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

2024-07-17

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精选11篇)

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 第1篇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欣赏观念

美术欣赏不光是用眼去看, 更多的欣赏内容需要学生用大脑去感受, 去鉴别, 去理解, 去补充。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呈现出来的形象内容都是有限的。如作品的尺寸, 色彩, 作品描绘的形象。而作品通过这些有限的形象内容所阐述的内在情感与精神却是无限的。这正是美术欣赏的重要部分。美术欣赏是欣赏者观赏美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欣赏者的精神境界与美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进行交流或碰撞的过程。如果我们在作品表现出的精神境界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经验或情感、经验相似的东西时, 就会产生艺术共鸣, 我们就会被美术作品感动。如果在美术作品表现出的精神境界中找到自己渴望的和尚末达到的精神境界时, 我们就会受到启迪, 就会从美术欣赏中得到收获, 从而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美术欣赏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同时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有要求。学生由于自身审美经验的缺乏, 艺术修养的不足, 独立自主地欣赏一些美术作品有时很困难, 这就要求老师给予知识上观念上的支持。例如西方雕塑作品许多是裸体或半裸体形象出现, 人体健美, 姿态优雅, 但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学生很难接受这种形象和表现形式, 这给了解西方艺术带来阻碍, 也谈不上欣赏了。这就需要向学生讲述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认识, 结合作品讲解。如欣赏《阿波罗与达芙妮》时, 讲明古希腊人祟拜神的同时, 更承认人的伟大, 相信“神人同形同性”, 神体即人体, 并且古希腊人崇尚健壮有力的人体和优美的造型, 这种源于古希腊人的运动观念。通过这些讲解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了解去欣赏, 从而得到正常的欣赏美感和欣赏收获。

二、要让学生夯实鉴赏理论知识

为了美术鉴赏课程的因材施教, 有所针对, 教师不光要备好课, 写好教案, 还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 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 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侧重于造型于材质的表现力;有的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则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但是, 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处理, 万变不离其宗, 最重要的是, 教师要准确抓住美术欣赏课的理论简绍, 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 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上来。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掌握核心理论技能, 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民间泥塑时, 我首先展示许多学生的优秀泥塑作品,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这些小玩意吸引住了。这时紧接着播放一段泥塑的录像, 讲解泥塑的故事和泥塑的知识, 最后观看泥人的制作过程, 了解泥塑作品美的因素, 诱发学生继续探求美的愿望。

三、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 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 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 (直觉) 来欣赏美术作品, 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 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 但确实是亲眼所见, 亲身体验, 感受强烈。根据这些, 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 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 让学生有各而“赏”, 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 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 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 不要立即讲解, 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 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 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还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 以加深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时, 首先不会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重要美点) 去观察, 观其色彩、造型;取而代之的是仔细讲述大师绘制此画的时代背景, 历史背景, 及所属画派, 让学生自己仔细利用所学的知识思索与考究, 并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鉴赏能力, 并在学习讨论对比中提升自己的鉴赏力;最后在小结时, 我才会告诉学生正是通过作品中怪诞的造型和黑白灰地狱般的色彩, 用六个被肢解的人体、一头凶猛的牛、一匹鸣嘶的马来揭露法西斯的罪行的, 既表达了人民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 又表达了画家的思想感情 (最重要美点) , 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泄愤后的“美感”。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自我鉴赏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所以, 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切忌千篇一律, 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动、构图均衡稳定、色彩层次丰富……”之类的老套数, 学生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那么欣赏还有什么意义呢?教师欣赏教学工作的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 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我们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 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作品, 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 美术欣赏教学发展到今天, 总的来说时间不是很长, 成功的经验也并不多, 总结经验, 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 希望在一线教学的美术老师都来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我相信, 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美术欣赏方法, 以后走出学校, 进入社会同样会让他们受益无穷。

摘要:美术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开拓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如何利用美术欣赏课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增强人文教育, 在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一直是美术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本文依据作者多年实地工作经验, 按照依托教材, 介绍鉴赏理论知识, 夯实学生审美基础;自由式材料鉴赏, 主题式心得讨论,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的两点一线式方法, 对美术鉴赏实践课程的理论探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欣赏理论,自由式,自主性

参考文献

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的心得体会 第2篇

(一)谈话导入:如在学习小学美术教材(人美版)第四册《假如我是巨人》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言的:“同学们,上星期我们观看了卡通片《小人国》。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漂流到了一个神奇的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请你们讲一讲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巨人的故事?假如你是巨人会怎样?” 学生发言后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几句启发式的谈话,既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引发大胆想象,导入新课。

(二)设疑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情趣,引导他们在好奇、欢乐中学习。设疑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小学美术教材(人美版)第一册《泥巴真听话》,我先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纸下盖的是什么?设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感觉三种不同干湿的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质感和量感,唤起学生参与本课学习活动的兴趣。

怎样上好中小学美术课 第3篇

在认真贯彻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认真钻研课标与教材,不断总结课堂经验。那么如何上好美术课呢?

一、让学生初步认知和了解美术,学会欣赏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确立、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接受美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一美术课程安排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这是一节欣赏课,讲述课。课本列举了各种图片,画种较多,内容较多。如何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为此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呢?在讲述《秦始皇陵兵马俑》这幅作品,详细介绍了有关背景,作品的规模、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以及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等等,进而由秦俑联想到以兵马俑为题材的其他艺术形象,如电影、舞蹈等等。在欣赏法国的雕塑作品《马赛克》这件作品时,我给学生讲述了雕塑的类别、社会作用等。并详细讲解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件作品的深刻含义,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动手动脑、坚持不懈,努力提高绘画能力

首先,对于绘画来说,线条是美术语言中最古老、最简洁的艺术语言。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依赖的重要造型手段。长期以来,美术是动手课、实践课。俗话说: “熟能生巧”。只有勤思考,多练习,才能得心应手。美术的种类很多,就拿速写来说,操作简便,一支笔,一张纸足矣,非常适合学生长期坚持大量的练习。所以我把速写当做一件长久的任务,让学生坚持速写练习,后来我发现学生的线描表现能力、观察事物的敏锐性等得到较好地提高,长期大量的速写练习,还会为美术创作活动提供大量的形象素材。

其次,色彩是构成纷画的重要因素,恰当运用色彩,能够增强绘画的表现力。在色彩教学中,我针对色彩比较抽象、难度大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三、第一步,让学生观看色彩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

比如,由红色能想到什么,学生踊跃回答,有的说, “太阳”,还有的说,“火焰”,还有说,“红苹果,红花”等等。第二步,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熟悉色彩。为了让学生直观体验色彩,教师用粉颜料做演示说明三原色、间色等。首先,教师把颜料盒中的品红、柠檬黄、湖蓝直接挤在调色盘上,此时学生看到红、黄、蓝三原色,接着,教师用笔蘸黄色,再蘸蓝色,在调色盘上调和这两种色,慢慢的,黄色没有了,蓝色也没有了,出现一种新的颜色, “什么颜色?”教师问,“绿色”,学生齐声回答。然后,我又调出另两种间色,橙、紫。同学们认真地看着、听着,跃跃欲试,最后,我让同学们自己去调配,亲自体会色彩带来的快乐。第三步,能够理解色彩具有心理效应,提高有目的地运用色彩的实际能力。 对于这项目标,我设计了一些与生活、生产贴近的色彩练习。例如,学生对服饰色彩的选择,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性格倾向。再如,不同家居场所的色彩环境,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效应,冬天的房间应该设计什么颜色?“红色、黄色,夏天用蓝色、绿色”,学生回答道。又如:旅游区的公园指示牌子应该用什么颜色,学生说:“红色或橙色”。在照相的时候浅色衣服用什么背景?“用深色”。这样我就让学生知道了冷暖对比、补色对比、明度对比。大家学的很认真,很快融入到学习氛围之中。

四、到大自然中去,加强室外写生

1.室外写生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大多数的课程学生必须在教室里面进行,学生在教室里面坐的时间长了以后,很多学生都希望能多一些安排室外的活动,美术课就一回室外写生的氛围,亲自体验与大自然的接触。例如,他们三个一组、五个一群、不像在课室那种严肃气氛而是自由表达,描绘对大自然的热爱。有了这样的美术课学生就会对美术课有新的认识和看法,美术课再也不只是画画几个苹果,临摹几个人物了,而是与自然生活融合在一起的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课程。

2.室外写生课可以弥补书本单一或没有的知识,书本是向学生 传授知识最好途径之一,但有时也会学得书本知识是一种单一知识,缺乏体验,所以必须有实践去亲自体验和感受。室外写生课可以弥补美术课中书本单一或没有的知识。例如,书本上的楼房和树木都是艺术家经过加工,概括后的作品。如果每次都是让学生看着书本或临摹书本的画,那么学生的思维将会受到限 。室外写生课让学生看到自然界原本特征,那么高大的楼房;那么茂盛的树木、 那么精彩的生活……由于小学生对直观事物极感兴趣,对表达的欲望也特别强烈,只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他们很快就会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尽情的,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无拘无束的表现出来,这正是室外写生课所具有的魅力。 3.室外写生课可以为今后的创作提供很好的素材, 要想创作一件作品,必须有足够素材作保证。室外写生可以为今后的创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没有拍摄工具,室外写生是他们搜集素材最 动物好的方法。例如,在室外写生时,把描绘到的蓝天,房子、树木、人物、 动物……进行归纳整理,待以后创作时就是他们很好的素材。 经过多次室外写生,同学们对书本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同时也增强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技能,提高了审美,陶冶了情操,人变得了开朗了,自信了,人格也得到了锻炼。

五、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 第4篇

一、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端正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同样的事, 态度不同, 结果也就不同。所以, 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 必须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正以势不可挡的攻势渗透到人类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 并用其特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习惯乃至观念。现代信息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必须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准确地获取必要的信息, 而满足这一切要求的便是信息技术课。只有学好信息技术, 才能步入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这样才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二、更新教师观念, 明确自己的职责

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这点,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 是时代的要求, 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 要端正思想, 要有一个全新的理念, 要充分认识到,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 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1. 形象讲授法

形象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并借助形体姿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它能运用启发的方法对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并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讲授法是教学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

2. 演示、操作同步教学法

演示、操作同步教学法是指全体学生统一按教师的示范性演示、操作进行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上机操作显得十分重要, 所以演示、操作同步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的要点, 使学生自主实践时少走弯路。

3. 自学指导法

自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参考书自己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其养成读书习惯, 拓展知识, 学会举一反三的一种好方法。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这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一些工具软件、游戏软件等的学习。

4. 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 确定任务, 学生明确任务后, 教师设置目标, 多留给学生尝试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 发现与主题相关的知识,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容易完成的应用软件的学习。

5. 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法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软件一般具有界面生动活泼、形式新颖、直观效果强、个别化学习特点突出, 操作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利用这种软件辅助教学,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在多种感官刺激中获得认知的意义建构。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需要反复训练的内容, 如输入法练习、单词学习等。

6. 竞赛激趣法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 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应用软件的竞赛活动, 例如文字编辑、电脑美术制作、网页制作比赛等, 这对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样, 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而且增长了科学知识、激活其思维。

四、加强信息技术专业进修, 提高业务素质

信息技术教师是教师中的IT人才,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更重要的是决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所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本身素质, 是提高中学信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怎样上好美术课 第5篇

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中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氛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例如: 李吉林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浅谈怎样上好美术课 第6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方法

美育以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给学生的审美素养注入了活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这不仅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使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值得去去研究与探索的。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与实践。

纵观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什么样的美术课才称得上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

一、熟悉教材、备学生、备好课

熟悉教材其實就立足《美术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解读和拓展,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现在美术课程内容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还加入了更多人文内涵。熟悉教材也是让我们头脑里大概有个框架,本学期美术学科要上哪些内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工具(图片、示范作品、作画工具等等),哪些课时安排学生欣赏感受,哪些课时要求学生自主动手探究完成,哪些课时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创作等等。熟悉教材也是为备课、制定教学计划做准备。

备学生,了解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每个年龄阶段,每个阶层的学生他们的认识感知不同,新课程标准对他们的目标、要求、任务也都不一样。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我所任教的中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起低年级学生持久性长一些,他们的概括能力处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度阶段,平面绘画比较好,对于一些简单的透视变形他们也初步了解,也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绘画,对于色彩的喜好和审美观有一个初步具体的定义了,但想法仍然比较天真可爱。因此,我在教学中,以教会他们绘画技巧为前提,以培养他们审美能力为辅助,以创造美为最终的教学目的,通常是布置一个有些难度的小任务,确定主题,提出要求,以自定义内容的形式,把剩下的时间和空间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发挥,让他们去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去创造他们自己的画。

要备好课,首先要安排好课时计划,例如四年级有两个课时是植物泥浮雕和动物泥浮雕,借此,我还会另外安排三个课时:人物泥浮雕、风景泥浮雕、自由创作自己喜欢的泥浮雕;还有四年级中国画的课程,一般只有两个课时,我们可以在这个部分多安排几个课时。重点课程反复练习也让他们对技法熟练了。这样,一学期下来,课程也就满满的,不会存在美术课被副科化和随意挤占挪用的现象。其次,要明确教学要求,设计好教学过程。一节课要教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对他们完成任务的要求是什么,培养哪方面的绘画能力,在上这节美术课之前心里要有个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好教学过程。有了事先的计划和准备,这样课也就上得生动、完美些了。

二、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枯燥无味而且单调的美术课,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兴趣,他们只会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还不如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的探究观察动手,得到的知识远远要牢固、深刻得多。任何缺乏情感的教学活动,非但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反而会导致学生厌学。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问题是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从题材上求趣,从形式上求新。所以说: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也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让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才能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汲取美术知识和技能,积极的去完成老师布置下来的教学任务。老师在上课时可以采取趣味式教学或游戏式教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兴趣也可成为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动力,成为他们绘画自信的源泉,成为放飞想象力的跳板,成为作品创造力的阶梯。

三、老师对作品评价不只看结果,更要注重创作过程

一位老师说过:创作想象力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来的。通过对自己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组合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儿童画所流露出来的,是孩子的天真、纯情。他们的绘画作品、并不是单纯的绘画,而是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升华。一些意味深长的形象会在年龄较大的孩子的灵感中闪现,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某些经历进行有意味的构思,画出色彩富有变化的有意义的图画。虽然线条不流畅,比例、透视更谈不上,但他们画出了自己的内心感觉。因此我认为,指导儿童绘画要求严其神宽其形,不限定条条框框,给他们自由,让他们去想、去看、去感受、去表现。在评价作品时应采取肯定、鼓励的态度,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拿起笔来画出第一笔时,他的创造性思维就开始启动了。不管画得怎样,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要不在乎其成果的优劣,着重了解孩子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还要尊重孩子间的差异,独特性和创造性,寻找孩子绘画作品中独特的想象力,每一幅儿童画都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力存在,如学生绘画作品设计的海底怪鱼会发出炮弹,帮助小鱼,保卫家园;小蜗牛张着翅膀和乌龟赛跑;大恐龙住在自己的家里等。我们应从这些想象入手,抓住他们最新的、奇特的、怪异的、不同于别人的东西,给予特别的鼓励。世界有多大,孩子想象力就有多丰富,世界有多宽,孩子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广。同时,还可通过展览会、相互讲评,给孩子欣赏自己和同伴作品的机会,从而培养提高学生成就感和审美的能力。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 第7篇

一、美术作业的评价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反映,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也是实施美术学科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馈学习成果的一面镜子, 更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家知道新课标倡导教师对美术教学要有发展性评价。如果教师对作业还是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 不仅会消耗教师钻研新课标和教材的时间, 而且不利于调动小学生积极学习美术的兴趣, 还会导致学生们只看老师批改的结果, 而忽视作品没有画好的原因。所以我认为作业评价要以学生的美术学习提高为目的, 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 掌握画画的方法, 发挥学生的个性。

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教师在批阅作业时不妨画出一个笑脸, 或者写一句表扬、激励的话。如:你的作品非常整洁, 比上次进步许多, 我相信你下次会画得再认真点等。通常学生在激励下会自觉地要求进步, 画画作业质量也一次次提高。比如, 对学生作品有独特表现的方面, 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 而对于学生表现不足的地方, 则多用发展性的语言来评价, 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 教育要给予鼓励表扬。小学生的画作更加有想象力, 充满了童真。有时候, 我们看似很潦草的一副画, 却是孩子抽象的写意, 体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我们不能因为这不符合美术的技巧, 就否定学生。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 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多鼓励和表扬学生, 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另外, 在美术作业里, 写上简短的评语, 表示老师对学生美术作品的看法。老师的评语要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 肯定学生作业中优点所在。如绘画作业中, 我便写上“构思新颖, 你真的很棒”。在撕纸作业中我便写上:“选材得当, 色彩搭配适当, 你最行”。对基础差的学生作业, 我便写上:“老师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 你一定行!”学生的作品得到老师的好评, 学习信心倍增, 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很多。如果学生的作业中有不足之处, 老师也应用“如果这样画, 可能会更好看, 加油啊!”等委婉的词语让学生修改作业中的不足。

二、增强学生积极的学习观

在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 他们主观改变的愿望不大, 造成了落后的学习状况。这并不代表学生本来就是笨学生, 一无是处。俗话说, 态度决定一切。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消极态度, 阻碍了自己的进步。比如, 由于学生成绩总是落于人后, 养成了自卑的心理, 学习上一些参与活动不主动, 学习没有信心。有的学生性格腼腆, 不愿意回答、提问, 生怕被老师和同学取笑, 时间长了, 自己有好多难题闷在心里, 越积累越多, 学习上的障碍就越多;有的学生受到了教师的批评、呵责, 甚至体罚;有的学生还会受到父母的责备和打骂等等。诸多的状况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和痛苦, 产生了消极的情绪, 对学习、对老师和家长产生了抵触心理, 不愿意学习, 甚至逃学、抄作业, 让别人代写作业来逃避学习。面对学生的这些学习状况, 教师要正视学生心理问题, 否则, 教学就是事倍功半, 要从根上找原因, 这样才能彻底扭转学生对学习的看法、想法, 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提高教学效率。我认为, 教师首先要从自己的转变入手, 具体体现如下: (1) 教师要有一颗爱生的心。对学生多关心和爱护, 用温暖的心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有亲近感, 不再惧怕教师。学生会因为教师对自己的重视而心存感激, 接受教师的教育, 能够亲其师而信其到道。 (2)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不能只看好学生而忽略了坏学生, 要一视同仁, 不带有色眼镜, 对后进生更应给予关注。在课下可以找他们谈心, 倾听学生的心声, 发现他们面临的困难, 及时给予帮助、开导。 (3) 教师要多激励学生,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 鼓起学习的自信心。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 使他们对待学习有积极的态度, 在学习上更加主动。因此, 我们要多鼓励, 少批评。可以采用语言激励, 如:“你画的画颜色搭配的很巧妙, 这个小鸭子画的太逼真了。”体态激励, 教师体态举止的激励作业也不能小视, 让学生感到惊喜。如拍拍学生的肩膀、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赞赏的微笑都让学生有愉悦感。

三、将游戏引入美术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中,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前, “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小学美术教学不是专业的美术教学, 其目的不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画家或者艺术家, 而是要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 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 而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儿童的美术活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 它比一般的游戏内容更丰富, 规划更宽松, 过程更复杂, 结局更多变化。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要眼、脑、手、脚并用,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挖掘了学生身上的潜能。作为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精心组织, 细致安排, 对于学生的引导要充满耐心和细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心智。低年级学生在游戏教学中能够更为自由地进行美术活动。

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 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 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 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 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总而言之, 上好课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这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 也是孩子们的期望。怎么上好小学美术课是我们思考的话题。美术课堂教学是多样化的, 教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要全心投入, 不断探索, 让学生做到乐学、会学。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 第8篇

一、创设情境, 突破教学重、难点

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 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 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 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 帮助学生, 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实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 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进而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增强理解效果的教学目标。教学《秋天》一课, 由于二年级学生经历浅, 知识面窄, 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不够强, 因此对秋天的认识也很浅显。如要让学生了解秋天的自然特色, 就得尽可能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探索、考察、参观、实践, 但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的限制, 这一梦想难以实现。为此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用电脑制作大量的动画情景:秋叶飘落、秋果累累、秋收农忙、秋林漫步、秋菊丛中, 等等。当这些大自然的秋景动画再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思维豁然开朗, 他们沉浸在秋天美好的意境中, 情感处于最佳状态, 再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 则学生在观看过程中, 其思维产生丰富联想, 脑海中同时再现秋天的自然美景和生活趣事, 从而解决本课重点与难点。

二、注重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上好小学美术课的中心环节, 是教学实施过程。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而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事物感兴趣了, 才会注意观察感受。有了感受和真情实感, 才能画出感人的作品。快乐、轻松的课堂, 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其主体作用, 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始终让学生心理处于最佳状态至关重要。因此, 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 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兴趣, 给学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充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 教学活动是一种情感互动过程, 不是机械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而是一种充满情意的交流过程, 充满浓郁的情感色彩。没有感情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 而且感情是双方面的, 要求学生有情感, 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情感, 对学生充满深厚的爱, 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生, 让学生在讲台上尽力表达, 下面的学生认真听, 找出不足自己上台补充, 也当一回小老师。此时, 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予肯定和补充不足, 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产生发挥与表达的愿望, 趁热打铁让学生作画, 把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画出来。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 特别关注基本技能较弱的学生, 可以动手给他改一改, 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改, 长此以往即可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应坚信每名学生都具有美术潜质, 相信每名学生都能在美术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加强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小学生初始绘画创作, 可能不知该如何绘画, 教师此时万不可手把手地教学生怎么画某一事物, 而应该告诉学生世间所有事物都是美好的, 让学生尽情绘画创作, 因为小学阶段并不需要创作出多么好的素描和速写作品, 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学过程中绘画创作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关键, 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发展智力, 开拓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许多小学生不能创作出富有想法的画面, 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模仿产生的结果, 下笔程式化, 思维过程化, 并非自己观察想象主动创造出来的画, 而是不动脑筋的记忆结果。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指导学生思维、想象, 如通过投影录像示范画, 出外写生, 或者把绘画步骤编成儿歌, 活泼生动又容易记忆。激发学生作画兴趣和积极性, 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表现想反映的内容, 心情舒畅, 激发创作欲望, 并对他们的作品及时予以表扬, 使他们增强创作信心。

四、美术作业的评价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反映,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是实施美术学科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馈学习成果的一面镜子, 更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新课标倡导教师对美术教学要有发展性评价。如果教师对作业还是采用“包办式” 的全批全改, 则不仅会消耗教师钻研新课标和教材的时间, 而且不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只会导致学生只看老师批改的结果, 而忽视作品没有画好的原因。所以我认为作业评价要以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目的, 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 掌握画画的方法, 发挥个性。

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教师在批阅作业时不妨画出一个笑脸, 或者写一句表扬、激励的话。如你的作品非常整洁, 比上次进步许多, 我相信你下次会画得再认真点等。通常学生在激励下会自觉要求进步, 画画作业质量也会一次次提高。比如, 对学生作品有独特表现的方面, 应多用鼓励性语言评价, 而对于学生表现不足的地方, 则多用发展性语言评价,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 教育要给予鼓励表扬。小学生的画作更有想象力, 充满了童真。有时候, 看似很潦草的一幅画, 却是孩子抽象的写意, 体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我们不能因为这不符合美术技巧, 就否定学生。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标准, 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多鼓励和表扬学生, 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另外, 在美术作业里, 写上简短的评语, 表明老师对学生美术作品的看法。老师的评语要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 肯定学生作业中的优点所在。如绘画作业中, 我写上“构思新颖, 你真的很棒”。在撕纸作业中我写上:“选材得当, 色彩搭配适当, 你最行。”对基础差的学生的作业, 我写上:“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你一定行! ”学生的作品得到老师的好评, 学习信心倍增, 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很多。如果学生的作业中有不足之处, 那么老师也应用“如果这样画, 可能会更好看, 加油啊! ”等委婉的话语让学生修改作业中的不足。

摘要:小学美术课教学需要灵活多样的方法, 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 需要不断总结、感悟长期的教学实践, 才能让学生喜闻乐见,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第9篇

那么, 怎样才能做一个受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上好语文课呢?我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

语文老师是语文教育的中心人物, 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 才能让学生们信服。首先, 语文老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 甚至更多。语文是一个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语文老师要对语文学科涉及的专业知识, 比如, 汉语言文学、诗词鉴赏、修辞学等都了如指掌, 还要对其他跟语文学科有关的学科有所涉猎, 比如, 教育学、管理学, 等等, 以便既教给学生知识, 又知道怎么管理学生, 怎样洞悉学生们的心理, 在学生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及时地跟他们进行沟通。其次, 教师应该有亲和力。“亲其师, 信其道”。小学生正处于懵懂时期, 他们对于学科的热爱, 多半来自对老师的喜欢, 反之, 当他们不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 那个学科也便跟着遭到厌弃了。学生的眼睛是明亮的, 心灵是敏感的, 当一个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事无巨细, 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时, 学生会由衷地产生对老师的崇拜之情, 进而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相比较板着脸孔讲解和疾言厉色, 课堂上老师的和颜悦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欢。作为人类灵魂的工作者, 老师应该关心学生、热爱学生, 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师生关系融洽了, 才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节语文课堂上好的关键是有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在那样的课堂上, 教师起主导作用, 带领着学生畅游在语文乐园里, 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接受新知识。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要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新课改的今天, 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再可取, 早应该遭到摒弃。现在, 教育技术发达而先进, 我们要借助多媒体的力量让课堂变得鲜活生动, 年轻的老师可以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 年老的老师可以吸收年轻老师先进的思想, 取长补短, 让自己的课堂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老师讲得生机勃勃,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2)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巧妙地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上只有引导学生处在一种探究知识的阶段,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才能精力充沛地上课, 积极地吸收消化新知识。师生创造良好互动的课堂, 才有和谐愉悦的气氛, 语文课才能上得精彩。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明确指出, 课堂上老师需要和学生互动。在语文课上也不例外,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老师作为引导者, 要注意挖掘他们的潜力, 让他们对上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 创造活泼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才会自主地学习,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 才能树立探索知识的信心, 培养能力。在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 老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比如“你回答得真棒!我都没有想到呢!”“你的声音真洪亮!”在学生因为胆怯而不敢回答问题的时候, 要用自己的鼓励, 带领学生一步步树立自信, 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鼓励的时候, 课堂气氛就会变得融洽而和谐。

2. 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 让学生在互动和讨论中学习。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他们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老师不能对学生搞“一刀切”, 要对他们新奇的见解鼓励表扬, 哪怕只有一些可取的地方也要因势利导,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发表不同的意见。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 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培养思维能力, 表达思想, 让其他同学认真听, 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讨论中加深对问题的感悟。这样学生会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四、布置课堂作业, 巩固知识

处在活泼好动年纪的小学生, 知识学得快, 忘得也快, 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根据所学的课堂知识, 设置与之相关的作业, 可以是课后的练习, 也可以是随笔练习。比如, 在学完了《欢庆》以后, 可以让学生写一写从课文中学到的短语, 文中有几个表示颜色的词, 有几个表示欢乐气氛的词, 等等。还可以布置一些难度大的作业, 比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福。学生在完成作业了之后, 教师要给予及时批改和反馈, 对完成情况好的同学表扬, 并当堂给学生们传阅他的作业, 让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这样, 调动起了全班同学复习的积极性, 完成了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另外,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关于阅读方面的作业, 小学生多读书对语文课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课外阅读, 既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延伸, 又是对当堂知识的巩固。当学完一课后,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下阅读有关题材或者与这个作者相关的其他作品, 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的阅读面宽了, 语文知识自然就巩固了。

怎样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第10篇

上好练习课, 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 发展思维能力, 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欠, 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上好练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不认真安排, 不精心设计, 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怎样上好数学练习课呢?

1. 明确练习课的意义和目的。

学生的练习活动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的,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要进行批改与指导。因此, 学生练习是教学延续, 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新授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有多高, 都不能取消或代替练习课。练习课的意义表现为:

1.1 及时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 并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长期实验, 发现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与智能的发展关系密切, 指出只有牢固掌握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技能、技巧与智力、能力。练习课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技巧与智力。

1.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练习课的主要特点是学生独立活动, 独立完成。练习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自学, 最终成为能立足社会独立工作的人。但新授课内的教学活动, 由于时间有限, 学生又多, 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探究学习, 观察演示, 学生主动活动以获取知识为主。而练习课以学生个体的独立活动为基本形式。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 需要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这有助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创造性才能, 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2. 根据前一段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练习课教学计划。

练习课前教师将前面所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 系统归类, 纵横沟通, 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之处。同时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 做一个估计, 如果情况不甚明了, 可以进行一次书面摸底。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 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并练习。在课堂上那些学生较容易掌握的知识的练习题就可以少安排一点。内容比较重要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这样确定了练习的内容, 明确了目的要求, 再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 从而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练习课教学计划。

3. 注意练习课的形式。

完全不把练习课当新课上, 不平均使用力量, 结合学生实际, 注重突出基础知识, 突出知识的重点, 有拓展延伸。这样既能让全体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让那部分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有一个拓展延伸自己思维的机会,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 提高“导练”质量。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组组练习题, 或边练边评, 或由学生一鼓作气练完后再逐题评讲, 达到练习的目的。其间以学生“练”为主, 教师的“评”为辅。有些习题让学生做后对一下答案, 不必评讲。为了提高“导练”质量, 教师要力求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4.1 设计好练习。

做到:围绕重点, 精选习题;由易到难, 呈现题组;形式灵活, 题型多变。习题以课本上的为主, 自编的为辅, 都应围绕重点展开, 不能贪多求杂, 确保12分钟内练习得有意义、有兴趣。

4.2 组织好练习。

组织练习是“导练”的实质, “导练”就是有指导、有组织的练习过程。要通过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使学生举一反三, 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

4.3 评讲好练习。

评讲一般安排在练习后进行, 也可安排在练习前或练习中。练习前的评讲, 目的是唤起学生注意, 提醒学生避免出错, 起到前馈控制的作用;练习中的评讲, 属于即时反馈, 即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指出来,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更多的是练习后的评讲, 如果采用题组练习, 那么最常用的办法是一组练完毕后教师评讲, 再进行下一组练习, 以此类推。评讲内容包括:判断练习结果的正误, 比较练习过程的异同, 评估习题的价值与功能, 指出解题的关键与注意点。

5. 注重学法指导。

练习课应该有指导地进行练习, 防止机械重复, 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教师在进行练习指导时, 可以简要分析练习中要应用的法则、定律, 并要求学生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时可先组织板演练习, 然后通过对错题的评讲, 结合练习指导,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练习课的教学质量。

6. 练习反馈。

这是练习课的主要部分, 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练习要分几个层次, 要注意应用题组练习, 加强练习题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益。

练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强, 练习方式要多样, 但不要走过场。练习课中常常暴露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 老师不要放过, 及时发现后, 要注意评讲, 务必做到当堂的内容当堂巩固、当堂消化。

7. 课堂小结。

谈新课改下怎样上好高中美术课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 美术

1、依据学科特征因材施教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因材施教”与学科特征两者紧密结合。正确面对学生的差异,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但必须使人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进步;高中学生通过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陶冶情操,了解和形成以美术学科为特征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个性。大部分学生美术基础一般,所以上课时不要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教师上课前将教材知识融会贯通,自我消化深入浅出的表述出来,避免使用大量的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积极的情绪,特别是愉悦的心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融洽师生情感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引趣,设置思维荒漠、留悬念等方法,当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瞬间捕捉到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特别是对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来说,只有使他们的兴趣受到激发,才有可能让他们更多方面都行到培养和锻炼。在美术课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即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个别适应性、现实性及超前性,教师不仅要在非常有限有时间里完成美术课的教学任务,还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体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多元性,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真正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2、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作为美术老师,千万不要吝于说一句:“色彩真漂亮!”“这点画得太有想象力了!”“比老师画得好!”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景激发学 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 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 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3、注意培养学生对画面的空间感和质感

在画素描或水粉中都要处理好近实远虚、近暖远冷的效果,使画面能有主次之分,空间之感。比如,水粉静物,有的学生把局部的一些水果、罐子画得很像、很有质感,但是整体看起来,都很抢眼,后面的物体没有虚进去,前面的没出来,由于缺乏空间感,导致整体效果很差。教过素描的老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理解力好的学生,其画面表现总要好一些,给人一种秩序感,作画过程也有条理性,与这方面素质有关的如解剖、透视、对形体的归纳及体面分析、明暗规律、线条的组织、虚实处理、色彩处理、作画程序等等,对这些方面理解得越深越透,应用起来就越自如,画面效果就越好。如果不是从这些根本方面进行训练,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说画面太脏了,画面太死了,或者说画面太乱了,又不告诉学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到头来学生还是茫然无知。因此,绘画应是感觉与理性协调配合的过程。强 调感觉,画面多表现性和个性色彩,但表现不好则出现简单,含糊等问题;强调理性,画面多深入细致的刻画,但处理不好容易出现生硬、呆板等弊端。二者兼顾应该是既有强烈印象又有深刻概括力的表现。因此,作为考生单纯追求表现效果是不够的,还应表现出物体的本质特征。

4、培养独立观察想象能力

“真实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具体的想象。美术欣赏教学在欣赏名作过程中,大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高中美术教材中包含了许多高水平的美术作品作为欣赏内容,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凡是学生容易理解的都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独立观察,充分想象,细细领悟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青春期是想象力表现最为活跃的时期,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敢想、善想、联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就会尝到克服困难的愉快,因而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并诱发出一种内动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想象力呢?在欣赏凡高的《星空》时,自己欣赏阶段,学生的结论是看不懂。我引导他们说:我们从小接受:天上星,亮晶晶。星星的形象只是一个点的思维定式。然而,我们也知道天体是运动的,大家闭上眼睛,联想九大行星的运行,想象看。所以凡高以流动的笔触和线条画的星空,加上想象的色彩是丰富的,所以习惯认为湛蓝深邃的夜空,也可以画的色彩绚丽。这是思维突破导致行为突破的创新,所以当时人们的评价是画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通过欣赏《星空》告诉学生,创新的价值。同时告诉学生,西方艺术是以思想表现为载体,通过抽象方式为表达的文化现象,世上的事情不要因为看不懂、不了解就妄下不好的结论。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不但拓展了学生欣赏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中去。讲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中培养,在生活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2009.6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依据学科特征因材施教

上一篇:法律援助经费下一篇:臭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