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规律分析范文

2024-06-11

用药规律分析范文(精选10篇)

用药规律分析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共收集治疗糖尿病的单味药提取物和中药复方70种, 用药840次。药物使用频率=药物使用频次/全部复方用药总数。选取糖尿病应用中医方案治疗效果理想的患者100例, 每首方剂单味药在表格中输入, 建立数据库, 对各类中药使用比例、频率、次数等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糖尿病的中医用药频率分析

统计分析发现, 黄芪出现频率最高, 石膏最低。详见表1。

2.2 糖尿病的中医用药类型分析

统计分析发现, 清热类药物所占比例、使用频率最高, 分别为20%、23%。详见表2。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 糖尿病多由燥热偏盛、阴津亏虚引起, 本为阴虚, 标为燥热。随着研究的深入, 临床对糖尿病发病机制认识增多, 但面对糖尿病复杂的病因, 治疗方法的制定存在一定盲目性, 需从不同角度对发病机制展开研究, 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探索治疗规律, 方可指导临床用药[1]。

(%)

有报道[2]表明, 中医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通过文献分析, 对糖尿病中医治疗的规律和特点掌握, 发现中医以活血化瘀、养气养阴、清热为主, 在发病机制上, 中医学提出了郁、热、虚损等病理不同阶段。糖尿病以热盛伤津、气阴亏虚为主要特点, 整个病发过程中, 均有瘀血伴发。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多苦寒、甘寒, 以清热、益气养阴为主要功能时, 可直中病机, 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本研究发现, 在中药对糖尿病治疗过中, 黄芪出现的频率最高, 茯苓其次, 后依次为山药、天花粉、白术、当归等。在70种所用中药中, 清热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 其次为补气药、补阴药等。表明中医治疗糖尿病时, 通常取补虚、清热、化瘀活血药应用, 对改善患者预后明显。

参考文献

[1]梅君.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10) :290-291.

不合理用药分析 第2篇

0.9%生理盐水100 ml+青霉素G640 万U或头孢噻肟钠3 g,静脉点滴,1 次/d。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疗效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是我院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其药效属于时间依赖性,对于青霉素类而言,其半衰期<1 h,应在24 h内给常规量2~4 次,而头孢噻肟钠半衰期为1~2 h,一般24 h内也要给予2~3 次常规量,1 次/d静脉点滴给药不可取。因此,医生用药需要参考药物的半衰期,严格按推荐的时间间隔或次数给药,才能保证血药浓度达到或超过最小抑菌浓度(MIC)持续的时间,有利于杀菌,否则达不到治疗目的,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剂量不合理

存在剂量偏大和疗程不足。如某患儿,6 个月,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每次1 g,qd,静脉注射。另一患儿,6 岁,给予阿奇霉素分散片0.5 g,qd,口服。以上用药剂量均偏大,易产生不良反应,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发现8 张静脉滴注抗生素1 d即停药的处方,11 张静脉滴注抗生素2 d即停药的处方(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疗程不足,血药浓度过低,既起不到抗菌作用,又易引起细菌耐药。

用药与诊断不符

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规应用抗菌药物与抗病毒植物药。腹泻静脉输注第三代头孢菌素。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只需对症治疗,只有少数患者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此时才予以抗菌治疗[1]。非感染性腹泻应用抗菌药物没有任何效果,反而会使腹泻加剧。一般认为头孢菌素不论以何种方式(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进入机体后,均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致菌群失调,并损伤肠黏膜屏障,使正常的肠细胞吸收分泌功能破坏,致肠细胞的分泌功能亢进,从而使腹泻加剧。第三代头孢菌素所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腹泻程度重于第一代[2]。

配伍不当

实例1:青霉素G钠+地塞米松青霉素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在高温、酸碱、氧化剂、还原剂、金属元素等的介导下容易分解变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呈弱碱性,使得青霉素G钠失活,降低其疗效,两者不可混合滴注。实例2:环丙沙星注射液+青霉素G环丙沙星与青霉素G钠同时滴注,在1 h内会产生沉淀[3],由于这两种药物配伍后相互作用,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而影响疗效,易引起输液反应。如临床需要联用,正确的方法是两药给药间隔1 h以上,并且给予第二种药物时,宜使用空白输液冲洗给药通道。另外,有些处方出现杀菌剂+抑菌剂的情况,如青霉素G钠+丁胺卡那,二者呈药理性拮抗,合用可导致抗菌活性减弱。广谱抗生素联用

出现这类问题的处方很少,偶尔也会出现诸如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钠+环丙沙星的情况。头孢菌素类与喹诺酮类都是广谱抗生素,两者联用可增加细菌耐药性和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一般宜采用广谱+窄谱的联用方式,临床医生应值得重视。

抗生素使用率较高

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张莉莉等调查某医院2007年单日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43.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率达71.5%,且不合理用药占24.9%,提示目前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使用仍存在随意和过滥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属于无指征用药,如中毒、心力衰竭等无感染征象和无创检查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此外,术后预防用药较多,外科手术后是否预防用药是根据手术野有无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使用抗生素。卫生部《抗菌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若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故医生必须严格掌握预防用药的指征,不能以使用抗生素来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或替代严格的消毒技术及精细的无菌操作,如此势必使医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

1.过分依赖抗生素:临床医师对抗生素存在不切实际的期望,无适应证及适应证不明确用药的现象较为普遍,几乎所有发热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治疗,将抗生素当作一种万能药使用,以求心理上的安全感。

2.选择抗生素缺乏病原学依据:选择抗生素原则上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感染的病原体、药物敏感试验及药物的抗菌谱综合考虑,由于我院实验室条件有限,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常需时间较长,且价格较贵,使许多病人不愿接受药敏检测,多凭医师的经验选择抗生素。本调查结果显示,11.4%的患者首次治疗性用药未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3.习惯经验性用药:临床医生习惯从经验出发用药,导致盲目用药现象非常普遍,包括剂量过大、频繁换药、疗程过长等,本组有以上情况者占19.0%。由于未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感染菌不明确,故多使用广谱抗菌药,以第3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广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第3代氟喹诺酮类应用最多。

4.其他因素:调查发现,临床存在患者或家属点名用药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临床医师的用药选择。另外个别医生或科室追求经济利益而超范围、超剂量的使用抗生素等有悖医德的现象。

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对策

1.遵循抗生素用药原则:临床选用抗生素时应遵循“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的原则,即尽量使用抗菌谱窄、老一代的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联合应用。

2.明确药物适应证: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要有明确的适应证,必须是细菌性感染且有明确的感染部位、感染性质和感染诊断,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细菌药敏谱选用细菌敏感度高的药物,还应考虑细菌的耐药性。

3.尽量避免联合应用抗生素:通常的原则是:病原体未明确的严重感染;已应用或考虑应用单一抗菌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机体深部感染或抗菌药物不易渗透部位的感染,如心内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慢性难愈的感染,病程较长,病灶不易清除,长期抗菌药物治疗,细菌可能产生耐药者;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可将各药剂量适当减少。

4.掌握合理的给药方法:预防性用药要做到有指征、有针对性,同时给药方式、剂量及疗程要合理,注意药物的配伍,避免频繁换药。根据不同的感染决定用药疗程,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的抑菌水平。

用药规律分析 第3篇

【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中医;临床证型;用药规律;文献分析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4.00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与HLA-B27相关、病因不明的以骶髂关节、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进行性炎症为特点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外周关节以及韧带和肌腱附着点的炎症,甚至可侵犯肺、肾、心等脏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硬,夜间为甚,休息后不减轻,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髋关节强直畸形,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和畸形[1]。本病好发于青壮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发病率为0.30%左右[2]。本病病情顽固,目前尚不能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中医药治疗AS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检索的近30年中医药治疗AS的文献整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以“强直性脊柱炎”和“中医”为检索词检索1983年1月至2013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治疗AS的文献,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05篇,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37篇。

1.2 方 法

1.2.1 纳入标准 文献中含有证型名称和完整方药者;单方和验方也一并统计(综述性文章、中西医结合治疗、证型名称和方药不完整的不予录用[3])。

1.2.2 证型统计 证型名称和分类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4]证型标准。

1.2.3 方剂统计 1个证型附1首以上方剂者,按数方统计;如果是基本方含有加减用药者,仍按1方统计;方剂名称和分类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5]标准。

1.2.4 药物整理 方剂组成及其加减药物均予统计;中成药所含药物不明或不完整者未予录入;中药名称、功能分类和归经均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6]和《中药大辞典》[7]所载标准整理;若一味药数种归经者,按数种归经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证型频数统计结果 137篇文献整理后得到28个证型。单个证型累计频数689次,其中湿热痹阻、肝肾阴虚、寒湿痹阻、瘀血内结、阳虚寒凝、痰瘀互结、肾督精亏、肾虚阳微、气血亏虚、寒热错杂、脾肾阳虚、邪郁化热为常见证型,累计频率达88.68%。见表1。

2.3 症状频数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频率较高的有腰髋疼痛、腰部活动受限、项背强直、喜暖畏寒、关节红肿、肌肤灼热、晨僵、口干欲饮、肩背疼痛等,其频数≥10的症状见表3。舌脉频数和频率见表4。

2.4 症状聚类分析结果 对以上频数≥10的症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得出聚类症状,见表5。

2.5 药物功效频数统计结果 从收集的文献中整理出来的中药分为20大类,具体用药情况见表6。

2.6 方剂频数统计结果 从文献中共整理归纳出方剂11类,分别为祛湿剂、补益剂、理血剂、温里剂、清热剂、解表剂、治风剂、表里双解剂、和解剂、固涩剂、祛痰剂,其频数和频率见表7。共得方剂1 035首,其中多为自拟方,为591首,占57.10%,其他常用方剂见表8。

2.7 中药分析结果

2.7.1 中药频数分析结果 文献整理共得出中药318味,用药归经累计频数和频率见表9,其中频数≥50的中药见表10。

2.7.2 中药聚类分析结果 采用系统聚类对使用频数≥50的中药(除甘草外)进行分析,得出7个聚类方,见表11。

3 讨 论

AS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本病的确切病因病机仍不清楚[8],西医学治疗AS可供选择的药物及治疗方法非常有限。中医学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但由于其治疗方法缺乏规范性,其疗效缺乏科学评价,限制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推广。

文章主要挖掘和整理近年来中医对AS的证型认识以及治疗的有效方药,分析得出AS的28个证型以湿热痹阻、肝肾阴虚、寒湿痹阻、瘀血内结、阳虚寒凝、痰瘀互结、肾督精亏为常见证型,占72.28%;临床常用方剂以自拟方居多,占57.10%,其次使用较多的方剂是独活寄生汤、四妙丸、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活络效灵丹、身痛逐瘀汤,占14.58%,这些方剂多归为祛湿剂、补益剂、理血剂、温里剂、清热剂,占92.53%;常用药物多为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温里药,占92.96%,这些药又以牛膝、当归、桂枝、白芍、独活、川乌、狗脊、熟地黄、杜仲、续断、桑寄生、附子等64味药为代表,占79.07%。药物归经以肝、肾、脾、心、肺、胃、膀胱为主。统计学分析得出证型与用药吻合,中药聚类分析得出7个中药方,可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4 参考文献

[1]美·菲尔斯坦.凯利风湿病学[M].栗战国,唐福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239-1256.

[2]黄烽.强直性脊柱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

[3]司富春.失眠中医证型和方药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9):520-523.

[4]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4-16.

[5]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77-181.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21-523.

[7]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091.

[8]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志,2010,14(8):557-559.

收稿日期:2014-02-18;修回日期:2014-03-13

用药规律分析 第4篇

冠心病(CHD)多属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范畴。治疗多以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法为主,其中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使用普遍,且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和药物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本数据采集

登录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在主题检索下检索关键词“冠心病”,共得到文献64 039篇(检索日期:2011年3月6日)。

1.2 文本数据处理

将采集的数据按照先后顺序整合到一个平面文件中,以ANSI编码格式保存。然后,利用专有的文本提取工具(软件著作权,登字第0261882号,登记号2010SR073409)对下载的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进行信息提取,保存成格式化的、便于数据库(Access和Microsoft SQL Server)处理的格式。

1.3 文本挖掘以及分析

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部分反映整篇文章的信息,相关的关键词之间存在着“共同出现”的特点。这种“共同出现”不是随机的,而是蕴含有一定的意义,尤其对于高频共同出现的关键词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程度。这些关键词对可作为文本挖掘的主要素材。在本研究中,首先采用构建关键词对程序算法针对每一篇文献共同出现的关键词对,得到DN_pairs数据表。然后采用合并筛检关键词对程序算法,将上述数据表中相同的关键词对进行合并处理,仅保留它们出现的频数,得到DN_pairs_frqcy数据表。

使用人工方法对计算出的药物进行原文献回溯,初步建立逆向规则库,改进词表及算法,对数据反复降噪,最终得到文本挖掘的结果。

1.4 数据的可视化

从DN_pairs_frqcy数据表中抽出不同频数的关键词对,根据药物间相关频次手工分类,用Cytoscape 2.7进行可视化处理,分别得到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中成药、西药以及西药与中成药联合用药的文献频数图。

2 结 果

2.1 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药和中成药使用情况

丹参和丹参注射液分别是治疗冠心病时最常用的中药和中成药。详见图1、图2。

2.2 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西药使用情况(见图3)

2.3 治疗冠心病常用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情况

硝酸甘油是中西药联用时最常用的西药,其与丹参注射液是最常联用的中西药组合,也常与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葛根素注射液、速效救心丸、冠心宁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分别联合使用。丹参注射液是中西药联用时最常用的中成药,除了常与硝酸甘油联合使用外,也常与阿魏酸钠、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低分子肝素分别联合使用。详见图4。

3 讨 论

文本挖掘具有探索治疗疾病用药规律的技术特征和条件,可操作性强,其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2]。

从文本挖掘的结果分析发现,丹参是治疗冠心病最常使用的中药,其属于活血祛瘀类药物,有活血化瘀止痛、养血安神的功效。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可改善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溶解等作用[3]。而其他较为常用的中药黄芪、人参、葛根、红花、麦冬、川芎、生地、细辛、麝香等也大都属于活血化瘀类、补气类、滋阴类、温里升阳类、开窍类药物。冠心病属于中医的“胸痹”“心痛”“心悸”范畴,临床上辨证以心血瘀阻、阴寒凝滞、痰浊壅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证型多见,治疗的中药多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温阳散寒、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类药物为主[4]。本次挖掘得到的常用中药大都属于以上几类药物,这提示挖掘得到的中药使用规律符合临床的使用情况。

丹参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最常使用的中成药,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丹参;复方丹参片也是使用较多的中成药,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三者合用达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冠心宁注射液由丹参、川芎组成,也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由此可见,丹参以及丹参为主要配伍的中成药制剂在治疗冠心病时较常用。葛根素注射液是由中药葛根中提取的葛根素制成,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麝香保心丸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作用;其他使用较多的中成药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偏重益气养阴、养心通脉的作用;速效救心丸的功效以行气活血止痛为主。从文本挖掘分析可见,治疗冠心病时使用频率较高的中成药多以活血化瘀、益气滋阴、养心通脉、行气止痛的功效为主,符合中医临床上冠心病治疗的主要辨证原则,与中医治疗的临床实际较为符合,文本挖掘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临床使用情况。

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是治疗与预防冠心病的常规用药,为文本挖掘结果中最为常用的西药。硝酸甘油可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扩冠、增加冠脉血流[5],是冠心病发作时的常用药,结果显示其在使用频率中居第二位。其他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如辛伐他汀、氯吡格雷、多巴酚丁胺、低分子肝素、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尿激酶等也都是治疗冠心病时溶栓、降脂、抗心绞痛、抑制血小板聚集、升压等的一线用药。从以上分析可见,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大都属于冠心病治疗时临床主要治疗原则下的一线用药,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符。

中西药联合应用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与常用方法,合理的联用中西药能起到增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硝酸甘油是西药与中成药合用治疗冠心病时最常合用的西药,其中硝酸甘油与丹参注射液分别是中西药联用时最常用的西药和中成药。硝酸甘油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达到扩冠、增加冠脉血流的作用[7];丹参注射液有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肌梗死,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抗氧化等作用[3],两者合用可提高治疗冠心病的总有效率,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8]。硝酸甘油与麝香保心丸联用可提高治疗冠心病的疗效[9]。阿司匹林是另一个中西药联用时较为常用的西药,其与葛根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联用都是较常用的中西药组合。中西药联用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药的作用靶点、治疗途径明确,而中成药多数为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途径,且很多治疗途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这对于优化中西药联用的配伍剂量、找准中西药联用适应证带来了难度;且冠心病治疗时大多为多种西药与一种或几种中成药合用,很少有一种西药与一种中成药联用的情况,也为探讨两者联用的作用机制带来了困难,因此有关中西药联用的研究还待进一步探索。

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获得的数据能较真实地反映冠心病临床用药实际,总结出的新规律,拓展临床用药思路,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参考,也为进一步开展中西药合用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冠心病用药规律的文本挖掘方法为临床其他疾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参考。

摘要:目的 使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集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64 039篇,丹参、黄芪、人参、葛根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药;丹参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片、麝香保心丸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成药;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辛伐他汀、氯吡格雷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西药;丹参注射液和硝酸甘油分别是中西药联用时最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结论 使用文本挖掘方法能够找到治疗冠心病高频使用的中药、中成药及西药,以及联用的中成药与西药,并为分析中成药和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使用规律提供文献学依据。

关键词:冠心病,文本挖掘,中药,西药,中成药

参考文献

[1]Rodriguez-Esteban R.Biomedical text mining and its applications[J].Plos Comput Biol,2009,5(12):e1000597.

[2]谭勇,郭洪涛,郑光,等.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5):823-827.

[3]Cheng TO.A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Danshen[J].Int J Cardiol,2007,121(1):9-22.

[4]张伯臾,董建华,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8-112.

[5]赵玉梅.葛根素注射液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106-108.

[6]Nossaman VE,Nossaman BD,Kadowitz PJ.Nitrates and nitrites in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cardiac disease[J].Cardiol Rev,2010,8(4):190-197.

[7]张殿勤,丁泓.中西药的合理联用与禁忌[J].淮海医药,2010,28(3):262-263.

[8]李旭.丹参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2):28-29.

用药规律分析 第5篇

【关键词】中药;局部外敷;肝癌疼痛;用药规律

【中图分类号】R44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9-0033-02

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精神、饮食、睡眠等,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目前临床常用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容易产生依赖性,其不良反应多。因此,充分发挥中医外敷止痛优势,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笔者总结近20年关于局部外敷治疗肝癌疼痛的复方,对药物的功效、性味归经、毒性等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中药数据的标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1]收录的所有中药为中药数据标引,并以高学敏主编的《中药学》[2]为补充,其中同一种中药的提取成分、入药部位及炮制方法不同但功能相同者,计为1味药。每味中药按照《中药学》对中药名、性味、归经进行功能疗效分类和分类类目的设定。

12文献检索及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公开发表的中药局部外敷治疗肝癌疼痛的临床研究文献,主方有完整明确的药物组成,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不低于70%,观察例数不低于20例,同一作者、同一方剂的文献合并归一。排除中药内服,其他外治法如穴位敷贴、脐部敷贴、针灸止痛等文献;文献综述、经验总结、理论探讨、动物实验类文献不收录。

13建立数据库建立“外敷数据库”,即满足纳入标准的方药信息,包含方名、药物组成。

14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库中各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使用频次,将结果导入Excel 表进行分析。

2结果

21总用药情况符合收录标准的49首复方中,总用药为513次,单味药129味,其中使用频次较多(≥5)的前33味中药分别是冰片、乳香、没药、大黄、延胡索、蟾酥、莪术、马钱子、血竭、雄黄、三棱、丹参、天南星、麝香、白芷等。

22使用频次较高的前33味中药不同功效统计33味中药中,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应用较多。见表1。

23使用频次较高的前33味中药不同归经统计33味高频药物归心、肝、脾经的比例较高。见表2。

24使用频次较高的前33味中药不同药味、药性统计33味高频药物中辛味药、热性药应用较多。见表3。

25使用频次较高的前33味中药毒性统计33味高频药物中毒性药物使用13味,占3939%。见表4。

3讨论

中药局部外敷治疗肝癌疼痛的机理在于施药于外,药物在局部组织内形成较高浓度,将毒邪拉而出之或攻而散之,同时又通过皮肤的吸收、经络的传输使药物到达肝脏,从而疏通局部气血,缓解疼痛 [3]。

统计结果显示,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在局部外敷治疗肝癌疼痛中使用较多。在肝癌发病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瘀血的病理变化 [4],因此,活血化瘀应贯穿肝癌治疗的始终。活血化瘀药中乳香、没药使用频次分别为28、24,仅低于冰片。两者分别含有倍半萜、二萜、三萜和西松烷型二萜、五环三萜等成分,具有很强的抑瘤作用[5]。肝癌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火热之毒,尤其是当肝癌迅速增大伴有坏死和继发感染时[6],而清热药能够清热、解毒、止痛。冰片作为开窍药,使用频次为36次,在所有中药中使用频次最高,能促进配伍药物透过生物膜屏障以达到药物在机体的最佳吸收、分布[7]。辛味药、热性药,归肝经、脾经、心经的药物使用较多。辛能散能行,促使血管和淋巴管扩张,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温热药物能通络活血;肝主疏泄,能行气活血;脾主运化,《金贵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在脾……”。心主血脉,以输送药物至全身脏腑,共同发挥通络止痛的作用。毒性药物在外治肝癌疼痛中大量运用,癌毒是肝癌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解毒攻毒法是解除癌毒的治疗核心[8],另外,外敷较内服药物毒性更为峻猛,在临床运用有毒药物时要注意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高频药代表了局部外敷治疗肝癌疼痛的特色,对高频药物进行研究,找出用药规律,能为临床提高肝癌止痛效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主编.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1-612.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385.

[3]李秀英,刘相花.化瘀止痛膏外敷治疗肝癌疼痛6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8):779-780.

[4]李兴华,吕刚,卜凡儒.活血化瘀法防治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3):413-415.

[5]戴一,曹殷洁.没药、乳香有效成分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23(4):490-493.

[6]武步涛.武明钦主任医师治疗肝癌疼痛四法的经验[J].光明中医,2006,21(11):52-53.

[7]魏楚蓉,伍赶球.冰片的药理作用及机体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4):447-451.

[8]程海波.癌毒病机理论探讨[J].中医杂志,2014,55(20):1711-1714.

用药规律分析 第6篇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施治,中医药疗法,用药规律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 目前对本病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报道较多[1,2,3,4,5,6],但中医辨证分型较为混杂,诊治欠规范,本文力图通过文献总结回顾分析,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证候与临床主要证候分布规律、 辨证用药规律,筛选各证候选方用药,为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规范体系提供依据和方法学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文献检索方法

资料来源文献检索包括电子检索与手工检索。 电子检索主要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所收录的2002~2012 年全部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手工补充性检索,搜集山东大学图书馆及国家正式出版的中医医籍及相关古代文献。 检索关键词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或 “证候”或“辨证”或“中医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1.2 文献入选标准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临床辨证治疗、中医证候研究、专方或基本方治疗临床研究文献。

1.3文献排除标准

①两篇文章名称不一致,但内容雷同者只取一篇;②同一研究单位资料来源相同,分析后予整合;③无明确中医证型者,予以舍弃;④个案报道、综述予以剔除。

1.4统计内容

中医药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文献中的证型、证素和用药的研究。 药物分类根据《中药学》的分类。 采用频数分析方法,计算药物的种类及每味药的使用频次。

2 结果

2.1 文献查询结果

按照标准共计176 篇文献纳入研究。 其中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共62 篇, 中医专方或基本方论治114 篇。

2.2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出现频次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出现频次前5 位的证型为肝胃气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脾胃气虚、脾胃湿热。 以上各证型应是本病最主要、最常见的证型。 见表1。

2.3 慢性浅表性胃炎常见证型的临床表现频次

肝胃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频次: 胃脘胀痛28 次(10.45% )、 嗳气频作24 次(8.96% )、 脉弦20 次(7.46% )、 苔薄或少20 次(7.46% )、 胸胁窜痛19 次(7.09%)、苔白17 次(6.34%)、泛酸15 次(5.60%)、情志不舒加重15 次(5.60%)、心烦易怒9 次(3.36%)、胸闷不适7 次(2.61%)、呃逆6 次(2.24%))、口苦5次(1.87%)、食欲不振4 次(2.48%)。

胃阴不足证的临床表现频次: 胃脘不适19 次(10.22%)、口干19 次(10.22%)、舌红18 次(9.68%)、脉细18 次(9.68%)、无苔或少苔17 次(9.14%)、便干17 次(9.14%)、 食欲不振9 次(4.84%)、 少津8 次(4.30%)、嘈杂7 次(3.76%)、心烦6 次(3.23%)、脉弦6 次(3.23%)、舌有裂纹4 次(2.15%)。

脾胃虚寒的临床表现频次:胃脘隐痛19 次(9.31%)、喜温19 次(9.31%)、喜按17 次(8.33%)、大便溏薄17次(8.33%)、舌质淡17 次(8.33%)、脉细16 次(7.84%)、神疲乏力15 次(7.35%)、苔薄白15 次(7.35%)、四肢欠温12 次(5.88%)、纳差11 次(5.39%)、得食痛减10次(4.90%)、泛吐清水9 次(4.41%)、舌胖边有齿痕7 次(3.43%)、面色少华6 次(2.94%)、畏食生冷4 次(1.96%)。

脾胃气虚的临床表现频次:神疲乏力10 次(9.80%)、苔白10 次(9.80%)、胃脘隐痛9 次(8.82%)、食欲不振9 次(8.82%)、舌质淡9 次(8.82%)、食则胀满7 次(6.86%)、面色无华6 次(5.88%)、脉沉细5 次(4.90%)、喜按5 次(4.90%)。

脾胃湿热的临床表现频次:胃脘胀痛14 次(9.72%)、舌质红14 次(9.72%)、苔黄腻14 次(9.72%)、渴不欲饮8 次(5.56%)、食少纳呆7 次(4.86%)、脉滑数7 次(4.86%)、大便黏滞7 次(4.86%)、口苦6 次(4.17%)、口臭6 次(4.17%)、痞闷6 次(4.17%)、恶心5 次(3.47%)、呕吐5 次(3.47%)、便秘4 次(2.78%)、小便短赤4 次(2.78%)、食后加重4 次(2.78%)。

2.4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证素分析

结合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病机特点,共提取病位因素4 个,病性、病因因素9 个。 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的主要证素,在病位因素中以胃为主,其次为脾、肝;病性因素中以阴虚、阳虚、热、寒为主;病因证素中以气滞、湿、瘀血为主。 从证素分布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病机特点以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为主,阴虚、阳虚也为常见。 见表2。

2.5 慢性浅表性胃炎各常见证型用药规律分析

肝胃气滞型药物使用频次:柴胡26 次(8.61%)、白芍25 次(8.28%)、枳壳22 次(7.28%)、甘草20 次(6.62%)、香附18 次(5.96%)、陈皮15 次(4.97%)、川芎14 次(4.64%)、延胡索14 次(4.64%)、佛手13 次(4.30%)、川楝子11 次(3.64%)、郁金10 次(3.31%)、厚朴6 次(1.99%)。

胃阴不足型药物使用频次:沙参18 次(9.38%)、麦冬18 次(9.38%)、石斛14 次(7.29%)、生地13 次(6.77%)、甘草13 次(6.77%)、玉竹12 次(6.25%)、白芍11 次(5.73% )、 乌梅6 次(3.13% )、 天花粉5 次(2.60%)、太子参4 次(2.08%)、山楂4 次(2.08%)。

脾胃虚寒型药物使用频次:党参8 次(7.48%)、白术8 次(7.48%)、 甘草8 次(7.48%)、 黄芪7 次(6.54%)、茯苓7 次(6.54%)、陈皮7 次(6.54%)、砂仁6 次(5.61%)、 干姜5 次(4.67% )、 半夏4 次(3.74% )、桂枝4 次(3.74%)、 白芍4 次(3.74%)、 山药3 次(2.80%)、木香3 次(2.80%)。

脾胃气虚型药物使用频次:白术13 次(7.60%)、黄芪10 次(5.85%)、干姜10 次(5.85%)、甘草9 次(5.26%)、陈皮8 次(4.68%)、木香8 次(4.68%)、白芍8 次(4.68%)、茯苓8 次(4.68%)、半夏6 次(3.51%)、党参6 次(3.51%)、人参6 次(3.51%)、砂仁6 次(3.51%)。

脾胃湿热型药物使用频次:黄连11 次(6.92%)、半夏10 次(6.29% )、 黄芩9 次(5.66% )、 陈皮7 次(4.40%)、甘草6 次(3.77%)、茯苓5 次(3.14%)、蒲公英5 次(3.14%)、 茵陈5 次(3.14%)、 神曲5 次(3.14%)、栀子5 次(3.14%)、竹茹4 次(2.52%)。

3 讨论

综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文献报道,虽然方药组成不同, 但能够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辨证论治规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及治法分别如下:肝胃气滞型,治疗以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7,8,9,10];胃阴不足型,治疗以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11,12,13,14];脾胃虚寒型,治疗以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以温中健脾、益气和胃[15,16];脾胃气虚型, 治疗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益气健脾、养胃止痛[17];脾胃湿热型,治疗以半夏泻心汤或黄连温胆汤加减以清热除湿、理气和胃[18,19,20]。

2006 年我国在 《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1]中对慢性胃炎的种类分为 “非萎缩性胃炎(即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也称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属祖国传统医学 “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2]。 本病有其自身的发病规律,掌握规律,对本病就可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通过文献统计症状、 证素出现频率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主要是肝胃气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脾胃气虚、脾胃湿热。 其中肝胃气滞出现频率最高,约占21.58%。 在病位因素中以胃为主,其次为脾、肝、胆;从证素分布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病机特点以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为主,阴虚、阳虚也为常见。 脾胃居中焦,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为气机升降之枢,升降有序则气机调畅,生化有源,转输有力,保证正常的水谷代谢,化生气血,滋养五脏六腑。 反之,情志内伤、饮食失调最易影响脾胃气机,导致胃气郁滞,升降失常,病程日久,可损及阴阳,导致胃阴虚、阳虚的病理变化, 因此其治疗早期应以调畅气机为主,并根据其证候的特点,兼顾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用药规律分析 第7篇

1数据来源及处理

1.1数据来源

运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中医治疗糖尿病”为提示词进行全文检索。检索2000以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文章共计304篇文献。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单纯糖尿病且无其他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疗效确切的、有完整方药的论文[3]。其中符合标准的论文有201篇。

1.3数据处理

收集论文中的处方共87首,采用EXCEL2007将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建立数据库。用一般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用药规律

2.1用药频率 的统计分析

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出现的频率越高,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药用价值越高。在这些方剂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有生黄芪、山药、丹参、生地黄、葛根等。见表1。

2.2中药分类统计

按中医学分类来看,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益气养阴药,其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补阴药、活血化瘀药、补血药等。见表2。

3讨论

传统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疾病本质是阴虚为本,燥为标,属本虚标实。病变部位主要集中于肾、肺以及胃三处,最为关键的病变部位为肾。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现代医学采用刺激机体产生胰岛素分泌的方法治疗糖尿病,但常见并发症。中医药治疗方式可以显著改善西医治疗的不足。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临床经验的逐渐增加,不断体现出其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目前临床治疗的盲目性,因此许多中医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其病机和治疗方法,目的是找到其发病的准确机制和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次研究对近年来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201篇与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关文献的选方用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目的是从中找出中医对糖尿病的用药规律,通过分析发现:

1在近些年的方剂中治疗糖尿病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有生黄芪、山药、丹参、生地黄、葛根等。

2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以益气滋阴,清热,补气,活血等为基本疗法,疗效确切。中医学在糖尿病病机上提出了郁、热、虚损不同的病理节段,其主要特点为气阴亏虚、热盛伤津,其病程的整个过程都有淤血伴发,淤血不仅是其病理产物,也是糖尿病中各种变证的原因。因此治法以益气养阴为主,活血相辅。

现代临床医学已经发展到循证医学阶段,因此某种治疗方法或药物需要有明确的作用机制来支持,才能被大家接受和认可,才能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占据指导地位。中医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汇集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所以中医对病机及治法用药的总结是长期临床观察,就是循证医学的结果,不过与现代医学研究的方法不相符合。因此中医中药临床研究应与现代研究相结合,研究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方法提供强大真实的临床依据。

摘要:目前我国治疗糖尿病以益气滋阴,清热,补气,活血等为基本疗法,疗效确切。为了进一步研究探索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该次研究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大量有关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资料,对其进行总结性分析研究。

用药规律分析 第8篇

1 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运用万方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中医药治疗为关键词, 检索1998—2010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的论文共151篇。

1.2 论文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有关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而无其它并发症、中医药治疗疗效确切、有完整方药的论文。排除标准: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有其它并发症、中医药治疗疗效不确切、仅单味药物治疗无组方的论文。共收集符合标准的论文102篇。统计用药总数、用药分类、各药的使用频率, 主要治法的用药情况及成方使用情况等。

1.3 数据处理

摘录收集论文中的方剂共102首, 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 2007, 建立数据库。根据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部分统一中医药名, 如本书无该药, 则以常用药名统一。如“秦归”统一为“当归”, “元参”统一为“玄参”, “蚯蚓”统一为“地龙”等, “淮山”统一为“山药”。

2 统计结果

2.1 用药频率统计分析

所收集的102首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共用药138种, 使用药物频次共1 141次。各种药物的相对使用频率 (%) 为该药物的使用次数除以所有文章中用药的总次数 (即1 141次) 。统计发现, 相对使用频率在l%以上的有23味中药, 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赤芍、牛膝、桂枝、当归、鸡血藤、桃仁、白芍、川芎、红花、地龙、丹参, 其中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药为主, 如表1所示。

2.2 中药学分类使用频率及所占比率

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复方中所用138种中药, 按照中药学分类所占比率及使用频率统计分析, 不难看出, 活血化瘀药居于首位, 其次是补血药和补气药、息风止痉药、解表药、祛风湿药、清热药, 补阴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理气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如表2所示。

2.3 使用成方情况

按照使用频次的高低, 各主要治法使用成方情况如下: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温补脾肾、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养血活血:桃红四物汤。另外, 多数医家采用自拟方进行治疗, 亦多为活血通络, 益肾通络, 益气养阴活血之方。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的发生是因“消渴”日久, 气阴两伤、气滞血瘀、痰浊阻络、血络不通所致, 与脾虚、肾虚、气阴两虚密切相关, 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在“消渴”病的发展过程中, 初期肝气郁结, 脾郁不畅, 气滞则血瘀。消渴日久, 阴亏气损, 气损则推动无力而血行不畅, 津亏液耗, 血涩不畅, 从而瘀血内生, 导致肢体麻木疼痛、下肢拘挛。现代研究亦证明, 糖尿病患者血流缓慢, 血小板聚集增高, 全血粘度增高, 表现为微循环障碍, 此为中医所认为的本病病机“瘀血阻络”提供了客观依据, 故活血祛瘀是本病的主要治法。我们从上述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 用药频次居于前10味的黄芪、当归、川芎、红花、地龙、桃仁、牛膝、桂枝、鸡血藤和丹参, 均主要是益气活血化瘀之药。其中居于榜首的黄芪, 使用次数高达88次。中医认为黄芪为补气之要药, 既可补气生血, 又可补气以行滞, 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因此其格外受到医者的青睐, 成为治疗DPN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按照中药学分类所占比率及使用频率统计分析, 活血化瘀药和补气药也高居首位, 这也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理和用药规律。

DPN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瘀血、水湿、痰浊是其主要兼挟之邪。这些兼挟之邪在人体滞留日久, 阻碍肝气条达, 脾胃运化, 气血运行, 津液输布, 可导致各种变症的发生。故祛风湿药、解表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祛痰药也是治疗DPN的常用药, 用以促进体内毒物的代谢与排泄。按照中药学分类所占比率及使用频率统计结果, 祛风湿药共22味, 使用频率为5.8%, 解表药共7味, 使用频率为7.8%, 清热药共11味, 使用频率为5.7%, 利水渗湿药共7味, 使用频率为1.8%, 祛痰药共5味, 使用频率为1.0%。

DPN是一种慢性综合性病症, 病程较长, 久病必伤正气。所以, 扶助正气也往往是治疗DPN的最重要的一环。笔者的统计结果也表明, DPN的治疗重在扶正, 故统计出补益药物共32味, 除了重视补气外, 还涉及补血、补阴、补阳等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 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往往出现在糖尿病的后期阶段, 糖尿病 (消渴) 久治不愈, 耗伤正气, 脉络空虚, 气虚日久, 血行无力, 瘀血阻络, 筋脉失养, 不通则痛。因此, 中医药对于DPN的治疗, 以活血化瘀、补益正气为最基本的方法, 同时结合患者情况和病机特点, 配合应用祛风湿、解表、清热、利水渗湿、祛痰等多种治法和药物, 只有标本兼治, 既治本补虚, 又治标祛邪, 双管齐下, 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用药规律分析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丁书文教授1 100份医案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其中心动过缓医案82份 (单纯心动过缓医案32份, 合并其他疾病的医案50份) , 其他疾病医案1 018份。心动过缓患者共37例, 男19例, 女18例;年龄32岁~78岁;就诊次数1次~6次。

1.2 方法

全部医案均输入中医门诊电子病历, 按显效、有效、无效对就诊次数≥2次的心动过缓患者疗效进行统计。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中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建立回归数据表, 定义电子病历中的“西医诊断”字段为列变量, 用f表示, 若该字段中含有“心动过缓”, 通过语法判断赋值为“1”, 若否赋值为“0”, 亦定义“中药”为列变量, 用各自的代码表示, 若已录入某一数值, 该数值不变, 若未录入赋值为“0”。新建一个文本文件, 将回归数据表复制到新建的文本文件中。通过SAS统计软件的Import Data将文本文件导入到SAS数据库中[2]。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AS统计软件以心动过缓为因变量、以用药频率≥10%的36种中药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疗效结果

82例心动过缓患者, 总有效率为86.49%。就诊次数≥2次的心动过缓患者共34例, 显效21例, 有效9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88.24%。

2.2 用药频率

在82份医案中, 共用中药103种。使用次数最多者为黄芪, 共64次, 使用频率为78.05%;次数最少者为白芨等19种, 仅用1次, 使用频率为1.22%。详见表1。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经Likelihood Ratio、Score及Wald检验, P<0.01, 模型成立。截矩及桂枝、熟地、细辛、冰片、附子、麻黄、木香、阿胶和肉桂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Logisti (P) =3.911 3 (0.000 1) +0.009 7黄芪 (0.463 7) +0.048 2当归 (0.091 0) -0.007 7生甘草 (0.807 7) -0.135 4桂枝 (0.000 1) +0.015 2川芎 (0.550 6) -0.009 7丹参 (0.512 3) -0.013 4元胡 (0.372 9) +0.025 2麦冬 (0.157 0) +0.010 8黄连 (0.774 4) -0.086 5熟地 (0.003 7) -0.016 9人参 (0.556 9) +0.204 3三七粉 (0.177 7) -0.475 6细辛 (0.002 9) -3.740 2冰片 (0.006 5) -0.000 3野葛根 (0.980 8) -0.018 3茯苓 (0.354 3) -0.060 2五味子 (0.212 3) -0.119 2附子 (0.003 6) -0.232 9麻黄 (0.036 3) -0.114 6木香 (0.006 8) -0.160 4阿胶 (0.004 3) -0.139 6肉桂 (0.010 9) +0.025 2炒枣仁 (0.159 7) +0.009 8羌活 (0.776 0) -0.019 1青蒿 (0.309 9) +0.012 7泽泻 (0.494 4) +0.034 4白芍 (0.153 9) -0.093 3半夏 (0.090 0) -0.025 3赤芍 (0.500 8) -0.015 9炙甘草 (0.724 3) -0.001 6瓜蒌 (0.940 6) +0.038 3黄芩 (0.258 9) +0.051 5生地 (0.172 7) +0.509 2大腹皮 (0.973 3) +0.043 3白术 (0.211 9) 。

3 讨 论

8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6.49%, 丁书文教授治疗就诊次数≥2次的心动过缓患者, 总有效率为88.24%, 疗效非常显著。在82份医案中, 共用中药103种, 其中黄芪、当归、桂枝、川芎、丹参、元胡、麦冬等药的应用频率较高。据现代药理研究, 黄芪等补气药与活血药合用具有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等功能;当归、川芎、丹参等活血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和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麦冬等养阴药具有明显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 并能改善凝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异常变化;桂枝、麻黄、肉桂、附子、细辛等辛温或辛热药物具有抗缓慢性心律失常作用[3,4]。根据丁师用药实际, 用药频率≥10%的36种中药大致可分为13类:第1类包括附子、肉桂、细辛、麻黄4种, 其中附子、肉桂辛热, 细辛、麻黄辛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均具有抗缓慢性心律失常作用, 丁师常将此类用于心动过缓患者的治疗。第2类包括黄芪、人参、炙甘草、麦冬、五味子、生地6种, 其中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 炙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 麦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 生地养阴生津。丁师常将此类用于气阴两虚型心动过缓患者的治疗。第3类包括当归、丹参、三七粉、元胡、川芎、野葛根、赤芍、水蛭8种, 其中当归补血活血, 丹参活血祛瘀, 三七粉活血化瘀、定痛, 元胡活血止痛, 川芎活血行气, 野葛根活血祛瘀, 赤芍祛瘀止痛, 水蛭破血逐瘀。丁师常将此类用于心动过缓兼有血瘀患者的治疗。第4类包括茯苓、泽泻、大腹皮、白术4种, 其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大腹皮利水消肿,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丁师常将此类用于心动过缓兼有水湿患者的治疗。第5类包括黄连、黄芩、半夏、瓜蒌4种, 其中黄连、黄芩泻热降火, 半夏降逆消痞, 瓜蒌清热涤痰。丁师常将此类用于心动过缓兼有痰热患者的治疗。第6类包括熟地、阿胶2种, 其中熟地养血滋阴, 阿胶补血滋阴。丁师常将此类用于心动过缓兼有血虚患者的治疗。第7类包括桂枝、白芍2种, 其中桂枝解肌发表, 白芍益阴敛营。丁师常将此类用于心动过缓兼有营卫不和患者的治疗。第8类仅包括青蒿1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具有抗快速性心律失常作用, 丁师常将其用于心动过缓伴有早搏患者的治疗。第9类仅包括羌活1种, 羌活祛风、胜湿、止痛。丁师常将其用于心动过缓伴有背痛或全身酸痛患者的治疗。第10类仅包括炒枣仁1种, 炒枣仁养心安神, 丁师常将其用于心动过缓伴有失眠患者的治疗。第11类仅包括木香1种, 木香行气、调中、止痛。丁师常将其用于心动过缓伴有腹痛、腹胀或纳差患者的治疗。第12类仅包括冰片1种, 冰片开窍止痛。丁师常将其用于心动过缓伴有胸闷或胸痛患者的治疗。第13类仅包括甘草1种, 用以调和药性。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 用药次数≥10%的36种中药中, 桂枝、熟地、细辛、冰片、附子、麻黄、木香、阿胶和肉桂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表明它们在心动过缓用药中的特异性较强。由于各自变量的度量尺度相同, 均为“克”, 无需计算标准化偏回归系数, 偏回归系数即可反应各自相对贡献的大小。偏回归系数的正、负号表示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正、负面影响, 但在本研究中似无意义, 可能与所选自变量为用药频率≥10%的常用中药有关。

参考文献

[1]陈守强, 张建民.中医门诊电子病历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26 (6) :428-429.

[2]贺佳, 陆健.医学统计学中的SAS统计分析[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2:11-20.

[3]黄春林.心血管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42;169-203.

用药规律分析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1.1病例来源所有输入中医验案分析系统的膏方医案均来自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及病 房 , 共收集医 案141份 , 患者共141例 , 男53例 , 女88例 , 年龄18岁 ~80岁 , 就诊次数1~12次 。

1.2研究方法1将全部膏方医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2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回归数据表:定义电子病历中的“西医诊断”字段为列变量,用f表示,若该字段中含有“冠心病”,通过语法判断赋值为“1”,若否赋值为“0”,亦定义“中药”为列变量,用各自的代码表示,若已录入某一数值,该数值不变,若未录入赋值为“0”;3新建一个文本文件;4将回归数据表复制到新建的文本文件中;5通过SAS统计软件的Import Data将文本文 件导入到SAS中[5],命名为sasuser.gxb。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AS统计软件,以冠心病为因变量,以所用中药为自变量对数据集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用药频率在141份膏方医案中,共用中药168种,其中生甘草使用次数最多,共用131次,使用频率为92.91%,白芨、苍耳子等使用次数最少,仅用1次,频率为0.71%。详见表1。

2.2 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每一自变量,经Likelihood Ratio、Score及Wald检验,P <0.000 1,模型成立;截矩及各偏回 归系数的 假设检验 均具有统 计学意义 (P <0.0 0 0 1或P <0.0 5);Percent Concordan t=83.3% ;所求Logistic回归方程(括号内的 数字为p值)为:Logit(p)=0.285 8(<0.553 2)-0.040 5连翘(0.012 6)+0.072 7川芎(<0.004 8)-0.120 6丹参(<0.000 1)+0.069 2麦冬(0.014 6)-0.033 2白蔻(0.012 9)。

3 讨 论

从用药频率表可知,在141份膏方医案中,共用中药168种,其中生甘草、木香、焦三仙、川芎、丹参、黄芪、麦冬等23味中药的应用频率较高(>30%),为高频用药,体现了益气养阴、行气活血、消食和胃是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其中,生甘草、木香、焦三仙、连翘、乌贼骨、川芎、丹参、五味子、麦冬、黄芪为主要用药,结合临床,可将其分为4类:第1类包括黄芪、麦冬、五味子3种,黄芪可益气固表,托毒生肌;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五味子可生津敛汗,敛肺止咳,滋肾涩精;此三者属益气养阴类。第2类包括川芎、丹参、木香3种,川芎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6];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广泛用于各种瘀血病证,尤其适用于血脉瘀阻之胸痹心痛;木香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此五味药属活血理气类。第3类包括焦三仙、乌贼骨、连翘3种,焦三仙即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此三者是消食导滞,健运脾胃的良药,也是中医膏方处方的常用药,用以消食导滞以防滋腻太过;乌贼骨归脾经,功效可制酸止痛,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胃痛等;连翘性寒,味辛苦,无毒,入肺、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疏散风热的功效。连翘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有连翘酯苷、连翘苷、皂苷、苯乙醇苷、挥发油等,其中尤以连翘酯苷的药理作用更为广泛[7]。冯淑怡等[8]实验证实,连翘酯苷能延缓酵母发热大鼠的体温升高,促进内毒素所致发热家兔的体温下降,并可显著降低细菌感染模型动物的死亡数和死亡率,提示连翘酯苷有明显的抗感染和解热作用。第4类是生甘草,生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详见图1。

高频药中其余的13味药主要体现了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兼证及兼症的用药规律。珍珠母气微腥,味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可平肝潜阳,镇静安神,定惊明目。此为纯降之品,可潜上浮之肝心之阳,为安神镇静之效药[9]。此外,珍珠母主含碳酸钙是制酸物质,碳酸钙是中和胃酸的有效成分,故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9]。临床常用珍珠母治疗冠心病兼头晕目眩、惊悸失眠、胃胀反酸等。黄芩、黄连乃清热泻火药,可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此二者可清中上焦之热,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兼有口苦、口黏、心烦等。元胡可活血行气止痛,本品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前人谓其能“行血中之气 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 一身上下 诸痛”[6];羌活可祛风胜湿止痛,多用于治疗上半身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等;桑枝可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等;此三者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及冠心病兼颈椎病、腰部不适以及肩背胀痛等症状。白蔻可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藿香、佩兰均属脾、胃、肺经,功效可化湿止呕,解暑;此三者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兼胃脘胀满不适、纳呆、嗝气、口黏、舌苔厚腻等症状。泽泻味甘、淡,性平,归肾、膀胱经,功效可利水渗湿。此药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兼有胸闷、憋喘、双下肢水肿等症状。生地味甘苦,性寒,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兼有口干、口渴、心烦等症状。郁金可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多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及其兼有口苦、焦虑、易急躁、情志不舒等症状。瓜蒌可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此外,近年来对瓜蒌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研究较多,瓜蒌具有扩张微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耐缺氧能力、保护缺血心肌,抗凝血及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活性[10]。临床上常用瓜蒌治疗冠心病兼口干黏、便秘等症状。详见表2。

在本次Logistic分析中,各自变量的度量尺度均为“克”,单位相同,无需计算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即可反应各自相对贡献的大小。偏回归系数的正、负号表示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正、负面影响,结合专业知识,本研究中负号表示常用中药,正号表示少用的中药。

由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见,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在用药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多用丹参、川芎、连翘、白蔻、麦冬,此五味药具有统计学意义,体现了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以活血化瘀、消食和胃、益气养阴的治法为主。

本次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可以得出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药、冠心病兼症与兼证的用药规律,以及在膏方治疗冠心病中特异性较强的几种中药。本次研究的结果更具客观性,更容易被刚上临床的医生所接受,对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具有指导价值。活血通络、祛瘀止痛、除烦安神。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6],丹参能舒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微循环,减慢心率,作为钙拮抗剂的丹素酮ⅡA磺酸钠,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负性肌力的作用,有效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有利于瘀滞的微循环血流加速,缓解微血管痉挛,提高微循环流速和流量,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率。更多实验证明[7],丹参中的丹参素能明显抗体外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使血小板流动性显著增加,这与丹参提高机体抗凝和纤溶活性,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等缩血管类物质的合成有关。川芎性味辛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祛风之效,性善走窜,周而复始,故刘完素认为其“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气药”[8]。川芎嗪是传统化瘀中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化学结构 为四甲基 吡嗪 (TMP)[8]。川芎嗪能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流量,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给麻醉犬滴注川芎嗪,可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且此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大;此外,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肌氧耗和脑血流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阻力及总外周阻力下降[9]。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抑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溢出,减小实验性心肌缺血的范围,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对抗体外血浆凝血,从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具有滋阴益精、养阴益气、清心除烦、润肠通便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麦冬块根中富含有多糖、皂苷、黄酮等有效成分,具有强心、利尿、抗菌等药理作用,此外,在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久咳不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白蔻仁辛温,入肺、脾、胃三经,功效可理气宽中,燥寒湿,解酒毒。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功效。

摘要:目的 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统计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将搜集到的141份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医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应用SAS统计软件,以冠心病为因变量,以所用中药为自变量对验案数据集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在141份治疗冠心病的中医膏方医案中,共用中药168种,其中黄芪、麦冬、丹参、连翘、珍珠母等为高频用药,共分为4类:益气养阴药、理气活血药、消食和胃药及调和药;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连翘、川芎、丹参、麦冬、白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及其常见兼证有其用药规律,治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学技巧下一篇:图书采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