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青年范文

2024-05-21

大学青年范文(精选12篇)

大学青年 第1篇

社会适应力是大学人才素养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有助于人的外显行为和内在行为有机的统一,能为他人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行为符合社会身份,并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探索大学体育文化对青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对丰富大学体育的内涵,提升其价值取向的全面认识,从而为实现青年社会化的有机过渡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1 大学体育文化

大学体育文化是在大学校园文化和氛围发展的背景下,以大学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和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大学体育文化具有意识、制度、物质三个层面。意识层面:大学体育文化是由与体育相关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健康观、审美观、意识形态等构成的思想体系;制度层面:大学体育文化由一系列与体育有关的制度和组织要素构成的组织体系,决定着体育文化的组织结构和操作效率,以此同时,校园内的体制状况,管理的表现形式,制度的建设等都关系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物质层面:将深层的体育通过中层组织结构付诸实践的操作体系,表现为体育文化的外部形态和外在特征,如校园内的体育雕塑、体育建筑、环境、场地、器材、服装、用品等,尤其是对标志性体育建筑的理解和描述更加深刻地体现着一所大学的体育文化。

大学体育文化的普遍价值。规范行为价值:校园体育是一种群体文化,有赖于群体共建,同时反馈作用于个体,使个体把集体的行为风尚,化为个人自律行为,对学生的行为方式产生学校“规范”和“约束”的效果,对学生个体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规范约束作用;精神文化价值:文明孕育体育,体育促进文明,校园体育除了对学生个体文明素质的培育和提高有积极作用外,还会通过多元化的形式与传播载体,对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乃至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风气产生直接的影响;健康发展价值:身体参与运动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通过身体运动决定了校园体育具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本质功能,通过运动实现健康目标;情感文化价值:校园体育文化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具有很强的“教化”因素,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心灵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行为中,运动者可以释放能量、敞开心扉、展现才华、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在不断向自然挑战、不断征服自然的界限,向自身挑战,冲击自身能力的极限的过程中,人们可审视自身的速度和力量的崇高,自身的灵巧和协调的优美,崇高感弥漫于其中,由此净化人的心灵,展现人格的魅力。

2 社会适应

适应社会是指个体不断地在新的社会关系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角色的转换过程,是个体达到人们所期望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团体相适应的个人独立和社会责任标准的有效性和程度。社会适应行为既表现为个体社会生活的能力水平,也指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策略和方式。

人的社会适应性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个体在获得一定的社会角色时,往往先对新角色进行角色认知,然后通过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评价进行个体顺应社会期待、社会尊重以及个人需求的相互思考,并对加工后的内容予以内化,将内化的东西转化成一套行为模式,以便开始下一步的角色实践。如果角色实践证明个体对社会的惶惑、疏远,乃至对立情绪和行为得以缓和与调解,个体不仅感觉身心愉悦,对其物质和精神需求感到满足,而且其角色实践又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那么个体与社会和谐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此时的个体应对新的社会关系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是适应社会的,社会适应的结果是青年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大学生在体育行为的互动中能够应对新的关系,通过扮演新角色以对原有角色的行为进行调整,应用新的行为取代旧的行为模式,从而完成了从原有角色到新角色的转换,为在新的社会关系中体现新的价值奠定前期的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适应社会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角色转换过程,每一次角色转换都是对社会关系的合理处理,体现了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总而言之,体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影响青年社会适应。

3 大学体育文化的意义

3.1 大学体育文化拓宽了人际交往的空间

现代社会是人际交往频繁的社会,处处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心理保健的功能,给人以支持的力量,同时满足人的归属感、安全感、自尊、自信等多种心理需要。大多数体育活动是在群体中展开的,人际间的互动十分频繁,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其它一些活动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参加不同形式和不同场合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了自身的交往能力,为步入社会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基础。

3.2 大学体育文化促进了社会角色的体验

适应社会的目的是为培养符合于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能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地进行角色学习。角色义务、角色权利、角色行为规范是角色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角色学习的主要内容。而体育文化恰好是学生早期扮演社会角色、发展自我意识的有效尝试通常学生逐步综合有关自己对自己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知觉认识,确认个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进而形成自我意识阶段。

3.3 大学体育文化增强了抵抗挫折的能力

体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征服,不论是征服自我,或者是征服对手都不可能有永远的胜算这就是体育的挑战。当达到一个目标,就有更新的目标,即使在一场比赛中战胜了所有对手,但新的挑战目标始终存在。在这种挑战与征服的无休止轮回中,成功是暂时的,而努力征服却是永恒的,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失败和胜利对于每一位参与者来说都只是过程和新的起点,一次次的失败除了能激励大学生不断拼搏,还能促使他们对失败和胜利的辩证思考,正确地面对竞赛等活动中由失败所引发的挫折体验,不断地促进心理的自我调节,以积极愉快、乐观向上的情绪对待人生和社会生活。

3.4 大学体育文化加快了自我约束和团队合作的进程

大学体育文化中的各种集体活动、游戏和竞赛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因为任何比赛和游戏只有通过规则的约束,才能使大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体现大学体育文化丰富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在这种特殊的“规则效应”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学生逐渐学会服从纪律和体育道德规范,尊重裁判,通过不断的自我约束,在公平的规则下与他人竞争。与此同时,在团体运动项目中,不仅需要大学生给予自己明确的定位,以感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必须与队友默契配合,勇于面对和承担责任,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人们需要借助有效的团结协作来应对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而大学体育文化正通过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途径不断地加速其社会适应的进程。

4 结论与建议

大学体育文化是在校园环境中,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思维活动、行动方式和物质的总和。大学体育文化对青年社会适应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身体运动,有效地提高青年情感情绪的调节能力,使其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学会巧妙处理人际关系,对影响大学生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具有更加直接的作用。

4.1 大学体育意识文化是人格完善的良好途径

体育意识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深层文化”。要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全面认识体育的各种功能,通过在运动中体验乐趣,不断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体育知识和体育健儿的事迹,激发大学生们的国家荣誉和地区荣誉感,使他们逐渐理解参与体育的社会意义,从而培养和激发浓厚的体育兴趣,并在体育活动中锻炼筋骨、磨砺意志、塑造形象、完善人格。

4.2 大学体育行为文化是青年社会适应的平台

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为大学生与社会多触角的磨合广开渠道,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例如,举办校园文化体育节,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增强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意体育课程有关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倡导学生社团积极举办各种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以丰富大学生的余暇生活,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4.3 大学体育物质文化是青年社会适应的基础

学校环境及文化设施等物质文化能刺激人的感官,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大学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大学体育意识文化的承载体,不仅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同时也是体现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的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校园里的每一位大学生都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和熏陶作用。另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这是大学体育开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任莲香.体育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夏晓勤,蓝劲松.中美两国大学体育文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

[3]赵夏娣,王效良,余香.中日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12).

[4]张兵.体育文化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之根本[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5]聂衍刚,郑雪,万华,丁莉.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用好青年大学习争做时代好青年征文 第2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勉励青年学子:“希望大家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勤奋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好人生道路。”这一重要论述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行动方向。青年的成长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在千帆竞相争先的潮流下,新时代的青年要掌好舵、扬起帆,争做不负时代的“四有”青年,齐力推动“中国号”巨轮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志存高远,做爱国担当的“有志”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没有远大理想的激励和引领,再崇高的事业也会失去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青年一代要把家国情怀转化为个人的奋斗,以满腔报国热情激发远大志向和奋进潜力,将牵引梦想的“风筝线”牢牢攥紧在自己手中。要把个人和家庭幸福系于国家发展的基础之上,把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崇高的理想信念点亮理想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路,激扬青春蓬勃之力,让青春年华焕发绚丽光彩。

勤奋学习,做善学善思的“有识”青年。学习淬炼思想,思想引导行动。勤学和善思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现途径和根本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青年一代要在学习中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万能钥匙”,勇立时代潮头,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坚持学习先进知识、先进文化、先进理念,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做到知行合一,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不为能力不足所惧,不为本领恐慌所忧,不为韶华易逝而惶恐不安。

百折不挠,做信念坚定的“有能”青年。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舞台上的精彩背后是奋斗的艰辛。没有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坚定信念,笃行实干,就不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奇迹。青年一代要增强定力、拒绝诱惑,谨防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的滋生。要百折不挠、迎难而上,面对征途上的荆棘困难要勇毅前行,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要坚守初心,面对重任在肩的家国情怀要勇于担当。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勇于创新,做全面发展的“有为”青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是一座被隔离的“孤岛”,前沿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往往跟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紧密相连。没有创新,发展就没有了“源头活水”。青年一代要培养全局的意识、万物联系的思维,既要像海绵一样吸收营养和水分,打好坚实基础,又要广泛培养兴趣爱好,相辅相成、全面提升,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善于观察生活,明晰变化,洞悉规律,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过程中发扬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青年大学生文明行为内容解析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12-02

“文明”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果的积淀,也是人的行为和精神状态的具体表现,是每个人点头或弹指瞬间流露出的内在学识和文化修养,是个人风度和魅力的体现。文明程度是人类进化的标尺,是民族优劣的标志。分析大学生文明行为,无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对大学生内涵修养的培育、品德境界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深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价值。

一、文明与文明行为

社会文明,从简单点的层次理解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逻辑,这种逻辑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运作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上述三个要素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整体,这就是社会文明。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文明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果的积淀,也是人的行为和精神状态的具体表现。我们认为,文明在现代社会中,就是与文化结合紧密的一种现代物质文明趋于发达条件下精神生活的现代化,包括对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新思维、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的内化并能转化为个体、群体、组织,甚至国家民族的理念、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形式和活动形态。文明行为,是符合所在社会经济条件下衍生的社会文化、社会政治相吻合的在社会意识形态占主流地位的个人、群体、组织、地区、国家、民族的活动形式和表现方式。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它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文化制度、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或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人的行为可分为外显和内在行为。外显行为是可以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如言谈举止;而内在行为则是不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如意识、思维活动等,即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进一步推测其内在行为。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在校园中不文明行为的观察和调研,发现有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在图书馆、教室抢占位子而人不到;食堂买饭时插队;离开教室时不带走垃圾;上课时迟到、早退、旷课、逃课;在图书馆阅览室随意讲话讲脏话;上课时手机铃声响起等。为什么在高等学府中会产生如此不文明的行为?许多研究者都谈了客观环境与条件,主观上的内在动因等等,但是我们应该从行为产生的本质上来认识。一般来说,人的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行为主体:人,具体而言是指具有认知能力,并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行为客体:人的行为目标指向所涉及的对象,既包括人也包括其他事物;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时所应用的工具和使用的方法等;行为结果:行为主体预想的行为与实际完成行为之间相符的程度。从这些行为产生的结构因素和发展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存在现状找到有力的、有效的措施和治理方略。

二、青年大学生文明行为内容界定

那么,大学生的文明行为应该有哪些基本内容呢?如何进行分类标准的界定?目前对此尚无太多的分析。因为高等学府是“生产思想”的地方,她所确立的培养目标,要求对培养对象有较高的文明水准和文明境界,所以就不能简单地从零散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道德方面去考量。我们阅读到的大量文章都是讲社会生活文明行为,对文明行为的内容的理解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大学生文明行为的主要分类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类型:①政治文明行为: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在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政治文明由政治主体文明、政治关系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意识文明等方面构成。大学生政治文明行为的表现主要是政治参与、政治意识、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政治水平、政治敏感度、政策水平等方面符合当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②利益文明行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分配之主次分明和统筹兼顾,合理合法获取利益,体现自身价值,遵循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降成本、讲效率、讲公平、讲公正,摒弃见利忘义、急功近利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行为;③道德文明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道德发展纲要》的规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标准是清楚的,宣传教育力度要增加;④习俗文明行为:入境问俗,移风易俗,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倡导新的符合社会规范的观念,适应特定区位的文化习惯;⑤宗教文明行为:信教自由,对宗教教义、宗教禁忌等要尊重,但必须符合我国民族政策,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明宗教行为;⑥礼仪文明行为:精神风貌之礼、言行之礼、仪式之礼等方面众所议定、众所习用的规则和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按照等级相称律、约定俗成律、时空有序律和客随主便律等礼仪规律要求大学生自身;⑦组织文明行为:非国家性组织的规章制度、机构、纪律等方面,对该组织的成员来说是需要遵守的,而且组织的文化、理念、宗旨、作风、发展哲学等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非常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都要在组织中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⑨娱乐文明行为:休闲文化,休闲产业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文化的功能不可小觑。恢复身心健康、增强社会团结、娱乐中存在创造性元素、探讨礼仪伦理规律,甚至可以将娱乐文化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国民性的高度来认识。⑨网络文明行为:在网络活动中应该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规则、制度等活动形式和行为规范。

三、青年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延展价值

我们分析当代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分类标准和内容,就是为了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不能简单理解为日常生活行为。但是这些文明行为的标准还是比较模糊的,在操作方面还缺乏实践性。大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是需要养成的,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尚需21天的重复和历练,何况这九种文明行为的内容。特别是内在行为的养成,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接受新的事物,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带有创造性的思维定势,这就需要我们在分析产生不文明行为的内在动因之后,采取相对应的对策和措施。着眼于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矫正对策的探讨,把具有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转化成高等院校可供操作的方案,并全面贯彻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中去,这就是一项系统工程了。试图为切实改变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增强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出活动载体和文法性的规范。例如:大学生文明公约——文明礼仪篇:仪容举止,恰当庄重;衣着打扮,朴素大方;遇见师长,主动问好;路遇求助,热情帮助;公共场合,慎言慎行;志趣高洁,精神健康;洁行垂范,语言文雅。文明学风篇:笃诚治学,忌肤浅浮躁;追求卓越,忌固步自封;弘扬学术,忌浅薄无知;严谨求证,忌抄袭作弊;虚心求教,忌狂妄自大;刻苦认真,忌弄虚作假;好学敏思,忌得过且过。文明教室篇:文明礼貌,忌言语粗俗;尊重师长,忌旁若无人;保持整洁,忌乱扔垃圾;按时作息,忌迟到早退;专注听教,忌私语走神;勤擦黑板,忌乱帖乱画;遵守秩序,忌占座夹塞。

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教育的大力配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个体文明意识的提高。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丁立平,胡兵,范茜.五因素人格模式与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J].现代大学教育.2002,(3)

[2]田爱民,胡滨,董伟英.论当前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于忠汉.怎样培养大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J].现代教育科学.1997,(11)

作者简介:呂俊涛(1960-),男,陕西周至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管理。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大学生文明行为与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項目编号:SZZD10001;2010年陕西师大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青年学》课程教学内容、手段与技术改革研究

浅谈大学青年教师的压力 第4篇

一、来自教学方面的压力

近几年到大学当教师的年轻人一般都有硕士以上的学位, 但是随着知识的更新, 并不是获得学位后就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什么课程都会, 什么课都可以拿来直接教。在大学的不断扩招和新专业不停止的增加, 就需要年轻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也要不断加深和拓宽, 特别是有时需要讲一些新的课程, 这样就要求青年教师自己先弄懂学会, 因此需要多看类似此方面的很多参考书, 还要细心备课、做丰富多彩课件, 同时想想怎么讲才会对学生有吸引力, 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如果讲的不好, 会招来学生的反感, 在期末的学生评教中出现很多反对意见, 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可见要想上好一门课, 需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劳动才能成功。所以说这个来自教学方面的压力也是很明显的。

二、来自科研方面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部对本科教学的评估和对各个大学的排名, 造成了每个大学都想在科研上多出成绩、出好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需要每个大学教师的努力才可能达到。因此大学就会依据科研情况来制定奖励政策, 对出什么样的科研成绩得到什么样的奖励来激发教师的做科研的积极性。作为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上没几年的年轻教师来说, 想在科研上出很多成绩是有很大难度的。其主要的原因有:首先大学的资金和实验室是有限的, 所以做科研实验的条件不具备。二是在申请纵向课题中, 由于申请人数太多, 年轻教师的知名度也不高, 再加上本身的水平也是有限的, 不一定能够申请的到。三是申请横向课题, 对于这样的课题不但需要水平, 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关系, 所以, 青年教师一般硕士或者博士刚毕业没几年, 来到一个新的单位, 社会关系那是无从谈起的, 当然想弄到横向项目就很难了。四是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也很困难, 大家知道首先级别高的杂志不是很多, 再加上没实验设备、没项目支撑, 光靠拍脑袋发表论文是很不现实的。再说了, 即使弄到课题, 也需要青年教师加班加点的去做, 所以, 大家时常看到晚上12点以后年轻教师的办公室里还在亮着灯做课题呢。如果不努力, 到年底如何向学校汇报自己的科研成果, 怎么计算考核工作量。所以, 科研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时刻罩在年轻教师的脑袋上。

三、来自升学方面的压力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时代, 每个人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文化水平才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要不就会被社会抛弃。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来说, 不但要教好学做好科研, 而且还要不断进修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这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 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来自学争取考上博士生、做博士后或者访问学者, 这个不断进取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并且还不能叫苦叫累, 要一直扛着, 直到成功为止, 其难受和劳累的程度大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四、来自晋升职称的压力

大学每年都会评职称, 但是不是年轻教师够了条件就能被评上, 是有名额限制的, 也就是说是需要竞争的。在这种情况下话, 就有一种压力压到青年教师的头上。所以,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 要想升一个职称, 有许多因素要考核, 哪一个条件不过关不过硬都不行。不但要求课程讲得好、科研做得好, 而且有时还要求学历文凭也要达标。在人才济济的象牙塔里, 需要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才能超越别人, 才有可能晋升, 其背后的艰辛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知道和了解的。

五、来自经济的压力

在我们国家, 农民占绝大多数, 现在一个农民家庭供一个大学生毕业很不容易, 搞不好会把家庭拖入贫困的边缘。更不用说让农民家庭把一个大学生供到硕士、博士毕业了。而年轻教师一般都是农民的孩子, 在上学期间已经把家里的钱花空了, 所以一走上工作岗位基本上只能是自己靠自己, 靠父母再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在经济上只能是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靠双手来创造幸福的生活, 这样就有了经济压力, 具体表现在结婚需要钱、买房子需要贷款、赡养父母需要钱, 特别是有病的父母那更是雪上加霜、帮助弟妹上学需要钱等等, 如此多重到处需要资金的压力使得年轻教师不堪负重, 有时甚至会节衣缩食来维持正常家庭的运转, 从而导致身体虚弱。

六、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

家庭本来是年轻教师休息、放松和充电的地方, 可是有的家庭却不是这样, 如有的年轻教师的配偶由于追求物质享受, 喜欢攀比, 就会认为:书都念到硕士、博士的分上, 只是比别人多拿几个文凭而已, 并没有什么实惠的东西得到。如赚不到什么钱, 住不上大的房子, 买不起小轿车。还不如某某没上大学赚钱多, 也没人家风光, 真是窝囊。这样一来会使让年轻教师产生心理不平衡, 有的甚至为此离家出走, 还有的会自寻短见, 如此悲剧的例子不少, 如果经常看报纸和杂志等媒体就知道了, 可见其精神压力有多大。

七、来自青年教师自己身体的压力

年轻教师从幼儿园开始求学直至到外地读书念到硕士、博士毕业, 可以想到他们本身自己一定在离开家乡到外地生活过好多年, 这里面出现的问题是在异地的生活让他们不太习惯当地的食俗习惯和天气环境, 也许再加上需要写硕士或者博士论文以及帮助导师做科研而加班加点, 从而损伤了他们健康的身体, 这个不好的身体在他们做学生阶段还表现不出来, 但是一到工作岗位上, 随着需要各个方面都要协调, 本身身体的毛病就出来了。而每学期的教学任务是早早下达的, 因此即使年轻教师本身有点毛病也要坚持不能耽误学生上课, 日积月累的话, 青年教师的身体就是一个大的问题, 这个身体有毛病的压力时刻也在年轻教师的心头,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用好青年大学习争做时代好青年征文 第5篇

百年前,李大钊同志说“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他们的青春描绘出了波澜壮阔的画卷。走进新时代,我们身边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青年,他们奋战在抗疫前线、埋头于科研攻坚、拼搏在抗洪战场,用青春谱写了一段动人的旋律。习总书记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党员干部们应立足自身岗位,向新时代的优秀青年学习,勇敢担当、积极探索、一心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衣带渐宽终不悔,妙手仁心凯旋归。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神州大地,湖北武汉更是疫情的重灾区,全国各地纷纷派出大量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在4.26万援鄂医疗队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占比达40%。不仅是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广大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和志愿者们也有很多是“90后”,他们成为这个战场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非典时你们保护我们这次我们保护大家”,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是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庄严承诺,也应是广大青年党员干部的心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前改革开放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青年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中坚力量”,需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了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在卫星导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取得了这一伟大成就的近百人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不过才30岁。他们在老一辈航天人的指点和鼓励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攻坚克难,以“北斗精神”造出中华民族更闪亮的星。创新,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标尺,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青年党员干部正处于思维最活跃、行动最果敢的年纪,更应该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旧的思维模式,摸索出更高效、更优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青年党员干部们应该长期培养创新意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自身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提供不竭动力。

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状况研究报告 第6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学 质的研究

一、 研究背景

经过短短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特别是1997年中国高校大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跳跃式发展。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万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不仅如此,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指出,中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1]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師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一个部分,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背景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状况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也包括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2012年复旦大学进行“大走访大调查”,调查和访谈诸多青年教师也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高等学校教师规模从2000年的46.28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97.05万人,增加了50.77万人。同时呈现出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趋势,其中30岁和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分别有27.43万和45.42万,占教师总数的28.27%和46.80%。[2]有数据中可以看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几乎占据了整个教师队伍的一半,日益庞大的青年教师不得不让人们引起关注和进行研究。而且研究表明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有待改善,作为三种角色(家庭、职业和社会)的青年教师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平衡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如何照顾好家庭以及如何在社会上做好自己应尽一份社会责任。

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有研究是这样认为的:“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认识我们的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推进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改革、教学与科研评价方式的改进以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为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提供现实和理论的依据,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营造人性化的学术环境,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同时,对青年教师来说,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价他们的日常体验,规划他们个人和职业的发展目标。同时,促使青年教师通过反省思考,增强他们对学术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履行好大学教师的职责,提高其学术生产力;此外,对那些准备从事学术职业的后备力量而言,可以增进他们对这个职业的了解,从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加强自己各方面的储备。”[3]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主要是采用质的研究,即访谈的形式。后来也进行了问卷的发放以了解情况,但是主要还是以访谈为主。我希望了解青年教师是如何教学的,具体包括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等,如何看待学校的行政制度中涉及到教学方面的,青年教师是如何平衡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等一系列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

综合以上各项因素,选择了学校的三位老师作为访谈对象,他们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院系,每个院系的发展状况不一样(假设将院系各方面综合因素进行排序,且分为优中下三个等级),每个老师的背景不一样(见下表)。

姓名1性别1院系等级1职称1学历1入职时间A1男1优1讲师1博士12005B1女1中1讲师1博士12003C1男1下1副研究员1博士12002因为这三位老师中,有两位老师我都选修过他们的课,所以一是我在课后的时候,我就直接和这两位进行联系,这两位老师也很赞成;二是我直接听这两位老师的课,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这两位老师的教学状况,因为我是直接的受益者和体会者。而另外一位老师是因为曾经对这位老师进行了采访,而且正好认识这位老师授课的学生,所以可以从侧面了解到这位老师的情况所以和这位老师还是比较熟悉。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这三位老师的原因。

教学方面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了解:1、与教学有关的学校制度:薪酬制度、职称晋升制度(包括教学评价)、职工住房政策;2、教学中的课时量、备课、上课、考试;3、影响教学的科研;4、家庭的影响(衣食住行基本需要)。

A教师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因为所在院系不错,院系给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在薪酬方面和住房方面都没有很深的影响,因为他自己已经买房了,且自身家庭状况本来还是不错的。B教师目前还是单身,住在学校的职工宿舍,她说:“青年教师宿舍房租一年内连涨两次,翻了一番。”而且自身工资也不高,没有什么研究经费,所以整体来说日子还是过得一般。其实平时上课的时候,从老师的穿衣打扮来看,也能够看出来,B教师还是很节约的。C教师因为职称相应地高些,所以薪酬方面还是较高,和A教师差不多,虽说已婚,但是妻子和子女都不在上海,所以也是住的职工宿舍,问起房租涨价,A教师说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占据工资的一小部分,和外面相比是便宜一些。

谈起学校这些制度中教学的影响大否。三位老师抑制说到教学对这些影响不大。C教师是这么说的:“我们学校是研究型大学,最主要的是科研,教学只要完成一定的课时量就可以的,影响不是很大。且在薪酬占据很大比重的不是课时量,而是职称等第和科研因素;而且职称评定最重要的也是科研要好,至于教学怎么样,质量上面没有明确规定,只要数量达到基本上就可以。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说,在学校还是要做好科研,教学这个虽然花费时间,但是课余还是以科研为主。”

B教师说起这个,她觉得:“学校最好可以提供安定的环境,所谓安定的发展环境,至少不要让为了一家人最基本的吃、穿、住、行而操心、而分心。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教学育人,如果无法让教师安心、静心,估计都达不到什么好效果。我们当然要鼓励冷坐板凳的奉献精神,但不能要求“冷坐板凳”的教师在没有固定居所、没有体面收入的情况下,一味地奉献。即使青年教师个人咬牙愿意,他承受的来自家庭、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的压力也过于大,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她又补充最好提高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样不管是教学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有所进步。问起B教师的课时量,她说每天一到五都有课,而且每天至少4节,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有,她说课时费很少,但是课时量还是算的。她说起另外一个老师的情况:他是理科的一名职工,本在复旦学院开设了四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效果至少不差,因为是自己独创的新课,说实话还正在为找团队搭档犯愁呢。教学学校一方面重视通识教育,但因为本人属于实验技术系列,院系领导和他讲:“你上课可以,但年终工作总结考核不能算你的工作量!”后来向复旦学院反映情况,复旦学院的老师和他说:“这个事情我们也很无奈,但至少你们学院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这也很无奈啊。

其实我上过这个老师的课,从我的角度看,这位老师只能说上课了,上课的内容与这门课程名称或者说我们所期望的目标相差甚远,但是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也看到老师很努力地在制作课件等等,但是都是浅层次的,我们选这个课的同学普遍反映说学不到实际的知识,只有自己钻研了。但是从B教师的角度,因为她的时间真的太有限了,所以也没有其他的时间进行研究之类,这是她的极限了。

B教师说:“希望学校能够制订一些政策,鼓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能够帮带我们这些新进教师上好大课。再就是,最好可以像

某些学校一样,让讲师能当硕导,甚至博导。即使这样操作有困难,但至少是否能帮助这些讲师能多一些指导本科生的机会,而不是这些机会都被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所占。讲师们,特别是一些申请上国家基金的讲师们,就靠自己单打独斗,真是很力不从心。”

说起科研对教学的影响C教师说:“我当然也希望能够搞好教学,教好学生,师生关系和谐相处。但是教学再好,无论是研究生教学,还是本科生教学,都缺少较好的评价体系和淘汰制度,导致教好教坏都一样。特別是没有淘汰机制,导致学生评教流于形式,学生会觉得评了也是白评。所以这也从制度层面上不是对教学给予应尽的重视。学校的制度当然是风向标,我也需要养家糊口。”

说起如何鼓励教学,A教师说到:“我觉得每年每个院系应该给教学做的好的老师至少一个教授、副教授的名额(因为“高级讲师”和“副教授”也就是一个名头和说法的问题,既然“高级讲师”都给了,何不“好人做到底”,直接换做“副教授”),让安心做教学的老师也有一个盼头。”

四、反思

最后,我也借用 Kaplan有关旅行的描述来形容本研究的过程:“在履行的初期,我很天真。我甚至不知道当一个人继续旅行下去的时候,会发现已有的一些答案会消失;未来的旅途会越来越复杂;会有越来越多的干扰和疑虑。”我发现,我和罗芬的研究也是这样,最后越来越发现很多事情越来越复杂。当我们解决了某些问题时,又有新的问题会提出了。不管我们最初感觉研究项目的设计有多么的完美,但随着研究进程的深入,总会出现一些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曲折和转向——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以前的计划,并质疑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能干和聪明,我们还需要努力。

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这一研究,涉及很多方面,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等共同努力,希望复旦做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周济.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40%.中新网.2005年10月17日.http://www.chinagateway.com.cn/Chinese/jiaoyu/39111.htm.

[2]数据来源http://www.ccf.edu.cn/gjgk/putonggaoxiao.asp.

当代青年大学生恋爱活动现象分析 第7篇

一、爱情及爱情的基本特征

爱情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状态下,两性之间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互爱和自愿承担相应的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身伴侣为目的,而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自主结成一种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爱情除了具有人际关系的互动性、倾向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外,还具有一些显著特征:一是爱情具有自主性。无论是经他人介绍,还是父母包办,但最终还是完全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干涉。二是爱情具有对等性。旧社会男尊女卑,妇女地位极其低下,爱情不能自主,平等无从谈起。三是爱情具有排他性。爱情关系一旦确立以后,就不容许第三者插足介入,也不容许爱情当事人任何一方涉足成为第三者。四是爱情具有持久性。爱情的神圣主要体现在爱情生活的终极关怀和其持久性,正如古词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以身相许”。五是爱情具有道德性。婚姻靠的是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而爱情更多的是依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来规范。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恋爱活动的现状

(一)恋爱前:选择恋爱对象盲目、轻率

在当下高校中谈恋爱的绝不只是少部分,几乎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情侣们浪漫的身影和多情的足迹。那么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大学生谈恋爱呢?他们又是如何选择恋爱对象的呢?

在谈及为什么谈恋爱的时候,校园里的一位女生说:“我本来不想在大学时期就谈恋爱,但一到周末总觉得很寂寞和孤单,这时身边有个男生对我很好,不久我们便在一起了,现在我感觉挺好的,寂寞的时候可以有个人陪着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有个依靠。”一位大一的男生说:“我原来不想过早地谈恋爱,但在入学之初,有经验的师兄总是提醒我们,趁着现在还有漂亮的,早一点去追,否则过一段时间连丑陋的都不剩给你,因为这样,我就追了。”

在选择恋爱对象问题上,我们也看出了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所体现出的盲目性与轻率性。有人认为只要有钱,我就喜欢。有的则认为我不在乎钱,只要他高大,能给我安全感就行了。有的说只要是漂亮的,我就喜欢。有的则认为与其找一个脾气坏的美女,还不如找一个温柔体贴、相貌一般的女生。也正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常常见到外在搭配很不协调的却能携手共进,也常常听到诸如像她这么完美的女孩却跟那个丑陋、鲁莽的家伙恋爱了的抱怨。

据调查,只有48%的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大多数同学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是凭借感觉和试试看的心态。

(二)恋爱中:一味追求物质,而轻视精神上的浪漫

在追求到自己心中所爱以后,双方正式进入恋爱阶段,追求者为维持这份情感的长久性,千方百计讨好对方并对之言听计从。经济条件好的的男孩比以往更加出手大方,不计代价的给心爱之人购买奢侈品;经济困难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平时勒紧裤带、省吃俭用以供对方得到物质上的满足,有的甚至愿意为此债台高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恋爱的同学把心思都花在了如何满足对方的物质需求上,认为为对方花费越多的金钱就能表现出越爱对方,在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忽略了爱情的真谛———精神上的浪漫。只有精神上的浪漫才能成就真正的爱情,用物质累积起来的爱情禁不起时间的推敲。

(三)恋爱结果:盲目的追求过后,结果是劳燕分飞

在近年来的一些大学生跳楼自杀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因为失恋而结束自己短暂生命的不占少数。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青年大学生恋爱失败后所造成的一些惨痛的结果。

正是由于对爱情的肤浅理解和当初选择恋爱对象的盲目,不少同学认为只要讨好对方,多花精力、财力到对方身上即可使双方的爱情之树永青不枯。在过多注重这点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自身内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没有内力的长久支持。因此,不但花费了金钱和精力,而且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最终导致人财两空的悲惨结局。

三、当代青年大学生爱情活动现状的成因

第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必再为温饱问题而疲于奔命,这为青年大学生的爱情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提供更多的资本,面对宽松的大学生活和外来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开放,于是,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呈你追我赶之势,并愈演愈烈。

第二,现代化、市场化导致选择与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经济的变幻使得当代青年容易寻求感官刺激,浮躁的社会心态使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知之甚少,甚至个别人将爱情视同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一次性消费。面对这样一个多元选择的社会,站在时代前沿的青年大学生,难免感到迷茫。爱情本该是神圣而伟大的。但是不少大学生却缺乏这种意识,常常在有意无意中采取简单、错误的方式去追求、看待爱情,对对方缺乏最起码的尊重,故使恋爱变成玩弄感情、伤害对方的游戏。

第三,选择恋爱对象的轻率、盲目和经济地位的不确定性导致恋爱成功率较低。首先,青年大学生受到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对恋爱问题还缺乏成熟、全面的认识,容易产生片面的看法。故在选择异性朋友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人选,当恋爱之初的花前月下和甜言蜜语变成交往中因爱情处理不当所导致的焦虑、抑郁、恐惧时往往无计可施,于是常常产生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后悔心态,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惨重和不必要的代价。其次,经济地位的不确定性致使爱情的成功率低。大学生不具备独立的经济地位,社会角色还未最终确定,爱情的基础非常薄弱,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四、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第一,在选择恋爱对象时不能一时冲动,应该端正恋爱态度,多方面权衡,不可强求。首先,端正恋爱态度。青年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是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人之爱其所爱,除开感情因素,也应当讲究理性,应当符合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无理性的爱是盲目的,也是危险的,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场悲剧。所以,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想得到一份美好的爱情生活,必须端正恋爱态度,勇于承担爱情的责任与义务。其次,要有一个合适的爱情期望值,不能盲目的追求过高也不能一味偏低。我们不能始终幻想着童话中的王子与灰姑娘,虽然我们不赞成传统的门当户对思想,但是却不能考虑双方的兴趣爱好、学识、性格习惯是否相当。一个合适的爱情期望是决定一段爱情是否美满的关键因素。

第二,恋爱过程中,两人应相互尊重,追求纯洁、美好的爱情。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即使是面对自己的恋人,也不要因为自己心中的情人而改变整个自己,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顾及对方的感受,尽量避免彼此伤害,要做到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和理解,尽力去追求纯洁而美好的爱情,摒弃用物质堆积起来的“爱情”,多注重两人内心的交流,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三,正确看待恋爱结果的成功与失败,即使结果不理想,也要尽快调整心态,不影响工作与学习。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盲目的,也是苍白的。人生的真正应该追求的应当是事业,只有伟大的事业对人生才具有决定意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正说明了这一点。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反思 第8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建设

大学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效果, 特别是作为高校教师重要构成部分的青年教师, 只有对其职业道德给予高度重视, 才能促进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从而为高校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教育及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 希望为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总结分析。

一、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研究的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化及职业道德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部分, 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展现出来的风范、活力, 同时还是教师综合素质发展得以巩固、深化的主要动力以及教师内在素养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表现[1]。但从本项目的研究情况来看, 很多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及外聘教师中, 大部分教师对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将知识的传授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 敬业精神也有所缺失, 导致教学质量都大打折扣, 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研究者以所在院校30岁以下青年教师和外语学院的外聘青年教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培养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二、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研究方法及情况

(一) 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方面, 本项目采用文献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教育和培养问题的理论和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并对于不同时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以达到支持和指导本研究的目的。实验性研究方面, 提出“导师制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教育和培养方面的效果比奖惩制更有效”这一假设, 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课堂观察等各种可行方法获得所需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以论证上述假设是否成立。

(二) 研究情况。

笔者所在院校30岁以下新入职教师有7名, 还有20名新入职的大学英语外聘青年教师, 大多为在读研究生, 虽然都具备教师资格, 但在教师职业精神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从前期督导组调查结果来看, 大部分青年教师希望能在教学技能和职业发展方面获得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所以本项目借助这一动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进行调查和教育。该研究将27名青年教师分为两组, 第一组13名青年教师按照学校督导组和教学部的要求定期予以听课, 并依据听课结果的好坏予以奖惩。另外一组14名青年教师配有两位教龄在8年以上的导师, 但并没有惩罚和激励措施。导师会对青年教师进行初步的入职培训, 并且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进行帮助, 其间渗透入对于树立师德的指导。通过课堂观察、让青年教师写反思日记和组成小组进行同伴反馈互助的方法让其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进而提升其教师道德水平。

(三)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该项研究从职业精神构成的四个要素即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以及职业技能等对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进行观察和研究, 找出在其思想层面和精神层面职业精神的障碍并找出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 为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从而保证研究价值的实现。

2. 实践意义。

本项目将研究对象分为奖惩组和导师组, 奖惩组采用奖惩机制激励青年教师, 针对导师组, 组织我院优秀教师指导大学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及培养, 并结合督导组和研究者的听课反馈、学生的听课反馈情况, 对两组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敬业奉献精神、乐业爱生精神、勤学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进行充分、详细的观察, 以形成一套针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和外聘教师的有效的职业精神培训体系。

(四)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研究的反思。

1. 要建立起健全的教师职业精神规范制度体系。

人们为方便的进行专业管理, 通常都会制定适合的专业制度规范, 要求员工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及特征, 在教师这一职业中就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及要求[2]。教师专业劳动的性质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复杂性, 手段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及主体性, 方式上具有合作性、个体性的特点, 空间上、时间上具有广延性及连续性等主要特征, 这对教师独特的道德精神内容以及价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3]。因此, 在进行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研究过程中, 相关研究人员要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高校教师职业精神现状以及发展实际的规范制度体系, 并在各项职业精神内容之间构建起合理的逻辑体系, 为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 细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内容, 制定培养方案。

不断细化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条目, 并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培养方案, 以为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的实践操作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尽量将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内容细化, 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从而实现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的价值。此外, 要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内容进行细化, 还要对大学青年教师面临的生存状态给予有效研究, 并将其落实到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中, 更好地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 为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加强导师制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经过本项目研究发现,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教育及培养的过程中, 导师制的效果显著优于奖惩制。因此要充分应用导师制来开展相关工作, 以确保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总体素质水平不断提升[4]。专业素质较高且职业道德良好的导师, 能对青年教师起到较好的榜样作用, 在青年教师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精神素质时也能给予正面的示范及教育。因此各高校在教育、培养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时应有效使用导师制来加强教育和培养工作。

4. 积极进行实践研究。

要更好地研究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 就要以实证研究为基础, 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建设的症结及其问题给予充分把握。不仅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实践研究, 以提高其适用性, 还要开展深入的职业精神理论研究, 建立起符合本校发展实际的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及规范体系, 然后以其为指导, 结合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相应的调查信息给予科学、合理的加工处理, 以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才能提高项目的研究价值, 从而更好的指导高校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教育及培养工作的开展[5]。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意义重大, 所以对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也应重视起来, 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精神进行科学、有效地教育及培养, 以进一步提升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 进而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员条件, 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 .邓北川, 仇建华, 徐翠云.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与思考[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3, 31 (6) :7~8

[2] .张忠华, 桑瑜.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5) :71~72

[3] .张忠华, 苏静雷.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反思[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7 (6) :102~103

[4].王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浅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 25 (11) :755~756

浅谈当代大学青年教师的教育使命 第9篇

关键词:大学青年教师,教育使命,责任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行各业建设者的场所,这些建设者走向社会表现出的能力取决于高等学校教师的水平,高等学校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对高等学校的学生影响很大[1]。责任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无怨无悔地为教育付出。作为高校教师更应该意识到:教师职业的使命关系着国家下一代的命运,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么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要付出满腔热血去完成这一职业所赋予的使命。不能把教师职业简单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而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只有如此的信念并付诸于行动,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称号,无愧于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2]。

1 树立良好的素质和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

1.1 树立良好的素质

在角色定位上,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习惯。高等教师要对大学生负责,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生价值观。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功底,要联系教学实际,既要重视学生智商的培养,也要重视情商的熏陶。因为教师的职业比较特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表里如一。

青年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在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为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甚至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认真的教学态度、良好的师德、积极豁达的人生观可以为他们点亮一盏灯,使他们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1.2 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教育使命?首先自身要热爱教育事业,这样才会耐心地培育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探索世界的奥秘;引导他们明白道理,教导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最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该懂得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学生的行为受教师态度的影响很大。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工作,学生才会受其感染,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工作。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提高了,才能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强化教师的责任和教育使命,才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才可以强化学生面对各种困难的坚强意志,学生遇到挫折时才会统一行动、大踏步往前走。

2 教师要勤于学,不被时代所淘汰

当代青年教师应该勤于学习,因为人所具备的知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修养不会随着年龄而增强。如果老师不学习,满足于自己的现状,那么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一个落后于社会的老师,是不会吸引学生的,在课堂上的上课效果是死气沉沉的,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他就有愧于老师的称号。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

老师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也可以在业余时间报和自己专业相关或者感兴趣的课程,反复地学习,让学习深化到灵魂中。争取做到学习一次就进步一次、学习一次就深入一次,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当然,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生的时间去追求。“活到老,学到老”是老师应该追求的境界,时刻要求自己去学习,去强化新学的知识。青年教师只有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下足功夫,才能够增加自己的全局意识,真正成长。

3 教师要笃于行,增强使命感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因此,青年教师应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笃于行”首先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面对困难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意志[3]。要有大局意识,服从集体意志。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责任。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教师的行为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震撼。学生学习的初衷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美好的、积极的东西。如果想让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教师要在学校里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如果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名次,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路上不会走得很远,因为小胜靠智、大智靠德。

另外,“笃于行”体现在教师组织的课外活动中。因为如果老是停留在口头,那么教师所说的话就会成为口号,必须落实在行动中。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办活动并参与活动中,真正体会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使命。比如可以举办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走活动”,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举办以“环保低碳行”为主题的徒步活动。因为“节能、环保是每一位师生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可以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是学生思想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用脚丈量大地的同时,在行走中贯穿生态环保理念,领略自然,关心生态,在大自然这个最美好的人类家园中,引发自己对生态环境的深层次思考。最后,教师要注重教学的理论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可以用案例分析、小组辩论等方式,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可以增强学生的能力。总之,教师积极主办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青年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教育使命,从教学和生活等各个方面能负重、有作为,这样教师才可以勇敢地承担起对民族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真正做到履责、尽责。教师应该在学校内、在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做到充满着正能量,做真正的表率。

总之,责任和教育使命,意味着大学青年教师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培养好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修养。因为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但它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手段而已。学校通过教育活动培养人、塑造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做一位合格的当代大学青年教师,要爱岗敬业,把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对待,无怨无悔,埋头苦干、恪尽职守。这样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升华自己,真正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魏峰,宋继东.论高等学校教师责任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和主体责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6):125-126.

[2]庄和美,庄鸣.论现代教师的使命与责任[J],沧桑,2008(6).

论大学青年教师的为师之道 第10篇

一、热爱教育事业是大学青年教师为师的前提

“作为大学教师, 教师师德素养的第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认同。具体表现为热爱并献身于高等教育事业。热爱并献身于高等教育事业, 是一名大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原动力, 并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对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对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驱使下, 教师才会对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极为认真负责, 才会辛勤地默默耕耘, 表现出高尚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2]正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认同才会促使一个教师更好地去从事教育事业和工作, 才会在任何条件下都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最高的追求, 也才能达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境界。

热爱教育事业首先要把热爱学生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前提。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无论是身体素质或者是心理素质都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对其进行指导, 帮助他们成长, 培养其美德, 增长其才干, 解答人生的种种难题和困惑。教师热爱学生还必须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对学生严格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表现, 热爱学生不是置学生与严格要求之外, 而是抱着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目的来严格要求学生。其次, 教师要把钻研学术作为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传道是教师之所以为师的重要方面和能力, 更是大学中大爱精神传承的重要内容, 对教育的爱只有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知识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职责, 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才能得到实现。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道德素质施加影响的同时, 还应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这不仅是教师本身的需要, 更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需要。从古至今, 教师不仅传承了人类的各种文化知识,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还进行着各种发明创造, 不断丰富人类知识的宝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 而科学研究水平则直接决定着现代大学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对人类贡献的大小, 这些都与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密切相关。

教师对学生之爱是教师在理智的支配和指导下所形成的理性之爱。这种师爱不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 不是一叶障目的狭隘亲情, 更不是名利场中互相利用、朋比为奸的险恶心肠。师爱之所以是理智之信, 理性之爱, 是因为师爱是从热爱教育事业、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大局出发, 立足现在, 面向未来, 是时时处处为学生的明天着想, 关注他们长远的前途和命运的无私之爱。这种爱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坚定性、持久性和稳定性。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从大局、整体出发的, 因而总能站得很高, 看得很远, 遇事不基于个人恩怨和个人得失, 能理智、冷静地对待, 持公平、公正的态度, 既能急人之所急, 又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这种基于事业心、排除功利心的情感当然要比基于家庭、家族利益或朋友间的小范围利益的情感来得纯洁、高尚。正是出于这样的爱心, 教师对学生总能不分优劣, 一视同仁, 善于从优秀生身上发现“隐患”, 做到防患于未然;从后进生身上找出积极因素, 悉心加以诱导。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 师爱兼有亲爱与友爱的优点和长处。人们称老师为“恩师”, 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 甚至认为“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许多老师也把学生看成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 倍加关怀、爱护。师爱也如同真正的友爱一样, 纯洁、无私、没有铜臭味。古往今来, 不知传颂过多少师生之间深情厚谊的动人放事, 说明师爱不愧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情感之一。师爱即大爱, 大爱无疆。

二、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大学青年教师为师的宗旨

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的思想学识、道德风范深刻地影响着受教育者, 进而对社会文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人们把尊师重教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 留下了“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的古训。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 我国对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作用的认识,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程度, 把教育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具体表现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以及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方面。“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 (聘用) 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这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谈到: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主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 严谨笃学, 淡泊名利, 自尊自律, 加强师德建设, 弘扬优良教风, 提高业务水平, 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青年教师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并以此为宗旨,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师德规范是大学青年教师为师的行为准则

教师的道德规范源于教师个体, 同时又高于教师个体。它是千百年来无数优秀教师的品德结晶, 是广大教师公认的理想人格模式。古往今来, 许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将点滴的品德和风范不断融入教师行业的精神价值追求中, 如涓涓细流归大海, 初时貌似平凡, 终极浩瀚无边, 蔚为壮观, 使师德成为整个人类道德世界一大丰碑。作为个体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具有深厚的学养, 能够为学生授业解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之外, 所追求的目标便是实现自身理想人格, 无论是中外的名师如孔子、孟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之列, 还是当今的普通乡村教师都将师德作为通往理想人格的征途。他们不畏世俗的流弊, 不畏修身的艰难, 跋涉于这条平凡而光辉的理想人格之路。

教师个体人格的完善必须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去实现, 百尺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只有在平凡的教书育人活动中依据师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不断规范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 才能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从被动地遵守师德规范到自觉地践行师德规范, 有一个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由粗及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作为个体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在边实践边对照中逐条逐项地领会师德规范, 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师德规范当做自我的实践模式, 努力创造出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修养捷径。

在所有的行业道德中, 师德规范离人类理想人格最近。这一特点是因为教师这一职业完全从事知识和精神的生产, 以独特的教育之爱包容和超越了其他任何形式之爱;同时, 教师这一职业又以知识和理性作为其职业道德的基础, 体现着人类思想、语言和行为的最佳选择和充分理想化。从这个意义讲, 某一时期的师德就代表着某一时期的人类理想人格, 引导着人类人格向神圣之爱和科学、理智、高雅迈进。

四、品格和魅力的提升是大学青年教师为师的关键

教师道德品格之“美”, 体现在教师知之正确、情之高尚、意之坚强和信之坚定四个方面。

第一, 知之正确。

教师的道德认识是教师道德品格的前提。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社会道德价值的认识。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深刻地认识教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认识到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 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 教师就会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从而把提高道德认识变成自觉的行动, 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相反, 如果教师对从事的教师职业的社会道德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 那他就不可能热爱教育事业, 更谈不上忠于职守,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了。教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 正确理解和掌握师德规范, 从而提高识别真假善恶的能力, 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第二, 情之高尚。

高尚的道德情感, 是道德品格的内在基础。教师的道德情感, 包括深刻的道义感、强烈的理智感和高尚的美感。在这些情感中, 热爱学生是最基本的内容, 也是教师道德情感的核心。理智感是一种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的情感。它是由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自信感等因素构成的。它要求教师遇事善于思考, 不盲从, 不冲动, 不单凭感情用事, 处理问题是非分明, 客观公正。高尚的美感也是教师道德情感中的重要内容。对美的鉴赏、向往、追求、创造, 这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情感。教师可以用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 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陶冶学生的心灵, 塑造学生的美好品格。此外, 正义感、荣誉感、幸福感等都是教师的高尚情感的具体表现。

第三, 意之坚强。

坚强的道德意志是教师道德品格的必要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障碍, 为了克服困难, 排除障碍, 教师就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毅力和精神就是道德意志。一个教师如果缺乏这种道德意志, 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意志的作用, 是依据一定道德认识和情感, 确定道德行为的方向和方式。因此, 道德意志是教师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形成良好道德品格所不可缺少的主观精神力量。

第四, 信之坚定。

教师道德信念是指教师发自内心地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责任感, 是教师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自己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教师道德信念是构成教师道德品格的重要因素。教师道德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只有这样, 才能对教师职业抱有高度的热情, 把教育工作同实现理想联系起来, 产生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道德责任感。一名教师之所以能做出优异成绩,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做好工作看成是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 把自己的使命感和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转化为对事业的坚定信念, 从而培养一种顽强的道德意志, 支配着自己为教育事业勤奋工作、不懈追求。

五、言传身教是大学青年教师为师的重要途径

孔子指出,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董仲舒曾说过, “善为师者, 既美其道, 又慎其行”。教师, 作为学生走向社会, 通往科学宝库的引路人, 他的神圣使命就是传播文明、塑造人格, 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 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的所谓“人格”, 即教师作为教育权利和义务的主体, 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 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 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 无论它们设想得多么精巧, 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教师要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师道要求, 以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培养学生的人格, 以自身高尚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教师的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也是教师职业实践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都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杨昌济认为, 只有教师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 完成造就人的光荣任务。他说:“教育者之行为若不走其言, 其影响于被教育者必甚大。”[3]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提倡并实践“以教人者教己”的信条, 成为当代教师以身作则的光辉典范。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心为农民服务, 身为洋博士的他脱掉长袍, 穿上草鞋, 和学生一起开荒种地, 担水挑粪。

国外的著名教育家也无不重视教师的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 “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 教师的义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法国思想家卢梭指出, “教师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 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 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并认为, “真正左的教育不在于口训, 而在于实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 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既要“言教”, 也要“身教”, 而更重要的还是“身教”, 要时时处处以教师良好的道德言行去教育学生。

总之, 作为一名大学青年教师, 必须把为师之道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首要内容, 也只有这样, 大学教师才能在不断提升为师之道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才能在热爱教育事业的同时, 热爱学生、热爱学术, 也才能把这种热爱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践, 不断推动学校师德师风的好转和学校品格的不断提升, 才能不断推动学校实现新跨越、实现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延明.搪论大学教师的“师道”与“师德”[J].中国德育, 2007, (4) :8-12.

大学青年 第11篇

政策: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现在,学校青年教师的比例已超过70%,青年人有活力、有思想、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青年强则学校的事业才能兴旺发展。”河南师范大学校长王键吉说,“但青年人面临着工作、生活双重压力,他们亟须得到帮助、鼓励和支持。”

2014年,河南省财政厅为支持45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向全省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拨付了一笔科研业务费。河南师范大学抓住机遇,依据学校情况制订了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提升计划”),用于支持4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

在具体实施中,河南师范大学遵循“分层培养、突出重点、持续资助、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工作方案,作为提升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2014年12月16日,学校召开了“提升计划”的启动会议。

“这个计划让我们青年教师们倍感振奋,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搞起研究会更有归属感、更有事业感,也更加勇往直前。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多出学术精品,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在启动仪式上,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福运代表青年教师发言时说。

该“提升计划”以基金项目资助的形式实施,参照普遍资助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推出六项不同层次的基金项目。在“博士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三个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国家级项目培育基金”“优秀青年人才培育基金”“杰出青年人才培育基金”三项内容,全方位地满足了青年教师科研创新的各种需求。

“提升计划”的六项基金项目成为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中强有力的支柱。河南师范大学每年新增520多万元用于“提升计划”,并且将过去分散的经费集中配套使用。同时,为了配合“提升计划”的实施,该校还修订了《青年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投入经费的总数达到原来的2.5倍。两项经费合计总数达到1300万元,为该校青年教师创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据统计,河南师范大学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706人,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博士教师547人,占总比例的77%。自2011年以来,河南师范大学共获得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项,其中45岁以下青年人才贡献了154项,占75.5%;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6项,其中45岁以下青年人才贡献了78项,占73.6%。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先后获得国家重大、重点科研计划的支持,青年博士人才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

“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氛围和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活力和发展后劲,从根本上达到全面提升我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王键吉说。

氛围:在创新文化氛围中成长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发展,河南师范大学大力加强青年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育,在抓好以项目促科研的工作的同时,督促和引导青年教师加入各类学科团队。

“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突出培养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河南师范大学主管科研工作的杨林副校长说,“充分发挥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平台在凝练方向、汇聚队伍等方面的集聚功能,从而吸纳青年教师积极融入学科平台并承担科研任务,达到不断锤炼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目标。”

目前,河南师范大学正在努力形成以高水平科研为引领、青年教师潜心研究为保证、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为策略的科研创新局面,为持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逐渐形成河师大别具一格的创新文化氛围。

“学校要大力弘扬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潜心研究、大胆创新,监督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操守,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营造激励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加快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杨林说。

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时,河南师范大学兼顾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切实做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2013年学校各类受理专利共137项,是2010年的近5倍。不管是擅长基础研究还是重在应用研究的青年教师,都能在这里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学校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也不断激励着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在跨学科交叉创新、多学科集成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主流的背景下,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创新组织模式,“组团搞研究”成为青年教师中最流行的组织模式。“现在的研究课题已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一批人相互协助、共同完成,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发挥成员的个人优势,实现1+1大于2的效果。”该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曹俊杰深有感触地说。

“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是对创新团队、创新群体的根本要求,学校今后仍会大力提倡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协作意识、攻关意识。”王键吉说,“要争取发挥优秀科研团队的‘传、帮、带作用,让每一位青年教师在团队中都能发挥作用、提升能力。”

在学校大体制的引领下,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被积极调动起来。2011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69项。为更加合理地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做出客观评价,学校正在逐步建立起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形成激励先进的良好风气。

“学校今后将会建立起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奖励制度,在兼顾成果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成果质量和学术水平。”王键吉说,“要尽快形成比追赶超的良好风气,从而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加快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个人:在责任与担当中磨砺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学校发展就有前途、有希望。实施提升计划,就是要激发全校青年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创造力。”王键吉说,“青年教师们以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科研工作和学校发展中发挥着自己的优势作用,对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完成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王键吉教授作为校长,在处理学校行政工作的同时,依然勤奋不辍的进行科研项目,每天工作到深夜,节假日也总把自己关在实验室。“修至学、立世范、启智慧、益品行”的教风,已成为烙在每一位教师心中的座右铭,在科研工作上,他们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统筹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应用,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12个字。

近三年,河南师范大学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4项,河南省科技型创新团队7个,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4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8人。2013年,学校在SCI一、二区论文发表数量达到108篇,与2010年相比增长77%。根据ESI数据库近十年的统计,河南师范大学的化学、物理和工程等学科进入全球研究机构前1%,在河南高校中排名第二。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及时跟踪国际学科前沿、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对青年科研人才的基本要求。曹俊杰对此深有感触,2011年年底,他根据欧洲核子中心宣布的一项实验结果,先后写出两篇与之相关的文章,这两篇论文被评为“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论文”。

“学校理论物理传统方向就是圈图计算,但是到了2007年,我明显感觉该领域日渐没落,于是我结合实验发展趋势和理论研究现状,为自己设定新的研究方向。”曹俊杰说,“做科研时一定要把握前沿脉搏,紧跟时代潮流。故步自封,只会离前沿越来越远。我们青年教师要做科研领域的常青树而不是昙花一现。”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会认真规划我个人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科学制定个人近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培养宽阔的学术视野,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和交流鉴纳的开放视野,敢于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冲击更高层次的科研目标。”马福运说。

河南师范大学以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为契机,通过提升计划系列项目的支持,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努力造就一批能进入国内外科学前沿领域的科研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支撑起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学校和各职能部门将会切实做到客观公正、科学评价、稳定支持,同时,各学院也要为青年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善于发现青年人才,大力扶持青年人才。”王键吉说,“最重要的还是青年教师本身,青年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类项目的申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心无旁骛,扎根学术研究,在完成自身科研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入党动机探析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动机,成因,对策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高校是青年聚集的地方, 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中的优秀代表。在价值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 如何严把大学生入党质量关、把信念坚定、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吸收到党内来, 将直接关系到党的肌体健康、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 作为肩负向党输送新鲜血液任务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加大对青年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教育和引导, 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青年大学生入党动机分析

目前, 在高校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中, 主流是好的, 绝大部分人的入党动机是正确的, 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明确, 不健康甚至是错误的, 既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也有功利主义的成分, 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真心信仰型。

指争取入党的真正原因是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 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人生追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一切。真心信仰型动机的大学生, 他们对党怀有崇高的感情, 对党认识深刻, 受过系统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对真心信仰型动机的入党申请者,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倍加爱护, 多引导, 多鼓励, 适时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 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2、务实功利型。

指争取入党的内在原因是为了个人利益或处于某种实惠的考虑, 把入党当成谋求个人好处的一种手段或途径。有的把入党当成“日后为官”的条件, 认为只有入党才能当官, 当官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把入党作为“找个好工作”的筹码, 为追求个人利益创设条件;有的认为入党可以增加接受锻炼、提高自我的机会, 把入党当成了追求个人发展的手段等等。上述入党动机的学生, 他们对党认识模糊, 个人主义膨胀, 利己思想较重, 在重大活动和工作中很难经受考验, 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决定了他们在加入党组织的路径选择上会偏离正确轨道, 甚至, 可能会把主要精力用在拉关系、走后门上。如果这些人一旦入了党, 就可能给党组织带来无穷后患, 影响党的事业, 损害党的形象。

3、盲目被动型。

指争取入党的真实原因并非出于自愿, 而受外界因素的支配, 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的是在父母的反复劝说下, 把入党当成了完成家长的任务, 才提出入党申请的;有的是看到周围同学积极争取入党, 才"随大流"提出入党申请的;有的学习成绩优秀, 老师找其做工作, 希望其在政治上有所进步, “不好意思驳老师面子”才提出入党申请的等等。这些大学生缺乏对党的清晰认识, 没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对自己为什么加入党组织, 并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往往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缺乏为加入党组织持之以恒、努力拼搏的精神, 他们仅仅是为入党而入党。

以上这几种入党动机, 第一种是正确的, 第二种是错误的, 第三种介于两者之间。有些学生几种入党动机兼而有之, 有些学生入党动机会随着外部环境、自身经历的变化而变化。

二、青年大学生入党动机产生偏差的成因

导致大学生入党动机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形势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良莠不齐的各种外来文化和思想观念共时态、多方式地融入中国文化领域, 并且, 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相互渗透, 使得当代社会思潮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和迷惑性。高校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不是“世外桃源”, 所以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文化热点、生活信念、行为方式等都会融合渗透到校园, 作用于大学生的精神空间, 使并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思想困惑和疑虑, 有的经受不住考验, 就会步入思想误区, 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2、国内环境的影响。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等新情况。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有所抬头, 不正之风在多领域有蔓延的趋势, 党内腐败现象频发,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等。这些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现象使一部分大学生迷失了方向, 误判了价值标准, 放松了自我要求, 把入党看成了捞取个人好处的手段, 从而使入党动机发生了扭曲。

3、网络环境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 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互联网具有开放性、隐蔽性等特点, 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同时, 也充斥着许多灰色、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 很多来自不同渠道、抱有不同目的、甚至反对党的领导、诋毁我国社会制度的信息都可能随时侵入。这些有害信息也更易于把好奇心强、自制力弱, 辨别是非能力差的青年学生引入歧途,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三、端正青年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对策

鉴于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出现偏差的现实, 高校基层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 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 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

1、加强学习, 坚定信仰。

一个人的入党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 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 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党的认识有直接关系。要提高青年大学生对党的认识, 加强理论学习是关键。要充分利用业余党校、红色网站、学生党建社团等, 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法制道德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等, 使之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要不断创新学习形式, 丰富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

2、勤于实践, 创先争优。

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 正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对党的认识也有一个从肤浅到深刻, 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勤于实践, 才能切身感受对党的了解, 深化对党的认识, 才能真正检验自己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 从而使自己不断摒弃和纠正错误思想, 树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要在青年大学生中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开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服务活动, 在活动中锤炼他们的党性, 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严格程序, 组织培养。

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不仅仅靠个人的自觉, 而且更重要的是离不开组织的培养、教育和帮助。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主动接近申请入党者, 面对面地与他们交流和沟通, 了解其思想状况, 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防止高高在上或把入党“神秘化”的错误做法。要主动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 提高其综合素质, 使他们感受到作为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严格入党程序, 严把入口关, 重点抓好团内推优、民主测评、组织审查和发展公示等各环节, 同时还要对入党后的青年学生严格管理、经常教育, 使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始终不忘发挥党员“旗帜”作用, 始终主动地检查自己的入党动机, 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参考文献

[1]吴健康.学生入党动机的矫正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30) :24-25.

[2]江本武, 曹迅飞, 左辉, 等.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及解决途径[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 (2) :42.

上一篇:胸腔镜手术配合下一篇:收获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