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2024-05-29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精选12篇)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 尤其是有关应用与开发领域方面的科研成果, 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家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制定了许多相应的倾斜政策, 以保证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然而, 高校还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闲置了起来, 仍难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不仅对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有极大的帮助, 而且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实现双赢。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的原因

1.1 高校教师的功利因素导致科技成果的实用价值的缺乏

当前, 从高校申报的科技成果统计来看, 很多的科技成果因为没有实用价值, 这主要的原因是一些教师做科研时的功利思想比较严重。一方面, 现在高校在给教师评职称还是晋薪时对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 主要是以科研成果的多少来评价, 因此,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 只好选择一些自己或人家已经做过了的课题稍作加工, 得出一个并无太大价值的成果, 作为晋级、晋薪、捞取社会地位的资本;另一方面, 保护主义严重, 有些教师在做科研时, 由于存在竞争关系, 不希望别人或别的单位了解自己的科研的方向和进展, 出于利益关系, 教师与教师之间, 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 不能达到资源共享, 所以研究出来的成果可能会出现重复或重叠, 缺乏新意和实用价值, 不太可能引起投资者关注。

1.2 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

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和科研, 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 没有一套很完善的标准, 一方面, 评价标准中指标体系过多过细, 束缚了科研者的创新, 采用许多指标体系来量化评价科技工作, 虽然对于科技成果在转化为生产力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在这种评价体系中, 有很多具有创新性的科研却由于某些或某个指标没有达到而中途夭折, 这就在无形之中打击了科研工作者的信心, 同时也固化了一些科研工作者的思维;另一方面, 评价方法的简单化, 是科研成果缺乏创新的主要原因, 对于成果的认定, 主要以专家学者的评审结论作为依据, 可是专家在评审时受到人情等方面的影响, 不可能完全公正, 客观和全面地评价, 从而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 科研成果缺乏创新也就导致有些科研成果实际上没有应用和开发的价值。

1.3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途的困难

科研成果要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即实验室阶段、中试阶段和产业化阶段。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 其中最重要的是中试阶段, 大部分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主要也是在这一阶段失败。一方面, 高校在科研上的经费有限, 在中试阶段资金缺口大, 由于高校完成的大量科技成果主要是基础性, 这些科研成果要想转化为有商业价值的生产技术或产品, 能进行产业化, 必须经过中试阶段, 而中试阶段需要依靠生产用的设备, 以及有工程技术人员来协助, 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 可是, 高校不可能提供大量的资金来完成中试任务;另一方面, 转化渠道的局限, 在一些规定的限制下, 高校有很多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无法转化, 比如高校与高校的教师或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在转化时的有关产权分配问题、如何承担投资风险的问题、以及如何吸引投资等问题上, 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导致大量的高校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2 解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的策略

2.1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加大应用领域的科研

高校科研的重点在基础研究方面, 对于应用研究不重视, 而企业需要的是应用方面的科研成果。高校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应向应用领域要有所倾斜。第一, 高校的教师或科研人员要深入厂矿企业, 了解企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利用自己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去解决企业的问题;第二, 高校老师或科研人员要深入社会或市场了解人们现在所需的产品, 然后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所需要的产品;第三, 要加强与企业或各科研单位的合作, 加强所选择课题的纵向与横向交流。

2.2 改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

科研成果的评价是多方面的, 它既需要有同行对专业知识的评价, 也需要评价科研成果的应用, 因此科技评价机构至少应该有两部分人参加, 一部分是同行专家, 另一部分是外部的专家 (比如企业的工程师、销售经理等) 。评价指标体系, 应从不同方面进行完善, 同时也重点突出, 因此, 高校应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2.3 多途径对中试阶段投资

中试阶段是科研成果转化中十分重要的阶段, 但中试所需要的资金比试验室阶段大得多, 因此加大中试阶段的投资是十分必要的。一是成立风险投资公司, 把科技成果债权委托给风险投资公司, 如果成果转化成果并取得效益后, 投资公司可按合同提成, 如果中试阶段失败了, 也可风险共担, 同时也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高校每年划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 鼓励科研者对中试进行投资, 也可与科研者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投资, 这样不仅能调动科研者的积极性, 而且能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3 结论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 有科研工作者本身, 也有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 转化过程中的问题, 要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工作者加快应用领域的科研, 高校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拓宽转化渠道, 高校的科研成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的难题才能有效地解决。

摘要:每年高校都会诞生许多的科研成果, 但许多科研成果不能转化实用的生产力, 本文从科研工作者, 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 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即科研工作者加快应用领域的科研, 完善评价机制, 拓宽转化渠道等。

关键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

参考文献

[1]金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 2013 (12) .

[2]司富春.让高校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更高效[J].教育与职业, 2014 (16) .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第2篇

摘 要: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阐述了利用学术性群体组织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牵线搭桥以减少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流通环节。

关键词:高校 科研成果 转化 学术交流

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高校也是从事研究的主要基地,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高校的这些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多数科研成果依旧停留在实验室的试管里、或仅在学校的研究所里“开花结果”,未能形成商品收益,很多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比例平均只有1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65%,高校每年授权的数万项专利技术应用率不足25%,而在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已达8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80%,这说明我国科技成果的生产基地存在着巨大的科技资源浪费。如何降低科技资源的浪费,减少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流通环节,充分利用挂靠高校的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性群团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利用他们搭建的具有市场功能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有意识地组织高校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走出学校,依托市场找项目,为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牵线搭桥是值得我们尝试的工作。

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分析

1.1 科研模式不能与经济活动有效衔接 高校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以教学和学术活动为主的社会组织。一方面,受封闭的办学传统影响,我国高校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之间一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现实生产需要往往产生脱节,许多科技人员缺乏经济观念、市场价值观念,致使他们的研究项目难以做到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的统一。从表面上来看,高校科研成果存在“三多一少”现象,即每年高校的成果不断鉴定的多,不断登记的多、获奖的多,但实际上能够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数量少。高校和科研人员长期囿于学术理论范围内探讨争鸣,习惯于从资料、文献中寻找科研项目的选题,结果研究出来的东西,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由于市场信息不灵,项目选题脱离了生产实践的客观需求,很难形成生产力。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科研人员他们往往片面地追求理论学术水平和获奖等级,一个科研项目从完成课题到发表论文、鉴定成果,再到申报奖励,最后落实到申报技术职称上,该项研究就算完成了并被送到校档案室,成果转让好象根本与他们无关。在这种思想观念支配下,部分科研人员在选题方面,不注重市场需求,使科技投入不能有效地回收,不能实现成果的转化。目前高校各科研管理部门掌握的大量科研成果大都存在这种现象。

1.2 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高校成果难以插足

市场机制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科技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我们说,科技成果转化,要求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乃至一体化。要科技与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必须要有科技的供给动力和经济的需求动力的结合。

当前,由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还不紧密,经济发展本身还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科技发展也缺乏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活力,因此极易造成高校科研成果在向企业转化这个“接口”上脱节。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真正找到一种比较好的解决“脱节”问题的办法。

我国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转轨。在这个转轨时期各项改革政策逐步出台,但措施不配套、市场成熟度不够,不能将各种市场资源合理有效地加以配置。这样一方面许多企业不能摆脱旧体制的束缚,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经济实力,造成高校的科研成果难以进入企业,高校科研成果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是非常困难的。

1.3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科技成果转化受阻

高校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开发还受到科研投入的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是把研究阶段的成果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新系统进行适应生产和应用的二次开发,即中试阶段,中试阶段是研究与发展阶段与生产经营阶段的中间环节,它既难以界定为科研活动,也难以界定为生产活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不能得到正常的科研经费,企业的生产投入也轮不到它,这一阶段成了高校科技和企业生产两不管的地带。此外,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风险较大,既有技术风险也有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因此,银行贷款、非金融机构贷款等常规资金也不敢或不愿投入。

其实,科研投入既是支持开展科研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投入,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科研投入之间呈同步增长关系。高校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加大对高校科研投入,特别是技术开发的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了科学技术进步的保障措施:第一、国家财政拨款;第二、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第三、金融机构在信贷方面支持科技成果商品化;第四、科研开发机构要以多种形式向社会筹集研究开发资金;第五、鼓励有关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科技进步法》规定的保障措施为我们指出了发掘科研经费的渠道,但目前这些渠道仍是不畅。

2 技术中介组织之一――学术性群团组织(学会、协会、研究会)的重要作用

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性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随着我国的入世,它的信息交流的桥梁作用日益凸现,它们可为高校与企业提供展示、交流合作的场所,构筑多层次学会信息平台,发挥着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作用。我们说,科技成果只有实现了转化,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若没有技术中介,科技成果转化就难免出现梗阻。在我国每年完成的科研项目中,获奖的项目不少,寻找技术、需求技术的企业和单位也很多。同时,我国目前多数学会、研究会挂靠在各高校内,其组成多由许多高层次的学者专家,在社会上享有声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已经具有了市场功能,在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前,学会应义不容辞地成为科研成果转化中介的主要导体。利用学会这样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的特点,发挥其潜在的价值,在加速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2.1 学术交流活动的信息市场功能

提起学会的学术活动,大家通常想到的是它的学术性。实际上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还具有市场功能。学会的学术活动是由来自四面八方的专家学者参与的,他们从学校、企业、科研院所、部队,从大城市、小城市、农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信息,有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有研究单位对市场的需求,有企业对研究开发单位的需求,有新成果、新产品介绍,有市场行情等等。对这些信息与会者当然都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企业。现在,相当一部分学会举办学术活动时都有许多企业参加,为取得对学会活动的参加权,企业积极主动地缴纳会议注册费,有的企业为了能在会上有一席发言之地还自愿为学会活动提供赞助或经费支持。说明企业已经认识到学术活动的信息市场功能,需要利用这种渠道,寻求企业的发展。

2.2 学术活动的技术市场功能

由于政府机构的改革,一些原来属于政府的职能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这为学会系统开展技术中介活动提供了更大的市场。从学会开展的学术活动来看,不可避免地会有技术发展动态、开发研究动态等等,还会有对技术难题最新的研究成果,会有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报告,甚至会有在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对这些成果不仅企业需要,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也会感兴趣。有些单位得到这些信息后会花钱买下这些成果。反过来,企业参加这种活动,也会在会上发布本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信息,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或其他企业也会注意引进,或购买来使用,或将其用于新的设计之中。学会活动的技术市场功能已渐渐被人们所认识。

学会活动的市场功能是确实存在的,我们要努力研究学会的特点,研究学会活动的规律,发掘学会的潜在优势。在当前的形势下,学会等学术性群团组织在保持传统、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力量、科学普及的主力军、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的主渠道”之外,还应成为技术成果转化中介的主要导体,把促进科技成果的技术中介工作当作学会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高校在科技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我们的科研成果好比一颗良种,不推广、不应用就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不论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如何加速成果转化与推广、如何使高校科研成果得到最大限度的转化,是我们必须探讨和重视的。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2 李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3):32~35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第3篇

摘 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基于此,主要探讨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重点分析学校自办、校企联合、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科技市场的建设,为农业科技的转化提供有效形式。

关键词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了52%,标志着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1]。目前,农业高校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对于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2],有许多学者已经做了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农业科技成果如何转化,怎样加强它的转化途径,做出更为具体的分析。

1 发展高科技校办产业

农业科技成果出来以后,自大的困难是推广困难,找不到投资商,因此,高校可以自办企业,“自产自销”农业科技成果,加速其产业化步伐。

科研单位开办企业的一个实际问题是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和人才,而高校一般都设有经营管理专业,有掌握经验的教师,这是高校相对于其他科研单位的优势。但高校现有的科技管理制度,缺乏对科技成果的统一协调和管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本上是成果所有者负责其全部的产业化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降低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河北农业大学1990年创办河北农大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经营范围以果品开发,技术转让、咨询服务等。总公司作为学校的资金平台,进行对外参股公司的投资以及为学校提供相关便利服务。使现有的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实习场地更好的利用起来,实行了企业化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 实行校企联合

农业高校本身具有先天的人力和技术优势,也有资金不足、市场敏锐度差等劣势,实行校企联合,把高校的优势资源与企业的市场资源结合在一起,强强联手,共同开发,既可以充分发挥科研力量的优势,进行更大规模技术创新,又可以获得企业的市场资源和管理经验。农业高校应积极探索以技术入股的形式, 与社会法人或自然人合作组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企联合成立杨凌西北农林科大新天地设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杨凌农林科大仲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杨凌农林科大农业技术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校企联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积极参与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在农村广大土地上正在进行建设,农业高校应该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首先,科技园区的建立,使得科技成果有了自己的实验基地。它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的方式,不再是政府指导、行政命令的方法,而是在园区内,在基地中,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利用、配套使用,在当地形成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新技术,向农户集中展示,该技术既有实用性,又有先进性,让农户切实感受到农业科技的威力和切实的农业生产力。其次,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减少了因盲目引进技术而带来的损失。农户分散经营,单独引进项目和实验项目,这样的做法使得农户资金紧张,心理压力过重,个人承担很大的风险。而通过科技园区引进的项目,因为园区,成为了科技成果的扩散基地,农户的压力和风险就会得到减轻。

陕西、沈阳已经分别依托西北农大和沈阳农大建立起农业科技开发区,其中依托西北农大建立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影响。

4 培育农业科技市场

农业科技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从农业技术开发、试验、推广和应用的流通全过程,是农业的重要市场。加快农业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把潜在的农业科技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离不开农业科技市场的窗口作用。农业高校培育农业科技市场,填补市场经济的空白,增强高校科研人员对待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意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使农业科技与农业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把科技产品与农户需求结合起来,扩大农业科技对市场的适应面,使高校研究人员重点开发农业亟待解决的技术。

河北农业大学自1993创办河北农大科技市场,主要从事涉农产品交易、技术转移服务、高新农业企业孵化、农业人才培训及信息交流等,也是我国第一个由大学创办的农业类科技市场。市场成功运作20多年来,业务范围涉及全国24个省市区,销售经营高峰期日客流量可达3000人次,日销售各类产品10余万斤,年交易额亿元以上。

5 建立项目支撑的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被成功应用于实践,周期长[3],特别是重大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需要时间的检验。建立项目支撑的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把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纳入到项目支撑中,特别是国家重点推广计划、国家(省) 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跨越计划等各级成果中试及推广计划中,这样一来,科技成果的转化就会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组织农户试验、开发、推广这些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

[2]靳玲品,李双群.提高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2(2).

[3]张淑辉,郝玉宾.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J].理论探索,2014(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第4篇

高等院校有着知识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成果产出雄厚、科研基础多等优势, 因此, 其科研成果的转化对加快我国科技发展, 加速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因此, 近年来国家在高校科研方面的投入上也是相当大, 据有关资料统计, 2005年为400亿元, 投资额是1998年的六倍多。但是, 即使国家耗费如此巨大的财力,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比率仅仅达到10%的水平[1]。正是由于投入与产出的差距较大, 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加快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随之对我国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最后提出了加快产学研相结合,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 以期为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更好的支持。

1 加快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1.1 加快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自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后, 知识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导经济形态。科技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是相当大的, 正是因为此,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跟高校合作, 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的产业中去, 享受科研成果带来的经济利益, 可谓是一种双赢的做法。华工科技、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天大天财、北大方正这些公司都是以高校为依托的, 其巨大的成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谓是高校与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典型案例[2]。

1.2 加快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

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离不开优秀的科技人才, 而高校恰恰拥有这样的科技顶尖人才, 那么, 企业提供资金, 高校提供技术这一互利双赢的模式就产生了。高校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业中去, 为企业带来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 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 加快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

1.3 加快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有利于促进科研体制改革

产学研三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学研”是产的前提和基础, “产”是“学研”的目的体现,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所以应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以形成合理的科研体制。目前, 高校应着力解决科研项目立项与企业需求之间衔接不畅的问题, 从而使科研成果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另外, 由于当前高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所需资金也越来越多, 仅靠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高校的资金需求, 所以加快推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可以为高校带来经济利益, 更好地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2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好处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社会认同, 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 还是高校都是一个互惠的过程。但是不得不承认,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转化率偏低。相比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研成果的转换率来说,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存在着巨大差距。据统计, 美国、日本等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了70%, 而我国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鉴定有1 000多项, 但是真正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仅有50项左右[3]。对于这样的结果无论是从企业, 还是从高校角度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从企业来说, 高校的人才资源没有发挥在他们所需求的领域, 而对于高校而言, 大量的科研项目并没有带来应有的价值, 而只是作为档案永久的放置。

2.2 当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对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较低的问题, 一直是困扰高校的突出问题, 也有大量的相关学者对该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章的基础上, 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导致高校科研成果不能高效转化的原因, 主要有:

1) 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对于高校的一些科研项目, 可能由于信息沟通不畅, 或者其他一些原因, 导致项目在立项时就已经注定没有较多的转化价值, 项目终结以后, 就作为档案放置在档案室。也许这些项目立项的出发点最开始也不是为了应用, 可能仅仅是为了完成考核任务或者评职称需要等, 这是当前我国科研体制的弊端所致。因此, 高校研究的不完全是企业需要的, 导致大量的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

2) 中介服务机构稀缺, 导致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平台。对于高校科研转化的市场来说, 高校属于技术的供给方, 企业属于技术的需求方。在我国, 由于缺乏联系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有效中介服务机构, 导致企业与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的技术找不到合适的高校去做, 高校做的项目又找不到适当的企业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亦或是高校研究项目根本就不符合市场需求。同时, 现存的中介机构大多是政府主办的, 依靠政府为其出项目、出课题, 因此, 缺乏一种自然的市场竞争意识, 中介的职能并没有有效发挥。因此, 中介服务机构的稀缺, 导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供求信息沟通不畅, 这也是导致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

3)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资金的投入不足。对于大多数的科研结果, 其都是处于一个议论与实验阶段, 其形态可能只是样品, 如要将其产业化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工艺设备设计、解决生产放大、成果商品化等, 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统计, 一项成熟的科研成果要想成功地应用于生产, 研究开发与测试以及成果商品化这三个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 可见后续的资金支出是相当大的[3]。而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说, 高校对于中期测试资金的筹集都是相当困难的, 更何况成果产品化阶段。而对于如此高昂的科研成果产品化费用, 大多数企业也不愿意承担, 企业的潜意识往往认为, 花钱买的技术应当是可以直接使用, 而不需要过多的投入。因此,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资金的投入不足, 也是造成其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

4) 对于产学研这一模式的误解。目前不少人对于高校产学研的模式存在一定的误解, 比如, 单纯地认为产学研模式是高校想办法赚钱的一种工具, 还有人认为其实际上是一种为项目谋求经费的手段, 甚至将产学研这样一种模式作为高校的实习基地, 为了给学生实习用的等一些错误观念。正是由于这些错误的观念, 才导致很多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走偏了。因此, 对于产学研这一模式的误解也是导致其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4]。

3 加快产学研相结合,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

3.1 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使得产学研实现真正意义上结合

当前很多高校的考评、职称评审等都是和科研项目挂钩的, 因此, 许多高校的科研人员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可能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的考虑, 并没有真正考虑到项目质量, 以及其实际应用价值。因此, 我国的科研体制是存在缺陷的, 科研制度也不够完善, 因此从制度层面上完善产学研的结合, 显得尤为迫切。但制度的建立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 具体措施如下: (1) 健全市场机制, 改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高校科研的立项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以产品为主线, 以社会需求为前提, 进行协作研究。比如清华大学当前所有的应用型科研项目都是从市场上来找项目[5]。 (2) 建立高校科研成果产权制度, 激励高校科研人员。通过该项措施可有效地保护科研人员的利益不受损害, 可以激发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成果开发的热情。 (3)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颁布较早, 但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2 以市场为导向, 加大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给

高校科研成果只有能够被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才具有价值, 因此高校的科研项目必须要符合市场的需求。首先, 高校科研项目的立项阶段应当增强其针对性。在立项前应当进行项目的调研, 了解相关市场的需求, 当地的政策法规以及行业的经济动态等情况, 只有充分确定可以成功转化的项目再立项, 从源头做好工作;其次, 完善立项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评价机制。对于项目的评价, 应当充分考虑其成果转化的情况, 对于不能转化或者无价值的项目不应立项, 一切以市场的需要为前提, 这就要求高校要有一套完善的项目评价体系。通过源头上的控制, 大大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3.3 建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机构, 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供需信息

在产学研这一模式中, 高校扮演的是技术供给方, 企业扮演的是技术需求方, 当前我国高校大量的科研项目需要企业来进行转产, 同时为其科研提供资金支持, 而企业也需要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去增强其竞争力, 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 在供需关系的作用下, 这样一种联系高校和企业的中介机构必然产生, 如技术评估机构、创新服务机构以及技术经纪机构等。建立这些中介机构, 可以为企业联系知识产权公司或事务所, 帮助科研成果转让, 解决法律问题等, 同时可凭借技术、法律和经济管理背景, 对技术成果转化全过程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参与专利营销和专利许可等方面的谈判。当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这类的中介机构, 例如在每年春秋举办的高校科研成果展示会, 企业科技研发与需求信息交流会等, 都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6]。

3.4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吸收民间资本参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由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大量资金, 因此, 有必要完善资金渠道, 向社会大众募集资金。众所周知, 风险投资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许多中小企业在成立初期都曾或多或少地吸收了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引入, 不仅能够降低高校与企业资金的压力以及转化的风险, 同时由于第三方投资的引入, 使得该种产学研模式更加标准化, 增加了外部监督力量。由于高校科研经费数量相当庞大, 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并不能满足高校的需要, 因此, 在这种国家整体投入不充足的现状下, 建立一种以国家投入为导向, 企业投入为主体, 同时引入个人资金、外国资金等的新模式, 具有其必然性。因此, 建立这种风险投资机制, 吸收社会民间资本参与企业与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对于加速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3.5 深化思想认识, 正确理解产学研合作, 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只有对产学研的模式有了正确认识, 才能有效地去执行, 发挥其巨大作用。首先, 产学研的模式并不仅仅是我国高校科研模式的发展, 同时也是当今经济生活的一种普遍规律, 是高校的能力与其社会服务角色相结合的一种体现, 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 是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必经之路。其次, 产学研的模式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办学形式的逐步多元化, 以及规模的扩大化, 都对高校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面临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 因此, 国家鼓励高校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产学研的结合就是高校筹集资金的一条有效路径。同时, 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 高校的科研队伍深入到企业, 深入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 可以较多地考虑市场的需求, 也是提高我国教育事业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对于高校与企业都是大有裨益的。

3.6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建立高校与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合作机制

政府在搭建企业与高校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出台相应的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鼓励政策, 可以短时间内促成企业与高校的对接。比如政府支持高校兴办工业园区, 该项措施可以吸引国内外的大中小企业在工业园区设立各种科技公司, 而高校可以凭借其技术能力、科研能力在企业中入股, 高校凭借其科研力量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 转化成为实际的产品, 使得高校的工业园区成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基地[7]。同时, 政府应当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子, 不要过多地用命令方式或者行政干预手段来介入市场, 将职能转变为监督角色。

3.7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对于科研成果转化而取得的收入, 应当建立适当的分配制度, 来鼓励科研人员以及高校, 以此来促进其将科研成果转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以美国为例, MIT的技术转让收入中, 有15%是用于事业的发展, 剩下的1/3归专利的发明人所有, 1/3归学院所有, 1/3归学校[8]。这样一种利益的分配方式使得各方均有所收获, 大大激发了高校与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的热情, 基于个人利益考虑, 能够转为生产的研究成果的比例将会大大提高, 从而有效地解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局面。

4 结论

如何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 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理论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今时代,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多是技术的竞争, 因此, 中小企业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应当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将是其最有效的路径。通过上文对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必然性的分析, 以及对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了解了当前该领域的状况, 最后提出了加快产学研相结合,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 以期为企业与高校的对接提供建议。

高校的产学研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 国内各个高校均在不断地探索, 一旦寻求出完善的转化路径与机制, 该模式必然会大大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以及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确辉.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9) :147-149.

[2]吴晓明.发挥文献资源优势,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J].图书馆建设, 2001 (6) :13-15.

[3]范立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介析[J].科研纵横, 2007 (4) :54-56.

[4]卢慧, 蔡毅.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15) :222-223.

[5]欧洁.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4) :43-44.

[6]郑学华, 杨华, 陈正东.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调查思考[J].调查思考, 2009 (12) :24-25.

[7]肖引, 陈杰, 杜鹃, 王艺, 陈海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创新与产业化, 2003 (4) :72-73.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第5篇

发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作者:荷欢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3期

摘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是发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技的引导作用。改革高校内部料研管理体制,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激励机制。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走向正轨。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科研管理体制 引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c)-0212-0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转化,与生产相结合,使科技成果变成新产品或新技术。高等学校作为科学技术密集的生产实体,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诉重要的先锋作用。高校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成效显著,既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科建设的迅猛发展,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使高校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稳步的增长。

虽然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来看,还远远不够,许多优秀成果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转化。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1.1 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有局限性

据统计,高校每年大约产生20000项科技成果。从近些年高校申请专利数量和科技成聚转化数量对比来看,高校很多科研成果都没有被充分利用,与我国高校的科学研究没能有效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无关系。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许多教师在中报科技项目时,过多地强调个人研究必趣,没能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使得很多获得专利的科技成果存放在“档案柜”里,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部分科研人员把研究成果神秘化并“秘而不宣”;或把产业化资金当作科研经费使用等等。造成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2 高校科技管理体制上的制约

高校现行的满负荷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分散了教科人员从事科技开发的精力,以获得的项目数,出版的专著数,发表的论文数,获奖的成果数为主要依据的高校职称评审制度也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僵化的用人机制使科技工作者疲于奔命,无暇顾及成果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成果缺乏向成熟技术、产品转化的资金资助体制的支持。

1.3 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科技工作行承担大量教学与科研任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而更多地依赖中介服务机构。在我国,高校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尚不发达,为企业和高校科技工作者提供的信息、法律咨询服务有限,资产评估缺乏权威性。同时,人们对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

1.4 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从国家层面上看。国家和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科目,科技成果转化及其支撑条件的建设滞后的状况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从社会层面上看,缺乏规避风险的有效机制,使政府和企业的资金不敢放手投入高校的成果转化。

1.5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但是,从事科研活动和科技产业化工作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正当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时,会极大地影响了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一些教师也担心科技产业化工作失败后会影响到自己作为教师的相关待遇,因此不愿意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2 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解决扼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的办法,首先要加强思想认识,理顺高校产权关系,改革高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平台,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优良的资金保障,强化转化的激励机制。

2.1 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积极引导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高校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合理安排工作量,使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利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专门从事科研工作。包括深入企业调研,到企业兼职合作研究,进行产品开发,做工业性现场试验,创办高科技企业,促进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第一,高校教师在完成额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的进行科学研究,做好科技成果不断完善和推广转化工作。第二,允许承担有应用前景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申请暂不承担教学任务,全力投入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津贴可以在科研经费或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列支。第三,支持科研人员创办科技企业、到企业兼职、技术入股。科研人员可以申请留职创业,工资和各项津贴由本人承担,并向学校交付一定费用,使用学校知识产权的支付相应费用。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工作后,允许他们回到高校,竞争上岗。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适当激励机制,既有利于大学宽松的,自由的研究环境,又有利于队伍的整合和学科的交叉,能产生新的生长点。对高校现行的管理方式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

2.2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面向市场

要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科研从源头做起,在课题立项时对有开发前景的项目建立档案,进行追踪管理。以产业化为目标,确定科研课题,转化科研成果。这就需要我们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工作,一方而探入了解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和应用方向,进行成果产业化的可行性分析和市场前景预测;另一方面,对一个需求技术的企业要进行实地调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高校和生产企业之间才能产生纽带。

2.3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成果转化后的技术服务意识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转化成果的过程中,是连接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的桥梁,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要协助科研技术人员帮助企业进行人员培训,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其素质。对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要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建立自己的技术跟踪服务队伍,不断地开发出新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第6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自媒体环境下,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影视、网络动漫等各种网络文化成果层出不穷、形态各异,但现实中经常出现“优秀的网络文化不流行,流行的网络文化不优秀”的现象,优秀的网络文化的转化和应用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内容的不接地气、渠道的单一性、传播的非交互式、与接收者之间沟通的不顺畅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流行”的网络文化升格为“优秀”的进程。

一、定义

何谓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网络文化的概念可以总结为“文化观念”、“文化活动”这两个相对形象、具象的方面。

解决了网络文化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何谓“优秀网络文化”。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提到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如果能够掌握这些因素,就可以轻易地推动起一个流行潮。在网络环境下要成为“优秀”,前提要满足的是“主旋律的网络文化”“流行起来”。

二、遵循原则

网络文化产品的最终形成通过资源转化为超文本内容产品,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一是将传统文化产品网络化,即将优秀传统文化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利用;二是网络虚拟文化产品化,即基于网络虚拟场域整合新资源,形成新的超文本内容产品’因此,网络文化产品既包括传统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又包括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形成的不同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品。

优秀的网络文化流行起来了,但流行的东西经常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周期很短。怎么使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及时转化并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这是优秀网络成果存在的现实价值。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作为网络成果的具体表现,其转化和应用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品牌化。“三流企业做产品,一流企业做品牌” 。文化成果要想有吸引力、生命力,必须要有品牌。在这方面,许多高校做得不错,如南京林业大学在一百一十三年的建校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水杉”、“樱花”两大特色品牌。水杉有水杉剧社、水杉学术沙龙、水杉艺文空间等;樱花有“南林喊你看樱花”、“南林不只有樱花”等子品牌。这些品牌在微博、微信、人人等平台上展示度很高,也受到师生校友的热捧。

(二)市场化。只有经受过市场的洗礼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成果才能称得上优秀的网络成果。现在高校对学生创业的重视和孵化可谓前所未有,这种导向是正确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整体的导向是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些社会二次分配的行业,那是不合适的。只有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企业这些直接创造GDP的行业,那整个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增长。南京高校中流行的“樱花邮局”,通过和邮局合作,售卖樱花系列文化明信片。这样的邮局直接流动于樱花盛开季、校园人流量最多的地方、是网络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很好体现。

(三)专业化。成果要想转化成功,离不开核心竞争力。要想拥有核心竞争力,就一定要体现专业性。网络视听、网络动漫、移动网络内容、网络游戏、网络影视这些网络文化产品要想成功转化和应用,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专业的人员。

专业化成就优秀的网络文化成果。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水杉剧社坚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以排演经典传统题材和现实生活题材为主的大学生话剧团。因其指导老师的专业性(田汉之女田野等),高校、企业、农民工子弟学校等不少团体请他们演出、策划。

三、实现途径

(一)议程设置秉承文化引领、文化育人导向。

用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去引导人、陶冶人、激励人,努力营造适合于师生发展的网络文化环境,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

高校要努力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创作生产出更多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

议程设置中坚持内容为王,持续推进。网络文化要实现很好的转化和应用,内容是最重要的。有温度、有信度、有力度、有角度的内容才是师生喜爱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有文化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能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才是可以流行、能够引爆,能转化、可应用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

(二)完善建立以产品为核心的战略性营销体系。

核心产品也就是顾客真正要购买的利益,即产品的使用价值。传统的营销战略中,在选择渠道,或促销作为战略性手段,通过其他要素实现核心竞争力打造。通过对产品核心的建立,构建一个以产品为核心,匹配营销资源的新的营销战略体系。任何一个产品都是由三层构成的,最里面是核心产品,第二层是外围产品,第三层是外延产品。

如今,微博、微信的盛行,体现的是“人类交往革命”的转变。要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这些新的传播渠道,开发、完善适合大学生网络文化传播的新阵地,拓展相应的宣传平台。平台的拓展、渠道的配备要有媒体融合发展的思维,“新媒体视野”加上“传统媒体灵魂”是该思维的精髓。

在“人类交往革命”的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营销不仅仅是向师生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的核心产品,也包括外围产品和外研产品。

(三)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网民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强调个人的积极行为为他人与整个社会带来的良性改变。近三十年来,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微信”的出现,为民众参与社会公共话题的讨论,以及参与政治与公共事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不可否认,移动网络公共领域中仍存在着很多不具有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的民众,现实社会。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培育途径,关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2期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分析 第7篇

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的缺陷

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企业、社会、国家等各方面有效投入、有效协调、有效配合才能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我国总体科技环境、经费及风险资金投入、企业经营机制和高校内部的教育、人事机制及科研管理机制密切相关, 而目前这些机制均存在诸多不利于转化的障碍, 这些障碍不消除,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就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缺陷包括多方面问题, 其中主要有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方面的问题。

(1) 政府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虽然对大学寄予厚望, 但是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宏观思路多, 具体组织少;部门作战多, 综合协调少;一般号召多, 操作办法少。政府关心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 却不注意科研的组织过程。在很多情况下, 政府把科技成果转化简单地看作是大学自己的行为, 仅仅停留在制定宏观政策上, 而没有整套的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办法。政府应该明白, 大学是最优良、最值得运作的资产, 只有把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效果当作对各部门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大学的科研才会对地方经济产生真正有效的支撑作用。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应有更大的主动性, 政府在发挥大学的作用中也可以有更大的作为[2]。

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不恰当。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调节和分配的影响, 政府在风险投资市场的建立上支持不够, 致使风险投资市场发育不全, 企业难以争取到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充足资金和物力资源。另一方面, 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制度以及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 从根本上抑制了企业家的创新冲动, 而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角色, 国家不能在制度上对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予以激励, 则打消了企业家从事科技成果转化这一高风险活动的念头, 抑制了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

国家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在评价方面, 以教育部年度科研统计为代表, 更多地强调的是项目、经费、论文成果和奖励, 这仅体现了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 而不是市场价值;在政策激励方面, 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 以及其他一些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规章制度, 但尚未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同, 且可操作性不强。这些问题造成代表自主创新的发明专利等更多地用作衡量高校学术水平乃至高校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各类评聘的指标, 但专利的市场价值尚未从根本上得到体现[3]。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不建全, 尤其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

在计划经济时期, 高校的科研成果归国家所有, 国家与企业都可无偿使用, 因此造成了高校的教师、科技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只重视科技成果的鉴定与评奖, 至于技术开发的可行性、生产的实用性与他们无关, 从而导致了高校一大批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 难于转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科技成果交易额的上升, 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逐年上升, 而与科学进步相对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没有得到同步发展, 新的问题层出不穷。由于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机制不健全, 往往造成无法可依或执法不严的局面, 在技术成果交易中对技术专利被侵权、利益分配出现冲突等问题的处理没有相关法律可依, 即使有法可依也往往由于在我国存在打官司难, 不但费用高、耗时长, 而且还会受到地方保护势力和行政部门的干预, 造成执法难。

(3)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不成熟

首先, 当前的市场竞争还不是基本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市场竞争状况还不能使企业将自身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强度不够。其次, 技术市场不健全, 科技成果的价值也就难以从市场上得到实现。各级技术市场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信息沟通、技术扩散、交易撮合等职能, 技术贸易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 技术市场中涉及成果转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步入法制化轨道, 科技中介机构撮合的能力差, 没有建立职业技术经纪人参与制度。第三, 资本市场不完善。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的融合不够, 风险投资介入科技成果的转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还很不完善[4]。

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的构建

2.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初期, 政府应该加大宏观指导力度, 在政策引导、法制监管、市场规范、人文精神构建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中, 政府要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干预, 通过政策、法制、税收、财政、金融等多种途径进行必要的干预, 使科技成果转化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1) 政府要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税收优惠。税收优惠对引导企业加强科技投入具有事前扶持与事后鼓励的双重功能, 目前从实践来看, 各国在促进科技成果开发及转化方面的税收优惠出现多样化趋势, 并形成了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的优惠制度。间接优惠的具体形式较多, 通常包括加速折旧、投资抵免、费用扣除、亏损结转、退税、税收递延和税转贷等;直接优惠主要有减免所得税、采用低税率等[5]。

(2) 在风险投资方面, 政府要加大对风险投资的扶持力度, 完善资金扶持政策。即应在现行《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 对风险投资进行集中立法, 如制定《风险投资法》, 在该法中对风险投资的基本原则、投资主体、投资对象、融资渠道、退出机制、监管系统、政策扶持、人才队伍建设等作出明确规定。另外, 应尽快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 为高新技术转化的资金需求提供市场化的制度保障[5]。

(3) 政府要完善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研成果推广奖激励机制。学校应确定科技成果推广奖的应用地位以及有关人员的地位与待遇, 而且把获得推广奖的数量、等级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作为对科研机构进行评估、科研立项和给予经费投入的主要依据, 这样才能激起部门、研究机构和个人参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积极性[6]。

2.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环境构建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框架是在宪法指导下, 以《科技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基础, 以其它部门规章及文件为补充的系统法律框架。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了有关增加政府投人、扩大科技贷款规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或风险基金、实行税收优惠、健全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应当借鉴国外加强科技合作方面的具体做法, 特别是要制定《产、学、研合作法》, 在该法中应对产、学、研合作的法律地位、各方的权利义务、合作成果归属、政府扶持等作出明确规定, 即用法律制度把科技创新主体的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商品化的进程[7]。

结合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8]:

(1) 自主转化模式, 即高校在开发成功某项科技成果后, 通过建立校办科技企业自行完成该项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转化。

(2) 技术转让模式, 即由高校提供科技成果, 并根据合同提取一定技术转让费用或技术开发费用, 由企业实现该项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转化。

(3) 紧密合作模式, 即高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在双方签定有关合作协议的前提下, 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开展合作,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4) 技术入股模式, 即高校以科技成果出资, 企业以资金、实物等出资, 共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由公司这一独立的法人实体去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转化, 高校按股份分得利润。

目前, 技术入股模式是四种模式中最能发挥高校技术与企业资金效率的一种模式。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 (Venture Capital) 也称“创业投资”、“创业资本”, 是指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 目的是促进高科技成果尽快商品化、转化, 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科技进步有赖于科技立法权威性、系统性的加强。有关技术创新立法在条件尚未成熟时通过授权立法或委任立法方式发挥行政法规、规章乃至政策性文件的灵活性特点是必要的, 但在条件成熟时还是要根据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本身的规律性需要将有关法规规章上升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商品化的进程。

2.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建设

第一, 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渠道。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通过市场的激励和制约作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拓宽渠道就是拓宽市场, 市场是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最好媒介, 谁的成果好、转化得快, 谁就可以尽快地开发、投产并进入市场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具体有效的转化途径有三个方面: (1) 以市场为导向, 帮助科研机构彻底地从“国家统包、统管”的圈子中走出来, 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技术商品生产者, 促成科学技术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 (2) 开启驱动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引擎”。 (3) 以市场为引导, 加快高新技术转化的步伐[9]。

第二, 健全市场的转化机制, 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注入全新的活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必须严格地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办事, 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既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也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强化孵化机制。要强化创业中心的孵化功能, 不但要有政府管理部门的服务, 还必须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商界的技术专家和经营管理专家, 以及银行、投资部门专门业务人员的联合参与, 探索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高新技术孵化成果需要的新型孵化器组织和经营模式。三是健全服务机制。科技成果的转化涉及面广、环节较多, 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对转化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 通过市场调节令其放开搞活, 如由政府设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用来支持科技成果中间试验、新产品试制和新技术转让;成立科技风险投资机构, 实行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公开招标、公开竞争、择优扶持;制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法规条例, 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和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培育技术市场, 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供良好的服务场所等。此外, 还要搞好诸如信息、技术、保险、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服务, 确保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顺利进行。根本途径就在于通过市场机制的建立来发展高科技, 实现转化, 这就需要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健全机制, 理顺关系, 优化环境,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促进经济的加快发展[10]。

第三, 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是科技信息、科技成果最活跃的要素市场,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桥梁。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市场的基本功能, 通过采取扩大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等各种手段为技术成果的供求方在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上牵线搭桥, 使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向外进行辐射、扩散和推广, 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积极作用。

第四, 善于利用资本市场。

高等院校应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主要有高校企业直接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买 (借) 壳上市、高校联合上市、高校与上市公司合作、高校参与上市等五种。实践证明, 参与资本市场运作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高校 (参与) 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 一方面为高校提供更多的教学科研经费和理想的中试、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相关兄弟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寻求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和多种形态的发展模式, 从而有力地推动校办企业的转化、资本化、国际化, 加快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张孝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 2003 (3) :151-155.

[2]郝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途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3) :97-101.

[3]胡冬云.从学术到产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982-983.

[4]秦志敏, 冯光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83-85.

[5]郭洪波.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J].政治与法律, 2005 (1) :59-64.

[6]陈勇.对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4) :27-28.

[7]邹东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84-88.

[8]张悦, 胡朝阳.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环境[J].科技与经济, 2006 (3) :8-11.

[9]黄德湘, 胡国龙, 陈智勇.以市场为导向, 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1999 (3) :41-43.

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分析 第8篇

1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 我国部分高校高校技术转移的起步工作。我省从2003年以来, 确定41个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的重大项目和22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投入资金400多万, 带动了2000多万的研发基金的投入。随着这批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建立,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体系更加完善, 并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对2003年-2011年登记5045项科技成果中, 对4217项应用类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进行了一次普查, 发出调查问卷4217份, 收到反馈问卷2209份。经统计, 2209份科技成果中属于中试阶段的成果383份;中试完成尚未投入生产的281项;转化应用1139项;已实现产业化的406项。从以上数据看出, 在未能实现转化的664项成果中, 有41%是资金不足;19%是投资环境不好;14%是成果成熟度不够;13%是产学研结合不好;成果实效性不好占6%。2012年以来,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阶段。

2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不高

市场的需求是判定一项科研成果是否有意义的关键指标。高校的科技工作者处于学校环境之中, 对企业和社会的技术需求缺少深入的调研和切身体会。这就造成了高校的研究项目无法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无法将研究项目推广到企业, 无法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更有部分科技工作者脱离市场搞闭门研究, 缺乏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分析, 只局限于出成果, 不注重成果效用, 导致高校的许多科技成果倾向于应用理论性研究和实验室成果, 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不强, 应用价值不高, 不能对接市场和产业技术发展需要, 难以实现转化应用。

2.2 高校科技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

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健全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科学有效地方法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 成果转化运作机构和机制不健全。我国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低效已严重影响科技创新步伐, 构建有效的技术转移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由于地方政府组织协调不好, 管理职能缺失、管理方法单一, 教育、科技与经济计划不够协调, 影响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很难纳入各级政府的计划。还有高校评定职称或晋级的标准是课题、论文、获得各种奖励等的数量, 并不重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作用, 重视学术研究, 轻视成果转化现象的高校管理体制及模式, 严重影响了高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 对地方经济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

2.3 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高校技术转移平台的专业化管理不足。虽然这几年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逐渐增加, 但在高校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 大部分高校还是没有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中心从事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工作。管理人员侧重于对项目的管理, 而缺乏推广的过程, 市场意识淡薄, 更谈不上经营能力, 以致于在推介项目时, 无法与企业实现真正的对接, 双方的信息交流不顺畅。

2.4 信息的沟通渠道不畅

由于中介组织的数量少、不规范, 造成许多大学与企业双方的信息都十分闭塞, 大学的专家靠个人力量难以找到恰当的企业, 而企业也同样难以在高校找到自己需要的技术和人才。还有许多企业似乎不缺信息, 也充满着对高校科技成果的渴望, 但它们缺乏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科学评估机制和判断能力, 仅靠感觉而简单地做出投资决定。一方面把高新技术理想化、绝对化, 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要求十分苛刻, 另一方面又幻想着能够从高校找到短平快的项目, 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 失去了许多获得新技术使企业得到发展的机会。高校也同样难以在众多的技术寻求者中确定能够宽容理解、鼎力相助的合作伙伴。

2.5 转化的动力压力不足

不仅现在对高校教师的考核政策使得科技人员缺乏产业化的动力和压力, 企业领导人的频繁更换也造成了在短任期内不愿进行风险大、周期长的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一些企业领导急功近利, 追求短期, 效益, 依靠科技进行创新、不断推出优质新产品和降低成本的内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有关科技成果转化部门有名无实, 或为纯行政管理部门, 缺乏服务意识, 很难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 起到的作用不大。对于高校来说, 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与质量也未成为评价高校的依据, 高校自身对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紧迫感。这些都造成科技成果的可转化价值不高。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

3.1 大力发展产学研,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是以学校的技术和智力为依托, 以转化或转移科技成果, 实现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实体。高校科技产业应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到示范作用, 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补充作用, 对相关行业技术进步起到带头作用, 对教学和科研起到实践基地作用, 对学科、专业调整起到导向作用。高校以技术人股的方式与企业共同组建股份公司, 并通过股份制这条纽带, 将高校和公司的责任和利益结合在一起, 以责任促收益, 收益化责任, 有利于高校和企业同舟共济, 共担风险, 发挥各自的优势, 创造条件,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产业不仅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尝试, 为教学提供实习和实验基地, 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增长智能和才干;而且有助于开展科学研究, 开发适用于生产的科技成果, 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减少了中间环节, 缩小了技术差距, 大大促进了高校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 也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行业的技术改造, 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它适应现代“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在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 为企业孵化科技成果服务

黑龙江的大学科技园建设已经起步, 目前有7个大学科技园。是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载体, 科技型企业在园中孵化、中试, 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应积极参与建立高校技术转移中心, 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技术、成果及信息资源优势, 出尽高校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资源向重点发展行业、重点发展企业流动。企业和成果孵化的功能, 示范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分流和社会就业的功能, 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功能, 改善和增强办学条件的功能。大学科技园是以高校的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科技人才和高校的无形资产等为基础, 以学科群综合优势为依托, 以市场为导向而建立起来的科研成果的孵化基地, 其中心任务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大学科技园具有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功能。此外, 创办科技园的模式还继承了创办企业模式的一些优点, 如大学科技园一般都离学校较近, 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区, 与学校保持着密切联系, 创业的教师或学生可以离家不离校, 因而在产品的开发和再开发过程中能够获得大量的人力和技术支持。科技园还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政策、资金、中介等方面的服务, 可以对高校的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起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 使得大学的教学和科研能够适时地朝着适应市场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3.3 充分发挥科技企业成果转化主体作用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就是关键因素是企业技术创新、吸纳科技成果和经营能力。因此, 要不断提高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认识, 使企业寓科技成果于产品开发和生产中。要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 相关企业建立了落实成果转化的良好机制。比如某大型集团公司创建了个性化、高效率的工作模式, 组成高转团队协作工作小组。从项目挖掘、高转项目认定申报、产品销售、政策落实等每一步都有相关责任人把关落实。公司主要领导亲自过问高转项目认定, 凡通过认定的高转项目, 都要报告公司主要领导并重点予以组织推动。对获得财政专项资金资助的高转项目, 完成人可以获得奖励, 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技术创新水平越来越高。因此, 企业应充分发挥作为应用开发主力军的作用, 给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经费资助和项目支持, 将企业自身需求与科研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3.4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

首先, 高校应进一步激发研究人员面向企业, 提高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逐步改变对科研人员的现行考核评价体系, 把项目绩效、成果及专利的转化率、转移转化及推广应用收益列入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次, 鼓励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机构,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逐步推行专家奖金与技术转化成果推广的收入挂钩制度;再次, 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教师或科研人员, 优先晋升相应的学术职称。

摘要:我国高校技术成果转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只有深入研究高校技术转化的对策, 才能更好地促进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和工作的开展,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高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分析, 提出了包括大力发展产学研,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 为企业孵化科技成果服务。

关键词:黑龙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转化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伟, 李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71-74.

[2]帅相志, 张厚吉, 许家明.山东高校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2) :76-81.

[3]王同庆.科教兴鲁.山东省率先拉开战略序幕[N].科技日报, 2009-01-5 (8) .

[4]许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22) :11-13.

[5]华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J].渝州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6) .

[6]傅崇伦等.发达国家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7, (3) .

[7]赵旭.大学科技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与实现[J].经济纵横, 2013 (1) :119-123.

[8]李克林, 丁建宁, 陶国良, 陶宇.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社会发展方式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 2011 (10) :61-63.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第9篇

一、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优势分析

1、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科技成果具有“先天”优势。

大学生及其所在高校本身就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 是第一知情人, 相对于社会其他组织 (如企业) , 对科技成果的了解要更早、更及时, 对科技成果的研发细节等也更为清楚。因此, 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 所耗时间短, 转化迅速。

2、高校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产业转化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作。尤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科技成果, 它与社会、企业现有技术水平之间的落差比较大, 有相当多的开发研究工作需要开展。相对而言, 高校拥有尖端的科技设备和雄厚的科研实力, 有能力解决在转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同时, 由大学生创业转化科技成果, 可能会有更多参与科技成果创造的人也加入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 从而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可衔接的知识,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可能性。

3、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后续开发。

任何一个高科技产品之所以被称之为高科技, 都具有时间性, 都需要再开发。由于大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所依托的高校本身的科研力量更加强大, 如果科技成果的转化在高人力资源系统内进行, 有可能进行再开发, 开发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而且, 如果科研产品的开发、转化和再开发都在同一组织系统内进行, 科研人员和生产人员之间的交流相对密切, 人员之间的利益相互协同, 各方面的人员就更有可能相互合作, 从而有利于产品再开发。

4、大学生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市场行为的最大障碍。在市场中, 交易双方往往是信息不对称的, 成果受让方对科技成果的价值存在着疑虑, 开发能否成功本身也存在着风险;成果转让方担心成果转让后, 受让方违反协议而利益受损。双方的担忧都有可能导致合作失败。而大学生创业进行转化交易成本就被大大降低, 甚至不存在交易成本问题。

5、大学生创业转化自身科技成果所取得的成功也增强了社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认同, 从而增强市场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热情和积极性, 形成良性循环。

二、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看, 大学生科技创业活动并未发挥其应有作用,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创业文化与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 我国高校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的渠道较少, 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创业教育。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无法从这种教育中有效获得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相比之下, 欧美等国家高校创业知识来源渠道较为宽泛, 主要有创业者讲座、创业大赛等。这些来源渠道能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技能, 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创业者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创业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合以及教材的应用等方面都不尽合理, 尚未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

2、大学生创业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能力不足。

从上海市高校总体情况看, 绝大部分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不够规范。一个学校经常有不同的单位和部门代表学校对外进行技术转移工作, 但又缺少核心部门系统承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此外, 现有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人才设置不尽合理, 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懂技术、知法律、善管理的技术转移型人才非常缺乏。这是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单一, 对各种途径开发利用不足的原因。另外,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职能缺失, 科技成果包装与信息披露功能尚未落实到位, 没有建立起大学生创业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接平台, 使很多有意愿、有能力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项目。

3、高校现行的人事、科技、财务体制制约。

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和政策统得过死, 缺少适应科技经济发展、灵活办学的主动权。教师职称评定也主要依据论文和课题数量, 而教师的科技成果能否得到应用则对职称评定影响不大。这就造成我国高校重立项轻结项、重基础轻应用、重纵向轻横向、重论文专著和鉴定轻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同时, 高校现行的财务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创业。总体上看, 各高校有很多课题经费结余, 但是现行的财务制度, 使其仅是“账面数字”, 无法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基金。高校缺少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 使得高校、科技成果所有者和创业大学生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无法制度化、明晰化, 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以及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发展。

4、高校科技创新与市场脱节。

高校科研活动独立于社会经济活动之外, 研发与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又一大原因。一些科研项目从申报、立项到最后的结题、专家论证、转化投产, 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并且一些项目本身并不处于科技前沿, 所以最后的科研成果投产的社会经济价值难以达到当初立项时的设想。现在高校在科研选题上主要采用行政运作方式, 缺少市场方面人员的参与, 市场需求因素考虑较少, 造成成果过剩和成果短缺并存。高校每年申报大量的成果, 但适销对路的成果少。长期以来, 因为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充分了解, 致使大量科技成果在研究、开发、产生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 产生的成果缺乏实用性, 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 造成部分科研成果脱离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要, 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投入不足, 缺少资金支持。

相对于高校的科技研发投入而言, 高校投入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相差甚远, 转化科技成果杯水车薪。一项成熟的或成功的新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 需通过实验室成果、中间应用放大试验、工业化或产业化3个阶段, 资金投入比例大致为1∶10∶100, 而我国仅为1∶0.7∶100, 显然, 用于技术应用开发的资金明显不足, 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来源渠道少, 缺乏市场急需的风险投资;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人员、硬件等资源投入很有限。

三、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对策建议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设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在创业教育的师资方面, 应理论与实践并重。目前, 创业师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型的专业教授;另一种是具有实务经验的业界教师。这两种师资在创业课程中扮演不同的功能与角色, 前者强调以引导创新思考与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 后者则提供实际创业经验与商业模式的指导。在优化高校现有师资力量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外部力量的应用, 以更好地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

在创业课程与教材方面, 应专业与实用兼顾。创业课程更多的是强调经验基础的学习, 因此在教材的设计方面, 除了专业的教材编写外, 亦需搭配多元的实务个案分析、专家演讲、创业家访谈、创业计划书等教学模式, 以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创业活动状况。

在学生构成方面, 应多元化学生来源。创业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 在商管学院内的课程强调整合各种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知识, 并以具有创新、创意的创业机会发掘为核心价值。然而实际上, 许多技术的创新与专利研发多是来自于理工学院, 因此在学生的来源部分, 应更强调多元性, 使商管与理工学生的知识与专长能够互补, 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科技创业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对接。

2、搭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实现“供需”对接。

促进大学生科技创业带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需要设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对内整合资源, 对外交流联络, 链接科技成果发明者、所有者、技术市场和需求者, 服务于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和大学生科技创业活动。

设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是一个系统、长久的工作。首先, 必须要始终围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这个中心任务, 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环境,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与大学生创业模式, 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业行为, 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次, 必须要始终坚持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导向, 服务企业技术需求、服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以利益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 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再次, 必须要始终围绕国家、地区重点产业发展, 聚焦关键共性技术、高端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研究、攻关和转化, 提升重点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加大高校科技创业政策支持。

明晰知识产权, 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必要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明确知识产权, 不仅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也是保护个人利益、学校利益、企业利益的重要途径。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将调动起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也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对于技术人员, 应建立适合科研人员充分施展个人才能的企业管理机制, 除了要保障其能够获得与个人贡献相当的个人收益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承认和保障他们个人创造知识性资产的所有权, 保证其职务研究开发成果由个人与企业共同拥有。对于贡献巨大的研发人员, 应考虑给予分配一定的期权或干股。这既是保障研究开发人员获得与个人贡献相当的个人收益的基础, 也是体现个人贡献差异的一个公正尺度。

完善高校教师业绩评价体系, 使之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目前, 全国大部分高校现行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以及职称晋升体系存在一定的弊端, 使高校教师的科研注重基础研究但不注重应用。应逐步对二者进行完善, 使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在业绩中得以体现, 进一步发挥业绩与职称的指挥棒作用。

4、建立多元资金来源, 保障科技创业有效投入

(1) 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的资金支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 其主要表现为创业基金, 可分为“孵化基金”和“创业基金”两类。“孵化基金”主要以投入少量无偿资金投入的方式, 对大学生科技创业进行短期孵化;“创业基金”主要以无偿或有偿投资资助方式, 支持大学生依托自主技术成果创办企业;另一方面国家地方政府还要优化资金管理, 并做好资金支持后的一系列咨询服务工作, 确保创业基金能够帮助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迅速成长, 并最终引来风险资金等其他融资。

(2) 社会的资金支持。社会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 企业容易得到风险投资资本和个人投资家等的资助。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还不成熟, 对于多数创业企业, 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来说, 很难得到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另外, 就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而言, 其担保条件比较苛刻, 对正处在创业期的小企业来说, 缺乏资产等条件作为抵押, 因此仍需要政府帮助社会投融资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融资支持。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第10篇

一、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自然科学成果产出及应用转化方面, 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 并作为学校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参照体系, 人文社科成果转化常被忽视, 事实上, 人文社科成果的转化, 不仅可以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 还可以为国家、社会、学校智库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国家、社会对人文社科研究重视不够。一方面, 整个社会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偏见, 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要远远高于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的人才, 人文社科备受冷落。从国家奖励政策来看, 自然科学有一整套完善的奖励制度, 而人文社科一直都没有设立国家级的科研成果奖, 各级政府在人文社科设置的奖励制度也较为单一。两院院士制度也为自然科学发展创新提供了人才的制度保障, 而人文社科尚未建立这种最高的学术荣誉和头衔。政府科研资金投入方面, 人文社科也跟自然科学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 人文社科界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研究倾向, 著书立说脱离实际, 偏重理论研究, 认为高深的理论成果才是真正的学术, 才具有真正的学术价值。忽视社会应用价值往往导致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所有具有的指导性、预见性的作用难以发挥, 对理论界、政府部门的咨询、指导的实践功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人文社科在社会价值和应用实践上的体现。

(二) 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与市场的现实需要严重脱节。不少高校教师长期囿于教学科研, 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 对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不甚了解, 消息闭塞, 难以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针对性、前瞻性科研, 习惯埋头于资料堆中搞科研, 不愿深入社会进行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 使得科研脱离现实, 科研成果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但没有客观需求, 也只能束之高阁深闺待嫁。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能否在市场和社会中得到转化,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需求。目前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很难得到转化, 或者转化不够彻底,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文社科科研成果不如自然科学科研成果更具有社会应用, 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当前, 国家倡导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不少地方和部门更倾向技术、资金、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用, 而对人文社科的科研成果转化存在认识不足和偏见误解, 社会和市场主导作用的认识不足致使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转化缺乏必要的经济资助和市场支撑。

(三) 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是精神类产品, 其中一部分决策咨询、评估类的科研成果可以直接为政府、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而实施转化, 而大部分的成果是通过传播作用于人们的头脑而实现转化的。对于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经过“二次转化”, 首次转化需要通过科研人员将自身的科研成果在学术期刊发表或出版, 但首次转化范围有限。再次转化需要将科研成果产业化, 科研成果通过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予以展示, 或者以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的形式予以表现, 这对于大多数人文社科学者尤其是年轻科研人员实施难度比较大。但是,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媒体的经营者更注重经济效益, 而忽视社会效益, 在节目组织和专栏策划方面对优秀人文社科类成果的传播推广重视不够, 缺乏有效的组织。这些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转化, 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再次转化资源不足, 渠道不畅。

二、促进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对策

随着国家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尤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为人文社科成果转化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能否实现转化取决于两大因素, 一是科研成果是否与市场接轨, 是否适合社会经济的需求;二是科研成果是否有畅通的转化机制和渠道。

(一) 提高社会和科研人员的重视,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政府要充分重视人文社科的发展, 重视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转化, 通过修改或制定法律、法规, 结合人文社科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体系,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作为人文社科研究者要高度重视人文社科的重要性, 多投入精力和时间, 端正科研态度, 积极投身人文社科研究, 多出适合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二) 制定科学的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自然科学科研成果的转化主要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评价衡量, 经过国内外诸多学者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实施, 自然科学成果转化有了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转化, 同样也面临成果转化效果的评价体系的现实问题, 制定科学的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 对促进其成果顺利实现转化具有积极作用。目前, 国内针对人文社科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不多, 学者虞文在《科技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撰文提出了用成果转化的广度、强度和频度三个指标来评价社科类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 提出用学术期刊的发行量来衡量转化的广度、用被引用的次数来衡量转化的强度、用被引用的时间跨度和专著再版的次数来衡量转化的频度。文章所指的三项评价指标是从文章发表或出版层面实现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转化, 事实上, 弄清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科学内涵, 以上三个评价指标有一定的适用性, 但还需要根据人文社科发展的时代需要和社会市场需求, 制定更加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 以促进人文社科发展和成果顺利实现转化。

(三) 畅通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渠道。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能否转化, 转化渠道和转化方式很关键, 作为政府部门、院校科研主管单位, 要结合人文社科的实际, 积极拓展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渠道, 探索转化方式的多样化。其一, 可以设立专项科研资金, 鼓励人文社科科研者发表或出版高水平的论文或著作, 实现成果初次转化。其二, 建立人文社科成果推广基地, 政府部门或高校可以根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发布相关的科研命题, 人文社科专家可以提供咨询、建议、措施、理论支持。其三, 政府或高校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 推广科研成果, 扩大成果的受众范围, 实现成果二次转化。其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也是促进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重要突破点, 政府或高校可以建立文化产业园, 推动人文社科科学的经济效益转化。

三、结语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专利;成果转化;科技传播;协同创业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059-02

1 影响电力专利成果转换的因素

现如今,具有创造性的技术往往需要复杂的技术系统进行开发研究,这种系统需要国际性的大公司以及实力较强的机构进行开发,具有其社会网络性、动态反馈性、组织性等。

1.1 技术复杂性

作为电力的发明专利都是对这一产品其中的某一工序进行创新,要想其融入到复杂的电力系统中,就需要将电力的发明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而这样就需要将电力发明的专利的产品应用于相对大型的机构。所谓电力的发明专利都是想利用新科技来优化生产力,将复杂的技术转化为有利的项目成果,方便电力工作者减轻工作。

另外,电力发明专利进行更系统的研究需要考虑到该技术的复杂性对其成果的转化是否有利,而当今我国的电力专利体制的规模并不能达到以上的标准,由此我们在考虑电力专利成果的转换是否达到标准时,可以将科技成果自由转换,脱离复杂的技术中,这导致给科技技术的传销和成果的转化带来了一定的难题,使电力成果的科技含量以及应用性能大幅度降低。

1.2 技术创新难题

社会的制度体制也严重影响电力专利成果的转化,先进的社会制度与科技体制紧密相关,电力专利转化成果不一定会转化为“生产力”,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价格变得低廉,使用人力反倒比较便宜。因此,采用人工方法反而变得节约而不必负担畜口对粮食的消耗。在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小号大量的劳动力投资建造各种机械装置。由此,更加快捷、精巧的机械运作代替人工劳动力更加的高效,这也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

1.3 外部因素

电力专利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转化成功与否都取决于研发电力专利的主体以及电力行业的需求这两个方面,同时还受到科技成果转换的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目前根据我国的一些政策、体制等问题都造成了对电力专利成果转化的不利因素,从而引起了创新和转化的难题。其中就存在由于电力企业无力承担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资金问题,无法保证电力企业的资金成本能够得到相应的收益。

因此,必须借助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通过健全市场体系、完善中介服务和信托投资渠道,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和技术服务体系。

2 电力专利科研评估体系的建立

2.1 指标选择的原则

因为科研成果的增值评估具有模糊性、复杂性、综合性几个特点,所以评估体系理应以以下几点原则为基础而建立:

系统原则,可以依据所选取的评估指标可以完整的将评估对象的全部信息清楚、系统的反映出来;可比性原则,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且这些评估指标应该具有差异明显的的特点,比较起来便捷、简单;

独立性原则,每个评估指标应不为因果关系,为一个独立个体代表;科学性原则,所有指标完成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具备科学、准确、合理的特性。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科研成果价值

科研成果的价值是由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估指标的。

①经济:科研成果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就是其价值的首要考评因素,做到降本增效才是科研成果的价值体现。

②技术:科研成果是先进技术开发出来的,成熟的技术、高技术含量、应用广泛满足市场需求是他的特点,其不可替代性是他高价值的证明。

③市场:科研成果价值越大,市场化能力就越强。其市场需求量,竞争力都是他的价值体现。而科研成果的市场化的时间及期限则是他剩余经济寿命的证明。

④法律:科研成果有独立的技术支撑,法律上其地位稳定,又可有较多的许可发放,证明其价值较大。

2.2.2 科研成果的转化力

科研成果需要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才能在目前的市场化环境中进行转化投入且取得效果。而其转化的评估指标则是由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①转化基础:科研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数量,科研的项目的增减都影响着进行科研的经费。然则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人力、财力、项目的基础。

②转化投入:除了人才及资金的支持,还需要投入相应的推广经费才能使得科研成果转化的的更为迅速。

③转化机制与环境:完善的保障、国家的鼓励及健全的转化平台能提供交易空间,在政府政策支持的前提下,科研成果也能加速完成增值转化。

3 针对电力专利转化的激励措施

在电力发明专利稳步提升的今天,促进电力发明专利的转化和产业化成为科技产业的一个核心环节。电力事业的发展利国利民,在科技推动电力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看到电力产业带来的商业性经济效益,更应关注其在整个社会相关发明专利。转化的各个环节,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一个优化的系统,同时必须建立相关激励措施,使系统更高效。

3.1 专利转化应依靠互联网

2015年3月5日上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既可以使移动互联网与产业结合起来,又可以使得互联网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互联网+专利转化使得资源整个融合到一起,让群体智能得到体现,产业化的路径里专利的转化才会获得更好空间。目前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迅速,使得专利转化获得了更多更大的平台,如专利电子拍卖、电子证券等。而互联网+金融平台也为互联网专利转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所以现在为了使得网络化转换平台更加满足“互联网+”时代要求和趋势,才应该更加加强其专业性、综合性及法律效应。

3.2 电力行业专利转移中心的运营流程

并不是所有专利都能够拥有市场价值,还有好的市场前景。而发明人对其专利的预期收益超过需求方,或者需求方并未完全发现其专利的所能带来的价值都是双方无法成交的重要因素。而企业专利转移中心拥有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对专利的价值及前景做出合理的评估,让专利本身的竞争力及潜力分析出来,让发明人和企业正确的认识到专利的价值。因此,专利想要得到转化就要进入以下两个流程:

①对科研项目进行分析,得出其市场潜力及市场价值。再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及潜在客户,当对客户做出合理的定位后才能制定处相应的推广方案,与潜在客户会面研判签署合同并进行实施。

②市场潜力不足的项目转移中心的人员会与科研人员重新沟通,做出修改方案并进行修改。但是因为科研成果技术转化是具有时间周期长期、不确定性因素多的特点,转移中心只能作为第三方与科研人员配合参与技术转化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双方合作。

在整个过程中,转移中心需要在不同的阶段承担一些任务,其中包括与科研人员及企业进行交流沟通、专利申请审核、技术评估、谈判、市场判断、销售等,完全按照市场状态进行运作,机制灵活、财务独立,使得所转化的专利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的价值,并成功将其推向市场。

3.3 电力专利的转化主体及利益分配问题

专利转化想要得到靖康的发展环境,就必须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①转化出商业价值;②资金回笼重;③新投入新研究来促进创新发明;④其产生的成果再形成专利。发明人与专利权人之间出现了不少利益分配问题。

发明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做出了大量的创新劳动,但是整个专利确实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条件,而且他们在专利申请授权过程中也付出了不能抹杀的辛劳。而电力专利转移中心可以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利益分配问题。在不违反专利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的前提下,电力专利转移中心只接受本单位的专利转化服务,这样就解决了转化主体不明的问题;企业专利转移中心的经营模式为商业运作,与发明人谈好利益分配并签订合同,使得发明人与专利权人之间利益分配做到公平双赢,形成良性循环。

3.4 专利转化团队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专利转化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技术知识,但是在知识产权、技术营销、转化这几项的技能和知识是不足,且的在做技术转化时却是坐等客户上面的无法做到主动找到潜在客户。

因此,企业专利转移中心拥有高效率的组织团队,就需要其成员能熟悉所在单位的相关领域、拥有科学背景,可以及时了解本领域最前沿的发展动态。通晓领域内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相关的知识,熟悉企业技术许可、技术转移等服务等操作流程。并且能处理好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做好沟通及联系工作,拥有专利的市场推广、经营管理、合同服务等工作经验。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做技术转化时在科研与市场之间游刃有余,起到纽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年报[EB/OL].http://www. sipo.gov.cn/gk/ndbg/2013/.

[2] 教育部科技司.2013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4.

[3] 洪晓枫.交通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3.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 第12篇

1成果转化及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江苏省在高校成果转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政府、企业、高校等均非常重视并积极参与成果转化的系列工作,在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全国重要的教育大省、科技大省,江苏省政府非常重视高校成果的转化问题,由省教育厅主导的省级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校果网”,主要负责江苏高校科技管理和产业管理,整合集成国内著名院校的成果、技术、人才、专家等资源,面向企业进行产学研对接,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其通过整合江苏省内的122所高校、省外的10所重点高校及6家中科院研究所的科技资源,面向全国开放服务,整合集成企业产学研需求,实现供需信息的智能化配对和对接服务,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区域内的企业进行技术对接、专利交易等,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支撑服务。其目的在于,在国家创新精神的指引下,让政府、高校、企业、专家等各方面的资源、力量汇聚到一起,推动科技成果“苹果”由绿变红,全面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引导高校,服务企业,造福社会。

通过对江苏省39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实证分析发现,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均值 分别为0.744、0.808、0.912。其中,非211高校中DEA无效的单元除扬州大学和江苏大学外,均为规模报酬递增,可见,非211高校在成果转化中资源投入规模偏低是制约其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可通过加大资源投入规模来提升其成果转化效率。而大部分非有效单元的产出不足主要在于技术转让收入。由表1可知,211高校的成果转化效率相对较高,而非211高校有六成以上高校的成果转化效率在0.8以下,其中有三成以上的转化效率在0.6以下,成果转化效率相对偏低。高校科技成果的创造及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关键环节,高校科技成果技术转让收入严重不足的现象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非211高校中成果转化效率较高的院校主要有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淮阴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淮海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等,这些高校多属于工科类院校,注重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而师范类高校的成果转化效率相对较低,这与其学科特征及学校定位有很大关系。如江苏科技大学近年来非常重视科研服务社会,全力加强和推动了校地和校企之间的政产学研合作,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全方位加强与各地政府的战略合作和对接活动;主动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服务、咨询等工作,并积极在企业建设研究中心,推动学校科技资源与企业共享,加快成果转化利用,加大专利运营的力度,注重梳理可转化专利成果,积极和校外机构进行沟通联系,尽最大可能利用盘活学校无形资产,促进科技成果向一线生产转化,彰显了高校“产学研”的鲜明特色;基于校企深度合作是学校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良好载体,是企业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 要途径,2015年南京医科大学与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转化医学研究院,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探索校企协同发展的新途径。企业借助南医大的基础条件和资源平台,以其先进的技术力量做支撑,使高等教育事业和企业发展进入新的天地,真正实现互惠共赢。211高校中成果转化效率有效单元主要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等,其中中国矿业大学同样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已经与华北油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而中国药科大学与强生集团的“药大—强生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有力推动了高校与国际知名药企在研发投入、成果归属及转化、技术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实质性、深层次的合作。中国药科大学还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天科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该企业主要从事制药机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生物医药装备研发制造商之一。

由此可见,成果转化效率相对较高的高校都非常注重与企业、政府等的积极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实验研究方面的优势,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有效缓解高校成果与市场技术相脱节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产学研服务模式。

2制约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通过对江苏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发现,制约其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

其一,高校科研人员市场化意识淡薄,成果成熟度低,无法与市场实现有效衔接。高校科研人员侧重于基础性研究,高校内部的评价体系促使科研人员“重成果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研究成果无法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国内高校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制自成体系,不利于鼓励其积极参与成果转化后续的推进工作。虽然江苏省已建立省级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供需双方的信息协调、对接仍是制约成果转化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如中国药科大学等成果转化效率相对较高的高校对科研人员的考评主要侧重于从其获批项目数、经费数、发表论文数、获得专利数等指标进行测度,缺乏有关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这对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极为不利。其虽与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但鉴于新药研制从研发到最后市场化,要经过合成、提取、各种药理等实验,到最后进入放大实验及三期临床、注册上市等,高校内部固有的评价体制决定了高校科研人员无力也不愿意去参与后期的一系列成果转化。因此,如何依据市场需求设计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市场化意识的激励机制,提高成果成熟度,从而缓解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问题是需要首要关注的因素。

其二,政府未能在成果转化中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尽管江苏省政府在高校成果转化中一直扮演着积极努力的重要角色,但企业对政府在成果转化中的政策扶持环境评价较低,江苏省高校技术转让收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2013年江苏省政府提出要推进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的落实,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导高校与企业等创新主体紧密合作,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并提出“到2015年能够建成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0个,在大中型及高新企业中建成研究生工作站2000家以上,高校应用研究成果六成以上能实现有效转化;到2020年,高校成果转化率达八成以上”的宏伟目标。但是,一方面政府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资助力度较低,另一方面企业对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激励等政策法规建设方面的期望较高。政府对高校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7],在创建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建设上尚存在很大空间。

其三,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实证分析发现,江苏省内大部分非DEA有效的高校的技术转让收入研究不足,且规模报酬递增,这说明这些高校在成果转化上的资源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地方非211高校的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不足、高校成果与企业需求未实现有效对接、高校科研成果未能有效实现产业化并获得社会收益是导致其资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高校与企业作为科研成果的供需方,都具备一定的实力,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供需双方未能很好实现有效沟通、需求对接[9],而政府部门在相关扶持政策上的不到位也是重要制约因素,因此,通过完善以高校、企业、政府等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明确各自的职责定位,实现多方有效沟通和多方合作,探求恰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3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

要提高江苏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必须注重发挥产学研合作的成果转化模式的优势,完善创新系统建设,促进高校、企业与政府等多方的有机结合和资源利用。

其一,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及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的主导作用,构建企业为主导角色的创新体系,对于提升国家及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主导与企业主体两者概念不同,但企业必须占据创新体系的主体地位才可能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均确立了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政府非常重视并积极引导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研发,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趋势。

其二,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引导作用,明确政府职责。目前政府部门在技术创新体系中职责不清,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如完善相关法规、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即政府在整个创新体系中的职责应该是负责基础研究及构建良好创新环境,重视知识产权等法制环境建设,大力资助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基础性研究及高级人才的培养,而非大力资助企业进行研发创新。

其三,发挥创新体系中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基础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高校等基础研究的资助及优秀创新人才的培育。高校是知识创新与传播的主要来源地,目前美国国内超过60%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均来自其国内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政府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因此,尽管美国政府科研投入非常有限,但却将大部分科研经费用于基础研究,通过资助高校及科研机构基础理论、前沿学科的研究来加强基础研究。因此,政府应在创新体系中发挥正确引导作用,一方面为企业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商业竞争环境,大力支持高校基础性研究及优秀人才的培育,另一方面应鼓励企业及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这不仅能加快前沿知识传播和使用,提高技术创新速度,分摊创新风险,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上一篇:数学课程目标下一篇:网络线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