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复杂性范文

2024-06-30

语言的复杂性范文(精选8篇)

语言的复杂性 第1篇

在使用纬地生成征地线的时候, 随征地线同时生成的征地线点位标注仅能反映当前征地线的点位坐标, 那么当征地线修改的时候, 这个标注已经不能反映更改后的征地线的实际位置了。要修改更改后点的位置坐标, 在纬地中通常先使用工具—>点到曲线的命令求出该点的桩号和距离, 然后手动更改原来的标注值。当只有极少数点需重新标注时, 这种方法也不算太过浪费时间。但是, 现在的征地图通常需要从项目起点到项目终点全线微调, 那就涉及成千上万的点位需要重新标注, 再使用纬地自身的标注方法显然不太现实。

而且, 现在业主一般要求每个点位要标注完整的桩号, 而不是简化的桩号 (例如K0+220要标注完整的K0+200, 而不是纬地里简化的+200) , 这样也便于在实际征地放样中快速的找到所需的位置。而这个要求是纬地无能为力的。

2 本程序的由来和构思

基于纬地的弊端和业主的要求, 我们考虑能不能使用LISP扩展程序一次性解决以上的问题, 能不能使生成好的标注不需要进行再次的加工 (譬如:更改字体, 更改图层, 更新标注内容等等) , 这就是本程序的由来。那么, 有了编制这个程序的想法, 就需要好好构思这个程序的组织结构使其能准确无误的实现目标要求。最终定下的实现方法为:1) 把生成的道路中线连成一个整体的多段线。2) 使用一个主程序, 提供用户选择道路中线, 要标注的征地线和输入路线起点桩号的接口。3) 为了应付特殊情况, 需要增加一个手动选点单桩标注的主程序。4) 分解程序使之模块化, 易于实现最终目标。

3 程序的具体实现

3.1 多点标注模式主程序

该主程序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1) 定义所需的主变量, 记录各个系统变量状态, 预先加载visual函数接口;2) 调用所需的Auto CAD线型, 定义标注所在的图层和字体样式;3) 提供了用户点选和输入的接口;4) 计算征地线上的点距, 对符合点距要求的点分别计算垂足和桩号;5) 调用标注分解确认子程序, 标注征地线上的各点;6) 程序运行结束后恢复各系统变量。

具体程序实现如下:

3.2 单点标注模式主程序

其实现的功能和调用的参数、函数基本同多点标注模式主程序。不同之处在于:1) 用户接口仅需点选道路中线及输入道路中线对应的起点桩号;2) 之后单点要标注的征地线上任意一点即可生成该点所要标注的各项参数。

具体程序实现如下:

3.3 标注分解确认子程序

该子程序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1) 接收主程序所确定的中线桩号、征地线标注点距中线距离、征地线标注点相对于中线的垂足与中线起点形成的弧度矢量、征地线标注点与中线起点形成的弧度矢量、征地线上的标注点的坐标、字符分割线的终点坐标。2) 转换数字格式的中线桩号为标准形式的字符串格式, 如:接收的数字格式桩号2856.5转换成K2+856.5的标准桩号标注格式字符串。3) 取得标注分割线的上、下标注, 生成标准的上、下标注形式, 如:上标注形式为:“桩号Y坐标值”, 下标注形式为:“距离X坐标值”。4) 依据接收的两个弧度矢量判断征地线上的点在道路中线的左侧或右侧。5) 使用entmake函数在CAD中生成征地线上点的标准标注。

具体程序实现如下:

4 具体使用和总结

语言的复杂性 第2篇

关键词:复杂动态理论;跨学科意义;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23-02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应用语言学科的研究力度与深度。然而,在传统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虽然进一步加深了研究力度,但是在合理性阐释上有所欠缺,如专家学者认为“语言是静止的”,这虽然有失偏颇,但无法在理论予以阐明。但复杂动态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的相融合,就能对“语言是静止的”观点加以驳斥,得出:语言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处于相对运动状态。从复杂动态理论视角而加强对应用语言学发展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应用语言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复杂动态理论及其跨学科意义

(一)复杂动态理论概述

复杂动态理论的产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是以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超循环论为重要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2007年,王瑞华对复杂动态理论概念进行了阐述,认为自我组织与调整的复杂系统具有多样化动力,具有自发性、无秩序性、活跃性等特点,能够将无秩序、混沌等状态调节为特殊的平衡状态。分形是复杂动态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动态产物,指结构,具有相互重叠性的特点。把复杂动态理论应用于应用语言学的目的,就是要将人类科学变为人文化内容,使科学更好为人类社会发展而服务。复杂动态理论具有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因而相关人员在研究该理论过程中,必须从综合角度加以考虑[1]。

(二)复杂动态理论的跨学科意义

复杂动态理论源自于物理学、数学学科,目前在社会众多学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学、社会学、应用语言学、哲学等。该理论在社会众多学科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如解决人类客观世界中的棘手问题、对抗非公平因素等,能够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服务。每一个学科都是由多个相关联的个体历过长时间磨合的洗礼,最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它具有时代特征,且能够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规律,并指导人类积极推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但是,在学科发展中,学术界对不同理论进行解释,亦或描述复杂的动态系统,就需要打破学科之间束缚,使学科间界限逐渐模糊。在此研究需求背景下,新学科不断涌现,使传统分离原则逐渐被取缔。学术界认为,要推动社会学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各学科相互特点的基础之上,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对此,学科分支逐渐增多,并具有独特的特点,但其仍然存在相互叠加部分,这是学科分支不完善的体现[2]。

复杂动态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科的有机结合,具有跨学科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能够对单独学科知识内容进行碎片整理,使应用语言学科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其次,从复杂动态理论视角出发,可对应用语言学科进行重新定义,有助于人们更为深入的了解应用语言学科和复杂动态理论及关系。在二者融合时,应用语言学学科占据主导地位,复杂动态理论具有辅助性作用,为应用语言学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由此可见,复杂动态理论具有跨学科意义。

二、复杂动态理论视角下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一)复杂动态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的融合

就复杂动态理论而言,系统动态性是其最为重要的原则,在应用语言学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在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进化过程、发展变化、使用习惯等发生系列动态变化,复杂动态理论对研究应用语言学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应用语言学发展中,复杂动态理论与它的融合过程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Elman在研究中,未能充分考虑语言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因素,在这一阶段,复杂动态理论与应用语言学还处于接触阶段。第二阶段,Halliday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将动态观点引入其中,但复杂动态理论还没有与应用语言学充分融合。第三节段,Ellis认为,语言表征理论(特性理论)和语言习得和使用理论(转型理论)相互协调和互补,主要由于语言发展是在稳定环境基础之上而进行的。在复杂动态理论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关于事物发展是固态的认识观,而该理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动态性,强调与其他理论的相动作用。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复杂动态理论对其他理论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尤其在应用语言学的应用方面,教师向学生传递该学科的知识内容,但学生并非能够完全掌握教学内容,正是非线性原理的作用。而研究这些问题非复杂动态理论莫属[3]。

环境复杂系统性原则是复杂动态理论的另一重要原则,这对应用语言学研究至关重要,因为应用语言学通常与环境密切相关。从复杂动态理论视角看,该理论认为:“知识以环境为重要依托。”语言是复杂的系统,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用复杂动态理论指导应用语言学研究,拓展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视野,使人们对该学科有着新的认识。如果将语言视为复杂动态系统,则话语就是语言使用的动态活动;从一语和二语发展看,中介语并非处在学习者能准确表达目标语言和不能准确表达目标语言之间的过程阶段。

(二)复杂动态理论和第二语言的发展关系

复杂动态理论虽然源自于物理学、数学等学科,但是用于应用语言学研究,有助于对该理论对语言发展规律的把握。基于该理论,专家学者可以对语言能力模式、语言知识结构、语言表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使“语言恒定”逐渐成为主流观点。

复杂动态理论在第二语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术界研究创造有利条件。首先,Larsen-Freeman认为,复杂动态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的跨学科主题。第二语言以计算机为主,属于机械化操作方式。受复杂动态理论的启发,Larsen-Freeman不仅仅关注语言稳定性,而且对动态不稳固语言模式展开研究,并得出“语言是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结论。另外,该学者与Ellis合作中,期望对习得英语动词语义框架进行定义,但对于学习者而言,在动词语义框架中,第一个动词往往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两位学者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而构建动词语义框架数据模型,虽然脱离语境,但对各因素动态作用进行了阐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第二语言的发展[4]。

此外,学术界许多专家学者从复杂动态理论视角对应用语言学展开研究,Kramsch认为,建构动词语义框架数据模型时,仅考虑个体差异因素是不够的,还应综合考虑其它方面因素;Dornyei认为,从特定视角看待二语习得,其语言变异现象十分普遍;Larsen-Freeman和Cameron认为,只有将语言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语言发展。在此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资源是因果关系相互转化的结果[5]。

就应用语言学科发展而言,复杂动态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助推器,它赋予人们的是对应用语言学认识的新视角。近年来,应用语言学越趋完善,在社会学科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复杂动态理论的融入,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语言并非是静止的”,此认知有利于推动应用语言学科的研究进程。

参考文献:

〔1〕段士平.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二语语块发展研究[J].外国语文,2014,(04):67-71.

〔2〕郑咏滟.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J].现代外语,2011,(03):303-309,330.

〔3〕王涛.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复杂系统:理论、实践与方法[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06):8-15.

〔4〕吴晓昱,魏大为.复杂科学视域中的应用语言学——《复杂系统与应用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2012,(03):110-113.

〔5〕阮晓蕾,郭书法.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05):112-114.

〔6〕戴运财,崔文琦.基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外語教学十原则——从理论到实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6).

〔7〕辛柯,周淑莉.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临界期假说实证[J].外语教学;2006,(04).

语言的复杂性 第3篇

近年来,对语言教师认知系统的研究呈现多角度深入研究趋势。在此类研究中,有的系统侧重复杂、多层面研究,如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认知研究(Borg,2003;陈亚丽,2012;郑新民,2012),教师学习经历研究(Borg,2004;Hayes,2005),语言教学实践研究(Tillema,1994;Basturkmen et al.,2004),语言学习过程研究(Peacock,2001;Schultz,2001)等。有的系统侧重动态发展研究,如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认知异同对比(Richards et al.,1998;邵光华、郝东,2002),教师课堂实践研究,探究教师认知是如何从动态教学中生成的(Woods,1996),教师认知历时研究毫无疑问显示了其动态发展的本质属性。有的侧重教师认知变化是情境性的研究,如语言教师自述认知与课堂实践的关系,认知与实践不匹配是受外部环境,如工作压力、教育制度、社会期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Borg,2006;郑新民,2008)。上述研究从各个侧面对语言教师认知进行分析,然而,认知体系各因素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相互影响和关联的。因此,有必要用一种完整的理论去阐释复杂的、动态的、语境化的语言教师认知系统。本文把教师认知系统看作是由多种异质成分构成的生态系统,以隐喻的方式用复杂理论对其进行诠释。

复杂理论致力于解释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成分或系统成员是如何引起整个系统的集体行为,以及系统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换言之,复杂理论关注的是嵌入系统的不同参与者和过程的动态张力,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在自适应机理的作用下,关注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是如何共同演进的,同时这种共同演进是如何与所处环境进行共同演进的。

复杂理论常被用于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的、自组织的、开放的、意外发生的、混沌的、顺应的系统研究(LarsenFreeman,1997:4)。该理论曾被广泛应用到自然科学领域,如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等领域,还应用于经济学和商业管理。复杂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等社会科学领域(Larsen-freeman&Cameron,2008)。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它被用来解释儿童的认知和语言发展,尤其是二语的发展,还被用于双语、多语的研究(Feryok,2010)。复杂系统早已被借用在语言系统、二语习得、会话系统的研究上(Larsen-freeman&Cameron,2008),此间,隐喻已成为研究的桥梁,把语言教师看作是复杂系统也是顺应潮流。

本文采用复杂理论,结合已发表的教师认知研究案例,系统描述语言教师的认知。在复杂理论视域下,语言教师认知是一个类似于生物学的复杂系统。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法,通过分析已发表的两次个案研究中外语教师的认知,将其二次文献重新整合,使用隐喻的手法,把教师认知系统比作生态系统,引入复杂理论进行重新诠释。即阐释复杂系统是如何与语言教师系统联系起来,探索复杂理论用以描述和分析语言教师认知的适切性。

主要文献来源:一个是Zheng&Borg,2014年的外语教师认知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另一个是Zheng&Davison,2008年的教师学习和从业经历研究。两次个案研究的第一作者都是郑新民教授,研究对象相同,是三名英语教师,杨老师、吴老师、马老师(化名),来自福州市三个不同的中学。在2014年的个案研究中,他们的教龄依次为36年、8年、16年,三位教师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语法翻译法、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教授任务型新课程均已满3年。研究方法是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收集语料,质化分析教师的任务型教学信念、任务型教学实施程度以及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基于三位被访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教师认知,用复杂理论典型特征诠释语言教师的认知系统。

二、语言教师认知系统

语言教师认知是教师的所知、所想、所信,主要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建构信念、形成知识体系和作出教学决策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师生、教材、课程、自我、课堂活动等的观点和看法(Borg,2006)。如图所示,语言教师认知受教师学习经历、职业培训和环境的作用,对教学及与教学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的认知系统。由信念、知识和决策等下位系统构成,这三个下位系统相对独立且密切关联。如知识是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形成教学信念。信念起着“过滤器”的作用,教师通过内隐的信念系统对外部的信息、知识和情景进行过滤加工,并影响教学行为(Pajares,1992)。教师拥有一定教学信念才能对课堂事件作出恰当的个性化决策。信念、知识和决策过程自成系统并循环往复。

三、复杂理论视域下的语言教师认知

复杂系统的几个凸显核心特征是:复杂的、异质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的、语境化的、顺应的。本文试图以复杂理论的上述典型特征诠释语言教师的认知系统,并藉此解释两次个案研究中三位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信念、实施程度、影响因素等。

1. 复杂性和异质性

复杂性主要指系统成员和运动过程的多样性。系统由各种不同成员组成,并属于不同类型。在图中,知识和信念是认知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不同类型的认知次范畴,而决策作为认知系统的另一次范畴,与知识和信念的实体系统不同,它是一个脑力加工决策的过程系统。换言之,信念和知识同属于实体系统,但它们的内容完全不同。因此,系统内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异质性。

我们来看研究中三位教师的教师认知。访谈中他们的自述教学认知和研究中观察并推理得到的教学认知都体现了教师认知系统的方方面面。杨老师的授课内容之一是直接引语的语法讲解,既涉及陈述性知识,也涉及程序性知识,如课堂决策。在听力教学中,没有完全按照教师参考书,而是根据学生的高考需要,直接跳到词汇练习步骤,他认为有必要对某些内容,如make friends、may have been trying to do something进行讲解和练习。吴老师谈到对教学信念的变化、班级人数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法教学的地位、教师参考书对教学的作用等。马老师谈到课堂管理和教师角色,研究者观察到马老师使用的是教学技术方法及推知的技术知识等。研究所反映出的不同教学信念、教学知识、课堂决策等都体现了语言教师认知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再看三位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认知。杨老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口语交际为核心,让学生参加大量的口语交流训练(2014:211)。吴老师认为任务型教学会给学生带来很多英语交流的机会,学生会因此学会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任务型新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非常有用的实践课型(2014:213)。马老师的观点是,任务不仅体现在口头交际活动上,同样也可用来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2014:216)。三位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各不相同,体现了对某一教学认知的复杂性和异质性。

2. 动态的、非线性特征

动态性指的是系统内的任一成分或过程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化状态,它不但指系统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并随之引起系统的变化,还指成员之间互动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非线性源于发展的动态性。在线性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变化在这个系统中是持续和平衡的,其特点是可预测性,而非线性发展的特点是不可预测性。

个案研究中的教师认知正是动态、非线性发展的。语言教师认知是从学生经历、教育经历、职业训练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教师认知不断增加、改变或替代原有的认知。研究中,杨老师教龄36年,在任务型教学推出之前,他曾经采用语法翻译法、交际教学法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方法,由于任务型教学的推广,加之教材的重新编写,促使他改变了多年常用的教学方法,并有选择地使用任务型教学法。他教授大班,认为“任务”应该有选择地适当使用。他对教学法的观念和看法是动态发展的。语言教师认知系统的发展是非线性、不可预测的,因为教师认知变化是不可预测的(de Bot,2008)。案例中的杨老师,在时隔六年的两次研究中,对语言学习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调整。在第一次的研究(2008)中,他的语言学习观深受自己20世纪60年代中期学习经历的影响,注重语法教学,关注语言的准确性,牢固的语法知识能使其他技能相应发展,这样的学习方式让他自己也觉得受益匪浅,他因此认为,语法是一种最基础、最重要的学习元素,在语法学习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在第二次研究(2014)中,杨老师部分地接受了任务型教学法,并在课堂中实施了口头配对和小组活动等学习任务进行英语交际操练,他根深蒂固的语言学习观也在部分地发生改变。那么,他这种学习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的改变、语言教学法潮流而非线性变化的,这种认知上的变化是动态的,是不可预测的。正如Sendan&Roberts(1998)所说,职前语言教师的认知,以一种不断前进的、复杂的、非线性的方式,被不断地添加、反映并被重新整合。

语言教师认知系统的发展是非线性的,还体现在认知系统成员和过程发展速率的不一致。正如学习词汇速度的不均衡性,开始学的慢,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借用词汇构成、语境推测等学习策略,快速发展词汇量,但到一定程度,似乎遇到瓶颈又会慢下来,这种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即非线性发展特征。语言教师的认知在职业培训阶段会迅速积累、增加,并形成稳定的认知,对后来的教学实践影响较大。如果没有外来的强大力量,教师的认知发展远远不如职业培训时期发展的快,这也印证了非线性特征。

3. 开放性特征

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允许外部能量或事件进入到系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但有序状态是开放性的核心思想。教师知识系统是语言教师认知的下位系统,系统内的各个元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内容知识、技术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三者中,内容知识更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得陈旧,这容易导致教学内容滞后,教学乏味,或满足不了学生的知识需求,使学生厌学、逃学。这时候就需要有新的能量注入到知识系统中,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变这种不平衡性,增加知识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如参加职业培训或加强自我学习,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再如技术知识会随着科技进步快速发展,如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教学法知识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提高,课堂活动跟不上新的课件设计,学生也会觉得教学手段过于陈旧。这时候,也必须有新的能量注入,如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掌握新的教学技术,跟上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及教学软件的革新等。总之,不平衡的发展,必须有新的能量注入,不平衡之后的重新调整才能维持系统的有序发展,这种有序性是动态的稳定(Larsenfreeman&Cameron,2008)。

在两次个案研究中,杨老师的教学认知处于动态开放发展中:吸纳、变化和调整。他20世纪60年代学过俄语,后又改学英语两年,文革开始后,被下放到偏远乡村,白天干活,晚上自学英语。1977年恢复高考,杨老师进入大学继续学习英语,那段时间,大部分教师都使用语法翻译法,系统学习语法,几乎没有机会练习听说。毕业后,他在乡村中学教英语,因为是大班教学,他通常站在讲台,领读生词、讲解语法、翻译句子。1993年,他转到福州市重点中学,当时倡导交际教学法,教育部门组织教师职业培训,学习交际教学法,他说“我感到迫切需要更新教学法知识了”。那次培训让他重新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并从学生的角度考量英语教学(Zheng&Davison,2008)。2003年,教育部推行任务型教学,学习被视为围绕一个个任务探索的过程,而不只是知识传播和记忆(教育部,2003)。杨老师又参加在职教师技术培训,跟着北京来的专家学习新课程、新方法,观摩任务型教学视频。同时他还深入同事的课堂,看他们如何使用“任务”,通过这次培训,他对任务型教学有了一些认识,并根据自己的班级人数和学生水平部分地推行任务型教学。对于有着36年教龄的杨老师,他的英语教学认知系统是开放性的,逐渐被添加、更新、修改和调整。他在访谈中的回顾表明,他对教学认知是不断反思的,反思引起弹性教学。语言教师认知系统是动态发展的,尽管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受外来因素影响,但它继续被识别为一个系统。

4. 语境化和顺应性

这里的语境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语境,二是社会语境。自然语境指系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建筑、空气、植物等,而社会语境指的是文化的、制度的、心理方面的环境。语境是此时此景,是系统主动存在的环境,是可嵌入事件的行为领域(Thelen&Smith,1994:217)。系统和语境是密切联系的,因为在系统和语境之间存在着若干的因素和事件。语境化是指系统内每一个变化都是语境影响的结果,而系统对于语境的能动反应体现在顺应性上。

这里的顺应不同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链接,生物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而自动发生反应。顺应有两层含义:一是系统应对语境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过程,并反过来影响语境,即系统和语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顺应的;二是系统内某个成员或过程发生变化,会导致系统的整个改变。如图,语言教师认知,是教师对教学、学习、学生、课程、科目、教学实践、学习材料、同事、语境等的一系列看法和主张。其中的任一项目发生变化,语言教师认知都会进行适应性改变。认知系统为保持平衡,会不断地顺应外来因素的变化,即外化导致内化。同时,认知系统内部变化也相应影响外部环境因素,如教师学习信念的改变,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

语言教师认知与语境是不断顺应发展的,并与语境相互顺应(co-adaptation)。个案研究中,班级人数多、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是教师难以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客观因素。吴老师说:“我的学校是郊区的普通中学,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不强,教师对学生来说没有很高的权威性,班级50多人,学生的英语又处于不同水平面上,对我来说,很难把语言教学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2014:214)对这样的课堂语境,吴老师还是非常努力地实施任务型教学,去顺应语境中的不利因素。他说:“在任何时候,我还是很愿意去试,我有目的地去按照教参上的步骤去做,但实施那些活动太费时间,我们还有很多教学内容要教。”(同上)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吴老师挤出时间坚持做学生配对活动和小组活动,在第二课,关于地震的话题,她先解释如何写新闻报道,认真评价学生地震报道的作文,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如何提高刚刚评过的那篇习作。这样,就解决了大班难以完成的教学任务。这些都是吴老师面对大班语境在教学互动决策方面所做的顺应性调整。吴老师的这种顺应反过来影响了原来的课堂语境,通过小组讨论活动,把大班分割成一个个自我探究的小型课堂语境,策略性地改变了原有的大班课堂环境,改变了授课方式、学习方式。这便是一个区域发生变化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改变(Larsen-freeman&Cameron,2008:33)。

当外部语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制约因素迫使系统的成员主体发生顺应性改变时,主体的顺应选择受教师认知系统内外各因素的影响。案例中的马老师,也同样存在大班教学、学生语言水平差别大而难以操作“任务”的情况,同时,马老师在市重点中学任教,高考取得好成绩是他教学的硬性目标,他面对社会及家长期待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双重压力:应试分数要求和语言能力发展的要求。因此,马老师的顺应性调整处于两难:一是与教师认知系统紧密相关的外部语境因素;二是马老师过去积累的教学观念影响。马老师的学生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功能—意念教学大纲,认为语法是听说的基础。1996年,他参加英国的交换项目到英国某中学工作一年,在那里,他多次观摩课堂教学,感受最深的是当语言用于社会,其结构和功能得以发展。海外工作经历告诉他,语法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成分,给学生日复一日的具体规则性指导,会给说、读、写带来优势,学生会感到自信;系统学习语法不仅仅得高分,还会使听说读写非常准确,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较高的语言能力(2008:144)。

在此案例中,马老师之前学习或职业经历影响而作出的顺应选择可以用生物学的一个概念———前体来解释。前体是后来生物体生长的一个条件,占据了一个可对比的生态位,前体最初是抵制第二代生物发展的,当前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会支持第二代生物并引起其质性发展(van Geert,1993)。马老师对语法教学的认知来源于学生时代和职业经历,这些成为他认知的前体。当某些信念无意识地根植于过去的经历,会阻止认知的变化(Lortie,1975)。另外,当遇到相似的条件时,认知会被重新识别并重新建构。马老师对语法的认知深受学生经历和英国一年工作的影响,但中国现在的外语学习环境,使他顺应地协调了高考制度和教学改革,他坚持认为,听说任务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学生对语法有强烈的需求,阅读技能的培养应以语法解释作为开始;他认为,任务不仅仅用于说的训练,更应该用于语法教学(2014:217)。他的课堂看不出明显的任务型教学痕迹,是因为他的语法教学根深蒂固,对学生未来职业进行理性的设想,对高考需求的压力反应等因素。总之,系统内多种成分相互协调作用,使主体作出最后的顺应决策。

结束语

本文将语言教师认知比喻成动态的生态系统,并以两次个案研究作为文献分析材料,对教师认知的历时研究语料所反映出来的现象,用复杂理论的典型特征进行解释,是教师认知研究的一种尝试。同时,本研究也成为复杂理论的一部分,拓展了领属理论研究框架,把各类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统一在复杂理论视域下,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

摘要:采用文献法,把已经发表的语言教师认知研究语料进行二次分析,借用复杂理论,以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动态教师认知为例,把语言教师认知比喻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整体而连贯地诠释其系统特征:复杂性、异质性、动态性、非线性、开放性、语境化和顺应性。使用隐喻方法顺应理论研究的潮流,是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一种新尝试。

语言的复杂性 第4篇

1复杂网络与软件的相关概述

1.1复杂网络的分析

由于元素之间的交互促成了系统的复杂性特点, 在元素交互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保证元素的基本性质不变, 那么系统的整体性质就不会改变。在网络中组成系统的各个元素不同、每一种网络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自身的复杂性, 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特性, 代表着网络系统的普遍规律。这样在网络模型是解释复杂系统的最有力的工具。

网络具有拓扑的性质, 很多的网络模型是不规则的、随机的, 正是由于网络的真实复杂系统的拓扑现象才形成了辅助的网络。规则的网络在集聚系数和平均距离方面有突出的作用, 而随机网络在小的集聚系数和平均系数方面有突出作用。

1.2网络系统的网络观

复杂的软件是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不同的部分, 由很多个开发者共同完成。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分解大量的复杂元素, 例如类、对象、子程序和构件等等。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张大的相对复杂的协作关系网络。在前几年因为软件的设计规模不大, 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在程序的设计上受到设计者的个人的影响, 通常把这种设计看成是随机网络模型的设计, 强调结构化设计的软件, 设计的结构比较严格, 模块之间的连接不多。随着软件网络化趋势的发展, 软件和网络的关系比较密切, 基于复杂的网络角度, 通常在数学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对软件和软件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种研究趋于计算型软件工程的总体发展趋势。

2复杂网络软件的复杂性度量

2.1软件系统复杂网络建模

软件的开发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元素, 这些元素都可以建立网络模型。目前, 对于软件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主要是对已经存在的软件利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对其中的组织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 发现其中存在的网络的复杂性。这些复杂性的特点显示出如见系统的整体度量的性质。要采用代码出发反向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但是这没有涉及到软件系统开发设计中的相应组织结构。对度分布和平均距离方面的参数只是对结构的拓扑特点进行反应没有结合具体的然间度量。通常情况下, 参照Brito中的度量应该在生命周期的早期可用标准上对软件的结构进行建模。

2.2复杂网络的软件结构复杂性度量

要对软件进行理解和评估、预测、控制就要通过度量要素以权重的形式赋予节点和边, 从而刻画和分析软件的结构。对软件网络模型的复杂性度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全局拓扑特性的度量。平均距离D, i和j分别为节点, 其中的距离就是要经过的遍数。网络集聚系数C专门用来度量网络节点的聚集情况。在有向的网络中, 节点通常分为出度和入度。在无向网络中就没有了出度和入度的区别, 每个节点的度能够描述出该节点的重要性。

其次, 节点的复杂性度量。节点的复杂性与多个功能因子有关。在模型的构建中类方法的内聚和类本身相关的因子都可以结合到同样一种函数中去表达, 这个函数就表达了类的复杂度。这个函数要在平时的积累分析中得到。

最后, 交互的复杂性度量。交互的复杂性在总体上可以通过度分布刻画, 在入度比较大的节点身上说明其重用度也比较大, 在出度方面的节点往往比较复杂, 在有些模型当中, 几个度量与类之间进行相互的作用, 在这种模型中都能得到验证。在CK模型当中, 集成树深度可以运用其节点的远近距离来衡量。子类树木、对象类的耦合度和类响应树木可以用节点的度来测量和描述。一般情况下, 在软件的运行过程中, 交互强度关系到软件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可以运用网络中的边以权重来度量。

2.3复杂网络的软件演化复杂性的度量

由于用户使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用户的需求也不断的发展变化, 这样网络的环境就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资源具有自治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但是他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对软件的系统结构和行为性能进行不断的演变。软件系统元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性, 这种自主性驱动软件系统的发展和变化。CN-EM是一种生长的网络演化模型能够演化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度量。

3总结

科学的软件度量方法能够促进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不断发展, 对计算机的时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复杂网络的软件度量研究, 它们在分析、设计、计算、建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发展, 我们需要对它进行不断的认识和了解, 为软件系统的开发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软件的规模性和复杂性不断的扩大, 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传统的度量方法和对软件的开发控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 我国的研发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去发现新的方法对软件测量的使用, 从而控制软件的质量, 优化软件的结构, 使软件的开发有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软件系统结构,复杂性度量,计算机科学

参考文献

[1]李丽萍, 钱忠胜.基于复杂网络面向对象集成测试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10, 35 (12) :254-258.

语言的复杂性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以腹腔镜术进行治疗的1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男105例, 女87例;年龄 (45.5±10.6) 岁;病程 (28.5±12.7) h;白细胞数 (14.6±3.8) ×109个/L。根据病理复杂性组 (73例) 和非复杂性组 (119例)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以腹腔镜术进行治疗者。排除标准:合并阑尾肿瘤患者。1.3手术方法患者取手术位, 行全身麻醉术, 以三孔或四孔法进行阑尾的切除, 患者阑尾系膜和根部以丝线进行封扎处理, 完成后将游离阑尾取出。依据患者腹腔污染状况进行冲洗术及引流术清洗。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中的腹腔脓液量、冲洗率、引流率、手术时间和术后的下床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感染率、腹腔脓肿率、肠梗阻率等指标进行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 描述, 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复杂性组患者术中的腹腔脓液量、冲洗率、引流率及手术时间都明显大于非复杂性组, 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结果见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感染率、腹腔脓肿率以及肠梗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花费的比较

复杂性组患者住院时间 (7.2±3.1) d, 住院花费为 (7 847.5±2 937.5) 元;非复杂性组患者住院时间 (6.4±4.1) d, 住院花费为 (7 328.4±3 638.7) 元。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早在1983年,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就在临床上治疗阑尾炎, 相比于开腹切除术, 腹腔镜技术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镇痛药物服用少、术后切口感染率小、住院时间少等的优点[3]。当前在单纯性及化脓性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 腹腔镜优点非常明显。但在有坏疽性和穿孔性等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中, 腹腔镜方法有一定的争议, 争议主要集中在患者术后并发症方面。

本文收集了我院使用腹腔镜方法治疗的1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 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治疗术中及术后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价值。结果表明:复杂性组患者术中的腹腔脓液量、冲洗率、引流率及手术时间都明显大于非复杂性组, P<0.05。该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复杂性阑尾炎患者腹腔中炎症程度大于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决定的。此外, 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脓液也会造成肠道功能的减退, 严重的就会出现肠梗阻。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肠管胀气显著、阑尾周围组织粘连、根部坏疽及穿孔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手术的难度, 相应的延长了手术时间。相应的也造成了冲洗和引流率的增加。

而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感染率、腹腔脓肿率以及肠梗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提示了术中进行细致操作和处理, 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也能较快速的恢复基本功能, 并没有严重的影响到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等。此外,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也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 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比非复杂性阑尾炎复杂, 但术后恢复没有显著性差别。因此, 腹腔镜术是有效治疗阑尾炎的方法。

摘要:目的:对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以腹腔镜术进行治疗的1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复杂性组 (73例) 和非复杂性组 (119例) 。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指标和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复杂性组患者术中的腹腔脓液量、冲洗率、引流率及手术时间都明显大于非复杂性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感染率、腹腔脓肿率以及肠梗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也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复杂性阑尾炎临床治疗过程比非复杂性阑尾炎复杂, 但术后恢复没有显著性差别, 腹腔镜术是有效治疗阑尾炎的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

参考文献

[1]邹新.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1) :25-26.

[2]王明海, 赵国海, 史良会, 等.腹腔镜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3, 18 (7) :794-798.

多元德育环境的“复杂性”简析 第6篇

撇开学校德育复杂的外围环境、复杂背景, 片面、孤立地评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主观主义的错误之中, 对学校的德育行为也处在一种不道德的分析评判之中。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的评判从对学校德育孤立性的审视慢慢过渡到影响德育效果的多方位多层次分析, 置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考察立于一个复杂性的背景之中, 以复杂性视角审视其效果无疑为一种较为理性且审慎的态度, 其复杂性的审视也有助于减轻学校德育的承担效果的唯一性, 减轻学校德育的负担、真正的提升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

二、学校德育的复杂性分析

(一) 复杂性之一:不同经济基础上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冲突

社会转型情况下的学校德育的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 三十多年以来, “转型”与“多元”以及与之相关的主题是中国社会绕之不去、回避不了的话题。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从单一的经济形式向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转变、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转化。在文化上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中外冲突又不断走向整合的胶着状态……转型源之单一的计划经济形式打破,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市场经济对社会、对上层文化体系、对道德伦理、对整个社会关系来说, 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经济运作方式的改变同时内在地规定着人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的诞生。马克思讲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三种形式:“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式, 在折这种形式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的生存方式进入第二阶段, 是从以“人的依赖性”过渡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存在阶段。这种突破人的依赖性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性的解放、为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当从“人的依赖性”转向获得的“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的独立性, 人从此处在一个对”物的依赖性”的时代。“物”、“经济”、“物质”成为社会的一个关键和核心词汇, 对物质的占有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和判断的重要标准。随着市场化的进行、改革开放步骤加快, 各种外来文化观念也随之而来, 在市场化、全球化浪潮的袭击之下,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已经无法再成为社会的主流标准。“旧的伦理道德及其维护下的社会秩序由于它们本身的缺陷己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趋势, 以儒家的家庭伦理为核心的一元价值观已经失去了对社会道德生活的统摄力, 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道德体系面临瓦解, 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观念与伦理体系需要创新” (2) 。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儒家文化, 这种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经济形式上的儒家理论, 其核心道德观价值观是超功利的道德观, 贵仁、重义、尚礼。“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因素, 孔子说:“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 (3) 要达“仁”, “礼”的修为很重要, 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利益或道德面前的非此即彼的取舍和选择就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和尺度, 其道德体系创始人孔子有过很多的经典描述。诸如孔子所说的:“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即君子小人的区别就是在“义”、“利”两者面前的选择, “义”与“利”是二元对立的。并且道德是“罕言利”的行为、是超功利的, 谦谦君子、胸怀远大的道德人常常是“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视金钱如粪土, 粗茶淡饭, 富贵如浮云。“饭疏食, 饮水, 曲肢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传统道德价值观虽然受到冲击但其本身的价值依然在新时代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道德精神状况, 依然对协调人的思想、行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道德价值观、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以及随着改革开放而同时涌入的外来道德价值观组成了中国当代思想界的复杂现实, 它们之间相互冲突又相互交融, 这种极其复杂的存在让人们的行为因失去了原初的依据而无所适从。人的精神虽然说随着社会转型而在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解放可同时却有陷入了失落的深渊。计划经济的旁落导致了精神共同体的崩溃和瓦解,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依附观念、平均观念、螺丝钉精神在现代和后现代强调又消解自我、崇尚又回避理性、弘扬又淡化主体意识等这种矛盾并存中惊慌失措, 矛盾不已, 生活陷入不确定性, 于是“道德滑坡”、“精神迷惘”、“意义失落”、“信仰危机”等等出现“价值真空”, 于是要重新追寻并建构“失去的精神家园”。

旧的伦理道德无法适应新的社会情况, 新的伦理体系没能迅速地站上历史舞台, 在新旧交替、中外交织之中, 社会伦理道德领域必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道德滑坡、道德混乱、道德无序……进入道德发展的断裂阶段。人与人的关系、其相处遵循的原则、标准等在传统向现代转型, 中西文化从冲突走向整合、价值多元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社会水准渐次下跌的混乱无序状态之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发达的物质水平的辉映下, 人们精神上的困惑和心灵的日益灰暗, 伴随着物质现代化进程的并非是社会的全面进步, 而是技术与精神的严重的冲突与背离” (4) 。

旧的价值观无法涵盖新的时代所需要的指导行动的规则、外来的价值观不能适应本土的具体现实, 古今中外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传统的道德伦理价值面对新情况需要重新择位做出调整、创新或者消退。社会结构的变迁, 价值观念的多元, 价值观不再统一导致道德困境产生, 道德生活、道德教育处于危机之中。人们困惑、反思、焦虑、寻找答案。当找不到很好的方法、原因时, 把由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引转型而导致的很多道德新情况甚至是道德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希望寄托于学校德育, 而“仓促应对中的学校道德教育由于缺乏自身的系统性与稳定性, 这就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稳定的、系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上出现了相当困难。怀着支离破碎的道德观念的青少年学生是无法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的, 因而常常出现行为上的偏差”。 (5) 学校作为一个专门的教育场地, 其使命是反应一定经济的需求, 并对“育人”和“育德”做出回应, 学校德育实效性受到质疑和批。而古今中外不同思想价值观投射到道德教育的领域在道德教育目标、道德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效果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等均存在极大的差异形成冲突, 当然也并非是完全的断裂或者说水火不容但各自有所侧重则在所难免。这一系列状况使学校德育面临着极为复杂的背景甚至是让其无所适从。

二、复杂性之二:冲突中存在的当代学校德育背景

学校作为一个培养人的专门场合, 它的任务是以培养人、塑造人的思想、发展人的心智为己任的, 但它到底负有多大的责任, 它到底有多大的能力, 它培养的人该到达何种境界和修养。这关乎德育实效问题的因素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理论界、社会一致认为学校德育低效甚至是无效。然而在现代化的情境中, 在复杂多元的社会背景之中,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它背负着多大的改变社会伦理习俗的责任, 它改变社会习俗的程度,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复杂的人的行为思想中界定属于学校的作用, 以及评定的标准和责任分割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和一定的多元性。

这个图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学校道德教育的尴尬而艰难的处境:理论指导上的多元、内容选择上的多元、德育标准的差异、道德实践中的冲突等等。各种思想在重叠或相互冲突中被加强或相互矛盾中而消抵, “传统的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作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影响, 其范围、程度很不一样” (6) 。这种冲突和差异在青少年一代中以迥异于前人的行为被视为“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体现在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上则为“低下”的效果评价。

如果只是简单根据表象定位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 没有厘定清楚它该有的能力、责任以及其本身的有限性去评判甚至批判, 只会让学校德育在重荷之下步履艰难, 没有一个机构可以解决一个人或者是社会的道德教育问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要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想单靠学校道德教育实现培养“道德人”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学生在新旧道德混杂的社会中, 不能停止其道德生活, 对传统道德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无法理解, 这时学生对事物的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就会处于一种两难状态, 从而又陷入了道德困境之中……很多学生的头脑中出现了道德真空区域” (7) 。外部环境、社区文化还有家庭教育的积极有效参与甚至是政策法规硬性介入, 并且在保证这种参与和提供的影响一致性不相互冲突和抵消条件下, 道德教育的目标也可能有效实现, 而学校德育作为整个社会链中的一个因子, 其作用是有限的。

注释

1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2 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2003.

33 《论语;卫灵公》, 见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44 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55 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66 黄书光.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语言的复杂性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80例阑尾炎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按照阑尾炎的类型进行分组。A组为40例复杂性阑尾炎患者,B组为40例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A组40例患者中,21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最大62岁,最小22岁,平均(36.84±2.26)岁,病程范围在1~10 h,平均病程(3.12±0.23)h;B组40例患者中,22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最大61岁,最小24岁,平均(35.79±2.83)岁,病程范围在1~9 h,平均病程(3.88±0.41)h;A、B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以及病程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A、B组患者都使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术治疗。详细的手术步骤如下:(1)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2)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之后,为患者取仰卧体位进行手术。(3)首先,需要建造二氧化碳气腹,气体压力保持在1.3~1.8 k Pa。(4)然后使用4孔法或者2孔法实施腹腔镜手术。(5)在患者的肚脐上缘做一术口,然后将腹腔镜置入患者的腹部,在腹腔镜视野下查探阑尾的具体位置以及炎症的严重程度,确定无误之后,再将手术器械从手术操作切口置入,准备阑尾切除。(6)在腹腔镜的主导下,切除阑尾,然后使用丝线对患者的阑尾根部以及阑尾系膜进行结扎,然后再将游离的阑尾从患者腹部取出。(7)根据患者腹腔的具体情况,选择性进行引流和冲洗[2]。

1.3观察指标:在术前,对比患者手术所用时长、冲洗率、引流率以及腹腔脓液的量;在术后,观察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梗发生率、肛门通气时间以及感染情况等[3]。

1.4统计学方法:相关资料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均取平均值,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B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比较:B组患者的腹腔脓液量要少于A组,P<0.05;B组患者的术中引流率以及冲洗率要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要短于A组,P<0.05;见表1。

2.2 A、B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B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肛门通气时间和A组相比,差异P>0.05;B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肠梗发生率和A组相比,差异P>0.05。由此可见两组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有人将腹腔镜应用在阑尾炎患者的切除手术治疗中。后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被广泛应用在阑尾炎切除术当中。根据许多学者研究表明,对阑尾炎患者实施传统开腹式阑尾切除术治疗,其疗效虽然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当,但是,开腹式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不仅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还会加大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4,5]。而腹腔镜引导下的阑尾切除术,在术中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手术时间也较短,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并发症的概率。虽然临床上有很多研究都表明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要比传统开腹式手术更具优势,但是近年有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以及非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因此,笔者展开了本次研究。研究数据显示,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其使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要比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更长,并且在术中的冲洗率、脓液量以及引流率都要高于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炎症程度要比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炎症程度更为严重,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再加上引流/冲洗出来的脓液也相对多,加大了手术的风险性。但是本次研究数据提示,A、B组患者在术后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梗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以及肛门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使用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以及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其术后的疗效也相当。

综上所述,对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使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手术,和对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使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术相比,二者的术后影响和疗效差异不明显,但是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难度要比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大,危险性也高,因此,腹腔镜手术比较适用于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对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和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使用腹腔镜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阑尾炎的性质进行组别划分:将40例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分配到A组,将另外40例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分配到B组。A、B组患者均使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并对比A、B组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患者的术中冲洗率以及术中引流率低于A组,B组患者的腹腔脓液比A组少,并且手术时间也比A组短;在术后,A、B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差异P<0.05,并且两组阑尾炎患者在术后的肠梗发生率以及感染发生率差异P<0.05。结论 虽然使用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和非复杂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但是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不仅手术过程十分复杂,而且所用时间也较长,因此,腹腔镜手术更适合应用在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炎,非复杂性,复杂性,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邹新.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25-26.

[2]张大明.复杂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疗效比较及感染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411-3415.

[3]梅雪,王婷婷.应用腹腔镜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9-10.

[4]柯峰.腹腔镜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62-63.

[5]赵晓刚.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复杂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4):133-134.

复杂性分析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第8篇

一、金融复杂性特征

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首先,金融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包含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银行信贷市场等多个子系统,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制约,其整体作用在金融活动的正负反馈效应下被不断扩大,而非各子系统的简单线性叠加。金融系统具有积累效应,起始状态的微小变动都会随着系统演化被迅速放大,最终导致系统行为的质变,故无法对系统做出精确的长期预测。金融系统具有非周期性,它的演化路径是无序的、不规则的,因而过去危机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并不能完全防范新一轮的危机传染。金融系统具有自组织性,系统中各个主体在面临危机时会自发做出相似选择,导致的集体行为很可能加速危机的蔓延,陷入系统性危机。金融系统具有动力特征,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不断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丰富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在回归与偏离局部均衡的过程中改善自身结构,使整个系统朝着更规则、更有序的方向发展。

鉴于金融复杂性的这些特征,用经典的有效市场理论、传统的数理分析方法已无法解释金融系统的复杂现象。于是针对固有理论研究的缺陷,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方法。

二、金融复杂性的理论研究思想

复杂性研究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研究金融复杂性的主流思想可划分为混沌分形理论、自适应系统理论、临界突变理论、网络理论等。这些理论在近二十年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混沌和分形理论研究了金融系统向复杂性演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它突破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把市场看作一个复杂的、具有适应性和交互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能对资产价格的行为提出新的解释。混沌的非周期性循环特征适用于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的研究。

自适应系统理论的提出是从系统演化规律的思考引起的。它认为金融系统中的个体具有适应性,能够与外部环境及其他个体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交流,并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其他主体的协调一致,可用于解释资产价格如何在资本市场中达到一般均衡,或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羊群效应。

突变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演化中不连续的跳跃式突变过程,进行复杂组织的突变机制分析。它建立在集合、拓扑、群论等现代基础数学之上,尤其适用于内部结构尚不明晰的系统。像股票市场证券价格的演化、泡沫经济的破裂均存在渐变到突变的过程,能用突变理论进行变点检测。

网络理论是复杂性科学理论最新的理论分支,是刚刚提出和正在探索的新理论。它将系统的结构抽象成为网络,构成要素抽象为节点,相互作用抽象为节点间的连线或边,运用复杂网络的理论方法研究复杂系统的拓扑特性。目前大量应用于金融市场风险传染机制、金融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三、金融复杂性的实证研究技术

金融复杂性在研究技术上的创新主要包括行为金融和计算金融两方面。行为金融利用“人”的特点研究市场参与者行为和市场行为间的相互影响,来解释金融的复杂性。主要的行为金融理论模型包括基于信念的BSV模型、HS模型,基于偏好的BT模型、BHS模型,基于行为偏差的DSSW模型、BAPM模型等。

计算金融则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处理金融中的大量数据和仿真,并在建立数学模型上有所突破。该技术包含仿真、混沌动力学、随机微分、人工神经网络等多个方面。仿真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的金融系统,利用生态和网络刻画金融系统的各种特征,如元胞自动机、神经网络和演化模型算法、遗传算法、演化博弈与均衡分析、模拟退火算法和仿真的NK模型等。

除行为金融和计算金融外,还有扩散模型、小世界现象、经济黑洞理论等一系列新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金融复杂性的研究。

四、复杂性方法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综述

1.股票市场的复杂性分析。研究股票市场复杂性的文献主要分为三类:一类研究股票市场中的价格相关性,如Vandewalle et al(2001),Bonanno et al(2004),Chi K.Tse(2010)通过建立复杂网络研究美国股市中股票价格相关性,发现该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股价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少数股票的价格变动可能会影响市场内绝大多数股价的大幅波动。陈花(2012)以中国证券市场中的个股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中国股市的有向复杂网络模型,发现大部分股票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与其他股票具有突出强关联性的并不多。第二类利用神经网络技术预测股票价格,如Kyoung-jae Kim(2000)提出用ANN神经网络预测股价指数的GA算法,证明了其在降维和搜索最优解上的优势性,闫冬(2013)探讨了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法和遗传算法对股票价格进行短期预测的可行性。第三类文献研究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心理和市场行为,如Hong,Stein(1999)从行为金融的角度研究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作用,提出资产市场中反应不足、动量交易和过度反应的统一理论模型。应尚军、魏一鸣(2003)基于元胞自动机和分形结构特征变量刻画股市的复杂性特征,认为股市的复杂性特征与投资者心理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这些文献对股票市场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达成一致性的结论,形成成熟的理论方法。研究结论与样本数据的相关性极强,一旦对不同种类样本进行研究,甚至是对同一样本跨时间段的数据来研究时,结论往往都会出现很大差异。

2.银行信贷市场的复杂性分析。银行信贷市场的复杂性分析通常集中于对信贷风险传染机制的研究,该类文献主要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外生性流动冲击与银行信用危机传染,这类研究大多基于D-D模型的假设,如Allen和Gale(2000)用银行网络来表示银行间交叉存款市场,假设流动性冲击是来自消费者时间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外生流动性冲击与银行危机传染的模型。第二类是内生流动性冲击与银行信用危机的传染,这类研究通过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机制将流动性冲击内生化,如Brusco和Castiglionesl(2007)在Allen&Gale模型的假设中加入一项长期投资性资产,通过银行的道德风险把传染机制内生化,建立了内生流动性冲击和银行危机传染的网络模型。

这些网络理论研究大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像研究流动性冲击的影响时仅考虑单个机构受到的特质冲击,而现实的危机传染往往是多个机构共同受到冲击;仅研究银行间的信贷传染,而忽略了企业与银行间微观行为集结而成的外部性引发的传染效应;未考虑传染发生后的市场流动性效应,使得测量的系统损失低于真实情况。

3.外汇市场的复杂性分析。汇率的波动性决定了一国的外汇市场特征。在学术研究中,人们已经认识到单纯的、经典的汇率波动理论不再适应复杂多变的外汇市场,故开始从不同角度运用复杂性科学来探讨汇率波动问题。De Grauwe(1993)对美元对马克、美元兑英镑、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波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美元对日元和英镑的汇率波动存在混沌现象,并用混沌理论模拟大量汇率模型。Shikuan Chen(1999)利用非线性离散动力模型分析了开放性宏观经济条件下的真实汇率变动,证明汇率波动的复杂性是源于资本的流动程度过低。An-Sing Chen(2004)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外汇汇率的预测模型。张永安(2003)通过分析汇率市场上交易中与投机者的博弈行为建立了汇率波动的非线性模型,揭示了汇率波动行为的初值敏感性、持久性和可控性。黄光晓(2009)采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外汇市场,建立了基于异质性交易者的汇率模型,从交易者心理预期的角度分析外汇市场的复杂演化规律,发现外汇市场的复杂性与交易者的行为紧密相关。

此类研究普遍存在几点不足。单从货币角度研究汇率是否存在混沌现象,而由各种货币汇率组成的整个汇率体系有何种不同的功能和行为仍有待进一步探析;未能考虑到中央银行的干预对汇率波动造成的影响。

4.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复杂性分析。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关键。Erlend Niera(2007)建立了银行系统网络来分析金融系统结构是如何影响系统性风险的,认为银行系统的集聚性越高,系统越不稳定。胡燕京、高会丽(2003)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中国金融稳定性的风险预警模型。李立华、张强(2010)运用混沌理论研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如何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发现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协调性是金融系统稳定性从混沌走向稳定有序的重要保障。

五、总结

上一篇:创业技能下一篇:中共满洲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