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语教学之思考

2024-09-02

高校双语教学之思考(精选10篇)

高校双语教学之思考 第1篇

1 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 教学思想滞后。

多年来,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应试教育束缚, 加之对终身体育认识的偏差, 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课程内容单一、老化, 主要强调向学生传授以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学内容, 即使开设选修课, 由于受教师及场地器材的局限, 也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达不到预期目的。

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采用“强化”、“灌输”等陈旧的教学方法, 严重挫伤了学生天生爱好体育活动的那份热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机械地进行着教与学的任务, 忽视了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1作用。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基本上采用竞技评价方法, 混淆了教学成绩考核与运动竞赛成绩测试的不同概念, 达不到预期效果。

1.3 教学内容“多而乱”, 针对性不强。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好坏,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积极性, 也影响体育知识的掌握。而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 普修内容过于庞杂, 往往把一些单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 不系统的体育常识, 体育竞赛规则裁判法, 体育新闻、趣事等不能构成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内容, 一股脑地视为“体育基础知识”, 加之体育理论课时少, 内容陈旧、乏味, 对学生缺少吸引力。因此,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意义和重视程度自然也不高, 从而失去了理论课的意义。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确立的四大理念

2.1 高校体育的系统化理念。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诸因素研究, 不能狭义理解为仅是体育教学的问题, 其内涵应包括影响高校体育的方方面面, 如学生自愿的因素, 以突出以人为本;课内外相结合, 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加快硬件建设, 以改善教学环境。

2.2 高校体育的开放化理念。

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相辅相成, 高校体育要从单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较为封闭的目标2, 转向开放化的培养“社会人”必备素质的终身目标。围绕这一观念, 体育课的内容应允许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教学方法要启发式与指导式相结合, 突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3 高校体育的终身化理念。

面向新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 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身心全面适应21世纪需要人才。“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高等教育”。21世纪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仍将是以其高校体育的原本意义———“终身体育教育”为其指导思想, 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与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教育互相结合。

2.4 高校体育的学科化理念。

高校体育要融入学校学科发展和建设的轨道, 才是它的最终归宿, 有科学研究平台的支撑, 并与专业建设互为依托, 发展和创新高校体育理论, 发挥高校学科的综合优势, 为国家体育教育事业提高服务层次。

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3.1 改革传统教学观念。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高校体育应突破传统教学思想, 拓宽体育教学在健身、娱乐、竞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功能。体育教学应从增强体质为中心向健身为中心转移, 让学生逐步了解体育的本质, 根据个人兴趣、自身条件和爱好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一些体育健身知识、运动锻炼方法, 进而树立终身体育的良好意识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把国家和社会对未来全面发展人才培养和学生个体的体育健身需要结合起来, 把健身和健心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把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打好终身体育的基础结合起来。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和未来社会变化需求,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2 优化高校体育课程结构。

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应根据体育教育的特色而设置, 应着眼于社会化改革, 考虑满足今后社会体育对教学内容提出的需要, 还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的能力。

3.3 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既要考虑高素质人才知识的需要, 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从体育教学的生理、心理、社会教育等功能出发, 关注不同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态度、体育能力和体育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囊括体质、生理、心理、道德、营养、人口、生物、哲学、健身以及各门各类体育活动等。

3.4 改革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教学改革要从实际出发, 因时、因地进行课程改革和课程资源开展,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手段, 发挥多媒体的声像、动感、色彩和操作思维4等方面的优势,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 用最合理的方法传递知识, 训练能力, 发展人格, 改革考试制度, 提倡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重视学生能力和品质的培养, 摸索创新一种适合于学生全面发展, 符合时代对社会建设人才需要的体育教育模式。

3.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校要优化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技能的培训以及知识更新的进修学习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努力建成一支知识渊博、教艺娴熟、人品高尚的教师队伍。

结论

高校双语教学之思考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能力 教学技能

论文摘要: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是高校发展的战略任务。文章结合当前高校的教学形势,指出在推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应着重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在科学分析教学能力内涵的基拙上,系统总结了高校常用的十一种教学技能,并提出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建议。

一、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直接承担者。高校要肩负起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发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文明传承的社会服务功能,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精干高效、专兼结合和富有创新精神与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学是教师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青年教师是教学科研的生力军和教学骨干的后备军,代表着高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现代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_[依赖于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亦即取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问题,其本质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学术水平(基础理论、学科理论、跨学科的知识面)、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以及伦理道德(学术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等二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关联的,都应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保证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加速培养和协调青年教师这三方面的发展,是一个涉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的质量与效率、关系到促进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效益提高的重大课题。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中,我们要通过专业学科教育解决“能教”的问题,教师教育专业学习解决“会教”的问题,师德教育解决教学态度与动力问题。

二、着重推进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从个体来说,青年教师的成长通常要经历适应期(1一2年)了成长期(2一3年)到成熟期(5一10年)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从整体来说,青年教师队伍怎样发展,既要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与实际、现状,更要考虑到高校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势及往后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当前应着重推进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只有主动充分融人到学校的教学、教改与科研团队组织的学术氛围中,才能获得教学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长足发展。

随着当代科学文化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降临,对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前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概括这些要求时指出:“第一,21世纪高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这三方面要有机地融合在一个人的身上。第二,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一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这四个特点。”为适应这个竞争和高速发展的世界,国家提出高校要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的要求。为此,我国高校进行了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培养模式到教学内容的一系列变革,显然,这一切都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教学改革已经深人发展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改革的“切人点”和“突破口”的教学方法的大改革。“教学方法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启迪他们提出问题的创新思维、锤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又能区别学生个性给予特殊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优势与潜力。”

要落实这一目标就特别要求青年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从青年教师的来源来看,高校青年教师绝大多数来自非师范院校,他们虽然一般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但大多是一毕业就走上教学岗位,没有较系统学习过教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接受过严格的职业培训。钊一对这一情况,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推行了新教师的岗前培训与岗后的继续教育制度,但这种培训内容偏重宏观的教育教学理论而轻教学论、教学法,特别忽视了新任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且相关课程多集中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因而其成效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实践来看,大多数高校新任教师仍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进,开头几年大多是照本宣科,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专业水平进展缓慢。还有些新来的青年教师,凭着高学历和科研成果虽然很快就取得讲师、副教授,甚至教授的职称,但他们往往眼高手低,缺少对教学深层次的领悟,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因此,如何帮助众多的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尽快过好教学关,也是当前要解决的紧迫而实际的问题。

三、科学认识与正确把握教学能力的内涵

(一)科学认识教学能力的内涵

学生常常会议论某某老师的教学能力好,某某老师的教学能力差,但究竟什么是教学能力?他们通常从直觉上认为教学效果(质量)好或教学效率高的老师其教学能力就强。学生这样去理解并没有错,但还没有达到对这个常用概念内涵本质的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所谓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个性稳定的心理特征冈。教师教学能力这种心理特征又总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行为方式来体现。通常称教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行为方式为教学技能。因此,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通过他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技能来体现的。

严格来说,教学能力是一个包含多因素的较为复杂的概念。教学能力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理念支配下,在掌握教学知识、教学技能的不断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由此可见,教学能力这个概念的内涵包含对教学的认识能力和对教学的实践能力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本质要素,其中教学认识指包括对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思想、理论与规律的认识。因此可以认为,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他的教学认识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所达到的综合水平。

(二)高校教学中常用和重要的教学技能

教学能力是一个宏观和整体性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教学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来体现的。

从高校整个教学过程和环节来看,首先要求青年教师掌握如下十一种教学技能:u)教学设计技能;(2)教学方法技能(包括以教为主、教与学并重和以学为主等教学方法技能);(3)教学实施技能(包括教学管理、导人、语言、板书、讲解、提问、讨论、互动、应变和结课等技能);(4)教学媒体选用技能;(5)教学观察技能;(6)教学反思技能;(7)教学评价(考试)与测量技能;(8)学习方法指导与辅导技能;(9)指导教学实验与实习技能;(10)组织指导课外活动技能;(11)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技能。

其次,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领导之间关系,要求教师有良好人际交往的能力。此外,为革除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对教学的发展创新,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更要求教师具有进行教学研究和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的能力。这是三种间接但却是很重要的教学能力。

(三)正确认识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与掌握教育专业知识的关系

一个教师的学科专业功底对其教学能力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一性的。因为不学无术,少学乏术绝对是不能成为好教师的。但高校中常有人以为高校教师只要拥有较为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科研水平就会成为优秀教师,因此不是十分重视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技能培养。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这种教学观念也是非常有害的。当然要搞好学科教学工作,牢固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但这只是教学能力中一个要素而不是全部,只是搞好教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实践证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学术上的基本功,二是传授上的基本功。所谓学术上的基本功是指授课教师应该或正努力成为所属领域中学有所成并仍十分活跃的学者、科学家、工程专家或艺术家;所谓传授上的基本功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a)“了解学生”的基本功;(B)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授课内容的基本功(;c)恰当选择或创造教学方法的基本功;(b)熟练教学操作的基本功。熟练教学操作的基本功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主要包括:①选择内容的基本功;②讲清概念的基本功;③抓住重点的基本功;④理清脉络(“编故事”和“举例子”)的基本功;⑤语言表达的基本功;⑥板书和多媒体屏幕显示及其它教具使用的基本功;⑦启发诱导基本功;⑧师生互动基本功;⑨掌握时间基本功;⑩组织讨论基本功等。

教学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而且是高学问。教学有它自身的性质和规律,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反映出教学的复杂性,因此,搞好教学需要认真不断的学习、实践和研究。学者未必是良师,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教师的学科专业学术丰厚,并不意味着学生能从他那里学到渊博而深人的知识。失去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注,缺乏对课堂的理解与把握,没有对教学法的研究与创造,高校教学就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

1.建立对青年教师教学的跟踪培养机制,规范培养职能,加强学院(系)一级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中的职责与作用,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教研室在培养青年教师中的积极性和功能,进一步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教学督导委员要对某些特定的青年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跟踪听课,通过课后双向交谈、研讨和评议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总结推广经验,改进不足之处,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2.学院(系)一级应根据教学发展、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建立各种类型的学习、教学、合作或科研团队,要求青年教师通过参与这些团队的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使这些团队成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进行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建立学院与系(教研室)一级教师的定期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相互听课,以及青年教师公开课制度,促进互相交流。

3.抓紧、抓细、抓严对助教教学能力的培养。比如具体规定一学期助教至少要讲多少课时,写多少教案,阅读多少本中外相关的著名教材或参考书,从长远目标来说应要求至少能主讲二门以上的基础或专业课程。另外,在正式开某一门新课前要求至少有一年时间做好准备,必须做好以下七件事情:①认真研读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②认真选择、研读课程教学参考书;③认真研读本课程与前修和后继课程的教材;④亲自做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⑤了解本课程学科的发展历史及最近发展的动态;⑥了解学生;⑦撰写一份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发给每个学生。

4.鼓励青年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名师学习。首先,学习他们热爱教育教学、心系学生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第二,学习他们为了掌握教学规律而肯投人的精神和善于投人的能力;第三,学习他们对具体教学工作认真实践、精心研究、一丝不苟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努力的扎实作风;第四,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中做出创新的工作;第五,学习他们灵活高超的教学艺术。

5.鼓励青年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科教学专业杂志、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模式、方法与技术。比如教《高等数学》的教师可阅读《高等数学研究》与《高校数学》这两本杂志;有些课程的教师可通过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参阅到教学内容、课后练习、拓展知识、实验指导、考研辅导、师生交流(BBS)以及该课程的教学研究等教学资料。

6.鼓励与帮助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青年教师除了通过自身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总结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外,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必须结合教学实际与发展的需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工作。随着当代科学文化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的教学思想、理念、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和手段都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虽然在宏观层面这些问题已有不少研究,但具体到学科专业教学方面,则存在大量的实际问题有待去探讨、研究和建设。比如新学科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重点、难点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科具体内容如何开展探索式教学和研究或学习,以写补充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等,既是很有意义的教学课题,也是青年教师锻炼与提高教学能力很好的舞台。

对我国高校德育现状之思考 第3篇

【关键词】 德育;高校德育 

中图分类号: G751

高等院校作为青年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正在接受着空前的冲击。这些深刻的变化也对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不同程度地脱离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应对社会深刻变革和学生特点不断更新的挑战时显得有些乏力,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1 对德育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权威词典,如《辞海》、《辞源》,对“德”字的解释之一,均为“道德”,可以理解为人们在各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和规范;“育”,即是“教育”。由此可见,所谓“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是关于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准则的教育。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从狭义的角度对“德育”的解释。

从广义的角度上看,德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狭义的德育,是指伦理学上的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是教育学上的德育,其范围已经超越了道德教育本身。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德育的外延经历了从“政治教育”到“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再从“社会意识教育”到“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的一系列转变,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上述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2 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

2.1 德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混淆

首先,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德育”与“政治教育”是混为一谈的。由此而产生的重视政治立场而轻视个人修养的现象值得深思。一些学生政治立场坚定,积极追求政治上的进步,在大是大非面前确实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是在生活当中,他们却过于“不拘小节”,生活作风懒散,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政治教育只是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并不等同于德育本身。

其次,德育与思想教育相混淆。目前在高校,仍然把思想教育纳入德育的范围之中。但问题在于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的强调仍然多于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使不少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上存在矛盾,更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多考虑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以现有的经济差距作为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标准。这就导致不少大学生轻视品德修养,不能脚踏实地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努力。

再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混淆。目前在高校中,某些教师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认为个人的品德修养完全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忽视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品德修养形成的重要作用。而且,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不良倾向。

2.2 德育方法单调,脱离社会实践

德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使学生成为社会的人。然而目前高校德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德育理论的获得作为德育的唯一目的,而将社会实践、经验排除在德育之外,回避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丑恶,使德育理论成为脱离社会生活的教条,也使其失去了对社会实践的直接指导能力。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现象时,失去了发言权。这种重理论灌输、说教,轻能力培养、行为养成的状况,使得大学生很难将所学的德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很难形成应有的判断能力和品德修养。

此外,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还呈现出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过分关注德育的社会功能或社会效果的状况,没有关注到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

3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3.1 调整和完善高校德育内容,使之形成清晰的逻辑体系

就目前高等院校的德育状况来说,包含了政治、思想、道德、民主法制、心理健康等几个大的方面。它们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鉴于这种实际,笔者主张,将德育的内容限定在“思想”、“政治”、“道德”、“民主法制”四者即可。同时,使这四者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至于心理健康教育,似可完全从目前的高校德育内容中排除出去,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以保证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这样既维护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又保证了德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做出这样的区分,有利于突出其侧重点,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3.2 改进德育手段,提高德育实效

目前在高校中,教师讲授多,学生感受少;强调德育外在目的多,追求德育内在价值少。德育若不能全方位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其实效性就不可能会有明显提高。对此,笔者认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高等院校,应该围绕“尊重、动情、示范、实践”这个中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尊重”,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合理合法要求。“动情”,就是对大学生施加情感影响,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教师动之以情,体贴关心他们,帮助爱护他们,可以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使他们内心建立起亲切感和温暖感,使他们产生趋向正常的目标和动机,并在和谐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正确的观念,这就为德育的开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示范”,就是通过能体现品德准则的人和事作为样板,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教师是每位学生品德发展最直接的榜樣,要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的交往中,表里如一,率先垂范,使高尚的师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最强有力的教育,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同时,发现和宣传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典型,开展学习和讨论,使这些典型身上体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对大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实践”,就是要坚持“知行统一”,让大学生多关注社会,多关注时事,使社会正在发生的事件成为德育的最好教材,使学生面临的道德困境成为德育的最好案例,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走向社会,使德育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总之,德育应该是开放的,现实的。我们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对大学生进行不求实际的德育。

 参考文献: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3、608、433.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之思考 第4篇

一、高校科研项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1.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科研经费监督机制欠完善。

高校的科研课题数量及经费总额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依据, 决定着高校的“排名”和社会影响力, 许多高校为了鼓励教师参与科研, 在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上往往较宽松, 普遍存在对科研工作重争取项目个数及项目经费、轻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及使用效益问题。不少高校虽然也制定了一系列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项目管理等制度, 明确了科研经费转拨、科研合同管理的责任, 但各类制度中缺少对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的明确界定, 对各类费用的支出额度及标准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尤其缺乏执行中的牵制制度。此外, 对制度执行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及新科研形势, 未能及时修订、更新相关制度, 以致管理制度不能适应科研工作管理的新要求。

现阶段各高校普遍实行课题组制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 课题组负责项目的选择及设计工作;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及合同管理;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下拨及核算工作。从各职能部门的分工来看, 职责似乎是明确的, 但各部门均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开展科研管理工作, 缺乏通盘考虑和全局观念, 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缺乏协调机制, 尤其是内部审计部门只是事后监督, 一般只在项目结题时才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签, 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及监督未能做到在事前及事中进行, 未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 以致高校各科研项目的管理及经费核算管理存在脱节问题, 影响了高校科研工作的管理及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

2. 科研经费的预算支出数与实际支出数不相符。

按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规定, 项目立项时须有细致的预算, 需在预算中明确列明材料、测试、合作等项目费用的明细金额, 但现实情况是, 科研项目立项时一般只有一个概括的研究思路或研究方向, 尚没有明确的支出构成, 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全凭“拍脑袋”、“想当然”。从预算编制的程序来看, 项目申请预算一般由课题负责人凭经验估计或机械地按申请要求填列数据进行编制, 而财务部门并未具体参与讨论, 以致项目经费预算存在较大的片面性, 支出结构很不合理。另外, 高校经费下达与执行存在分离的问题, 财务部门只在经费下达时知道经费总额, 对预算支出内容往往不清楚, 有时几个科研项目共同发生的费用, 核算时却集中在一个科研项目经费中开支, 未在相关项目中合理分摊, 导致项目财务支出数与项目预算支出数不相符。还有在科研经费的实际支出中往往未严格执行预算方案, 存在各种各样的偏差, 直至项目结题时才能发现项目经费的实际支出与预算偏差较大, 有些课题经费严重超支, 而有些课题经费却有较多结余, 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

3. 科研经费支出核算不完整, 经费使用欠规范。

(1) 支出核算不完整。目前各高校对教师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往往较为宽松。如, 高校为支持科研, 在相关学科建设中的投入或资助通常以重点学科建设或校级课题形式单独核算, 相关支出未能反映在科研项目支出中;科研人员的工资在事业费中列支, 并未在科研项目成本中体现;高校提供的科研用水、电、气等费用, 办公和实验设备的购置和使用费等, 多数未单独进行计量收费, 通常采用按一定比例计提的方式核算, 以致科研项目的核算成本并不完整。

(2) 私用与公用未明确界定。高校现行核算体制是对科研经费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 财务部门在实际核算中只对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会计审核, 而对所报课题经费的真实性、私用与公用难以界定。大量与科研项目无关的劳务费、专家费、交通费、招待费等支出在科研项目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 实际工作中招待费、油费、电脑耗材等发票较容易取得, 以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的现象经常发生, 其中一部分已形成了教师个人的“灰色”收入, 甚至是违法收入。

(3) 经费结题不结账。根据科研课题管理规定, 凡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项目, 应及时对其课题经费进行审核、结算。但实际情况是, 高校课题结题不结账的现象较普遍。根据某高校内部审计的调查报告, 该校2009年结题的科研项目共891项, 结余经费达2 061万元。再者, 课题结账不规范, 大部分课题结账时, 相关项目负责人只编制了符合批复计划的支出决算, 虽按计划结了项, 但均未能按规定结账, 造成课题结题后仍陆续报销相关费用的不正常状况。

4. 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科研成果转化率差。

(1) 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目前虽有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 但缺少评价科研资金使用效果的指标及标准, 缺少对违反规定取得和使用科研经费造成后果的责任追究制度, 致使项目组重立项轻效果, 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往往不够重视。一些高校课题组在预算时“头戴三尺帽、不怕砍一刀”, 虚高申报, 在费用支出中大手大脚、支出比例不合理, 人员经费、招待费比重畸高;一些专家学者利用自己的声望“接课题圈钱”、“转包课题”, 项目专家摇身变成“项目老板”, 滋生腐败, 造成科研经费的极大浪费。另外, 各课题组添置设备由课题经费支付, 所购设备往往由课题组专用, 以致存在不同课题组重复购置类似甚至完全雷同的仪器设备, 设备利用率不高、设备闲置严重, 不少经费使用效率较差, 浪费了资源。

(2) 科研成果转化率差。现行科研体制并未对科研成果转化制定约束制度, 以致国家投入的大量科研经费形成的成果长期闲置, 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 某高校2007~2009年共申请专利351项, 获授权专利185项, 但仅有18项专利得到转化, 成果转化率仅为5%, 其中2009年申请的专利达到130多项, 申报专利支出133万元, 获得授权70多项, 转让专利仅2项, 取得专利转让管理费收入2万元。可见, 科研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比率很低。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之对策

1.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各高校应及时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办法或规章制度, 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中, 进一步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职责、权限, 建立经费管理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应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项目结题时应及时办理结账手续, 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高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的收入、支出管理制度, 制定明确的科研经费的支出额度及审批的权限、程序。要加强内部控制, 进一步理顺各部门职责, 宜将各类课题经费的合同划归科研部门管理, 课题经费使用的动态情况由财务部门核算监督, 内部审计部门应对科研项目的立项、签订合同、经费使用、课题结项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必要时进行专项审计, 以便及时发现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 促进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

2. 完善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从西方发达国家科研项目管理的经验来看,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手段就是对经费实行预算管理。高校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等相关部门应根据各项目经费进行测算分析, 出台指导性的预算编制范本, 使预算的每一个数据有合法、合理的依据。项目预算应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由项目组对可用的资源编制合理的计划, 课题负责人应根据课题整体发展思路及阶段性目标, 与课题组成员充分讨论, 提出总体预算方案。财务人员应根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进行全方位分析、分解、论证、沟通、协调, 并适时进行调整, 以达成一致目标, 从而使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强化预算编制及执行的严肃性。

3. 加强科研经费的核算管理。

财务部门应加强科研项目的核算管理, 在核算中对每个课题单独设明细账, 严格区分不同课题的经费, 分项目核算管理, 应将需分摊的经费在相关科研项目中合理分摊, 做到专款专用。要逐步建立并完善完全成本核算制, 确定费用支出的合理水平, 满足投资者、研究者及成果使用者各方的需求。要加强对项目支出的日常管理, 严格审核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 控制资金用途及支出规模;对科研经费的转拨业务, 财务部门应根据合同、转拨批复、合作单位的有效凭证办理;针对课题结题不结账现象, 财务部门、科研部门及内部审计部门应适时沟通相互协作, 及时关注项目的结题情况并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及处理方法, 以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成本, 切实对科研经费起到实时控制作用。

4. 加大对科研经费效益的审计力度。

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是经费提供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也是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高校必须在推进科研工作发展的同时, 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开展审计监督, 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高校开展科研经费绩效审计, 应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审计重点和目标, 建立相应的经费使用效益评价体系, 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检查和评价, 对项目开支的管理费、业务费所占科研成本的比率进行分析, 研究项目科研成本结构的合理性, 对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及利用效果进行评价, 对各类科研成果转化及投资回报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比较, 针对科研经费效益情况进行分析, 揭示存在的问题, 做出审计结论, 并提出审计建议。

值得欣喜的是, 通过高校相关部门及审计人员不断的探索与努力, 不断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完善,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正在不断提高, 从而促使高校各类科研经费更好地为高校发展及社会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海波.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2008;4

[2].樊文英.浅谈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审计月刊, 2008;6

高校双语教学之思考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建设

一、文化素质教育观念及其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纵观教育发展历史,教育一直是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十多年以前,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这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就世界范围而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迅猛发展,引发了许多危机。一方面,它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掌握高科技或生活在高科技社会中的人,由于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往往素质有缺陷,个性发展不健全,甚至异化为所谓“经济动物”、“科技奴隶”和“智能强盗”,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影响着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科技高度发展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已经不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问题,必须靠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来应对。针对这种状况,国际上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呼吁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强调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强调培养出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质量人才,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今,素质教育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素质教育被认为是教育本质的正确回归,是教育功能正确而完美的体现。同时也认识到,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国际眼光和改革创新,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有助于营造崇尚创新、勇于进取的学术氛围,激发和尊重学生的个人首创精神,培育以人为本、与真理为友、尊重学术、不懈追求的自由探索精神。因此,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及其选修课程之现状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但由于不同的大学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素质教育的着重点也有不同。有的重视课程体系的规划,有的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有的将两者结合,还有新教育模式的实践。对此,香港中文大学张灿辉等学者在“内地三市五校文化素质教育考察报告”中将这些情况大致分为了三类:“第一类以开展活动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即第二课程,为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中国人民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这方面成绩卓著。第二类以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其中以清华大学核心课程和北京大学的通选课程最具代表性,华中科技大学亦着手在这方面进行建设。最后,是以更为全面的学制改革去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和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成立,已引起内地对新型培养模式如火如荼的讨论,此类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形式正备受关注。”总之,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各大学基本上是从各自对政策的理解、办学理念、实际条件和需要出发,设置学制和课程来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文化素质教育仍然处于寻求理念、制度、资源、实践等各方面的探索、改革和建设进程之中。

尽管如此,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仍然是大部分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其内容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块。其中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的重要手段。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在我国高校虽已经实施了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思想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加之受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的不足或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呈现出很大的滞后性和缺陷,表现为:①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方向不明,致使师生思想认识模糊,从而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沦为边缘化;②课程设置多随意性,课程结构与设置缺乏应有的科学论证;③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失调,特别是科学与人文的失调,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学类课程开设不足的问题,出现重文轻理的倾向;④课程形态失调,多学科课程,少活动课程,重视学术性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⑤课程的实施方式单调而呆滞局限,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授知识,采用口头说明、演讲和详细解释等苏格拉底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缺乏应有的生动性和师生互动性;⑥教师授课的随意性致使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质量不高,学生兴趣不足;⑦课程过程缺乏监控,质量缺乏评价;⑧教材缺乏或不规范等等。诸多因素致使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性保证,从而影响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建设策略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建设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策略:

(一)立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准确定位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体系改革、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各环节的重要指导依据。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核心目标应该立足于以育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关注教育的整体性和实效性。同时,体现学科之间的交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理念与方法的融合,并体现自由和秩序、深度和广度、多样化和专门化、灵活化和规范化、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内容与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转变

1.强化课程内容的科学性。①构建完整、丰富、前瞻的自然科学系列课程,拓展自然科学的课程类型和内容,进一步加强科学史、世界科技文化、科学社会学、科技发展前沿问题、基础生命科学、宇宙掠影等方面的课程,扭转当前科学教育过窄或缺失的状况;②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在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都有机地渗透求真务实,质疑批判,执著献身,开拓创新精神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精神的教化,养成学生丰富和健全的人格;③增设科学方法论课程,让学生在有效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三)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资源

1.充分组织并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实现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目标。影响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优质课程资源,而影响优质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更好地组织并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学校应该实施多样化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分段培养、校际之间优质资源共享的合作培养、学分互换等形式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优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

2.形式灵活,课堂为主,讲座为辅,开拓空间,有效延展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以激励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充分挖掘网络文化教育资源。让网络文化及其思想、艺术、娱乐等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注入时代的内容与气息,以增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时代感和影响力,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政治追求、思想素质和价值观教育,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人格,培养其历史责任感。

4.构建客观而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考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整体效应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及时反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信息,为大学生自觉加强自身人文艺术修养指明方向,为教师采取正确的施教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素质教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奉行甚或永远奉行的教育理念,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迎接全球化挑战之所需,也是实现一流大学理想的具备条件;它将使素质教育的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而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摇霞,钱小龙.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0,(1).

[2]张达懋.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素质[J].教育辽宁教育研究,2002,(12).

[3]陈怡.素质教育——教育理念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中国高等教育.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之思考 第6篇

“学科馆员”目前成为国际图书馆学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研究和讨论的热点,相关的关于“学科馆员”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而且,不少高校也在努力实践着“学科馆员”建设。但是,目前中国高校在学科馆员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中国在推进学科馆员建设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1 学科馆员概念综述

学科馆员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美国和加拿大部分研究级大学图书馆推出了一些新的服务。如“跟踪服务”、“网络馆员免费导读服务”等,这便是学科馆员的雏形。而后在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以及加拿大的部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实施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等服务项目深受读者喜欢。ALA(美国图书馆协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是一种受过专门训练和拥有丰富学科知识的馆员,主要负责图书馆某一学科专业文献的选择和评价,有时也负责学科信息服务和书目文献的组织。在我国,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随后西安交大、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等相继也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到2006年,国内已有100余所高校图书馆推行这一制度,有关学科馆员方面的研究也逐年升温。中国对“学科馆员”是这样定义的:学科馆员是具有学科知识背景、能够组织学科信息资源、提供学科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

2 建立学科馆员的必要性

建立学科馆员是为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创新之举,指明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的努力方向,能够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有机的融入高校。

2.1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产物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的学科专业性较强,同时在学科相关专业的交叉性较强,各学科的专业人员由于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紧很难及时全面的把握学科发展状况,而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却能够化解这一矛盾,同时也是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的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另一个方面讲,通过开展学科馆员建设可以促进大学图书馆馆员的自我发展需要,能够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

2.2 学科馆员制度是适应高校教育外在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

图书馆不仅要服务于教学科研,同时还要支持院校进行科研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任务。我们要选择优秀的官员承担学科官员的职责,与学院的教师保持紧密的联系,这样可以把图书馆中的新的资源提供给院校的师生。势必会发展研究型图书馆。

3 目前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资源相对匮乏

一是目前各个院校在建设学科的信息资源方面并不完备。二是图书馆的经费问题,尽管目前图书馆的经费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只是讲求数量,而不重视信息资源的质量。

3.2 馆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缺乏。学科馆员的要求是必须具备大学程度的学科专业背景和硕士程度的图书馆性质专业背景,又有图书性质的学技能,能够有针对性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帮助,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应是图书馆某个学科的文献专家和信息导航员。并不是任何一个图书馆都具备有这样高素质的学科馆员,这无疑给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造成了极大地困难。

3.3 难以形成合理的激励制度

由于当前图书馆都是依据职称和职务来分配资金,加之,每一位学科馆员所负责的学科有其本身的特点,导致工作的强度以及效率也是不同的,服务的要求标准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来统一制定,所以,适当完善的管理激励制度难以形成。

3.4 管理系统落后

其系统大部分都是以前采购的商用软件或者是院校自主研发的软件,这些软件并不能有效的支持学科馆员的工作,进而使其工作效率降低。

3.5 图书馆在学校中地位不高

学校图书馆一向被认为是学校科研教学的辅助单位,在学校的学术地位不高。因此造成了高校图书馆的很多工作不容易顺利开展。学科馆员是架起图书馆和院系之间交流的一个桥梁,但是这需要学校和院系还有图书馆三方共同努力。

4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之对策

领导者应该重视学科馆员建设。学科馆员经过积极主动的和院校沟通联系,进而可以直接的知道读者的需要,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在院校的地位以及其形象。

4.1 加强学科馆员自身建设

学科馆员应建立一支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每一名馆员要对图书馆的工作有特定的了解,而且各有所长,学会多种学科专业。同时加强学科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具备多重素质,有丰富的图书馆学、信息学基础知识,能够按各院系的要求创制出适合各学科读者需求的、具有各学科特色的产品。

4.2 加大学科馆员建设的资金投入

学科馆员建设的各个方面,如继续教育、馆员激励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图书馆作为一个教学辅助单位,馆领导应加强与学校领导的沟通,提高各方对图书馆的认识,争取更多的经费用于图书馆软、硬件的建设上来,为学科馆员建设提供各种保证。

4.3 加强学科馆员人才的培养和吸收

图书馆应通过本身的发展来获得社会特别是院校领导的重视,从而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在院校的待遇,将更多的人才吸引到图书馆中。

4.4 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理念与经验

我国对建设学科馆员处于初始阶段,而国外较早的开展了学科馆员,其实践经验也会比我国多,因此,我国应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图书馆学科馆员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胡军.图书馆精神当议[J].津国学刊,2004,(1).

[2]张东昭.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创建对策之思考 第7篇

一、学生工作品牌的内涵

学生工作品牌是品牌本身的衍生物, 是被品牌所囊括并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不同于企业品牌创造的产品、服务、消费的利益趋向, 学生工作品牌是建立在品牌管理基础上并通过在长期的办学、学生事务处理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优质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的学生管理体系的创新机制。简言之, 就是将学生工作品牌化, 并将包装好的学生工作进行传播、推广与维护。学生工作品牌不仅仅是“品牌立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高等教育品牌的杰出代表。就高校本身而言, 汲取了品牌管理中由品牌本身带来的市场价值或称附加价值, 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所有有形资产以外的价值, 即学生工作品牌给予学校的规避劣势、错位发展、特色办学所带来的增值效应。

通过学生工作品牌的创建可以确定自己的学生工作指导培育方针, 面向市场, 充分利用名牌效应, 创出高校品牌, 不仅顺应了高等教育多样化、特性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同时提升了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更是将成才、育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学生工作品牌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中国学生工作品牌处于发展初期, 理念尚未成熟

据调查, 98%的学生没有听说过“学生工作品牌”这一理念, 仅仅有1%的学生听说过, 但缺乏了解;对教师而言, “学生工作品牌”这一理念依然有40%没有听说过, 32%有所耳闻却不了解, 23%略知一二, 真正知道并了解品牌的只有5%, 同时, 也仅仅只有10%的教师对学生工作品牌的建设成果很清楚。

可见, 学生工作品牌的思路与传播上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推广更是缺乏, 中国学生工作品牌处于成长初期阶段, 首先是受新兴品牌管理思路的影响, 在品牌管理的理念与机制下, 突破常规性的企业应用途径转而向教育领域发展, 利用品牌所创造的无形资产, 为高校品牌战略提供保障, 但是毕竟品牌应用于商业领域日趋成熟, 许多理论都是经过反复实践。对于高校而言, 初期阶段, 必须经历改革的冲击与波折、也必须在挫折中提炼属于自己的学生工作品牌, 虽然树立高校知名品牌是个艰难的过程, 但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许多高校依然缺乏这种思想。

2. 高校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环境分析不深入, 品牌评估不完备

高校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随时都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 只有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 才能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增强高校的应变能力, 把握主动权, 实现预期目标。

英国的Inter-brand公司所倡导的品牌评估 (Brand Evaluation LOT., CO) 认为从长期来看, 品牌的知名度对市场需求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知名品牌比一般品牌更能给企业带来更稳定的未来收益因此, 它是以未来收益为基础评估品牌的。[2]而与商业品牌相比大学品牌只存在高美誉度与高知名度、低美誉度与低知名度、低美誉度与高知名度三种状态, 不存在高美誉度与低知名度状态, 见图表一。

图一.品牌存在状况情况表[3]

品牌是高校取得公众信任的标志, 是大学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 也是自我表现与公众评价的统一, 是知名度与美誉度的统一。中国各高校的学生工作品牌建设通过努力增强服务意识, 端正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以人为本, 从学生出发, 树立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树立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的意识, 将学生工作成果通过学生的成才发展来进行诠释, 才能拥有较高的美誉度与高知名度, 并最终为大学品牌评估提供依据。

3. 学生工作品牌研究领域薄弱, 中外差距大

笔者通过对高教期刊等相关文献的统计发现, 大约从2006年起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才开始涉及教育管理工作品牌, 至此以后, 仅仅只有50篇左右研究涉及学生工作品牌的相关文献, 大约700多篇涉及高等教育相关专业、管理、推广、服务、战略品牌建设, 约20篇主要涉及“品牌立校”的设想与阐述, 与囊括203万的高等教育文献总库而言, 所有相关此类研究不到总数的0.04%。同时, 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必然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本身积极建设、学生的积极响应、参与, 老师的建言献策等等, 靠一人的力量是无法将学生工作品牌打造并推广维护的。由此可见, 单独依靠学者去研究、探索也只局限于理论上为实践提供依据, 却无法代替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不够, 理论与实践两支队伍的融合也不够。

三、创建高校学生工作品牌之对策

1. 打破思路, 传播理念, 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培训

当今世界知名大学无不拥有自己的著名品牌, 并借助品牌影响力牢固地确立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学生工作品牌的创建与推广必须依靠广大的师生、教职工的共同地参与, 打破常规、坚持学生工作的创新, 才能将战略性品牌管理的理念与学生工作品牌的基本作用相结合, 通过不断地灌输、指导与实践, 更好地应用到培育新型的管理人才与高等人才上来。

在选择培训项目上, 以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为主题, 由涵盖“品牌”的全方位培训, 逐渐向质量高、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学生工作转变, 也可根据专业和本校项目建设的要求自行选择社会和行业内评价好的培训项目。一方面, 通过学习品牌的识别与规划、品牌要素的选择、品牌创建的营销策略、品牌组合战略的规划与管理等等一系列基本知识, 来奠定系统创建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 在培训的同时, 利用参训人员本身为教职工的特殊性, 让其参与到学生工作品牌的创建中去, 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意见, 集思广益, 以学生工作为中心, 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

2. 加大政府和学校的财政支持力度, 为学生工作品牌的创建提供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高教法》的这一规定促使高等教育打破封闭办学的状况, 打破办学体制的单一和僵化局面, 而将学生工作品牌的创建与企事业单位品牌研究所相结合, 借助工商的力量筹集资金, 也是学生工作品牌的保障途径之一。

我们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5]提出的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2012年达到4%的目标。因此, 政府必须增强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自己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上的主渠道作用, 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力度。通过建立高等教育品牌建设项目经费保障标准, 既明确了完成高等教育中学生工作所规定的各项内容所需的经费水平, 又是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的重要条件。

3. 构建学生工作品牌系统的运作模式

对于高校而言, 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作为进行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 不断地进行自我推销, 以建立学生工作品牌系统运作模式, 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创建此模式可以有两种途径,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 其一, 以品牌管理为工具, 打造学生事务工作系统, 在努力办好“品牌管理”这一学科建设的同时, 积极培训学工人员、辅导员、品牌策划人员等, 以保证在制度和政策两方面确定相应的财政规划, 最大程度地对学生工作品牌建设提供人、财、物力的支持。

另外一种途径就是将学生工作品牌依附于科研机构来壮大。重庆文理学院品牌科学研究所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于2007年4月24日正式成立, 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从事品牌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开放性学术科研机构, 其中绝大部分人员在致力于品牌的研究与推广。借助学校学工队伍为通道, 以品牌研究所为依托将该校的学生工作品牌建立并推广出去。通过抽调研究所的相关人员用于学生工作的研究, 通过一定的文字、标志、影音识别等建立起属于本高校特色的运作机构, 任务就是负责日常的学生工作品牌的品牌调研、品牌目标确立、品牌定位、品牌传播与推广、品牌动力策划等等。其次, 以品牌研究所的身份通过平时日常的国家、省市、校企之间的品牌学术交流会议、访谈等平台, 将该校的学生工作品牌渐渐地推广出去, 不仅使该校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也同时最大程度地将品牌传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 坚持教育与市场相结合、教育产业化与品牌信息化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品牌化经营是信息经济和“无形控制有形的时代”产物, 是以品牌及其附加值为核心、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方式。同时,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可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这个大环境就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坚持教育与市场相结合、教育产业化与品牌信息化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贯彻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国际著名高等教育学者阿特巴赫说, 毫无疑问, 营利性高等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 而且它还会继续扩张。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4]

概括来讲, 从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模式来看,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实践, 完全可以有选择地将学生工作品牌、高校品牌乃至教育品牌“借壳上市”, 将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相结合, 利用教育产业化、品牌信息化, 打造营利性高等教育新模式。

综上, 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创建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无论是在品牌规模还是品牌创新上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实践与跟踪, 勇于打破常规, 破除旧思路、旧理念的影响, 各级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加大投入力度, 力争通过创建中国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 努力让“品牌立校”早日实现。

摘要:高校学生工作品牌是“品牌立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界定学生工作品牌的内涵出发, 阐述了学生工作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的对策, 为高校学生工作向战略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工作,品牌,创建,对策

参考文献

[1]林多贤.论品牌立校战略.赣南师范学院学报[N].2006.5

[2]蹇蕾.浅析品牌评估[J].金融经济, 2009, (14)

[3]吴结余嘉强.比较视野下的电大教育品牌评估体系研究[N].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04)

高校双语教学之思考 第8篇

1 大学体育之责任

终身体育包括学前体育、学校体育以及社会体育三部分,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部分,也是终身体育养成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对体育功能研究的逐步深入,大学体育的职责范围逐渐扩展,继而承载了提升校园文化、扩大学校影响、活跃校园气氛、增进学生交流等责任。随着大学生体质、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问题的日益突出,在大学体育林林总总的职责中,应突出大学生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之责任[3]。

2 大学体育之观察

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针对高校体育制定了多个《纲要》与《规划》,然而近些年来,大学体育课程实际地位较为低下;大学体育功能逐步弱化;校园体育氛围降低;大学体育效果较差。

2.1 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的境遇

目前,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内地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课的必修时间一般为两年,144学时,仅靠体育课程的设置无法满足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的需求。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是,大学四年中仅凭100多个课时,“阳光运动”如何开展?大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如何监督?课外体育活动又如何确保呢?

另外,在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课时量统计、运动训练补助等方面不被重视。在职称晋升时,与其他学院教师无差别地重课题、比论文。诚然,体育教师需要理论学习与研究。但是科学研究不是所有高校教师努力的重点!大学体育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再有,针对公共体育课时量统计上亦同样表露出学校与社会对大学体育的淡漠。体育教师常年在室外风吹日晒,还要承担一定的运动风险,但在年终课时量统计中均被打折计算,国家文件一再要求:“保证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一致,实行同工同酬”[4],但真正能享受到同工同酬的大学体育教师又有多少?正规上课的课时量统计尚且如此,大学生课外活动指导、高校运动队教练的训练补贴更是可想而知。

2.2 大学体育功能逐步弱化

在我国,虽然大学体育是必修课;虽然要求每所高校每年举办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虽然提倡每个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然而,走进高校看一看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生活在“宿舍——餐厅——教室”三点之间,其中,宿舍已成为了大学生休闲(睡觉、聊天)、娱乐(上网游戏)的主要场所。一般学生认为,体育课与其他必修课程同样是一门必须通过考试的课程,只要上课时跟在老师后面学习所教内容就会顺利通过。基本上每所高校每年都有运动会或者体育节,但这些活动已成为了极少数身体素质优良同学的表演台。

2.3 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社团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第二,独立、自由、随机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当今,高校社团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织机构,各种体育社团是高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力军。每逢新生入学后,大学的道路两旁布满了体育社团纳新的幌子,驻足询问者络绎不绝。然而,每个体育社团基本上都是纳新后的第一次活动人数最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参加的同学逐步减少,直至来年纳新后才会再次出现人数高峰。由于体育社团具有一定的“官方”、“资金”等优势,他们的活动优先占据了学校的良好运动场地资源,如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网球场、游泳池等。导致独立、随机参与运动的同学没有场地可以使用。另一方面,随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在运动强度与量上很难较好地控制,要么间隔较长时间不去运动,要么由于一次运动强度较大导致运动结束后出现各种身体不适。

2.4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7月4日颁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下称《标准》)。2013年《标准》[5]对测试项目进行调整,取消选测项目。2014年7月,教育部下达新《标准》[6],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取消视力项目测试,增加了成绩评价标准。《标准》经过10多年的执行与变更,对于促进我国学生的健康水平起到毋庸置疑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健康的关注。其中,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上报情况已经成为了我国各级学校体育部门尤为关注的话题,如若学校没能按时完成上报,将受到县、市、省乃至教育部相关部门的通报批评。2012年以前,学年体测成绩上报截止时间均为12月31日,各学校可以利用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测量、整理与上报;然而,从2013年开始上报截止时间更改为了10月31日,这一上报时间的更改对在校生人数较少的中小学影响不大,但是对在校生数万计的大学影响颇大。多数高校新生9月中旬人校,进行军训两周至国庆节,即使从国庆假期开学后第一周开始测试,有数万名在校生的高校,每生测试8个项目,共有数十万的数据需要测量、输入电脑、整理上报等,如此大的工作量在三周内完成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部分高校为了按时完成上报任务,采取项目数据由学生自己填报的方式;有的学校则上报上学年测试的成绩;部分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班长、体育委员负责测试与成绩输入。以上的测试方式获取的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真实性较低,丧失了上报意义,有悖于教育部制订《标准》的初衷。

3 大学生健康促进之大学体育体制思考

3.1 改变公共体育课程设置

早在2002年,教育部体艺[2002]13号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五、六条就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在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中适当增加大学生身体素质练习内容,把素质测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列入体育课成绩中,利用考试的手段来促进学生身体锻炼。《纲要》第十一章则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推进分层教学。”以此方针为指导,推行体育课按照身体素质差异的分层教学,改变以往“素质越好越锻炼,素质越差越惧练”的课堂习惯,以课程考试为手段来促进素质落后群体积极参与锻炼。

3.2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与监督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大学阶段,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中小学生显著增加,大学校园的运动场地与器材相对充裕,使得学生“按照各自的兴趣锻炼”成为可能。但是,另一方面,较于中学阶段,大学生活压力相对会小,管理相对宽松,就给部分学生养成“自由散漫”的思想提供土壤,有些同学把不分昼夜的网游成为了习惯,旷课、违纪习以为常,如何能让这些学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运动场,成为了大学体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要加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与监督,体育教师应多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群体制定各自的“运动处方”,并规定分层达标的标准,以素质考核作为促使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手段;校团委与学生处应当规范与协调各体育社团的职能、活动时间与场地,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学校运动场地与器材,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加强体育场地与设施的管理,延长使用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包括,合理延长灯光运动场的夜晚使用时间;室外场地雨雪后及时清扫;已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与场地的及时报修等。

3.3 改革校运会(体育节)的举办形式,活跃校园氛围。

《标准》[4]要求:学校每年组织春、秋季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活跃校园氛围。基本上每所高校都能完成一年一届的校运会。然而,短短两天的校运会又能对一年的学校体育有多大的促进呢?何况运动会设置的项目以田径类为主体,没有一定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坚持锻炼很难获得较好名次。以至于大学校运会成为了极少数体育特长生表演的舞台。要改革校运会的举办形式,首先,要增加校运会项目,如增设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跳绳、健身操类、棋类等项目,尽可能地增加参与群体,每个项目每学年有固定的比赛日程,把校运会赛程分布于每学年的不同时间段,比赛结果以院系为单位统计得分,最后在校田径运动会上表彰体育先进的单位与个人;其次,改变体育学院(体育部)在校运会中的职能,把运动会不同的项目“承包”给各个学院来组织,体育学院起到监督与技术指导的作用,形成人人组织,人人参与的运动会,既可调动各学院的参与积极性,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体育学院的工作压力。

4 结语

反思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应是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运动场地设施的不断改善,虽为学生参与运动提供了外部条件。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生活环境的安逸,学生选择体育运动的动机正在逐步减弱。近年来国内大学生运动猝死的案例时有发生;与20年前相比,现代大学生体质的下降已成为共识。当代大学体育课程应逐步变革以往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推进健康第一的教学与锻炼模式,改变以往每年声势浩大的校运会模式,推进贯穿全学年的以锻炼身体为主线的比赛模式;改变以往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随机参与状态,推进以社团活动为依托,以体育教师课程教学内容为项目主体,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群体开具的运动处方为锻炼指导,进行健身锻炼。

摘要:结合大学体育之现状,通过对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学生健康促进《标准》的分析,得出结论:大学体育所涉及的领域在拓宽,但健康促进的职能正在弱化;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上报时限不合理;公共体育课程应按学生身体素质分层教学;大学运动会不应该以出成绩、破纪录为目标,而应以大学生健康促进为宗旨。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促进,高校体育,公共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

[2]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N].中国教育报,2014.7.30,第一版.

[3]孙科.学校体育,路在何方?——专访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J].体育与科学,2013.(2):1-8.

[4]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S].教体艺[2014]4号.

[5]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教、体、艺司函[2013]13号关于2013年《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S].2013.4.22.

高校双语教学之思考 第9篇

一、高校图书馆与企业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一) 图书馆方面

信息的广泛传播则扩大了人的思想在全球的流动, 促使了知识的广泛传播, 而高校图书馆作为专业的信息服务机构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检索手段, 内容丰富信息资源体系, 完善的信息服务方式, 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正在将这些实体文献整合到网站上, 与联机服务一道, 保证不同的用户在其科研活动的不同阶段能够有效获得各种资源。

但是, 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很多问题: (1) 藏书很多, 但多偏向理论。 (2) 经费大多由所在校提供, 发展被动。 (3) 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低。目前高校图书馆主要的功能就是为师生提供图书、信息资源、咨询等服务, 图书、信息等资源的利用率偏低。 (4) 高校发展依赖图书馆, 但是图书馆又不被重视。要改变这些尴尬局面, 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图书馆的地位, 要为学校师生提供服务, 教书育人, 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 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创造经济效益, 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拓展各种服务, 要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二) 企业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要了解竞争对手, 了解竞争环境、竞争策略, 依次制定各项战略, 战术行动, 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而能否制定出正确的决策,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掌握的信息的多少。根据一些情报机构的调研, 除了少数大型企业设有专门的信息情报中心外, 大多数企业和公司,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普通工作人员通过搜索引擎也只能得到一些肤浅的信息, 所以很大一部分企业都表现出欲向信息机构谋求情报的愿望, 试图通过网上查寻或直接咨询的方式获取市场、管理、产品、技术、法律、贸易等分析预测情报信息。这种状态的存在为建立“图企联合”服务模式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二、校图书馆与企业合作的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 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尖端的技术和科学方法为企业开展特色服务, 为企业收集、整理、分类、分析各种信息, 使其有序化, 从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情报, 帮助企业形成技术性高、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产品。

(一) 组成核心服务小组

高校图书馆可以组织本馆情报服务人员和相关学科专长的信息服务人员与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的协作服务关系, 若企业提出了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 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解答不了的, 除了请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授、专家帮忙解答外, 还要发展走出去的战略, 打破行业界限, 实现跨部门行业联合, 保持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其他图书馆紧密联系, 掌握有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动态和市场信息需求等信息。这些专业人才可以组织成某专业方面的信息服务小组, 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情报,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水平。

(二) 建立企业业务档案库

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整合信息资源, 企业向高校交纳一部分资料和管理费用, 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人员和设备对企业库建立题录库、索引库、全文数据库, 建立企业特色的专业信息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不但给企业带来丰富的信息, 而且通过共享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偏向实际生产操作的技术性的指导。避免图书馆与企业脱节。

(三) 为企业开展网上信息服务

企业与图书馆共同努力建立网上资源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资源导航方便读者搜索资源, 为企业和高校特殊人员开辟专用通道, 提供信息交流互动, 可以是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同时进行。异步方式, 如电子邮件、Web表单、留言板、信息快报BBS、常见问题解答等方式或者几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同步方式, 如网络聊天室、网络视频会议、网络白班、UC等。上海较大图书馆开发的实时咨询软件有学习中心、网上知识导航、FAQ知识库管理、网上实时解答、常用工具软件五部分组成, 利用了Chat技术、实时解答系统VRS和网页推送技术, 是目前国内较好的实时咨询软件。

(四) 共享科研成果, 促进其产品化

高校的部分研究成果通过了相应的技术开发论证和多种形式的严格鉴定, 具有投入经济建设的可行性。图书馆可以通过成果展览会、宣传广告等与企业共享这部分成果, 企业可选择其适合自己且能够产品化的成果进行生产, 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又能使图书馆在这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 实现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而企业本身也有也有新技术新成果, 并且企业人员可共享丰富的经验, 这些不仅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而且会使学生更加的了解社会和市场, 不断的发展自己, 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利用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有利之处

(一) 丰富企业的信息库

现在好多企业都建有自己的资料库, 有的资金充裕的大企业还有自己企业的图书馆, 但是信息库和图书馆的规模都不大, 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数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非常丰富, 拥有各种公开发行的图书、期刊、报纸、政府报告、专题论文、技术标准和各种光盘数据库等重要资料, 而且电子存储媒体的质量和藏书量都优于其他信息服务中心;并且学科种类齐全, 专业性强, 同一专业可查询的书籍较多, 能够充分反映该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过程和最新科技水平及学术动态;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拥有电子文献数据库、镜像站点等多数量和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一些高校图书馆也已经成立或正在成立学校特色学科和社会热门行业的文献信息中心。

(二) 给企业带来技术设备使用的便利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产品成为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 企业必须对产品生产经营、技术开发全过程的丰富各色的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不断开发生产出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 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 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而图书馆在技术设备方面有固有的优势, 如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声像技术等, 它们以其大容量、高速度和先进的分析工具占绝对优势, 并且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 高校图书馆在网络化、数字化和标准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这些都为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和设备的保障。

(三) 能够享受到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

现在中小型企业缺少专门搜集信息情报的专业人员, 所以对千变万化的经济环境难以把握, 最终难以决策。而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批经验丰富, 文化素质高, 熟悉馆藏, 高技术职务, 掌握大量的信息情报, 精通信息采集、整理和加工的图情专业人才, 他们拥有良好的信息服务意识和熟练的服务技术, 从整体上提高图书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为了使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更加充分合理的发挥作用, 一些图书馆还积极组织专门工作人员与本校的各学科学术带头人、教授等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形成优势互补, 相互协作的信息服务方式。这些人才资源是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查新与课题检索等信息咨询服务, 帮助企业及使了解市场环境及为企业进行实践指导的强有力的后盾。

(四) 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

高校图书馆可以为企业提供专利文献检索;可以为企业提供设备、材料、工艺的发展趋势;可以带科研成果深入企业, 针对短、平、快的项目进行市场调查, 了解企业需求, 进行联合开放, 帮助企业完成技术创新或技术改造。

(五) 企业可以利用图书馆的信息用户优势

高校图书馆在社会上有其良好的信誉, 这无形中宣传了企业自身, 并且图书馆也有潜在的读者队伍, 这加大了企业的用户关注度。使企业的在社会的影响力得到提升, 使人们对其具有了信任感和认同感。

四、与企业合作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利处

(一) 丰富图书馆馆藏和功能

虽然高校图书馆有非常丰富的文献电子资源, 但是企业的技术档案等内部资料是图书馆所没有的宝贵资源, 如果能资源通过共建共享, 为广大师生所利用, 将对学生的能力的提高起很大作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与企业合作中提出了这一点。

(二) 利于改变目前大学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局面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理论课非常多, 能够查阅的理论性书籍也非常丰富, 但是学校的实践性学习很少, 动手能力比较差, 对技术了解甚少, 使高校人才供给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有一些屏障, 使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得不到满足。通过馆企合作能促进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交流沟通, 有利于高校了解当前实际生产中最需要的实际生产技术, 有利于培养专业化人才, 使得以上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培养人才。

(三) 利于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素质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主要是面向本校师生, 图书馆馆员只要了解简单的图书编目、分类、检索等工作就能应付的了, 而随着与企业合作等工作的深入, 使得图书馆官员的服务对象超越出校园的界限, 信息咨询工作的服务对象扩大到整个社会, 咨询馆员除了提供原有的服务外, 更致力于解答一些高智力疑难性问题, 更注重高层次的咨询服务, 如专题检索、定题服务、情报调研等特色服务, 提高信息发掘、加工的水平。另一方面在网络化、市场化趋势的推动下, 出现大量的信息服务机构, 信息咨询行业蓬勃发展, 这些信息服务机构像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他们要不断的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水平, 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效率, 才能寻求自身的发展。

(四) 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高校科技力量雄厚, 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问世, 据统计, 在高校工作的科研人员占全国科研人员总数的46.53%, 聚集了各类专家、学者、教授、学科带头人, 仅高校实验室完成的科研项目就达到1 500多个, 占全国总数的36.4%, 其科研成果数量庞大, 实用价值较高, 但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到30%。在与企业合作中, 要加强沟通, 变被动为主动, 推荐自己的科研成果, 这是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如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与山东某企业联合, 帮助企业三个月内速成两条生产线, 使其成为该省生产有机化工芳胺系列产品和和吡唑啉酮系列的唯一企业。

(五) 图书馆人的内在经济动力

高校图书馆的开支大部分由所在学校拨款, 所以经常也会出现资金紧张的时候, 而企业的资金相对充裕一点。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 企业能够给图书馆带来资金上的帮助, 这些都可以减轻图书馆资金紧张的问题。图书馆还可据此利用更多的资本获得更好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没有什么竞争力, 资金来源有限, 所以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动力较小, 而与企业合作之后, 能够带为图书馆人带来更多的经济上的收益, 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效率。

五、结语

图书馆与企业合作, 是图书馆深化服务的一个新方式, 但高校图书馆应该注意是在做好为高校本身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再向外延伸。图企联合为企业获得知识信息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 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技术、人才等情报, 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 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不败之地;同时, 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 能够充分调动高校图书馆员工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使高校学生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知识, 更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给图书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改变高校图书馆旧理念, 使高校图书馆焕发青春的活力, 在信息时代赢得生存和发展。总之, 图企合作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也有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进步, 在市场经济下实现“双赢”。

摘要: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与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与企业合作的思路, 指出了合作后给双方带来的好处及双方的合作模式, 以求形成高校图书馆与企业双赢的合作方式。

高校双语教学之思考 第10篇

大学音乐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的市场化倾向增强与未来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学生思维方式和思想在市场化冲击下的变化与我国未来音乐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我们经常在讲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所学要符合市场规律, 这似乎合乎市场规律, 却违背着教育规律, 在某种程度上某个时间段高校音乐教育可以按照市场导向进行, 但从长远和音乐教育的战略意义而看又是不可行的。如果人的思想彻底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就会失去高尚情操, 阻碍社会的进步和文明。高校音乐教育最终目的是提高、培养国民素质, 增强民族凝聚力, 发扬和弘扬祖国音乐文化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这个接力棒如果不拿稳, 不把握好, 我们的音乐教育就势必失去动力和方向。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在人培养中的意义, 要有更长期的音乐教育规划, 以求来实现与音乐教育去推动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

在音乐界, 有很多专业人士指出, 没有经济做后盾, 就不能很好地发展音乐, 更谈不上去弘扬中华文化。要想发展, 要想在音乐道路上做出贡献, 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 音乐发展和音乐教育又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尽管如此, 高校音乐教师还是应该以大学音乐教育为平台, 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笔者认为, 在更多音乐人的努力下, 音乐教育圈子内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和氛围, 也会逐步改善、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良性循环。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虽然有国家的大力扶持, 但某种程度上也在进行核算培养成本。把教育纳入市场环境, 有其好的方面, 但是也需要考虑其长远的战略意义。音乐人才——就业——市场需求——未来音乐教育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它们之间隐藏着更深的纵横关系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高校音乐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应该重视短期效应还是着实长期规划, 也不得不发人深省。

作为高校音乐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专业技能, 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对待就业和未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格培养, 肩负的使命任重道远。我们不仅要看清楚音乐教育的实质, 更应该懂得如何去思考、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们还要正确理解音乐教育面对市场挑战带来的种种问题, 更要明确现实教育和未来目标规划之间的差异。现实教育给学生的信号就是学到技巧找到好工作, 但我们教师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大学音乐教育是思想文化窗口, 它不仅影响着现在学生的思想, 同时也影响着我们未来的音乐规划和教育。由于市场因素, 使我们的教育单位也不得不被动地做出一些选择,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我们的音乐教育不仅要树才更要树人。

高校音乐教育是音乐培养基地, 是文化窗口, 更是思想阵地。高校音乐教师要运用音乐表现、塑造、美化生活, 净化社会空气;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 我们在教会学生提高音乐技巧、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为培养下一代奠定良好的基础。必须加强宣传和发扬我们民族的进步思想, 更是为国家的未来, 使国民有更高的音乐审美观念和修养奠定良好的基石。音乐有无穷魅力, 你可以享受它, 可以愉悦你的身心, 陶冶你的情操, 净化你的思想, 甚至间接改掉你的某种不良行为。

在我国高校, 在多年以前是综合大学性大学、师范类院校设置音乐专业或者是独立的设置音乐专业学院。但是为了谋求学校的利益, 好多工科学校也抓住机遇, 在创办、设置艺术、音乐专业。诚然这未必不可以, 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而另外, 音乐专业大量的扩招所带来严重的师资力量不足问题更严重。学校一方面在叫喊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方面师资不足问题严重的影响着教学质量。师资不足可以给配齐, 但没有用, 编制已满教师进不来, 反映着我国教育机制的复杂和繁琐。不能进人, 于是乎在职教师更加教学繁忙, 一个人顶几个人使, 无力在体力上、时间上、专业上确保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扩招, 由于学生进校门槛降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也给教师教学带来相应的难度, 教学质量受到及大程度的影响, 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已经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 但着实应该尽快改变。

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更多的优秀音乐专门人才, 来服务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学生毕业后更多的去向是中小学音乐教师, 其次是音乐团体、广播电视台等, 再次是各企事业单位的团委工会。而事实上, 还有很多人已经脱离开音乐本身而改行做其他的工作, 导致音乐资源大量浪费。还有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音乐培训学校或者因我不到工作而忘我的考研, 而实际考研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并不是为了音乐研究本身, 我国现在考研制度里面外语必须要过关, 而考取研究生的绝大部分又是外语学习好的学生, 有绝大部分专业好的学生又恰恰被挡在了门外。国家要求学习外语是好, 但是在高考的时候恰恰是要求艺术类文化课的分数线要比普通类的低很多, 目的是重视专业, 这个环节恰恰使好多学生涌进了艺术院校, 接下来的情况可想而知了。然而为什么研究生考试外语水平不能降低或者取消呢?当然, 笔者认为取消肯定是不妥当, 但是我们可以把文化课和专业课相互达到兼顾。从身边的例子来看, 有一部分研究生的音乐专业水平并不是很好, 也未见其有多大作为, 甚者部分研究生毕业的就业也成了问题, 高不成低不就, 有的毕业后就开始失业。

从上面的种种迹象表明, 我国高校音乐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约。高校音乐教育培养的专业音乐学生的质量在前进过程中, 质量又有所下降, 学生的就业状况问题非常严峻。办学的目的和宗旨正逐步和创收、追求利益而紧密挂钩。学生选择就业选择岗位的心态已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影响发生巨大的转变。除此之外, 比如像海归派、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等重点院校的学生要很高, 学生的期望值也很高。而其他音乐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就业率就明显低了很多;很多用人单位不看能力看学历, 而且设置就业的门槛过高, 把一大批专业优秀的学生拒之门外。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导思想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习只是为了找到好的职业, 并没有多大态度进行有专业上的研究心态, 其实用性和目的性更强。

上一篇: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下一篇:人文教学论文