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

2024-08-15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精选7篇)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建模思想,课外活动

数学, 实际上是一种对模式的研究, 也是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一个过程, 只有让小学生具备了数学思维, 他们才能主动地去探求数学的奥秘, 领略数学的魅力。然而, 数学思维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和启发, 帮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于自然中逐渐形成。对此, 本文基于教师视角重点围绕问题引导、培养建模思想和课外活动三个途径展开论述, 探讨了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问题, 启发数学思维的钥匙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问题是一个让小学生用已知来验证未知的过程, 也是引导小学生对未知开展猜想、推理、思考、判断等思维活动的最佳途径。实践证明, 通过问题来启发小学生数学思维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然而, 我们这里提到的“问题”, 并不是一种你问我答的简单形式, 而是讲究技巧、讲究方法的教学艺术。问题的预设与提出都应该切合小学生的认知实际, 不生硬、不堆砌, 不要为了问而问, 要把握小学生学习心理, 优化提问方式, 让问题引导着小学生逐渐开启自己的数学思维, 并在场景的变化、问题的更替之间让数学思维不断飞跃。例如, 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时, 可以通过“问题链”的方法将本课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串联, 循序渐进地让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问题1: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两个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 会形成什么图形?你能说出几种?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

问题2:那么, 任意拿出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 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图形? (引导学生在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

问题3: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 (唤醒学生的已知)

问题4:由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你是不是能够得出平等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问题解决, 帮助小学生完成用已知验证未知的过程)

在以上每个问题之间教师都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 鼓励他们采取多种方法进行问题解决, 可以是小组合作, 也可以独立完成, 让他们通过不断的思考交流, 讨论验证, 来逐个解决所有问题, 而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在这个解答过程中被唤醒、被激发, 问题, 给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指明了方向。

二、培养建模思想, 激发数学思维

数学中的每一个数字都源于生活, 对于学生而言, 数学课本仅是联系知识与生活的媒介, 只有让小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那么, 应当如何让小学生认识“知识源于生活”这一概念呢?笔者认为, 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这一途径。有学者认为, “数学建模并非是对现实问题的直接翻译”, 然而笔者认为, 这句话对思维主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践中, 鉴于人们受到知识水平或所处环境的限制, 如, 小学生, 他们不可能在解答一道数学题之前先去耗费大量时间对课题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和分析。因此, 教师需要做的, 就是要让小学生通过将数学题生活化这一途径来树立建模思想。要让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 首先通过记忆表象来搜寻曾经的经历, 如果没有相同的经历, 则通过想象将课题生活化。如, 6×7=?在对乘法还不熟悉的前提下, 解答这一问题的第一个途径是, 首先用曾经学过的加法来计算答案。其次, 第二个途径是通过想象将问题生活化, 如将问题中的“6”想象成是横向排列的6棵树, 而“7”则是竖向排列的7棵树, 这样, 即形成了建模思想。此外, 教师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将数学题生活化。如最简单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速度×时间=路程。在学习这一公式前, 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对公式的探究。如, 让学生计算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可首先让学生计算出个人平均行路速度, 其次, 让学生计算上学途中所花费的时间, 最后计算出结论。而这即是引导学生主动形成数学建模思想的过程, 进而关键在于教师最后的点拨, 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学习方法, 并且对他们的学习有利, 如此, 可逐渐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并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将数学思维的培养融于课外活动

在小学阶段, 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课堂也就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对于教师而言, 要善于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让学生在课外树立数学思维, 这比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更能提升效果。例如, 开展“每天都有一道数学题”的评比活动, 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 或上学路上, 或家庭中等场所观察隐藏于生活中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将通过观察所得到的数学题让同学们解答, 并以此为基础在班级内开展自由数学竞赛活动, 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 而出题者却是学生。如此, 则更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 并由此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项系统工作, 教师要利用多种资源, 开发多种方法, 让数学知识在小学生的脑海中缓缓地流淌。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也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而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智德.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数学思维:浅谈小学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大观周刊, 2013 (3) :135.

<<学会数学地思维>>读后感 第2篇

<<学会数学地思维>>读后感

<<学会数学地思维>>读后感 丁美多 本学期我们骨干班的三位主讲老师为我们学员精心挑选了三本书,我认真阅读了其中一本-------<<学会数学地思维>>。这本书中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就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基本方法去形成概念并进行推理和判断。同时,书中还向我们详细地解说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读完之后我深受启发:不但使我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而且也让我明白了如何渗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与此同时我还将书中的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一、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引入单价时,我创设了一个小明去文具店买铅笔、橡皮、书包却不知道要带多少钱,你能帮她算算吗?的问题情景,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去调查铅笔、橡皮、书包的价钱,在课堂上,当学生颇有兴趣地回答这个问题时,遇到了“每枝铅笔多少钱,每块橡皮多少钱,每个书包多少钱,”,单价也就自然地被引了出来。 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要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能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思维境界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赋予生命力,使学生在情景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势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三、再现创新过程培育创新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更要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一条“再发现”的道路去探索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用归纳类比邓推力方法,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然后再设法论证或解题。四、寻找素材时机训练创新思维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的训练创新思维。 1、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扩充思维的机遇,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 2、利用互逆因素,训练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逆推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不可能性,由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上,正向思维定势经常制约了思维空间的拓展,有时,正面解题很难,不妨改变思维方向,就会柳暗花明。 3、抓住分析时机,训练联想思维。联想能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地去观察思考问题,进行大胆联想,寻求答案。在教学中,我总是抓住有利于训练联想思维的时机,强化训练。 4、抓住猜想时机,训练灵感思维。知识是思维的基础,人们总是通过知识去揭示、探索和认识未知事物,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基本概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因此必须扎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的确是一种经济的、高效的思维。又如康托尔所说:“数学的本数学中处处体现着数学思维,而实际生活中也处处蕴涵着数学的思维。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这么一说:数学本身就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而存在并发展的。人类之所以需要而且离不开这种思维方式,在于它具有与众不同的思维特征。数学思维是逻辑的、严谨的。是极度抽象的、概括的,正是这种对思考对象数量形式和空间关系的高度抽象与概括,才使得数学思维能从特定的视角把质在于自由”,这赋予数学思维更多的功能:一方面,数学思维的自由性使得数学思维能增长人的创造才能,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方面发挥它的威力;另一方面,想象的,直觉的甚至是审美的数学思维,又使得数学在解决问题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所以说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是越来越离不开数学思维的。也就是说社会向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在平时的数学课教学活动中必须要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 数学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生活中也处处蕴涵着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不管要解决以上哪一种问题都离不开思维方法的应用。而作为义务教育的小学数学更应该倾向于大众数学,注重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世界、认识世界、探索世界。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 第3篇

笔者在任教学校的两个平行班中,甲班全体同学使用图形计算器,乙班使用传统PPT课件教学.通过两个教学案例对比研究,认识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图形计算器与一般多媒体技术(PPT等)相比效果的差异.

案例:指数函数

【案例背景】

本课内容选自苏教版数学1(必修)第二章第2.2.2节,本节内容既是函数内容的深化,又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蕴含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思维量和思维的严谨性有较高要求.

【教学片段】(教学对象:甲班)

引导学生回忆函数作图的基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教师让学生每四人一组,对底数自由取值并总结特征与性质.

在此环节中,一位学生在输入解析式时,输成了y = (-3)x,好一会儿,计算器也没有画出所要的图象,而是一些散点(如图1、2),这位学生让其他同学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老师问该生:“你知道为什么计算器画不出你输入的解析式的图象吗?”,“指数函数的底数a必须大于0”该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师又追问:“你知道为什么在指数函数的定义中要做如此规定吗?”,该生摇头,同组的其他同学也无法回答.老师将y= (-3)x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学生讨论指数函数的底数a为什么必须大于0.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同学举起手,当说:y = (-3)x不满足对一切实数x都有意义,所以计算器画不出它的图象.老师表扬他积极思考.

老师再次引导学生用图形计算器,在让学生在大于0的范围内自由选择a的值,并用图形计算器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图象.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清楚地看到底数a如何影响并决定着函数y=ax的性质.由于函数的图象随着0<a<1和a>1自然聚集(如图3、4),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a=1这条分界线,而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特殊点(0,1)等更是一目了然.然后再通过a的连续变化来演示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从而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楚地“看到”函数y= ax的性质.

【对比教学】(教学对象:乙班)

引导学生回忆函数作图的基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画底数为2,1/2,3,1/3的图象.随后老师用几何画板或者PPT呈现如下正确图象:

让学生观察上面几个图象引导其给出书上的表格中的特征性质,并由PPT逐一呈现.

通过上述案例的对比,我有如下的几点体会:

一、 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变革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的、体现数学的发明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进行实验、研究和发现.如上述《指数函数》(乙班)的教学案例中,只用“描点法”作出底数为2,1/2,3,1/3的图象,然后直接PPT给出指数函数y=ax的性质.这有些“强加于人”的感觉,学生对为什么要把底数a分为0<a<1和a>1两种情况加以讨论不一定理解,学习过程比较被动,而且只能教师在利用PPT作演示,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演示情景进行思维,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指数函数》(甲班)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图形计算器自主选择底数a进行作图,作出图象,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动态观察图象,形成对指数函数性质的感性认识,通过探索研究,出现问题、检查问题、改正问题并反思问题,最终由同学之间的讨论解决问题,就使这一最基本概念的认识得到加深.数学课程教材与图形计算器整合的最终目标正是要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现代教学更多地是强调交互式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师动,更要让学生动起来,使整个课堂融为一体.

虽然我们也可以利用电脑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但要制作一个好的课件,教师往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学习各种软件和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可能亲自操作实践.图形计算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具有易学性、简洁性、科学性、开放性、小巧性等优点.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它为学生展示动态的、探索式的教学,并通过学生的参与或亲手操作.使得抽象的内容变成了生动的图形,让学生们感觉耳目一新,识图、探索和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图形计算器使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成为可能,学生成为问题解决的经历者.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二、 让现代教育技术的用途由“教”具向“学”具的观念转变

现代教育技术只作为“教”具,帮助教师教学,还是主要作为“学”具,教会学生学,并把它看作一种现代技术,掌握和运用它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部分,这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上的观念问题.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真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数学思维活动中来.

三、 正确使用图形计算器才能发挥其认知功能

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图形计算器对此能够发挥积极的“学”具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图形计算器也会对学生的思维起消极作用.比如,对一些探索性问题,有的学生把机器计算的结果作为正式的结论而没有演绎论证的意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还有些学生习惯于就题论题,缺乏对这类问题形成完整认识的意识.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图形计算器,切实发挥它的认知功能,防止在图形计算器使用上的简单化.我想,当学生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都能自觉地探求如何通过推理得到这个结果、在知道这“个”问题的结果的情况下自觉地探索这“类”问题的结果时,我们的数学教学已经从“教书”上升为“育人”

参考文献

[1]刘静. 宋乃庆. 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数学学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7(4):622—625

[2]J.BERRYY,E.GRAHAMy and A.SMITHZ,Observing student working styles when using calculators to solve mathematics problem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7(3):291—308

[3]赵丽宏,关于图形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认知作用的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0,11:177—178

让学生学会溢满情感地表达 第4篇

一、在渲染中唤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 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情感, 我们就应该用优美生动、充满深情的语言抓住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的情感, 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因而, 教师的言语表达应当充满情感色彩, 没有情感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 更谈不上感染学生, 教师不能只是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 却没有情感交流。冷冰冰的人也许可以很好地操纵机器却无法启动心灵的闸门。因此, 只有教师动了情, 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 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 进入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 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 那学生的表达就会涌动着情感, 情感就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在阅读推荐课《走近〈青铜葵花〉》一课时, 为了激发学生情感, 让他们感受到故事中人物之间的爱, 我选取了书中葵花挣钱给奶奶看病回来时的情境, 我配上了悲伤的音乐, 用情地朗读书中的文字, 朗读时我把自己融入到故事人物的角色中去, 自己被感染得泪流满面, 学生也都被我动情的朗读打动了, 他们都泣不成声, 之后我问:“同学们, 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葵花他们一家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 是一种震撼人心的至爱。”

“他们之间的爱深深地感动着我。”

“葵花、青铜和奶奶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真谛, 是他们的爱让世界变得这样温暖。”

学生在我的渲染下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 他们纷纷举手发言, 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了, 他们的表达是溢满情感的、是动情的。

二、在情境中生情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语言表达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 语言表达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有感情地表达, 而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法。不管阅读哪类课文, 都要引导学生把心摆进去, 入其境而知其事, 明其境而通其情, 这样学生进入了情境, 他们的表达也就会是有感而发, 有情而表。如在教学《再见了, 亲人》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 我叙述着:“正当大嫂在山坡上挖野菜时, 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她的身旁爆炸了, 大嫂立即昏死了过去……”在我慢慢描述完当时的场景后, 我停了停, 给学生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之后我动情地问道:“同学们, 此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听到了炮弹爆炸的声音, 仿佛看到了大嫂浑身是血躺在山坡上, 她的手中还紧紧抓着野菜的篮子。”

“我仿佛看到了大嫂醒来后, 抓着野菜的篮子在慢慢向前爬行, 仿佛听到她喃喃地说:‘我一定要把野菜送到志愿军那儿去。’”

学生的语言表达个个充满着感情, 在他们的表达中我分明感受到了他们对敌人的恨、对大嫂的佩服。他们之所以能动情地表达是因为我把学生引领到故事的情境中去, 让他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内心, 表达就会溢满情感。

三、在活动中融情

小学生活泼好动, 他们不喜欢死板的课堂, 生动、有趣的课堂才能牢牢把他们吸引, 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活动。于是, 我经常在语文课堂上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载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能用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 他们就能充满情感地表达。如教学写景的课文时, 我会组织学生来当小导游;在教学写事课文时, 我会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 比一比谁能把书中的故事讲得生动或编排课本剧;在教学说明文时, 我会让他们假设自己就是文中的事物来个自我介绍。五年级下学期我们学到了一种新文学形式——相声, 于是我就利用一节语文课组织了一次相声比赛, 学生们都踊跃参加, 比赛时学生都能动情地去表达。就这样, 我让学生把书中的文字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 他们表达起来有声有色。

四、在鼓励中激情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人都有一种引起注意、得到认可、获得赞赏的天然欲求, 他们在为满足这种心理饥渴而孜孜以求, 更何况是孩子呢, 他们都希望被赞赏。因此在教学中, 我抓住了赏识教育这个法宝, 只要发现学生有进步、有闪光点, 我会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 尤其是在语言表达方面我更是千方百计地称赞他们, 他们说得动情时我会对他们说:“你说得真动情!”“你的表达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当他们的语言表达有进步时, 我会对他们说:“孩子, 你真了不起, 现在说得比以前动情多了。”“再努力, 你的语言表达就赛过主持人了。”学生听到表扬, 得到奖励, 十分高兴, 他们就更喜欢说, 而且表达得更有感情。对于学生说得特别好的, 我会请他到台前说给大家听, 并向大家介绍经验, 学生表现欲强, 看到别的同学到台前去说, 自己也暗下决心, 努力加油, 争取也到台前说给大家听。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 第5篇

一、挖掘教材, 激活创新火花

小学语文教材里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 有创新精神的物:万里长城、兵马俑、水上飞机。有创新精神的事: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横切苹果见五角星。有创新精神的人:发现宇宙黑洞的霍金, 揭示蝙蝠飞行秘密的斯帕拉杰, 设计“人”字形线路的詹天佑。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另外, 教材的凝练空白处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对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价值。因此, 我在课堂教学时, 依托教材平台, 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捕捉瞬间灵感, 激活创新火花。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 我启发学生思考:“你自己还能想出更好的开凿方法和线路吗?”学生各抒己见, 在想象中创新思维相互碰撞。学习了《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后, 我根据课文中的对话:“30年后, 我再来看您!”“30年后, 我照样请您喝茶!”让学生想象30年后两人相见的场景。这些过程无不闪耀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大有好处的。

二、口语复述, 唤醒创新意识

学习课文后进行口语复述, 不是“照本宣科”的“复制”, 而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有创意的扩展、补充和延续, 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船长》一课时, 我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以《巨轮沉没时》为题, 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口语复述,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诺曼底”号巨轮沉没时的混乱场面以及哈尔威船长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 学生在复述时、紧密结合课文内容, 更多的是增加了富有个性的创新内容, 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充分拓展, 创新意识在口语复述中被唤醒。

三、角色表演, 催生创新萌芽

角色表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 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形象逻辑思维, 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通过角色表演, 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文本语言的灵活运用, 还能在课文的凝练、省略、空白处展开想象, 在创新性表演中培养创新思维。如:《蚂蚁和蝈蝈》《小鹰学飞》《狼和小羊》《三袋麦子》等课文富有童趣, 可以进行简单的课堂角色表演。而《负荆请罪》《公仪休拒收礼物》《狐假虎威》《半截蜡烛》等课文矛盾冲突激烈, 情节性较强, 人物个性鲜明, 适合编演课本剧, 进行舞台表演。学生在忘情表演中催生创新萌芽。

四、想象作文, 挥舞创新翅膀

想象作文是以丰富的想象为特征的一种作文形式, 它要求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 以合理性、科学性为准则, 大胆展开想象, 恰当运用虚构、夸张、幻想等手法, 构思出具体、生动、新颖、奇妙的写作内容。因此, 注重想象作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奇思幻想作文

幻想是想象力的升华, 是人们预见未来现象中的一种惊奇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天性是富于幻想, 因此, 我在教学时, 经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打开想象的闸门, 在幻想的天地里自由翱翔。比如:学习了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后, 让学生写想象作文《未来的海底世界》;学习了《三打白骨精》一文后, 完成想象作文《孙悟空褪去金箍后》。还提供幻想命题作文让学生练写:《30年后的我》《我和外星人有约》《假如我会克隆》。

2. 故事延续作文

故事延续作文是结合课文主要内容, 在合理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 把故事延续写下去。比如:学习课文《爱之链》后, 我让学生以“乔依醒来……”为开头, 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学习《牛郎织女》一文后, 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为题, 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通过此训练, 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谓一举多得。

3. 情境联想作文

浅谈如何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第6篇

关键词:启发教学,数学教学,思维培养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呢?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 使学生积极思考并自己先作出判断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说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 编制了一定认识程序的发现法, 是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是外因、是催化剂, 其落脚点是诱使学生积极思考, 并通过独立尝试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作出猜想或判断。评判一种教学是不是启发式教学, 不是看其外在形式是否热闹, 也不是看学生动手时间的长短, 关键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不是达到了领悟的水平, 是不是经过自己的尝试作出猜想或判断。那么, 如何搞好启发式教学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抓住三个方面的问题, 即启发的原型、启发的时机、启发的力度。

一、启发的原型

所谓启发原型, 就是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中待学知识的生长点。数学学习过程是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 通过内化、领悟, 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就是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 使新的教学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应材料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因此, 教学中必须分清哪些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新知识的相关材料 (即启发原型) ,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教学。

比如, 概念教学中, 由于数学概念往往是由一些实际事例和具体的数学教材抽象概括而成的, 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发生, 发展过程, 就必须从这些学生已知的实际事例和具体的数学材料入手, 去其表象, 存其精髓, 逐步形成概念。

再如, 例题教学中, 由于其关键是解 (证) 题思路的探寻过程, 而思路的寻求过程经常表现为:“从已知、结论或是图形方面看, 过去有没有做命题”等。这里的“类似的题目”、“更容易、更直观的命题”就是此时的启发原型, 教师要善于把待解 (证) 之题与这些启发原型沟通起来。这样, 解题思路在学生头脑中就会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楚、由分散到聚合的过程, 思路的获得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启发的时机

关于启发时机, 孔子早就说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意思是说, 只有在学生思考不出而产生烦闷心情时, 在学生想说又说不出来时, 教师才予以启发。具体到数学教学中, 就是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把握时机。例如, 在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相等”性质时,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 当学生明白题意而又不知如何下手时, 抽取第一个启发原型, 从而把思路定向为“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当学生在分析中找不到三角形全等, 出现第二次困惑时, 再次抽取启发原型, 将思路定向为“如何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 当学生不知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 出现了第三次思维障碍时, 教师又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及时诱导、点拨, 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拼在一块”上来,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要创造时机。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水平, 在启发原型的基础上, 能抓住时机创设情境, 营造良好的启发态势, 使学生在似知非知、欲懂非懂的情境中, 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尝试活动中去。

案例1:

在复习绝对值意义时, 可让学生先计算:已知|a|=3, 且a+|a|=0, 计算a3+a2+a+1的值, 学生根据已知情况得到下列两种结果:

学生一: 学生二:

|a|=3 ∴a=±3 |a|=3 ∴a=±3

a=3时 当a=-3时

a3+a2+a+1 a3+a2+a+1

=7+9+3+1 =-27+9-3+2

=40 =-20

教师有意安排两名层次不同的学生板演, 并引导学生分析。两名同学在计算正确无误的情况下, 运用都准确无误, 怎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由于学生都亲自解答过, 此时问题一提出, 学生的思维焦点立刻集中在“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这样的问题上, 使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的心情, 为下面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启发契机。

三、启发的力度

关于启发的力度, 古人也早有论述:“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示之始而正之于终。”意思就是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严格要求但不要施加压力, 提醒学生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教学一开始, 教师诱导、提示, 学生尝试并得到一些结果时, 教师再予以指正。

案例2:

在讲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时, 可采取下面的步骤:

出示两组代数式, 要求学生指出这些代数式是怎样组成的, 老师板书如下:

第一组代数式 组成

-3x -3与x的积

2a2 2与a2的积

abab的积

-34xy2-34xy2的积

第二组代数式

-3x+4y -3x与4x

a2+3a-2 a2、3a、-2的和

a2-b2+3 a2、-b2、3的和

a2+b2-aa2、a2b、-a的和

(1)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第一组代数式、数字与字母之间、字母与字母之间什么共同规律。

(2)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 归纳出: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间只有乘法运算。

(3) 学生总结出单项式概念, 教师补充完整。

(4) 观察第二组代数式有什么规律?

(5) 归纳出:“次”、“项”的含义、多项式的概念。

以上过程中, 字母与数字、字母与字母之间运算及相关概念就是此时的启发原型。它们分成只有乘法运算和既有乘法运算、又有加法运算两组。让学生观察、总结、归纳等。是在启发原型的基础上, 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 进行了教学法上的处理。

如果再给出代数式时, 不是通过精心处理, 让学生探索, 而指出:“大家看一看字母与数字之间或字母与字母之间是什么运算?”就是启发过度的一种表现。因为如此一问, 学生的主要活动变成了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思考,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其思维的成分、创造发现的成分已所剩无几, 更谈不上领悟和作出判断了。

总之, 搞好启发式教学, 就必须把领悟和判断作为启发式的主要特征, 把启发原型作为启发的基础, 及时创设并抓住启发的时机, 准确把握启发的力度, 才会启而得“法”、启而得“发”。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 第7篇

一、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诱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停留在感性思维阶段, 他们的学习依赖于具体的经验, 接受知识能力有限, 形象思维为主。在做数学题时, 对具体的计算感兴趣, 深入思考就感觉困难。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 持续学习注意力不持久, 课上学习容易不专心听讲, 爱搞小动作等。而学习多与兴趣、情感等有关, 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况, 做到“对症下药”。我们在创设快乐教学情境时, 要明确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 才能避免教学中不利学生的消极因素,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从而使数学教学寓教于乐。

二、从学习兴趣入手,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 就会高度集中学习精力, 投入其中, 并且学习有愉悦感, 从被动地接受教师教育转变为主动地学习, 有我要学的意识。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名言也说明了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 就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一件快乐的事情。

1. 让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动手操作, 让学生亲自体验, 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 建立新的数学认知。在操作中, 学生的探究直接作用于手指间, 是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思维, 实现了形象思维到抽象认知的升华。小学生乐于动手做, 通过摆弄, 推导出数学知识。比如, 让小学生把一张纸裁剪成正方形或长方形, 在操作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猜想, 手脑并用, 通过这样的操作和思考结合, 让学生建立起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的联系, 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 从而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

2. 做游戏教学。

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 把抽象的学习娱乐化, 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学习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下进行, 缓解了学生的学习精神, 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 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游戏形式有很多种, 比如, (1) 讲故事。把知识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引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了解数学常识, 加强数学情感的培养等。数学故事还能发挥德育作用, 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 有远大的理想, 形成积极的学习观。如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 能让学生产生勤奋刻苦、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 (2) 进行猜想。猜想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开阔思维, 进行大胆的推测和验证。在数学游戏教学中, 采用让学生进行猜想的游戏形式, 让学生们猜一猜, 不再死记硬背, 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生长度单位时, 先不要告诉学生一米有多长, 让学生自己估计猜想, 然后自己实际测量, 通过对比,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 知识竞赛。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 做什么事都想赢。教育家陶行知说:“你可不要轻视孩子的感情, 他做了一只纸鸢飞不上去, 是有如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没打着他所讨厌的人, 就好像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去打德国一样的呕咒。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 仿佛是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因此, 教师要巧妙地把这种心理引导到学习上,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包括智力、体力和技巧等方面的竞赛游戏。比如, 看谁答题又快又好, 看谁每一次的考试分数都提高等, 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提高其思维的反映灵敏度。 (4) 游戏内容要灵活多变。比如, 打扑克、找朋友、摘苹果, 我们运用多的是“开火车”方式。教师让学生分组结合成几个火车车厢, 让学生数数自己的车厢有几个人, 在上火车、下火车的过程中, 让学生计算, 现在车厢变成了多少人, 用他们上车下车自己来出题进行计算。如1号车厢下车5人, 还剩多少人?2号车厢上车3人, 现在多少人?以此类推, 学生练习了加减的算数练习。

3. 生活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生活是学习的源泉, 教师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学生的直接感知。学生从身边发现数学, 会感到亲切, 有说服力, 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 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可用性和生活中的数学, 这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而且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 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三、进行赏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 向往被表扬, 这种成功的体验带给学生快乐感。被表扬多的学生, 学习成绩稳定, 积极性高, 而学困生由于失败感, 教师的冷落, 往往学习成绩总是呈下降趋势, 导致失去了学习信心, 有厌学情绪。因此, 教师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学习习惯等, 运用不同的鼓励方法去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热情。教师不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缺点, 应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 哪怕微小的进步, 都要对其进行鼓励。我们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你的进步真大, 你练习题做得很好。”“希望你在认真些, 下次一定取得更好的成绩。”等等, 学生受到教师的鼓舞, 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之处, 品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

上一篇:找矿标志下一篇:绿化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