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图书室与学校教学

2024-09-22

高中图书室与学校教学(精选5篇)

高中图书室与学校教学 第1篇

一、高中生“浅阅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笔者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针对“当你学习碰到困难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53.4%的学生选择“网上查资料”, 32.1%的学生选择“寻求老师或家长帮助”, 只有5.8%的学生选择“到学校图书馆查资料”。可见, 绝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都是网络, 而学校图书馆则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纸质书开始走下神坛, 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网络文本, 学生的阅读也开创了“e网时代”, 并随之产生了“点击一代”的网络在线阅读群体。高中生是网络的忠实粉丝, 正在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的阅读方式的革新。铺天盖地的网络小说降临人间, 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拿着手机、iPad阅读小说的情形———不知不觉地, 快餐式的阅读方式正逐渐成为当今阅读的主流。“浅阅读”学生群体大量涌现, 以获取信息为目的“浅阅读”, 已成为高中学生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 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调查显示, 高中生的阅读确实“浅”得惊人!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现象呢?

(一) 阅读时间被“应试”挤占

广为诟病的应试教育迫使学校强调升学率, 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 学生作业铺天盖地, 学生没时间阅读经典也在情理之中。在调查中, 有位家长这样说:“孩子放学回来, 做作业挤占了不少时间, 如果还剩下点时间会看电视, 或者打开电脑上网浏览, 周末还报了钢琴等兴趣班, 哪还有时间看所谓的名著呢?”

(二) 传统阅读被“网络”蚕食

“触手可及”的手机阅读、网络阅读攻城略地, 一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阅读方式。代表传统阅读的纸质书籍已无力与之匹敌, 其影响力哀声一片。娱乐新闻、网站论坛等消遣类阅读成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领域, QQ空间、微信、微博里转载的文章也会被适时留意, 而对富有深度和“思维含量”的经典阅读却敬而远之。

(三) 阅读目的被“休闲”逆袭

笔者对学校图书馆2012年整年的学生图书借阅记录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43%的学生爱看小说类作品;13.3%的学生爱看人物传记;11.4%的学生爱看科幻类读物;8.4%的学生爱看漫画作品;只有4.2%的学生喜欢看散文等经典作品, 喜欢阅读名著的同学仅占2.8%。其中, 最受欢迎的几本读物分别为《三重门》 (校园文学) 、《明朝那些事儿》 (网络小说) 、《藏地密码》 (畅销小说) 、《惜春纪》 (畅销、另类小说) 和《恋空》 (青春期爱情小说, 手机小说) 。显然, 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休闲娱乐化的“浅阅读”特征。

二、学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浅阅读”有它自身的优势, 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作为重要课程资源的基地, 学校图书馆不能无动于衷, 与其门庭冷落, 不如主动走出去, 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履行传承文明和传播文化的功能, 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除了做好常规工作以外, 我们还可以在多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 营造阅读氛围, 点亮文学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书籍比作“学校中的学校”, 现代学校理应崇尚经典阅读, 使之成为真正的学习场所。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学校网站、班级图书角, 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情境, 建设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同时, 要引导建设家庭阅读环境, 利用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 倡导建设以“书香家庭”为特色的学习型家庭, 倡导“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校图书馆曾以“从流行走向经典”为主题举办了“书香校园”活动。活动的相关情况如下:

1.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学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校园的中心草地上树立了孔子像, 并配以“五常”与“六艺”的象征性花坛;在教学区域设立“孝经”墙, 并配以生动的“二十四孝图”;在校园内草地上、道路旁自然地摆放刻有反映儒家入世哲学名言的“文化石”。漫步校园, 如徜徉在先贤的精神家园, 可以接受精神洗礼, 澄澈心灵, 陶冶情操。

在活动中, 我们强调传统精神文化的教育:利用晨会不断阐述传统精神的当代意义, 启迪学生从传统精神中寻找成长的力量;开展“阅读节”活动, 开展作文大赛,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传统文化精神对自我素养提升的意义;邀请专家开设“宏志大讲堂”, 以大家之风范显传统精神文化的魅力。每次活动学校都精心设计, 注重精神含量, 体现对生命意义的本真追求。

2.倡导阅读经典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 是因为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淘洗, 承载着一些亘古不变的东西, 一直贯穿并支撑起一个民族的发展。阅读经典, 就是与智者对话, 探寻人生的奥秘;阅读经典, 就是与仁者交心, 体会世间的爱意;阅读经典, 更是观照自己, 测量灵魂的深度, 思索生命的价值。人的精神成长, 离不开经典的指引。经典阅读的氛围, 在当今竞争激烈、功利至上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本着“宁让书偷掉, 不让书闲置”的朴素思考, 对学生全面开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学校还把图书馆开到班级里, 在每个班级设置了书柜, 内有经典名著、伟人成长故事等。同时, 学校开展宣传“阅读经典”系列活动, 就“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展开细致深入的研讨, 形成经典阅读的强大声势;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并配以读后感征文活动, 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为“书香校园”增添淡淡芳香。

(二) 开展阅读指导, 呈现文学之美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根据文体大体可分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三类。笔者根据不同的文体, 设计了三种学校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模式。

1.由点及面, 定篇体验

当前的学生对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从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异, 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 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师资水平的限制, 要想比较系统地阅读中外现代经典文学作品很困难。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其实可以推荐学生基于一篇课文确定一个点, 围绕这个点选择一些相关文本进行阅读。比如在研究鲁迅时, 我们可以确定“体验鲁迅的‘民族魂’”这样一个教学点或教学主题。高中教材共选了9篇鲁迅的作品, 但是这些鲁迅作品在教学中似乎是被割裂的, 因为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成“鲁迅”的作品来教, 而只是当作“应试阅读技能”的训练材料。要感受和理解鲁迅的精神, 仅靠一个文本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必须借助于背景材料, 结合鲁迅的其他作品, 找到一个适合学生理解和体验这一文本文化意义的切入点, 架起学生理解和体验文本文化意义的桥梁, 从而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

2.三文融合, 深入文言

文言文的阅读应该立足于“文言”“文学”“文化”三方面, “三文融合”才能真正展现文言文中华传统的经典之美。文言是根, 让学生学得“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学是花, 历史为我们留下的无数熠熠生辉千古不朽的美丽篇章, 都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而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因此, 我们从事阅读指导活动, 毫无疑问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美的要素, 让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文化是实, 经典作品具有极为丰厚的精神、文化内涵, 远远超越文字所表达的字面意义。“三文融合”的阅读指导主要分为三步:读出文言之味, 感受文学之美, 吸取文化之精华。这样, 从读到赏到悟, 层层递近、步步升华, 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言, 更真挚地欣赏文学, 更深入地领悟文学背后的经典文化。

3.追寻背景, 情境朗诵

诗歌的欣赏对提高学生体验经典文学之美有着积极意义。高中生虽说在学校已经积累了不少诗歌, 但大多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 对诗歌欣赏感悟的经验极少。教会学生去感悟、去领会诗境成了背诵之外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 诗歌是最适合朗诵的作品, 入情入境的朗诵可以展现诗歌的文学之美。在阅读指导中, 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韵、感诗意、品诗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形式美、意蕴美、意象美。

(三) 注重课外经典阅读, 引领文学之美

图书馆与学校共建协议书 第2篇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更好地整合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决定建设“文化建设共建单位”。双方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本着资源共享、相互支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推动共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为更好地推动共建工作,经协商,约定具体事项如下:

一、甲乙双方根据对方工作、活动等实际需求,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予以支持和帮助。

二、甲乙双方利用各自的资源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推动双方的建设和发展。

三、甲方在乙方挂牌设置“流动图书站”。

1、甲方定期或不定期配送图书到乙方进行流通、借阅。乙方负责流通点的管理。

(1)根据乙方师生的实际需求,甲方可安排一定经费按需征订期刊,在完成馆内数据制作、财产登记后送乙方借阅使用,每学期末归还,新学期再办理续借。

(2)乙方可根据“书香校园”等活动需要,到区图书馆遴选一定数量的图书以团借团还的方式向甲方办理借阅,在校园内流通借阅,每学期末前归还。

2、乙方要加强对借阅图书的管理,建立科学、有序的借阅流通管理机制,加强爱护图书的教育,以免图书遗失或破损。如遗失,须按图书原价赔偿或购买相同新书归还甲方;如破损,视情况赔偿甲方一定金额。

四、乙方可在甲方设置“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在遵守区图书馆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教育需要,组织师生在甲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五、相关事项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确定。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乙方代表:

高中图书室与学校教学 第3篇

一、准确定位,科学认识图书馆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意义

中小学图书馆规程明确提出了学校图书馆不仅要承担着保存、整理、借阅各种书籍资料的职责,还要专门针对学校教育,建立起相配套的藏书体系,并立足自身职责,积极地为教学活动服务。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如果能与图书馆实现有机融合,则不仅可以弥补自身教学信息容量等方面的不足,而且能够有效拓展教学空间,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图书馆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原则

学校图书馆在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定位,进行深入的研究,立足于图书馆工作的实际和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最为有效的方式、科学的角度进行融合,要体现五个原则。

1. 配套原则。

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要尽可能与学校的学科教学工作相配套,依据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实际,基本建立起相对应的馆藏体系。

2. 服务原则。

图书馆要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地为学科教师和学生服务,提高教师教学设计水平,提升学科教学容量。

3. 协调原则。

图书馆要强化与各学科老师的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齐心协力服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4. 激发原则。

图书馆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学生主动、乐于到图书馆读书学习。

5. 思想原则。

图书馆的工作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通过隐性教育、优秀读物思想引领、主题特色活动激励等方式,提高思想教育的成效。

三、创新理念,全面提升图书馆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成效

在图书馆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科学分析,深入了解学科教学与图书馆相关联的内在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强化对师生快速有效开展检索的技巧传授,在内容上与各学科的教学密切联系,并且对师生学科教学拓展活动,提供积极帮助和有力保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 深入了解学科教学融合的内在需求。

只有对学科教学的内在需求具有全面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与配合工作。图书馆可以通过专题调查活动了解相关需求。首先要通过对学科任课教师的调查,收集相关信息。教师是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图书馆应当强化与学科老师的交流沟通,掌握教师在教学中的需求,了解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找自身工作的不足,明确服务的中心重点。其次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了解的方式获取信息。学生是学科教学的主体,但是年级的不同,年龄的差异,使学生对读书活动和图书馆的需求存在着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阅读书目、阅读类型、阅读量的需求存在着差异,图书馆可以运用个别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搜集相同年级、年龄段的学生需求,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自身工作,使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更加切合学生的认知实际与身心特点。最后,图书馆还要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图书馆主要提供课外阅读的内容,课外阅读是对教材的延伸与拓展,图书馆应当深入分析各门学科的教材内容,从而为需要添置哪些类型的刊物,筛选哪些推荐刊物指明方向,通过针对性购置、重点性推荐等形式提高图书馆工作的针对性。

2. 有效指导学生读书研究的技巧技能。

学校图书馆在学校的所有部门中属于较为特殊的机构,要严格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分类编目检索等方面专业性比较强,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查阅寻找的专业性存在薄弱环节,应当对其进行技巧辅导。首先,要对师生灌输基础知识,如怎样认识分类符号,借助分类符号快速便捷查找所需图书。其次,要教会师生使用电子平台,学会通过网络这样的载体寻找自己所要阅读的书目。最后,要引导师生养成科学的读书习惯,自觉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安静,爱惜图书,配合图书馆做好图书管理工作。

3. 不断深化学科教学促进的相互联系。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和各学科教师经常性开展沟通,一方面了解大家对书籍文献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重点推荐优秀书目,并且搜集反馈信息。图书馆与学科教学相互促进,应当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在硬件条件上,给予保障。如学校开展读写活动,学生需要加大阅读量,这样的需求离不开图书馆的支持。其次,各学科可以结合自身的特色与图书馆实现互动。如语文学科可以开展读书笔记评选、演讲比赛等,英语学科可以组织英语读物读后感、英语故事讲坛,等等。最后,图书馆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堂的延伸。在教学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教材无法完全满足教学实际需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目,要求学生课后到图书馆借阅,丰富知识积累,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 积极服务师生学科学习的课外活动。

在学科教学中,课内外结合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在课外应当通过搭建有效载体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性发展。两手空空是无法组织好活动的,无论是专题研究,还是文学社团活动,都需要丰富的书籍资料作为基础,此时,图书馆能够为这样的活动发挥保障作用。在图书馆的有力支持下,各学科的课外延伸活动才能够如虎添翼,涉及文学的有丰富的文学读物作为基础,涉及自然科学的有科普读物作为补充,涉及美术音乐的也有丰富的馆藏书目作为配合,有了这样的有力支持,各项活动才能够顺利开展。

5. 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水平。

在图书馆与学科教学密切配合的过程中,最显著的一点变化就是有效激发了学生进图书馆、用图书馆,养成了读好书、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提升了学生在自主读书过程中进行思考、提炼、感悟的能力,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能够养成自己搜集资料、整理筛选、思考研究、领悟质疑等学习技巧,终生受益。

学校图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4篇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学习的主动权将逐渐还给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空间将越来越大。图书馆资源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担当的责任也越来越大。要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求知途径和资料。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能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自从担任学校图书馆管理员以来,我发现孩子们对阅读课外书还是充满热情的,每当课间,也总能看到他们满脸绯红地跑上来,心中就有一种莫名地感动,深感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我发现经常有些孩子面对偌大的图书馆,面对着一排排琳琅满目的图书,还是有些茫然。他们穿梭在书架之间,到头来只会匆匆地拿一本书了事。面对这种情况,我深感这些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是多么的无助。那么,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应用图书馆资源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手段和技巧,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可以灵活贯穿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但是学生主体自始至终的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并由此渐变为阅读活动的自觉行为,这一点是不变的。阅读首先是以获取文章信息为目的的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信息的检索、筛选、分析、综合(整合)利用等一系列信息处理手段,构成应用图书馆资源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操作方式。由于应用图书馆资源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会出现意义指向的多样性,这正是对文本阅读的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一、选择图书

选择书籍是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它起着净化心灵、培养小学生品德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图书的分类方式,教育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不能只局限在一个方面,另外,要培养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借阅习惯,例如不损坏图书,要爱惜图书。

其次要防止并查堵学生阅读不健康书刊,教师可以做出“三不看”的规定,即:宣扬武打暴力的书刊不看,宣扬淫秽色情的书刊不看,长篇大部头书籍不看。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所以,要教给孩子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孩子会读。

1.摘录与随感。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段摘录下来,广撷博采并内化吸收,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每读完一本,要写下读书心得或随感。

2.精读和浏览。记得曾国藩曾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记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问题,掌握主要内容。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对于经典作品,就要指导如何精读。即教会学生掌握有关作品的读法,学会摘录好词好句,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对作品进行鉴赏、评价、背诵。针对一些长部的书籍、报刊、杂志等,要求可放宽些,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故事性强,有很大吸引力,阅读速度加快,读后掩卷而思,也有不少可回味的东西。

3.学会作读书笔记。本学期,为了使来图书馆阅读的小读者们能“读”以致用,我要求他们学会作读书笔记,摘录文中优美的或让你感动的词句及名言警句,或写写读后感,张贴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风采墙”上供大家阅读。这样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仿写相关片段。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如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我就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我爱――》的文章,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同时提高了其写作的水平。

5.善用阅读活动课。我们每周都有一节阅读课,可以在图书馆内上。教师可以分阶段根据需要安排为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汇报课及课外阅读活动课。

6.榜样的力量。教师要以身作则,同时也可以培养一批阅读精英,在班级予以表扬,让学生都来夸夸他们,从而带动集体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中图书室与学校教学 第5篇

一、学校图书馆与高中素质教育的关系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2. 高中学生性格特点。

相对于初中阶段,高中生能更充分地认识自己,更正确地认识社会,因而能按照现实社会的要求,开始设计、规划自己的人生。这使他们学习起来更为自觉、自主。高中生自我意识水平较高,自我认识的客观性和正确性逐步完善,不仅能从外部评价自己,而且能分析自己的内心活动,做到较客观、公正、全面地分析。高中生的独立意识增强,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

3. 图书馆与高中素质教育的关系。

图书馆与高中素质教育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图书馆有着丰富多彩的图书、报纸、音像等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料,提供给高中学生古今中外、门类齐全的知识,对学生的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修养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其次,通过使用图书馆,高中学生能提高自学能力,从被动地接受教育变为灵活主动地掌握各种知识,养成终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

二、发挥学校图书馆在高中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如何让图书馆成为高中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图书馆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此,我提出了对策。

1. 提高馆员素质,明确管理目标。

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图书馆的管理目标,就是图书馆利用图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和职业道德素养,把本职工作当成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来追求,坚持“学生第一,服务至上”、“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和“甘为人梯”的服务思想,自觉做好图书馆的一切工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2. 增加藏书数量,渗透德育教育。

丰富的图书文献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而且蕴含丰富的启迪性和教育性,对高中生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现在不少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图书馆投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图书馆是由于上级要求达标才投入建设的。加上教育经费紧张,每年学校用于购书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又由于近年来书价较高,因此学校图书馆藏书数量少、品种少。

学校图书馆要争取领导的支持,增加藏书的数量和品种。首先是祖国传统文化书籍,尤其是一些经典的中外文学名著;其次,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对于包括心理健康、音乐、美术、科普读物等各类图书资料也要全面收藏。最后,要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搜集内容广、知识门类多的文献资料,增加适合高中生及教师阅读的教学参考资料书籍和最新出版的、高中生感兴趣的、有教育意义的课外阅读书籍。现在高中生接触新事物的渠道多,获得的信息多,自我意识比较强,不喜欢听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而是喜欢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因此,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德育渗透的途径。

我馆珍藏的夏丏尊先生翻译的《爱的教育》就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的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夏先生翻译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书籍、教育的终极目标。

3. 提供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

革命先哲李大钊曾说:“图书馆不单是藏书的地方,而是教育的机关。”阅读指导是学校图书馆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的又一项重要工作。书山巍巍,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文献该如何选择?现在的高中生平时总喜欢阅读一些武打、玄幻、言情小说。因此,课外阅读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地为学生进行课外导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技巧,是一种启发式的素质教育。

在导读过程中,馆员可以大致将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扩充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陶冶思想情操。对这类学生,馆员可以推荐《呼啸山庄》、《百年孤独》、《简·爱》之类的世界名著,或者推荐《围城》、《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之类的经典作品,帮助学生在劳逸结合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洗涤,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提高书籍鉴赏能力。

第二类学生阅读的目的是巩固课内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能力。对于这类学生,馆员不但要帮助学生能读懂文献内容,而且要指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恰当地纳入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它变为个人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新知和旧知的牢固结合,并在需要时能灵活运用。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会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高二学生学习外国小说,其中有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学生中了解这个情况后,馆员可以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有海明威的简介的书籍,或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老人与海》。该文发表于二战后,展现的是老人在大海上与大马林鱼搏斗的场景,暗含人在复杂残酷的现实社会中为了自己的理想愿望而努力,给被两次世界大战摧残的人们以活下去的勇气。通过这些阅读,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拓宽知识面,从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战胜挫折,等等。

4. 优化藏书结构,辅助教师教学。

为了适应新知识的增长,教师必须注重业务的进修和知识的更新。部分教师能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培训和去高校进修,而大部分教师则需要自修来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虽然网络能提供不少教学教育资料信息,但是最新的文章通常要付费才能阅读。学校的图书馆不仅订阅了大量的最新的教育教学杂志,还有电子阅览室,于是图书馆便成为学校的信息中心、学校的教学辅助机构。图书馆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高质量的藏书结构。如果图书结构比例失调,品种单一,实用性差,就不能发挥其作用。

图书馆要配合学校的课程,提供挑选精良的题库及相关辅导材料,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大量的教育信息和丰富的教学、教育、教研等各类期刊,多购买适合师生使用的工具书。除了注意各类图书的品种、复本量、使用价值、保存价值外,还要做到系统性、完整性、有比例、成体系,系统补充、全面配套、科学合理地组织藏书,设立高质量“教”与“学”的藏书体系目标,为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及科研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

5. 开展读书活动,丰富课外生活。

学校图书馆可以联合团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比赛、图书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每次活动,应对文章、展览进行评比,可以按年级分设等级奖,要张贴红榜,给获奖者精神鼓励,为校园文化增色,还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读书活动。图书馆还可以组织宣传或阅读各种有教育意义的书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如我校每年3月都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各班团委从图书馆挑选有关雷锋事迹的图书,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雷锋图书展,让同学们了解雷锋的事迹,学习雷锋的精神。再如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图书馆通过张贴地球沙化的照片和宣传沙漠的覆盖面积正在逐年增加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关注绿化、环保的问题,意识到植树是全人类的大事,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

图书馆对文献资料的推荐和介绍活动,能让高中生了解国家的法规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塑造道德情操,为学校的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如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期间,图书馆开辟宣传橱窗、读者园地,向学生宣传、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张贴每日的奥运盛况和世博介绍,集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欣赏性于一体。

6. 净化阅览环境,增设“协管员”。

素质形成需要依靠良好的环境熏陶。所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中小学图书馆素质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环节。馆内要打扫整洁、布置优雅、张贴催人奋进的标语。旧书要及时修补,书架、书刊排列要整齐,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让学生通过感受图书馆美好的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氛。

所有的一切,仅靠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是不够的。所以每年新学年初,我们都动员高一新生主动报名、班主任审查,每班选出两个“图书协管员”。轮到该班和对应高二班级到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就由他们在旁协助图书的出借和收回。上岗前,馆长讲解图书分类的基本知识,按图书分类有序上架,利用目录卡片检索文献数据,以及图书借还手续及进出口的查验工作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对他们进行跟踪观察、检查和指导。实践证明,高中生更愿意选择承担责任,觉得参与图书管理与服务是一种光荣。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有效培养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公众意识、劳动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图书馆在学校素质教育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总之,21世纪的中国必然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学校图书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各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视研究,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进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费献敏.浅谈如何发挥中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职能作用.河南图书馆学刊, 1998, 9.

[2]王京卿.发挥中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6.

上一篇:船舶同步发电机下一篇:生态胶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