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品牌范文

2024-06-14

学院品牌范文(精选12篇)

学院品牌 第1篇

一、独立学院品牌战略的制衡因素

独立学院与公办高校相比, 其品牌发展相对滞后, 加之独立学院兼有公办与民办的双重使命, 使得独立学院品牌塑造常常处于两难困境。这种困境形成了独立学院品牌战略的特殊性, 制衡着独立学院品牌战略的发展。

(一) 品牌塑造的依附性与自主性

独立学院按独立程度可以划分为完全依附型、合作共建型和完全独立型。目前, 独立学院自身的品牌建设大多处于初创阶段。完全依附型与合作共建型独立学院借用公办母体学校的品牌, 对自主品牌的开发缺乏关注。完全独立型独立学院则积极关注自身品牌的建设。按照独立学院的定义, 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试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2]。这表明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品牌塑造必然会借用母体学校的品牌优势, 从而具有很强的品牌依附性。但如果单一地依靠母体, 不能及时构建自己特有的品牌战略, 到真正走向独立的时候, 因原有的品牌优势、声誉优势无法得到转接, 而会面临品牌真空的困境。

(二) 品牌塑造的短期性与长远性

独立学院不同于一般公办大学, 又不同于民办大学, 它既借助公办大学的资源与品牌优势, 又必然走向民办大学之路。在这个发展阶段, 往往遇到短期性与长远性利益的冲撞。关于品牌的发展也是如此。某些独立学院为塑造品牌而疏于常规管理;有的为了单一品牌而损坏学校的整体利益。在品牌塑造的短期性与长远性、局部性与整体性利益的关系上究竟该如何取舍, 是影响独立学院品牌发展的一项难题。

(三) 品牌塑造的寻利性与公益性

独立学院按照民办机制运行, 许多学校走向了股份制,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在品牌塑造上就会突出企业的营利性特点, 忽视教育的公益性特点。而教育的公益性是教育法明文规定的, 即“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 这就形成了一对寻利性与公益性的矛盾, 也使不少独立学院的投资者陷入了政策上的困境。

(四) 品牌塑造的外显性与内塑性

有些独立学院为塑造品牌采取不切合实际的宣传和包装, 甚至只关心招生工作, 对招生的宣传力度很大, 但对自身的办学理念、精神建设却很少关心。这是明显的外显性塑造, 这种方法的宣传效果来得快, 消失得也快, 不能真正形成品牌效应。内塑性塑造法往往在独立学院的初创期不容易被重视, 因为内塑性的品牌塑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来得比较慢。这就导致了外显与内塑不能形成互补, 单一的发展必然导致品牌塑造模式的混乱。

(五) 品牌塑造的失衡性与对称性

独立学院的发展是在摸索中进行的, 品牌的塑造不一定与实际相符, 也就是不能准确定位。主要表现在定位失准和定位失当两个方面。定位失准主要包括定位模糊、定位过高、定位过低和定位冲突;定位失当主要包括模仿、虚浮、冒牌和固步自封等。要想达到品牌塑造的对称性也不是容易之事, 难度不仅来自于操作技术, 也来自于管理者的主观选择。某些独立学院的管理者爱慕虚荣, 而将品牌定位偏离了实际。

二、独立学院品牌战略的实施对策

针对独立学院品牌塑造的困境, 要完成独立学院品牌战略, 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对策。在目前的情况下, 如何调节好各种矛盾, 特别是质量与资金的矛盾, 稳步发展品牌战略才是独立学院的最好选择。所以, 我们需要结合独立学院的特性, 对其品牌战略作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 以依附为起点, 以自主为突破, 形成独立特色

母体品牌给独立学院建好了一个发展平台。利用母体学校的传统优势带来的光环效应建设自己的特色品牌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与此同时, 必须着手建设自己的特色品牌, 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寻找突破口。如管理特色化、办学理念特色化;学科专业以市场为导向, 以实用为原则;贴近市场需求, 关注所在地区的发展,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等。以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为例, 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 大力发展紧缺的机械专业与韩国语专业, 既适应了市场的需要, 又培养了应用型人才;在队伍建设上着力建设一支具有市场眼光的教育家团队, 将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有机结合, 办有特色的精品大学, 更是完善了自主品牌建设的突破。这也为日后走向真正的独立, 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民办大学奠定了基础。

(二) 以短期为台阶, 以长远为跨越, 规划品牌方案

品牌成长具有渐进性的规律, 品牌战略要有长远的目光, 切忌急功近利。品牌塑造的短期行为与长远战略应该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设计短期品牌策略的时候应以长远战略为指导, 眼光放远, 重在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建设。一个品牌的战略方案, 如果对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都有利, 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方案。但有时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并不一致, 此时, 一般处理是既要考虑品牌的长远、整体的战略利益, 又要兼顾当前、局部的利益;在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大于当前利益、局部利益时, 应以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为重。远东学院从办学伊始就提出“远东学院与世界同行”的口号, 倡导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在工作中, 始终以长远利益为中心, 以日常工作为基石。如与韩国企业、学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选派优秀学生去工作与学习, 就是品牌塑造的短期与长远战略的有机结合。

(三) 以寻利为动力, 以公益为目的, 保证教育投入

独立学院的资金, 最初主要来源于私人的投资。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 “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费用后, 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也有利于激励更多的人将社会资金投入到教育行业。但与此同时, 独立学院的办学无论从学费标准的确定、奖助学金的设立到对贫困学生的关怀等都要在多层面上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远东学院在2008年新生入学时, 免去了十余名来自四川灾区学生的全部学费, 并精心安排他们的生活与学习, 为这些学生顺利进入高校求学解决了后顾之忧, 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四) 以外显为依托, 以内塑为灵魂, 达到形神统一

有学者将大学品牌的识别分为三个系统:大学视觉识别系统、大学行为识别系统与大学理念识别系统[3]。其中视觉识别系统与行为识别系统是外显的系统, 大部分独立学院注重这部分的品牌塑造。大学视觉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名称、标志、造型、校园景观和建筑等;大学行为识别系统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等。外显部分的塑造会带来直观上的品牌效应, 但并不是品牌塑造的核心。大学理念识别系统才是大学的灵魂, 是对公众产生影响的决定性要素。对品牌的内塑性建设是考验独立学院能否办出自己特色的根本之处。

理念分为思想、精神、观念和信仰等。其中的大学精神就是独立学院品牌的灵魂, 它促进独立学院品牌的形成和提升。大学精神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由大学精神所形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然产生“有诸内必形于外”的大学品牌形象。如哈佛的“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的精神、北大的“进取精神”、浙大的“求是精神”等等。大学精神的导向力决定着大学品牌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 因此必须加快对大学精神的培育, 通过大学精神的渗透性和示范性开发独立学院的品牌价值, 使教育品牌更具内涵, 更有竞争力。远东学院在教育理念方面提出:要办社会欢迎的大学, 重教知识、教能力、更教做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绝不把不合格的毕业生推向社会。这些理念不仅给学院带来了生机, 更使自身的品牌内塑力得到不断升华。

(五) 以失衡为警戒, 以对称为标尺, 坚持实事求是

科学定位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前提。品牌定位就是学校将自己的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特性、品质和声誉给予明确界定。品牌定位是品牌战略实施的起源, 是“品牌特征的罗盘”[4]。独立学院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要避免并及时纠正品牌定位失准和品牌策略失当等品牌定位的失衡现象。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的管理者首先要实事求是, 不能走入“高、大、全”和盲目攀比的误区, 经过调查科学定位, 在自己的定位层次上办出特色。远东学院经过科学的调研与论证, 确定了自己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通过创办特色、优化结构、适度规模、提升水平、增加效益来提高竞争力, 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发展战略。这一切必将使同远东学院一样有活力的独立学院走向健康的品牌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君生, 童文胜.独立学院:品牌延伸的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7, (6) .

[2]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2003.

[3]余明阳等.大学品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学院创建宿舍管理品牌工作总结 第2篇

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宿舍,宿舍是学生思想交流、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文明习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锻炼、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主要阵地。学生宿舍已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我院对宿舍的管理十分重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文明宿舍管理品牌。

一、活动宗旨

发挥辅导员的教育管理作用和学生骨干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整洁、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实施过程

为做好宿舍管理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坚持辅导员常进宿舍制度

我们要求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了解情况,并由值班室进行登记。经过师生长时间的接触,特别是辅导员老师进宿舍与学生拉家常、谈心得,学生自然而然就觉得亲近,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一 “以学生为本”的举措,受到学生的欢迎,老师们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从而激发了同学们服从学校的管理的自觉性,增强了同学们以文明宿舍建设为载体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2、长期坚持让学生出早操制度和早晨内务整理检查制度

集体出早操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年来,我院一直坚持让全体学生出早操,近几年,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场地受限,全体出早操改为分年级出早操和上课间操。早操纠正了部分学生起床晚、顾不上整理内务的现象,各班生活委员在早操结束后督促同学们进行宿舍内务卫生的整理和打扫。上早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文明宿舍建设。

3、坚持卫生大扫除和检查制度

一是坚持每周三早晨进行宿舍卫生大扫除,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淑华亲自带领全体辅导员于每周三上午7:00深入到学生宿舍指导督促学生整理内务,检查大扫除效果,提出改进意见。二是每周由宿管部门安排人员对全部宿舍进行不定期检查一次并进行打分。在每月的全校联查前夕对宿舍进行检查,查找不足并督促改进。将每月的卫生成绩进行汇总和通报,对卫生较差的宿舍进行重点指导。

4、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作用,实施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宿舍明示卡”制度

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占全院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学生上进心强,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且生活在学生中间,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其他同学。为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我们实施了“学生党员宿舍明示卡”、“学生干部宿舍明示卡”制度,在他们所在的学生宿舍门口贴上他们的姓名和职务,强化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外部监督,从而使其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学生干部身份,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宿舍和班级同学带好头。院团委、各党支部定期根据他们所在宿舍的情况与他们座谈,给他们下任务、压担子,鼓励他们积极工作,通过文明宿舍建设锻炼工作能力,促进他们所在宿舍以及整个年级的宿舍卫生上台阶。

5、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文艺比赛,提高学生参与文明宿舍创建的积极性

每学期都举办“宿舍是我家”宿舍文艺大赛,以宿舍为参赛单位,通过知识竞答、才艺展示等活动,提高宿舍成员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宿舍风气。

每学期举办“宿舍文化周”活动,开展宿舍文化评比,要求学生在宿舍布置以书法、照片、小制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宿舍文化,并定期更换。通过宿舍文化评比活动,增强了学生热爱宿舍的情感,从而营造“团结向上、安全文明、卫生整洁、和谐愉快”的宿舍环境。

6、做好宿舍建设的传、帮、带

每一届新生入学,学院都从各系选拔出32间文明宿舍作为样板宿舍让全体新生参观学习,并开展文明宿舍建设经验交流会,由高年级学生给新生传授搞好宿舍卫生、宿舍文化的方法,促使新生了解模范宿舍的标准和要求,认清文明宿舍建设的重要性,了解文明宿舍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7、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

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学院每学期都请保卫处的同志和派出所干警到学院给全体宿舍长、学生干部做安全知识讲座,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学院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严查酒精炉、电热器以及其他违禁物品,严肃处理和耐心教育违纪学生,保证了宿舍的安全。一年来,我院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三、活动成效

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我院文明宿舍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整洁、文明、温馨、团结的宿舍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广大同学热爱宿舍、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和学习中,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多年来,我院文明宿舍建设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多次荣获校级“文明宿舍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四、工作体会

在文明宿舍建设工作中,我们有以下体会:

1、高度重视文明宿舍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对文明宿舍建设的认识,学院在每周的辅导员例会上讲文明宿舍建设,辅导员在每次班会上讲文明宿舍建设,在团校、党校培训中讲文明宿舍建设,对一年级讲,对四年级也要讲,并且将文明宿舍建设情况作为辅导员考核、学生评优和入党的重要参考指标。从思想上、制度上激发了广大师生创建文明宿舍的积极性。

2、发挥辅导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作用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辅导员经常进宿舍与同学们沟通,能够提高辅导员的亲和力,而且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辅导员的工作力度直接影响着文明宿舍建设的效果。为此,学院常给辅导员压担子,要求辅导员每周要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了解情况。在每周例会前全体辅导员在学院副书记的带领下检查一次宿舍卫生,在会上指出各个年级宿舍存在的问题和取得成绩,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督促改进。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做好工作的有效途径

整洁、文明、和谐、团结、有序的的校园文化对文明宿舍建设工作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能调动学生创建文明宿舍的主动性。如:坚持集体上早操能够促使学生按时起床,有充足的时间整理宿舍内务卫生;举办新老生文明宿舍建设交流会能够做好文明宿舍建设的传、帮、带;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能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文艺比赛,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文明宿舍创建的积极性等。

四、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作用是文明宿舍建设工作的有力补充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管理作用,以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其他同学,以他们组织的活动带动其他同学。如实施 “学生党员宿舍明示卡”、“学生干部宿舍明示卡”制度,让他们在同学们的监督中努力表现自己,给他们下任务、压担子,鼓励他们与落后学生和落后宿舍结对帮扶。利用学生会定期检查宿舍卫生,开展宿舍文化评比等是文明宿舍建设工作的有力补充。

品牌食品学院风采一览 第3篇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在我国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基础最好、覆盖面最广,现拥有全国食品领域中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一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我国食品科技领域最著名的学府之一。食品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余名,专职教师近100名,其中长江学者3名,教授39名,副教授47名,7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本科生教育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科学三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约1500人。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本学院由原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和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食品工程系于1995年合并而成。目前学院拥有食品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设有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7个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第一,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农业部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共有110名敦职工,其中教师87人,包括教授26人、副教授39人。正副教授占教师人数75%,教师中有英国、法国、日本、以色列、荷兰、美国等国和国内培养的博士63人,占教师人数72%。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于2008年3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原轻工与食品学院和资源科学与造纸工程学院合并而成。学院由国家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共建,是首批进入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单位之一,是我国轻工和食品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本学院的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食品科学学科均成立于1952年,其中食品专业是当时教育部设立的唯一“食品工学”本科专业。

黄河科技学院品牌与视觉形象设计 第4篇

一、品牌的概念

有关品牌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很多定义。

品牌概念的提出者大卫·奥格威说:“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品牌名称、品牌包装、品牌价格、品牌历史、品牌经营、品牌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在《牛津大辞典》里,品牌被解释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即用于区别和证明品质。

美国著名的品牌学家大卫·艾克认为,品牌像人一样具有个性,而且具有感情效果和资产价值;品牌是产品、企业、人和社会文化象征的综合。

以上定义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品牌的实质提出了见解,但是并没有给品牌一个完整的定义。无论如何,一个具体的品牌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品牌是以一定的对象和相匹配的功能质量为基础的;第二,品牌能给受众者带来额外的情感满足;第三,品牌具有特定的名称、文字、符号、图形和色彩等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将品牌的定义理解为:品牌是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要、维护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培养消费者忠诚、参与市场竞争而为其生产的商品或劳务确定的名称、图案、文字、象征、设计或其互相协调的组合。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看出,品牌的内涵扩展了,突出了品牌在现代市场营销中的新发展,即品牌的发展是按消费者需求而发展的产物,品牌发展的目的是维系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培养消费者忠诚和参与市场竞争。

从当前品牌发展的现实来看,品牌正在越来越多地向消费者传达品牌所有者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以及投入对大众的承诺和对环境、雇员以及整个社会的承诺。当企业更加注重品牌时,它们需要以品牌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或制造为中心的新型财务体系。因此,品牌力的增长对整个营销服务业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并使多数企业受益。作为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而作为学校在办学上的竞争,也在品牌之争上有了明显的体现。

二、学校品牌的内涵

作为学校品牌自身来说,指的是品牌概念的具体化,是学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具有一定口碑与影响、具有特定质量水准与文化底蕴以及识别符号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由此体现出,学校品牌的本质是学校优质服务,它具有极大的价值与效应,是一种极强的竞争能力。

学校品牌是在学校创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建立学校品牌我们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一)学校品牌的个性

一是识别符号的独特性。品牌的识别符号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两个部分,这两部分的设计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是学校品牌独特性很重要的表现,但这是外在表象的表现。

二是品牌内涵的独特性。如学校品牌所承载的文化的独特性,学校品牌的教育主题的独特性,学校品牌服务的独特性,等等。这种独特性是学校品牌内在本质的表现。学校品牌策划中就需要对学校品牌个性进行提炼。

(二)学校品牌的可塑性与需维护性

从理论上看,所有学校都可以在发展中构建品牌,因此学校品牌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正因为学校品牌具有可塑性,所以相应也需要对学校品牌的维护。学校品牌一旦建立就具有巨大的价值与效应,但是建立了学校品牌并非万事大吉。其实学校品牌是很脆弱的,品牌在竞争过程中潜伏着许多危机因素,其中包括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校品牌的衰落或者死亡。因此,学校品牌需要品牌管理者对其进行品牌维护。

(三)学校品牌的联想性

学校品牌的联想性是由品牌本身的符号性、文化底蕴及品牌传播接受者具有的思维联想、阐释功能所决定的。品牌管理者总是根据目标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与心理需要,进行学习品牌文化演绎,从而赋予品牌的联想性特征。如一提到清华大学就想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提到复旦大学就想到“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四)学校品牌的相对稳定性

学校品牌一旦建立就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在一段时间保持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五)学校品牌的教育性

学校是教育组织,从事的是育人工作。因此,学校品牌具备教育性,这是其不同于其他组织品牌的根本性特征。这种教育性体现在学校品牌塑造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育人,学校品牌塑造手段的教育性,不允许功利性与随意的实验性等方面。

(六)学校品牌的宣传性

三、黄河科技学院品牌的界定

黄河科技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创建于1984年10月。1994年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民办黄河科技学院,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成为我国自颁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以后,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民办黄河科技学院的基础上建立黄河科技学院,实施本科学历教育。黄河科技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

黄河科技学院自建校以来一直贯彻“以人为本,学为创造”的教育理念。学校严格奉行“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能力+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和“科学化决策、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自动化办公”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塑造“五会”、“四有”的黄河科技学院大学生形象,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成为名校育英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于黄河科技学院深入挖掘社会潜能,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以科学的发展观及正确的战略眼光,发挥灵活能动的优势,引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汇集一大批优秀的“黄科大人”,构建了一流的教育平台,并从市场调研和实际的教学管理中汲取经验,预见、捕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点,注重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力的培养;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一切为学生成才服务,以“敢为天下先”的信念,凝练和涵养名校风范,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等一系列优势决定了黄河科技学院品牌建立的特点。

因此,黄河科技学院品牌的建立必须以准确、快速传达学院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品牌文化为基础,谋求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师生员工及学生及其家长的需求,维护与师生员工、学生及其家长以及临边社会大众的良好关系,培养其忠诚度,在激烈的国际市场化竞争中使黄河科技学院能够继续更快更好地发展。而为黄河科技学院所确定的名称、文字、图形、象征符号与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品牌文化应相一致,达到统一组合。

概括起来,黄河科技学院品牌就是学院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及学院竞争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完美统一。

摘要:品牌与形象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品牌标志不再是单单起到区分的作用,它代表一种理念与观念,及其社会功用的特殊性。品牌与形象设计具有良好的促进功能,是形象展现、精神象征和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品牌与形象设计在黄河科技学院品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品牌,形象设计,黄河科技学院,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桂兰.品牌管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方中雄,陈丽.学校品牌策划[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中国商学院:排名靠前,品牌不足 第5篇

本土案例研究欠缺是“最大软肋”

本报记者 陈竹 周凯 《 中国青年报 》(2012年12月20日 03 版)

从全球商学院的主流国际排名来看,中国商学院正在一路高歌猛进。

2012年10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简称FT)公布了2012年的全球EMBA项目排名。13家中国商学院的项目进入前百强,6家入围前20强。10月18日揭晓的由欧洲权威商学院排名机构环球教育(EDUNIVERSAL)发起的“2012全球最佳商学院”排行榜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击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位列远东地区排名第一。

而在10年前的FT排名中,100个学校里,只有1%的顶级学校来自亚洲。5年前,排前30位的院校也只有一家来自亚洲。

这对于只有20年历史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特别是只有10年历史的EMBA(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但问题是,中国管理学教育是否真正做到了国际化,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排名背后,EMBA难逃“企业家俱乐部”之名

12月16日,复旦大学EMBA项目10周年庆典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能容纳8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甚至有人坐到了地上。10年前,第一届复旦EMBA学生是在当年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举行的开学典礼,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回忆,当时顶住各种压力在中国第一高楼举行首届开学典礼,就是想在项目创立之时表明一个愿望,复旦要做与中国高度相符的EMBA项目,要做世界最好的中文EMBA项目。事实上,在中国,尽管系出同门,起步刚刚10年的EMBA项目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有20年历史的全日制MBA项目的发展。

在FT的全球EMBA排名中,顶级的10个EMBA项目中有3个是中国内地的商学院,其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排名第4位。

而在MBA项目的前100名中,只有两所中国内地的商学院,其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排在第24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排在第54位。

“中国EMBA项目可能是目前在商科和管理方面唯一的一个取得卓越地位,并且获得世界认可的项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认为,这与中国的EMBA学生构成不无关系。在西方,读EMBA的多为中层管理者,而中国学生一般是40多岁的高层管理者,他们愿意付很高的价格读EMBA,使EMBA项目成为中国很多顶尖商学院最大的收入来源。

在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看来,无论是从录取学生的比例,还是学生的质量上,EMBA项目都已主宰了中国商业教育的市场,吸引到了最出色的学生。但他认为,这是由很多特殊原因造成的。比如,很多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或者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全日制的学习项目,因此愿意花高价来“补课”。

另一方面,EMBA广受诟病的“俱乐部效应”依然没有得到太大改善,层出不穷的与商学院有关的花边新闻似是一种印证,“连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学生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培训项目”。张力奋说,EMBA项目的质量控制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余明阳教授看来,EMBA的学费被屡屡推向新高,但在高昂的学费背后,大量教师却忽视了对中国企业和市场现状的研究,这使得不少高端学员对课程感到失望,因此,不少EMBA项目才成了企业家俱乐部,“有些EMBA课程最活跃的并非课堂讨论,而是学生组织的高尔夫俱乐部、雪茄俱乐部、红酒俱乐部、茶艺茶道俱乐部等聚会场所”。

全日制MBA项目才是商学院的未来

余明阳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商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导致商学院远离中国的市场环境,这也大大减弱了商学院学生对母校的依恋和崇敬,学生与母校的关系往往仅限于和几位明星教授的私人关系,他们对母校的教学水准、师资能力、知识提升水平的整体评价并不高,捐款、捐赠也相对不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则注意到,全日制MBA的毕业生比起EMBA学生来说,往往更愿意参加校友会、讲座、论坛等活动,也有着对学校更高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比起EMBA来,全日制MBA的学生多是企业的中下层人员,学费也低廉得多,但准入门槛更高,需要通过严格的外语、数学考试,进行全日制或脱产学习。

然而,从排名上看,全日制MBA项目的发展被EMBA远远甩在后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项目在FT排名中排在第7名,MBA排名则从3年前的第8位下降到了第24位。

张维炯说,全日制MBA项目是商学院里最为艰难的项目,因为学生占用了最多的硬件、软件资源和授课时间,但它仍然是MBA教育的未来,“不管我们EMBA排名有多高,MBA排名有多低,我们也将尽全力参与MBA的排名。这些学生的数量不够大,学费不如EMBA收的高,但这是我们学院的未来,也是社会的未来。”

EMBA真的达到国际化了吗?

以EMBA项目为引领,国际化成为了商学院的普遍趋势与不二选择。2002年,中国推出EMBA教学体系时,也是全球EMBA走向国际化的飞跃期。商学院国际化的诸多表现包括:争相进行EQUIS、AMBA、AACSB三大认证,学术成果以美国权威管理学杂志计算,大量引进或柔性引进海归背景的教师,与国际著名商学院联合招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学生,不再接收本国优秀博士生留校,确定比例开设全英文课程和双语课程,并将这一比例逐年扩大,大规模选送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每年在中国举行数百场国际学术研讨„„

不过,余明阳对这种国际化持怀疑态度。2012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的第五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上,他曾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国际化是否等于美国化或欧美化,是否必须用美国人的语言、用美国人的研究方法,研究美国人感兴趣的问题,在美国人认可的杂志上发表成果?”

在余明阳看来,近10年来,中国各大著名商学院在欧美管理学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字激增,但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和具有核心原创性的论文却是凤毛麟角;在国际上真正有影响力的中国管理学家尚为数不多,由中国管理学家提出的原创性理论和重大学术贡献更是少之又少;大量引进的国外名校管理学教授只是利用假期和学术休假在中国兼一份职,拿一份薪水,装饰一些门面,其发表的论文作者第一单位依然是其国外的名校。“我们努力在走国际化道路,但国际对中国管理学界的认同度并没有显著提高。”余明阳说。

反观全球,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大学是走国际化道路的典型,但事实上,办学的结果是成为了“不在美国本土上的美国大学”,或者是“美国名校商学院的亚洲分校”。新加坡某主管官员评论说,这些大学的国际排名的确在日益上升,但他们对本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贡献却在日益减弱,他们的学生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在毕业以后来适应本国本土的环境和市场需求。

中国商学院对本土案例研究尚十分欠缺 余明阳认为,中国商学院目前的发展方式大多千篇一律,各学院做的发展战略几乎可以通用。而商学院只有构成自己的独特性,才能形成竞争中的不可替代性。在这方面,美国的顶尖商学院都坚持个性化发展,如哈佛大学坚持案例教学,芝加哥大学追求理论体系,沃顿商学院强调给学生广泛选择,耶鲁大学注重社会管理,斯坦福大学关注创新创业„„这种个性化的商学院发展定位,构成了美国商学院良好的社会生态。因此,中国的商学院有必要在个性化的道路上有所思考,有所探索。

“我坐在清华MBA的课堂和哈佛商学院的MBA课堂上,感受鲜明,我们还差得太远,需要做很多事情才能赶上。”钱颖一认为,尽管中国的商学院有着一流的生源,但课程设置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增加更多的沟通、批判性思维和推理的内容。此外,中国商学院的本土案例研究还很欠缺,“很多人在关注中国的新兴市场和中国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案例研究并没有赶上,清华大学过去只做了10个案例研究,这些案例研究的质量和哈佛商学院的案例研究的质量是可以抗衡的,但是数量太少。”钱颖一说。

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看来,本土研究的薄弱正是中国商学院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教材仍然是英美学界的。“我们要去参与这个游戏,去引领学界。研究生要能够以中国本土的商业环境为背景,以中国问题为中心,开展原创研究,也不完全是写英文文章,还要写中文文章。我们帮助中国企业成长,也要让学生了解中国,你要在这里竞争,必须遵守这里的规则。”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中国现在有280个MBA项目,400多家商学院可以进行MBA教育,每年毕业生人数近5万人。而在美国,有1300多家商学院,每年毕业的人数是15~18万人。在印度,管理学教育爆炸式发展的20年后,也已有超过2000个MBA和EMBA的项目。两年前,陆雄文被GMAT组织邀请担任全球董事。在他看来,这意味着全球管理学界对中国管理学教育的认可。

独立学院自主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考 第6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品牌建设;知名度;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C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f2008)04—0102—(05)

在高等学校持续大发展几年之后,当前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不要说年轻的独立学院,就是原有的公办高等学校,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为此,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尝试与创新的独立学院,要想保持其旺盛的发展活力,做到又好又快地成长,就必须致力于打造属于独立学院的自主品牌,使自身成为机制灵活、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现代优质大学。

一、独立学院自主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目前的独立学院问题已呈现出非常活跃的研究态势,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前几年,有关独立学院的产生原因和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走势等多方面均被涉及,且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综述了中国学者与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论探讨与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与困难。但是,随着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与壮大,高教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一)品牌建设是独立学院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近些年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总体发展稳健,民办高等教育事业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但发展中尚面临许多新问题:一些学校对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大学“心中没数”;招生中随意性大,结果导致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学校要达到多大规模,校园到底圈多大,建哪些设施,估计投资多少,都很盲目。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独立学院这个笼统的牌子究竟能够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独立学院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居何种位置即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层面等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可以纳入一所高校的品牌理念的构建之中进行思考。独立学院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最终欲向哪里走,究竟能够办成什么样的大学,这都是尚待深入思考的问题。可以说世人需要一个响亮的品牌,独立学院自身也需要一个响亮的品牌。无庸置疑,品牌是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品牌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

办教育是一件复杂而艰难的事情,举办民办高校更为艰辛。一所高校的声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期的积累,来不得任何的“假、大、空”行为,独立学院恰恰是民办高校崛起和公办高校改革之间的产物,走的是一条介于公办与民办相联系的中间道路。从办学实质与办学内容、办学形式上讲,独立学院明显有别于普通的纯民办高校,但在学生收费和内外部管理上又被政府纳入民办高校系列。所以,独立学院走的这条办学之路有很多优势,它使得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有了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实践证明,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前期主要靠投资,后期主要靠品牌。高等教育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独立学院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引导,独立学院想在中国高等教育这个大家庭中扎根开花结果,就必须先取得自己的名份,拥有自己的品牌。

(三)品牌建设是独立学院独特的身份所决定的,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由于它独特的身份,在中国高校中是被列为民办高校的范畴之中的。作为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它既面临国内公办高校的竞争和挤压,同时也要接受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和挑战。因此,对于一所新办高校的崛起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竞争是相当大的,一是它没有长期的、雄厚的教育投资和完备的教学科研设施,二是它没有相当时间内的教育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三是它在社会上几乎没有任何知名度,这样的学校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无法与老牌高校竞争的。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时代向大众化时代转变,跻身民办高等教育之列的独立学院也必须与时俱进,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办学品牌。

(四)品牌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建设的需要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品牌建设,始于品牌创建者的大脑(品牌愿景),而完成于消费者的心灵。有形的产品或服务是品牌建设的骨架,广告、传播、公关是品牌建设的介质,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感受(功能层面和心理层面、情感层面)是决定一个品牌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学校来讲,品牌则意味着它的声誉和社会价值的存在,意味着这所学校的品位、文化、价值,同时也意味着这所学校的大学精神之所在,是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品牌建设对于学校来说是个系统工程、是套“组合拳”,而学院识别是这套组合拳的基本动作,这个基本动作并不受制于学院的办学历史是否长久,办学资金是否雄厚,人才培养是否一流,它已经把品牌理想降低为可实现的产品(学校及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识别的意识,也就是说,品牌建设在产品(学校及学校培养的人才)识别层面已经不是一所新兴普通高校所力不能及的宏伟工程,而是切实可行的营销手段。品牌建设的成功,对学校的招生、就业、吸引优秀的人才、广纳社会资金,乃至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声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很大程度上讲,品牌对于高校而言至少要有两种功效,一种是有形的物质功效,主要用于满足广大的高等教育接受者的求学需求;而另一种是无形的精神功效,主要用于满足进入高校学习的高校学子们的消费心理需求。在高等教育消费水平日益攀升的今天,人们对接受优质教育、高校文化的要求也相对提高,高校品牌所蕴含的大学文化就成为人类精神的栖息地。

二、独立学院自主品牌建设的原则

品牌不等于商标,这是众所周知的。商标是一个产品的标志和称号;而品牌则是一个企业组织内由该组织的文化、价值、战略和经营理念在长期坚持质量、赢得消费群体的忠诚度和市场精准定位的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货币。对于高校而言,品牌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标志和称号,更多的是一种大学文化的体现,是人才标准的分类,更重要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才产品)的商标,是综合价值、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终极体现。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学校标识策划就能解决的事情。品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所学校共同愿景的勾画,是整个学院的内涵建设与实力构建。因此,独立学院在创建自主品牌时,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人无我有,人弱我强。为此,必须坚持定

位准确、质量至上、特色鲜明等原则。

(一)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建设有别于研究型高校的应用教学型高等教育品牌

现在的高等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是品牌和实力的较量,是特色和优势的比拼。从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上讲,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宜再“炒作”扩大规模的热点,而要转移到调整内在结构和提高质量上。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多样化的质量标准,高校应当分为三类:研究型大学,偏重学术、理论;教学型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本科生,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学院,培养职业性、岗位性的操作型人才。基于此,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则更宜走应用教学型大学的发展之路,在教学型多科性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分类上谋求自己的名牌目标。

从实践看,独立学院要想创建自己的品牌,切忌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既不要把自己的发展定位得过高过大,也不要把自己定位得过低过小,严重脱离办学实际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实际。从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上分,可以准确地定位于本科教学型的普通高等教育层次,以培养应用型的、适应各类社会需要的本科人才为目标。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科学准确地给独立学院定位,不仅是制定独立学院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据,更是建设独立学院自主品牌的重要前提。

(二)坚持诚信发展的原则,建设公益第一、社会第二、信誉至上的自主品牌

一个新办的大学很难和历史悠久的大学竞争,没有丰厚的资金投入,没有长时间的文化积累,是无法竞争的,因为你没有形成品牌。一所大学形成品牌要相当长的时间,它跟企业的崛起不一样,一个企业的崛起只要有一个好产品,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一下子就能名满天下,立刻就可以崛起。但是大学是不行的,大学的人才培养是需要周期的,这个周期起码是四年。如果我们走独立学院的道路,从这个时候,我们借用已经成熟了的大学的品牌,就可以跨越形成品牌的艰难时期,有利于独立学院在初创时期立住脚跟。

独立学院虽是民办性质的普通高等院校,有社会企业或个人资产介入办学,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坚持办学公益第一、社会第二、信誉至上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母体大学的多年办学优势和品牌效应,在追求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狠抓教学质量,确保办学水平,力争办出同层次同类别国内一流的高等教育来。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母体大学学科学术水平高、学习实验条件好、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对外交流广泛等优势,多渠道全方位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面向社会争取和组织联合科研项目,立足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才、科技成果支持;另一方面,独立学院要主动在教育观念、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借鉴和吸收著名高校的先进办学思想和成功经验,夯实品牌基础。

(三)坚持特色鲜明的原则,建设师资、学科、专业、学风、人才独特的自主品牌。

学科专业建设不仅是高校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新型独立学院的重要教学建设内容。独立学院既要发挥母体大学现有学科专业建设的优势,扬长避短,择优而上,又要坚持错位发展、适用为本的原则,不要盲目照搬母体大学的一些学科专业,要突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色,以能构建符合学院办学实际为特色的发展目标。由于学科建设是带动一所学校师资、专业、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的龙头,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还必须在学科发展方向、学术梯队建设、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采取一定的超常规措施,加大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

有资料显示,现在普通高校的学科设置存在的趋同现象日益严重,共性的东西太多,个性的东西太少,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立了金融、法学、计算机、管理类等专业,只要社会上流行什么,所有高校就一窝蜂地跟着上这些学科,办这些专业,根本不顾自身办学条件是否具备、未来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独立学院基于自身具有较大的灵活办学机制,应该认真地研究学院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的现状,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需求走向,科学规划自己的学科专业布局。

(四)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建设独立学院优质质量品牌

任何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品牌建设都是密不可分的,要立足内涵建设,更新办学观念,提升办学质量,不断夯实品牌建设的基础。近年来,树立品牌的意识在国内企业中日渐深入,例如,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赞助、参与奥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比赛宣传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由此显示出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品牌意识的觉醒。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在办学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创新的办学思路发展独立学院,多次强调要用历史的眼光、科学的视野、战略的高度规划学院的未来,制定学院的发展目标;要紧紧抓住机遇、吃透政策、领会精神,迅速完善学校的各项基本建设,壮大办学规模;要不断更新观念、学习经验、改革创新,强化办学理念与办学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善于打破传统办学思路与办学模式上的种种框框和消极因素的束缚,进行科学的论证与超前的规划。胜利学院的发展就是基于对胜利油田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实现了办学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和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独立学院自主品牌建设的切入点

独立学院现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规模已占据全国高校普通本科教育的三分之一。到2007年,经教育部确认和备案的全国独立学院318所,仅山东省就有12所。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任何一家独立学院如果在一定的时期内仍没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必然会迟早失去自己的办学生命。独立学院在创建品牌过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一)选准办学目标、找准办学定位是独立学院品牌建设的首要任务

品牌往往是一种识别体系,简洁、鲜明、有美感的标识,更易于记住和引发积极的情感。但是,通过品牌所展示出来的同时又是一种信誉和承诺,是对所有接受服务和消费的人的承诺。作为高校,创建一个品牌很难,维持一个品牌就更难,特别是在今天,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已向国际开放,各种竞争与压力不约而至,对于新兴的独立学院,更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与超常的勇气才有可能达到建好学院品牌的目标。

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与定位不要过大过高,也不要过低过小,要把办学目标定得科学适中,突出特色和优势。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在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应该有各种人才培养机构,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国的人才结构应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技术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组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包

括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应包括建设一流的纯粹教育型高校、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学校等。要从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适合学校持久健康发展的空间,要特别体现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科学地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正确定位,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校产品质量定位的问题,如何培养社会适用人才,如何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学院的毕业产品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教育激励机制,真正做到“育学院一流人才,得学院一流报酬;做出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地位”,要使全体教师和所有学院的工作人员明白,培养出一个好的人才,就等于为学院缔造了一份好的声誉,从而为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一块小小的基础。为此,独立学院从建校之初就更应该加强对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的研究,通过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大力创造传播科学、播种知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育人环境,创造一切条件,为师生的创业创新提供足够的保障。

(二)提高教学质量是进行品牌建设的一贯任务和头等大事

从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学校品牌的大局出发,独立学院必须加快人才建设步伐,特别是要抓紧建设好自己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高层次教师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树立“应用型为主”的全新人才培养理念,切实针对学生的实际,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切实推进“弹性学制”,努力搞好以学分制为主导的必修、限修、选修的课程改革,实施分层次、模块式教学,尽快建立教师导师制和学生导学制,为学生选课选修和实习实训提供指导、咨询,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切实做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培养目标和标准乃至教育观念都有自己的特色。

在新的办学形势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的精神和步伐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实践和探索独立学院的发展新路,才能从最基本的学院基础设施建设、课程改革、师资优化、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把独立学院办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著名品牌。要树立与社会、企业、高校协调发展的理念,突出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逐步建立起适应当地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训新体系。通过不断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和培养方式,使独立学院这块品牌在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方面独具特色。

(三)坚持科学管理与依法治校是自主品牌建设的可靠保障

高等学校作为办学实体,应具有与其功能、职责、任务等相互匹配的权利,但由于国别、制度、时代观念的不同,对办学自主权的认识和确定差异却很大。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法人负责制和院长负责制的作用是创建和维护独立学院品牌的有力保障。院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院长负责的实质是院长及以院长为首的行政系统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办学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对党委集体领导形成的决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更要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和办学品牌高度负责。

要坚持和不断完善各级领导教育目标管理制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教师教学竞赛制度等;实行院系领导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工资制等。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实行的是学院管理委员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合作办学双方的代表出任,在学院的重大事项上作出最终决定。从建校几年来的实践看,这种体制虽然有些松散,但是实际效果发挥得较好,在学院发展的几次重要关头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使得学院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本专科30多个专业招生,在校生达到6 500余人。学院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办学声誉的不断提升,使得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的品牌不仅在山东省高教界有着响亮的名气,而且在全国独立学院当中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四)不断创新与积极开拓是自主品牌建设的永恒动力

创新是推动独立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独立学院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既要有面向市场的开拓意识,又要有面向国际的开放意识,真正做到从办学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上进行创新,从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远战略目标出发,科学审视独立学院这一新型高等教育品牌的内涵与标志。中国的独立学院一般是依托国内已有大学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联合社会企业与个人财团进行办学的,是利用了公办高校的品牌及其现有的部分教学资源和管理经验,在不需要政府一分钱投资的前提下兴办的独立学院,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母体大学的分校或某种意义上的办学翻版,更不是长期依附和寄生于母体大学的附属品。所以,各独立学院在办学之初都曾明确提出“既要依托母体大学和企业,又要积极开拓自己的办学之路,唱响自己的品牌。”

从实践来看,独立学院经过近几年的长足发展,基本走完了初步定型、长足发展的前两步,目前已进入发展的第三步,也就是关键的自主品牌建设的第三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辜胜阻曾经指出:“民办独立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引导与支持并重。”“民办独立学院发展的第三步,就是具有自主品牌的优质大学,具有自己的专业品牌、质量品牌、信誉品牌等,使品牌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每一所独立学院都拥有了自己的品牌,独立学院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全新的品牌。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等一批较有影响的独立学院,正在中国高教界逐步树立自己的品牌。

综上所述,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品牌识别系统的简单策划与设计问题,而是围绕着品牌建设所展开的独立学院内涵建设与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一所独立学院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与把握。独立学院要依托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定位,创建自主品牌。由于每所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无论是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办学基础还是办学水平都有所不同,不可能照搬哪一个或哪几个模式去创办品牌,而是要实事求是地树立和贯彻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在理论上多研究,在实践上多探索,真正避免盲目策划、低水平建设的现象出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牌建设要有长远意识、战略眼光,要立志做大教育,建百年名校,树百年品牌,要用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去精心呵护与建设自己的品牌。

学院品牌 第7篇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积累的, 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 具有校园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具体而言, 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

第一, 物质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表层。主要是指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 如校园环境、教学大楼、图书资料、科研设备、传播媒体、文化设施等, 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 直观地反映学校的“容貌”, 传播校园“第一感”的文化表象。

第二, 校园制度文化, 处于校园文化的中层。主要是指学校各种规章制度, 它是时代基本精神在校园的沉积, 体现了校园文化的整体特色。校园制度主要有高层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还有校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机构, 以及业已物化了的校徽、校标、校歌、校训也属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范畴。

第三, 处于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集体舆论、文化氛围、学术风范、精神信念、校风、教风、学风等, 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 是校园文化的精华所在,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在新的形势下, 独立学院发展迅速, 学校办学硬件投入加大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因办学时间短, 文化积淀少等原因, 校园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学校规模和硬件的发展速度。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如下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落后、参差不齐

在独立学院十年的兴起过程中, 部分学院先发展起来, 独立学院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建设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达城市、发展较早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也受到重视, 还有自己的校园、校训、校歌, 而有些学院却发展较迟, 甚至还依附于母体学校, 没有独立的校园, 总体而言,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参差不齐。

2重基础设施建设, 但对其教育功能发掘不够

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新建一批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体育馆、学生公寓等教学硬件设施, 满足独立学院初期教学的需要。但是, 由于对校园设施的教育功能认识不深刻, 使得物质文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 从设计到命名都忽视了建筑本身的育人功能。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完善、不健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完善的制度是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然而, 目前独立学院由于尚处于创业之初, 所以制度建设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第一, 有些制度制定缺乏长期性、前瞻性。第二, 有些工作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形成;第三, 独立学院的相关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

4精神文化建设不凝炼

近年来, 独立学院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有较大的转变。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短、受企业文化及经费的影响, 独立学院在最初的发展中, 更加注重物质性的硬件设施的建设, 而在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方面就流于形式, 导致目前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不深, 特色不鲜明, 缺乏个性, 缺乏感召力和渗透力。表现如下:校园文化活动经费主要靠拉赞助, 功利性较强;校园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缺乏深度;缺乏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落后的原因

1建校历史短, 文化积淀少

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文化的积累过程, 讲究厚积薄发, 讲究潜移默化的环境育人功能。大学的文化是前人在认知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独立学院从产生至今也就是十年时间, 建校历史短, 且学校发展初期主要开展物质文化建设, 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投人比较少, 尚未形成成熟的文化体系。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理念的形成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2受母体学校及当地文化的交叉影响, 缺乏特色

独立学院是由母体学校申办, 社会力量投资共同创办的新型教育模式, 其管理模式、教育理念都借鉴了母体学校的经验, 其主要依靠母体学校的教师资源, 独立学院的文化必然打上母体学校的烙印。另外独立学院还聘请周边其他院校的专家、教授和大批经验丰富的已退休专家来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 这些专家来自不同的学校, 有不同的风格, 必然也会影响独立学院的文化形成。独立学院新校区也会受到周边环境、当地文化的交叉影响, 因而会缺乏特色。

3受企业文化的功利性影响, 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独立学院是民办性质的, 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 校园文化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效率性、功利性会对独立学院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一方面, 独立学院成立之初都缺乏资金, 有限的资金只能集中利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另一方面, 企业的盈利性、功利性会导致办学者愿意出资兴建大楼扩大招生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 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打造校园的无形资产———校园文化。

四独立学院品牌校园文化的发掘与培育

由此可见, 如何发掘和培育有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 使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发展协调进步, 保障独立学院健康、和谐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和亟待研究的迫切问题。

1领导重视, 集体参与

完善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要有一位具有创新精神, 有远见的、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院长和一个立志追求特色、高质量办好独立学院的高层管理团队, 充分发挥领导带头, 全员参与的民主精神。独立学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学院各部门要相互配合, 营造积极的集体氛围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加强师生共同参与各种活动的开展, 有广大教师、学生的参与才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2巩固物质文化, 并发掘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

独立学院在校园建设中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教学服务工作;更重要的还要发掘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如教学大楼、图书馆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将育人功能贯穿其中;校园从建筑物到景观都应尽量体现一种文化品位;校园建筑还要与地域、生态文化、人文感情相和谐, 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如文化底蕴深厚的著名高校, 校园道路、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等的命名都诗情画意, 如, 清华的学生宿舍是按“斋”字来命名的, 如“心斋”“静斋”“明斋”;广西师范大学的校园道路命名为“达人大道”“立人大道”“思贤路”“礼贤路”, 处处体现了环境的育人功能。

3完善制度建设

第一, 贯彻依法治校的原则,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法律的原则规定, 构建规范、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独立学院特别要注意理清与母体关系、与董事会关系, 明确学院管理制度, 明确各级职责, 避免权利过度集中和职责模糊。

第二, 建立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在构建和谐校中, 要通过不断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党内民主集中制度, 加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重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能力。

第三,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独立学院在用人机制、教职工事业发展、教职工福利待遇、师生的奖惩等方面都要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 并能不断完善, 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4凝炼品牌精神文化

第一, 努力打造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就是办学者的理想、信念。它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原则、行为规范的体现, 是学校精神的“内核”。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模式, 在办学理念上应积极追求创新, 应遵循教育规律, 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 结合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色, 提出核心的办学理念, 使独立学院健康、高效、和谐发展。

第二, 启用视觉识别系统。为了增强学院的对外影响, 规范学院的形象, 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独立学院可以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企业识别系统”) 研究制定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学校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学校对外关系活动, 广告宣传以及其他以视觉为手段的宣传活动在内的各个方面, 进行系统化, 统一性的设计, 力求使学校所有的这些方面以一种统一的形态显现于社会大众面前, 产生出良好的学校识别。学校视觉识别系统对内可使学校的师生员工产生强烈的集体感和归属感, 使学校的经营管理走向科学化和条理化;对外, 可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三, 提出校训、校歌。《辞海》中校训的含义:“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 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 悬之校中公见之地, 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是校园文化精神的具体表达, 它既高度浓缩了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办学理念, 又鲜明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核心价值, 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座右铭”的作用, 对于造就和培养学生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如, 清华大学设计了校徽、提出了脍炙人口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校歌、校徽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又一表达, 充分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 清华大学设计了校徽, 并在1923年创作了校歌。独立学院要根据实际情况, 提出富有教育意义的校训, 谱写具有凝聚力和教育意义的校歌。

参考文献

[1]钱晓霞.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5) .

[2]杨新起, 方世家.以创新精神推进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2) .

[3]葛雷.自卑与超越——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学校教育, 2007 (9) .

[4]江净帆.论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J].重庆教育学报, 2006 (3) .

[5]冯春宁, 杨东林.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2) .

[6]陈恒初.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8.

[7]李书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性与策略[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

[8]马勇.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延安大学学院, 2007 (4) .

学院品牌 第8篇

关键词:品牌,建设,华软学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突飞猛进,民办院校以“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民办高校从无到有,发展规模从小到大,它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公办传统高校与社会力量共同举办的一种新型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这些独立学院挂靠公办院校的无形资产,但是往往还是被误解。许多像此类型的高校,在新的形势下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主要在于独立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不久,举办本科教育时间短,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自我特色等问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独立学院调整选择好未来发展战略,特别是打响自身的教育品牌,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尤为重要。

1 华软学院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其实,在市场营销中,品牌更侧重产品的形象视觉宣传与推广,越来越多被运用到赢利之中。

(1)换标引起短暂的视觉转移。学院经过八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华软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了加速学院的发展,推动华软向高质量本科院校方向阔步前进,2009年4月起,华软启用了新的VI系统,全面加强华软品牌建设。在此之前,学院旧LOGO由于设计复杂,没有形成一套VI系统,不容易被记住。而新LOGO刚刚更换,也不容易被广大师生深度接受,造成华软学院VI系统在短时间内“模棱两可”。

(2)校园没有标志性建筑物。华软学院虽然说风景幽雅,具有欧陆风格,是在中国大学校园里的外国校园,但是到目前为止,华软学院还没有标志性的建筑物。而有标志性建筑物的学校,则一提到标志性建筑物就很容易被人记住。例如,中山大学的钟楼,每个校区都有钟,特别是孙中山伟大形象的铜像,让人一站在它面前就肃然起敬;还有暨南大学的拱型大门,华南农业大学的“大”等等。

(3)人文、学术氛围积淀肤浅。一提到华软软件学院,虽然一听就知道以“软件”著称,在软件、信息等行业里有享有名气,但是,年轻、充满朝气的华软校园,由于建校时间只有八年,办学时间短,让人感觉人文氛围积淀肤浅。这样一来,许多人认为,年轻的学校就是缺乏建设,自然而然就直观上感触品牌建设路途遥远。品牌建设承担的品牌策划与推广责任重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2 华软学院品牌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民办高校蓬勃发展,华软学院学生也在短短8年间发展到上1万人。在良好的招生状况下,有的民办学院开始停止建设、压缩开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华软的投资者却有清醒的坐标感和坚定的办学理想,他们意识到,曾经的唯一,很容易被复制;曾经的领先,也很快引来追赶;优势只有转化为品牌,才能得到巩固;也只有确立了品牌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才能纲举目张,不断进取,保持优势。华软软件学院作为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中最早的专业性软件学院,其开设的动漫、游戏等专业引领国内院校同类专业的先河。

据了解,今年6月23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正式宣告更换新校标。与此同时,华软学院校方表示,这次换标,标志着学院整体视觉形象全面导入VI系统,学院也以此为开端,进入品牌建设的新阶段,其目标定为要在短期内成为国内一流的专业性软件学院,并最终成为中国IT学院第一品牌。

“品牌意识与品牌建设具有关联性、社会性和时代的象征性。这种关联性,表现在品牌意识铸造品牌质量,引导品牌塑造,创造品牌价值;这种社会性,表现为品牌意识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建设品牌、塑造品牌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

另外,公校扩容、民校勃兴、就业不景、数年后生源数量下降……种种可预见的危机因素,也令那些真正把办学作为长远事业的投资者开始重视品牌建设。据华软学院品牌建设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这几年,正是启动品牌建设的最好时机——招生良好,生存无忧;压力将至,未雨绸缪。教育界人士也认识,独立学院目前的竞争,主要是看前面所挂的公立大学的品牌;几年后,就要看自有品牌;再过若干年,将出现一批可直接与公立名牌大学直接竞争的品牌民校。品牌建设,将成为未来民校发展走向的分水岭。

3 华软学院近期“五大”举措打造品牌建设

(1)成立品牌建设委员会,确立品牌导向。华软学院确立以品牌建设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并专门成立由执行董事兼常务副院长挂帅的品牌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整合全校资源,推动学院的品牌建设。品牌委员会负责编制学院的品牌发展纲要及阶段实施规划,指导全校的各项工作归依到品牌建设的目标规划下进行。

(2)投资过亿升级硬件设施。学院董事会决定,未来两年,将斥资过亿,全面升级学院的硬件设施,包括新教学楼、1万平米食堂、新图书馆、艺术中心、教工学生宿舍等建设。工程完工后,华软学院的硬件设施将达到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3)就业工作成为重要考核指标。学院认为,毕业生是学院品牌的权威认定者及主要传播者。作为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率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为此,除了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提高就业技能外,软件工程系、数码媒体系、游戏系等特色强系还开设精英班等方式培养拔尖人才,带动整体教学质量和学风的提升。学院对一些重点系提出了力争10%的毕业生进一流企业、70%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就业目标;软件工程系的JAVA精英班提出了一二年级解决“有饭吃”、三四年级“上岗就上手”的技能培养要求。

(4)系主任岗位公开竞聘,贤能者居之。创立品牌系、品牌专业,是学院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6月15日,学院首次举行系主任公开竞聘,24人竞聘八系一部的九个岗位,其中一人为外校老师。目前,九位票选出炉的系主任拟任人选已出榜公示,其中6人为新面孔。

(5)华软网站力争成为最具IT及人文特色的高校品牌网站。配合VI改造,华软网站也完成改版。新网站更简洁、人性化,内容设置上开辟了多个人文特色的版块,如“封面故事”、“校友回味坊”等,力争成为最具IT特色和人文特色的高校品牌网站。

4 对华软学院品牌建设的建议

4.1 利用教育信化实现先进的办学理念

华软学院从办学第一天起就树立走创新之路的理念,把创新精神落实在学院的各方面工作中,力求在创新中塑造“华软教育”品牌。学院紧紧把握信息化管理这一先进思维和理念,在学院自主研发了信息管理系统,将学院各类管理集于一身,实现校园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并用这一理念指导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4.2 全面构建华软VI系统

华软学院数码媒体系杜凯老师根据学院情况,设计了一套VI手册,VI系统包括核心部分、辅助图形、环境风格类、事务用品类、员工学生制服类等五大块,VI手册涉及学院品牌建设实体部分的方方面面。

自2009年4月开始启用新VI系统,华软学院由品牌办牵头,设置新VI系统推行领导工作组领导成员,并成立了以数码媒体系和游戏系组成的“平面—视觉传达”、“网站系统”和“公共场所建筑环境”、“多媒体”四个换标工作组,对学院VI进行改造和换标。与此同时,该院还通过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媒体进行宣传学院新VI系统换标。笔者认为,学院应继续深化换标理念和思想,全面构建华软新形象、新面貌和新姿态。

4.3 培养应用型人才

华软学院要办成一家中国著名的国际性高等院校,就必须依托软件产业的发展,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以IT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软件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立足点,采用完全学分制,实施信息化管理,并努力探索和形成以软件开发、网络工程、嵌入式技术、动漫制作、游戏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积极发展以数字媒体艺术为特色的新兴学科,培养适应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规范化应用型人才,努力发展华软学院的后发崛起优势。

4.4 建设品牌专业,,强化办学特色,实施品牌教育战略

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市场竞争力的象征,品牌产品反映内在质量,具有独特的个性,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将品牌的概念引入到高校,也就是要实施品牌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是一所高校要立足于社会之上,必须依靠办学,而高校的办学,又依靠专业设置、专业举办。例如,该院开设的动漫、游戏等专业引领国内院校同类专业的先河。与世界IT巨头微软、IBM合作办学,开创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先河,达到无缝连接知识体系。只有这样,建设出自己的品牌专业,强化办学特色,不做公办高校的复制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才能凸显出自己的品牌,最终实施品牌教育战略。

华软学院曾有一句办学宗旨:“培养应用型人才,使他们具有一样的学历,不一样的能力。”总之,华软学院正处于“华软教育”品牌建设转型期,一直以来,华软学院坚持特色办学之路,打破了传统办学封闭性,让教育更加开放走向现代化,同时为学院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在探索新型教育品牌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郑忠智.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9(5):88-90.

[3]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

[4]陈志文,刘万永.发展高等教育还有很大空间[J].中国青年报,1999-04-28.

学院品牌 第9篇

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晚, 大部分高校创业学院以非实体的形式运作, 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有待加强, 且创业学院建设经验不足, 甚至还存在一些争议, 尚未形成一批有吸引力、特色鲜明的创业学院品牌。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创业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创业学院品牌形象构建迫在眉睫。

一、高校理念识别系统的基本内涵及作用

高校理念识别系统 (University Mind Identity System, UMIS) 是高校形象识别系统 (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 UIS) 的一部分。UIS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CIS) 理论引入高等教育学领域的产物。一般认为, UIS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高校理念识别系统 (UMIS) ;二是高校行为识别系统 (UBIS) ;三是高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UVIS) 。高校理念识别系统主要包括高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战略、校训、校风等, 体现高校的核心价值;高校行为识别系统主要指高校的制度规范、教育管理行为等, 主要体现高校的行为特征;高校视觉识别系统包括校名、校徽、校服、校歌、校园环境等, 体现高校的外在印象。

从辩证法的角度出发, 理念指导并制约着行为和视觉的活动, 行为和视觉的活动则不断践行着理念, 并在内化拓展过程中注入新的思维。高校理念识别系统是高校最深层次的思想和精神系统, 是高校品牌形象的核心价值。

二、高校创业学院品牌形象构建

品牌是一种价值理念和精神象征, 无论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 品牌代表的是优异的品质。目前部分高校创业学院初建, 理念识别系统较为模糊, 创业学院的发展道路还不够清晰, 更谈不上形成颇具特色的创业学院品牌。创新是创业文化的内核之一, 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 也是品牌形象塑造的过程。塑造创业学院品牌形象是学院发展壮大的无形资产, 是提高学院知名度和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学院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参与对外合作和竞争。

(一) 高校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影响因素

高校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构建必须基于特定的目标定位, 主要基于社会需求、地域文化及高校的办学使命和战略定位。社会需求从总体上决定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地域文化极大地影响着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与气质。不同高校由于学生对象、办学理念的不同, 其对创业教育也具有不同的定位, 从而形成各异的创业教育理念和目标, 进而产生相适应的创业教育模式。办学使命和战略定位则是高校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的直接决定因素。

社会需求是高校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根本依据。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主要源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尤其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需要。高校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必然涵盖创新精神理念, 没有创新的品牌就没有生命力。

地域文化是影响高校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重要因素。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立足“为自治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育人目标。位于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定位是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精品化、重实践的学院, 力争建设成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上海和上海交通大学特色、世界知名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院。

学校的办学使命和战略定位是高校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直接决定因素。温州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强调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三者有机统一, 基于这一定位, 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将学院目标定位为“弘扬温州大学创业教育特色”。正是学校的办学使命和战略定位决定了创业学院的定位和目标, 从而树立了创业学院的品牌形象。

(二) 高校创业学院品牌形象构建原则

1.讲究科学性。品牌形象的塑造绝非一朝一夕, 也不是一两个领导干部的个人意志, 高校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的行程和构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论证, 同时需要调动人员广泛参与调研和论证过程。每个高校具有自身的资源和特色, 通过广泛调研可以进一步明确学院发展优势和发展道路, 再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理念。通过科学论证, 将一系列理念进行分层归纳、分类整合, 最终梳理出合适的系统要见, 形成创业学院的理念识别系统, 塑造学院的品牌形象。

2.体现差异性。品牌代表着一种理念, 理念的差异性使得品牌之间得以区分。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除体现创业创新精神外, 还要体现明显的高校自身特色, 这种差异性使得高校创业学院品牌形象与其他高校明显地区别开来。有研究对浙江大学、温州大学、义务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进行了调查, 发现三所院校创业教育目标、内容需求、形式需求、师资需求管理需求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性, 这些差异使得三所高校塑造了不同的创业学院品牌形象。浙江大学“蒲公英”青年创业学院主要以培养创业精英为理念, 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以培养“具备了初步创业技能的岗位创业者”为理念,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则探索批量生产大学生创业者。

三、结语

高校创业学院品牌形象的构建是创业学院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仅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 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更有利于提高社会美誉度, 提升核心竞争力。高校创业学院通过导入理念识别系统来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是高校抓住社会需求, 结合区域资源和优势, 重视自身特色发展的结果。

摘要:高校理念识别系统是高校最深层次的思想和精神系统, 是高校品牌形象的核心价值。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动下, 创业学院作为创业教育的一种组织模式发展迅速。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创业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创业学院品牌形象构建迫在眉睫。高校创业学院理念识别系统的构建需要讲究科学性, 体现差异性。通过导入理念识别系统来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是高校抓住社会需求, 结合区域资源和优势, 重视自身特色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高校,理念识别系统,创业学院,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李义勇.论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2012 (6) :106-109.

[2]赵哲, 陶梅生.基于大学形象识别战略的大学特色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21) :9-12.

[3]徐小洲, 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5:117.

学院品牌 第10篇

黄河科技学院自建校以来一直贯彻“以人为本, 学为创造”的教育理念。学校严格奉行“学为主体, 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能力+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和“科学化决策、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自动化办公”的管理模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塑造“五会”“四有”的黄科大学生形象, 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成为名校育英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黄河科技学院品牌创建的意义

纵观国内外的一些民办高校, 不难发现国外的很多民办、私立高校是人们所向往的, 如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等, 这些学校都有着极强的品牌知名度。在国内众多的民办高校中, 最缺乏竞争力的学校就是因为学校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不强, 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发展。目前, 面临着社会高等教育受众群体对高校品牌的追求, 伴随着教育资源的变化, 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这种竞争带来的是高校品牌之争。因此, 每个高校都把塑造特色强势品牌作为一个核心任务来抓, 以迎接新的品牌竞争。在我国的很多高校品牌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 主要表现为学院特色不强、发展同质化、定位不明确等问题。黄河科技学院品牌的创建能够使学院的品牌特色、教育理念、发展前景准确的传达与社会大众, 取得一定的大众认知度和忠诚度, 使学院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能够顺利的发展, 以当前高等教育市场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 树立学院品牌意识, 打造出符合学院特色并被社会认可的知名品牌, 从而提高学院的品牌知名度。

三、对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改进设想

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系统的建设上还处于自发和盲目的阶段, 在凸显院校特色的基础上, 非常有必要进行艺术化和规范化。整合院校现有的视觉形象设计, 并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从客观上改善黄河科技学院的品牌形象, 促进黄河科技学院品牌教育的优质化。创建一套优秀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在促进学院品牌塑造的同时带动国内其他民办高校的品牌发展。

1.对基础部分改进设想

标志作为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核心符号, 在国内很多高校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和重视。从现有的学院标志来看, 视觉造型要素不够独特, 形式较为单一, 在运用过程中不够规范, 造型上存在着严重的视觉变形, 严重影响到学院固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学院品牌形象缺乏个性, 阻碍了黄河科技学院品牌形象的塑造。因此, 在对黄河科技学院标志进行设计时, 应该遵循一定的设计程序:解读黄河科技学院品牌文化——寻找相关题材要素——提炼出适合的造型符号——进行视觉整合——确定表现形式。在设计时需要清晰地展现出黄河科技学院标志背后深刻的意义, 以强化黄河科技学院的品牌特色和文化底蕴。

黄河科技学院品牌名称标准字体又如一个人的签名, 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独特性格和个人志趣等。在我国现有的学校名称的标准字体中, 常运用的是书法体和装饰体两大类, 而应用最多、最普遍的是书法字体, 书法字体的运用较能体现出高校的教育特征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书法字体的广泛应用难免会造成各个品牌院校标准字体的识别模糊, 甚至出现一定特色上的混淆, 缺乏品牌个性。同时单独追求书法字体的艺术价值和名人效应, 容易造成学院标准字体的审美情感与学院的文化内涵、品牌特色的脱节, 成为缺少独特内涵的表象符号。因此, 在对标准字体的改进中, 应做到保留原有字体的风格特征, 在其视觉上进行修正, 结合学校品牌理念精神, 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在其原有形态的基础上, 再生出既有黄河科技学院品牌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视觉美感的标准字体。

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标准色彩是代表学院形象的特定色彩。通常采用一种或多种色彩的组合。为了增强了视觉系统的丰富性, 还应紧密的结合视觉形象设计的辅助色彩, 与黄河科技学院的品牌标志、标准字体及视觉应用要素等配合使用, 广泛地运用到黄河科技学院品牌形象的各个系统中, 使之突出主色调的同时, 充分利用辅助色的丰富性, 营造出高雅的人文环境, 强化黄河科技学院的文化底蕴。辅助图形作为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基础部分的核心元素, 很好的弥补了标志在视觉形象设计中应用的单调性, 能够展现出学院品牌理念和一定的文化内涵。再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学院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品牌文化, 使之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体。鉴于此, 在进行辅助图形的设计时, 运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字符号——篆书, 直接使其与黄河科技学院的品牌口号相联系, 设计出独特并反映学院品牌理念的视觉符号。

2.对应用部分改进设想

随着黄河科技学院发展和壮大, 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应用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从办公用品、招生宣传用品设计到导向识别的运用无不反映着黄河科技学院的品牌内涵。

作为视觉形象设计的办公系统设计, 要考虑到其视觉灵活性和使用的长久性, 因其院校的办学性质, 在招生宣传用品的设计上应明确直观的体现出学院的特点。以其独特并具有艺术美感的视觉形象来感染目标受众群, 使目标受众群的感官体验与视觉形象设计的内涵相一致, 从而提高目标受众群对学院的认知度和品牌忠诚度。

一个合理的导向标识对于品牌文化环境的建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黄河科技学院最初的导向标识只是标记当前的位置及区域名称, 在色彩与造型的选择上缺乏统一性和一定的艺术美感, 在发挥导向设计的作用时产生了一定的识别障碍。科学、合理的导向标识能准确、有效地传达出黄河科技学院品牌特征, 与其品牌定位战略相吻合, 显示出对受众群的尊重和理解, 具有鲜明、独特的观点, 同时兼顾到黄河科技学院品牌特色的一致性和灵活性, 并能较好的体现于外观和感觉。因此, 应对黄河科技学院品牌导向识别系统进行明确的院系之间、部门之间的类别区分, 结合黄河科技学院特色及实际情况, 把黄河科技学院的标识导向分为多个级别的导向识别系统。

一套视觉统一的视觉形象设计更能强化黄河科技学院所要表达的品牌信息。良好的黄河科技学院文化氛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齐全的硬件设施、和谐的人文环境都体现着学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内涵特征, 学院要对这些特别的注重和关心, 这是一种可以持久的优势, 同时, 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也是黄河科技学院品牌价值至关重要的资产。任何方面的品质降低, 都会使教育受众群及社会大众的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降低。在黄河科技学院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系统中, 要持续使用明确清晰的视觉语言来传达黄河科技学院品牌的特色和教育的质量, 进而准确深刻的表达学院的品牌内涵, 提高目标受众群对黄河科技学院品牌的认知、理解和选择, 推动黄河科技学院品牌

解读标志设计中格式塔的运用

陈常清 (广东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广东肇庆526060)

摘要:标志是以传达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图形符号, 带有一定的寓意、内涵, 通过视觉美感进行图形的组织或重构, 直接或间接地把某种信息更好地传达给接受者。在进行标志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有很多的设计方法与手段, 而格式塔则被更多的、更广泛地应用于标志设计当中。“格式塔”是 (gestalt) 的德文译音, 英文将其译成form (形式) 或shape (形状) , 中文则更为贴切地把它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研究是以“形”作为出发点的,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格式塔被广泛运用于标志设计当中的原因。

关键词:标志设计;格式塔;运用

从古老的岩壁、洞穴里的象形文字, 以及图腾、中国的甲骨文、纹章、族徽等的出现, 世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以沟通与联系为目的的具象或抽象性符号, 而这种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 通过非自然规律的改造, 不断地由具象性形式向抽象性形式转变, 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熟知的各式各样的标记, 文字、图形、图案, 甚至是一切视觉的简洁化符号, 而这种符号的不断发展, 则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标志”。

在我国, 真正在思维与意识形态上出现“标志”的萌芽, 最早可以追塑到北宋时期, 济南一家叫做刘家工夫针铺的以“白兔儿”为标记出现在印刷宣传票上, 在宣传票上把店铺门前石头白兔形象置于商标中间, “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字样对联式布在两边, 酷似中堂画, 中国味十足, 这个标志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古代中国的造纸术传到欧洲, 在纸张上出现特制水印标记, 成为欧美最早的标志, 欧美的一些的店铺把地方或制造者的名称印于包装上, 这种早期标志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 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生产者与经销商使用商标来为自己的产品作宣传, 而这些标志更多的以一种插图、版画等复杂的形式出现, 层次虽然丰富, 但繁杂、视觉效果欠佳。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 标志的表现形式随之越来越简洁、醒目, 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现语言和有意念的图形符号。格式塔的运用使得现代标志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一、格式塔使标志的特点更为突出, 给人印象更深

与其它视觉表现形式相比, 标志要将丰富的内涵, 用简洁、概括的形式, 在相对更小的平面框架里表现出人们能理解其内在的意义, 格式塔的表现手法使标志的特点更为突出、更有吸引力, 标志在格式塔的运用上, 可以说让复杂而又统一的结构形式变得简洁, 表现得更加为俏为妙、耐人寻味。因为这种概括就像克里克定义“格式塔”一样, 一个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等的有机整体, 而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我们就能想像得到一个小小的标志, 为何看起来有那么多的变化, 听起来会有那么多的含义。格式塔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相似性

视知觉会把相似的要素组织在一起, 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在标志中, 如一条直线与一线曲线放在一起时, 视知觉将其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 而当一条曲线与另一条曲线放在一起进行构筑时, 即的发展。

优秀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不能只是外在的品牌视觉表现, 不能仅仅反映高校自身的办学特点, 这不符合民办高校的发展实际, 要传承一定的高校品牌文化内涵, 要把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与一定的文化内涵相融合。随着当今社会及教育的发展变化, 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发挥固有物质和精神特性的同时, 还应具有黄河科技学院历史的延续性、精神的延续性、形式的丰富与统一性, 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精神文明的需要, 以及黄河科技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笔者相信, 新的黄河科使差异相对较大, 视知觉却能把它看作是同一“家族”。就拿中国邮政的标志来说, 它是由多条曲线组成, 但我们总能把它看成是一封在传递的信封, 因此, 它在视觉上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 形态与背景

形态与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 才能真正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任何一个形态的“显现”都需要背景, 而哪一个在前, 哪一个在后, 一方面取决于设计者的创作意图, 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观者的知觉判断能力。有的标志通常利用形态与背景的巧妙变形, 给人以奇特的视觉感受, 从而吸引观者的眼球。如广州中国大酒店的标志, 从背景看它是一个代表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灯笼, 而反过来看则是一个代表中国的“中”字, 意义非凡。

(三) 连续性

具有连续性意义的形态会因为视知觉的作用, 将其组织成一个整体, 当不完全的形态呈现于眼前时, 会引起视觉中一种强烈追求完整、对称、和谐和简洁的倾向, 就好比一个接近于“C”字形的标志,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它看成是一个圆形, 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圆。

二、格式塔使标志更有意义

标志在设计中必然要具有一定的涵义才会被人们所使用, 标志的意义是标志被传达者在理解了本义之后产生的主动行为, 也就是标志传达者的目的, 它包含了内涵意与指示意。前者是启发被传达者的联想以理解标志的意念, 后者则是获得认同以诱导被传达者的行为, 格式塔让标志的内涵意给人以更多的联想, 让标志的指示意给人以更多的诱导, 让人在心理上感到品质优越的产品会是给人以无限的信心。标志使得接受者在心理上获得更大的愉悦感与认同感。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一个运用格式塔形式将红色作为背景的印章图形, 中间放上一个中国极富内涵的“文”字变形, 这个“文”字又好像在运动之中, 充满了活力与动感。印章、书法等艺术形式与奥运会的体育特征巧妙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那个让我们过目不忘的承载了中国多年来的共同梦想的标志。这个标志表达了十三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三、格式塔让现代标志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现代标志的设计除了运用单独的图案、图形、文字等, 还可以是格式塔式的图形或者文字, 如adidas的标志, 也可以是半格式塔式的图形或者文字, 又或是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体。半格式塔式就是标志的一部分可以是具象的, 另一部分则是“完”形的图案来构成整个整体, 如东鹏陶瓷的标志。现代的标志设计充满了多向性, 格式塔让现代标志更加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不断推动着标志设计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8.

2. 邱松.《造型设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7.

3. 王国伦.华健心.高中羽.《平面设计》.2001.10.

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不是追逐外在的表现与传播, 而是一个以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为指导的个性独特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河科技学院的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的认真解读, 结合当今多个高等院校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特点, 对黄河科技学院现有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比较。在熟悉掌握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组织形式、取材内容、表现方法以及学院文化等理论性知识的基础上, 运用其现代设计元素的内在涵义对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 总结出适合黄河科技学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方案, 形成具有科学的、整体的、明确的学院品牌文化特点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关键词:黄河科技学院,品牌文化,视觉形象设计

参考文献

[1].凯瑟琳·费希尔著, 夏颉译.品牌再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3.

[2].日本G社编辑部.国际品牌设计2[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11.

学院品牌 第11篇

抓教育平台,建学习型支部

九江学院党委认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在建立学习型党组织,通过“两学一做”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缺失、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对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掌握不够、履行不了职责和义务、树不起形象、发挥不了作用等突出问题。必须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学风引领作风,以学习促进工作,不断提高党员理论水平,提高服务师生的本领。

外国语学院党委学生支部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通过设立“两学一做”党建工作微信群,宣传发布“两学一做”及党建学习材料70余篇。在全校首推“127”学习计划品牌项目,即培养一个高雅爱好,学会两项运动技能,熟读七篇国学经典,倾力打造外院文化节,师生微运会和国学微课堂三大教育品牌。其中“127”学习计划品牌项目已成为全校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

会计学院党委学生二支部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利用手机随时在线的优势,抓住点滴时间学习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举行了“两学一做”网络知识竞赛现场答题活动。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党员学习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行政后勤支部根据工作与岗位分散特点,创新学习方法,通过每个党小组建立微信群,党员时时在群里都能学习分享党的理论知识和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该支部还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抓组织生活,建规范化支部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搞一次活动,而是突出经常性教育的要求,用日常的教育途径、教育方式,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实践证明,哪里的党内政治生活正常规范,哪里的党组织就坚强有力,党员就有好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九江学院党委正是按照这种思路,要求各支部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全、作用突出的标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规范化建设,切实把党员队伍建设的意识树起来,责任扛起来。

党委办公室支部隶属于九江学院机关党委,是机关的一个普通支部,校党委书记是本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党办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坚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严格规范组织建设和组织生活。支部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组织生活,精心准备,做好记录,促进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作为支部的一名成员,校党委书记郑翔同志率先垂范,准时参加支部活动,在学习讨论时积极发言,模范践行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起到了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党办支部还注重丰富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与时效性,针对工作特点,着重加强信息化建设,开设了党办微信群,既加强了内部信息沟通,更注重微信群中积极告知支部成员对党建新形势、社会热点问题应该怎么看、怎么干,引导党员进行讨论,通过增强信息共享和思想沟通,实现价值引导。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党委学生支部,每次组织生活围绕一个专题进行学习讨论。把支部党员活动室放在学生宿舍,制作“两学一做”专题博客,学习QQ群、微信微博等组织生活交流平台,实现了组织生活内容全、覆盖广、手段新、效果好。建立了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制定服务指南,树立服务标兵,开展“党员服务之星”评比活动,并率先在全校开展了“党建+公益”活动。该支部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由学生党员组织的团队在全省2016年挑战杯创业大赛中获银奖。

抓活动创新,建品牌项目支部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九江学院各基层党组织以组织生活更加贴近思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进一步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活跃党内生活,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出发点,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创建党建品牌项目。

土建学院党委学生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积极摸索出一套学生党建新模式,即“123”学生党建工作模式。“1”即坚持一个理念,以人为本;“2”即创新两个机制,就是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学生党员成长档案》和创新学生党员发展机制,将“党员答辩制”引入学生党员发展考核环节,从而严把“入口关”;“3”即做到三个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客观性与教育性相统一。“123”党建工作模式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积极评价,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艺术学院党委学生三支部紧紧围绕开展“党建+”活动,每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立足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岗位,或担任一项工作,或帮扶一个特殊群体学生,或参与创新创业团队等,在班级、寝室、同学中做表率,树标杆,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学院品牌 第12篇

滨州学院品牌建设的办学实践

滨州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坐落在渤海之滨、“兵圣”孙子故里和富饶美丽的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市。学校前身是滨州师范专科学校, 2004年5月, 经教育部批准, 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学院自升本以来,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品牌建设, 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方面凸显品牌意识。学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了立足滨州、面向黄河三角洲、辐射山东及周边地区,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在深入开展“如何办好滨州学院”大讨论的基础上, 经过近两年的艰苦探索, 进一步明确了“合格、强校、名校”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目标, 实施改革创新、人才强校、品牌兴校、硬件带动、文明校园“五大工程”, 努力把学院打造为鲁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品牌院校。

为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学院曾多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策略。首先,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从2005年开始, 我校开始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全程操作, 形成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现了通专相宜、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思想。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式, 搭建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平台”和八大模块, 在加强基础的同时, 灵活设置了专业方向, 为培养多样性人才提供了保证。

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 健全包括“决策目标、运行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支持、监督考核、教学保障”等六大体系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以英语教学为突破口,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为加强英语教学, 试行外语分级教学模式, 狠抓外语系教师和全校500名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两支英语教学队伍”, 广泛开展“英语寝室”活动, 把英语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学院还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督评,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由于措施得力, 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此外, 学校通过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学科专业和特色办学凸显品牌亮点, 提升品牌内涵。

第一, 加强学科建设。学院注重发挥地域优势和自身比较优势, 建设了生态文化学、民间艺术研究、应用数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生态学等6个校级重点学科。第二, 完善专业布局,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第三, 学院依托当地人文环境资源和高新技术, 结合自身优势, 精心打造了飞行技术、孙子研究、黄河三角洲生态、黄河三角洲文化、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安全文化、航空信息技术七大品牌学科。2006年我院新上飞行技术专业, 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填补了全省高校民用航空类专业空白。

最后, 通过服务地方赢得社会知名度。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关心, 以作为求地位”的办学理念, 根据滨州市“十一五”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紧密结合“十大产业链”和“系统九州”建设, 制定并实施了“滨州学院服务滨州行动计划”, 以88个重点项目为载体, 主要在科技支持、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文化引领等方面为地方提供服务与支持。

对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

1.树立品牌建设的意识, 准确定位是创建高校品牌的根本前提和关键所在。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教育观念的更新。要更新落后陈腐的教育观念, 就要树立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要树立品牌意识, 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必然要在校园文化核心层面的精神文化中注入“品牌意识”, 并将其凝聚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高校要进行品牌建设除树立品牌意识外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对学校进行合理而准确的定位。“目前, 困扰我国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对自身的定位不准, 缺乏个性和特色。”[2]高校的定位缺失使得很多高校的办学目标不明确, 不能最大效度地聚集可利用资源以形成核心竞争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作为高等教育基础力量的新建地方综合院校要在和同类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的竞争中寻求生机, 在夹缝中求生存, 必须结合自身办学能力、办学条件等实际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准确定位。即要走教学为主、科研及产业化相结合的路线, 人才培养方面要面向地方, 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这是高校实施品牌战略进行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

2.质量立校, 特色兴校, 是高校品牌建设的制胜法宝。

教学质量关乎学校的生死存亡, 也是塑造品牌的内在保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不久, 基础薄弱, 缺乏本科办学经验, 办学实力不足, 因此, 内强质量, 以质量求生存, 以质量塑形象应是多数新建地方综合院校选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我院的办学实践不难看出, 围绕“宽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此为契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塑造高校品牌和确立社会地位的根本立足点。

教学质量是高校品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突出办学特色, 特色兴校则是新建地方综合院校打造品牌形象的制胜法宝。目前制约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科专业盲目趋同, 贪大求全, 缺乏办学特色。因此, 新建地方综合院校要实施品牌战略, 在内强质量的同时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注意培育办学特色。如在办学理念上要体现地方特色, 在学科专业上要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 “一所大学只有在其学科在国内甚至世界占据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的情况下, 具有超强竞争力, 从而才能够逐步在高校之林中树立起自己的‘旗帜’, 高校的品牌效应才能发展成为品牌资本。”[3]此外, 还要创建有地方性的学术品牌, 在人才培养上可采用错位竞争战略, 培养特色人才。

3.服务地方, 实现校地互动发展, 是高校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因此, 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应把服务地方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和职责。高校创造自己的“品牌”, 即赢得声誉自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但同样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依托地方, 服务地方、只有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做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文章, 才能有作为、有活力。为此, 新建地方院校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人才培养、科技支持、咨询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与支持, 实现高校与区域社会的协调互动, 既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还会在当地赢得较好的信誉和口碑, 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为自身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品牌效应的概念已由经济范畴渗入高等教育领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基础力量的新建地方综合院校要在激烈的国内外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 脱颖而出, 树立品牌意识, 走品牌建设之路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品牌,品牌建设,新建地方综合院校,滨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明忠.品牌战略: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及在中国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1) .

[2]薛冲.论高校品牌战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9) .

上一篇:鸡白痢的诊断及防治下一篇:注重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