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

2024-08-27

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精选9篇)

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 第1篇

1 临床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对轻度收缩压增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一般主张采用非药物治疗。如果非药物治疗无效, 收缩压增高明显的, 应选用药物治疗。对单纯收缩压增高的患者, 一般选用噻嗪类利尿药;如无效应联合用药或采用阶梯治疗方案;也可选择中医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2007年欧洲高血压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动脉高血压治疗指南强调以“灵活的界限”开始药物治疗:>140/90 mm Hg的所有高血压患者, <140/90 mm Hg的高危患者, 而对明确心脑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 即使正常血压 (120~129/80~84 mm Hg) 也应开始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时, 考虑到老年人代谢功能和生理性退化的特殊性, 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所以, 应该注意降压药物的不良作用。选择药物时, 尽可能选用降压效果好, 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不管选用哪种降压药, 都应从小剂量开始, 根据血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同时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心脑肾功能, 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由于老年人多伴发多种其他慢性疾病, 应注意药物之间的联合作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规定的降压治疗的目标是: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 糖尿病、肾病等高危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SBP降至150 mm Hg以下, 若能耐受, 还可进一步降低。所以,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身高血压的病因、血压水平和机体的具体情况, 与医生一起设定自己的降压治疗的目标。

必须强调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问题。要明确告知患者高血压的风险和有效治疗的好处, 要为患者提供十分清楚的纸质治疗指导, 要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患者的需求及对医生的期望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要使患者家属知道患者的治疗方案并进行督促, 要及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以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要与患者定期进行交流, 及早发现患者的治疗不依从问题。

2 非药物治疗

2.1 控制或降低体质量

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 kg/m2以下。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 不饥不饱, 不暴饮暴食。要限制高脂肪饮食, 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 防止胆固醇增高。

2.2 减少食盐摄入量

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 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 g, 则SBP和DBP分别升高2.0 mm Hg和1.2 mm Hg。因此, 每人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 g为宜。如患者浮肿比较明显时, 更应该严格控制食盐。

2.3 补充钙和钾

每人每天应摄入牛奶500 ml, 以补充机体对钙的需求;应食用油菜、菠菜、番茄等含钾丰富的新鲜蔬菜, 以保证机体对钾的需求。但是,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 不宜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

2.4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为保证患者的血压相对稳定, 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品, 如辛辣食品和调味品。要尽量不饮用红茶, 服用药物时禁用茶水, 但可以饮用菊花茶、槐花茶、首乌茶、山楂茶等调和血压。

2.5 戒烟戒酒

不吸烟, 不提倡饮酒。如饮酒, 男性饮酒精 (乙醇) 量不超过25 g/d, 女性减半, 不饮高度烈性酒。

2.6 适量的运动

老年人应选择低等或中等强度的等张运动方式, 如选择打太极拳, 慢跑, 步行等, 运动量以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并保持理想体重为宜。一次运动时间应在30~45 min之间, 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 两次运动间隔应超过2 d。运动应养成规律,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2.7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医务人员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自身的活动,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提高生活质量。

3 药物治疗

目前,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包括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钙拮抗剂。

3.1 利尿药

①噻嗪类利尿药主要用于无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可单独使用, 也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如双氢氯噻嗪从小剂量开始, 12.5~25.0 mg, 1次/d;联合用药时, 剂量减半, 1次/d;吲哒帕胺1.25~2.50 mg, 1次/d;吲哒帕胺缓释片1.5 mg, 1次/d。主要不良反应有血钾减低, 血钠减低, 血尿酸升高。②袢利尿药主要用于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呋噻米20~80 mg, 2次/d, 可引起血钾减低。③保钾利尿药有2种, 阿米洛利5~10 mg, 氨苯蝶啶25~100 mg, 用法均为1次/d或2次/d, 可引起血钾升高。④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螺旋内酯固醇40~120 mg, 3次/d或4次/d, 可引起血钾升高。

3.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临床主要用于高血压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非糖尿病肾病、I型糖尿病肾病、心肌梗死后和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这类药物有较强的血管扩张作用, 能有效降低血压, 对心肾有保护作用, 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无停药反跳现象, 特别适宜老年患者。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25~100 mg, 2~3次/d;依那普利5~40 mg, 2次/d;苯那普利5~40 mg, 1~2次/d;福辛普利10~40 mg, 1次/d赖诺普利5~40 mg, 1次/d等。这类药物可引起咳嗽, 血钾升高和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3.3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临床主要用于高血压合并肾脏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的患者的治疗。常用药物有氯沙坦25~100 mg, 1次/d;缬沙坦80~160 mg, 1次/d;厄贝沙坦150~300 mg, 1次/d;坎地沙坦8~32 mg, 1次/d等。主要不良反应是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 但是十分罕见。

3.4 钙拮抗剂

这类药物能降低血管外周阻力, 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心律时常、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膜改善心肌供氧作用, 主要用于高血压伴有心脏并发症的患者, 尤其适合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伴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硝苯地平控缓片30~60 mg, 1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 mg, 2次/d;氨氯地平2.5~10.0 mg, 1次/d;非洛地平2.5~20.0 mg, 1次d;尼群地平20~60 mg, 2次/d;拉西地平4~6 mg, 1次/d。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水肿、颜面潮红。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第2篇

1、专病专治: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又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治疗的专业性很强,不像患者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失眠或心情不好,吃点安眠药,只要睡眠好了或由心理医生开导病就全好了。实际这是一种误解,首先,抑郁症的治疗应遵循专病专治的原则。由精神科/精神科医生使用或选择抗抑郁药来进行抑郁症的治疗,足药量、足疗程,否则称不上正规有效治疗。必有遵循专业医生的医嘱,亦要尊重病人在治疗中的自我感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相互配合,共同战胜疾病。

2、安全用药:抗抑郁药和其它抗精神病药一样,都存在安全用药问题。首先,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杀倾向,防止吞服抗抑郁药自杀至关重要。专业医生处方剂量不宜太大,总量也不宜太多。所配药物由家属保管,由家属监护服药,绝不能将所有药物全数交给病人自己保管服用。一方面防止服药自杀,另一方面防止拒药、藏药或自行减少药量,达不到抑郁症的治疗作用。

3、心理治疗:许多种心理治疗都能够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心理治疗能够帮助病人分析他们问题的来源,教会他们如何应付生活中的各种诱发抑郁的事件,如学习压力大、失恋、家庭不和、事业失败等造成的暂时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等现象。这些问题经心理医生治疗,可减少抑郁行为。

治疗脂肪肝的非药物处方 第3篇

饮食处方:多数人适用

大多数脂肪肝病人,适用于饮食治疗。基本原则是低脂、低糖、高蛋白质的平衡膳食;减少含蔗糖饮料以及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并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应以植物性脂肪为主,限制胆固醇摄入量,如动物内脏、鱿鱼等。控制糖类饮食,不能吃糕点和糖果等。

瘦肉、鱼类、蛋清及新鲜蔬菜等富含亲脂性物质的膳食,有助于促进肝内脂肪消退。高纤维类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对于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尤其重要。

运动处方:选择全身性低强度运动

运动处方应以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主要选择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动态运动,比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钟)、骑自行车、爬坡等。

脂肪肝患者应根据运动后劳累程度和心率(脉搏),选择适当的运动量。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分钟(以170减去实际年龄作参考),持续20~30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消失为宜。如果运动后的疲劳不持续到第二天,每天都可以进行运动。

预防处方:管住嘴迈开腿

导致脂肪肝的最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所以制定合理的饮食标准,对脂肪肝的预防十分重要。

绝对禁酒;选择去脂牛奶或酸奶;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两个;忌食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要超过20克;忌吃动物内脏、鸡皮、肥肉等;忌食煎炸食品;不吃巧克力;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500克;每天摄入的盐量控制在5~6克;经常吃鱼、虾等海产品;多吃高纤维类食品及绿色新鲜蔬菜;晚饭应少吃,临睡前切忌加餐;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以上,一周持续5次以上。

浅谈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第4篇

关键词:糖尿病,教育,膳食,运动

糖尿病病因至今尚未明确, 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联合作用导致机体的慢性高血糖状态。因此, 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治疗, 包括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教育、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 其中非药物治疗是基础或最根本的治疗, 而且是终生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糖尿病的治疗跟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主观配合密切相关, 因此, 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 如:个别指导、临床教育、定期组织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看录像、听录音及糖尿病患者的联谊活动, 让患者充分理解心理、情绪调整、营养膳食、有效运动与血糖之间的关系, 及如何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方式, 并积极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和运动方案。在进行教育前, 还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做到因人施教, 并使患者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患者要给患者详细讲解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胰岛素治疗必须注意的事项, 如何避免低血糖发生, 或低血糖发生时的自救方法, 还让患者掌握运动的适应症、禁忌症。

2饮食治疗

通过饮食治疗可减轻患者负担、恒定血糖、维持正常体质量、保证身长发育。饮食治疗的原则:合理控制总热量、平衡膳食、多饮水、限制饮酒、坚持少食多餐。

2.1 确定每日总热量。首先根据身高估算标准体质量, 标准体质量= (身高-100) ×0.9[1], 然后再根据标准体质量和工作性质, 参照原来的生活条件等因素, 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成人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公斤标准体质量给予热量25~30 kcal, 轻体力劳动30~35 kcal, 中体力劳动35~40 kcal, 重体力劳动40 kcal以上。其中糖类约占饮食总量的50%~60%, 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15%, 有时达20%, 脂肪约占30%~35%[2],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 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 肥胖者酌减, 使患者体质量逐渐恢复至标准体质量的±5%。

2.2 根据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按每个交换份 (相当于80~90 kcal) 估算每日食物的总份数, 并把每份数具体到每类营养数中的每种食物。例如:26 g大米、半瓶牛奶、一汤匙植物油为一份。选食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 优先选择健康食品, 提倡用较粗的米、面和一定量杂粮;提倡使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忌食用单糖如蔗糖、蜜糖及各种果糖、甜点、饼干、软饮料等;适量选用优质蛋白, 如去脂牛奶、豆类;限制脂肪摄入, 少用含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全脂牛奶、蛋黄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提倡食用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

2.3 合理分配一日三餐, 餐次的分配可按早、中、晚的热量分别占总热量的1/5、2/5、2/5或一日四餐按1/7、2/7、2/7、2/7的比例分配。

3运动疗法

体育运动能使血糖降低, 减少降糖药的用量, 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谢紊乱。Ⅰ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活动, 可使血糖稳定下来, 并能提高胰岛素的作用, 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可使自身的胰岛功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糖尿病患者采取何种运动方式, 运动量大小, 没有严格的规定, 国内外糖尿病专家认为运动后感有微汗, 肌肉酸痛, 休息后即可恢复, 次日精力充沛, 有运动欲望, 食欲睡眠良好为适度[3]。本人多年来在糖尿病患者运动随访中认为糖尿病患者不适合进行对抗性的比赛活动, 最适宜的运动是持续而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运动, 如: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爬山、打羽毛球、跳舞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间每次20~40 min, 每周3~4次, 运动的强度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或运动后收缩压不超过180 mm Hg, 心率=170-年龄为宜, 但有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者不适用此公式, 这些人要量力而行, 以不出现心慌, 呼吸困难, 全身不适为准。由于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常波动于相对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过多之间, 在胰岛素相对不足时进行运动可使肝葡萄糖输出增加, 血糖升高, 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增加, 对代谢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在胰岛素相对过多时, 运动使肌肉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加, 肝葡萄糖生成降低, 血糖降低, 甚至可诱发低血糖反应。所以运动最好在餐后1~1.5 h或注射胰岛素之前。

参考文献

[1]上海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出版社, 全科医学基础下册:834.

[2]叶任高, 陆再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内科学:800.

产后抑郁症:药物治疗需停止哺乳吗 第5篇

32岁的某企业经理王玲前不久生了个大胖儿子,这本是一家人期盼已久的喜事,但最近她遇到了新问题。由于照顾孩子,她本来就不是太好的睡眠出了状况,几乎整夜也睡不着,而且时不时就会掉眼泪,担心自己的工作受到影响。家里人看到她这种情况,遂带她到医院就诊,诊断为产后抑郁症。医生开了抗抑郁药,可王玲正在给孩子哺乳。这抗抑郁药会不会通过母乳影响婴儿呢?王玲和家人都很担心。

通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主要手段除一般的支持照顾、认知行为等心理治疗外,还有抗抑郁药治疗。很多产妇担心哺乳期服用抗抑郁药会影响小宝贝。事实上,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非常低。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母亲服帕罗西汀或舍曲林哺乳,对婴儿较安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母乳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0.1%~6.2%。因此,有学者认为,哺乳益处可能大于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

如何治疗产后抑郁症,应视患者情况而定。

1轻度产后抑郁临床医生基本建议通过一般的支持照顾和心理治疗,帮助产妇渡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2重度产后抑郁有消极轻生念头,临床医生基本建议药物治疗。在哺乳同时服用抗抑郁药,但药物需酌情减量,同时密切观察婴儿的行为表现。另外,也可使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光照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

3孕期曾患抑郁如果在怀孕期间使用过抗抑郁药,产后又出现抑郁,推荐药物治疗,并中止哺乳。

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对照研究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40例, 男19例, 女21例, 年龄18~56岁, Hamifotn抑郁量表评分>18分, 排除心肝肾疾病及癫痫、青光眼疾病。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按随机表分为A组和B组, 各20例。A组 (观察组) 男9例, 女11例, 年龄18~40岁, 平均 (25.3±6.2) 岁, 病程2个月~5年, 平均 (10.4±5.5) 个月。B组 (对照组) , 男10例, 女10例, 年龄19~49岁, 平均 (28.4±6.7) 岁, 病程2d~5.5年, 平均 (9.6±6.8) 个月。2组患者在年龄及病程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为国产丁螺环酮和阿米替林, 由专人负责发药。停用各种抗精神病药物1周后进入研究期, 共6周。1周内增至治疗量, 丁螺环酮40mg/d;阿米替林200~300mg/d。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或耐药情况, 进行适当的剂量调整, 在研究期内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1.3 评定工具与方法

评定工具使用抑郁量表 (HAMD) 和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由专人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6周末各评定上述量表1次。同时在治疗结束时按痊愈、显著好转、好转、无效4级标准评定临床疗效。

1.4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检查, 治疗前和治疗后2 周各检查1次。

2 结果

(1) 6周治疗结束后, 药房公布A药为丁螺环酮, B药为阿米替林。丁螺环酮剂量为40~80mg/d, 平均 (75.0±4.5) mg/d;阿米替林剂量为100~300mg/d, 平均 (187.5±63.7) mg/d。 (1) 2组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见表1。表1显示, 观察组显效率50% (14/20) , 有效率为70% (14/20) , 对照组则均为60% (12/20) , 经χ2检验, 2组间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分别为0.55, 0.1, P均>0.05) 。 (2) 表2显示, 观察组与对照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 经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 2组间比较, 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2) 不良反应。Asberg量表分见表3、4。从2组的比较来看, 对照组的Asberg不良反应量表分在治疗后2、4、6周均高于观察组 (P<0.05或<0.01) , 表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重于观察组。从不良反应症状分析来看, 观察组仅有几例出现头晕、头疼、失眠等, 而对照组大多有口干、便秘或排尿困难等。

(3) 实验室检查。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血常规、肝功能的明显异常。心电图在对照组有2例出现T波改变, 1例出现II度房室传导阻滞, 而观察组无异常改变。

3 讨论

国内外一些精神科专家学者研究证实了丁螺环酮对抑郁症治疗有效果, 其机制是下调5-羟色胺 (5-HT) 受体, 从而通过突触前5-HT自身受体脱敏 (负反馈控制) 和突触后5-HT或5-HT受体下调来发挥抗抑郁效应[1]。本研究观察了用国产丁螺环酮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0例, 并通过与用阿米替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0例进行对照, 发现了丁螺环酮能使HAMD总分明显下降, 能有效地缓解抑郁症状。其显效率为53.3%、为效率66.7%, 低于阿米替林用药, 但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差异, 丁螺环酮确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药物, 与国外报道相一致。

抑郁症患者在用阿米替林治疗后, 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枢性和周围性抗胆碱能反应, 如口干、便秘等, 而丁螺环酮仅为个别病例出现头痛、失眠、头晕等, 其严重程度明显轻于阿米替林。且多在服药初期出现, 不需要特殊处理, 以后又逐渐减轻或消失, 患者可耐受, 对心、肝、肾功能也无明显影响。值得一提的是, 丁螺环酮在治疗结束停用时患者并没有出现撤药综合征, 也未出现症状反跳。而且此药并不似苯二类抗焦虑剂, 具有耐受性或躯体依赖性。提示患者在病情稳定后, 可以长期使用丁螺环酮作为维持治疗。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丁螺环酮对抑郁症患者的作用是肯定, 不良反应少而轻, 且无心脏毒性, 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抗抑郁剂。另外, 此药还是一种抗抑郁剂的增效剂, 对于其他抗抑郁剂治疗无效的重症抑郁患者, 在加用丁螺环酮后取得满意效果。在临床上还发现对抑郁患者合并用药有时也能取得很好的抗抑郁疗效, 目前由于合用文献资料较少, 但临床经验认为还是很有前景的, 基层医院有待多尝试。

摘要:目的 研究丁螺环酮对抑郁症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抑郁症患者40例用国产丁螺环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结果 2组的疗效相近。但丁螺环酮组不良反应轻于阿米替林组。结论 丁螺环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剂。

关键词:丁螺环酮,阿米替林,抑郁症

参考文献

[1]陈兴宝, 周学东, 季建林, 等.上海市抑郁症患者门诊用药与生命质量分析[J].中国药房, 2006, 17 (22) :1717~1720.

[2]杜彪.氟西汀与国产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9, 28 (11) :860~862.

药物电针灸为主治疗抑郁症150例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病例均为2003-2007年间我院精神科住院病人。入组病例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且HAMD评分在24分以上, 均为首发病例, 患者无严重躯体疾病者。男性56例, 女性94例, 男∶女=1∶1.7。年龄28~65岁, 平均 (52.3±8.9) 岁, 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

临床症状表现统计:精神运动性迟滞126例, 占84.00% (126/150) ;联想障碍126例, 占84.00% (126/150) ;失眠130例, 占86.67% (130/150) , 消极意念或行为123例, 占82.00% (123/150) , 其他 (含精力减退、自我评价过低、兴趣丧失、焦虑等) 50例, 占33.33% (50/150) 。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治疗

本组病例使用帕罗西汀、氟西汀等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 1~3天为10mg/日, 后逐渐增量至20~30mg/天, 个别达40mg/天, 平均剂量为20mg/天, 治疗期间不合并其他药物, 少数患者有睡眠障碍而合并应用小剂量阿普唑仑。

1.2.2 电针治疗

取双侧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 酌情配以百会、人中、巨阙、双侧心俞、肝俞, 其次间使、太渊、丰隆、涌泉中2~4穴, 用28号30号“华佗牌”、长度适当的针灸针, 施以平补平泻手法, 得气后同侧肢体接通“KWD-808Ⅱ” (江苏常州武进第三无线电厂出品) , 正极在上, 负极在下, 选疏密皮, 输出调节至肌肉微颤动, 或患者感舒适为宜, 每日1次, 每次20分钟, 1周中休息1天。

1.2.3 心理疏导

本组病例在进行药物和针灸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 引导病人发泄压抑的感受, 劝导慰抚解释其疾病本质及病因病机, 消防顾虑, 配合治疗, 鼓励其增强信心, 克服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和自卑情绪。

1.2.4 经上述综合治疗六周后统计疗效

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或经济原因不能坚持全疗程治疗者, 不作为本组病例。

2 疗效标准及疗效结果

2.1 疗效标准

以中华医学会1958年制定的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好转及如故或恶化四级疗效评定[1]。适当参照HAMA评分及实验室检查等对本疗法进行全程的安全性评定。

2.2 疗效结果

基本痊愈48例, 占30.13% (48/150) , 显著好转52例, 占34.53% (52/150) , 愈显率66.66% (100/150) , 好转45例, 占30.33% (45/150) , 总有效率96.99% (145/150) , 无效5例, 占3.01% (5/150) 。

本疗法在安全性评定方面结论是安全的。

3 讨论

本期病例使用帕罗西汀、氟西汀的比例分别为68%和32%。对以精神运动性迟滞、消极悲观者以氟西汀治疗;对以焦急失眠为特点者以帕罗西汀及合并使用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5-HT回收抑制剂通过抑制5-HT回收而增加5-HT的功能而发挥作用。但由于其拟5-HT能效应, 而导致厌食、恶心、呕吐、性功能减退、静坐不能等副作用。本组病例中副作用明显者以减量及停药处理, 停药者不作为本组病例。

本症属祖国医学“癫狂”中“癫症”范畴, 《证治要诀》曰:“癫狂由七情所郁”。痰气郁结, 上逆扰心, 神志被蒙, 而成癫症。表现为抑郁多静, 病理为痰气, 性质属阴。治疗以理气解郁, 化痰开窍, 补脾养心安神为法。取穴以手足三阴及任督两脉为主, 原穴神门、太渊、太冲、八脉交会穴内关及心肝俞募之相配合治心、胸、胃诸症。再配以适度的电刺激, “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之功, 更显功彰。

在上述治疗的同时, 再配以心理开导, 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并较经济, 尤其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 入选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疾病诊断标准第3版符合 (ICD-10)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Hamilton编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24) 评分≥20分, 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者, 患者年龄60~70岁, 病程2周~10年, 自愿参加及有自我改变的愿望, 能进行交流和沟通者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组前未用过抗抑郁症药或者停用相关药物2周以上, 排除既往有躁狂发作史、有严重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 男16例, 女26例, 中位年龄 (64.48±2.97) 岁, 病程 (87.23±54.87) 个月;对照组38例, 男18例, 女20例, 中位年龄 (64.87±3.02) 岁, 病程 (89.30±55.85) 个月。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HAMD评分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团体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 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

1.2.1 药物治疗:

总观察时间为6周。选用对老年抑郁症安全性高, 耐受性好的盐酸舍曲林片 (商品名:佐洛复) [5], 初始剂量25mg, 早餐后半小时服用, 第4天后加到50mg, 第7天可加到75mg, 视疗效和不良反应在2周后可增加剂量, 最大可用到150mg。若有伴有焦虑和睡眠障碍, 可酌情加用服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

1.2.2 团体心理治疗:

团体心理治疗是为了某些共同的目的将多个当事人集中起来加以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6], 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成员的相互作用, 来协助他们增进自我了解、自我发展, 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过程。每次团体治疗成员包括除观察组成员外还有同期住院的焦虑、睡眠障碍患者每次活动人数在8~15人, 每周2次, 每次40~50min。团体治疗由经过团体心理治疗培训的心理治疗师担任。住院时间约6周。内容包括: (1) 开展互动:如确定一个积极的主题活动, 在小活动中, 即成员之间互动, 相互交流、倾诉、一起协作解决问题等把大家紧密的联系起在一起, 建立信任和合作, 分享彼此的经验, 发挥团体成员之间的正向互动, 如彼此关心、支持、鼓励等, 则团队成员就变得有活力和健康, 可起积极的治疗作用, 并在结束前鼓励患者谈论自己的心得, 并由心理咨询师深入浅出的把活动过程中患者遇到的困惑和不合理的想法分析和解解给患者, 促进患者成长。 (2) 放松疗法:按Benson[7]提出的引导放松为基础, 将人员集中以上大课的形式教授具体的放松训练的方法, 并组织大家联系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并要求每人在睡前均进行自我练习。

1.3 疗效评估

2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对患者采用, Hamilton编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24项) 评分。减分率=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治疗前总分。减分率≥75%为痊愈, 50%~74%为显著进步, 25%~49%为进步, <25%为无效。临床显效率= (显著进步+临床治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愈率69.04%, 临床显效率83.33%;对照组治愈率42.11%, 临床显效率63.1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治疗前后HAMD评分情况

观察组HAMD评分从第1周末开始明显下降, 一直持续到第6周末;对照组HAMD评分从第2周开始明显降低, 一直持续到第6周末, 2组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HAMD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 论

当今抑郁症已成为威胁人们心身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老年人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危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理功能也随之老化, 心理防御及心理适应能力也减退, 一旦遇到精神挫折, 缺乏社会支持心理活动更难于维持平衡, 促使抑郁症发生。而抑郁症是一个长期慢性的精神疾病, 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等心身疾病,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8]。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加, 对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但传统的单一药物治疗, 其局限性即患者对长期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存在担心, 也降低了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而另外一方面而许多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不高, 单独进行认知、精神分析等个别心理治疗, 不太认同, 且起效时间慢, 许多老年人无法坚持。但老年抑郁症患者辅助心理治疗迫在眉睫, 但在心理医师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 团体心理治疗具有省时、省力,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特点。

本文通过团体治疗联合药物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显示:在治疗早期药物并没用真正显效时, 第1周末2组HAMD评分统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在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中, 观察组无效1例, 对照组6例, 统计有显著差异性 (P<0.05) , 表明团体心理治疗本身对老年抑郁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中,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83.33%, 治愈率69.04%, 对照组临床显效率63.16%, 治愈率42.1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老年抑郁症合并团体心理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药物组。所以让老年抑郁症患者能尽可能在早期治疗上就结合团体心理治疗, 改善甚至消除与抑郁症发作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 可以尽快、明显地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心理学研究[9]证明, 人类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团体。而住院团体心理治疗在早期介入时, 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绪, 成员在充分信任的气氛中, 通过观察学习, 体验感受他人, 认识自己, 相互学习和鼓励, 促进自我成长。同时, 这种在团体心理治疗中获得的积极的、正性的力量也有助于提高他们正确对待药物不良反应, 增加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伴有明显心理因素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 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应用团体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 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 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HAMD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69.04%, 临床显效率83.33%;对照组治愈率42.11%, 临床显效率63.1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HAMD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对伴有社会心理因素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早期、及时应用有效, 依从性更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治疗, 团体,老年抑郁症,心理社会因素

参考文献

[1]陈昌惠.老年抑郁症流行病学[J].实用老年医学, 2001, 15 (1) :3-6.

[2]王鲁妮, 刘雁, 刘泽.老年抑郁症与认知功能障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4, 13 (2) :170-171.

[3]党亚梅, 黄雄, 徐贵云, 等.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5) :618-619.

[4] Hautzinger, Welz S.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depressed older out-patients-a 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J].Z Gerontol Geriatr, 2004, 37 (6) :427-435.

[5]张玉琦, 李桂林, 刘朝军, 等.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随访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8, 18 (1) :59-60.

[6]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42.

[7] Benson H.The Relaxation[M].New York:William Morrow, 1975:10-21.

[8]郭光辉.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 (5) :113-114.

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综述) 第9篇

1 PSD发病机制

目前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 多数学者认为患者出现抑郁的生物学基础是脑血管病变直接破坏去甲肾上腺素 (NE) 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 (5-HT) 能神经元及其通路, 从而造成去甲肾上腺素和5-HT这两种神经递质水平下降, 而导致抑郁发生[2]。同时, 发生抑郁亦与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疾病损害部位及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依赖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密切相关。

2 PSD的药物治疗

2.1 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

为传统抗抑郁药, TCAs用于各种抑郁症, 尤适宜于治疗中重度抑郁。过去临床上常用的有阿米替林、丙米嗪、去甲丙咪嗪、氯丙咪嗪、多塞平、氯米帕明 (氯丙米嗪) 等, 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断NE和多巴胺的再摄取并提高它们在突触间隙的含量。但因其还作用于α1、H1、M1等受体, 这类药物因对多种受体均有作用, 不良反应较严重和多见, 尤其是心血管毒性如直立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因此, 限制了在PSD患者中的使用。目前该类药物已较少在临床使用。

2.2 四环类抗抑郁药

代表药为米安舍林, 主要药理作用是能选择性阻滞突触前膜α2-肾上腺素能受体, 使突触间隙NE浓度增高。有人认为它能阻滞中枢5-HT2受体和组织胺H1受体[3]。本药起效快, 适用于各种抑郁症, 可与降压药、抗凝药、抗胆碱能药同用。

2.3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s)

MAOIs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可逆性MAOIs, 即以肼类化合物及反苯环丙胺为代表的老一代MAOIs, 代表药物为苯乙肼。它通过阻止NE和5-HT的降解发挥作用, 因其可形成危及生命的高血压危象, 目前已不再广泛应用, 基本不用于PSD患者[4]。另一类为可逆性MAOIs, 是以吗氯贝胺为代表的新一代MAOIs。新一代MAOIs为可逆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RIMAS, 故不引起高血压危象, 其抗抑郁的主要作用是激活, 因而对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症患者尤其适用。

2.4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 (SSRIs)

SSRIs是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一类药物, 循证医学证据也最充分。目前已用于临床的SSRIs有5种: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地抑制突触神经元对5-HT的摄取, 从而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浓度。其对组胺和肾上腺素受体抑制作用轻微。对各种抑郁发作有效, 不良反应轻, 由于对NE几乎没有影响, 避免了体位性低血压;对心脏没有毒性作用, 药物过量时安全。患者对一种SSRIs无效时, 可以对另一种SSRIs仍然有效。青少年使用, 需注意与防止其自杀倾向或先兆行为;老年人用药时, 应检查与定期复查其基础血钠水平, 防止低钠血症发生;还应提醒患者注意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早期副作用的预示与防治[5]。目前应用最多的为氟西汀, 它是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 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早期PSD的抗抑郁药[6]。西酞普兰不但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 还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且这种药物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认知功能, 副作用极少[7]。

2.5 5-HT2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 (SARIs)

代表药物为曲唑酮, 能同时对5-羟色胺神经元有拮抗和激活作用, 抗抑郁作用主要与该药下调5-HT2受体数有关。对各类抑郁症的疗效肯定, 尤其对抑郁症伴焦虑和失眠的患者。曲唑酮是一种性能独特、治疗作用广泛而又相对安全的药物。它不仅是有效的抗抑郁药, 同时也是良好的抗焦虑、镇静催眠药[8]。

2.6 5-HT再吸收促进剂

代表药物为噻奈普汀, 可增加突触前5-HT的再摄取, 增加囊泡中5-HT的贮存, 且改变其活性, 突触间隙5-HT浓度减少, 而对5-HT的合成及突触前膜的释放无影响。它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症, 长期服用可减少抑郁的复发, 对老年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疗效[9]。

2.7 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 (SNRI)

SNRI包括文拉法辛和度乐西汀。目前国内应用文拉法辛[10], 它具有5-HT和NE双重摄取抑制作用, 对M1、Hl、al受体作用轻微, 相应不良反应亦少。文拉法辛安全性好, 不良反应少[11], 对各种抑郁症都有很好的疗效。金卫东[12]研究认为文拉法辛缓释剂是良好的抗抑郁药之一, 尤其适合用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状者。

2.8 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物 (NaS-SA)

NaSSAs是近年开发的具有NE和5-HT双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代表药物为米氮平,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增强NE、5-HT能的传递及特异阻滞5-HT2、5-HT3受体, 拮抗中枢NE能神经元突触a2自身受体及异质受体。张桂云[13]研究结果表明, 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且能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转归,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米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 服药依从性较高[14]。

2.9 NE与多巴胺 (DA) 再摄取抑制剂 (NDRIs)

NDRIs是一种中度NE和相对弱的DA再摄取抑制剂, 不作用于5-HT。主要有安非他酮, 为单环胺酮结构, 化学结构与精神兴奋药苯丙胺类似。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 更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 躯体情况较差的患者, 老年患者以及有转躁风险的患者;因其无体重增加的副反应, 故更适合于肥胖患者、糖尿病患者及青年女性患者[15]。

2.1 0 中药

祖国医学在治疗PSD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取得了不少成绩, 显示了其潜在前景。但是, 仍应加强有效方药的药理毒理等实验研究, 研制高效、低毒、患者易于接受的新药, 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使中药治疗PSD取得突破性进展[16]。

2.1 1 其他药物

2.1 1. 1 黛力新

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症, 尤其是心因性抑郁, 躯体疾病伴发抑郁, 更年期抑郁, 酒依赖及药瘾伴发的抑郁。它不良反应少见, 可能会有短暂的不安和失眠, 不适用于过度兴奋或活动过多的患者, 因药物的兴奋作用可能加重这些症状, 长期使用可能出现锥体外系反应。该药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宜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用的2周后换用本药。运宁宁[17]对60例PSD状态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报告黛力新对老年患者服用安全、有效、方便, 无抗胆碱能的副作用。

2.1 1. 2 腺苷甲硫氨酸

它是一种内源性甲基供体, 可增加神经递质的合成, 影响脑内儿茶酚胺 (DA、NE) , 吲哚胺 (5-HT、褪黑激素) 及组胺等神经递质的代谢。静脉注射具有快速的抗抑郁作用。适用于各类抑郁障碍, 特别是老年抑郁症及对其他抗抑郁药不能耐受的抑郁症患者。

2.1 1. 3 路优泰

它是从草药 (贯叶连翘, 圣约翰草) 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药物。其药理机制复杂, 对5-HT、NE、DA再摄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具有相似的效价, 这在已知的抗抑郁药物中很少见[18]。该药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症。研究过程中,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头晕、疲劳和镇静, 相对严重的是皮肤的光过敏反应, 患者亦能耐受, 不需特殊处理[19]。

3 小结

上一篇: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下一篇:社会思想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