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治范文

2024-06-11

鉴别诊治范文(精选7篇)

鉴别诊治 第1篇

1 圆环病毒感染

症见四肢、胸腹部、耳廓等处皮肤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隆起的红紫色。斑点或斑块, 隆起丘疹中心一般无黑色坏死点, 无特效治疗方案, 可注射圆环病毒疫苗, 加强消毒首选氯制剂, 同时添加清热解毒凉血中药, 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生地黄。

2 过敏性皮炎

主要由消毒不严、滥用消毒药至损伤、垫料不洁、霉菌毒素、光照不合理等引起, 可通过改善栏舍环境进行预防。控制感染可选用磺胺5 甲氧、扑尔敏, 适量添加钙制剂, 梳理并离开过敏源, 病症自会好转, 但易与附红细胞体感染相混淆, 需鉴别诊断。

3 外寄生虫性皮炎

以耳廓、眼脸、腹部等无毛或少毛等娇嫩部位多发生, 一般呈水肿性红丘疹, 丘疹中央有一黑色坏死灶 (点) , 病猪有痒感会出现擦蹭等行为, 这类皮炎可选野烟叶、薄荷、烟梗对环境栏舍烟熏消毒, 体外寄生虫可口服伊维菌素或喷洒菊脂, 均有显著效果。

4 渗出性皮炎

发生在眼周围、耳尖、腹部、股内侧, 初生乳猪7日龄左右, 手抓有油腻感, 能闻到特殊腥味, 甚至全身脂漏, 粘附栏舍颗粒物至病畜呈灰黑色, 但有时同群猪只少量发病, 45 日龄以上猪极少见此症状, 发病原因是葡萄球菌还是某些病毒、毒物感染存在争议, 对这类病猪可用抗病毒、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混合肌注, 用中药牡丹皮、连翘、金银花、苦参、百部、花椒、青木香、苦楝皮、黄芪煎水每天洗一次患畜后用呋喃西林钠加冰片 (研末) 混涂摸患畜, 有奇效。

犬胰腺炎的鉴别诊治 第2篇

引起犬胰腺炎的原因很多, 常见原因有高脂血症, 犬患急性胰腺炎时常伴有高脂血症;犬、猫患某些传染病时可并发胰腺炎, 如猫弓形虫病、犬细小病毒感染;肥胖犬患病病情比瘦犬严重;许多药物可诱发该病, 如噻嗪类利尿药等;胰腺创伤、遇车祸受伤等也会诱发胰腺炎。

2 临床症状

患犬消化不良。急性病例严重呕吐、明显腹痛、厌食、无神, 间有腹泻, 粪中带血, 严重者昏迷或休克。患犬体温略升高。

3 鉴别诊断

3.1 鉴别

胰腺炎患犬大多有呕吐症状, 可从引起呕吐的原因上对犬胰腺炎进行鉴别。鉴别过程见表1。

通过以上检查可基本判定病变部位在腹腔, 为进一步确诊, 可进行实验室检查。

3.2 实验室检查

3.2.1 血液学检查

检查白细胞数、嗜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血小板数。

3.2.2 生化检查

检查葡萄糖、尿素氮、肌酐、淀粉酶、脂肪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钙、磷。

若生化指标中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血清尿素氮明显升高, 则可基本判定犬患急性胰腺炎。

4 治疗

4.1 禁食禁食一般不超过36 h, 禁食时间过长会引发继发性胃肠道疾病。

4.2 补水补充电解质, 调节酸碱平衡。

4.3 镇痛腹部剧烈疼痛时可用痛立定止痛。

4.4 消炎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5 补能补充能量。

4.6 止吐呕吐严重时可用硫酸阿托品止吐。

5 小结

肉鸭传染病的鉴别诊治 第3篇

1 临床诊断鉴别

1.1 鸭浆膜炎

最急性患鸭看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 少食, 拒食, 伏卧一角, 腿软, 不愿行走, 运动失调, 伏卧于地时头向上向后呈痉挛性点头运动, 有的前仰后翻, 有的鸣叫, 翻倒后仰卧不易翻转, 有的头颈弯曲呈90°左右转圈。病程一般1~2 d[1]。

1.2 鸭霍乱

其潜伏期一般为1~3 d, 依病程长短和严重程度, 分为3种类型。 (1) 最急性型。鸭群在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 突然死亡;眼结膜充血发绀。 (2) 急性型。蛋鸭产蛋下降;病鸭精神萎顿, 行动迟缓, 步态蹒跚, 不愿下水, 羽毛松乱, 食欲减少或废绝, 体温升高达42.5~44.0℃, 嗉囊积食胀大, 倒提时常从口鼻流出酸臭液体;有的病鸭咳嗽, 张口呼吸, 呼吸加快, 气喘, 摆头甩头, 力图排出喉腔黏液;病鸭腹泻下痢, 排灰白色、灰黄色或黄绿色的稀粪, 有时粪中带血, 腥臭难闻。 (3) 慢性型。病鸭体质消瘦, 单侧性或双侧性下肢关节肿胀, 跛行, 行走困难;病程较长的, 肿胀关节变硬, 有的继发感染化脓。剖检最急性死亡病例可见浆膜小点状出血, 肝表面有黄白色坏死灶。急性死亡病例除上述外, 皮肤上有散在的出血点;心外膜和心冠脂肪上有出血斑点, 心包液增多, 呈淡黄色透明状;肝脏肿大呈土黄色, 质地脆弱, 表面有针尖状出血点和坏死灶;胆囊肿大, 肠黏膜充血、出血;肺有炎症、气肿和出血性病变, 呼吸道黏膜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关节肿胀, 关节腔内有暗红色混浊而黏稠的液体或干酪样物质;肝脏有脂肪变性或坏死灶[2]。

1.3 鸭瘟

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产蛋鸭、成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于刚出雏的雏鸭, 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发热, 腹泻, 怕光, 肿头流泪, 眼周围有分泌物, 两颊麻痹和排绿色稀粪, 两腿麻痹。剖检可见皮肤有出血点, 皮下组织胶样浸润, 消化道粘膜充血, 有坏死假膜或溃疡, 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和水肿、坏死;肝脏间有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坏死和出血点。心肌条纹状的出血。心包膜内有黄色积液[3]。

1.4 鸭病毒性肝炎

俗称“鸭肝”, 雏鸭发病严重, 易感性和病死率随雏鸭日龄的增大而降低。发病常见于5~10日龄雏鸭。最迟可于25日龄内发病。病死率较高。特征为发病急, 传播迅速死亡率高, 肝脏肿大, 有出血点和神经症状。初发病时表现精神委顿、缩颈、翅下垂、不爱活动, 行动呆滞或跟不上群, 厌食、运动失调。发病12~24 h即发生全身性抽搐, 病鸭多侧卧, 头向后背, 两脚痉挛性蹬踏, 有时在地旋转十几分钟即死亡, 喙短褐, 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前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 内脏表现为肝脏肿胀, 发黄红色或花斑状, 表面见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出血斑, 胆囊肿大, 充满胆汁;脾脏有时肿大, 外观也类似肝脏的花斑;多数肾脏充血、肿胀;心肌如煮熟状;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气囊中有微黄色渗出液和纤维素絮片[4]。实际生产中, “鸭肝”早期症状很隐秘, 仅表现为零星死亡, 剖检肝脏呈土黄色病变即可考虑“鸭肝”的发病。此时应与鸭霍乱鉴别区分, 主要区分是从死亡时间和发病的速度结合外部“角弓反张”的死亡特征来判断。往往在发病的早期, 一线兽医工作人员会误判为霍乱,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预防与治疗

预防时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和防疫消毒工作, 对各阶段的鸭群分群饲养, 严防外来畜禽及鸟等入场。不从疫区引进种鸭或雏鸭, 引进鸭群要隔离饲养15~30 d, 确认无病后方能入场。平时对禽场和工具进行定期消毒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要高温消毒, 饮用水可用碘氯类消毒药消毒[5]。工作人员的衣、帽等及饲养所用工具也要严格消毒) 。及时做好扑疫工作。消毒灭疫可用0.5%优安净、0.5%漂白粉、0.3%过氧乙酸等。常发病地区或疑发病地区, 可组织健康鸭群接种禽菌苗。发生鸭瘟时也可以选用鸭瘟高免血清进行早期治疗, 每只鸭肌肉注射0.5 m L, 有一定疗效;还可用聚肌胞 (一种内源性干扰素) 进行早期治疗, 每只成鸭肌肉注射1 m L, 3 d注射1次, 连用2~3次, 也可收到一定疗效;鸭肝炎病现在尚无很好的药物治疗, “鸭肝”抗体是现在治疗“鸭肝”病的最好药物, 但在注射治疗时一定要配比一定量的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 防止继发感染。

摘要:介绍了鸭浆膜炎、鸭霍乱、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鉴别, 提出了预防、治疗措施, 以为肉鸭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鸭,传染病,鉴别,防治

参考文献

[1]迟兰, 汪鹏旭.江苏徐州地区肉鸭常见疾病诊治体会[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 (6) :84.

[2]丁桂兴.养鸭业的生物安全和疾病预防措施[J].浙江畜牧兽医, 2010, 35 (5) :39.

[3]李雷.浅谈肉鸭养殖的问题与疾病防预[J].中国畜禽种业, 2010 (5) :116-117.

[4]王国庆.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法[J].吉林农业, 2011 (4) :78.

羊痘与羊口疮的鉴别诊治 第4篇

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该病病原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但一般的消毒药物即可将其杀死。其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6~8周。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该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

羊口疮又叫“羊传染性脓疱”,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羊口疮多于春秋两季群发于3~6月龄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感染主要是因购入病羊的带毒羊传入,或是利用受污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

1 流行病学

山羊痘的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山羊痘病多发生霉雨季节、蚊虻活动频繁,加速传播。

羊口疮多于春秋两季群发于3~6月龄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感染主要是因购入病羊的带毒羊传入,或是利用受污染的畜舍及饲料而感染。

2 临床症状

2.1 山羊痘

病羊初期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呼吸急促,鼻中有粘液,眼结膜潮红,鼻翼鼻梁两侧张合频繁,继之可见眼睑、鼻孔、唇部、鼻梁两侧、前后腿内侧、会阴部、乳房、腋下、无毛等处有不同程度大小不等的圆形红斑,无毛部位可见隆起皮肤表面的圆形扁平小丘疹,变软,形成水疱,几天后发黄变为脓疱,最后呈棕色结痂。有的未发展为水疱,为硬的丘状物,呈脐状,留下浅红色疤痕。

2.2 羊口疮

病羊以口唇部感染为主要症状。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以后逐渐变为丘疹、结节,继而形成小疱或脓疱,蔓延至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突起。口腔粘膜也常受损害,粘膜潮红,在口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粘膜上发生水疱,继而发生脓疱和烂斑。若伴有坏死杆菌等继发感染,则会出现大面积的溃疡,深部组织坏死,口腔恶臭。病羊由于疼痛而不愿采食,表现流涎、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被毛粗乱无光、日渐消瘦。

3 剖检病变

两者内脏无明显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在临床症状上。

4 实验室诊断

可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自凝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及免疫荧光技术来鉴别诊断。

5 预防与治疗

5.1 预防

平时注意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不要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对引进的羊只隔离观察半月以上,确认无病后再混群饲养。疫群未发病的羊只和周围连队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山羊痘弱毒冻干苗,尾根部皮下注射,4~6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用羊口疮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隔离病羊,对圈舍、运动场进行彻底消毒。

5.2 治疗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鉴别诊治 第5篇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鹅和其它禽类一种致死性败血症, 该病是养鸭中的主要疾病问题, 由于高死亡率, 体重下降以致淘汰, 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急性型发作的特点是发病迅速, 高的发病率以及出现神经症状。该病是通过呼吸道感染, 疾病广泛传播。病原菌鸭疫里默氏菌是革兰氏阴性, 无糖发酵杆菌, 在常规培养基上不易生长。根据凝集和琼扩反应, 可分离到菌株鉴定为20个血清型。

1 临床症状

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困乏、少食或不食、软瘫、不愿走动, 两翅着地, 运动失调, 头颈震颤以及角弓反张。病鸭常于1~2d内死亡, 少数病例张口呼吸呈呼吸困难症状。发病初期轻度咳嗽、打喷嚏, 眼和鼻孔有分泌物, 排蓝绿或黄绿稀便, 濒死期出现神经失调症状, 频频点头或头颈左右摆动, 身体后翻或倒向一侧, 少数慢性病例, 头颈歪斜、转圈跑动, 进食困难, 逐渐消瘦衰竭死亡, 康复的鸭群生长发育多参差不齐。

2 剖检病状

病变是广泛性的纤维素性炎症, 其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多见。脾脏轻度花斑样变、胸、腹部气囊有干酪样分泌物, 鸭输卵管充满黄白色分泌物。从心血、脑、气囊、肝和输卵管的分泌物中能分离到病原。局灶性或慢性感染常发生在皮肤、输卵管, 有时在关节处。常见胫跖关节及跗关节肿胀, 切开关节液增多。

3 鉴别诊断

3.1 鸭病毒性肝炎

高发日龄在3~20日龄;病变特点为肝脏肿大, 有出血性斑点, 呼吸正常, 观星、背脖姿势、角弓反张, 全身浆膜无纤维性渗出物。

3.2 雏鸭大肠杆菌病

雏鸭在15日龄前发病死亡率高, 日龄越大, 死亡率越低, 无神经症状、无角弓反张症状。常出现眼分泌物和腹泻。病变包括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 渗出物湿润全凝乳状和脓样絮状。鸭里默氏菌感染出现的是干燥病变。

3.3 鸭沙门氏菌病

病鸭可见神经症状, 共济失调, 角弓反张, 特症病变可见肝脏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 肾脏呈灰白色、有尿酸盐沉积, 脾充血。盲肠膨大, 内有灰白色渗出液或干酪样肠栓。

4 防制

在肉鸭养殖中, 滥用药现象普遍, 对分离鸭疫里默氏菌进行药敏试验, 发现耐药菌株增多, 表现出多重耐药性, 我们在临床上常通过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西药丁胺卡那霉素、头孢类药物和利福平中敏。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鉴别诊断 第6篇

1 发病情况

2012年4月份, 河北省迁安市马兰庄镇某养兔场从安徽省购入杂交野兔500只进行饲养, 半个月以后, 陆续有兔患病死亡, 据场主称兔在死亡前食量减少, 没有发现其他典型症状, 于是, 找到笔者前去就诊。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据场主称兔只少食或不食, 随后就死亡, 没有发现典型症状。当笔者询问兔子发病前的天气情况时, 场主称一连几天都在下雨, 于是笔者随其到兔场临诊, 经过仔细观察, 发现有一只兔子常用前爪抓外鼻孔, 局部被毛潮湿、粘结。于是抓住该兔采血准备进行实验室检查。

笔者对已经死亡的兔子进行了病理剖检, 发现肺脏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变化, 心内膜有出血, 肝脏有散在小点坏死灶, 肾脏有出血。

3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皮肤及粘膜的伤口也可感染;本病各种年龄的兔均可感染发病, 但以仔兔发病最高;本病各品种的兔均有易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气候多变的春、秋最为多见;当饲养环境不良、兔舍拥挤、阴雨连绵、饲料突变、营养缺乏、长途运输、寄生虫病等诱因, 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可引起本病在兔群中的暴发传播。

4 实验室诊断及初步诊断

笔者对已采兔只血液涂片染色镜检, 发现两极着色、卵圆形的小杆菌。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结果, 笔者初步诊断为兔巴氏杆菌病。

5 鉴别诊断

在本病定性过程中, 要与以下兔病进行鉴别诊断。

5.1 兔病毒性出血症

肺炎型及败血型兔巴氏杆菌病易与兔病毒性出血症相混淆, 兔巴氏杆菌病除有败血症变化外, 又伴有化脓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等病变, 细菌学检查可见到两极着色的革兰氏阴性巴氏杆菌, 而且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5.2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

其鼻炎型易与巴氏杆菌病鼻炎相混, 但波氏杆菌鼻炎的鼻腔分泌物为浆液或粘液性, 通常不呈脓性。另将病料涂片染色镜检, 波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的多形态的小杆菌, 而多杀性巴氏杆菌为两极着色的卵圆形小杆菌。

5.3 兔李氏杆菌病

死于李氏杆菌病的兔, 病死兔的肾脏、脾脏和心肌均有散在的针尖大、淡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灶, 胸、腹腔有多量清澈的渗出液, 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发现革兰氏阳性多形态杆菌。

5.4 野兔热

病死兔淋巴结显著肿大, 呈深红色, 并有针头大、灰白色、干酪样坏死灶。脾脏肿大, 呈深红色, 肾脏和骨髓也有坏死灶。病料涂片染色镜检, 为革兰氏阴性的多形状杆菌, 呈球状或长丝状。

6 防治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兔舍及环境卫生, 防寒, 防潮, 避免拥挤。

6.2 消毒

对兔笼、兔舍用0.4%过氧乙酸消毒, 对运动场地要用10~20%石灰乳或3%来苏儿消毒, 对用具及工具用2%烧碱水洗刷消毒。

6.3 免疫预防

可用兔巴氏杆菌氢氧化铝菌苗或兔病毒性出血症--巴氏杆菌二联组织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兔巴氏杆菌氢氧化铝灭活菌苗, 30日龄以上兔子, 每兔皮下或肌肉注射1ml, 间隔14日后, 再注射1ml, 免疫期半年, 每兔每年注射4次。二联灭活疫苗, 断乳日龄以上的兔, 每兔皮下或肌肉注射1ml, 7日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为半年, 每兔每年注射2次。

6.4 全价颗粒饲料

饲喂全价颗粒饲料, 提高机体抵抗力。

6.5 全群紧急治疗

鉴别诊治 第7篇

1 发病机理

1.1 溃疡性包皮炎

若羊只在摄入被牛肾盂炎棒杆菌污染了的植物群系 (含有过量的尿素) 的同时摄入高蛋白饲料, 则会出现溃疡性包皮炎的典型症状。动物采食了富含豆科植物的饲草料 (如豆荚或豆荚牧草, 蛋白含量高于18%) 或高蛋白饲料时, 过多的蛋白通常在被机体吸收时脱去氨基, 其碳链作为能量来源、氨基则转变为尿素, 脲酶使过量的尿素转变为氨, 氨随尿液排出时能损伤阴茎黏膜表面并导致阴茎腐烂。青春期去势的绵羊经常会发生溃疡性包皮炎, 因为去势的羊只伸长阴茎的能力下降, 常在阴囊内完成排尿, 延长了氨刺激阴茎黏膜的时间。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属和放线杆菌属细菌, 也会引起包皮炎。

1.2 溃疡性皮肤病

溃疡性皮肤病是绵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由副痘病毒引起。该病毒可通过伤口进入绵羊皮肤, 使其阴茎、阴囊、外阴、腿、嘴唇等发生溃疡。

2 临床症状

2.1 溃疡性包皮炎

患羊会阴膨胀、坏死, 包皮黏膜溃疡;常见包皮下端阴毛处沾有米汤样黏液, 或发生糜烂性溃疡, 病灶可蔓延到阴茎头;当溃疡面过大时, 可使公羊丧失交配能力;以出现包皮口狭窄为特征;患羊排尿时神情紧张;严重感染羊只表现为步态僵硬、腹部不适或绞痛, 且尿液恶臭、浓稠甚至呈半固体状态。

2.2 溃疡性皮肤病

在患羊的阴茎、包皮、外阴、鼻孔、眼睛和腿部出现环状溃疡 (直径5~30 mm, 深3~5 mm) , 并出现膨胀症;溃疡部位有黏而无味的化脓性渗出物;阴茎的典型症状是阴茎头好像被灼伤一样, 并形成尿道瘘, 阴茎损伤能导致羊只性欲下降并丧失繁殖力;严重时, 发病后2~6周损伤部位出现炎症, 并导致包茎和嵌顿包茎。

3 防治

3.1 溃疡性包皮炎

预防本病最好的方法是减少蛋白的摄入量, 有条件的可给羊只提供丙酸睾酮70~100 mg或玉米赤酶醇12 mg, 可降低本病的发生率;同时, 给羊只提供充足、新鲜且干净的饮水, 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治疗包括减少饲料中的蛋白含量, 清除坏死组织后在损伤部位涂抹龙胆紫、紫罗兰、碘或抗生素软膏, 冲洗阴囊。对包皮溃疡处有伤疤致使尿液部分或全部被阻滞的严重病例, 需进行手术, 以使尿液流出。

3.2 溃疡性皮肤病

预防本病需改善环境卫生, 防止羊只皮肤和黏膜损伤, 应尽量清除饲料和垫草中的芒刺;引进羊只需隔离4周, 隔离期间进行严格检查, 确保没有被感染后方可并入羊群;一旦发病, 要及时将患病羊只的阴毛剪掉并焚烧, 以防病原微生物传播;被病原污染的用具和羊舍, 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或10%石灰乳消毒。

治疗时需将患病羊只隔离, 溃疡面每天用0.5%高锰酸钾、3%双氧水冲洗或10%盐水冲洗;对体温升高的病羊, 可肌肉注射退热药和抗生素 (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 , 以防继发感染。

4 体会

4.1 根据损伤部位进行鉴别诊断

溃疡性包皮炎多发生于种公羊或阉羊, 主要是阴茎、阴囊、外阴等部位发生溃疡;而溃疡性皮肤病的损伤部位除阴茎、阴囊、外阴外, 还常见于嘴唇和眼睛。

4.2 根据发病原因进行鉴别诊断

羊只采食高蛋白饲料是溃疡性包皮炎发病的重要因素, 如采食黑麦草和三叶草的羊群中会有大量羊只发生溃疡性包皮炎;而溃疡性皮肤病是病毒通过伤口感染了羊只。

4.3 根据感染途径进行鉴别诊断

羊溃疡性皮肤病可经直接接触而交互传染, 也可经被污染的牧草、饲具、水源等传染;而溃疡性包皮炎是不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的。

参考文献

[1]KIMBERLING K.Diseases of sheep[M].3rd.Philadelphia:Lea&Febinger, 1980.

[2]刘凡, 张国宪.种公牛化脓性包皮炎[J].中国兽医杂志, 1991 (9) :32-3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鉴别诊治】相关文章:

鉴别检验05-19

伪品鉴别07-29

快速鉴别08-06

症状鉴别08-12

征信鉴别06-04

性状鉴别06-09

鉴别玉米质量05-21

诊断及鉴别06-27

水蛭鉴别范文05-19

X线鉴别05-08

上一篇:企业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下一篇:督导下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