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质量范文

2024-07-03

城镇质量范文(精选12篇)

城镇质量 第1篇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这一表述的显性含义是通过农民职业特征的转变, 使农民尽快融入城市, 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生活水平与自我认知的变化。其隐含的真正意义则在于, 要打破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 建立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新型结构。

从宏观层面讲, 提升城镇化质量至少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其一,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由于户籍制度以及捆绑在户籍制度上的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一系列二元化标准, 很多农民工难以在城市安居乐业。为解决此问题, 2009年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明确提出, 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此后的3年间, 各地频频出台政策, 寻求户籍破冰之道。2012年2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发布, 提出要分类明确户口迁移政策;放开地级市户籍, 清理造成暂住人口学习、工作、生活不便的有关政策措施;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 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近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 2013年, 我国将统筹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区别情况、积极作为, 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可以看到, 户籍制度以及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制度创新正在稳步推进, 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 这也是提升城镇化质量所必需的制度公平。

其二,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我国上一次修订土地管理法是在2004年, 其中提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然而, 频频被出现的强制拆迁事件告诉我们, 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仍需深入做好工作。强拆问题暴露的不仅仅是补偿标准不够高, 还包括公益征地的范围界定不明晰导致征地行为缺乏约束、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不完善、征地过程中农民的话语权不够等。可喜的是, 2012年12月24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明确了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公平补偿”的基本原则, 删除了“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补偿”和“30倍补偿上限”等内容。可见, 我国正在从法律方面努力保障农民在征地中享有更大权利, 增加他们的议价话语权, 以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的要求。这意味着土地制度改革的要点在于维护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 这也是提升城镇化质量所必需的待遇公平。

其三, 重构城乡空间布局。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 城市出现“超载”, 交通、就业、安全等压力明显增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重构城乡空间布局。一方面, 要通过继续发展大城市, 辐射发展小城市, 大力发展新城镇, 着力发展新农村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 以就业带动人口反向流动;另一方面, 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提升大中型城市的承载能力, 缓解农民工市民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提升城镇化质量所必需的结构公平。

海口城镇化质量排名靠后 第2篇

配音:《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日前出炉,286个城市中深圳居首,而海口列第23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分析海口市城镇化质量排名靠后的原因,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研究所所长夏锋表示:

首先,海口市的经济总量较小,海口市经济排名也处于全国省会城市的下游水平———2010年海口市GDP总量和人均GDP在全国省会城市当中分别位居第30和第21位。

其次,海口市对外开放的程度相对较低,净出口总额在2010年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中仅列第25名,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

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其中主要表现在现代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强———2011年海口市的传统服务业占比达到服务业总额的64%,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平均水平22%左右。

第四,城镇化水平较低。2011年海口市名义城镇化率为74%,而海南实际城镇化率只有60%左右。

提高城镇化质量 释放中国发展潜力 第3篇

低水平的造城运动,一方面大量占用土地,消耗劳动和物质资源,另一方面明显限制了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延缓了城镇化步伐。2011年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0%,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65.2%,但城镇化率为51.3%,城镇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为47%。城镇人口统计中,包括2亿左右的非城镇户籍居民;城镇人口近40%居住在镇级地域。按照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仅为37%;居住在县城及以上级别城市的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2%。

随着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能力增强和产业升级,制造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积聚的态势已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已成为不容否认的客观大势。受城镇承载能力和户籍管理限制,进城难、留下来更难的问题不断发展;产业在城镇的发展空间日见狭窄。城镇化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城市地租、房租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流通费用不断提高,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环境日益趋紧。

第二,劳动力进入城市的路径不断缩窄,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接近饱和,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阻力不断加大,稳定留下来的难度不断加大。城市市场流通体系和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还使城市生存成本较快提高。2003-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基本生活费支出翻了一番多,对于没有教育、医疗、保障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农民工来说,基本生活费支出的增长幅度还要大很多。城市进入门槛不断提高,生活费用不断提高,成为制造业、服务业招工难、招工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受限。受城市汽车承载能力的限制,城市家庭买车需求开始明显降温;受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土地供给的限制,住房供给对房价逐步失去弹性,稳定房价的重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到控制买房需求方面,房地产市场需求明显降温。消费结构升级是现阶段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住行改善速率的降低,必然影响到消费增长速率;汽车、住房市场的降温,必然影响到内需潜力的正常释放,进而制约经济发展。通过对就业的约束,不断限制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率。

第四,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传统的农村社会形态正在很快解体;城镇化滞后将大量人群置于流动、不确定状态,严重影响了这些人群顺利加入以城市为载体的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影响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步伐,是制约社会进步、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隐患。

城市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城市建设必须注重科学规划,必须按照长远目标统筹协调发展。导致城镇化滞后的突出问题是:第一,缺少城市发展布局的长远规划,缺少严格按照长远规划目标,分步骤、高质量推进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往往是边建设、边规划,规划赶不上变化,变化随意更改规划。甚至出现“建了拆、拆了再建”的低效益、严重浪费人力物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大大降低了城市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地下基础设施普遍缺位,受地下基础设施能力和规划布局限制,北京等特大城市的继续较快发展已经遇到困难。第二,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管理能力方面的瓶颈,制约了城镇户籍的放开速率,也制约了城镇化步伐。

目前对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担心,主要从住行市场潜力、劳动力供给潜力、基础设施建设潜力等方面产生,而城镇化恰恰能够极大增强这些方面的潜力。准确研判我国城镇化潜力,是准确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潜力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从国际比较看,实现现代化目标,我国城镇化率至少还要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这就意味着还将有3亿左右的人口要由农村转入城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城镇常住人口中还有2亿左右没有城镇户籍;城镇常住人口中近40%居住在县城以下的镇里。如果考虑这些因素,未来城镇化是要使5亿左右的农村或者准城镇人口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使2.6亿左右的镇域居民达到城市居民享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1978年到2009年的31年间,我国城镇户籍人口共增加了2.8亿人左右,因此对未来城镇化潜力和经济发展潜力绝不能低估。

加快推进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必须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分工,政府重点要抓好城市布局长远规划、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要创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协调人、财、物等各类要素资源按照福利最大化原则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引导制造业、服务业围绕城市平台合理布局。通过公平、有序、透明、严格的市场选择,促进企业和产业素质提高,促进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促进技术、管理创新。

新型城镇化应注重质量导向 第4篇

1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现状

1.1 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由于我国独特的户籍制度, 我国的人口统计存在着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两个口径, 其中户籍人口是指户口在本地的人口;而常住人口是指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 因此城镇化率也存在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两个指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两个城镇化率逐渐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二者差异主要体现为城镇人口的二元结构。受户籍制度影响, 许多常年在城镇打工的农业户籍人口在常住地入不了籍, 城镇内出现了许多户籍在农村的非农人口, 形成二元结构。这些户籍在农村的城镇常住人口在城镇得不到城镇市民待遇, 生活没有社会保障, 这部分人口流动性较大, 统计时难以界定身份, 或重复统计或没有统计, 导致城镇化率指标差异较大。

1.2 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不协调。

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高度相关性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普遍规律, 城镇化超前或滞后都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对比分析是研究城镇化进程是否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要方法。在我国, 城镇化率的提升速度远远超过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非农产业的增长速度,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变, 许多在城镇居住的非农人口仍在农村拥有土地和宅基地, 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土地耕作或出租收入, 真正在城镇就业从事非农生产的比重较小;另有部分农业人口农闲时到城镇打工, 农忙时回乡务农, 这使得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城镇常住人口之间的差距较大, 农民没有真正转为市民, 重数量轻质量的城镇化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 提高城镇化质量,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2.1 优化城镇化人口结构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是从城乡统筹的宏观大局和微观需求两个层面提升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质量。从宏观大局出发,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稳步推进。从微观需求出发, 保障好城乡居民的合法权益。

2.1.1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生产率接近零的劳动力。因此, 如果从农业就业者中撤出一部分劳动者而不会使总产量减少, 那么被撤出的劳动力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受到农村生产率低下的推力和城镇非农产业, 尤其是工业的拉力的共同作用就会实现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因地制宜, 将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结合起来。就地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在当地或附近地域的城镇化;而异地城镇化则是农村人口在较大跨度的地域进行转移。

2.1.2 创新户籍制度, 破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

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是实现农民身份转换的关键, 是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相一致的关键。通过户籍制度改革, 让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实现农转非, 让他们能够安心在城区居住下来。户籍制度改革既要积极推动长期在城镇居住的农民工安家落户, 又要考虑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会保障、市民待遇等问题, 在短期内, 还可以通过"双重户籍"等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2.2 优化城镇化经济结构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2.2.1 把新型工业化和农业工业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持久动力。

农业园区化将促使农民向城镇或村聚居点集中, 原来分散的交易将集中化, 城镇的发展会进一步加快。农业园区的农民宅基地进行搬迁置换, 农民到农业园区工作, 农民在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同时, 又有一定工资性收入。大力发展民营工业经济。完善发展民营工业经济的政策措施。

2.2.2 三产驱动。

以提升城镇服务质量来繁荣城乡市场。首先工业的发展需要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最需要职业教育。加快城镇间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土地、劳动力、信用、资源、资本在中心城市和镇的有效链条, 形成城乡一体的大市场, 缩小城乡交易差别, 以统筹城乡发展。

2.2.3 以产业改造升级来为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重点挟持行业创新投入, 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加大投入, 实现从一般产品应用开发走向自主创新、从面相自身发展走向引领行业发展。

2.3 优化城镇化社会结构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2.3.1 优化就业结构。

培养现代农业产工业人, 转变农业就业模式。实施农民现代农业技能免费培训, 扩展农民的思路, 鼓励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 真正从根本上解放农民,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拓宽就业渠道。培养现代产业工人, 让城镇居民到园区就业。实施高职教育免费计划, 学生升入技术学校学习减免学费, 定向为工业园区培养产业工人。培养现代服务人员, 全面提高现代化服务业的就业比例。加大微型企业的扶持, 设立微型企业扶持资金, 加大对微型企业法人和个体工商户的培训力度。加大对餐馆、娱乐、家政、市政府服务人员的培训, 全面提高城镇服务业的技能水平和薪金水平, 引导城镇居民在城镇服务行业就业。

2.3.2 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

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 将现有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延伸到小城镇, 包括落户小城镇的农户。逐步建立起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为主体, 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管理和服务社会化, 覆盖包括进城镇农民在内的各类企事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的统一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政府的监管和企业的主体责任, 让每一个城镇居民都在法律的框架得到各项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社会救济福利体系, 建立全覆盖的最低生活保障体制和政府, 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救济体系。建立对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 实现失地农民变市民后的社会保障全覆盖, 加大对失地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 解决失地农民家庭的就业问题。

2.3.3 强化社会事业发展。

建立覆盖大、小城镇的教育体系。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建立起覆盖城乡的教育体系。加大教师的流动, 让主城的、名校的教师到镇街学校任教;全面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 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的公平。加大对卫生医疗事业的投入, 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体系。加大对社会事业职工周转房的建设, 解决新就业事业人员和事业人员合理流动的居住问题, 以留住优秀人才来解决群众教育、医疗等事业服务的不公平问题。强化对各类事业人才的引进, 提升事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大对文化体育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每个镇街道办事处设立中心文化站, 发展社会文化体育组织, 大力推进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

2.3.4 转变社会管理方式。

浅谈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第5篇

抽样调查的实质主要是通过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产生一些误差是必然的;因此,样本的选择和抽取方法,对于抽样的推断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合理地评估样本数据既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对于抽样调查方法等工作比较重视,而对抽样样本的评估缺少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结合城镇住户调查统计工作,对城镇住户数据质量评估内容、标准和方法,提出浅薄的看法。

一、建立数据质量评估制度

数据质量是住户调查工作的根本,而数据评估是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和环节。为切实提高城镇住户调查能力、提高调查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各级调查队必须建立数据质量评估制度,使得数据评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数据评估审核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二、数据质量评估标准

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评估以提高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科学性、代表性和真实性为主要目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城镇住户调查方法制度为依据,按照“科学、及时、可操作”的原则,高度关注城镇住户调查的样本代表性,使得调查样本能够真实地反映城镇居民的总体结构,这是保证住户调查数据质量的起始环节。同时,调查数据能准确反映城镇居民生活的实际情况以及一段趋势内城镇居民生活的变化情况,这是城镇住户调查的根本任务,也是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检验手段。

三、数据质量评估办法

(一)样本代表性评估

#样本代表性是住户调查工作的基础,样本结构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数据质量。一般情况下抽样的总体分布大部分是正态的或者接近于正态的,或者只要是抽样样本均值的分布呈正态的或者接近于正态分布的,就认为符合抽样理论要求,可以进行样本抽样,进行总体的推断,这是前提的条件;但是有一些总体分布非常不均匀,分布不合理,明显属于偏态。这主要是由于总体分布不均匀,或抽样方法不当,导致样本的分布不合理,或采取人为随机的方式抽取一定的比例时,很容易造成样本分布的系统偏差性。数据质量评估应首先检查各地是否按照城镇住户调查制度抽选和轮换样本。评估样本代表性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城镇住户大样本调查与常规调查样本的代表性评估;二是非正常换户后对新换户样本的代表性评估。评估时重点注意以下方面:

⒈平均户规模及家庭类型的代表性。户规模与收支指标变动程度直接相关,要利用全面统计资料(人口普查、户籍统计、劳动工资等)和大样本调查资料进行样本的一致性分析,检查常规调查户中平均户规模及不同规模类型家庭的构成与总体是否一致。尤其要重视样本轮换及非正常换户前后平均户规模及家庭类型构成的变动情况。⒉人口及就业结构的代表性。要利用全面统计资料和大样本调查资料,检查常规住户调查的家庭人口结构与总体是否一致,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行业、职业等构成与总体是否一致,就业人口、离退休人口的比例与总体是否一致。

⒊主要指标的计算。计算样本轮换及非正常换户前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家庭人口三项指标的平均值、方差、臵信区间和抽样误差。指标变动幅度较大的,要找出原因及解决办法。

(二)数据匹配性评估

进行数据匹配性评估时,应高度关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内部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加强对同一时期内相关数据和历史数据在宏观层面上的把握,强化数据匹配性评估。评估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⒈加强指标内部的对比验证。一是进行城镇住户调查历史数据纵向比对,通过观察历史数据的变动规律,分析当期主要收支指标变动幅度与全省或全国数据相差是否在±3%范围内,重点对同比增幅(或降幅)较大的数据进行评估审核;二是对收支数据的平衡关系、收入增长幅度与支出增长幅度是否匹配、分项收入的增长趋势是否匹配等内部指标的对比验证。

⒉关注同一经济带的数据比对。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同一经济带的发展趋势存在可比性。比较主要收支指标的发展速度时,可结合所属同一经济地带其他地区的相同指标及其历史数据进行趋势比对。⒊注重对衍生指标的分析。对恩格尔系数、平均消费倾向、基尼系数等重要衍生指标进行趋势分析,重点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是否能准确地反映本地经济发展趋势,和历史数据的走向是否衔接。要注意和同类型地区的相同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指标数值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三)数据协调性评估

数据的协调性评估遵循“科学、及时、可操作”的原则,充分利用其他统计指标及相关部门的行政记录对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全面的协调性分析。进行数据协调性分析时,应加强对同一时期内相关统计专业数据、部门数据在宏观层面上的把握,强化数据协调性评估。评估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⒈重视与相关统计专业指标进行横向比对。住户收支数据应与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员工资、银行现金收入中城乡个体经营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水平和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并利用数据评估分析表提供的GDP、城镇职工工资水平、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乡储蓄存款变动额、银行现金收入中城乡个体经营收入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估。住户调查中的职工人均工资及补贴收入要与劳动工资中的劳动者人均劳动报酬相比较。比较消费性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析变动幅度是否协调。

⒉加强与其他部门行政记录进行同期对比。如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收入要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社会养老保险支出和人事局提供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比较。比较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个人所得税增幅的变动趋势是否协调等。

⒊规范协调性评估过程。进行协调性评估之前,要分析对比指标的定义、调查期、覆盖范围、口径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分析两者的差距及其产生原因。计算对比指标的同比增幅,观察指标数值与历史数据是否协调,结合当地出台的新政策、新规定,分析增幅差异的内在原因。

(四)多阶段数据评估

通过采用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指标分析、逻辑性评估、基础性评估等方法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评估,从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主要做法:

1、在做好每月报表检查审核的同时,按照每季一小评、半年一大评的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对城镇住户调查专业数据质量进行认真细致地评估。

2、一季度和三季度末进行科室内评估。

3、半年和全年进行综合评估,邀请队领导,队综合、消价、限下商业等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对调查重要指标进行定性评估和定量分析,提高调查数据的科学性。

四、评估后数据的修正

若数据评估发现某地区数据质量存在不匹配、不协调现象,该地区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详细的分析说明报告,经上级核准以确定是否修正其(季度)数据。

1、原因的分析依据样本设计、抽样过程、开户情况、样本的重要指标代表性、较大异常值的影响、数据处理中误差等内容分析寻找原因。

2、数据的修正必须本着问题出在哪里修正哪里的原则进行。样本差距多少,调整多少;实地调查有误,要及时组织重新复查,解决漏报或错报的问题;对于属实的异常值,要做平滑处理,并作好台帐,以备检查。

探讨城镇燃气管道安装技术及质量 第6篇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燃气管道,其安装施工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燃气使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燃气管道的安装施工是一个涉及因素较多、安装施工比较复杂的一项工程,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注意,我们需要对燃气管道安装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进而确保城市燃气管道的安装施工质量。本文从燃气引入管的布置、室内燃气立管的布置、燃气管道阀门的安装、燃气管道验收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城市住宅燃气管道安装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城镇住宅;燃气管道安装;技术

1.燃气引入管的布置方法

燃气引入管是用于连接室内燃气管道与室外燃气管道的气管,一般有地上引入法与地下引入法两种布置方式。

1.1地上引入法。地上引入法的引入管道布置在地上,尤其是在现代建筑中主要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之后,一般在建筑物建成完工后就可在地上铺设燃气管道。通常燃气管道会沿着建筑外墙进行敷设,达到一定高度后穿过建筑外墙到达室内。根据管道引入的不同位置,又分为高位管和低位管两种引入方法。高位管是指在建筑墙体外敷设燃气立管,并利用支管将燃气引入到每家每户的方法。低位管则是指从距离地面65cm左右的地方将燃气管道引入居民住房内。按照要求,室外管道必须使用无缝的钢管,而室内的管道则必须使用镀锌的钢管,套管则使用一般的钢管即可。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挖开地面,但目前来看,地上引入法面临很多潜在的或直接的破坏因素,应做好管道防护工作,保证燃气管道安装以及使用燃气的安全性。虽然使用地上引入法中的高位管引入法可以方便日后的检修工作,但是会对建筑的外观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目前大多采用地上引入法中的低位管引入法。

1.2地下引入法。地下引入法是指燃气管道从室外穿过厨房的首层地面进入室内的引入方法。在安装引入管道时,应距离地面0.6m的地方设置安装一个清洁口,并注意在引入管穿过地面及墙体时加装套管。一般地面上的管道选用镀锌钢管,地面上的管道则选用无缝钢管。地下引入管道比较隐蔽,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但不利于日后的维修。因此,在施工作业完成后,施工土建专业人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目前,地下引入法远远低于地上引入法的使用率。

2.室内燃气立管的布置方法

2.1立管引入室内的技术要点。在室内布置燃气管道时,不应敷设在地下室、卧室、卫生间、仓库、存在腐蚀性介质的房间、进风道、烟道等地方。燃气引入管应敷设在走廊、厨房等有利于日后维修工作的地方。若引入以上地点有难度,则可尝试从楼梯间引入室内,而将阀门设置在室外。燃气管道引入密闭室,需设置一个换气口,每小时通风换气的次数应大于3次。另外,燃气引入管道在穿越墙体及管沟时,需设置在套管内。最后,在燃气引入管的总管上需设置清扫口与阀门。

2.2活接头安装技术要点。在安装活接头时,采用的垫片厚度不应超过1.5mm,垫片宜选用聚四氟乙烯类材料或者丁晴橡胶材质,不应选用石棉或天然橡胶之类易燃类材质的垫片。丝扣球阀之后需设置一个活接头,且间距保证在31cm左右。

2.3管道、设备法兰连接技术要点

2.3.1法兰的连接技术。选择的法兰材质需跟钢管的材质一致,公称压力也应与球阀的额定公称压力相同。一般采用平焊法兰,其口径应与连接的钢管口径相符。采取双面电焊的方法连接管道与法兰盘。

2.3.2法兰的密封性。进行法兰连接前,需仔细检查法兰的密封垫片以及密封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若检查发现密封的垫圈有斑点或者明显的刮痕,亦或密封性欠佳则应立即更换新的。

2.3.3选择法兰垫片的要点。在选取法兰垫片时应首先保证与法兰的密封面相符,进行垫片安装时应放置在中心位置,并固定不偏移。一般选用聚四氟乙烯与耐油石棉类垫片。

2.4管道与设备螺纹连接的技术要点。⑴管道与设备螺纹的连接要点:在连接管道与设备螺纹时,注意保持同心,不能使用管接头强力对口。⑵管道螺纹接口处密封材料选择要点:一般选择聚四氟乙烯类的材料,在拧紧螺纹时,避免将密封材料卷入管道。⑶选择钢管套丝的要点:在连接螺纹时,将螺纹做成锥型管螺纹。一次性套成管径DN20以下的管道,若为管径DN25至DN40的管道,则分两次套成。若为管径DN50的管道则可分三次将其套成。使用机油润滑及冷却套丝,要求丝扣端正光滑,破丝或断丝的长度不应大于丝扣的1/10。

3.检验阀门技术

安装阀门前应仔细检查阀门的规格型号、材质、压力级别等,确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检查阀门的外观以及内表,检查密封面有无破损,阀门纹路是否清晰。检查阀门的铸体有无裂纹、气孔等缺陷,如有发现,应立即更换。最后查看流体经过时有无碎屑、杂物和锈蚀等。经过以上检查步骤后,再根据施工图纸检查进行二次检验。主要查看阀门的壁厚、口径大小、与法兰的距离等,如与图纸要求有出入,应及时处理。

安装阀门的高度要求。阀门的安装主要目的是为了日后的检修,因此,在安装阀门时高度应以便于检修和操作为宜。一般距离地面1.2m,若阀门的高度大于1.8m,安装的阀门采用集中布置的方法。

阀门安装时的状态要求。若是螺纹或法兰连接阀门与管道的情况,安装阀门时应选择关闭状态。若是焊接的连接方式,进行焊接时,应使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另外,若是法兰连接,在安装时,应保持法兰、阀门处于平行状态,偏差度不应超过2mm。保持安装过程的均匀受力,禁止强力组装。阀门的安装。

在安裝阀门时,避免出现绳索栓在转动机构上的情况,防止某些部位因压力过大出现扭断的现象,从而对阀门的安全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一般地下手动阀门在井内进行安装,而在钢制燃气管道上进行阀门和补偿器的安装时,应先分组,与法兰组成配对,阀门和补偿器的中心线与管道一致,可使用螺栓固定好法兰,然后焊接管道和法兰。

4.验收燃气管道要点

对于燃气管道的验收目的是检验燃气管道安装是否符合标准。燃气企业应注重燃气管道的验收工作,对验收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升验收人员的专业验收水准。验收人员也应熟练掌握燃气管道的安装技术,在施工前做技术交底工作时,向施工单位交代安装时的相关技术要求。

5、结语

城市燃气管道的安装施工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建设工程,其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为了保障安全,需要不断改进燃气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方式。为了社会的安定、造福城市居民,要努力掌握最新科技,应用最新的燃气管道材料和安装施工技术,能够处理好在燃气管道安装施工中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刘新安.试论城市燃气管道的安装及施工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8):201.

[2] 康辉.天然气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的管理要点[ J ].建筑施工,2012(09):956-957.

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第7篇

1 农村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人们对城镇化的质量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 倪鹏飞博士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指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资源和争夺、占领、控制市场, 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叶裕民博士认为如果过可以用乡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规模即城镇人口比重表示城镇化数量的方面的指标, 那么城市现代化程度和城乡一体化程度就是衡量城镇化质量的指标。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启程认为城镇的本质特征是产业、人口的集聚, 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镇化率, 没有包含质量因素。而城镇化的质量的内涵是指可持续发展, 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研究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 三位学者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城镇化质量的内涵进行了研究,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深刻理解城镇化或城镇化的话, 还可以从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角度研究城镇化质量。所谓城镇化无非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产业和人口从分散在乡村向某一特定点集中的过程, 这一特定点就是城市或城镇。在这个过程中, 起重要意义的是产业的集中, 人口的集中不过是其后果。 我们不否认人是城镇化中更应该关注的内容, 但是没有产业集中, 这些人到城镇来干什么呢?仅仅为一个户口吗?托达罗早就告诉我们, 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他能够到城市后得到高于留在乡村的收入, 这种由于就业机会带来的收入差距是拉力和推力的最终来源。他指出:“从农村迁往城市的决策在功能上与两个变量有关: (1) 城乡实际收入差别; (2) 获得一个工作的概率。正是后一个变量在分析中起关键性作用。” 显然只有产业集中到城市才能诱导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集中的过程反映了城镇化的本质。因此城镇化的质量要从初始条件、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来综合研究。

2 影响农村城镇化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

2.1 影响农村城镇化质量的因素分析

(1) 初始条件。

初始条件主要指城镇及城镇所处区域的要素条件, 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的存量。经济活动体现为通过生产过程把各种要素投入转化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出, 要素条件是城镇及其所处区域发展的基础。在传统时期, 要素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绝对意义, 但在现代条件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建立, 城镇及其所处区域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初始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替代某些稀缺要素, 市场机制可以从外部引进稀缺要素。实施上, 一个区域的初始条件对城镇化质量的制约更多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金融资本、基础设施和政府服务。所谓金融资本, 是指区域中城镇的金融系统吸收和动员资源的能力;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交通和通讯的便利程度;政府服务为城镇质量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 过程。

过程指区域里的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发展过程, 这是城镇化的根本特征, 这种集中的效率决定了城镇化的质量。具体来讲, 这个过程可以区分为几个方面。第一, 产业集中程度, 即区域中的产业向城镇集中的比例与速度;第二, 产业集中带动人口集中的效率, 即产业集中能够比较顺畅地带动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第三, 产业结构, 即集中于城镇的产业的结构如何, 一般来讲一个合适并不断升级的产业结构能够保证城镇与区域的健康发展;第四, 需求条件,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需求对于生产的制约作用十分明显, 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 (区域内的需求和区域外的需求) 产业集中是很困难的。

(3) 结果。

结果是城镇化以后达到的目标, 为城镇居民提供较好的公共福利条件。教育和医疗水平是城镇化给居民带来的最基本的两项公共福利, 虽然文化、体育等也可以表现城镇化质量的高低, 但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城镇化过程来讲, 我们目前能够作到切实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已经不错了。进一步讲, 教育和医疗不仅是城镇化质量的体现, 而且为城镇化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 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它们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 从而更加适应城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化升级的需要。当然, 要实现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首先需要的是城镇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GDP和收入的提高, 因此, GDP和收入也是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

2.2 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

建立科学的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 要全面反映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不许遵循以下原则:

(1) 代表性。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村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能够把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因素都概括地表现出来。

(2) 简单性。各个指标必须足够简单, 其内涵必须界定清楚, 容易使人理解, 不至于发生歧义。

(3) 可得性。指标中包含的数据必须容易获得, 能够与现有统计数据结合, 否则即使这个指标特别完美, 但找不来数据去验证, 就没有意义了。

3 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我们对影响城镇化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 我们可以把评价农村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用三类11个方面共24个指标来表现。

3.1 初始条件

金融资本:

A101区域内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城镇的资金比重, 该指标主要表示城镇在本区域的资源动员能力。

A102城镇引进外资占城镇资本总量的比重, 该指标主要表示城镇发展对外资的吸引能力。

基础设施:

A201道路面积占城镇总面积的比重, 该指标主要表示交通的便利程度。

A202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的电话机数量, 该指标主要表示通讯的便利程度。

政府服务:

A301城镇政府全部工作人员人均GDP, 该指标主要表示政府人员的工作能力, 即能否作到“小政府, 大服务”。

A302城镇政府全部工作人员占区域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该指标主要考察人们的就业取向。

3.2 过程

产业集中度:

B101城镇企业数量占区域企业数量的比重, 该指标从数量方面考察区域内企业向城镇集中的程度。

B102城镇企业产值占区域企业产值的比重, 该指标从产值方面衡量区域内企业向城镇集中的程度。

B103城镇企业数量增长速度, 该指标考察区域内企业向城镇集中的速度, 用当年城镇企业数量与上一年城镇企业数量之差占上年城镇企业数量的比重来表示。

产业集中与人口集中的协调:

B201城镇就业人员占区域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该指标反映区域内人口向城镇集中的程度。

B202产业集中与人口集中的偏离系数, 该指标主要考察产业集中与人口集中的偏离程度, 用城镇企业产值占区域企业产值的比重 城镇就业人员占区域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表示。

产业结构:

B301非农产业产值占区域GDP的比重, 该指标反映工业化程度。工业化程度是城市化程度的动力来源, 非农产业 (不仅仅是工业) 比重的扩大是吸引劳动力转移的根源。

B302区域内企业的关联系数, 该指标反映区域内企业的联系程度。这种联系程度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一是城镇的企业生产大体相同的产品, 从而形成一个专业市场, 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柳市的低压电器市场、桥头的纽扣市场、苍南的标牌市场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按照罗斯托的观点, 这属于横向联系。二是围绕某一中心大企业, 形成一大批为其配套的中小企业, 日本的分级下包制度就体现了这一特色;或是形成“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的产业链条, 以美国的硅谷为代表, 这是罗斯托所说的前向或后向联系。一般我们容易理解后一种意义的企业关联, 因为有企业之间的产品、技术交换, 而忽视了第一种意义的企业关联。事实上, 目前中国小城镇的产业集中应当更加重视第一种企业关联。

市场需求:

B401外销产品总值占总产值比重, 该指标反映外部需求对于本地产业的拉动能力和本区企业的竞争优势。后者对于城镇化质量有着更大的意义。

B402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 反映了需求的扩大速度和本区域企业竞争能力的增长趋势。

4 结果

GDP:C101城镇的GDP, 该指标是城镇产业活动的最终结果的最直接表示。C102人均城镇GDP, 该指标是城镇居民分享城镇化质量利益的基础。

收入:C201城镇居民年人均纯收入, 该指标是居民从城镇化质量提高中得到的直接利益。C202恩格尔系数, 反映了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程度, 一般用居民每年用于食品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来表示。C203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 该指标是城乡一体化程度的表现, 一般用本区域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占城镇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比值表示, 该指数若大于0.8, 说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 而低于0.5说明一体化程度太低, 还处于二元结构状态。

教育:C301适龄儿童入学率, 该指标反映了居民可以获得的基础教育机会。C302受到职业教育培训人数占全部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 该指标反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 它对于城镇化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医疗:C401基本卫生保障覆盖率, 该指标主要是指象接种疫苗、防疫、计划生育医疗等基本卫生条件的普及程度。C402万人拥有医生的数量, 该指标反映了城镇在医疗方面的基本水平。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托达罗.欠发达国家劳动迁移与城市失业模型[J].载郭熙保主编, 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3]王放.中国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M].科学出版社, 2000.

[4]叶裕民.中国城镇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5]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1, (7) .

昭通市城镇化质量探讨 第8篇

根据《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 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 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根据《报告》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GDP越高, 表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也就越有能力提升城镇化质量。本文从人均GDP的角度出发, 探讨昭通市的城镇化质量。

一、昭通市城镇化现状

昭通是云南所辖16个市 (州) 之一, 2004年, 昭通人口数量居云南市州的第二位, 人均GDP2156.4元, 排倒数第一。2008年, 昭通人口数量居云南市州的第三位, 人均GDP5142.2元, 仍排倒数第一。其人口与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使之成为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全市常住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94842人, 占总人口的21.0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118691人, 占总人口的79.00%, 城镇化率为21.0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城镇化率上升了9.82个百分点。同期, 全国的城镇化率为50.3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及增长速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昭通市城镇化质量分析

对2000年昭通的10县区的人均GDP (Y) 与非农人口比重 (X) 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如果根据2000年的城镇化与人均GDP的关系预测2010年的人均GDP增长情况 (预测结果用R=1.23的通货膨胀率调整) , 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我们可以看到, 经过十年的城镇化发展, 昭通地区的人均GDP的实际值普遍低于预测值, 这说明, 昭通地区的十年城镇化发展是低水平、低质量的城镇化发展。本文从探讨造成昭通地区城镇化低质量的可能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方面作粗略探讨和研究。

三、昭通低质量城镇化的原因

1、土地资源浪费

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既是我国城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 亦构成了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一方面, 城镇化的进程直接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另一方面, 土地资源的有限也反过来直接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2005年至2010年, 昭通市城镇化水平由17%上升到21%, 增长了23.53%, 城镇 (含乡) 建成区面积由113.4平方公里增加到161.2平方公里, 增长了42.15%。由此可以看出昭通的土地城镇化速度远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 城镇未能充分发挥吸纳人口的作用, 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加剧了土地紧张的矛盾。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 工业项目用地粗放。当前昭通市正处在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的重要阶段, 但土地的集约利用情况并不乐观。在城镇化进程中, 工业用地扩展迅猛, 城镇工业用地占比过高, 利用效率偏低。据统计, 工业用地面积占比一般在25%以上, 有些甚至超过35%, 远高于国外15%的水平。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仅为0.3至0.6, 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1.0以上。

(2) 农村宅基地闲置现象严重。城镇化在理论上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问题在于农民的宅基地无法流转, 进城农民既要保留一份宅基地, 同时又占用城市用地, 相反降低了土地的使用率, 这个过程就产生了我国农村地区特有的“双重占地”现象。

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如果农村的宅基地能成功地置换出来, 将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解放出来, 那么城镇化就会推动规模农业的发展。但在现行制度下, 农村的建设用地却并没有置换出来。但由于我国现行的福利制度是粘附在户口上的, 而部分进城农民没有城镇户口, 为了给自己留后路, 因此绝大多数人不愿将自己的房产和宅基地转让出去, 这就造成了“双重占地”现象。

2、人口聚集功能微弱

城镇化的主要作用是, 通过第二、第三产业的聚集和发展吸纳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使人口向城镇集中, 形成经济发展的聚集辐射效应。但目前, 昭通市161.23平方公里的城镇土地只聚集了119.21万的人口,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昭通市的多个县的常住人口低于户籍人口, 这说明昭通的城镇化没有改变西部人口“东南飞”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 城镇功能不全。2010年底, 昭通建制镇和集镇的人均道路面积分别是7.48平方米和8.25平方米, 而同期云南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29平方米。2010年底,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65平方米, 同期据住房建设部统计, 中国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平米。

(2) 产业支撑乏力。城镇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城镇的各项经济社会指标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除云天化、昭通烟厂、侨通包装印刷公司、昊龙公司等外, 市县区工业企业规模小, 效益不高, 中小企业发展缓慢, 房地产业则刚刚起步, 企业竞争力不强, 工业化程度低, 城镇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 对人口是没有吸引力的。

(3) 户籍制度。目前, 昭通城镇常住人口中, 户籍仍在农村的人口占很大比例。这部分农村人口虽然长期在城镇工作, 但在工作、住房、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 仍无法享受与城市户籍人口相同的待遇, 这部分农村人口的劳动强度大、工资低、居住环境差, 他们实际上是工作和生活在城镇, 但是他们没有和城镇居民有同等的社会权益。严格来讲, 这部分人达不到城镇化的质量标准。

四、提高昭通城镇化质量的对策

1、优化土地资源集约配置

首先, 着力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 优化土地资源集约配置。2009年,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对工业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做出进一步规定:对用地面积0.4公顷以上 (含0.4公顷) 2公顷以下的工业项目用地, 应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提供。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 是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终结。工业用地采用招拍挂, 其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标价。通过市场机制, 充分体现工业用地的价值。

其次, 针对当前我国工业中用地浪费严重的现象, 2012年12月24日, 国务院对“土地补偿”做出重大修改:删除现行法中47条中按土地原有用途补偿和30倍补偿上限的规定。随着城镇化的加速, 未来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占用耕地越来越多的, 取消30倍上限, 土地使用的成本可能会提高, 会减少未来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的浪费。

2、盘活宅基地

首先, 用活土地政策:“实行小块地块整理新增耕地指标有偿流转。单位或个人自筹资金对零星、小块地块整理后经验收合格, 其新增耕地指标可在市、县 (区) 行政区域内有偿流转。”这样, 既缓解了人地矛盾, 有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其次, 通过城中村、棚户区改造, 鼓励农民用宅基地换新房, 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新亮点。我们可以鼓励引导农民以宅基地换城镇廉租房, 这既解决了宅基地闲置的问题, 也解决了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认为,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伪城镇化”, 未来政策上重要的是消除这种“伪城镇化”, 主动吸纳适合到城市居住的农村人口, 尤其是农民工及其子女。这就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前, 传统经济体制人为地割裂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自然联系, 构筑了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制度屏障。现阶段, 我们可以将户籍制度的改革作为当前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应该看到, 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划分只是户籍改革制度的第一步, 更深层次的革新在于消除城乡居民在购房、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得差距。探索城乡一元化管理体制, 破解动力不足难题。积极探索城镇户籍管理制度, 进一步放宽限制, 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质, 将已经在城镇居住的农业居民转为城镇居民, 统筹农民与市民身份待遇, “享有五项保留, 提供五项保障”, 即:继续保留转户进城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农房的使用权、林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原户籍地计划生育政策、参与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分红权等五项权益, 充分享受城镇保障, 进入城镇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五大保障体系。

五、结语

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城镇化水平在10%以下为萌芽阶段, 10%以上为起步阶段, 30%以上为腾飞阶段, 50%以上为成熟发展阶段, 昭通城镇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宁越敏、李健: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外的经验与启示[J].求是, 2005 (6) .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 1998 (5) .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差异统计分析 第9篇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这一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很广, 它既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 还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 学者主要对生活质量下了两种定义:第一种认为生活质量就是指生活条件, 包括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第二种认为生活质量是指人们生活的幸福度、舒适度和便利程度。可以看出, 第一种观点是从生活的客观条件定义的, 而第二种是从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定义的。二者的侧重点不一样, 这直接关系到评价指标的选取。

采用何种观点进行研究需要与研究目的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当经济水平尚不发达的时候, 满足人们基本物质需要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因此评价生活质量就应从生活的客观条件出发。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 经济因素在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本文对地区间生活质量差异的研究应放在客观生活条件上。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尽可能选取那些意义深刻、内涵广泛、符合我国当代基本国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根据《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列举出的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构建一个包括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居住质量、交通环境、人口素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命健康、公共安全、人居环境、文化休闲、就业机会12项子系统的综合指数——“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 并以此来对中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

三、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差异的度量

为评价我国城镇居民区域间生活质量的差异, 根据上述指标, 现收集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X1) 、恩格尔系数 (X2) 、人均住房面积 (X3) 、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 (X4) 、文盲率 (X5) 、年末人均医疗保险 (X6) 、每万人拥有医生数 (X7) 、平均预期寿命 (X8) 、死亡率 (X9)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X1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X11) 、城镇登记失业率 (X12) 和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X13) , 共13个变量来综合评价各地区的生活质量差异。但由于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过于繁杂, 这样一来使得所选取指标的主次低位难以分清, 指标间反映的信息有交叉或重叠, 不易确定权重。因此可以把13个变量进行降维, 从中提取出若干个综合变量, 使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 不同组间的变量相关性较低, 以此避免信息重复。然后利用回归法估计主成分得分, 根据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确定指标权重, 最后求得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 从而对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首先将13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 结果显示, 前5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2.64%, 说明提取5个主成分即可代表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各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可由回归估计法估计出因子得分, 以旋转后的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 得出各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评价得分, 按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根据表1所示的综合得分, 对这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得分进行hierarchical层序聚类分析, 将其分为3个档次。聚类结果显示, 综合得分在0.3~1.0的城市被归为了一类, 它们当中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因此将其生活质量定义为“很好”;得分在-0.2~0.3的省市被归为了一类, 它们大多处于我国中东部地区, 分布着很多二线城市, 经济较为发达, 因此将其定义为“较好”;得分低于-0.2的被归为一类, 它们大多位于偏远地区, 经济欠发达, 因此将其定义为“较低”。生活质量属于低层次的城市, 其居民的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就业几率等都比较低, 而对于生活质量较高的城市来说, 以上13项指标正处于高速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过程。相关数据分析如下:

第一档次 (0.3~1.0) :生活质量层次为“很好”, 全国只有5个省市, 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

第二档次 (-0.2~0.3) :生活质量层次为“较好”, 全国共有18个省市, 分别为天津、河北、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青海。

第三档次 (-0.2以下) :生活质量层次为“较低”, 全国共有8个省, 分别为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和西藏。

综合来看,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市, 其总体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第一档次中的5个省市, 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其2009年人均GDP分别排在全国第2位、第1位、第6位和第5位。第二档次的18个省市中, 天津、广东、福建、河北、陕西、湖北、重庆和海南的人均GDP排名位列全国前20名之内, 他们的GDP总量占到了全国的52.69%。第三个档次共有8个省市自治区, 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生活质量来看, 都位于全国的末端。

四、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研究收入水平是否会对生活质量产生绝对影响, 本文将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为控制变量, 以生活质量综合得分为观测变量,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收入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 根据近3年来各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 利用2013年第8期中旬刊 (总第525期) 时代Times hierarchical层序聚类分析法, 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档次:上海、北京、浙江,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于24000元, 定义为高收入地区。

第二档次:广东、天津、江苏、福建、山东,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于17000元, 定义为中等收入地区。

第三档次:剩下23个省市自治区, 定义为一般收入地区。

在表2中, 分别显示了两两收入水平下生活质量得分均值检验结果。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 应用Scheffe方法, 高收入地区与中等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概率P值为0.078。中等收入地区与一般收入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概率P值为0.081。说明此时经济因素不会对人们的生活水平产生决定性影响;而高收入地区与一般收入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就有了显著差异, 概率P值近似于零, 此时说明在收入差距很大的地区, 经济因素才会对生活质量产生绝对影响。

金融Finance NO.8, 2013 (CumulativetyNO.525) 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经济因素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评价生活质量需要从多角度进行。下文的分析正好印证了以上观点。

五、结论

虽然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我国城镇居民, 但通过上文分析发现, 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 他们的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间呈现出了明显的扩大趋势。如果我们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这种不平等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持续上升, 这将对社会的稳定与法治的公平提出极大的挑战。高度的不平等会导致社会冲突和资源配置恶化, 使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

本文从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发, 对收入及生活质量差距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就业的行业是影响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三个主要因素。

根据上述结论, 本文提出调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具体的措施包括:

第一, 鉴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统筹区域发展, 改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 从而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二, 普及中西部地区教育, 提高偏远地区劳动力文化素质。由于教育对拉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显著作用, 因此, 政府应该设法为低收入阶层的子女教育提供保障, 以防止低收入阶层陷入贫困的漩涡不能自拔, 从而出现贫困遗传的现象。

第三, 保持行业间收入平衡, 进一步打破政府对行业的行政性垄断, 逐步培育一个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格局。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人民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也在与时俱进。当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时候, 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如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则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探讨城镇绿化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绿化,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控制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范围也逐渐扩大, 人们渐渐远离了森林, 但在城市中习惯了都市中的霓虹灯影, 却开始怀念来自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因此, 人们开始想方设法将绿草鲜花“搬”到城市中, 政府也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力度, 进而改善城市环境及面貌。而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问题成为搞好园林绿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下面就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控制以及管理做简要分析。

1 进度控制

1.1 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1) 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前期准备是整个工程实施中非常重要的条件, 例如一项工程在前期就需要有资金、设计图纸等准备, 如果图纸设计的不详细, 或是由于对实际情况不了解而导致的失误, 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施工进度。 (2) 施工计划完备。园林工程中施工场地被其他施工单位占用, 工程进度将会受到交叉施工单位的制约, 任何一项工程的延期, 都将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总工期。 (3) 园林工程施工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不管是什么样的工程施工, 都会受到一定的自然条件的影响。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进行土方整理和苗木栽植时, 对天气的关注是绝对不可少的, 施工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工程期间的天气状况, 从而做好应急准备, 随时对绿化工程进行保护, 进而达到工程在计划期间完成而不会延误。

1.2 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一是组织措施, 指建立进度实施和控制的组织系统及建立控制目标体系;二是合同措施, 落实进度合同与合同总工期保持一致;三是技术措施, 提高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 以保证在进度调整后如期竣工;四是经济和信息管理措施,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测、分析、调整、反馈, 建立相应的信息流动程序及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2 成本控制

2.1 影响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

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的价格变动、工程设计的修改、因建设方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或预算定额调整等。

2.2 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要做好园林工程的成本控制, 重点做好以下几点:a.降低材料成本。中国是一个杜绝浪费的国家, 在工程中, 对于材料成本的节约是做好成本控制的最重要举措, 然而节约成本并不意味着选择次品, 园林工程负责人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来选择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在另一方面, 栽植好苗木之后要精心呵护, 加强苗木的管理, 使其降低死亡率, 进而减少苗木候补的人工成本以及材料成本, 从而减少其损失。b.提高机械使用效率, 减少机械费支出。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案, 合理选择机械型号, 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 合理安排施工流程, 提高机械效率, 做好机械的维护保养, 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 减少机械费的支出。

3 安全控制

3.1 影响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

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 安全生产是工程施工项目中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 因此, 施工人员必须将安全生产当作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必须坚持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因为人是影响整个绿化工程安全的最重要的关键点。

3.2 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

实施安全控制, 首先要落实安全责任制,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各项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其次, 要抓好安全教育和训练, 必须对于地下管线要做到充分了解, 保护到位, 杜绝违章作业;第三, 要做好安全检查, 随时消除安全隐患、事故苗头;第四, 要做到文明施工, 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秩序。

4 质量控制

4.1 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园林建设产品的形成过程中, 必须要使作业技术和活动在受控状态下, 才能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 所以质量控制要贯穿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4.2 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4.2.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整个绿化工程中建立健全的施工条件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准备的基本任务。为了使工程能够更加保质保量的有效进行, 就要在实际操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来确保工程的进行:a.研究和会审图纸及技术交底, 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难点, 听取意见, 弥补不足, 提高质量;b.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全面的技术文件, 使园林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及保证质量, 确保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c.现场勘察“三通一平”和临时设施的搭建;4.2.2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为后盾。每一种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并不是已入土就能存活, 在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掌握栽植植物的技术, 只有对植物的习性的了解以及施工时的相关技术, 才能按照绿化设计而进行植物造景, 降低其死亡率, 从而达到预期效果。a.绿色植物的时令安排。为了确保树木成活, 必须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各树种的生态习性, 选择最适当的季节进行栽植。按照不同树种可分为:春栽、梅雨季栽、秋栽和冬栽。b.苗木的选择与准备。根据绿地功能的不同, 对苗木进行选择。此外, 苗木规格与树形要求和苗木质量一定要得到保证。c.人员素质的控制。定期对职工进行规程、规范、工序工艺、标准、计量、检验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开展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教育, 提高项目部成员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操作者的操作水平, 从而避免因人为的失误造成质量问题。d.成品的保护。植物都是有生命力的, 因此对于植物的保护应是必不可少的。其保护主要是包括护、包、盖、封四个步骤, 在材料的选择上也需要是纸板、泥土等易透气的产品, 防止植物处于封闭的状态而导致死亡。

5 施工控制管理的其它方面

5.1 组织协调

在工程项目中, 协调组织工作是相对重要的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排除障碍、接触矛盾, 从而保证工程有序的进行, 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是以施工合同为主, 坚持信任、尊重、负责的原则, 来达到工程质量好、成本低、安全高的目的。

5.2 后期养护管理

城市建设园林绿化工程的首要目的是建造一个美丽花园, 使人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的生存, 而植物的这种特殊生物, 必须要对其进行养护管理, 以免造成植物的不良生长。

5.3 工程决算

5.3.1 全面收集相关资料。

广泛收集工程有关的资料非常重要, 主要有下面几方面:a.招标文件、设计图纸等工程前期资料既是施工管理中的执行文件, 也是工程决算的重要依据;b.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通知、甲方指令单、有关会议纪要、监理签证等均动态反映了整个施工过程, 这些资料对于工程量的确定有着重要作用。5.3.2做好决算的组织协调工作。园林工程竣工决算验收阶段, 各个单位要加强联系, 互相协调, 在相互支持、共同负责的原则下完成各项决算验收工作。

结束语

浙江省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城镇化规模 城镇化质量 协调关系 浙江省

一、引言

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3.7%,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影响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而该方面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镇发展指数(CDI)[1]和城镇指标准则(UIG)[2],前者涉及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生产等方面,后者则涵盖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管制等内容,而且在城市生活质量等城镇化质量某一侧面上也展开了较多定量分析研究,如Hikmat采用单指标分析法对约旦首都安曼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3]。国内研究中一方面是针对城镇化质量,研究其内涵并分区域进行定量评价,如郭叶波对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进行研究述评[4];另一方面则对城镇化与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如刘耀彬运用耦合度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进行分析[5]。而关于城镇化规模及质量的关系研究则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探究其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以期对此方面研究和浙江省城镇化健康发展上做一定贡献。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内涵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城镇化规模方面目前已达成共识,测算时主要采用城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建设用地占城市土地总面积比重、二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而在城镇化质量方面很多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国内最先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定量研究的是叶裕民,她认为城镇化质量包含城镇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方面含义,在此基础上,对当时300万人以上的9个超大城市进行评价[6]。近几年有更多的学者聚焦该方面研究,如方创琳认为城镇化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空间三方面城镇化质量的有机统一,并从这三个视角构建分要素测度模型和分段测度模型,进而对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做了总体评价[7]。其他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理解和测度一般是从经济、社会、生活、资源环境和城乡协调发展等角度出发[8—9],具有代表性的是张春梅,其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具体涵义应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城镇的经济发展质量;二是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四是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10],其提出的城镇化质量内涵全面、具体、易测,但在构建的一些具体指标上也值得商榷,例如将城镇人均绿地面积归为可持续发展质量的,而不是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在张春梅提出的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并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修改完善,得到相应评价指标体系(表1)。

(二)象限图分类识别法

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是陈明星等提出的一种关系识别方法[11],这里采用修正后的象限图识别方法并引入偏离程度。具体步骤如下:

1、测算城镇化质量Q与城镇化规模R,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

ZQ=(Qλi-Q平均值)/SQ;ZR=(Rλi-R平均值)/SR

式中:ZQ和ZR分别为经标准化处理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Qλi和 Rλi分别是第i个城市在第λ年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Q平均值 、R平均值 以及 SQ、SR分别为 Qλi和Rλi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2、构造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象限图,代表不同年份、不同城市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点集(ZR,ZQ)坐落在该象限图内。

3、判断不同年份、不同城市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关系类型。首先根据ZQ和ZR判断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关系;其次,根据ZQ+ZR判断城镇化进程;最后,根据|ZQ-ZR|判断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偏离程度,得到分级细则(表2)。

4、划分不同年份、不同城市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关系类型 (表3)。

(三)数据说明

本次研究中关于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城市道路面积及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来源于历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高新技术产业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科技厅统计信息,其他数据均来源于浙江省各市历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其中人口数据均采用城市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原始数据中以美元为货币单位的均按当年汇率折算为人民币。

三、城镇化进程分析

在2000—2013年期间,浙江省城镇化进程总体推进较快,从2000年各市都处于低水平城镇化到2013年有5个城市达到高水平城镇化和1个城市达到中等水平城镇化,但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浙东北和浙西南分异的空间格局(图1)。

(一)城镇化规模

从城镇化规模评分来看,浙江省各市城镇化规模均处于扩大状态,但区域差异仍然较为明显。嘉兴和舟山两市评分较高需特别指出,其中嘉兴市主要因为该市建设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指标值为29%,远高于省内平均值,可看出该市土地城镇化现象比较明显;舟山市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城镇化基础良好,且作为浙江省内面积最小的城市,总人口也仅有110万,城镇化任务较轻,因此在城镇化规模方面进展较快。而衢州与丽水一直是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区位条件较差,城镇化基础薄弱,导致其城镇化规模水平呈现较低水平。从城镇化规模发展速度来看,呈现城镇化水平低的区域高于城镇化水平高的区域。

(二)城镇化质量

从城镇化质量评分(表4)来看,浙江省各市城镇化质量也处于提升状态,但区域间差异逐渐扩大,评分最大差距由2000年的0.16到2013年的0.49。从城镇化质量内涵来看,经济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在城镇化质量中贡献作用比较大,而可持续发展质量和城乡统筹的贡献作用则比较小,由此可见,城乡统筹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城镇化质量建设的重点部分。在2013年,部分城市虽然总评分较高,但在质量内涵某方面依然会存在不足,在以后城镇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发展,例如宁波市可持续发展质量方面、嘉兴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质量方面、绍兴市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舟山市的经济质量,而总评分较低的城市则表现为各方面都不足,在以后城镇化进程中需全面发展(图2)。

四、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分析

在2000—2013年期间,各市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关系虽然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城市还是处于城镇化质量超前型或城镇化规模超前型,情况不容乐观。本次研究虽然所选年份不多,但城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选取的2000年、2006年和2013年共3个时点基本可以反映其前一阶段的城镇化发展成果,因此也能从这3个时点不同状态反映各市在2000—2013年期间城镇化变化情况,最后本次研究在这3个时点城镇化状态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关系的变化趋势将各市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趋于城镇化质量超前型、趋于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型、趋于城镇化规模超前型。

(一)趋于城镇化质量超前型

定义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动力、市域范围内不同地区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地区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城镇化,但并未予以周边地区应有辐射的城市为城镇化质量超前型城市。其特点为:因其经济指标的绝对优势而在评价数据上显现出城镇化质量超前,实际情况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各个部分发展不同步,许多资源还在闲置,未被充分、合理地利用[12]。

趋于城镇化质量超前型的城市有杭州和湖州,从区位优势上讲,两个城市位于杭嘉湖平原,属长江三角洲一部分,地区工业发展较好,而且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经济突出,各自占经济总收入的17.8%、19.5%,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从城镇化规模方面来看,杭州市土地规模指标较低,表现为杭州城区周边县或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较小,资源过于集中于主城区,分配不合理,湖州市则人口规模指标较低,同时城市建设过快,从而出现资源闲置状态。

(二)趋于城镇化规模超前型

定义以土地规模扩大为主要态势,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的发展与土地规模发展相比尚属滞后、土地利用粗放的城市为城镇化规模超前型城市。其特点为:因其土地规模的优势在评价数据上显现出城镇化规模超前,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地浪费和盲目扩展。

趋于城镇化规模超前型的城市有嘉兴、金华。嘉兴市在3个不同时点中均表现为城镇化规模中度超前,虽然其城镇化进程从低水平城镇化发展为高水平城镇化,但其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始终未得到有效控制,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并不匹配。金华市从2000年城镇化规模轻度超前型发展为2013年城镇化规模中度超前型,主要因为金华市在处于低水平城镇化时,急于推进城市建设而对城镇化质量关注不够,表现为其城镇化质量发展缓慢且各分项评分均较低。

(三)趋于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型

定义以发展健康城镇化为目标,城镇化不同方面相互协调,资源分配基本合理并充分利用、具备一定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化规模与质量水平能够基本匹配的城市为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型。

趋于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型的城市有宁波、绍兴、台州、衢州、丽水、舟山、温州。其中宁波、绍兴在2006年就已经达到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相互协调并保持到2013年,说明其协调状态较为稳定,这也与两个城市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形态较为成熟有关。台州市在2013年刚刚达到协调,但就从其还处于低水平城镇化来看,其协调状态应该还不稳定,在以后需要进一步保持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舟山、温州在2000年为城镇化规模中度超前型,2006年达到城镇化规模严重超前型,在此期间,城镇化规模发展迅速,而城镇化质量则停滞不前,这也与当时各地纷纷进行土地城镇化的大环境有关,随着城镇化质量得到重视,2006—2013年期间偏离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趋于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型,但两市推进健康城镇化的相关政策还需进一步落实,才能在未来真正达到协调状态。衢州、丽水两市在2000年时城镇化规模各项指标均处于浙江省各市末位,导致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存在一定差距,2000—2013年间,随着两市城镇化规模发展速度大于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两者差距逐渐缩小,在2013年达到城镇化质量轻度超前,按照趋势判断两市应该会在未来的某个时点达到协调状态,此时两市应该转变现有城镇化推进政策,保持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同速发展,否则在两市达到协调后会转变为城镇化规模超前型。

五、结论及建议

首先,从城镇化总体进程来看,2000—2013年期间浙江省发展较快,从2000年全部处于低水平城镇化到2013年有5个高水水平城镇化和1个进入中等城镇化水平,并呈现浙东北与浙西南分异格局,省内在加快城镇化进程时应该统筹全局,相关政策应向浙西南地区倾斜,缩小区域差距。

其次,从城镇化规模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关系来看,2000—2013年期间浙江省有所改善,但多数城市还是处于不协调状态,而且嘉兴、金华有趋于规模超前发展倾向,杭州、湖州有趋于质量超前发展倾向,趋于协调的部分城市其协调状态依旧不稳定。其中未协调城市应该着重于缩小两者差距,特别是还未到达高水平城镇化城市,不能急功近利,而趋于质量超前或规模超前城市更应完善现有政策,质量超前的应该统筹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及分配的不合理,规模超前的如嘉兴,应该减少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避免继续盲目扩张。

最后,从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各自发展来看,浙江省内11个地级市的虽然都处于提升状态,但区域间差异也较为明显,其中城镇化质量区域差异有明显扩大趋势,而在城镇化质量内涵的4方面,各市也都存在不同方面的不足,在发展城镇化质量时制定相关政策也因应该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R].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2

[2]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rs[C].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 Programme. 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4

[3]H A Hikmat,K M Fuad,et al. Quality of Life in Cities:Settingup Criteria for Amman-Jordan[J].Soc Indic Res,2009(93)

[4]郭叶波,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

[5]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

[6]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1(7)

[7]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30(11)

[8]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9,28(6)

[9]吕庆华,芦红.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9)

[10]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等.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3,33(1)

[11]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4)

[12]宋宇宁,韩增林.东北老工业地区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空间格局—以辽宁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1)

城镇质量 第12篇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提高城镇化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 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李克强总理也指出, 推进城镇化, 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 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前不久, 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分析了城镇化的现状及趋势, 提出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报告最后强调,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需要着力加强制度顶层设计, 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并提出了深化上述改革的指导思想。

下面, 我就有关方面的改革, 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 改革户籍制度,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 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 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 兼顾异地就业城镇人口,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 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 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 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户籍制度改革应从需求最急迫的人群进行突破, 推进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各类城镇。率先解决长期举家在城镇就业的外来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各类城镇落户;全面放开本地农民落户限制;逐步有序放开外来农村人口和城镇间流动人口落户限制。户籍制度改革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允许进城落户农民保留或有偿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落户后, 应依法缴纳城镇社保。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二) 稳步推进用地制度改革

在城镇化进程中, 传统土地管理制度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制约和挑战, 必须有新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同市同地同权。集体土地的关键是赋权, 应加快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逐步赋予合法取得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市场交易权利。可在试点基础上建立宅基地市场化流转机制, 逐步扩大宅基地的流转交易范围。逐步缩小征地范围,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二是合理分配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可考虑以现有常住人口为依据, 确定新增用地指标在各级城镇的分配比例。探索实行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 城镇建设用地新增规模要与吸纳外来人口落户规模相挂钩。

三是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探索建立政府引导、规划管控、多元参与、利益共享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 最大限度盘活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存量土地的再开发利用。调整城镇土地供应结构, 合理减少城镇工业用地数量, 提高工业用地使用效率。加大探索城镇工业用地向商业用地转化的力度。现在很多开发园区土地利用率不高, 如果改变用地思路, 会有更多节约余地。

四是探索土地相关税费制度改革。这是抑制地方政府短期行为的重要措施。首先, 探索对集体建设用地交易、使用增值收益等征收相关税费, 加强规范服务。其次, 逐步对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各类社会事业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再次, 开展土地出让改年租探索。

(三) 改革财税金融制度, 完善城镇化发展资金保障

推进城镇化发展既需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更需要充分发挥各类民间资本的主体作用, 拓宽资金渠道。

一是健全财税管理体制。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可设立城镇化专项转移支付, 用于承担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中央政府承担跨省转移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 省级政府承担省内跨地区转移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 建立财政支出随人走机制。房产税试点要将存量住房、单位房产和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的经营性住房纳入征收范围。

二是改革基础设施融资。应理顺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使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能够具有稳定的、可预期的现金流。打破基础设施经营垄断和福利化供给机制, 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参与。

三是扩大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范围。健全地方政府举债的法定程序, 把地方政府债务全额纳入预算管理, 完善政府债务资金使用和偿还的信息披露制度, 尽快建立健全政府债务信用评级体系。及早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城市开展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工作。

(四)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适度增加设市数量, 发展城市群。对于人口规模较大的镇, 要探索通过设立“县辖市”等方式增加设市数量。规范“县改区”, 对距城市主城区较远的新设区建议重新调整, 对符合设市标准的要新设为市, 以增强市 (县) 发展自主权, 增强发展活力。

二是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首先, 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 避免行政机构的膨胀。建议“新设市可参照开发区模式”, 且县以下新设市可参照原镇级模式, 不设“四套班子”。其次, 配套财税体制改革逐步取消省级财政以下包干制、分成制, 在省、市 (县) 和镇三级财政间建立分税制。探索省对新设市的分税制。对暂未实行分税制的城市, 以常住人口规模为依据, 探索直接和省建立财政分配关系。

(五) 创新城市规划工作机制, 实行“多规融合”

目前, 各类行政规划大多是从行业和政府职能管理的角度出发, 相互之间的不衔接不协调问题较多。各部门规划在规划定位、分类标准、指标体系、规划期限、资格资质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矛盾。“多规融合”首先就要科学编制规划, 把规划做深做细;其次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等规划的协调融合。可借鉴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 统筹城乡规划管理,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最后要完善规划公众参与程序, 把公众参与纳入到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全过程。

二、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发展, 助力新型城镇化

房地产业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去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 预计到2030年将提高到65~70%, 未来二三十年将新增3亿左右城镇居民, 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城镇化为房地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但城镇化绝不是房地产化。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 这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些地方把城镇化理解为房地产化, 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 热衷于造新城, 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城市病”突出,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不仅导致房地产业“跑马圈地”粗放式发展, 而且形成了低质量的城镇化。

房地产业是先导性基础产业, 具有整合各类资源, 推动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服务功能, 这种功能正是城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过去我们看重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为房地产业进一步发挥服务功能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时机, 也为房地产业创新和转型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 房地产业要与国民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与产业转型升级良性互动, 与民生改善和城市建设配套服务, 不仅要做积极参与者, 更要做有力推动者。

(一) 充分发挥服务载体作用, 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1、服务住有所居

住房问题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也是人的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安居才能乐业。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房地产业服务住有所居的任务更加突出。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 有效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应明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住房政策, 支持他们的住房消费, 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使他们与市民共享住房改革发展成果。要优化住房供应结构, 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的有效供应, 积极发展二手房和租赁市场。应加快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村管理社区化, 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

2、服务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要求四化同步, 产城融合。产业支撑和服务保障是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房地产应充分发挥整合资源和服务运营功能, 为产业发展特别要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近年来, 园区地产、商业地产、文化旅游地产、养老住区等的发展, 为房地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相互融合、合作共赢找到了共同点, 既服务了新型城镇化, 又促进了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园区地产方面, 很多企业探索出了新路子。大连亿达集团跳出了以建房子为主的传统开发思路, 开发建设了以新兴产业为主导, 辅以住宅、商业、教育、医疗与休闲娱乐等相关配套的科技园区——大连软件园, 筑巢引凤。现有入园企业650家, 从业人员10万人, 园区发展呈现服务化、智能化、平台化、融合化, 成为我国世界500强企业最多、产学研一体化最为突出的国家级软件园, 为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商业地产作为城市建设、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 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平台, 这些年发展很快, 市场迅速扩容。但由于商业地产的投资回收期长, 风险大, 企业的财务、经营、管理能力是商业地产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北京国华置业公司采取开发、建设、招商、运营一体化安排, 整合房地产上下游产业优秀资源, 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运营”, 在100亩土地上建造了百万平米建筑集群——华贸中心, 有240多家跨国公司入驻, 提供约3万个就业岗位,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华贸中心也成为国内高端城市综合体的典范, 推动北京CBD繁华区东移, 带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 发展旅游业也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方面。近几年一些地区旅游地产快速发展。但旅游地产不能简单理解为开发商到旅游地区搞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还包括旅游产品的开发、运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体系的建设等一系列内容, 需要很高的专业能力。华侨城集团采取“先旅游, 后地产”的方式, 在旅游产业得到充分开发并显现价值的同时, 将周边配套设施包括酒店、度假村、写字楼等结合当地经济人文特色进行完善, 使得整个区域的旅游和商业功能得到很大提升。近年来开发出一系列旅游产品, 并针对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 打造了生态度假、都市娱乐、滨海休闲、养生旅游等。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老年住区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老龄人口和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的需要。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参与机构养老设施的建设, 还可以开发休闲、养生养老与度假相结合的产品, 以满足不同老人的养老需求。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 要健全配套的养老服务。

3、服务城市建设

城市要让生活更美好。应围绕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科学规划,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要纠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上的偏差, 注重内涵, 体现特色, 不能千城一面。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定位要明确, 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区域位置、人文历史、文化传承、优势特色等形成自己的城市风格。应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 重视对既有建筑的维护改造和环境整治, 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避免大拆大建。房地产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应相辅相成, 更多地通过房地产综合开发模式, 同步规划、建设基础设施,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运用信息化手段, 打造生态城市、宜居城市, 智慧城市, 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和管理水平。

(二) 加快自身转型, 提高发展质量

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自身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 突出表现为“一高两低”, 即资源能源消耗高、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房地产由过去依靠“资金投入、土地增值、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向依靠科技进步、资源集约利用、管理和服务创新转变是大势所趋, 更是任务所在。

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发展水平同样反映房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房地产业, 通过技术进步把房地产业从传统的建造业转变为先进制造业。应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 大力发展长寿命、高品质的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型建筑, 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提高技术含量和发展质量。房地产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 积极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研发。一方面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通过实践应用加以改进和再创新, 从而不断缩小差距, 由追赶到并行进而实现超越。

2、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

大力推行住宅产业现代化, 是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向, 更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关于住宅产业化, 我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讲过,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更应该强调, 重点是要建立符合产业化要求的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和部品部件体系, 将住宅规划、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运用信息技术等实现住宅 (建筑) 设计的标准化, 部品部 (构) 件生产的工厂化, 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的一体化。用产业化方式生产住宅, 一般节材率达20%以上、节水率达60%以上, 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 并提高施工效率4—5倍, 还可大幅提升房屋品质和性能, 延长使用年限, 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和维护费用, 同时也便于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升行业科技含量。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 我国的住宅产业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建立了一批产业化基地, 一批开发企业如湖南长沙住工、万科、浙江宝业等积极实践, 以产业化方式建造的住宅比例逐步提高。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法规和机制建设, 健全标准技术体系, 完善配套政策, 培育龙头企业, 发展产业链, 加快推进这项工作。

3、推进绿色、节能、环保

推进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 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 应当树立“两个理念”, 注重“两个统筹”。关于“两个理念”, 一是要确立提高建筑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约的理念。二是要确立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再利用全过程和建筑全寿命周期综合考虑建筑节能和生态环保的理念。关于“两个统筹”, 一是统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二是统筹城乡建设。既要重视城镇的规划和建设, 又要加强对农房建设的规划和指导, 发展绿色农房, 建设生态村镇, 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应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 完善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体系, 落实财政奖励政策, 鼓励开发企业建设绿色建筑和住宅小区, 以绿色建筑发展和绿色城区建设为抓手, 引导房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4、重视管理和服务创新

房地产行业高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 企业要持续发展, 必须在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实行品牌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在管理上比谁的标准更高, 谁的规定更细, 谁在质量和成本控制上更严格。房地产企业还要高度关注信息化时代企业运营环境的变化, 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 提高管理效率。

上一篇:会计评估下一篇:中国的特洛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