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例谈范文

2024-07-29

古诗鉴赏例谈范文(精选9篇)

古诗鉴赏例谈 第1篇

一、了解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 必然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紧密相连。诗歌又是时代的产物, 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了解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把握诗歌主旨。例如, 学习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 教师可简介其生平思想:早期生活在金人占领的沦陷区, 曾参加领导了起义军的抗金斗争;中期南渡以后, 长期为地方官, 力主抗金复国, 不为统治集团所采纳, 屡遭排挤、打击;晚期, 长期闲居, 寄情山水, 但仍关心时局, 不忘恢复中原。正是由于作者的经历和当时的时代, 辛弃疾的词有表现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豪情, 更有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忧愤。这需要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1. 用典

指在诗歌中援引史实或前人诗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能以少数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 收到言简意赅, 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 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 借历史事实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再如, 《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 比司马青衫更湿”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

2. 互文手法

指上下文意互相补充来理解。如《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理解为主人客人同时下马又同时上船。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理解为烟月笼罩着寒水, 烟月笼罩着沙滩, 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3. 衬托

有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乐景写乐, 哀景写哀。重点把握反衬手法 (1) 以动衬静。例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即采用这种手法, 悠扬的钟磬之音更显出禅院的幽静, 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表达效果。 (2) 以乐景写哀情。例如, 杜甫《客至》中“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绿水缭绕, 群鸥飞翔的景色是美丽的, 但没有人来访,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4. 虚实相生

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映衬, 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感情。例如, 柳永《雨霖铃》上片写眼前分别为实写, 下片想象别后生活为虚写,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再如,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 是想象扬州过去的繁华, 为虚写;“荞麦青青”“废池乔木”是今日所见扬州的荒凉, 为实写, 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5. 倒装

如杜甫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顺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 凤凰栖老碧梧枝”, 运用倒装, 强调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 写出了长安风物之美。

6. 以小见大

用小景物显示大境界, 小事物表达大内容、大主题的手法。如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7. 从对面来写的手法

有些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 不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 而是想象故乡如何思念自己, 这种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的写法, 更能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月夜》中“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想象的是妻子思念自己的情景, 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山东兄弟, 而是想象家乡亲人登高赏菊, 思念自己。

二、理解意象, 把握意境, 体会思想感情

意象是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古典诗歌的常用意象熔铸了诗人特有的情感, 理解意象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杨柳”常用来传达惜别之情, “月”引发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思念故国的感情, “梧桐”常表达凄凉愁苦之情, “梅花”象征高洁等等。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的描绘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意象构成意境。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六个意象并列, 描绘了一幅意境凄清的早行图, 道出了道路的辛苦和羁旅愁思。

三、分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由作者直接表明对人物事件的爱憎。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接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四、注意诗歌的题材特点

1.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思念, 如柳永《雨霖铃》。

2. 怀古诗:

(1) 可表达追慕古贤, 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可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如杜牧《扬州慢》。 (3) 可借古讽今,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边塞诗:

(1) 表达思念亲人、思归故里的感情。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2) 表达英勇杀敌、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塞下曲》中有“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4. 咏物诗: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 借物表达自己的品质和思想感情。

5. 闺怨诗、羁旅行役诗:

表达妇女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或行人对妻子的思念, 如欧阳修《踏莎行》既写出了行人对妻子的思念, 也写出了妻子对行人的思念。

6. 田园诗: (1) 写田园之乐, 如王维《山居秋瞑》。 (2) 写归隐山林之志, 如裴迪《送崔九》。

五、注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 首先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整体语言风格, 积累语言常用术语, 如清新自然、质朴平淡、典雅工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形象生动、雄浑豪放等。

鉴赏诗歌的语言还要注意炼字。古人做诗讲究炼字, 力求一字传神。鉴赏诗歌要注意领会其准确、生动、精炼、传神的特点。例如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联想到杏花绽放得热烈, 还可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 春鸟和鸣的景象, 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诗鉴赏: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第2篇

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1)抒情手段。

抒情手段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2)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1、创作方法:赋、比、兴;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三方面为其重点。(3)用典。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4)风格

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

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苏轼、辛弃疾:豪放 柳 永、李清照:婉约 李煜、刘禹锡:隽永 谢朓、谢灵运:自然 李 白:清新飘逸 杜 甫:沉郁顿挫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陶渊明:淡远闲静 王维:恬淡优美 王昌龄:雄壮豪迈 李 贺:雄浑奇特 曹操:豪放磅礴

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5)修辞:

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这在各种参考书中述说详备,兹不赘述。【常用方法】

因为表达技巧所涵盖的内容较为芜杂,在考查时考生一时不易把握,所以命题者一般不会笼统地要求“鉴赏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而是问得较为详细,如“鉴赏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注意,一般考生对“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分辨还不够清楚)。如果遇到问得比较笼统的题目,考生一定要熟记上面知识网络中的六个方面,在写短评时,选择重点进行评论。具体的行文办法还是先“盖帽”,然后具体的条分缕析。【例题剖析】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试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的。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参考答案: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夜大。

评分标准:

从触、视、听三种感觉来写雪之大这一主题,各说明三个方面是怎样从侧面衬托的。只说后部分,得3分;各个赋分点全答对,如果有科学性错误,扣1—2分。误例:

没有确定一个“主题”,如有的同学既写“雪之重”也写“夜之深”。

加入一些毫无必要的描写,如最后写“在这样的大雪静坐听雪,思潮澎湃,意境开阔。”有的同学还赋了一首小诗:“夜雪大且重,铺地三尺厚。青竹节节断,雪埋不知处。”恰成狗尾续貂。还有一位同学最后一句是这样的“使人由雪想到或许作者此时正有满腹心事吧!”转而为对作者的形象进行鉴赏了。还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题为夜雪,诗人卧床未眠,忽觉“衾枕”寒冷,暗示窗外白雪飘舞,大概那夜皓月悬空,映得窗户明,清袁枚诗中“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有此意境,折竹之声足见“雪重”,“雪重压枯竹,枯竹无完枝”。“冷”“明”“声”三韵脚明朗地表现了主题。这段评论文字中于何处得月?审题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另外,我们要求的是初步鉴赏诗歌,不必旁征博引,虽然不是说这样写就不行,但毕竟这种写法值得肯定,不值得提倡。【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悲怨”这一主题的。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画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联想想象,象征寄托及比喻等修辞来表现“悲怨”这一主题的。首联直点“悲怨”主题;颔联“似”“如”二字运用比喻手法,而“柳态”“啼鸟”点出分别的伤感和思念如杜鹃泣血,丰富的联想把离别“悲怨”写得更有诗意;颈联发挥丰富的联想想象,设置了“独夜”“空楼”两个场景,表达了思念之情,反面衬托“悲怨”主题。尾句再加渲染,使这一主题更加明白,产生了震憾人心的力量。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雨之暴”这一主题的。有美堂瀑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答:作者通过侧面烘托,比喻修辞,联想想象等多种多样的手法表达了“雨之暴”这一主题。前三句为侧面烘托,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描绘了暴雨欲来的景象。第四句真写雨大,“飞”过大江,极状其声势之大。

五、六句运用比喻,把雨后西湖水比喻成一只盛满美酒的杯,将要溢也,又把雨后比喻成敲鼓之声,极状其“暴”。后二句发挥充分的联想想象,以天庭里李白“泉洒面”以致人间有如此大雨,丰富奇特。四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知识网络】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或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同时,诗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的反映,一般在浓郁的感情中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社会风云、生活智慧的闪光。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不是平白直露,而是隐晦曲折的,需要考生从两方面深入领会把握。一,思想感情: 考查的主要有三点:

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 菊花——傲骨 圆月——团圆 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法:见前“鉴赏表达技巧部分” 二,内容主旨: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三,意念、意象、意境 在诗歌鉴赏主观题型中,还要注意“诗中三意”:意念、意象、意境。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念头、志向、情感、情调等,;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意象”;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是诗歌鉴赏的三个层面,我们在完成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对这三个方面的掌握。意境是作品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诗人的“情”与“理”,即“意”;诗中的“境”包括事物的“形”与“神”,即“象”;“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特点一般又与诗人的风格一致。主要考察

1、意境的领悟;

2、意境的比较。

对诗歌作品中“意象”的分析应包括“意念”和“意象”两个部分。在题目要求对其“意境”进行鉴赏的时候,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形神”“情理”并重,先写出诗中的表层意思,即“意象”,再写出诗人的感情,即“意念”。如下面这道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选自《语文月刊》] 鹧 鸪 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去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试分析“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的意境。

答:很的余味,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老年不能回复青春,表达了作者愁苦萦怀、英雄迟暮的落寞情绪。【常用方法】

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基本内容入手,其次写出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这与意象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可以借鉴。同时同学们要注意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离不开对作者一贯写作题材和身世的考察,诗人因为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往往会在一些乐景中融入哀的心情的书写,这就是古诗中所谓的“乐景写哀”,如果忽视这一点,我们的鉴赏很可能南辕北辙,方凿圆枘。如:

阅读下面一首七言绝句,完成习题。[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凉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为此时。

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 和第三句中的 不仅扣住诗题,列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 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那么,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答:“石榴开遍” “树阴满地” 清幽。表现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偕忘,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作者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内容2分,语言流畅1分,有创见1分)【实战演练】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试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答:这首诗形象而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首联统领全篇,确定全诗的基调和意境;颔联、颈联写景,叙事集中在尾联。(意思对即可)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对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赏析。(6分)一落索 朱敦儒

一夜雨声连晓,青灯相照。旧时情绪此时心,花不见,人空老。可惜春光闲了,阴多睛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答:作者以阴晴喻心情的好坏,侧面道出世事的艰难,表达了作者春夜难眠,忆昔伤今的思想情绪。(意思对即可)五 实战例示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习题。[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试题] 小 重 山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

(1)词中所说的“心事”是指。(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3)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试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答:(1)(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3)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 ”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1分)答:愁

(2)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2分)答: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3)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保朝何代故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2分)答: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鸟,不识兴亡。

(4)简答: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分)答: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情的感慨。

古诗词比较鉴赏方法例谈 第3篇

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比较鉴赏古诗词主旨情感的异同,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四个方面:①议论抒情是重点;②诗词首尾须看清;③人生经历要联系;④写作背景来参考。

例1 阅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解析 韦诗末句“窗间人独宿”的“独宿”二字,表明诗人睡着了,只是一个人,所以虽有孤独之情,但程度不深,更多的是被前文所描写的美景所陶醉。而赵诗最后一句“寒枝不成宿”,“不成宿”三字,以“惊鸟”自况,在“寒枝”上不能入眠,可见其孤独之极。相比韦诗,其孤独程度要深得多。再者,两位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也不尽相同:韦氏生于唐代望族,世代为官,韦本人更是长期担任地方长官,只是因离家时间长,诗作中难免流露淡淡的孤独和对官场的厌恶之情,但更多的是聆听和感知大自然的一动一静,追求恬淡自适的生活境界;赵秉文身世没有注释出来,读者未必了解,但从末句可看出他被苦闷心情所缠绕,全诗抒发的应是极度的孤独悲苦之情。

答案 ①同:孤独;②异: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比较写作手法的异同,我们必须对古诗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熟记于心,才能结合具体的诗词筛选出答题要点。

例2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未展芭蕉

(唐)钱 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解析 比较表现手法,首先得熟知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通过对各种艺术手法的了解,我们不难从众多手法中精心筛选出答案。

答案 第一首诗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诗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比较意境形象异同 古诗词的抒情、言志、说理等内容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在某种程度上,古诗词中的形象可以直接理解为“意象”, 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每一种意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独特情感。因此,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比如同样是写“水”,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白居易的“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情调就大不一样。这是因为“水”所处的情景不一样造成的。

比较语言风格异同 对于语言风格的比较,一要从作者所属流派来考虑;二是要抓住作者在长期的创作中形成的语言风格,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典雅绚丽、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三是要联系写作背景及作者的人生阅历。

例3 阅读下面苏轼的两首词,说说两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解析 前词写作者打猎场面,有声有色,气势豪迈,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后词为怀念亡妻而作,表达了对亡妻真挚的忆念和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答案 前者叱咤风云,充满壮志豪情;后者低回婉约,通篇如泣如诉。

1. 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元曲,回答后面问题。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中思·喜春来】春思

胡祗遹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①《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和《春思》中“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写黄莺的目的和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②《春怨》和《春思》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①《春怨》首句写黄莺是为了表现少妇不愿意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她对征戍亲人的思念之情。(解答第①题,必须看《春怨》的最后一句“不得到辽西”,辽西是当时的边疆,自然透露出对戍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怨恨战争”方面答亦可)《春思》末句写黄莺是为了展现黄莺欢唱中的美好春景,表现了一种闲适、喜悦的心情。(从“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角度答亦可)

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 第4篇

一、要把握意境的不同形式

有意境的好诗, 一般都写得情景交融, 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意境创设有不同的形式。

1. 触景生情, 情由景生。

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头两句写景, 写天气的骤变:“千里黄云”, 北风狂舞, 大雪纷纷, 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后两句是诗人安慰董大的话, 意思是说不要为前途发愁, 天下认识您的人多得很呢。安慰之语看似平常, 其实表达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

2. 缘情造景, 景由情生。

此类诗一般先抒情后写景。如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 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 一郡荆榛寒雨中。”诗歌开门见山, 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 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展示, 以凄清的笔调渲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砧杵、秋山、荆榛、寒雨, 是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是他用怨恨伤别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 抒情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3. 景语情语, 情景交融。

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 却是句句抒情, 情蕴涵于景, 情景融为一体。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 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乐的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一一在望, 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 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 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 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 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4. 景略情在, 直抒胸怀。

有些诗词, 表面看来, 全是抒情, 本是触景生情, 情与景一致, 但写成诗时, 却把景略去, 而直抒胸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此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 从其不满现状的呼声中, 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幽州台的氛围, 而且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 景虽略了, 但意境是完整的。

二、反复揣摩意象

一首诗的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 意象便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例如, “梅”这个物象, 本是一种客观事物, 但由于诗人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和美学理想等, 因此, 它在不同的诗里, 便有了不同的意趣, 寄寓着诗人不同的情感。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就明显不同, 前者傲霜挺立、笑看风物, 后者寂寞孤独、无依无着。同样写梅花, 谢燮《早梅》是这样的:“迎春故早发, 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 无人别意看。”突出的是梅的坚强、不甘人后, 但它也没引起人们重视, 有怀才不遇之感。而王安石的《梅花》则是:“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诗中的梅花同样也傲寒, 但表现了一种风度与风格, 它洁白无瑕又暗暗地给他人送去清香。

三、善于展开联想

诗词的主旨常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词中的画面和气氛, 借助联想或想象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诗词中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方式有即景述怀、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等,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幽情, 表达诗的主旨。如杜甫的《蜀相》, 着力描写的是诗人游武侯祠的情景, 但只要我们联想到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安史之乱时期, 正处于人生最困苦的晚年, 为国出力的远大政治抱负不能如愿, 就不难理解, 诗人是在借游武侯祠, 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来感伤、叹惋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

四、通过再造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 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在鉴赏古诗词时, 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描述性语句, 调动生活积累, 通过想象再造形象, 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例如, 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几句, 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在飒飒秋风中, 残破的茅屋前, 一位老人倚杖独立, 满目焦虑和无奈。通过这种再造的想象, 可以深刻地感受诗人痛苦的遭遇和凄凉的心境, 就不难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美好愿望, 是建立在诗人凄惨的厄运之上的。

五、准确捕捉诗眼、词眼

诗眼、词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词情感和特色的字、词、句。有了诗眼、词眼, 诗、词中的形象会更鲜明, 韵味更浓郁。如《过香积寺》的颈联“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中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危石耸立, 流泉受到阻挡, 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 声音变得细小了, 低沉了, 仿佛危石在痛苦地幽咽。“咽”字用得极其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阴浓, 使得山林显得幽暗, 日光照射在其间, 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 可谓新奇绝妙。“咽”“冷”两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组合在一起, 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 深僻冷寂之境全出。可见, 找准诗眼、词眼, 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就会更加真切、深刻。

六、把握作者人格

在诗词鉴赏中, 如能充分地把握住抒情主体的人格形象, 则有助于进入诗词的意境。一个成熟的伟大文学家, 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就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例如, 毛泽东的《咏梅》词和陆游的《咏梅》词, 虽然描写对象相同, 但境界却大不一样。在毛词中, 借梅作喻, 创造出了时代先驱者的崇高形象;而在陆词中, 虽表现出了遇挫而不屈的品质, 但那只是封建士大夫个人奋斗而遭悯受侮后的哀怨牢骚、顾影自怜、孤芳自赏, 流露出的是伤感, 表现出的是脆弱。同是咏梅, 为什么会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意境?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 所站的立场不同, 心胸气度不同, 品格修养不同, 审美标准不同。因此, 人格的高下, 决定了诗、词意境的高下。只有把握了作者的人格, 才能品味诗词的意境, 进而感悟诗词的深层内涵。

古诗鉴赏例谈 第5篇

榕江

一、教学目的:

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考点要求是: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由上面考点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正确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才能准确的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宝库,名家灿若繁星,杰作浩如烟海。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足以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乐府,到多姿多彩的南北朝民歌;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到为后人誉为诗仙、诗圣、诗魔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可以说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流,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

(二)、诗歌艺术形象的把握:

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家尽管创作方法及风格各具特色,但创作上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一定艺术形象的创造,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的。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包括广义文学形象和狭义文学形象。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含义相同或相近。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应采用广义的形象概念。诗歌形象根据鉴赏的不同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人物形象、动作形象,景物形象三种类型。

1.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例1. 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

例2.阅读贾岛《题李凝幽居》,完成有关问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填空: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李凝的隐者身份。

从环境来看,李凝的居处“少邻 ”(邻居不多)、少人来(“草径”、“荒园”)、清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他对李凝隐逸生活的向往。使作者的情感和所刻画的人物跃然纸上,李凝的隐者身份也不难把握。

2.景物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1) 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2) 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

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景象,还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之类的物象,都归为景物形象的范畴。这些艺术形象,同样也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的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这恰如黑格尔所说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

例3.分析虞世南的《蝉》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虞世南

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q: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这首诗首句写的是蝉的形态与习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垂q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次句写蝉的远传之声,“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分析之后可以这样表述:这首诗通过对疏桐之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自然属性)的描写,表明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的能声名远播的道理(寓意),表达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感情)。

3.动作形象:就是通过动作进行描摹刻画,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依据--人物的动作行为。

鉴赏角度--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行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4.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中一糸列动作形象的刻画,既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

例5.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作者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堪 ,百无聊赖的心理状态。

(三)归纳总结:

通过对上面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动作形象的鉴赏,我们认识到了抓住“形象”是领会情感内涵的捷径,鉴赏文学形象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三部曲:分析语言,再造想像,把握意象。归纳起来可以做如下更深一层的认识:

1. 通过语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与内涵。

把握外在形象后面所诉言外之意 ,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系列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驻足远望,久久不肯离去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

2、通过再造想像填补形象空白。

诗歌言简意赅、讲究含蓄美、不直露的语言特点,要求我们鉴赏时应通过想像,把作品留下的空白补充完整,使之成为完整的形象、情节或意境。

例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人认为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就是作者省略了一些引发读者想像的情节:词人为什么嗜酒,竟至一夜之后,残酒还未消尽?酒醒之后作者并未起身云花园,那么她又是怎样的情态?急切地询问了一些什么?这些问题都应启发学生通过想像,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慵懒情态,窥见诗人惜春的心情。

3.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

古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 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形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例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诗人通过“月落”(残月西沉之象)、“乌啼”(乌鸦惊恐凄凉的啼叫声)、“霜满天”(霜花凝露,寒气逼人)、“对愁眠”(舟中之人愁绪满怀,不能成眠),以及城外让人心烦意乱的夜半钟声,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秋夜寒江图”。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意象,把诗人内心的“愁”渲染得淋漓尽致。由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诗人的羁旅之愁。

(四)、作业、训练: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罗绮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其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1时世 :当时世俗 ○2俭梳妆:指发髻挽得很高。俭、高。

○3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1)贫女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塑造“贫女”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贫女形象的?

2.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1纳税:缴纳丝税, ○2征苗:征收青苗税

(1)山中寡妇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诗人在第四联中生发的议论起到什么作用?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有关问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诗人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和怎样的人物活动来表现诗人自我的心境的?表现了怎样的心境?

(2) 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怎样的环境特点?

例谈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第6篇

语言→形象→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语言→表达技巧

据此,我们介绍鉴赏诗歌的四大技巧:

技巧一:品味语言,推敲词句

1. 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直露平实,有的却含蓄蕴藉,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还有幽默、典雅等等。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经典试题]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2005年全国卷Ⅱ)

邯郸冬至①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 ①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解题思路] 白居易被称为“大众诗人”。白诗语言风格,考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了解得比较多。高中语文第五册(人教版,2001年12月第2版)第149页比较杜甫和白居易诗歌风格异同中有“白诗明快浅显,立意巧妙”的内容;第152页《唐诗简介》中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的话。

[参考答案] ①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2.分析积极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双关、反复等。如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用的就是双关;李煜《虞美人》最后两句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先用设问,后用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绵长久远的愁思。分析修辞手法,就是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经典试题] 苏轼《海棠》诗的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2007年重庆卷)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解题思路] 诗人月下观赏海棠,犹嫌不足,更持烛赏花。可静夜中只怕花也要睡着了,让“我”点起高大的红烛,照着美丽和海棠醒来吧。一个“睡”字,将海棠拟人化。

[参考答案] 后两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喻人。

3.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

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传神动人。阅读古代诗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

[经典试题]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2007年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解题思路] 诗眼、词眼在句中的作用不一而足。或者用以翻出新意,或者借以增添情趣,或者靠它增强形象性,或者关乎诗意的精确。本诗“穿”“坐”二字主要起到了生动、形象的作用。

[参考答案]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心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技巧二:注意意象,把握形象

1. 什么是作品的形象

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两个方面。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的琵琶女,她是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形象,而其中的“江州司马”则是抒情主人公。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思想感情)和客观之象(人和物的形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

意象比之自然界中的客观景物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如《琵琶行》开头所描写的浔阳江景物“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就构成了凄凉、压抑,令人心地茫然的意境,显示出全诗的感情基调。所以作品的形象应该包括人物、景物、意象、意境。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此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一系列单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掌握了意象分析,高考古诗鉴赏就成功了一半。

[经典试题]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题思路] 鉴赏这首诗,首先要了解“折柳”的意象,知道它是一种乐府曲调,也叫“折杨柳”,多写伤怀离别之情。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中的“柳”皆有此意。

[参考答案]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 鉴赏诗歌形象,主要应注意两点:

一是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古人善于借助景物表达主观感情,所以我们应了解下面一些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伤春悲秋,如李煜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或因见秋而思乡,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苏轼的《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折柳送别,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闻雁思归,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听梧桐而心悲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还有“竹菊梅兰”赞誉高洁品性的君子,“燕子分飞”寓意夫妻分手,“杜鹃啼血”渲染环境凄凉,“蝉鸣”表明品性高洁等。

二是从分析景、情入手。诗人写诗,常用“寓情于景”“即景生情”之法,读者读诗,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体味。即透过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探知诗人的内心和情绪。

[经典试题] 《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分析。(2006年湖北卷)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解题思路] 这是一首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的送别诗。作者选用“绿暗”“红稀”这两个词,意在以暗淡色彩隐衬远行客失意出京,气氛沉郁。而“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自然引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惆怅。

[参考答案] 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技巧三:发现作者观点,触摸诗人灵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表现为:①理解诗歌语句的意思,根据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作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作品的主旨;②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③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实际来看,一般涉及①②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不涉及第③方面的内容。

古诗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分析、评价的切入点有:

1. 从诗题入手

诗歌的题目往往会标明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解题时可以根据诗题所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

[经典试题]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2004年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解题思路] 如果不看诗题,会以为此诗是写将士们勤苦训练,驰骋疆场的雄心壮志。但结合诗歌的题目看,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2. 从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入手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对生活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面的分析。古诗鉴赏题中的注解有时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我们要学会关注。

3. 从把握诗歌的情感入手

诗包含着作者的情,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与观点。因此,读诗要把握诗情,把握了诗情,才能走进诗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地领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观点。

[经典试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07年福建卷)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 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解题思路] 结合两个注解阅读本诗,可知该诗抒发了作为绝世孤臣的诗人的亡国破家之痛(从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可见出诗人内心的幻灭感,从第三句“天地寂寥山雨歇”可玩味出其隐喻意义:东南各地抗元武装斗争相继告败,复国理想已告破灭)。前两句主要写出了自己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捕而独自隐居深山的孤独,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诗人善于借景托物以抒怀言志,从“独立青峰野水涯”与“几生修得到梅花”等句可见出诗人以“青峰”“梅花”自喻,显露了自己卓尔不群、坚贞高洁的人格。

[参考答案] 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4. 从辨析用典入手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与态度。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语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就提取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

5. 从涵咏诗歌的意境入手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描绘的形象画面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的主旨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因此,体味涵咏诗歌的意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经典试题]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2004年福建卷)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解题思路] 题目设置在三、四句,但一定要从全诗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在清秋的夜里,“无眠”直到“欲三更”,为什么会“夜久无眠”呢?“无眠”时只有蜡烛相陪,“烛花”剪了一遍又一遍,前两句中已透出“孤寂”的意思。第三句写铺满床的月光着一“凉”字,在写天凉的同时,更渲染了作者此时的孤凉心境。此时抬眼望月,看到的月光却是从“缺处”看到的,明亮、清冷,从缺处漏过来的月光反而更增添了心境的孤寂。把握作者感情之后,需找出使用的修辞,看看通过哪些意象来营造什么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技巧四:使用专用术语,鉴赏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之说。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照”是静景,“清泉流”是动景,两句动静结合,描画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月夜图。另外还有细描、白描、细节描写等。

抒情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两种。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是直接抒情。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经典试题]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2006年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 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解题思路] 全诗意象的对比有:远近对比(“暮雨边城”与眼前“芦笋”)、高低对比(“飞雁”与“暮雨”)、动静对比(“边城景色”与“大漠景色”及“铃声”与“大漠”)、抑扬对比(“暮雨边城”与“芦笋初生”)。全诗的虚实对比有: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铃声实写,驼队虚写;铃声驼队是虚,往昔商队是实。

[参考答案] 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2. 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如后面文所举《小斋即事》诗,借琴的“直”、棋的“方”,来表现作者的“直”“方”之志;托物寓理,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有对比、烘托(映衬)、反衬、抑扬、想象、联想、照应、铺垫、借古讽今、情景交融等,不一而足。其作用有: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经典试题]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2007年北京卷)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解题思路] 赋,即铺写叙述客观事物以抒发主观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其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对话,或议政,或兼而有之。比,是借助某些客观事物的形象作比喻,以比附主观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兴,是一种借助其它事物开头,通过联想,触景生情,再转到本题的创作手法。此诗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的动作写出了采集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

[参考答案] 赋(以赋为主,兼及起兴)。

3. 谋篇布局的技巧

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的律诗绝句,篇幅虽然短小,但十分讲究谋篇布局。懂得古代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也是诗歌鉴赏必备的条件。

[经典试题] 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07年海南、宁夏卷)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棋盘。

[解题思路] 答此题,关键是理解诗意,看清诗句间的意义和结构关系。

[参考答案] 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诗歌鉴赏方法例谈 第7篇

一.品味诗歌精炼语言, 理解诗歌表达内容。

(一) 捕捉诗眼, 咀嚼炼字。

诗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的语言相当精炼含蓄, 诗人创作时就十分注重炼字, “诗之有眼, 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眼目乃心灵之窗, 诗词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之窗。诗词之眼, 乃是诗词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语, 应是全篇的聚光焦点。如对杜甫的《望岳》诗中“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一句作赏析, 就可以从析词入手解答:“钟”有聚集之意, 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于此山, 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割”字用得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的, 写出了泰山雄伟高峻的气势。这两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美巍峨高大的形象。

(二) 展示画面, 体味意境。

诗歌中, 诗人很少直抒胸臆, 往往通过描写来展示意境。描写颇有风格, 或壮阔或清新或缤纷或凝重或流动等种种画面。因此我们可以从此入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 对此句作赏析就可以这样解答:大漠无垠, 一缕孤烟直上云天;黄河如带, 映衬着西沉的太阳, 景中见情, 流露出诗人对北方壮丽山河的喜爱之情。又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句“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此句描写了禅房花木扶疏, 幽深清静的环境, 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 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 走到禅院的情景, 艺术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幽静美的鉴赏力。

(三) 寻找形象, 把握感情。

诗歌必须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诗人从不把内心深处的情感直截了当地诉诸读者, 而是借助于精心选择的能够传递思想感情的外在的客观事物, 将内心郁积的高兴或痛苦, 愤懑或忧愁, 加以具体的描绘。鉴赏者只有伴着诗的形象并被其吸引和感染, 才能体会其味。叙事诗在事情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中, 寄寓作者的爱憎;抒情诗往往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通过描写与西湖有关的水面、云脚、早莺、绿杨、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西湖早春的美丽景色, 抒写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炽烈的情感。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烘托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 抒写了异乡游子的忧郁悲凉之情。

(四) 玩味联想, 点明哲理。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前后句的比照揣摩中明知这两句已不再是纯写景的诗句, 而是以落花自喻, 表明自己的心志, 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融入了诗人甘于培养下一代新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富含深刻的哲理。杜甫的《望岳》诗中写道:“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表面意思是“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那时四周的山峦看起来会显得矮小”, 我们在玩味中不难发现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感悟到诗人的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豪迈气概。

1、动静结合。

鉴赏者要用慧眼发现诗中的静谧和灵动。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星随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诗人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在一片开阔明朗的意境中星光照耀, 大江之水滚滚向前涌动着, 波光粼粼。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一句中的“山”、“原”都是静物, 却写它们“舞”、“驰”, 意为群山好像银蛇在舞动, 高原好像白象在奔跑, 这样化静态为动态, 可见词人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能力。

2、虚实结合。

借助形象表达情感, 但诗歌是一种主观臆象很强的艺术形式, 就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手法, 虚实结合才能达到主客观的艺术结合。鉴赏者就可以把握诗歌的这一脉搏。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 借遥想的欢乐反衬今夜有家不能归, 雨夜独思亲的苦楚。这样以今宵思他日, 以他日话今宵, 构思独特巧妙, 表意含蓄耐人寻味。曹操的《观沧海》一诗虚实结合,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诗人从眼前特定的实景中游离出来, 用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吞吐宇宙的大海的壮阔美, 大海的气魄也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

3、点面结合。

从视觉欣赏的角度, 诗人常采用点面结合法。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上句生动写出了春潮涨涌, 江水浩淼的一片开阔之景;下句写出了在一片广阔的意境中一叶孤舟, 活画出了客舟游子的孤寂心理。诗人妙用点面结合手法, 以“一帆悬”之小景传“两岸阔”的大景的神韵。

4、正侧结合。

烘云托月是诗歌的创作手法。杨万里的《小池》一诗中的第一二句直接写小池的泉眼细流, 三四句通过写小荷、蜻蜓之小景来衬托小池的特点, 正面侧面的有机结合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和谐融洽、清新怡人的美丽画面。鉴赏者要把握诗人的描写角度找准正面之物, 然后发掘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5、远近结合。

诗歌中常常融入图画艺术, 具有层次美和图画美, 远近结合是实现这一美学原则的一种方法。杜甫的《望岳》诗中泰山的雄伟神奇是诗人在整体构思上的远近结合实现的。远望泰山, 一片青翠山色, 从齐到鲁, 连绵不断;近望泰山,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把山南山北划分出幽明昏晓不同的区域;细望泰山, 层层云雾从山峰中涌现, 山鸟在山崖中回旋, 寻找归宿。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一句写出了绿树环抱、自成天地的近景和村边郭外、遥对青山的远景, 近景远景的有机结合, 使画面富有丰富感和层次感。

6、视听结合。

诗歌中也往往融入音乐艺术, 具有音乐美的特质, 而诗歌中的音乐美常和色彩美结合, 即采用视听结合手法。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此句视听觉有机结合, 上句从听觉方面铺写了角声满天的紧张的战地气氛, 下句从视觉方面勾画出了战争的惊心动魄及严峻的战争现实。全诗充溢着浓烈的悲壮美。

二.着眼诗歌艺术形式, 把握诗歌表现手法。

(一) 整体感知, 把握脉络。

诗歌的艺术形式欣赏应从整体着眼。首先应重视整体结构艺术等形式的分析。例如臧克家的《有的人》用三组对比来结构全文, 第一节是全诗的总论, 是对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的对比, 第二组是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的对比, 第三组是两种人不同的结果的对比。

(二) 寻找修辞, 分析妙处。

诗歌的艺术往往是修辞的艺术。因此从修辞入手是诗歌赏析的最常用方法。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刻画了相思之苦对人的煎熬。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梨花喻雪花, 比喻新颖奇特, 使人在银装素裹的世界, 如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中, 在雪后奇寒中享受浓浓的暖意和万分的欣喜。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诗人用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么自然, 仿佛是信手拈来毫无雕琢之痕, 借落花、归燕细腻生动地抒写了伤春怀人的感情。

(三) 把握角度, 体会效果。

诗歌要借助形象表达情感, 而对于形象的东西, 一般在诗歌中通过描写来展现。描写的角度有机地结合为诗歌创造了浓郁的艺术美。在鉴赏时, 我们要带着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美。

三.揣摩诗歌语言风格, 感悟诗人独特心境。

诗歌的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诗歌创作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 是诗人的个人气质和世界观及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杜甫诗的现实主义风格;柳永的婉约, 苏轼的豪放;王维诗的诗中有画, 陶渊明诗的桃园闲适———从总体上来看诗歌风格有阳刚和阴柔两种。阳刚有热情豪放的、雄奇悲壮的、沉郁雄健的、直率刚直的等, 阴柔有婉约柔情的、含蓄委婉的、清新明朗的、幽默风趣的等。例如贺知章的《咏柳》、杜牧的《山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读来令人感到神清气爽、陶然怡悦, 颇有阴柔之美。曹操的《龟虽寿》、辛弃疾的《破阵子》、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慷慨悲壮、激越雄健, 颇有阳刚之美。凭着鉴赏者对诗歌的独特感受和对诗人语言的品味, 从语言角度鉴赏也是一种方法。

四.把握诗歌格律特点, 欣赏诗歌优美韵律。

诗歌特别是古诗词更讲究格律, 鉴赏诗歌可以从诗词的体裁、平仄、对仗、押韵、语节、语速、语调、语气等角度来品评诗作。

例谈小说环境描写的鉴赏技巧 第8篇

一、暗示社会背景

小说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矛盾的。作家很少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对象, 否则就冲淡了小说特有的文学意味。优秀的作家, 总是通过对特定的环境的描写, 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

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开头对鲁镇酒店格局的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 是和别处不同的: 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 柜里面预备着热水, 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 傍午傍晚散了工, 每每花四文铜钱, 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 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 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 或者茴香豆, 做下酒物了, 如果出到十几文, 那就能买一道荤菜, 但这些顾客, 多是短衣帮, 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 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 慢慢地坐喝。”

这段环境描写赋予了人物活动的特定的空间。这里的顾客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明显, 这咸丰酒店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缩影。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 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遭逼迫, 受侮辱, 得不到温暖, 没有人同情与怜悯, 最后悲惨地死去。

又如:契诃夫《变色龙》第一节, 作者仅从广场街道所特有的“沉静”写起, 就写出了在沙俄军警宪兵统治之下的惨状:街市萧条, 民不聊生。在白色恐怖的压抑下才有了“变”的趣味, 即人性扭曲自觉奴化的可悲。这样的环境叙写远比直接揭露更有讽刺性和幽默感。

二、暗示作品基调

文学作品以情动人。白居易“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这句话不仅适合诗歌散文的创作, 也适合小说的创作。环境描写中不能不渗透作家的主观情感, 即便完全是文中主人公的视角, 也打着其主观情绪的烙印。

如:孙犁《荷花淀》前三节, 描摹出月光皎洁、宁静清爽的明丽之景, 如入神话的仙界, 令人迷魂荡魄, 字里行间饱蘸着作者的真挚之情。淡化了战争气息, 从而使小说独具浓厚的乡土气息, 将抗日军民内心乐观豁达以及对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一并揭示出来, 整部作品也因此笼罩在这种浓重的情感氛围之中。

又如鲁迅的《药》第一部分着意于“秋天的后半夜”的描述, “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等冷色调环境勾勒, 将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阴暗、凄冷而又肃杀的气氛点染出来了。悲凉、压抑、郁闷令人恐怖的情调溢于纸外。

该文结尾一段景物描写更是展现了一副凄凉的画面:时令虽已是清明, 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 “歪歪斜斜”的路旁, 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 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 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 而且“缩着头, 铁铸一般站着”。所有这些都渲染出了坟场阴森、悲凉的气氛。尤其是文末乌鸦“哑———”那一声大叫, 将全文悲凉的基调推向了极致。

三、暗示情节发展

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因素一般是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 但情节发展也离不开环境描写, 它们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如果作者巧借环境描写, 则更能摇曳出情节的多姿多彩。

如: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从小说标题看, 对风雪的描写, 是自然环境描写的重点。作品中对风雪的描写, 虽着墨不多, 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 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当林冲去草料场时, “彤云密布 , 朔风渐起 ,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 才有林冲“待雪晴, 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居处的想法, 并显示出其逆来顺受的心理;正因为风大雪紧, 林冲才沽酒驱寒, 才有雪坍草屋, 使得林冲死里逃生;正因为风大雪紧, 才有古庙借宿, 才有庙里听仇家如何设计陷害自己。是巧合, 也是天意, 这“下得紧”的雪才有了别样意味, 林冲的“逼上梁山”才更见曲折性。

又如:孙犁《荷花淀》中妇女们“探夫遇敌”时“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 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 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这里的景物描写不仅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助夫杀敌”的一场战斗, 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而且也暗示了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

四、暗示人物心理活动

小说是以写人为中心的, 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始终是最为基本的任务。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 一定要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努力发掘它深刻的思想意义。

如: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 当全家人满怀希望去游玩时, “我们上了轮船, 离开栈桥, 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当全家人因躲于勒扫兴而归时, “在我们面前,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两处景物描写, 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全家人由盼望于勒的激动兴奋到见到于勒后的失望恐惧的心理变化过程。不着一字, 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

再如沈从文《边城》“天已快夜, 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 只有杜鹃叫个不停。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天, 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 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 有草木之味, 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这段景物描写是通过翠翠的视角、听觉、嗅觉等方面点染出来的。渡口及其自然环境涌动着无限的生机, 而翠翠的内心是孤寂与惆怅不安的, 这样反衬出少女爱情初萌时内心的落寞与凄凉。

五、暗示人物命运

“景不虚设”。小说中景物描写常常与主人公的命运有密切的联系。

如鲁迅《祝福》最后一段:“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 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光, 接着又听见毕毕剥剥的鞭炮, 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我在朦胧中, 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 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 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 拥抱了全市镇……”在这里, 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 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 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又如, 高尔基的《母亲》中有段描写:“每次开门的时候, 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 这使她觉得很爽快, 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显示出母亲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兴奋之情, 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

例谈古诗之美及古诗教学 第9篇

一、 古诗语言之美及其教学。读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不能不叹服“诗仙”李白出神入化的修辞技巧,“三千尺”“落九天”,分明是夸张至极致,却又毫无出格或失实之嫌,相反让人犹如伫立瀑流之前,耳闻目睹着瀑布直泻而下、轰然作响的壮美气势;读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也不能不钦佩“诗圣”杜甫这么工整严谨的语言风格,“一行”与“两个”,“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以及“鸣”与“上”,数量、色彩、名称、动作,在这里一一对应,何等整齐匀称!平声与仄声,在这里交替呈现,协调有致,给人轻盈灵动感觉。这,就是古诗的语言之美。由于古诗通常有其格律,对句之间又讲究平仄对应,诗句尾字要求押韵,这就使得古诗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鉴于古诗的语言之美,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诵读,通过诵读感知古诗语言的音韵之美;还应引导学生用心研读,字斟句酌,通过研读发现古诗语言的表达之妙。

二、 古诗景象之美及其教学。小学古诗中,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是摹景状物的佳作,它们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的动人景象。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种种景象,进而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中欣赏这些景象。如在教学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想象基础上去“欣赏”这样的景象:夜幕降临,静静的天空升起一轮明月,月光倾泻在湖面,轻纱似的,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何引导联想和想象?笔者以为方法不一而足,可以在教者入情入境的范读中展开,可以在悦耳的音乐伴读中展开,可以在闭目凝神的静听描述中展开,也可以在直观生动的媒体演示中展示……无疑,在想象的世界中,学生看到了美,也享受了美。

三、 古诗意蕴之美及其教学。诗之所以美,诗情画意,内涵深广,而这往往体现在它的形象“背后”隐含的深刻意蕴,我们教学这类古诗,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透过表象,领悟内含的意蕴。如教学《题西林壁》一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适度启发学生领悟到:“诗人不只是在表现庐山的姿态特征,而且是在启示人们,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再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时,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不只是让学生从观赏的角度去理解,还应该启发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只有登得高,才能看得远;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胸襟开阔,目光远大,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鼠目寸光。

四、 古诗情感之美及其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挥汗如雨的情景,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又如在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抒发诗人客居他乡时对兄弟非常怀念的心情:“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两个“异”字突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形影相吊的处境和复杂心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字说明了诗人“思亲”之情的强烈。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表情朗读,可以使学生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增强美感效应。

五、 古诗心志之美及其教学。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这是对诗歌本质的概括和总结。何谓“志”也?“志”就是情怀,就是心志。诗人吟诗作赋,其旨在以诗抒怀,借诗咏志。据此,我们教学一些古诗,不宜浅尝辄止,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之余,须进一步揣摩诗人的心愿和志向。又如在讲《示儿》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前两句,体会诗人陆游临终前“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心情,抓住后两句,体会诗人渴望“王师北定中原日”那一天到来的强烈期待,从而深切感受诗人炽热的爱国之情、真挚的报国之志。

上一篇:墙文化论文下一篇: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