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

2024-06-16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精选10篇)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86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3例, 女20例;平均年龄 (30.8±2.1) 岁;平均病程 (7.8±3.1) 年;慢性出血30例, 急性出血13例。对照组男24例, 女29例;平均年龄 (31.1±2.4) 岁;平均病程 (8.1±2.9) 年;慢性出血29例, 急性出血1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保守治疗, 给予患者补液输血, 使用冷生理盐水洗胃, 内窥镜下使用凝血酶与去甲肾上腺素注射, 或动脉注射血管收缩剂, 快速止血;同时使用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 充分发挥药物的抗酸效果;给予尼扎替丁胶囊, 300 mg/次, 1次/d, 口服4周~6周。观察组给予胃大部切除术治疗, 术前进行常规镇静、给氧以及血容量补充,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在患者全麻状态下切开胃窦前壁, 探查胃、十二指肠情况, 清除胃中瘀血后将胃窦切口缝合;选择开放式处理残端, 进行胃大部切除术, 插入胃管, 并将引流管设置于残端四周。在术后给予禁食、抗感染、营养支持以及胃肠减压等, 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 先进流质食物, 随后根据恢复情况给予半流质或固体食物。

1.3 疗效判定[1]

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止血成功, 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出血情况已得到有效控制, 为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出血现象与治疗前比较, 无明显变化, 为无效。总有效率= (痊愈+明显改善) /总例数×100%。治疗期间详细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 (33.5±3.1) h, (7.4±2.5) d;对照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 (497.2±3.4) h, (14.7±3.3) d。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54, t=4.628, P<0.05) 。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肠粘连2例, 胃排空障碍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0%;对照组患者出现肠粘连3例, 吻合口瘘2例, 胃排空障碍2例, 肠梗阻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36, P<0.05) 。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症, 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 主要由于溃疡基底血管破裂引发大出血, 且出血部位多为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为动脉性出血, 因此出血量大且起病急, 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止血治疗, 患者易发生低血容性休克, 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2]。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以往常用保守方案治疗, 虽然对于部分出血量较少患者来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来说, 临床疗效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与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该方法坚持先切除出血溃疡病灶再进行止血的治疗原则, 其中常用手术方式为胃大部切除术。利用胃大部切除术可治疗经内科保守治疗未取得理想疗效的患者、出血量大的患者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合并症患者。

在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时, 为了降低手术风险, 提高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术前需详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经相关诊断确诊后方可进行手术;并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 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手术安全性。 (2) 术前需给予补液、输血、给氧、止血以及应用抑酸剂等常规对症治疗, 保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降低手术风险。 (3) 术中需确定具体出血部位, 对于部分出血原因不明患者需对全腹进行探查, 随后将胃壁切开, 并使用盐水冲洗, 观察病灶情况。 (4) 术中需彻底将病灶切除, 防止再次发生出血现象;十二指肠球部以下溃疡病灶禁止切除。 (5) 术后要给予抗休克治疗, 每日保证摄入适量的氨基酸与蛋白质, 提高身体免疫力;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 避免切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发生;禁食、并给予胃肠减压,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保证治疗效果[3]。

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 并发症发生率为7.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 并发症发生率为23.3%, 观察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海涛.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10) :83-84.

[2]柴明如.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近期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 (4) :89.

胃大部切除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第2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1-01

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我科共实施胃大部切除术29例,其中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例,胃癌8例,手术前后的护理和高超的手术技术同样是手术的关键,通过观察和分析,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术前的护理

1.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从心理上解除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使病人安静休息,养精蓄锐,勇敢地迎接手术治疗,必要时可应用镇静药物。

1.2认真解释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对待手术,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术前准备的过程及手术步骤,手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在实施前必须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在患者及家属决定手术时,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介绍手术的目的,并讲明手术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又处于机体抵抗力低和功能紊乱的状况下,特别是年龄较大的病人,有可能在麻醉和术中、术后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后,他们才能在万一出现不测情况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务人员抢救和治疗。

1.3术前一日改为流食,晚间用肥皂水灌肠,术前禁食水,清洁洗胃、留置胃管,及时给予备皮,肌注术前针,安定家属情绪后,送病人去手术室。

1.4术前一日搞好个人卫生,如沐浴,更衣,剪指甲,防止术后瘙痒引起创口感染。

2术后的护理

2.1卧位的选择,对病人术后减少并发症,机体早日康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术后病人回病房后,应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减少切口张力和疼痛,有利于切口引流,使病人舒适。

2.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缺氧程度,按医嘱给予吸氧。

2.3胃肠减压的護理

2.3.1保持胃肠减压通畅,以减少吻合口的张力。如出现吻合口水肿梗阻,导致吻合口的张力增加,胃管引流异常时,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置。

2.3.2胃肠减压期间禁止进食和饮水。保持引流通畅,护理者尤应注意引流物的量与性质,并注意病人的口腔清洁,防止腮腺炎的发生。

2.4拔管后的饮食指导:术后24~48小时,肠蠕动恢复,可拔出胃管,拔管后当日给予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1~2小时一次。第二日进半流食,每次50~80毫升。第三次全流食,每次100~150毫升,应选择避免胀气的食物,以蛋汤、菜汤、藕粉为好,术后恢复正常,第四日,可进稀饭,10-14天后可进干饭,主食与配菜应选择软烂易于消化,忌进生硬,油炸、浓茶、酒等刺激性食品。

2.5恶心、呕吐、呃逆的术后护理病人,如由于麻醉药物、水电解质失衡的刺激等原因而引起的恶心、呕吐必须及时给予处置,可采用针灸、药物等止吐措施,以防发生消化道梗阻。呃逆发生在手术后早期,多为暂时性,但有的顽固性,病人常因呃逆严重影响休息,并因震动而引起切口痛,可采用安眠镇静药物,抽出胃内潴留液,短暂二氧化碳吸入等措施常可制止。

2.6由于手术创面大,要密切观察血压和脉搏,防止术后出血,遇有休克代偿期表现,立即报告医生处理,以防止血压低影响创口血液供应和内出血而造成的腹腔感染。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08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72例, 其中男43例, 女29例, 年龄19~73岁, 平均 (31.6±4.2) 岁;病程1个月~12年, 平均 (8.7±2.6) 年;其中慢性出血51例, 急性出血2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大便柏油状19例, 便血24例, 吐血29例。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 主要包括为患者及时补液输血, 利用冷生理盐水进行洗胃, 于内窥镜下给予凝血酶与去甲肾上腺素注射, 或给予血管收缩剂动脉注射以实现止血目的。同时给予奥美拉唑等可对胃黏膜加以保护、发挥抗酸效果的药物, 给予300 mg尼扎替丁胶囊口服治疗, 1次/d, 连续治疗4~6周。观察组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 术前给予镇静、血容量补充与给氧, 按照患者病情确定是择期手术还是急诊手术。手术时对患者行全麻处理, 将胃窦前壁切开, 对胃、十二指肠进行探查, 将胃中淤血清除后缝合胃窦切口。对残端予以开放式处理后展开胃大部切除术。将胃管插入0.1 m并将引流管设置于残端四周。若患者因术前未展开内镜定位而难以对出血部位予以确定, 则将胃窦前壁切开后探查, 或在术中利用胃镜对出血部位进行检查。术后给予禁食处理, 对胃肠展开持续减压并给予充足营养, 待患者胃肠功能彻底恢复后拔除胃管。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且止血成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 出血明显减少, 已得到有效控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 出血现象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甚至有加重症状。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具体见表1。

注:a, 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 治疗3个月内2例患者复发, 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8.33%与5.56%;对照组有8例出现并发症, 治疗3个月内5例患者复发, 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22.22%与13.89%;对比可知,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 出血原因多为溃疡基底血管发生破裂, 出血部位通常为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大部分是动脉性出血, 故而该疾病一般出血量大且急。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由出血量与出血速度决定[3], 若出血量较少且为反复性出血, 则患者通常由贫血、大便隐血试验为阳性等表现;若出血量较多, 则患者会出现柏油样大便;若患者出血量较大且急, 则通常表现为血红蛋白大幅下降、有柏油样大便、血压降低、呕血等,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过去常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虽然保守治疗在患者出血量少时有一定疗效, 但若患者出血量较大时, 保守治疗通常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在医疗技术不断改进及手术治疗方法不断完善背景下, 手术治疗已成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主要治疗方法, 其中胃大部切除术最为常用。胃大部切除术不仅可将溃疡病灶予以彻底切除, 同时可发挥有效止血效果, 故而其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十分显著。因此, 当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符合以下手术指征时要及时展开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或无效;出血量较大, 对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近期患者虽无出血现象, 但有大出血迹象潜伏;合并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症状等。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十分显著,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临床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08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7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 观察组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十分显著,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胃大部切除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高四华.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对策.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4) :26-27.

[2]孙毅.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预后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3) :96-97.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 第4篇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后;矽肺;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54-01

矽肺是一种慢性职业病,病情迁延不愈,而且缺乏特效治疗方法[1],因此矽肺病人往往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我院职业病科2012年4月3日收治一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矽肺患者,入院后不配合治疗护理,与人共处时就情绪激动,发泄对社会不满,独处时则悲观消极,唉声叹气,通过我们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心理疏导,于2012年4月21日满意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7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年,胸闷五年,再发二天入院。患者从事搅拌工,接触粉尘二十余年,2008年于无锡市疾控中心诊断为:矽肺贰期。三十余年前因胃溃疡于上海市华山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慢支、肺心病病史,患者一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胸闷症状,间断口服吗丁啉促进胃蠕动,法莫替丁保护胃粘膜治疗,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1.2 心理社会资料 患者无锡人,小学文化,在家务农,后因征地后进入江苏无锡市太湖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从事接触粉尘工作二十余年。三十余年前曾于上海市华山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体重84斤。后于2008年于无锡市疾控中心诊断为矽肺贰期后心理失衡,与人共处时就情绪激动,发泄对社会不满,独处时悲观消极,唉声叹气,精神、食纳欠佳,现体重64斤。家庭经济条件较差,1子已内退无业。企业半年前补发工资,患者因病早退比同工龄工友少一级工资。此后患者常上访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寻求经济补助未果,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2 护理

2.1矽肺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2.1.1悲观消极心理 矽肺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常并发气胸、肺气肿、肺心病等,久治不愈,使得病人对治疗逐渐失去信心,产生悲观失望心理,对疾病的康复也失去信心[2]。此患者为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营养不良,生命质量低下,悲观消极心理更重[3]。

2.1.2孤独无助心理 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并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家人因工作家庭等原因,对他的照顾较少,使其产生孤独遗弃感,从而怀疑自己的生存价值,表现为性格孤僻,沉默寡言。

2.1.3求助心理 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需长期口服胃动力药及胃黏膜保护药,以及需加强营养,而矽肺疾病也需长期治疗用药,经济筹码加大,心理失落感加大,导致求助心理上升,希望得到社会、家属、朋友,医务人员的爱护,同情与怜悯。

2.1.4自我优越感心理 矽肺是一种职业病,患者认为自己曾工作在生产一线,年轻时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过贡献,有较强的自我优越感,社会及医院就该无条件为他服务,为他创造优越的住院环境及医疗条件,希望满足其更多的要求。

2.2 护理对策

2.2.1 准确评估病人的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病人入院后,我们责任护士就全面收集病人有关资料,包括职业史,文化,症状,家庭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从而制定系统有效的护理计划,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病人的各种悲觀失望心理,护士也向病人说明矽肺的病情复杂性和病情迁延性,使病人消除疑虑,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并发症。

2.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加强护患沟通,护患沟通是心理护理成败的关键,病人入院后,我们安排24小时陪护,态度和蔼,举止端庄,面带笑容,语言亲切,耐心倾听其生活经历、病痛折磨、种种不满,对患者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解答,提供所需信息,给病人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及信任满足感,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改善了不良情绪,鼓舞了患者以积极态度和行为面对人生,从而打开了病人的心理纠结问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极大帮助[4]。

2.2.3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向家属介绍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说明情绪波动与疾病的利害关系,让亲朋好友多理解病人,多探视病人,多开导病人,不要流露出厌烦、恐惧情绪。并告诉家属在探视、陪护时,谈话话题不要常集中在病情上,要以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鼓励和支持病人,在物质上给予关心和关怀,以儿孙自有儿孙福的言语支持让病人安心养病,从而改善患者孤独无助的情绪。

2.2.4努力创造优越的住院环境,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征求其要求住单人间还是双人间,病房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空气清新,合理采光,温湿度适宜。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免费提供一日三餐,提供各种警示标志,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安排生活护理阿姨,免费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实际问题等等,从细微之处体现真情,解决病人的后顾之忧。

2.2.5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寻求社会援助。一是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后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及特批药的报销。二是将此事写成报道,在社会上求得爱心关怀及经济援助,发动全科职工爱心捐款,共收得现金5420元,虽然钱很少,但大家的一片爱心及对他的关怀重视让其感动不已,让其觉得社会没有遗弃他,世间还有爱。

2.2.6健康教育 一是教会患者矽肺疾病的康复锻炼,如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做呼吸体操,有氧训练,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以积极的态度密切配合治疗及护理。二是做好胃大部切除术后的饮食护理宣教,调整其饮食习惯,做到饮食有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多饮乳品,少进咸菜和腌制食品,忌食过硬过辣、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选择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减轻胃肠负担。三是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的锻炼,忌烟酒,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不熬夜,不过分劳累[5],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这次个案护理,我们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应用恰当的护理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患者心理压力,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稳定了患者的不满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患者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了对疾病的治疗及转归。

参考文献:

[1] 朱云翔,赵晓明.对矽肺病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7,18(9):159.

[2] 杨成书.提升老年矽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护理与体会.中华现代医学会杂志,2009,(1):267-267.

[3] 程惠灿,徐义.生命质量与护理[J].天津护理,1998,12(6):266-267.

[4] 李竹萍,刘秋兰.矽肺患者365例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163-165.

[5] 周慧娇,赵淑珍.老年矽肺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7):707-707.

作者简介:

姚明莺: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 第5篇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毕罗I式,毕罗Ⅱ式,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包括游离穿孔、穿透性溃疡、溃疡穿孔入空腔器官形成瘘管三种, 患者有突发性剧烈腹痛或顽固而持续的腹痛, 可放射至背部,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大多数需要急诊手术[1]。胃大部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方法, 切除范围较大, 溃疡的清除较为彻底, 本文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30例,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 其中男21例, 女9例, 年龄19~68岁, 平均年龄 (41.3±3.2) 岁。23例 (占76.67%) 有溃疡病史, 病程8个月~19年, 平均病程 (3.9±1.1) 年, 7例 (占23.33%) 无明显溃疡史。所有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入院时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均有腹膜炎体征, 26例伴有发热, 27例伴有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28例伴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5例伴有移动性浊音。14例 (占46.67%) 为腹腔穿刺阳性, 24例 (占80%) 为X线提示膈下见游离气体, 化验检查时血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2 手术方法

所有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从穿孔至手术的时间间隔范围为1~24 h, 平均 (11.3±3.2) h。经手术证实, 30例患者中, 5例为胃溃疡穿孔, 25例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穿孔直径0.5~2.0 cm, 穿孔周围出现组织水肿, 腹腔积液400~2400 ml。所有患者均经过麻醉再开腹, 开腹后将腹腔积液吸干净, 然后修补穿孔, 冲洗腹腔, 最后切除胃大部。7例行毕罗I式, 23例行毕罗II式。

2 结果

3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经胃大部切除术后全部治愈, 患者住院时间为8~47 d, 平均住院时间为 (20±5.2) d。其中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1例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

3 讨论

3.1 胃大部切除术适应证

高泌酸的溃疡胃大部切除的切除范围一般应≥60%, 如十二指肠溃疡和II、III型胃溃疡;低泌酸的胃溃疡切除范围则可适当缩小, 一般切除50%左右就可达到较好的治愈要求。切除的部位是胃远侧2/3~3/4, 包括胃体的远侧部分、胃窦部、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近胃部分, 即从胃小弯胃左动脉第一降支的右侧到胃大弯胃网膜左动脉最下第一个垂直分支左侧的连线, 大致切除胃的60%[2]。本组3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中有23例 (占76.67%) 有溃疡病病史或症状, 术中见有些患者的溃疡比较深, 且溃疡面积较大, 部分患者甚至有幽门狭窄形成, 大部分患者为慢性溃疡穿孔。胃大部切除术以较大范围切除溃疡, 在清除溃疡方面具有利落彻底的优点, 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溃疡残留引起再穿孔、狭窄梗阻或出血癌变等, 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应优先考虑胃大部切除术[3]。

3.2 胃大部切除方式的选择

胃大部切除术的方法很多, 主要有毕罗I式和毕罗II式两种。毕罗I式是指切除胃大部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切端吻合。该手术是否成功取决于吻合口张力的大小 (不能过大) , 注意输入口位置要略高于输出口, 输入段空肠袢一般为8~15 cm。该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多用于胃溃疡。行毕罗I式的7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毕罗II式是指在切除胃大部后, 将残胃与空肠上段吻合, 而将十二指肠残端缝合, 具有胃体可以切除较多、复发率低等优点, 适用于各种情况的胃、十二指肠溃疡, 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4]。行毕罗II式的患者中有1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经全身应用抗生素和肠外营养支持, 20 d后患者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如何合理选择手术很关键, 对于该类患者的术前检查要尽可能的完善。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安全有效, 临床治疗时注意手术适应证, 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洁夫.腹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801-802.

[2]林小鸣, 王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76例临床分析.福建医药杂志, 2005, 27 (5) :38-39.

[3]于乐群.老年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60例诊治体会.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 14 (3) :202-203.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 第6篇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单纯修补术,胃穿孔

胃穿孔是常见的是一种急腹症, 主要由胃溃疡或胃癌引起, 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的特征, 若未能及时治疗, 极易发展成腹膜炎, 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1,2]。目前治疗胃穿孔的常用方法主要分为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3,4], 但是这两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均有不同。因此,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 减轻患者的痛苦, 找到理想的治疗方案, 笔者本次比较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将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2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上述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均为胃溃疡穿孔患者。其中男65例, 女37例, 年龄25~60岁, 平均年龄为32.5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剑突下局限性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1~48h, 平均5.4h。采用随机方法, 将102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手术前期:首先对患者实施硬脊膜外麻醉, 随后在患者右上腹直肌处做切口探查穿孔部位, 并对穿孔部位进行清洗。手术中期:对照组患者实施胃大部切除术, 切除患者远端胃组织, 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吻合术式。观察组患者行单纯修补术, 用7号丝线对穿孔灶全层缝合3~4针, 外加大网膜覆盖并结扎固定, 放置引流。手术后期: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制酸剂进行治疗, 并于术后3d肛门排气肠胃恢复蠕动之后将胃管拔出。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对比

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胃穿孔是临床胃肠溃疡较为常见并发症之一, 主要是由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5,6]。胃溃疡穿孔一经确诊必须给予及时的治疗, 否则就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7,8]。但是到目前为止, 还不存在一种能够治疗所有的胃溃疡穿孔的术式。目前, 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9]。为此, 学者们和医务人员一直致力于优化手术方案。

本文结果可见,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 (48.58±10.52) min, 而对照组手术时间为 (159.42±28.14) min, 差异具有显著性, 说明使用单纯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时间短于胃大部切除术。在住院时间这一方面, 观察组为 (7.68±1.82) d, 对照组为 (12.42±3.58) d, 具有显著性差异, 单纯修补术住院时间明显短些。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共计4例, 而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共计17例, 两者差异显著, 说明使用单纯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出现并发症几率要小于胃大部切除术。而在通过对患者的回访发现单纯修补术的复发率为15.7%, 而胃大部切除复发率为3.9%, 胃大部切除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修补术。

综上所述,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等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且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显著, 这表明单纯修补术式的临床疗效要优于胃大部切除术式, 另外单纯修补术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但临床医师应综合评估患者病情,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术方式, 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Cienfuegos JA, Rotellar F, ValentíV, et al.Giant duodenal ulcer perforation:a case of innovative repair with an antrum gastric patch[J].Rev Esp Enferm Dig, 2012, 104 (8) :436-439.

[2]Taniyama D, Miyamoto K, Mashimo S, et al.A pneumopericardium caused by gastric ulcer perforation[J].Intern Med, 2013, 52 (11) :1277.

[3]江文华.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6) :104-105.

[4]应小俊.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 (15) :30-31.

[5]Wani HU, Ahmed B, Hassan N, et al.Splenic abscess secondary to perforation of gastric ulcer[J].Trop Gastroenterol, 2011, 32 (1) :82-84.

[6]Yutaka Y, Katakura H, Noguchi S, et al.Tension pneumothorax with empyema from gastric ulcer perforation[J].Postgrad Med J, 2012, 88 (1036) :113-114.

[7]姚浩.开腹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 2013, 11 (9) :135, 138.

[8]赵小军.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 (12) :1196-1197.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7 月至2013 年7 月收治的溃疡穿孔患者112 例,患者均有胃溃疡病史,胃溃疡穿孔时表现为剑突下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 例。观察组男34 例,女22 例,年龄28 ~ 67 岁,平均(47.3±4.2)岁;对照组男36 例,女20 例,年龄范围33 ~ 68 岁,平均(47.8±3.8)岁。2 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硬脊膜外麻醉,于患者右上腹直肌处作一切口,长度15 ~ 20 cm,探查穿孔部位并清洗腹腔。对照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用胃管排空残留胃液,纱布压住穿孔处,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切除远端胃组织,根据穿孔具体情况选择胃十二指肠吻合或胃空肠吻合,生理盐水和甲硝唑反复冲洗腹腔后放置引流管,术后予以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以4 号线修补穿孔部位,之后生理盐水冲洗患者腹腔并放置引流管,用减张线缝合后再依次缝合各层组织,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1.3 评价指标

比较2 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记录疗效及胃溃疡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7.3±8.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115.7±23.5)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92,P=0.000);观察组住院时间(6.5±2.3)d, 对照组住院时间(11.6±3.8)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7,P=0.000)。

观察组术后感染2 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 例,中毒性休克1 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 例,并发症发生率8.93% ;对照组术后感染6 例,十二指肠残端瘘5 例,中毒性休克3 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 例,合计16 例,并发症发生率28.57%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2,P=0.008)。

观察组术后胃溃疡复发11 例, 复发率为19.64% ;对照组术后胃溃疡复发3 例,复发率为5.36%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4,P=0.022)。

3 讨论

胃溃疡穿孔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等特点,其原因是溃疡经久不愈,伴随病程进展而不断加深,穿透肌层、浆膜层,最后穿透胃壁而引起穿孔[7,8]。对于无腹膜炎的小穿孔,可以采取保守疗法,予以禁食、放置鼻胃管抽吸出胃中内容物,适度补充水电解质,应用抗生素预防腹腔继发性感染。而饱餐后发生穿孔,常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应及早处理,需要在6 ~ 12 h内行急诊手术[9,10]。胃溃疡穿孔初期,患者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血压下降、出冷汗、脉搏快而弱等,如不能及时就诊,1 ~ 4 h后患者感觉好转,常常延误治疗[11,12]。穿孔12 h后,多继发细菌性腹膜炎,表现为血压下降、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等,病情不断恶化,可进展为休克[13,14]。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9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 按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 各46例。A组:男25例, 女21例;年龄23~62岁, 平均年龄 (40.81±8.35) 岁;发病至入院2~12h, 平均时间 (8.15±1.09) h;穿孔位置:胃窦26例, 胃小弯9例, 胃大弯2例, 胃体9例。B组:男27例, 女19例;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 (41.06±8.96) 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0h, 平均时间 (8.02±1.02) h;穿孔位置:胃窦25例, 胃小弯11例, 胃大弯1例, 胃体9例。所有患者均以剧烈腹痛为主要症状, 且伴有明显的腹肌紧张, 经胃镜等辅助检查确诊, 麻醉方式均为持续硬膜外麻醉, 排除合并其他消化性疾病及腹部手术史患者, 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别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麻醉起效后在右上腹腹直肌处作切口, 切开后明确穿孔位置及其他情况, 将穿孔周围的食物残渣及腹腔内渗液清除干净, 通过胃管排空胃内残留, 先使用无菌干纱布对穿孔处进行按压, 再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 视野清晰后使用7号可吸收线对穿孔处行全程缝合, 每孔3~4针, 缝合后在穿孔以外区域使用大网膜进行覆盖并妥善固定, 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引流管, 术后质子泵抑制剂行常规治疗。B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以A组相同的方式作切口、探查穿孔位置及冲洗腹腔, 在视野清楚后, 根据穿孔位置及情况将胃远端组织的70%~75%切除, 并选择性地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Bill-RothⅠ式) 或胃空肠吻合术 (Bill-RothⅡ式) 。两组患者术后均按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并禁食、禁饮。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疗效及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

疗效评价参照陶崇翥等[3]的标准, 显效:手术成功完成, 术后无典型溃疡症状和胃肠道不良反应, 胃镜示溃疡完全愈合或静止;有效:手术成功完成, 术后有轻度溃疡症状或胃肠道不良反应, 胃镜示有溃疡活动;无效:存在明显的溃疡症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 胃镜示明显活动性溃疡或其他严重病理表现。总有效=显效+有效。复发采用Visick分级[4]进行评价, Ⅰ级:营养状况较好, 无任何消化系统症状;Ⅱ级:营养状况尚令人满意, 有轻微胃肠道症状, 但不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Ⅲ级:有中度的倾倒综合征、腹泻、腹胀等症状, 但无溃疡症状, 进食及日常生活尚能独立完成;Ⅳ级:营养状况差, 存在复发性溃疡, 进食及日常生活不能独立完成。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与B组比较, A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较短, 出血量较少 (P均<0.05) 。见表1。

2.2 疗效及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 (P>0.05) ;A组的Ⅲ级及Ⅳ级复发比例显著高于B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胃穿孔发生后, 大量胃液及肠液流入腹腔, 诱发化学性及细菌性腹膜炎, 患者腹痛难忍, 若未及时救治可引起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5]。单纯修补术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常用方法, 不但操作简单, 手术耗时较短, 且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 术后恢复较快, 但术后往往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且对于伴随化脓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等严重病变患者, 该术式并不适用[6]。胃大部切除术则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传统术式, 疗效确切, 有效地减少了胃主细胞和壁细胞的数量, 从而减轻了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 在治疗穿孔的同时使胃溃疡也得到根治, 故术后复发率较低[7], 但该术式也使胃容量减少, 对食物的摄入形成一定的障碍, 患者术后营养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本文结果显示,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相当, 但单纯修补术耗时短, 出血量少, 住院时间短, 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复发率则更低。因此,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 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医生经验而决定使用何种术式, 如对体质较好、穿孔较小及单纯性溃疡患者可行单纯修补术, 而对穿孔较大及溃疡较为严重患者则应以胃大部切除术作为首选治疗, 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 随机分成A组和B组, 各46例。A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 B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B组短 (P<0.05) ;A组的出血量显著较B组少 (P<0.05)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 (P>0.05) ;B组的复发情况显著优于A组 (P<0.05) 。结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都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有效方式, 单纯修补术恢复较快, 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较少复发, 故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急性胃穿孔

参考文献

[1]彭光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9) :86.

[2]赵春龙.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 32 (1) :74-75.

[3]陶崇翥, 刘彦, 任忠芳.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2) :80-81.

[4]武善真.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 2014, 44 (5) :17-18.

[5]邝杰文.单纯修补和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 12 (3) :277-278.

[6]文海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25) :2806-2807.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 第9篇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胃排空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98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又称胃瘫,在临床上是各种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该病若不及时治疗,则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胃部手术预后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该并发症的及早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3月~2010年6月收治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200例,术后12例患者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并发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0年3月~2010年6月收治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200例,择期手术患者163例,急诊手术患者37例,B-Ⅰ式吻合36例,B-Ⅱ式吻合136例。其中十二指肠乳头囊肿患者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瘍患者48例,胃癌患者148例。其中男156例,女44例;年龄25~81岁,平均58.4岁。术后200例患者共12例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6%,并发症发生时间均为术后10~14天,男7例,女5例;年龄31~79岁,平均59.3岁,十二指肠乳头囊肿患者1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例,胃癌患者7例。B-Ⅰ式吻合3例,B-Ⅱ式吻合9例。

临床表现:患者术后在停胃减压、肠功能部分恢复后,给予半流质饮食时,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反酸、上腹饱胀等临床症状。重新置胃管减压上述症状缓解,引流量达600~3000ml/日,停止胃减压后6~8小时,上述临床症状重新出现。查体可见患者肠鸣音减弱且可闻及振水音,上腹部饱满,有轻度压痛感。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持续胃肠减压,禁饮食,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糖皮质激素、红霉素、中药等。其他治疗,可给予患者高渗盐水洗胃,针灸等辅助治疗。

结果

经过治疗后12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均于术后10~28天临床症状消失,胃正常排空功能恢复,无1例再手术,全部恢复正常进食出院。

讨论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在临床上是指胃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是各种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67%~8.00%。本研究显示,20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有12例患者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6%,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该病若不及时治疗,则导致病情加重,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对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再次手术,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发病机制:①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使胃肠交感神经抑制性活动增强,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抑制胃动力,还可通过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和β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这目前被认为是产生术后FDGE的主要原因;②胃去神经支配,胃、体间的迷走-迷走反射弧中断,胃蠕动减弱或紊乱;③正常胃起搏点数量减少,胃窦远端异位起搏点抑制正常起搏点;④胃泌素分泌减少,肠抑胃素分泌紊乱,小肠黏膜分泌的胃动素分泌减少;⑤胃内正常菌群平衡失调;⑥精神和心理因素;⑦高龄、恶性肿瘤;⑧糖尿病;⑨其他因素,如镇痛泵/阿片类药物、腹腔内感染、全身营养状况、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食物过敏、手术时间和方式、免疫抑制等。

诊断: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的诊断主要依靠其临床表现、胃造影及胃镜检查。临床表现,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术后数日拔出胃管进食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饱胀、嗳气、恶心、返酸、呕吐症状,呕吐物常含有胆汁样内容物,因此其发生时间多在术后10~14天。重新置胃管减压,引流量>600ml/日,多时可达3000ml/日。12例患者中6例用上消化道X线稀钡或碘剂造影检查X线腹部平片无机械性肠梗阻表现。胃肠道造影可见患者胃松弛、蠕动减弱,残胃呈袋形,数小时后可见少量造影剂呈漏斗状或线状通过吻合口。胃镜检查6例,可见患者有胃液潴留,残胃扩张、蠕动很弱或无蠕动,吻合口和胃壁黏膜有水肿现象但无梗阻。本组有2例患者经胃镜检查后病情迅速转归,再行造影检查时见胃蠕动恢复,残胃排空正常。3例患者经胃镜置鼻肠管于输出襻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降低了液体的输入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可以看出,胃镜对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除外引起胃排空障碍的基础疾病,则应考虑FDGE的诊断。其次,B超和(或)CT检查排除腹腔膈下或胃周围积液、感染或脓肿。进一步检查方法有放射性核素99Tc标记的低脂饮食测定胃排空时间,被认为是诊断FDGE的金标准;对乙酰氨基酚吸收试验;胃电图仪经皮测定评估胃动力等;13C-辛酸呼吸试验。

治疗方法: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一经发现应及早进行治疗,一般采用非药物疗法。①一般治疗:包括持续胃肠减压,禁饮食,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支持等。其中营养支持是关键,对维护肠道的屏障功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细菌移位,进胃肠道的功能恢复发挥着重要作用。②药物治疗:胃动力药物对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治疗具有明确的疗效。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甲氧氯普胺、红霉素等。西沙比利可激活5羟色胺第4受体,经胃管给药十分不便,虽有疗效但临床应用时受限制。胃复安系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具有增强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张力,促进胃的排空等作用。红霉素通过激活胃动素受体能够促进胃的排空。该药在用药过程中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可同过调节滴速来控制,肝功能障碍者慎用。吗叮啉10~20mg或普瑞博思5~10mg经胃管注入;高渗盐水加氟美松5~10mg或1%普鲁卡因10~20ml经胃管注入。③胃镜治疗:胃镜检查除诊断以外,对FDGE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组行胃镜检查6例,有2例病情迅速缓解。因此笔者认为,若病情允许,建议每例患者均行一次甚至几次胃镜检查,机械刺激有助于胃肠蠕动恢复。④复方大承气汤(川朴、积实、炒莱菔子、桃仁、赤芍、生大黄、芒硝)100ml,2次/日胃管注入或经肛管注入结肠。⑤微波理疗2次/日。⑥穴位封闭及针灸:主要应用新斯的明0.5mg,两侧足三里穴位封闭或电针治疗。⑦心理治疗:发生FDGE后,患者精神紧张,迷走神经呈抑制状态,症状不易缓解。此时应该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消除患者的心理紧张因素及恐惧感,使患者配合治疗。尤其是患胃恶性肿瘤的患者,更易发生FDGE。本组有10例为胃窦癌患者,尤其术前经胃镜确诊的患者,发生率更高。另外,术者要自信,坚信非手术治疗即可治愈FDGE,通过交流使患者及家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孙启龙,吴清,孙保德,等.非胃手术后胃瘫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8):468-470.

2 武正炎,李宁,黎介寿,等.胃排空障碍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3 余佩武,王代科.胃术后无力症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17(12):707.

4 薛英威,董新舒,张启凡,等.胃术后胃无力症35例临床观察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3):161.

胃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 第10篇

资料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80例, 男51例, 女29例, 年龄19~76岁, 平均 (43.76±9.18) 岁, 起病至就诊时间2小时~8天, 平均 (2.18±1.69) 天, 随机分为单纯修补术组及胃大部切除术组, 每组4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术前及术后处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 右上腹腹直肌切口, 单纯修补术组待病变部位探查完毕后, 将溃疡周围的食物及分泌物彻底清除, 继而以纱布压迫穿孔部位,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然后使用7号线全层缝合穿孔部位3~4针, 修补部位应用大网膜覆盖并固定, 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胃大部切除术组, 待病变局部探查清洗完毕后, 将病灶远端70%左右的组织予以切除, 视情况选用用Bill-RotⅠ或Bill-RotⅡ式胃肠吻合。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同的胃肠减压、抗生素、制酸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措施。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

疗效判定标准[3]: (1) 显效:患者胃肠功能正常, 营养吸收良好。 (2) 有效:患者无溃疡症状, 有腹部肿胀、倾倒综合征。 (3) 无效:术后患者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或复发, 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每组总人数×100%。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内采用方差分析, 组间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单纯修补组手术时间 (39.6±10.1) 分钟, 住院天数 (7.6±1.8) 天, 胃大部切除术组手术时间 (91.3±7.3) 分钟, 住院天数 (12.4±1.6) 天,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单纯修补组总有效率9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 胃大部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6%, 总有效率79%,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 发病多与胃酸过多、胃黏膜受损、Hp感染有关, 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4]。穿孔发生后, 胃内容物从破口处流入腹腔, 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化脓性腹膜炎、肠梗阻等急腹症的表现, 早期诊断疾病对该病的治疗尤为重要[5]。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 突然出现上腹部的剧痛, 且迅速扩散至全腹;X线立位腹部平片发现隔下新月形透光区诊断即可确立。

临床上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措施多以手术为主, 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有根治性的疗效, 同时还可将溃疡病灶切除, 长期以来临床效果非常满意。但是伴随着病变部位的切除患者的胃容量也随之减少, 术后患者往往并发营养物质摄入受限, 术后发生贫血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极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之相比, 单纯修补对胃容量无明显影响, 手术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术后恢复也较快, 且手术适应证较广泛[6]。近年来随着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单纯性修补术患者术后复发率已经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控制, 这使得临床有效率大大提高。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资料, 单纯修补术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胃大部切除术组, 单纯修补组术后并发症仅5.3%, 同样优于胃大部切除术组的13.6%, 总有效率在单纯修补组高达91%, 以上各项指标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单纯性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优于胃大部切除术,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振华, 崔广田.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29 (27) :44-46.

[2] 王志.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40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4) :112-113.

[3] 傅海清.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对比研究[J].医药前沿, 2013, 19 (7) :186-187.

[4] 姜学辉, 孔令海.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27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8) :56-57.

[5] 薛玉龙, 刘建洛.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7) :75-76.

上一篇:财务监管下一篇:RFI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