的一部分也是潜意识的。

1.2 善与恶的矛盾—路易的本我与超我

路易是背莱斯特变成吸血鬼的, 莱斯特为了将路易变成一名真正的嗜血狂魔, 但路易却为了保留已经无法拥有的人性, 在生存和良知中苦苦徘徊。, 他的良心被搅得动荡不安只是因为对血的渴望和内心的道德约束之一直在拉锯。最初转变成吸血鬼时, 路易压抑着对鲜血的欲望和吸血鬼的本性。尽量逃避去杀人, 甚至以老鼠血为生。他知道只有在把尖牙插入血管才能满足自己的本能。他内心抗拒杀人, 但又难以自控。最终, 他意识到也屈服于自己的本我, 吸食了人血, 然而他心中的超我却渴望保留着失去的人性, 因此罪恶感一直存于心中。

吸血鬼是邪恶的代表, 却也保存这许多人的共性, 在心底里他们同时拥有本我的邪恶欲望和超我的精神追求, 这两种矛盾体相互交织。一方面, 他们是吸血鬼, 不得不靠吸食人血来维持生命, 所以他们是邪恶的, 残忍的;另外, 他们都是从人类变成成吸血鬼的, 在他们的心中总是留着做为“人”时的情感。他们经常会想象自己还是人类, 甚至还会对人类有恻隐之心和情爱缠绵。吸血鬼是一种善与恶的碰撞和斗争, 也是众多吸血鬼形象共有的特征, 同时这种冲突也使他们的形象不同于传统的魔鬼而更让人关注。

路易一如既往地追寻生命、善良和他的侧影之心, 展现出了一个超我对本我的压制的例子。在这场冲突中, 路易的自我, 由于他的宗教信仰和残留的人性所代表的超我战胜了他做为吸血鬼嗜血本性的本我, 拒绝了成为和莱斯特一样的嗜血狂魔, 顽强地压制他的吸血鬼本性, 在莱斯特的不断警告下, 虽然知道抵抗吸血鬼的本性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甚至是灾难, 却仍然执着于他曾经拥有的却难以保持的人类的善良。

2 吸血鬼克劳迪娅——拥有娃娃外貌的杀手

2.1 没有意识的小孩

吸血鬼克劳迪娅是《夜访吸血鬼》中唯一一个女性吸血鬼形象。吸血鬼的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的准则, 那就是一旦人类被转化为吸血鬼, 那么他的外貌和体征就会永远的保持着在从人类转化到吸血鬼的那一刻的模样, 永世不老, 直到真正地死去。吸血鬼克劳迪娅是一个永远拥有六岁小姑娘外貌的吸血鬼。

这个六岁小姑娘的登场伴随着她母亲的死亡和她的哭泣, 善良的路易对她产生了恻隐之心, 不想要这个小女孩一直孤单地生活下去, 所以他把她转化成了吸血鬼, 这样便可以永世与她相随, 保护她。而克劳迪娅也在他和莱斯特的关系中扮演了一个女儿的角色, 是他们之间的争斗和冲突也消失了好多年。

最初, 克劳迪娅是没有意识到要反抗莱斯特的, 虽然莱斯特在这场关系中只是利用克劳迪娅来控制路易。莱斯特给她买漂亮的衣服, 帽子, 玩具, 她完全享受着莱斯特带给她的物质享受, 把莱斯特作为自己的老师, 努力学习莱斯特教给她的一切, 包括如何控制吸血量来吸食人血又不至人类死亡等等, 当然, 随着岁月的流逝, 她也正在从一个没有意识的小孩慢慢成长为一个真正地拥有自己思想的吸血鬼。

2.2 争取自由的杀手

克劳迪娅最初争取自由的表现就是她要求有自己的棺材, 当然, 棺材对于一个吸血鬼与住所对于人类一样重要, 她对独立棺材的需求其实是她争取独立自由的一个暗示, 随着年岁的增长, 她已经开始逐渐了解更多, 也更想要学习外面的世界, 为自己争取一个合理的社会地位。克劳迪娅, 一个不知世事的六岁小孩, 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变成了吸血鬼, 她出生后的一切是一个纯粹的本我。她变态的成熟与她的强大的自我认识相结合后使她成为一个拥有娃娃外貌的杀手同时也成为了瓦解莱斯特威力的巨大威胁。她想要彻底分裂莱斯特和路易, 她要让他们分崩离析, 从而摆脱莱斯特对她和路易的控制。在此期间, 路易的自我深深的受到莱斯特那种代表了“本我”的压力的折磨。她和路易一起谋杀了莱斯特, 然后他们一起去欧洲寻找那些莱斯特从来不愿倾囊相告的东西, 最后发现的却是更多的死亡和毁灭, 直至再次遇到莱斯特。莱斯特的复活, 也是他一部分本我的成功回归。弗洛伊德说本我是无法被完全消灭的, 莱斯特的永不毁灭也让他成为代表本我的化身。当路易默许克劳迪娅谋杀莱斯特, 将其困在房子里并要把他和房子一起付之一炬。到巴黎后, 他又竭力想要烧死莱斯特, 然后莱斯特依然顽强的“活”了下来。最终, 本我与自我达到了统一和结合。

3 吸血鬼莱斯特——永不毁灭的恶魔

3.1 杀人为乐的魔鬼

自从吸血鬼莱斯特被转变成了吸血鬼之后, 他就知道他其实生活的是一个嗜血的, 没有人性, 没有上帝的世界。只有属于自己的无穷权利才能带给自己无尽的愉悦。他完全站在人类的反面, 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并清楚意识到怎么样才能享受属于吸血鬼的愉悦。他的那种新身份带给他无限的满足。他残害人类, 藐视社会, 以自己的吸血鬼身份为傲, 甚至不顾周遭压力把吸血鬼跟神来对比, 炫耀自己的永生。

正因如此, 当莱斯特得知路易和克劳德亚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有怀疑的时候, 他变得十分的生气, 他认为连永生的权利都无法带给他们满足。在他眼里, 吸血鬼远远比人类更强大, 因此, 当路易还苦苦守着自己人类的本性时, 他一直在嘲笑他的举动。当他看到路易把克劳德亚变成吸血鬼的时候, 他就感到无比的兴奋。

莱斯特这种以杀人为乐的形象, 其实正是一个人类放纵本我的极佳例子。但是在这篇小说中, 莱斯特为了让路易成为可以陪伴自己的真正同类, 不择手段地控制路易。而事实却是路易为了“活”下去就必须释放他的嗜血本能, 而莱斯特也要受到路易对他超我的压制。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 路易不得不认同本我的嗜血, 而莱斯特也不得不接受超我的压制。

3.2 邪恶复仇的机器

莱斯特对人类的复仇其实是从他杀死自己的父亲开始的, 虽然不是他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其实杀死父亲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父亲盲人的身份成为了他前进道路的阻碍, 自从他央求路易杀死了他的父亲之后, 他就跟所有的人类失去了联系。他对人类失去了任何的怜悯, 而他的任何一次杀戮也成为了他对他曾经属于的人类的复仇。

莱斯特对人类的复仇其实也是一种他想要证明自己存在的方法。曾经作为人类的时候, 莱斯特也是野心勃勃的想要造福当时所处的社会和未来的世界, 然而他深爱的家族和信仰最后都背叛了他, 使他陷入深深地绝望中。所有他就选择变成一个吸血鬼, 这样他就会得到永生并远远比人类更强大。这样, 他就依靠着对人类的复仇来一次一次证明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存在。

本我是一个杂乱无章的世界, 它里面充斥着许多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 也是多种既令人称奇又使人迷茫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本我, 以满足本性的冲动和被抑制的欲望为目的, 它的唯一功能是及时发泄由于内部或外部刺激而引起的兴奋。其实莱斯特这种对人类不断地复仇, 就是体现了本我的这一目的和功能, 要求按照生命的快乐原则行事。快乐原则能使人消除或降低紧张程度, 并使之保持消除或降低紧张后哦给人带来的欢乐与愉悦。他作为一个嗜血成性的吸血鬼, 能带给他欢愉的就是杀戮后的快感。尽管本我不受同一意志、道德的支配和约束, 但它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实现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满足, 往往受压抑而感到沮丧甚至痛苦, 但它遵循快乐原则是始终占优势的。

4 结束语

自我是本我和超我在狼性与人性的斗争中产生产物。路易对莱斯特的憎恨和认同的过程是其人格中自我与本我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体现了一种本我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性。当代社会要求释放个性, 却没有意识到个性和共性永远是相互抵触的, 赖斯用体现在吸血鬼身上的尖锐而又明显的矛盾让我们反省自己身上和社会的问题。善与恶, 个性和共性是永远也无法调和的一对矛盾。只要人还生存在地球上, 只要人还有人性中得善, 这种矛盾的碰撞就无法停止。赖斯从人格的碰撞这个新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本我中无休无止的欲望与理智的自我之间的战争, 以及人在潜意识中与社会秩序规范背道而驰的欲望。

摘要:安.赖斯的小说多以揭示各类社会问题或以她对人生的深度思考为写作目的。在《夜访吸血鬼》中, 赖斯创作出多个对生命与自我拥有不同态度的吸血鬼形象。《夜访吸血鬼》自问世以来, 学者们的研究角度大多集中在赖斯文中所暗示的弱势群体问题, 即男同性恋的社会问题上。该文将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角度重新剖析《夜访吸血鬼》中吸血鬼。

关键词:安·赖斯,《夜访吸血鬼》,吸血鬼形象,弗洛伊德,人格论

参考文献

[1]James R.Keller.Anne Rice and Sexual Politics:The Early Novels[M].New York:Mc Farland, Company, Inc, 2000.

[2]Jennifer Smith.Anne Rice:A Critical Companion[M].New York:Greenwood Press, 1996.

[3]Linda Badley.Writing Horror and the Body:The Fiction of Ste phen King, Clive Barker and Anne Rice[M].New York:Green wood Press, 1996.

[4]安妮.赖斯.夜访吸血鬼[M].姜秋霞, 魏向清, 张沂昀,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5]刘烨, 译.弗洛伊德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6]倪愫襄.善恶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7]钱云华.吸血鬼王国和它的缔造者—安妮.赖斯及其吸血鬼系列汇[J].译林, 2006, (1)

[8]苏耕欣.吸血鬼小说—另类自我化的挑战[J].当代外国文学, 2003, (2) .

[9]吴光远, 徐万里.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M].北京:新世界出版, 2005.

吸血鬼日记 第11篇

关键词:吸血鬼文化 影视作品 流行

一、吸血鬼文化的起源

吸血鬼的传说之所以起源并流行于西方,不仅和欧洲的基督教传统和伦理基础大有关系,也是欧洲宗教和历史文化的产物。

(一)宗教基础

据《圣经》记载,亚当和夏娃的两个儿子亚伯、该隐,分别以放牧和种植瓜果蔬菜为生,他们每年向上帝贡献祭品以表达对上帝的尊崇和膜拜。在一次献祭中,亚伯贡献的祭品获得上帝的大加赞赏,而该隐则受到冷落。满怀嫉妒的该隐杀死弟弟藏尸农田。这一切当然瞒不过上帝的慧眼,于是该隐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诅咒。上帝惩罚他只能在黑暗中流浪,以吸食鲜血维系生命。所以根据基督教的传说,吸血鬼是被诅咒的、背负沉重十字架的异类,不能上天堂,地狱也无其立足之地,只能像孤独的幽魂游荡世间。而另一种说法是吸血鬼们吸血和不死的特性是撒旦赐予的,是撒旦反对上帝的爪牙。不过不论是哪一种说法,吸血鬼文化早已深深扎根于西方世界长久以来的各种民间传说中。究其根本,应与西方文化中对于血液的重视与崇拜有很大关系。《圣经》中规定血是珍贵的,是献给神的祭品,凡人无权享用。基督教的礼拜仪式上,面饼代表上帝的身体,而葡萄酒就代表上帝的血,可见血液之珍贵。但是,《圣经》中也曾多次提到,血是不洁之源,血液代表着罪恶。人类对于血液的崇拜和恐惧的复杂心理催生了吸血鬼文化。

(二)历史文化起源

吸血鬼的形象不仅起源于宗教文化,同时也是世俗历史文化的产物。法国大哲学家卢梭曾言:如果世界上存在着完好文献记录的历史,那么这就是吸血鬼的历史,它史料齐备,有口头的传说,有证人的证词,甚至还有外科医生、神父和法官为之作证,还有谁能不相信吸血鬼的存在呢?在欧洲,关于吸血鬼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12世纪英国就有关于吸血鬼传说的记载。梅普(Wal-ter Map)的《法庭琐事》和德纽伯格(Wllliam deNewburgh)的《英国国教史》都有关于被开除教籍的人死后变成吸血伤人的故事,当时英国的编年史家将这些伤人者称为“吸血的死尸”,在这以前吸血鬼的形象极其模糊,有效的信息仅有“吸血”和“死亡”。吸血鬼传说在欧洲的真正流传则要始于14世纪之后那场百年瘟疫的爆发,当时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人们谈“疫”色变,许多病人在尚未死去之前就被草草埋葬。他们中的有些人在临死之前痛苦万分,拼命地挣扎,以致面部表情狰狞,棺木板上也有道道抓痕。几天之后人们听到坟墓中的动静,便打开棺木,当他们看到这种种恐怖的景象之后便误以为是死人复活,并且袭击他人,在中世纪教会的蒙蔽之下,吸血鬼的传说不胫而走,于是最初的吸血鬼形象就生成了。“这些夜间的幽灵喜欢借着月光光顾睡梦中的人们,吸食他们生命的精髓。这些活死人害怕日光,当太阳高照,他们就躺在棺材里睡觉,老鼠护卫着他,不让人靠近。他们皮肤苍白、牙齿锐利,嘴唇猩红,指甲很长;他们双手冰冷很有腕力,是他们杀人的利器;他们变化多端能化为苍蝇、老鼠和蝙蝠。吸血鬼们最初的面孔阴森而又可怕。”[1]这也是人们相信吸血鬼真正存在的开端。

以吸血鬼为题材的西方影视作品集永生、死亡、宗教、恐怖、爱情等强大主题于一身,一直不乏名片佳作,影片《夜访吸血鬼》中的莱斯泰特对路易所说的一席话很好地反映了吸血鬼的处境和困惑:我们是永生的,有如此华美的盛宴摆在我们面前,但是良心无法接受它,而内心不能不对它感到遗憾。上帝杀戮,我们亦如此;上帝创造下的万物没有一个像我们———不受地狱的禁锢而只能在黑暗中游荡的天使。

二、吸血鬼形象的转变

自1921年茂瑙导演拍摄了人类电影史上第一部吸血鬼题材的影片《诺斯费拉图》以来,世界上一共拍摄了150 多部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在这些电影中,吸血鬼的形象大相庭径,但总体来说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轨迹:吸血鬼的外形由丑陋恐怖变得俊朗美丽,吸血鬼的内心世界由邪恶变得富有人性,而注重对吸血鬼内心形象的刻画也是吸血鬼电影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2]

在吸血鬼电影的开山之作《诺斯费拉图》中,导演借用书中对于德库拉的描写,夸张而狰狞的鹰钩鼻、有着尖长的四颗门牙、又长又粗的眉毛在鼻梁处连在一块,消瘦颤抖的手指,苍白的脸和毛茸茸的耳朵,经过这样一番特别的造型艺术,伯爵瘦骨嶙峋的样子更像一只老鼠,而他所到之处也总有无数的老鼠跟随着它。后来拍摄的几部电影,基本都是这种思路,将吸血鬼看成恐怖片的主要题材元素,然而近年来,吸血鬼慢慢从“鬼”变成了“人”,他们虽然生活在黑暗中,但是却拥有永恒的生命,英俊、神秘,具有超凡的感官与速度,危险而又充满诱惑力。而近几年拍的影视剧中,吸血鬼更是化身英俊迷人的青少年,和人类谈起了荡气回肠的爱情,他们不仅表情更加丰富,内心也更加充实,和人类一般无二。比如《暮光之城》系列电影中的爱德华、贝拉,《吸血鬼日记》中的斯蒂芬、戴蒙、杰米,等等。

从科波拉的《惊情四百年》开始,吸血鬼的性格逐渐饱满起来,加里奥德曼饰演的德古拉化身为跨越四百年为寻求爱情的吸血鬼,这份爱情因为永生而更执著、更持久、更痴情。以华美的画面、强大的演员阵容、凄美的爱情故事、唯美的音乐、浪漫的气息赢得当年奥斯卡最佳服装、化妆、音效奖。而1994年拍摄的《夜访吸血鬼》则融入了更为前卫的元素,影片中吸血鬼依旧礼服出场,但新看点在于吸血鬼与人之间的关系已不再局限于猎食者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人类以采访的形式探究了吸血鬼从诞生到成长的心路历程,而吸血鬼只是被动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成为时代的旁观者。[3]2000年拍摄的《吸血鬼女王》中,吸血鬼又化身成为摇滚歌手,融入了20世纪90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歌特、朋克、死亡等摇滚元素,而片中的吸血鬼在身份上又成为人类文化的捍卫者,使得人与吸血鬼的关系又变为研究者与守护者的关系。后来的吸血鬼跟人类不再是食物链的上下级关系,吸血鬼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的重要性,因此《真爱如血》中出现了人造血代替了人血,《暮光之城》中出现了只吸食动物血的素食主义者,《吸血鬼日记》中很多吸血鬼选择拿取医院血库的血而非直接杀人取血。不仅如此,近年热播影视剧《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把吸血鬼的神秘和青春期的青涩之爱融合在一起,更是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狂潮。

三、吸血鬼文化流行原因分析

(一)永生的诱惑

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一个永恒话题,而伴随着死亡这一话题的,则是永生。不论是中国古代各朝皇帝孜孜以求的炼丹求仙之术,还是近现代以来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其目的都是延长人类有限的生命。千百年来,人类想尽办法,却无法摆脱死亡的魔爪。然而,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种族却拥有永生的能力,他们从遥远的中世纪走来,承载了古老而悠久的传说。时间对他们来说是静止的,岁月不会在他们的脸上留下痕迹,他们拥有无限的时间去享受生活。最重要的是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超越常人的异能。《V字特工队》中尊贵的红衣衣主教膜拜在吸血鬼脚下,情愿受他们的驱使,他说“如果换来的是永生,失去太阳又算得了什么”[4],可见永生对于人类的诱惑是多么的巨大,人们渴望永生,源于人类对未来的不可预知,对死亡的极度恐惧,吸血鬼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摆脱这些烦恼,这或许就是人们多少年来痴迷于吸血鬼传说的原因之一。

(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在《惊情四百年》里,还讲述了人的永恒话题——爱。爱的主题不仅可以赋予给人,更可以赋予给由人变成的吸血鬼。影片主人公德古拉四百年苦苦追寻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在《真爱如血》中,爱让比尔和苏琪突破种族的限制,勇敢地走到了一起。在《黑夜传说》和《暮光之城》的系列电影中,人与吸血鬼的爱情,狼人与吸血鬼的战斗,以及狼人与吸血鬼的禁忌之爱,则给观众又打开了一个多元化爱情与反叛的华丽银幕世界。吸血鬼文化中因为有了爱情元素的加入,才能够更加令人着迷,这也是它能够吸引众多青年男女的众多因素之一。

注释:

[1][3]刘礼飞:《从传说到传奇——吸血鬼形象的起源与演变》,燕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2][4]马海燕:《探秘西方影视中的吸血鬼文化》,电影文学,2014,第4期。

上一篇:快乐飞扬下一篇:裂缝性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