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体新闻的力量

2024-06-27

日记体新闻的力量(精选7篇)

日记体新闻的力量 第1篇

第一, 评论选题的理性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发生, 作为新闻媒体人, 我们要在评论的编辑中, 仔细筛选并捕捉那些具有社会普遍性、层次性和典型性价值的问题。对于那些刻意的炒作、耸人听闻的恶意宣传, 我们应不予理会;对于那些表面看似同情弱者, 实则是消费公众情绪的新闻事件, 我们应小心躲避, 我们要做的是努力让弱势群体和“沉默的大多数”说话, 同时要小心陷入“多数人的暴政”。我们要经常思考:今天的热点对当今和以后的中国社会有多少借鉴意义?它和我们追求的现代文明有着怎样的关联?

第二, 具体怎么说理性

新闻评论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痛斥、嘲讽的层面上, 拒绝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不顾忌一切的义愤填膺;对于某些极端个案, 我们要正确对待, 避免加入个人情绪和立场。新闻媒体人要力求评论融入辩证思维, 呈现严谨的逻辑推理、独到的评论视角、理性和解析, 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理性并不是要追求四平八稳, 好的评论要拥有独到的视角, 这种视角的产生立足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把握, 包括对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的整体观察。比如, 针对贪腐官员的新闻评论, 可以尝试从多种角度切入, 如官员年龄、家庭关系、个人成长的特殊性、贪污数字的惊人、贪腐手法的独特、当地官场的特点等等。对于贪污, 还可以进行以下思考:今天的贪污现状与十年前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国惩治贪污的制度建设与国外对比有哪些不同, 哪些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 新闻评论才可能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 避免走入为求新奇而走火入魔的误区。

二、新闻评论如何把握民意

什么样的调查数字代表民意直接关系到对评论理性的把握。准确地把握民意, 要当心以下陷阱:

网络陷阱:网络上的声音并不代表全体百姓的意见, 最多不过是部分民意的主张, 新闻媒体人要正确地对待网络声音, 不可把他们笼统地视为民意。其一, 虽然网络发展的速度很快, 但中国还有很多人极少接触网路, “网络声音就是民意”的判断忽视了这部分人的主张。其二, 上网者中, 存在着很多不发言的网民。其三, 面对同样的问题, 人们在网络上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相对于现实要过于冲动。所以, 不能拿网上的数字作为“民意”的支撑。

数字陷阱:有些网络数字来源不清, 抽样不够科学。在最典型的调查中, 人们赞成或反对什么, 对其真实性要小心考量。凡涉及“全国”的数字, 一定要搞清楚调查的覆盖面、抽样方式是否科学、样本量是否足够大。同时, 要切忌数字的含糊不清、标准不一, 比如同样是最低工资标准, 各地的工资实数大为不同。最后, 要明确统计口径, 如平均工资数字发布后, 不少人感觉收入“被提高”, 这可能是由于一些低收入人群未被列入统计范围而导致的结果偏差。

地域陷阱:将城市居民关注的问题, 甚至是少数几个大城市居民关注的问题, 当成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或涉及全国百姓利益的问题, 也会出现导向上的偏差。以房价问题为例,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相差很大, 这三大城市的房地产问题, 并不是全国所有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 评论应有具体的指向, 不能一概而论。

三、电视媒体新闻评论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网络媒体以其即时、互动、信息量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 挤占了电视媒体的发展空间。客观地讲, 网络评论与电视评论多年经营的优势相比, 还形不成对抗, 如网站的原创评论还处于起步阶段, 微博中除少数意见领袖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外, 真正有社会影响力的言论相对较少。可见, 传统电视媒体评论的权威性、严谨性、深刻性等优势依然很明显。但是电视媒体时效性下降、自由度不足的事实也是不能回避的。因此, 电视媒体评论要想获得长足发展, 就必须进行改革。比如, 顺应专业性评论快速发展的趋势, 在评论中增加专家评论的分量, 拓宽评论的视野, 提高评论的专业性。同时, 还可以改变自上而下灌输概念、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的传统话语体系, 在表达方式上, 充分利用微博、论坛中鲜活的语言甚至文体。另外, 也可以积极搭坐新媒体的“顺风车”, 借助新媒体的平台, 扩张自身价值, 推进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互动与和谐共赢。

新时期的新闻评论既要满足读者“知其然”的表面需求, 还要满足观众“知其所以然”的深层次需求。新闻媒体人应以理性的眼光对待新闻评论, 做出能表达独特认知价值、布局精心的新闻评论, 使新闻评论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明辉.新闻评论的信息净化功能[J].新闻爱好者.2010 (17)

[2]何秋红.抒情性因素在新闻评论中的体现[J].今传媒.2006 (06)

友情的力量日记 第2篇

终于排练结束了,我却只能坐在椅子上发呆。因为这个节目,我又缺了一节课,还是重要的数学课,我的数学成绩本来就不稳定,这可怎么办呀!

我东瞧瞧、西看看,大家都在轻松地做着练习题,我却不知如何下笔。就在我抓耳挠腮,直发愁的时候,我的“左邻右舍”纷纷拥到我的`身边,亲切地说:“哪道题不会?”“我来教你!”“这节课我们学了《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同学们的热情像潮水一样包围着我,使我感动不已,热泪盈眶。可我顾不上掉眼泪,赶紧做好,专心致志地听同学们讲解。

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我很快学会了“丢失”的知识,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我觉得这节课的知识太简单了,一学就会,我对数学课也产生了兴趣和信心。这不就是友情的力量吗?

自媒体时代更需新闻门户的导向力量 第3篇

新闻门户已抢不上鲜

日前,人民网官方微博发表的一条博文引来网友数千次转发,其内容为:“微博女王”姚晨让人民日报有了强烈的“危机感”。目前姚晨的微博粉丝大约有1955万,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

当然,给人民日报以及人民网危机感的并非一名艺人,而是她背后的自媒体。

早先当新闻门户网站挽起裙角,以颠覆者的姿态来到人们面前时,它掀起的是一场传播的革命。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更新速度快、信息数据庞大、感观性强等特点。因此一时间,新闻门户网站成了我们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浏览网站新也成了我们每天必备的功课。

然而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的习惯和依赖,已经渐渐被微博等新型的社交媒体所改变。结合自身想一下:你每天是否还会习惯性地打开新闻门户的网站浏览新闻?如果一天没有登陆门户网站,你是否还会有与世隔绝之感?

“微博其实就是一个新闻联播。短、平、快已经成为人们的阅读习惯。”中国教育电视台编导孙小丽在和网络导报记者交流时谈到:“许多新闻最早都是从微博当中传出来的,我们也经常會在上面找一些新闻线索。”

当一种媒体形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改变了人们的一种习惯,就不得不引起媒体同行们的注意。而孙小丽的谈话更折射出了一种社会现象:读者被媒体牵着鼻子走的年代已经过去,大众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导力量。

去年的温州动车事故是从微博上第一时间传播出的消息;第一个全球发布汶川的地震的是twitter;迈克·杰克逊住进洛杉矶加州大学医院的消息,也是首先从微博上流传出来的。媒体报道的即时性已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新闻门户网站当然也不例外。面对目前的媒体现状,速途网CEO范锋指出:“微博的兴起,正在改变互联网媒体生态,对新闻门户一定会有影响。”

自媒体时代带来考验

“病毒式传播!”

迪思传媒副总裁沈健如此形容微博等新媒体的力量。“你可以向全世界呐喊,一分钟之内全世界都可以听得到。”他提出,目前这个形势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那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而这种自媒体的出现,更是给新闻门户带来了新的考验。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按照1个门户网站有10个频道,每个频道有30个人来计算,平均每天就可能有300个人来更新网站的信息。但微博的用户达到了3亿多,每人每天更新一条,数量就已经相当惊人。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自媒体拥有新闻门户网站无法比拟的优势。范锋对此表示:“5个记者和500个记者的力量是不一样的。一些媒体的工作人员是有限的,但当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媒体时,群众的力量就无限了。”

另外,微博在文字上的限制恰好迎合了“快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图片、视频等内容的结合,又使其同样具有感观性强、信息量庞大等特点。特别是评论与转发功能,满足了人们自我表达的需要,增强了自媒体的传播力量。在微博用户以席卷之势对某事件进行评论、转发后,用户还可能针对该事件进行调查或“人肉”,新闻影响迅速放大。而当这种影响形成一定的规模后,一些企业或个人尝试在大型网站投放消息或声明,以尽力挽回损失或排除误解,但往往无力回天。

不得不说,新闻门户网站的“威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受到了挑战。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然而,新闻门户网站的重要性和地位还是社会化媒体无法取代的。特别是“谣言惑众”让网络传播公信力大为受伤的当下,新闻门户网站的舆论导向力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这一点,在最近抵制“网络谣言”事件中有充分体现。针对网络上出现的各种不加甄别就广泛流传的谣言,自媒体与新闻门户尤其是全国性的新闻门户网站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一方面,自媒体以“病毒式传播”的态势进行疯狂转播,一些未经“过滤”的信息同样也得到了最大化的传播;而另一方面,诸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则以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传播环境为己任,从多方面报道网络谣言的危害性,抨击造谣、传谣行为,号召广大网友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经过新闻门户的积极传播与抵制,互联网上形成了一股抵制网络谣言的新风气。与此同时,不少网友也在微博或者社交网站中表态,要对网络谣言坚决说“不”。此时此刻,新闻门户不仅对网民起到了导向作用,也给一向“自成一派”的自媒体以正确指引。

不过,虽说具备了导向性的“先天基因”,新闻门户还应该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与时俱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网站如何更接地气,更加人性化。

引语是新闻写作的力量源泉 第4篇

《栾》文约3000字, 是一篇经济通讯, 非人物报道, 然而文中涉及了13个当事人, 皆有名有姓, 且各得声音面貌。每一个人的话都或多或少地勾勒出其血肉面孔和秉性, 形象跃然纸上。其中引用人物对话就占了近1/4的篇幅。说是一篇人物访谈不如说是用“引语”串联起来的新闻。

优秀的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 总是把视角投放在人的活动中, 从某个人的视角发现出发, 以小见大, 以一滴水折射太阳的万丈光芒。2009年端午节, 记者应邀到河北省会近郊县栾城草莓园观光设施农业和无公害种植, 如果说邀请方和被邀请方有一种报道默契, 那也是近两年兴起的草莓大棚, 简直成了省会的采摘园。人们认识事物时, 对新鲜的、特别的、对比强烈的事物往往给予优先关注, 我们平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千朵红莲拜白莲”就是最好的注释。记者是奔着草莓园去的, 也是准备写“红色”文章的, 但不经意间发现了“绿”, 发现了路边的小草, 发现了来往穿梭于国道省道和停泊在纵横阡陌上的加长拖挂车, 而这些喘着牛气、冒着青烟的车辆都是运载小草的;发现了驰骋在草地上的切割机和坐在田埂上抽中华烟的草大王草经纪。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 与草农侃大山, 听他们哭, 听他们笑, 品尝到远比草莓更惊心动魄的另一个产业的十年兴衰和酸甜苦辣。

请看这些引语:“刚种草时, 一离开救生圈就呛水。”“祖祖辈辈都是斩草除根的好把式。”“凡是种草的都有过曲折, 都走过麦城, 那一年草在地里疯长, 都急着销售, 孟建国接到客户一个电话就上了青岛, 到那里请了人家几顿饭就回来了, 连一棵草也没有卖出去。”“一个翻译的几句洋话就骗走草业公司33万元。”“德州一个客户拿着一万元的汇票给了李书贤, 李书贤的家人把汇票当人民币锁进匣子里……”这些不算长的引语, 能让人们立马就联想到当年草农曲折尴尬的“走麦城”经历甚至上当受骗的狼狈相。用一句引语省略万千叙说, 用一句引语承转启合。

新闻中当事人的话是一切报道的激活素。多用引语不但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 还可提高作品的可读性, 引语一般多引用人物的口语, 即问即答, 没有过多的思考、提炼, 更没有经过领导提示记者加工, 原汁原味, 甚至多带有地域性的方言土话, 不但增强了文中情趣, 也使行文表述上富于变化, 打破了记者一人一腔, 避免了语言模式化。

“我在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铺草时见过邓亚萍。”“我在北京四环铺草时正赶上北京市长去视察。”“我去上海虹桥机场铺草的那一年, 你老婆因为你犁了小麦改种草生气回娘家了。“北戴河总理疗养院门前的草是我铺的。”算了吧, 有些大官反对种草, 因为种草浪费水。”以上这些对话, 显然是草农扎堆在一起侃大山, 是开放式采访, 但记者把这些话引用来, 并不是闲笔。人总习惯于把某一事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中来加以评价, 从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评价这一事物的性质、意义和特征。《栾》文通过这几句来自草农自我张扬、炫耀或互相贬斥的对话, 以达到凸显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开眼界、强素质的效果。通过引用这些漫不经心的对话, 记者完成了向读者、向世界的讲述, 讲什么呢?讲当代农民身上脱胎换骨的新鲜故事, 讲结构调整的伟大进程, 讲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三农”的沧桑巨变。

《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指出:新闻在相当大程度上是记述人们所说的话, 以及他们是怎样说这些话的。记者隐身文后, 把新闻中的人物推向前台, 多让当事人说话, 多用引语, 在新闻写作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综观中外优秀的新闻作品, 发现当事人的话是那样的不可或缺, 哪怕少得只有只言片语, 也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力, 凡事一加引号, 就如同打开了新闻中人物面前的话筒, 让读者与当事人发生了直接的联系,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真实感和现场感是任何高明的记者都取代不了的。

“打猎就要打狮子, 游泳就要下长江, 草越往高级场所卖越金贵。”“现在出门做工程该住宾馆住宾馆, 该坐飞机坐飞机。”“十年前见水就发怵, 现在只嫌市场的海不宽、浪不高。”这些引语、这些闲聊神侃, 都是农民自信、成熟、老练和见多识广的写照。

好的引语应当在忠实说话人原意的前提下概述一个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或集中体现这个人的情感、态度;引用语言不能猎奇, 要尽量使引语规范、严谨、准确, 达到书面语言的规定性。《栾》文中不乏来自群众的创造性语言, 如“她的羊是嘴上抹石灰———白吃”“蛤蟆吃蚊子———小打小闹型”“没有勾勾嘴, 吃不了瓢瓢食”等, 都增加了读者的兴趣。

新闻作品中的语言, 不同于理论、文学、公文、科技方面的语言, 它的特点是准确鲜明、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来自群众和人物的语言富于个性, 如“嚼别人吃过的馒头不香甜”“小车不倒只管推”“宁可少活20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 这些引语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凡是熟悉这些引语的人都知道它的出处、知道它的主人公, 文章千古传, 引语一半功。

新闻的力量和冲击力在于人, 只要一用引号, 文章立马生动。我们呼唤新闻作品中的引语, 因为引语不但能彰显个性, 更有助于新闻报道向深层发展。倘若不信, 你可以找来《栾》文大声朗读, 正如美国著名记者唐·怀特黑特说的那样, 当这篇报道在经过我们的舌头和眼睛时, 是那样的爽, 那样的扬眉吐气, 你犹如站在栾城农民的茵茵草地上, 闻到了绿草的清香, 听到了小草的歌唱。你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而骄傲、而陶醉。

(作者为《采写编》杂志总编)

团队的力量日记 第5篇

一大早,后勤负责人孔德翠就开始为大家准备早餐了,其他人也早早地就洗漱完毕,整理背包,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去兰考县城玩玩啦!作为队长的我慷慨大方地镇守学校,准备迎接第二支队成员。

10点左右,第二分队的成员到达,安置好学长学姐们后,我们一起谈起了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安排,我了解到明天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李栋祥老师、团书记张程老师也将来到曹庄小学,举行建立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学长说准备工作还差一个横幅和牌匾的.装饰花还没有做好,看到学长学姐们坐了10个多小时的车后疲惫的样子,我决定一个人前往兰考县城,操办这些事情。

到了兰考县城后,按照曹庄小学王校长提供的路线,我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在回来的途中,我有了很多的感触:

日记体新闻的力量 第6篇

2010年九、十月间,中国记者团在印度访问时,发现以下两则新闻左右了印度民众对华的认知:一是《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印控克什米尔军官贾斯沃尔访华被拒,中印两国军事交往被取消”;二是《印度快报》援引《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向巴控克什米尔派遣驻军。

这两则新闻,从信息源、报道内容以及报道手法来看,都违背了新闻真实、客观的基本准则。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梅农表示:“对那些捕风捉影或者无中生有的传闻,要寻找途径来迅速予以澄清。”

尽管中印双方都对这些虚假新闻进行了澄清,但是它们却仍然能够左右一些人的思想。为何虚假新闻的“传播力量”如此之大?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官方澄清滞后且无力,难以控制虚假新闻的传播

官方在虚假新闻形成强势后方介入,澄清工作严重滞后。多年来,印度媒体对华报道形成了特有的模式:首先寻找中印关系中的敏感话题,然后某家媒体捕风捉影在头版头条进行报道,接着其他媒体跟风炒作,短时间内这些虚假新闻形成强势影响舆论,最后官方察觉事态的严重性后出面澄清。图示如下:

虚假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催生谣言。一般来讲,一次完整的谣言传播通常会经历形成期、高潮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印度媒体的虚假新闻,首先因其事件的重要性而引发少数人的讨论,这种讨论通过人际传播滚雪球般地扩大,进入谣言传播的形成期。而后,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开始对谣言进行加工、再创造,使得谣言很快呈燎原之势,参与传播的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虚假新闻传播的讯息被人们以自己的方式解码、理解、认同。当公众普遍知晓、认同后,传播达到或者接近一种平衡状态,谣言进入高潮期,随后慢慢进入衰退期。

官方介入进行澄清,往往是在谣言形成期的后期或者高潮期。此时,谣言已经形成,舆论效果已经达到,公众对该新闻事件已经形成了第一印象,官方的澄清明显滞后,已无法产生显著效果。

官方对媒体不具约束作用,澄清工作“发声”微弱。与中国不同,印度实行的是民主议会制,政府对媒体不具约束作用,媒体是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虽然印度媒体也受经济、司法等因素的制约,但其仍然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来表达与政府不同的声音。在印度,通常任何机构都难以强迫媒体发表它所不想报道的新闻言论,也难以强迫媒体不去报道某一新闻。政府部门只能通过公关方式争取媒体的配合,譬如印度外交部就设有专门的公关机构负责媒体对外交政策的报道。

因此,即使官方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澄清,媒体也有权质疑官方的声明是否属实。媒体可能持怀疑的态度,对官方澄清不予报道或者对官方澄清进行另一种解读。在一次中印媒体讨论会上,《印度斯坦时报》编辑普拉米特·乔杜里当面回敬一名称“媒体是麻烦制造者”的外交官员道:“你们看看他就知道,印度政府官员可信吗?”由此,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可见一斑。

在一个“弱政府、强社会”的国家,媒体作为社会的有力参与者,独立自主地报道新闻。而政府难以干涉媒体的言论,又没有足够的渠道及时传递自己的声音,这使得政府掌握的一些真实信息难以及时、迅速地传递给公众。在这种情况下,虚假新闻信息流大于官方澄清的真实信息流,从而使得虚假新闻的影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

媒体对华报道肆无忌惮,虚假新闻铺天盖地

在印度,政府难以控制媒体的言论,媒体通常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是,大千世界,话题诸多,为什么印度媒体偏偏喜欢说那些“中印摩擦”的话呢?

媒体竞争激烈,中印话题成为生存法宝。印度在经济上虽然尚欠发达,但却是一个媒体相当发达的国家。目前,印度平面媒体有5000多家,总发行量近6000万份,居全球首位;电视台有500多家,居全球第二;互联网用户约有8000万,居全球第三。这些媒体尤其是主流英文媒体多为私营,依靠广告维持生存,点击率、收视率、发行量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为此,许多媒体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地力图在首发新闻、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方面赢得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中印话题无疑成了印度媒体吸引公众眼球、占领新闻市场的一面招牌。BBC曾经如此评价印度媒体:“任何一家印度主流媒体,如果一期没有几条重要的中国新闻压阵,就很难拿出手。”

为了取得热点或突发新闻的“首发权”,印度媒体常常不经核实便抢发消息。以印度CNN著称的英文新闻频道“Times now”在接到“中国向巴控克什米尔驻军”的消息后,未经官方确认,便赶紧制作一档栏目,把这条新闻抢播了出去。其主编阿那布如此解释该行为:“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新闻必须拼抢,我们的新闻频道之所以可以成为全国收视率第一的英文新闻频道,就在于我们能够比别人更及时地报道突发新闻。”

更有甚者,即便核实是虚假新闻,印度媒体为了吸引受众,依旧照发不误。譬如《印度时报》在接到“中印边界发生流血冲突”的消息后,打电话到国防部核实。国防部称绝无此事,纯属谣言。但《印度时报》前线记者认为新闻可靠,后方编辑认为新闻重大,即便不实,也能制造轰动效应,于是坚持刊发该条新闻。

由此可见,在传媒商业化的大环境中,印度媒体为了获得娱乐性、刺激性、轰动性,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于是,一些中印话题被人为地放大、歪曲,相关虚假新闻泛滥,对华报道常常成为印度媒体自发的一种炒作行为。

权势集团左右媒体,炒作中印摩擦攫取利益。在印度,媒体往往代表着一些权势集团的利益,各权势集团都会利用媒体相互攻讦,谋取自身利益。

印度实行民主议会制,政党林立,反对党要攻击执政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抹黑”,即一面渲染“中国威胁论”,一面指责政府对中国“软弱、绥靖”。譬如2009年9月,印度在野的人民党和社会党先后以“中国多次侵犯印度边境地区”为由抨击国大党政府“软弱无能,向中国妥协”,其主要目的不在于中国真的怎么样,而是为了丑化政府形象,赢得公众支持,积累政治资本。

印度的一些第三方权势集团也常常会利用媒体要求政府表态。譬如印度军方、情报部门通过媒体夸大“中国威胁论”,以影响公众舆论,然后通过这种舆论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对中国的挑战立刻作出回应,增加国防和军事开支。而印度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渲染“中国威胁论”,则是希望中央下拨更多的资金。

由此可见,中印摩擦不仅仅是单纯的新闻事件,而是被权势各方当做博弈的一种利器。可以说是权势集团的对华态度决定了媒体的对华态度,这使得有关“中印关系”的虚假新闻更加肆无忌惮。

印度公众对华成见较深,借由中印话题释放情绪。受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影响,一些印度公众对华舆论带有很强的民族主义色彩,许多人采取的立场是反对任何向中国妥协的行为。印度外交秘书、前驻华大使拉奥表示:“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在中国,可能提及此事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对于印度人却一直刻骨铭心。这件事对印度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而消除这种影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目前,在许多印度人的心目中,中国仍然是“帝国主义者”、“入侵者”、“背信弃义者”等负面形象,有些印度人甚至认为是中国无端发起战争,给印度带去了灾难和屈辱。而在印度年轻一代中,印度崛起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担心中国会阻碍印度的发展。

虚假新闻赖以滋生的条件是社会成见或者公众某种情绪的发泄。印度媒体为了迎合公众,往往投其所好地制造和报道有关“中印关系”的虚假新闻。一位印度问题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家都知道中国怎么回事,就是不能公开说出来。谁说谁就是亲华、亲共、反印、卖国。”正是在这种民族主义的浓厚氛围下,虚假新闻得以在印度媒体上大行其道。

真亦假时假亦真,印度民众倾向接触虚假新闻

让人费解的是,现在已经不是“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盛行的年代了,如果公众不接触或者不相信虚假新闻,那么虚假新闻就只不过是一个“没有靶子的空弹”,那到底为什么一些有关“中印关系”的虚假新闻能够在印度迅速得以传播,而且公众又愿意接触甚至相信这些虚假新闻呢?

虚假新闻本身的特点易于吸引公众。首先,一些虚假新闻具有刺激性、新奇性、重要性等新闻的基本特征,本身就能够吸引公众的眼球。印度媒体报道的虚假新闻往往以中印关系中的某些事件为由头,大肆渲染,夸大其词,不仅具有新奇性、重要性等特征,还契合了公众的需求或者某种社会情绪,使公众更具亲近感。

其次,虚假新闻的内容,从人物、地点、事件经过等都描述得详细精确,甚至还附带图片、影像,使人们不得不受其影响。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往往都编造得滴水不漏,不仅有当事人的声明还有政府部门的公告甚至专家学者的评论,有的甚至配有一些极具冲击力的假照片,让人难辨真假。

最后,信源的权威性、知名度、信誉以及背景给人们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影响了人们对虚假新闻的判断力。印度媒体报道的信源主要来自非政府的战略分析家、退休将领以及退休文官。这些人可以算得上是某个群体里的意见领袖,其声音被媒体放大,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另外,印度公众还残存着“亲英美”的价值观,那些从标榜客观、公正的西方英文媒体上转载的新闻也易受到其信任。

媒体自身的传播力影响公众判断。印度媒体的参与,使虚假新闻形成自上而下的传播状态,更容易取得公众的信任。印度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品牌效应,公众对其传播的内容通常都会表示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公众接触该媒体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对该媒体的忠诚甚至超过了对媒体报道内容的忠诚。如《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教徒报》三大全国性的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在印度中产阶级尤其是青年人当中就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些媒体的对华报道无疑会影响公众的对华认知。

多家媒体聚合的影响力更能左右公众的思想。一旦某家媒体报道了有关“中印关系”的新闻,其他印度媒体便会蜂拥而上,群起炒作,有时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同时报道该新闻,其炒作力度、宣传声势和规模效应都达到极致,让公众很难置身事外。

公众的选择性接触。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选择性接触理论”,认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活动时,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和内容,而是更倾向于接触与自己的既有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或内容加以接触,而有意无意地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倾向相左的媒介或内容。

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影响,印度民众对中国形成了固有的认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印度公众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人数比例从2005年到2009年在逐年增加。因此,印度公众会选择性接触相关“中印关系”的报道。而在“宁信心理”和“从众心理”等因素作用下,印度公众会进一步受到虚假新闻的影响,对虚假新闻做出自己的诠释。印度公众普遍认为,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飞速发展,很多人对“中国威胁论”持肯定态度,认为提前做好预警,对印度是有益无害的。另外,虚假新闻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多数人的意见。

综上所述,政府对虚假新闻的澄清显得既无奈又无力,难以控制虚假新闻的传播。而媒体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所代表权势集团的利益以及公众的需求,更加肆无忌惮地炒作“中印关系”问题,传播虚假新闻,以影响舆论。虚假新闻本身的特征、媒体传播的影响力以及受众的选择性接触,使受众置身于虚假新闻当中并接受其影响。

由此可见,印度部分媒体对华的不实报道是各种因素驱使下的媒体“失范”行为,我们不必将其任意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当然也不能对此听之任之。我国媒体应当适时地对印度媒体的不实报道作出有效回应!我们可以通过报道事实向印度公众传达中国人民对印度人民的善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印度建立自己的传媒机构,争取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同时,我们可以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媒体如CNN、BBC、FT等加强联系,利用其对中印关系方面的较为客观公正的报道来消解印度媒体虚假新闻的负面影响。

当我国媒体以一种友好的姿态将事实真相真实地展现给印度公众和国际社会时,相信虚假新闻就会像暴露在阳光下的阴影一般无所遁形,最终在新闻必须客观、真实的铁律面前化为齑粉。

摘要:近年来,印度媒体不惜借助虚假新闻和炒作负面新闻,一窝蜂地群起攻击中国,尽管中印双方对此多次进行澄清,但虚假新闻仍然在左右一些人的思想。本文将从印度官方缘何无力控制媒体言论、媒体缘何自发报道“中印话题”、受众缘何深受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以帮助业界人士理解印度媒体的对华报道,并作出正确决策。

关键词:虚假新闻,中印关系,对华报道,官方澄清

参考文献

[1].刘婉媛:《印度媒体报道中国常含情绪化,民间亟需加强交流》,《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10月21日。

[2].童庆安:《中印关系没有障碍,但有距离》,《北京青年报》,2010年9月30日。

[3].李忠林:《缘何印度媒体总反华?》,《联合早报》,2010年9月14日。

[4].唐璐:《印度英文媒体的生存环境及其中国报道——从2009年印度媒体“集体对华宣战”说起》,《对外传播》,2010(4)。

[5].陈志强:《虚假新闻成因分析及对策》,《东南传播》,2010(5)。

[6].唐璐:《印度主流英文媒体报道与公众舆论对华认知》,《南亚研究》,2010(1)。

[7].袁小轶:《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机理与控制》,《中国商界》,2009(1)。

日记体新闻的力量 第7篇

一、精心地选择民生类新闻中的难点问题并多媒体地后的策划和系列报道, 把正面宣传的着眼点和舆论监督的落脚点有机结合起来。

《生活报》是黑龙江省都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 曾先后荣获“中国晚报都市报创新20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都市报10强”荣誉称号。作为主流媒体, 在民生类新闻宣传中始终坚持平民情怀, 为百姓服务, 及时地反映老百姓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发挥新闻媒体的力量, 积极参与各种困难问题的解决。长期以来, 城市垃圾乱堆乱放问题, 不仅直接影响了市民生活质量, 而且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市容环境, 在哈尔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临近之际, 如何解决这个难点问题日渐突出。为此, 《生活报》把解决垃圾这个难点作为选题的方向, 对事前、事中、事后各自的报道重点和范围进行了精心策划, 从10月14日开始, 在哈尔滨市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互动式报道“身边垃圾搜索行动”, 采用报纸、网络、手机等多媒体和城管热线联动的方式, 共同搭建了方便快捷的投诉和解决的平台。设置“红黑榜”专栏, 正反两方面报道规模之大, 市民以短信、电话等各种方式, 积极投诉、举报参与热情之高,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督办和清理, 解决力度之快, 收到的效果之好, 都是少见的。在历时一个多月的时段内, 共收到读者和网友举报的垃圾信息1037条, 目前已经清理1004处, 占到投诉的97%。哈市纪检监察部门对此项活动全过程监督, 及时查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在此时段内, 《生活报》的新闻监督触角也多次触及并“曝光”了有关民生的其他问题, 例如:刊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公务车限行的投诉, 关于城市公厕今后免费开放的调查, 关于环岛交通安全便捷存在的问题。并着眼于跳出传统的简单曝光式的舆论监督模式, 搭建媒体与政府、市民的三方互动平台, 共同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径。在《生活报》的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下, 一处处百姓关注投诉的垃圾堆被搬走了, 一条条交通运输线顺畅了, 一项项有利于化解难点问题的政策出台了, 有关部门也正在寻求彻底解决垃圾等问题的长效机制的做法。《生活报》推出的这组系列报道, 从小事和当前着眼, 解决了大事和长远问题, 实现了读者、政府、责任方和受益方“四满意”, 受到各方的好评。

二、精确地选择民生类新闻中的热点问题并多角度地切入, 通过对“龙江名菜评选活动”新闻线索有头、有尾、有序地挖掘和连续报道, 把正面宣传的着力点和舆论监督的关注点有效结合起来。

“民以食为天”, “吃”的问题, 既是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首要问题, 也是民生类新闻关注的重要内容, 而且在当时还是个热点问题。面临着如何消除不久前有毒奶粉和鸡蛋等食品不安全因素给百姓日常生活带来的种种困惑, 面临着如何给即将开幕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提供具有龙江特色和营养安全的精美菜肴, 面对着京鲁川粤, 甚至在东北辽菜、吉菜已经得到国家批准, 唯独黑龙江省的龙菜不能成为菜系, 没有自己品牌的实际情况, 今后如何解决吃出营养和健康、吃出品牌和文化这个问题, 在11月份前后, 《生活报》浓墨重彩地开办了龙菜专栏, 并推出了30多道龙江菜进行评选, 通过多种投票方式, 精确地评出了20道龙江名菜, 小鸡炖蘑菇、得莫利炖鱼、鲶鱼炖茄子位列龙江名菜三甲。在此基础上, 《生活报》又先后开展了邀请烹饪大师制作名菜佳肴、食品专家点评名菜营养、各界嘉宾品尝名菜美味、评选人员参与名菜制作、多家名厨面授名菜绝艺、名家名店推出名菜品牌等多角度连续报道活动。在正面宣传龙江名菜评选各项活动的全过程中, 《生活报》又通过舆论监督的形式, 先后刊发了一些商家厂家和个体经营者危害消费者利益的多种不良行为, 连续多次曝光了“大润发”超市“食品生日混乱”, “一天保质期”、乱贴价格标牌等违反食品价格、食品营养、食品管理方面的问题, 监督厂家商家和个体工商户全面整改, 切实保障市民食品安全。与此同时, 为了深化主题, 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业内专业人士举行如何打造精品龙江菜研讨会, 从龙江名菜如何既保留传统风味又要有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得出了“龙江名菜要振兴, 还得精细深加工”的结论。这次龙江名菜评选活动, 不但为即将召开的“大冬会”提供了多道精美菜肴, 而且为塑造我省名菜品牌系列奠定了基础, 并为其今后逐步走向市场创造了舆论空间, 可谓一举多得的好新闻。

三、精致地选择民生类新闻中的亮点问题并多领域地切入, 通过对“带四部名著游龙江”新闻载体有深度、广度、高度的创意和特别报道, 把正面宣传的着重点和舆论监督的兴奋点有力结合起来。

上一篇:类金刚石下一篇:建筑工程监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