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意义范文

2024-08-06

勤工助学意义范文(精选3篇)

勤工助学意义 第1篇

勤工助学工作的意义

作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 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勤工助学不仅能从物质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而且有助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自立及创业能力, 是将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良好方式。

首先, 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才能等参加学校内外的助学实践活动, 获得相应的报酬, 通过自己的劳动缓解求学过程中的经济压力, 支持自己完成学业, 这是勤工助学活动的最直接目的, 也是勤工助学活动对在校贫困学生提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

其次, 勤工助学是这样一种机会, 让学生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苦、生活的艰辛, 明白独立自强的内涵, 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增强自我约束和管理, 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锻炼品格毅力, 提高综合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 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大学生可以从助学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语言和组织能力, 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学到人际交往的知识和经验, 积累开展社会活动的能力, 从思想上和技能上尝试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化, 感受职业人的自身定位和认同感, 这些都有助于自身尽早完成蜕变, 在学业完成后, 使自己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 尽早实现自我价值。

勤工助学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勤工助学工作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和困难, 主要有:

1.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供需矛盾亟需解决, 这种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助学岗位数量与学生需求数量的矛盾。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求学过程中参与的助学实践活动可以带来的帮助, 或者想减轻家庭负担, 争取经济自立, 或者希望通过勤工助学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提升综合素质, 积累就业资本, 或者不满足于理论知识, 力求通过实践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 越来越多的学生想参与到助学实践活动中, 直接导致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

其次是助学岗位质量与学生需求实践工作层次的矛盾。大部分学生更希望参与可以促进专业知识学习, 发挥专业特长, 能够运用相关技能的助学实践活动, 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助学活动的层次还不高, 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还停留在低层的体力劳动形式, 对学习促进不大。

面对这些矛盾, 学校一方面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从内部开发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特别是技术型、智力型岗位的开发, 开发和学生专业相关的岗位, 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应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应加强校企联合, 开发校外勤工俭学岗位, 利用企业专业技术培训的优势, 深化合作, 探索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尽量满足学生对勤工助学岗位数量和层次两方面的需求。

2. 某些学生对助学实践活动的认识存在误区, 需要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

学生参加助学实践活动, 最直接的收获即所获得的金钱报酬。许多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参加实践工作获得金钱报酬上, 忽视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甚至出现逃课去参与实践活动的现象。因此在勤工助学组织管理中, 要使学生认识到参加助学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助”, 要使学生从个人成材的角度认识到成功的实践活动应建立在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基础上, 应以在校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的“学”为重。

3. 应注意学生参加助学实践活动的心理辅导。

针对某些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弱、自卑心理强的情况, 应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各种形式的助学实践活动, 在劳动中逐渐树立信心, 增强自立自强的意识。另外, 尽管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践活动的环境相对宽松, 不会面临太激烈的竞争和起伏, 但只要接触社会和他人, 失败和挫折就是必须要面对的, 由于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 这些困难可能会给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为避免学生受到打击后出现一蹶不振的负面心理影响, 学校可以提前使学生意识到困难和挫折是人类生存生活必须面对的问题, 培养危机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应对困难和挫折无能为力的表现和行动, 要从困难和挫折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作为步入社会前积累的宝贵财富。

总结

勤工助学活动作为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良好方式, 在高校学生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积极发展, 正确引导, 使勤工助学真正发挥“助学”、“育人”的双重功效, 帮助在校学生安心完成学业,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实现最终成功融入社会这一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潘菊莲.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考[J].大众科技, 2005 (9) .[1]潘菊莲.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考[J].大众科技, 2005 (9) .

[2]张晓红.关于组织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2]张晓红.关于组织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3]李国章等.论勤工助学在高校中的育人功能[J].探索与交流, 2007 (11) .[3]李国章等.论勤工助学在高校中的育人功能[J].探索与交流, 2007 (11) .

勤工助学意义 第2篇

【摘要】

新时期大学生在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国外高校的实践经验也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持。本文重点论述了高校勤工俭学在一些困难学生中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以及对图书馆发展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勤工俭学 困难生 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转变,高校已实行收取学费制度。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教育体制逐步国际化的必然趋势。这给普通经济水平的家庭带来了一定压力,低收入家庭更是不堪重负。实践证明,勤工俭学是缓解学生家庭经济压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完成学业的一条有效途径,而高校图书馆给学生勤工俭学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1.高校图书馆引入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1 勤工俭学体现了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等学校实践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勤工俭学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勤工俭学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将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已及将来的就业和创新创业提供帮助。

1.2 勤工俭学是我国教育方针在高校实践的体现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邓小平同志在论述这

一方针时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实践证明,目的明确,管理完善的勤工俭学,通过“工”“学”结合,实现“教”“劳”结合,是新时期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实践。

1.3 国外高校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的高院图书馆引入勤工俭学提供借鉴和支持

国外高校图书馆使用大学生的做法值得中国同行借鉴,尤其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生工的总数平均达工作人员总数的28.86%。美国高校图书馆大量引入了学生工是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的,美国高校图书馆界认为图书馆大约1/3的工作是技术性的,如选书、编目、参考咨询等;2/3的工作是非技术性的,如上架、整架、装磁针、补书、搬运和打扫卫生。美国高校图书馆大量使用学生工承担繁重的和重复的非技术性工作。学生酬薪按小时计算,起薪是法定最低工资约为5 美元/h,并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种做法既缓解了部分学生经济压力,又减轻了图书馆人员不足的压力。勤工俭学对解决高校困难生问题有主导意义

鉴于奖励、贷款和减免学费等帮困方式的弊端及实施难度 ,勤工俭学不失为既扶贫又扶志、既助学又育人的积极措施 ,应当作为高校帮困的主导方向。有关部门已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资助在校困难生的政策,各高校纷纷制定安排困难生参加学校勤工俭学的具体措施,其中安排到图书馆进行勤工俭学是一重要内容之一。

我校图书馆因教学科研需要,延长了开馆时间,原有的工作人员远

远不能满足工作量的需求,馆领导和学生处从勤工助学的角度考虑大胆从学生中招聘了一批名品学兼优的来图书馆工作。这些困难生根据他们的课余时间被安排到图书馆工作,我院贫困的同学给通过勤工俭学他得以工作补助。这一举措同时解决了我院安排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和配合图书馆改革工作的两个问题;直接实现在校园参加了社会实践,将是他们大学生活中一份宝贵的人生财富。大学生在高校图书馆进行勤工俭学的特殊意义

高校图书馆引入大学生勤工俭学除了缓解学生经济压力,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外,还对图书馆工作和学生自身品德修养也有着特殊作用,是其他岗位勤工俭学所不能替代的。

3.1 图书馆是勤工俭学学生汲取知识的海洋

图书馆的勤工俭学生活让学生汲取知识更是如鱼得水。老师传授给同学们文献分类、书目查询的相关知识,教会他们如何上架、整理图书等。琐碎的工作,却磨练了他们做人的耐心;搬书倒架的顺序是不能出错的,这又锻炼了他们的细心。工作的经验促使学生广泛的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等各方向的书籍,更加贪婪的汲取知识,使自己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

3.2 勤工俭学学生的信息反馈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勤工俭学的学生是沟通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他们本身是读者,另一方面他们又为读者服务。作为读者,他们要遵守规章制度;作为服务者,他们了解各种规章制度,在读者面前必须以身作则,这样就起到了模范带头和宣传作用。他们还可以将其他学生对该服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意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便于进一步提高部门的服务质量。

3.3 勤工俭学能培养学生爱馆和爱书的文明风尚

勤工俭学的学生通过打扫卫生、整理书架、补书等劳动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于是他们自觉地爱书、护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文明借阅。我院有一位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说:“以前,我随手丢书,拿了书随便乱放,现在通过自己劳动体验到工作人员整书的辛苦,我再也不会随手丢书了,不仅这样,我还把我的体会告诉同学,同学们也表示以后要文明借阅,做文明读者。”的确,自从引入学生勤工俭学后,我院同学们借阅习惯比以前好多了。可见这对培养学生做文明公民的品德是多么有意义。

3.4 勤工俭学让馆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服务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提高

由于种种原因,图书馆一些部门人员缺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任务重,压力大,馆员只得穷于应付借还、上架、整架等简单的劳动,而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高层次服务。这样无疑是降低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勤工俭学学生的加盟,使馆员从一些单纯的重体力中适当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层次服务中,从而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馆员勤勤恳恳,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耐心细致的良好品德往往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5 勤工俭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高校图书馆通过吸引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他们是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主人,而不是被管理的对象,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勤工助学意义 第3篇

一、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重要意义

(1) 减轻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勤工俭学学生大部分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 他们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一份收入, 补贴生活费。图书馆的勤工俭学岗位, 时间安排较为合理, 劳动强度较为适中, 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 又地处校园, 安全性好, 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在图书馆进行劳动, 有效缓解经济压力, 减轻心理压力,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使他们能把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2) 缓解了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扩招,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在不断增加, 图书馆的业务量日渐繁重, 开放时间延长, 工作量加大, 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图书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作是非技术性的, 这些工作都可以利用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做, 使图书馆员有更多的时间为读者提供高层次的服务。勤工俭学学生的加入, 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有效地解决了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

(3)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参加勤工俭学, 是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的一种尝试。勤工俭学学生在参与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 不但可以增长知识, 拓宽视野, 也锻炼了工作能力, 培养了责任心, 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 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使其在劳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赚钱的艰辛, 从而减少对家庭的经济依赖;并且锻炼了他们为人处世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对其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以及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勤工俭学学生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读者第一, 服务育人”。作为在图书馆工作的勤工俭学学生, 他们本身是读者, 最了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 他们可以把大学生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直接地反馈给图书馆, 从而有利于改善、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促进读者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化。一方面, 他们对图书馆的了解比较全面、深入, 成为图书馆很好的义务宣传员, 能够激发同学们对图书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的热爱。另一方面, 作为图书馆的特殊“馆员”, 他们在实际工作中, 对图书的分类、排架以及文献资源的检索借阅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 不但自己在借阅书刊时得心应手, 还能帮助其他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图书, 这样不但提高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 无形中还强化了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二、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勤工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目前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往往被定位为一项单纯的解困措施, 没有上升到培养人才及训练技能的高度。勤工俭学学生在图书馆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搬运书籍, 上书排架, 整理乱架, 修补破损图书, 打扫卫生等较低层次的工作, 致使部分同学并不认真对待, 不能按时到岗, 交差应付、迟到早退等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工作人员不及时检查监督、正确引导, 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影响图书馆的整体形象。

(2) 学生时间受限、流动性大、难于管理。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时间易受课程设置的限制, 如遇课程变动、期中和期末考试、外出实习等情况学生就不能按时到岗, 这种随机性给部门管理带来不便, 影响图书馆工作。另外, 有的学生认为图书馆工作比较轻松, 有机会翻看书报。上岗后, 才知道图书馆工作其实很辛苦、琐碎, 劳动报酬偏低, 所以常常中途退出。有些学生在找到其他工作之后, 辞职不干的情况时有发生, 造成有些工作任务无法按时完成。这种情况易挫伤部门管理人员接纳勤工俭学学生的积极性。

(3) 勤工俭学的管理体制不健全。鉴于一些高校图书馆受客观条件限制或对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不少高校图书馆没有配以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职老师来管理勤工俭学工作, 基本上由办公室兼管勤工俭学工作。加之大多数图书馆缺乏良好的管理制度, 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到位, 对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 缺乏整体规划和长效机制, 容易造成管理秩序的混乱, 导致勤工俭学工作停滞不前, 一时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的对策

(1) 建立健全的招聘制度。勤工俭学的学生必须是学院建档的贫困生, 由学生提出申请, 然后院系审核, 最后交由学生处和图书馆共同考核确定。图书馆根据勤工俭学的学生的特长和专业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勤工俭学学生的考勤、工作量由学生所在各部门报给办公室, 由办公室统一汇总后报学工办, 学工办依据核算结果结算工资。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在图书馆工作, 必须提前告知图书馆, 以便图书馆及时招聘新人, 不能保证工作时间的学生, 及时给予辞退。

(2) 岗位培训和耐心指导。岗位培训是提高勤工俭学学生工作实效的前提, 岗位培训包括职业道德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一方面, 要在思想上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培养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正确看待暂时困难, 乐观对待现实与人生,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 去适应社会, 成为符合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 要对他们进行图书馆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 让他们熟悉图书馆的基本概况、功能区的布局、图书分类知识、馆藏图书的排序规律以及业务操作技能。具体到某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如何做, 再由该工作部门和小组的工作人员做详细讲解和示范, 并且在工作中, 细心检查, 耐心指导, 避免出现差错。

(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工作岗位。勤工是为了俭学、助学, 因此大学生勤工俭学需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根据他们的课程安排工作时间, 不与他们上课时间相冲突, 合理安排班次和时间。如课程多的学生尽量安排晚班、周末值班, 课程相对少的学生适当安排白班。

综上所述, 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是以在校大学生改善学习生活条件为基础, 将教育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 以教育为先导, 以育人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服务意识的一种有偿的实践活动, 真正做到了“助贫”“育才”两不误。勤工俭学不但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在社会工作中磨炼的舞台,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增长了见识, 而且锻炼与塑造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当前勤工俭学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对策

参考文献

[1]谢清美.论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 14 ) .

上一篇:培养幼儿自信心策略下一篇:微视频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