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与全民阅读

2024-09-14

共享发展与全民阅读(精选5篇)

共享发展与全民阅读 第1篇

在2006年初, 我国开展了“爱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可以如实的由这个城市的阅读状况反映。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就是提倡全民阅读并做好相应的指导,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社会公众群体的整体阅读水平, 形成阅读机制, 让阅读引领未来。

2 城市发展的源动力———全民阅读

2.1 城市文化发展

城市是人类生活生产的聚居地, 是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中心, 也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中心。城市文化是城市经历历史长河的洗刷, 沉淀下来的精粹, 是城市市民需要共同保护与学习的重要资产。城市经济发展, 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发展, 城市文化的发展需要城市市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市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市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 就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实现全民阅读的根本目标。城市文化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城市的建设进程, 因此,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不仅仅需要做好物质文明建设, 更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城市文化的建设。

2.2 城市文化发展的活力———阅读社会的构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人类发展与创新的不竭动力。因此, 城市市民应该养成爱读书、好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将书籍贯穿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才能实现城市市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目标。阅读社会构建的目的, 就是全民阅读、终身阅读。阅读社会的构建, 是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进程的关键环节, 也是构建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因素。城市市民的文化水平,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整体文化发展水平。所以, 城市文化发展的根本就是构建阅读社会, 倡导全民阅读。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必然重视阅读社会的建设。

3 推广图书馆服务的主要途径

3.1 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众所周知, 任何国家的任何事业没有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导向都是举步维艰的。作为公益事业的城市阅读工作更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而且是相对稳定的、长期的支持, 也就是要得到立法的支持。“当代世界图书馆的最佳实践典范”的丹麦早在1920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美国的阅读推广在1977年就写进了图书馆法。而我国的图书馆立法却是千呼万唤出不来, 阅读推广工作更无立法可言。因此, 我们在没有图书馆立法的情况下必须力争城市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将城市阅读写入政府发展纲要, 以保障阅读活动的延续性和常规化, 这样不仅保证了活动经费, 而且可以调动各种社会资源 (包括媒体、企业和社团等) 。南阳市图书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 制定了“青少年在阅读中进步与成长”和周期性的读书日 (月) 等活动,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相信经过阅读的熏陶, 南阳的城市阅读素质必将大大提高。

3.2 科学合理的设计阅读推广策划

图书馆需要立足于现阶段城市文化发展的现状,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配合, 做好阅读推广的策划, 逐步带动城市市民整体阅读风气的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 图书馆也不能仍然沿袭传统的理念, 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信条, 而是应该做好推广, 大力的宣传, 为全民阅读以及阅读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 图书馆的宣传活动大多集中在“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等时期, 仅仅依靠图书馆悬挂各类宣传横幅进行宣传往往事倍功半, 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针对这一现状, 图书馆应该积极的学习科学合理的宣传方法, 设计符合现阶段社会公众群体认知的阅读推广策划, 才能吸引社会公众群体的兴趣并投入极大的热情在读书阅读方面。例如在东莞图书馆开展的阅读节日活动, 将阅读成功包装, 声势浩大, 获得了社会公众群体的广泛好评。

3.3 扩大阅读影响范围, 吸引更多读者

图书馆常备的图书不仅仅需要满足常规读者的阅读需求, 还需要针对少数群体, 例如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等的需求, 提供专门的图书, 扩大阅读的影响范围, 实现阅读的大众化。目前, 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非常少, 造成这一原因的关键是由于图书馆缺乏对其的关注, 图书馆长期以来的运营服务理念都忽视了对这部分弱势群体的需求的关注, 而这部分人员却对知识的需求尤为强烈, 阅读作为其掌握知识、维护自身权益的根本, 需要图书馆做出有针对性的革新, 为其提供全面的指导。

阅读作为人类锻炼自身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根本, 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 要实现终身制阅读。因此, 应该重视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现有的基础上, 加强对于少儿读物的规范, 吸引更多的儿童, 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兴趣, 使其掌握有效的阅读手段。所以, 图书馆需要创新少儿阅读指导方式, 通过开设专门的少儿阅览室、举办少儿阅读专题讲座、开展亲子活动等等方式, 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才会为终身制阅读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人类发展与创新的不竭动力。因此, 城市市民应该养成爱读书、好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将书籍贯穿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才能实现城市市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目标。

摘要:全民阅读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阅读社会的形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了智力保障。在现今的形式下, 图书馆工作必须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贴近社会发展, 才能为公众提供全面、高质的服务, 真正能够倡导全民阅读, 促进城市阅读的发展, 提出了推广图书馆服务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城市文化,阅读社会,全民阅读,城市阅读,阅读策划

参考文献

[1]谭昆智.文化力提升经济力——21世纪东莞城市文化形象战略新思维[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3 (3) :220—227

[2]付明霞.简论国民图书馆意识培养与阅读社会的形成[J].情报探索, 2007 (4) :35—4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EB/OL]. (2003—03—20) .[2005—08—06].http://dx—htsg.nease.net/file/tsgxy

[4]陈书梅.从台湾阅读推广活动之现况谈公共图书馆之阅读指导服务[J].图书馆建设, 2006 (5) :78—81

数字阅读与全民阅读 第2篇

数字阅读被称为浅层次阅读,是一种快餐式、碎片式、浏览式阅读,阅读过程快速、便捷、互动。人们对此喜忧参半,一方面拥抱数字阅读,另一方面又担心它会导致阅读心态的浮躁、功利和实用,阅读难以做到专心致志和认真思考,难以领悟文本的精义和要旨,难以欣赏作品的审美艺术和情趣,难以品享漫游书海的恬静和书香。数字阅读自然与传统阅读有着种种不同,然而阅读方式的改变并不一定导致阅读心理的退化和阅读理解的困难,传统阅读同样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以及阅读理解上的困惑。阅读层次的深浅受阅读态度、阅读能力和阅读指导的制约,而与阅读方式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激增,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是势所必然采取的一种阅读方式。一项调查表明,利用搜索引擎及网上数据库查找学术资料的大学生达到79.38%及47.72%(见2010年第4期《出版发行研究》8-9页),这是传统阅读难以做到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的信息量将越来越大,技术将越来越完善,阅读将越来越方便。网络便于开拓阅读视野,便于阅读者之间相互交流,在阅读者具备一定研究和写作能力的情况下,数字阅读同样能够对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比较及深层次思考,并由此产生优秀作品和研究成果,甚至出现传世之作。

自然,由于阅读者主观条件的差异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也会导致不同的阅读效果,数字阅读的缺陷和诟病由此而生。而这些主客观条件的形成,一要依靠社会的教育引导,二要依靠阅读者自身的实践磨炼,古今中外就有不少这方面的实例。鉴于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青少年对网络的迷恋和网络对青少年的重要影响,有关方面加强对数字阅读的教育引导特别是对青少年数字阅读的教育引导,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共享发展与全民阅读 第3篇

原本社会接触媒介的主要形式之一的阅读方式, 现在成为了需要提倡的媒介接触方式。从新闻出版部署到各类文化机构, 从报社到杂志社, 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全民阅读的距离有多远。据《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2014 年全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 56 本, 与之相比较, “掌阅”的读者人均阅读量惊人地达到8 本。快速地转向电子阅读的趋向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当调查数据显示, 2014 年51. 8% 的成年国民把手机阅读作为一种常态的阅读方式, 这个数据与2013 年相比较, 其上升的幅度达到了23. 6% 。显然, 这并非是最终的趋势, 客观地讲, 一切才刚刚开始。

纸质阅读受到的挑战是媒介环境转换直接导致的结果, 这种转型是技术的必然, 是发展的必然, 无法改变和阻挡。但问题并不是如此简单, 电子阅读的优势与劣势可谓相提并论, 纸质阅读的坚守对于社会文化发展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建设目标。在新闻媒介环境中, 我们无意限制和阻碍电子阅读,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持续和推进纸质阅读的延续与扩大。问题的核心在于新媒介时代向新闻出版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新的发展模式。

新闻出版作为传统的传媒产业, 属于核心的版权产业, 由于受到来自数字出版业和新媒体的冲击, 报纸与期刊在种类数量与出版数量上, 不但没有出现增长, 而是有些报刊在市场机制下的传媒产业竞争中出现衰退。随着新媒体媒介形态的不断涌现, 传统媒介受到的冲击显而易见, 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在内的出版业整体发展缓慢。由此可以看出, 报纸、期刊、图书发展不容乐观, 部分指标显示临近低迷, 甚至停滞状态。究其原因, 除了媒介环境发生变化的客观因素之外, 以报纸、期刊为主体的新闻出版在发展模式与提高竞争力上显然缺乏主动性, 与时俱进的转型速度缓慢。

很长一段时期, 国内新闻报刊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 扮演着党和政府耳目喉舌的社会角色, 其政治属性和宣传功能被不断规制和强化, 而文化产品对于社会阅读的适应性和由此形成的经济利益功能, 直到1990 年代中期以后才被真正认可。国内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发展是在行政机制的掌控下启动和推进的, 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 不断尝试、调整、逐渐推进的过程。今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 无论是什么样形态的新闻出版产业的生产方式, 其媒介的影响力, 也就是媒介的最终功效, 只能通过媒介的接触而获得。所谓的全民阅读, 首先实现的是纸质媒介的接触率。

面对新媒体的压力和社会对全民阅读提出的目标要求, 新闻出版媒介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其中, 新闻出版媒介的结构、文化产品的质量、媒介的竞争力, 对于加快新闻出版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因此, 我们应该从政策制定、管理机制、发展战略等关键要素入手, 做顶层设计, 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 增强新闻出版业的活力。

阅读是由不同的生活态度意愿、兴趣爱好、个体素养状态、生活经济支出水平、休闲时间空余等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与此相对应, 对于差异化的阅读文化需求结构, 需要有差异化的出版结构所对应。目前新闻出版业的状态是, 报纸与期刊媒介的结构重叠严重, 同质化竞争, 制约着社会全民阅读所需要的媒介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以新疆报业结构的格局为例, 至今仍然停留在单一的党报结构基础之上。除《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兵团日报》各有一家子报外, 新疆其它类型的报纸不仅数量少, 而且缺乏竞争力。图书和期刊在类别上重叠, 只是在地区层级上存在区分度。期刊的竞争力下降程度最为严重。

“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 受众商品是一种被用于广告商品销售的不耐用的生产原料。”比照达拉斯·斯迈斯阐述的“不耐用”, 目的就是相信它在效果上存在变数, 从而实现数量上的增量。改变目前社会阅读量急剧下降的状态, 对于新闻出版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闻出版竞争力的增强, 是一项头等重要的事情。我们不可能把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的目标寄托在全社会的观念改变和媒介素养的提高, 甚至有一种提法更为激烈, 用立法的方式, 这是能用立法解决的问题吗? 不同阅读方式的选择, 归根到底表现为媒介接触方式的选择, 文化接受路径的选择。依赖于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提倡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 只能是一种外力作用, 一种辅助手段, 根本的问题在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取决于能够在电子阅读泛滥的媒介环境下依然能够提供强烈吸引社会大众阅读兴趣的出版物。

不同人群有着阅读习惯的差异性, 个体人文背景的差异性, 其背后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 表现出不同人群的社会性, 完全归于习惯和兴趣的原因, 肯定是错误的。在今天新媒体提供了便捷、即时、海量的电子阅读文本的背景下, 文化社会性的多元特点被充分释放, 从通过对新闻出版媒介传播效果的影响力分析中不难看出, 当前新闻出版的层级目标指向, 对多元文化阅读文本的环境缺乏适应性, 具体表现在出版结构和竞争力之上。新闻出版媒介文化产品的适应性与新闻出版的多样性组合为同一组解。如果着眼于文化接受态度, 印刷媒介需要在自己传播优势上寻找出路, 在阻碍新闻出版阅读水平提高的几大因素中, 社会对于出版阅读文化接受的态度这一因素, 绝对不可忽视。

近10 年来,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从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积极推进。国家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时, 将提高全社会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放在了最终目标, 而改革的主体设定在了媒介机构和文化团体之上。改革的突破口在于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 使之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改革着力点是从宏观上解决了限制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制度困境, 给其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改革已经取得了不断深入的阶段性成果, 但仍需求深入推进的环节还非常多, 立足目前新闻出版环境的实际, 需求有步骤地解决的改革难题依然非常多。

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提高社会全民阅读水平, 首先要解决的是新闻出版媒介文化产品生产模式的转型。丰富的、高质量的新闻出版文化产品的出现, 有赖于媒介竞争力的提高, 媒介生产机制的优化。由于种种因素的原因, 新闻出版在推进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不仅起步晚, 并且推进的速度也比较缓慢。就目前的现状来分析, 应该从改进新闻出版媒介的运行机制入手, 从体制上注入活力。

国内对媒介实施“两分离”的管理模式已经提倡了很长时间了, 在不同的地区和对不同类别的媒介实施了“两分离”管理模式。新闻出版媒介中, 图书出版的改革力度强于报纸, 因此图书出版焕发的活力也强于报纸, 报纸遇到的问题最多, 其竞争力也越来越弱。因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尤其是舆论安全的要求提到了比以往时候都更高、更强烈的等级, 报纸媒介的“两分离”管理的推进, 被放缓, 甚至出现倒退。我们在重视对社会舆论控制的同时, 还要重视媒所控制的媒介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 如果影响力达不到理想的水准, 控制的本来意义随之不存在。阅读者对于媒介文化阅读文本的选择是一种自愿的个体行为, 你可以控制媒介, 但不可能控制选择意愿。媒介文化产品的影响力由文化的内涵所引导, 因为它不是钢性的消费需求。社会人群可以选择阅读, 也可以不选择阅读, 放弃阅读对于社会个体的生活不可能出现实质性的改变。作为集合概念的社会而言, 一个缺少阅读的社会, 将出现不可预期的文化转向, 这种影响放大为不可不重视的社会问题。

推进全民阅读, 表面上表现为社会民众坚守传统阅读方式之上, 实际上表现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问题。新闻出版业发展, 需要转型, 需要注入活力, 需要提高竞争力,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国内对报纸媒体实行“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由于报纸的性质不同, “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对于不同类型的报纸管理模式并非尽然相同, 党报一类的时政类报纸的“事业”色彩浓厚一些, 一般性时政类报纸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重性上同时显现得清晰可见, 非时政类报纸的“企业”化管理程度相对偏重一些。这样的管理模式, 使得报纸媒介不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 管理出现模糊不清的政策界线边际。与其这样, 不如划分界线清晰的分类管理模式, 对于不同类型的报纸和期刊建立不同的管理体制, 建立层次明晰、规范科学的新闻出版管理制度, 改变不适应于现代传媒企业的发展管理设计。在今天的消费社会环境里, 积极培育新闻出版媒体的市场主体意识, 已是无法回避的路径之一。因此, 在法规政策上进一步明晰新闻出版媒体应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督促其实现行业自律的前提下, 强化媒体自身建立和遵行行业规范, 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按照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新闻出版媒体, 特别是党报, 将进行深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的改革。在一段时期里, 国家试点报业集团模式, 一是由报业资产行政管理过渡为产权管理; 二是多元体制转变为单一体制管理。但是, 从已经进行过改革的报业集团的状态看, 仅仅完成单一的报业集团的组建进程, 并不能解决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对于那些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 新闻出版媒体很难依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市场化转变。因此, 从分类管理上寻求重大突破, 一是符合当地媒介的结构特殊性; 二是要降低市场化带来的相关因素的风险。

作为舆论形态的媒介发展方式, 始终无法摆脱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 即使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 新闻出版媒体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依然会遵循精神文化价值的基本原则, 即不仅要以自身文化形态特征进行组织生产, 更要按照社会政治意识的顺序组织生产。舆论影响力生成过程的非强制性特点, 要求媒介必须树立受众意识, 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行政资源及强大的优势, 在新闻出版与宣传的交叉点上努力寻求内容空间, 改进传播方式, 提高出版质量。这是摆在新闻出版媒介面前的一项持久而艰巨的重任, 也是未来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明确提出“不断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政府职能, 需要统筹‘放’和‘管’的关系”。按照改革的顺序, 非时政类的媒介改制工作正在逐步推进, 出版业等文化单位及机构的改革已经到位, 报纸媒体实质性的改革进展无法回避, 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勇气和智慧, 设计具有着实远见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案设计, 能够预设更多的足以应对不同预期变化的策略。

一直以来, 新闻出版媒介按照行政级次和区划分配媒介资源, 在全国传媒系统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井状”结构, 横向看, 中央、省 ( 直辖市、自治区) 、市和县根据国家的授权分别创办本地区媒体, 这些媒体分受当地党政机关的领导和管理, 并形成与所属机关相应的级别等级; 纵向看, 在全国范围内, 报纸、期刊等不同类别的传媒分受不同政府管理部门的垂直领导。这种结构体系形成地区壁垒、媒体壁垒和行业壁垒, 成为媒介跨地区发展、跨媒介融合和跨行业经营的难以逾越的障碍, 严重阻碍了新闻出版产业做大做强的步伐。尽管无法明确这种状态究竟能持续多久的具体时间表, 有一点是肯定的, 总有打开封闭状态的一天。即使封闭, 新闻出版业, 尤其是报纸媒体依然存在一个提高媒体竞争力的问题, 非此, 无从谈起与新媒体在媒介形态上的竞争, 所谓的全民阅读只剩下一个响亮的口号。

媒体竞争力缺失意味着影响力缺失, 在失去经济动力的同时, 舆论引导力下降, 实质是媒体功能的缺失。在新闻出版媒体中, 党报提高媒体竞争力是首要问题, 也是迫切问题, 党报在发挥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要求其必须提高竞争力。党报的舆论引导力逐渐趋弱, 主流媒体边缘化, 党报对舆论主导权的控制已见力不存心之现状。尽管改革开放伊始, 党报同其它媒体一样被定性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 然而时至今日, 许多党报在运营管理方面, 依然因循守旧, 管理和经营活力不足, 读者长期以来对党报形成某种刻板印象。在这样的报纸现状下, 我们倡导全民阅读, 而让阅读者无法找到适合自己阅读兴趣的报刊。全民阅读的范畴不应限定在图书上, 报刊也是一个同样重要、数量巨大的阅读对象。

面对新媒介推进下的阅读方式转变的现实环境, 新闻出版由传统的印刷媒介向数字媒介的转移以及相互融合, 是适应媒介环境变化的未来发展之路。新技术媒介理念可以理解为“新媒介”理性的概念, 更多地体现在新媒介的特性上, 可以说数字化是新媒介独特的魅力所在。数字化和移动增值作为数字媒介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发展迅速, 相对滞后的传统媒介应该加快利用这一优势的步伐, 加快数字出版的速度, 最大限度地实现媒介融合, 即以数字化和移动增值两个领域为平台, 通过逐步完成自身改造, 进行媒介整合, 完成自身转变, 运用新媒介阅读的独特魅力, 不断增强传统媒介的整合力; 可以在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 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不同种类媒介之间进行合作。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新闻出版发展, 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这不仅表现为统计数据中的量化的结果, 还在于它在社会构建中的涵化能量。阅读文化有着极为广泛的外延, 其主旨是建立在社会文化之上的社会人文的内在形式和内在涵化。与其它文化形式相比较, 其文化的在场性更强一些, 活跃程度更高一些, 内涵更深刻一些, 弥漫着强烈的引领意义。阅读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一种依赖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而实现的文化活动, 全民阅读水平的状态包含了生活质量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 原本的阅读与阅读文化的转换与扩大, 包含了个体与社会的种种集合, 社会层面上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 源于人的社会性得到张扬。

摘要:阅读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全民阅读水平的状态包含了生活质量的状态。推进全民阅读, 表面上表现为社会民众坚守传统阅读方式之上, 实际上表现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问题。提高社会全民阅读水平, 首先要解决的是新闻出版媒介文化产品生产模式的转型。丰富的、高质量的新闻出版文化产品的出现, 有赖于媒介竞争力的提高, 媒介生产机制的优化。

关键词:全民阅读,新媒介环境,新闻出版

参考文献

[1]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R].2015, 4

[2]刘洁.我国媒介产业布局与产业区域联合[J].现代传播, 2006, 3

[3]新华网.“反弹琵琶”论切中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害[EB/OL].2013-2-8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2

[5]罗刚, 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6]汪晖, 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M].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共享发展与全民阅读 第4篇

如何进一步利用现有文化资源,为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笔者认为,当前,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必须在营造浓厚阅读氛围的同时,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优势,为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提供更多的资源保障。对于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的建设而言,各级政府要象推进“农家书屋”建设那样,推动有关部门和单位管理好、使用好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让它们既在教学保障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运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可借鉴“农家书屋”模式

“农家书屋”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推进学校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借鉴。各级政府要把学校图书馆作为“学生书屋”,加大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努力把学校图书馆建成全民阅读的文化平台和资源基地。学校图书馆说到底也是国家资源的一部分,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社会化服务并非难事,难就难在打破现有管理模式,实现职能的重新调整,必须解决好思想认识、利益分配和管理使用诸多方面的问题。各级主管部门应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政策,充分调动校方推动学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积极性,让他们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身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真正地把国家现有公共文化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好,为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做贡献。

运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可以更好保障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运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是确保其发挥自身作用,更好地保障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教育主管部门应使用好学校图书馆,不断提高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比如,可以采取政府投入、企业投资和个人捐助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图书馆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设施设备的水平和质量,为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数量、质量建设上,要主动加强与各出版发行单位的联系,积极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针对性地策划编辑、出版发行一批适合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弥补学校图书馆藏书的空缺和不足,为学校图书馆服务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保障。在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上,要发挥学校具有的知识和技术优势,加大学校图书馆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起以图书馆网络终端为中心的新型阅读平台,改变传统的图书阅读方式为新型的网络阅读方式,为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形式。各专业出版发行单位,要充分发挥专业出版发行的优势,加强与相关专业学校的沟通与联系,根据学校专业的特点,在保障公共类图书数质量的基础上,把自己出版发行的优质专业图书推荐给学校图书馆,使其不断提高专业类图书的数质量,把图书馆逐步建成与学校专业风格相同的专业类图书馆,为社会各类专业人士提供更多的资源服务。

运用学校图书馆资源,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学校图书馆要成为全民阅读活动的资源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要培养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坚定、工作作风顽强、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学校图书馆管理队伍中,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能力素质,专业知识好、敬业精神强、奉献意识浓,完成教学保障任务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学校图书馆服务全民阅读活动职能的调整,图书管理人员要担负起教学保障和服务社会的双重责任,则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素质、更好的服务意识和更高的敬业精神。学校要加强对学校图书管理人员的选拔、培养、教育,在对现有图书管理队伍结构进行重新调整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吸纳更多人才到图书管理队伍中来。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主管部门为学校适当增加一些编制,通过社会招聘与学校内部调整等多种途径,对图书管理队伍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加强,确保面向社会服务后图书管理队伍必需的数量、质量。要出台一些切实能够调动图书管理人员积极性的政策,尤其要在图书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审、退休医疗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使图书管理人员乐于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愿意为全民阅读活动做出贡献。要利用各种条件,加大对图书管理队伍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力素质,胜任教学保障和服务社会的重任。各出版发行单位要与学校一起,加强对学校图书馆的经常性管理,定期选派一些懂图书、会管理的专业人员,帮助图书管理人员了解图书管理的基本常识,指导他们掌握图书管理使用的基本方法,做到会分类管理,懂有效使用,确保学校图书馆以最小的投入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要严把图书质量关,分辨出图书的真伪,杜绝违禁和非法出版物的出现,确保图书、报刊的正确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食粮。要加大奖惩力度,对学校领导和图书管理人员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既要确定他们年度完成教学保障任务的量化指标,也要确定他们年度参与服务社会的量化指标,并将指标完成情况与学校评先、领导晋升、管理人员评级挂钩,推动学校图书馆服务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全民共享“碳数据库” 第5篇

碳数据库旨在建立一套长期的碳信用体系,规范并激励机构、组织与个人的节能减排行为。建立碳数据库有助于加速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形成,为实施“人民币-稀土-碳”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铺路;还有助于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的早日实现。

碳数据库不仅应该包含工业生产的碳数据,还应包含公众的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等日常行为的碳数据。碳交易普惠制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和步骤,可被看作是碳数据库的雏形。

碳交易普惠制旨在建立一套长期碳币信用体系,以“碳积分”为核心,对公众的低碳生活、公益行为进行量化并给予相应激励,从而鼓励并惠及公益低碳行为,推进和创新发展碳市场。其中,碳数据库将成为对公众低碳行为进行数据量化的平台,是实现碳交易普惠制的基础。

为了准确记录和量化公众的低碳行为,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碳交易平台和银行共同发行碳积分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向交易所集中申请办理,申请时提供家庭成员结构、水电气表编号、公共交通卡、银行账户等基本信息。

政府部门还需协调本地区供电局和自来水厂、燃气公司、公交公司、地铁公司等提供数据库接口,将持碳积分卡的家庭或个人的每月用水用电用气及低碳出行等数据导入碳数据库。通过社区讲解、入户宣传等方式向个人说明碳数据库的具体使用和操作方法。

根据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物资和能源使用平均水平,政府部门可制定碳积分基准线。对于个人能耗在基准线下的低碳居民给予“碳积分”奖励,为碳积分卡持有人提供碳积分的记录、累计、查询和交易。

碳数据库的构建,需要政策、技术、金融和系统平台等支持。主管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联合各行业机构和部门推进碳数据库的创建,成立国家碳数据库或国家碳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对全国居民碳数据的综合性管理。将居民个人碳排放情况进行量化,纳入数据库中,并探讨碳数据库与碳交易体系对接、普惠制方案实施等,在政策上予以坚定支持。

技术上,应将碳积分卡中记录的公众消费数据全面转化为碳数据,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录入国家碳数据管理库,探索碳数据库与供电局、自来水厂、低碳餐厅等单位的数据库系统进行对接,开发碳积分交易系统并进行运营维护,将碳数据库并网联结,实现个人查询。

应鼓励金融机构为碳数据库的构建以及参与普惠制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低碳生产和服务相关的绿色金融信贷服务。成立专项碳数据库基金,用于支持碳数据的使用,并对采取碳积分抵扣的商家给予相应补贴,在资金上对碳数据库相关产业链的铺开提供支持。

上一篇:《洪水》下一篇:群众路线与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