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2024-05-22

阅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精选12篇)

阅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第1篇

一、课堂教学中使用延时评价的意义及作用

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习惯给学生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稍有一点出格的表现, 就及时地予以纠正, 学生每走错一步, 便及时“指点迷津”。这样可起到传统教育中的“解惑”的功能, 但往往会给学生一个定向思维, 从而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阻碍学生原有思想的深入, 抑制学生新思维的涌现。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对问题的理解往往会单一化、表面化, 常常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未能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 尤其在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中, 未能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

课堂教学中, 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对学生的评价, 是体现教师课堂调节能力和教学机智的重要因素,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既要有激励性评价、引导性评价、批判性评价等及时评价, 也应该有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延时评价。

延时评价是指学生做出一件事情或说出一种想法后, 不急于对他的言行进行评价, 做出肯定或否定, 而是让它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 让学生有充裕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大胆地思考, 获得更多的创造性灵感。

在数学教学中, 除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还要通过延时评价来培养学生科学质疑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练习, 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 以免给学生设立思维框架, 而应该适时地应用延时评价, 留出充裕的时间, 让学生大胆思考, 驰骋想象, 相互启发, 集思广益, 从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创造性灵感。

二、课堂教学中使用延时评价的原则

1. 民主化原则。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互相讨论, 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延时评价也不可能是单向的, 教师的延时评价能促使学生相互评价, 还能让更多的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 并产生新的想法, 在此过程中也学会自我评价。

2. 个性化原则。

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延时评价的运用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由想象, 大胆提问, 各抒己见。如在“函数的应用”复习课上, 笔者布置学生完成一道课外作业:某平原镇有A、B、C、D四间工厂分别座落在边长为2km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 为了交通顺畅, 繁荣经济, 镇政府决定建立一个使得任意两间工厂之间都有通道的道路网。 (1) 请你设计一个道路网, 使它的总长不超过5.5km; (2) 请你设计一个总长最短的道路网。课后, 有相当多的同学认真思考这道题目, 第二天笔者把收到的方案整理归类, 把三种典型方案公布出来。图1的方案虽然不够完美, 但该同学的思维已经向创造性迈出了一小步, 我们要呵护思维的嫩芽, 引导成长。图2的方案比图1有了较大的进步, 并有了一定的创新。图3的方案最优秀。通过分析点评, 使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为他们热爱学习的情感的形成和巩固, 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 多元化原则。

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评价的手段、方法应该多元化, 任何一种好的评价方法都不能单一地应用。延时评价要和激励性、引导性、启发性、批判性的及时评价交叉运用,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鉴于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习的内容, 选择适合的时机, 交叉运用各种的实际评价, 既要让学生的新思想能在头脑中不断产生, 又要让学生从中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评价。例如, 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一节教学过程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判断: (X-1) 2+ (Y+2) 2与4X-3Y+5=0的位置关系, 结果有的学生把直线和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 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判别式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还有的学生判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如果d>r, 那么相离;如果d

4. 发展性原则。

延时评价是发展性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许多观点摆出来后, 学生放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吸收或自我批判, 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活动过程中, 学生既尝到了探索过程的艰辛, 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为他们热爱学习的情感的形成和巩固, 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为他们打开“创造”的思维之门, 提供了良好的课堂和环境。

三、课堂教学中使用延时评价的时机

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往往会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 有意识地思考问题, 比较教师讲解的内容与课本、课外参考书上的内容的区别, 或比较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 并试图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 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倡的。采用延时评价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外部学习环境。当学生提出非常幼稚、非常古怪, 甚至极度荒诞的问题时, 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妄下断言, 告诉他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而应该通过延时评价的方法, 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现、敢于挑战, 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上,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进一步解决问题。这样, 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学, 而不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加选择地给予及时评价。

在教学中成功地使用延时评价策略, 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摘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 利用延时评价技术进行教学,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2篇

作者:谢明珍 小河初级中学校 邮编(405803)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最有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提问 艺术 阅读教学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 齐读课文——正音解词—— 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有则寓言说,一只猴子摘桃子,往前走,看见地里有西瓜,于是丢掉桃子抱西瓜;再往前走,看见一只兔子,于是又丢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也没有追到。猴子一无所获,某地一道考题就是让学生就上述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多数作文的立论就是批评猴子见异思迁以至劳而无获,另有一篇则赞扬猴子永不满足,虽受挫而精神可嘉,可谓新颖、独到。但评分先生不给后者及格,因为后者偏离了标准答案。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异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教学《在山的那边》,“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已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二)难题中的问题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已回答,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提问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养成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好是让学生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第3篇

一、小说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总是给读者留下众多不确定因素。越是伟大的作品,留下的空白也越大,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就越大。因此,对一些作品,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独到的自我解读、自我阐释,教师不能包办一切。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

如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夫人,当其历尽艰辛终于还清债务时,却意外得知女友弗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那串项链原来是假的!结局出人意料,别具匠心。这个结尾把故事推向高潮,不但给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以致命的一击,而且给这个女主人公的命运涂上悲剧的色彩。以此结局,真让人回味无穷。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续写故事。如学生可能想到:玛蒂尔德得知借给她的项链是假的,顿时惊呆,昏倒在地;玛蒂尔德立即跟弗来思节夫人大吵大闹,并诉诸法庭,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玛蒂尔德从此喜怒无常,精神彻底崩溃;玛蒂尔德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法郎,开始了新的生活;玛蒂尔德平静地承受了这种结局,因为它让自己找回了原本的自己;其丈夫早已从其女友口中获悉项链是假的,但为了矫治她的虚荣心,一直隐瞒事实等等。

在这里,我们要鼓励学生合理想像,重视自己在欣赏中的参与作用,进行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再创造,利用作品中的空白,如语言、情节、思想活动等来拓展,让自己的心灵参与作品,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对作品的这种空白,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用自己的解读去代替学生的解读,要尊重学生作品的再创造。

二、诗歌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语言短小精悍,意蕴丰富,特别讲究“留白”艺术。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言诗歌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诗歌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尤其是我国古典诗歌追求的艺术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它具有言外之意、景外之韵的艺术境界,只有欣赏者通过吟诵涵咏,展开想象,才能体验其中的空白艺术。

如李白《行路难》中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学生在阅读中可能感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抒写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而更是隐喻诗人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曲折,反映了诗人内心强烈的苦闷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后两句:“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字面上是写梅花被风吹遍关山处处,实际上是写《梅花落》的笛子曲传遍了关山处处,反映了边塞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均有异曲同工之妙,韵味十足,想象的空间很大,这些都值得让学生充分领悟作品的空白艺术魅力。

诗歌语言的精粹和意境的丰富,使它留下许多空白召唤读者去填补。正是这些空白,使读者能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填补,由此增加美的体验。伴随着所有这些对作品进行感知、体验、思考、理解、想象、补充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进行,审美创造的主动性发挥了,阅读者在审美观照中,从作品的意象中去阅读作品,欣赏作品,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在不断填补作品空白的同时,达到浮想联翩、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中要讲究留白艺术,当然它既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无所作为,也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靠老师独具匠心,智慧地选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第4篇

一. 点拨于关键

每一篇课文都有重点与难点, 而体现于重点或难点的, 或为关键词语, 或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句子, 乃至重点句群。因此, 教学中的“点拨”, 要瞄准关键之处, 让学生用心灵去谛听, 用情感去体验, 用思维去开拓。只有这样, 才能产生“云与青山淡不分”的感情渗透,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学视野, “万物近观皆白得”的心灵感悟。

如《装满昆虫的农袋》中写道:“夕阳西下, 法布尔赶着鸭子, 满载而归, 心里甜滋滋的。”在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查阅词典, 理解“满载而归”的词义, 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文, 说说法布尔有哪些收获使他心里觉得甜滋滋的?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 在于投石激浪, 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 循着作者的思路, 深入探究“满载”的外延与内涵。经过热烈讨论, 学生不但对“满载而归”产生了认知体验, 而且对“满载而归”的语境义作了深层次的探究。

教学中, 如果以词释义, 那么, 学生获得的只是浅层面的词义理解。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认知体验, 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点拨于关键, 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将阅读教学向更深层次推进。

二. 点拨于方法

看到一粒种子, 就能看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捧起一抔泥土, 就能浮现人类历史的沧海桑田。这都是心灵观照对人的知觉, 综合了人的情感、想象等高级心理体验而使客观事物变成了一种“内心意象”。“意象”, 是主观与客观、情感与认识、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体。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找准情与景的结合点、意与境的融合点、事与理的链接点, 点拨以方法, 让学生在认知体验的同时, 接受美感的熏陶。

《山谷中的谜底》, 作者由山谷东西两侧山坡自然景观的差异, 联想到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哲理。篇末写道:“对于外界的压力, 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 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 作出适当的让步, 以求反弹的机会。”这段话告诉人们: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 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种“卒章显志”的方法是文章结尾常用的方法, “志”的显现是前文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点睛”, 而不是牵强附会的“添足”。因此, 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由雪松的“弯曲”利“反弹”的特点联想到生活中的道理, 从而形成思维的类比点。这种方法上的点拨, 无论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还是对于写作技巧的指导, 都大有裨益。

三. 点拨于规律

点拨, 作为一项教学艺术, 它根植于学生的认知律。因此, 有效的点拨, 在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地点出学习中的某些规律。

如《海伦·凯勒》中写道:萨勒发音时, 要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 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 以此体会怎样发音。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 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海伦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清我的话, 我夜以继日地努力, 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 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 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 我每天坚持着这样的练习, 练习, 练习……”

浅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5篇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最有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提问 艺术 阅读教学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 齐读课文——正音解词—— 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问题 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有则寓言说,一只猴子摘桃子,往前走,看见地里有西瓜,于是丢掉桃子抱西瓜;再往前走,看见一只兔子,于是又丢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也没有追到。猴子一无所获,某地一道考题就是让学生就上述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多数作文的立论就是批评猴子见异思迁以至劳而无获,另有一篇则赞扬猴子永不满足,虽受挫而精神可嘉,可谓新颖、独到。但评分先生不给后者及格,因为后者偏离了标准答案。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异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教学《在山的那边》,“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已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二)难题中的问题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已回答,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提问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养成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好是让学生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参考书目:

《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宁鸿彬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第6篇

一、注重赏识性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

有人说,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扼杀一个天才,也可以扶起一个伟人。每一天,我们面对的都是一群活泼可爱、朝气蓬勃、具有极大可塑性的孩子,他们渴望成功,希望得到鼓励和赏识。而赏识教育又非常重要,赏识需要艺术,讲究原则。在成绩面前,赏识中应带着鼓励;在错误面前,赏识中应渗透着批评。在不伤害学生心灵、不影响学生性格的前提下,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赏识性评价。如一位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朗读课文,并用磁带录音。当她在听录音时,发现一个平时上课从不发言的学生朗读得特别好。于是,这位老师在《家校联系册》上写道:“老师第一次听到你这么大声地朗读课文,你读得真有感情!声音真好听!老师多希望在课堂上也能听到你这样的声音啊!”第二天上课,从不举手发言的他开始举手发言了。之后这个学生的家长给老师打来电话。说昨天孩子为本子上的批语高兴了一个晚上。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悟出:教师的赏识性评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教师为何不多给学生一些这样的评价呢。

二、注重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的成功意识

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满怀兴趣地参与对智慧的挑战,亲自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和智慧的“生活”。在这样的课堂中,知识的学习已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灵魂。为此,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包容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苦恼,善待学生的缺点。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同,心理需求不同,激励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还可以是两者相结合。但无论采用何种激励形式,都应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前提。

三、注重幽默性评价。启迪学生的心智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能博人一笑,让人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在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l生语言的首选。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文中写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个学生在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于老师的幽默,让在场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终于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效果。教师一句风趣幽默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巧妙的评价,这显然要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读要高明。幽默的评价能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调节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发展。

四、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活动,如读书、讨论、观察、质疑、发表见解、想象研究等,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因此,在评价时,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注重评价语言的修炼。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评价性语言的修炼,具备评价的语言功底。

总之,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善于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精神世界。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学生便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一种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第7篇

一、小说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优秀的文学作品, 尤其是小说, 总是给读者留下众多不确定因素。越是伟大的作品, 留下的空白也越大, 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就越大。因此, 对一些作品, 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进行独到的自我解读、自我阐释, 教师不能包办一切。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 好的老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

如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夫人, 当其历尽艰辛终于还清债务时, 却意外得知女友弗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那串项链原来是假的!结局出人意料, 别具匠心。这个结尾把故事推向高潮, 不但给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以致命的一击, 而且给这个女主人公的命运涂上悲剧的色彩。以此结局, 真让人回味无穷。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挥, 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续写故事。如学生可能想到:玛蒂尔德得知借给她的项链是假的, 顿时惊呆, 昏倒在地;玛蒂尔德立即跟弗来思节夫人大吵大闹, 并诉诸法庭, 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玛蒂尔德从此喜怒无常, 精神彻底崩溃;玛蒂尔德喜出望外, 讨回了三万五千法郎, 开始了新的生活;玛蒂尔德平静地承受了这种结局, 因为它让自己找回了原本的自己;其丈夫早已从其女友口中获悉项链是假的, 但为了矫治她的虚荣心, 一直隐瞒事实等等。

在这里, 我们要鼓励学生合理想像, 重视自己在欣赏中的参与作用, 进行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再创造, 利用作品中的空白, 如语言、情节、思想活动等来拓展, 让自己的心灵参与作品, 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对作品的这种空白, 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用自己的解读去代替学生的解读, 要尊重学生作品的再创造。

二、诗歌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的语言短小精悍, 意蕴丰富, 特别讲究“留白”艺术。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言诗歌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诗歌只可意会, 难以言传, 尤其是我国古典诗歌追求的艺术是“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它具有言外之意、景外之韵的艺术境界, 只有欣赏者通过吟诵涵咏, 展开想象, 才能体验其中的空白艺术。

如李白《行路难》中的“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学生在阅读中可能感知,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抒写前路崎岖, 歧路甚多, 而更是隐喻诗人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曲折, 反映了诗人内心强烈的苦闷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后两句:“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字面上是写梅花被风吹遍关山处处, 实际上是写《梅花落》的笛子曲传遍了关山处处, 反映了边塞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等, 均有异曲同工之妙, 韵味十足, 想象的空间很大, 这些都值得让学生充分领悟作品的空白艺术魅力。

诗歌语言的精粹和意境的丰富, 使它留下许多空白召唤读者去填补。正是这些空白, 使读者能发挥想象, 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填补, 由此增加美的体验。伴随着所有这些对作品进行感知、体验、思考、理解、想象、补充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进行, 审美创造的主动性发挥了, 阅读者在审美观照中, 从作品的意象中去阅读作品, 欣赏作品, 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 在不断填补作品空白的同时, 达到浮想联翩、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第8篇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灌输的课堂”走向“关注生命课堂”, 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构成, 教学流程应该充满生命力。作为渗透于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的评价, 同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同时,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生活性, 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因此, 语文课堂评价应该具体而有针对性, 丰富而灵动, 追求真实、真情、真切的评价, 让语文课堂真正精彩起来,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具体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评价要具体而有针对性

一般来说, 评价应针对具体的对象和行为, 不能泛泛展开, 不能任何学生都是同一个词语、同一种语调, 评价应具体, 要言之有物, 好在哪里, 教师应归纳、提炼、升华。错在何处,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出, 并提出订正建议, 使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如钱梦龙老师对学生朗读后进行了评价:“普通话标准, 感情表达得也恰当。刚刚拿到课文就能读得这样有水平, 真不容易, 我就做不到。那么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做出更正后, 老师再让其他学生朗读, 老师评价:“读得很有精神。这两位同学的朗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不仅声音响亮, 而且很有感情。”钱梦龙老师的评价针对具体的对象———学生的朗读活动, 评价内容具体———从语音和情感两个方面作了点评,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活动的特征进行了归纳。这样恰如其分的评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 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 又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提醒与纠正。有些教师担心如果否定学生的回答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么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视而不见, 要么简要敷衍、勉强应付, 其实这样是无法引导学生启真、求善的。

二、评价要充满尊重与关爱

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 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兴趣、感悟参与学习, 呈现出极强的个体性、差异性和丰富性。对学生的不同感悟、不同理解, 教师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 善意地指出学生的不足, 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 对有见地者以予赞扬, 对理解片面者予以帮助, 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评价氛围, 并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探索新知、获取新知中, 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如教学《将进酒》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位女生颇有感情地读完后, 另一位男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 我觉得她没有理解李白的情感, 读得不对。这首诗应该这么读……”这番话让大家颇感惊讶, 尤其是那个女生面红耳赤, 非常尴尬。在听完那位男生味道截然不同的朗读后, 大家都默默地期待我的点评。我知道, 他们在等待我宣布这场比赛的结果。此时我也被学生的真挚感动, 我动情地说:“同学们, 我很欣慰地看到你们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朗诵李白的诗歌, 如果时空可以穿越千年, 你们两位一定可以成为李白的知音。”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两位学生都笑得很灿烂, 此刻她们都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之后, 课堂上学生的朗诵、发言更热烈, 这是对老师及时亲切点评、热情鼓励的回报, 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树立信心。

三、评价应有优美的语言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 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要讲究艺术性, 不能仅在语言学习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且要在情感上感染、启迪学生, 因此语文教师特别要注意把握课堂用语。我认为语文课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有这样几个特点:精准、雅致、生动、机智。精准, 只有精准才能实现正确的课堂导向;雅致, 只有雅致才能进行语言艺术的熏陶, 才能展现语文课堂的非凡魅力;生动, 唯其生动才能使课堂生机勃勃、妙趣横生;机智, 机智是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必备品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提倡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用诗化的语言教学, 他的课堂评价精彩而且充满艺术美, 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氛围进行语言学习, 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四、提倡学生之间的互评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既是学习与交流的过程, 又是使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 为学生提供相互评价的时间和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评价。在教学中我总是尽量把评价的机会多留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积极地参与评价, 希望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评价的积极性很高, 个个都非常认真、细心地听完发言, 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错误。

在这样的过程中, 孩子们传递着情感, 培养分析和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学会尊重别人、赏识别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艺术浅析 第9篇

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真心呵护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 尤其是学生, 当他们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后, 总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语文新课标也强调, 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采取激励性的语言, 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鼓励评价为主, 根据学生的表现, 及时评价学生的优点, 客观分析学生的不足,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尽可能地少用或者不用否定性的评价语言, 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看到希望。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用温暖的眼神去鼓励学生, 用甜甜的微笑去引导学生, 传递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尤其是后进生在回答问题时, 教师更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敢于回答问题, 勇于探究问题。当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良好的价值时, 要及时予以夸赞:“你真棒, 能够发现这么独到的见解。”学生听到教师这样的评价以后, 自然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良好效果。

二、关注个体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

1. 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 课堂评价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 一般是在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或者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教师在进行评价时, 应做到客观公正、科学适当, 切不可敷衍了事, 应付学生。否则会极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起不到评价的真正作用。教师要及时挖掘和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 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 消除学生身上的自卑心理,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对于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 课堂评价要具有真挚性。

在语文教学中, 感悟能力一般的学生在班级内是占相当大的比重的, 这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认真努力, 学习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这个时候他们所释放出来的学习潜能就会向优秀生靠拢。当然,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 使他们通过教师的评价能认识自我, 从而取长补短, 不断完善自己。教师对他们评价的时候, 要侧重于对他们学习态度方面的表扬, 对他们学习方法要有所点拨和点评。抓住机会, 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大力表扬, 通过激励性作用, 增强他们的信心, 这样, 学生就会大胆想象, 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强。

3. 对于优秀生来说, 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要有启迪性, 因为优秀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 并且他们的学习方法有效, 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他们希望能突破教材的限制, 超越其他同学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从而得到具有一定难度的新知识, 感受到超越其他同学的快感, 并能享受到探究新知时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超越简单的知识层次, 拓宽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教师要全方位地评价学生, 在肯定学生的同时, 还要让他们从个性学习中有哪些收获。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给了他们继续努力奋斗的目标, 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三、作业评语, 讲求实效

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给学生的作业写上评语, 是每个教师应做到的。学生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的智力不同, 能力不同, 再写评语的时候要因人而异, 要注重挖掘学生的优势, 找到各自的闪光点, 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中肯、合理的作业评语, 好像一缕春风, 能化解师生沟通中的块垒, 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好的评语给他们勇气和力量, 能产生较强的激励与教育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 有一个男生语文成绩非常优秀, 但是他的成绩并不稳定, 总是呈波浪型, 这次语文成绩考好了, 下一次语文成绩肯定会下滑, 通过了解我得知, 每当他考试成绩优秀的时候, 就会沾沾自喜, 骄傲自满, 语文学习不再踏实认真, 只有等下次考试退步了, 才会有所警惕, 重整旗鼓, 努力学习。因此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中不断循环。因此, 我在批改他的作业的时候, 也会不断给他敲警钟, 写一些评语, 比如,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通过教师的作业评语, 他开始严谨起来, 在以后的考试中, 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毋庸置疑, 真诚、善意的评价语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给语文学科带来的益处也是有目共睹的, 学生也会喜欢上这个教师, 进而喜欢教师所教的语文学科。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运用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 评价语言幽默风趣, 能为课堂注入活力,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能增强学生的信心,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情真意切的评价语言, 能温暖学生的心灵, 给学生以启迪。

摘要:评价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良好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提高学习的效果。恰当的评价语言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相反, 语文教学中, 教师随意的评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抑制学生思维的创新,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 就如何进行教学评价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策略

参考文献

[1]龚秋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J].教育评论, 1997 (2) .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10篇

一、找一个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 对课文而言, 覆盖全文,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 能开启学生的心窍,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如我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 在课文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 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的生活, 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 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写可以吗?”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在教学《幽径悲剧》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时问:“这是一条怎样的幽径?发生了一场怎样的悲剧?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文中这两部分内容是怎样衔接的?”这种居高临下鸟瞰式的提问既立足于文本, 又关照了学生, 可以说是“一问千金”。学生顺着这一问既能充分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 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 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 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 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阅读能力。

二、寻一个契机

一个时机恰当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充分调动想象进行思维, 在云涌风起之际, 引燃智慧的火花, 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 产生顿悟, 使学生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问中, 先由一个个小问题为一个要解决的大问题创造时机, 使提问问在点子上, 问在要害处, 问在恰当的时机,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陕西省特级教师吴文博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3段时, 引导学生明确了诗人的痛苦处境后发问:“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通常会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看诗人杜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学生阅读后回答:“他想的不是自己, 而是‘天下寒士’。”“他急于得到房子不是先解决自己的困难, 而是先人后己。”“只要别人得到房子, 他就是冻死也心甘情愿。”教师接着说:“这种因自身遭受痛苦, 进而想到只要使别人免除受苦、自己宁肯受苦的思想感情, 是一种多么博大而崇高的情怀啊!”并趁势发问:“现代社会还有没有这种人?”学生答了雷锋、李素丽、焦裕禄等, 接着教师就在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美中结束全课。这里吴老师在适当的时机, 提出适当的问题, 果断地把握学生思维的流向和流程, 不仅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受了杜甫那种由己及人、先人后己的博爱情怀, 同时还联系到现代人对这种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使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燃烧、扩展, 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

三、加一点梯度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遵循学生阅读的认识规律, 逐层发问,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再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乐趣就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活跃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问题, 因与果之间相距很远, 拐弯甚多, 学生不易理解到位, 在提问中我们就要增加思维的梯度, 衔接知识链, 做到无梯架梯, 有梯加梯, 增加提问梯级的密度。对难度较大的题目, 只有教师给学生多设解疑之梯, 学生才能跳起来, 摘到成功的果实。如《社戏》结尾一个长句:“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 我们从文中得知, 那夜的戏并不好看, 那夜的豆仍是那些豆,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呢?

要寻到这个答案, 我给学生架设了这几个阶梯:

(1) 那夜的人是谁? (2) 那夜的景怎样? (3) 那夜做了哪些事?

联系课文, 共同探寻:

那夜的人全是自己的伙伴, 双喜聪明能干, 阿发憨厚朴实, 桂生真诚热情……摆脱了大人的管束和羁绊, 自由、放任、玩得尽兴, 怎能忘怀?

那夜的景, 山美、水美、月色更美, 怎不让人留恋陶醉?

那夜的事, 摇船箭一般, 像一条大白鱼, 背着孩子们在浪花里蹿;偷豆、剥豆、煮豆、吃豆、众多小朋友你抓我抢, 实在难忘。

通过这几个问题, 进行梯级设问、探寻, 就把结尾句产生的疑问弄得水落石出了。

四、多一点深度

平淡的提问, 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 只起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 在必要时加点深度, 使学生咀之有劲, 品之有味, 就更能领略到知识的奥妙, 尝到探究的乐趣, 有时还会引发创造性的火花, 有惊人的发现。例如2005年7月在连云港举行的全国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精品课大连展上, 韩军老师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设计了让学生“质疑问难”的环节, 那精彩的一幕至今想起来仍令人拍案叫绝。韩老师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有学生就问, 为什么“灵魂是紫色”的?韩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而是把问题的彩球抛给了学生:

师 (故意地) :我也不懂。你们自己得出结论。

生:紫色代表高贵福气, 让大堰河的灵魂享福去吧。

生:紫色是冷色调, 有悲哀、凄惨、阴冷的意味, 代表大堰河悲惨、凄凉的命运。

师:这两者是否矛盾, 有没有联系?

生:不矛盾。因为生前命运凄惨, 死后灵魂才高贵。

……

师:今天, 你们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博士、教授也没解决“紫色的灵魂”的含义, 教参更没提过。但是我们连云港的四十多个同学解决了这个问题。了不得呀。自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我想这个教学环节的意义并不在于使学生弄清了“紫色”的象征意义, 更在于它展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个性之美, 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精神。

五、添一点催化剂

文本的解读需要学生生活经验的介入,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 才能真正感悟文中词句的意义和情味, 提高学生对形象、语言、情感的领悟程度。因此,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形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感悟语言的能力, 形成共鸣, 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并把当前所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在学习《幽径悲剧》时, 在处理“感受藤萝被毁的悲情”这一环节时, 我发现学生没有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没有做到感同身受。于是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心爱的东西被破坏, 假如你最亲近的人突然离你而去, 你将是怎样的感觉?”学生说:“我会哭”“我会气好几天”“我会吃不下饭”, “我会做恶梦”。我再问:“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纷纷诉说自己经历过的感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这方面的体验太多了。在此基础上, 联系文本, 学生很快与作者的情感彼此交融起来, 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世界。可见, 所提的问题, 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 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 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联系实际的启迪性提问, 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他们心灵的门户, 这正是我们追求教学艺术的一个理想境界。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艺术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对话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5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文本,学生和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一种艺术。那么,怎样才能使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彰显出精彩呢?

一、平等交流,学会倾听

阅读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要想真正体现平等,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重倾听,只有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理解程度,了解学生学习的困惑,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片断。

师:听说上周许多同学都和父母一起出去秋游了。那么,哪位同学能说说你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生1:我觉得秋天天气很凉爽,一阵秋风吹来,吹在脸上很舒服。

生2:我看到秋天有许多果子成熟了,一片片黄叶往下落,踩在上面沙沙响。这种感觉美极了。

生3:我秋游以后,不是很喜欢秋天,因为它给我一种萧条、败落之感,不像春天那样充满生机。

……

师: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我们这儿的秋天很美,还有同学觉得秋天显得很伤感。那么,远在千里之外的北大荒的秋天又是怎样的情景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感受一下吧!

教学片断中,教师认真倾听,充分掌握了学生对秋天的看法,这就为教师结合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展开对话以及把学生的思路引入新知的学习中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教师的用心倾听,学生也充分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发言更积极了,这就提高了阅读教学效果。

二、多维对话,学会分享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所。在这个互动的情境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从而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中尽情表达自己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在这个多维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取他人发言中有价值的信息,取长补短,在分享中感受对话的乐趣。

《孔子游春》教学片断。

师:学了这一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触?

生1:我觉得孔子教学不在学堂,而在河畔,真有意思,我喜欢!

生2:我觉得孔子教学真是有方法,他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道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生3:怎么知道他是思想家、教育家的?

生4:我是在百度里搜索孔子介绍时看到过。

生5:哦,是这样啊,我也要向你学习。

……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在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围绕这个话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了一系列对话。这样一来,学生取长补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分享。在这其乐融融的对话氛围中,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也提高了阅读教学效果。

三、交互质疑,学会宽容

成功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各种观点认知的撞击场。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对话可能既有共鸣,亦有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进而收获阅读教学的无限精彩。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断。

师:学完课文以后,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1:我觉得这篇课文应该以“两棵樟树”为题。看,课文中不仅描写了樟树的样子,还写了樟树的气味,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所以我觉得以“两棵樟树为”题比较合适。

生2:我觉得还是课文的题目好,这两棵樟树是长在宋庆龄故居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没有问题。

生3: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对,课文应该以“宋庆龄”为题目。你看,课文中插图上有宋庆龄画像,又有她的故居,并且文章开头、结尾写的都是宋庆龄,我觉得以“宋庆龄”为题目最合适。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那么,哪种说法最合适呢?请大家结合宋庆龄和樟树共同的特点来体会一下。相信,你们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由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质疑文本的机会,因此,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阅读体会。由于教师始终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此,在对文本的质疑中,学生畅所欲言,思维碰撞,达到了激活、生成、升华阅读教学的目的。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只有掌握对话的艺术,以平等、分享、宽容的心态对待课堂对话,才能化平淡为精彩。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细节艺术 第12篇

教学内容: 《捞铁牛》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教者甲]

师:那么为什么要捞铁牛?怀丙又是怎样捞铁牛的?

板书:为什么?怎样?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全文, 边读边圈注。

[教者乙]

师:扣住“捞”这个词, 我们可以提出好多问题。但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呢?

生: (静静的思考之后, 纷纷举手, 提出了两个与课文紧密联系的问题:1、为什么要捞铁牛?2、怀丙又是怎样捞铁牛的?)

师: (边板书边评价) 同学们真会读书, 这两个问题正是课文所要重点叙述的!就让我们一起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学习、理解课文吧!

[评点]

这两个教学环节看似一样———都是破题后再揭示教学目标, 但揭示目标的过程中, 却反映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理念。教者甲是自己揭示教学目标, 把问题捧给学生;教者乙是让学生先思考再质疑, 在筛选出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教者甲是“授之以鱼”, 而教者乙是“授之以渔”。显然, 教者乙这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 学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 使学生能够朝着“不用教”自己能读书的境界前行。

案例二:

教学内容: 《太阳》第2自然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教者甲]

师: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你感受到太阳的什么特点?

生:热。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太阳热的特点。

生:我从“表面温度 有六千度, 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我能感受到感受到太阳热的特点。生:我从“大火球, 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这些内容也能感受到太阳的热。

师: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热。

[教者乙]

师:课文第2段介绍了太阳热的特点, 作者写得很详细。大家读一读, 想一想, 在感受深的地方随时做上批注。 (学生读书)

生:太阳真热呀!“表面温度有六千度, 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中心温度大约要一千八百多度呢!

生:太阳像个大火球, 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

生:我从“估计”这个词能体会到太阳的热, 因为太阳温度太高了, 人们无法进行测量, 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同学们注意了"估计", 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你们能读出太阳的热吗?

生:能。 (朗读这一段)

[评点]

教者甲从中心词入手,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围绕中心词选择、组织材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 并不能真正地投入学习中, 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也就很浅表了, 削弱了语文教学应有的活力。

教者乙由教师激发兴趣、学生自读入手,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到了自己许多独特的见解, 迸射出许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真正体现了学生本人的思想,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且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了充分开发,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案例二: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天路》中“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教者甲]

师:“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中的“那”字隐藏在诗句中, 极其普通, 但它与“天路”的意境密切相关:它描绘着铁路绵延高远, 直上云天的情景, 如果将“那”换成“这”, 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生 : “那”是 “远”指 , “这”是“近”指。说明诗人是举目远眺, 也说明“天路”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地方去了, 就像“黄河远上白云 间”一样 。如果换 成“这”字, 就失去了“天路”的绵延高远与神奇。

[教者乙]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的那个成语用得最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那 ”字用得 最好。因为, “那”是指很远很远的地方, 说明天路是望不到头的, 很神奇。

[评点]

教者甲关注的细节直接指向富有神奇之感的“那”字。正如教者所言, “那”字字隐藏在诗句中, 极其普通, 不提示的话, 不易被学生深刻领悟, 一点拨, 学生会豁然开朗, 感到“那”字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煤电联动下一篇:农村工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