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范文

2024-08-30

兰亭集序范文(精选12篇)

兰亭集序 第1篇

“痛”情

承群贤相聚兰亭修禊盛会, 王羲之接着说一般的“人之相与”, “相与”即相互交往。于世为人, 交往是必须的,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总是有时平静有时波澜:有时闭于一室之中, 畅谈襟怀;有时凭着在托付之物上寄情, 放纵不拘。这就是所谓的“俯仰一世”, “俯”就是“沉静、内省”, “仰”则为“张扬、外拓”。这是世人交往时常选择的两条途径。但不管择静还是选躁, 都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形:“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由“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之“快然” (“不知老之将至”上承“快然自足”当作“快然”以至忘老的极乐之情解。) 到“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之“感慨”, 王羲之指出了人交往时由热到冷的常态以及由此生发感慨的常情。但他也严谨地认识到, 亦会有“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情况出现。如果喜欢的 (人、物、事) 转瞬间已为陈迹, 仍然不能触动人, 何况还有寿命长短不能自主、生命最终消亡的不争事实。面对这, 他们会怎样?古人就认为, 死相当重要 (王羲之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承“终期于尽”而来显然是为了突出死的重要, 故“死生”当作偏义词理解) 。如果把死亡看重, 它怎能不让人伤痛。王羲之用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这种感慨。

这部分内容当分三个层次理解:第一层讲“欣于所遇的快然”;第二层讲“情随事迁的感慨”;第三层则是以“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个递进复句为过渡讲“终期于尽的悲痛”。所以, 此处的“痛”情是有感于生命的终结而发。

“悲”意

生命短暂, 古人重死, 每每临文王羲之总会嗟叹感伤。他用若合一契, 表达了这种心与心的呼应。但他又不甚理解古人为什么如此重死。因为, 在东晋, 名流多崇尚老庄, 他们寄情山水、笑傲山野, 同生死、齐彭殇。如何晏、王弼就曾将“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认为“无”或“道”是万物固有的一种本质属性, “体用不二”“本末如一”。所以, 死是无需特别关注的, 但现实中并非如此。王羲之总觉得把生死、把长寿短命等同看待是荒诞的。为了弄清楚这些以正视听, 王羲之不断与当时的名流清谈 (清谈, 以极具抽象思辨的“玄学”为主要内容, 以《老》《庄》《易》为谈论对象, 讨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 以“本末有无”为中心, 试图调和儒道, 会通自然和名教, 因此又称“玄谈”) 。由是, 王羲之认识到后人如果看到晋人的某些情思时, 很可能也会像他看待前人的一样, 内心感受契合却不甚理解。他觉得这是非常悲哀的!为了不让这种悲哀发生在后人身上, 所以他记下参加兰亭集会的人, 并抄录了他们的诗作汇编成册。王羲之认为人们用来兴发感慨的情致是一样的。即便时代不同、世事变化, 只要有了当时的情致, 后人就会生发出和作者相似的情感, 从而理解前人的情思。所以, 这部兰亭诗集是后人了解兰亭与会者情思乃至东晋人生死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一把钥匙。显然, 王羲之认为《兰亭集》有极高的价值。

由此可知, 文中的“悲”并非有些人认为的是上文“痛”情的深入, 而是指不能理解古人情思之悲。

《兰亭集序》的兰亭来龙去脉 第2篇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作品思想】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兰亭集序》 第3篇

关键词:文人 生命 自觉意识 苏醒

·【中图分类号】I206.2

正文:在晋穆帝即位时期,公元353年,也就是永和九年。谢安、王献之等总计41名著名学者共同到兰亭边聚会,前往河边修褉。这是难得的雅士聚会,自然会有饮酒赋诗的举动,方显名士风流之气概。出于纪念本次聚会的原因,将参与聚会的众位名家之作汇聚成集,并交由王羲之创作书写序,也就是历史上顶尖的书法与文学著作《兰亭集序》。在晋朝,文士们往往追求文风的华丽。但这篇兰亭集序,并不以辞藻华丽而闻名,而是独创一道,以表达事物和景物,来抒发自身的感情,从而实现实质和形式的统一。

在魏晋前后,大一统的政治日益破落,而传统的儒学统治地位遭受一定的冲击,在嘈杂的社会当中,文人进入到政治当中,普通的上升平台已经被打破,文士们常常在自我的角度进行思考,这可以说是文学历史上的突破性觉醒:对于生命的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这一阶段开始,文人们真正拥有自身的生命意识。著名学者帕格森曾经说过,欠缺自我的世界是死寂的。而在生命意识觉醒的基础上,文士们从外部向内部进行探索,从而明确个体具体的外界投射,对于自身的生命有着理性的认知,在认识到个体的脆弱之后,产生了一种放纵的现象,感叹生命的痛苦和短暂,道家玄学之风日益风行,在放情欢歌和悲叹的情况下,耗费着自身有限的生命。而文學从简单的描绘外部世界,转变为探索自身心灵的时候,在更加深入的思考指引下,文学的表达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兰亭集序》代表着人们自身的意识,在王羲之专注描写景物和事物的时候,将景观比拟为人体的生命。在第一段当中,会稽山的景物极为美丽,在美丽的山石、溪流之下,映照着宇宙的美好,给人以奋发的感觉,辽阔的自然景观,从而让人们的身心和周围的自然相互统一,从而让人们自身的心情愉悦达到另一个高度,可以说是人身的极限快乐。同时其还是兰亭集这一雅趣的事物的具体代表,让人们的生命产生印证。这属于文士们对于生命思考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自然觉醒。

而寻找到能够和自身出现共鸣的景物,仅仅是觉醒的初级阶段,而明确生命的局限,才是进一步的升华。在该文章的第三段,所描绘的静躁表象,就寓意着人们生命的局限性。而这里面有着极大不同的静、躁,却都有着共同的局限性,这也是王羲之对于生命的看法,具体而言,其局限性主要有下列几种:

其一,“当其欣于所遇……“。这一句话,代表着人在得意的时候,情感就会占据主导位置,理性消退,思想超出了理性的限制。

其二,“及其所之既倦……”,这代表着未能珍惜自身所拥有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失落的痛苦。

其三,“向之所欣……”,代表着人生当中的得意之时总是短暂的,愉悦难以再度出现,在此情形之下所表现出的痛苦之色。

其四,“修短随化……”,人生的长度是无法测量的,而生命始终在向着死亡而迈进。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时间的束缚。而死在文士们看来,是无限强大而又无法抵御的,人在死亡面前是极端脆弱的,毫无抵抗智力。而在对于死亡的思考当中,再度发现了生命局限性的痛苦之处。

在认识到生命的局限之处,生命终将走向死亡之后,从而感受到生命的痛苦和热爱之处。在感受到生命的局限之后,才能够深刻的了解到其宝贵之处,并以此产生浓烈的热爱之感。在此情况下,作者就引用古文当中的 “死生亦大矣”;也正是在此情况下,作者才会表现出感慨:“岂不痛哉!”。在晋朝,特殊的境遇之下,文士们在深刻认识到生命局限性之后,有着一种悲凉的感觉,在清醒的了解到人生局限之后,属于一种更加深入的觉醒。而李泽厚就曾经表示,人生当中的众多事物都是虚幻的,并值得过于信任,也不具备什么价值;人生当中只有死亡才是真实的,而在人生短暂的历程当中,就会存在着众多生离死别等不幸之事,唯有这些才是真实的。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更加深入的了解生命的张力,在迷茫当中的思考,给人以悲凉以及深沉之感。士人们在对于生命的思考当中,陷入到了困境当中难以逃脱。只能通过 “一死生、齐彭殇”,来缓解自身的痛苦。通过这种方式,来麻醉自身的思维。但觉醒之后的意识,需要为人生寻找到向上的平台以及出路。

王羲之同样了解到了人生的无常,但其并没有用麻醉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其对于“一死生、齐彭殇”所采取的是否定态度,对抗这一放纵的人生观念。其认为生命的未来,主要是针对当下的珍重,并以此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境界,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存在着对于时间的敬畏,但是更有着奋发的斗志,也有着独自情形的无奈之感。作者将自身带入到过去之人的感慨当中,也带入到现在之人的迷茫当中。后世之人对于历史的无奈之感,也是人们对于生命的一种思考,还属于一种人们对于生命的奋斗之思想,通过自身的拼搏从而实现生命的意义。王羲之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拼搏,寻找到自身生命的意义——浩瀚的书法世界。这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人们努力的收获,也是生命的价值体现所在。

《兰亭集序》当中,对于生命的觉醒有着充分的描绘。包括以自然比拟人们的生命;包括对于人生的局限和苦难的思考;包括对于当时逃避思考的对抗,以自身拼搏的方式寻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而狄更斯在自身的作品当中曾经描绘过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王羲之所处于一个迷茫的时代,但是又能够超脱出迷茫的束缚,从而有着对于人生的深度认知。 “人的生命自觉意识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生命意识,接纳自我,主动地规划自我,能动地完善自我,有规律地把握生命意识的自觉性,最后自我价值的体现” [2] 。这种思想,需要深入的思考才能够明了,因此是极其珍贵的。

1、 《双城记》狄更斯

《兰亭集序》里的乐与悲 第4篇

下面笔者就结合文本对此文之“乐”“悲”略加剖析。

一、“乐”况空前, 文笔简练

文章第一段描述人事景物、天时地利, 写景叙事, 虽洋洋不过一百四十八言, 文辞简约, 却意韵丰厚, 生动再现了一群文人墨客游宴兰亭临流赋诗的空前“乐”况。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皆因修禊之事。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还有映带左右之清流激湍, 并以其作为流觞之曲水, 一觞一咏, 抒情言志, 放浪形骸, 自在惬意。再加之天高气爽, 玉宇澄清, 微风拂拂, 暖意融融, 于此境中仰视俯瞰, 皆可视通万里, 情满天地, 思接千载, 这份融天入地的快适舒畅恐非亲历者是无法体会得到的。可以说, 于此段文字中“人和”、“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一应俱全, 文笔虽简练, 却体现了诗人清幽淡雅的情怀。

二、“悲”情深沉, “悲”中有“理”

文章二、三段多抒情议论, 表现人生悲痛, 情感以“悲”为主。

第二段感叹人生短促的生死之悲。乍一看, 由乐转悲, 似乎略显唐突不谐, 但经作者娓娓道来, 却又感觉顺理成章。作者紧承第一段, 由眼前兰亭游宴的欢乐, 推想到了普天之下朋友相处的情境:好静的, “取诸怀抱, 晤言一室之内”;好动的, “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但不管静躁取舍如何, 只要情投意合, “欣于所遇”, 便会“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不觉中时光悄然流逝, 竟“不知老之将至”。但是, 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 “所之既倦”, 会短离长,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 自然乐极而悲。悲人生无常, 欢乐短暂。由此进而想到生命短促, 盛会难再, 死生大限, 更令人痛心。由兰亭群贤到普天之下的人们, 由生离到死别, 由特殊到一般, 悲痛的广度大大扩展了。

但作者的悲痛并没有止于斯, 而是更深入一层, 由现在回顾过去, 古人从来就为生死而悲叹, 再由现在推向未来,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将来的人们也会悲叹生死。生死之感贯穿古今, 横贯整个人类社会, “死生亦大矣”, 深沉至极。

文章“悲”情深沉, 但这绝非为悲而悲, 其悲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试问, 如果真是可以置生死于度外, 无所作为, 逍遥避世, 哪里还会有此等之悲呢?由此足见作者于悲中却蕴含着对生的执着和追求。作者并不赞成当时士大夫阶级那种“一死生而齐彭殇”的虚无思想和玄谈作风。他一方面对人生无常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情绪, 另一方面又对士大夫们偏安一隅及时行乐不思进取的社会风气极为不满。他的内心其实充满了矛盾与痛苦。结合王羲之的家族影响和他的人生经历来看, 他的一生更多的是积极进取, 执着追求, 更多的是创造价值, 奉献社会。否定庄子的生死齐观、人生虚无, 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王羲之经世致用, 有所作为的人生观。

兰亭集序赏析 第5篇

兰亭集序赏析1

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海外闻名,要说中国书法,所有人都会想到《兰亭集序》吧,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巅峰,它不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匀,强调对比。结体或修长或浑圆,突破隶书扁平方正的行貌。特别是文中字有重复者,则转构别体,无一雷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二十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平稳舒放,或藏锋收敛,或端整如楷,或流利似草,变化不一,尽态极妍,是无法复制的艺术品。

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

但是,人们通常所关注的只是它的书法价值,而不曾关注它的文学价值。《兰亭集序》从文学方面来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其描述了会稽山美丽的景色,“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语言朴素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遒劲的书法中阅读此文,兰亭的景色已浮现在眼前。如此美景,当然要有知己陪伴,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天气晴朗,使王羲之心情也很舒畅。便有了“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快乐。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让读的人也不禁因此而快乐起来了,或许,人们就是因为这优美的文章中,这不拘一格的书法中,传达出来的积极愉快之情所感染了吧?

兰亭集序赏析2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说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确,人生匆匆,短短数十载而已。所以他才认为死和生同样具有重大的好处,他本来就明白“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幻荒唐的、妄造的。读那些文字,我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人生无常,所以才更加珍惜;正因为死生亦大,所以才有无尽的眷恋……

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并没有像王羲之那时的社会压力,所以我们就应活得更自在。“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拥有了享受生活的权利,那么就要好好地珍惜,不要等将要失去时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我们虽没有王羲之那样独特的见解,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去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我想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冥冥之中我们已诠释了自己生命的真谛,如果能够这样,那就足够了。

昨日是已走过的,明天是即将走过的,唯有这天正在走过……生命数十载,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一帆风顺地走完这一程,固然最好;如若不能,我想只要你曾为之付出,拼搏过,曾珍惜过,那也必将是无怨无悔!

我们并不能够去改写历史,也不能够预知未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着,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去创造那无尽的回忆与欢乐。请珍惜这绝无仅有的机会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去追求自己活着的好处……因为,只有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才能够将短暂的生命延长!

兰亭集序赏析3

王羲之《兰亭集序》墨迹,乃天下第一行书,其文字亦属天下之第一美文也。品读文中写景、抒情、寓理之与众不同的语言,不难感知其趣味之纯正与高雅脱俗。

王羲之说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确,人生匆匆,短短数十载而已。所以他才认为死和生同样具有重大的好处,他本来就明白“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幻荒唐的、妄造的。读那些文字,我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人生无常,所以才更加珍惜;正因为死生亦大,所以才有无尽的眷恋……

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并没有像王羲之那时的社会压力,所以我们就应活得更自在。“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拥有了享受生活的权利,那么就要好好地珍惜,不要等将要失去时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我们虽没有王羲之那样独特的见解,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去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我想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冥冥之中我们已诠释了自己生命的真谛,如果能够这样,那就足够了。

昨日是已走过的,明天是即将走过的,唯有这天正在走过……生命数十载,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一帆风顺地走完这一程,固然最好;如若不能,我想只要你曾为之付出,拼搏过,曾珍惜过,那也必将是无怨无悔!

我们并不能够去改写历史,也不能够预知未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着,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去创造那无尽的回忆与欢乐。请珍惜这绝无仅有的机会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去追求自己活着的好处……因为,只有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才能够将短暂的生命延长!

兰亭集序赏析4

《兰亭集序》是我国东晋时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在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等人到今浙江绍兴兰亭“俢禊”时,会上各人作诗,其为之诗集写的序文。

该序文不仅仅描述了兰亭周围的美丽景色,也描述了王羲之他们聚会时的欢乐之情,而又抒发了对人生生死无常的`感慨,也在隐隐约约间告诉了我们“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进取入世”。

作者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有诗文集十卷,但又兼以擅长书法名世。而他所创作的《兰亭集序》,不仅仅是我国书法界的珍品,也是我国文坛上的杰作。千百年来这序文这书法,为世人所称赞和传诵。

那为何这片序千百年来为世人所称赞和传诵呢?由于喜欢,所以深读。略悟。

其序共三段,第一段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他们在浙江绍兴兰亭“俢禊”时的兰亭聚会的情景,并如其同时也写出了与会者的真实感受。其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亦写出了此次聚会的资料和此行最终的目的,畅叙幽情。

第二段,经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描述。提出并讨论了人生的无常,并不由的发出了无情的感慨。

浅悟,其中提到,人与人的相处,要学会圆滑周旋。因为有的人喜欢和朋友畅谈,无拘无束;而有的人则喜欢把兴趣,寄托在所喜欢的事物上,旷达开朗,也同时无拘无束。虽然他们的取舍点不一样,可是他们都在表达他们自我真实的想法,因高兴而高兴,因满足而满足,这样似乎衰老与他们就毫无半点关系。可是等到他们厌倦这些事情的时候,以往的喜悦倾刻就会成为过去的事情,那么就像“生和死”,这样的大事情,还是会不由的发出感慨的。人生其实真的就是这样无常,那怎能不令人悲痛呢?也同时无意中透露着人生的无奈。

第三段,证明了作者写序的缘由。“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前人的感慨和今人的感慨是这样的如出一辙,能不让人感慨吗?生和死是一样的虚无,长寿和短命一样的荒谬,后代的人看待我们当代的人,也像我们当代的人看待古代的人一样,这可真是可悲呀!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同时也体现了王羲之“进取入世”的人生观。同时也在表达着这样一个相同的观点:身在一个社会,仅有融入这个社会,才能长久。简单一点就是你只能适应这个社会,而不能让这个社会适应你。所以在我们讨论某个问题和观点时,不如先看一下我们此刻的社会,我们身边的情景,然后再根据其,而来决定或确定这个问题或这个观点在此时在此地,应用怎样的方法或怎样的手段来正确合理的解决或判定。这,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吗?

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失败,尽力了,进取的融入了这个社会了,成功甚好,失败那又有何妨?

《兰亭集序》,不懂得会说那是王羲之酒后酒酣人兴的成果,而如果能进入字里,那里面却有着怎样的享受着自我,有着怎样应对困难的洒脱,因为那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那奋进的气魄,那奋进的光芒。

那么,我们身在这个社会,你是否已经准备好,让人生也如其一样闪烁。进取入世,并进取的适应社会,并在这光芒的社会中,进取发光发热呢?

那么,你的人生,你的《兰亭集序》,是否也会因你的“进取入世”而焕发耀眼的光芒呢?

那么,不如就让我们进取入世,而从此有一个不悔的人生吧。

兰亭集序赏析5

临王羲之《兰亭序》,越临越激奋,越临越感差距甚远,也使我增添了对书法的钟情和爱好,更是信心百倍。这条路很长,也很艰辛,但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成功一定属于不停临池的书法爱好者。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书法艺术精美,造就了他书法艺术的顶峰,而且文采斐然,感悟颇深,道出了人生箴言,“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两者不能等量齐观,在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应该空谈玄理,坐而论道。兰亭修禊,是绍兴当地的一种风俗,那天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消灾祈福。我们说,福祉所至,有时会有,然而有人得福“快然自得,曾不知老之将至”,“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称这种人为“躁”者;有人得福“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王羲之称“静”者。

这是两种人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当时土大夫阶层崇尚虚无、好空谈、尽情享乐的思想倾向在这里他进行了严厉的斥责。在《兰亭诗》里王羲之也有同样的表述:“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王羲之的这种言论,与其说是一种人生感悟,不如说是官场之外的另一种情感喷发,构成王羲之对兰亭的拜谒、体恤、敬重、热望,诚了他挥之不去的一种情结。这情结,至今牢牢地系在这茂密的竹林间,流淌在这淙淙的清泉里,跨越了千年的执着和不变的传承,人们到此可与之心与心的交流、对接。

在兰亭我感到,无论王羲之的思想精髓,或是书法艺术灵感,都表现了他对绍兴的依偎、眷念、热爱、深情和归属,晶莹、凝重而深刻。我们倘徉在翠竹曲水之中,仰望站在兰亭中的王羲之,看着新买的绢扇上《兰亭集序》字样,足以使人们感到《兰亭集序》留存着一种凝重不朽的思想,一个气势恢弦的生命,温馨关爱的人生以及芬芳的书法艺术,像兰亭那高雅的兰花一样,芳香四溢,愈久弥香。

兰亭集序赏析6

《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昭明文选里没有登录,古文观止里却赫然在目,这是很令人不解的地方,而《世说新语》里虽有录入,却比现在的《兰亭集序》少了二百多个字,也留下一个大疑问。所以,在郭沫若先生为此大打笔墨官司之后,我们确实很难在文章内容上作什么评价。

“死生亦大矣”,是对六朝明理的沉痛反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对老庄清谈的无情挞伐,这些思想即便是后人附会,我们也可以记到王右军的头上,因为凭右军的性情和作为,是完全可以担当这样的责任的。

《兰亭集序》说课稿 第6篇

《兰亭集序》

二、说教材

(一)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将古代散文分为“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传记散文、议论性散文和抒情散文”五类,本课为《必修二》第三单元,也可以说是古代散文第二单元。作为山水游记散文,不仅描写自然景物、记游经历,还倾注了作者的兴趣和感慨,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如本文和《游褒禅山记》就是如此,又如《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了达观超然的情绪。

《兰亭集序》不但代表了王羲之散文的风格:不仅笔端富于感情、思绪万千、低回曲折、显而不露、深而不晦,而且立意深远,能反映出东晋文人士大夫在“玄学”之外的人生境界。

(二)教学设想

任何一篇文章,总得找准突破口,我将此突破口定为“体悟王羲之的心路历程,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方式,让诵读与探究讨论相结合,把握“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的思路,在疏通字句、了解语意之后,重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学生在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认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情怀和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力求引导学生领悟这篇佳作的妙处。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积累整合: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了解“所字结构”。(知识目标)

2.感受鉴赏: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品味精短优美的语言,并用现代文进行美景的描绘。(能力目标)

3.思考领悟:正确理解东晋士大夫阶层对生死的感悟,树立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情感目标)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文句的疏通,重点字词的积累,内容的赏析和体会。

2.难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乐”到“痛”再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让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结合本课的具体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变化,读懂文意,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讨论法:作者的情怀和思想态度较难,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归纳结论。

3.点拨法: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特别是难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说学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质疑法:让学生质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相互提出疑难问题,解决问题。

3.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和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愿望和情意的生活,是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和谐之中,生活在艺术和诗意的氤氲之中。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又是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兰亭集序》,去触摸他那一段不寻常的心路旅程吧!

一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注意:会稽(kuài)?摇修禊(xì)?摇殇(shāng)?摇觞(shāng)?摇趣(qǔ)

二读:读出感情变化。

找出文中表示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乐——痛——悲)

三读:读出难懂的字词,质疑交流。比如:实词“修、期、致、临、次、觞、殇”,意动用法“一死生”、“齐彭殇”,使动用法“游目骋怀”。特别要讲解的是“所字结构”,即“所”放在谓词性成分前,指动作的对象,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又分成两类,一类是“所+动词=名词性结构”,如:“所托”(所爱好的事),“所欣”(所高兴的事),“所遇”(所接触的事),“所之”(所得到的事物);二类是“所+介词+谓词性成分”,如:“所以游目骋怀”中“所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翻译为“用来……”,“所以兴怀”中“所以”表示原因,翻译为“……的原因”。

四读一、二段:读出文中美景。

1.结合具体文句,归纳出“信可乐也!”中“乐”在何处。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展示讨论结果。

人众:名士济济?摇聚首兰亭

美景:山环水绕?摇境界清幽

事趣:饮酒赋诗?摇畅叙幽情

兴雅:仰观俯察?摇游目骋怀

2.用优美的语句描绘这一赏心悦目的美景,一定体现“快乐“的情感。(写——交流——点评)

小结:如此场景,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那么又是什么让作者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悲痛,一种曲终人散的凄凉呢?

五读第三段:读出“痛“在何处。

1.“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痛之一、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所欲既倦)

痛之二、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所欣已陈)

痛之三、个体生命的短暂而不容抗拒。(终期于尽)

2.前三段写了“乐”之由,“痛”之因,在亦“乐”亦“痛”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以引导到作者“感叹人生苦短”之后产生的“生命的渺小感和迷茫感”,并让学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找出例证。如: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苏轼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六读第四段:读出对生命的态度。

面对此种困惑,有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及时行乐,有人珍惜光阴,而王羲之是如何解决心中的苦闷和忧愁的呢?我们又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呢?

学生交流讨论。

(抓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其实作者早已明白,寿夭不同,生死有异,在“永恒的生命面前”,古人、今人、后人都会带着同样“悲”的心情,可谓“千古同悲”,而当这种心情成为文字流传千古,其实生命的死亡并不是一种失败。正如他所料,而今的我们读到他的文字,似乎正亲身经历那场人生盛会,似乎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吟咏悲叹。于是,短暂的生命没有消失,而是变成永恒,旧的没有变成“陈迹”,而是历久弥新。也让我们明白,我们曾以不同的方式生活过,曾经思考过,曾经追寻过。)

(二)总结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王羲之能在失意的生活中找出诗意来,这是他的睿智之处,观照我们现实的人生,“回首萧瑟处”,若能吟出“也无风雨也无情”,便无愧于生命的栖息。

(三)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选取文章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写一篇描述或评论性文字。

六、板书设计

乐人众美景事趣兴雅?摇?摇痛欲望难满足世界难掌控生命难长久?摇?摇?摇悲千古同悲永恒新生

生态翻译视角下《兰亭集序》的英译 第7篇

关键词:《兰亭集序》,生态翻译学,文言文翻译

中国古代散文属于狭义的“美文”, 它与历史散文和实用散文不同, 其篇幅不长, 大约百字到千字。其语言比较优美凝练, 以散为主, 杂以骈文, 其最突出的特征为文学性、艺术性、表现性和审美性。王羲之, 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 其著《兰亭集序》是一篇感情真挚、文辞优美的散文, 而《兰亭集序》又属于文言文——中国独特文学形式之一, 但现在古文暂时无法在西方文学中找到与其相对应的文学形式, 故给翻译带来了一定难度。笔者认为, 译者应综合考虑文言文翻译过程中涉及的众多因素, 尤其是在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中, 应选择最高的标准来优化文言文翻译, 使译文实现多层面多维度的转换, 最大限度的传递对等信息。

1. 生态翻译学简介

近年, “生态翻译”研究热潮在学术界兴起。生态翻译学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 从选择、适应等多视角研究观察翻译现象, 生态翻译学学者把翻译活动看作是一种适应与选择的过程。“翻译适应选择论”是其核心理论基础, 而此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适应与选择”学说上的。在此基础上, 胡庚申 (2008) 提出: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在复杂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与选择交替循环的活动, 在翻译方法选择上, 译者应从语言、文化、交际的三个层面的角度进行转换, 译者应遵循“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 最终根据对译文读者做出的反馈评判, 选出最佳翻译。

笔者将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 分析研究《兰亭集序》译本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层面的转换。

2. 语言层面

胡庚申教授表明,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从不同方面, 不同层次对语言形式本身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 此转换为语言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众所周知, 在语言形式上,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古典艺术散文的语言有大量的押韵、平仄、双声词、叠韵词、连绵词, 这些语言现象能让人产生美的效应。另外, 排偶句、四字句、六字句、短句多出现在古典散文中, 语言简洁生动, 极具简约美和古雅美。古雅美和简约美是英译中较难处理的意境。因此, 译者必须在译文的话语层对原文语言简约美、声音美、古雅美的翻译进行研究。

2.1 句序的翻译

原文: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The water was surrounded by people, although there was no orchestralunison of the grand, it was also enough to outright express elegant feelings by drinking a glass of wine and then assigning a poem.

原文的含义是人们在水旁边环绕而坐, 虽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 但是喝一杯酒, 吟一首诗, 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高名凯指出, 没有基本意义的虚词在汉语中不常见, 人们只是把想表达的事情或意思排列, 让读者自己去揣摩所列事情或意思之间的关系。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说话缺乏逻辑, 因为即使不加虚词, 我们也能明白其意思。故汉语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 在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其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从译文可以看出, 译者不但用了介词“although”、“by (doing…) ”作状语, 还对句子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翻译的时候, 译者就需要依据语境推导文言文中的逻辑关系, 在英语中用连接手段把信息之间的语义关系清楚地直接表达出来。

原文:虽取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于。

译文:Although people differed in their life choices and their preferenceof quiet or activeness, they did not realize they were nearly on the hill when they were satisfied with and proud of something.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 此译文语句顺序稍有改变, 且也用到了“when”、”although”等连接手段。由此可以看出, 文言文中流水句较多, 意念相间, 语言求形散神聚, 重意合。相比而言, 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 其句式比较严谨紧凑, 逻辑关系层次分明, 多用长句和复合句, 主从关系清楚, 多使用各种关联词。

2.2 修辞手段的翻译

原文:或取诸怀抱, 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Some people talked with friends about their interest andthought, others were spiritual that had unconstraint life.”

原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I should get to know that it is absurd and ridiculous to treatlife and death, longevity and ephemeral equally.

从例句可以看出, 原文都运用了排比对仗的修辞手法, 句式匀称整齐。当翻译成英语时, 第一句添加了主语some people和others, 使得英语句子结构清晰完整。第二句使用了it形式主语, 然后使用了两个and并列结构短语, 充分体现了英语注重形合的特点。

2.3 四字格的翻译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译文:The pavilion was surrounded with tall and steep mountains, lush trees and bamboo bushes of density and clear agitation of the water.

原文: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译文:it was fi ne with fresh air and mild breeze.

原文: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译为:they had their own destinies, but there was no exception that everyone’s life would come to the end.

《兰亭集序》中又一大特色是四字句的频繁出现。英译时, 译者应使用各种连接手段, 增添如“and”, “with”, “but”等各种连词介词和从句。因为王力曾指出, 外语的结构好像连环, 环与环之间虽然联起来, 但始终有联络的痕迹, 故外语语法是硬的, 且有许多要求;汉语的结构看似一块一块地硬凑, 但最好不让它有痕迹, 故汉语语法是软的, 是以达意为主的。

3. 文化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 注重文化层面的转换。即是指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 译者应关注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在文言文翻译中, 其难点是中国古代文化风格的保留, 一篇好的译文必须呈现原作的文化和风格。原作者的创作环境和原文本身的语言文化特征等因素应在译者的考虑范围之内, 译者应经过适应和选择的转换再创造译文, 使译文的翻译效果达到最佳。

3.1 时间的翻译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在中国古代, 人们十分重视时间, 把记时作为历法的一部分, 因而在古籍中对时间的独特记载是丰富多彩的。在年代表达方面,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 又兼用皇帝的年号。一年中的月和日皆系阴历概念, 译者在翻译时要力求准确而易懂。

例如:“永和九年”中“永和”为晋穆帝 (345—356年) 年号, 可译为:“in the ninth year of Si Madan’s presidential in East Jin dynasty, ”“暮春”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 即:三月, 可译为early March。

3.2 一词多意的翻译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在看待问题和事物时, 中国人更注重其多元的基本属性和丰富的内涵;而英语国家较注重其内涵的单一性。因此, 与英语相比较而言, 汉语的词语意义更加多元, 内涵更加丰富。

例如“一”:在“一觞一咏”中, “一”指同时进行的动作, 翻译时可用“and”连接两个动作词“drinking and assigning”。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中, 意为:把——看做一样, 所以应译为“to treat life and death equally”。

3.3 通假字的翻译

例如趣舍万殊:“趣”通“取”, 意为“取舍, 兴趣”, 翻译为“choice”。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意为“见面, 会谈”, 翻译为“talk”。后之视今, 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 意为“像”, 翻译为“like”。

4. 交际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应是译者的关注点。即阅读完译文后, 读者能否领悟到原作者的表达初衷, 继而与原作者在思想情感等方面产生共鸣。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间交际目的是否得以实现, 主要取决于译者在交际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能力。

《兰亭序》中第一段“信可乐也”表现了“乐”的场景, 在第二段中,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表达了“痛”的情感, 最后一段“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呈现了“悲”的氛围, 三种情感一一呈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为了准确再现情与景的美感, 译者可以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 使译文意象忠实地再现。

例如王羲之使用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一觞一咏”等词描述了他快乐幸福的情感和此次能人贤士赶赴聚会的胜景, “俯”“仰”“信”透露出了他的顿悟之感和欢乐之情。为了忠实再现译文意象与情感, 译者应选择英文短句, 突出跳跃欢快的情感。且应使用并列句, 突出坚定的情感, 如多用“to appreciate”, “to enjoy”等热闹欢乐印象的英文词组。

总之,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逐词逐句翻译是不可取的的, 有可能损失原作中的情感意象, 所以译者应尽量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将原作中的意象和真实情感传递出去。只有这样, 译文读者才能与原文读者产生共鸣。

5. 结语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 作为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译者应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层面进行两轮对话的信息转换, 信息转换的程度不同, 导致了译本的可读性和接受性, 译者应在生态翻译学指导下, 使译文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萍.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词曲翻译——以《天净沙.秋思》的几种译本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 2011 (3) .

[2]、李洁.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英译文特点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8) .

《兰亭集序》的情感突变与魏晋风度 第8篇

作者首先以极其愉快的笔调记述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那真是人生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真可谓人贤、景美、事雅、情爽。三月的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会稽山阴又是风景绝美之地, 有高山峻岭, 有茂密的树林, 有修长的竹子, 有清澈的泉水, 有湍急的小溪;天气又是那么的爽朗, 真是万里晴空, 风和日丽;所做的禊事又是祈福除邪的雅事;与会的客人有老有少, 皆为当地的贤俊, 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音乐的助兴, 但是饮酒作诗却更见风雅乐趣。在这样美好的地方, 碰上如此美好的天气, 遇见这么多高雅的才俊之士, 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洗沐泳歌, 诗酒抒怀, 这是何等的赏心悦目, 怎能不令作者心驰神鹜, 逸情激荡。怎能不敞开心胸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但是接下来作者的情感由乐转痛, 又由痛转悲, 作者由眼前的美景乐事, 忽然乐极生悲, 想到了人的生存状态。静者谈玄说道, 躁者归隐山林, 虽然都能获得短暂的快乐, 但随着时光的流逝,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变为陈迹, 乐事难再, 美景不永, 不禁痛从心来, 仿佛有一股什么样的神秘力量, 使作者感到压抑, 好端端的美景乐事不去享受, 却又想到了人的死生, 感受到一股痛彻心扉的痛楚, 让人疑惑不解。

最后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生就是生, 死就是死;后人看待今人, 也就像今人看待古人一样, 不如趁着生命仍在, 做些该做的事, 想到这里作者产生了一种天地同悲、古今同悲、悲天悯人的情怀, 这种悲不是悲哀, 是对宇宙人生清醒认识后, 佛家所讲的一种大悲。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情感的喜怒无定、大喜大悲、大开大合的表现, 正是魏晋时代狂放不羁的名士风格。

王羲之在青年时代就显得桀骜不驯。一次太尉郗鉴的门生到丞相王导家的子侄当中选女婿, 别的人都举止拘谨, 唯有王羲之泰然自若, 袒露着肚子躺在东床上, 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 结果, 他被郗鉴选中做了女婿。“东床快婿”正出自于此, 可见王羲之的确有名士风度。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想见朋友戴安道, 乘船行了一晚上, 第二天到了朋友的家门口却没有进去, 又乘船返回了自己家。他对人说本是乘兴而去的, 兴致没了就回来了。“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讲的正是此事。王献之的行为在现在看来, 简直就是神经质, 但在当时却是名士风度。

这种怪诞行为也不只是王家父子, 其实早就有之。“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常乘鹿车, 携一壶酒, 使人荷锸而随之, 谓曰:死便埋我”, 阮籍“时率意独驾, 不由径路。连迹所穷, 辄恸哭而反”。

为什么魏晋时代的名士举止会如此反常, 如此怪诞呢?是因为魏晋时代政治极其严酷、社会急剧动荡, “天下名士, 少有全者”, 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嵇康、向秀被司马氏惨杀, 便是例子。统治阶级是嗜杀成性的, 且不说司马氏, 就是富豪石崇, 每次宴请客人, 让美人劝酒, 如果客人喝酒不尽量的, 就杀掉劝酒的美人。一次臣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 (二人皆为王羲之的父辈) , 到石崇家赴宴, 王导不善饮酒, 结果喝得大醉。轮到王敦, 故意不喝酒, 结果有三位美人被杀。事后王导责备王敦, 王敦却说他石崇杀他自家的人与你王导有什么相干!这是何等的血腥!何等的残忍!何等的麻木!何等的冷酷!喝酒娱乐尚且如此, 更何况政治斗争。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当中, 作为想活着的, 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就只能以荒诞反常的名士风度保全自身, 并借以表达对此荒诞社会的强烈不满。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感情的巨大反差, 正是那个高压的社会, 在其心灵中的折射, 而以名士风度的形式向世人做了一次展示。综观全篇, 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 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 喜极而悲, 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 再由激荡而平静, 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 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参考文献

[1]王锋杰.读《兰亭集序》看魏晋风度[J].考试与招生, 2011 (10) .

[2]李桂林.悠悠兰亭——《兰亭集序》思想内容解读[J].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版) , 2009 (12) .

兰亭集序 第9篇

其一, 情景相生, 以乐衬悲之不同

上元二年重九之日, 南下探亲的王勃途经洪州, 喜逢盛宴, 遂得睹“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之雄;“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之奇;“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之富;“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如此景致加上胜友如云, 自然使得王勃眼耳之中一派花团锦簇。然而, 越是“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 则越令这位“他乡之客”在逸兴遄飞, 倾力称颂之余不由得顾影自怜, 黯然神伤!故而, 兴尽悲来, 大抒羁旅飘零、怀才不遇之伤感, 可谓是:以极盛之景衬至痛之悲!

王羲之的兰亭一聚, 情形却颇有不同:三月初三, 春和景明, 邀上自己的新朋旧友来此山水形胜之地临流赋诗, 怡然自乐, 难怪置身其中“曾不知老之将至”了。及其所之既倦, 却又生出了无限的“生死之悲”, 但, 这悲不过是一种好花难再开、好景难常在的遗憾而已。既然是“修短随化, 盈虚有数”, 这“悲”反倒显出了几分清闲, 几分逸趣, 几分奢侈!与那映带着清流急湍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交相辉映, 倒也更显出十足的韵致!

可见, 虽然同是以乐景衬悲情, 但前者更显汪洋恣肆, 后者更多冲淡平和。

其二, 知人论世, 个人际遇之不同

稍稍留心, 我们不难发现:二王之所悲与其个人遭遇密切相关。

王勃, 虽出身书香世家, 自幼才高, 却因恃才傲物、不拘礼法而仕途多舛, 甚至累及全家。这不能不令这位旷世奇才“望长安于日下, 指吴会于云间”, 终究是抑郁难平!

而王羲之呢, 出身于官宦士族, 年轻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加之一手“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之行草, 可以说早已尽揽功成名就之喜, 时至不惑之年又可全身而退, 放浪形骸, 寄情山水之间, 这又怎能不令他生出对“永恒”的贪恋与苛求呢?

由此, 我们看到:虽同为“兴尽悲来”, 但一个是年轻气短, 辞采虽盛却难掩心头之悲;一个是从容持重, 文笔疏宕却足见胸中之乐, 而这一切皆源于二人际遇之不同。

其三, 传诵千古, 所显人生境界不同

王勃因《滕王阁序》而长存, 《滕王阁序》则因其辞采之华美而著称。然从其思想内涵来看, 文中虽不乏“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之词, 但频频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仍然是王勃“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之追问;“勃, 三尺微命, 一介书生”之喟叹;“杨意不逢, 抚凌云而自惜”之感伤和曲终人散、无迹可寻之凄凉……因为少年壮志未酬, 奇才难尽其用, 我们更多地读到了这篇序言中挥之不去、拂之又来的消沉、感伤和无奈。

然而,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针对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 一死生而齐彭觞之陋习, 通篇着眼于“死、生”二字, 以他对“有生之年, 死生亦大”的深层感悟, 在他看似“中年不识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友情客串中, 给世人留下的是一种摈弃浮华之后更深层次的, 更为积极达观的人生勉励与寄托!

兰亭集序 第10篇

一.分析教情, 细化教学目标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的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是教学内容合宜的关键性一步。所谓的教学目标大致应包括两个层面的目标, 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教师在教学生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通常以我能教什么、我愿意教什么、我想教什么为准对学生进行教学。笔者认为在确定《兰亭集序》教学的目标时需以以下三点为依据。

首先, 要认真解读领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新课标) 的精神。《兰亭集序》是高中阶段的一篇文言文, 新课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必修课程”的第一条、第八条、第九条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后所需要获得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要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学会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常识, 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还需学习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然而事实上“熟悉中学情况的人都知道, 高中毕业, 能‘初步阅读文言’的可以说绝无仅有, 也就是说并没有学会。”[2]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必须牢牢依附新课标。

其次, 兼顾高考考纲。《兰亭集序》是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需分析考纲和近些年的高考试题, 了解高考在文言文部分的命题及考察方式。“分析历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文言文所占约20分, 有十七分是考察字词句解释的。”[3]一些课改激进的学校过分拔高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只是一味的与传统课堂划清界限, 全然不讲文言知识, 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张中行谈到对于文言的学习需要“以知为辅”[2]。这类学校认为学生通过预习、查工具书就可自行解决文言知识, 课堂上无需赘述。且抛开学生能否进行有效的预习或能否借助工具书解决一些重点字词, 假设学生能有效完成, 那么笔者也认为课堂上必须要有检查预习这一环节, 这样便能实时掌握学生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求证过母校 (此学校课改比较激进) 的一位语文教师, 在他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能自己解决文言知识。再者在高中学段教师必须有意的将初高中六年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 其工作量浩大, 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没有精力和能力进行文言知识的系统归类。因此这一环节也必须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 即使安排学生合作探究将这些所学的进行整理也必须有所检查, 不至于使这项任务落空。所以笔者认为《兰亭集序》的教学应把文言知识讲解纳入其中, 教师在学生预习、查询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即可。这样既避免了传统课堂的刻板模式, 又响应了新课改。

最后,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需依据教材的编写宗旨。《兰亭集序》所在的必修二第三单元的学习目标就是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介绍了山水游记散文是除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中还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阅读文章后需培养学生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 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4]教材的编者明确为我们指出了编写的意图,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应将此考虑进去。

依据以上三方面的标准, 笔者认为《兰亭集序》的教学目标应为:

1.文言实词方面, 学生能够结合语境, 准确说出文中的一词多义 (如致、毕、修、引、次、期、临等) 、古今异义词 (如咸、以为、其次、怀抱、斯文等) 和通假现象 (如悟) 、词类活用 (如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名词作动词———带、一觞;使动用法———流、游骋;意动用法———齐一等) 。文言虚词方面, 学生能够结合语境, 准确解释重要文言虚词的意义, 并联系以前所学整理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如虽、所以等) 。句式方面, 掌握文中判断句 (修禊事也、其致一也等) 、介词结构后置 (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如当其欣于所遇等) 、定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省略句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悟言一室之内等) 的积累, 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 能够区分文中叙述性和议论性内容, 找到文中叙议结合的关键性语句并能准确翻译, 能讲清楚文章第二段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结构的作用。

3.能够结合教师提供的作者的背景资料, 充分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出的人生苦短之痛和化短暂为永恒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样设置的教学目标既有因言释文又有因文悟言, 避免了只教“文”不教“言”或只教“言”不教“文”的极端做法。

二.解读文本、依据学情实施教学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 文本则是组成语文教材的重要因素。语文学习的过程, 实质也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 要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同时体现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 那么文本的深入解读必然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解读文本的质量好坏, 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深入阅读文本, 能否获取教益。教师如果能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 会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作用, 文本所发挥的的育人作用也会因此更强。而学生在理解文本、体味文本深刻内涵的基础上, 才能陶冶情操, 从而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综上所述, 教师在实施教学前, 需对《兰亭集序》作深入的文本探究。

《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因此文本就具有明显的书序特点。“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 及集会的原因。因“修楔事”而“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说明作诗缘由。“一殇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道出了《兰亭集序》是一部游宴诗集, 作者众多, 诗是即席之作的作诗情形。文章结尾“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说明了成书的经过,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说明了本书的意义。

文章第一二段为一部分, 主要是叙事、写景。作者介绍完聚会的时间、地点等接着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兰亭水质清澈透明, 兰亭水状激越奔流, 两者动静结合, 构成互补。“映带”既写出了远观水的情态, 又巧妙地引出了与兰亭的关系, 为“流觞曲水”创造了条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一觞一咏”四字写出了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作者遥看宇宙, 思绪飞扬。回望大地万物葱茏, 心情澎湃。在“仰”“俯”之中, 与会者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既满足了人们目视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耳闻的需求。形式美与感情美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凸显出兰亭集会参与者的乐情。

第三段作者一转笔锋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情感由乐转痛, 主要是抒情、议论。“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同, 但热爱快乐, 为流逝的欢乐时光感伤的思想感情却是相通的。“或取诸怀抱, 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这两句写了“乐”的两种不同情状:一种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旷达的胸怀、远大的抱负, 而另一种人则有自己爱好的事物, 他们不受拘束, 放纵无稽地生活着。“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虽然他们的性情、动静不尽相同, 但人都难免为他们“欣于所遇”而“乐”、为“情随事迁”而“忧”这类的事情所困扰。“暂得于已,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欣赏美丽的山水、尽情、欢快的游乐, 可以使人忘记这些烦忧, 然而不知不觉中时光匆匆流逝, 作者因此感慨不已。“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己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时过境迁后, 往日感到欢快的事已为陈迹, 一切都会化作乌有, 何况人难免一死这件事呢?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感慨横生, 悲叹人生苦短。

第四自然段, 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生死观, 感情基调由痛转悲。“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与上文叙写人之常情的一段相互照应, 人生短暂, 美好的事物难以长存于世, 文章感情基调进一步由痛转悲。“临文嗟悼”照应的是“‘生死亦大矣’, 岂不痛哉”, 作者与前人感伤的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 悲从中来, 久久不能平复。“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作者郑重引出庄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 “彭殇”分别代表长寿和短寿两个极端, 将这两个极端视为一样自然是荒谬透顶的, 在这里作者批判了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荒诞之辞。

许多教师在开始讲《兰亭集序》这篇课文时都会向学生介绍序这种文体的知识, 笔者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就有一篇关于序这种文体的课文———《送东阳马生序》, 虽然《送东阳马生序》为一篇赠序, 但相信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一定向学生介绍过序的分类, 那么有关文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这部分可让学生自行预习进行巩固, 如果教师所带的班级基础好那么完全可以不讲, 反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快速回顾。

语文教学过程中凡讲课文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似乎已成了固定模式。网络的普及,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 像作者及写作背景这类的知识学生触手可及, 所以在教学中不必再一一介绍, 即使要讲也需放在必要的地方。《兰亭集序》作者感情由乐转痛在转悲,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没有办法理解作者这种感情为什么转变, 作者为什么在一次宴会上就能发出对生死的思考?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这时教师当然要向学生介绍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期国势日衰, 士大夫们大多不求进取, 他们崇尚老庄, 大谈玄理, 一时玄谈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但笔者认为这个背景的介绍放在作者感情由乐转痛这部分最为恰当, 介绍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感情的变化, 没有必要一上课就按部就班讲解作者。

三.拓展教学资源, 渗透审美教育和书法艺术教育

“晋人艺术境界造诣之高得益于他们深入玄境, 尊重个性, 生机活泼,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然的‘一往情深’。”[5]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向学生渗透他们那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而又具有超越现实忧患的人生智慧,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晋人风神潇洒, 不滞于物, 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了一种最适宜表现他的艺术, 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5]人称王羲之的字韵高千古。自然露锋不藏锋, 潇洒任性又不失法度, 结体欹侧而重心稳健, 虽字字独立, 笔意却连绵呼应, 气韵贯通。他的书法极具雄强之美, “人称其字势雄逸, 如‘龙跳天门, 虎卧凤阙’”。[5]细读整幅字, 放、收、快活、悲凉、瞀乱、内敛、陷入沉思的凝重, 情感十分丰富。《兰亭集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 笔法上自然率真, 而又不失遒媚, 反映了晋人偏安江南, 陶醉于山水以形媚道的审美情趣。纵观整幅字的章法节奏会发现, 其字起笔露而不藏, 行笔率性潇洒, 而又不是一味放纵, 放而又敛。这如同文中作者的心路历程一样, 在陶醉大自然不久, 马上又意识到历史人生的沧桑, 悲凉顿生, 接着思绪一转, 理性作用又消逝了悲凉, 还是珍重当下, 于是下笔延宕一下往回收, 以旷达的理性感喟作结。由此可见, 在美学风格上, 《兰亭集序》充分反映了晋人在书法与文学的结合中力图把人生诗意化的人格境界。

理解了上述《兰亭集序》文本的内涵, 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在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同时, 将文学和书法相结合, 配合欣赏行书作品《兰亭集序》开展书法鉴赏教学。2011年8月26日, 教育部曾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 有条件地区争取开设书法课程。事实上由于应试教育、师资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 真正开展书法校本课程的极少。因此笔者认为在作为语文老师, 有责任在语文教学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开展书法审美教育, 也是开掘语文教学美育资源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p1.

[2]张中行.文言与白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p396, p397.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p28.

[4]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p437.

《兰亭集序》教学案例研究 第11篇

《兰亭集序》是一篇比较难懂的文言文,表现在文言词语生僻,人生哲理深刻这两点上,再加上篇幅不长,适合研究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结合问题。本节课的设计想打破常规文言文教学中只重字词释义,不重文本理解的套路,研究“文”与“言”的方法,从疏通字词、文意理解、感悟体味这三个维度解析文本。

【案例描述】

课上我先由标题导入,让学生讨论,从内容理解的角度上,应该怎样停顿,是读作“兰亭/集序”,还是读作“兰亭集/序”?学生都认为应该读作“兰亭集/序”。因为书下注释中写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会后将诗作汇编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所以题目的意思是“兰亭诗集的序言”。

接着介绍知识背景。所谓“禊”是一种风俗祭祀,古人在三月三日这一天,到水边嬉游,举行祭祀、沐浴等活动,以祛除疾病和不详,之后文人会有饮酒赋诗的集会。所谓“修”可以理解为“举行”,所谓“修禊”即指举行祛除不祥的礼俗之事。在兰亭的这次修禊诗会,采用了一种传统的宴饮风俗,就是“流觞曲水”。所谓“流觞曲水”是古人的一种酒宴游戏,“觞”指酒杯,字面上的理解是“流动的酒杯,曲折的水道”,形式上类似于今天的“击鼓传花”,但更风雅而有趣。

再接着,进入词句解释的环节,但是从本节课的设计目标出发,我决定打破以往逐字逐句讲解的模式,只从课文中挑了五个词和两个句子,采用检查预习效果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掌握情况。

第四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情感脉络。先请学生齐读第1小节,在这节中找一个字概括作者对这次兰亭集会的感受。学生找到了“乐”。接着提问:“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盛会,让作者发出了实在是快乐的感叹呢?请从盛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环境、作者兴致等角度,说说兰亭盛会为什么能让作者深感快乐?”这个问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第一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第二在了解内容的同时,巩固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几个学生分别回答:“从集会的时间上看,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因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正是天朗气清的最佳赏景季节。”

接着追问:“第1节中作者说‘游目骋怀’,那么看到了哪些事物呢?”这个问题看似难度高,其实不然,因为原文就有相关语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认真预习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的同学很快找到答案,“看到了广大的宇宙,和繁多的天地万物”。有了正确翻译的基础,老师在这时就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不仅看到的了山水景色,还看到了宇宙和天地,由此作者抒发的胸怀也就不仅针对此次集会,可能会想到生命、人生、历史。所以第一节看似在写兰亭集会,实际已经有对生命的思考,自然与人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读第2小节,提问:“这样的‘乐’不只是在这次兰亭盛会上才有,作者推而广之,在第二节告诉我们,不同的人虽然爱好不同,但总会有自己的快乐。第二节的哪几句话表达了这个意思?请翻译一下。”学生回答:“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人和人的相处,一俯一仰之间,人生已过。有时倾吐襟怀抱负,在家里面对面交谈;有时借其所爱,寄寓自己的情怀,不拘形迹,自由放纵地生活。虽然爱好千差万别,宁静与躁动各有不同,当他们对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对自己感到暂时得意,高兴满足,不知道老年即将到来。

不过快乐并不会长久,当厌倦了,当情随事迁之时,快乐满足自然消失,感慨也就随之产生了。当快乐消失,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慨?学生回答:“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请学生翻译这几句,并用一个字表达作者的感受——“痛”。

第五步,在通译2、3两节后,深入文本剖析,感悟人生哲理。我提了一个问题:“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大讨论,他认为,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大家认为呢?”这个问题建立在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但又不是单纯的文本分析,来源于文章,又高于文章,需要学生对作者情感思想有较深的认识。学生有的与自己的人生感悟相结合,认为在快乐得意时突然产生对生命短促、世事无常的感慨,很正常,因为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在聚会欢乐时突然感觉人生短暂的情况。有的与学过的课文相比,联系《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的感叹。这说明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比较深刻,老师总结提升,正是因为人生的美,它的消亡才让人痛苦,只有热爱生命并且乐在其中的人才会珍惜生命。

此时文章由乐—痛的情感脉络已经基本体现,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探讨也比较深入,但文言文教学还是要联系“言”的,为了防止脱离文本,空谈人生哲理,我反问学生一个问题:“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体现在文中哪句话中?”回答:“死生亦大矣”,“这句话该怎么翻译?又如何理解?”学生翻译:“死和生一样,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啊。也就是说死和生都要有价值。”老师补充,作者告诉我们死要死得有价值,也要把握生命,活出价值。活出价值是魏晋时期人们避谈的话题。在这篇文章中王羲之虽没有明确提出如何活,但在生活中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他的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潇洒灵秀,充满生命力,这正是他抗拒人生虚幻的努力。

最后老师总结,像王羲之这样看重生命价值的人,古已有之,正如作者所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作者应该有知音之感,为何还会“临文嗟悼”呢?学生体会到因为“后人览之,亦尤今之视昔”,我们看前人,会为他们的思想不能为当时人接受而感到遗憾,那么后人看我们今天也可能会有同样的遗憾。在文章最后作者将他个人的感受,上升到人类普遍的局限性上,用“悲”字做情感总结。但作者的痛、悲恰恰是积极人生观的表现,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作者与时风为悖,对老庄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最后推及后代,引发后人的反思。

【案例反思】

上完这篇文章最大的感受是文言文可以做到文与言的有机结合,所谓“文”是指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语法作用。一篇文言文是文与言融合的有生命的整体,不能把文章仅仅看成传授语法知识的语言材料,而应该将文与言有效融合,用“言”的理解推动“文”的感悟,用“文”的思考促进“言”的掌握。但是怎么才能做到文与言的有效融合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呢?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这篇文章的教学为我提供了几个思考的角度。

首先,“文”以促“言”。《兰亭集序》是一篇谈人生感悟和生命哲理的文章,在字词理解上比较难,以往不少老师在教学中习惯于先把字词疏通了,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进行文意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词语掌握较为牢固,缺点是文章被割裂,文气被打断,纯粹为了教古汉语而教。而我这次设计教学时,改变了这种模式,强调文意为先,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把握促进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比如用一个“乐”字领起,让学生在第一节中找“乐”的原因,学生很快就找到因为季节适宜、地点恰当、景物怡人、人物关系融洽等等,在分析的过程中也明确了“贤”、“修”、“激湍”、“映带”等词语的含义。接着再找“乐”的感受,学生也很快找到心中有幽雅的情怀,能够纵目游览,尽享视听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也明确“幽情”、“游目骋怀”的字词含义。

其次,“言”以深“文”。有些语句在翻译上看似不难,但其实学生仅仅是会翻译,在文意理解上不一定深入。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句,书下注释中就有“一”的解释,译为“把…看作一样”,在词义理解上很明确了。但是什么叫做“把死和生看成一样”,死和生为什么会一样的呢?学生就不理解了。这时就可以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适时加深,介绍魏晋老庄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明白作者超越时代局限的积极入世观。如果只满足于词句的准确翻译,只求“言”而不求文,就不能感受文章的思想价值;当然,如果没有对词句的准确理解,对文意的理解就不能深入,也不能感受文言之美。

朱自清说:“学习古文要通过吸取古代文学遗产、翻译古文、讲读古文,情境还原体会古人思想这四个方面去欣赏古文”,在实际教学中,“文”与“言”的确是一对矛盾关系,偏向“言”,课堂就显得枯燥,偏向“文”,似乎又不符合现在的考试要求。作为授课者,教师要明确离开“言”,文章无法理解,离开“文”,“言”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文言文教学要在立足在“言”的基础上,更侧重对文章内容的发掘,而将字词放在文章整体中去把握,做到“文”“言”融合。朱自清自己教学的时候就提出了学生学不好文言文的几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对古代的文言文的语法不熟悉,对文言文中的词汇不容易了解;二是对文言文中出现的典籍不熟悉;三是囫囵吞枣,不会的问题不去查证。教师如果掌握了这几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题,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讲解。不必再像之前的面面俱到,却又收效甚微,同时也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带领学生进行文意和文学的分析。

兰亭集序 第12篇

一、从地域角度看思维模式的差异与翻译

一方面, 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是一个有丰富的资源, 辽阔的土地, 平原的地形的国家。所以中国的古人就特别关注自然的变化, 他们知道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就会有好的收成和结果, 并且他们也注意到, 自己生存的环境好像总是不断循环往复, 比如天气的变化反四季的变化都是如此。所有这些现象都在让人们感觉到重复是宇宙中非常重要的规律。

另一方面, 中国从早期开始就是一种血亲关系, 导致人们不得不重视和谐的关系, 所以人们习惯用综合的观点, 全局性地考虑问题。中文的句子也是把最核心的部分放在最后来表达, 之前都是一些次重要的信息。比如:“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这个句子要强调的关键就是“修禊事也”。那么中文的习惯表达就是把这个中心放在后面。再看看译文“This is the ninth year of Yungho (A.D.353) , kueichou in the cycle.We met in late spring at the Orchid Pavilion in Shan-yin to celebrate the Water Festival.”在做翻译的时候, 这个地方并没有放在最后面翻译, 那么也是由于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

现在对比一下西方的地理情况, 特别是在古希腊, 人们生活在岛屿上。作为岛国, 一切自然资源缺乏。为了生存, 人们不得不进行海外扩张。交通的便利也带来了商业的发达, 自然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是, 商人精于算计和细枝末节的小事, 考虑自己的利益, 反映在语言上, 就是当描述某种物体的时候, 他们通常是先给这件物品下个定义, 然后再详细的描述或者对这个物品进行解说;反映在句子里面, 那么就是把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开始, 然后才是次重要信息, 依次类推。比如,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及其译文“Alas!The people of the future will look upon us as we look up-on those who havegone before us.”

二、从中英文句子结构上看思维模式的差异与翻译

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造句一般很少用连接手段。但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 注重功能、意义, 注重以神统行。比如文章里面句子,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这句话显然没有主语。在英语里面, 没有主语的句子是不对的。译文, “This is the ninth year of Yungho (A.D.353) , kueichou in the cycle.We met in late spring at the Orchid Pavilion in Shan-yin to celebrate the Water Festival.”那么在汉语里面, 语法以达意为主, 即使没有主语, 话也说的通。但是作为英语的译文, 那么必须要把主语翻译出来。又如,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等这些句子, 都是四字格。四字格是汉语里广为运用的语言形式。四字格讲究内涵关系和逻辑, 当然还有节奏感。四字格往往言简意赅。但是翻译出来的话“In the back-ground lie high peaks and deep forests.”因为英语要求必须一个句子里面必须要有主语和谓语。

三、从聚集与流散的角度上看思维模式的差异与翻译

英语句子总是有严谨的主谓结构。聚集也就是所谓的以动词和主语为中心, 两者协调一致, 聚集各种关系的网络。如“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这句话的译文如下, “Hence I have recorded here those present and what they said.”这句话在后半句省略了“I record”.在英语的句型里面属于基本句型的省略。“汉语句式的多样化还表现在:有整句, 也有大量零句。整句有主谓结构;零句没有主谓结构, 由词或者词组构成。零句是汉语的基本句型, 可以作整句的主语, 也可以做整句的谓语。整句由零句组成, 因而复杂多样, 灵活多变。整句与零句混合交错, 组成了流水句。” (连淑能, 1993) 文中第二段的一部分“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于。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这段话看起来就是零句为主的段落。从句式上看, 主谓难分, 主从难辨, 形散神聚, 富有节奏。我们再看看译文:“Some enjoy a quiet conversation indoors and others play about outdoors, occupied with what they love.The forms of amusement differ according to temperaments, but when each has found what he wants, he is happy and never feels old, Then as time passes on and one is tired of his pursuits, it seems that what fascinated him not so long ago has become a mere memory.What a thought!Besides, whether individually we live a long life or not, we all return to nothingness.”译文很清楚地翻译了主谓结构, 并且把很多零散的小句, 单独当作一句话来翻译, 这样比较符合英语的主谓结构。

综上所述, 在翻译的时候, 我们需要从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形合与意合的区别、聚集与流散的区别等角度, 来做英汉对比翻译。

参考文献

[1]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2]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剖宫产中下一篇:颅脑外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