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

2024-07-28

《诗经·郑风》(精选3篇)

《诗经·郑风》 第1篇

关键词:新郑,农耕文化,《诗经·郑风》

新郑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其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还有着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自黄帝在郑地开农耕、畜牧、蚕桑先河,在发展农事,维持部落温饱的同时,逐渐形成了郑地农耕文化的萌芽。这种文化原型一代一代地传递、扬弃,历经帝喾时代的祝融氏之国,西周时期的郐国,直至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今新郑溱洧水间,其上升为社会遗产,规范着人们的社会价值心理和生活习惯。东周时郑地农耕文化既是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周朝礼乐制度奠定了基础,从而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诗经·郑风》即反映了东周时期郑地的农耕文化,其主要表现在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艺术创作等方面。

一、“令会男女”的风俗

“令会男女”之俗一般于仲春三月举行,郑玄注曰:“仲春阴阳交,以成昏礼,顺天时也。”古人以为三月阳气勃发,阴阳和合,万物繁育,人间于此时亦应顺天应时,婚配嫁娶,生儿育女,从而使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互相感交,两相促进。郑风中的《褰裳》、《溱洧》生动地反映了这种风俗。《溱洧》描写了郑国每年上巳节的盛大祭祀活动。涣涣的河水,苍苍的蒹葭,绰约的芍药,幽幽的兰草,依依的杨柳,男男女女于青青的溱洧河畔对唱。在这一对一答之中传神的再现了男女相聚,大胆表白的热烈激情。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在仲春月举行会男女之俗?三月是万物开始勃发之际,是农作物开始生长,是农人开始展望丰收时节的日子,“春种夏实,秋收冬藏”在农耕为主的社会深入人心。由适宜农业生产的气候进而輾转辐射到婚姻爱情,喻指新生命的诞生繁衍,自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此外,“药”与“约”同音,恋人们在离别时互赠芍药,作为婚约的表示。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指出:“在某些民族的意识中潜在着一种以花草媚人的巫术动机,向情人赠花草就是对他(她)施行恋爱巫术。”《溱洧》中人们互赠芍药这种植物,来维护信约和约束他们的爱情,也可看出郑地深厚的农本意识。

二、重礼仪修养

东周时郑地农耕的又一文化内涵是重礼仪修养。郑地人在求子、嫁娶、婚姻、丧葬中,都相沿成习为一种传统的礼俗,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生老病死和服饰、祭祀、社交的各个方面。如:《郑风·萚兮》就展现了民人集体歌舞的场景。其描写了“一群男女欢乐歌舞的场面,女子先带头唱起来,男子再接着参加合唱(程俊英《诗经译注》)”。又如《郑风.丰》中,“俟我乎巷兮”、“俟我乎堂兮”、“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裳锦褧裳,衣锦褧衣”提到的古代婚姻中“亲迎”这一程序以及新娘的服饰着装。而《溱洧》描写的郑国每年三月上巳节的盛大祭祀活动,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节日中人们相沿成习的礼俗。

此外,崇德是郑地农耕文化的又一特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之魂。《郑风·羔裘》即是郑人赞美一位官吏的诗歌。朱熹《诗集传》:“言此羔裘润泽,毛顺而美,彼服此者当生死之际,又能身居其所受之理而不可夺。”不仅赞美这位官吏风度优雅的外在仪表,且对其温柔敦厚、文质彬彬的内在品德大加赞扬,其“舍命不渝”、“邦之司直”、“邦之彦兮”,不愧为国家的优秀人才。无独有偶,《有女同车》之中的姜家姑娘也是内外兼修,其不仅貌美如花,更加值得称赞的是其“洵美且都”、“德音不忘”。不难看出,臻于“内美又外修能”的境界是此时郑人所要追求的理想人格。

三、“天人合一”思想

与耕作习俗相关的农事崇拜,是郑地农耕文化的一大特质,也是研究这一文化的重要课题。

古代人们在三月上巳日常于水滨洗濯,去宿垢邪秽以求洁净福祉。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农耕时代的民人日日与农作物在一起,在原始先民的眼中,水自然是万能的,是诞生人类与万物的本源。不仅殷始祖契的出生与水有关,而且云南乌蒙山彝族的祖先竟来自于水,其族的彝文典籍《六祖史诗》即言:“人祖水中来,我祖水中生”。水既然是诸生之源,先民自然要向水去索取生殖力,祈求人类自身的繁衍,慢慢地以水为主题的生殖习俗形成了,祓禊求子大概属于其中一种。

当千年前的先人还不能用科学解释这些苦难和天灾之时,不得不设想自然具有巨大的威力,我们的先人在他的面前只能顺从,不能反抗。先人便开始将人的思想意思附加到自然身上,向神化了的自然顶礼膜拜,一方面自然仍是高高在上的,一方面又希望通过某种植物(自然的一部分)或是将祖先神化来达到人们被庇护的目的。可以说这种在水边以祓楔求子及“秉兰”互赠,都是人们“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很显然,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古代郑地农耕文化一重要内涵。

四、复沓及比兴手法

其一,农耕文化是复沓的艺术形式的源泉。《郑风》中的复沓是原始文化积淀的成果,在《诗经》之前的原始歌谣里已有出现。复沓在《诗经》中的大量生成,一方面是适应周代的礼乐文化建设需要,更重要的是周代农耕文化为其提供了社会生活的源泉。复沓,其实就是句子和句子之间更换少数的字词,这几个字词往往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民歌中运用复沓章法的诗篇,常常以表示农业生产劳动的对象——主要是农作物或其它植物的字词为诗篇内容扩充延展的线索,形成复沓,反复咏唱。《郑风·扬之水》两段分别以“扬之水,不流束楚”,“扬之水,不流束薪”两个重章引起,“束楚”、“束薪”也即“一捆柴”和“一捆荆”,都是农人日常生活常见的。再如《郑风·野有蔓草》、《郑风·将仲子》无不是以农作物或其它植物意象为线索来构成重章,表现感情的发展变化。农业生产“春耕夏播,秋收冬藏”,一切顺应着自然物候的变化,这些意象很自然地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材料。

其二,比兴手法的运用与农耕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郑风·风雨》中以风雨起兴,《郑风·萚兮》以叶落起兴,《郑风·有女同车》中将姑娘的青春的脸庞比作“舜华”、“舜英”。正如钟嵘在《诗品序》中所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一曲曲朴实自然,一曲曲凄美动人,无不是从自然界吸取美感,以与农作物息息相关的气候变化或是植物本身作为原型。先人或是目之所及,或是耕作有感,顺势而发,不自觉的对生活进行了艺术加工,给生活带来了美的享受和高雅情趣。

由上可知,《诗经·郑风》中的新郑大地在耕作习俗、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文化积淀等方面,始终涌动着先秦农耕文化的浓厚气息,流淌着先秦文化的血脉。以先秦郑地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结合新郑市的“黄帝故里”的文化名片及本身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相信新郑大地农耕文化定可以不断传承,远播四海。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97

[2]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诗经·郑风·溱洧》赏析 第2篇

上巳节是最古老的情人节,《诗经》中曾举办了一次又一次,其中也有表达爱意的花朵——芍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这里是一副欢乐无比的游春图,我们似乎能够听到鲜艳的芍药花瓣中开出的爱之声:少男少女们手持鲜花,衣着光鲜,青春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坚定地牵起心上人的手。

先秦时的法令允许男女自由相会,那就是仲春之会。当时郑国的风俗中,仲春时的上巳之日是很重要的节日,男男女女纷纷来到溱水、洧水边,洗涤污垢,泼水相戏。这时的河水两岸鲜花满地,草长莺飞,少男少女们尽情踏青嬉戏,遇见心仪的人,就会择偶成家。这一天,就是官方默认的“鹊桥会”。

诗中的少男少女们陶醉在一片春光里,爱情与幸福在心底一起滋长。他们的瞬间对白很有趣:

女子说:“我们过去看。”

男子说:“我已经去过。”

女子又说:“那就再过去看看呗!”

或许女孩子很早就喜欢这位帅哥,聚会时正好找个理由一起玩儿;或许他们并不认识,只是一见钟情,在女孩子大胆邀请之后,两人之间迸发了爱情的火花。然后是无数的“士与女”,互赠芍药,欢乐定情。

美好的春天,上古时候的人们也有着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艺术视窗] 孔子与音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

他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不但会击磬、弹琴、鼓瑟、而且还会唱歌作曲。他学音乐非常认真,《史记,孔子世家》说,他跟师襄学琴,师襄再三说:“可以益矣”,但他却一再表示“未得其数也”,直到彻底掌握了各种技能后方才停手,把老师感动的“避席而拜”。

孔子酷爱西周礼乐,看到“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的局面,便积极从事传统音乐和诗的整理考订工作,他从周室保存下来的三千多首诗歌中精选了三百零五首,经加工整理后都达到了能够合乐弦歌的地步。

他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向学生授课。他说“人而不为周南召甫,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他认为音乐如果与诗、礼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化的目的。

诗经郑风国风全集 第3篇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注释】

01、昧旦:天色将明未明之际

02、兴:起来

03、明星:启明星

04、将翱将翔:行动快捷的样子,一说指猎雁时逍遥快活的神情

05、弋:将绳系在箭上发射

06、加:射中

07、宜:《尔雅》“肴也”,此处作动词烹饪

08、御:奏

09、静:美好

10、来:王引之《述闻》“读为劳、来之来”,即抚慰

11、杂佩:用各种佩玉组合构成的玉佩

12、顺:顺从、体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经·郑风》】相关文章:

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07-03

游郑风苑作文05-15

诗经名句——《诗经·召南·采蘩》08-14

《诗经·小雅》05-27

诗经——《采蘩》06-02

诗经全篇06-06

诗经诗词06-25

式微诗经07-31

击鼓诗经08-14

木瓜(诗经)08-15

上一篇:文化的核心密码下一篇:优化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