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需求范文

2024-06-28

医学科普需求范文(精选11篇)

医学科普需求 第1篇

该报告显示, 2011年到2015年第一季度, 科普搜索指数由日均251万增长到700万, 前沿技术和能源利用两大主题科普需求持续增长。应急避险、健康与医疗、气候与环境成为最受关注的科普主题。2015年第一季度, 关于健康与医疗的科普主题搜索占全部搜索需求的57%。

结合该报告, 中国科协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指导意见: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移动互联网的科普;大力提高互联网络科普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紧密围绕健康医疗、应急避险、前沿科技等网民关切主题开展科普;进一步缩小地域间、代际间的科普信息“鸿沟”。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说, 目前, 中国科协正协同百度、腾讯、新华网等社会各方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这项工作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 利用信息化手段, 着力科普内容建设, 创新表达形式。

同时, 百度百科“科学百科专题页”在会上正式发布。专题页所汇集的2万个权威编辑词条全部由科协下属学会及权威专家编辑审核完成。

会上, 百度和中国科协还共同发布了“智慧+科普”计划, 并宣布“科普中国百度科学院”正式成立, 计划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百度平台, 利用百度科学大脑, 实现现有科普资源智能化, 构建科普中国开源生态系统。“科普中国百度科学院”则将进一步运用百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 促进信息化与科普的深度融合, 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需求调查问卷 第2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27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尊敬的各位朋友: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仍然抽空关注大学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认真回答本问卷中的问题。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会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际和专业的学习。我们意识到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我们未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组织此次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医学英语专业教学需求调查。

大学医学专业外语和大学基础外语、专业课的外语教学方式(双语教学)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大学外语教育的重要体系。它有着承前启后,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语言知识的学习向实际的语言在专业学习中的应用过程实现平稳的过渡。抓好了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一方面有益于巩固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所掌握的语言基本技能和交际策略,同时又通过英语和专业的结合,开拓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视野,学会利用英语了解和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学习技巧。为后期的专业课双语教学铺平语言之路。但是对于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和教学标准是什么等相关的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在此我们希望得到你的看法和建议。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素有外语教学的历史传统,我们尤为欢迎退休的老教授们对我们到大学医 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课程建设提出你们的真知灼见。

对于下面的问题,请你采用单选(如年龄、性别等个人基本信息)或复选(语言需求及期待值等)。同是为了直接聆听你的看法每个部分我们还留有一道题请你坦述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问卷完成后,请你在 4 月 10 日 前用电子邮件邮给徐育年老师(xuyunian@xyms.net)或将问卷投入湘雅外文信箱(老校区 74 号信箱)或直接交给新教学区前栋四楼 407 室范老师,湘雅医院教学办,湘雅附二医院教学办,湘雅附三医院教学办。再次感谢你的配合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教学办;外语学院第三(湘雅)大学英语教学分部

调查问卷

• 个人基本信息(单选项目)

• 我的年龄是 ① 20 岁以下 ② 21-30 岁 ③ 31-40 岁 ④ 41-50 岁 ⑤ 51-60 岁 ⑥ 61-70 岁 ⑦ 71 岁以上

• 我的性别为 ①女 ②男

• 我的身分是 ①学生(本科生、研究生)②医务工作者 ③教师 ④研究人员 ⑤管理人员 ⑥ 编辑及出版专业人士 ⑦其他()

• 我的工作单位是 ①高等学校 ②医疗机构 ③ 科研单位 ④新闻出版单位(含杂志社)⑤ 企业单位 ⑥ 行政管理机关 ⑦ 其他()

• 我的工作岗位是 ① 专业业务工作 ② 行政管理工作 ③ 研究策划工作 ④保障供给工作 ⑤ 学习中 ⑥其他工作岗位()

• 我的技术职称是(称谓)①初级()②中级()③副高)④正高()⑤未定 • 我的学历为 ①高中及其以下②专科 ③本科 ④本科(双学位)⑤硕士研究生 ⑥ 博士 ⑦未定

• 我最后教育毕业的时间为:(年)

• 我的英语水平自认为是 ①很好 ②较好 ③ 一般 ④较差 ⑤ 不行 ⑥不好说

• 请用几句话简单地描述自己的外语学习现状(学习英语的年限、听、说、读,写,译,是否有相应成果)

• 语言需求调查(复选项目)• 我应用医学专业英语的机会 ①我的专业②常常用到③用得比较多④用过 ⑤不常用⑥ 从未用过 ⑦ 不好说

•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进修 ①英语学历课程 ② 一般英语口语技能 ③英语阅读技能④ 英汉语言翻译技能 ⑤一般英语写作技能 ⑥专业英语口语技能 ⑦专业英语阅读技能 ⑧专业英语写作技能 ⑨ 专业英语翻译技能 ⑩ 其他()

• 我认为从事本专业,外语水平应该达到①用不着外语 ② 有基础的外语单词认识能力 ③ 借助词典能看懂有关文章 ④有一定的听、写、读、说、译的能力 ⑤ 有较强的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⑥需要专业外语的能力 ⑦其他(请写出)

• 我认为,专业英语在本专业中的地位是 ①不重要②有一定作用③比较重要④重要 ⑤非常重要⑥ 至关重要 ⑦其他()

• 请你权衡下列语言技能在你专业研究(学习)中的重要程度(排序)

专业英语()阅读,()口语()写作()听力()论文写作及学术的国际交流 • 我认为本专业近期对外语的需求表现在 ①阅读专业文献(资料)② 流利交际(如双语教学等)③ 国际学术交往 ④ 在国外发表研究成果 ⑤ 其他()• 远期来看本专业对外语的需求应该是(请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及模式的调查

• 我 ①从未学过 ②有过零星接触 ③学过一段时间 ④ 较为系统的学过⑤作为专业 学过专业英语学习

• 我对专业外语教学的评价是 ①浪费时间 ② 费时间但收效小 ③ 有必要但要改革④ 很重要并亟待加强 ⑤其他()

• 我以为专业外语教学在本科生期间应该

• 我以为专业英语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突出 ① 实用性 ② 专业经典文献的教学③ 现代最新专业文献的教学 ④考虑医学学科总体,但注意相关学科的侧重点⑤强调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语言应用的灵活性 ⑥ 体现网络语言的新颖性和传统文献经典性结合的内容 ⑦ 其他()• 我以为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应该放在 ①口语交流 ②文献阅读 ③专业翻译 ④ 专业写作 ⑤综合语言能力和国际学术的交流 ⑥ 其他()

• 我以为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材料体裁应该是 ①经典医学文献选萃 ② 国外医学教科书选读 ③ 国外医学优秀期刊论文 ④ 互联网医学信息资源 ⑤ 医学英语的应用文体材料(如说明书、操作指南等)⑥医学国际交流有关声、像及文字资料⑦ 其他

• 我以为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有①外语教师 ②专业课 程 老师③专业课程教师和外语教师配合承担

• 我以为专业英语教学的方式应该为

• 如果您希望进行双语专业教学(或临床查房等)你希望专业英语教学能为你解决①专业口语交流问题 ② 文献的阅读理解问题 ③ 英语资料文献的实际应用问题④ 课堂教学的听力理解问题 ⑤专业英语的写作和表达问题 ⑥其他()• 谈谈你对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和未来的看法

医学英语教学中学习需求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 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我国大学新生英语水平迅速提高。章振邦(2003)等语言教育学专家提出我国大学英语应发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ESP)。

随着医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求分析为ESP课程设计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设计和评估依据。从宏观上来讲,需求分析是指在目标情境中学习者对外语的需要程度以及学习者如何才能在培训期间掌握目标语言并达到最佳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需求分析的内涵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Hutchinson & Waters(1987)提出的几个学习需求分析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①Why are the learners taking the course? ② How do the learners learn? ③ What resources are available? ④ Who are the learners? ⑤ Where will the ESP course take place? ⑥ When will the ESP course take place? 作者根据需求分析的理论,选择3所医学院校12名3至5年级学生学生开展个人深入访谈。其中男性4名,女8名。结果归纳如下:

一、学习需求明确

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及毕业后需要大量使用医学英语。例如:查阅英语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学习外语专业资料、参加学术会议、出国进修学习等等。目前少部分低年级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应用理解还停留在通过考试拿学分。高年级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明显提升。“一个医学生如要有所作为,必须具备阅读英语的专业文献资料和能听英语讲课或讲座”。“跟着师姐学查文献,好多生词以前学都应付考试了,现在都不怎么记得,简直恼火,当时真该好好学。”

二、课程设置需要优化

1.学时不够。大多数医学院校学生入校后为公共英语学习,2年级开始医学英语学习。医学英语课程被设定为选修或必修,每周2-4个学时,基本开设2个学期。医学英语课程有相当难度,入门的专业术语学习阶段,很多学生遇到较大困难。32学时结束,学生很难在有限的课时里掌握知识。

医学英语教材中练习侧重于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例如选择正确的词根,词缀填空。由于学时有限,至课程结束语言运用能力还比较欠缺。调查中当问到学习收获时,30%的学生表示仅“掌握了一些医学专业词汇和构词法”。

2.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医学英语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医学术语学习和医学英语阅读,极少涉及听说和写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高年级专业课老师要求阅读英语专业文献,医学英语学习效果影响到专业课学习。被调查者反映“文章长,读下来抓不住重点”。被调查者撰写毕业论文,英文摘都有困难。许多学生面临考研面试英语口语,很担心涉及医学英语如何应对。被调查者认为目前课程不能满足需求。“要写论文或英文摘要难……不晓得咋办”,“毕业后想考研,听说面试甚至涉及专业的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听说部分都没有专门课,靠自学好困难。”

一些学校由于教师人数有限,采用大班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医学术语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掌握拼写,术语中大量多音节生词的读音很难准确掌握,直接影响医学英语交流。“通过术语的学习,阅读文献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遇到口语交流,完全没有信心,总觉得不行。这对我们想考好点的学校的人压力好大。”

医学英语教学是未来高等医学院校外语教学的最终趋势。由于种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尚属起步阶段,教学理念和模式尚未定型,教学方法在摸索探讨阶段。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需求分析为ESP课程设计和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医学英语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学习者的特定需求,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设计课程,从而更好地保障学习的时效性。加强与改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工作需要多方努力和配合。首先,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科学、实用的教学大纲,对教学起到指导性作用。从确立重要性出发,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其次,加大教学资源的投人,培养合格充足的医学英语教师。这是医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摸索公共英语教师想医学英语教师转型是充实医学英语师资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拓宽教学领域,摸索适宜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效果总结,针对性地设置更灵活的课程,满足教学对象的需求。我们应该广泛参考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模式,吸取他们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教学情况,不断探索出适合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章振邦.也談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

医学类院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探析 第4篇

关键词:医学类院校,英语教师,教师发展

美国在教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已经有了近50年的基础, 早在1991年美国教育联合会 (NEA) 就对教师发展作出了较全面的界定, 即包括教学发展、专业发展、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四个方面。

如今, 中国各个高校所开展的教师发展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要真正意义上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师发展就务必要从高校教师发展的需求入手, 才能有依据选择有效的方式去执行与改进, 最终实现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目标。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医学类高校的英语教师, 我们针对某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师发放调查问卷41份, 然后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此外, 还随机选择了其中15位英语教师进行了非结构式的开放式访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对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发展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一、教学发展需求

教学发展是指通过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技术、丰富教学资源等途径, 提高教学质量。由于近十几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 高校学生人数较上世纪九十年代极具膨胀, 这就必定造成高校亟待招入大量青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新招入的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指导, 一些青年教师还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 任务繁重。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任教, 对教学的理解及经不足必定让其很难独当一面,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遭遇极大挑战, 因此具有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调查问卷中, 我们把教学发展细分为5方面。从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 (参见表1) , 医学类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资源服务以及教学技术和工具的学习两方面的需求极高, 需求率近80%。其次是教学评价与评奖以及教学技能的培训与交流, 需求率分别为72%和64%。参与讨论教学改革的需求相对偏低, 但需求率也超过了半数。这些数字很突出地说明医学类院校的英语教师对教学的各个方面均有强烈的发展需求。

结合开放式访谈, 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教学发展的需求。首先, 受访的英语教师虽然教学内容已驾轻就熟, 但教学素材与资源已黔驴技穷, 故亟待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其次, 在教学技术和工具方面, 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 各种软件的不断开发, 相继出现了很多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的教学技术和工具, 但教师们能熟练掌握的只有powerpoint而已, 因此在这方面有强烈的需求。再次, 在高校实施绩效工资的背景下, 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的绩效主要是以教学评价与评奖为依据。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有其自身特点, 因此也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方法。最后, 提高教学技能、实施教学改革是教师终生的追求, 因此不难理解教师有参与教学技能的培训与教学改革的讨论的现实需求。

二、专业发展需求

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输入其专业领域新知识、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过程。然而, 在当前大学英语面临改革和提倡特殊用途英语教育的形势下, 医学类院校英语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此, 这一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也有其独特性。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 我们将专业发展需求划分为4个方面, 它们分别是:进修及学术交流、提升科研能力、提高学历以及提升自身医药英语水平。从调查统计的结果 (参见表2) 来看, 提升自身医药英语水平的呼声最高, 需求率竟然高达85%, 结合访谈我们了解到, 因为目前全国的英语教育都面临着由EGP向ESP转型的趋势, 要顺应发展就必须把大学英语与所在高校的特色结合起来。其次, 教师们尤为重视科研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 想要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仅仅依靠经验主义是行不通了, 所以要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 就要求教师们持续地进行相关领域的科学探索;

另一方面, 高校近年来实施的绩效改革中, 科研工作已被精确地量化, 因此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科研压力。再次, 进修及学术交流仍然受到教师们的追捧, 因为这是获取新信息、把握前沿动态最直接的方式。

然而, 综合来看, 英语教师们在这几方面的需求均不低, 可以看出高校英语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同时, 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满足医学类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迫切性。

三、组织发展需求

组织发展往往容易被忽视, 它关注的是通过改善组织内部与外部的环境, 以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组织内部的发展, 包括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与反馈、制定激励机制;组织外部的发展, 包括分析和解读校级政策制度等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协调解决问题的程序及方法。基于这几个问题, 我们的调查问卷就应运而生了, 由此也了解了教师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从表3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们对组织发展的迫切需求。

1) 教师工作评价与反馈方面, 教师们均表示无论是以前的单方面由学生评教的方式还是目前高校的教学督导部门的一票否决权都相对缺乏客观性、全面性和权威性。教师工作的评价是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 需要有专业的机构组织专业的人员综合多方的评价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因此, 教师们对这一方面有着异常强烈的现实需求。

2) 组织内部的激励机制不同于物质奖励, 而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相互促进, 从而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参与访谈的教师们相继提出了激励机制的几个要素, 它们分别是:团队合作学习、系统综合思考、建立共同愿景及改善心智模式。

3) 分析政策制度与教师发展的关系。常久以来, 英语教师们作为非主流学科的从教者对学校层级的政策制度往往是一知半解, 更谈不上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 所以他们急需一个专门的机构从各个学科教师的角度帮助解读校方的政策制度, 从而找出自身发展的契机。

4) 问题冲突解决的程度和方法也是众多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以往一旦有问题出现, 总是依赖于部门领导出面帮助协调解决, 但这毕竟不是有效途径。因此, 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帮助协调解决矛盾冲突或是提供解决的程序和方法。

四、个人发展需求

所谓教师发展的个人发展方面大体可以分解为3个维度———职业规划、身心健康咨询与个人社交能力。应该说个人发展是教师教学发展、专业发展及组织发展的前提, 个人发展关注的是大学教师首先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最终真正实现教师发展。

我们也试图通过对以上3个维度的需求程度分析来了解教师个人发展的需求。

得出数据统计结果后,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需求仍然是第一位的, 因为受访者均表示会产生职业倦怠, 在工作岗位上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 也常常自我反思, 对于“路在何方”这个必须要解答的问题又苦于找不到答案。所以, 教师们也期待能得到职业规划指导。

另外, 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全校实施绩效工资, 教师们都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 这种心理压力需要得到疏通、缓解和释放。

最后, 提升自我社交能力的需求最低, 这与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是有一定关联的, 因为教师两点一线的生活比较简单, 教师每天接触的对象也比较单纯, 因此提升社交能力的需求也就相对较低。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通过观察表4, 我们出乎意料地发现与其它3个方面相比, 教师们在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程度并不高, 大多数人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通过仔细研读其他研究者同类抽样调查的结论, 才发现结果很相似, 高校教师对外在需求的重视程度普遍都超过了对内在个体完满生活的自我发展需求。

本文旨在对医学类院校的英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的教师发展需求作一些试探性的分析研究, 希望能给这类院校的教师发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郭丽君, 吴庆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需求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13.

[2]李丹.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组织发展的视角[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14.

[3]李涛安, 赵永红.浅谈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

[4]李艳, 焦骄.大学外语教师发展需求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3.

[5]林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 2006.

[6]宁新, 闫乃鹤.探析高校英语老师职业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

[7]闫增丽, 杨家宇.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J].高教研究, 2014.

[8]杨慧琴.在职EFL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医学科普需求 第5篇

天津市社区护士继续医学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护士的一般情况,继续教育需求项目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提高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和完善继续教育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市内六区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护士160名填写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调查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49份.调查表包括:学历、职称、年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学习方式时间和影响因素等44项,对全部资料数据输入exce1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spsSPSSs分析处理.结果 149名社区护士的`学历以中专为主,占70 5%;职称以初、中级为主,分别占63.1%和34.2%;年龄以30~40岁为最多,占38.3%;普遍认为需要继续医学学习:医学基础知识需求率为76.5%;专业知识学习需求率为85.9%;相关知识学习需求率为97.9%,实践技能提高需求率为58.4%.初级和初级以下职称组护士选择对实践能力水平的提高表现强烈,与中高级职称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年龄组的社区护士对医学基础知识需求与<40岁年龄组有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方式上有78.4%的社区护士选择能集中精力系统学习的脱产方式和半脱产方式.结论 在安排继续教育工作中应从实际出发,应按年龄和职称的实际需要进行组织安排,有针对性的补充社区护士所必备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社区护士教育质量提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 者:刘敬 作者单位:天津市红桥区西洁医院,300132刊 名:当代医学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MEDICINE年,卷(期):200915(12)分类号:G71关键词:社区护士 继续教育 需求

医学科普需求 第6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9-0033-02

近十年来广东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2557.37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2163.97亿元,在2007年和2010年分别突破3万亿元和4万亿元大关,五年内连跨两个台阶,连续22年在全国居第一位。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刺激了医疗及相关企业数量的迅猛增长。据统计(表1),截止至2013年,广东省内共有医院1222家,其中三级医院120家。与四年前的2009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为16.8%和46.3%。区域性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势必推动广东省各级医疗机构对包括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内的各类医学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

一、研究目的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项目组自2015年1月接到广东省教育厅《第二批中高职衔接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立项名单通知》后,便着手研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过程中,为了全面准确掌握医疗机构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情况,项目组对广东省内医疗机构检验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为研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打下坚实基础。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广东省东西南北中区域的惠州、潮州、揭阳、汕头、河源、梅州、湛江、深圳、东莞、广州、珠海、清远等地101家医疗机构,调查其检验部门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数量和学历机构的需求情况(表2)。同时结合文献研究,对广东省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需求作全面的分析研究。

三、研究结论

1.广东省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需求规模(数量)分析

根据文献调查数据(表3)可知,截止至2012年,广东省内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共有1185家,拥有医学检验技术人员11416人,平均每家医疗机构仅有不到10名医学检验人员。根据调查数据(表3)还可了解到,截止至2012年广东省各类医疗机构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共312879人。如按卫生部《综合医学编制原则试行草案》【(78)卫医字第1689号】规定医学检验工作人员占卫生专业人员比例为4.6%来计算,广东省现需医学检验工作人员约14392人,平均每家医疗机构应有医学检验人员12.1人,说明截止到2012年广东省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仍有近3000人的缺口,平均每家医疗机构有近3人的缺口。

如果根据广东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标及卫生部《综合医学编制原则试行草案》【(78)卫医字第1689号】规定计算可得,至2015年广东省各医疗卫生机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预计应有21963人,扣除2012年至2014年期间的医学检验技术毕业生人数后,可预测2015年广东省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仍有近5000人的缺口(表4、表5)。

2.企业人才需求学历层次分析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表6),各类医疗机构未来5年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需求比例中研究生学历占12.5%,本科学历占58.7%,大专(高职)学历占12.9%,中职学历占15.9%。说明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大多需要较高学历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特别是本科层次的毕业生,但对中、高职层次的毕业生仍有较大需求。其中一、二级医院和私立医院对中职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有更大需求,分别占所有医疗机构对该层次技术人才需求的28.9%、17.9%、26.5%和31.6%、20.8%、29.4%。这可能是因为基层医院数量众多、基本医学检验业务量大、对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需求大的原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血站对中职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较少,其中疾病预防中心对中职和高职学历人才需求比例分别为0.5%、3.6%,而血站对中职和高职学历人才需求比例分别为0.1%、0.9%。这可能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血站规模和数量较小,对检验人才需求较少,而本科卫生检验专业和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已经基本满足其人才需求。

四、讨论与建议

(1)广东省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需求规模(数量)仍有较大缺口。建议增加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招生规模,拓展医学检验技术中高职对口衔接“三二分段”招生模式。

(2)广东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大多需要较高学历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特别是本科层次的毕业生,但对中、高层次的毕业生仍有一定需求,尤其是一、二级医院和私立医院。建议在今后中高职医学检验技术教育教学中要以一、二级医院的医学检验岗位需求为构建课程体系和设置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卫生计生委.2012年广东省及各市民营医院机构、床位及人员情况[Z].2014-03-19.

[2]广东省卫生计生委.2012年广东省及各市公立医院机构、床位及人员情况[Z].2014-03-19.

医学科普需求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医疗系2007级、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高职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自行设计自填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 (共3个调查表) 内容主要包括医学高职生对人际沟通的需求, 有待加强的人际沟通项目, 影响人际沟通的消极心理;医学高职生从每个调查表中选择2项认为最重要的答案, 匿名填写, 当场收回;按要求填写的问卷为有效问卷。随机分别向2007级、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高职生发放问卷192份和203份, 分别收回有效问卷182份和185份, 共367份, 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79%和91.13%, 总有效回收率为92.91%。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所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医学高职生对人际沟通的需求 (见表1)

注:心理训练、演讲表达、书面语言沟通、言语沟通、非语言沟通5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医患关系沟通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人际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2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心理训练项目所占百分比最大 (38.69%)

表1表明, 不同年级医学高职生对人际沟通知识的需求较为一致。高年级医学高职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医患关系沟通的需求大于低年级, 低年级医学高职生人际认知掌握程度低于高年级。心理训练是医学高职生人际沟通方面需求最大的项目。

2.2 医学高职生认为有待加强的人际沟通项目 (见表2)

注:人际沟通实际应用、仪表形象、言语沟通3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人际沟通常用技巧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道德修养方面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道德修养所占百分比最大 (58.04%)

表2表明, 低年级学生人际沟通常用技巧弱于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对加强道德修养的呼声高于低年级学生。加强医学高职生道德修养, 是学校工作的需要, 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2.3 医学高职生认为影响人际沟通的消极心理 (见表3)

注:伪善、功利、虚荣、嫉妒4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自卑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自负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表3表明, 影响人际沟通的消极心理因素出现率依次是:自卑、伪善、功利等。低年级学生较之高年级学生人际沟通心理更不成熟, 在自卑和自负2方面受到更大影响。

3 讨论

3.1 开展人际沟通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2个年级的医学高职生在人际沟通的书面语言沟通、演讲表达、社会实践能力、人际认知、心理训练方面的需求分别达到27.79%、29.16%、30.25%、33.24%、38.69%, 在表1中都超过了25%;加强人际沟通常用技巧的需求达到了57.77%, 在表2中超过了40%。这说明医学高职生在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应用上存在不足。在总体需求基本一致的前提下, 随着大学校园生活和专业学习时间的增长, 医学高职生对人际沟通不同方面的需求水平也在变化, 高年级医学高职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医患关系沟通方面的需求大于低年级医学高职生, 低年级医学高职生人际认知掌握程度低于高年级医学高职生。低年级医学高职生人际沟通常用技巧弱于高年级医学高职生。主要原因, 一是医学高职生人际沟通知识的积累主要源于大学生活和学习中的自发积累;二是与人际沟通相关性强的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课程知识专业性较强, 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以及面向社会的交流中应用性不强;三是高职医学类教育重视了对高级护理专业学生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教学, 忽视了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人际沟通的引导。因此,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看, 开展人际沟通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3.2 开展人际沟通教学应从加强心理训练入手

调查发现, 人际沟通心理训练需求在表1中达到38.69%, 所占比例最大;自卑、伪善、功利因素在影响人际沟通的消极心理方面分别达到43.32%、42.23%、40.05%, 都超过了30%, 且排在前三位。上述结果结合比较差异情况说明, 心理训练是医学高职生加强人际沟通能力的最大需求项目;影响人际沟通的消极心理因素以自卑、伪善、功利为主;低年级学生较之高年级学生人际沟通心理更不成熟, 在自卑和自负两方面受到的影响更大。受既往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负面影响, 难以从失利和挫折的心境中解脱出来, 不能正常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和学习, 是医学高职生表现出心理不成熟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赋予交流双方以生机、活力、灵性和魅力, 是达到正常人际沟通效果的基本条件[2]。以加强人际沟通的知识与能力为目的, 医学高职生选择心理训练为最大的需求项目, 符合社会心理和行为心理的一般规律。人际沟通教学应从加强心理训练入手。

3.3 开展人际沟通教学是对人文修养教育的有效补充

调查结果显示, 在表2中认为道德修养有待加强者达到58.04%;57.77%的医学高职生不能较好地应用人际沟通常用技巧, 在公共场所不能自如地表现自己。在表1中, 心理训练需求者达到38.69%。在表3中, 43.32%的医学高职生因为自卑而不能以平常心态主动与人交流;伪善、功利等不良心理品质成为影响医学生人际沟通的重要制约因素;19.35%的医学高职生以自负的心态应对人际沟通的自然需要, 闭关自守, 拒绝他人的帮助等。人际沟通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也受到当事人情绪、性格、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和时间、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综合反映当事人道德修养、个性品质、生理、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3]。由此看来, 医学高职生需要加强有关人际沟通的人文修养教育。高职医学类教育有必要从整体意识出发,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加快相关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调整, 制订出较为合理、互为补充的课程教学大纲指导教学, 例如试探将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和人际沟通课程整合。这样, 人际沟通的教学也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开展人际沟通教学有利于医学高职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 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并重, 素质教育被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形成了“素质教育与知识和能力培养一体化”的教育新模式[4]。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基础上, 教育要有针对性。高等教育必须改变“过弱的文化陶冶, 过窄的专业教育, 过重的功利导向, 过强的共性制约”的状态[5]。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的要求, 人际沟通教学作为医学专科教育中势在必行的内容, 是职业能力培养和人文修养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可以让医学高职生提升与医疗卫生服务实践息息相关的人文修养和职业能力。调查结果表明, 在表2中, 道德修养、人际沟通常用技巧、人际沟通实际应用方面有待加强, 分别达到58.04%、57.77%、38.69%, 这启示我们实施专业教学计划时, 应当遵循开放性和公平性原则, 针对专业教育的局限性, 调整和充实专业教育教学, 将学校拥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应用到对医学高职生的素质教育中去;遵循主体性原则,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5 开展人际沟通教学重在应用

人际沟通操作实践性强, 人际沟通教学也应当突出应用性, 应当把医疗卫生服务中医患、医护关系的处理作为首要目标, 兼顾学生社会交流的需求[6]。调查结果表明, 38.69%的医学高职生要求加强人际沟通实际应用能力, 30.25%的医学高职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因此, 我们不仅要考虑人际沟通知识在医学专业现行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安排, 也要处理好人际沟通理论与实践课学时比例的协调, 更要注重人际沟通实践课的课程研究与开发。

随着高等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高职医学类教育加强学生人文修养教育, 必须面向所有专业和全体学生的发展。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加强课程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发挥相关课程的协同作用, 开展医学高职生人际沟通教学, 既满足医学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顺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高职医学类教育研究针对医学高职生的人际沟通教学, 对培养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的适用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高职生人际沟通知识需求状况, 探讨提高其人文修养的有效办法。方法对367名医学高职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人际沟通知识需求调查。结果医学高职生在道德修养、沟通技巧、言语沟通、仪表形象与沟通的心理训练等方面的需求较高。结论加强医学高职生人际沟通教学十分重要, 高职医学类教育应将其列为人文或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医学高职生,人际沟通,职业能力,素质教育,需求分析

参考文献

[1]贺莲香.转变服务理念营造医院人性化服务氛围[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 (19) :157~160.

[2]覃琥云, 张艳萍.人际沟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高燕.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张雪君, 刘枫.谈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教育与科研[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0, 13 (2) :137~138.

[5]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23 (1) :27~30.

医学科普需求 第8篇

1 医学营养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方法、对象和内容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研、个人访谈、专题讨论、文献复习等3种方法, 进行有关数据的收集。

(1) 问卷调查。将医院 (8所)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个)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0个) 、集体就餐单位 (20个) 、酒店 (4个) 、食品保健品企业 (7个) 、健康管理企业 (2个) 等作为调研对象, 分发调研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企业概况及岗位设置、岗位基本情况及需求、岗位工作任务、企业要求、典型工作任务等, 由调研对象根据要求填写问卷并收回。

(2) 个人访谈。与专家、其他高职院校教师就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职业能力、课程设置、技能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度沟通。

(3) 专题讨论。举行专业专题研讨会, 邀请多名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讨论产业发展、专业目标岗位、工作任务、专业相关职业标准、职业能力、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 积极征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4) 文献复习。通过网络、报纸、杂志, 通过二次文献, 了解收集相关信息。

2 调研结果

2.1 医学营养专业相关岗位设置

调查显示, 医学营养专业相关岗位包括临床营养医师、临床营养技师、公共营养师、厨师、餐厅服务员及食品保健品的规划、研发、检验、销售岗位和健康管理、营养讲师等。

2.2 用人单位对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条件要求

2.2.1 学历要求

调查显示,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控中心、健康管理企业对学历要求较高, 集体就餐单位、酒店、食品保健品企业要求则相对较低 (见表1) 。

2.2.2 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在所调查的用人单位中,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控中心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全面系统的医学食品和营养知识, 能够进行人体营养需要及营养水平鉴定、制订临床营养治疗方案、指导病人膳食、分析食品营养价值、进行食品污染的检测和防治、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等。健康管理企业、集体就餐单位、酒店、食品保健品企业要求熟悉并了解食品保健品市场发展趋势及产品动态, 能够提供有关营养、健康方面的建议, 对食品及配方进行营养评价, 进行营养知识的咨询与宣教, 对公司销售业务人员进行营养学相关知识的培训, 开展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有83.6%的单位要求具有营养师资格。由此可见, 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2.2.3 计算机水平的要求

要求能够熟练使用Excel、Word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占被调查单位的82.5%, 进一步要求会使用配餐软件的占11.0%。

2.2.4 个人素质

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表达能力、方案撰写能力、团队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集体供餐单位还增加了领导管理能力的要求。

2.3 用人单位医学营养相关岗位人员实际配备情况

医学营养相关岗位实际配备的人员数量与需求相比, 各类用人单位专业人员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 (见表2) 。

4 对高职医学营养专业教育的启示

4.1 医学营养专业人才数量严重缺乏

在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新形势下, 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对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相关规定。卫生部2009年印发的《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规定, “三级医院和具备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立临床营养科, 其他医院可设立营养诊室”、“营养医师人数与医院床位数之比应至少为1:150, 营养技师应按照与营养医师1:1的比例配备, 营养护士应不少于3人”。《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 其中明确提出, 要“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 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即将出台的《国民营养条例》明确规定, 我国将建立起专业营养师制度, 并主要依托营养师, 重点解决目前我国在膳食营养方面最迫切需要的营养调查和监测工作, 以此改善我国公共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的现状, 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国民素质。值得企事业单位工作者重视的是, 该草案明确规定, 凡100人以上的用餐单位、学校、幼儿园、社区必须配备专业的公共营养师。与这些规定形成对比的是, 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数量缺乏且良莠不齐。在专业教育方面, 目前仅有中山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设有医学营养专业、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方向, 招生人数较少[3]。社会培训方面, 自2003年开始全国大规模营养师培训认证以来, 全国所有营养师培训机构培训各类别、各领域的营养师已经超过10万人[4],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培训不规范, 存在学员缺乏医学知识、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教材不规范、培训时间短、缺乏实践教学等一系列问题, 拥有营养师证书的人员职业能力良莠不齐, 且根本没有医学专业基础的人员占到相当比例。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 我国现有营养师2 000多人, 90%分布在医院[5]。本次随机抽查也显示, 除疾控中心、集体就餐单位、健康管理企业外, 医院等医疗卫生服务部门医学营养专业人员数量不足, 缺口较大, 而集体就餐单位虽相关岗位接受营养配餐培训的人员数量较充足, 但在实际工作中, 厨师或食堂管理人员并未按照营养配餐的标准开展工作。医院营养技术人员在开展工作中, 受到医院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 难以在临床营养治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需进一步加强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培养, 以满足我国营养改善工作的需要。

4.2 设置宽口径课程体系, 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经营、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知识面宽、创新和实践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成为摆在高等职业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6]。本次调查显示, 医学营养专业对应的岗位包含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食品领域, 学生毕业后应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 在把握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 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为各专门化方向开设不同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培养医学营养复合型人才 (见表3) 。

4.3 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 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7]。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8]。本次调查显示, 医学营养专业的就业面比较宽, 涉及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食品保健品生产销售、健康管理等领域, 各领域对人才技能的要求各有侧重, 应将学生的发展意愿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地结合起来, 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 增进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成长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实现“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R], 2004-10-12.

[2]韩秀明, 何丽.试析我国营养专业机构与队伍现况[J].中国卫生人才, 2011 (6) :66-67.

[3]杜寿玢, 李珏声.我国营养专业教育的历史回顾[J].营养学报, 2006, 28 (2) :106-107.

[4]魏跃.中国营养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5]阎雅更, 董凤利, 孙文广, 等.医院营养科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4, 20 (10) :1245.

[6]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1) :87-88.

[7]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 (2005) 35号) [R], 2005.

浅谈医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及改革 第9篇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需求分析,改革措施

医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适应新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 主要从事医学类、卫生监督, 及其教学和科研的高级外语专门人才, 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医学水平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新时代, 如何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水平, 是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医学英语教学的需求现状分析

1. 希望得到实践

根据笔者自身的调查与走访, 大部分医学英语专业的学生的需求反应都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 以亲身的体会来感受英语医学英语的乐趣, 进行实践与理论结合, 改变传统硬性灌输的教育方法, 令自身拥有更多自由的空间、灵活的方式去学习医学英语。

2. 实行小班教学

当前, 我国大部分的医学英语专业都是采用大班教学, 每班的人数基本上都在60—70人之间, 人数过多, 导致教师的精力被分散, 无法针对各个学生的特点、能力等客观因素制定更加具体的教学方案,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质的提升。并且一个班级人数过多, 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氛围。经调查, 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够实现小班教学, 每班的人数尽量控制在40人左右, 有利于集中教师的教学精力, 在班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教学效果。

二、医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1. 合理安排课程

课程安排是否合理是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 合理安排医学英语教学的课程, 具体方法如下: (1) 将原先为期两学年的大学英语一分为二, 设为医学英语与基础英语两部分, 基础英语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尽量向医学英语的方向靠拢。 (2) 另外开设“医学英语听说”以及“医学英语读写”两门课程, 注重实践, 培养学生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 医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正式进入临床课程学习阶段后, 教师需要将医学英语的内容进行细化, 可细化为药学方面、护理方面、临床治疗方面等, 帮助学生对医学英语的临床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解决学难致用的问题。

2. 正确选用教材

医学英语与基础英语相比较, 具有更明显的规律性, 因此医学英语在选用教材的时候, 也需要充分体现这种规律性, 注重实践应用的特性。建议尽量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摒除中文改版教材的语感局限性, 继而保证学生能够到接受正统的专业英语教育, 将实用性与知识性进行完美的对接, 展示新颖的教学内容。同时, 选择合适的资料体裁, 与医学专业的实际要求相结合, 注重医学专业的实际需求, “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兼顾到, 保证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学习并驾齐驱, 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 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3. 革新评估体系

为了促进我国医学英语教学事业的改革深化, 必须要对现行的评估体系进行革新。崭新的医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应当包括如下的内容:学生的临床对话模拟、课堂发言、专题报告模拟、英文医学资料的模拟写作、课堂英语对答等。革新评估体系的核心在于强化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而不是理论水平。教师可以将上述的评价具体内容纳入阶段性的考核当中, 扩大口头表达能力在整个考核体系当中所占的比例, 突显医学英语的实践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医学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无论是临床应用还是学生本人都对医学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包括希望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实行小班教学、渴望外出交流学习等。鉴于此, 为了迎合医学英语发展的客观趋势, 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 笔者以为社会、学校、医院三方都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 开拓新的发展思路, 调整教学模式, 重新定位理念, 以期促进我国医学英语教学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曲景秀.医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与改革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0 (03) :299—301.

[2]韦建辉.西部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需求分析[J].现代交际, 2013 (06) :251—253.

[3]李嫦英, 刘彦哲, 孙耕梅.ESP医学英语教学模式需求分析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6) :98—100.

医学科普需求 第10篇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城市社区,就医模式,医学社会学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人均寿命普遍延长, 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结构的变化。自十多年前开始, 我国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据权威调查统计, 2011年, 全国老年人口 (>65岁) 比重达到总人口数的9.1%, 近年来这个比重仍在不断增加。随这种现象而来的是不容忽视的养老问题, 涉及到方方面面, 其中卫生服务供给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 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 身体各方面机能减弱, 导致老年人成为疾病多发人群, 尤其好发慢性疾病, 病程长且需要长期跟踪治疗。此外, 虽然我国老龄化进程相对较慢, 但由于人口基数大, 且老龄化速度正逐渐加快, 不同区域老龄化程度各异, 这使得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研究成为一个亟待探究的重大课题。

医学社会学是研究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原因及其影响的学科。医学社会学采用社会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健康和医学实践。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健康和疾病的社会特征、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利用者的社会行为、卫生组织和机构的社会功能、卫生服务的社会模式, 以及卫生保健提供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关系。对所有社会和群体的健康状况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 使得医学社会学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1]。

本研究从医学社会学的角度, 以研究城区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基础, 探讨城区老年人的就医模式。通过对部分城区老年人的随机抽样调查, 探究城区老年人的就医偏好, 以及影响城区老年人就医模式的因素, 为老年人健康服务提供方和调控方给出基于事实数据的建议与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武汉市城区老年人, 对社区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共400份, 回收371份, 回收率为92.75%, 其中371份都为有效问卷。

1.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武汉市7个城区, 并在每个城区随机抽取一个街道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人员根据统一的调查问卷和调查标准, 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1.3 数据处理

对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后, 利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 采用双人核对录入, 并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老年人, 其中男性168人, 女性203人, 平均调查年龄为68.5岁, 其中年龄最小为61岁, 最大为89岁, 81%的调查对象年龄集中在60-72岁之间。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 初中, 高中, 分别为28%、26%、25%, 不识字以及高学历的人小于21%。本次研究调查对象的配偶大部分健在, 比例高于75%。老年人自感健康状况有50.9%认为健康状况一般, 如下表1, 自感健康状况好的超过37%, 自感健康状况不好的只有12%, 因此, 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一般性卫生服务以及日常的预防保健。在消费支出情况方面, 从下表2可以看出, 伙食费和医疗费占据了日常消费支出的前两位, 紧接着是供给后代和娱乐, 显然医疗费用已经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支。

2.2 老年人病后就医情况

如下表3所示, 老年人在自感病轻时有82.06%的会选择不同的医疗机构就医, 其中选择最多的为社区或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占总调查人数的52.83%, 其次选择省市级医院的占20.46%, 选择个体诊所和部队/企业医院的各占7.64%和1.00%;18.06%的老年人不前往任何医疗机构就医, 二是自我药疗。在自感病重时, 绝大多数的老年人会前往医疗机构就医, 84.64%的老年人会选择前往省市级医院就医, 另外选择前往部队医院和企业医院、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就医的各占总调查人数的8.36%、4.58%、1.89%;仅有0.54%的老年人选择不前往医疗机构就医而是自我药疗。由此可见, 在老年人患病后, 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前往医疗机构就医治疗;多数人会选择较大医院就医治疗, 自感病轻时, 选择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人较多, 其次是省市级医院或部队医院和企业医院等较大的医院, 少数人选择个体诊所;自感病重时, 绝大多数老年人前往省市级医院或部队医院和企业医院等大医院治疗。在被调查的老年人当中, 无论自感病重或自感病轻, 都有部分老年人存在患病未就医的情况。

2.3 老年人选择医疗机构的原因

在调查老年人选择医疗机构的原因时可多选, 如下表4所示, 老年人在就医选择医疗机是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有73.85%的老年人认为是“距离近, 交通方便”, 65.23%的认为是“医疗水平高”, 接下来依次是“信誉好” (50.67%) 、“医疗服务人员态度好” (46.09%) 、“服务价格合理” (44.74%) 、“候诊时间短” (41.51%) 、“设备先进、设施齐全” (39.62%) 、“就医环境舒适” (39.08%)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见, 老年人就医行为中选择医疗机构时主要受便捷性、医疗水平、医疗费用的影响。

2.4 突发重病获得医疗救助情况

如下表5所示, 对老年人突发重病能否及时到医院或急救中心治疗进行调查统计, 83.02%的城区老年人能及时到达医院或急救中心获得治疗, 仍有接近20%的城区老年人无法再如法重病的情况下及时到达医疗机构。

2.5 老年人患病未就医原因

如下表6所示, 老年人患病未就医的主要影响因素统计如下:第一是自感“病情不严重”的占48.79%, 其次是因“经济负担”原因的占25.7 0%, 行动不便、路途远和无人陪伴各占9.70%、7.81%、6.73%, 由此可见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和经济原因对老年人的就医模式有很大的影响。

3 讨论

3.1 医疗费用成为老年人第二大消费支出

医疗费用是老年人日常支出中的重要消费, 绝大部分老年人的收入主要用于伙食支出和医疗支出, 这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易发疾病是分不开的。老年人收入来源有限, 一般是由退休金、子女供给、社保等构成。如果医疗费用相对收入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老年人在就医与否和择医时有相当自由的选择空间。而疾病的不确定和特异性, 使得医疗费用高低不同, 老年人医疗支出在收入中的占比可大可小。王森[2]在研究中指出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价格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就医行为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姜浩然[3]指出机构服务能力、距离、费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来年人就医行为。收入必然影响支出, 虽然老年人自身疾病意识、思想观念等对医疗费用也会对其就医行为产生影响, 但是收入水平、医疗费用也影响老年人是否就医和择医。

3.2“大医院”成为老年人就医首选

老年人在患病后大多数会寻求医疗或药物上的帮助。自感病轻时少数来年人患病未就医的情况, 就医时多数老年人选择就近去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医或直接自我药疗;自感病重时绝大多数会前往医疗机构就医, 尤其是大型医院如省市级医院、部队和企业医院。出现这样的差别受疾病的严重程度影响较大, 另外还可能跟老年人的医疗支出情况和医保等因素有关[4]。总体说来, 老年人能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医疗机构就医, 更偏向于信任省市级大医院, 社区或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总体利用率仍然较低, 信任度不够。也有少部分人会选择前往部队医院和企业医院就医, 这可能是受老年人退休前职业以及就医便利因素等影响。在居民就医行为研究中发现, 就医时人群对三级甲等类大型医院有明显的倾向性[5], 很显然这在老年人就医行为中也有体现, “大医院”成为老年人就医首选。老年人突发重病时, 大多数能到达医院或急救中心治疗, 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无法及时得到治疗。张涵等[6]研究发现存在这一现状可能很大程度上受疾病的突发性和危重程度、医疗机构的便捷程度、急救援助的及时性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老年人自身文化程度和经济因素、对疾病的认识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3.3 便捷性、医疗服务水平和就医费用是老年人就医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

在研究影响老年人就医模式的影响因素中, 发现在选择医疗机构时, 老年人产生明显偏好于距离近/交通方便、医疗水平高、信誉好、医疗服务人员态度好、服务价格合理、候诊时间短、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就医环境舒适的医疗机构, 其中交通便利性和医疗水平是影响老年人择医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是信誉和服务价格, 其他影响因素可归纳为机构服务水平因素。上述影响因素总体上可归为三类:就医便捷程度、医疗服务水平和就医费用, 这与姜浩然[3]对城市社区老年群体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4 老年人缺乏足够的疾病认识和疾病预防保健意识

老年人患病未就医的原因最多的是自我感觉病情不严重, 其次是经济负担, 行动不便、路途远和无人陪伴也是造成小部分老年人患病未就医的原因。孟祥麒[7]研究发现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不够, 造成大部分老年人在自感病情不重时并不前往医疗机构就医, 同时孙艳香[8]研究表明经济因素在老年人患病后是否选择就医仍有较大的影响。自感病轻时老年人大多仅凭自身疼痛感受决定是否就医, 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及时诊疗。较多数老年人表示“现在看病太贵, 病不起”, 医疗开销给他们经济上造成一定压力;就医费用高导致卫生服务利用降低, 健康得不到保障, 希望能够提高医保报销额度, 降低医疗服务价格, 遏制乱收费现象。由此可见, 老年人对疾病缺乏足够认识, 疾病预防保健意识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就医行为。

4 建议

4.1 加强政策性支持和指导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老年人的就医模式, 如医疗服务水平、就医费用、就医便捷程度等等, 须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一方面, 政府应该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和完善,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多发疾病、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相应的反应机制和应对措施;另一方面, 政府应完善医保制度[9], 加大对老年人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范围和医疗保障水平, 以增加老年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4.2 促进基础医疗机构发展

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 使得老年人在选择医疗机构就医时更多的考虑便捷性要求, 那么较近的社区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应该成为老年人就医的首选机构;然而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较省市级等大医院相对很低, 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需求, 导致老年人就医时多数时候在各种大医院“扎堆”, 易于出现候诊时间长、就医路途遥远等各种“看病难”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应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水平, 在各医疗机构中为老年人设置无障碍通道等, 合理引导老年人的就医选择流向, 力求缓解老年人就医中的“看病难”问题。另一方面, 政府应该加强各机构医疗服务管理, 规范就医流程, 控制医疗费用, 基本药物使用制度等, 形成合理的医疗价格机制, 缓解老年人“看病贵”的问题[10]。

4.3 增强健康意识

随着医学模式由“治病”向“治未病”的逐渐转变, 对疾病进行良好的预防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不断加强老年人的疾病预防保健意识是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 形成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健康的良好氛围, 在老年人中进行健康预防和健康促进等健康教育[11], 引导来年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除此以外, 还可以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到社区中走访, 随访跟踪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开展针对性的疾病健康教育, 定期免费体检和健康宣传等。

参考文献

[1]冯显威.医学社会学的演变与健康社会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医学与社会, 2010, 23 (7) :7-10.

[2]王森.我国居民的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NS调查面板数据的分析[J].西北人口, 2015, 36 (3) :32-36.

[3]姜浩然.城市社区老年群体就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学理论, 2013, (28) :122-123.

[4]王敏等.中国城乡患者就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7A) :2127-2129.

[5]吴婷, 宋静媛, 朱昌蕙.成都市居民就医行为的调查与医疗服务建议[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5) :856-858.

[6]张涵, 吴炳义, 董惠玲.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医疗服务现状及需求[J].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15) :1786-1789.

[7]孟祥麒.长春市老年人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8]孙艳香, 陈露.城镇社区老年人医疗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 2013, 30 (5) :27-30.

[9]李萍, 宋长爱.中国居民就医行为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10, 24 (6B) :1057-1059.

[10]刘萍, 方鹏骞.我国老年人口就医行为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J].医学与社会, 2010, 23 (8) :26-27, 40.

医学科普需求 第11篇

医学英语专业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学科每类就是分化与综合的大背景下而出现的医学与英语两大学科门类相融合而出现的一门新的学科, 其培养目标是适应新时期我国医学对外交流与发展的需要, 拥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英语交流能力的现代复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专业英语已经成为我国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前进方向, 然而当前我国不少医学院校虽然已经开设了医学英语的相关专业, 在实际教学中却依然延续传统的学科英语教学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 没有体现出医学英语的专业特色和专业特点来, 实践性和专业性依然有待提高, 基于医学英语交流与应用的医学英语专业教学体系还未建成, 因此, 有必要根据现代需求理论来分析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现状等予以分析和研究, 在此基础上为加快建立我国医学英语教学体系和现代教学模式等提供一点理论思考。

二、医学英语专业的现代特征以及需求理论的内涵

医学英语专业顾名思义是医学学科和英语学科进行结合后产生的一个新的学科, 从现代社会中发现对于医学英语专业的需求以及医学英语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 医学英语专业有以下特点:

(一) 医学英语专业以医学对外交流为主要平台, 以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英语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二) 以医学英语交流能力为培养目标, 培养过程中基于专业性极强的医学知识等为主要媒介。

(三) 医学英语专业以学习者为中心, 日常教学中以真实或类真实的语义环境为主要教学场所。

现代需求理论则是一种基于需求基础上的教学理论, 其根据学习者的具体学习目的为重点, 教学中心直接指向学习者在未来的职场中所需要的客观需要, 同时还兼顾社会及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以满足学习者的未来职场发展需要。

三、对某院校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调查和结果分析

基于现代需求理论, 笔者对本人所在的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学进行了实际的调查, 调查过程和结果如下: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市医学院校医学英语专业2013级和2014级的200名学生, 以及本专业的专职教师10人, 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和对2013级、2014级学生各5人以及5名教师进行个别访谈调查。

(二) 调查目的与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医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对医学英语教学现状的看法、目前的不足等, 利用spss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

(三) 调查结果:

通过对我校400名医学专业学生及1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发现, 2013级学生对于医学英语专业的满意度较高, 达到了80%, 2014级学生对于医学英语专业的满意度同样达到了75%, 可见学生对于医学英语专业学生总体上对本专业的认可度较高, 教师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也很高, 但是也指出了一定的问题;学生对医学英语的教学模式认可度最高的是情景教学模式, 对教材的认可度最高的是能反映该专业前沿发展和就业需要的教材类型等。

通过调查发现, 我院医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明确性不够;教材使用不尽合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化等等。

四、改进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对策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 今后高校医学英语专业教学的改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 改进医学英语教学目标。

新时期的医学英语教学目标应基于现代需求理论进行重构, 一方面要基于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将英语知识和医学知识进行良性融合, 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英语知识进行现代医学交流、从事医学工作的能力, 另一方面, 要根据市场对于医学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 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真正结合起来, 因此要重新规划医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为学生今后进入职场的良性发现服务。

(二) 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 传递现代医学英语知识。

良好的教材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载体, 因此要高校要格外重视医学英语专业教材的精选, 在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上要依据学生真实需要和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同时也要照顾到教材的现代性、科学性以及趣味性和实效性, 要多方开发好教材, 提高培养质量。

(三) 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新时期的医学英语教学应着力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中心着力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 丰富现有的教学模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 引进案例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因地制宜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大学生课外实践, 加快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学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五、总结

总之, 基于现代需求理论指导下的医学英语教学应该成为今后我国医学英语改革的方向之一, 以需求理论来分析当前我国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出性的、普遍性的问题, 从而真正从这些问题出发, 寻求改进我国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重建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媛.基于需求分析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情况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赵贵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3]刘丽.基于需求分析的医学英语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 , 2015, Z1:77-78.

上一篇:初期鼻矫正术下一篇:项目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