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进展范文

2024-07-22

发展进展范文(精选12篇)

发展进展 第1篇

关键词:DAB+,DRM,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

0 引言

随着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各类电磁干扰日趋严重,加上当前大中城市高楼林立使无线传输环境日益复杂,严重影响模拟AM和FM广播的收听质量。

数字声音广播对听众而言,它具有音质好,支持高速移动接收等优点。对广播机构来说,可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在相同的覆盖范围下,发射功率大大降低,节约电能,保护环境;可通过单频网技术实现大面积的有效覆盖;可克服模拟广播业务单一的缺点。就世界范围来看,广播数字化是科技发展必然趋势。

1 国外三种主流数字声音广播系统比较

国际上应用较多的地面数字声音广播系统主要有DAB/DAB+、DRM/DRM+和HD Radio三种。

DAB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当时作为科技开发项目列入由欧盟资助的Eureka-147计划,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即1995年由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发布的DAB标准ETSI EN 300 401。2007年DAB+标准ETSI TS 102 563发布,采用编码效率更高的MPEG 4 HE AAC v2 (即AAC+替代之前的MUSICAM算法。另外,还附加了RS信道编码,使传输可靠性大大提高。DAB由于其射频带宽为1.536MHz,在调频频段非常拥挤的情况下,很难为DAB找到空闲频道。DAB目前在欧洲获得广泛应用,工作于VHFⅢ波段。

DRM即(世界)数字广播组织,于1998年在广州成立。DRM最初是针对30 MHz以下长中短波调幅广播数字化解决方案,2001年10月发布ETSI标准(ETSI TS 101 980),有A、B、C、D四种模式,称为DRM30。2009年DRM联盟发布了DRM+标准,将工作频率扩展到240MHz,频率覆盖VHF波段Ⅰ,Ⅱ(FM)和Ⅲ,补充为DRM标准中的模式E。DRM+频带宽度为100kHz,由于其带宽较小,设置比较灵活,适合在调频波段选择空闲频道播出数字广播信号。但DRM+数字信号频谱与FM频谱之间相对位置不确定,不便于数模同播时的接收机调谐。

HD Radio系统是美国iBiquity Digital (DTS)公司针对调频和中波调幅广播开发的数字音频广播系统。2005年美国国家广播制式委员会(NRSC)发布了IBOC/HD Radio系统标准规范文本NRSC-5-A,该系统正式成为美国数字音频广播标准,2008年发布修订版NRSC-5-B。HD Radio分为AM HD Radio和FM HD Radio两种。FM HD Radio特点是在模拟调频广播的两边增加两个带宽为70kHz的数字广播信号,不需增加新的频道分配,接收机调谐频率不变,便于用户收听。图1为三种主流数字声音广播标准制定情况。表1为主流数字声音广播在典型应用场景下的参数比较。

2 国外数字声音广播技术应用情况

DAB从1995年正式播出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该标准主要应用于欧洲国家、澳大利亚和南非。根据世界DAB论坛最新资料,目前共有21个国家正式播出DAB节目,19个国家在进行试验广播。截止2016年第二季度末,全球共播出1966套DAB业务,4.05亿人可以收听到DAB广播,接收机总销量为5100万台,其中车载接收机为1200万台。

在四个引领DAB发展的欧洲国家中,挪威和瑞士的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9.5%,丹麦为98%,英国为97%。家用接收机渗透率挪威为67%,英国56%,丹麦45%。DAB接收机价格为15欧元,带彩屏的接收机零售价格不超过65欧元,并且价格在持续下降。主要汽车制造商大都为产品配置了DAB接收机,英国新产汽车的85%,瑞士65%,挪威63%均标配DAB/DAB+接收机。挪威已经确定2017年开始关闭模拟FM广播,瑞士计划从2020~2024年开始,丹麦决定当数字广播用户达到50%时开始关闭模拟广播。澳大利亚DAB+人口覆盖率为65%,南非为21.5%。目前在欧洲,无论决策者、广播机构还是听众,对数字广播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动力。

HD Radio标准主要用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罗马尼亚、波多黎各、巴拿马、菲律宾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等。根据HD Radio技术拥有者DTS公司的报道,目前,美国有2300个AM和FM发射台采用HD Radio标准发射节目,累计3500多套数字节目,有78%的广播听众收听HD Radio节目。HD Radio接收机销量为3000万台,主要汽车音响售后服务品牌包括建伍、先锋等均在产品中集成HD Radio技术,主要汽车制造商超过95个车型将HD Radio接收机作为标配,有五个汽车制造商利用HD Radio系统提供免费交通和数据信息。墨西哥目前在14个城市的101个数字广播频道播出HD Radio节目,覆盖31%人口。

根据HFCC组织公布的DRM数字广播应用情况,全球有十多个国家进行DRM常规播出,其中欧洲播出时间最长,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其次是亚洲(印度、泰国等)和大洋洲(澳大利亚)。德国2015年在柏林开始波长为11米的DRM短波实验,和之前在汉诺威类似的试验同时推进。DRM+标准的试验目前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通过两个频率试验播出。南非在2014年和2015年进行了两次DRM中波试验,频率为1440kHz。印度目前有39部DRM中短波发射机,功率从20kW-1000kW。其中35部中波,4部短波,共覆盖6亿人口。最近印度计划再购买6部DRM发射机以扩大DRM覆盖范围。

10月18日~26日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亚太广播联盟大会,将在巴厘岛登巴萨现场进行中波DRM传输试验,参观者在接收机屏幕上可免费查询展会的最新消息,支持多种语言。10月24日~26日,在古巴哈瓦那加勒比海广播联盟大会期间,DRM组织将对古巴进行DRM短波远距离传输试验。

纵观国际上数字广播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探索中不断向前推进。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和困难,包括民众兴趣不大、对数字广播相关知识缺乏、推广初期接收机价格昂贵、节目数量和内容缺乏等。但在推广过程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先是政府和政策的支持,这是保证数字广播推广的有效手段。一般在启动阶段都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与优惠补贴政策。其次是业务定位和模式,它是决定数字广播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数字广播需提供丰富的音频节目和多样化数据服务,如文本、图片、节目指南、交通信息、应急预警信息以及混合广播的应用等,充分发挥地面数字广播的便携性和移动性。另外,应注重相关配套设备的标准化,注重接收设备低廉化与多样化,加强对受众的宣传、研究和调查,听取受众意见等对数字广播的推广都有重要意义。

3我国数字声音广播发展概况

1988年,我国广播科研与应用机构开始跟踪和研究数字声音广播技术。1996年和2000年分别在广东和京、津、廊建成DAB试验网,开展了长期的数字音频广播播出试验,包括实验室测试、外场开路测试等工作。2006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成为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标准。自2008年起,还开展了基于DAB系统的“推送业务”实验。

1998年DRM组织在我国广州成立,2003年研制成功数字调幅广播DRM系统,建立了该系统的传输覆盖、外场测试实验平台,完成了多次超过2000km的远距离传输试验,逐步掌握了中波DRM数字化关键技术。在江苏、广东等地进行了多次中波DRM广播实验,为中波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

从2008年起,广播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了一系列HD Radio实验室和外场测试。开展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的研究,2011年逐步完成CDR广播关键技术的研究、样机的开发以及实验室测试。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北京和广州进行了外场覆盖测试。

2013年8月和11月正式颁布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CDR)信道传输标准和复用标准。2014年陆续发布CDR系统中关键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CDR标准借鉴了HD Radio和DRM等国外技术,具有更为灵活的频谱结构。主音频业务的音频编码方式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RA+。信道编码采用可靠性更高LDPC编码,有QPSK、16QAM和64QAM三种星座映射方式,传输方法为COFDM。

2014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始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决定选择地级以上及部分县级城市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的近600座调频广播发射台,启动CDR覆盖试点,实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套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的目标。试点采用传输模式1、频谱模式9、QPSK-3/4的编码调制方式。

2015年12月下旬,CDR发射机和数字声音广播卫星综合接收解码器由总局完成招标。卫星接收天线、码流切换器、多工器、同轴开关等附属设施的招标工作由各地广电机构负责,目前相关设备已经陆续运送至有关台站。我省预计年底前完成21座台站的CDR工程试点任务。本次试点是CDR标准颁布以来首次进行的大范围播出,为了解CDR覆盖范围、数模同播的干扰情况及组网规划积累经验,必将对我国数字声音广播的模数转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关于我国数字声音广播发展的思考

1.加快数字音频广播试点项目的实施和覆盖测试

目前,我国各级广电机构正抓紧实施中央3套广播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项目,但工程完成后究竟进行哪些测试项目等问题并没有明确。希望相关部门对试点工程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相关测试项目等进一步明确。本次试点项目只有3套FM质量的数字广播节目,为了使人们充分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高质量的数字声音广播的魔力,应从频率资源、产业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相关试点台站开展CD级质量的试点项目和单频网组网试验,进一步扩大CDR的试点规模和网络覆盖范围。要确保试点台站满时间、满功率播出数字广播信号,避免因为听众少而随意关停数字广播信号。

2.明确我国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和定位

广播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属性,拥有坚实的受众基础,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国家重要的宣传工具。数字音频广播在发展初期,应明确自身的发展和定位,那就是以取代模拟音频广播为己任,旨在实现各发射转播台由模拟向数字广播的发展目标,声音广播仍然是主要载体,而无需过多考虑视频业务。当然,由于数字技术频谱利用率高,可以充分利用节省的频率资源实现多种形式的数据增值业务,如与广播节目有关的交通路况、歌曲资料、新闻、公共信息、广告等图文信息,以丰富数字音频广播内容的可听性和可读性。应积极跟踪国际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如TPEG、混合广播(RadioDNS)以及应急预警功能等,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让他们充分了解数字广播这个平台及带来的好处,增加公众对数字广播的良好预期。

3. 努力寻求低成本接收机解决方案

在试点时期,接收机的价格会远远高于模拟调频接收机价格,在没有价格优势,且只有3套FM质量的数字广播节目的情况下,仅靠广播运营商和终端厂家的努力,很难在短期内快速打开市场。这只能采用政府主导的方式,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和市场推广计划,给予接收机生产厂家一定的资金补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升级,各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达到空前规模,车载接收系统已成为先进广播技术的终端体现,同时也是环绕立体声的最佳聆听场所。因此,汽车是数字音频广播的最佳载体,也是推进数字音频广播的最佳途径。应尽快制定CDR接收机性能规范,加快与汽车制造业的合作及车载接收机的研发和应用。

4. 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配套设备的研究

FM-CDR是适合我国国情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广播标准,为了让CDR得到更快的推广和发展,我国组建了中国数字音频广播技术与产业推进工作组(CDR工作组),工作组的成立将带动CDR发射机、编码器、复用器等主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逐步降低销售价格,进一步推动CDR接收专用芯片的开发及CDR数字收音机的研发、生产和普及。我国是世界上调频广播应用最广泛、拥有世界上最多听众的国家,如此巨大的受众资源,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更好地鼓励电子企业向市场推出廉价、可靠的接收机,有效促进我国的数字音频广播事业快速发展。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FM-CDR标准已经颁布,全国范围的数字音频广播试点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广播数字化尽管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数字化的潮流已经不可逆转。我们一定要抓住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这个契机,大力推动我国声音广播的模数转换进程。

参考文献

[1]Radio Broadcasting Systems;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DAB)to mobile,portable and fixed receivers。ETSI EN 301401V1.3.3(2001-05).

[2]Digital Radio Mondiale(DRM),System Specification.ETSI ES201 980 V3.1.1(2009-08).

[3]NRSC—5—B In-band/on-channel Digital Radio Broadcasting Standard.April,2008.

[4]邹峰,高鹏.中国数字声音广播技术的研究与探索[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Vol.41(8).

网购的发展历程与进展 第2篇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林业碳汇研究发展进展与展望 第3篇

摘 要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森林碳库的重要地区之一,是我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地区之一。首先对碳汇及碳交易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详细叙述中国林业碳汇研究的发展、碳汇项目发展潜力及实施条件;同时,对近几年国家发改委确认的2个方法学进行了解释,最终期望在林区能够形成林区林业碳汇监测体系。

关键词 林业碳汇;碳汇项目;方法学;碳汇监测

中图分类号:X196;F224.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3

1 碳汇及碳交易概念

1.1 碳汇

任何释放碳素的过程谓之“源”,固定碳素的过程称为“汇”。碳源和碳汇都是以大气圈为参照系,以向大气中输入碳或从大气中输出碳为标准来确定。最终决定一个体系是源还是汇的是碳的净收支。欧洲科学家研究计算表明:通过造林获得二氧化碳减排权比直接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要低很多,前者只有后者的1/30左右,更主要的是这种方法不会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速度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1]。

1.2 碳交易

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问题之首,而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则是气候变暖的根源;据IPCC估计,从1990年到2100年,由于气候变暖, 海平面将上升49 cm左右。《京都议定书》制定的减排思路:一是着眼于减少排放源,进行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成本巨大,影响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造林和再造林等措施增加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汇,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抵消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2]。

根据《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s)或碳交易指标实现减排。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一种市场机制;《京都议定书》中,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排放二氧化碳的一方(公司或国家)向本国或外国森林拥有者,经营者,支付森林生态效益生产成本的货币交换过程。

2 中国林业碳汇研究

2.1 碳汇造林

从全球来看,陆地生态系统面积总计1.51亿m2,森林大约占27%,热带稀疏草原和草原之和约占23%,农田约占10%。在全球水平上,贮藏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的数量约为2.477万亿t;土壤贮存约81%,植物贮存了约19%。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就指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是未来30~50 a增加碳汇、减少排放的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2009年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最后达成的成果之一就包括了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产生的减排指标获得承认,即通过控制森林砍伐和退化实现减排。可以预见,相比其他类型的碳核证减排量,森林碳汇更受市场的欢迎,未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中的林业碳汇交易将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3]。

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动。与普通的造林相比,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碳汇计量与监测等特殊技术要求,强调森林的多重效益。只有按照碳汇造林技术要求造林,并按照碳汇造林检查验收办法验收、经有资质的单位按规定进行碳汇计量监测的人工林才可称为碳汇林。

2.2 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潜力

2009年11月25日,在哥本哈根会议即将召开之前,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首次提出明确的自主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中国是全球造林规模最大的国家,完全可以很好的利用森林碳汇。由于森林碳汇项目在其增汇减排以外良好的附加效应(如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高度的公益性和非常好的公众认知度,在全球自愿减排市场中将占据主导地位,很多企业可能愿意通过购买森林碳汇来体现其社会责任。在后京都气候谈判中,促进可持续的森林经营、造林和更新抚育的森林碳汇,会以其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独特优越性,成为后京都时代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4]。

2.3 林业碳汇项目实施的条件

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暂行管理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申请备案的自愿减排项目应于2005年2月16日之后开工建设,且属于以下任一类别: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自愿减排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但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的项目。

按照目前现行的国内外碳交易规则,现在已有的森林树木每天都在生长,生长就会吸收二氧化碳,这个量虽然是增量,但由于没有“额外性”,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此外,现有森林的碳储量属于存量,也不能交易。能够交易的林业碳汇一般都是按照被批准的方法学实施项目所产生的净增量,即项目具备“额外性”。只有符合方法学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经营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净增量才能通过市场机制进入交易,额外性必须依靠方法学进行认定。

3 林业碳汇项目的方法学

2013年10月-201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备案了3个志(自)愿减排市场有关森林碳汇的方法学,即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采用以上方法学计量与监测(核证)的项目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备案、注册后产生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可在碳排放权交易机构交易。

3.1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使用本方法学的碳汇造林项目活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项目活动的土地是2005年2月16日以来的无林地。造林地权属清晰,具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权属证书。(2)项目活动的土地不属于湿地和有机土的范畴。(3)项目活动不违反任何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且符合国家造林技术规程。(4)项目活动对土壤的扰动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如沿等高线进行整地、土壤扰动面积比例不超过地表面积的10%且20年内不重复扰动。(5)项目活动不采取烧除的林地清理方式(炼山)以及其他人为火烧活动。(6)项目活动不移除地表枯落物、不移除树根、枯死木及采伐剩余物。(7)项目活动不会造成项目开始前农业活动(作物种植和放牧)的转移。(8)此外,使用本方法学时,还需满足有关步骤中的其他相关适用条件。

3.2 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

采用本方法的项目活动,应遵循以下适用条件。(1)实施项目活动的土地为符合国家规定的乔木林地,即郁闭度≥0.20,连续分布面积≥0.0667 hm2,树高≥2 m的乔木林。(2)本方法学不适用于竹林和灌木林。(3)在项目活动开始时,拟实施项目活动的林地属人工幼、中龄林。项目参与方须基于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中的林组划分标准,并考虑立地条件和树种,来确定是否符合该条件。(4)项目活动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森林经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或规程。(5)项目地土壤为矿质土壤。(6)项目活动不涉及全面清林和炼山等有控制火烧。(7)除为改善林分卫生状况而开展的森林经营活动外,不移除枯死木和地表枯落物。(8)项目活动对土壤的扰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即符合水土保持的实践(如沿等高线进行整地)、对土壤的扰动面积不超过地表面积的10%和对土壤的扰动每20 a不超过1次。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和森林现状特征,为增加森林碳储量、提高森林生产力,项目参与方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森林经营方式开展项目活动:补植补造、树种更替、林分抚育采伐、树种组成调整以及复壮。

4 林区林业碳汇监测体系建设

4.1 工作原则

4.1.1 统筹安排

按照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具体工作安排。结合林区实际,统筹兼顾、周密部署,分阶段地开展各项工作内容。

4.1.2 统一标准

按照《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试行)》《森林下层植被和土壤碳库调查技术规范(试行)》和《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2014年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4.1.3 有效衔接

紧密结合森林资源调查与碳汇计量监测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数据,高效获取碳汇信息,避免重复工作。全面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有生物量调查成果,充分利用己获取的森林碳汇计量模型和参数。

4.1.4 逐步完善

依靠国家林业局的技术支撑,紧密跟踪国家就此项工作的新要求、新规定,逐步完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4.2 目标要求

以林业碳汇计量模型和参数体系为支撑,全面掌握测算方法,提高开展森林碳汇计量能力,逐步建立报告森林碳汇年度数据的机制,为全面算清林业碳汇年度数据积累经验和奠定基础。

4.3 工作任务

4.3.1 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目的是调整和修正基础数据和计算参数,保证碳储量和碳汇增量的测算精度。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幼中龄林无蓄积的林分的生长变化情况进行调查,掌握进阶蓄积量;对该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土壤厚度进行补充调查,为修正土壤碳储量计算参数提供依据。

4.3.2 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基础数据库

以林区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为基础建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基础数据库。

4.3.3 测算森林碳储量和森林碳变化量

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监档案数据库提取的数据,依据《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试行)》所确立的计算方法和提供的相关模型和参数,按照气候带、森林类型和龄组选择符合林区特点的计量模型和参数,进一步完成测算森林碳储量和森林碳变化量的工作,完成森林碳汇计量监测总结报告及相关材料。

4.4 相关建议

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很多方面是在学习和探索中,在将来开展该工作,请求国家林业局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指导。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建立完善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框架和组织机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对此问题应给予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

建立地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所需的计量模型及参数体系,是准确计量森林碳汇的必备条件。一方面是利用国家层面发布的适合本地区应用的模型及参数,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开展专项调查解决,需要在立项和资金方面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颖,周雪,覃庆锋,等.中国森林碳汇价值核算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35(6):124-131.

[2]贾松伟.河南省乔木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及其碳汇经济价值估算[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5):149-153.

[3]郭占胜.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乔木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初步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3(1):58-61.

[4]强勇华.乔木林碳贮量研究——以旌德县为例[J].安徽林业科技,2014,40(4):15-21.

[5]魏文俊,王兵,李少宁,等.江西省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5):767-772.

我国农地发展权研究进展 第4篇

农地发展权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土地开发过程中利益冲突而被设计出来的, 该制度在明晰土地开发权利及其归属、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保存古建、消除权益不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学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提出要引进农地发展权制度, 以完善我国土地权利体系和土地开发制度, 为保护农地资源, 控制耕地流失服务。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 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形势非常严峻。近年来, 我国学术界逐渐重视对农地发展权制度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 国内学术界对该制度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解决。本文在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从农地发展权的内涵、定价﹑配置及其与农民利益保护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地发展权的研究成果, 并且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

一、农地发展权的内涵

我国当前对于土地发展权和农地发展权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而准确的认识, 将土地发展权和农地发展权混为一谈的情况比较普遍。事实上, 土地发展权和农地发展权在范围﹑内涵﹑特征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柴强 (1993) 在分析了各国 (地区) 土地权利设置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发展权的概念, 认为:“土地发展的基本观念, 是发展土地的权利, 是一种可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所谓土地发展权, 就是土地变更为不同性质使用之权, 如由农地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 或对土地原有的使用的集约度升高。”张安录 (2000) 将农地发展权称为可转移发展权, 即“允许土地使用受限制的土地所有者将其土地发展权卖给土地使用不受限制的土地所有者, 进行额外土地开发。”杜业明 (2004) 认为农地发展权特指某组织或个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获取收益的权利:一是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二是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周建春 (2005) 认为农地发展权又称土地发展权或土地开发权, 是指将农地改为最佳利用方向的权利, 也可狭义地定义为改为建设用地的权利。它是内生于土地所有权而又可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用益物权。侯丽华等 (2005) 认为土地发展权应包括:农地变更为非农用地的发展权或称之为农地发展权;未利用土地变更为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发展权;在农地使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投入的发展权;在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的发展权。范辉等 (2005) 认为土地发展权的含义可以具体地分为:农地发展权、建设用地发展权和未利用土地发展权, 并且详细分析了农地发展权与土地发展权的异同。万磊 (2005) 认为土地发展权是指对土地在资源利用方面改变原有的利用形式, 进行再开发的权利。即突破原有的土地利用形式, 在空间维度上向纵深方向发展、在使用上变更土地用途之权。王万茂等 (2006) 对土地发展权和农地发展权的概念及内涵做出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认为土地发展权是指土地变更用途使用之权和对土地原有集约度的改变, 土地发展权应包括:农地发展权、市地发展权。农地发展权指土地用途由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不同用途使用之权。并且提出我国的农地发展权应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 国家通过征地将农村集体农用地转为国家建设用地使用; (2) 农村集体农用地依法被转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 (3) 国有农用地依法转为国有建设用地。

二、农地发展权的定价

国内学者关于农地发展权价格的研究相对较少, 重点探讨了农地发展权的价格评估, 另外涉及了农地发展权价格的一些基本理论, 包括涵义﹑特点﹑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王小映 (2003) 根据土地用途转换和土地增值的关系, 认为在土地用途转换过程中由土地用途价格差异形成的土地增值, 与土地利用规划限定的土地发展权相对应, 也可称为土地发展权收益。孙弘 (2004) 认为土地发展权价格是“价格束”的“一枝”, 实质上就是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的土地价格与现状利用方式下的土地价格之差, 并提出了决定土地发展权价格的三大要素:位置、用途和容积率。周建春 (2005) 认为农地发展权价值是假设农业生产处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能获得正常的社会投资平均利润的情况下, 因失去将农地改为建设用地的权利而应得到的补偿。范辉等 (2008) 主要研究了关于农地发展权价格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对比分析了农地发展权价格的两种涵义, 总结了农地发展权价格的特点、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祝平衡 (2009) 具体分析了土地发展权价值构成, 提出土地发展权价格包括改变土地用途所产生的价格差, 改变土地利用强度所产生的价格差以及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导致土地区位的改变所产生的价格差, 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土地发展权价格的因素。

关于农地发展权的价格评估, 张安录 (2000) 提出可转移发展权 (农地发展权) 的价格可以通过建构发展权市场来确定。胡兰玲 (2002) 借鉴了法国上限密度限制的做法, 提出限度内的空间建筑权转让时, 价款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为鼓励开发者向国家购买超过限度的建筑权, 国家可以采取低价策略, 出售高空或地下建筑权应收取少量费用或不收费。周建春 (2005) 认为计算农地改为建设用地的增值是在假设农业生产为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此前提下的农业地租或农业生产资料价值也是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地租或地价。这是所有的农地都能得到几乎相等的补偿, 而农地发展权则依土地的面积、位置、生态景观等条件不同而价格不同。王顺祥 (2005) 提出了计算征地综合区片价格的两种思路:以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价格量化农地发展权;以工业基准地价为基数, 确定国家与集体的分成比例后量化农地发展权, 并分析了两种思路的优劣。汤芳 (2005) 根据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和定价的原则, 在提出一系列合理假设的基础上, 提出了符合我国现有市场环境农地发展权的定价模型, 即:农地发展权价格等于非农用地的市场价格减去开发成本, 再减去农地的农用价值。王万茂等 (2006) 认为农地被征用时农民获得的补偿可以是:农地所有权中的一部分加上农地使用权 (承包经营权) , 再加上农地发展权;而国家则可以通过税费的方式进行农地发展权的二次财富分配来拿回 (拿回比例需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确定) 本该属于国家的农地发展权补偿。范辉 (2006) 根据农地发展权的内涵和土地开发费用及利润不属于农地发展权价格的内涵, 得到:农地发展权价格等于市地价格减去农用地价格, 再减去土地开发费用及利润。祝平衡 (2009) 提出了一系列土地发展权价格的测算公式, 其中包括当该农用土地改变后的土地用途分别为工业、住宅、商业时的价格公式。

三、农地发展权的配置

农地发展权配置的研究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农地发展权归属和收益分配的问题, 这也是国内学者当前探讨的热点。迄今已经形成了归公论、归私论和分享论等三种主要观点。

归公论, 又称“涨价归公”, 主张农地发展权应该归国家所有, 使用者若要进行开发必须先向国家购买发展权。沈守愚 (1998) 根据马克思的二元结构理论, 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归国家所有的农地发展权可以同时并存。胡兰玲 (2002) 也赞同将土地发展权归属于国家所有, 因为“将发展权与土地所有权分割处理, 以发展权属于国家的方式将公共投资产生的开发利益返还给社会”可以根除一些弊端。刘卫东等 (2004) 认为, 土地用途变化产生的土地资产增值与原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投资和劳动没有任何关系, 是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用途管制的结果, 因此它所带来的土地资产增值应当归全社会所有。张友安等 (2005) 也赞成土地发展权归国家所有, 国家是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管理的主体。王万茂等 (2006) 从历史及国家长治久安、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 认为农地发展权应归属于国家所有。张磊等 (2007) 认为农地发展权设定为国家所有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针对性。

归私论, 又称“涨价归私”, 主张农地发展权归农民和农村集体所有, 国家可以向农地所有者购买发展权。黄祖辉等 (2002) 认为“涨价归公”的错误理念导致了非公共利益征地行为, 主张应该在农地用途转换的过程中区分公益用地和非公益用地, 非公益用地应该对农民补偿, 即使非要坚持“涨价归公”, 也应该通过税收的方式。贾天啸 (2003) 认为土地发展权收益归农村集体用于发展非农产业、公益事业和安置就业等方面。杜业明 (2004) 也主张农村土地发展权应该归属于农民, 并提出:“现行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不均衡是造成我国耕地锐减、土地利用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 并将导致其自身的变迁。”

分享论主张农地发展权应该由国家、农民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分享。周诚 (2004) 认为“涨价归私”与“涨价归公”两大派别的观点都各有缺陷, 于是提出:在政策上折衷、糅和两大派别的精神和做法, 统筹兼顾, 减少矛盾, 切实做到“合理补偿, 剩余归公”。高勇 (2004) 按照马克思的地租分配理论, 认为级差地租I应该归土地所有者所有, 级差地租Ⅱ应当由土地所有者和征地者共同所有, 即发展权收益应由国家和农民共同分享。杨明洪等 (2004) 认为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应该分享土地发展权价值, 并提出推行“片区综合补偿价”是解决农民集体分享土地发展权价值的关键。季禾禾等 (2005) 主张国家作为农地发展权的权力主体代表, 同时农民应该参与对发展权权益的分享, 并且可通过建立农民基本生存保障体系的形式落实农民对发展权的分享。万磊 (2005) 利用法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涨价归私”与“涨价归公”的效率, 得到两种方案都难以达到效率最优, 认为农村土地发展权应归属农村集体, 为均衡利益及体现国家管理权威, 政府可以对所有土地发展权的实施以一定税率征收税赋。朱启臻等 (2006) 分析了归公论和归私论的弊端, 认为农地发展权由国家和失地农民分享, 既能使失地农民的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也可以有效遏制征地权的滥用。吴宇哲等 (2008) 认为归公论有失公平, 归私论与中国的发展阶段不相吻合, 也赞同分享论。刘祚祥等 (2008) 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产权博弈的方法来研究我国农地产权合约, 得出我国“土地发展权”是农民、村集体与政府三方长期博弈的均衡解的结论, 并进而论证“农地发展权分享”合约将是我国在既有约束条件下利益各方基于理性选择的结果。藏俊梅等 (2008) 从产权的角度, 也认为农民应当参与农地发展权的权益分享。

四、农地发展权与农民利益保护

关于农地发展权与农民利益保护, 国内学者近年来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揭示了当前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普遍现象, 分析了其内在的深刻原因, 探讨了农地征用与征地补偿的具体措施, 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和政策建议。

黄祖辉等 (2002) 探讨了非公共利益性质征地行为对农民土地发展权的侵害以及造成的不良影响, 并提出了土地发展权补偿的两条途径。刘永湘等 (2003) 分析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权的压抑与抗争, 并认为对农民集体土地发展权真正构成压抑的是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不予支持。杜业明 (2004)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圈地之风”进行了定性分析, 探讨了其兴起的根源, 并提出了若干治理举措。王小映 (2004) 探讨了如何保护在农地转用过程中“三无”农民的权益, 认为必须彻底改革现行农地转用制度,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从制度上建立起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高勇 (2004) 分析了现行征地补偿理论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机制。侯丽华等 (2005) 认为国家的公共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约束, 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 使得有经济实力的建设者借助国家强制力对农民集体实行土地发展权的压抑, 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长期受到侵害。郭熙保等 (2006) 探讨了土地发展权、农地征用与征地补偿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针对如何完善当前农地征用和补偿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由建勋 (2007) 分析了农村集体土地权益维护难的制度原因, 并提出了对农村集体土地权益维护制度进行创新的途径。李丽红等 (2007) 对比了国内外土地征用补偿标准, 认为美英等国在实际补偿中, 考虑了土地未来增值给土地所有者带来的收益, 值得我国借鉴, 并提出了在农地发展权视角下失地农民补偿应当包括的基本内容。王永慧等 (2007) 根据农地发展权的内涵、价值构成和对产权人的经济功能, 把农地发展权分为基本发展权、实体发展权和虚拟发展权, 并对不同类型的农地发展权对失地农民利益的保障作用进行了具体阐释。臧俊梅等 (2008) 认为, 农地非农化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地发展权定位不明晰;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关键在于农民依据土地产权参与分享土地增值分配。秦祖伟 (2009) 认为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现象日益突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农地发展权的缺失, 在城乡统筹建设的新形势下, 改革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 增加农地发展权制度, 创新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及征地补偿机制已经迫在眉睫。周建国 (2010) 对农村土地征收中农地发展权受损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法律保护对策。刘国凤等 (2010) 认为征地费用严重偏离市场价格水平, 既不能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 又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 同时过低的征地补偿费用往往诱使地方政府大量征地并高价出让土地, 进而滋生腐败。

五、结论

我国学术界近年来逐渐重视对农地发展权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然而, 不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 都有待加强研究力度, 很多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很多结论都还不太成熟, 很多观点都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对农地发展权与土地发展权的内涵和范围, 一直没有取得相对一致的认识, 而它们却是深入研究农地发展权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不能尽快明确界定将会导致相当混乱的局面, 并使得关于农地发展权的其他研究停滞不前。关于农地发展权价格的内涵及其定价方法, 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也比较滞后。定性的研究较多, 定量的研究较少, 以后应加强定量方法对农地发展权价格评估的探索;建立农地发展权市场, 通过供给与需求来确定农地发展权价格的方法固然有很多优点, 但我国目前未必有建立此类市场的成熟环境。对于农地发展权的归属和利益分配, 更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很多学者的观点吸收了国外一些现成的经验, 但我们在借鉴西方国家相关制度的同时, 更应该结合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现状﹑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 并充分考虑到农地发展权的不同归属所带来的长远影响, 探索出一种真正适合我国国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配置方式。关于农地发展权与农民利益保护,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目前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农地发展权的缺失或定位不明晰, 并提出了很多值得参考的保障农民权益的具体机制或建议。这些措施当然也是理想化的, 如何将其深入贯彻落实应该作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摘要:近年来, 我国学术界逐渐重视对农地发展权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很多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本文分析当前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内在原因, 并提出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和政策建议。

有色金属发展现状及进展 第5篇

题目

有色金属发展现状及进展

姓名: 学号: 班级: :

有色金属发展现状及进展

——

[摘要]材料对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面大和带动力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现代社会种类繁多的有色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色金属材料的发展前景如何,不仅对相关行业有着重大影响,甚至对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进展做了简要的叙述。[关键词]有色金属发展趋势 1前言

能源、信息、材料是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主要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通常人们根据金属的颜色和性质等特征,将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黑色金属主要指铁、锰、铬及其合金,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称为有色金属。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铝、铜、锌和锡等都是有色金属。此外,作为电子工业基础的硅材料,以及有色金属的化合物和金属间化合物,按我国习惯也归入有色金属范畴。

2.1有色金属的地位

有色金属具有一系列独特性能和奇异功能,是航空航天、能源、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铝、镁、钛等轻质高强结构材料是飞机的主要结构材料;硅、砷化镓、氮化镓等半导体材料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有色金属也是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基础。有色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高技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行业部门都使用有色金属材料。2.2有色金属高性能材料

为了满足国防军工和高技术发展需要,有色金属高性能材料研究开发工作一直备受重视。各国在研究开发新材料、改进现有材料、开发材料高效使用技术三个层面上开展工作,以达到材料的高性能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化目标。

有色金属材料是重要结构材料,主要发展趋势足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环境友好和低成本。高比强、高比模、低成本的复合材料和多功能化结构材料是研究的热点。铝合金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高强度、塑性、韧性、耐蚀性和疲劳性能等综合性能及降低制造成本,特别是注意改进其比强度、持久性和损伤容限。镁合金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耐热镁合金、高强高韧镁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塑性加工技术和耐蚀性等方面。钛台金的研究热点是改善抗氧化能力、提高高温蠕变强度、发展具有高损伤容限的合金,以及钛合金的低成本技术。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块状非晶材料及其复合材料也受到关注。以镁合金、钛合金、钛铝金属间化合物为基的复合材料也是研究的热点。有色金属功能材料一直是世界各国的研究开发热点,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纳米技术与材料等重点研究开发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微电子技术基础的硅材料的直径不断增大,q)300rm硅片的应用迅速增加。SOI、GeSi和应变硅材料也开始应用。砷化镓和氮化镓等半导体材料朝着大尺寸和高质量方向发展。信息传输、存储和显示使用的材料也有日新月异的发展。稀土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更是研究热点。发光材料、二次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等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生物医用材料也涉及有色金属材料,如钛植入体,开发无毒性、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是关注热点。仿生和智能材料也是重要发展方向。此处,纳米材料与器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战略竞争的热点,有色金属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2.3新应用领域开拓

近年来,有色金属材料在汽车、薪能源及照明等领域的应用成了热点,促进了有色金属材料的发展和进步。

(1)汽车、高速列车等交通领域。随着汽车的轻量化和铁路车辆的高速化,铝、镁、钛等轻质高强材料应用领域得以拓展。轻质有色金属材料的使用谈国外汽车自身质量与20年前相比,己减少了20%~26%。汽车车身每减重10%,可以节省燃油6%~8%,废气排放量可减少lO%。

铝合金是汽车轻量化首选材料。2005年欧洲轿车平均每车用铝达到119kg,美国制造的汽车平均用铝量超过130kg。铝台金也愈来愈多地用于铁道运输和城市轨道车辆上,2003年全世界铝质车辆已达到l0万辆以上。镁合金比铝合金更轻,还有很好的阻尼性能,在汽车上的用量急剧上升,近年来由于钛合金低成本生产技术取得了进步凹,钛合金也开始在大量生产的汽车上得到了应用。

(2)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材料是发展新能源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当前的研究热点是高容量储氢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相关材料、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等。镍氯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绿色电池已在通讯、便携式电子产品及电动工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电池的容量、寿命和安全性有了显著提高,已用作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动力电池。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燃料电池和氢能给予了高度重视。美国于2002年开始实施Freedom CAR计划,其目的就是要发展经济实用的民用燃料电池汽车。2003年美国实施了国家氢能计划,发展氢气生产、储存和利用技术,满足燃料电池电动车和清洁发电的需求。(3)半导体照明。氮化镓半导体材料研究开发的突破引起了~场新的照明革命。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耗电量可降低80%~90%,而寿命可延长100倍。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相继制定了国家级的研究计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美国计划LED2007年替代白炽灯,2012年替代荧光灯,2020年全面进入市场。世界主要照明企业也在积极攻克关键技术以抢占市场。2.4有色金属回收再生技术

为了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世界各国都很注意废弃有色金属的回收再生和再利用工作。例如,用回收废铝生产1吨再生铝的能耗,比用铝土矿原料生产原铝能节约电能95%一97%,CO。排放量可减少90%以上。目前发达国家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在全部有色金属产量中所占比重普遍在30%以上,有的已经高达50%左右。美国、西欧和日本对于铝、铜等大量应用的有色金属的回收都制定了比较优惠的政策和相关的法令法规。各国在回收技术和设备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去除有害元素和杂质及再使用技术上取得了进展。美国目前汽车上使用的铝有一半以上都是再生铝”。目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所占比重尚不到25%,如果能增加到总产量的30%,每年生产400多万吨的再生有色金属,除了能减少资源的直接消耗外,每年还可以节约2000多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减少数百万吨的废气、数千万吨的废水、上亿吨的废石废渣排放,对于环境保护将有重要意义。

2.6环境与资源:有害元素替代技术

为了做到可持续发展,各国在发展有色金属材料时,都非常注意材料对于环境的协调性,发展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好的材料不仅要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功能,而且要能节省资源,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要少,对环境不产生污染或污染要少,材料在废弃之后要易于回收再生或再利用。为此必须在设计新材料成分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环境的相容性,采用比较简单的合金体系,减少合金化元素的种类和数量,避免使用稀缺的元素和有害的元素。在材料的制各和加工中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来降低能耗及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材料的使用蛀能、降低材料的使用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日本、美国和西欧等国家都有全国性的研究计划,日本的超级钢和超级金属计划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许多有色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是有毒的,对环境和人都是有害的。国际环境保护机构列出了17种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元素,铅、汞、镉、铬等有色金属都在其中。有害元素替代技术已成为国际上有色金属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欧盟像《RoHS指令》严格限制在产品中使用铅、汞、镉、六价铬等6种有害物质,这种绿色壁垒将对我国产品出口带来严重的影响。2.7我国有色金属现状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经过50多年的建成设,特别是近20年的快速发展,10种常用有色金属的产量2002年达到1012万t,超过了美国当年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有色金属的产量达到1228万t,2004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达到1397.85万t,同比增长了17.53%。2005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631.84万t,比上年增加18.14%,产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铜产量达到258万t,电解铝产量达到780万t。

我国近年来在有色金属新材料、传统材料的改进及材料的生产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基本上满足了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的需求。2.8我国有色金属存在问题

资源严重不足。我国有色金属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量偏低,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短缺。稀土、钛、钨、钼等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储量居世界前列,但占有色金属产量94%的铜、铝、铅、锌等常用金属的储量严重不足。随着我国有色金属产量的继续增长,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上升。因此,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国内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水平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从学习模仿向自主创新的方向前进,研究开发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但是总的来看,我国和先过国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在新材料的研制上,跟踪国外的多,自主创新的少;在材料的应用上也是跟着国外走。在生产工艺技术上,除了一些传统的有色金属材料外,仍以引进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

研究开发力量分散。目前我国从事有色金属材料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数量很大,机构很多。他们分散在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里,竞争激烈,很难形成合力。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很多,但大多规模小,除了少数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外,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自已的研发能力。研究开发更多的是为满足企业的直接需求,很少开展有色金属材料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这种情况将对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技术进步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2.9发展建议

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色金属工业。资源是有色金属材料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发展已面临着资源严重不足的严峻挑战。为了保证有色金属工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解决有色金属的资源危机已刻不容缓。解决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问题,一是要大力加强国内的探矿工作,发现新的资源;二是注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采矿、选矿、冶金、加工和应用过程中的资源损失;三是要利用国外资源,做到资源国际化;四是要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要建立起完整的废旧有色金属的回收和再生系统,要加强废旧金属回收再生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研究,扩大二次金属回收利用水平,提高再生金属的品质和应用水平,尽量节约有限的一次资源和能源。

加强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色金属材料是重要的战略材料,是国民经济、国防建设、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应该重视有色金属材料,特别是有色金属功能材料的发展,在国家计划中加大支持力度。要加强高性能有色金属新材料的创新、开发和应用,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和促进能源、交通运输、信息领域中应用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要大力加强有色金属材料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强传统有色金属材料的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研究开发工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价廉物美的材料,提高制成品的使用性能和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要加强有色材料应用技术的研究,使材料更有效地应用,达到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

整合研究资源,加强有色金属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目前我国从事有色金属材料研究开发的力量相对分散,无序竞争激烈,低水平重复过多,应该根据企业研究所、工业系统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的特点及专长,建立起分工合作和互补的研究体系来。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有色金属材料的科技投入,有实力的企业也应该加强科技投入,建立自已的研究平台,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和组织工作,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的不同层次上,围绕有色金属材料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围绕具有我国资源特色的材料开展研究和创新,特别应该加强有色金属共性关键问题的研究和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色金属关键技术和技术储备,为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结构。结语

发展进展 第6篇

【关键词】联通;WCDMA;市场定位;营销策略

第三代移动通信(3G)包括三大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虽然cdma20001xEV-DO已完成标准化,获得商用,但cdma20001XEV-DV和cdma20003X尚在标准化,目前尚无成熟的产品;TD-SCDMA在产品成熟度方面与其他两大标准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也无商用网络开通;而全球十大移动运营商中已有7家选择了WCDMA作为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进的标准,另外,进入2004年以来,全球开通的WCDMA商用网络与日俱增,用户规模急剧扩大,WCDMA正在成为3G的最主流标准,为此本文对WCDMA市场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汇总,对国内电信设备企业的研发和市场进展进行了概要介绍,以便有助于关注WCDMA的读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1.联通WCDMA的市场现状

联通作为中国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世界第三大电信运营商,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5亿。

继2009年10月1日中国联通3G业务正式投入商用以来,中国联通的3G用户连续保持了高增长势头。中国联通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中国联通3G新增用户继续保持了前两个月的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12月底累计达274.2万户,净增92.0万户,增幅达50%,平均每月新增3G用户超过90万户。这一切与中国联通在3G时代的发展战略定位有关。在2009年11月举办的2009年亚洲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公开表示,中国联通在3G时代的目标,不是中国通信市场的跟随者,而是“做3G市场领导者”。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联通在3G发展上坚持了“三个领先”和“六个统一”的原则。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认为,丰富的终端机型以及与世界上最流行的智能手机iPhone的合作也增添了用户选择中国联通3G业务的吸引力。

2.联通WCDMA的市场定位

移动电话虽然只有短短数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惊人。国内移动通信用户数已经超过3亿,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做好服务是件艰巨的任务,而用户群的分化、业务的多样化使得服务的变数加大,运营商不仅要满足用户普遍的需求,更要关注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而关注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则必须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市场细分,才能正确定位市场。

中国联通WCDMA有五大突出特点:一是部署的国家最多。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起258个WCDMA网络;二是用户群最庞大。全球目前已有3.6亿用户,市场占有率接近80%;三是采用的运营商最多。如美国的AT&T;、中国香港的和记黄埔、英国的沃达丰、西班牙电信、德国电信、法国电信等全球绝大多数运营商都采用了WCDMA;四是终端品种最多。目前,国际市场上WCDMA终端有2000多款,占全部3G终端的比重超过70%;五是产业链成熟,行业应用丰富。联通全业务品牌借助3G上市时机推出,并根据3G业务规划,将面向各客户群的3G产品纳入全业务品牌体系并逐步推广。

中国联通品牌架构以全业务品牌为核心,进而统领所有延展品牌,因此传播资源更有利于集中,传播效果更有利于沉淀;同时更能突出全业务运营商的特点,品牌形象更统一;全业务品牌不局限于3G 业务,有利于积累客户体验,并为下一步技术演进留下了空间。全业务品牌相对企业名称更有活力和客户亲和力,易于同消费市场沟通。

中国联通选择采用企业品牌下全业务品牌战略,以3G业务为契机,凭借全业务品牌策略抗衡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多品牌策略。塑造中国联通企业品牌新形象,以有利于现阶段营销推广及促进业务发展为原则,对现有品牌进行梳理整合、合并或取消现有客户及业务层级的一些品牌,适当调整品牌标识、扩充品牌内涵。由中国联通企业品牌统领整合后的客户及业务品牌,不再对客户及业务品牌进行品牌层面的传播,只配合营销进行业务推广。这就决定了联通WCDMA需要更加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组合来实现中国联通WCDMA在3G时代占据半壁江山的宏图。

3.国内企业的进展

3.1华为

华为在3G上投入巨大,已持续投入40多亿元人民币。华为公司为实现技术和产品的领先,在WCDMA研发领域采用了全球研发模式,目前华为WCDMA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深圳总部、上海研究所、北京研究所、南京研究所以及瑞典研究所、印度研究所、美国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等全球多个研究机构。

华为是ITU-T,3GPP,3GPP2,ETSI,CWTS等3G标准化组织和论坛的成员,一直积极地推动WCDMA协议的成熟,并取得开放基站Iub接口和3G新业务领域的进展。作为发起人之一,华为与Ericsson,NEC,Siemens和北电网络成立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组织,致力于定义无线基站的开放接口,以降低WCDMA无线网络覆盖的费用。

3.2中兴

为了帮助运营商降低WCDMA的设备和运营支出,中兴通讯在掌握基站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高性能的集中式基带ASIC芯片。基于自主开发的基带芯片,中兴通讯WCDMA基站的无线性能指标已经同步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基站成本得到了显著降低。目前,中兴通讯已经开始了基于RS/R6标准的下一代WCDMA套片的开发,将全面支持HSDPA、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等增强型技术。

中兴通讯在WCDMA协议、模型、算法、仿真等方面研究成果显著,在WCDMA网络规划方面的专利超过了60项。同时通过将cdma2000网络规划/优化工具移植到WCDMA,研发出了具有独家专利的WCDMA系统系列网络规划和测试设备,经过多个试验网、商用试验网的经验积累,中兴通讯具备了对运营商进行全网同步规划能力。

4.结束语

就目前看来,在3G标准中WCDMA无疑是发展最快、也是最成熟的,同时相比于cdma2000和TD-SCDMA来说,WCDMA具有更强的接口和业务开放性,拥有更多的网络运营商和设备、内容供应商的支持,同时由于全球GSM用户数与CDMA用户数之比为7:3,由GSM向上延伸的WCDMA也更具全球漫游优势。对于国内运营商而言,端到端解决方案商用提供能力应该是其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条件,选择经过商用检验的系统设备、解决方案和运营方案,能够迅速开展业务,发展用户,避免新网络在前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如系统不稳定,商用网络成为了试验局;没有商用经验,不知道如何帮助运营商提供运营方案等。

【参考文献】

[1]钟玲,曲芸颍.浅谈联通的3G业务[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04).

土壤修复技术进展及国外发展趋势 第7篇

目前,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污染土壤工程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

1 国内修复技术

1.1 污染土壤工程修复技术

工程修复主要包括挖取土、混合土、交换土和深耕翻土等。主要是将污染土壤通过深翻到土壤底层,或者在污染土壤上覆盖新图,或者将污染土壤挖走换上未被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但不会较少污染物的总量,是一种较为普通的修复方法。该技术处理稳定、无污染、技术可靠成熟;但是具有工作量大、不能彻底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等缺点,并且要对污染土壤进行储放和处理。

1.2 污染土壤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作用过程将环境中的污染物从污染土壤中去除或者分离的技术。以热处理技术为主的物理修复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包括土壤蒸气浸提、微波/超声加热、热脱附等技术。

1.2.1 土壤蒸气浸提技术

土壤蒸气浸提(SVE)技术是将新鲜空气通过注射井注入污染区域,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注入的空气流经污染区域时,解吸并夹带土壤孔隙中的VOCs经由抽取井流回地上。该技术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对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因而适用于生产有机物的化工厂、石油污染严重的场地。有人研究发现,蒸气浸提技术应用于苯系物等轻组分石油烃类污染物,对该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90%[1]。

1.2.2 热脱附技术

热脱附技术是指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热交换,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组分升温至足够的温度,使其发生蒸发作用并与土壤介质分离的过程。该技术具有污染物处理范围宽(尤其对PCBs等含氯有机物的处理,可减少二噁英的生成)、设备可移动、修复后土壤可再生利用程度高等优点,尤其是在以持久性有机物污染为主的土壤修复过程中[2]。

1.3 污染土壤化学修复技术

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发展较早,一般具有修复周期短的特点。主要的化学修复技术有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氧化还原修复技术、淋洗/浸提修复技术、电动修复技术等。

1.3.1 固化/稳定化技术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将污染土壤与某些具有聚结作用的黏结剂混合,进而达到污染物在污染介质中固定,使其处于长期稳定状态,是较普遍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快速控制修复方法。固化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热力学过程将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离子)固定起来或者用惰性基材将其密封包实,或者将污染物质转化成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形态,进而阻止其在土壤环境中迁移、释放和扩散过程的发生;而稳定化技术是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迁移能力更弱或者毒性更小的化学形态来实现无害化的过程,降低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张新艳等[3]研究表明:作为掺入固化剂中的沸石能够促进含汞废弃物的稳定化过程,当沸石的用量为0.3 g/g以上时,固化体浸出汞浓度低于国家标准,与未添加沸石相比,其处理效率增加近一倍。

1.3.2 氧化还原修复技术

氧化还原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化学氧化剂(Fenton试剂、臭氧、双氧水、高锰酸钾等)或者还原剂(二氧化硫、氧化亚铁、气态硫化氢等),使其与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性更低或者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从而实现土壤净化的过程。Thomton[4,5]针对硫化氢原位修复六价铬土壤污染进行研究,发现在以氮气作为载气的情况下,当六价铬浓度为200 mg/kg,让200 mg/kg和2000 mg/kg的硫化氢流经土壤柱进行反应;最后用去离子水淋洗土壤柱以分析六价铬的去除效率,结果显示90%的六价铬失活。大量研究发现:具有强氧化性的1.5%高锰酸钾对TCE和PCE均有很高的去除效果[6,7];通过控制臭氧和萘酚的浓度比在5∶1时,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到80%[8]。

1.3.3 淋洗/浸提修复技术

淋洗/浸提修复技术是指将含有冲洗助剂的水溶液、酸/碱溶液、络合剂等淋洗剂注入到污染土壤中,进而通过一系列的物化反应过程将污染物质从土壤洗脱出来的过程。研究表明:以磷酸钾作为基本淋洗剂,结合其它不同淋洗剂进行组合淋洗可显著提高砷的去除率。在浓度为0.5 mmol/L、液固比为4 m L/g、淋洗时间为8 h及p H为4.3的最佳淋洗条件下,单独使用磷酸钾可使砷的去除率达到74%左右,若加入0.5 mmol/L的磷酸二氢钾和氢氧化钠混合剂进行二次淋洗,去除率可提高15%[9,10]。

1.3.4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在直流电压形成的电场作用下,通过电化学和电动力学的复合作用(以电渗透、电迁移、电泳和扩散为主)驱动污染物沿电场方向富集到电极区,再将电极区集聚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或者分离;或者通过电动效应增加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营养物和降解菌之间的传质作用,提高土著或者外源微生物的降解效率,该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原位修复技术。周东美等[11]通过添加几种表面活性剂对含铜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乳酸可使铜的去除率高达76%。BOCOS等[12]通过在电场中添加0.2 mmol/L的柠檬酸等类Fenton试剂,研究其对菲、芘、荧蒽以及嘧霉胺降解率的影响,发现该体系比单一Fenton试剂的去除效率通过22%。

1.4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土壤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使得其含量降低到一定水平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根据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显然,生物修复技术相比较于其他修复技术,具有经济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能耗低、环境安全,适用于大面积的土壤修复工程。

1.4.1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植物、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体系对某种或者某些化学元素的忍耐和超量积累等特性,将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质降解转化为无毒物质的方法,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和毒性的修复技术。包括利用植物植物吸取修复、植物稳定修复、植物降解修复、植物挥发修复、植物过滤修复等技术。该技术适用于以重金属(砷、镉、铜、锌、镍、铅)和多环芳烃为主的污染土壤类型。研究表明,对土壤中的汞等重金属具有活化作用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可增大植物根部汞的吸收量[13,14];有关硫代硫酸盐等螯合剂强化植物修复土壤污染的研究发现,硫代硫化物可活化汞和提高植物根部对汞等重金属的吸收量[15]。

1.4.2 动物修复技术

动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群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主要包括进食、消化、排泄、分泌和挖掘等活动,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进而促进整个土壤体系中各群体对重金属的吸收降解,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土壤中的蚯蚓等大型土生动物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吸收或富集土壤中的污染物,将部分污染物分解为低毒或无毒产物。Gudbrandsen等[16]利用蚯蚓对土壤中的汞等重金属降解实验发现,土壤中的蚯蚓对汞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在汞污染高达几百ppm环境里,仍具有很高的存活率。

1.4.3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具有独特生理特性的功能微生物群(主要包括土著微生物、外源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等),基于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将土壤中污染物浓度降低一定水平,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质的修复方法。这其中涉及到由于微生物可以改变土壤环境的理化性质而降低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性,间接起到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Wiatrowski等[17]通过厌氧细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与土壤中汞的相互作用机理发现,在该厌氧菌的表面还原汞,实现了汞等重金属的降解。

2 国内外土壤修复治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土壤修复的趋势已经有着较为清晰的发展方向。在污染土壤修复决策上,已从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修复目标发展为基于污染风险评估的修复导向;在修复的工程设备仪器上,已从基于固定式设备的离场修复发展为移动式设备的现场修复;在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上,已从修复周期较短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发展为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基于监测的自然修复,即从单一修复技术发展为联合修复技术;从适用于工业企业场地污染土壤的离位肥力破坏性物化修复技术发展到适用于农田耕地污染土壤的原位肥力维持性绿色修复技术。

2.1 土壤修复治理具体流程

阶段一:资料调查阶段

通过已知资料、对有关人员的访谈及现场勘察等方法,对目标场地存在土壤污染的可能性进行调查和评估。并且通过现场勘察,可以确定污染可能性较高的场所,制定阶段二的调查计划。该阶段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过去场地用途的相关资料、工厂生产等相关资料、以前土壤污染调查资料。

阶段二:取样详细调查阶段

通过检测土壤样品掌握目标场地的土壤污染情况。该阶段一般先实施确认有误污染的概况调查,如存在污染,则进一步进行详细调查。有时候需要进行修复方案的确定,还需要针对实施范围进行调查。目前的调查方法主要有表层土壤调查和钻孔调查,并结合地下水流动解析等方法,制定恰当的修复计划及修复方案。

阶段三:修复及监测阶段

根据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修复方案里确定的具体修复模式和技术路线,实施污染场地的具体土壤修复工程,使其浓度达到修复方案所确定的目标值。

土壤修复治理的具体流程示意图见图1。

2.2 国外土壤修复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土壤修复治理上主要历程: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挖掘填埋、客土、固化/稳定化为主的物化处理修复;20世纪80年代至今,土壤修复治理主要以物化修复技术为基础,逐渐与高效低费用的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

以日本在土壤修复治理方面为例,主要污染类型包括重金属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油污染等。

2.2.1 重金属污染修复

根据目标场地的布局、土壤性质和需修复土量,可选用性价比高的淋洗设备进行土壤修复。处理流程及工艺:在滚筒洗涤器内将污染土壤和水混合,通过冲击、磨耗等作用从粗粒径沙粒表面剥离和分散重金属等污染物,进一步向混合泥浆中添加酸或者碱进行清洗,将重金属溶解后从土壤中抽提,并通过添加沉淀剂、螯合剂等化学试剂进行适当处理,抽提后的土壤经过中和处理后成为净化土壤;而后,经过后续的分级工序,通过震动筛、脱水筛和旋风分离筛等设备分离出粗粒和微粒。其中,粗粒经过检测分析得到净化土,进行回收再利用;分离出的细微粒主要通过泡沫浮选法、磁选法和重选法进行金属回收利用。

主要工艺流程:清洗(清洗洗涤器)→分级(震动筛、脱水筛、旋风分离筛)→泡沫浮选、磁选、重选→金属回收

2.2.2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修复

专用铁粉修复技术通过添加专用铁粉土壤修复剂,利用其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裂解等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去除过程。技术上主要特点:微小的专用铁粉添加量即可实现修复;与挥发性有机物的反应速率快;与普通铁粉相比,不会产生复杂的中间体;对目标有机物的处理具有广泛性和无选择性。

厌氧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者筛选培养的厌氧功能微生物群(包括土著微生物、外源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等),以人为优化生长环境的条件为背景,促进或者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者降解成无毒物质的修复技术。

微泡+臭氧修复技术是通过微泡和臭氧的剥离、氧化作用对污染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解和修复的过程。

2.2.3 油污染修复

低温热处理修复技术是利用热源将油污染土壤中油分挥发出来并收集,实现分离分解的处理过程,处理后的土壤可在原地进行再利用。适用于高浓度油污染场地。

生物修复技术是向油污染土壤中注入营养盐,使得土壤中微生物活化,进而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活动实现分解油分的修复技术,其处理后的土壤仍可在原地再利用。适用于扩散油污染的场地。

3 结语

蚕丝蛋白的综合利用进展及发展趋势 第8篇

1 蚕丝蛋白的组成及性能

1.1 蚕丝蛋白的组成

蚕丝蛋白质含量高达98%, 主要由丝素、丝胶两种蛋白质组成, 其中丝素占70%~80%, 丝胶为20%~30%[3]。丝素蛋白由一条H链和一条L链通过s—s键结合而成。丝素和丝胶蛋白均含有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丝素的主要成分是甘氨酸、丙氨酸、酪氨

通讯作者:肖更生,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E-mail:gshxiao@yahoo.com.cn

酸、丝氨酸;而丝胶中则含有大量的丝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 其次是甘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等。丝胶中亲水性的氨基酸多于疏水性的氨基酸;而丝素中亲水性的氨基酸少于疏水性的氨基酸。丝蛋白还含不超过0.7%的钾、钙、硅、锶、磷、铁和铜等多种无机元素。

1.2 蚕丝蛋白的性能

从工业用材料的角度来看, 丝蛋白与其它天然生物聚合物相比有如下的杰出特性[4]: (1) 材料均匀单纯, 蛋白含量大于95%, 由蚕丝即可得到纯的丝蛋白; (2) 家蚕丝纤维无须使用有害的还原剂, 用水透析后便能得到纯丝素蛋白溶液; (3) 蚕丝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对蚕使用人工饲料来得到; (4) 使用加热、干燥、压缩、化学药品处理等, 很容易改变它的结构; (5) 能制成纤维、粉末、薄膜、溶液等多种形态。 (6) 丝蛋白在醇类溶液中难溶, 此特性有助于丝素蛋白用作生物材料, 因为这种溶剂对活组织无害。

2 蚕丝蛋白的综合利用现状

2.1 蚕丝在服装领域方面的应用

真丝织物有穿着舒适、手感柔软光滑、光泽和谐、华丽高贵等特点。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蚕丝的公定回潮率为11%, 具有优良的吸湿性和透湿性, 使真丝织物具有适应外界温度变化而及时对其调整的作用, 使体表始终保持一定水分, 防止皮肤干裂。蚕丝的导热性小于绝大多数纺织纤维, 真丝服装散热速度比较慢, 所以人们穿着真丝服装有冬暖夏凉之感。蚕丝的吸湿热较高 (165ca1) , 仅次于羊毛。因此真丝服装对温度变化有很好的缓冲作用。桑蚕丝中乙氨酸的含量高达42.8%, 乙氨酸能与紫外线进行光化作用, 因此真丝服装能阻止或减少太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侵害, 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且蚕丝蛋白纤维不易产生静电。真丝服装经穿着使用后, 容易产生原纤化, 原纤化就像扫帚, 毛刷一样, 可以起到清除人体表面细微污垢和细菌的功能, 防止皮肤瘙痒症, 因此有人称蚕丝为“保健型纤维”[2]。为了克服真丝织物易皱、品种单一、容易泛黄、染色度较差等缺点, 目前有开发出了包芯丝、变形丝等复合的生丝, 并已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蚕丝正以新面孔活跃在服装领域。

2.2 丝蛋白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早在明代, 李时珍在他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天然蚕丝可以使皮肤变美, 消除黑斑, 还能治疗化脓性皮肤病[4]。蚕丝蛋白在化妆品方面, 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丝素粉和丝肽。丝素粉不仅具有蚕丝蛋白特有的柔和光泽和吸收紫外线抵御日光辐射的作用, 而且光滑、细腻、透气性好、附着力强, 能随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而吸收和释放水分, 对皮肤角质层水分有较好的保持作用。因此丝素粉是美容类化妆品中上乘的基础材料。丝肽具有较好的保湿作用;渗透性强, 可透过角质层与上皮细胞结合, 参与和改善上皮细胞的代谢, 营养细胞, 使皮肤湿润、柔软, 富有弹性和光泽;具有较好的成膜性, 能在皮肤和毛发的表面形成保护膜, 这种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防紫外线辐射, 丝素肽中的乙氨酸与紫外线进行光化反应, 能阻挡和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侵害;抑制皮肤中黑色素的生成, 丝肽蛋白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 从而抑制黑色素生成。

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开发丝素粉并用于粉底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 江苏无锡等地相继利用丝素粉制成丝素膏, 产品远销东南亚。20世纪80年代中期, 山东、浙江研究出有多种用途的丝 (素) 精, 把它配入镇痛消炎的皮肤外用药膏中, 可起到愈合伤口、防止皮肤干燥、促进皮肤吸收的作用。谢德松等[5]利用蚕丝蛋白为主要原料, 辅用其他中草药, 研制治疗、护肤相结合的新型皮肤外用药“舒肤霜”。对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皮肤皲裂症的有效率达95%。1992年日本利用蚕丝丝素粉已经成功开发出粉底、粉饼、脸黛、香波、固形剂、洗发剂、头发保护剂、唇膏等一系列化妆品[8]。近年来, 国内许多单位, 如江苏省丝绸公司、陕西省丝绸公司、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浙江省蚕研所、上海华银日化厂等相继研究开发出了丝蛋白化妆品和洗浴用品, 产品效果都不错。胡桂燕等[6]利用水溶性天然蚕丝蛋白为主要原料研制对皮肤色斑有抑制作用的“丝露祛斑美白霜”补充治疗色素沉着, 效果较好。付田霞等[7]将柞蚕丝素粉添加到化妆品成品中进行抑菌实验, 结果表明柞蚕丝素粉具有很好的抑菌功能。丝蛋白作为化妆品添加剂, 其主要优点是热稳定性好, 防晒、保湿、营养等功能俱全, 与其他化妆品原料有较好的配伍性, 添加量较大, 最多可达到20%, 使其功能性作用较明显, 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2.3 丝蛋白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家蚕丝具有无毒、无污染、可生物降解的特性, 其降解物和蚕丝中低聚肽对人体具有特殊的营养保健功能。丝蛋白中富含18种氨基酸, 其中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 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极少。由家蚕丝开发的生物食品不仅非常符合人类现代营养学方面的要求, 而且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被称为“21世纪的高科技食品”[9]。家蚕丝素食品具有解酒保肝、降低血液胆固醇、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压、防治帕金森氏症及明显的抗菌作用。丝素食品源于日本, 目前已经有利用家蚕丝多肽和氨基酸生产的丝素蛋糕、饼干、面条、荞麦面、果冻胶、冰淇淋、糖果、稀饭、饮料、酱油以及含有丝素成分的茶叶、胶囊、片剂等食品, 并以其独特的品质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成了日本新一代的保健食品和营养品[10]。目前, 我国的有关科研和生产机构已生产丝精、速溶性丝胶, 并正在积极研制蚕丝保健食品, 用丝素加工饮料、酱油、果冻等食品的工艺已经得到进一步改良, 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Yunan Yang et al.[18]研发了一种丝蛋白食品加工新工艺, 为解决宇航员在探索太空的漫长期间能得到蛋白食品的供应提供了新渠道。丝素食品的开发的成功, 无形中增加了蚕丝产品的附加值, 降低了原料成本, 对我国功能性食品的产品结构的改变有重要意义。我国有充足的下脚料茧和废丝原料, 也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因此蚕丝食品的开发利用将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2.4 在医药、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

蚕丝蛋白具有特殊的超微结构和多级结构, 有其他高分子材料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无毒、无刺激、无污染及生物亲和性, 能良好的适应机体组织。利用这些性质制成的人造皮肤、人造血管、人工肌腱和韧带、人造骨骼、人造牙齿、免拆除手术缝合线、丝素膜、生物反应器等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9]。Michael Lovett et al.[19]研究表明由于丝蛋白的生物亲和性和缝合性, 不管是直接移植还是嫁接到细胞上, 丝蛋白微管都是微管移植的理想生物材料。S.Hofmann et al[20].阐明蚕丝蛋白是多糖和活性蛋白质药物载体较理想的药物控制释放材料, 它可以增强或减缓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和效力;陈明丽等[11]利用蚕丝蛋白建立了选择性分离细胞色素c的新体系。近年来, 国内外任有不少研究人员致力于蚕丝蛋白在医药、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 以期充分利用它特有的性质和优点在抗癌药物、抗艾滋病药物、抗衰老、药物释放控制等研究上有所突破。

2.5 在生物技术上的应用

在生物技术领域, 丝素膜可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和制备生物传感器。丝素蛋白是天然的高分子蛋白, 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吸湿和保温性能、以及抗微生物性能, 是一种理想的酶固定化载体材料, 用于医疗, 生化, 发酵和化学分析等领域。我国已有人在研究利用蚕丝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用丝素膜制备的酶传感器, 可减少酶的失活、扩大酶活性的p H范围, 提高酶的利用效率。除了酶传感器外, 丝素蛋白膜还可用于免疫传感器和神经传感器。日本针纺公司还研制出一种固定抗体的丝素膜, 并开发完成一种免疫传感器用于癌症的诊断[9];我国张雨青[13]也研制成功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的丝素膜;徐新颜[14]也研制成功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和青霉素酰化酶的丝素膜。

2.6 在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

由于蚕丝服装有着染色差、易泛黄、起皱、品种单一等缺点, 因此在服装领域方面的再开发利用以满足生产高档纺织品的要求是蚕丝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比如开发含蚕丝蛋白的化纤新产品和再生蛋白纤维等。杨敏华等[15]制成的蚕丝蛋白/粘胶纤维, 既有着真丝般柔和的光泽和滑爽柔软的手感, 又保持了粘胶纤维良好的吸湿性, 并具有一定的生物保健功能。日本有公司在涤纶或粘胶纤维中加入蚕丝蛋白, 使其成为保湿性好、有光泽、手感光滑的舒适性材料。另外, 为了改善由再生丝蛋白制成的膜、多孔支架和凝胶等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脆弱的缺点, 近年来不少研究人员将丝素蛋白与合成高分子、生物大分子、无机物等制备成复合材料, 品质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2.7 在环保领域的开发应用

高分子塑料的废弃物已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家蚕丝是天然纤维状蛋白质, 自然环境中在紫外线、微生物和生物酶作用下能够被很快分解, 因此家蚕丝素膜作为高分子塑料的替代品正受到人们的重视。家蚕丝素的成分与玳瑁相近, 可作为玳瑁的代用材料;蚕丝作为象牙的替代材料也已得到利用。用尼龙等合成纤维制作的钓鱼线, 因在自然条件下不会腐败分解引起环境污染。用光硬化树脂覆盖家蚕丝后制成的无公害钓鱼线, 已经实用化。将家蚕丝用碱处理后, 添加一定比例的树脂就可以获得新型感触性涂层材料, 将丝粉调入某些涂料中还可制成高级涂料, 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高档室内装潢[9]。

3 展望

NMP生产技术进展及其发展建议 第9篇

1 NMP生产技术进展

从目前工业应用或具有潜在工业应用的工艺来看, NMP工艺技术主要有2种类型4种工艺:一种类型是无催化类, 代表性的工艺为γ-丁内酯与单甲基胺合成工艺和γ-丁内酯与混合甲基胺合成工艺;一种类型是有催化类的, 如γ-丁内酯与单甲基胺催化合成工艺和1, 4-丁二醇催化脱氢-胺化工艺。

1936年, Spath和Lunder[1]采用γ-丁内酯∶甲基胺=1∶4, 280℃, 反应3h的工艺条件下, 合成得到转化率大于90%的NMP。1946年, Elvain和Vozza等[2]对spath等人的研究进一步改进, 在γ-丁内酯∶甲基胺=1∶2, 280℃, 反应4h的工艺条件下, NMP收率大于93%。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 BASF、GAF等公司实现了工业化。首先是潘托希米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了γ-丁内酯与单甲基胺反应连续无催化合成N-甲基吡咯烷酮的工艺, 该工艺具有几个特征: (1) 有甲胺合成及分离装置; (2) 高温高压; (3) 产品精制容易。但是, 由于需要胺分离装置, 导致投资和运行成本增加。后来, 德国BASF公司开发了混合胺与γ-丁内酯合成NMP工艺, 该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采用混胺, 无需胺分离装置; (2) 高温高压; (3) 投资低和消耗低。

由于无催化NMP生产工艺往往需要高的温度、压力, 导致对设备要求高, 运行能耗大, 安全等级高等。采用催化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 大规模节省设备投资。所以, 很多国家开展催化合成NMP工艺研究。如韩国梨树化学株式会社开发了以ZSM分子筛为基础的催化剂, 两步法连续合成NMP的工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开发了一种以Cu-Zn-Cr-Zr为催化剂1, 4-丁二醇脱氢-胺化制备NMP的工艺技术。尽管催化工艺具有明显优势, 但由于一些基本的工程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如催化剂寿命, 所以暂时未见工业化生产应用。

2 国内生产情况

我国N-甲基吡咯烷酮生产起步较晚, 1994年前国内总能力不足2 000t, 主要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2000年后, 随着NMP技术引进, 一些装置陆续建成投产, N-甲基吡咯烷酮产量也在逐年提高。截至2015年底, 国内NMP产能已达到24.1万t/a, 主要生产厂家有:南京金龙化工有限公司、迈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庆云长信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濮阳市光明化工有限公司、泰州延龄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东胜星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浙江联盛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滨州裕能化工有限公司及许昌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全球NMP产能排名第一。据统计, 国内2015年NMP实际需求6.5万t, 远低于国内的生产产能。所以, 国内的NMP生产装置很多处于停产或者转产企业产品。影响国内NMP需求不足的原因有: (1) 国内NMP应用开发不足; (2) 国内NMP产品质量和纯度难以与国外相比; (3) 国内NMP技术总体落后, 导致成本偏高。

3 市场分析

3.1 锂离子电池和汽车动力锂电池领域

NMP作为锂电池正极重要的辅助材料, 在锂电池成本中占比6%~9%。根据《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 到2020年, 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东西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 按30%纯电动汽车 (平均每辆汽车锂离子电池材料制造过程用NMP约0.6t) 算, NMP年需求量为36万t, 与目前国内产能相比, 缺口巨大。另外,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快速增加,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将会成为重要的关注点。在锂电池回收环节中, 有一类是以NMP作为溶剂提取粘接剂PVDF, 然后对固体进行分选, 分别回收Cu、Al、Co等金属, 届时回收环节也会消耗一定量的NMP产品。

3.2 对位芳纶领域

由于NMP具有良好的、特殊的溶剂性能, 是对位芳纶生产过程中使用最多且最广泛的一种溶剂。根据工艺数据可知, 每生产1t对位芳纶需消耗0.10~0.15t的NMP。2000年后, 随着国家对芳纶材料生产技术的集中攻关, 生产技术实现突破, 相继建成一批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生产装置。目前我国对位芳纶产能5 500t/a, 年产量2 000t左右。预计未来随着我国对位芳纶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 单套装置产能将达3 000t/a, 对位芳纶消费领域也会继续拓宽, 市场需求量将有较大提升。到2020年, 国内对位芳纶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5万t/a, 则每年消耗1 500~2 500t的NMP。

3.3 电子领域

NMP无毒性、高沸点、腐蚀性小、稳定性好等优点, 在电子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用于该领域的NMP需高纯度的。一是用于光刻胶脱除液。光刻胶的发展为电子工业提供了产业化的基础, 光刻胶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中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分立器件的细微加工过程中, 其利用光化学反应, 经曝光、显影将所需要的微细图形从掩膜版转移至待加工的基片上, 然后进行刻蚀, 之后对翻盖在表面的光刻机胶进行清洗。根据行业报告, 电子纯的NMP用量在逐渐增加, 预计到2020年, 电子纯NMP在光刻胶脱除的需求量达0.5万~1.0万t/a。二是用于液晶、半导体行业线路板的洗净。液晶或半导体表面的污染物会严重影响器件的性能、可靠性和成品率,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原料要求的提高, 污染物对器件的影响也愈加突出。NMP是一种化学稳定性和溶解性都很好的有机溶剂, 用超纯NMP配制的清洗剂既能有效清洗液晶和半导体, 又不会对液晶和半导体产生其他影响。预计到2020年, 电子纯NMP在液晶、半导体行业线路板的洗净需求量达1万~2万t/a。

3.4 传统应用领域

NMP在石油工业中主要用于乙炔提浓、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的回收溶剂、润滑油精制等, 参加化学反应用于医药、农药、颜料及清洗剂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按照目前国内使用NMP用量趋势, 预计到2020年, 传统应用领域对NMP的需求量将2.5万~3.0万t/a。

总之, NMP产品的应用市场随着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发展不断拓宽, 消费量也将大大增加。加之其在传统溶剂使用领域等持续增长, 乐观估计, 到2020年, 国内NMP市场消费总量将达到40万t/a的水平, 届时将存在较大的市场供应缺口。

4 NMP发展建议

NMP是一种热性能优良的高沸点溶剂、由于其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国内的需求量近几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 国内存在一些不足, 亟需改变或调整: (1) 国内NMP生产厂家多、规模小, 生产成本和技术提升难以与国外公司如GAF、BASF、三菱化成等公司竞争; (2) 国内NMP技术都是引进的, 且企业没有形成对NMP技术持续改进和完善的研发队伍, 导致国内NMP技术总体上属于落后状态; (3) 目前国内高纯NMP供应紧缺, 产品质量和分离技术有待于提升和加强; (4) 在国内炔醛法产能过剩的背景下, 以顺酐为原料生产NMP须慎重; (5) 目前, 国内NMP产能已远大于消费量, NMP企业亟需开拓和开展NMP新应用研究。

摘要:N-甲基吡咯烷酮 (NMP) 是一种极性很强的具有优良清洗性能的高级溶剂, 对聚酰亚胺树脂的溶解性非常好, 并且是无毒无害的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农药、医药、电子材料等领域。基于此, 简要综述国内NMP生产技术进展、市场消耗和未来市场情况, 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NMP,技术进展,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Spath E, Lunder.A process of this kind is described inBerichte d.D[J].Chem.Gesellschaft, 1936 (69) :2593-2605.

我国北美红杉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第10篇

1 北美红杉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1.1 引种

北美红杉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 中国上海、南京、杭州有引种栽培[1]。在我国适生范围较好, 在西南地区、华东地区都相继引种成功[4]。北美红杉树形圆通饱满, 分枝多, 直径2~4 cm, 木材材积量高, 出材率高, 木材材性好, 在国内外常用于建筑、家具等用材[1]。叶有鳞状叶与线形叶二型, 球花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枝顶或叶腋;雄蕊多数;雌球花单生枝顶, 下有多数鳞状叶;珠鳞15~20枚;苞片与珠鳞合生;球果当年成熟, 卵圆形, 成熟时珠鳞发育为种鳞, 木质, 盾形;种子2~5粒。生长在美国旧金山附近的红杉国家公园里的北美红杉树高达115.55 m, 具有世界之最之说。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红杉树国家公园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75年从杭州、上海引进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赠送的北美红杉扦插苗在云南种植。之后, 1980年和1984年又先后从美国加州引进红杉种子育苗, 在云南昆明、丽江、新平进行试种, 结果显示北美红杉在各引种地都生长良好。北美红杉在红壤、黄红壤、黄壤乃至黄棕壤上都能生长, 1983年经历过昆明绝对低温、特大干旱气候, 但没有出现旱害、冻害等现象, 说明北美红杉在云南的适应性较强。除少数植株感染病虫害外, 其余都生长良好, 红杉在我国引种初步取得成功[5]。

1.2 无性繁殖

目前, 北美红杉在我国尚处于引种阶段, 种源缺乏, 自然繁殖困难, 其繁殖方法主要为枝条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生产上主要采用短穗扦插, 北美红杉无性系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 用二年生且带当年新梢的短穗最好。插穗长度12~15 cm, 切口平滑, 呈马耳形, 去除离插穗基部4~6 cm的叶片, 然后把插穗放入已配好的生根粉溶液中, 插穗时基部稍晾干[6]。北美红杉扦插的最好基质为砂壤土, 稍偏酸性为宜[7]。插穗宜选在春季2月中旬或秋季10月中旬, 插穗时间一般为10:00前或17:00—18:00阳光转弱时, 扦插最佳深度为5~6 cm[8]。扦插后立即盖好遮荫网, 避免日光强烈照射, 防止温度过高烧损插穗。试验发现, 用不同浓度激素IBA、NAA、ABT2处理的插穗都能生根, 其中IBA浓度为100 mg/L处理过的插穗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 但不利于生根或生根时间会延长;以NAA浓度为100 mg/L浸泡过的插穗生根率最好, 形成根数最多、根长最长;以ABT2浓度为1 500 mg/L溶液速蘸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7]。北美红杉是一种以愈伤组织生根的植物类型[9,10], 1977年美国Bonga初次报道了有关北美红杉的组织培养[11], 我国潘颖南等在北美红杉组织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1,12,13,14,15]。琚淑明等利用不同浓度的NAA、KT、6-BA激素组合进行北美红杉带腋芽茎段离体培养, 结果显示MS+NAA 0.1 mg/L+KT 0.5 mg/L对不定芽的诱导率高 (诱导率100%) ;MS+NAA 0.1 mg/L+6-BA 1.5mg/L+KT 0.5mg/L增殖效果最好 (增殖率约为6) ;1/2 MS附加NAA 1.0mg/L+IBA 2.5 mg/L, 可获得较好的生根效果[16]。将已生根的组培苗移出培养室, 放在散射光较强的地方炼苗, 使组培苗能较好地与外界光、湿、热相适宜。需注意的是瓶苗出瓶时不能马上揭开瓶盖, 需把瓶盖拧松2 d后再揭开, 否则瓶苗不易成活。出瓶苗移栽一般2—3月、6—8月成活率较高[15]。经研究发现, 北美红杉组培苗移栽最佳基质为珍珠岩+腐叶土+素土 (配比为2∶1∶1) , 并保持大棚里的温度与湿度, 温度23~25℃, 湿度90%左右, 移栽成活率达80%以上[17]。这一研究结果为北美红杉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前期理论及技术支持。

1.3 造林

造林已成为生物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手段。根据北美红杉的生物学特性, 选择一年生以上的健壮苗木造林, 造林时应提前15 d对选择好的林地进行清理和全面整地。雨季造林, 定苗时用表土与5 kg腐熟的堆肥回填坑内, 拆除苗木营养袋, 把带土球的苗木放入坑内, 苗木主梢保持直立, 回填土并分层压实, 让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覆土厚度5 cm以上[18]。根据不同因子对北美红杉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拔为1 300 m生长较好, 南坡生长比东南坡生长好[19], 北美红杉在滇东南、滇西南生长较好, 其次是滇东地区, 滇西北地区生长较差[20]。我国近30年才引种北美红杉成功, 对引进的种源、无性系在云南、贵州等省进行栽培试验, 结果发现:虽然不同种源和无性系间生态适应能力有差异, 但在“种”的适应性上有所相似, 按相似的特性对造林地进行合理的选择, 具有可操作性。

1.4 病虫害防治

对北美红杉病虫害方面的研究, 目前在国内尚无任何资料报道。引进的北美红杉在云南几个试验示范种植点造林后调查表明, 主要是受白蚁危害, 其他病害少见发生, 白蚁危害给造林保存率和生长带来了极大影响, 其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 但不显著, 其中在海拔1 200~2 000 m处发生严重, 2 300 m以上无白蚁危害。据有关学者报道, 采用3%呋喃丹防治白蚁效果较好[21]。在北美红杉育苗过程中, 猝倒病危害现象较常见。经过试验发现, 不论是种子处理、苗床处理, 还是出苗后的管理, 对猝倒病的防治效果显著的是21%克菌星。播种后, 从有30%苗出土时到第1片真叶出现的这段时间, 是最易感染猝倒病的时期, 因此这也是对猝倒病施药控制的最佳时期。上述研究为北美红杉大规模人工种植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 现存问题

我国近30年对北美红杉引种取得了初步成功, 但是针对北美红杉的基础研究还很薄弱, 其野生资源保护状况也很严峻, 开发利用也尚处于起步阶段。

2.1 引种方面

首先, 红杉是一种古树, 历史悠久, 现有引种林木处于幼龄阶段, 对后续的生长发育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其次, 北美红杉引种种源少, 引种点少;最后, 引进的北美红杉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物候期、生长发育还缺乏研究。

2.2 无性繁殖

首先, 北美红杉自然繁殖困难, 野生资源较少, 缺少遗传多样性, 选育基础差;其次, 生产上以扦插为快速繁殖方法, 对于建立大规模采穗圃缺少大量穗条材料。尽管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成功, 但应用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还不成熟;最后, 目前栽培的北美红杉植株多来自于少数植株的无性系繁殖, 大量多代无性繁殖可能还会面临品质退化问题。

2.3 造林

首先, 造林设计不合理;其次, 造林后缺乏抚育管理, 整地粗放, 苗木质量参差不齐, 病虫害发生严重等;最后, 造林技术不当, 如植苗时培土过深、过厚, 造成下窖;培土过浅, 造成漏根;或根须扭曲, 形成窝根;或踩土不实, 使苗木死亡或生长不良, 形成低产林。

3 发展建议

发展进展 第11篇

摘 要:随着“普惠金融体系”的提出,普惠金融逐渐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领域,在普惠金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以及减贫效应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机构;金融发展;减贫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4.01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inclusive financial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ield to which all circles pay attentions.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of finance, this study analyses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ffects of reducing poverty.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clusive finance.

Key words:inclusive finance;financial institution;financial development;poverty reduction

在国内,普惠金融体系是焦瑾璞首次提出的,它是能够公平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特别关注目前尚不能为传统金融服务所覆盖的低收入及贫困群体,是小额信贷及微型金融的延伸和发展,同时也是一种金融公平的体现,它具有公平性、多元性以及丰富性等特征。针对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发展进行了研究。

1 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虽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普惠金融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现象。蒋子然[1]、钮键军[2]认为,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是:普惠程度较低、普惠金融的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服务创新不足;风险管理与监管方式不得当;金融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对于普惠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许多学者作了相关的研究,夏慧[3]认为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中存在金融服务的定位不准确;小额信贷目标客户单一,使得小额信贷机构无法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分散风险;风险防范任务艰巨,防范措施不健全;政府准入较高,监管模糊,使得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出现瓶颈现象。高彦彬[4]认为,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障碍是:用户缺少贷款抵押品,业务成本较高;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较窄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落后,法律环境不健全。邹力宏[5]以安乐县为研究对象,认为我国贫困地区实施普惠金融存在着农村信用体系比较滞后,信贷资源严重外流,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和引导不到位,农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认识水平较低,以及农村金融的教育培训机制缺失等主要障碍。从普惠金融框架视角,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仍处于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面不够广、服务成本比较高的阶段[6]。

对于阻碍普惠金融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许多学者作了相关研究,张炯玮等[7]认为:由于政策、制度的缺乏和信用环境的欠缺,使得金融机构的普惠意愿不足;弱势产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使得普惠金融的需求者难以有效地分散风险;普惠金融的发展难以受到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张培英[8]以新疆为例,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存在大型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服务意愿不足、服务理念欠缺、部分新型的金融服务机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而且政府和社会对普惠金融的认识度和重视不足,社会信用环境欠佳,这就影响了普惠业务的拓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着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偏离农村,服务对象也偏离农户;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农村资金互助社的零增长制约农村金融“普惠性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和业务扩张能力较弱,存在较高风险的困境,影响了减缓农村贫困的效果[9]。

总之,对于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1)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技术落后;(2)普惠金融体系滞后;(3)农村金融机构的普惠意愿不足、服务理念欠缺。

2 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

张世春[10]认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在商业性资金运作下是难以实现的,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支持的影响,并从金融供给方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认为人口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规管程度等都是影响金融网点分布的因素。Diniz等[11]通过以巴西为例,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带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它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徐敏[12]认为,农民的人均收入、农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存款资源运用的水平、城市化、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等都是影响农村金融普惠性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翟帅[13]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认为产业拉动率、网络普及率、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会影响普惠金融的发展,公路铁路旅程和教育水平与普惠金融指数不存在相关关系。

国内外学者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金融供给方、需求方以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供给方的因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以及金融网点布局等;需求方的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以及农业产值等;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信用环境以及财政政策等。

3 关于普惠金融发展与减缓贫困关系的研究

3.1 普惠金融发展的减贫机制

对于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村贫困的研究主要通过普惠金融直接影响农村贫困和普惠金融通过经济发展、收入分配等间接影响农村贫困两种途径进行。王修华等[14]从金融宽度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金融的门槛效应、减困效应和排斥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机理,又分析了涓滴效应,即通过有效的刺激经济的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机理。崔艳娟[15]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了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从宏观的角度看,良好的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从微观的角度看,金融机构的完善、规模的扩大,不仅改善了融资环境,减少了资金对企业和个人的约束,提高了增加收入的机会。另外,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金融风险以及与之相伴的经济波动、价格波动都对贫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汪晓文、冯晓锦[16]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对农村普惠金融减贫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储蓄存款减缓贫困的效果较小,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应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为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拉动能给农民带来效益的产业的发展,从而给农民带来财富,帮助他们脱贫。PatriekHonohan[17]认为,金融深化可以使贫困比例下降,可以提高人们的平均收入,从而可以降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Adam等[18]通过分析加纳的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影响,发现金融自由化本身并不会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但是配置给私人部门的信贷额越多,穷人的生活水平将会有所提高。Bihari[19]通过分析印度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认为,手机银行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能够为贫困人群和非银行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蒋桂容[20]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衡量了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对新疆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农业贷款对新疆农户收入的影响程度更大,通过分析农民家庭性收入构成,发展第三产业主要是围绕农业展开,则金融应该对农业物流或农业服务方面增加贷款,从而带动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减缓贫困。江春、赵秋蓉[21]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要使金融发展能更好地减缓农村贫困及改善收入分配,最好的方法并不是直接给穷人提供大量的贷款,而应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并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建立支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的创业和创新活动的金融体系,放宽金融管制,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运作,创造更多的机会,并加强政策和制度的支持。

3.2 关于普惠金融减贫的环境设施

普惠金融对农村贫困减缓的影响还受到普惠金融体系、信用门槛、信贷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网点布局等方面的影响。Demirguc-kunt和Levine[22]指出,金融发展要真正降低全社会的贫困率,真正帮助穷人,则金融发展不应将目光仅仅集中于穷人,真正应该着力的是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提高所有人享有金融服务的水平。Bianchi[23]指出,金融体系应大力支持企业家打破财富的约束,使贫困但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有可能创办企业,这有利于增加一个社会的收入流动性,解决贫困的“代际世袭”问题。谭文培[24]提出,由于普惠金融自身的特性,市场失灵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通过政府的力量强制组建以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成长的效率,而农村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缺陷,因此要较好地为农村贫困和低收入者提高金融产品或服务,必须构建市场、政府和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的能相互弥补缺陷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王宁等[25]通过研究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内在逻辑认为,金融机构较高的信贷门槛、信贷市场的不完善,容易使得未能享受到金融服务的贫困家庭掉入“贫困陷阱”,所以应该降低信贷门槛,为贫困人群提高金融服务。刘建伟[26]以新疆石河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认为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日益健全、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力度也不断扩大,但仍存在普惠金融供求不匹配、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医院欠缺、金融组织的资金来源受限、业务拓展能力较弱以及弱势产业保险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提出通过放款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完善利益均衡机制、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弱势产业的保险业务等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降低信用门槛,从而提高普惠金融对中小型企业、贫困人群的金融服务,体现社会公平,减少贫困和收入差距。田剑英[27]通过研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现状及影响因素认为,应支持民间资本多渠道进入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提高金融网点的信息服务化水平、扩大网点覆盖面、开展合理化的网点布局,从而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解决农村经济的缺口,有效增强农户和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信贷需求。

4 发展农村普惠性金融的主要措施

针对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一些学者就我国如何发展普惠金融提出了不同的建议,王安军、王广明[28]认为,应根据我国的发展情况,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小额信贷组织,创建全面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设计准入机制和监管机制,降低准入门槛。郭兴平[29]认为,在普惠金融发展中大力推进乡村电子化金融发展,拓宽乡村电子化金融发展渠道,坚持乡村电子化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吕家进[30]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应做好小额贷款,解决农户融资难题;坚持经营模式的创新,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并做好社区金融,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金融服务。姜丽明通过借鉴国外的普惠金融发展经验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应该出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完善政府的引领和支持;大力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持小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坚持在金融服务、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还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31]。邹力宏[5]以乐安县为例,认为基层人民银行的发展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着力点,所以应加快县域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大金融对扶贫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和规范商业化民间互助资金,使之成为普惠金融的有效补充,真正实现资金扶持和金融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普惠金融服务。孙欣华[32]提出了要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就应该彻底改变传统的金融服务理念,通过土地托管、农房抵押、担保+公正等创新的方式将小微企业、三农信贷工作做好;还要加强县域经济体系的建设,加大对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机构的引进,增加普惠金融的有效网点;同时推进金融服务创新,除了规范服务的硬条件以外,还要注入情感服务。马富华、史贤良[33]认为,要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既要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创新支农服务方式,还要优化和深化信用创建工程,优化生态金融建设,同时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优惠措举,加大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

5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农村贫困可谓是一个热点话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对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普惠金融减缓农村贫困模式的建立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子然.对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14(8):76-79.

[2] 钮键军.普惠金融的“危”与“机”[J].金融博览(财富),2014(2):48-51.

[3] 夏慧.普惠金融体系与和谐金融建设的思考[J].浙江金融,2009(3):18-19.

[4] 高彦彬.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障碍与突破[J].征信,2014(12):65-68.

[5] 邹力宏.基层人民银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基于乐安县为样本的金融扶贫的实施[J].金融与经济,2014(9):90-93,37.

[6] 林永福.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认识与思考[J].时代金融,2014(26):238-240.

[7] 张炯玮,张永庆,张利民,等.基层央行发展普惠金融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华北金融,2011(10):54-57.

[8] 张培英.新形势下新疆发展普惠金融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金融发展评论,2013(6):97-101.

[9] 刘萍萍,钟秋波.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及转型路径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3-40.

[10] 张世春.小额信贷目标偏离解构:粤赣两省证据[J].改革,2010(9):63-68.

[11] EDUARDO D,RENE B,MARLEI P. Triggers and barriers to financial inclusion: The use of ICT-based branchless banking in an Amazon county[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2,11(5):484-494.

[12] 徐敏.农村金融普惠的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为例[J].开发研究,2012(5):104-107.

[13] 翟帅.江苏省普惠金融指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月刊,2015(12):65-69.

[14] 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 2011(2):71-75.

[15] 崔艳娟.我国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理论与实证[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16] 汪晓文,马晓锦.农村普惠金融减贫机制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财会研究, 2014(12):66-68,71.

[17] PATRIEK H.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poverty: how close are the links?[Z].New York: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4.

[18] MCGREGOR D F M, ADAM-BRADFORD A, THOMPSON D A.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griculture in the periurban interface of Kumasi, Ghana: problems and prospects [J].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2011,32(3):382-398.

[19] BIHARI S C. Financial inclusion for Indian scense [J].SCMS Journal of Indian Management,2011,8(3):5.

[20] 蒋桂容.新疆农业贷款结构对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J].新疆农垦经济,2011(2):7-10,39.

[21] 江春,赵秋蓉.关于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理论思考——国外金融发展如何更好地减缓贫困理论的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4-29.

[22] DEMIRGUC-KUNT A,LEVINE R. Finance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Z].New York: World Bank,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4468.Risk Shar,2008.

[23] BIANCHI M L, RACHEV S T, KIM Y S, et al. Tempered stable distributions and processes in finance: Numerical analysis[M]//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actuarial sciences and finance. Milan:Springer,2008:33-42.

[24] 谭文培.基于“三位一体”视角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85-88.

[25] 王宁,王丽娜,赵建玲.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内在逻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27-131.

[26] 刘建伟.石河子普惠金融体系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 2014(11):87-89.

[27] 田剑英.便捷普惠金融的研究:基于宁波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J].浙江金融, 2015(1):76-79.

[28] 王安军,王广明.贫困地区金融供求分析与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J].海南金融,2007(8):68-71.

[29] 郭兴平.基于电子化金融服务创新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J].财贸经济,2010(3):13-19.

[30] 吕家进.走商业可持续普惠金融发展道路[J].中国金融家,2013(11):29-31.

[31] 姜丽明,邢桂君,朱秀杰,等.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国际金融, 2014(3):17-22.

[32] 孙欣华.浅析普惠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发展思路[J].知识经济,2015(18):53.

水溶性肥料的发展研究进展 第12篇

1 水溶性肥料概述

水溶性肥料(WSF)是一种可以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复合肥料,能够迅速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它不仅可以含有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全部营养元素,还可以含有腐植酸、氨基酸、海藻酸、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水溶性肥料更容易实现水肥一体化,省水省肥省工,吸收利用率是普通化肥的2~3倍[1]。水溶性肥料是速效型肥料,针对性强,增产效果明显,经过大量田间试验研究,西班牙艾德拉水溶肥在马铃薯上使用后,较普通复合肥增产高达19.9%;在西瓜上使用后,果实大小均匀,色泽鲜亮,单果重和糖分含量增加,投入产出比高达1.0∶20.1;在苹果上使用后,苦痘病发生率减少了24.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56%,增产达13.2%。此外,在玉米、辣椒、番茄、黄瓜、葡萄、柑橘、花生等作物上施用增产增质效果均很明显。

2 水溶性肥料的分类

水溶性肥料按剂型可分为固体型和液体型。固体型水溶性肥料包括粉剂和颗粒,液体型包括清液型和悬浮型,悬浮型液体肥的开发是为了弥补清液型养分含量低的缺点。固体型水溶肥较液体型养分含量高,运输、储存方便。液体型水溶肥配方容易调整,施用方便,与农药混配性好。美国有液体肥料工厂近3 000家,液体肥料占总肥料量的38%[2]。以色列液体肥料工厂,生产逾400个配方,满足全国各种作物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水肥一体化”应用比例达90%以上[3]。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水溶性肥料固体型较多,液体型较少,液体型水溶性肥料具有针对性更强的特点,对于水资源匮乏、障碍土壤较多的现状,更应注重液体型水溶性肥料的发展。

按肥料作用可分为营养型和功能型。营养型水溶性肥料包括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类,主要含有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可以针对性地补充作物各个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避免作物出现缺素症状。功能型水溶性肥料是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农药等一些有益物质混配而成,满足作物的特需性,可以刺激作物生长,改良作物品质,防治病虫害等。功能型水溶性肥料由于工艺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在经济作物上使用较多。目前,我国腐植酸类、氨基酸类水溶性肥料的研究生产应用很广泛[4,5,6]。

3 水溶性肥料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外对水溶性肥料的研究较早。1925年,英国公布了一项直接用各种掺混的固体原料做水溶性肥料的专利。1965年,美国公布了一项片状水溶性肥料的生产专利。1988年,美国TVA申请了高浓度氮硫悬浮肥的生产专利,利用硝铵、尿素的低共溶获得高含量氮。1999年,美国公布了采用挤压造粒技术生产颗粒水溶性肥料产品的专利,在颗粒化产品中引入了溶解助剂[7]。在国外,水溶性肥料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蔬菜、花卉、果树及大田作物,还有园林植物景观绿化、高尔夫球场的养护等[8]。现在国外公司的水溶性肥料产品都相当成熟,如西班牙艾德拉(Adler)公司、德国康朴(COMPO)公司、挪威海德鲁(Hydro)公司、智利化学矿业(SQM)公司、美国施可得(Scotts)公司、以色列海法(Haifa)公司、加拿大植物产品(Plant-prod)公司等,其中很多品牌已进入我国。

我国水溶性肥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96年,凯米拉公司在我国申请了“含磷酸根和钙或镁的悬浮液肥”专利,采用加入凹凸棒粉等悬浮剂形成高浓度的悬浮液肥。1999年,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推广中心申请了喷滴灌用肥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产品p H值为4.4~6.0,水溶性好。2001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申请了高浓度多元素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针对蔬菜、果树,产品养分含量全,抗盐碱性强,并且成本低。2002年,中国科学院工程研究所申请了滴灌酸性液体肥料专利,针对新疆地区土壤,不堵塞滴灌设施[7]。2007年开始,中国水溶性肥料产业迅速发展,2012年我国水溶肥的产量与使用量为195万t,截至2013年1月,全国在农业部备案生产水溶性肥料的厂家已超过800家,登记的各类水溶性肥料产品达4 639个[9]。现在,国内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水溶性肥料生产公司[10],未来几年,水溶性肥料将会迅速发展,主导市场。

4 水溶性肥料的生产工艺研究

水溶性肥料的制取工艺有物理混配和化学合成2种。物理混配是将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等原料肥,通过粉碎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按照相应配方直接混配而成。这类水溶性肥料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市场上价格便宜,更易被农民接受,较普遍应用于作物冲施。还有一些产品采用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等易溶性原料做物理混配,如果与传统复合肥相结合,既能迅速为作物提供营养,又能发挥复合肥肥效持久的特点,施用效果会更好。物理混配的水溶性肥料产品杂质多,粒度、色泽等参差不齐,溶解性较差,极易吸潮结块,技术含量很低。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为了弥补物理混配水溶性肥料的缺点,开发了化学合成水溶性肥料的生产工艺。化学合成是将原料在一定温度、酸碱度等控制条件下,经过溶解、除杂、合成、浓缩等一系列特定的化学反应及工艺过程,最终结晶分离得到全水溶的肥料产品。化学反应合成的水溶肥相对于简单物理混配的产品,具有外观好、颜色粒度均匀的特点,可以真正确保100%水溶,速溶性和吸收率更好,产品酸碱度也更容易控制,更适合于喷灌、滴灌等“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化学合成的水溶性肥料营养元素含量高,营养更加均衡合理,提高了肥料吸收利用率。

相对欧美国家,我国的水溶性肥料生产技术较落后,正由简单的物理混配或掺混生产方式向先进的整体化合工艺技术转变;由小规模、小作坊生产向知名企业、现代企业生产转变;以辅助的叶面肥施用为主,向以现代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主转变。

5 展望

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水资源的进一步匮乏,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节水灌溉设施农业面积的扩大,水溶性肥料的重要性将会日益明显。2012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通知,到2015年将投入380亿元,完成253.33万hm2的节水增粮面积,并且新增东北地区抗旱节水补贴面积566.67万hm2,大规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十二五”期间将是水溶性肥料和水肥一体化快速发展和主导市场的新阶段。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水肥一体化面积可达666.67万hm2[11]。未来水溶肥市场份额将增至10%左右[8]。水溶性肥料面临全新机遇,将是21世纪我国化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水溶性肥料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发展对水溶性肥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配方科学化、合理化,水溶性肥料配方应该针对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长期,提高吸收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二是肥料复合化、缓释化,肥料高度复合后可以减少仓储、运输成本,减少施入量及使用次数,省水、省肥、省工,但不能盲目追求超高含量,以致成本增加、资源浪费。缓释化可以使养分的释放速度减缓,避免作物中后期脱肥。三是功能扩展化、多元化,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对肥料功能的要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配方特色要明显,可以针对特殊作物、特殊土壤,譬如开发生产p H值较低的肥料,施用在盐碱土上。如果土壤含有害菌类、虫类可以考虑添加一些杀菌剂、杀虫剂等。

如今,水溶性肥料行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其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形成行业共识,实现我国肥料行业及农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勇,闫静,张新国,等.兵团农业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科学施肥,2004(4):45-47.

[2]BURT C,CONNOR K O,RUEHR T.Fertigation[M].San Luis Obispo,CA:Irrigation Training and Research Center,California PolytechnicState University,1998:106.

[3]SNEH M.The history of fertigation in Israel[M].Haifa,Israel:DahliaGreidinge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ertigation,1995:1-10.

[4]任飞荣,邹德乙.浅析我国水溶性腐植酸肥料生产及产品质量现状[C]//第七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2008:301-306.

[5]李晓明,杜磊,卞公明,等.腐植酸水溶肥在辣椒田上的肥效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0(8):105-106.

[6]曹洪凤,金丽华,王桂伶.含氨基酸水溶肥在芹菜上的应用效果分析[J].北京农业,2010(S1):20-23.

[7]李代红,傅送保,操斌.水溶性肥料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化工,2012,32(7):12-15.

[8]汪家铭.水溶肥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J].氮肥技术,2011,32(5):27-31.

[9]袁丙强.水溶肥市场调查报告[EB/OL].(2013-03-08)[2013-04-20].http://www.shuifei168.com/news/show.phpitemid=16284.

[10]汪家铭.新型肥料的开发进展及应用前景[J].化工管理,2010(12):34-39.

上一篇:成本核算下一篇: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