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传统体育

2024-08-28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精选12篇)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 第1篇

1 新疆哈萨克族历史及人口状况

哈萨克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15世纪中叶, 由古代乌孙人和突厥人的后裔组成、后有12世纪初西迁的部分契丹人后裔和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人的若干部落以及15世纪脱离乌孜别克汗国东迁的部分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长期融合而成。哈萨克人除少数从事农业生产外, 绝大多数人从事畜牧业, 终年生活在美景如画的大草原上。他们放牧、运输、远行, 甚至是生活上都离不开马。每个哈萨克人都以善骑骏马为荣耀, 以他们是“马上的民族”为自豪。名贵的伊犁马是他们的骄傲, 2000多年前因其矫健俊美被汉武帝誉为“天马”[1]。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全国哈萨克族总人口为1251023人, 其中新疆为1245023人, 占哈萨克人口的99.5%, 居全国第一位。新疆的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2]。

2 新疆哈萨克族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与保护现状

2.1 新疆哈萨克族与体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分类

2003年10月1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的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 指被各社区、群体, 有时为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文[3]。同时根据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2005年新疆自治区颁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及这些文件的相关规定, 将新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中与体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三类。 (1) 游戏类, 哈萨克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 创造出与生活劳动相关, 娱悦身心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如姑娘追、赛马驹、阿斯克、阿塔曼、别斯塔斯、穆薛涛吴, 玩踢毽、放风筝、捉迷藏等游戏。 (2) 竞技类, 哈萨克族喜闻乐见、世代相传的娱乐活动很多, 其中有些是以竞赛为目的而组织的各种活动, 如叼羊、赛马、套袋摔跤、马上角力、驰马拾物和马上摔跤等。 (3) 歌舞类, 哈萨克族人民不仅仅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 同时他们也是一个能歌善舞歌舞的民族。辽阔的大草原孕育了勤劳的哈萨克族人民, 也赐予了哈萨克人如野马、雄鹰般豪放的性格, 哈萨克人的一生都在歌舞中度过。舞蹈中较多地运用了“动肩”、“马步”等动律性强烈的动作来表现粗犷剽悍的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特点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卡拉角勒哈、鹰舞、熊舞、抵角戏、擀毡舞、挤奶舞等。

2.2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状况

根据2005年新疆自治区民委、体育局、文化厅发起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普查、挖掘和整理所公布数据, 确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到278项。由此可见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量之多, 这也反映出新疆传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但在这么庞大的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近40个项目已失传, 43个项目濒临失传。同样在这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查结果显示, 哈萨克族共有传统体育项目218项, 其中目前流行的有209项, 失传项目7项, “山羊舞”、“天鹅舞”项传统舞蹈濒临失传。

2.3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

近年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弘扬和传承这些独具特色的多民族体育文化, 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并取得了有一定的成就。自治区政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和要求, 新疆政府也制定出的相应的条款和规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在新疆自治区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哈萨克族动物模拟舞阿尤毕被列为舞蹈类遗产。第二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被列为民间舞蹈类的遗产有哈萨克族布尔克特比、卡拉角拉哈、民间劳动舞,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遗产的有, 赛马、叼羊, 姑娘追等, 民俗类遗产的有哈萨克族社火, 牧民转场, 纳吾鲁孜节, 婚俗。此外还有例如哈萨克族“多普”游戏、“羊髀式”游戏、哈萨克族摔跤、哈萨克族押加等一大批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2.4 在保护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 在保护新疆哈萨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就,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 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不够, 哈萨克族虽有一大批与体育相关的传统项目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仅有哈萨克族的婚俗, 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 (2) 缺乏有关法律法规, 自治区及各县市虽然出台了一些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规章条款, 但在实施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等工作过程中, 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3) 体育文化自我传播能力很差。由于哈萨克语言文字的限制, 很多哈萨克族的体育文化的精髓难以得到大面积的有效传播。 (4) 由于新疆经济落后导致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 体育文化机构不够健全, 以及与熟悉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才匮乏, 使得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失传或濒临失传的现象比较突出。 (5) 由于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使得哈萨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我国大中城市的体育文化发展主要是以竞技体育的发展为目标, 强势的奥运竞技项目正在影响哈萨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式, 使得一些哈萨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面临着生存危机。 (6) 对于流传于民间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整理投入资金过少。一些哈萨克古老传统礼仪, 歌舞等的抢救、整理及传承不够重视, 使得流传数百年的民间体育文化形式失传。哈萨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是哈萨克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较为突出问题, 也是当前新疆所有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较为突出问题。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保护对策

3.1 建立键全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法律体制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加剧, 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冲击, 一些哈萨克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亡, 因此, 加强对哈萨克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哈萨克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观念只保护不利用静态保护, 这种措施只能预防被保护对象不至于失传或者消失, 但并不能使被保护的对象可持续发展。所以, 要想要使得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 我们就必须在对哈萨克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中, 应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法律措施。使得哈萨克族人们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在其参与过程中认识到, 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为了使某些可能已经过时的传统体育文化不致消灭, 更不是为阻止现代社会的人们利用那些有价值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使这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民健身过程中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进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大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3.2 政府应加大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 所以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投入力度。 (1) 应加大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申遗工作。 (2) 要实施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 (3) 增加对于流传于民间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整理的资金投入。 (4) 加强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才的培养。 (5) 加大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与弘扬。

3.3 注重保护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空间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哈萨克族人们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受到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思维意识、价值判断、经济水平、社会结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影响, 正是由于这些不同文化生态空间才蕴育出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姿的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因此要保护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 就应该更为重视保护生它养它的文化母体——文化空间。因此我们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时, 就要注重它特定的生存文化空间, 注重这些体育文化遗产生存的原生态, 使其在传承中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

3.4 以学校体育为依托来进行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跃与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而学校教育使其能够传承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 对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样离不开学校体育这一手段, 但是在利用学校体育这一教学模式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必须注重它的实效性, 在哈萨克民族聚居区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及一些地方高校开展适合不同年龄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课程。通过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 一方面可以培养非物质文化体育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5 在保护过程中要积极利用体育竞赛制度在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杠杆作用

自古以来, 很多体育项目都是在竞赛过程中的传承发展繁荣的。所以我们为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 就应该积极的在不同地区开张各级各类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当然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竞技性, 就需要有完善的竞赛规则和一定的竞赛制度, 有了完善的竞赛规则和一定的竞赛制度就可以推动体育运动的进步和发展规则可以规范运动形态的形成和展开。在利用体育竞赛制度这一杠杆作用时, 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旨在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使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积极的保护, 并能使其朝着一条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总之,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形式, 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有着深远的意义, 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全民将身活动的的开展, 提高人民体质, 并有利于体育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及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 有利于古老的体育文化形式不至于失传。保护和利用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就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舒云久, 张晓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0) :35-41.

[2]王丹丹.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J].前沿, 2009 (6) :93-95.

[3]赖学鸿.河南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9) :132-135.

[4]曾芸.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10 (4) :70-73.

哈萨克族马上体育运动的传承论文 第2篇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新疆工作会议不断深化落实,新疆的社会经济也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哈萨克族城镇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哈萨克族青年随着升学、就业、务工等方式进入城镇定居生活,这些哈萨克族人口已经失去游牧民族的基本特征,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骑过马,更谈不上马上体育运动,骑马游牧已经是过去式,随之马上体育运动的范围和方式也在逐渐变小和减少。

2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由游牧走向定居。截至上个世纪末,游牧在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已基本完成定居或半定居。由过去的逐水草而居变成现在的固定牧场,部分人的交通工具已经不再是马匹,而是摩托车和汽车,运输牲畜和牧草也由汽车承担。有些牧民转型为农民或是手工业者,传统的生产、生产生活方式完全改变,马的使用减少也直接导致了马上体育运动的范围逐渐缩小,方式逐渐单一,很多原生态的方式已经慢慢遗失和消亡。

3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和冲击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 第3篇

【摘 要】哈萨克族学生在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所占的比例较大,他们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在很多专项训练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他们在学习训练过程中也有许多的不足,从而阻碍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拟针对哈萨克族学生在学习训练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以期能对学生的学习训练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键词】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哈萨克族学生;学习;训练

引言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体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职业学院的特殊性,体育职业学院的生源主要由学生的体育专项成绩来决定,而且有些专项需要学生在年龄很小时就开始训练。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学生的文化学习和专项训练往往很难齐头并进。在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民族构成主要有: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构成来看:有双语学校的学生,有汉语学校的学生(包括母语为汉语的学生,母语为其他民族语言的学生)。从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来看: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比例特别小)。从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方式来看:有汉语教学班(其中包括民考汉的学生、汉考汉的学生),有双语教学班(民考民的学生)。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在文化课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学训练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受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哈萨克族具有较好的体质,较独特的意志品质,民族文化等优良品质。在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哈萨克族学生的数量较多、从事的专项较广,在摔跤、田径专项方面学生数量较大。哈萨克族学生来自农牧区的较多,学生汉语水平和文化课水平有限,为了快速提高汉语水平,哈萨克族学生在学习中愿意选择汉语教学班,通过多年教学,我们发现哈萨克族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效果不是太理想,针对这种现状,作为校级课题,我们对汉语教学班的哈萨克族学生的学习训练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且试图通过课题研究来进一步提高哈萨克族学生学习训练的效果。

一、关于哈萨克族学生的学习训练现状

(一)调查问卷的数据情况

1.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数据。

学生的年龄普遍较低,年龄主要在13-18周岁之间(各占一半);来自业余体校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35%;来自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58%;来自基层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62%;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60%。从家庭背景来看,来自农牧家庭和打工一族家庭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80%;父母亲重视其学习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25%;家长对玩手机、看电视、上网没有时间规定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52%。

2.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数据。

学生学习态度是:认为文化课重要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97%,上课认真听课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60%, 经常记笔记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25%;带书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77%;能听懂老师上课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67%;能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65%;不旷课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72%;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77%;上课玩手机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33%;上课睡觉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30%;上课不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52%;学生睡眠时间在6~8小时的占到调查人数的62%;语言障碍影响学习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28%;基础差、内容较深影响学习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57%;教练要求学习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80%;认为文化课学习与专项有关系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85%;自习时间主动学习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27%;对自己目前学习状态满意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78%;与教师交流学习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43%。

3.学生训练情况调查数据。

学生喜欢自己专项的人数占到调查人数的90%;认真训练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77%;学生专项获得过奖项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45%;节假日训练的学生占到点查人数的80%;喜欢和教练沟通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93%;能和教练有效沟通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78%;有专业目标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82%;有专业规划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83%;有继续深造愿望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67%;在训练中遇到语言障碍困难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32%;认为训练需加强管理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67%。

4.学生其他方面调查数据。

有自信心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80%;成长烦恼影响到学习、训练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72%;周围学生对自己价值取向有影响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65%;认为学习汉语重要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87%;与其他民族学生交往多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73%。

(二)调查问卷分析结论

1.学习训练优势。

学习体育的学生性格比较开朗,在人际交往、与教师、教练相处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学生的自信心较高,各民族学生之间关系融洽。

学生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学生非常喜欢自己的专项,而且取得一定的成绩。来自业余体校的学生比例较大,有利于学生进行持续的专项学习。学生对自己的专项训练有目标和规划。学生有继续深造的愿望。

2.存在的问题。

学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成长的烦恼对自己影响较大。

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来自于农牧家庭的学生较多,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家长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不够严格。

学生学习中存在不良的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课,不记笔记,玩手机,睡觉,不回答问题。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高。学生睡眠不足。学习训练中的语言障碍亟待解决。

就实际学习情况而言,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算太低,但是就学习的能力和水平而言,不太尽如人意。比如:有些学生不能朗读,听不懂授课内容,有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甚至有些学生的汉字都写不太好。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盲目满意,对自己要求太低。

二、关于哈萨克族学生学习训练对策

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作为教育着,课题组针对哈萨克族学生学习训练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一)加强养成教育

态度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学生的自信心虽高,学生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生的年龄普遍较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更多处于无意识状态,就日常的表现而言,学生的学习习惯距离成功较远,对成功比较不利。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哈萨克族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学院各部门的紧密配合,积极合作,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训练、生活习惯。

(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身心健康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体育院校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有优势,但是学生的成长也面临各种挑战,比如:比赛压力,语言沟通障碍,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烦恼,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为了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者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疏导,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各种问题,不断战胜自我,协调各种关系,从而不断成长,进步。

(三)加强学生文化教育

为了体育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课教学有了新的进展,课程改革的脚步进一步加快,针对教学中各种情况,教师们竭尽全力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哈萨克族学生的学习现状,文化课教学有必要进行课程调整,比如:进行为期一年的预科学习,提高学生汉语水平。加强汉语教学,解决学生学习的语言障碍。教师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摸底,根据学情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根据学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做到深入浅出。加强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说、敢说、会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更多地关爱学生,鼓励学生,组织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具有一种存在感。设置硬笔书法课程,从基础做起,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方法。设置朗读课程,让学生张开口读,树立自信。开展双语大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才艺展示活动,让学生树立自信。学院成立各种社团,让学生有参与感、归属感,提升学习兴趣。

(四)调动教练管理的积极性

我院采用的是半训半读的教学模式。这样,教练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教练的教育至关重要。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项往往情有独钟,因此,学生对教练会产生膜拜和尊重的情感,教练在与学生交流沟通过程中更容易引起共鸣。根据调查问卷及实际情况,有些教练会讲哈萨克族语言,这会让学生有一种文化认同感,这有利于拉近教练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使训练的正常进行,交流比较有效。为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教练在学生中要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学习训练相辅相成,学习文化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未来更加美好。教练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汉语口语的表达能力。教练教师进行合作,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教练把学生文化课学习作为能否参赛的条件,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教练加强管理,鼓励学生多参赛,多拿成绩,争取获得国家二级、一级运动员证。学院对教练员工作予以支持、鼓励。

在民汉合校的学习环境中,哈萨克族学生有较好的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教育者要鼓励学生与多民族进行交流,大胆开口讲汉语,积极学习求进步,学习是一个快乐而不断进步的过程。

三、结语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 第4篇

一、哈萨克族服饰文化

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衣着装扮, 哈萨克族服饰文化对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其自身的古老传承中, 又具备延续性, 见证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对凸显民族特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萨克族人民大多生活在环境优美、峰峦叠嶂的高山牧场, 他们的服饰也就具备了高寒草原的特色。其地区在不同的季节, “特产”着不同的动物, 哈萨克族人就是利用这些不同种类的兽皮来缝制衣服, 而他们缝制、编制衣服的工艺手法被称作鞣革工艺。鞣革工艺的过程相当复杂及繁琐, 从原材料的获取到衣着、毛毡等成品的实现经过多道工序。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工艺过程主要有:首先, 取皮, 恰到好处的下刀取皮是能否获得良好毛皮的关键。其次, 将取好的毛皮展开风干后, 经过特殊的工艺材料使毛皮腐化得相对柔软, 之后又经过揉皮、着色等过程, 最后编制成品, 其整体过程相当精细和复杂。服饰代表了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礼节、心胸气度和美学观念, 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

(一) 男性服饰

哈萨克族男性服装 (如图1) 以潇洒、方便为主, 上衣里面穿着高领衬衣, 外面配合着毛皮坎肩, 搭配上衣长裤, 显得潇洒自然得体, 同时系上带有玉石配饰的腰带和匕首, 气势非凡。夏秋多穿棉布或毛布制作的长襟大衣和大裆皮裤与条绒夹裤。腰扎镶嵌有金、银、珊瑚、珍珠、玉石等饰物的腰带。而男性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哈萨克族男子的帽子。其帽子分成冬夏两种, 冬春季节时候的帽子大多以羊羔皮或狐狸皮做里, 以绸缎为面, 形成尖顶四楞形帽, 具有驱寒保暖、抗风雪的功能。夏季帽子则多是黑绒翻边的分瓣薄白毡帽, 其能够抗击雨淋, 防止中暑。

(二) 女性服饰

相比男性服饰, 哈萨克族女性服饰更为多种多样 (如图2) , 并且不同年龄的女性所着服饰风格也不尽相同。从女子的穿衣风格就可大致看出女子的年龄、婚姻状况等。

年轻女子穿着比较艳丽, 她们喜欢以各种艳丽颜色的毛皮、绸缎等作为原料来制作衣服, 艳色的连衣裙配合各种女孩子的装饰品, 走路或跳舞时玲玲作响, 尽显青春活力。

女子婚后所穿的衣服与未婚时有很大的区别, 婚后女子的穿着相对朴素, 同样美丽的连衣裙穿着上不可有任何的装饰品, 并且婚后妇女的打扮极其保守, 不允许有一点诸如脖子、胳膊等身体部分的裸露。所以从女子穿着打扮上很容易区分出婚姻状况。

(三) 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变异与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越来越时尚化, 哈萨克族的人们也逐步赶上了这种变化, 西装、休闲装等逐步进入了哈萨克族的生活当中。即使这样, 哈萨克族人每逢佳节时, 族人们都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 载歌载舞, 狂欢庆祝, 确保民族风俗和传统得以保留和继承。

二、哈萨克族传统鞣革工艺技术在服饰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中, 民族服饰已经是一个对民族文化表达的重要路径。通过服饰的特点和变化过程, 可以看出哈萨克族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鞣革工艺早已成为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性。采用鞣革工艺制作出的服饰随着时间的流逝, 种类逐渐变化, 穿衣风格也在变化, 可以说, 服饰的变化见证着历史的进程。

鞣革工艺是哈萨克族服饰制作的主要方法, 主要以兽皮为材料, 包括狼、牛、马、羊、熊、老虎、狐狸等的皮毛, 同时鞣革工艺还被用来制作如毛毡、皮箱等。下面通过举例, 来了解哈萨克族传统鞣革工艺技术是如何应用于服饰之中的。

(一) 狐狸皮特马克

狐狸皮特马克, 顾名思义即是用狐狸皮加上毛毡、绸缎等制作的冬季帽子。取上好的狐狸皮进行鞣革和缝制, 配合动物身上的绒毛作为头顶毡, 并以动物前额绒毛或棉花制作帽子的前额和耳朵, 再单独缝制特马克的内部框架和内衬面, 鞣革加工后即可。成品后的特马克帽子柔软、保暖又看起来不失哈萨克族的风范。狐狸皮特马克在男性服饰中的应用较多, 也具有非常实用的应用效果。

(二) 狼皮大衣

狼, 在哈萨克族人眼里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是高贵的象征, 而狼皮大衣则代表着富贵、荣誉, 因此狼皮大衣制作起来相对昂贵。制作狼皮大衣主要采取鞣狼皮, 配合些许绸缎布面搭配毛毡和用作衣领面料的狐狸皮。缝制过程中, 以取皮为首, 根据穿衣人的身材尽量选取整块鞣狼皮作为前胸、衣襟袖口的材料, 之后依次经过大衣外部包衬、套面、缝制肩膀毛毡等加工过程, 最后配以纽扣等配饰完成狼皮大衣的制作。制作完成后的狼皮大衣霸气、威武, 着衣者看起来高贵, 英武非凡。

(三) 镶银皮壁毡

镶银皮壁毡是哈萨克族家中饰品中最为珍贵的, 从家里面是否拥有镶银皮壁毡上就可看出哈萨克族人的富贵程度。镶银皮壁毡制作复杂, 要求手法精细, 且制作材料大多较为珍贵, 只有有财势的人家才会拥有, 是财势的代表。镶银皮壁毡的制作是以黑色皮革作为壁毡的头部和底, 以红色皮革作为壁毡的中间部位, 用兽角凿子在切割好的壁毡上刻画各种精美图案, 用细皮线在壁毡边上缝制贴边图案, 再配合镶嵌代表各种图案的银钉子组合而成。镶银皮壁毡的制作要求精细, 制作过程要求严格, 图案刻画要求形象生动, 缝合要求手法专业细致, 不得破坏壁毡的整体细节形象。

(四) 编织大皮囊

哈萨克族人以大型兽类皮革制作的大皮囊用以盛装鲜奶等饮品。制作这种大皮囊过程复杂, 要求手法高超, 因此, 这种大皮囊很少出现。以正方形编制大皮囊的底部, 并在底部留出四条边条便于后续的继续编织, 继续编织四侧, 并以线缝合收口形成皮囊口, 皮囊口部形成后向后侧翻转部分形成流苏, 经过一系列的鞣革工艺流程, 才可以制作出这种大皮囊。

(五) 其他

此外, 哈萨克民族人们在进行鞣革材料选择方面, 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 除去上面所提及的常用的鞣革材料之外, 水獭皮、豹皮、幼羔皮、狐狸皮等都是上好材料, 其所制作的服饰也有几十种类别。并且, 哈萨克民族还将鞣革技术发扬光大, 在马具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这与哈萨克民族的游牧民族性质有一定关系, 更加体现了哈萨克游牧民族的鞣革工艺特色。

三、结语

传统鞣革工艺技术对哈萨克族服饰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国家应积极保护, 不让历史文化遗失的现象出现, 引导哈萨克族人们加强发展服饰文化、加强传统鞣革工艺的运用, 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弘扬和盛行。

摘要:哈萨克族历史久远, 文化悠长, 其鞣革工艺广为人知, 通过鞣革工艺, 配合当地特有的兽皮材料, 所产出的大衣、毛毡等工艺品深受大众的喜爱。然而。这种工艺在当今的社会的发展中却面临着逐渐丢失和失传的危险。为了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 保护传统工艺和文化遗产行动势在必行。通过对哈萨克族传统鞣革工艺在服饰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能对其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哈萨克族,鞣革工艺,民族服饰

参考文献

[1]木合牙提·加海, 郭泳儒.哈萨克族传统鞣革工艺技术[J].大舞台, 2014 (9) :206-207.

[2]阿利·阿布塔里普, 汪玺, 张德罡, 等.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 (Ⅳ) ——哈萨克族的衣、食、住、行及婚丧等生活文化[J].草原与草坪, 2013 (1) :76-83.

[3]钱秋彤.中国哈萨克族男子服饰图案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5-7.

[4]朱飞飞, 殷保璞.鞣革胶原纤维长度及其分布测试方法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 2013 (9) :40-44.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 第5篇

摘要:文章在阅读人类学、社会学相关书籍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考究塔吉克族“猎鹰”衍生的体育文化,分析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

(1)生活方式的变化;

(2)民族心理的变迁;

(3)现代文化的冲击;

(4)传承与保护意识的缺失。

提出发展建议:

(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和宣传“猎鹰”体育文化;

(2)培养传承人营造“猎鹰”体育文化气氛;

(3)完善“猎鹰”项目竞赛规则增强运动的竞技性;

(4)“猎鹰”体育文化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旨在为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新疆少数民族濒临危机的传统体育项目树立实践形象。

关键词: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

1引言

人类学综合生物的、社会的、文化的、语言的、历史的、当代的各个角度的内容,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全部内容抱有兴趣,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还是生物、社会、语言及文化[1],视野非常开阔,能够借鉴其方法与手段探讨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的发展。塔吉克族于从海拔4000米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迁移至平原地带的岳普湖县塔吉克乡,时隔10余年之久,随着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和地理环境的改变,其观念与意识已经发生变化,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在不断变化[2]。塔吉克族人对鹰的崇拜,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由于鹰是忠诚、善良、勇敢、正义的象征,鹰与塔吉克人的关系,已经从远古的神秘、敬畏、血肉相连演变为今日的明朗、亲近、如同伙伴[3]。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把某种飞禽、走兽、植物以及自然地现象当作本民族的象征。如:汉族人曾把龙当作皇位和皇冠或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使用突厥语的民族对狼有着崇拜之情;哈萨克族也曾以天鹅为图腾。地处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多鹰,被誉为山鹰之乡。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世代与鹰有着不解之缘,他们把鹰看作是忠诚、仁慈、善良、勇敢、坚强、正义的化身,对鹰有着特殊的感情。塔吉克族人在传统体育活动中,往往对身手不凡、动作敏捷的人被赞誉为一只雄鹰。鹰对于塔吉克族来说,不仅仅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图腾崇拜的对象或是正义的象征,它还贯穿于整个塔吉克民族的历史和人们生产生活、价值和审美观念以及民族的精神世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生产生活和宗教仪式逐渐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而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产生于生活需求,常常是作为图腾的对象与使用的工具,所以别具特色。

2塔吉克族“猎鹰”衍生的体育文化

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既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共性(如,节庆日子开展的马上运动),又有其他民族没有的特点,如地势海拔[4]。正因为塔吉克族特殊的`历史背景,才孕育出别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猎鹰”体育文化就是典型的代表,由猎鹰衍生的一系列体育文化活动值得考究,如“鹰笛”文化、“鹰舞”文化、“猎鹰”的驯化文化、“放鹰”文化等,都是从生活实践过程中被塔吉克族人提炼出来,被整合与应用于生活,并将其延续至今。

2.1“鹰笛”体育文化

鹰笛作为少数民族古老的一种乐器,与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文化密不可分,而特殊的音质与吹奏方式是综合技法的体现,鹰笛常常与塔吉克族的传统体育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塔吉克族举行叼羊比赛时,往往是在手鼓、鹰笛伴奏和烘托之下,将比赛的场面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不同的吹奏方式代表着不同的指令信息,如托木拜克曲调、维勒瓦来柯克曲调、又是君去格尔曲调分别代表猎物回收、等待指令、获取猎物等行动指令。同时在生活中,鹰笛被作为抒发情感与消遣娱乐的工具,在生产活动中占据主动地位。鹰笛的制作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起初,鹰笛是被称作笛把鞭,用羊骨头做成,并被用来赶马,后来便用鸟骨做成并用做乐器,现在塔吉克族的鹰笛是用鹰翅骨而做成,所以鹰笛文化作为“猎鹰”传统体育项目中独有的特点,诠释着猎鹰体育文化。

2.2“鹰舞”体育文化

塔吉克族鹰舞于6月29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无论在旷野草原、田间地头和庭院室内,只要喜欢运动都可起舞。鹰舞是塔吉克人通过长时间积累模范发展而来的一种健身型与互动型舞蹈,所有元素通过模仿自然界自由生物的运动轨迹与习性为主,在鹰舞中鹰的整体“形”态表现得生动活泼,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畅想自由与优雅的生活氛围,同时表现出优美的舞姿,再加上鹰笛这一独特的塔吉克族传统乐器的伴奏,使舞蹈的形式和氛围更加的鲜活而又生动,它反映塔吉克人民的社会生活为内容,体现出了人们对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和对勇敢坚强的精神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鹰舞”体育文化中的每一个舞蹈元素,都是塔吉克族人集智慧的结晶,常常以雄鹰飞行的动作作为主体,鹰舞最初是从模仿苍劲的雄鹰飞翔的动作创造出来的,所以,从形式和内容上可以分为若干类型。

2.3“猎鹰”的驯化体育文化

飞鹰猎物是塔吉克族传统的狩猎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地域特色,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的塔吉克族过着游牧的生活,良马、猎鹰、叉子枪是他们世代相传的三件宝,鹰是狩猎中最主要的工具,要想使山鹰听人的使唤,其驯服的过程也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猎人爬上峭壁山崖,将雏鹰抓回,在家精心饲养时雏鹰成活长大。训鹰是一项艰苦而且细致的工作,它经过给鹰戴眼罩,使鹰养成听呼唤进食的习惯,再以“熬鹰”加强鹰爪的抓握力量,又经过去掉眼罩,呼唤练习、室内放飞、野外牵引放飞、野外跑动放飞、跑马放飞或去其牵引绳而放飞唤回等方法,直到人鹰互相依附而不离的程度,驯化才算是成功。最有趣的是飞鹰猎兔、猎狐狸的过程,当骑着骏马,身背叉枪的、右前臂站着猎鹰的猎人发现猎物时,发出口令,猎鹰则从高空向猎物俯冲而下,用两爪抓起猎物,有时用力稍猛会将猎物的脊椎骨直接折断。在猎人拾到猎物之后,马上会给鹰喂上一块事先准备好的肉,以示奖励。

2.4“放鹰”体育文化

放鹰是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将捕获的鹰加以驯服,利用其捕捉小动物和飞禽。在《福乐智慧》中有很多关于猎鹰的描写,如:“他要会打马球,能够射箭,放鹰,打猎无敌手”。“飞禽难逃鹰爪,走兽难逃犬口”“鹰不善猎,抓不住野鸭,狗不善猎抓不住旱獭”在《突厥语词典中》也有许多有关猎鹰的诗句,如:“架上猎鹰,骑上骏马追赶黄羊,鹰捕黄羊,放出猎狗捉狐狸等”。在捕捉活动实施时,猎鹰从空中像箭一般地俯冲下来,用刀刃般的鹰爪将猎物捕捉住,猎犬跟上来将其咬住压倒,随后而来的猎人将战利品携带而归。所驯的鹰也有不同的品种,人们通常驯养用以狩猎的是山鹰(雕、鹫)和兔隼,其品种各异,用途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用兔鹰猎兔子、野鸡等小动物.如有大鹰则可以用它来猎取黄羊、鹿等体型较大的动物。这项活动主要是以捕捉猎物或者是表演的形式存在。此项目因以捕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隼来驯养,其发展的前景有可能会失传。

3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

3.1生活方式的变化

新疆塔吉克族的生活方式由牧业型经济向工农经济型社会转型,该转型的过程是牧业文明的具体表现,而“猎鹰”体育文化的社会独立性也不复存在,失去原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价值。作为社会经济形态的一种文化组织,在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不断提炼,依附生活方式的结构与形式不断变化,实际塔吉克族猎鹰活动有减无增,甚至消退,所以,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导致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

3.2民族心理的变迁

猎鹰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但创造的经济效宜较低。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塔吉克族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1)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塔吉克族人以牧业为基础的社会,造就了其伦理道德本位和文化传统中的轻商意识;现在出现了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形成了商品观念的萌芽[5]。

(2)在塔吉克族人传统的思想中,牛、羊、马匹的多少才是财富和幸福。

(3)随着民族经济总量的增长,不再只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开始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经济生活和时髦的、高档次的奢侈消费,使得消费观念的形成等。猎鹰过程虽兴趣盎然,但经济效益欠佳,与上述塔吉克族人心理的变迁不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猎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3现代文化的冲击

现代社会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等技术发达时期,使得国际化信息不断涌入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代化程度,而对外交流成为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提高文明程度的一种手段,塔吉克族集居区的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国际流行体育通过电视传媒以及塔吉克族青年外出求学、参军、打工等多方渠道,迅速进入塔吉克族的生活之中。现代文化的影响下,过去劳作的生产模式发生改变,过去的“猎鹰”体育文化已经悄然失去发展的土壤,因此,现代化文化的冲击值得思考。

3.4传承与保护意识的缺失

塔吉克族属于乡村发展为主体的群体,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30岁以下的年轻人比较少,在现代教育的体制下,很多人接受教育之后,期待城市的生活,已经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与保护意识没有很好的发扬。在保护措施方面,只对与之相关的国家级文化遗产鹰舞及传承人进行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和保护,猎鹰只是靠民间自发地进行管理和保护,在无经费条件支持的情况下,猎鹰活动传承与保护的效果就受到了影响。

4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保护的对策

4.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和宣传“猎鹰”体育文化

现代科技手段是保护和宣传“猎鹰”体育文化的直接方法,建立数据库、影像资料库、文字资料库等,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利用多种途径并向人们宣传塔吉克族猎鹰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从而保护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

4.2培养传承人营造“猎鹰”体育文化气氛

培养传承人是猎鹰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目前“猎鹰”体育文化的发展处于濒临失传境地,在传统体育经济价值已经凸显的今天,把塔吉克族猎鹰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项事业,并给予传承的政策和经济帮助,通过这种手段才能有效的抢救和保护塔吉克族的猎鹰文化。而氛围的营造是彰显“猎鹰”体育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将该体育文化的发展还原至最初的状态才有利于抢救与传承“猎鹰”体育文化。

4.3完善“猎鹰”项目竞赛规则增强运动的竞技性

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一种形式,项目的竞赛规则自然也直接关系项目是否能够顺畅发展,其规则的合理性与适应性,也是“猎鹰”体育文化能否走上国际化舞台的重要指标。古老的“猎鹰”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恰当的加工才能实现目标化,那就要在保持其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规则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趋合理,使比赛更有竞技性和观赏性。

4.4“猎鹰”体育文化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

新疆虽然具有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对其开发和研究的程度并不高[6]。而猎鹰体育文化属于综合型特质的实体文化,该实体文化通过综合分析不断提炼,最终与所在地达成共识,开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系,将该体育文化与体育旅游相结合是宣传该项目的有效途径。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具有异域色彩和奇幻魅力的新疆自然成为人们旅游出行的首选。呈现出与旅游业相结合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趋势,这为猎鹰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空间。猎鹰的健身竞技性和娱乐表演性等都能为全民健身增加人口资源,任何一项运动的基础,都是人民大众,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该项运动才能长时间得到人们喜爱,而与该项运动有关的体育组织与企业才能保持更大、更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SeeConradKottak,CulturalAnthropolgy.NewYork:MeGrawHill,1991:13-17.

[2]喻名可,孙成林.迁徒入平原后塔吉克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3):28-30.

[3]西仁库尔班.塔吉克人的鹰崇拜[J].民族文化研究,(3):20-21.

[4]于杰,庞辉,武杰.塔吉克族传统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5):49-51.

[5]阿布都如苏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疆少数民族伦理道德关系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8.

哈萨克族服饰 第6篇

哈萨克族服饰讲究款式、色泽、图案及实用价值,透出简明、淳朴的乡土气息。

男服 夏季的草场气候凉爽,年轻人头戴坎坎帽或小花帽,中老年人戴白毡里、翻边是黑绒的帽子。一般用布面平整、耐磨、性能好、颜色洁白、洗涤简易、穿着惬意的白平布或涤纶、混纺之类的布料缝制衬衣、衬裤,年轻人的衬衣袖口、对襟和领口绣有花边。冬季男服讲究厚实,皮制品要柔软,缝制精细,款式大方宜人。鞋子和靴子种类较多,一般是购买皮匠制作的长筒皮靴,便于骑马。冬季鞋内穿毡袜,毡袜的边口用绒布抖镶边,美观又耐穿。

女服 多为连衣裙,夏天下摆多褶,冬天紧身,少褶。上身加黑色、咖啡色略紧身的坎肩,也就是小棉背心,衬出她们丰满、窈窕的体态。小姑娘们的坎肩的对襟两边别开生面地缀满银饰,显得艳丽夺目,十分可爱。未出嫁的姑娘戴水獭皮做的圆帽子或花帽,帽顶绣花并插有猫头鹰的羽毛作为装饰,与帽子相接的地方有几颗红色的珠子、玛瑙。夏天,姑娘们有时也不戴帽子。少妇们喜欢穿得体、轻盈、美观、暖和的羊毛衫,挑选的大多是翠绿、天蓝、玫瑰红等颜色,她们喜欢在胸前用刺绣、挑针点缀色调明快、清新的花儿。妇女结婚后,没生孩子之前,用花头巾将两耳遮住,显得秀气。生了孩子之后,将两耳露出,显得干净利索。老年妇女戴用白布做成的带有各色绣花图案的头饰,露出面额、眼睛、鼻子和嘴巴。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 第7篇

1、原始宗教与万物有灵观念

费尔巴哈说:“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哈萨克民族的先民们的宗教观点首先是对自然的崇拜, 他们认为日月山水、草木鸟兽都有神灵主宰着他们的行动。这就是万物有灵观念。如:哈萨克族原始宗教故事《月亮藏身》。在原始宗教里, 太阳和月亮是一对“孪生美女”, 但却互相嫉妒, 彼此交恶, 最后太阳抓破了月亮的脸, 月亮为了报复, 经常走近太阳可是又害怕太阳再抓破她的脸, 所以又不得不经常躲着太阳, 只在没有太阳的黑夜里出现。这反映出哈萨克民族在他们的童年时期, 只具有类似于儿童的思维能力, 即日与月都是活生生的东西, 天地万物都具有人性。哈萨克民族的先民们在描述或解释自然现象, 或表达自己的愿望时, 把整个自然都溶化成了具体的、有生命的、超自然的神。所以, 在他们的原始宗教之中, 就有了诸如创始之神迦萨甘、苍天之神腾格里、妇女之神乌弥、福运之神克德尔, 以及山神、水神、牛神、马神等等神灵。他们对这些神灵的存在没有丝毫地怀疑, 他们确信原始宗教中的故事是真实的。民族体育文化是表层文化———身体律动和深层文化———民族心态二者一统的文化, 它源于人体有秩序有规律的运动, 反映的却是民族的历史、民族传统的思想、意识、感情、价值观和审美观, 体貌和心态对立而统一, 从体育文化的形式来源及其内涵中可明显地窥视到这一点。

2、传统体育与图腾崇拜

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传统娱乐活动主要包括叼羊、赛马、姑娘追和摔跤等, 哈萨克人善于骑马。五六岁的儿童, 即令其练习骑术。“骑之马上, 以小袋插股于鞍鞯两旁, 上下以带麏之, 执缰者导之骑法。至十几岁, 衔勒缓急, 无不娴熟。故其部人以善骑著名, 纵马急驰, 率能超立马背, 作盘旋舞, 耸身拾物于地, 其仡捷如此” (《新疆游记》:“横渡天山及哈萨克风俗”) 。由于经常骑马, 遂有“骑马斗捷之戏, 是日也, 童子不盈十五者, 跨马至会所报名, 以次编列, 萃集数十里外, 整鞍按辔而立。闻角声起, 豖踏飞驰, 疾如惊矢, 先至者居第一, 以次至四十骑而止。第一酬银、畜值千金, 其下奖各有差” (同上引) 。一次比赛中, 录取优胜名次达四十人之多, 可见其规模之大。哈萨克人于回历大年时, 颂经祷祝, 礼毕, 握手相庆。“三日之内, 唱歌跳舞, 相与为“刁羊”之戏。刁羊者, 刲羊?于地, 群年少子弟飞骑拾之, 阥诸马上, 彼此驰逐相攘夺, 支解血肉, 赫然霍落, 众人随之以攫一脔, 致亲友为吉祥喜事, 受者必亦厚报之” (同上引) 。这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大型娱乐活动。其中男女骑手娱乐活动“姑娘追”更富有情趣和浪漫色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体质和思维能力都有所变化和增加, 逐步从原始人类向前进化。

在进入氏族社会初期的母系氏族时代, 人们只知有母, 不知有父, 所以对妇女的孕育产生了许多传说, 于是他们将一些对维护人类存在的大宗食物或有用的动物和植物作为氏族的标志或图腾, 以说明自己氏族的祖先是由某种植物或动物转化而来的, 这些图腾被全体氏族成员们崇拜。他们认为图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富有情趣和浪漫色彩的娱乐活动“姑娘追”就是这一图腾崇拜的演绎。《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昆莫生弃于野, 鸟衔肉蜚其上, 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 而收长之。”这说明哈萨克民族的先祖乌孙王昆莫在部落混战中被弃于荒野, 后来鹰给他衔肉吃, 母苍狼又哺乳他。而且, 同样崇拜苍狼, 且牢牢地钳制着整个西域的匈奴王单于并没杀掉乌孙族这个敢与自己为敌的部族留下来的后代, 反而将他收养, 培养成才。这就是两千一百年多前西域乌孙国的国王猎骄昆弥。为了表达对狼的感激之情每到国王猎骄昆弥的生日时人们纷纷将自家养的羊拿来供奉狼, 而且只有最虔诚的、最勇猛的人, 最肥美的羊才能得以供奉, 最终通过马背上的争夺, 叼羊活动就成了达到这一目的地唯一方式流传至今。又如猫头鹰的神话。传说猫头鹰是一个能帮助人们消灾避邪的圣贤。他有一整套祈祷辞, 韵脚齐整, 朗朗上口, 而且很灵。不料有一天他触犯了天神, 天神一怒之下将他贬为猫头鹰。这么一来, 他的那一套很有灵性的祈祷辞竟然一行行、一排排地列在了鹰羽之上。而人们就将他的羽毛摘下来扎在帽子上, 挂在房间里, 以避祸得福。

3、传统体育与祖先崇拜

哈萨克族最善于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他们舞蹈的特点是用“动肩”跳“马步”, 动作感极强, 表现出粗犷剽悍的民族风格和热烈奔放的草原气息。随着哈萨克民族原始先民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他们开始运用直观的综合法则去创造原始宗教形象。就是说他们不但可以将现实生活的自然物作为原始宗教形象, 而且可以借助充分的想象力, 复合构造新的原始宗教形象, 并且这种原始宗教形象从几种动物的复合体或者半人半兽形开始向人的形象转化。从神的人格化慢慢地向神的人形化发展。

《汉书·匈奴传》中记载, 作为哈萨克民族族源之一的匈奴每年的某个时期, 专为崇拜先祖的灵魂而牺牲, 以表示祈福和忏悔。而乌孙人和康居人也有同俗。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 哈萨克民族祖先崇拜一直延续到了哈萨克汗国时期。而反映在原始宗教之中, 则是先民们认为伟人去世之后, 他的灵魂就会变成尊贵的灵魂, 并成为部族及其后代的保护神加以顶礼膜拜。即使岁月无情地流逝, 但对迦萨甘这位祖先的崇拜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而这些“先人”在人们的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是一切传统习惯的维护者, 是其民族体育发展兴旺的指引者。

4、传统体育与宗教祭典

哈萨克族及其先民饲养的伊犁马和巴里坤马闻名全国。由于长期从事游牧畜牧业, 需要不断移动, 马就成了乘骑的主要交通工具。哈萨克牧民离不开马, 无论是走亲访友, 还是游动迁移、从事狩猎, 都需要骑马, 他们有句谚语说:“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原始社会的哈萨克族先民们对宗教仪式更虔诚、更认真在中亚和新疆地区, 分布着许多古代表现娱乐活动的岩画。这些岩画大多分布在中亚地带的岩石上或洞窟里。根据原始宗教传说和考古研究, 这些地点也正是包括哈萨克民族古代先民在内的所有古代民族进行宗教祭典的地点, 而且可以看出他们的宗教祭典活动十分地频繁, 从出征、狩猎、搬迁一直到收获、庆典, 其中传统体育活动更是祭典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哈萨克族原始宗教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原始社会 (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时代)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宗教崇拜内容从万物有灵, 自然崇拜向祖先崇拜过渡, 即从自然动植物的神灵化———神灵的人格化一直到神的人形化, 是象化过渡, 可以从哈萨克民族的原始宗教之中看出哈萨克先民思维河床之中流淌着丰富不竭的原始想象的河水。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哈萨克先民们巨大的精神文化源泉, 它生生不息, 鼓舞着这个古老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地繁衍、发展并创造出灿烂文化, 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加入到了世界民族之林当中。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贾玉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文化大观[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

[3]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4]雷茂奎, 李竞成.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

[5] (苏) A·伯恩施达姆.鄂尔浑叶尼塞突厥社会经济制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7.

塔吉克族传统音乐概况 第8篇

音乐与歌舞是塔吉克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 在帕米尔高原每逢遇到节日、喜庆集会时, 悠扬的鹰笛和动人的歌声就会此起彼伏。塔吉克的传统音乐包夸民间音乐与宗教音乐两类, 民间音乐又分为民间歌曲、器乐、舞蹈音乐三类。

一、民间音乐

1. 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按照音乐体裁和民间传统来分类, 有“拜依特”“麦依丽斯”“菲来克”“塔勒肯”这四种。除此之外塔吉克族人民生活中还常见一些妇女们所唱的摇篮曲。

(1) 拜依特, 意为歌曲, 指一般的民谣。这类歌曲数量很多, 其中情歌占有较大比重, 也有以歌唱祖国山河和家乡牧场等为内容的。拜依特曲调简单, 多为单乐断结构, 由上下句组成, 其节奏常用7/8拍、4/4拍和散板。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 也有对唱。

(2) 麦依丽斯, 意为叙事歌曲, 多以赞美家乡或歌颂民族英雄等为内容, 曲调运用5/8拍, 显示了麦伊利斯的音乐特征。

(3) 菲来克, 塔吉克语斯里库勒方言, 意为悲歌, 塔吉克与瓦汗方言则称为“布鲁布利克”, 意为夜莺似的悲鸣。其词曲反映了人们的离别之情或怀念逝去亲人的悲痛心情。歌者常于山野之间独自吟唱以抒情怀, 曲调凄惨低沈, 节拍多用散版。

(4) 塔勒肯, 意为丧歌, 多在追悼亲人逝世时诵唱, 其中还有一种名为“萨德尔”的歌曲, 专门用于送葬时在途中边歌边舞。常用4/4拍并以塔吉克族弹拨乐器布兰兹库玛伴奏。

2. 器乐

塔吉克民间乐器主要用于歌曲和舞蹈伴奏, 常见的乐器有以鹰翅骨制作的三孔鹰笛 (纳依) 、木制的七孔竖笛 (苏尔纳依) 、弹拨乐器热布勃、赛依吐尔、布兰兹库姆、库姆里、弓弦乐器艾介克、口弦 (库如孜) 、手鼓 (达甫) 等。其中手鼓占很重要地位, 常以手鼓节奏为引子在歌曲、舞曲之前先演奏数小节, 而在整个音乐中手鼓则是起到指挥和衬托的作用。

3. 舞蹈音乐

塔吉克语称舞蹈音乐为“恰甫苏孜”, 一般以两支鹰笛吹奏曲调, 用两面手鼓伴奏。塔吉克族手鼓多由妇女击奏且常由两人合击一鼓, 7/8拍是其主要特征。在演奏时常将几首不同曲调的舞曲连缀演奏, 从而使音乐富有变化。舞步有单步、错步、错步转、跳转等。手式有单翅、双翅、交替式等。

塔吉克族人民在喜庆、婚礼等群众集会时必举行赛马、叼羊活动助兴并以鹰笛、鼓为伴奏。在赛马过程中或间隙人们还随着鹰笛与手鼓乐声集体舞蹈。此外在民间还流传一种使用道具的单人舞蹈, 模拟并表现动物的活动与性格。其音乐利用“恰甫苏孜”节奏并用鹰笛、手鼓伴奏。塔吉克舞主要有鹰舞、马舞、刀舞、木偶舞等。

(1) 鹰舞, 塔吉克族人视鹰为强者、英雄, 在民间广布有关鹰的民歌和传说, 甚至连舞蹈的起源都与鹰的习性、动态联系在一起, 于是就形成了鹰舞。

(2) 马舞, 塔吉克语称“阿路戛玛克”, 表演者一至二人, 腰系马形道具, 边唱边舞或先唱后舞, 歌词多赞颂马匹善走山路、健壮顽强, 舞蹈则表现急驰、缓行、登峰、越涧等情节, 动作有跳、跑、闪、转等, 有专门曲调, 节奏为7/8拍。

(3) 刀舞, 多为独舞, 舞者持波斯式长刀表演, 节奏为7/8拍, 有专用伴奏曲调, 技巧高难, 动作有挥刀进、错步跳、劈转等, 颇具古代武士之风。

(4) 木偶舞, 塔吉克语称“旦弓巴恰衣克”, 意为“乖孩子”。表演者左手持一木棍, 上扎小男孩木偶, 右手抚摸哄逗, 载歌载舞, 表演幽默、风趣。

二、宗教音乐

塔吉克人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的伊斯马伊里教派, 少部分人信仰苏菲教派。塔吉克族一般群众仅在节日举行礼拜, 只有部分老年人每天做三次礼拜。宗教音乐有“诵经调”、礼拜后吟诵的“卡索依德”“宗教叹世歌”“乃斯凯提”以及苏菲教派活动时吟诵的“塔尔肯”等, 但是没有其他民族伊斯兰教音乐“啊赞”。

塔吉克族传统音乐属波斯—阿拉伯乐系, 音乐的调式音阶十分多样, 有七声音阶、六声、五声音阶及四音音列等, 与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使用的调式音阶相近似。七声调式音阶包括有七声la调式和带升三级mi调式音阶, 升三级mi调是因皆是在音阶二、三级之间是增二度音程。除此之外, 还有不完整的调式音阶, 像是五声、六声、四音音列。塔吉克族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为节奏与节拍, 其中7/8、5/8拍的应用很广泛, 是其他民族音乐中所少见。7/8拍有两个重音, 是3/8与4/8的组合;五八拍亦有两个重音, 是3/8与2/8拍的结合。这两种拍子因为前后两个重音实质不同, 所以会出现不对称节奏, 但同时也赋予了特殊的活力和性格。

塔吉克除音乐结构外, 民间歌曲与舞曲的结构皆比较简单, 同样的乐句由领唱、齐唱形成的反复乐段结构是一种较古老而原始的音乐形态。在20世纪50年代塔吉克族音乐获得明显发展, 一批专业音乐工作者逐渐成长起来, 他们搜集整理丰富德塔吉克族民间音乐, 创作出不少优秀音乐作品。

三、结语

透过本文对塔吉克族介绍, 让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 不管是信仰、习俗或是音乐特色,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一面, 有些族群有特色的歌舞音乐, 有些则以民间歌曲为重。也藉由这份报告让我们认识这些多样化的民族, 身历其境了解他们的生活、音乐、舞蹈。

参考文献

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第9篇

经调查, 直到本世纪50年代, 鄂温克族传统服饰还比较完整地被保留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 鄂温克族的老人们还是保持着其传统的着装方式, 穿长袍在日常生活中还比较常见。到了20世纪, 在日常的生活中, 就很少看到穿民族服装的人了, 再加上汉族服饰已经为大多人所接受, 平时上班会都着汉服, 但是每个鄂温克人都会有几套经过改良的民族服饰, 到了传统节日, 人们要穿上自己传统的服装来庆祝。而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和仪式中, 民族服饰也就是鄂温克族的象征, 体现了鄂温克族的特点。面对鄂温克族服饰的急剧变迁, 我们深深的感觉到一种独特的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风情即将离我们远去, 这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令人十分惋惜的事情。面对这种状况,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对鄂温克族服饰多一些保护、多一份关注、多一些研究。在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变化又在加剧的情况下, 保护鄂温克族服饰成为当务之急。

二、鄂温克族服饰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和经济从业的变化引起服饰变化。过去有些少数民族主要从事狩猎业,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狩猎业的消亡, 相关民族的猎装和野兽皮裘服装逐渐退出他们生活。

二是强势文化的影响和民间交往的频繁引起服饰变化。改革开放之后, 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 许多少数民族同胞为了便于生产和生活, 逐渐改变着装。强势文化的影响与冲击, 使民间传统服饰及附着于服饰的刺绣、织锦等趋于衰微, 而带有普遍性及时尚性的服饰越来越广泛的被少数民族群众所接受, 甚至产生了“越是传统的就越显得土气”的片面观念。

鉴于以上情况, 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便成为越来越迫切的任务。保护的方法主要是让大家认识到民族服饰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的独特风格恰恰是它走向世界的魅力所在。

三、政府是推动民族服饰传承的主导

近些年来, 国家对少数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活动越来越重视, 国家成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和办公室, 组织和领导着全国少数民族的古籍整理工作。现在, 包括鄂温克族在内的中国55个少数民族都各自有了一部文字记载的简史。近几年, 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研究队伍正在逐渐的扩大, 这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人是鄂温克族的民族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 还有一部分是一些对民族学、服饰学、文化人类学感兴趣的有识之士。鄂温克博物馆就是为庆祝鄂温克自治旗成立40周年而建。展示了鄂温克族的历史、经济、饮食服饰、民间工艺、民族体育、婚丧嫁娶等内容, 收藏了现存的鄂温克族传统文化瑰宝, 为子孙后代保存了一份保贵的文化档案。

另外, 政府还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通过对鄂温克族服饰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的方法, 并不断借鉴国内外对于传统少数民族服饰保护的模式和经验, 将其转化运用到鄂温克族服饰的研究、开发和传承上。

第一, 近些年来不段通过媒体和教育传播力度的加大, 对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服饰文化的大力宣传, 形成了一种浓厚的保护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氛围, 使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 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民自觉保护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意识。

第二, 举办各种民族服饰文化艺术节活动, 弘扬鄂温克族服饰文化。鄂温克族自治旗采用了全国巡演和在当地举行传统民族节日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民众进行传统民族服饰的宣传。1999年, 自治旗成立了鄂温克族服饰表演队, 队员全部由鄂温克族牧民、旗文化局干事、小学老师等构成。先后在首都北京、俄罗斯乌兰乌德、阿甘基斯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每年的6月和12分别举行鄂温克族传统“那达慕”欢度节日, 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民族服饰文化爱好者前往, 进一步使鄂温克族传统服饰文化得到发扬。

第三, 以开发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形式进行保护, 首先在开发之前想好保护措施, 可在充分理解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鄂温克族服饰适当进行商业化创新, 包括对服装款式、制作工艺、色彩纹样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创造。

第四, 要不断增强人民保护传统服饰文化的意识, 一方面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 尤其要加强本民族年轻一代在这方面的认识, 让他们意识到本民族世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服饰具有的深刻寓意;另一方面要加强除本民族地区以外的其他民族对保护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意识。通过旅游开发, 使外地游客清晰深刻的认识到哪些是鄂温克族的精华哪些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使人们意识到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服饰文化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加入到保护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队伍中来。

四、结语

对于鄂温克族传统服饰我们要本着认同的态度, 这些丰富的文化源泉是我们应该认真保护、值得深入研究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 尽可能的收藏现有的鄂温克族传统服饰, 描述记录服装款式、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环节。建立相应的机制, 促使鄂温克族服饰传承艺术在一定的区域内成为鄂温克族人民谋生的一种手段, 使工艺技术学习成为自觉行为, 做到后继有人, 在民间继续传承, 这些方法对鄂温克族服饰传承艺术的保存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一带, 分为索伦部落、通古斯部落和雅库特部落。目前, 鄂温克人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上己经基本被汉化, 传统服饰文化流失严重, 受社会关注较少。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避免某些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的消失, 我们要加大力度积极而紧迫地抢救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资源。

关键词:鄂温克族,传统服饰,传承

参考文献

[1]鄂温克族简史编组《鄂温克族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 第10篇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现状,对策

教育部2002年8月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在纲要中明确指出, “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 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 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这个政策的提出, 为国家的体育教育做出了明确的指引。要求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注重科学、全面。要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这样的特色体育教育才符合体育教育要求。

新疆地处西部边陲, 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哈萨克族是新疆第二大常驻少数民族, 新疆有着丰富的哈萨克传统体育资源。新疆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南北疆民族聚居地, 从小就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受着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该文主要调研疆内高职院校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现状,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可行性的研究对策, 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资料。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均为该课题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疆内外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和哈萨克族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并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汇总, 作为参考借鉴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该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 主要调查对象为疆内高职院校学生, 该次主要针对6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 每所院校发放问卷50份, 回收50份, 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占问卷总数的95%。

1.2.3 专家访谈法

以走访座谈形式, 对新疆高职院校从事多年体育教学、训练方面的专家、学者、教师和管理部门负责人, 进行座谈和讨论。

1.2.4 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 然后用数据软件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作为参考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分析

当前,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体现正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正被人们接受, 在调查的几所高职院校中, 没有一所高职院校开设哈萨克族传统体育课程, 只是把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教学中, 让学生参与一些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活动,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参与的面还不广, 比较受外界因素和教学条件限制。

2.2 新疆高职学生了解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途径

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 新疆高职院校获得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途径主要来自书本杂志和电视等媒介, 其次才是体育教学。所以说, 从调查结果出发, 找到适合在新疆高职院校中开展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资源, 完善相关教学内容。并通过相关媒介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知识进行宣传、引导, 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最大程度的了解到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并将这种传统体育进行发扬光大。

2.3 新疆高职学生希望获得的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知识

通过调查显示, 有30%新疆高职学生, 希望获得的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知识是了解哈萨克族体育项目及民族风情, 有25%希望获得哈萨克族的锻炼方法, 有15%希望获得哈萨克族体育保健知识, 有20%希望获得哈萨克族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 有10%希望获得哈萨克族体育主要的竞赛项目规则及裁判方法。可见高职学生希望获得的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知识是多方面的, 符合于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诉求规律。

2.4 新疆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参加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情况

通过对收回来的调查数据发现, 在这批高职学生中, 对参加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热情度比较高, 选择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分别占35%和31%。选择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占22%和12%。另外, 数据也显示调查结果受性别影响, 男女生存在较大差异。

2.5 新疆高职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程度

调查显示, 虽然大部门学生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喜欢程度较高, 但是实际生活中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人却很少, 其中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人数最多的是少数民族男生, 其次是少数民族女生、汉族男生, 参与人数最少的是汉族女生, 参与人数几乎为零。通过对汉族男生的跟踪调差, 他们对哈萨克族传统比较喜欢但是没有机会参与到这些项目中。不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外界环境条件的保障和专门的指导老师。

新疆高职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与和人爱好、身体、心理、文化修养和体育基础有关, 还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有关, 影响新疆高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概括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上主要是没有兴趣和爱好, 客观上主要是时间紧张和场地限制没法参与, 但是客观原因是可以克服的, 只要把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 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克服懒惰心理, 从思想上重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参与。

2.6 新疆高职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频次和活动时间

通过调查显示, 经常参加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学生占30%, 少数民族男生的参与比例最高占人数的一半以上, 其它被调查对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 但是参与频次较低, 说明新疆高职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次数明显不足, 参加活动意识淡薄。

虽然参加的频次较低, 但是每次参加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充足, 参加活动时间大于30分钟的占被调查人数总数的16%, 大于60分钟的占被调查人数总数的24%, 大于90分钟的占被调查人数总数的33%, 可见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时间明显长于汉族学生。

2.7 新疆高职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的选择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多, 共有209个项目, 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按其功能、特征可分为9类, 主要是:骑术类、游戏类、武术角力类、跑跳投类、球类、棋艺类、舞蹈类、射击类、其他类[2]。在列出的25个项目中, 有20个是不同程度人次参与过的, 但是差异较大, 参与比较集中地都是在节庆和其他活动中较为普及的项目。参与项目次数最多的是少数民族男生, 其次是少数民族女生、汉族男生、汉族女生, 有些学生竟然没见过这些项目。男生选择参加的多是男性特征明显的骑术类项目, 女生则选择参加舞蹈类的项目。

2.8 新疆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哈萨克传统体育的主要方式

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 直接参与方式和间接参与方式。直接参与, 故名思议, 就是人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 包括跟体育相关的运动项目、娱乐活动以及实践活动。间接参与方式, 就是指人们通过观看体育赛事、体育表演等体育活动, 不亲自参与的一种体育形式。直接参与的形式可以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 更有利于身心的健康。间接参与的方式主要通过视觉和感觉来体验体育比赛和表演, 从而带来感觉和心理上的刺激。

从调查中显示, 新疆高职学生主要以间接方式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为主, 有43%的学生属于间接参与者, 有57%的学生属于直接参与者。直接参与者主要是在假期或者节假日等期间通过社会活动中直接参与, 而通过调查显示, 在实际参与者中, 真正通过学校这个媒介来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学生不是很多。在实际体育活动中, 直接参与的方式对身体的发展是更加有利的, 所以应该多提倡此种方式。间接参与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够起到引导作用, 有很多人最开始可能是因为间接参与这种方式了解到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真正魅力, 从而提起兴趣, 主动投入到实际的体育活动中来, 转化为直接参与。所以说, 间接参与方式对直接参与方式也有一种很大的推动作用。

2.9 新疆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动机和因素

民族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体育精神。所以说发扬民族体育对社会的发展也能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通过调查的数据统计发现, 新疆高职院校中, 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动机比较显著, 主要表现在发展个性、增强体质、减轻压力、丰富体育生活、消遣娱乐等。

调查显示, 不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就是体育锻炼意识不够, 认为体育锻炼不太重要, 不愿意主动参与。其次就是学习任务繁重, 挤不出时间去参与体育锻炼, 也没有时间观看体育赛事等。最后就是无人组织。很多希望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学生, 因为经济条件受限, 无人组织指导, 所以也不会锻炼, 不了解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真正内涵, 也就没有参与进来。这些都是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由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 并不像现代体育那样制度化、规范化, 所以部分学生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缺乏兴趣, 不了解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技术方法、运动规则。

3 高职院校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

3.1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开设更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应该更多地开设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活动,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只有依靠学校体育, 才能发扬光大, 而在新疆高职院校中开设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 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还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2 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库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 哈萨克族常住人口, 占新疆总人口的7.04%, 主要居住在伊犁、阿勒泰、塔城、乌鲁木齐等地, 有着丰富的哈萨克传统体育资源, 有竞技性的、表演性的、有健身性、娱乐性的等等, 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引入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新疆的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研究, 梳理其历史的来龙去脉, 其存在的文化价值、技能要求等等, 按哈萨克传统体育项目分类, 建立一个哈萨克族传统体育资源库, 以便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选择性地加以利用。

3.3 建立和健全学校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协会与俱乐部

俱乐部与学生体育协会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活动与锻炼场所, 加强对俱乐部的建设就是学校对学生课外活动与身体锻炼的一种鼓励。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俱乐部的有效建立, 能够让更多喜爱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学生踊跃加入俱乐部的各项活动当中, 体会传统体育带来的诸多乐趣。

3.4 建立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师资培训机制

加强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师资质的培训, 挖掘教师潜力, 提升教师能力与素质, 能够让更多接触传统教育的老师与学生更客观、全面的掌握哈萨克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促使教师对传统观念的转变, 更新课程教学理念, 提高课程资源优质利用的意识, 最终保证教师能够根据社会现实与心理及身体适应能力综合考虑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李娜.广西民族体育资源与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 2013 (6) :107-110.

[2]张谦, 张惠.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及其文化特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6) :99-100.

[3]黄剑.高职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理性思考[J].成人教育, 2010 (1) :88-90.

[4]马振东, 王平.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以及发展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 2008 (5) :114-116.

[5]王炳伟.高职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理论观察, 2010 (1) :102-103.

新疆哈萨克族美食 第11篇

熏马肉可谓是哈萨克族美食中的一绝。哈萨克语叫苏热特,产自美丽的伊犁大草原,以素有天马之称的伊犁马为原料。主要熏制技术:挑选膘肥体壮的马驹宰杀后,先将马肉剁成块状,撒上盐,用绳子串起来,挂在一间土房的木架上,地面上堆放天山雪松枝,用暗火熏蒸,直到熏干,即成熏马肉。主要特点是熏味浓郁,色泽艳丽,芳香四溢,在制作过程中,不添加防腐剂、色素等任何化学物质,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

熏马肠与熏马肉一样是哈萨克族喜爱的肉制品,其制作方法:马的精华在肋骨,挑选好二至三岁的膘肥马驹宰杀后,取其马肠,用水洗净,将马的肋条切成条肉,撒上盐和佐料等,再将马肉切成碎肉和块肉,用调料拌均,塞进1 m多长韧性较好的马肠内,两头用竹签扎牢,熏制20余天便成,久不变质。主要吃法:将熏马肉、熏马肠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冷水,然后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慢慢熬煮大约1 h左右,出锅后放凉,将其切成薄片,是饮酒佐餐的佳品,吃到嘴里有一股松油和马肉的清香,慢慢咀嚼,越嚼越香,味道极美。

哈萨克族电影《鲜花》简析 第12篇

《鲜花》, 是哈萨克族的歌, 清丽脱俗, 凝练而美;她呼吸着草原的气息, 朝向着穹宇的广袤。

哈萨克族对于死亡、爱情有崇高的敬意。导演西尔扎提亚合甫在《鲜花》中, 以取之于民俗、凝练于艺术的影像, 将死亡和男女结合表现得流转婉约而不失深情。

祖父之死和丈夫之死, 是鲜花一生中经历的两次沉痛。原本是祖母病重, 去世的却是祖父。寒冬的清晨, 鸽子的一片羽毛落在祖父脸上, 他不见祖母, 出门寻人。强烈的光线, 晃动的世界, 家门外的祖母似是把怀中一堆柴散在了雪地上。这段影像极其简练, 却不失梦境的美感和悲伤的隐喻, 艺术性极强, 亦可溯源于民俗。动物崇拜始于哈萨克族人的原始信仰, 他们喜爱并崇拜鸟类的灵性。鸽子仿佛来自天国, 晨曦里的羽毛有种不可言说的命运驱使感。对遗体的珍重与送别, 也体现着族人的丧葬习俗。遗体被洁净的白布包裹、覆盖, 人们为他颂挽歌。鲜花想用冬不拉代替自己在祖父的遗体面前发声, 但长辈认为这是孩子不懂事, 对遗体不敬重, 立即抱走她。

寒冬大雪是对游牧民族的恒久考验。这样的冬对哈萨克族人来说是死亡的季节, 同时酝酿着新生。同羽毛的意向一样, 鲜花在深厚的积雪里向前迈步这一情景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鲜花追赶雪地里送葬马队之时, 第二次是因莫名的不详预感而在深山中寻找丈夫之时。后者为鲜花的丈夫苏力坦之死提供了情感缓冲的余地。

鲜花和苏力坦的结合, 是电影中另一处被民俗艺术化的影像。

放弃爱情而步入婚姻的鲜花, 最初并不接受苏力坦, 直到她看见这个草原硬汉身上的疤痕和他的医德善心。强烈的阳光下, 碧绿的草坪上, 鲜花掀开鲜红的多层褶裙, 用这一层奔放又羞怯的裙摆掩面。苏力坦在牧羊女的靴子前缓缓跪下。二人的婚姻终于因爱而完满。这一段影像承续了前者的摄影之美, 但一反其梦幻悲怆的风格。民族颜色的饱和热烈, 点到即止的隐喻, 对情欲表达的满而不溢, 画面的舒缓和音乐的民族风情, 构成了此处鲜明热烈的影像风格。

《鲜花》所展现出的哈萨克族生活不是面面俱到, 却真实可人。取水、劈柴、放牧、挤奶, 是哈萨克族人生存之道的最直接表征。对栖居高原的族人来说, 水作为生命的源流, 被加倍珍惜。片中水源取景于夏季屋前不远处的浅井, 浅井的滩岸被鹅卵石环抱。取水容器则是木制的瘦水桶。用来盛食物的木碗也被特写了两次。木材也是临近森林的牧民生活文化的重要物品。冬季, 鲜花的祖父在冻结的河面上凿正圆形的洞来捕鱼, 鲜花抓起河水中的碎冰、在冰面上滑倒。结冰的河是族人的对冬季的记忆之一。

劈柴在电影的出镜率相对高。烧柴是生活的能量来源, 劈柴是男人的活。男人在哈萨克族家庭的地位和其他许多民族相似, 是女人的依靠、家庭的支柱。族人骑马牧羊的场景直接出现了一次, 也有几处以牧羊相关的场景。鲜花的祖母曾在屋子里捋羊毛, 在屋外挤奶, 她家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哈萨克家庭放牧的牛羊为数不多, 家庭纺织与手工的来料有动物皮料和毛料。此类民俗被电影《鲜花》顺承自然地覆盖, 往往作为情节的附属。如, 鲜花因卡德尔汗而烦恼得无心煮羊奶, 鲜花的祖母在大雨天气里因羊群惊失而着急滑倒, 苏力坦帮鲜花劈柴……

文化冲突、价值选择是电影《鲜花》在民俗这一表达对象中的思考题。在这看似与现代城市无多关联的牧民之邦, 老人会在闲暇之时听收音机, 邮戳和磁带为人传情达意, 迈尔克·杰克逊的音乐在这儿的年轻人中流行, 公共汽车在草原上奔驰, 年轻的阿肯期待走出草原以谋求更宽广的前途。鲜花和卡德尔汗的分歧也由此生发。

守住家、留在草原的面前、抚摸着祖父的老冬不拉, 鲜花仍可以做最出色的阿肯。较之爱情, 卡德尔汗选择出走, 成为娱乐公司的商业歌手。草原上的车站是背靠背的木椅, 也是分隔朝往相反方向的爱人的屏障。导演的态度很明确。真正的阿肯必定属于草原和它的子民, 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必将在先人的膝下得到守护。哪里有冲突, 哪里就有融合。先进的科技和服务体系为新疆民间生活带来的丰富和便利不可置否。

得益于对普世情感的疏浚, 电影《鲜花》的感染力是跨民族的。

童年鲜花在冰面上滑倒是小演员的本色演出。祖母对鲜花的妈妈说, 无论孩子牧马还是牧羊, 都是珍宝。从父辈传唱下来的歌谣, 被失去祖父的哑孩子和丧偶的妻子歌唱得使人怆然泪下。孩子脸上洋溢的淳真憨直, 父母对子嗣的无私包容, 害怕失去爱人而产生的胡思乱想与纯粹的担心……这些人类民俗中普遍存在的真情, 赋予了哈萨克族电影《鲜花》抚平曲折与伤痕、疏导性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廖海波.影视民俗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玉霞.民俗镜语与影像建构[J].民俗研究, 2010 (1) .

上一篇:现代化进程下一篇:经济强县论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