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自然范文

2024-07-22

人文自然范文(精选12篇)

人文自然 第1篇

襄阳市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是鄂西北经济文化中心。襄阳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 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建设和经济实力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国内外都颇具影响力, 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文化名城、书法名城和中国魅力城市等光荣称号。然而在产业不断强盛、都市日渐繁荣的同时, 襄阳对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展现还不够, 襄阳的地方文化特色仍不够突出, 城市文化形象也不够丰满。地方文化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特色, 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长远的眼光看,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襄阳应向世人展现多元且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魅力。以人文景观这种艺术形式整合襄阳的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 不仅使这些资源得到视觉化、大众化和长久化地呈现, 而且能起到丰富襄阳旅游资源, 提升城市文化意境的美妙作用。因此, 摸清襄阳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家底”, 就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2 岘山是襄阳天赐美景与人文荟萃之地

“十里青山半入城”, 是岘山与襄阳城相依相融的绝佳写照。岘山座落于襄阳城南, 仅咫尺之遥, 面积达68万km2, 森木覆盖率达92.5%, 这里山势不高, 植被丰茂, 景致秀美。岘山堪称绿色屏障, 是大自然赐予襄阳的一大福地。

岘山之美, 美在自然。岘山就像襄阳人一样质朴无华, 既无峻峭之姿, 又少张扬之态, 便于亲近, 利于攀登, 历来成为文人墨客流连歌咏之地, 今天更成为襄阳百姓休闲、健身和放飞心绪的理想场所。岘山南起汉水之滨, 西至万山, 蜿蜒起伏, 虽山势不高, 但确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扼守着襄阳城从南到西的交通要道, 佑护着襄阳城的安全, 再加上城东、城北的天堑——汉水, 故有“铁打的襄阳”的美誉。岘山绵延近10km, 其大大小小的山峰, 构成了岘山多彩多姿的风景节点, 如珍珠宝石一样镶嵌在岘山伟岸而坚实的身躯上, 使岘山更显得风采非凡!这些风景节点分别是岘首山、羊祜山、凤凰山、谷隐山、郑家山、望楚山、虎头山、真武山、琵琶山、尖山、扁山及万山等。历史上对岘山歌咏最多、留恋不已的要数襄阳人, 故居位于岘山东侧的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孟浩然。他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隐居家乡, 可以说走遍了襄阳的山山水水, 对家乡的拳拳挚爱之情诉诸于诗歌, 感人至深, 至今仍令人动容不已!如孟浩然外出思念家乡时, 看什么美景都无兴致, 他在《九月怀襄阳》一诗中写道:“去国似如昨, 倏然经杪秋。岘山不可见, 风景令人愁。”眷恋岘山之情溢于言表。外游归来后他又是喜形于色地赞美岘山:“山水观形胜, 襄阳美会稽” (《登望楚山高顶》) , 大有“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叹喂![1]王维在《汉江临眺》一诗中写道:“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在《剑画此诗与襄阳雪中》这样描绘:“岘山一夜玉龙寒, 凤林千树梨花老。襄阳城里没人知, 襄阳城外江山好。”李白在《岘山怀古》中对眼前美景如此赞誉:“访古登岘首, 凭高眺襄中。天清远峰出, 水落寒沙出。”[2]北宋文化巨人苏轼更是艳羡岘山美景, 在《万山》诗中竟然发出:“山川近且秀, 不到懒成耻”的感慨!襄阳人书画大家米芾, 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可以从他享誉历史的名号看出, 诸如“米襄阳”、“襄阳漫士”、“鹿门居士”等, 他在《和林公岘山之作》中更是不吝誉美之词:“婆娑映岘山, 谬云形天地。地惟东吴偏, 山水古佳丽。”[3]对岘山美景的赞美诗文历来数不胜数!

岘山之美, 美在人文。岘山之美不仅在于生态意义上的自然之美, 还在于岘山所蕴涵的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故此岘山在唐宋时期成为享誉华夏的文化名山。原因何在呢?欧阳修在他的著名散文《岘山亭记》中给出了答案:“岘山临汉上, 望之隐然, 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 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叔子, 杜预元凯是已。”可见岘山之所心闻名于世, 全是仰仗西晋名臣羊祜镇守襄阳十年时所建立的丰功伟业和他的德操美名, 真可谓“山不在高, 有仙则灵。”羊祜就是岘山之“仙”, 羊祜就是岘山之魂, 他的伟名成就了岘山的人文之美![4]从此, 岘山成为历代特别是唐宋时期名士先贤来到襄阳后必访的圣地。当然近水楼台的孟浩然自然当仁不让, 他在《与诸了登岘山》中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陈子昂在《岘山怀古》中抒发了思贤的感慨:“秣马临荒甸, 登高览旧都。犹悲堕泪碣, 尚思卧龙图。”张九龄在《登襄阳岘山》中抒发出山川依旧, 岁日荏苒, 功业不建的感叹:“信若山川旧, 谁知岁月何。蜀相吟安在, 羊公碣已摩。……同心不同赏, 留叹此岩阿。”李白在《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臣》中叹壮志未酬的无奈:“壮志恐蹉跎, 功名若云浮。……空思羊叔子, 堕泪岘山头。”[5]北宋知名学者、教育家王洙在《重建岘山羊侯祠歌》中把岘山的闻名因羊祜公而发出感慨:“何物兹山匪秀出, 得使今古闻听喧。自昔羊公好登览, 山名直为贤者存。”[6]羊祜的执政功绩可谓是一座丰碑, 与岘山融为一体, 屹立在襄阳大地上, 岘山成为历代先贤豪杰心向往之的地方。除了岘山因羊公所赋予的人文之魂外, 还有革命烈士陵园, 山中遍布着为数众多的寺庙、摩崖石刻和历史传说遗迹, 都有待今天发掘、重现, 这些都是构成岘山人文之美的宝贵资源。

3 汉江是襄阳母亲之河与文化之河的结合

汉江把襄阳一分为二——襄阳和樊城。江北的樊城是襄阳的经济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呈现在这里。江南的襄阳历来是政府治所和文化机构所在地, 现存的襄阳古城就座落在这里, 因此形成了襄阳“南城北市”的历史格局。汉江不仅养育了襄江 (汉江流经襄阳段称襄江) 两岸的襄阳人, 是襄阳人民的母亲河, 而且也因滋养了我们汉民族和汉文化而声名鹊起。

汉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碧水柔情历来不乏诗人骚客歌而咏之。孟浩然在《汉江漾舟》中乐不思归:“轻舟恣来往, 探玩无厌足。波影摇妓钗, 沙光逐人目。”李白在《襄阳曲四首》中沉迷汉江美景:“江城回绿水, 花月使人迷”!他在著名的《襄阳歌》中更是把汉水比作满江美酒, 凸显了“诗仙”的浪漫情怀:“遥看汉水鸭头绿, 恰似葡萄初醗醅。此江若变作春酒, 垒曲便筑糟丘台。”杜审言的《登襄阳城》赞美了岘山的雄伟和汉江的流长:“楚山横地出, 汉水接天回。”王维的《汉江临眺》描绘了汉江辽阔的气势:“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胡曾在《汉江》中的诗句:“汉江一带碧长流, 西岸春风起绿杨”和杜牧的《汉江》诗:“溶溶漾漾白鸥飞, 绿净春深好染衣”的句子则使汉江之水顿生柔情蜜意, 令人难以释怀![7]今天的襄江段因南水北调筑起的崔家营水电大坝, 使汉江之水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态势, 在水电、灌溉两利的同时, 也成就了襄阳两城之间的一道美景。

汉江的自然美景、彩虹般横跨江上的座座大桥和两岸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令人目不暇接, 但汉江所孕育的襄阳地方历史文化更让后人感到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厚重和温暖, 顿生对先人的敬佩感恩之情。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发生在汉江边上“游女解佩”的爱情故事, 说的是周代郑大夫交甫出使南楚, 在汉水边遇见汉江女神心生爱慕之情的故事。最早在《诗经·周南·汉广》中就有传唱, 随之民间流传。自汉代始文人墨客就歌咏不断, 到唐宋时达到高峰, 孟浩然更是不遗余力歌而咏之。后来还衍生出襄阳特有的民间节日——“穿天节”, 宋代庄季裕在《鸡肋篇》中记载了当时节日的空前盛况和襄阳的繁荣景象。“穿天节”甚至被誉为中国民间最早的“情人节”, 可见襄阳民间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历史上汉江岸边有座闻名的濯汉亭, 此亭与古代流传广泛的汉江民谣《沧浪歌》息息相关, 它既是临江赏景之所, 又折射出中华文化“不滞于物”的智慧, 比建于北宋时苏州的名亭——沧浪亭更悠久。杜甫的先祖杜预在襄阳也建立了卓越政绩和赫赫战功, 他还是一位著名学者, 与他相关的“高岸沉碑”故事就发生在汉江边。汉江是襄阳人民的母亲河, 今日饮水、灌溉、观光和发电尽显其利, 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历史上汉江水患给襄阳造成的灾难不可忘记, 特别是先辈为整治堤坝造福乡梓的丰功伟绩更应铭刻记忆, 这些与老龙堤的传说一起也是汉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南朝汉水边上的襄阳乐府歌舞《襄阳乐》和盛于唐宋时期襄阳的《大堤曲》、《大堤行》, 均是来于襄阳民谣, 这些与历代文人歌咏汉江的诗词歌赋汇成一道灿烂的汉江文化风景, 源远流长。汉江如分布一些相应的人文景观, 将是襄阳所特有的文化标志。

4 结语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他著名的“山水城市”理论中指出:“山水城市的精神核心是尊重自然生态, 尊重历史文化, 重视科学技术, 面向未来发展”, 并预示“山水城市”将成为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该理论体现了钱老对城市发展的远见卓识。[8]岘山、汉水是襄阳城市的地理构架, “一江春水穿城过, 十里青山半入城”就是山水襄阳的绝佳写照, 襄阳城与岘山、汉水相依相融, 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得天独厚, 襄阳可谓名副其实的“山水城市”。通过考察可知, 襄阳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名城, 人杰地灵, 诗文成河, 底蕴深厚。以人文景观的艺术形式整合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资源, 是珠联璧合之举, 不仅为襄阳山水锦上添花, 而且更会赋予襄阳山水城市永恒的文化灵魂。

摘要:指出了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但现在宣传和展示的仅是凤毛麟角, 更多文化资源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少有人知。提出了通过以人文景观的视觉艺术形式整合历史与文化资源, 为襄阳文化旅游事业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襄阳,岘山汉水,历史文化,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

[1]刘义庆.世说新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2]魏平柱.唐代襄阳诗歌评注[M].香港:香港国际学术文化资讯公司, 2004.

[3]屈启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樊[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1.

[4]李觉辉.襄阳历史人文资源与自然山水相结合景观设计方案研究[J].绿色科技, 2012 (9) :14~15.

自然创造与人文创造 第2篇

自然创造与人文创造

世界是包含着自然创造与人文创造的持续不断的创造过程.自然创造是由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存在形式的相互作用和能量变化所引发的自然分解、自然组合、自然发生和自然生产的过程,是无意识、无目的的自然效应,是客观的、无限的自然过程,其伟大成果是人类的产生.人文创造是由人工实现和完成的事物的自然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是真与善的统一,统一的基点就是人文美.人文创造具有开放、自由、创新的品质,因而它在完善人的同时还创造了种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自然创造与人文创造各有其功能效应,二者和谐协调地展开,天人之分才会由此走向天人合一.

作 者:夏甄陶 XIA Zhen-tao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LENCE EDITION) 年,卷(期): 32(5) 分类号:B014 关键词:自然创造   人文创造   天人合一   自然发生   人文美   创造效应  

自然人文之美 第3篇

爱中国的大好河山,爱中国的人文历史,爱中国的生气勃勃,爱中国的万般可爱。植根浙江,深爱不已,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自然人文之美,美不胜收。

浙江不止有杭州,杭州不止有西湖,然而,谁若不言西湖于先,而言其他,来日必然后悔道:无西湖,不杭州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可谓赞美西湖美景的绝妙之诗,其“绝妙”而不“绝”,是因为在历史悠长的长河里,拜倒在西湖美景下的文人骚客,千千万万,数不胜数。

不同时分,伫立在西湖的不同位置,徜徉山水,观赏美景,思绪绵绵:之于生活,惬意心怀;之于情感,初恋佳地;之于事业,信心满满。纵览万千城市之中心,湖光山色,咫尺呼应,除却杭州西湖,绝无仅有。

曼妙西湖已倾心,西溪湿地更有情。千岛湖上雾缥缈,雁荡山脉神仙晓,嵊泗荡舟轻吻海,北仑港口通物产……

情因景生,爱缘人起。浙江之可爱,可爱在于人。较之中华大地其他省市,浙江并无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若言当今商品,不单是中国超市的货架,就连无数发达国家的货架上,都布满了浙江出产的各类物品。商贾之地,智慧的写照。勤劳、勇敢、智慧和创新,这是浙江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保障。

如果说挣钱是一种本领,那么,花钱更显示出一种品位和档次。从城市建设、教育事业,到生态环境,浙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宜居、宜学和宜游”之地。

在杭州生活5年,对我而言,并非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一名发展建设的参与者。新加坡杭州科技园的建设,远远超出了一个单纯科技园的概念,她象征着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的深厚友谊,是杭州国际化征程中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杭州乃至浙江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创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之举。新加坡杭州科技园,集工作、生活和娱乐于一体,将自然、人文和科技有机融合,一方面代表着新加坡政府和企业对杭州这座城市,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文底蕴方面的肯定与赞赏;另一方面,这也是新加坡政府和企业想要与中国政府及企业分享的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理念。

浙江之美,美在自然;浙江之美,美在人文;浙江之美,美在创新。放眼未来,浙江之美,必然是自然、人文和科技融合之美。

链接:

沈荣大,英文名Henry Sim,男,新加坡人,出生于1965年。2006年来到浙江杭州,作为新加坡腾飞集团的资深房地产系统专家,负责新加坡杭州科技园的全面工作,现任园区总经理。

由于从小念的是华语学校,沈先生对中国的文化、地理非常熟悉和喜爱,尤其钟情于中国的山山水水。来到杭州,沈先生对这里的环境极其赞赏,如今已举家迁居过来。能在浙江欣赏如画的风景,同时参与新加坡杭州科技园综合商务社区的建设,沈先生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Beauty of Nature and Culture

By Shen Rongda (Singapore)

The Chinese culture dazzles and delights me. A stay of three days in China could inspire one to sit down and write a book about the brilliance of the culture. The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is awe-inspiring from afar and respect-inspiring at close hand. Democracy and science in China can trace back to a long time ago in history. Chinese philosopher Mencius (372-289BC) held that the people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the god of the land and the god of cereals were less important, the king was still less importan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and innovations. Therefore, what I am going to write about Chinese culture might be an essay that just repeats what ancients said a long time ago. The openness and toleranc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makes every foreign friend living in China feel at home.

I love China’s gorgeous landscape. I love China’s culture and history. I love China’s surging vitality. I love China’s wonders. I have put my roots down in Zhejiang simply because I love the province’s dazzling natural beauty.

Zhejiang is more than Hangzhou and Hangzhou is more than the West Lake. But if one does not speak about the West Lake first whenever the topic of Hangzhou comes up, one would feel regret later. Without a visit to the West Lake your visit to Hangzhou would be nothing.

The best short poem depicting the beauty of the West Lake is the one written by Su Shi (1037-1101), a poet of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He is just one of the numerous poets and essayists and artists in history who were overwhelmed by the charms of the lake.

The West Lake presents more than its gorgeous beauty. It breeds romance, it gives pleasures to life and it adds confidence to entrepreneurs. The West Lake is unique because of its geographic position in downtown Hangzhou. Then from the West Lake, I have visited Westbrook Wetland in a western suburb of Hangzhou and the 1,000-Isle Lake in Chun’an County. I have also traveled to the Yandang Mountains in southern Zhejiang, Shengsi Islands off the shore of Ningbo, and Beilun Port, which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Zhejiang’s export and import with the outside world.

If my passion for Zhejiang is resulted from its gorgeous beauty, my love of the province comes from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people. Zhejiang people are lovely. Compared with other cities and provinces, Zhejiang boasts no natural resources. However, the province serves as China’s powerhouse of household goods manufacturing. Supermarkets and shopping malls across China are stuffed with goods made in Zhejiang. Even supermarkets and shopping mall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heaped with a great variety of commodities made in Zhejiang.

The prosperity of Zhejiang, a business paradise,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wisdom of its people. Zhejiang people are enterprising, brave, intelligent and creative. Such qualities ensure Zhejiang to continue to lead China in its economic growth.

If making money points to skill, spending money reflects excellence and quality. With fine urban growth, education and ecology, Zhejiang deserves the reputation of a place excellent for living, receiving education and sightseeing.

I have lived in Hangzhou for five years. My five years in Hangzhou have witnessed me working as a contributor to the city’s development. The Singapore-Hangzhou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 is more than something suggested by the concept of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ne. It signifies the profound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it is a hallmark of Hangzhou’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t is a strategic move taken to help Hangzhou to restructure its economy, uplift industry, and create a harmonized society. The positive benefits from the park will be rippling across the whole province.

The park combines work, life and entertainment, harmonizing nature, culture and technology in its existence. It represents the recognition and approval of Hangzhou and its urbanization, industrial growth and culture on the part of Singaporean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Moreover, it means that Singaporean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want to share with Chinese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its experience and concepts gained through its own development.

原乡:重塑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第4篇

“原乡”, 是位于北京郊外、延庆县附近天皇山脚下的一片新型社区。“原乡”的意思取自“原初栖息地”, 颇类似于中国古代伟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所描绘的诗境:“桑竹垂余荫, 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 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 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 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 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 于何劳智慧!”“原乡”还有另一个名字:“奥伦达部落” (ORENDA TRIBE) , 则源于西方古代一个美丽的传说:上古时代曾生活着两个部落——奥伦部落和达苏部落。奥伦部落以游牧为主, 崇尚武力、能征善战。首领奥伦, 是部落里最勇猛的武士。达苏部落以农业生产为主, 首领“达”是一位聪慧女子, 熟悉万物生长规律, 领导乡民过着丰衣足食、和谐友爱的生活。有一天, 奥伦在征战中身受重伤被外出采药的达救起, 两人由此相爱, 并孕育出新的生命。新生儿取名“奥伦达”, 两支部落也从此融合为一个部落:“奥伦达部落”。奥伦达部落继承了奥伦的勇武和达的智慧, 从此过着富足安泰、纯朴和谐的生活。

“原乡”加上“奥伦达”, 东方式的田园生活加上西部牛仔的开拓精神, 便可以看出社区筹建者的心胸与理想。

这是中国传统诗境桃花源和西方当代生态乌托邦巧妙结合的一处社区, 它从真实的意义上展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魅力, 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使自然与文化和谐共生的一次有益尝试, 它使我们依稀看到地球人类回归家园的路径。

原乡风景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说, 人类创造文化的目的原本是要征服令人恐惧的自然。哲学界还有人认为, 人类文化与地球生态始终是一对无法化解的矛盾, 正是“文明的进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1]按照最初一代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的说法, 文化与自然即使不是一对天敌, 也是一对冤家。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 (Werner Sombart, 1863~1941) 则据此得出一个悲观绝望的结论:“所有的文化, 由于是自然的分离物, 其自身就带有瓦解、毁坏乃至死亡的病菌”。这一类乎宿命的结局, 在他看来“包含着人类命运中最深层的悲剧”[2]。上述充满悲情的话语并非遥远的预言, 此类“悲剧”其实已经在人类苦心经营的大都市里上演:“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 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事实上, 所有的体验可以说都是间接的。水泥覆盖住了一切原本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生物;建筑物遮住了自然美景;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 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所有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类按其品味任其改变;野生动物消失殆尽、多石地带不见了踪影、花开花落的反复循环也不复存在。甚至连昼夜也无区分。”[3]在大都市里, 背离了自然的所谓“都市文化”, 实际上已经“僵化”, 成为失去生机与活力的僵硬文化。

原乡教堂

上述关于自然与文化对立的论断, 如果是针对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现代社会的文明状况, 基本上是成立的。西方的这些思想家往往不可避免地站在西方立场上看问题, 不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但如果考虑到东方民族在过往时代曾经拥有的生存方式, 比如, 中国伟大的自然主义诗人陶渊明所推崇的生存方式, 那么人类创造的文化与天地自然的谐和共处还是可以期待的。

问题在于人类期望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文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科技文明?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已经显露出太多的弊病, 农业文明已经成为昨日黄花, 唯一可以作为前景选择的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不仅要继承工业科技文明中那些有积极价值的东西, 更要汲取农业文明中的生存智慧, 从而, 建立一个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进的社会机制。

在原乡——奥伦达部落, 我似乎看到了如此理想社会的一个模型。

在原乡, 每块土地都竭力维护着大自然的风貌, 同时又渗透着文化气息, 自然与人文得到高度的和谐。比如, 原乡的房屋均为木质结构, 选用木材造屋。西方建筑的原料是石头;木, 乃中国古代建筑材料的首选。“未有公室之先, 古人居住凡有三法:构木为巢一也, 掘地成穴二也, 复土使高三也。”[4]原乡成群的木屋, 可谓回归中国传统建筑之本色。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木屋中起居、将息, 对时光更敏感, 对季节更敏感, 晨曦、午阳、晚霞、星夜、春花、夏虫、秋叶、冬雪, 人悠悠融于自然, 吸取大自然的精神与气韵。人们在与自然的亲近中, 得以更真实地走近自己。

在原乡, 自然是文化的源头活水, 文化则为自然发声, 在保护自然的同时, 让自然赋予人不可估量的精神愉悦, 自然与人似乎形成一个相互吸引的“磁场”。在这里, 崇山峻岭、高天荒原不但不使人感到恐惧, 反而唤醒了人内心的原始气息、原始生机。人一旦走进这个“磁场”, 就会灌注进大自然的生气与活力, 让自己的心中充盈着饱满的诗意与灵感。万物与我同化, 人的外在自然和内在心性协调统一。仰观自然, 敬畏自然, 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在自然中获得真思的顿悟, 获得审美的喜悦。

一个终年忙于公务的社会成员来到原乡, 一不小心竟会变成爱默生笔下强大的诗人。

这可不是空谈。在原乡, 我结识一位中年男士, 一位身体微微发福的先生, 他是一位金融界的出版家, 此前从没有写过诗, 甚至也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写诗。待到他在原乡住下来之后, 自然而然地诗思如涌, 突然就产生了“作诗”的强烈欲望。在他写下的诗篇中, 有他在原乡重返自然的愉悦:“我已经感到/山水行吟的清风/大地涌动的力量/还有树草的芳香/也已经听到峡谷之音的回荡/古寺晨钟的悠扬/还有小鸟的浅唱/众生都是舞台的主角/他们正信步走来/轻松地相互致意” (《春之曲》) 。同时也产生了对于自然惨遭破坏的反思:“机械轰鸣/撕咬着大地/瞬间便吞噬无数生命/悲剧不断上演, 人类是真正的元凶/贪婪已占上风/它要榨取每滴营养/剥夺每寸土地” (《大地的哭泣》) 。从这些诗篇中可以感觉到, 人们接受和聆听自然的真谛, 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在人们身上达到协调和平衡, 并把它传授给他人。诗歌凝聚了人的情感, 见证了人和自然的相亲相爱。

在原乡, 人似乎开始回到自然的本真状态, 在自然中创造文化, 在文化中体悟自然。我的大师兄“古崖居士”夫妇陪我走在社区的小路上, 偶尔遇上一位身材高大的汉子, 原本是某公司的总经理, 却又是小区业余剧团扮演毛泽东的演员;一位须发尽白的老木匠, 却原本是某核物理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一位合唱队里音容亲和的“暖男”, 却是名震四方的大律师!在丛林环绕的原乡, 有“乡民们”自发结合建立的书画院、合唱团, 话剧社、农友会、诗社等。不出社区你就可以看到他们自编自演的话剧、舞会、音乐会, 自己筹办的书法展。在这片开阔的原野上, 你可以随意地散步、登山、赏花、品酒, 甚至参佛问道、礼拜上帝;也可以于花香鸟语、明月清辉间, 品茗唱诵, 细闻花香, 作文吟诗。原乡生活的丰富性令人惊叹。在这里, 人已经不再是马尔库塞担心的“单向度的人”, 在每户乡民家里, 都能看到不同人的心性本能, 看到人的天赋自由以及对自身的超越。种种自发的艺术创造活动消解了人和人之间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的差异, 自然的环境中流淌出的文化与诗意, 滋养着人的心灵。原乡的乡民们似乎已经落实了后现代批评家萨义德的期待:“知识分子要学着如何与土地生活”。在原乡这片土地上, 每个人都将内在心性投注于土地中, 抛却固有的身份、姓名, 以获得心灵的纯净和精神的愉悦。

在这绿荫交映的山水自然间, 我被浓浓的文化氛围和人情包裹, 感到从未有过的心旷神怡。原乡竟有如此之魔力, 给一位异乡客还家的感觉。我认为在现代工业文明向后现代生态文明的转化进程中, “原乡—奥伦达”部落或许起到这样一种示范作用:重塑被启蒙理性片面扭曲的“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再度打造地球人类理想的生存模式。

德国哲学家西美尔 (Georg Simmel, 1858~1918) 曾经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 文化的增进摧毁了对宗教和哲学的信仰, 摧毁了个体心灵的浪漫柔情, 摧毁了对超自然实体和神秘力量的信仰。然而在原乡, 文化与自然力求再度交融, 文化是自然中的文化, 自然的人拥有更深文化渴望, 从而使生命更虔诚, 性情更真挚, 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在东方古老的“转佛石”旁和新建的西洋教堂里, 我看到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尊崇。在山峦深处行脚僧侣苦修的岩洞里, 我感觉到现代人对彼岸世界的再度信奉。这使我想起美国著名生态思想家卡洛琳·麦茜特 (Carolyn Merchant, 1936-) 的乌托邦式的设想:“在这个生态社会里, 对树木、水和野生动植物的敬畏通过祷告、诗歌和小小的神殿等形式表达了一种生态宗教。分散化的共同体、扩展了的家庭自发式的活动、激情表达的无拘无束、消解竞争本能的仪式化战争游戏等, 构成这一文化的习俗和价值特色。”[5]在原乡, 人们恢复了对自然的敬畏, 对于天地间神秘事物的崇仰, 完成了后现代思潮所说的由“祛魅”到“复魅”的转化。

美国当代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 (Holmes Ralston, 1933-) 精辟地指出:“毫无疑问, 文化是为反抗自然而被创造出来的;文化和自然有冲突的一面。每一个有机体都不得不反抗其环境, 而文化又强化了这种对抗。生活于文化中的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我们重新改变了地球, 使之变成了城市。但这个过程包含着某种辩证的真理:正题是自然, 反题是文化, 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二者构成了一个家园, 一个住所 (‘生态学’的希腊语词根oikos的含义就是住所) ”[6]。消除工业时代造成的文化与自然的对立, 重塑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就是罗尔斯顿所说的“合题”, 将文化植根于自然之中, 让自然在文化中升华, 这也正是“原乡—奥伦达”部落示范性意义之所在。

我之所以将“原乡—奥伦达”部落的意义限定在“示范性”上, 是因为就目前中国的现状而言, 它尚且难以普遍推广。对于一般民众来说, 可能比较容易认同它的生态理念, 却欠缺进入这一“生态伊甸园”的经济基础。对于具备相当财力的高收入阶层的人士而言, 或许还在向往着“迪拜七星”的奢侈豪华, 不一定看得上这种回归田园的素朴生活方式。这一切还有待于国民生活水准的进一步提高, 有待于国民生态观念的进一步加强。作为一种新的生活范式的尝试, “原乡—奥伦达”部落存在的意义, 就在于它为重塑人文精神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作出了努力。

注释

1[1]参见鲁枢元主编.自然与人文 (下册)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818页

2[2][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63页

3[3][美]杰里·曼德 (Jerry Mander, 1936-) .神圣的缺席In the absence of the Sacred.张春美译.Sierra Club Books, 1991.207页

4[4]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215页

5[5][美]麦茜特.自然之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108页

人文自然 第5篇

《经典人文地理》是一个展现古老传统,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电视栏目。它主要以人文地理的理念和观点,以更为巧妙的方法和角度向更广阔的地区和高端受众讲述云南,直接促进世界对云南的了解,以全新的视觉和方法,将云南以外的经典人文地理纪录片推荐给观众。

带着对人文历史的敬畏,带着对大自然的谦卑,《经典人文地理》为您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是每一个曾经用脚走过大地,用心体验过大地生命的人所了解的地理学,其中充满了趣味与新知。

在滇东北巧家县的金沙江畔,许多的村落分布在峡谷的两侧。人们从峡谷一边到另一边都要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然而非常有意思的对比却是,村民们从村口与对岸的人本来就可以通过喊话交流,这边的鸡鸣,那边的人起床,这边的人唱歌,那边的会跟着吆喝。如此临近又如此遥远,自然的天险阻断着他们的交流,于是村们便架设了溜索,在三百多米的高空来回穿梭,然而划溜索十分危险,为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溜索被政府禁止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就在这时,有人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既有可操作性,又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还有可能盈利的修建“渡口”方案。几个月以后,村里有九户人家一起集资入股,在跨度四百多米,距江面三百多米的高空上面架起了一座特别的桥,这既是村里与外界沟通的一座“空中的桥”,一座“空中的渡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人们所有的生活都和“渡口”联系在了一起,这个“渡口”好多时候成了一个“贸易口岸”,那个悬在峡谷两岸的人工“渡口”因为自然天险的而具有奇观意义,而这种天才创造的主人之间真实地演绎着生活的悲喜离合。

《经典人文地理》栏目在“人文地理”的统领下,真诚立足于充满神秘和浪漫气息的红土地不断开掘有意味的纪录资源,将纪录的视野和触角不断延伸和开拓,不断演绎着自然、地理、历史所赐予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给观众的心灵吹来阵阵沁人心脾的人文地理之风,韵味悠长、境界深远。

带着对人文历史的敬畏,带着对大自然的谦卑,《经典人文地理》为您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是每一个曾经用脚走过大地,用心体验过大地生命的人所了解的地理学,其中充满了趣味与新知。

《自然密码》讲的是生物链,生物链里有一句话叫:适者生存。如豹、虎、狮、狼等一些食肉动物来说,它们就是生物链顶端的王者,后面是一些大型哺乳动物如牛、象、野猪等动物,后面越来越小,一直到昆虫。

看那是什么在碧蓝的空中自由翱翔;那又是什么在草原上全力奔跑;那又是什么在大海上无限畅游;又是什么在沙漠中快速移动。

是鹰、是豹子、是海豚、是游沙蛇,一个个古怪的名字出现在我的耳边,什么无毛猫、无皮猫等,可怕的动物也不少,如杀人鲸、食人蟒、淡水鳄等。

从《自然密码》里我知道了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让我们大家一起保护动物,爱护动物,让我们与动物和平相处好吗?

说完这些,让我想起了几句名言:

1、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2、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

3、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4、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5、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6、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在日本感受自然与人文 第6篇

青年学者,资深记者,美学博士

2007年夏秋之间,我应邀赴日本京都参加亚洲艺术年会。如果说旅日之前我对这个国家多少还带点情感上的抗拒的话,那么通过这次考察我得承认日本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弥漫于城市中的生态意识、自然情怀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敬惜态度,更是令人赞赏。仅就我游历过的日本近畿几个城市来看,把“和谐”“宜居”这样的美誉加到它们头上,也许并不算过分。

奈良是日本的名城,我们在奈良女子大学横山弘教授的陪同下,前往奈良公园内的东大寺观光。

一路行去,在一个普通建筑前,我忽然发现一只梅花鹿,它正悠然自得地在那儿左顾右盼呢。因为新奇,我掏出相机使劲地摁个不停。横山弘先生笑吟吟地说:“别着急,前面的鹿还多得很!”

果然,再走一段路,一只只、一群群身姿优美的梅花鹿闯入了我们的视线。它们或懒洋洋地站着,或在草地上甚至大街上自由地散步,根本无视来来往往的行人。横山弘先生介绍说,这里有上千只梅花鹿,全部是放养的。我好奇地问:“梅花鹿是很胆小的动物,受一点惊就要逃,它们怎么不怕人?”横山弘说,大概是没有人会侵犯它们,于是它们放松了警觉吧。

在拍了很多鹿的照片以后,我拿饼干给它们喂食,没想到它们倒是老实不客气,迅速围了过来,吃完了还咬住我的衣角不放,大有死缠烂打耍无赖的架式。这样的场景,也算是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以前听过哲学家赵鑫珊的一个演讲,他认为中国城市里没有乌鸦是生态的悲哀、诗意的悲哀。唐诗里的“乱鸦”“寒鸦”“暮鸦”“晚鸦”曾营造出多少动人的意境,而如今它们早被我们驱逐出了栖息地。

不过在日本的城市,经常可以看到傲慢的乌鸦在闲庭信步,也时时能听到乌鸦的怪叫。一开始,那漆黑如墨的身影和“哇哇”的刺耳叫声令我感到很不舒服,但是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也开始欣赏起它们与人类共享这个世界的那份从容来。它们没有因为自己形貌“丑陋”、声音“难听”而自卑,反倒一个个神气十足。据说因为乌鸦实在太多,又喜啄垃圾袋,污染了环境,日本人也曾经试图加以驱逐,但最终还是学会了与它们和平共处。乌鸦已经成为日本城市一景。那天在京都的鸭川堤上,成群的乌鸦漫天起舞,给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视觉震撼。而在奈良的猿泽池旁,怡然自得的乌鸦在人们的脚边走来走去,感到不耐烦了,它们就腾空飞走,消隐在成片的江户时代的寻常巷陌里……

梅花鹿和乌鸦在城市里的悠然生活,表明它们和人类之间已经有了充分的信任。对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中国人来说,已很难想象与野生的动物一起安然栖居。燕子飞回檐下,白鹭现身公园,往往成为令人欣喜的新闻。既然我们总是向往着“原生态”,那么何妨在自己的家门口、在自己的脚边,给别的哪怕微不足道的生命保留一块自由的空间呢?

小气又小心的“守财奴”

说日本人“小气”一点也不冤,我们刚到京都的当晚就领教了。见面寒暄以后,接待人员得知我们还没吃晚饭,就“热情”地做东了:一碟盐水毛豆,一盘分量不多的水果,一小碗拉面,再就是一杯乌龙茶。只有这么多,幸亏我们在飞机上吃过一份快餐,否则真的要饥肠辘辘了。此后,我们几国的访问者每一顿午饭都是盒饭,所谓的有生鱼片的丰盛晚餐,每人也只能分到几片,和国内动辄八道菜十道菜的“豪爽”简直没法比。日本人在吃的方面“小气”,却毫不吝惜精神食粮的供应,尤其是自然美景的款待。好几次吃晚饭的时候,他们几次三番地提醒我们举头赏明月。那天在岚江船上就餐,大家静静地观看渔火在江上穿梭,月亮洒下了一江的清辉,让所有人的精神变得饱满起来。

日本人的“小心”也是出了名的,我时时都能感受到这无处不在的“小心”。见面鞠躬,说话轻声,不乱穿马路,不乱扔垃圾……我清晰地记得,初到奈良走出地铁站后,发现自己拖着拉杆箱在街上走的声音竟那样刺耳。这里是多么安静啊,安静到让我很想提起箱子走路,以免扰动了笼罩着这座古城的宁和。

出于这份小心,参观京都二条城时,每一位参观者都要脱掉鞋子。因为这份小心,在日本不少木结构的古建筑保存时间都超过了一千年,而建筑专家为中国古建筑保存不善找到的理由是“木头建筑易失火所以容易毁弃”。同样还是因为这份植根于意识深处的小心,当我在某古代园林内发现“禁烟”字样想要找地方扔烟头时,一位日方的随行者坚决要接过烟蒂,又一溜小跑着出去处理……

日本人有了这份不轻易惊扰自然形态、用心护卫文化形态的小心,于是自然散发出人文的芳醇,文化又拥有了自然的清香。河原町一带是京都的繁华地带。我们在此散步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时代气息。但在衣着时尚的人群中,也屡屡可以看见身穿和服的女子优雅地走过。从繁华的大街拐弯,穿过一侧蛛网般的窄巷,我们忽然发现这里竟有一条小河。柳条依依,水草漫长。这条南北绵延的小河宽不过三四米,但它的存在令这一城市中心地带顿时变得风情万种。我们注意到,河边就是一条拥挤的马路,但没有人会想到把小河填平了拓宽路面。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我们发现有几条更大的河流纵贯京都,东有贺茂川和鸭川,西有大堰川和桂川等,很多地方的堤岸杂草丛生,绝不用水泥砌得整整齐齐,再加上天空中乌鸦、野鸭、鸽子齐飞,把我心目中庸俗的“国际大都会”印象洗得干干净净。

带给我不小触动的还有一处“难波宫遗址”。难波宫是日本奈良时代的皇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这么一个地方当然值得好好看看。可是我们根据地图上的指示找到那里,发现除了一大片空地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我们以为找错了地方,坐在一个石墩上发呆。再仔细一看,那坐在身下的石墩分明就是遗址的一部分了。我们不禁感慨:在这么一个黄金地段,大阪市政府能够“闲置”这只有基座和几个石墩的偌大空地,任野草滋长,任乌鸦停留,既不试图在这里造一个花里胡哨的仿古建筑,更不会把它卖给房地产商,那份对于文化的虔敬、对于自然原貌的小心背后,应该有一种非常坚韧的人文精神、生态意识在支撑。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融 第7篇

1 现状分析

学政衙署遗址及学政衙署后花园——中山公园位于城市黄金地带,这里也是商业门店和行政事业中心办公楼的集中地,人流量很大,无论是交通还是秩序都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中山公园原有的古建筑破旧不堪,园林格局也变得破落无序。中山公园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被埋没在嘈杂无序的商业环境中,保护扩建工程迫在眉睫(见图1)。

2 扩建工程的提出

中山公园扩建工程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99年,江阴市政府搬迁到新址,原址里还挤居着几十家行政事业单位。2001年3月行政事业中心搬迁后,不少房地产开发商盯上了这块黄金宝地,都想在这里兴建高价商品房。江阴市委书记王伟成明确指示:黄金宝地要产生黄金效益。同时提出在充分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原有的人文景观,深入挖掘文化内涵。2001年8月,投资1个亿的中山公园改扩建工程启动。

3 扩建工程的内容

中山公园规划设计遵循传统和现代相融、东西方造园艺术结合的环境共生理念,用现代科技手段演绎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历史文脉,力求创造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再现学政衙署及其后花园的完整格局,满足市民娱乐、休闲等需求。公园从原来的3.05万m2扩大到7.25万m2。公园分学政历史文化区、生态休憩区、游乐活动区三个功能区。

3.1 学政历史文化区

学政历史文化区是整个学署的重心,面积共有2.65 hm2。其中又分为学政衙署遗址区、学政文化广场、古民居三个区。学政历史文化区的设计以开天文运牌坊为中轴,向后延伸至学署后花园中山公园的生态休憩区,中轴的东边是游乐活动区,整个公园的空间整齐、有序、合理。

在学政衙署遗址区规划中,有一片沿街的商业建筑,位于道路交叉地段,使道路拥挤,并抑制了内部空间,同时也隔离了基地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拆除后可以有很好的视觉空间,也可以增加公园的出口,方便联系外界环境。旧的学政遗址空间因为杂乱的建筑挤压而失去本身的特征性,对周边的场地进行改造,重新塑造新的学政文化空间。所以学政衙署遗址区把在学政衙署古建筑十三进格局拆除,仅存的古建筑是雕梁画栋的仪门。在新立的开天文运牌坊东西两侧,各设4根粗石柱,八大石柱上书“文章司命,风教总持”,这八个大字原来在衙署广场的东西辕门上。历史遗产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复古,而应把它看作是历史作为一种精神遗产以一种新的形态被延续下来。改扩建后的学政衙门大堂采取钢结构玻璃影壁的建筑形态,钢和玻璃这种现代科技的融入,是学政衙署遗址区的一大创新,体现了“释古而不复古”的造园理念,它为学政衙署遗址区赋予了新的生命。

在拆除废弃的办公建筑后,留有大面积独立性较强的空间,在此空间上建立了学政文化区。学政文化区以体现江阴历史上124位学政的贡献为主。在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用玻璃构架的形式将展品以陈列的方式展示于前(见图2)。中轴线上的四块碑,概括了清代以来学政衙署的沿革和盛衰沧桑。中轴线的地面上也镶嵌着十块地碑,这些地碑包括两个内容:1)该学政的生平、学术成就和诗文风格的简要述评;2)描写科举制度的场景。下沉斜放的地碑,平铺的玻璃,使古代与现代的要素融合起来,显得分外醒目。沿着轴线下面就是学政组群雕塑,江阴历史上的124位学政都是三品以上的官衔,对江阴地方教育和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并给江阴留下了许多佳话。沿着广场上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的是李因培、刘墉等最有影响的明清时期八大学政的情景雕塑,雕塑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八位青铜铸成的学政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古民居群仅保留了清同治年间开设的“宝文堂书坊”,其余均废弃,同时旧的民房区保留。“宝文堂书坊”是江阴印刷史上最早的一家,也是江阴历史上人文荟萃、文化事业发达的见证。桐梓堂是中山先生1912年亲临视察江阴的演说处。其旧址在大庙巷西厅城隍庙内。此番重建公园,为与中山纪念塔呼应起来而重建桐梓堂,恢复这一纪念地。同时新建了放榜墙,是学政发放录取名榜的地方。每到这个时候应试童生都要来看榜,等闲百姓也要来看热闹,放榜墙前15尊雕塑群像就是表现看榜这一历史场景的。

3.2 生态休憩区

生态休憩区主要由中山广场区和万寿山景区组成。在中山广场区中轴线上是中山纪念塔,在公园改扩建时,由于中山纪念塔、忠邦亭、六角船亭这三个景点从忠邦亭的角度看纪念塔和六角船亭在一条直线上,影响了学署的整个布局。为整体布局需要,特将该塔位置移至公园南北中轴线上。塔体改换成中国一流的房山汉白玉材料制作,采用了世界先进现代建筑技术——点驳接软性钢索全玻璃结构。顶部淡淡的灯光色彩在夜间仿佛罩上一层光环,周围水池中的塔身倒影,把中山纪念塔烘托得分外高大。广场区还有引人注目的活文物——七棵紫藤,粗大的枝干苍劲有力,势如盘龙虬曲,缠绕在钢架之间,这些紫藤中的两棵相传是宋代所植,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故亦可称“寿藤”。它比苏州拙政园内明代文微明手植紫藤早了将近500年,因此更显得珍贵。每逢春末夏初,紫藤花满架,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见图3)。

万寿山景区保留原来的亭台水榭,新建了荷花桥和水溪项目等。新建的荷叶桥跨度30 m,形状宛如即将张开的荷叶,夜间在灯光的照耀下,成为景区的亮点。玉带河与万寿山相呼应,构成了中国建筑背山面水的传统格局。华灯初放时,玻璃金属构架的长廊宛如一条晶莹剔透的巨龙,守护着学署。

3.3 游乐活动区

游乐活动区位于中山公园中轴的东侧,依地势建造的儿童游乐场,设施齐全。儿童游乐场东面是二侯祠书场,是人们休闲娱乐、听书说唱的好地方。这里运用“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造园理论,利用书场屏俗后面的民房。二侯祠书场是双层硬山顶仿古建筑,体量宏伟,全木结构。书场四周廊环绕,有侧门、角楼和水榭相互掩映,倒影水中,似长画卷,似抒情诗。江阴人素爱听说书,有“华东第一书码头”之誉。如此豪华高档的新建书场设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

4 结语

中山公园经过扩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既迎来了游客,得到社会各界肯定,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扬。扩建后的中山公园成为江阴市人气最旺的城市“大客厅”。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环境保护,2005(3):18-22.

人文自然 第8篇

关键词:苏轼,音乐美学,旷达,人文,自然

苏轼,一个划时代的文学巨匠。一直以来,无论古今史料还是当前学界,对其文学的卓越贡献,述评颇多,作为宋代豪放派词人的典范,苏轼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全才:《苏东坡传》 曰:“……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工程师,是假道学家的反对派,是瑜咖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1]唯独没有提及其音乐领域的成就,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怀着对苏轼先生全才的敬意,让我们翻开苏轼的人生,深入了解其在音乐上留下的光芒褶褶生辉。苏轼音乐美学思想极富个性,也涉及颇多,搜遍全宋词及其生平留存的笔记书信等,苏轼音乐美学思想俯拾即是。苏轼音乐美学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融合儒道释精神的汇流,在宋代音乐美学的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苏轼音乐美学思想融合儒道释三家的精髓,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多维度多视角对音乐的解读,体现出了大量的先进性,很多观点今天看来仍然凸显出思辨性和积极性,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他把音乐同儒道佛思想巧妙结合同时又不盲目借鉴,打上了很多鲜明的自我意识烙印,尤其是其旷达境界及人文精神、自然天成是古代音乐思想史上极为罕见的。

一、超然物外的旷达境界

苏轼个性刚直,又超然旷达。他有过意气风发的入世为官的辉煌,又有过跌落谷底的出世黯然。但是无论什么时候,苏轼都秉持着一个旷达的人生态度。他的入世,有别于阿谀奉承的权贵,他的出世也有别于消极隐居的逸士,每个阶段都能积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淡然地看待个人得失,其旷达的人生理念,今天看来依然是今人的一笔重要财富。苏轼《超然台记》说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哺糟啜醋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2]他强调人生不要过于苛求,多看到正面的一面,以及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无疑是现实人生的一个坐标。而这些理念体现在苏轼的音乐美学领域中,也数见不鲜。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以儒道佛三家为主线,阐释了音乐美学发展的主要脉络。苏轼自小在父亲苏洵的教育理念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可谓正统。其人生命运一波三折,抱着治国修身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很想有一番作为来报效国家。苏轼音乐美学思想深受儒家传统雅乐文化的熏陶,但他不盲目接受雅乐治国的思想,甚至提出了“琴非雅声”这个在古代并不受待见的观点,直接挑战了统治阶级的一贯崇雅抑俗的礼乐思想:《杂书琴事·琴非雅声》记载:“世以琴为雅声,过矣,琴正古之郑卫耳。”[3]作为古代文人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古琴本身就是一部美学史和思想史,更是古代文人的一个标签之一。古琴音乐美学也折射了古代文人的思想层面。苏轼也不例外,他自小好琴,在其父的严格管教下,他也有很深的琴学造诣,乃至终身都不敢怠慢自己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受到儒家正统思想严格熏陶的人物,居然认为琴并非阳春白雪,是俗人也可以感知并享受的音乐。他不觉得古琴历来就是雅乐层面的殿堂音乐,不应该随意打上所谓礼乐的标签。作为儒家教育先哲的孔子,极为鄙夷郑卫之音,甚至认为郑卫之音就是亡国之音,从他的《论语》中多处都提到郑卫之音是绝对应该摒弃的音乐形式,反映出孔子维护礼乐的阶级局限性。事实上,今天我们都知道,郑卫之音才是真正的有艺术生命力的民间音乐。一方面,苏轼深受儒家礼乐的影响,另一方面从他把古琴归于郑卫之音一类足见他的思想包容和旷达。

苏轼旷达的音乐美学思想伴随其一生,他对音乐有其独到的见解,但无论看待什么样的音乐,或是对音乐活动进行审美,苏轼都是心胸豁达,不拘泥于一隅:《戴安道不及阮千里》一文曰:“阮千里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神气冲和,不知何人所在。内兄潘岳每命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识者叹其恬淡,不可荣辱。戴安道亦善鼓琴,武陵王唏使人召之,安道对使者破琴日:‘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余以为安道之介不如千里之达。”[4]苏轼认为戴安道过于清高,对其拒绝为达观贵人演奏的态度并不认同,而阮千里超然物外,不拒来者的胸怀则为苏轼所推崇。这里侧面也可以反映出苏轼绝不以地位、品性取人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即人人都应该享有欣赏音乐的权利。这无疑是达观的审美态度。这也是苏轼人生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更代表了苏轼豁达的音乐审美境界和宽容的人格魅力。

二、爱民亲民的人文情怀

从苏轼在被贬多次到地方的出世人生阶段的一些音乐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其音乐美学思想的一些人文层面。苏轼的音乐美学思想大多具有深层的人生思考,也体现出他自我人文情怀的认同。他仁政近民,深深同情下层老百姓的疾苦,并身体力行,苏轼无论走到哪里都积极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官爱民,民爱官,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是苏轼出世人生中最多的画面。在被贬杭州任职期间,他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水灾、蝗虫灾害,广为百姓所称道,筑建苏堤更是他亲民爱民的典范,引得老百姓交口称赞,也是苏轼留给后人的一笔重要财富。

体现在音乐方面,他积极地参与到所到之处民间的一切音乐活动中,亲自考证、创作、记录、诗词等各类音乐及音乐活动。从苏轼参与老百姓的活动可以侧面诠释苏轼音乐美学的人文情怀:即音乐离开对老百姓的关爱,会失去基本的养料,民间音乐才是老百姓的音乐生活。史料也有直接记载他对民间音乐的偏好“:凡此诸曲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有因金石竹造歌以备云,如魏世三调歌之类是也。”[5]他认为一切音乐都来自于清唱的徒歌,即来自于老百姓的无伴奏的生活歌曲。这是苏轼身体力行参与民间音乐活动的思想驱动力,也折射出苏轼音乐审美的思想驱动力:即好的音乐应该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广大人民,充满富于关爱的人文情怀。

在四川通州期间,他对古人刘禹锡、白居易、范大成等的《竹枝词》进行了多方论述、考证、对比。在此基础上创作了《竹枝歌》9首,还对其作品的音乐素材来源进行了考证:“《竹枝歌》本楚声,幽怨翻怛,若有所深悲者。岂亦往者之所见有足怨考与。夫伤二妃而裹屈原。思怀王而怜项羽。此亦楚人之意相传而然者?”[6]他认为竹枝歌就是楚地的民间音乐,认为其来自于项羽两个妃子对夫婿殒命的悲恸,其审美特色是以悲为美,足见苏轼是一个以事实为依据,并敢于提出自己意见的一个思想家。在被贬黄州时,考证了民间歌曲《鸡鸣歌》:“余来黄州,闻光黄人二三月皆群聚讴歌, 其词固不可解,而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宛转其声,高下往返如鸡唱尔与朝堂中所闻鸡人传漏微有所似,但极鄙野尔。”[7]表达了苏轼对民间山歌的不吝赞美之情。另外,苏轼在被贬河北定州时创作了《插秧歌》,在任杭州通判和晚年寓居海南儋州时又参与记录了很多的民间歌舞音乐等等。苏轼积极参与这些音乐活动并不是偶然、被动的,相反是非常怡然自得发自肺腑想和人民打成一片的真实心境。这些音乐活动也是苏轼整个人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苏轼仁政爱民思想内涵的洋溢。苏轼审美思想的形成与成熟,与苏轼同情老百姓,热爱人民的情怀息息相关。音乐来源于生活。苏轼的音乐思想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处处洋溢着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人文情怀,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三、浑然天成的自然美学

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自然之美。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不是好的艺术。这样的艺术审美情态也是苏轼对其音乐审美思想的毕生追求和诠释,他的美学思想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强调各类文学艺术作品创造的自然之美。翻开苏轼的许多诗词文书笔记,处处彰显出他对自然之美的审美情趣的喜爱:“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诗话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书鄢陵王主淖所吾折技二首》)从如上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解读到苏轼追求自然天成的审美意识。

在音乐美学思想上,苏轼同样如此,他主张音乐不应过于僵化,默守陈规,同时更反对生搬硬套一些创作方法,如他曾经填《醉翁引》。引起良好的反响,引来一些好事者刻意模仿他填的《醉翁引》对这样的的行为,苏轼进行了批驳:“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依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苏轼《醉翁操》)[8]《醉翁操》反对刻意依曲填词,破坏音韵的做法,主张曲调是由创作者自然从心底流露出来,以自然天成为好。苏轼并不是反对琴歌这种音乐形式,而是认为不是每一首琴曲作品都刻意依曲填词,或者每一首文学作品都刻意以词度曲,而是不要生搬硬套。

苏轼词的意境深远,才情横溢,词意悠然,乃至于有些人认为其不和音律,如:“苏东坡词,人谓多不协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能改斋浸录》晁补)[9]从上面对琴歌《醉翁操》的改写,说明了苏轼反对束缚音乐的填词。事实真是如此吗?事实上,宋代曲子词的基本手法就是依曲填词,苏轼置身此环境,自然莫能例外。结合他积极参与吟诗做歌、乃至音乐采风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他不可能故意去压制音乐和词乐的美妙结合。那唯一的解释就是,苏轼反对刻板的依曲填词,强调词的意境不应受到音乐的束缚而已。因此,换个说法,即强调词曲自然结合之审美趣味。前有汉代琴歌《胡笳十八拍》,后有宋代白石道人姜夔的自度曲,都是优秀的词曲作品。苏轼不是不知道,因此他对这些创作形式并不反对,但一定要浑然天成,而不是随意模仿,无病呻吟似地滥制。苏轼对待音乐的这种态度,无疑最是难能可贵的,更直接展示了苏轼深厚的音乐修养和审美境界。

人文自然 第9篇

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发展蓝色经济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建设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的重大机遇,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加工制造业、海洋文化生态旅游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着力打造莱山南部生态产业园区,不断强化“管理、服务、协调、创新”四种意识,充分体现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区域发展新思路,努力打造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层次较高、载体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蓝色经济区。

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

一、海洋生物产业。经过深入调研,根据莱山区产业发展现状、成长空间和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名优海洋生物育种、生物环保等行业,促进生物产业全面发展。一是围绕解决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问题,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药物、小分子药物等产品。重点加快天正药业以海胆多糖冻干粉针药物为主的新型药物的开发生产,深度挖掘海洋生物制药在肿瘤市场上的巨大潜力。二是搞好海参、海带、名优鱼类良种引进,重点加快东方海发各种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品。

二、石油设备制造业。以杰瑞石油为中心,大力发展海上油田固井、压裂设备及岩屑回注造浆、ELIS测井仪器等专用设备制造;以杰瑞石服山东省固压设备工程中心为依托,开展固井压裂、LWD随钻技术及装备、高性能钻井液固井液等海上油田专业机械和技术研发。重点推进杰瑞集团年产200台套海上平台专用钻采设备扩产项目和海洋平台油田增产设备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建设。

三、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业。重点扶持海诚高科、东方分析仪、东润仪表等成长性企业发展,研发生产海水检测系统、多功能现场监测节点传感器等新型海洋监测设备,抓好海诚高科海洋环境监测集成项目、海洋微生物治理监测项目,打造国家级海洋环境检测服务平台;围绕市临港产业的发展需求,鼓励区内电子、轻工、机械相关企业针对港口、船舶制造企业进行配套或二次配套。重点落实泰鸿橡胶海洋高分子材料聚脲弹性体防腐项目,填补国内持久防腐材料空白,年底项目新增生产能力3200吨,橡胶护舷、涂料生产销售规模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抓紧推动持久钟表军舰船舶基于云管理的时间同步网项目等高附加值船舶配套产品的建成投产,增强船舶工业的配套服务能力。

四、核电装备制造业。以台海玛努尔引领核电专用设备产业发展,年内台海玛努尔核电(二期)项目铸钢锻压车间投产,机加工车间、焊接车间等主体完工铸造车间正式投入使用,抓好台海玛努尔核电装备及材料工程项目建设,加快上市步伐。重点推进宝源净化核电站局部空间核空气净化技术及装置、持久钟表核电站全厂同步时钟系统等项目建设,尽快发挥骨干核心企业聚集带动优势,引导相关企业展开配套,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加工制造业、海洋文化生态旅游业

一、海洋生物加工制造业。以东方海洋为龙头企业,扩大名优海珍品现代养殖业、海洋生物精细化加工提炼,打破传统海洋生物加工理念,以海洋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加快海洋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提取、多菌种复合发酵、复合酶切合降解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努力开发生产海洋功能性、保健性产品、美容产品,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二、文化旅游业。充分利用黄金海岸资源,重点推进烟台渔人码头、黄海游乐城提档升级,打造滨海文化产业板块;围绕中心城区,以五彩文化广场、时尚文化园等载体为依托,打造都市文化产业板块;搞好南部山区生态和水系文化的保护性开发,打造朱雀山、围子山两个生态旅游度假区,实现南部大发展;促进现有五星级东方海天、南山皇冠假日、华美达等酒店实现良好运营,努力实现古堡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

积极推进现代海洋服务业

一、商贸服务业。加大佳世客购物中心、银座商城的扶持力度,打造全市商贸服务龙头企业。重点推进以现代商贸为主业态的3大城市综合体,加强招商,吸引著名品牌入驻万象城等综合体,年内实现新世界百货等高端商业品牌运营;加快新天地都市广场、五洲国际东亚商品博览城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现代物流业。加快东方海洋保税物流中心保税库和监管库建设步伐,膨胀冷链物流和保税物流规模,促进项目实现良好运营,不断增强辐射拉动能力。抓好北方城综合市场项目建设,前期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内外著名物流公司尽快落地建设。

三、科技信息业。发挥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等大院大所作用,借助烟台总部经济基地、金帝科数码大厦等重要载体,吸引服务外包、软件设计、创意设计、科技研发等服务机构进驻。加快总部经济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总部,使总部经济基地尽快布满项目、作出形象。

四、金融保险业。加大对金融保险、投资、期货、证券等机构的引进力度,充分运用金融扶持蓝色经济政策,加强与市内蓝色经济投产基金的沟通与合作,发挥金融资本对发展蓝色经济产业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积极加快重点园区建设

一、南部生态产业园。加快推进林门线以南占地12.5平方公里的新兴生态产业园建设,坚持“高端化、集约化、品牌化”,打造生态型、创新型、创业型、前导型现代化生态产业园区。

二、现有园区。扶持经济开发区继续发展壮大,尽快跨入省级一流开发区行列;促进凤凰工业园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强绿叶制药、宝源净化、华东电子等骨干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园中园”建设推进步伐,着力打造莱山高端装备产业园等蓝色经济重点特色园区,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全面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申报力度。围绕省“两区”建设专项资金、市级扶持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等各级各类扶持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工作力度,认真总结以往资金申报工作经验,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准备、争取主动,重点开展蓝色经济特色园区和蓝色经济重点项目的资金、政策申报工作。

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市蓝色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切实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对2011年第一、二批蓝色经济专项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项目进展、手续办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详细调查。按照省、市要求,协调政府、财政、项目单位,共同做好专项资金配套工作,同时建立完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形成发改、财政、银行三方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体制机制。

三、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和鼓励企业成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不断提升研发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海诚高科与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绿叶制药与烟台大学药学院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力争在海洋及食品监测、生物医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 第10篇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历程

讨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需要简略回顾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人类文化萌发的早期, 即在开始有了语言、文字、神话、艺术的远古时期和自然的问题没有本质区别。例如, 我们很难认定早期的伊奥尼亚学派、毕答哥拉斯学派是代表人文文化的学者, 还是代表科学文化的学者, 也很难认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属于科学文化, 还是属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古代没有分化, 在早期宗教意识里也有反映。古代的神权主义既违反科学精神, 同时也违反人文精神。到了近代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精神从神学统治下拯救出科学, 以人本主义弘扬理性主义。这一时期的多数学者, 既倡导人文主义, 又倡导科学主义。而且这时, 不但天文学和力学有了重要进展, 在社会文化方面, 达芬奇、但丁、莎士比亚、培根、笛卡尔、伏尔泰、卢梭等学者的人文思想对世界的影响力更为深远。

到19世纪, 情况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于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等科学成就的确立, 和经典的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特别是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 科技文化的影响力逐渐超过人文文化。特别是20世纪以来, 由于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确立, 自然科学有了革命性的进展。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 使得科技文化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然在科技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所谓的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把科学技术看作是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法, 把理性视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 讥笑人文学科的种种不足, 把人文的问题排除出科学的领地,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也渐渐脱离并对立起来。在科学精神引导下, 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自然, 使人类从“仆人”翻身成为“主人”, 不再畏惧和屈服于自然, 转而向自然界发号施令, 利用自然力之间的斗争谋取人们想获得的东西。科学技术所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不仅能够改造大地的面貌, 而且能够改变生物的物种。当一些人把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简单等同起来, 认为科学本身就是科学家的最高价值时, 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审视便被取消了。一些敏锐的思想者和批判者开始忧虑科学技术的威力, 对科学技术对人产生的“异化”倾向作出批判, 呼吁科学家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 要求对科学技术进行价值的审视和人文的眷顾。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把科学技术的价值绝对化造成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强大的能量, 为人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在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和赞美过程中, 对科学技术的盲目信任使人们失去了批判的精神, 科学已经成为真理和价值的代名词。本来价值都是对人的价值, 人是价值的唯一主体, 但是科学技术成为特殊的价值, 科学技术本身就成为价值。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已被忽略, 于是在科学技术的视野中对人的关怀也渐渐消失,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失去了内在的联系。

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异

从一般意义上说, 自然科学是探索自然界运动规律和内在结构特性的科学。科学精神作为自然科学的精神价值的体现,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追求客观性。在实证原则的指导下, 形成了追求客观性的科学精神。人们在研究一个对象时, 必须抛弃自己的任何主观臆想和情感, 由此达到的认识结果必须不具有任何个人的色彩, 以便能够认识事物自身的本来面目。为达到这个效果, 认识主体就必须与其对象保持距离, 它只能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中立的、不带有任何偏见的观察者、旁观者来进行认识, 这被认为是科学公正性的一个标准和证据。客观性在科学上的具体表现被称为“事实”, 科学家的工作最终就是要弄清事实。第二, 追求普遍性。这种客观认识的结果, 被要求具有普遍性, 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普遍适用, 而与使用它的人无关, 只有这样的认识才是客观真理。普遍性要求统一性, 即科学领域必须服从统一的规范、统一的标准, 不符合这些规范和标准的, 就被排斥在科学之外, 或被指为非科学、伪科学。普遍性还要求可重复性、可检验性。因为, 只有可检验的和可重复的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同时这也是为了具有可操作性, 只有可操作性才能够对人有用。第三, 自然科学的一个更为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工具理性特征。所谓工具理性, 是指改造外部世界的合理性。工具理性要求社会和人以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标, 讲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工具理性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对外部世界的控制上, 其合理性在于作为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中介而展开的, 正是在各种工具形式的参与下, 主体以实践活动方式体现着人类理性, 实现着从客体的自发运动形态向人的自觉活动形态的转化, 从而达到人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

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科学的精神价值的体现, 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特点。它追求人的多元化发展, 主张每个人都应当是有个性的, 在此意义上常常发展为个人主义。多元精神坚持价值和意义的多样性, 反对统一化、普遍化的要求, 因为人的本性就应当是多元的, 而不应是千篇一律的雷同。因此, 人文精神往往具有非理性的特点。之所以说“往往”是因为它并非在一切情形下都是如此, 它并非是全部反理性的。之所以具有这个特点是由自由精神、艺术精神、多元精神等因素所决定的, 它常常反抗理性的制约。非理性或反理性也正是个体追求自由、个性的结果。此外, 价值理性是人文精神的又一大精神特色。它是指一种信念与理想的合理性。价值理性要求社会结构与运作方式、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不能为种种迷信和愚昧所支配, 必须符合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上的基本要求。价值理性的合理性在于实践是一种批判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人以一种主体性方式来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参与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能动地创造社会生活与社会历史, 自觉地改造和发展自身, 建构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如果说工具理性只关心手段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那么价值理性则是人自身发展的主体尺度。工具理性只是人们完成一定的价值目标而运用的手段理性, 价值理性则内涵人类生存意义下的道德价值、理想价值、情感价值等, 具有明确的目的合理性与终极关怀。

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

确认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是必要的, 正因为有不同才能进一步讨论二者的相通和结合, 下面将以二者的区别为前提, 分析二者的辩证统一。

(一)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的两种存在方式, 它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 只有二者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 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假若只有自然科学, 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诗意, 将会变得毫无趣味可言。科学也不是万能的, 因而我们没有理由用科学的方法来代替一切、衡量一切。另一方面, 如果只有人文精神或人文科学, 也是同样有害的。如果只有人文精神, 不要求真的精神, 那么人类就会生活在虚无缥缈的虚幻世界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具有互补性。人文科学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 但它更注重于观察、定性、体验和解释, 并不是没有局限性的。人文科学的论著要更有可靠性和说服力, 就需要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 努力增加其实证性、定量化和逻辑性。同时, 自然科学还有转化为技术实践的功能, 这也值得人文科学“学习”。人文科学也不能局限于说明世界, 而要致力于对改造世界有其影响, 尽管并非任何人文学科都能转化为技术和产生经济效益, 但人文科学的研究和成果应该尽力对社会政策发生影响则是需要的。从一定意义上说, 人文科学未必可以产业化, 但人文科学要努力争取“政策化”则可能是适当的, 只有这样, 人文科学才有可能更加体制化, 而不仅仅是“自由职业”。自然科学更注重实验、定量和数学推导也有其局限性。实际上, 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创新并不都是严密的数学推导的产物,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中, 想象、猜测、灵感、幻想、直觉同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性研究中, 更需要有主体性、解释性、形象性的成分。工程技术规划和方案的提出, 特别是有创新意义的技术发明的形成, 可以说关键就在于想象力。

(二)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理性同一性。

在一些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文章里, 可能会隐含着这样的观点:似乎科学精神是“非人文”的, 那么, 人文精神就好像是“非科学”的。其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划分是相对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划分也是相对的。这里说的“理性同一性”是广义的:一是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是感性经验和一般常识的堆砌, 都是概念、原理、学说的体系。二是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以发现客观规律为己任, 并都可能揭示规律性, 所谓规律性, 简单说就是可重复的必然性。三是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局限于陈述事实和必然性, 而是要对客观必然性作理论的、因果性的解释, 即除了反映实际情况和关系, 除了揭示规律、定律, 还要分析原因, 建构学说。

(三)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划分是相对的, 它们的知识是联系和相通的。

这种相通表现于这两类学科都是人类知识链条上的环节。正像普朗克所说, “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学到化学, 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的连续的链条, 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相通, 还表现于有的学科是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特点的, 有的学科是这两个学科的交叉和综合。

(四)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通和结合,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在职能或任务上有着彼此不同、彼此不能替代又彼此需要对方的关系。

或者说, 尽管人文科学在实证性、严密性和普遍性等许多方面不如自然科学, 但在任务的必要性、重要性上则必须与自然科学相提并论。所有的科学都是人的科学, 都是为人类的生存、活动和发展服务的科学。总的说, 人类要面临和处理的是两大关系, 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另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 前者需要自然科学, 后者需要人文科学, 人类的未来需要这两类学科的共同发展。有人认为自然科学知识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地解释自然现象, 人文科学则是表达了主体的态度和意见, 因此解释和批判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自的功能, 这种看法割裂了知识的解释功能和批判功能。实际上,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都兼有上述两种功能。自然科学理论本身就具有评价性。达尔文的进化论本身就是对上帝造人说的批判, 自然科学真理是在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 人文科学同样具有解释性, 人文科学的批判性功能是建立在解释功能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之所以有力, 是因为它正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五)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辩证统一的。

自然科学既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也负载着人的目的等价值因素。对于特定个体而言, 科学可以是纯客观的、价值中性的, 但对于人类全体而言, 科学真理又必然是负载价值的, 而且其最终是有利于人类进步的, 因而具有正面价值。但是, 特定的科学真理并不能满足每个特定价值主体的全部需求。人文科学也不只是价值观念的体现, 其中也必然包含真理性的成分, 哲学、道德、宗教和艺术之类的社会意识必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必然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可以说,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必然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二者的相互关系还要放到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进程中联系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考察,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评价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人类两种不同的文化, 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和视角。在现代化进程中, 这两种文化既有对立也包含着内在的统一。随着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表现出的巨大经济价值, 自然科学被无限地强化而与人文科学相分离。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内在一致性, 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吕乃基.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孔德;黄建华译.论实证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马斯洛;邵威等译.科学与科学家的心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4].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方法论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

[5].霍尔顿;范岱年, 陈养惠译.科学与反科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6].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7].王大珩, 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8].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7, 1

自然与人文的神性张力 第11篇

步入人生壮年的洪浩昌先生,近年来声名渐显。我有幸获读他将要出版的画集,其中收录了他曾经展出和发布过的一些代表作品,也有不少新作,使我获得极大的艺术满足。这位出生于云南昭通、求学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活跃于北京画坛的著名画家,在这部将要出版的画集中,展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

我读他的作品,有三点深刻的印象。

一是他的视角,不是中国传统的“三远”,也不是西方的焦点透视,而是他画中所葆有的那双“透视”世界的慧目。用他的话说,要在绘画里,像帝王一样“俯视”世界,超群绝伦,俯览时物。

高原给他俯瞰的目,江南给他透视的心,北地给他超拔的势,他融其意而铸成此俯视之目。早年在云南生活,高原独特的透视性显然对他有启发。他在温润的江南走上艺术道路,南国的潇洒细腻中,也包含着刊落表相、直溯本真的气质,那粉墙黛瓦的黑白世界中就蕴涵着一种超脱。七年来居于北地,北地文化雄强博大的控制力,纵肆野逸的格调,对他也有影响。

他的“俯视”,不是高自标置,而是横而不流,不为人的盲动所拘。他画人物活动的场景,总是高高地悬望而下,人在世界中是那样的渺小。在他看来,人的生命本来就脆弱而渺小,但人却迷惘地去征服世界、解释世界、控制世界、消费世界,这不是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人本来就是世界的一分子,却常常将自己从世界中抽离出来,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这是造成人生命困境的根本原因。他画人从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依偎世界、谛听世界、融入世界。他的画反映的是人与世界密合的关系,这是他在生命直觉中发现的,是他在人生的沉浮中发现的。看起来人的活动空间变小了,但人心灵腾挪的空间却变大了。这是洪浩昌先生的画尤应引起我们重视的亮点。

他说,他不喜欢有风景、人物、静物等的区别,就是谨慎地避开人与世界的割裂感。他对景写生,笔下总是活泼的生命整体。他的画常常没有时间交代,也没有人具体活动的空间,没有天人的分隔,就这样整全地相融为一体。

他的“俯视”,是要撕开世界之皮,看它的内囊。如他的云南回忆作品中,是一种活泼的心灵流程的追踪,高原的阳光、云霓、绿树、溪流,在这里并没有获得清晰的交代。他这组作品多是无云,无大地,无草色天涯,无溪水山体,具体的物还原为块面,块面又虚化为一缕清影,一缕他眼中的清影,一缕他心灵的影像。他的目的不是呈现一个实用的物(物与我对),也不是陈述一个对心的象(心与象对),更不是以知识捏造一个具体的形(形与神对),他以自己的大胆构造,打破世界的被构造。他知道,大自然中本无线条,人赋予其线条,大自然中的关系,并不以人的知识谱系所显示的那样而存在。

“俯视”的目光造就了他绘画简洁的形式,他的画真合于老子所说的“损之又损,以近于无为”的精神。他常化磅礴的景为一角、一线,繁复的物被简化为极少的景,正是一木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的那种。如《那个冬天》,画一个灰色的早晨,雾中的世界,朦胧漫漶,极简洁,他所追求的东方式的精髓或许正在于此。如《山水间》作品NO.18,创作于他听闻祖父去世消息半小时后,绝望的情绪,幽秘的追忆,都付与快速的笔致所划出的几许颤抖的痕。

园林系列作品为他赢得极大的声誉。画江南园林的画可谓多矣,为何他一些不经意的作品能独步春秋,就在于他抓住了江南园林的风神,在于他在园林风物中融进了自己跌宕的情怀和生命的咏叹。我最喜欢此系列作品中的No.202,画面极简,一个假山湖边的胜景,意味深长,令人玩味不尽。

老子说,“为腹不为目”——不是以眼睛看,而是以生命直接体会。中国画以此为经世法则,洪浩昌先生的东方神韵也包含对此精神的参融。在他这里,没有抽象,没有具象,没有似与不似的斟酌,没有马一角夏半边的程式叙述(纵然有相合,也只是意之合也)。他的东方叙述,其实是一种真实的人性叙述,一种接近于禅的叙述,创造了一种新的看世界的眼光。这双慧目越明亮,作品中所呈现的世界可能就越绮丽,就越有“绘画性”,就越能目可观之、心亦随之,二三素心人观之可相视一笑,画外之人也能莫逆于心。

二是他作品中所透出的“神性”。他的画具有神性,但不是对神的传说的叙说。

nlc202309081403

神性,是对知性的超越。我们总以为通过知识可以解释世界上的所有问题,其实这是人类自大的表现,莽苍的世界有无数神秘的不可知的领域,人的精神世界有无限的幽暗的冲动。

神性,又与俗性相对。人生活在凡俗世界中,都是俗子,时空的限制,生命的弱点,沉溺其中,被琐屑和浅陋包围,生命便暗淡无光。神性似引来天国的光影,荡涤凡俗的沉闷,放出光明,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神性更是一种理想的牵引,给人以超越的启迪。艺术中追求神性,其实是价值的实现。

神性当然不是将自己拔出世界,不是对生活的拒绝、对人生命的漠视,而是还归人的本性。脱略凡尘,是为了更好地存于凡尘;瓣香崇高,是为了安顿当下;超越的情怀腾腾而起,是为了轻轻落于大地。

洪浩昌先生说,我希望我的画是简约的、美好的、向上的、阳光的、有希望的、可以期待的状态。人生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但我们去画美好的事物。读他的画,总有一种欣喜。他绚丽的色彩感所创造的世界,如落霞浮浦,春虹饮涧,给你一种亮丽的感觉。这可能是每一个看过他画展的人都有的体验。他享受画的过程,玩味绘画这一人的生命初始语言——绘画不同于文字以及其他记号、符号,它是一种呈现生命的直接语言

他作品的神性,与他的高原经验有关。他在皱巴巴的土地中,发现那特有的神秘,一种鼓舞生命的力量。云南,似乎离天较近,传递着“天的语言”。他的画中多有这种“转述”。如《天地间茫然行走的诗人》,朵朵白云,飘在天池中,微小的人走在天池边。这幅画唤起我在云南梅里雪山的回忆,真是飘渺的天国之思。

他的画还有一种“垂直向度经验”,似乎总有一些神秘的光影从渺然难知的地方透出。看他的画,似有一个关键词,就是“苍穹”。几朵云霓飘动的苍穹,湛蓝幽冥的苍穹。有幅画,就画渺渺苍穹中,有一枝寒梅、几朵羞涩的花相对,真将人当下的鲜活揉进神秘的悠远中。《云南作品》系列中的No.20,惟画一个侧影、一片微景,直上苍穹,他于此捕捉自己的灵觉。此系列的No.116,画一棵枯树独立苍穹,传递着神秘的语言。《什刹海系列》中的No.28,夜晚的亭廊,一树神秘的绿,在暗淡的天幕下,如放飞的光之鸽。

第三,是他的作品所展现的自然与人文撕裂和融合的张力。

与自然的亲和,几乎是其作品不变的主题。波诡云谲的云南,烟雨迷离的江南,原野莽苍的北国,唤起他沉睡的知觉。他直面世界,袒呈心胸,向大地诉说,向天穹诉说,向密林诉说。他说齐白石“干净明朗,脚踩大地,头枕蓝天”,其实他的画也是如此。心扉打开在寂寥的春里,意绪飘飞在萧瑟的秋中。在他的画中,是处即为绚丽色彩点缀的山花烂漫。他追求的“手工性的生命之美”,就是人的生命融入自然之美。读他的作品,真能感到亲和自然时的体温和心跳。《云南作品》系列尽现这自然之美,如《那个夏天-2》,云朵如絮,挂在天际,莽眇的草色绵延,裸露的人体,似混沌初开,生生顿起,此即对自然、对生命的咏叹。《第十田园》中的大量作品也是如此,如作品NO.137,呈现梦幻般的田园,极尽诱引之事。

他说,到荒野中写生,回到乡村篱落生活,虽然有所满足,但又若有所失。只要离开北京一段时间,他就有异常难耐的人文饥渴。他认为,绘画所展现的是一个人文世界,文化的力量丈量出哺乳动物的局限,人是有深度的动物,文化给了他观世界的眼。只要来到北京,他就有狂奔的欲望,他的热情在喧嚣中升腾,他的创造力在昏黄的天幕中延伸。

北京与云南、江南,在他这里化为独特的绘画语言。在北京,他尽情享受人文给他的恩赐,又感到人文盔甲的沉重。在这里,他总是不断地画江南园林、第十田园、云南系列,不仅是为了追忆,而是以“北京”的眼光看南国,以人文的眼光审自然。

他常常“突然失落定格在茫茫的夜里”,我觉得,可能就是人文与自然的撕裂感所造成的。

七年前,年轻的他来到北京,挫折和绝望伴随着他。如今他在这艺术的生态中立定,不是他生存能力得到舒展,盛名荣光让他安慰,而是他在此体会一种人文与自然的撕裂和融会的力量。“北京”的语汇,在他这里意味着天堂与地狱共存,梦想与妄想同在,污浊与清净并流,强大与虚无兼具。北京是纠缠,是放任,也是解脱;是折磨,是沉溺,也是超越。他将南国的风雅琐屑、世俗缱绻,都裹进燕蓟的风烟中。这里没有杏花春雨江南,却有将你逼得没有退路的激情。

Hong Haochang, Born in Zhaotong, Yunnan Province in 1973. Graduated from China Academy of Art in 1999.Now as a professional painter, literary critic and writer, he lives in Zhaotong and Beijing. Hong Haochang, an important and representative artist for the nation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oil painting, is dedicated to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concerning humanity and personality modernization inherited in visual culture since Song Dynasty in China. News and special reports of nearly one hundred media outlets have concentrated on him and his works.

洪浩昌,1973年生于云南昭通,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职业艺术家、文艺评论家、作家,生活于北京、昭通。

洪浩昌是中国油画民族化的重要代表性艺术家,致力于中国宋代以来视觉文化传承的人文和人格现代化问题的创作和研究。其油画作品的色彩,像西藏的阳光直指心灵深处的圣洁和力量,传承中国古老的美学主张,以及天人合一的诗性空间和喜悦。

近千幅作品被美、日、法、瑞典、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等艺术博物馆、画廊和私人收藏。近百家媒体对他做过新闻、专题报道。

人文的盔甲和自然的粗莽都不为他所取。他以自然来矫正人文的矫情和披着理性外衣的荒诞,又用人文来看云天长物、风花雪月。当然,不是只有北京才有人文,也不意味着南国就是自然,北京也有自然的天趣,南国也是人文荟萃之所。这是他艺术的“徽号”,他要通过由地域上升的人文与自然之思,拓展他的艺术厚度。

洪浩昌先生是一位有影响的画家,也是一位诗人、散文家,我读过他不少作品,他的身上有无尽的生命冲动,有巨大的艺术创造力,他真是一位值得期待的冉冉上升的艺术之星。

人文自然 第12篇

项目地点:大连市东港区

建筑面积:约140, 000平方米

建筑设计:奥地利蓝天组事务所Coop-Himmelblau、大连市建筑设计院

室内设计:J&A姜峰室内设计公司

设计时间:2009年09月

竣工时间:2012年12月

主要材料:阳极氧化铝板、STO聚晶吸音板、可耐福隔墙系统、幕帘、A级防火软包、剧院座椅等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坐落在大连市最繁华的金融商务区人民路东端, 面向大海, 背依城市中心, 是城市与海、自然与人文的交汇, 是东部新区的发展的起始点。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建筑高度为58米, 属于一类高层建筑, 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物的周长为625米, 东西方向长215米, 南北方向长225米。

项目总建筑面积146, 819平方米, 占地面积约4.35公顷, 是目前国内结构设计和施工难度最大的建筑之一, 是大连市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大型综合会议中心及演出中心。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设计构思是由大连的海引发灵感, 通过模拟分析海水的形状, 波浪的动感, 最终将其幻化成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外形。我们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也将这种流线扭曲的造型引入室内, 通过流畅的曲线造型来呼应和延续整个建筑的外形设计, 从而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设计的张力和美感。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主要空间包括:

一层公共大厅天花采用灰色金属板, 配合立体几何造型灯具;地面运用灰色石材, 加上墙面的灰色金属板, 从颜色和材质质感上延续了建筑室外的元素, 且地面石材由光面和亚光面组成带状图案, 从室内一直延伸到室外广场, 巧妙地将广场、建筑、室内空间连接在一起。

三层共享大厅天花穹顶整体采用灰色穿孔金属板, 起到了很好的吸声作用。部分区域天花设置有透光窗, 阳光可以照进大厅。透光窗内侧为金色金属板, 配合不同时段的光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大厅墙面运用灰色金属板, 双曲面的造型巧妙地将建筑外形风格浓缩入室内, 让整个空间流动起来。连廊和连桥穿梭其间, 移步换景。

大剧院设有四层观众席, 共1600余个座位, 设计了海浪造型的拦河、章鱼触手造型的声学扩散体、云朵造型的屋顶反声板与墙面上气泡造型的穿孔金属板、珊瑚红的座椅交相辉映, 唤起观众对海洋的无限遐想。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室内设计, 打破了国内近年来为了装饰而装饰这种传统做法, 注重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统一性和共生性, 把建筑设计思想延续到室内设计之中, 这才是对建筑风格的完美诠释。

J&A设计师将建筑风格从室外引入室内, 在充分尊重建筑设计理念的前提下, 对室内空间的造型、色彩、材料质感等进行分析重构, 运用了大量扭曲、流线造型, 在墙面、天花的造型上应用了双曲的形态, 使其充分展现建筑空间的现代感、流动感、科技感及开放性, 也反映了大连依山傍海、山海之城的美丽风貌。

为了呼应建筑的整体风格,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室内外较多采用A5标准的阳极氧化铝板, 室外安装面积近7.5万平方米, 室内安装面积将近10万平方米。其浓重的金属质感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大面积的灰色亚光金属铝板从整体上体现了浓郁的现代气息。作为会议中心, 它雄伟肃穆;作为演出中心, 它同样不失时尚元素。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外挑台的天花区域在采用异形曲面造型的同时还要满足吸音的要求。为了兼顾这两种要求,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在此区域运用了近2, 000平方米的聚晶吸音板。这种材料在满足声学要求的前提下, 充分展现出曲面流畅、优美的造型。不仅具有非凡的声学性能、同样拥有丰富的色彩、优美的弧线、完美的整体感和表面质感, 让建筑空间拥有典雅而又清新的视听美感。

家具造型上, 采用流线型家具来呼应整个项目的建筑及室内造型, 从而由内而外地真正达到和谐与统一。在材质选择上,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家具则更多地采用金属、皮革等材质来彰显整个项目的现代感与科技感;在颜色运用上, 采用黑、白、灰色系来配合项目的整体风格和色调。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采用海水间接冷却系统, 利用临近海边的有利地理位置, 使用从海水循环中所提取的能源来辅助完成建筑内部冬、夏温差的调节, 低耗环保。

阳光照射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建筑顶部的窗口平面上, 反射到窗口下的金色的斗里, 再反射到大厅整个公共区域, 形成一种自然采光的照明,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兼具采光和保暖的双重功效, 有效地解决了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照明问题。

多个会议厅采用透光窗, 利用外幕墙上的穿孔金属板百叶造型使自然光进入室内, 利用自然光源平衡空间内部照明, 绿色环保。

城市与海, 自然与人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文自然】相关文章:

人文数学05-09

人文贫困05-10

人文形象05-22

人文关怀05-22

人文组织05-22

人文策略05-24

人文创意06-07

人文复归06-15

人文特色06-20

人文缺失06-30

上一篇:朝鲜核试验下一篇: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