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

2024-06-21

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精选6篇)

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 第1篇

巧用幽默, 爱心感化。有一学生属“特困生”, 一到上课, 就往桌上一趴, 身子一蜷, 不一会儿便能甜甜地进入梦乡。对此, 我非常的恼火。但我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用训斥加批评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就会造成师生的矛盾, 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就会拉大。何不来点幽默, 活跃一下课堂。趁着他似睡非睡之时, 我抓住时机提问, 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我说:“你又去见周公了?周公对你说什么了?我想他一定会说:某某同学, 不要再到我这儿来了, 赶快回课堂去吧,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在笑声中, 大家 (包括这位学生) 精神为之一振, 课也听得格外认真了。

引导“意外”, 激活思维。一位老师正在上课, 课将结束时, 一只蝉突然从一个学生的抽屉里飞了出来, 鸣叫着在教室里盘旋。几十双眼睛一下子为之吸引, 一时注意力难以回收。这位教师干脆不慌不忙地笑着说:“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好, 连蝉都帮你们宣告‘知了知了。’既然这样, 下面谁能把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概括地总结一下?”同学们在心神意领的笑声中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直到下课。

备好功课, 收获喜悦。教学中我们倡导“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所以我们备课时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地了解, 预想课堂中的种种可能。新课程指出教学不是预设的教案, 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只有科学而精心地进行课堂教学预设, 才能为精彩的生成准备, 使之达成预设, 促成生成。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意外”是一种资源, 让人思考, 让人进步。无数的教育家, 特级教师都是在“意外”中不断进步, 不断成长的。只有不断地面对“意外”, 解决“意外”, 积累经验, 不断地磨炼自己, 使自己的各项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你才能在“意外”到来时候沉着对待, 化腐朽为神奇, 才能提高你的应变能力, 才能深深体会到教育的真谛。

教师应变的艺术 第2篇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还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同时还存在师生与外界环境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各种“意外”的变化。往往一堂苦心设计的课,可能因此搅得一塌糊涂,一堂枯燥无味的课也可能因偶发事件带来意外生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何灵活妥当地处理偶发事件,不仅关系着一堂课教育教学的成交。而且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重要的标尺。它可以反映出老师应变艺术的水准。

1.灵活机智的回答疑问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个性不同、心理面貌各异、知识程度不一的活生生的学生。特别是在当今科技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反应灵敏,遇事喜欢分析,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加大了难度,它要求教师不仅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修养,而且还要具备灵活运用知识、机智处理问题的能力。

有位老师上小语三册《朱德的扁担》一课,当教师讲到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下“朱德记”三个字,战士们更加爱戴总司令,都不好意思再夺他的扁担时,全班同学对革命领袖的崇敬之情,被这位满怀激情的讲述推向了高潮。这时,一只胖乎乎的小手高举起,一个有趣的问题立刻蹦了出来:“老师,那时人们很穷,读不起书,怎么记得‘朱德记’三个字呢”?教师没有思想准备,不能立即作答,却又巧妙地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是呀,谁能答出这个问题呢?”好一个“是呀”,有惊讶,有肯定、有赞赏、有对全体儿童思维的激发。全班学生乃至听课的人都随着教师的反问陷入了深思。在儿童的心目中,解放前穷人不能上学,这是肯定的;不上学又怎么能识字呢?怎么能认识朱德的扁担呢?对一般小学生来说,这一连串的推理是很自然的。然而,广泛的课外阅读,丰富的现实生活终于给孩子们打开了智慧之门,回答问题的小手一个接一个的举起来,“他们读过函授学校。”一个孩子用现代生活中的语句解释。“方向想对了,但说法不对”。精明的教师既作了肯定,又作了否定。“办扫盲学校。”另一个孩子的`答案与故事发生的年代靠近了些,老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解放区办农民夜校”。“红军叔叔一边打仗,一边学文化”。孩子们终于得出最满意的答案。

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教师讲解《白杨礼赞》,还没讲完,一个女生就憋不住了,马上说“矛盾老讲白杨怎么好,怎么好,我看不见得。楠木是贵重木材,白杨不成材,白杨怎么比楠木好?”对于这意外提问,于老师并未回答,只是说:“你敢于发表这样的意见,是非常好的,你继续学下去,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学完课文,那位同学终于明白了景随情移,课文运用象征手法所讲的道理。在这一意外情况的处理上,于老师表现了高度的教育机智,既调动了学生动脑筋的积极性,又保证了教学过程按执教者的思路进行下去。当然,老师不是无所不知的全人,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的质疑,是教者始料未及的,因而难以解答。于漪老师教《木兰辞》时,学生提出问题:“在于古代妇女都是缠小脚的,花木兰是小脚。怎能行军作战”?于老师被将了军,但她坦然地告诉学生:“花木兰是否缠小脚,我还不清楚,等弄清了,我再来回答”。

诸如此类的教学实例告诉我们: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应有应变能力和求实精神。这样才能应付各种复杂局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 第3篇

一、巧施爱心,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山现一些情况:或回答不了问题,或是思想不集中,或捣乱课堂等突发事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学应变艺术,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爱心为前提,把握教育时机,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把善意的批评和信任鼓励结合起来,达到春风化雨润心田的良好效果。

譬如,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学习态度,说:“虽然你没有回答准确,但你能举手发言就很了不起,勇气可嘉!”然后再为他设置了下失败台阶:“发言的好处真多,瞧,给了机会大家一起帮助你,全班同学的提醒一定很深刻,相信你下次不会错了!”良言一句暖三冬,春风化雨润心田。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语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还会害怕什么?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要老师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希望之情,呵护和关爱学生,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赏识自己,找到进步的方向,平添无穷的力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项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

二、妙语连珠,幽默机智,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是语文课堂的精灵,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调节剂。它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良好的性格的形成。它能调节学生的学习疲劳,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讲话幽默的教师,不但会给学生增添快乐,在谈笑风生中领略知识的真谛,而且也会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诱人的魅力。有一次,我在一个阶梯教室上公开课,由于情绪紧张,又穿着高跟鞋,在教室里差点摔倒了,学生顿时发出一阵惊叫声。我急中生智说道:“你们表现得太好了,我都为你们而倾倒了。”课堂立时变成一个笑声的海洋。等大家的笑声小了些以后。我又说:“我想告诉大家,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怕摔倒,才能攀登理想的高峰。”当我说完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又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幽默是“语言金子”,是一种情趣与哲理的统一,它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因势利导,借题发挥,点燃智慧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灵活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捕捉教育时机,转换教学内容,借题发挥做“文章”,这样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有一次我正在上语文课,突然一只青丝鸟飞人了教室,教室顿时一片哗然。当小鸟撞入了电风扇里面时,大家更是惊叫起来。于是我索性让学生观看谈论。一个同学把风扇关了,小鸟叽叽几声又飞到了窗台。于是我双手托住小鸟把它放出了窗外,当它飞走时,身后响起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经过这番周折,学生们的思路再也无法回到课文中,于是我就让学生对刚才的事情进行交流、议论、谈感受。稍做准备后,引导学生以这件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由于抓住了最佳训练时机,学生们顿时灵感勃发,兴趣盎然,写出了《温暖》、《放飞》、《自由》、《重生》、《我为老师鼓掌》、《感谢这只鸟儿》等不少充满灵性、富有个性文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不为教学任务而忽视或者压抑学生情感,确实达到了释放心灵,张扬个性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 第4篇

一、善于调节难度

当教师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艰深晦涩,超过学生思维的承载能力,或者失之浅显简易,失却对思维的锻炼效能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变换或追加问题,以调节问题的难度,实现教学的预期目的。

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教师这样问道:“作者刻画菲利普夫妇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个问题,学生们一时间难以回答。这时教师就随机增设几个台阶。问道:“菲利普夫妇是怎样一个形象?”教师再设一问:“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学生答道:“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问到这里,开始的第一个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了。

对难度的及时调节,可以使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进程与教师的思维保持同步,使师生双方的活动配合更和谐,是一种常用的应变手法。

二、善于对症下药

面对教学中的关键之处,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应当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讲《孔乙己》一课时,教师问道:“周围的看客对孔乙己这样一个深受其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嘲笑、挖苦说明了什么?”学生答:“说明周围的看客没有怜悯之心。”学生为什么这样回答呢?这时教师就立即引导他们的思路:“同学们想一想,周围的人生来就是这样残酷无情吗?”这个问题就为理解“周围看客的嘲笑、挖苦说明了什么”指出一条思维路线:应该从社会存在和人们意识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上来深入思考。沿着这条路线问下去,学生很快懂得了:是封建统治、封建制度使周围的人变得麻木愚昧、失去了理智。

对症下药,可以使学生的错误认识迅速得到纠正,使学生们的思维障碍迅速得到排除,也是应变的一种主要策略。

三、善于当机立断

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而根据教学需要又必须作出明确答复时,教师应当机立断,给予果断的肯定或否定。

在一篇习作中有这样两句话:“转过身来可以瞥见对面山顶上稠稠的像雪一样的一大片一大片什么飞向另一个山头缓缓流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云,是云呀!”一个同学说:“这个‘瞥’字应该改成‘看’。”要改“瞥”字合老师的想法,但改成“看”字并不是。后来,同学们就改为“看”还是改为“望”进行了争论,最后取得了改成“望”的一致意见。

到此,教师本以为问题解决了,但这时又一个同学发言了:“我认为这个字还是不改,就用‘瞥’字是对的。”“说说理由。”“后面说‘仔细一看,原来是云’,可见先看得匆忙,也就是才好瞥上一眼。”经他这么一提醒,老师再一读原句,觉得“瞥”字确实不应该改。他当机立断,改变诱导目标。于是,他不慌不忙地发问了:“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这意见。按照他的想法,作者看云景是有一个过程的,先是最初接触的一刹那的一瞥,后是仔细地看。能在句子中找出理由来印证这里确实写的是最初那一刹那的印象吗?”一个同学回答:“‘一大片什么’,这个‘什么’说明他还没有看出是云,因为刚看到那东西。”教师接着分析:“对的。因为刚把视线转移过去,可见这里用‘瞥’字对。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云’,也从反面证明了这里该用‘瞥’字。同学们,关于这个‘瞥’字的讨论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扑朔迷离。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写作文一定要下功夫,一定要字酌句斟,反复思量。”

当机立断,可以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是非分明,可以避免因教师犹豫不决所带来的课堂混乱与学生思想上的彷徨。

四、善于反诘回避

当学生所提问题的实质需要澄清,或解答的依据不明时,教师应善于反诘。如“请简要说明你的意见”,“你是怎样想的”,“你这样考虑的依据是什么”……做到当究则究。

当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属于本节课研究的重点,或教师在后续学习中还要进行深入研究时,可以婉转地加以说明,做到当止则止。

善于反诘,利于教师把握学生思维的症结所在,赢得一定的思考对策的时间,改变教师处于被动的局面。

善于回避,可以避免枝节问题上的纠缠,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把教学的主动权始终控制在教师手中,而不致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掌握教学中的应变艺术,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以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为基础的。对学生的求异性认识,教师千万不能压制,它往往是学生智慧的火苗在闪动,教师不仅不能泼冷水,而且还要小心翼翼地把它煽旺,通过某一同学的一点火苗引发全班同学的一堆篝火、一片熊熊烈火。

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 第5篇

一、临变不慌, 因势利导

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 教师既无法估计它什么时候发生, 也难以预料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因而偶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使教师处于应激的情绪状态。这样, 非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反倒使问题复杂化, 并影响教师的威信, 师生的感情, 成为解决问题的障碍。而有的教师却表现出较强的调控能力, 临变不慌, 因势利导。

二、实事求是, 谦虚坦诚

数学学科性质决定了习题讲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应实事求是、谦虚坦诚地直面自己的失误, 并由此合理引导课堂教学, 这样不仅不会有损教师的形象, 反而会使自己的威信提高, 而且使课堂教学出现“柳暗花明”的现象。例如在讲解课本一道二次根式例题时出现错误, 于是我及时向同学们表示歉意, 并抓住契机, 设计了如下片段:

师:学习了二次根式以后, 哪位同学说一下, 这个定义的要点是什么?

生甲:有一个二次根号, 根号下的式子是非负数, 两条缺一不可。

师:有不同意见吗?呵, 没有, 请大家做如下练习 (边解答边准备讨论) :x为何值时, 下列各式表示二次根式?

第 (1) 小题的解答意见一致, 对于第 (2) 小题则有分歧。生乙:当-1.5≤x≤0.5时, 是二次根式?生丙:不对!无论x取什么值, 它都不是二次根式, 因为它是用“+”号连接的两个根号。

生丁:当x=-1.5或0.5时, 它是二次根式, 因为姨0=0, 只剩一个根号, 且根号下的式子大于0。

生丙:要以定义为准。 (下面争论激烈, 但几分钟后, 意见趋于一致)

师:好, 我来归纳一下:⑴两个二次根式的和未必是二次根式;⑵判断二次根式, 直接按定义, 不得变形, 否则会无所适从。

课堂教学中出现失误是正常的, 关键在于教师应怀着勇于承认错误的气度, 谦虚坦诚的胸襟,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去化解失误的消极影响, 变消极为积极。

三、巧用幽默, 化弊为利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将幽默运用于偶发事件的处理, 发挥幽默的独特魅力, 不仅可以让教师从容地摆脱尴尬, 而且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例如在“分式的加减运算”的新授课时, 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着同一道题:

计算

学生甲的解法:

原式

学生乙的解法:

原式=4 (x-1) +3 (x+1) -2 (x+2) =5x-5

板演结束后, 我与学生有了以下的对白:

师:甲、乙两位同学的答案不一样, 哪一位同学的正确呢?

生: (异口同声) 甲!

(这时我看到乙同学的头慢慢地低了下去) 师:哪一位同学的解法简捷呢?

生: (面面相觑, 小声地) 乙。

生: (有学生在揣摩老师的意图, 一脸茫然) :真奇怪, 错了还讲什么简捷, 老师为什么这样问呢?

师:乙同学解法简捷, 但可惜解错了。

生 (哗然大笑) :原来老师在故弄玄虚。

师:错在哪儿呢?

生:“张冠李戴”, 把分式方程变形 (去分母) 搬到解计算题上了, 结果丢了分母。

师:对, 但我认为乙同学能够把“方程思想”运用到解分式计算题上, 真是妙极了, 他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若能将该题去掉分母来解, 其解法就简捷明快。请同学们思考, 我们能否利用乙同学方程的思想来解它呢?

(这时, 我觉察到乙同学的头慢慢地抬了起来)

生 (互相交流, 片刻后’) :能!

师:请一位同学讲述。

生:设

去分母:4 (x-1) +3 (x+1) -2 (x+2) = (x+1) (x+2) (x-1) A

解得:

师:妙呀!真高明!这种解法较甲同学更为简捷, 乙同学虽然解错了, 但他的这种“用方程的思想解分式计算题”不因循陈规, 不因袭前人, 是自己思维的真实展示, 这种解法可谓是独辟蹊径, 独创新颖。他虽错犹“荣”, 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当我的目光再次触及他时, 我发现他笑了, 脸上洋溢着自信。)

这以后, 乙同学上数学课总是抬头挺胸, 信心十足, 大胆发言, “显扬”自我, 对有些问题的解决也与众不同, 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时至今日, 他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由于巧用幽默的语言, 灵活的教学手段, 化弊为利, 深化了教学内容,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变技巧 第6篇

一、化学教师的教学机智的特点

1.实践性。

因为整个教学机智的运作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 所以其实践性是非常鲜明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取得的成果, 经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 才可称得上高超精湛的教学机智。化学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 离开课堂教学, 教学机智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2.及时性。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许多反馈信息更多地表现在多向性思维方面, 较少表现在知识领域。在知识领域方面的反馈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时间处理, 可以即刻处理, 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创造时机再行处理。但思维方面的信息则需要及时处理, 否则就会出现思维断层和阻塞。因此, 化学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一定要及时果断。当然, 这里所说的及时性并不完全等同于即时性。

3.创新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有独创性。”实践证明:教学机智的“生命”在于创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最优化、信息交流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学机智的创 新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性教学机智。

4.审美性。

教学机智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独特性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必然带有审美性特点。教学机智以其魅力给人带来美感, 是教师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5.直觉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 巧妙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化学教师尽管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包括实验所需的一切东西, 但是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课堂偶发情况的出现, 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 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教师不能不顾他们的反应, 一味地照本宣科。教师对于偶发情况是始料不及的, 因此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是突然的, 处理方法带有很强的直觉性, 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显, 是教师教学风格的折射。

二、化学课堂中教师的应变技巧

1.欣赏学生“不同声音”, 借机施教巧探究。

在化学课堂上, 完全依照教学设计方案的做法是很少的, 常有学生得出不同于教材的实验现象或结论, 但常因课时的原因教师不予理会或轻描淡写, 就失去课堂生成的可能。

案例1:学习乙烯的性质时, 将乙醇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得出乙烯能使高锰酸钾紫色褪去的性质。有学生提出:生成的气体中除了乙烯还有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也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不能确定乙烯能使高锰酸钾紫色褪去。初看该生的想法, 有点“节外生枝”。我稍加思索, 立即肯定他的想法, 并带头鼓掌。此时我趁热打铁, 问:“二氧化硫气体怎么来? ”“如何才能确定生成的乙烯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 ”此时课堂气氛更活跃, 全班激烈讨论。通过交流后, 得出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先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接着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吸收完全, 最后通过酸性高锰酸钾得出乙烯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结论。本讨论环节增添了教学设计之外的内容, 课堂更丰富, 学生兴趣更浓厚, 对乙烯的性质理解更深刻。

2.幽默纠错, 化解窘境巧说理。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当教师发生语言失误或学生发问及回答出乎意料时, 教师可以转换话题, 把学生的思维转移开去, 采用幽默的方法加以解决, 应用得好不仅可以化解尴尬与窘境, 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案例2: 当我介绍浓硫酸对有机物有强烈的腐蚀性时, 一名学生突然问道:“浓硫酸被人喝下去后有何感受?”对这一怪问, 若正面回答则显得枯燥乏味, 偏离教学目标, 同时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而且上课的教师难讲出具体的感受。于是我笑答道:“没喝过, 不过我想它喝起来一定不怎么清甜爽口, 喝下去后也绝不会让人感到多舒服。”学生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事态的严重性, 既活跃气氛,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又言简意赅地回答问题, 使课堂增添魅力。

3.随机应变巧启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可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学生的这种积极主动的求索创新精神, 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加大了难度, 它要求教师灵活机智地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给予引导、启发, 圆满地组织课堂教学。

上一篇:液压机立柱下一篇:剔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